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走向现实

2024-05-10

中美关系走向现实(共5篇)

中美关系走向现实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强调,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此“基础知识”理应是顺应儿童学习现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经验与思想,是教育新常态下不断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从儿童的学习现实出发,设计出符合儿童视角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猜想、发现、体验、探究等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需从“被动记忆”走向“主动猜想”

在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儿童现实”表现为: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很难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自主建构。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用诸如此类的告知方式:“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叫做……”来揭示出数学概念。应该说,如此教学没有顺应儿童的学习现实。教学时,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内容,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情境,而有些教学内容无需进行合作探究,依然需要在直接告知后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猜想。因为直接告知学生某个数学概念,不能确信学生就明白了,就理解了,“被动记忆”的效能需要经历“机械重复”后才能实现。此时需要教师在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下,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主动猜想,建立数学概念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数学概念。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设计了一个生生互动的环节:任意一名学生说出一个用24时记时法的时间或一个用普通记时法的时间,让其余学生立即说出与其相对应的普通记时法的时间或24时记时法的时间。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所说出的用24时记时法的时间总是在13~24时之间,没有一个学生用24时记时法说出1~12时的时间。很显然,学生已错误地认为:13~24时就表示24时计时法,而1~12时就表示普通记时法。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24时记时法概念时,教师只是告诉学生,由于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用1~24这些数字来表示一天的时间。对于这24个时刻是否能与学生经验中的白天和黑夜的时刻对应起来,教师不予理会,只是机械地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判断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记忆”的状态接受数学概念。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质疑和主动猜想:当钟面上的时针走几圈时,一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为什么要走两圈?既然一天有24个小时,那猜一猜13时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6时呢?20时呢?为什么?通过主动猜想后,学生就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普通记时法的知识去解释1~24时分别表示一天中的什么时间。这是从数学概念的内涵上加以理解的,同时还需要从数学概念的形式上加以甄别:既然普通计时法只需要1~12这12个数来表示,而24时计时法需要1~24这24个数来表示,那么猜一猜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通过学生的一次次猜想、追问与质疑,关于24时记时法的“基本知识”本质内涵就会慢慢浮出水面,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基础知识”的学习需从“被动应用”走向“主动发现”

数学性质是人们在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规律,是人们长期观察、分析和思维的结果。而数学性质的发现、探索、归纳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有效的数学推理。因此,只有顺应“儿童现实”的数学推理,学生才会积极观察,主动发现,才能领悟其深刻含义,从而达到主动、灵活运用数学性质去解决问题的目的。笔者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更多看到的是学生“被动应用”数学性质的过程,却很少看到学生经历“主动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未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

例如:“小数性质”的教学,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把逻辑推理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推向研究的前沿。例题情境可以设计为:

这样的情境可能会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括号里应该填哪个方面的内容?每组答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这样的结果中又能推导出什么样的结论?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结论?很显然,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分析与推理过程,就不难发现:虽然每组左边的数量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但每组右边的数量所反映出的内容是等值的。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形式不同→内容相同”的思维推理,在“主动发现”过程中,其“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小数性质的领悟、归纳与运用就会水到渠成,理解深刻。

三、“基础知识”的学习需从“被动强化”走向“主动体验”

数学图形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某个图形名称及形状的认识,要加强对和这个图形相关的概念及特征的深度认识与研究,要运用有效的数学演示把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图形空间得到有效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思维,在体验中感悟。因此,图形特征的探索需要从“儿童现实”出发进行表征。

例如:认识三角形的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的认识相对于平面图形“底”的认识,学生掌握的难度较大,错误率较高。说明学生对“高”的本质含义没有真正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指出或画出三角形或其它平面图形的高,则经常出错。因而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现实出发,通过“儿童视角”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构“高”的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高”的概念形成过程。通过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图形(或物体)的“高”一般是指这个图形(或物体)的“最高”;另外,“高”通常是把图形(或物体)的一条底看作“地平面”,而它对面的边或点与这个“地平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高”。所以,教学时有必要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演示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含义。例如,以老师的身高作为示范演示:(老师直立在讲台前面)谁来比划一下老师现在有多高?(老师身体倾斜站立)现在老师又有多高?老师站在教室里的高度为什么不同呢?通过这样的形象演示,学生就能体验到“高”的含义,从而引导学生感知出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继而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三角形夹在两个平行的直尺之间去感受三角形的“高”。这样就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数学演示,而不是用教材中的一些抽象语言强化给学生“高”的定义。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轻松理解数学概念,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其思维也能够不断由浅表走向深入。

四、“基础知识”的学习需从“被动模仿”走向“主动探究”

数学符号的建立,“儿童现实”反映出来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要想强化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建立与理解,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有序探索,循序建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未学乘法分配律之前,能够正确快速地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运算,而学了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对于乘法结合律的运用就会产生混淆,经常把“(a×b)×c”写成“(a×c)×(b×c)”,这就说明学生在建立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只是从字母符号的形式上进行机械模仿,并没有主动探索字母符号所表示的运算法则及意义。因而,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符号所表示数学概念的内在含义。

可以通过一些直观有趣的数学符号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运算律含义。例如,根据乘法运算律写出与左边相等的式子:

这一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历“从具体事物→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达”这一逐步抽象化、数学化的过程。通过这些符号的变换,刺激学生的眼球,使乘法结合律和乘法运算律的“公式模板”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学生就能从形式上区别乘法结合律和乘法运算律的不同点,初步感悟了抽象、模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同时,在内容上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情境练习,逐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律的实际含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的对比练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自主编写一些隐含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例如:学校有10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有20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桃树有10行,梨树有20行,每行都有15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每一道题都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而这两种方法均能揭示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和实际意义。让学生从具体的数学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运算律的模型,既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感,也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运算的实际含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学生才会在知识的建构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悟,从而达到强化理解和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拓展与运用均离不开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只有基于“儿童现实”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也只有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才会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从理想走向现实 篇2

而今上海的民间剧场现实却并没有如张献所言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仍旧为数寥寥。

回望十五年的上海民间剧场之路,一条变化轨迹渐渐清晰起来:从戏剧从业者的理想主义回归到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逻辑上来,从艺术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大众的生活日用。

理想的陨落

十五年来,上海的民间剧场起起伏伏,开了关,关了开。

拥有一个剧场,对很多戏剧人来讲,是一个梦想。然而,办剧场比办剧团要复杂得多,投入也要大得多。能够真正付诸实践者,多少都抱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无论是王景国、荣蓉还是周可,无不如此。

旅美艺术家王景国于2000年创办了真汉咖啡剧场,借鉴纽约外百老汇剧场的经营模式,打造“咖啡戏剧”品牌,但在现实面前遭遇种种困难,于两年后关门歇业。汲取真汉咖啡剧场的经验教训后, 2004年王景国创办旨在推动民间原创的非主流、非营利、非商业的剧场空间“下河迷仓”,以非商业运营的方式推出当代表演艺术原创作品实验支持机制,扶持民间戏剧创作和演出,搭建了一个民间戏剧的孵化平台和当代艺术的交流平台,涵盖戏剧、电影、视觉艺术等领域。王景国凭一己之力支撑了九年后,“下河迷仓”于2013年冬天关门。

如果说,真汉咖啡剧场是一群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戏剧人照搬国外剧场模式的一次文化经营实践,那么“下河迷仓”则是基于本土社会环境的文化自觉行为。从真汉咖啡剧场到“下河迷仓”,王景国开创了商业经营和非商业经营两种民间剧场模式。

同样有剧场梦想的演员荣蓉,2005年在上海同乐坊创意园区创办了自己的剧场——芷江梦工场。虽然在创办之初就办下了剧场演出证,并且拥有新宇剧社可以自行制作剧目,成立之初也引入了戏剧专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然而由于剧场条件的天生缺陷与经营压力,最终于2008年关门歇业。三年中,芷江梦工场共排原创四个戏,做了二百多场各类演出。

2007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周可在亚洲文化基金(ACC)的支持下赴美国考察戏剧后,不甘心于象牙塔里的教书生涯,与朋友一起将上海长宁区的一个老厂房改造成小剧场,创办了可当代艺术中心。

对于艺术家而言,办剧场的复杂程度与所需的经营能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当代艺术中心落成后前两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办不下剧场演出证,这也就意味着剧场不能做公开售票的演出。之后好不容易解决了剧场证,现实的经营压力又摆在面前,周可从戏剧导演变成了剧场的经营人员,渐渐地背离了创办的初衷。2 0 1 2年,可当代艺术中心被刚拿到“风投”、风头正劲的“戏逍堂”盘下。然而,“戏逍堂”三年内在全国建成1 0 0家剧场院线的计划未果,可当代艺术中心也于2013年被做《盗墓笔记》系列舞台剧闻名业界的“锦辉传播”接手,更名为“锦辉·可当代艺术中心”,成为其创作与演出的基地。

如果说“下河迷仓”的关门主要是未能获得政府许可与缺乏资助,那么真汉咖啡剧场、芷江梦工场的关门与可当代艺术中心的易手,则主要是经营方面的原因——小剧场缺乏商业模式。真汉咖啡剧场、芷江梦工场与可当代艺术中心均为一二百座的小剧场。笔者曾给真汉咖啡剧场算过一笔账,按当时的制作成本与票价,如果上座率不到80%,剧场制作的话剧,是演一场赔一场。以做内容为主的“锦辉传播”曾在浦东八佰伴附近有过一个名为“锦辉演艺空间”的小剧场,座位248个,也因为商业模式的缺乏,经营了一年多后也退了。据“锦辉传播”的掌门人孙徐春介绍,目前可当代艺术中心主要是用于品牌的培育与创作的孵化,并不指望它挣钱。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小剧场经营缺乏商业模式。

商业的兴起

“下河迷仓”关门次年,著名导演孟京辉将艺海剧院小剧场改造后重新命名为“先锋剧场”,这个拥有378座的剧场,是孟京辉北京之外的第二个专属剧场。六年前他与朋友将北京东城一个旧影院改造成为“蜂巢剧场”,自己担任剧场的设计者、艺术总监与经营者,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剧场的话剧导演。自然,剧场以上演孟京辉的作品为主。

2015年年底,导演赖声川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五楼的“上剧场”开张,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这个拥有699个观众席的剧场,是一个商场里的剧场,拓展了大家对剧场的认识。剧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独立高雅艺术场所,成了商场的一部分,购物、吃饭、娱乐与看戏在同一个商场里就可以完成。无独有偶,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里有一个名叫“小不点大视界”的小剧场,这是中国首个为0至1 2岁儿童及其家庭度身打造的亲子微剧场。

商业地产主动拥抱剧场,这是之前的民营剧场未曾有过的。之前的民间剧场,或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或是由旧电影院改造而成,一般不会位于热闹的商圈,交通也不会特别便利。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购物行为转移到网上,商场实体店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商场需要考虑如何导入有效的人流,促进消费,而话剧观众与大型商场的目标消费人群大体是吻合的。因而,出现了商场里的剧场。这一新的剧场业态,或许会成为一种新趋势,就像当年电影院入驻商场一样。

应用,让物联网从概念走向现实 篇3

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新华社、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中国物联网领域最高级别的行业大会、是中国乃至全球物联网行业“达沃斯”盛会。本会聚焦物联网技术和主要应用领域, 邀请30多位来自国家部委、大型央企、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层, 从制度、标准、应用、产业链培育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商业化背景。

朱克江:物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00亿

中国国际物联网 (传感网) 博览会今日在无锡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8月到无锡视察并指示建立中国的传感网中心。朱克江表示, 无锡市的物联网产业规模今年有望达到600亿。

据了解, 目前, 无锡市已引进各类物联网企业190家, 其中注册资本千万元以上项目占一半以上, 注册总资本约50亿元。据相关机构预测, 2015年, 无锡物联网的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

叶甜春:物联网将以复合增长率30%速度增长

对于物联网的发展, 全球物联网仍然处于概念、论证试验阶段, 也处于攻克关键技术、智能标准规范与研发的应用初级阶段。

而在物联网各领域中, M2M是物联网的重点发展领域, 集中在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领域。

技术方面, RFID的技术依然在持续升温, 预计到2012年, RFID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多亿。

具体到中国物联网的发展, 自2010年, 发改委和工信部已经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的产业化, 到2020年, 中国已经规划了3.86亿资金来支持物联网发展。2011年, 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 到2015年, 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

刘韵洁:2020年预计2亿辆实现车联网

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 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水利、智能物流等。

到2009年6月底, 我国已经有6122万辆车, 其中私家车3885万。到2010年, 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突破了1800万。在这样的状况下, 如果到2020年有2亿辆汽车实现车联网, 交通状况将会大为改观。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篇4

全息摄影的奥秘

全息,顾名思义指自然界的人或物的散射或发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成像技术,普通摄影只能记录光某个方向的强度(或振幅)信息,而全息摄影利用了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因此,全息摄影是发展成为三维立体显示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普通摄影术基于透镜成像原理,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称为参考光束;另一束光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

再现物体像的时候,需要用一束激光照射到全息照片上。当这束激光的波长和传播方向与参考光束完全一样时,就还原了物体原来的光场。我们从不同角度观看,可以观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就跟看到真实的物体一样。

全息摄影的记录材质也与普通摄影不同。传统光学全息采用卤化银、重铬酸盐明胶和光致抗蚀剂等制成感光胶片来记录全息图,全息图需要经过后续的显影、定影、漂洗、烘干等处理,显得烦琐而费时。近些年来,出现了光导热塑料、光致聚合物、光折变晶体等新型光敏材料,不仅能省去繁琐的化学处理,而且存储信息的容量和衍射效率得以提高。

更加便利的数字全息技术

全息照片实质上是一种干涉图样,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出光场的干涉、衍射过程,直接“计算”出这种干涉图样,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了数字全息技术。这种技术既可以免去严苛的光学记录实验环境,又能模拟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各种物体,故具有明显的简易性与灵活性。数字全息技术把光学与电子学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第一代全息照片需要使用激光记录和再现出原始的三维物体像。第二代全息照片只需要使用激光记录,而用白光再现立体像,放宽了观看全息照片的条件,如反射全息、像面全息、彩虹全息、模压全息等就是这样。数字全息技术用光敏电子成像器件(如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感光材料,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记录全息图。数字全息图是采用光调制器件(如空间光调制器SLM)或在计算机中来模拟全息图的光学再现过程的,再现一张全息图时,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物体不同的侧面或者颜色的变化。

“打不碎”的全息照片

全息照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照片的碎片可再现完整的物体图像,并不会因为照片的破碎而失去像的完整性。普通摄影中,物体跟普通照片是点对点的对应关系,普通照片上一个小区域(或像素)只记录了一个物点发出的一个方向的强度信息。但在全息摄影中,由于全息照片的特殊记录方法,物体跟全息照片是点对体积的对应关系,全息照片上的每个像素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线信息。

全息技术的各种应用

全息技术已在人们的生活、文化教育、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艺术品、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全息产品和应用。

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全息博物馆,顾名思义是用全息照片代替实物在博物馆内展览。目前,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就有全息博物馆,他们把一些稀世珍宝拍成全息照片,以减少文物损坏、被盗等安全隐患。

全息投影技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酒吧娱乐等场合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它还能对虚拟的景物成像,成为虚拟成像技术之一。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全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盖博发明了全息术,之后它的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相继产生了多种全息,如透射全息、反射透射、像面全息、彩虹全息、白光再现全息、真彩色全息、动态全息、计算全息、数字全息等等,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走出了实验室,已经服务于人类社会。

近年来,全息技术在大尺寸、高分辨率、真彩色、实时动态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麻省理工学院空间成像研究组成功研制了三款全息立体视频显示系统,能够以每秒20帧的速率显示真彩色立体全息视频。德国SeeReal技术公司研发了20英寸的单色立体全息显示装置。英国QinetiQ公司利用超级计算机,通过计算的方式得到计算全息图,实现高分辨率的全息立体显示。

由于全息摄影术的实验条件严格,而数字全息术受计算机速率与显示载体的限制,立体全息视频在走向千家万户的实用方面仍然差强人意,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提取出场景中的深度信息,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智能全息投影仪走进日常生活

2014年底,一款名为Bleen的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Bleen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这种360°的投影具有光影和空间质量的实感,十分生动逼真,影像最高可达到2.5米。除了投影能力外,Bleen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戴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备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德尔福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走向现实 篇5

早些年,自动驾驶汽车似乎还是天方夜谭,如今,它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年3月22日-31日,德尔福自动驾驶汽车完成了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测试,行程近5500公里。近99%路程由自动驾驶完成,只有1%进行了人工干预,比如急转弯路口,没有行车线的道路。

除了德尔福的车身拉花以外,这辆奥迪SQ5和普通车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它被各种雷达武装了起来。据杰弗里·欧文斯介绍,这辆车上有20个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除此之外还有6个激光雷达。“哥开的不是一辆车,是雷达站”你有这样感觉吗?至少我是这样。

“车辆通过这些雷达或传感器收集路面信息后传输给系统‘大脑’——多域控制器处理,自动完成跟车、变道、制动等动作。” 杰弗里·欧文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自动驾驶的原理。此次横跨美国东西海岸测试当中,德尔福收集到了多达3TB的自动驾驶数据,这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30%,这些数据将为改进和完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文/蒋晓鹏)

上一篇:新高考下一篇:停车场直通车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