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课改

2024-07-20

教学中的课改(通用12篇)

教学中的课改 篇1

摘要:在近几年的教学课程改革中,文章作者认识到教学改革对一个语文教师非常重要,并总结了三点课堂教学体会:努力营造宽松氛围,构建生命之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知道语文学习与做人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主体教学

有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多年来却被人们讨论不休,那就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语文老师。体现在教改中:一是究竟怎样才算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起个性化的教学观?二是如何使周围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主体性教学,打通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的界限?三是怎样处理教师在主体性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主体教学中,如何树立起个性化的教育观?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我曾经因为启而不发的满堂,或“满堂灌”而面对数次尴尬局面。在教改中我不断地思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演员”为“导演”,变“牵引”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我在思考中反复钻研教材,提问环环紧扣,讲解头头是道,理解能力和讲解能力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学生的能力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我的教学是发展教师还是发展学生?我联想到父母的过于勤劳和强干对孩子可能有相反的两种影响的问题,提出教学的目标必须是使学生有所发展,教学的方法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课堂教学的成败要看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学还是要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把书中的乐趣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要改变师生关系,创造条件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求知、求真、求美、求能。教师从神圣的权威席上走出来,深入到学生之中,如在初二语文教学中我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做单元学习“议案”,开展班级审议活动,举办单元知识问答讲座,指导学生设计单元检测,写单元学习心得。站到学生中去问,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限制太死;可以参与讨论但不要彻底否定学生。在课改中,探索主体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努力营造宽松氛围,构建生命课堂外,体育教师还应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

2.3构建我区高校体育改革对策

在教材设置方面应该考虑我区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滞后,等等。首先,加强理论课教学。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理论课仅占体育课教学的1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严重失衡,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缺乏理解,因此更应该提高理论课比重。理论知识应该以精神卫生方面的教育,有关体育文化、生活、休闲品味的培养,增强体质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及其体育基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终身体育体系。不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技术实践课教学,终极目标是构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在实践课教材方面,除了现行一些学生喜欢的而且是学校有能力开展的项目外,还可根据我区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开设一些民族体育。让学生的个性在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发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宽松的氛围是学生乐学的条件。语文课堂的形式多样,如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时可站可坐,也可以走下自己的座位,总之不局限于任何组织教学的形式。如在《纸船》一诗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美,美在。”的句式说明文章主旨。有个学生说:“作者的手美,美在能叠出灵巧的纸船。”按照要求应从诗的“意象”“物象”去说,对这个学生的说法,我没有去否定,而是用宽容的心态、激赏的眼光去鼓励他。我的激励是“课堂之第一”、“课堂之最”(即第一个提出问题者)、“最成功的思考者”、“课堂形象最佳者”等,去赞赏每一位学生。

生命课堂需要最佳的生长点,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也是师生对话的胶着点。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教学中,我在导入时说了这样几句话:“同学们虽然没有苏轼当官和贬官的经历。但同学们一定有受委屈,忧郁伤感,失落的时候,对这些你可以把它记下来,这就是你的日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苏轼是怎样记下表白他的失落和伤感的。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去探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了这一“生长点”,学生就有读文、探讨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明确问题在学习和创造中的意义,探索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摸索提出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表达艺术,给学生提供舞台,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放手让学生协作和演讲。书,引导学生自己读;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疑难,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没有方法就不会提问题,就不会思考解决问题,就没有收获,就会失去兴趣。例如让学生预习课文时明确提出问题的步骤:(一)认真研究课文篇目,将它改造成一个问句,如《一面》这个篇目可以这样来问自己:“谁和谁见了一面?”(二)给“提示”内容添加问号。(三)就课文中的某些段的某一句改造成问句进行问。如在教师《猫》一文中,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改成“自此,为什么我家永不养猫?”这样学生多次反复地体会,在脑中贮存设问相似块,从而为自主质疑打下基础。学生无论预习哪一篇课文都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创新意识就会慢慢地在心中生根发芽。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自己总结了写作方法:叙文写作并不难,交代要素是关键,叙要展开靠联想,相关相近是桥梁对比类比思潮涌,笔下生风多文章。学生

3. 结语

3.1我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立足我区实际情况进行。

3.2重视理论教学。特别是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教材设置上可把一些民族舞蹈列为教学内容,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

3.3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3.4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革.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1,(2).

[2]周绍忠,岑汉康.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

[3]胡永南,段健芝.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讲课课程的研究[J].体育刊,2001,(1).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马雅菊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渭南

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工作性质单一,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人际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职业因素。学校应优化教师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组织因素学校管理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综合症状。教师之所以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与其职业性质职业环境有关。本文分析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以为优化教师管理体系,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

1.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

工作负荷量大、工作时间长是教师一个重要的压力源。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要不断适应教改的要求,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法定的八小时。过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为自己充电,久而久之,老师会觉得自己才智枯竭,成年累月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学热情下降,逐渐出现“厌教”情绪。再加上,目前学校大多把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科研的数目和教师的业绩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教师一方面必须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必须挤出时间搞科研,无奈之后就是心身的憔悴。

2.工作性质单一。

教师做着相同的事,说着相同的话,重复的工作极易造成职业倦怠。每天都要进行重复的内容,每学年重复着同一门课程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工作机械应付,体验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倦怠感[1]。

3.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当前学校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没有归宿感。再加上学校往往采用片面的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起点和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可避免的挫败感。还有一些学校把对教师的评价工作教给学生来完成,学生对教师的“喜在学习古诗文后同样作了总结:“古文学习并不难,生字词先嚼烂,读读背背找特点。一词多义很普遍,词义随着句子变。做到四读即:熟读断好句,说读明人意,译读比较词意义,读背为你写作做准备。”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师生角色互换,从而建立亲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课改,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坐地日行八万里,转眼对面已成非”。面对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断有着新的变化。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当停止学习之日,便是教学生命完结之时。

三、以“歌”激趣,其乐融融

歌者,歌诀也,“趣”,学生之兴趣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一《论语十则》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的生平,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注释,然后编歌诀帮助学生记住这位名人传: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生鲁地。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他创立。相传弟子三千人,七十二

爱”程度往往会决定对教师的评价分数,学生的随意性很大,教师变得无所适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兴趣下降,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4. 教育人际关系日趋纷繁复杂。

教育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关系的失衡都会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与他人交流,需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然而由于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彼此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和纷争;工作时间长也使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同事、领导交流,这些无疑会影响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再加上越来越难处理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缺乏必要的人际心理支持,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二、优化学校管理,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机会,营造“有话能说,有话敢说”的民主平等的学校氛围,提倡“少一份说不准,多一份提建议;少一份强制,多一份自愿;少一份常规,多几分机动;少一些指责,多几分宽容”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情怀[2],从而强调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减轻教师被动管理的感觉。对教师的考核让途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供专业进修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面对不断变革的教育需求,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师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教学科研能力[3],从而既精通业务,又强于科研,能有效应对方方面面的要求和挑战,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3.优化教育人际关系。

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取决于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优化教育人际关系,首先要求领导者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榜样,对教师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要及时处理好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多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等等。其次,教师要善于与同事、学生建立起贤通“六艺”。私人讲学开先例,有教无类讲“仁”“礼”。语录共有二十篇,曾参和他的弟子编儒家经典语录体,孔子的言行在里边。

这一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读《论语十则》的兴趣,并很快就背会了。整个课堂其乐融融。

种豆校园里,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日落携笔归,质量要告诫,课改很艰难,灾难无所谓,但使愿无违。有人说陶渊明懒惰才会“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我认为陶渊明的“草盛”是因为当时的气候适宜草的生长,又适宜豆的生长。再联系当时封建王朝的腐朽,在这样的气候和地域里“豆苗”怎么能茁壮生长呢?只有彻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豆苗”才会茁壮成长。学生说我这五同先生是“两鬓苍苍,先发白,手上抹的是红墨水,身上落的是粉笔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常著文章自娱”。这便是教改中的“自我”。

教学中的课改 篇2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习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

“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合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各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分钟看爬行7米,蜘蛛3分钟行驶5米。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的比较快时,自己去找寻答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由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出示课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再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4.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和对三角形的认识,用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由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5.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

新课改中的目标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目标教学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将成为发展的首要动力。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是教学目标要增进学生整体性,而且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过程。

新课程的目标教学,实施科学的目标管理,建立以课时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当堂达标模式,可以为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提供具体的目标,以此推动教学管理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整体水平,目标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途径。目标教学体现在课堂上,就是给学生一节课一个任务,让他们可以有的放矢,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便于落实,目标是评价的基础,它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都是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媒介,是落实大纲的教材,教法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我校在新课改教学中提出“五步教学法”更加具体的体现目标教学的重要性,定标放在五步之首,其他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每节课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就是教学中要研究的问题。再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让他们去解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五步教学中,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就成为每个人实现目标的保障,通过小组间相互的讨论,加以综合,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现,实现目标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这样既激发了每个人的潜能,又培养了积极合作的精神,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二、目标的呈现形式

我校教学模式中,目标任务的形式呈现,即目标任务化,任务问题化,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加以指导,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并让学生讨论,探究逐步使知识面拓宽加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得出最佳方案的方法等。这样多种方法并用,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目标的教学过程是评价的重要环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来完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课前,教师带着目标备课,学生带着目标预习,课上,教师按照目标教,学生按照目标学,课后,教师根据目标查缺补漏,学生根据目标回收补救。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最佳教学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当堂达标体系。当然教学必须遵循学科自身的特点,把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绝不可以简单、机械的逐项逐级地去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用合理的评价手段检测目标落实情况

教师要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学生遇到的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并给予必要的时间进行训练,真正让其掌握,还要把制定目标的实施、矫正、检测,达到的程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灵活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度的调控,能促使学生得到整体的优化发展。这样,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均能掌握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并达到实现这个目标的期望。形成教、学、测三结合的总体化目标管理模式,既有利于教又有利于学。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预测、指导、评价、反馈的作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目标教学,还能使认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达到整体优化,全面提高的目的。

四、及时检测,做好反馈

对于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反馈时间越短,解决问题越快,越及时,效果越好,效率越高。确定目标进行教学,运用教学质量的检测办法,可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效果及时地,有标准、有内容、有方法、有时间地进行检测评定,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信息,帮助教师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结合实际改进方法,达到整体优化,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目标教学对于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认真、合理、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富有灵活性、创造性地培养学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与自己相适应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只有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数学课程改革中,才能使数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学科,为国家培养更好的科学人才。

新课改教学中的“放”和“收” 篇4

对于课改, 我们注重了“改”这一内容, 似乎要全盘否定过去的教学, 认为那只是陈旧的、滞后的, 是与时代、社会脱节的教学, 似乎一切都要改过来才好。新课改提出要解放老师, 要以学生为主体。不少人以为这是在批评传统语文课堂教师讲授太多, 有“填鸭灌输”之嫌。于是, 新课改下教师不敢多讲了, 都让位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了。我以为, 教师更要把握的是放和收的度。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拢。“放”只能是适度地放, 而“收”却是一门艺术。这一放一收之间离不开教师的适度把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它恢复了学生在教学中作为独立读者的主体地位, 但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却无法回避背离作者、无视文本指向、脱离文章内涵、随心所欲的伪多元误读现象。

例如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完《背影》后发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面对学生这样独特的体验, 教师仍然不讲吗?

有位老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 分析王熙凤形象时, 有一位学生说:“我非常赞赏王熙凤的嘴甜心狠、善于迎合的性格。口是心非是一种生存能力, 现代社会里, 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生存。”面对学生对文本这样的曲解和妄解, 老师要不要指导?

其实, 教学的真正主体是装在教师的心里, 外化于教师的行动中, 表现为师生双方主体生命意识的焕发。

所以, 我以为, 教学上的“放”应当在“收”的基础上进行, 也就是说“放”必须是有一定指令要求下的“放”, 或者说是“集中”下的“民主”, 即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选择相结合。

那么, 教学上的“放”和“收”的度应该怎样把握呢?

一、从文本出发, 挖掘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

文本总是传递着作者一定的意愿, 任何一篇文章,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 总是凝结了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 并期待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从而激发共鸣的愿望。文本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先于读者而存在。因此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必须在尊重和理解作者赋予文本意义的前提下进行。新课改提倡的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等主张, 都是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之上的, 也就是说对文本的开放态度不应该是割裂文本, 更不能是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的。

比如, 在《滥竽充数》中, 学生提出了“南郭先生善于抓住时机”这样的解读;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 学生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 没有经济头脑。在这样的解读下, 文本显然不再是阅读的对象, 而只是引发随想的一些“由头”。这种反文本的现象, 显然偏离了文本的核心主旨。

我以为个性化文本解读, 应该是紧扣文本而自然得出的, 这样才既有新意而又合乎语文规范。

二、立足学生实际, 寻找学情与文本真正的契合点

课文的教学内容不是由文本一个要素决定的, 还涉及学生认知和发展阶段性需求的问题。

读者和作者存在于不同的时空, 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自然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有着不同的认识。于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欣赏, 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 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与作者思想进行碰撞, 与作者进行信息交流、价值交流、感情交流, 让学生发现自己阅读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意识。

心有生活的教师常将语文融入生活, 寻找生活与文本的契合点。比如在讲《赤壁赋》时, 可以从放鹤亭引出苏轼及人生抱负;讲《鸿门宴》, 可以引出楚汉相争的历史风云;讲《林黛玉进贾府》, 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 通过视觉的感悟, 学生对林黛玉那种“步步留心, 处处小心”的寄人篱下的感受便会有透彻的理解。

当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联系时, 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了, 学生就有兴趣、有动力了。我们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 让语文生活化, 学生的思想就会变得敏锐, 情感就会更丰富, 认识也就更理性了, 这样课堂上的“放”就不会是无节制的滥放了。

三、“放”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恰当的教学手段, 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 仍不足以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更不能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个性化解读。

学生由于受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发展水平的制约, 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阅读体验等的积累差异, 难免出现误读的现象。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杜绝这种现象, 更不能一味追求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而对这些反文本的现象听之任之。我们要担当起纠正这种误读的责任, 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引人入胜的话题, 发散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透彻的解读。

我在讲授《长恨歌》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李杨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 让学生串演马嵬诀别的场景。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伴随以夸张的动作, 用现代话剧语言来诠释诗歌。饰演李隆基的男生极尽伤心凄苦之能事, 一如台湾肥皂剧大喊:“噢, 玉环, 玉环, 我不能没有你, 为了你, 我可以抛弃一切荣华富贵, 别离开我……”这样夸张的表演使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他们笑过以后, 我问:“你们联系历史, 结合李杨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想一想在那样的情况下, 李扬两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吗?他们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经过对历史的考证, 对社会背景的分析, 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李扬二人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 也不可能还有别的选择, 大家都同意把这样一次快乐的串演理解为误读。

当然, 处在新时期的学生渴望用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去看待不同于自己时期的作品中的人物, 去表达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和思考, 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主体性阅读的协助者和引导者, 将学生的随意自由与教师的明确要求结合起来, 改变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散漫、肤浅的状态, 使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了过去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教学“统得过多, 管得过死”的局面, 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我们要切记的是, 创造绝不是乱造, 我们应该在新意和规范之间找到一个适宜的平衡点。在这之间, 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 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的度的把握, 既要符合学情, 更要符合教学内容, 紧扣课堂变化。

参考文献

[1]谭倩.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现代语文, 2009, (11) .

[2]赖瑞云.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语文学习, 2004, (9) .

[3]蒋艳.文本的取舍: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现代语文, 2009, (5) .

[4]赵道夫.冷视新课改阅读课堂的“变奏曲”.语文教学通讯, 2009, (3) .

[5]郑悦.中学语文文本多元化解读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0) .

[6]严华银.让学生在真正自主中“独创”和“批判”.语文教学通讯, 2009, (3) .

[7]章胜亮.个性化阅读中误读现象的心理学原因分析.现代语文, 2009, (5) .

[8]陈洪波.“争议”须争议学生长能力.现代语文, 2009, (5) .

[9]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5

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改革中,学校的德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纵观整个课程的教学,笔者谈谈对当下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营造了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等形式上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等都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和把握,而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性的教学。从人的认知上来说,只有学生从感官上有所触动,才能更深层地体会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领会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情感目标,一般课程是将情感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摆脱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老路,使学生从心底深处认识到为人处世,即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新课改更重视人性,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遵循了一个规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视觉听觉的刺激对教学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指导其行为也更有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在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郭初阳认为学习是用头脑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头脑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幅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借用米尔斯所著《社会学想象》中的观点即是: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我们的目的就是应该让学生透过它认识世界,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源泉。的确如此,德育课程改了又改,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成为个性成熟的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素质良好的孩子,让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社会中。课程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一直以来,德育都是最难达到的目标。课改以后,相对来说教师的可施展的余地更大一些,但要求也更高了。因为那已经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更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本身就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心,有自己的讲课风格,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身为教师都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总是将已熟知的东西不断重复,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形成定势就很难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生活中的新知和课本结合。如果没有很好的道德素质或是生活认识,那么对待德育教学将会很茫然,可能疲于应付。空洞的课堂内容,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如同嚼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很多方面,如课堂的提问技巧、课堂内容的丰富活跃、课堂引导的方向、课堂能够达到的效果、以及课堂上讨论的一些社会中的问题等。在活跃了课堂、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教师的备课量也加大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课外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反思。教师必须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看待新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要求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有一颗不泯之心,即使外界再复杂,自我也必须保持客观和理智,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育人的本心,好的带头作用相当重要。

课改中的生物实验教学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生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35-01

1 实验教学的定义和定位

实验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科学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形式,属于基础课程范畴。实验教学具有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情商的多重功能,是一种与相关学科并列而独立的教学形式。

(1)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它的特点是:

学生实验,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既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学生实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的实践性、直观性,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表现了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的统一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学生实验体现和推动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特点和开展。实验及评价活动,能树立学生的实验意识、合作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2)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验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端正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树立学生不懈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认识未知事物的科学方法,包括现代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价值观。

(3)实验教学的教学环节大抵是:问题的提出、假设或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操作与收集论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4)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观察与实验。实验教学注重观察,也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特征的能力,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求学生观察时,必须目的明确、主次分明,与思维相结合,以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达到预期的观察目的,认清事物变化的本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理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诸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5)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实验课,这种课堂教学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具有二个显著特点:实践性。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完成实验全过程,在获得或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实验的结论是通过仪器装置进行操作而获得的,符合客观实际。

综合性。学生通过实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也取得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学生懂得,要取得实验的圆满成功,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进行广泛的协作和交流。

2 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还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能使学生直接接触生物,并能仔细地研究生命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牢固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1)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

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品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对提高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大有好处。

(2)学生理解实验原理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为例,本实验的原理是: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就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从而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渗透系统建立的条件为:需要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水勢差)。学生通过大纲规定的实验得出结论:水分子总是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移动。从而,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条件下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样实验过程中,学生就能按实验原理进行实验,增加了实验成功率。

(3)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I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I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4)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

基层教学中的物理新课改 篇7

一、改革不能让学生掉队

城乡学生在素质教育上的差别, 是城乡宏观差别的微观表现, 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比如,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例举的电瓶车、圆周运动实例的过山车游戏、老唱片机等等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是陌生和茫然的, 这也让笔者非常诧异, 由此可见城乡学生在事物的认识、了解和广泛度上存在着不小的鸿沟。从现实来说, 农村办学条件简陋是阻碍农村推进课改的客观不利因素。比如学校的多媒体也就是一两套, 十几个班争抢这一个现代化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见少识窄, 就更需要多媒体的展示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改革不是嘴上文章, 需要物质保证, 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的支撑, 缺少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二、改革需要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要求

教育思想的转变, 首先是用好新教材, 只有认真研究新教材, 跟上现行教学大纲和改革步伐, 才能真正摒弃“满堂灌”“题海战术”老式的教学灌输方法, 所以新旧教材的对比是迈出教育观念转变的第一步。通过对原教材的对比, 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教材内容生动活泼, 简明轻快, 图文并茂, 就像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文章。

新教材中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 不过分追求严格, 浅显易懂;有的以图代文, 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中穿插了许多的探究、演示活动、想想议议、STS、科学漫步等栏目组成了“探索物理”。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 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 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循序渐进。

例如, 《必修1》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必修模块, 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安排。在本模块中, 学生首先通过对运动描述的学习, 再进行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学习,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体现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必修2》是第二个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 学生在必修1学习的基础上首先认识学习曲线运动的规律, 再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和机械能的学习, 教材还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 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 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在知识内容上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初学者既有新鲜感, 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 形成结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教材内容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在众多教学环节中, 物理实验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新教材对实验探究特别注重, 在教材中从实验形式上进行更细的区分, 如《必修1》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必修2》的“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必修3-1》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等等, 都分别以独立的一节内容呈现在教材中。无论是“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趣味小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 形成实验结论和交流讨论, 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通过科学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 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科学道理。

三、改革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三会:会学习、会思考、会运用

1.了解学生所想, 增强师生交流

农村的孩子对老师有着很大的敬畏感, 很多情况下不敢对知识的疑惑提出问题。因此,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了解他们的想法, 尊重他们, 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 做到“亲其师, 信其道”。

2.改革应该加强实验教学

新教材中的物理实验变名为实验探究, 明显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应增强自我主动性。因此, 尽管基层学校物理实验室的条件比较简陋, 课堂教学中应利用有限的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

3.改革也需要坚持强化训练

高中物理学习是有难度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教师从一开始, 就要查漏补缺, 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法, 再侧重对其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 多肯定, 帮他们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预习和复习的强化。

教新课前,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 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 课后应要求学生把刚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 对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 然后再做作业, 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4.改革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教材在概念和规律的讲述上简明轻快, 浅显易懂, 但是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 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 因此, 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 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功率的概念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或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这里“快慢”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时, 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 这里的“恰能”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 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 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 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 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5.改革需注重学以致用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 觉得很好玩, 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例如, 在学生学习完圆周运动以后, 让学生对一辆变速自行车进行物理知识的总结。特别是在水平、上坡路上该用哪一档都可以进行初步的分析。由此可见, 如果让学生有条件去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 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了主动探究带来的乐趣。

谈课改中的数学教学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转变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此, 本人就近几年来有关课改中的数学教学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新课标, 转变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 课改中的教师不应再作为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应充当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与学生共同演绎知识认知与探究的过程。

二、挖掘新课标的精髓, 创新性使用新教材

新课标的精髓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模式, 它着意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应积极开发,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自觉转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即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因此, 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选择出教材中的典型题目, 并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 设计新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 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 通过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或数学中的生活, 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四、注重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过程”, 重塑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体现数学探索的过程, 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探索”, 并通过合作交流,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定理、公理的应用与证明过程, 培养学生形成一题多解的解题能力, 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五、创设开放性问题,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 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方式。课改教材中的案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 但案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 学生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 学生也习惯与本节知识挂钩, 而且思考方法比较单一, 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 不能有效发挥案例、习题的功能。而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 不追求大统一, 不设计标准答案, 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 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 向传统挑战, 鼓励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探索和研究问题, 寻求不同答案, 即鼓励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所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 打开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又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篇9

一、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要改革, 教师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 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当学生学会内容时, 他们则会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让小学生更喜欢数学。

那么, 小学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出发, 让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保证施教活动有序开展, 达到高效性。现代教学理论提出, 教师的教不在于对知识的讲授, 而在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在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过程主要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这一过程, 为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上, 我们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教师的导主要表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 还要考虑学生的水平, 对训练题目要精挑细选, 再做小结, 注重教学的气氛, 合理使用教具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是客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 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 在动脑、动口中快乐学习, 在动手中培养能力。比如, 让学生自学课本, 简单的问题学生讲, 疑难问题让学生讨论, 在解决问题中找到正确的思路, 对于疑难和错误教师做好强调, 小学生勇于质疑的品质才能得以培养。学生是学习的内因, 教师是学习的外因, 学生的聪明才智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得以发挥。

三、掌控课堂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 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的容量, 不要求多而全的课堂, 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 要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 只会导致蜻蜓点水, 学习不能深入。每堂课都有与它相关的知识点, 利用课堂再现旧知, 学生在课堂学会揣摩、总结, 并不断地探索、联想, 才会有知识的生发, 一切也会变得简单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少讲多练, 以点带面, 要有教学的重点, 让所学知识系统化,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 不能只关注一次结果。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 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让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探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芯兰, 温寒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浅谈课改中的数学教学 篇10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换, 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主要有: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伙伴。

1.设计者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考虑三个问题, 教学目标是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 指导者就是一方面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在对一些难题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阻碍, 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

3.促进者就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使学生学习更深入。

4.组织者和管理者就是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组织课堂教学, 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就是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

二、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 数学教改活动中很重视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 以及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一定要让学生有一种联想的思维, 比如:涉及到正四面体的问题时, 我们可以将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进行讲解, 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程度, 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需把问题情境化、问题生活化, 必要时把游戏也可以引入课堂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是现在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 思维活跃起来, 手脚解决出来,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实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我们提倡创新性学习和实践能力, 创新学习侧重于把握思维过程和方法, 它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 引入一定的训练机制、策略, 用以提高思维的实效性和必要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 要以学生为主体, 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究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奇思妙想之处。

课改在《药》教学中的实践 篇11

一、自主研读

《药》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通过明暗线索交织的华、夏两家的遭遇,再一次表露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动因,是缘于国民精神的愚昧、国人灵魂的畸形。这一点,因为有了《藤野先生》中感情的积累,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表述出来。特别是分析华老栓这个人物,尤其具有代表性。

而夏家的情况,除了夏四奶奶上坟一段,一直是通过他人的口舌告诉读者的。我和同学大致归纳出这么几点:夏瑜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人,由寡母养大成人,投身革命,被本家出卖,依然信念坚定、至死不渝。但学生显然不满足这样蜻蜓点水的分析,在他们看来,这个少年英雄应该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生窃窃私语地讨论着:夏瑜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于是,我专门安排了一堂讨论夏瑜人物形象的作文课。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我已经顺利迈出了第一步。

二、合作探究

我安排了两选一的题目:一是描写夏瑜和阿义的交锋;二是以夏瑜的口吻,安排一个场景,设计一段内心独白。带着好奇,带着希冀,同学的思维尽情碰撞,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倾听固然重要,点拨更加实在。因此在学生热火朝天讨论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参与了进去。虽然关注四十几个学生难免捉襟见肘,但毕竟可以使一些错误的倾向终结在萌芽状态。比如,同学受时下影视剧的影响,把夏瑜塑造成一个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人物,设计的独白是夏瑜回忆与恋人的相遇相识等等。我就说,人有七情六欲,动人的爱情也许曾经在夏瑜身上发生过,但如果在这样一个故事背景下过多地关注风花雪月的东西,则显得我们很肤浅和狭隘。于是,学生及时调整了思考方向。

三、自我评价

有效的合作促进了成果的形成。成果,需要及时的评价,否则就失去了过程的意义。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这样说:如果以创造性研究为目标,那么外部评价大多是无效的。因此,我把课堂2/5的时间留给班级同学进行讨论。之后,展示了五份作品,重点评论了一份。

这一份是夏瑜在临刑前的独白,习作如下:

阿义的拳脚落在我的身上,痛却在我的心头。我不明白,为什么他甘心充当奴才?为这样的人革命,值得吗?哦,我是怎么了,如此轻易地动摇了?谭先生愿意“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何尝不能呢?我不舍的只是我的母亲。寡母把我抚养成人,千辛万苦;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情何堪?对不起,妈妈,您是我唯一割舍不下的,您能谅解我的不孝吗?您能坚强地活下去并为我骄傲吗?

门外,已经传来了狱卒的脚步声——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愿苍生有幸,祥和中华,早日到来……

投影后,同学一致认为:语句比较唯美,化用了谭嗣同的例子,很感人;不足在于感情不丰沛,淡淡的哀伤与文中透露的夏瑜的坚毅积极有悖。

(心得:这份作业在作者是锻炼了写作能力,运用了想象,塑造了夏瑜的形象;在同学的讨论中,又使大家再一次解读文章,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这样的自我评价,完全是学生真实内心的袒露,巩固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提高了相关的能力,一举数得;而教师也乐得从繁重但收效甚微的讲解工作中解脱出来,事半功倍。

数学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篇12

一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些老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够深刻, 认识不够全面, 误认为学数学不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内涵, 而是让学生学会解题就行, 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上的教学一带而过, 这样逐渐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解题的“题海”战术过程。还有些老师误认为数学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 没有充分发掘教材前后知识间的本质联系, 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照本宣科, 这不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比如, 有些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时不讲解概念产生的过程, 不仔细分析公式的推导过程, 只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公式、定理等, 到时会用就行, 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完全理解这些基本知识的深刻内涵。还有极少数教师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 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特点, 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跟学生的思维错位或脱节, 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跟不上教师的引导, 这样学生容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 误认为自己的脑子笨, 跟不上课程知识的进度, 久而久之, 会丧失一部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要端正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用新课标的要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二新课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的起点

一个班中有优等生、后进生, 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有所不同, 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学习方法各异,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按照他们的能力大小来设计教学方案, 布局教学的重难点, 争取进行分层次式的教学, 满足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这就要教师不但要关注学习的知识, 从知识的逻辑出发, 而且更要关注现实能力,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经验作为基础来进行教育教学, 让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数学目标的确立

目标有单一目标和多维目标。通常所说的单一目标就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多维目标在新课标中经常指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于三维目标的确立, 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教学中全面体现数学的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 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能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争取确立三维目标, 只有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才能在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能力问题、情感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 是在不断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的。能力、情感的获得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 由学生去体验, 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达到目的。比如, 你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那你的教学就应该是一个“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 而这个过程并非是一两天或一两个月的学习能获取的。

3. 教学的原则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 在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不只是让学生记忆、背诵、模仿和接受, 还应该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拓展思维, 形成自我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进行记忆、模仿和接受, 最终会导致学生丧失一部分能力, 不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目标, 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 要依据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 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持之以恒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 获得学习技能和数学活动的经验, 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发展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鼓励学生实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和合作。合作探究与原有的分组是不同的, 原有的分组学习往往把学习水平和兴趣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一起, 而合作探究一般要求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便于在同等水平上竞争, 组内则允许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存, 从而进行优势互补, 形成完整的人格, 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4. 教学内容的设计

设计合理、恰当、积极、富有特色的教学,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动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只是教教材内容, 而是要用教材来教, 要突出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和主体性, 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接受创造性的方法, 总结创造性的经验, 真正把新课改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奋斗目标。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内容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能直接反映出教学效果, 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现在新课程教材版本有几种, 内容呈现形式各不相同, 个别教材内容的编写也有不足之处, 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提高各项能力, 善于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 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和主体性,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要彻底抛弃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法, 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新课程实施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 教学的境界

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一样, 教学能力有所差异, 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思维各异, 因而每位教师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各不相同。而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指引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 强调了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境界为:“不只是知识本位, 学科本位, 而应该是以人为本, 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的高度。”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育人的功能, 以学生为本, 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落实三维奋斗目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新课改教学中的转变和改进

1.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虽然他们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发展能力各不相同, 但他们都有上进的健康心理, 所以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 教师都要承认他们都有发展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通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当取得成绩或进步时, 教师应拍手鼓励, 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拍手鼓励, 对教师来说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情、一种意, 是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充电器”。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才能用自己的教育信念去支持学生进步, 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改变教法, 提高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本, 按照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 应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推进、逐层提高的教学方法, 给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都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 营造一种平等、互助、和谐的愉快学习氛围, 及时挖掘学生的独特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 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不仅使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 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提高效率和质量。

四创设多种练习形式, 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上一篇: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下一篇:功能康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