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

2024-08-13

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精选12篇)

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 篇1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这次新课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的是变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为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我们说,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最终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首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进而达到自主学习;其次, 新课程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第三, 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1)

请看下面两个教例: (《乌鸦喝水》第二、三段的教学)

教例一: (执教者:孙竞平老师)

(1) 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通过动作演示, 让学生区别“拿”、“衔”, 着重理解“衔”的词义。教师把小石子放到了先用红线标好水位的瓶子里以后, 指导学生看水位的变化, 教学“升高”, “高”字要读得“高”一点, 然后, 再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 指导学生观察水位升高的速度。教学“慢慢地”, “慢”在叠用时, 可读儿化韵, 做上记号, 反复领读。告诉学生, 石子放在瓶子里去占了水的位置, 水升高了。大家回去可以做做这个实验。

(3) 领读、指名读、齐读第二三段,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第二题, 并把课文二三段反复读、背几遍。

(4) 说话练习:

乌鸦想的这个办法好不好? (板书:在“办法”前加上“好”)

乌鸦喝够了水以后, 就怎么样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到处捉虫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拍拍翅膀, 飞到大树上, 呱呱地唱起歌来。)

(5) 小结并板书:喝着水

教例二: (执教者:卢雪老师)

…………

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怎么办?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 你们来想想办法。

(2) 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做实验边研究。

(4) 交流合作结果。

(5) 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用它说一句话。

(6) 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 学生自我评价。

(7) 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 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却不同, 反映在设计背后的是教学理念的不同。教例1孙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虽然也力图通过实验演示化解理解难点,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观察与听讲, 因而学习是被动的;卢老师教学则不同, 她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巧设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实验研究, 继而引导他们畅谈“发现”结果, 最后还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学生尝试、体验、合作、交流的意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理念, 更重要的是它还实践权于学生, 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读、做、说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 用语文, 从根本上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哟, 水真的升高了!”这是卢老师课上学生惊喜的发现, 然而, 作为老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联想到许许多多……

参考文献

(①参阅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一书48-68页)

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 篇2

隆化县郭家屯中学

陈瑞欣

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分析、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然而,作为奋战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

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堂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谈心,学生说毫无收获。

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平时,我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

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老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哪?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个中学生,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恐怕不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作用,尽教师的责任,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语文课堂上,对,已成为大家都接受的一个阅读教学理念。但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于是只能廉价歌颂,只能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只能王顾左右而言它。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状态,是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之 一。但有些教师,虽然有迫切地调动学生的愿望,但却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课堂上尽管对学生百般鼓励,大献殷勤,学生却不领情,不想主动,不愿成为主体。这里固然有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但从教师的角度反思,还是缺少有效的操作办法,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功力不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我们绝

小议新课改下的“语文朗读” 篇3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非常透彻,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讲解也许是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朗读。可以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若能妥善处理好“朗读”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莫大的意义。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词,经典古文大大增加,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尤为重要。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真正从内心去欣赏诗词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增加自己的词汇,还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交流思想的能力。唯有重视朗读,注重有效的训练,方可达到这一目标。

二、朗读可使学生领悟文章精髓,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精心挑选的作品,不管是小说,诗歌辞赋,还是散文,在语言,情感,写法,思想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值得品读,也必须反复品读,才能使学生领悟文章精髓。如陶渊明的诗,若不反复品读,我们就很难理解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苏轼的诗词文章,若不反复品读,就很难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情感。朱自清,郁达夫等大家的散文,若不反复品读,就很难欣赏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学生的人格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积累,培养的过程。我们若能在朗读上多花点功夫和精力,让学生通过朗读,真正走进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是行之有效的。这样对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但现在的情况堪忧,不容乐观,很多时候,很多学校,除了晨读那稀稀朗朗的读书声之外,很难再听到朗朗书声,甚至包括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不够重视,我们的学生对朗读也存在误解,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吃亏不讨好,得不偿失,事倍功半。事实上,他们不知:朗读,可使学生领悟文章精髓,朗读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旦离开朗读,我们就很难去品味文章的语言,很难去体会文章的情感,也很难去揣摩文章的思想。更不要提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完成他们精神的洗礼,灵魂的重铸。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也应重视朗读。

三、朗读能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进而就可达到理解的目的。朗读可大大增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增进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我们确实讲得太多,有些老师甚至到了连课间的十分钟都不肯放弃的地步,真的是“争分夺秒”。这样的老师定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朗读更是是增强记忆,积累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现阶段,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有很多都作了明确的背诵要求。历来高考就非常重视默写,现在更是强调了教材中要默写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好的年龄阶段,也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若能多读,反复诵读。既能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也可让他们多积累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若能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自己大脑的记忆仓库里,对我们的写作也有着极为有效的帮助。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将脑海中的素材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4

回顾基础教育的发展史, 过去的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着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缺陷,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以导致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 将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失去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失去在世界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只能站在世界分工的低端。因此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语文课改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论遇到多大的阻力,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就应该投入到语文新课改中来, 坚持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学, 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即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 常常出现单纯“老师教, 学生学”的误区。教师照本宣科, 代替学生思考, 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采取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 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 毫无独立思考可言, 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成了为教而教的机器, 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 对学生的身心和智力是极大的压抑与摧残, 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应努力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要积极钻研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 从“能教”到“会教”到“教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统治者”到“平等的首席”转变, 实现教师从“主导者”到“辅导者”的角色定位。从“立足于教师的教”到“立足于学生的学”转化, 充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师从“善讲”向“善导”的转变, 学生从“善记”向“善思”的转变。

2. 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 学习成为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抑制了学生思维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点。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方式获取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

3. 课堂模式的转变

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 站在人文教育的高度审视教学。课堂教学的小目标服从育人的大目标, 达到处处皆教育的最高育人境界。充分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课堂呈现方式, 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写。做一个学生的出色策划者和组织者, 把语文教师的作用定位为一个“导”字, 即是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 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决摒弃代替学生思考, 教师“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 还课堂给学生, 给学生创造大量语言实践的契机, 并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4. 课堂内外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5

发布日期:2011-11-10点击次数:702作者:正午镇中心学校 李红梅

【内容摘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仿文”;激发兴趣;阅读练笔;作文评改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1、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按心理学分类,一般把12——15岁划分为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

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我曾经调查过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上中学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倾听桌椅之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意林》、《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人民日报》一则题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消息。报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表达了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具备承办条件,理想将会变成现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企业、机关、学校、商店、乡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爱和向往,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万人签名横幅,以及大量热情的来信、来电、捐款等纷至踏来。一位身患癌症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专门嘱咐家人把著作稿费捐给奥申委,表达他强烈希望申办成功的遗愿。一位职工特意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申奥。一位盲人为申办奥运每月捐款,并要坚持捐到2008年。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感人肺腑。可以说,在中国一个空前的奥林匹克热潮已经形成,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旗帜将覆盖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学生获得了令人激动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不少学生写出了作文:《万人签名盼奥运》、《一位盲人的期盼》、《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李申奥—特殊意义的名字》、《魂系奥运—弥留之际的爱国情》……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

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1、师评学生当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甚至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尽量当堂面批。对于成批交上来的作文,老师批改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

2、自评自改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叶圣陶作文论(J)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参考:山西《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就已经初步具备了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更何况中学生。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当然,教师决不是把工作推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随时引导和指点。通过学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3、互评互改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的评判者。①、同桌互改互评。②、四人小组讨论后由四人小组组长执笔评改。③、两队同桌前后互改互评,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④、全班前后桌大循环式评改,由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⑤、7-8人的小组再讨论修改初稿后,正稿由批改组长(各组中的最优秀的班干部担任)一人执笔评改。其任务是:用修改符号指出文中的各种毛病;有鼓励性为主的总结性的评语,提倡有眉批;打上你自己给的等级;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感培养;交流信息;积累语言

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课程理念,就必须使语文教学反璞归真。

一、在阅读教学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目标要求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由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1变换读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课前安排学生自读,课堂上形式多样地反复读,如范读、领读、分角色读、接力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课后开展朗诵比赛,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创设读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配乐、配景朗读不失为好方法。在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第12段里,我用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进行朗读,在急促的音乐中营造紧张气氛,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主人公在暴风雨来临时那孤独无依、极其恐惧的心理。效果颇佳。

3朗读与品味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山界》中有这样一段“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段的朗读就要引导学生品出节奏的缓急、语音的轻重。这里的“远”与“近”、“洪大”与“细切”,有强烈的对比性,“春蚕”、“野马”、“山泉”、“波涛”都是比喻,要重读。学生通过读与品,感悟了遣词造句之妙,增强了语言感受能力。

4拓宽阅读空间。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必读书目目录,在每学期我都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定好读书计划,每学期读不少于2万字的课外书,读后写出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片段摘录、心得体会等,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观点认识改变了、思想感情升华了、良好语感形成了。

二、在读书中交流信息。启迪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常规性评价向鼓励性评价转变。教学中我坚持“学生无错”原则,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营造敢想、敢说的氛围。

2由具体提问向适当点拨转变。教学文言文《论语六则》时,我组织学生对孔子语录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不赞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说法。理由是复习中特别是在背诵政治、历史答案时,不仅感受不到快乐还特别厌烦。我点拨学生:是孔子观点已经过时还是我们对孔子所言理解有误?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这句话中的“习”字应指练习、运用、实践。

3由教师释疑向师生共同探究释疑转变。教学《醉翁亭记》时,有的学生提出要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改为“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我不做解答,组织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坚持要修改的学生提出理由:负者背着东西走累了要歇一下,行者在行走过程中被景色所感染,情不自禁要唱一唱。不同意修改的同学提出理由:负者为什么能歌?行者为什么停下来休息,都是陶醉于醉翁亭的优美景色啊!负者因此而忘记了劳累,行者因此而坐下来细细赏景。通过合作探究,大家达成共识:欧阳修这样描写,更能突出醉翁亭的景色迷人。

教师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学习平台愈大,学生的思维就会愈活跃,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才会愈耀眼。

三、在背诵教学中积累语言,夯实知识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落实这些目标。

1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和文言文。本次课改中语文版教材中的古诗和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我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记的压力,我把文言文单元和现代文单元穿插起来教学。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背诵。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学生准备了多个摘记本。把在课文中学到的、在课外书中读到的和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分类记录下来。优美词语、精彩旬段为一册,分写景状物篇、记人篇、叙事篇等;格言警旬为一册,分理想篇、励志篇、惜时篇、交友篇、求知篇等;其他可作为议论文论据材料的,分类整理在不同的观点之下。还要求学生每天挤出10分钟诵读,做到理解熟悉,以便运用时随手拈来。

四、在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飞扬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在语文练习中去实践,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加强语文实践,让学生练出自我。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

1搭建桥梁,沟通生活与写作。生活中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能从落叶感受奉献,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因此我时常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除此之外,还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影视、流行音乐、网络,与其让他们“犹抱琵琶半遮面”,还不如大胆地gf入课堂,从张艺谋的《英雄》到美国大片《特洛伊》,从马加爵的冷酷到任长霞的无私,从周杰伦到S·H·D……这些例子在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给作文带来青春与时代的气息。

2提供舞台,“秀”出自我。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欣赏。都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我就极力让他们“秀”出自我。①创建班刊,每月出版一期,由学生自己编印,人手一册。②写出自己的文集。期末每个学生收集自己的文章,自己编目录、命名设计封面,然后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3诚于嘉评,培养信心。只要我们用“放大镜”来寻找孩子作文中的优点给予良好的评价,他们的作文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下面摘录一段我写的评语“真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怎么有那么多富有哲理的语言、空灵的文字,透过这些温暖的字眼,老师仿佛看到了你飞扬的思绪。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我就很骄傲。”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复习 篇7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1. 明确高考方向

作为高三教师, 首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说明》以及它们前后的变化, 从中摸索出命题趋向, 并且把握好其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分清轻重缓急, 才能做到突出重点, 不留盲点。在此基础上, 再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 做到有的放矢, 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要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能并重的结合在高三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导向应是平时注重书本和生活的结合、基础和能力的结合, 在基础和能力的统一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如:

(1) 课前活动:时间不超过5分钟, 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口头作文、时事评价、名句背默、美文赏析、字词句纠正等。

(2) 作文教学:采取大小作文相结合、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方式。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全员参与, 分组、分人负责, 由学生推荐佳作, 再一起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 归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在高一、高二阶段, 学生很少进行有系统、有步骤的训练。为此, 在高三的教学中, 对各个章节、专题, 教师都应及时给他们讲解、归纳有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如习题评讲课, 由于该课重在归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对此我们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

(1) 评讲要有针对性。我们坚决反对不加选择地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的讲课方式。评讲前一定要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做好统计工作, 确定评讲中的重点。我们评讲中的重点有4个: (1) 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 (2) 具有典型性的题目; (3) 创新题; (4) 暴露出的“教学盲点”。对于那些错误率较低或已经反复讲过的题目则不讲或一带而过, 留待课后个别解答。

(2) 评讲要讲出规律, 我们坚决反对简单地“对答案”。评讲习题一定要帮助学生探寻解题规律, 找寻解题技巧。例如讲病句辨析题时, 要让学生掌握: (1) 看主、谓、宾, 查成分是否残缺; (2) 看定、状、补, 查语序是否恰当; (3) 看句间关系, 查结构是否混乱; (4) 看句中文言词语, 查是否与现代汉语意思重复; (5) 看事理, 查是否符合逻辑。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可以使学生做一题, 会一类。

(3) 评讲要讲出变化, 我们坚决反对就题论题。在试卷讲评中, 要讲变化, 讲发散,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评讲标题含义时, 要引导学生总结标题的作用, 还要联系开头段的作用、中间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通过讲变化, 讲发散,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 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

学生基础有好有坏, 成绩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难与易后, 课下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也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让一些后进生燃起对学习的希望, 也能让优等生有更大的进步。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的, 为此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基础、多总结。 (1) 注重课本, 做到“举一反三”, 知能并重。试题源于课本, 要让学生抓基础、重课本, 走出来、活运用; (2) 备错题本, 主动做好错题再现及试题分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常要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 对典型的、易错的形、音、义等题进行分类汇编, 课后多看。

(2) 重阅读、多识记、备抄本。每周两节的阅览课是我们学校课程的一大特色, 从多年实践来看, 该课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另外,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如要求每人备摘抄本, 每周摘抄不少于1200字, 内容形式不限。由教师批改, 学生互评。

(3) 配合教师的复习计划。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但是, 整体复习的步骤应该和教师保持一致。

(4) 积极认真地进行日反思及周总结。只有不断反思, 才能不断进步。

三、重视情感交流

教师要经常征询学生的意见, 找学生谈心, 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学习得失,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如应付心理、浮躁心理、自卑心理等。

总之, 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 老师应讲究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 学生应合理地安排复习计划,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徐建国.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创新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 .

[2]苗志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探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 .

[3]姜明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1) .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8

纵观语文教学历史,在古代说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个。由此可见,古代学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学习的基本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最高评价。当前许多教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阅读背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古代私塾倡导的教学是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 化为己有。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语文教师却把“读”束之高阁,热衷于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 “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后却知之甚少,遗忘迅速,正如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和背无疑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著名学者朱熹曾经说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让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与活动,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引导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要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 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还要有创新的火花。

四、拓展课外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一、教师角色的认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 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主, 而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存在, 完全忽视了自我学习的能力锻炼。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我们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 明确自身角色才能更好地教学生。明确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而在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则变为引导者,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分析,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存在。所以, 教师更好地认知自己的角色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 积极探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挖掘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 角色的转变不是瞬间能完成的, 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认识和慢慢地转变。

二、体会课改真谛, 培育英才

在课改的实行过程中, 有的老师总是发出这样或是那样的感慨, 其实课改的本身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的, 这要看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通过几年的课改实践也让我逐步摸索出课改的真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生主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保持方向不变, 我们才不会脱离课改, 否则我们会很累;也不要因为有高考的压力, 而急功近利, 这样有可能背道而驰, 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付出得多, 得到的回报却很少, 高考成绩不理想等。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同于数理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思想, 使学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性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教学, 我相信教师不会很疲惫, 也不会因为高考而感到压力巨大,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自然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但前行的道路较坎坷, 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把课改进行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不但学生得到了发展, 我们教师也会在内心感受到课改胜利带来的喜悦。

三、课堂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优化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创造学生人文思想的养成, 积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将学习方法中“自主、合作、探究”列为重点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最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目的。而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新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虽然课改开始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 但我们对课改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 即使认识到位了, 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 也有过误区。在实行的过程中片面地理解了课改的意义, 认为课改追求“新”, 一味地强调“新”, 主张“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法, 但在小组讨论合作中却忽略了问题的价值性, 结果导致讨论的结果不具备实际意义, 对学生不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教学是过程中我们应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应净化课堂, 创造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日常反思和观摩听课, 我明白了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 有足够的空间思考, 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 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 以饱满的情感来开展学习活动, 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 必须用在“刀刃”上, 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 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 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 组织合作学习时, 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 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 就组织学生探究, 如果“探无可探”, 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 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 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 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在课改的实践中我失败过也成功过, 但为人师的我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 竭尽所能,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 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 篇10

(一) 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有学生用这种怀疑的口吻问这个问题。论考试得分, 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得直接。论学习热情, 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会外语已经成为某些招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如细雨润物般的耐心已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适应。有人说, 人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 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境界, 语文学习的确也只能是味同嚼蜡。熟记再多的作家的名字而不去读书知人, 记忆在大脑里的概念除了能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的谈吐外, 确是没有什么用处。在探求未知世界上, 语文总是被多次质问:“有什么用?”但是, 人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灵世界。只有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语文会给人一个丰富的世界, 一个关乎心灵的世界。

(二)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现在语文课教师口若悬河的讲授, 已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 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 创设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 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 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正是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 才让观众感到愉悦。而教师大多还是传统的教法, 拿起书在讲台上讲, 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的教学, 学生不喜欢, 只有消极抵抗, 这个责任不在学生。比方说开演唱会, 观众不愿听, 难道能怪观众吗?上《宋定伯捉鬼》时, 让同学们评论, 大胆质疑。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能怎样战胜鬼, 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很老实很善良的鬼, 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 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 却被人所骗, 将人背了一路, 没想到却遭人暗算, 被变成羊卖掉, 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 同学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

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形成目前课堂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 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 没有养成课堂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 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向活动;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方法失去了信心。笔者觉得,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的做法是要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白了这一点, 既摆正了教材的位置, 也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三) 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笔者看过很多的观摩课, 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 教师为了“创新”, 整堂课花样百出, 看起来形式新颖, 也很热闹, 但细细地探究一下, 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 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 并不等于学生创新, 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 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 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 新的学习方法,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从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 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 创新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 为了提高成绩,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 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 但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是为了创新!学生没有主动意识, 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创新就是空谈, 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 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 不断发展自己, 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四)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一节课就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对于要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课文, 可定出不同的目标分别在解决。如《祝福》第一课时理清情节,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 第三课时分析环境的作用。《荷塘月色》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景中饱含的情, 《我与地坛》中能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灯》让学生会用象征手法, 《雷雨》教学生理解戏剧冲突……

(五) 大胆尝试, 勇于探索, 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命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认识;教学;有效;课改

中图分类号:H319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希望,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困扰了较多的教师。我本人认为,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开展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凸显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是优化课堂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見。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2.营造情境,再现生活。我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了课堂。

二、“教”与“学”转变的误解

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认识到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但从教学实际行为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往往是以教的效率来代替学的效率。“备教材”主要是记住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备学生”就是如何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答案”却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有创造性、有个性的不同的回答,不是忽视就是给予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例如:某学生被提问回答《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回答到:“是为了讽刺和鞭挞言而无信的小人。”大家都一愣,该生继续回答,渔夫偶入桃花源,受到热情招待。主人明明告诉他为了躲避战乱才至此的,临走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他满口答应。可他“得其船”后,不仅沿途作了记号,而且还到衙门去告密,是不是自食其言?老师听后非常生气,说: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有强烈的反感,对农民的苦难有深切的同情,因而幻想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三、让学生在“快”中取“乐”

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从以前“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的状态中慢慢解放初来,完全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燃烧激情。课前激趣能快速引入学习状态。可以用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轮流在讲台前诵读自己创作或推荐的优美诗文——让大家徜徉在古诗文那含蓄儒雅的意境中,或沉醉在现代诗那浪漫灿烂的奔放中、也或者在豪言壮语的激荡中,一点点地点燃激情。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三是要打破固定的、僵化的提问模式。可以不断变换方法,采取多种提问手段,让所有学生都产生期盼心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有的教师好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语言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教师不注意通过优化教学语言,不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的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明显减少,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这样的教学行为肯定

五、明确目标、适时鼓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学生的激情不仅仅是“三分钟热度”而已,还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明确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言语习惯等,以此引领他们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共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越多,主体就越能获得一种心理的愉悦,从而其自主性就会越充分,课堂的效果也就越好,这便是课堂的最高潮。

新课程改革理念追求人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关注个性差异,课堂教学着眼于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这个例子中教师的回答行为却依然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叠加,先教后学,师生之间没有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也没有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所以变革学习方式,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势在必然。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12

一、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教育家叶圣陶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阅读,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此, 在阅读中渗透写作, 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获取作文语言;以写作促进阅读, 可以使学生阅读面得以拓展。读写有机结合, 同步进行, 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所用的写作手法, 又能真正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避免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笼统地接受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而不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这样, 可谓一举两得。

如朱自清的《春》, 描写细腻, 富于情致, 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尤其是语言非常精美, 准确生动, 朴实鲜活, 意味隽永,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朱德熙曾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 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 绝不是堆砌词藻。”是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的很好范文。但在具体做法上不能贪大求全, 也不能操之过急。讲读时选准一个训练点, 可重点研读一个精彩片断, 写作一个语言片断, 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这样做, 既不喧宾夺主, 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为整篇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九年级) 《语文》中, 有很多课文,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而且不乏一些文质优美、蕴藉深厚、清新隽永、感情真挚的美文。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这些文章,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肯定会产生许多共鸣, 并拓展视野, 丰富语感, 积累写作的方法, 从而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二者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句式说话教学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学生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课堂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会勇于参与、乐于参与、积极参与。教师用句式说话教学就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孔乙己》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孔乙己所处的“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 我设置了如下的句式:读文章_____自然段的_____句, 我体会到______。例1:读4自然段有的叫道, “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我体会到当时民众的麻木不仁, 自私冷漠。例2:读11自然段“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 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 怎么会打断了腿?”, 我体会到众人的麻木, 掌柜的没有人性和自私卑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 去领会、感悟当时社会环境的麻木、冷漠, 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所揭露的社会的病态, 所描写的孔乙己悲剧的深广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 必将崩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 我没有采取教师分析, 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为此我采用了如下句式:读_______句,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的孔乙己 (要求学生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作出评价) 例1: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我发现了贫困潦倒而又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 虚荣心十足的孔乙己。例2:读“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的。”, 我发现了以读书人自居, 卖弄“学问”的孔乙己。通过这样的句式说话训练, 学生对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性格就有了深入的理解。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 也有多种认识。为了鼓励学生多向思考,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培养学生广泛思考、思之有据的习惯。我又让学生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话: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例1: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例2: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例3: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冷漠、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

运用句式说话教学, 既能对文章进行探究性学习, 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 还使学生对作品有了独特的感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学术启示下一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