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精选10篇)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篇1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摘 要:新课改自推行以来,对高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新要求,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变,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地理作为高中重点学科之一,也需要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就新课改形式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根据高中地理在新课改要求下的以学生为核心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优化措施
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对高中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而新课改重视的是对高中学生实现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高中重点学科之一的地理学科,教师需要在新课改中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装点,这对当前的新课改是否落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方式创新及优化的道路上努力探索。
一、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想学生拥有较好的地理成绩,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其自主学习。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是不利于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若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兴趣,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创造力及想象力,便于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中主动发挥自身优势。高中生尚处于叛逆时期,因此若想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地理知识,教师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研究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仍保持充足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地理中许多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索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该如何优化
(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里提到,要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地理素养,其中包括有地理志趣、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科学素养。因此,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育的方向和要求进行转变,将传统的介绍地理地名及物产,以及地理中事象的特征及分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物地理关系理念的核心教学模式,不仅关注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应用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健康情感以及积极心态等综合素养。
(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新课改定位于提高学生素质,改变了以往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情况。因此,加强地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的联系,关注学生学情以及?W习兴趣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新课改强调并倡导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例如开展一些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包括地理勘测、地理实验或者地理专题研究实践活动。传统的地理教学关注的是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的关注,学生往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样换取的高分是无意义的。新课改注重的是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以及过程部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独立思考,学会与同学合作研究,有效发展自己收集及处理地理信息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四)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地理新课改还指出:“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对评价标准的改革,改变以往的采取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自由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逐渐尝试弱化考试的人才筛选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学情及身心发展特点,不同个体之间具有的差异性,对学生做出实际有效的个性化评价,并尊重学生,避免给予其身心上的压力。
综上,地理的学习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离不开学生的用功学习以及教师的耐心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人性化教学,留给学生自由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以达到新课改对新时达人才的需求。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既是高中教学的重点部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优化与创新,才能使得高中地理课程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改霞.高中地理新课改如何“改”[J].学周刊A版,2010(3):183.[2]武勇,王小梅.高中地理新课改方向的心得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3):239.[3]龙文军.高中地理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感悟[J].考试周刊,2011(46):13-14.[4]刘俊朋.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7(28):1.编辑 段丽君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篇2
一、增加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平等的师生互动, 让学生摆脱了面对教师的压力, 他们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和教师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探讨。通过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 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促进了他们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新的发现。例如, 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让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通过思考—分析—探究—发现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 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学习方式, 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 融入学生中间, 通过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 探究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进他们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 教师要对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进步进行鼓励,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时, 也获得情感体验, 激励他们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学习中和教师、同学进行知识讨论, 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合作情境, 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 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收获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并成为他们深入探究地理知识的精神支柱。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发现知识的机会,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欲望, 让地理课堂在学生的探究、思考、发现过程中高效进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教师需要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学习, 在合作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究,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教学“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 我把具体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了教学中, 给学生提供了临海医药化工招投标的具体材料, 把学生分成小组, 让他们扮演各个临海的乡镇来进行投标。在投标过程中, 让学生结合自己乡镇的优点进行分析, 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在具体实例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 他们在小组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掌握了如何利用工业区位因素来选择区位。在参与投标过程中, 小组代表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所代表乡镇的观点。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和探究时, 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要时刻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对他们的讨论方向进行指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自己处于的区位进行了分析, 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他们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进行赏识教学, 使学生树立地理学习的自信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 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 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 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 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 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 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激励中得到尊重, 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赏识教育, 让学生树立了学习地理的信心, 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学生不再退缩, 而是积极地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 和同学针对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 让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真正实现了高中地理素质教学。
总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收获和发展, 激发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深入探究, 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地理思维获得发展, 课堂教学在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
摘要: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 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势,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增进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篇3
一、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将学生引入到自己所设计的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巧妙的地理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以通过精彩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必须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作用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交通信号灯为什么会用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等待呢?”然后,让同学们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气对不同色光的折射和散射,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习新知识,同时还可以创设大雾天气时不同颜色的交通信号灯的情境,让学生们从感性上认识大气对不同色光的折射和散射。
2.巧用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领土辽阔,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不少的文人墨客在游玩之余留下了许多名言名句,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这些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名言名句,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用民谣谚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间流传的民谣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高中学生对民谣谚语多少也知道一些,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恰当的利用这些民谣谚语,有效的将这些民谣谚语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与学生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温差大时,可以用“早穿棉衣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生动形象的形容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很具有感染力。
4.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趣味故事,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备课工作,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熟读教材,深入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以教材为依据精心备课,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结合实际生活,贴近自然,构建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感觉高中地理难学,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且这些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较远,枯燥无味,难于理解和记忆,致使一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畏惧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教学与生活较远,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相脱节,大部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靠死记硬背,致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强,出现记忆不清或相互混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将地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四、重视课堂互动,进行探究式学习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篇4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笔者就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固守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造成了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自然也会费时费劲;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现在很多学生都认为地理难学,而且学习地理对提高自己成绩的作用也不大,逐渐对学习地理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的学习思维和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一、改变历史认识,重塑学习信心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观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融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可采取“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拉近地理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震逃生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等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与教学相结合。特别是对后进学生,教师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重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由于媒体介质的不同,地理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在表现力、再现力、传播面、参与性和受控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媒体的整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效能。在教学中,对于地理事实(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过程)、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技能和地理问题解决,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媒体在揭示地理过程、解释地理原理、引导地理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等方面具有高效能,可以极大地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教师可以采取问答式、竞赛式、表演式等诸多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能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另外,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野外或城市街头去实地观察和体验,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有更加真切的认识。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个更为具体的要求。虽然,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也讲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兴趣并不浓厚。原因很简单,即学生只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往往不能提前获知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没有充分质疑的机会,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地理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现在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发言权,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逐渐变得兴趣盎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较大的发展。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些有趣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实践证明,生活化的东西是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使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联系生活经验,引入地理实验
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适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地理实验,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我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打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然后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地看到把打着的打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教学难点在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被突破了。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实验所得到的认识更具体、更深刻。
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美术教学 篇5
摘 要:在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美术教学的技巧,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创设美术课堂的活跃气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高中美术教师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思维方式
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达到学习目标。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下构建高中美术高效课堂
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在给学生授课之前,应该熟悉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掌握知识点并不只是对课本内容倒背如流,而应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内容叙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应该把知识点的关键之处与学过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贯穿到所学的知识中。除此之外,教师要在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精心策划教学环节,应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精心构建上课的流程和框架,除此之外可以融入生活中具有新鲜感的元素。比如,在教授素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他们喜欢的人物或是景物,从学生的个人爱好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然后再进行引导控制练习过程中的关键学习点。这样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跟随老师的脚步,紧紧地融入其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新课改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之前的农村美术教学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教师通常按照课本的知识框架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传递。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从来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即没有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中,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教学的目的和对知识点的渗透。老师会在授课上白白浪费很多精力,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会感到非常吃力,却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但是新课改背景下,如果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宰,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会逐渐建立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融入课堂,感受学习的乐趣。比如,美术教师在教授素描时,大多数高中生只会看到物品的表面现象,只会停留在物品的外观特征上,并不能对物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但是,高中美术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就会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美术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通过外观的观察进行空间想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学生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美术。
2.锻炼结构思维方式
美术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建立结构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只是单纯地模仿物品的表面现象,要让学生从结构上分析了解事物本质。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着重抓住物体的外在特征和形体结构,对事物进行360度全方位观察,看得到的地方要理解,看不到的地方要进行抽象理解,通过事物表象看本质。
3.加强美术作品的练习
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进行分析理解,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灵感。比如,生活中简单的物品训练,包括水果、刀叉、鞋帽、桌椅等。在训练时学生应该对描绘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分析,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画面的特征和效果。接着在简单物品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再转移到比较复杂的自然现象训练上。
4.培养分析细节的好习惯
美术教学是实际操作的过程,老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讲解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进入学习误区。教师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亲身理解学习美术的关键点。教师最后也要进行总结,找出练习的优点和不足,完善学习美术的技巧和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只有深刻认识美术教学策略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勤加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篇6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
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讨论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此外,备课时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使用差异性标准,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周宁
2010-12-19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周宁
新源县第八中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 篇7
一、地理教学载体的突破性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 在地理知识中包含着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在对地理问题进行理解分析时, 需要有其他学科作为基础。地理学科中既包括自然界中的科学知识, 又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高一地理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球运动、天体系统等, 需要学生在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模式下, 结合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进行解释, 才能清楚地理解这些问题的形成过程和原理。在地理学科特殊性的前提下, 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复杂的知识感兴趣, 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新颖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在新奇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吸收,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实施以来, 地理学科的教材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专业知识, 而是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结合地图来理解知识, 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为了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教材中给出的教学活动外, 还可以创设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分析这些场景中包含的地理现象。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使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运用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师的发展性
1. 进行教学观念的调整。
新课改实施以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摆脱在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这与以素质为主的教育中, 要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矛盾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 体会里面蕴涵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向, 努力把握新课改的正确方向, 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好的部分, 逐渐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中, 教师由过去课堂的主角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教师把握着整个课堂的学习方向, 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但是不能让他们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在上课前要把课堂进行学习的计划制定出来, 让学生按照课堂计划进行自主探索,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积极思考, 又能保证他们的学习行为行之有效, 偏离不了教学要求的方向。
2.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 还要有应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地理课堂中, 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一个记忆的阶段, 而是通过对知识消化吸收后形成自己的一个地理知识体系,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从这个地理知识体系中快速准确地调出有用的信息。在地理课堂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强化, 让他们能具备地理思维的敏感性, 能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影子, 能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例如, 在学习三圈环流这一课时, 教师先是提出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地球上的热力环流状况, 接着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对副热带高压带及副极低压带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疑惑, 此时, 教师要找准时机解释这个问题, 使学生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三、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1. 课堂导入的趣味性、科学性。
教师在每次导入新课时, 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让学生有新鲜感及对知识的渴望心理, 这样的一节课学生才能抓住主次进行选择性听课, 而教师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 重视实践教学。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 将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又增长了社会见识。
3. 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而不关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 甚至对于在课堂上经常提问的学生表示不满, 认为这些学生浪费了自己的教学时间, 可能会使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懒惰, 最后只是等待教师对自己进行知识灌输, 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兴趣的同时, 加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开展一些地理小活动,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篇8
关键词: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2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51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究,加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分析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了充分的自由,他们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使教师和学生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完成高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平等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摆脱了面对教师的压力,他们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教师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探讨。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促进了他们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新的发现。例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让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通过思考—分析—探究—发现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上,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学习方式,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融入学生中间,通过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探究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要对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进步进行鼓励,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时,也获得情感体验,激励他们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和教师、同学进行知识讨论,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合作情境,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收获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成为他们深入探究地理知识的精神支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发现知识的机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欲望,让地理课堂在学生的探究、思考、发现过程中高效进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需要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我把具体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临海医药化工招投标的具体材料,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扮演各个临海的乡镇来进行投标。在投标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乡镇的优点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在具体实例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他们在小组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掌握了如何利用工业区位因素来选择区位。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小组代表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所代表乡镇的观点。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和探究时,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要时刻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的讨论方向进行指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自己处于的区位进行了分析,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进行赏识教学,使学生树立地理学习的自信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激励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树立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学生不再退缩,而是积极地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和同学针对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让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提高,真正实现了高中地理素质教学。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收获和发展,激发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深入探究,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获得提高,地理思维获得发展,课堂教学在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优化 篇9
冀州市滏运中学化学组 孙春莉
化学新课程实验的成功和推广,让我们深深地领会到,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裂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受到熏陶的课堂教学行为得到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出的充满乐趣、激情的课堂让我们感到自豪。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
首先,教师要做到“四清四减”,即理清课标、指导意见的要求,减少过高预设;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减少惯性预设;弄清初高中教材或必修与选修的知识体系,减少盲目预设;查清学生能力现状,减少无效预设。
其次,教师的角色要转换、定位——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和实践者。要改变过去只预设“内容”不预设“人文”,只预设“形”不预设“神”,只预设“结果”不预设“过程”现状,才能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预设。具体的说教师的教学预设要实现“四变”:一变教学目标“一维”为“三维”;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三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四变 “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
第三,教师要将“三序”有机结合。即(1)知识序:教材体现的知识演变的顺序。但教材呈现的编者思路不一定符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寻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2)认知序: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序。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3)教学序:教师进行系统教学而预设的顺序,教学过程应有学生观、时间观、质量观。“三序”有效结合能使学生思维之花常开,成功之果常摘。
二、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要根据教学内容定方法:如陈述性知识通常采用启发式、讲授式学习方式教学,有多种理解可能的知识要采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必须凸现三维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可用一句话概括为:焕发出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
1、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
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吸引的关键是教师启发得当,学生活动积极有效。三看精彩的回答是否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动人的场面是否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学生是否是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主人和学习过程向前发展的动力。
四、使用教学媒体是有效辅助、整合教学的最佳途径。
多媒体技术具有“微观问题宏观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容量大、便于修改和保存,可以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景,能加快知识的生成、思维的启迪、探究的展开,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教辅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延续,是知识巩固的重要载体,对师生成果交流的主渠道。它们都有自己的辅助教学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减少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节课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这就要求根据内容、学情和媒体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进行有效整合,使辅助功能发挥最大化,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 篇10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陈伟平
内容摘要:针对现行的地理教材出现的特点,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介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平面为立体”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繁为简”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拿来为借鉴共享”进行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 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使笔者明显的认识到,现行的地理教材突现出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难题、新挑战。我觉得面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难题,如果恰当地应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层和创设情境相互交融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过程,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引发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下面笔者就从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谈谈看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才能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学是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教学中,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影、VCD、摄像系统等都将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无限渴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可通过光、像、影、色、动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湿地这一教学内容时,播放《我国的湿地》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天气系统》这一课时,用Flash演示冷锋、暖锋的运动过程。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使其形 1 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而且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进行教学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平面图片,静止图片是难以使学生们理解的。现代信息技术有特别的信息处理能力,它能跨越时空限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将众多学习资料再现课堂上,使地理课中难以理解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变静为动,这样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如湘教版必修一教学中我就运用课件设计模拟显示水循环的动态过程,演示褶皱、断层构造的形成过程,这种动态演示的形象直观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平面为立体”进行教学
地理课中如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等。这些内容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有效的进行表达。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特别是应用画面可控制的动画影片,以适时插入的方式来揭示重难点问题,能有效地突破并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分析“地球自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学生觉得很抽象,不能理解。我运用可控Flash影片演示地球运动,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自转过程中出现的地理现象,指导学生观察、剖析原因,使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和原理(昼夜更替的存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运用实例思考如地球不自转会产生昼夜更替吗?引导学生应用,深化知识,巩固理解。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繁为简”进行教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图片资料如地图、地理景观照片、画片、书本插图等需要向学生展示。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是一般的教学地图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或者有的一些 资料可能会存在图片太小、无用信息太多等缺点,不能被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通过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则具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它可将一幅完整的地图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各部分,使知识点具体化。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六大板块时,用重新着色、闪烁来突出六大板块的范围及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等。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进行教学
中学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理过程的教学,从空间看,大到宇宙、天体的运动,小到气团上升过程中的水汽凝结;从时间上看,长到数亿年的地壳海陆演化,短到转瞬即逝的地震波的传递。这些过程都无法直接观察,但我们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模拟,按其发生、发展、变化,把抽象的地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就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一节中,地球公转如何引起四季变化是很难理解的。为此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显示地球公转的起初动态画,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特点,并通过晨昏线有规律的运动,直观感受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变化。然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典型位置来分析太阳直射情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通过这样的演示,就把深奥的地理过程,以强烈的动画效果、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变枯燥的讲解为有趣的观察、思维,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拿来为借鉴共享”进行教学。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因此,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高一地理下学期教材中,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图就有30多幅,大部分是学习的重点。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而不可能自己开发适合教学改革需求的全部教学素材,为了推动将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科教学之中,推动“优化”,就必须给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库,如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和资源网址库等,让教 3 师可以用较少的备课时间就能够方便地根据教学目标调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组成自己的教学活动计划,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优化。如以高中“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一节教学为例,运用网络上空白世界地图投影,让学生填出各地该种植哪些农作物,原因是什么,利用地图复习旧知,启发、设疑,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掌握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联系旧知,以图释文、学生归纳分析;运用电教媒体,出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实例图像,化抽象为具体,指导学生找出规律,改进记忆方法;运用空白世界地图投影,进行填图训练,强化记忆。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一是学校提供一些相应的网站,二是充分运用校园网要求各段教师把每一学期上课的课件上传到FTP上,以达到资源共享。三是通过教学内容的电子化,不断积累,同时便于以后的修改、补充,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现已初步建立起了地理学科资源库,实现教师教学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真正喜欢上地理,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轻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笔者认为应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育优化策略】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06-29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10-21
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12-03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09-12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09-07
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10-29
谈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07-18
483浅谈新课改中的课堂讲解技能10-22
浅谈新课改下政治教师必备素质的教学评价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