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论中国》

2024-10-26

随笔《论中国》(共4篇)

随笔《论中国》 篇1

“随笔”是杂记见闻, 随手笔录, 不拘一格的文字, 是思辨型散文的主要形式。在古代, “随笔”称为笔记文学。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都是我国早期的“随笔”, 南宋的洪迈 (1123-1202) , 他在《容斋随笔》的“自序”中说:“予老去习懒, 读书不多, 意之所之, 随即记录;因其后先, 无复诠次, 故目之曰:随笔。”这表明“随笔”是一个人“意之所之”, 深思“臆想”的记录。“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个“随”字, 看似无定格, 实则自成定格。因此, 短小的形式, 博杂的内容, 浓郁的个性, 诚实的风格, 自然成了“随笔”的特征。”

《容斋随笔》的这段话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徒然草》的序段:“百无聊赖, 终日于研前枯坐, 心中诸事纷繁, 遂信手而书, 其中或有常理难度、不可名状事, 目为狂言怪谈可也。”

由此可以看出, 《徒然草》同样具有“信手而书”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 没有严密的时间顺序, 内容上则记录了笔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包括了神怪, 逸事, 仪式, 音乐, 杂感等多样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 《徒然草》常常被归类为随笔。刘振瀛在《<徒然草>选释》中所说“这部随笔集的语言简练刚劲, 描写生动精确, 长期被认为是随笔文体的白眉。”

但徒然草以前的被称作“随笔”的散文作品, 大多是一些带中国风格的散文作品, 如平安时期的《池亭记》, 镰仓时期的《方丈记》篇幅较长, 结构完整, 其中大量引用了中国和阮籍等魏晋散文。而《徒然草》最明显的是篇幅短小的片段大大增加, 叙述故事时的时间非常模糊, 多用“昔时”“应长年间”“神无月时”, 写出的进行节日祭祀的月日也仅是一般常识, 且未提年代, 不能算作特指, 提及地点也仅指某山、某野、某寺。

一些西方学者很早就注意到《徒然草》片段性和模糊性导致的文体的特殊性, 因此在《徒然草》归类为“随笔”上多持保留意见。美国Chance就拒绝把“随笔”作为标签贴在《徒然草》上, 认为这样做会限制文本阅读。更有甚者, 直接把《徒然草》作为不写日期的、“艺术日记” (the artistic diary) 日记。如果把随笔 (zuihitzu) 看做是日记 (nikki) 的细分, 那么细分的需要源自对差别的认识, 从传统日记到随笔、从之前的随笔到《徒然草》, 这个演化过程的发展带来的差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对事实性细节的淡化和审美性细节的强调。

和相对重视史实性、客观性的日记传统的相比, 艺术性随笔是体现作者主观的、创造性的文体, 首先, 随笔的写作目的不仅为了让后人了解历史真相、保存写作素材或仅仅作为备忘录, 更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对世间百态的观察和思考。而《徒然草》更提出了“世上万事, 其始与终最有意趣”的观点, 体现了对无常之美的追求。其次, 随笔 (follow the brash) , 从字面意思上看, 是随意写就的, 如果作者完全“跟随着笔”, 那么就成为“意识流”一样的东西, 这就违背了随笔作为思辨性散文的属性, 因此, 西方学者对“随笔”这个概念的排斥和力图避免也就可以理解了。尽管这两个概念存在着冲突, 吉田兼好并非对心境做着意识流式的记录, 这种意识流般的记录, 更像是平安王朝女性作家们擅长的 (王朝女性作家的物语和日记, 把宫廷贵族家庭生活的人物的内心的瞬息万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平安时期《枕草子》是一个例外, 因为它的确显示了对王朝日记传统的创造性反叛, 《枕草子》里的结构松散, 充满了片段, 而且不明确标示日期, 叙述简洁优美, 对话也轻快机警, 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徒然草》中提到《枕草子》三次, 可见他对《枕草子》的欣赏。《徒然草》就文体而言, 和《枕草子》相似, 《徒然草》全篇结构的确显得随意、松散, 但同时叙述简洁, 语言富有哲理和条理, 有着艺术构思下的简练。

《徒然草》是作家的艺术冲动的结晶。兼好有“心间有言不语, 犹腹闷气郁”、“取笔则欲书” (第157段) 的表达欲望。他的一生没有写出物语等虚构作品或长篇的散文或歌论, 这或许反映了他对无常观的坚持, 如果随时都会步入死亡的危险, 就该放下一切, 与其立下目标写一部物语或文集, 不如记录瞬间感受来得智慧。另一方面, 《徒然草》虽然是片段的连缀, 但依然被当做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而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熟知。这种现象或许表明, 比起整体结构, 片段能够更好地体现兼好的美学思想。

《徒然草》的片段性富有含蓄多元的艺术美感。片段性的文体能展现动乱时代的人的普遍的内心的矛盾。对于“挥笔成书”地记录“史实”的做法的可靠性, 吉田兼好持质疑态度。如在《徒然草》第73段, “传言本已夸张, 又兼时过境迁, 不免依凭想象, 任意加工, 挥笔成书, 俨然便是‘史实’”。“似假还真之谎, 头头是道, 其中虽有些微破绽, 但言者巧舌如簧, 也能自圆其说。此类谎言, 最是可惧。”兼好否认了为自圆其说而长篇大论的必要, 相反, 为了能够老老实实地即时记录下当时的真实感受, 必然以短小形式写作, 这样所记录下的事实及其引发的感受显然比经过一以贯之的观点修正过的事实和感受来得可靠。正是对各式的思想的包容并蓄, 又在包容的同时拒绝绝对的价值判断, 这造就了《徒然草》的内容的丰富性, 多面性, 和而不同, 使得它在吸收时代思潮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因此, 《徒然草》是一篇艺术性的随笔, 吉田兼好的独创性在于, 他在继承平安王朝美学的敏锐感受力的同时, 突破了平安王朝女流日记的繁琐性, 在吸取同时期的男性写作的自省的好学的思考能力的同时, 将宏大叙事剔除出随笔文体, 使随笔成为一种富有日本民族的优美的、洗练的文体, 为世界文学之林添上了一朵空谷幽兰式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吉田兼好, 鸭长明著.王新禧译.《徒然草方丈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1月

[2]、岛田良夫[日].《文法全解:方丈记无名抄》.东京:旺文社1981年1月10日

随笔《论中国》 篇2

公平虽然活跃于现在人民的口中,但是对于公平的质疑却是起源于古代,同各国文明一道源远流长。《诗》中的劳动者质问贵族“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庄子高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向着当时的诸侯进行猛烈地抨击,杜甫直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基于极不公平的现实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在今天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当今中国社会,富二代、官二代横行于市,花天酒地;大部分普通人民却在遥遥无期的买房路、买车路等上苦苦挣扎。这是滋生对政府不满的适宜土壤。

然而,公平不仅体现于个人,更是体现于整体。由于祖父或父亲当初的浴血奋战、披荆斩棘,然后成为开国功勋,或者富甲一方,最后荫其子孙,使得他们的子孙才能即使无所事事,也可以过着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生活。可见,回报总是要付出的,如果不想自己付出,那么需要有亲近的人付出,即使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也是如此,谁的家里都不可能不劳而获。这种由于长辈的差异,导致的当今一辈不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不是我们生活不如意的挡箭牌,一者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二者毕竟有些长辈已经逝世。另一方面,在同一辈人,相同的环境下,各自也有着各自的发展道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片家乡,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可能有的已经可以游山玩水,享乐一生,有的可能捉襟见肘,潦倒一生。

由此可见,社会中,公平是无处不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家境不如人意,自己又不努力,只是关注官二代、富二代问题,咒骂社会不公的人,他的子孙依旧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回想公平的起源,在人类早期社会,鉴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由此导致的人口稀少,远古人类共同狩猎,共同生存。这是人类历史上也许最公平的时刻。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差异显得不足为贵,因为基于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人类建立一套行为规范,最后潜移默化为后世的道德准则,毫无疑问,这种道德准则是公平的,同时,也是限制人欲的。比如,部落食物不足时,大家都饿着肚子少吃点,而不是让少数人吃饱,其余人饿死。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个体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思维上的敏捷还是体格的雄壮,这种差异导致了部落共同采集的生活所需品不再是按人分配,而是按能力分配,如巫医可能不能与食物采集,但是鉴于他聪明地学会了医术,那么就可以“不劳而获”。这种个体差异经过一代或者几代的积累,就产生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进一步巩固的差异优势,使得优秀的个人拥有更大的权力与利益。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已有道德准则是基于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且还是遏制人欲的,但现在优秀的个体不仅自己拥有优势,而且还继承了祖上带来的差异优势,他发现这些优势可以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欲望,比如部落普通群众穿着一般的粗布草鞋,部落贵族就可以穿锦衣布鞋,贵族的这种欲望是可以通过普通群众劳动来满足的,而不是亲力亲为。

由于差异的产生与扩大,公平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成为上层贵族要求下层人民遵循、而自己超然其外的道德准则。同时,贵族之间,公平仍然存在并被互相遵循。因为公平只是基于个体平等。现在生活中,老板可以对员工批评谩骂,但是老板与老板之间仍然彬彬有礼,可见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公平只是相对的,只能由自己争取。自己超越了一个层次,就可以对低于自己层次的人不公平。

这是公平的现实基础,公平的产生还有一个情感基础。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他认为人有四种基本感情,其中之一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同情怜悯的心。有的人同情心很大,如得道高僧,至于鸟兽虫鱼,皆不忍杀生,而有的人同情心不足,可谓是冷血机器。普通人都有同情之心,毕竟物伤其类。因而不少高一层次的人都会对下一层次的人公平对待,这种公平就是基于情感的公平。当然,几千年的道德熏陶下,公平来自于现实基础,却超越了现实基础,这种纯道德的基础与基于感情的基础很容易融合,成了当下社会不同层次人民相互平等最重要的原因。

尽管社会公平已是如此,但是追求公平的心却永未停歇,无论是社会,还是各国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不能以“绝对不公平不存在”而拒绝进步,因为不公平的公平也是分等次的,统治者不进级,那么人民就会换一个新的愿意进级的统治者,来领导大家走向更公平的社会。

论阅读与随笔化写作的有效整合 篇3

【关 键 词】 阅读;随笔;读写整合;写作

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问题,我校开展了小学“随笔化”写作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对情境随笔课、读书随笔课、随笔展示课、随笔读悟课、随笔评议课、随笔成文课等课型的研究日趋完善,开阔了学生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讲真言、吐真情、表真意,实现了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但是,要由“写得出”提升到“写得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实现阅读与随笔化写作的整合应该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教材,读写相映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并明确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本阅读资源,我们不是就阅读而阅读,而是思考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些阅读资源,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与我们进行的随笔化写作有效整合起来,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达到双赢的目的。为此,我们进行了“阅读情境随笔”课型的开发,通过随文小练笔一改以往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分离颇为严重的现象。

1. 仿写句子。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仿写似乎与我们倡导的随笔成文背道而驰,但对于能够“写得出”却“写不好”的同学来说,这种方式不但提供了有利的借鉴,还降低了写作难度,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仿写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刻意追求仿写段落、整篇文章,或是仿写课文的立意,而是从低处入手,以仿写句子为主。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由模仿到创作的过渡。

2. 扩写段落。学生在读懂原文领会文章所要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着力扩写的段落,指导学生找准关键词和重点句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事要条理清晰地把事情写具体;写人要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写景要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角度进行描绘,体现景物特征。扩写训练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描写能力,使文章写得有血有肉。

3. 续写文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感性个体与文本对话,必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些小哈姆雷特,遵循人物性格,顺应前文的情节发展以及写作思路,通过由读者到作者的角色转换,续写出合乎情理的发展。续写的字里行间不仅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还体现出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拓宽渠道,延展阅读时空

作为语文教师,其职责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课堂上的阅读也只是培养学生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手段的一种。我校构建“以书为友,伴书成长”的校园文化特色,以“校园书声琅琅、班级文采飞扬、教师与书为友、学生伴书成长”为目标,拓宽阅读渠道,延展阅读时空。

1. 楼层设景,书香四溢。教学楼的楼层文化主题是“以书为友,伴书成长”,按照每个年级的分布情况和阅读主题进行设计,各楼层主题分别(下转38页)(上接36页)为走进“识字乐园”、走进“诗词情境”、走进“科幻世界”、走进“美文欣赏”。充分利用走廊空间,各班门前墙壁上均设有开放式书架,全面营造书香文化的氛围。人人皆读,时时可读,处处能读,读书成为学校的一道道风景。

2. 快乐晨读,惬意享受。学校每周安排三次固定的快乐晨读时间,每次30分钟。师生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个性欣赏,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诗词欣赏,不管是科幻故事还是经典名著,师生可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书目。当然,如果学生选择了不适合的阅读书目,老师会加以引导。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间相互交换图书,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动力。每天能静下心来进行30分钟的师生同读,应该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久而久之,在老师的带动和学生相互感召下,学生形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快乐的持续。

3. 主题读书,相伴前行。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也提倡学生通过多种媒介阅读,自主选择优秀阅读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但是,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品味的提高还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学校每周安排固定课时在阅览室上主题读书课,开发了四种课型: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读书交流(会)课、读悟随笔课。学生徜徉在书海中,浸润在书香里,这一路有老师的相伴,使读书有了新方法,书香有了新味道。

笔底波澜万斛泉,其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笔尖上。学校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班级门前设有随笔展示区,学校网站的班级主页上设有优秀作品专栏,作品在这里与同学见面简直就是一种荣耀。学校创办了“小笔尖”文学社,从写稿、改稿到组稿、出书,全部由孩子们完成。《教育周刊》《童心飞扬》等报纸杂志成为学生发表作品的主阵地。

阅读是吸收,是积淀,是输入;写作是倾吐,是表现,是输出。阅读与随笔化写作在这“输入”与“输出”之间有效整合,使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得到了延续和表现。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 随笔化作文的教学体会[J]. 黑河教育,2011(8).

[2] 孟玉华. 随笔化作文,让写作宁静而从容地前行[J]. 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4).

论学习杂文随笔 篇4

我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一个记忆,汲取,创造,使用的思维活动和行动,是如同人类呼吸一样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事情。古今中外,总有一些类似“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事例不停地暗示我们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实际是,这些痛苦是在自己的不情愿中,在世俗的压迫中在功名利禄的诱引中出现的,这仅仅是学习的一点点目的,只是一粒学海之中的沙尘而已,而人们大多只在意这颗沙砾,却忽视了那一片辽阔蔚蓝的海洋,忽视了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自由。因此人们总一致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实际是,人们对学习这件事,嘴上说不 ,大脑和身体却很诚实。学习从来不仅仅局限于卧在书桌前的学习,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踢足球是学习,打游戏是学习,歌唱是学习,学俄语是学习,旅游是学习,当你面对自然大好风光,心中油然生出的那些流水般的情感共鸣,也是在学习。

许多人只双眼紧盯成绩,它只是体现学习成果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学习成果和收获是沉淀在我们血液灵魂中的,它似乎无法以眼见著,却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融合进灵魂之中。人类从一出生就为了生存拼命学习,婴幼儿在母腹中就开始学着移动肢体,吮吸手指,人类不会学习将无法生存,梦中的奔跑跳跃坠落,便是祖先用梦境在教会我们生存的技能,人类就是在学习中进步,没有学习就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因此我们从来不需要为成绩和名次感到难过悲伤,不要一颗沙砾揉进眼睛,就斥责眼前的景色,学习的方式形形色色,学习的内容方方面面,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学,如果你仅仅为成绩而哭泣失落,只能说你在乎的是同学的眼光,老师的斥责,而不是内心。

上一篇:优化配置模式下一篇: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