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2024-09-17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共13篇)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篇1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组别:高一历史

作者:**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示范性,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授作者,更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融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德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不断进行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德育

历史教学

本学期以来,本人担任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试验工作为动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一年来,我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党员学习,认真做好政治笔记,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服从组织分配。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严格按照作息上下班,团结同志,能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把关爱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作自己德育工作的终结点。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以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主体参与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为纲,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参与公开课讲评和优质课评比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课该怎么讲。

四、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的教学成绩和其他班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我把原因归结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抽取学生检查或听写知识点的过程中,有学生蒙混过关,掌握不牢;

3.对后进生说服教育力度不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他们的关注,但是没有时时抓在手上,使部分学生产生惰性心里,学习积极性不高。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过收获,也有过失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佳绩,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校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

一、将德育融入课堂

历史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 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标准下, 加强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 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论从史出, 循序渐进, 制定多元目标, 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针对学生实际, 结合时势, 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 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 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式选取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相关措施中包含较多的经济学概念, 且大多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一开始, 我认为这一环节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搞一个模拟智囊团献计献策的环节, 把它打造成此课亮点。如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应能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足够的参与度。但这样的话, 一堂好好的课就变成了一场表演, 师生表演过后, 该解决的问题未必能很好地解决。当然, 深层次的未解决的问题并不影响课堂的表象效果。但如要真正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还是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更为有效。当然, 教师讲多了, 学生表现的机会肯定少了, 整个课堂气氛可能会很沉闷。举棋不定之中, 我认真研读了一些全国名家的教学设计方案、观摩了人教社录制的一些教学光碟。

在不断研究、琢磨中, 我发现, 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并不花哨, 甚至有的显得过于平实, 但却又是令人回味的。我认识到:一堂课遵循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不由流行的观念决定, 而应由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因为, 教育教学是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而不是为某种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最新的现代化教学媒介服务的。为兼顾教学实质内容的突破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最后我决定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当时美国经济困境献计献策, 在各组讨论、发表意见后, 学生可就不甚明白的问题向同学、老师提问。如学生讨论、提问不够充分、深入, 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去分析问题。

三、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随便讨论自己的想法, 气氛活跃了和谐了, 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同时收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双重教学效果, 也是发展创造思维的捷径。教师应该教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学生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 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而要抓住这个契机, 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 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的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 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耐心倾听, 让学生自由讨论, 而不要急于下结论,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 再耐心帮其解释, 学生的错误思维通过老师的点拨得到纠正, 学生掌握了知识, 也在思考中发展了创新思维。

四、历史地图册的运用!!

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 觉得要把每节课的知识都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讲清楚, 所以备课非常扎实。除了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外, 还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理解来达到记忆的效果。记得在上世界历史的第一节课时,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忘记了带历史地图册。在上课的时候, 感觉好像缺了什么, 但一时没反应过来, 上完课了, 觉得自己这节课知识讲的还比较清楚。学生们应该能理解我所讲的内容。下课后有一个平时比较喜欢历史课的学生走在我跟前说:“老师, 你如果这节课把所讲的很多国家在地图上给我们指出来, 我觉得我能够会更好的理解你所讲的内容。”我这才恍然大悟, 平时我都是带地图册的, 可就因为这次的失误导致了我自认为成功的一节课的失败。从那以后我每一节课首先要准备的就是历史地图册, 因为它不仅对我重要, 对孩子们更重要。

五、巧用小故事!

在历史课教学中, “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识记,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小故事”都能起到如上所述的作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其中, 用“小故事”就是使历史课充满浓厚兴趣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历史课利用“小故事”要以教育目的为核心, 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插入一段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课外的历史小故事;一种是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奇特的小故事。利用“小故事”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让历史源远流长。

历史课程的改革, 给所有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 也提供了机遇。只要经过磨砾, 教师观念得到更新, 理论得到充实, 实践得到提升, 我们将满怀信心, 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地。

参考文献

[1]李彪朔城区第七中学;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浅谈[N];朔州日报;2009年

[2]临颍县南街学校段君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N];学知报;2010年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篇3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容易激发起来,但却难以维持稳定。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如在分析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时,我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阅读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史料、图画、图表等。这些似乎与考试关系不大,容易被教师所忽略,其实这些恰恰是不能忽视的。有时,材料会很长,但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有一句或几句话,所以要概括精要,揭示本质,要善于引导摄取加工教材中最有断语意义的语言,即最主要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与所提问题密切相关的内容上的主要手段,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问题前置)。如在讲到《天朝田亩制度》根本无法实施这个问题时,在阅读课本第22页小字之前,设问:“在占领区内是不是一点儿也没有实行?如果实行了,实际推行的土地政策有哪些?”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问题后置)提出效果更好。如比较汉唐对外关系的异同点,说明唐朝比汉更强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注意力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在阅读中探索提取、加工等思维,逐步得出结论。阅读过程中不提问题,学生在阅读时就没有方向,效果不好。单纯阅读的方法不可取,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于思维发展。阅读中应提倡多问、大胆质疑、人人参与。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对教材不同论点质疑。对尖子生还可引导既能质疑又能释疑,充分开发其潜能。

三、巧设疑问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顿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后统一了认识,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又如在讲辽沈战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的军队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的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首先要打锦州。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是先打长春和沈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学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疑问并激发他们产生急于求得解答疑问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此外,还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如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时,我将为什么只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是中国民主革命惟一的走向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时,分解为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当时的国情具体如何?第二,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是否行得通?第三,毛泽东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探索是否成功?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推进,顺利解决了问题,也便利了学生的理解。

四、积极开展课堂讨论

通过辩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历史知识在课堂上重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裨益。我在讲完第一章时曾布置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了比较完整的答案。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之外,学生还总结出了如“新思想的萌发”、“使中国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集中思维与顺向思维而言的,它强调突破传统的常规思维方法。比如,中英鸦片战争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为什么战争后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通过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足以说明。又如,在讲到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时,引导学生思考: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天京变乱的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就能成功吗?学生会思考,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天京变乱这样的内讧早晚会发生,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是不能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取得成功的。

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篇4

我们知道,人脑最主要的功能是思维,而数学恰好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一颗会思维的头脑是金不换的,它使你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不会迷失自我,它使你能够有条理地处理复杂的问题而显示出你的智慧与力量。那么,学好数学是不是很难呢?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竖立学生自信心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自我感觉掌握得很好,而一做题,却往往做不出来。老师稍微点拔一下,却又马上豁然开朗。也就是说,这些题并不是绝对做不出来。只要认真地去思考,通过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就能逐渐发现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自信是成功的秘诀,这并不是一句空话。面对稍为复杂一点的题,要充满自信,要知道,这些题目一般情况下不会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是能够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的。要敢于去思考,并善于去思考,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品质。具体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正确区分条件和结论,并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一是紧紧抓住这一道题和一类题之间的共性,想想这一类题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二是紧紧抓住这一道题的特殊性,抓住这一道题与这一类题不同的地方。选择一个或几个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看由这些条件能得出什么过渡结论,得出的越多越好,然后筛选出有用的结论,进一步进行推理或演算。这就是老师常给同学们讲的:“聪明的同学是一类一类地学,不聪明的同学是一道一道地学”。要知道,题海无边,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跳出题海,领会数学学习的奥妙

二、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如:那边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请想像一下是怎样年龄的六个人在玩游戏?通常人们会想像是一群中学生在玩游戏,但是,如果是一个65岁的大娘领着五个5岁的孩子在玩游戏也是有可能的吧!

试想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能不引人入胜吗?像这样参与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学习数学是既轻松又愉快,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三、把问题故事情境化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为什么呢?因为初中生的认识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所以我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就充分地把问题情境化,巧妙地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算术题故事:“路上走着7个老头,每个老头拿着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

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四、把问题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同类项时?可先设想下面的问题情境:将一群鸡和一群鸭混合关在一个笼子内,请问会发生什么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七嘴八舌地说出不同的答案,但俗话说:“你是你,我是我,鸭子不跟鸡打伙”,这就意味着鸡、鸭会各在一边,分出不同的种类,即特征相同的事物是同一类。试想,以此来引导学生来找出3x2y和–5x2y的共同特征,从而轻松说明什么是同类项的相关知识。

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抓好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氛围的同时,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巩固提高也很重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真谛,在互动交流里点燃知识的火花,于探究合作中不断进步与提高。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中的每一个话题,都为学生设置有不同的场景,这都为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要会用英语写“寻物启示”、“失物招领”、写字条、写广告、写信、发e-mail、写调查报告、给报社写文章、填表、写申请书、有烦恼如何倾诉、如何帮助朋友排优解难以及问路等等。让学生在模仿中体验、感知句型和对话,用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感的形成,也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再如,新课程《go for it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就是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问题。在这个单元中,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学生互相询问彼此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所用的时间及所走的路程,由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联,学生热情非常的高。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把该掌握的句型理解到了。另外新课程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group work和games。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谈,互相讨论,既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使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出错,非常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应当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应从接手新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习惯。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在阅读过程中许多单词学生并不能够见词知义,需要借助与字典,但是过多的利用字典一方面阻碍了阅读的速度,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发展。学生在多次查阅之后边无法使上下文紧密的联系起来,因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在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2)根据语法结构猜测;(3)根据构词法猜测;(4)根据定义、解释猜测;(5)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追求故事意义,并且寻求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有标题显示的文章进行“超前”预习,也就是所谓的“望文生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 What would you do,if…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然后带着自己的亲身实践走入文中。这样,学生便很快从文中找到一种亲切感,从而在阅读中找出相应的对策,学以致用。在训练较复杂的阅读理解时,教师要研究如何设问,同时也要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

三、运用竞赛方式,激活课堂

竞赛激活有两种形式:一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性比赛活动,二是专门组织的竞赛评比。前者意在造成一种氛围,把教学调控为具有竞逐比试特点的能动表现过程。专门竞赛评比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竞赛项目和内容可以是课本内,也可以是课本内外。实践证明,在某些不需要系统前提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领域,诸如记忆性(识记、背诵)、观察性、猜测性、判断性、发现性、思辨性、想象性等竞赛,各种水平的学生,包括“双基”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都可能取胜,以至成为喜爱英语、学好英语的契机和开端。组织这类竞赛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群体赛,二是个人赛。群体赛可以激发和增强集体竞争意识,是一种没有负面效应的竞赛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个人赛是一种最具刺激性的竞赛形,可以把学生的能动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组织个人赛如能邀请家长到场观看,效果会更加显著。

四、合作学习,培养探索精神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篇6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在稳步展开,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教学?学生又在新课程下怎样去“学”?本文结合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应如何更好地去开展。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走出认识误区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化学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设课目的的说明和功能定位。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化学课程显然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它既是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螺旋发展和提升,又是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课程。所以,必修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全面的素养教育,这个性质与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一致的,它的课程设计取向应该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必修化学不能只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其次,从思想上根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高考形式不明朗,为了高考能取得较好成绩,在必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加深、拓宽,向老教材、老模式靠拢,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观点忽视了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的特点。学生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属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没有必要在必修课程阶段就拔苗助长,越俎代庖。同时,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选择选修内容和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化学,必须彻底转变现行教学中的一些习惯做法,严格控制必修知识内容的深广度。部分知识针对有兴趣的学生在选修模块中再做适当的拓展。

二、寓情感教育、思想品德于化学教学之中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化学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化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师可结合我国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侯德榜制碱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通过介绍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化学的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三、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及时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但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性的制定教学方案,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低起点,小步伐”。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设置实验或问题来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学中相应地加强直观教学,就是研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外,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电脑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合理开展问题式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材处理 篇7

一、充分认识《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材的关系

课改前的教材与《教学大纲》从体例到内容基本一致, 导致许多熟悉教材的老教师, 基本不参考《教学大纲》, 但《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则发生了较大转变。新教材是编者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历史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来编撰的, 而不是完全对应课标的体系来编撰的, 因此目前的四套教材从体例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标准》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教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首先阅读研究《历史课程标准》, 方可做好备课工作。课改前, 我们对教材的性质定位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 而且在教学实践中, 绝大多数教师都把这种资源看做是“惟一的资源”。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 师生们都力求用足教材、学透教材, 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做到背熟教材。课改后, 我们对教材性质的理解发生了转变, 我们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材的“资源性”没有改变, 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 教材绝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 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此外, 教材除了具有资源性, 还具有“工具性”, 它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方法的功能和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的功能等等。

二、充分认识和挖掘教材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多读教材对我们学习历史和反思历史是非常有益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我们首先要通读教材, 对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先有个大致的了解, 再读教材,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 仔细琢磨教材中哪些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哪些该由教师来讲解, 同时仔细领会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认识教材的巧妙之处。如《政治制度史》第54页上讲到“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到底“变”在何处?教材未作交代, 但教师必须交代清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社会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三、转变教学观念, 调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念,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具体地说就是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充分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以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形式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上网自己搜寻资料、课下开展社会调查等, 但在关键的难点问题上, 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做好重点讲解, 如此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行赏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同时也不要忽视惩戒教育, 对学生的错误及时批评指正, 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四、依据课标大胆取舍, 整合教材

教师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积累资源、科学评价。教材的编写者因为构建体系的缘故和知识的完整性, 教材篇幅较长, 处理难度较大。我们在教材中应大胆取舍, 但我们的“舍”不是舍弃, 而是作为次要内容来冷处理。对于教材完全可以打破其体系, 来构建知识框架, 来实现课标目标。如《政治制度史》第25课,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在本课中教材还涉及了“冷战”中的“热战”, 这里可以让学生围绕我提出的问题“热战的表现和影响”来冷处理教材。对于教材的一、二目内容, 可以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问题:冷战的兴起原因、表现以及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这样让学生一目了然, 线索清晰明了, 易于掌握。

五、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努力做到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 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习历史重在过程管理与历史学习方法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从中培养历史学习的方法, 使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一切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六、渗透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 了解中国国情, 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教学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理念;意识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现在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新課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和积极评价,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否定和批评,那么,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慢慢萎缩,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索需要超人的勇气和信心。哥白尼认为:“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因此他不断探索,为了发现宇宙的奥秘而不懈奋斗,最后提出了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心说”。科学探索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衍生出一种精神,引领人类不断进步、发展。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又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勤奋学习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当探索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时,知识创新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一次探索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探索活动受挫的结果。面对求知路上的困难,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将最终获得真知。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应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历史学更是以其丰富的历史史料对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通过学习将会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弥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后,及时开展思维训练,提出问题:中国甲午海战中的失败是谁的过错?教训如何?接着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批判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行为。告诫今天的青少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如果历史教师能够经常与学生开展这类思想交流活动,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考问题角度的独创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创性。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长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位教育家曾说:学我者死,创我者生。这就是要求学生要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杜绝盲从和教条主义。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异议,鼓励创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步。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也可以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另外,教师要发扬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给学生标新立异,表现自己提供机会。最后,教师还要能够以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今课程改革的氛围中,教师只要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讲述的内容贴近现实人生,思想开放自由,就能够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思维。如讲道古代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和共同发展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今天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表见解,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历史能起到“鉴古知今,经世致用”的道理。学生就会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出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寓思想教育于学习体验之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深入认识到高中地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使其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通过教学括动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营造和谐融洽民主的氛围

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二、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地理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如在讲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时,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不必拘泥于课文的顺序。这样就使一些专题自成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发展的特点。在教学活功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

三.妙用文学名句提高学生兴趣

文学名句不仅脍炙人口,而且还蕴信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在课堂上巧妙地加以利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趣横生中学习,以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蕴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很多,如果在地理课堂中恰当地加以应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很直观地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又能形象地反映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在讲解垂直地域分异时,引用自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正是由于这种地带性,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开的时期不同及植被的垂直分异。通过这两句诗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海拔每升高100m蕴涵地理知识的诗词比比皆是,如果在地理课堂上恰当地加以应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台教材内容发展学生多种智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多种智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资源——基础知识、课文中的图表、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与基础知识点相连的课外知识等,针对个体学生不同的特点,有目的分层次地发展多种智山,既要发展学生的显性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隐性智力。

如让逻辑一数学智能较明显的学生归纳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有语言天赋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空间智能因素发展较好的学生提取图表信息;让有人际智能因素倾向的学生组织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一些活动;让音乐智能较高的学生唱歌、演奏乐曲或解释其中的核心意义;让肌体一动觉智能较好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电脑爱好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补充材料,拓展学生思维,等等。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朗读课文,然后给于热烈的掌声鼓励等。这里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五、大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如在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帅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感。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篇10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变革的背景下,至关重要的是教育新理念的变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转变,无不渗透着教育的理念。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程观念,不能像以前那样仅有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本,以本以本,眼睛订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要认识到新课改不仅仅是换了一套版面设计精美、内容充实的教科书,更重要的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由被动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

常重要。20世纪初,欧洲著名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试想一个对学习没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长期在教师说教的情况下被动学习,养成跟着教师走的习惯,即使教师提供了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步骤的技术支持,大多学生照着教师给的例子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作品,不是用该操作方法去做一些自己想要的作品,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提供的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作品。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指导,首先提示学生先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要完成怎样一个作品,接着给学生提供一些由不同的制作软件所制作的作品,将其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确定自己用哪一种软件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就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辅导。这样可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学会思考、分析、处理自己的任务,同时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别人的作品。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

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取“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探究学习就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时,我们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件作品并作出总结。同学们通过合作与探究,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其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有的小组竟然用教材以外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而且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流程也比书中归纳的完备。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切的学法与教法无非

是达到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标。在课堂中尽量的让学生走在学的最前列,无论你所使用的是启发式、探究式、兴趣式等,学生应该对学习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最首要的了解,因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思维的方式不一定与教师的相同。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按一种方法、一条线路进行下去,要灵活多变,适应课堂的需要。同时,课前对课堂所有细节加以深刻的思考并写出预案,以应学生不时之需。当然,原来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不能被全盘否定,其中适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等一直延续直今,仍被人所运用,只不过是在运用它们时更加灵活、多样。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知识网络的形成,教学方法单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课改的要求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它要求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相互之间开展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起有效辅导作用。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积极开展主体性学习

“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减少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是机械地耗时间而不是提高效率。新课改则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辅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主体教育学习当中,这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一)开展主体性学习,就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人兴趣选择

在学习当中,学习课题纷繁复杂,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想法和尊重学生的选择。即由学生选择一项他们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好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让学生从 “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现状”“ 辛亥革命对中国以后革命的意义”“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民主运动兴起的情况”等自选的题目中选出一个,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相互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

(二)开展主体性学习,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时会出现质量不高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选课题以及总体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所选课题拟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一堂高质量、高效率的课程。

二、深入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教师和学生迎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相比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很大优势。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选择合适课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对所学课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在。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让学生明确所选课题的教学目标,了解教学要求,并列出提纲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完后进行讨论。比如,引导学生观看“七七事变”影片时,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背景有哪些”“七七事变中,国共双方的表现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发动兵变的国际因素有哪些”等。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提问,得出最后答案可加深对课题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其次,教学外的课堂延伸,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外的教学延伸同样不能忽略,而且更应该关注和加强。比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除了了解事变爆发的原因、背景外,还应引导学生去查找当时的国际环境、日本国内的背景以及当时中国的大环境等,这样的补充学习可以有效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深刻意义。

(二)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开展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主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以座位划分、值日组划分、自由结合划分等。这些分组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要有明确性。在结组时,教师就应明确指出讨论的课题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免在进行讨论时,有时因为过激而偏离方向。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要不时督促学生独立思考。有些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总依赖于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自己不去独立思考,不去创新,每次讨论完后,就蒙混过关。长此以往,对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不时提问每组观点以及各成员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压力感,从而更加主动去学习。

三、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它能克服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将生动的历史画面搬到银幕上,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并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一)采取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形象地搬到屏幕上,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特别是将一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很难表达出来的内容搬到银幕上后,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去理解原文的意义。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播放出来,学生就对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等一目了然了。

(二)采取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多媒体教学则将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加入课堂,给学生以听觉、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相比过去的枯燥乏味,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历史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掌握、自己挖掘所学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有效思考,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教师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将课本上枯燥的历史知识演变成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实现了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篇12

一、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

在课堂上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但有部分学生回答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千万不要斥责,要保护这些学生的自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胆怯,不喜欢回答教师的提问,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一定要多加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向积极举手的学生学习,让他们大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会学得有味,从而产生更加想学的欲望。

1. 利用问题的具体化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科学,但同时它又应当具体地加以阐述,课堂教学中如若忽视了这一点,往往会使数学的抽象性掩饰了它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把课堂中的数学回到生活实际和实践中去。

2.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 这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尊重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持续成功的体验,不但能够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充满快乐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成功的体验。

现代教育观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而且认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换句话说,不同的学生只有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在学习数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那这样就可能让他们走出自卑,勇敢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间既可以取长补短,认识自己的差距,又可以亮明自己的观点,在求知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 篇13

杨树岭学区闫杖子中心小学 赵海泉

新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当前小学体育教育薄弱的现状、创新体育教学,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教学思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中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要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尝试新的体育项目,唤起了学习的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要作为体育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活泼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教学,必须要精选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利用学生都知道或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导入课堂中,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直观形象思维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可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创建丰富的请教教学,将直白的教学情景化,把学生带入到愉快的心境,使教与学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四、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五、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强调身心同步发展。

教师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以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施教,以达成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由于学生的性别、年龄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先天身体素质有差,在体育课中,个体差别很大。如果搞“一锅端”,则必然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尝试分组教学,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状况,因材施教。将相近的同学分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目标,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让他们有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扮演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六、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就要不断地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体育项目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要建立在全方位、多层次上的。学生除了参加课本上特定的体育活动外,还要积极扩展课程资源,广泛引进时尚的、受同学们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等体育项目。另外,针对小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特点,可以对一些常见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降低动作要求和难度,改变竞赛规则,以适应小学体育教学。通过引进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又有利于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教材内容,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

上一篇:雪景的作文700字下一篇:感受自然的作文800字:走进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