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2024-09-29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共12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篇1

当前, 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 而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制约语文课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教学, 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突破口就在于激活语文课堂。

(一) 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有学生用这种怀疑的口吻问这个问题。论考试得分, 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得直接。论学习热情, 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会外语已经成为某些招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如细雨润物般的耐心已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适应。有人说, 人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 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境界, 语文学习的确也只能是味同嚼蜡。熟记再多的作家的名字而不去读书知人, 记忆在大脑里的概念除了能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的谈吐外, 确是没有什么用处。在探求未知世界上, 语文总是被多次质问:“有什么用?”但是, 人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灵世界。只有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语文会给人一个丰富的世界, 一个关乎心灵的世界。

(二)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现在语文课教师口若悬河的讲授, 已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 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 创设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 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 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正是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 才让观众感到愉悦。而教师大多还是传统的教法, 拿起书在讲台上讲, 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的教学, 学生不喜欢, 只有消极抵抗, 这个责任不在学生。比方说开演唱会, 观众不愿听, 难道能怪观众吗?上《宋定伯捉鬼》时, 让同学们评论, 大胆质疑。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能怎样战胜鬼, 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很老实很善良的鬼, 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 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 却被人所骗, 将人背了一路, 没想到却遭人暗算, 被变成羊卖掉, 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 同学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

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形成目前课堂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 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 没有养成课堂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 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向活动;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方法失去了信心。笔者觉得,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的做法是要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白了这一点, 既摆正了教材的位置, 也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三) 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笔者看过很多的观摩课, 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 教师为了“创新”, 整堂课花样百出, 看起来形式新颖, 也很热闹, 但细细地探究一下, 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 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 并不等于学生创新, 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 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 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 新的学习方法,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从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 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 创新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 为了提高成绩,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 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 但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是为了创新!学生没有主动意识, 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创新就是空谈, 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 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 不断发展自己, 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四)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一节课就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对于要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课文, 可定出不同的目标分别在解决。如《祝福》第一课时理清情节,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 第三课时分析环境的作用。《荷塘月色》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景中饱含的情, 《我与地坛》中能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灯》让学生会用象征手法, 《雷雨》教学生理解戏剧冲突……

(五) 大胆尝试, 勇于探索, 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命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 随便拾取一颗, 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 (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到杜威的“五环节” (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 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材为主线) , 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在教学原则的旗帜下, 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 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 要么组织讨论, 要么进行辩论, 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 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 变成创作间, 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 变成师生间唇枪舌剑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 换取“满园春色”。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 应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虽然在一节课中不可能使某种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但这也说明更不能在一节课中去培养多种能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篇2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师设计的内容、形式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甚至板书的每一个字都按教学参考书或预先设定好的去进行,学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繁琐机械的重复练习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一种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统治着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着21世纪的挑战,老师应该知道,这必须改变。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学习内容提出了不断更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二、确立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学要面对每一个个体,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备课时要多花些功夫,考虑到每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学生的预期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设计。

面向全体,设计学生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变化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要在变化学习方式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直线交流的教学结构,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建立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网络式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如何变化学习方式呢?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化。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行为注意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庞维国先生将“自主学习”概括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汇总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生(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新课程带给我们是有效的教学。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宜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查字典理解文章语句的意思。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式。低、中、高年级语文学习都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把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读好教材,深入到课文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书体会品味的自主权叫给学生。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感悟,但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体会,也不一定要求他能立刻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文章。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知识;新课标;教学

在1978年大纲中首次出现“语文知识”概念。所谓的“语文知识”,是指包括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等,它的内涵十分复杂,不同的知识观对于语文知识有着不同的定义。而新课程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在于告诉学生语文知识是什么,更在于让学生去理解知识和善于利用知识。因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只有在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在新课程语文知识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这三种教育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知识观的内涵

新课程初中语文知识观是指在新课标下,对于什么是知识,而知识应当用什么手段获得以及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等问题提出的看法和观点。其核心是,语文知识是动态生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授语文知识不应该采用老套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师要达到科学高效的语文知识教学,就必须知晓初中生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需求。教师在动态生成的“知识观”的作用引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传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这才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同时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有了一些创新,比如说,强调“不可以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成”,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三个目标。

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综合性教学

语文课程有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而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学时期,语文教学较为依赖于语文教材的学习,但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知识点较为零散,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进行全面知识教学有较大的难度。初中语文知识点难以统筹,如果初中语文教师仍然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就会使教学集约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由于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是对一篇篇文章的分析讲述,课堂时间也只有45分钟,这样就会使教学内容不能统筹兼顾,不利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缺乏系统的训练体系

初中语文课程都是按单元主题进行编排,但很多时候,单元主题的设置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清晰线索以及主题内部部分课堂脱离单元主题,甚至于课后练习不能够体现一个能力水平递增的训练序列。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只会被动地按照教材教学,而忽略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这使语文教学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新课改下语文知识观的教学策略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形成一个语文知识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合理的设计。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更多的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注重语文知识对于学生语言方面成长的作用,从而发展学生进行终生学习的愿望及能力,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具有主动性,会自我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知识观的教学模式。

2.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使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需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进而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深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之类的教学工具来优化课堂教学,或者其他有效的教学活动等。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有助于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吸收与再利用,也可以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贴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语文知识观得到更好的

应用。

3.有效挖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多以文章内容出现,一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都深藏在其中,因此,要求教师对于教材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探讨,善于发现其中具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教师有效挖掘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体现学生教學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挖掘深层次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

参考文献:

[1]曹洪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凌华英.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刍议[D].苏州大学,2010.

在新课改下的学生观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观,学生角色

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国推进了新课改体系。现如今,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为了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广大师生必须正确定位新的学生角色, 形成新的学生观, 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的学生观

正确认识学生的角色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 学生的角色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主体,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定位学生的角色, 形成新的学生观, 把握好新课改最关键的一步。

( 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在过去的教育中, 人们通常用死板的、老套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 提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学生,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教育学生。具体包括:

( 1)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实,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包括阶段性、顺序性、个体差异性、不平衡性以及互补性等,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 要根据学生的这些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工作;

( 2) 学生发展的过程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成长阶段, 每个人的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犯错、难免没有缺陷, 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十全十美, 成长是在错误和缺陷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所以教师要理解学生的不足, 帮助学生改进错误, 完善自身;

( 3) 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在传统教育中, 首当其冲的是知识, 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和知识灌输, 从而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降低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新课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学科本位知识外, 更注重德育、体育、美育等,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

( 4) 学生发展的潜能性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中, 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的潜能,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也不例外, 所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 不可以放弃每一位学生, 要去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能, 帮助他们正确定位人生的道路, 规划人生的未来。

(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在新课改下, 强调学生的独特性, 承认学生是独特发展的人, 具体要求为:

( 1) 学生的完整性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学习的主体, 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个性、丰富情感的完整的人, 所以教育是一个伴随创造、选择、追求、喜怒哀乐、人生意义以及生命价值的综合过程, 教师要从人的整体上来理解和对待学生, 注重每个学生的完整性;

( 2) 学生的独特性

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经历不同, 形成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 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要认识到独特性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珍视学生的独特性, 让每个学生自由的发展;

( 3) 学生的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性是指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无论是在认知角度, 还是在价值取向上, 学生和成人都有明显的不同, 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和成人区分开来, 不能用成人的角度看待学生, 也不能用成人的观念去要求学生, 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学生, 有效的和学生沟通, 达到新课改下教育的目的。

( 三) 学生是独立的人

新课改强调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含义:

( 1) 学生的客观存在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 客观存在的个体, 他们不是教师的工具, 也不是教师的四肢, 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不能, 也没严格随意要求学生, 而是把学生当作独立个性的人, 既不能把知识强加给学生, 也不能把自己的观念意志强加给学生, 而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的自身条件;

( 2)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大脑、感官以及认知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 只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路人和引导人,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性, 他们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实践者, 教师需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 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3) 学生责权的主体性

在新课改下, 强调学生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教师应把学生看作责权的主体, 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 也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 处理好学生权利的自由与限制问题。

二、小结

总之, 新课改符合时代的需求, 顺应社会的发展, 它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教育的实践者, 教师一定要走进新课改理念, 用新课改的要求看待学生, 形成新的学生观, 践行新课改的理念, 用新的学生观培养完整的新一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92-94.

新课改下的识字教学 篇5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二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学习起来就变得轻松了。教学中,识字这一块,学生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错别字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采用了循环记忆识字教学,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不受制于教材,不一味地只为完成“认识几百个字”的教学任务,而使有基础、能力强的学生,认识教材外更多的字,使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树立“我会认”的信心,从而让所有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促进其主动识字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对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很大帮助。首先是让学生观察生字,看字形,记字音。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我再加以总结就形成了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等方法。我们班的学生在经历了家长、教师帮助制作卡片后,自己动手制作卡片后,现在部分学生已能根据要识的字的音、形、义配上装饰插图,并组词。识字要求的层层提高给学生带来了乐趣和挑战。学生识字的兴趣越来越高,识字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识字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读出来吧,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小老师教生字,引领学生改变识字方法,学生制作生字卡片之后,如何让他们把生字教给大家呢?我和学生共同确定了这样几个步骤:(1)读生字。先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再带拼音读一读;(2)小组合作,说结构,说部首,组词,编字谜等。在学习生字中,我采取先扶后放的方法,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这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

3.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1.开放识字课堂,引领学生大量识字

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地主动识字。

2.注意识字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我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来鼓励学生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

3.生活化识字,巩固识字成果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我有意地布置学生在课间认学校的校牌、认班级的班牌、认学校各个教室的门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识广告字、买东西时识商标字,走在街上识招牌字,在数学、美术、音乐上识字、在读课外书时识字;鼓励学生广泛搜集字谜、自创字谜、编识字顺口溜,以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如果教师能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并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里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使学生主动地识字,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的。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篇6

一、新课改初中语文知识观的内涵

新课标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观点,知识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储存的东西,知识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学习、掌握它后能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以建构出新的意义。对于初中课本里的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编辑者甚至任意一个读者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且理解会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对既定的语文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动态的生成自己的语文知识,語文知识“更具有流动状和生产性的特点”。语文知识的教学,最终目的不是传播人类已有的东西,而是诱导出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而应该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起点。由此可见,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观的核心即是语文知识是动态生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现存弊端

(一)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进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应该看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有大量素质教育缺陷的存在,首先表现在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对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虽然在形式上推行了新课改,但实际上仍以应试为主,教学投入偏重于明显提高成绩的数理化等学科,而语文教学投入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把考试成绩看作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采取种种违背语文教育规律和语文教育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把语文知识教学当作纯粹应对考试的手段,而不是通过语文知识教学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新改革后语文知识教学走入误区

片面追求语文的人文性,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改革竭力强调人文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把教学重点聚集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而忽略语言学习。“简单地否定语文训练,片面地强调人文性,或者置人文性于不顾,一意孤行地抱住语文训练不放,都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三、初中语文动态生成知识观的教学策论探索

(一)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学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观点。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这样的崭新教育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是为了运用语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的关系,因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

(二)巧设教学目标

我们国家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分类大多采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一脉相承了布卢姆的三维目标表述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注重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倡导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学生“搜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学会如何教授和学习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才能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看待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彰显活力,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而简便、科学而切实地为教学服务。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运用传统常规教学,也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 可以充分利用PPT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拙政园、退思园及一些典型古代园林的的画面。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就会兴趣盎然的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小桥流水、舞榭歌台、假山盆景的画面,边思考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的理解苏州园林的优美精巧、饱含人文底蕴的文化底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拓展学生视野、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

(四)挖掘教学内容

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材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表现为政治色彩显著淡化、一些不适宜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陈旧内容被删减、部分具有时代性、教育意义、感情真挚的内容大浪淘沙后仍被保留;许多反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感情细腻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现、当代优秀作品被选入教材。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文学性更强,其思想更易于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师应当适时结合新教材内容采取如参观、实地考察、活动课、多媒体教学课、演讲、辩论等更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以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如教师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通过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在公元 207 年,亲率大军北上的过程中,追歼袁绍残部,邻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的场面。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品味诗的内涵,体现了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兴趣、挖掘了教材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枫.反思与前瞻:2002——2006 年语文课程知识研究述评.湖北大学文学院

[2]杨再隋.浅释浅议新课标的语文训练

[3]布卢姆等编,施良方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7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这次新课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的是变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为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我们说,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最终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首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进而达到自主学习;其次, 新课程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第三, 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1)

请看下面两个教例: (《乌鸦喝水》第二、三段的教学)

教例一: (执教者:孙竞平老师)

(1) 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通过动作演示, 让学生区别“拿”、“衔”, 着重理解“衔”的词义。教师把小石子放到了先用红线标好水位的瓶子里以后, 指导学生看水位的变化, 教学“升高”, “高”字要读得“高”一点, 然后, 再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 指导学生观察水位升高的速度。教学“慢慢地”, “慢”在叠用时, 可读儿化韵, 做上记号, 反复领读。告诉学生, 石子放在瓶子里去占了水的位置, 水升高了。大家回去可以做做这个实验。

(3) 领读、指名读、齐读第二三段,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第二题, 并把课文二三段反复读、背几遍。

(4) 说话练习:

乌鸦想的这个办法好不好? (板书:在“办法”前加上“好”)

乌鸦喝够了水以后, 就怎么样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到处捉虫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拍拍翅膀, 飞到大树上, 呱呱地唱起歌来。)

(5) 小结并板书:喝着水

教例二: (执教者:卢雪老师)

…………

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怎么办?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 你们来想想办法。

(2) 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做实验边研究。

(4) 交流合作结果。

(5) 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用它说一句话。

(6) 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 学生自我评价。

(7) 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 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却不同, 反映在设计背后的是教学理念的不同。教例1孙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虽然也力图通过实验演示化解理解难点,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观察与听讲, 因而学习是被动的;卢老师教学则不同, 她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巧设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实验研究, 继而引导他们畅谈“发现”结果, 最后还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学生尝试、体验、合作、交流的意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理念, 更重要的是它还实践权于学生, 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读、做、说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 用语文, 从根本上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哟, 水真的升高了!”这是卢老师课上学生惊喜的发现, 然而, 作为老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联想到许许多多……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8

回顾基础教育的发展史, 过去的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着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缺陷,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以导致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 将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失去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失去在世界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只能站在世界分工的低端。因此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语文课改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论遇到多大的阻力,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就应该投入到语文新课改中来, 坚持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学, 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即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 常常出现单纯“老师教, 学生学”的误区。教师照本宣科, 代替学生思考, 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采取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 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 毫无独立思考可言, 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成了为教而教的机器, 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 对学生的身心和智力是极大的压抑与摧残, 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应努力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要积极钻研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 从“能教”到“会教”到“教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统治者”到“平等的首席”转变, 实现教师从“主导者”到“辅导者”的角色定位。从“立足于教师的教”到“立足于学生的学”转化, 充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师从“善讲”向“善导”的转变, 学生从“善记”向“善思”的转变。

2. 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 学习成为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抑制了学生思维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点。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方式获取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

3. 课堂模式的转变

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 站在人文教育的高度审视教学。课堂教学的小目标服从育人的大目标, 达到处处皆教育的最高育人境界。充分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课堂呈现方式, 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写。做一个学生的出色策划者和组织者, 把语文教师的作用定位为一个“导”字, 即是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 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决摒弃代替学生思考, 教师“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 还课堂给学生, 给学生创造大量语言实践的契机, 并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4. 课堂内外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新探索 篇9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中学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 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只有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学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教学观念上讲, 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 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 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 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 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 理解起来很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离开了学, 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因此教师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他们自学, 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教学以育人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判定、评价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增添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 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培养学生养成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 不仅仅要让学生学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 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 能用自己的目光发现,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用自己的行动改变, 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 唯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新思路。如教学九年级思想政治课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 可利用学生平时了解的新疆7.5暴乱、莫拉克台风等, 让学生谈, 可以相互补充, 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从而提高他们上课的高涨情绪。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能加强学科与国际国内形势的联系;既能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焦点, 又能使学生把握书本知识, 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富有创新精神, 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教材中抽象的原理, 教师应力求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创造问题情境, 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大大增加, 只要学生有兴趣了, 就至少成功了一半。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日益丰富的传媒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库, 因此, 教师要注意收集报纸上的新闻素材, 注意分门别类, 做好归纳整理。讲到任何一个课题, 都可以随手在里面找到相应的例子来补充, 既有正面的, 又有反面的;既有中小学生的, 又有成年人的;既有名人的故事, 又有平凡的人间真情。由于例子新鲜, 又是学生在社会上稍有听闻的, 学生听起来特别感兴趣, 觉得原来政治课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个别学生还会把例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增加茶余饭后的健康话题, 加强对某一心理行为对错的判断能力。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创设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 为学生提出问题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 让其敢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 引导学生会问, 鼓励学生善问。许多学生感到没有问题可问, 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的节题、框题进行提问, 也可以在概念的比较中提问。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10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 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 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 还要不要“训练”?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 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 尤其是诵读, 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 但除了读, 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 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 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能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 因为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即领着学生读进去, 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 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 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 形成自己的观点, 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 只进去, 不出来, 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 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 则是根本不进去, 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 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 解读不够深入, 缺少内在体验, 浮光掠影, 不作深入探究, 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是大家已形成的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教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 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 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 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 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中学生, 如果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 是不行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 所有答案都可以, 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 发挥教师的作用, 尽教师的责任, 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 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11

一、要树立大语文思想

大语文思想,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语文课本,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它只是精选的几十篇优秀作品,远不能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全部,它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全部的话,我们的知识面会很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围绕这些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的延伸,博览群书,才可能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妨自己多阅读多学习,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书贴近生活,文笔也很美。另外要尽可能地多读名著。

二、要确立目标意识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考出好的成绩当然是需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若把考试成绩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作为我们的唯一选择的话,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黯淡了。我们是来创造并享受生活的,不是来考试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如若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要结合实践的需要,做好两点:一是练好嘴皮子,二是练好笔杆子。这里所说的嘴皮子不是让你去胡侃说话,去大吹特吹,不着边际,而是注重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内涵,说出来的话尽可能有效,有实际意义。至于笔杆子,主要的就是写一手漂亮的字,让人一看就觉得神清气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文通字顺,审美性强。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发展的好坏,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先成人后成才,我们教育每个学生,不做对集体和他人有害的事,要有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高尚的人,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拼搏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多动脑筋,妥善地处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积极心态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勤奋进取,思维活跃,自信乐观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更好发展。

四、要承担起呼唤人文精神的重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语文不可避免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甚至于一考定终身,而现在语文教学又为“急功近利”的高考所累,语文成了挥之不去的鸡肋。我们的学生把它当作一门副课学习着,把语文课当作休息课享受着,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也将其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应付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则无可奈何地面对着这令人窒息的语文学习空间,眼在流泪,心在滴血。

上世纪末期,北大学子清醒地意识到“人文精神”失落所带来的恶果,毅然决然地重举“五四”旗帜,响亮地提出了“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一口号,呼唤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旨在将我们那“空虚”的内心世界重新填充,使得我们能在发展经济之余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展现一个大国的精神风貌,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礼仪之帮”的形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代的我们,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所承担的不应只是“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应是“人”的培养,我们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应力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一撇一捺这一“人”字的重大分量,使他们认识自我,提炼自我,成为一个彻底的支撑我们民族发展的支柱,因为他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最高境界;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文,这是第二境界;我们若是只教会学生考试,这是最差的。”

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深入人心,既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又带动整个人文精神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一、教师角色的认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 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主, 而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存在, 完全忽视了自我学习的能力锻炼。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我们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 明确自身角色才能更好地教学生。明确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而在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则变为引导者,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分析,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存在。所以, 教师更好地认知自己的角色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 积极探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挖掘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 角色的转变不是瞬间能完成的, 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认识和慢慢地转变。

二、体会课改真谛, 培育英才

在课改的实行过程中, 有的老师总是发出这样或是那样的感慨, 其实课改的本身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的, 这要看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通过几年的课改实践也让我逐步摸索出课改的真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生主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保持方向不变, 我们才不会脱离课改, 否则我们会很累;也不要因为有高考的压力, 而急功近利, 这样有可能背道而驰, 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付出得多, 得到的回报却很少, 高考成绩不理想等。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同于数理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思想, 使学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性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教学, 我相信教师不会很疲惫, 也不会因为高考而感到压力巨大,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自然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但前行的道路较坎坷, 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把课改进行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不但学生得到了发展, 我们教师也会在内心感受到课改胜利带来的喜悦。

三、课堂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优化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学生人文思想的养成, 积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将学习方法中“自主、合作、探究”列为重点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最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目的。而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新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虽然课改开始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 但我们对课改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 即使认识到位了, 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 也有过误区。在实行的过程中片面地理解了课改的意义, 认为课改追求“新”, 一味地强调“新”, 主张“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法, 但在小组讨论合作中却忽略了问题的价值性, 结果导致讨论的结果不具备实际意义, 对学生不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教学是过程中我们应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应净化课堂, 创造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日常反思和观摩听课, 我明白了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 有足够的空间思考, 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 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 以饱满的情感来开展学习活动, 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 必须用在“刀刃”上, 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 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 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 组织合作学习时, 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 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 就组织学生探究, 如果“探无可探”, 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 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 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 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在课改的实践中我失败过也成功过, 但为人师的我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 竭尽所能,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 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上一篇:旅游景观地理下一篇: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