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2024-10-26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精选12篇)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1

一、运用成语典故,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的成语典故很多,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运用并作适当补充, 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讲解生动活泼形象、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都很奏效。如讲“淝水之战”, 在分析双方力量对比及前秦失败的原因时, 单按课文陈述前秦以87万对东晋8万军队和双方队伍的组成, 就不如补充一下“投鞭断流”的成语典故 (前秦苻坚自以为天下无敌, 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遭到大臣权翼的反对, 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且东晋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苻坚一听, 不由得火冒三丈, 他怒气冲冲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 只要我一声令下, 每个兵士把马鞭扔进长江里, 就能使江水断流。”) 显得形象具体, 而在讲战争经过时照本宣科就更呆板单调, 如能补充一个“草木皆兵”的成语就更显示出这次战争以少胜多的特色 (成语故事略) 。补充了这两个成语就把淝水之战的情节讲活了, 使学生记忆深刻。又如讲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 充分抓住“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两个成语讲深讲透, 就能使课上得生动形象。前一个成语写他放弃文书工作, 毅然从军, 为国建功, 这是他出使的基础。后一个成语写他在鄯善国临危不惧, 断然采取措施, 消灭匈奴使者, 胜利完成了东汉政府交给他的使命。他那种不怕死, 当机立断, 化凶为吉的勇敢精神,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扫除了西域和内地的交通障碍, 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个成语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写了班超出使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片断, 又点明了班超这个人物形象。讲清这两个成语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班超其人及功绩,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适当穿插有关历史故事, 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科本身就是一门故事性很强的学科, 但由于篇幅所限, 又不能完整或过多叙述。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如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 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 还能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 把自己所掌握看到的长征故事并以毛主席的《长征》诗为线索复述给学生听, 使学生对“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更真切的体会。又如讲授“戊戌变法”一课时, 加插《一百零三天》这个故事, 使学生对变法的全过程有较深刻的认识, 且对维新派领袖慷慨献身的精神也有更深的感受……这样既巩固、扩大了课本所学的知识, 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促其确立报效中华的志向。

三、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使历史重演, 而人们的认识规律大都又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 尤其是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 直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很注意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模型或实物、历史年表、历史挂图幻灯片等, 进行直观教学, 特别是历史教材的挂图。历史教材的挂图不但与课文内容有内涵联系, 而且往往是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充分发挥其作用, 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如讲解近代沙俄夺取我国领土时, 当学生从地图上看到沙俄从清政府手中夺取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时, 在他们心中会燃烧起对沙皇侵略行径的怒火;又如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 充分利用彩图“开国大典”进行动人的描述, 把学生引导到大会场景, 充分分享那万炮齐鸣, 万众欢腾, 庆祝新中国诞生的喜悦。欢呼中国人民从此永远站起来的同时, 启发学生要继承革命前辈未竟的事业,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样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和前途理想教育。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拓展历史教学时空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只是最必要的一部分, 对于整个历史科学体系来说, 只是“入门”而已。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历史教学有特殊的作用。因为历史人物、事件浩如烟海, 单靠课堂只能完成梗概教学, 没有第二课堂的补充就会有不深不透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之, 如果第二课堂配合得好, 就不但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发展始末、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地进行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我的做法是适时地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如讲“西安事变”看《西安事变》, 讲“甲午中日战争”看《甲午风云》, 讲“明末农民起义”看《李自成》, 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看《火烧圆明园》……请烈士家属或革命前辈, 讲烈士为革命献身的动人事迹……常常利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等, 使学生学得愉快, 记得轻松、牢固。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2

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史料教学,即运用史料来进行教学,进而依据史料解答历史问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近几年历史高考的主客观试题几乎全部是对材料和史料的探究分析题,因此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新课改 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我们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借助于历史资料去再现、感知、体验和理解历史,所以史料对于认识历史,接近历史真相至关重要。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和课外的各类史料,精心编排,适当补充,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去拓展教材,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一、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一)何谓史料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其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它可分为以下三种。(1)原始史料。它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页的一段关于井田制的史料:《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2)撰述史料。这类史料主要出自各种著作、典籍。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34页上的一段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该句就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3)文艺史料。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

图片史料即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古迹、图片、数据图表、历史地图、漫画等。如《新航路的开辟》《汉代素纱禅衣》《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要求如下(节选):“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如下:(节选)“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同时《2014年山西省高考历史考纲说明》中要求学生:“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几乎全部是材料题,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试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材料信息丰富符合题意,有利考生能力的发挥。所以,通过训练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就成为必要条件了。”基于此“史料教学”无论是符合新课改要求还是应对高考都变得尤为重要。

二、史料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第一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

“史料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知历史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去全面地客观地理解历史。其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例如:岳麓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关于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结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山西省晋中市《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则材料“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范小芳等《戴季陶传》。学生阅读完这则材料很明显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对广大内地农村影响有限,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样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一个真实地、全面的感知。

第二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不像其他学科,他是过去的、极其复杂的,以往传统历史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结论和观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却能生动、具体反映历史本来面貌,拓宽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阅读能力。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0页“有人描述当时(经济大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教师提问:是什么政府和怎样的经济制度使得危机更加严重了?经济危机还引发到什么领域?有什么影响?学生马上会意识到时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样学生加深对历史结论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体现新课改、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对新高考和让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与策略,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岳麓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4]《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5]《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郭巧梅,岳麓书社2012年8月第1版

[6]宋超:《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G633.51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效率,是困扰每位教师的首要问题,也是师生们时常探究的课题。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弘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这样,教师应掌握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课堂引入——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入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我在教《甲午中日战争》时展示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却具有帝王度量的大方?”这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寻找中变“吃鱼”为“取鱼”

历史教学离不开丰富详实的资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教师课前的大包大揽及课上的大灌特灌,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或食而难解其味。因此可以从改革课前准备入手,放手发动学生,广开资料之源。我在教学《文化大革命》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果有的从图书中摘录了文字资料,也有的从网络上下载了图片资料,还有的跟家人学来当年的歌曲和忠字舞,最有趣的莫过于几张当年红卫兵到北京大串联时的照片......课堂上笑声不断,既笑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荒唐疯狂,也笑出了轻松掌握知识后的成功喜悦,更笑出了从资料的运用中得到的“取鱼”之乐。笑中有泪,笑中有喜,笑中更有情——对历史的兴趣和亲近之情。事实证明:下放资料的搜集权,对学生来说,只需稍作有心人,如口头询问长辈,或查阅图书,或网络搜寻,或注意旅游参观时的所见所闻等,就能在中了解历史;对教师而言,既丰富了资料宝库,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好历史。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历史教学和学习本身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通过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这种活动的热情,使之感受到这些知识似乎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头脑探索、研究、生产出来的。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见解和知识,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爱”充满课堂,没有“爱”的课堂说不上是理想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的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的学;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你一定行!”;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四、在比赛中变学习为游戏

争强好胜、喜欢热闹是孩子的天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相当相应插一些比赛项目,如辩论、讲故事、听唱历史歌曲等,锻炼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例如;就某一人物或事件发表观点;放一段历史歌曲,考一考谁能听出歌曲中所唱的内容,说出相关的历史背景;比一比谁的嗓音美,能唱多少具有某一时代特征的歌曲等。直到现在大家对旧社会“凤阳花鼓”调的悲凉与如今“凤阳花鼓”调的喜庆、对《松花江上》的凄惨、对能唱出许多长征时期的优美歌曲的同学等都记忆犹新。猜历史谜语、赏詩学史等,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体验成功喜悦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只要热情期待和努力,就能得到所希望的效果。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的背景,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增强信心,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失败,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获得成功的丰富情感体验,把握好“成功点”,及时鼓励,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强化和升华。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灿烂、精彩,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参考文献:

1.二零零三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教育部主编的《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二零零五年六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央教育研究所编著,白月桥主编的《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师参考书》;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篇4

一、精确解读课标,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主题为基本单元,打破传统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学习内容,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但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通史教学“迷梦”中,仍强调“紧扣教材”、“梳理教材”、“吃透教材”,将课标抛之脑后。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课标,就会漫无目的,甚至南辕北辙,不得要领。掌握课标其实是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在45分钟内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课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有选择性地使用其他的课程资源,进而安排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标的要求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阶段归纳小结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通过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源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及对建设新中国有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案和课程资源创设新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将历史背景重现,将教学问题化,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毛泽东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新中国的缔造者,从而告诉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有远大抱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志向。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现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而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我提供了三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中的报告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过去式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开展这样的新材料、新情境问题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再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小结出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他的积极性去发现与创造”[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和设计启发性问题,发挥学生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判断、分析,并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三、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历史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主体上扬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放弃以考试为主要方式,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能仅限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教生、生评生”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展示成果与仪态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多去结合学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建立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再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考试情况等进行评价。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对评价产生的厌倦和恐惧,甚至无所谓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大舞台,应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所以为了贯彻好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更要高效地“学”,以全面发挥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摘要:我校课堂模式改革实施已有四个年头了, 从当初的“磨合”阶段推进到“聚焦课堂、追求高效”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近几年课堂模式改革中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特别是自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提出以来。那么, 到底什么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本文试从“精确解读课标, 落实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调动主人翁意识”、“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 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 以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主体地位,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第1版.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5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三年多来,我省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由于传统的影响,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的主体性;一些教师全盘否定传统,“为新而新”,课堂呈现出一片虚假繁荣。这些现象必然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出现,严重地制约着新课改目标的实现。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习的主体,突出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才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一年来南京市“个人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的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祈盼同仁指教。

一、把握、理解“两标”,明确教学方向

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这里的“两标”是指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两标”,才有可能实现课改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理解课程标准呢?

第一,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这里的宏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即课程目标。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学习模块后所能达到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段文字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内容标准,即模块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是一个系统,它共同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

第二,正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层次要求。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没有表述。鉴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一贯性,教师可借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将“内容标准”中的学习要点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考试目标,是基于课程目标的一种测量标准。考试目标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如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和选拔性考试目标。前者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后者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考查。

综上分析可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1)教学过程要作整体设计,从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到微观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2)在讲授学习内容时,要按照课程标准,梳理具体的层次要求。抓住重点难点,并在授课前向学生展示,让目标在师生心 中。(3)在教学中,应围绕课程目标,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拓展教学内容。

二、营造乐学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决赛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使教与学同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和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既可以用于新课题的导人,也可以用于知识间的过渡、历史事物的论证和探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实践证明,缺乏有效指导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将教师合理有效的指导或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成果。从师生互动层面看,首先,坚持高效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高效讲授,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适当补充新内容(或材料),有选择地介绍新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深”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讲授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非无限拔高),对学生设置学习“障碍”,有利于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而对学生的自学,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更有效。

其次,教师引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讨论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课而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同时疑问要确保

有梯度,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与示范性。使学生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再次,教师引导与学生个性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计,让他们对知识都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珍贵的新知识,彰显各自的个性。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有利于深化改革;还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也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其他民族。学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富国强兵思想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是各自个性彰显的体现,也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探寻后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方法指导,自然会得出初步的共识,即日本的富国强兵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引导与彰显学生个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价值,而且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博采众长”,掌握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生生互动层面看,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间合作的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可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 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历史事物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一个历史事件中往往蕴含着诸多因素,在有限的时间里,仅靠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解决,借助学生间的合作来提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走向世界的日本》一课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俄日改革的差异及其原因。他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去研究两国改革的政治差异;一组学生去研究改革的经济差异;一组学生重点研究改革差异的原因。通过分组重点学习与合作探究、讨论,三组分别选派代表宣读合作研究的成果,当学生宣读的成果中有错误或不足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完善,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个题目的探究。可见,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名组织者,更是一名指挥者和调控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和引导者,并且根据学生的实践把个人和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变成集体的智慧。

总之,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突出方法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活动方法等,因为掌握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四、挖掘资源。合理渗透。升华情感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而体验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本质就是公民素质中的人格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民主科学和法制的意识、开放的世界意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和载体,依托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合理解读史实,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有效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壮观的历史画面,体会历史智慧,认同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自然生成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加强检测,及时评价,巩固提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检测要及时反馈、矫正。课后练习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当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除了检测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将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加以记载,存入学生档案袋中,体现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发挥积极性与参与性,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导入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特别是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开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由放松的状态迅速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的研究历史课本的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一、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课堂导入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高中一般都会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精力与主要时间都是在重点知识的讲解上,课前倒入环节的关注力度比较小。在新课讲解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两句话一笔带过,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导入环节,长此以往,会造成许多的问题。

2.导入环节过于单一。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实施很多年,但是许多教师仍然存在旧的教学理念,教学依然因循守旧的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复习导入这一环节,基本上都是采取传统的复习导入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与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这一节课的时候,一般都采取了复习导入的方法,教师会以提问题的方式提出几个问题,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几个重要成就,这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会一一的回答,教师接着就会说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下一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其实复习导入有着特别大的优势,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像上述教师那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太过于生硬,缺少铺垫,学生难以接受。

3.导入环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课堂导入中,教师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顾学生的反馈,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低迷。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1.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点之间进行连接,用旧知识引出新的知识,在旧知识的框架内寻找与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做好铺垫,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上一节课学习的分封制结合起来。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周天子是众诸侯的王,诸侯是周王的臣子,分封制主要就是要巩固王权,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这样的导入,学生就可以回想起上节课的知识,又对这一节课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并且对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2.故事导入法。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没有那么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讲解的历史内容运用一些历史典故、历史知识。讲解故事的时候要注重故事要有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准备上课的时候可以说,在正式讲了之前,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迅速的安静下来,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解一些故事了。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可以讲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经典事迹,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讲解费迪南被刺杀的事件,教师要将历史教材中一笔带过的一个知识点还原成精彩的历史故事,这些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像是一座座小桥,将学生牵引到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大大的激发出来,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的提升,师生之间还能够更多的交流与活动,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般的高中都配备了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导入一般是歌曲导入、图片导入或者是视频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有利于在教学之前营造教学氛围,对学生在视觉上形成冲击,对学生造成直观的影响。学习“九一八事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悲愤的歌曲氛围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绪。在学习解放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解放军胜利归来的照片,感受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在激昂的状态中开始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汇总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这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快速的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4.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提出一些可以探究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保证问题具有创新意义与一定的深度,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古希腊古罗马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么,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国家么?等类似的问题,为学生制造一种悬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必须面临新的变革。其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细心研究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情况,采取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课件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形式,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武肖生,魏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2(08).

[2]乔芳.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7).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7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主题为基本单元,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通史教学“迷梦”中,仍停留在强调“紧扣教材”“梳理教材”“吃透教材”的层面,将课标抛诸脑后。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课标,就会漫无目的,甚至南辕北辙,不得要领。掌握课标其实是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前提,才能保证在45分钟内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课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有选择性地使用其他课程资源,进而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标要求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阶段归纳小结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通过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源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及对建设新中国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案和课程资源创设新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将历史背景重现,将教学问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毛泽东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告诉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有远大抱负,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志向。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现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而达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我提供了三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中的报告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过去式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引用这样的新材料,创设这样的新情境旨在促使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再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小结出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他的积极性去发现与创造”[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和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判断、分析,并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三、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历史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主体上扬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评价方法上放弃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唯一方法。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能仅限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教生、生评生”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展示成果与仪态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多结合学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建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再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考试情况等进行评价。

采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评价产生的厌倦和恐惧甚至无所谓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大舞台,应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所以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更要高效地“学”,以全面实现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第1版) .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篇8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 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 同样, 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有少量是实物形式) 记录下来的。因此, 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 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 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 争论不起来, 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 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 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 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 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 把稿子发回给学生, 进行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 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 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 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 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 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 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 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 适合学生的特点, 他们为了驳倒对方, 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 趣味盎然, 往往是时间已到, 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但如何提问, 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 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 设疑, 即提出问题, 制造悬念;第二步, 阅读,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 寻找答案;第三步, 抽签提问, 让几个学生回答, 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 讨论, 自由发言, 分析问题;第五步, 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 并有一定的诱惑性, 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 机会要均等, 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 因而认真看书, 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不敢懈怠。

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 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 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 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 每次提问都打分 (不公布) , 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 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 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 纲举目张, 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 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 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 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 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 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 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 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 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 (改革和革命) , 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 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 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 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 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有条不紊的,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历史课的教学点, 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 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 上历史课会离题, 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 首先, 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 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 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也感到比较困惑, 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 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 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并使之融会贯通。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9

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课标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挑战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与此相伴随的是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教育的发展, 必然要求对人才的评估建立相对独立的目标体系, 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人才评估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要。而我们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服务, 不立足于测试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高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积极追求和确定新的考试评价目标,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 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目标体系。它既对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测试, 又对整体把握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一句话: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的机制。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并没有从认识高度去区别新课和复习课这两种课型, 有老师认为, 复习课是不需要备课的, 只要把过去的教案翻出来一遍即可;有老师把复习课视为练习课, 天南地北收来众多的练习材料, 搞题海战术;也有老师主观上想探索启发式, 客观上功夫又下得不够, 因而学生配合消极;另有老师连连发问, 一问到底;此外还有自由式、放养式等等课型。

二、历史课堂四步教学复习方法

在新课教学的基础上, 怎样才能把我校的文科学生成绩提高到一个高度, 这里既涉及各科时间的分配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 文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又不得不考虑。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 我主张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我选择了“讲”、“练”、“评”、“纠”四步教学方法。下面谈一谈我的做法。

1、关于“讲”的问题涉及三个方面。

⑴为什么要讲。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开始环节, 学生从幼儿园就在教室里坐着听老师讲课, 到高中了还得听课, 其实挺辛苦的。我不主张在课堂上讲得太多, 特别是复习课上, 因为教师只有适时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寻求以创新为本质的教学新策略, 优化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有老师担心老师不讲, 学生就不会明白呀, 是这样的, 怎么解决呢?那就明白的告诉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 “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 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上有的老师一般不讲, 只作提醒、提示。同学们自己通过阅读一般都能看懂的知识点, 我主张不讲, 只作提醒、提示。看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老师帮助解决。需要讲的是与我们学习知识有关的、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拓展视野的知识。这样明白的让学生知道上课一定要认真, 兴奋学生的追求知识的欲望。

⑵讲什么。复习课型的讲是一定要精讲。精讲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对复习目标要首先讲、重点讲, 特别是对2010年中的复习热点、考查点要提出来。复习热点确定的原则是现实和历史有某种借鉴价值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民族关系、大国外交、金融危机等。接着介绍复习的方法, 解题的思路以及作业的安排。

⑶怎么讲。这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编制历史参考资料对教材中每课时或单元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 使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 “学参”重在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它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与教材相配套, 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参, 与授课进度相同步。一般环节是先说本课复习目标, 复习的方法、时政热点、作业要求。这环节的时间一般限定在一节课的十分之一。这一环节意在针对性, 不要求面面俱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 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变动。

2、“练”就是学生课堂作业与思考。

这一环节是复习课的主体环节, 时间占一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甚至更多。这是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 根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突出历史课堂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学习体系, 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主要环节。

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复习目标、学习要求, 通过阅读教材, 系统归纳知识以疏通纲目, 宏观把握教材或通过针对性的解题练习, 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环节。其目的是通过限定时间作业, 使学生便于集中精力, 提高速度, 训练心理。突出思维和方法训练。力求获得知识、技能、习惯、心理、速度等多方面的同步训练效益。

3、“评”就是点评。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把前一阶段活动中, 收集的反馈信息, 通过点名的方式, 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就练习中存在的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精要的进行点评。注重学生对知识系统的归纳和解题思路、方法的评析。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有必要抓住现实热点、融合跨学科知识、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突出地方特色等五个方面入手, 师生共同搜集有效信息, 特别要就近开发乡土人文资源 (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历史见证者等) 。在这灵活而有弹性地发现学习中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在相应情境中贴近和感悟历史, 进一步扩展和加深历史认识。对这一环节中出现的争论, 甚至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老师不必为此放不下架子。因为古人早就说过“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耻下问”等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方快速、高效的交流。这样才真正摆正了教师的位置, 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查漏补缺, 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复习效率。

4、“纠”就是改正错误。

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也可以在课外完成。曾几何时“90后”这些名词闪现频率之高, 让人眼花缭乱, “散漫”、“自由”等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些“90后”的高中学生就不顺眼, 很生气, 很惋惜。可经过2008年的“5.12”大地震、29届奥运会, 又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青年学生“有理想、勇于奉献、敢于吃苦、敢于争取胜利”的可爱一面, 这些是值得肯定的。由于“90后”青年学生的这些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基础的差异, 加强对作业纠错的督促与指导, 到一定时间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更多的是要给于学困生的鼓励、激励。

三、实践与效果

我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六年时间里, 阅读了许多教育教学书籍, 尝试过把很多种教学模式付诸实践, 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教育过的学生, 学习很勤奋, 很用功夫, 老师很敬业, 可效果为什么达不到理想的高度。从高2010级进入高一阶段起, 我便有意识的尝试用四步教学法在新课和复习课中运用, 特别是在单元考试前的复习教学中, 效果一下就出来了。我认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以提高学习效率为最终追求的四步教学法。但也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对我的这种教学法提出了怀疑, 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

当前高中历史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笔者相信通过师生刻苦勤奋的努力, 逐步摆脱传统、习惯和自我的束缚, 实现复习过程和评价的转变, 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必能达到预期水平, 笔者愿为之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综合重庆出版社)

[2]《2009年试题研究》 (文科综合历史第9期重庆出版社)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10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今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体验谈谈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让思想的光芒照耀历史课堂

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 蕴涵着厚重、深刻与哲理, 其鲜活的学科知识本应该让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思想是历史课堂的筋骨, 更是—种力量。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 历史会穿越时空, 用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思想的塑造, 是“立人”的核心;让思想自然流畅, 渗入课堂, 形成对历史教育的真知灼见, 让历史教育超越传统, 拥抱现代文明, 丰富学生思想的人文内涵, 坚持历史问题现实的反思与现实问题历史的反思, 引导学生追求人的价值, 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 我们有了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 但可以明确地说, 有了新教材, 不等于有了新课程, 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 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 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 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 尽情释放智慧的力量, 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 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尤其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 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 创设精彩的课堂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 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课堂上的所谓理想境界是圆满完成教案的教学工作, “死”的教案成了支配和制约“活”的教师与学生的工具, 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教师是主角, 好学生是配角, 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 甚至是“观众”和“听众”, 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还什么?怎么还?一是要还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二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营造平等交往的对话氛围。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需要师生共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 问题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果的一种常见的教学行为。那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到:首先要目标明确, 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其次要布设疑阵,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学生有疑便可产生释疑的要求。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 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例如在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的教学中, 问学生: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 (南方。)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 为什么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

2. 情境导学策略

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是指根据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 创设的多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历史场景。情境教学是以历史情境为前提, 以历史问题为主线, 以师生共同活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模拟角色的教学环节中, 当讲到秦始皇为什么要全面推行郡县制时, 笔者让一名学生扮演秦始皇,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主张郡县制, 另一组主张分封制, 各抒己见, 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展现历史文物或仿制文物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自己动手做出都江堰的模型、曲辕犁的实物模型等, 让学生从中感知远古的历史, 触摸远去的历史, 以获得直接体验。

3.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课标和教材的安排都体现了一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五、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 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 就能实现课堂优质化。历史教师的魅力来自实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历史教师, 要提升自己的魅力, 一是要博览群书, 端正态度, 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二是要重视积累, 勤于思考, 形成独到见解,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尤其要追踪史学动态与历史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要锤炼自己的语言。

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积极主动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 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 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 只有反思自己, 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和教育教学规律, 才能超越自己, 不断进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一改旧教材通史教学的风格,以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本,跨度很大,内容很广。从新课标的设计来看,高中新课标的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在初中就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可实际中大部分学生初中是没有认真学过历史课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了。根据这几年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反思,我来谈谈高中历史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供探讨。

提高课堂效率,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只有在高效率的课堂上,学生的精力才能更加集中,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传统教育形式下的教师,一直遵循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教师的职能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教师角度来说,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下面就这三方面,我来谈下具体想法和做法

一、如何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由于历史教材变动较大且较快,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历史。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平时,要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同时,注意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同时能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历史教学中去。历史教师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刻苦钻研,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及历史理论水平。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信息量。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才能常讲常新,使课本知识系统完整又富有时代感及丰富内涵,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每节课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成学案,采取学案导学法。

课后,教师还要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经验或教训。经验要及时总结,教训要及时吸取。对于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向别人虚心求教,以求进步。

二、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要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高效率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课堂。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

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法使学生融入历史、思考历史问题。使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为“导演”,使学生从思想上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课堂上的“观众”变为了“主演”,真正达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导师,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必须“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根本。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和怀疑性的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之中。

再次,科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学习合作,促进学习交流。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和评判的,全部放到小组中去进行,这样,小组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最后,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起到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因此在提高课堂效率中,通过适当及时的评价、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进行教学中适时的跟进、监测、反馈、消解,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这一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和课下两部分来进行。

课堂上,学生接触到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努力用最高的效率把它理解,先找准这个前进的方向。

而课后的复习便成为学生学习的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将知识掌握扎实。 只有认真的课后复习,才能真正的将课上知识消化吸收,以至于和自己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后及时复习,这样不但可以夯实基础知识,也更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编辑出版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反馈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及效率。

总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新课改大形势下的新理念。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 篇12

一、教师要“活”起来

要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先“活”起来。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敬业精神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以灵活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维活跃,以创新意识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1. 教师要“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弹性化。

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但仍有老师跳不出“以本为本”的框框,把教材内容原原本本地搬进课堂,这样很难使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灵活处理好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进行联系实际的删减、扩展补充、结构调整和顺序梳理,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材真正显示生机与活力。

例如历史必修I《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伟大的开端”等几个方面讲解,这样不仅脉络和知识给人感觉很凌乱,而且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力。所以,我指导学生从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革命前的酝酿和准备、过程、结果、意义几个角度对课本内容进行重组、使学生在把握宏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一些主干知识点,从而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教师要“活”用教法,开辟历史教学的新途径。

教法“活”即课堂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经常变换教学模式,适当开展讨论、探究、调查、资料收集、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愉快教学。

如历史必修I中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法的话,美国的宪法规定艰涩难懂,学生觉得枯燥。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我便以美国大选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从美国大选看联邦宪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报章、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收集、归纳、分析资料,并把探究成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宪法规定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国民主制度的优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探究,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要“活”用教学语言,增强教学有效性。

要使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教与学双方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师的语言控制必不可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以说,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一种直观教具。老师那幽默的、激情四射的、令人回味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气氛的最好的催化剂。教师要多一些诙谐,多一些笑声,让学生的学习多点愉快,使得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加一点激情,多些动感,让教与学双方充满活力。

4. 教师要“活”用直观教具,使静态知识动态化。

枯燥无味的说教,只会让人乏味,更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备课除了要深入钻研教科书外,还要考虑如何多运用直观教具。要多利用历史地图、图表,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变具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

如将电影《鸦片战争》中的某些画面的精彩镜头等引入到历史课件中,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易于感知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一改以往“教材就是学生的世界”这种传统模式,变成“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让学生感到历史不再是一个个呆板的方块字,而是一个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世界。

二、让学生“活”起来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心理学强调:“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

1. 采撷兴趣的火种,激发学生“乐于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指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观看录像、听取录音;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故事或扮演历史角色;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教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问题辩论等。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亲自品味历史发展的过程,深入历史,主动探索,在自己的感悟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体验学习成功而带来快乐。

如历史必修I《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我先播放了刘翔在奥运会比赛的实况录像,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后才以拉家常的方式逐渐提出:“2004年奥运会在哪个国家召开?奥运会的发源地在哪里?”学生纷纷争抢回答,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又投出希腊的地图提问学生:“希腊的地形有什么特点?”从而逐步展开教学。可见,好的问题设计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完成教学目标,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达到“先学后教”的目的,让他们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2. 拨动学生思考的琴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着力于培养创新思维。为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由浅入深,步步引导,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尝试发现真理的过程,充分体现主体角色。

如学习“重庆谈判”时,我设置了几个讨论题:(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呢?(3)既然明知蒋介石是假和平真备战,谈判是放烟幕弹,为什么毛泽东等还要去重庆谈判?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问题。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启之以疑,导之以句,拨动、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中思考、求索,寻求问题的答案,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既增强学好历史知识的信心,又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历史课堂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为历史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松绑”,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使他们喜欢历史,喜欢上历史课,爱学、乐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共同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课改之路。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历史课程标准研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3]朱汉国, 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4]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 2002, (5) .

[6]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随笔《论中国》下一篇:学生生物学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