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2024-10-25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通用9篇)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1

【关 键 词】建筑涂料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中国涂料产业在下游产业的推动下日益壮大,而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建筑涂料,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建筑涂料总计产量约351.82万吨,同比增长30%以上。由此可见,中国建筑涂料产业虽然经历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央行加息带来的压力,但其发展势头依然不减,且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在行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建筑装修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建筑涂料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另外,正在兴起的新农村建设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建筑涂料的推广应用。由此推断,中国的建筑业至少还有10余年的稳定发展期,也将是国内建筑涂料生产企业高速发展的10年。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建筑涂料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国际先进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建筑涂料行业的界定与原材料市场;建筑涂料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建筑涂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筑涂料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建筑涂料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建筑涂料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建筑涂料行业的投资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建筑涂料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建筑涂料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建筑涂料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建筑涂料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建筑涂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建筑涂料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建筑涂料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建筑涂料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建筑涂料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2

在撰写《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的时候,在回顾辉煌成果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忧患感。放眼智能建筑市场,虽然所有的建筑都要求智能,但智能建筑的工程之路似乎越走越窄。中国土地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成为了全球之最。然而,近年来,“用工荒”频频出现,劳工工资不断上涨,再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市场的不规范,集成商的利润被削成刀片一样。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智能化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舆论对智能建筑、智能家居运行效果的不满也越来越明显。全社会对智能建筑的热情和信心因此而大幅减退。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智能建筑整体运营成本,以及适应对高效、环保和低碳节能的需求,响应整个社会对智慧城市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智能建筑行业必须作出自己的应对。

放眼智能建筑工程实例,智能建筑行业的危机集中表现在缺乏工程质量、不讲投资效益、软件意识薄弱三大方面。智能建筑二十年来已经从早期的宣传、推广阶段,进入到成熟的新时代。早期的宣传推广阶段依赖于政策主导、业主决策的后计划经济模式,依靠行政力量扩大规模。新时代的特征就在于不再能靠轰轰烈烈的规模吃饭,而必须依靠踏实深入的质量和功效来拓展市场。对此转折关头我们是否已经有所认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转型和应对的充分准备?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提出的处方是“回归建筑”。在宣传智能建筑的早期,强调“智能”是必要的,便于弄清楚传统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差别,有利于说明智能建筑“做什么”、“怎么做”的工程内容。今天,智能建筑的技术体系、工程内容基本清楚,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功效,必须让“智能”回归“建筑”。

“回归建筑”,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智能化系统”与“建筑”各管各、两张皮的问题。智能化与建筑所有相关专业、工种在各个具体功能区的集成,是更加基础的系统集成,是智能建筑工程取得实效的关键。

缺乏科学、合理的智能建筑工程综合效能的检测评估指标体系,是影响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工程管理上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局限于一个个分立的单一专业的施工质量,这种孤立管理的模式导致了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检测、验收的缺位。“回归建筑”,智能建筑的检测评估必须是“建筑、设备、智能化三位一体”。智能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技术质量和技术内容不等于工程质量。智能化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也不等于工程质量。现有的涉及智能建筑工程的检测、评估的标准,全都囿于单个专业工种的设计施工质量。建筑、设备、智能化各个专业工种独自尽职尽责地工作,并不能保证最终的智能建筑的整体运行功能。一个科学、合理,并能够被广大社会公众所接受与认可的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评估标准,必须从建筑的整体应用功能和综合运行效果的角度确定相应的质量指标体系;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理念综合建筑、设备、智能化和应用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特别是从投资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确定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标准,而决不可局限在集成商自身的专业施工范围。

再有,“回归建筑”就需要对智能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负责。特别是在设计、施工中时刻牢记运行、维护阶段物业部门、专业维修单位的需要。从智能建筑的整体综合功效出发,使智能建筑走上实用、有效、可维护的轨道。

2 智能家居怎样走出窘境

十五年来,智能家居叫座而不卖座。智能家居的窘境长期以来被房产市场的热销所掩盖,房产商也时不时以此作为高房价的买点。然而,消费者却一直不买帐。在以往的“智能家居”工程中,虽然也有着像对讲门禁这样被广泛应用的有效系统,但是更多的智能化设施却遭到用户的冷落。人们担心,随着房产市场的波动,智能家居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弃儿”?

智能家居不落好的现状如何改变?在建筑市场即将从规模化转入常态化的时候,智能家居怎样走出窘境?这是我们建筑行业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十五年前,智能家居刚刚提起的时候,曾经有过短时间的智能家居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的讨论。当初先是从所谓的高档住宅开始增加智能化设施。但是,随着房产市场出乎人们意料的井喷现象和高扬直升的房价,智能化设施的建设费用被淹没在房价涨价声中。我们来不及细细咀嚼智能家居的定位问题,导致了今天智能家居的严重消化不良。

锦上添花,走的是时尚之路。雪中送炭则是针对着生活的必需。那么智能家居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把生活环境提高一个层次?让大众的生活向富豪们靠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智能家居是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节约资源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上一个世纪,无法想象一个家庭没有电力照明;当代社会则无法想象一个家庭没有信息网络和电视、没有上下水和垃圾处理。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生存观念的改变,必然要求人们的生活环境随之改变和提高,家居用品和设施也自然会改变与增加。能够适应今天的衣食住行方式、能够适应而今信息化时代和绿色生活的家居必然是一个具备了智能的“智能家居”,不论其中住着的是白领或者蓝领、是穷人还是富豪、是身强力壮还是老弱病残。换句话说,无论是高档住宅、别墅,或者平房、排楼,甚至简陋的草屋板房,今天都应该设计、建设成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今天时代的要求,是当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所以,智能家居应当面向大众。

目前的“智能家居”工程设计大多集中在消费和休闲方面,这两部分与网上购物、音视频的信息化应用比较成熟和普遍有关。然而,成熟的技术不等于有效的应用。成熟有效的应用,必须与社会组织融合,必须结合社会体制、社会生态、社会资源。不分场合、不顾现实条件的工程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恐怕我们还记得,洗衣机在没有电的小山村用来盛放大米的历史故事。

智能家居不是建设在桃花源里,不知晋魏。今天还是商品社会,任何交易的自愿选择和可靠结算是成交的两个前提。那些智能冰箱所自动补充来的食物真是你所需要和承担得了的吗?

产销对路。智能家居要走出窘境,必须面向大众生活的共同需要,面向社会组织的共同要求。当前应该从社会和生活所迫切需要的食品安全、垃圾处理、家居养老等生存安全着手。财产监管、消费购物、休闲娱乐只能是一个兼顾的方面。能够实现和发展的智能家居一定要综合住宅内与住宅外的社会条件,符合人们自主的生活模式。

3 智慧城市的重新审视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3

建筑生产活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生活的质量。建筑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根本的就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可靠、适用美观、绿色低碳的合格建筑产品,这是建筑生产活动对建筑业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全社会对建筑业企业的殷切期望。建筑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责任议题,有助于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提高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树立企业责任品牌形象。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建筑行业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7份。我们依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5”,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27家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少数优秀报告提升建筑行业报告整体水平,整体处于发展阶段

我们依据得分情况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级别,建筑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05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14.81%达到卓越水平,25.93%达到优秀水平,59.26%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研究样本报告发现,除《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4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会责任报告》等几家企业报告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设计版式合理外,绝大多数行业报告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们发现,质量较高的几份报告均采用GRI、ISO 26000、CASS等社会责任相关指南或标准,如中国建筑、CMEC、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核电等企业报告均参考了GRI等国际标准;处于起步阶段的报告多以上交所指引为主,一定程度上参考了GRI。

发现二:大多数报告数据相对丰富、内容可读,实质性较高

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报告质量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在可读性、可比性和实质性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可读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建筑行业报告普遍缺乏负面信息披露,只有少数几份报告具有CSR专家评价、第三方审验和标注信息来源,导致整体可信性较低。此外,绝大多数报告在理念、结构和形式方面创新不够,得分相对较低。

发现三:议题披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体现建筑行业鲜明特色

多数建筑行业报告披露与建筑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社区、政府、员工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较多。

在员工保障方面,建筑业企业普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如在《浦东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始终重视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支付,加强农民工保护,广泛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在响应政府号召方面,建筑业企业通过自身业务活动,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如《中国交通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聚焦城镇化,紧密依托城镇化优惠政策,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环境方面,建筑业企业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如《中国铁建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公司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采购、绿色宜居等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

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筑企业报告在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达56.48%,超出中国企业社区议题平均覆盖率34.02%。在社区各个具体指标上除为社区发展捐款捐物覆盖率较高(为96.30%)外,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也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也与建筑企业的业务类型有关。

发现四:报告普遍对供应链披露不足,议题披露力度有待提升

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供应商议题信息的披露非常有限,覆盖率仅为18.52%,低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供应商议题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报告内容未涉及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议题。从供应商议题披露具体内容看,报告对采购原则、供应商资质和供应商管理的信息披露程度都不高,指标覆盖率分别为27.78%、20.37%和3.70%。与上年相比,覆盖率变化不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筑企业还未将供应商管理纳入社会责任管理范畴,未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升报告国际化水平

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社会责任报告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管理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水平。一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结构、形式,提升自身报告水平和质量;二是通过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提升管理实践水平,为后续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素材;三是加强对GRI、全球契约、ISO 26000等社会责任相关标准、指南等的学习,掌握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国际通行语言,以科学的理念、专业的视角提高报告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发布英文版报告,有条件的可以发布运营地社会责任报告,甚至针对海外重大项目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满足海外利益相关方阅读需要。

建议二:注重引入外部利益相关方,增强报告可信性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社会责任管理的工具。建筑业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评价,在增加报告可信性同时,提升报告的生动性;此外,第三方点评和审验也是增加报告可信性的重要途径,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

建议三:深入系统披露实质性议题 ,进一步提升披露水平

针对社区、政府、员工、环境等主要利益相关方,建筑业企业应进一步拓展履责实践范围和提升履责层次。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建筑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保障房建设、农民工权益、供应链等重要议题,并在报告中深入系统披露履责实践情况,包括措施和绩效。

建议四: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加大相关信息的披露力度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4

建筑防水行业的质量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据公开数据,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不合格产品率在70%以上。非标产品泛滥,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存在并得到默许的潜规则。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以及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日益严格,防水行业的质量问题也在日渐改善。一些品牌企业率先公开承诺放弃非标,并逐步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品牌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主流。

《中华建筑报·中国防水》针对行业质量提升做过很多相关的新闻报道。此次在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开展消费质量调查活动,旨在为消费者开辟一个传播途径,扶优打假,以此督促防水企业自律与规范诚信,重振广大消费者消费信心,培养消费者维权意识,为净化防水市场,促进防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近百万人次参与消费满意度调查

此次活动分为五个区域进行,共108家企业参与投票调查。此次调查活动的108家防水企业,都是由中国防水编辑部筛选出来,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品牌企业和各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截止活动结束,京津冀地区22家企业共计投票13982票,中部地区25家企业共计投票231146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0家企业共计投票23159票,西部地区20家企业共计投票41393票,东北地区12家企业共计投票61576票。

品牌与质量日渐成为行业主流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日渐严格,品牌和质量意识已经日渐成为行业的主流。在此次针对消费者信赖的防水品牌调查中,深圳卓宝集团以2753票的支持率在全国性的品牌企业中排名第一,潍坊宏源防水以2579票排在第二。深圳卓宝集团是一家行业领先机具创新型的企业,近年来推出的零缺陷防水系统风靡全国市场,获得一致好评。卓宝在塑造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引导整个防水行业的质量提升,在行业内率先引入产品防伪技术,并提出为“社会奉献不渗漏防水工程”的理念。

在中部地区,新乡锦绣以8698票排在第一位。新乡锦绣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企转型防水企业,在年初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承诺不再生产销售非标产品,是河南第一家公开承诺不再销售非标产品的防水企业,也是第一家公开宣布不再生产非标产品的中型企业。新乡锦绣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率先宣布不生产非标产品,也预示着我国建筑防水行业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开始觉醒。

根据投票数据,京津冀地区,品牌企业中,东方雨虹获206票,德生防水获290票。中小企业中,北京圣洁防水以4058票排在第一位,天津禹神3784票排在第二位。在东北地区,哈尔滨民富防水以8465票排第一位。西部地区,全国性的品牌企业较少,四川蜀羊获556票,而广西金雨伞仅38票。区域性的中小企业,如宁夏双玉以13496票排第一,广西禹杰防水以1127票的支持率高居广西市场的榜首。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竞争最激烈,是企业数最多,也是全国性品牌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深圳卓宝集团以2753票排在第一位,宏源防水2579票,其它的品牌企业如科顺防水361票,上海台安349票,江苏凯伦1056票,大明防水1751票。还有一些新兴企业也获得了不错的支持率,如中油佳汇获得了1404票。

经微信平台技术人员全程监测,个别企业投票出现异常,根据规则其票数未纳入统计。

假冒伪劣非标现象依然严峻

从投票数据可以看出,在品牌和质量成为我国建筑防水行业的主流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但是中小企业的品牌很难和大的品牌企业去抗衡,无论是品牌、质量还是价格,中小企业都不占优势。这种矛盾不解决,中小企业,就很难放弃非标成功转型。我国建筑防水行业的假冒伪劣现象,依然严峻。非标泛滥、假冒伪劣、低价竞争、市场混乱是目前建筑防水消费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20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建筑防水材料被纳入其中。在往年,质检总局针对建筑防水材料的抽查中,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质检总局组织对建筑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产品质量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219家企业生产的219批次产品,经检验,197家企业的.197批次产品合格,22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样不合格率为10%。防水涂料方面,抽查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直辖市,共抽查了39家企业生产的39批次产品。经检验,29家企业的29批次产品合格,10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样不合格率为25.6%。

除了产品不合格率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前我国的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7月份,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联合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发布了《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其数据显示,我国建筑的屋面渗漏率达到95.33%,部分城市达到100%。

如此触目惊心的建筑渗漏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非标材料的盛行和假冒伪劣的泛滥。打击非标和假冒伪劣成了最近几年建筑防水行业的主旋律,针对打假保优,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相关的质量提升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

消费主体不清防水消费维权难

另一方面,建筑屋面渗漏率居高不下和业主维权意识淡薄也有很大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屋顶漏水已经成为公众认为必然会出现的合理现象。因房屋漏水产生纠纷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但都很难有合理的维权。

一方面消费的主体不清,另一方面维权的对象也不清。一般来说,业主作为房屋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但并不是直接的防水消费者。真正防水的直接消费者是开发商,甚至是施工承包商。

一旦房屋出现渗漏,直接的受害者业主并不是防水材料的直接消费者,所以业主不可能直接找到防水材料厂家维权,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用的什么防水材料。业主甚至都找不到开发商,只能找物业。

目前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如果在5年的质保期内,物业会找来施工方进行简单的修补。而一旦过了5年质保期,维修便需要动用维修基金,但这需要复杂的流程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签字。一般房屋渗漏维权陷入这种怪圈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5

--------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的相关知识

一、民用建筑铝型材的定义

二、民用建筑铝型材的特点

第二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成熟度

一、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二、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

三、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三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特征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产业关联度

三、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

四、国内和国际市场

五、主要竞争因素

六、生命周期

第二章 全球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发展综述

一、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主要厂家分析

三、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市场分析

第二节 2007-2013年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7-2012年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3年世界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全球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分析

一、2011-2013年全球民用建筑铝型材需求分析

二、2011-2013年欧美民用建筑铝型材需求分析

三、2011-2013年中外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对比

第三章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2011-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动态

三、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经营业绩分析

四、2011-2013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热点 第二节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供需状况

一、2011-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供给能力

二、2011-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供给分析

三、2011-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需求分析

四、2011-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价格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分析

一、2010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分析

二、2011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分析

三、2012-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的走向分析

第四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二节 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市场销售收入分析

一、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市场总销售收入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

第三节 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产品成本费用分析

一、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成本费用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2008-2012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五章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进口分析

一、2011-2012年进口总量分析

二、2011-2012年进口结构分析

三、2011-2012年进口区域分析

第二节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出口分析

一、2011-2012年出口总量分析

二、2011-2012年出口结构分析

三、2011-2012年出口区域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进出口预测

一、2011-2012年进口分析

二、2011-2012年出口分析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进口预测

四、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出口预测

第六章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总体市场规模分析

二、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三、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五、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六、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七、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一、民用建筑铝型材消费群体的年龄特征分析

二、消费者关注的因素

三、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第三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生产分析

一、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产量分析

二、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领先技术分析

三、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第四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经营绩效分析

一、行业营运情况分析

二、行业盈利指标分析

三、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行业成长性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七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历史竞争格局概况

一、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二节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三节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研发力分析

一、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研发重要性分析

二、中外民用建筑铝型材研发投入和运作方式对比

三、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研发力问题分析 第四节 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竞争状况

一、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品类竞争现状

二、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三、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并购重组状况

四、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并购整合分析 第五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八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民用建筑铝型材品种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后危机对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后危机后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13-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竞争趋势

四、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六、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A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12年经营状况

四、2013-2018年发展战略 第二节 B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12年经营状况

四、2013-2018年发展战略 第三节 C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12年经营状况

四、2013-2018年发展战略 第四节 D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12年经营状况

四、2013-2018年发展战略 略......第三部分 行业前景预测

第十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趋势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2013-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发展趋势分析

二、2008-2012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趋势总结

三、2013-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发展空间 第二节 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产业政策趋向

二、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技术革新趋势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价格走势分析

四、2013-2018年国际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十一章 未来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民用建筑铝型材需求与消费预测

一、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消费预测

二、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量预测

三、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需求预测

四、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供需平衡预测

五、2013-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价格预测

六、2013-2018年主要民用建筑铝型材产品进出口预测

第四部分 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二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0-2013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2010-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0-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0-2013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0-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10-2013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二节 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1-2013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11-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1-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1-2013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1-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11-2013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十三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2013-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13-2018年投资趋势及其影响预测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二、2011-2013年国内宏观政策对其影响分析

三、2011-2013年行业产业政策对其影响分析 第三节 技术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民用建筑铝型材技术现状

二、2011-2012年民用建筑铝型材技术发展分析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2011-2013年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2013-2018年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十四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08-2012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趋势预测

四、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的投资方向

五、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的建议

六、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影响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2018年影响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3-2018年影响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3-2018年影响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3-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3-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三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民用建筑铝型材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民用建筑铝型材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一、成本控制策略

二、定价策略

三、竞争策略

四、并购重组策略

五、营销策略

六、人力资源

七、财务管理

八、国际化策略

第四节 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11-2013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战略

二、2013-2018年民用建筑铝型材行业投资战略 图表略…………

--------网 址:

未来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篇6

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建筑物外观质量和内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装饰装修的比重在工程造价中不断提升,在高档建筑建设中,装饰装修已占工程造价的40%以上。与此同时,建筑装饰材料行业随着房地产、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饰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

1、概述

1)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显示,2005年建筑装饰行业实现工程产值1万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了汽车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400万人。

2)建筑装饰行业年增长速度达15%以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并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

3)预计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工程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各领域发展现状

装饰业的发展带动了装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也促进了装饰行业的进步。总体上看,20年来,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随着房地产、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饰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材料主导产品不仅在总量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均消费指数已接近和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3、发展前景预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国民经济要保持7%以上的发展势头,这无疑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7

近年来,随着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智能产品的需求量逐年提高,据有关专家测算,由于新需求、新功能而衍生出来的产品每年正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块巨大的市场空间孕育着无限的商机。为了促进智能建筑行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引导智能建筑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智能建筑》杂志社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会议扩声系统、智能家居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五个专业领域首次开展了产品十大品牌评选活动。此次活动于2012年10月启动,面向社会公众征集产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了评价系统的公正性和严谨性。经过专家推荐、企业报名、机构推荐、专家初评、网上公示等环节,评选出2012年度智能建筑行业产品分系统十大品牌(获奖名单附后)。

此次活动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参选企业积极踊跃,上报资料系统详实。获奖产品中不仅有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成熟产品,还有相当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在各自领域中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智能分会会长、《智能建筑》杂志社社长黄久松指出,这项活动以行业媒体的第三方视角进行客观评选,专家和有关人士参与,一方面交流行业发展、技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推选出行业优秀产品,供行业了解和参考;更重要的是宣传行业知名品牌,展示行业风采,这也是本刊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的服务。

记者为此采访了参加评选的部分专家,智能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祝敬国介绍说:“此次评选的原则是国产自主品牌产品优先推荐;产品质量稳定且有一定成熟度的优先推荐;产品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有应用案例、业绩比较显著的优先推荐;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优先推荐。”

智能分会名誉副会长、《智能建筑》杂志编委会主任郭维钧总结了此次申报产品的特点,他认为参评的五项专业领域中的产品系列齐全、覆盖面广,在参与的多项重大工程中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在业内享有普遍好评。

在与颁奖会同期举行的智能建筑行业高峰论坛上,智能分会的领导和此次获奖企业的代表就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发表了演讲。黄久松首先分析了智能建筑行业的现状,他认为:2012年智能建筑行业企业本着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宗旨,将各种类型建筑的智能化项目做深、做专,获得了比较好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一批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已经将业务项目延伸到了其他相关行业,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他鼓励行业企业扬长避短,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祝敬国针对智能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点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开利空调冷冻销售(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陈智波作了“开利控制及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优势”的演讲;威海家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振介绍了家和全息网络系统在智慧园区中的应用;北京东方佳联影视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宋华详解了“通用互联无限集成”——集成化的音频整体解决方案;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王飞分析了“Techcon能源管理系统服务城市建筑节能”的特点;广州市瑞立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波介绍了瑞立德一卡通系统在地标项目中的应用。他们的演讲丰富多彩、视角独特,展示了产品企业的风采和产品的应用前景,使与会者耳目一新。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8

2009年中国工程建筑行业信息化现状

目前,中国工程建筑企业正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适应这种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环境,是工程建筑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工程建筑企业要想在这场充满风险与机遇的竞争中取胜,除了不断加大改革步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以外,更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深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建筑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决策的及时高效性,使“信息化”真正成为工程建筑企业科学决策的工具,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工程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各大型工程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涌现出中交建、中国建筑、中国水电等一批行业信息化标杆,同时,与国际大型建筑企业巨头(特别是ENR排名前10名的国际工程建筑企业)相比,信息化建筑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1、IT技术架构僵化,对集团业务快速扩张而带来的需求变更无法及时调整适应

2009年后,中国冶金、中国建筑、中国水电等大型工程建筑央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集团的主营业务从大型工程建筑承包向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机械制造等多领域扩展,集团经营地区也从过去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向中东、非洲乃至全球地区拓展。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信息化环境加以支撑,而作为信息化的核心——信息系统必须能够随着业务需求的变更而及时做出调整,满足企业对新业务、新加盟公司的管理要求,例如:随着新公司的并入企业,企业财务、采购等业务系统必须能够与新公司原有系统进行及时、无缝(seamless)对接,使企业总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公司的营运资金、当期收入损益、期间费用、物资采购需求等关键业务信息,进而及时做出正确的业务指示,并及时调整新公司与其他旗下企业的业务关系。但企业IT架构依然沿用传统模式,以公司、部门应用系统应用为主,条块分割鲜明,数据开放性、技术兼容性较差,无法快速地进行功能流程调整,无法快速实现新旧系统的数据对接,难以适应业务新变化产生的IT需求。

2、企业遗存多个异构业务系统,无法有效集成,难以发挥整体效能,不能满足企业业务管控模式要求

根据2009年赛迪顾问对国内一家上市工程建筑企业信息化调查数据表明,全集团旗下13家分公司、21家海外业务代表机构共有业务系统65个,其中在信息系统应用最普及的财务方面,就有包括ORACLE、BAAN、SAP、CA等在内的13种同类系统产品。这些系统都是由各自负责运营管理,由于受技术异构、信息编码不同以及地区通信环境制约等多种因素影响,各系统间无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互、功能联动,企业间正常的信息交往不能直接通过系统间接口实现,而是需要通过系统生成指定文件、再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传递,无形间降低了信息沟通效率。

另一方面,2008年底,国内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企业的管控模式发生较大调整,从原来的财务管控型向战略管控型转变,企业总部对下属企业在财务资金、项目、HR等方面的管控力度增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构建全企业统一的财务管理、项目管理、HR管理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使资金流、项目进度、HR绩效等业务管理信息能够在企业内上下贯通、传递及时,而目前分散、孤立的遗存系统显然无法满足这种管控模式的要求,2009年,随着国内主要工程建筑材料涨价严重,在采购业务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并按经营区域成立工程物资供应公司,逐步整合原有以工程承包子公司为主体的采购业务,因此需要在摒弃原有的各公司的业务系统中的采购功能,建立统一的物资采购平台。

3、企业总部信息获取难,业务决策缺乏全面、及时信息支撑

总部与区域经营中心作为整个企业的大脑中枢,在进行业务发展战略制定、企业运营监管、经营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了解到下属公司的最新、完整、真实的业务信息,但分散的业务系统只能提供部分信息,且缺乏实效性,企业管理者只能通过传统的统计报表、电话/会议交流传统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这显然难以满足信息辅助决策的需求。

4、企业IT组织庞大,服务效率低

2009年,很多大型建筑企业及其下属公司拥有很多IT人员,有的建筑央企全集团的IT人员多达40多人,组织结构庞大,并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即一方面受本公司管理、另一方面受企业总部信息部管理),由于信息系统分散应用,造成每个公司都有IT部门或IT专职岗位负责系统运维。没有统一的运维指导规范与严格的技术支持流程,造成服务效率低。

2010年中国工程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2010年,中国工程建筑行业信息化应用正逐步走向成熟,企业的应用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因此,信息化重心将从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技术架构改造、IT服务质量优化以及整体信息化规划等方面。

1、灵活、统一技术架构提高业务拓展能力,降低资源整合压力成为信息化应用热点

未来三年,随着中国工程建筑市场的持续火爆,中国工程建筑企业集团的企业规模急剧扩张,这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整合”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业务方面,即企业对新加盟公司业务的整合,使之能够与企业其他公司实现业务联动、一体化发展,同时也来自于管理方面,即在业务整合后,如何进行资源优化与规范业务流程,因此,企业需要灵活、统一技术架构加以支撑,彻底改变了以前僵化的IT技术架构,对业务需求的适应能力也大大增强。

在业务方面,新公司业务系统经过短时间技术改造(主要在接口部分)后,通过SOAP、JDBC、File Adapter, RFC、IDoc等多种方式接入集成平台,实现新加盟公司的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将用资、采购需求等业务信息传入企业总部,大大缩短业务整合时间。

在管理方面,利用集成平台中,将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加以固化,挂接在集成平台之上的企业各信息系统根据新的业务流程要求调整功能执行逻辑与数据输入输出关系,使企业的管理新思想能够及时贯彻,并规范执行。

2、“优化IT组织架构,提高服务效率”成为降低信息化成本的最有途径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跨国集团企业通常雇用大量的IT人员,负责系统开发与基础运维工作,造成IT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技术服务效率难以满足业务要求,建议企业采用“总部管理+专业外包”模式后,不仅减少了IT人员数量,而且通过引入专业化服务,提高了技术支持能力,应积极借鉴ITIL标准理念,在企业总部建立服务台,集中受理服务需求与故障申请,再由总部管理人员将任务分发到专业人员(或外维IT公司)进行技术支持。

3、通过专业解决方案应用,实现项目规范化管理,逐步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工程承包历来都是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也是业务管理的重点,大型工程建筑企业每年都在国内外各地建设成百上千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每个公司都处于多项目并行管理状态,对项目中的巨额资金流动监管与大宗工程物资供应协调工作必须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完成,基于这种背景,企业应全面实施了SAP、Oracle、用友等成熟、专业的工程建筑行业解决方案,除应用ERP的财务、人力等标准模块以外,而且还在下属项目公司,实施了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和设计周期协同、工程施工、设备投入管理等专业管理模块,通过实践应用,在新项目业务开发、项目进度计划、财务(包括预算、成本核算、利润、收款等)、现场施工质量等方面实现规范化管理。

4、开展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制定企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未来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规划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前进指引,未来将成为中国建筑工程企业重要的信息化工作,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为指引,结合企业各下属公司的信息化需求,制定企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战略要求企业应建立统一、灵活的IT技术架构,该技术架构能够适应企业未来业务发展与管理革新,在此架构基础上应用企业统一的财务、物资供应、人力资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支撑企业管理运营。

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篇9

建筑装饰业是指为使建筑物、构筑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对建筑物、构筑物外表和内部进行修饰处理的工程建筑活动。建筑装饰集产品、技术、艺术、劳务工程于一体,比传统的建筑业更注重艺术效果和环境效果,具有适用性、舒适性、艺术性、多样性、可变性和重复更新性等特点。与土木建筑业、设备安装业一次性完成工程业务不同,建筑物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装修,更新周期通常在5-8年。因此,建筑装饰行业具有需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房地产、建筑业持续增长,建筑装饰行业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我国建筑装饰业发展历程

建筑装饰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筑装饰只是建筑业的一个细小分支,在行业初始阶段,还没有现成的施工操作指导以及成熟完整的行业规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从传统的居住和使用功能开始向外观与内在环境质量并重的需求转变,建筑装饰的需求量得以迅速释放,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1990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建筑工程装饰设计单位资格分级标准》,明确建筑装饰业的行业规范;1996年和1997年,原建设部分别发布《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和《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施行办法》,明确建筑装饰业细分行业——建筑幕墙行业和家庭装饰行业的管理规范。

自此,建筑装饰行业从附属于建筑业的小行业,发展为涵盖公共建筑装饰行业简称“公装”、家庭装饰行业简称“家装”,主要为住宅装饰和建筑幕墙行业简称“幕墙”的成熟产业。建筑装饰行业的主体是公装、家装和幕墙工程承包商。

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据统计,2007年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大背景极为强势,行业产值增加速度较快,增长率为22%左右。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14100亿元,其中住宅装饰装修约为8700亿元,增长率为25%;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约为5400亿元,增长率约为20%,2007年行业增加值约为5880亿元。2007年,行业从业人数约为1400万人,全国共有装饰装修企业约17万家,下降幅度约为3%,其中有资质的企业约为4.5万家,比2006年增加了3000家,增幅约为7.3%。有一二三级资质的企业全国有45000家,比2006年增加了3千家,增加幅度约为7.3%,其中一级企业共有1100家左右。拥有一级企业前5名的省市为:北京129家、广东94家、江苏92家、福建75家、上海63家。

2012年我国公共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达到1.19万亿元,2005年至201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66%;家庭装饰主要为住宅装饰行业总产值1.22万亿元,2005年至201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94%,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二、我国建筑装饰业现阶段发展概况

(1)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房地产、建筑业持续增长,建筑装饰行业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05年至2012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3%,而同期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92%。

2012-2015年我国装饰装修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全国具备装饰施工专项壹级、装饰设计专项甲级、幕墙施工专项壹级与幕墙设计专项甲级

资质的企业数量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产值由2000年0.43万亿提高至2010年2.1万亿,增幅为388.9%,年平均复合增速约17.2%,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率11.4%近6个百分点。其中,公共建筑装饰产值(含整体楼盘成品房装修)由2000年0.2万亿增长至2010年1.1万亿;同期住宅装饰(单户独立装修)产值由0.23万亿增长至0.95万亿元。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含整体楼盘成品房装修)工程总产值力争达2.6万亿元,增幅为136%左右,年平均增长率18.9%;住宅装饰装修目标达1.2万亿元,增长幅度在26.3%左右,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9%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也随着房地产、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饰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材料主导产品不仅在总量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均消费指数已接近和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加快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企业管理和设计、施工的信息化水平,将是实现建筑装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2)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偏低,但已呈现集中的趋势

建筑装饰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成长性较好,但是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根据《2012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发展报告》,2012年末行业共有建筑装饰企业14.50万家,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偏低,呈现出“大行业,小企业”的局面。

近几年,我国建筑装饰市场日益成熟,建筑装饰企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品牌在工程资源分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行业内知名度高的企业,发展速度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5.45亿元,百强企业产值总和已经占到行业总产值的8.69%,呈现了集中度逐年提高的态势。

根据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规划,行业集中度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2015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企业总数力争保持在12万家左右,比2010年减少3万家,减少幅度约为20%。

(3)资质、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对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设计企业实行资质等级制度。建筑装饰企业承接公共建筑装饰工程和幕墙工程,均需要符合特定的资质;住宅精装修工程的资质虽然没有国家规定,但是由于该类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一般也由具有资质的公共建筑装饰企业承接。截至2013年7月,同时具有一级装饰施工和甲级装饰设计资质的企业共有473家,同时具有一级幕墙施工和甲级幕墙设计资质的企业152家4。

此外,资金实力是建筑装饰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建筑装饰企业在项目招投标阶段通常需要支付投标保证金,在工程前期需要垫付前期材料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安全保证金,项目运作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

三、2015年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基本达到了全球覆盖的目标。虽然在东北亚和南海存在着局部争端,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宽松,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际经济发展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这一大背景影响下,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空间仍将有所扩展,特别是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有较大扩展。我国正处于由建筑幕墙生产应用大国向建筑幕墙研发制造强国转化的关键时期,建筑幕墙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全球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备了国际工程市场竞争实力。近几年建筑幕墙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十分突出,承接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品牌影响力、技术竞争力、工程业绩持续增长。2015年,这一态势仍将持续,在国际建筑幕墙工程领域中的比重还将提高,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工程市场将尤为突出。

除建筑幕墙外,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住宅装饰装修方面,在全球互联网互通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会有更多机会。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全球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活动频繁,特别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高铁等基础建设技术的对外输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市场机遇将会持续增加。近10年来,我国有一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已经持续在国际工程市场承接工程,并取得很好的业绩和口碑,具备了在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实力。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做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强劲,建筑装饰装修的国际需求也将不断恢复、增长,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国际工程机遇将会增多。

二)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分析,2015年房地产市场仍然是稳健发展的一年。在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的基础地位和保障性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越来越强。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与建设规模,仍将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还会常态化地持续高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大型房地产商的开发能力经过几轮调控得到了显著提升,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项目增长较快,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工程市场资源,经过多轮对房地产益严厉的调控,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政府前期的限购政策,投资与投机性购房基本已被挤出市场,2014年之前的几年空置率持续走高,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库存近10亿平方米现房;目前已售的空置房总量在40亿平方米,随着国家房产税的征收由试点向全面展开的临近,投机、投资购房者者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拥有大量房产的人士,在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压力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作用下,有可能在2015年大幅度削减房屋的持有量等因素的作用,将引发二手房市场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价格波动,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抑制,使得住宅开发建设回归理性。

三)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状态分析,虽然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时期,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的战略纵深和潜力很大,还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期,宏观经济形势虽然客观上存在着不利于建筑装饰行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需要业内企业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也应看到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发展仍然是硬道理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宏观经济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也应该看到,通过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从常态化角度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具有基础性、超前性的建筑装饰行业,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发展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充沛的正能量。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国策,也是宏观经济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将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包括建筑业、装饰装修业、建材业等组成的产业集群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1%,达到7.3亿,按1%的年城市化率计算,每年将有1千多万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产生的建筑新需求将有数十亿平方米,因此,在未来10年,中国将保持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量,为建筑装饰行业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增量。同时,在存量建筑交易、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小城镇建设等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容量还会高于产业集群中的其它行业。

四)行业内运行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行业运行状态分析,2015年建筑装饰行业仍将是调整和优化结构、转变行业和企业发展方式,实现加快产业化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行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的一年。行业、企业、管理及发展品质在2015年将会有较强烈的变化。

2015年新的建筑装修装饰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及新资质标准实施细则等一批行业管理标准将出台实施,与2014年11月6日公布的建筑装修装饰专业工程承包资质标准一起,构件行业新的资质标准体系。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需要按照新资质标准进行就位,这就必然成为2015年行业、企业常态化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新的资质标准在考核指标体系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企业按照新资质标准就位工作还需要在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也将是2015年行业、企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2015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两年治理活动的第二年,也是整治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的第一年。随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排查、巡查、抽查力度的加大,建筑市场中事中监管的力度将会大大加强。在治理活动中暴露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潜规则,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要通过体制及机制的调整与完善使其更为科学、公正、规范,推动市场秩序和工程运作方式将会更为规范。行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常态化的持久、深化改革也将成为2015年行业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就技术层面上分析,2015年仍然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循环等技术的重要一年。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建筑节能改造、人们低碳生活方式推广、更加注重健康与生命安全、持续关注环境安全等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以建筑装饰装修技术发展再造工程的运作模式,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新研发、推广的产品、技术,在提高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更要在成品化、标准化、装配化方面有所突破,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特别是要大幅度缩减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上一篇:农业银行储蓄试题下一篇: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