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务交际(精选7篇)
中美商务交际 篇1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生长在这里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的文化思想的熏陶又阻碍了我们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与其他国家人民的沟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小的误解会使人感到尴尬或不舒服,而大的误解则会造成精神上和物质上不可磨灭的伤害,引起政治局势的紧张甚至战争。
而时间观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基本文化差异。因此,以时间观为例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
一、“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
时间观反映出一种文化对时间的利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要求守旧更为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指导现在和将来。以“老”字为例,它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马嘶风、老当益壮、老谋深算、老成持重、老成练达、老松耐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将出马,一人顶两、树老根须多, 人老见识多、生姜老的辣、老凤清于雏凤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成、老手、老练。
而美国人总是注重眼前即将发生的事情。如:
Seizetheday!Begin now!Eachday is a new life.Seizeit.For into day already walks tomorrow.
———David Powers
(把握住今天!从现在做起!每一天都是一种新生活。把握住它,因为今天已经走进了明天。
———戴维。鲍尔斯)
而“old”则代表缺少力量,古板,缺乏变化:
Anold dog willl earnno new tricks./Youcan‘t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老狗学不会新把戏)
It is hard to make an old dogs toop.
(老狗弯腰,谈何容易)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 (EdwardHall) 在《超越文化》 (Beyond Culture) 一书中首次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即“单向计时制” (monochronictime) 和“多向计时制” (polychronictime) :“单向计时制重视日程安排、阶段时间和准时”, 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就象一条道路或带子向前伸展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霍尔还认为“多向计时制的特征是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 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计时制往往被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子或道路”。
从以上的图表,可以把中国人划分到多向计时制的人中,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随意可以支配的。而美国人则属于奉行单向计时制的人,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如时、分、秒等,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以有规则的时间间隔方式流失的连续性事件。
二、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
Timeismoney. (一寸光阴一寸金)
Punctualityisthepolitenessofprinces. (守时是王侯之礼)
Punctualityisthesoulofbusiness. (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Timeworkswonders. (时间可以创造奇迹或时间的效力不可思议)
Timeworksgreatchanges. (时间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这些美国常见的表达词语中,能够看到美国人对时间的重视。在他们眼中,没有人会是停滞不前的,如果你不能够积极进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强调了对时间的安排及时间的可利用性。因为有了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决心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一个有着短暂的历史,却能位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外国人对美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每个人都显得匆匆忙忙得,就好想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在街上,人们总是急匆匆的赶往他们的目的地;在商店里,人们焦躁不安的等待付款,或者推挤着前面的人,希望他们能加快脚步;在公共用餐场所内,人们等着别人吃完,这样可以轮到他们,才能够按时的回到公司。公共汽车司机开车的鲁莽,也是世界有名的。预约也是他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做法,看病、去朋友家拜访、开会等交际私人活动均需要预约。这是不仅仅对别人时间的节约,也是对自己时间的珍惜。因此,准时的观念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不知道守时的就经常被看作是傲慢或不负责任。
美国人认为工作时间是很宝贵的,因而他们发明了一系列的节省劳力的装置:能够迅速和他人进行交流的电话、用电脑发电子邮件、或者发传真;能够迅速到达别的国家的火车和飞机;能够缩短就餐时间的快餐店、简便食品、汉堡包、热狗、制成罐头的食品。一般来说,美国人是不会在饭店或咖啡馆这类舒适的环境中通过谈生意来了解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出于增进相互间的信任的目的带他们出去吃饭,或者去高尔夫球场的。因为他们通常是通过工作来评估和了解他人而不是通过社交活动,他们总是看门见山的进行谈问题。现在美国人越来越多的在电视屏幕上见面谈问题,开“远程会议”不仅仅能解决本国内的问题,甚至能够通过卫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这种观念在东方人的眼中,则感觉美国人缺乏人情味,不讲人际关系等等。
美国人总是说:“weareslavestonothingbuttheclock (只有时间才能够支配我们) .”似乎是把时间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而且尽力让每一分钟都过的有意义。
三、中国人的时间观
中国人也很重视时间,如:
1. 陶侃:「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2. 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 李白:「时光疾如电。」
4. 曾国藩:「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5. 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难,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可见中国人更讲究的是技能,修养的水到渠成,厚积薄发。而且在中国文化中还有另外一些反映时间观的词语,“慢走”是人们在告别时的常用语;“慢工出细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时间观是一种“适时观”,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能够随着自己的需要而进行伸缩。因此中国人在时间上的使用显得更加的灵活,有弹性。
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大多有个不错的开头,惊险曲折的情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如中国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梁祝》,最后以双双化蝶作为结尾。
在平时交谈对话中,习惯于先寒暄一番,从无关紧要的话题说起,再迂回的扯到主题上。因此,在美国人的眼中,认为中国人说话不好琢磨。
制定的计划通常会长远而富有远景及向往意义,实施的步骤却一般不够详细和具体,主要的意图也是为了能够适应时间的弹性变化的需要。
结语
以上从时间观的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了粗略的比较,旨在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的关注。首先,必须了解中美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使用时间的方法,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尽可能的减少因时间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其次,对不同文化的时间取向要给予尊重和认可,当彼此时间观念发生冲突时,不能单纯的用好坏来论断,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不同,意味着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跨文化交际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才能加快彼此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RichardE.PorterandLarryA.Samovar (1985) :"Approach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inL.A.SamovarandR.E.Porter (e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 (4thed.) , Belmont, Calif.: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
[2]胡文仲.EdwardHall (1977) :"M-timeandP-time",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赵惠瑕, 王丽.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及行为差异[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8, (1) .
[4]赵真.从时空价值观看跨文化交际[J].理论视野, 2002, (6) .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中美商务交际 篇2
从恭维或赞美语论日常交际中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行为之一,但是这些恭维或赞美用语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从差异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恭维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而美国人则“尊人”不“卑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外语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 者:石秀珍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刊 名:安康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6(5) 分类号:G04 关键词:恭维 语用 跨文化交际 差异中美商务交际 篇3
一、制定背景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时代,书面语一直是交际的主要工具,重文轻语自古而来。因此。口语一直处于缺失层面。口语交际由听说演变而来,从近代语文单独设科开始。经历了“发端、停滞、复苏、发展等几个阶段。”可以说口语交际的底子是很薄弱的。
美国的口语交际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在美国的教育中一直备受关注。早在1914年美国成立了“演讲交际协会”(So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后改为“全国交际协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NCA,由该协会负责成立了“评估和测试委员会”(Committee on Assessment and Tesfing),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口语交际评估系统。
二、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体的又分为四个学段来规定。总的来说,这些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另外,新课标中口语交际目标有些表述有重复,如把培养口语交际中的文明礼貌自信心从第一学段规定到第四学段等。王荣生教授曾指出,“五年级提出四年级同样的诉求,证明四年级教学的无效”。同样口语交际目标把有些目标从小学规定到高中,那么从小学和初中这两个阶段,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编制K-12年级口语交际课程指南,2000》(以下简称,美指南)中不仅有幼儿园至十二年级的具体的口语教学课程方针,而且还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其中非常引人注意的是,每一年级的教学目标,都有“为学生提供机会”这一表述。诚然,不管再怎么完善的教学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还是教师一言堂”,没有学生的参与都是不能实现的。而这也正切中了我国语文口语教学的弊病。
该指南明确了每一个年级的具体任务和口语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并且每一阶段的目标具有渐进性。而这在我国的新课标里是很笼统的,每一年级并不确切地知道这一年级要完成的口语教学任务,这样就造成了口语教学目标实施的混乱和延迟。
下面,我们选取二者的相同分段来做一个比较,即我国新课标的第四学段和美指南中的七、八、九年级来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指南在表述上的清晰性和完善性,每一年级,该学段需要达成什么目标,该阶段教学领域的界定以及实施的条件(提供机会)。反观我国新课标的六条空洞的内容,从总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来观照,学了什么知识。得到什么能力,最关键的如何获得这样的能力等在这六条中都很难得到回答。
三、评价标准
新课标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我们只能看到这样的表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个评价要求显得有些苍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只有要求。而对如何评价却未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何种评价标准,如何评价都是盲人摸象。
美指南中分“有效的交流、说话、听、媒体素养”四方面来制定评价标准。在有效的交流这部分中要求有能力的信息交流者能够反映八个方面的知识和理解力;有能力的说话者应该表现出四个方面的能力:有能力的听话者表现出三个方面的能力:还有一个我国新课标中未涉及的媒体素养。
四、媒体素养的缺失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随着电视、电脑、移动通信等媒体的发展,使当代社会成了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媒体已经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生活,交际中媒体的使用几乎不可避免,如电话、视频、音乐散文、自拍DV等等。但是,媒体素养在新课标中却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在总目标和四个阶段目标中找不到任何表述。
美国非常强调个人整体的媒体素养,在美指南中,要求学生:“16、能够理解人们在个人和公众生活中使用媒体方式。17、能够理解受众和媒体内容之间关系。18、能够理解媒体内容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是如何产生的。19、能够理解媒体的商业本质。20、使用媒体与特定受众交流的能力。”
当前,媒体交际在生活和交际中占据很主要的一部分,因此,口语教学必须要体现出学生对媒体交际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口头和视觉交际技巧,使学生能“批判性地评价传媒信息和资源,更惬意地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己。”对交际活动而言,对媒体信息的接受、理解和批判能力,将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鱼”和“渔”
《老子》中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意思是说与其给予他人鱼肉,不如教人捕鱼技巧。
新课标提出了口语教学的几点目标和内容,也就是对学生说要这样来做。可是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等问题却没有得到回答。学生对口语交际的价值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去训练每个单元后的口语练习。没有明确的认识和需要,就不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通过观察美指南,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口语交际的完整性,即学生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不仅要学会听说,而且要知道自己怎样说和为什么说。并且如何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篇4
有关礼貌问题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言语交际,往往忽视了在非言语交际中也同样存在着礼貌问题。除了书面语和口语,还有另外一种交流形式,非言语交际。它包括以下这些不直接依赖于语言的交流,像体态语、空间的使用、触摸,和时间观念等[1]。在交流中非言语行为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补充、重复、替代,和否定言语信息[2]。以下作者将就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体态语
体态语指的是像眼神、面部表情和握手等用于交流的身体活动。
在美国,当人们要说话时,通常伴随着这些动作,比如眼神不再交流,脚触地,微笑或身体向前倾[3]。美国人很熟悉这些动作,像摆动手臂意思是打招呼或表示再见,从握紧的拳头中竖起食指和中指的意思是和平或胜利。相对来说,中国人很少使用这样的体态语,但是中国的年轻人通过看好莱坞电影,也逐渐开始使用这些体态语。
Leathers曾说眼神“表示关注程度、兴趣和鼓励;影响态度转变和说服力;调节交际;交流情感;确定权力和身份关系;并在印象管理中起到中心作用。”[4]美国人非常重视眼神的交流,当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彼此看着对方的双眼。他们相信这样的说法:“不要相信任何不敢与你对视的人。”在中国,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避免对视以此作为是对对方的尊重。尤其对于年轻人或地位较低的人来说,在交际中直视年长或处于较高职位的人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不敬或粗鲁的表现。[5]
有时即使相同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往往是误解的根源。对中国人来说,美国人交流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夸张,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频繁地使用体态语表现情感。Matsumoto指出:“不同的文化都认识到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并且产生了许多规则来明确在社交中哪些面部表情是被允许的,以及如何能照顾到别人的面子。”[6]面部表情可以表达这些情感:惊讶,恐惧,生气,快乐,厌恶和悲伤。中国人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表现生气或厌恶这样的消极情感,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和谐违背了为彼此留面子的原则。
几十年前在美国,当男士和女士被介绍给对方时,他们只是向对方点点头。但是现在当男士和女士被介绍给对方时,他们都会握手,这一做法已经是很普遍的社交礼仪,尤其是在职场或生意圈中。[7]中国人问候别人时过去常常是在胸前拍手并且身体微屈。但是现在这种问候方式已不多见,当被介绍给别人时,中国人也开始采用西方的问候方式———握手。
2 空间的使用
一个人的个人空间是指他所占据并以无形的界限将他的身体圈在其中属于他的区域。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人空间的所有者,因此他可以选择谁可以或谁不可以进入他的个人空间。据Edward Hall说,个人空间包括四个区域,在这四个区域人们可以与彼此舒适地交流:亲密区域,个人区域,社会区域和公共区域。亲密区域是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可以进入的区域。个人区域是为朋友准备的。社会区域用来日常普通的交谈。公共区域是进行公共交谈的区域。随着这四个区域的变大,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越疏远。在不同文化中这四个区域的距离也不同。[8]相同的距离,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亲密区域,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仅仅是个人区域。
个人空间是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来自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一般来说相比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要求更大的个人空间。当一位喜欢有较大个人空间的人与一位习惯有较小个人空间的人进行对话时,双方往往会对对方产生负面评价。前者可能会认为后者闯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为了保持进行这样的对话时自己觉得舒适的距离而尽力往后退;后者可能会认为前者站得太远,为了保持自己觉得“合适”的对话距离而尽量往前凑。当个人空间被侵入后,由于人们的文化不同他们的反应也不一样。相对中国人而言,美国人的反应更强烈一些。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的文化差异常常会引起一些误解。注重个人主义的美国人比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人要求更大的个人空间,因此在美国的中国人会觉得人们彼此很疏远。
3 触摸
不同文化对于人们彼此间的触摸也有不同的准则。[9]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在交流中哪些人可以触摸以及他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被触摸。
无论中美,职位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触摸他们的下属而不是被下属触摸,职位较低的人更倾向于接受他们上司的触摸而不是去触摸他们的上司;在同性别的对话中,女性会更频繁地触摸彼此。
相比美国人而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触摸对方会更频繁一些。在美国,头是不可以被触摸的;但是在中国,年纪较大的人往往触摸年幼者的头以此作为一种表示关爱的方式。在公众场合嘴对嘴的亲吻在美国是很普遍的,但在中国却不被接受。一般来说,在中国男女很少在公共场合表现亲密的身体接触。
4 时间观
中国文化是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这样的文化相信过去的事物一定比现在的好;而美国文化是以将来为导向的文化,这样的文化相信将来的时代会比过去的更好。[10]中国人相信过去的经验和事件非常重要因此十分重视传统。像一句中文习语———“鉴古而知今”———所说的那样,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价值,同样也非常尊敬长者,因为长者被认为是过去智慧的结晶。美国人认为将来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而非循环的,人们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美国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并为时间所驱赶,将每一件事都小心地安排在特定的时间。若是参加晚宴,他们不会迟于或早于十分钟。但若是中国人去赴宴,他们总是提前数小时到达,以便帮主人做饭。中美文化对于时间的不同态度可以从二者的习语中看出:美国人总是说He who hesitates is lost(踌躇不前者必定会失败)Don’t waste too much time(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中国人却总说“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
时间观念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在跨文化交际时产生一些困难。在交际中,来自以将来为导向的文化中的人急于向前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会觉得来自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中的人(往往不急于行动并拒绝改变)不协作,保守和墨守成规。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两种对时间怀有不同观念的文化中的人往往会觉得对方对时间的反应不友好不礼貌,他们应该学会使自己的时间观适应当时较普遍的社会情境的限制。
5 结语
没有哪些行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礼貌的举止只是在当时的普遍的文化情境中恰当的行为。在一种文化中合适的举止在另一种文化中便可能是错误的,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就得加强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当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我们认为是不合适或不礼貌的举止时,我们不应该首先对别人的意图或情感妄下判断,而应该观察当前文化中的成员是怎么做的。对于我们自己观察所得出的判断或概括我们也得十分谨慎。最终在跨文化交流时我们能够把自己从另外一种文化中所学的应用到实际中去之后,才能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摘要:有关礼貌问题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言语交际,往往忽视了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中美非言语交际中怎么做才是礼貌的这个问题的探讨,以期能够对人们在中美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礼貌,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Dodd,C.H.(2006).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Hall,E.T.(1959).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Doubleday.
[3]Gudykunst,WilliamB.(2007).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Leathers,D.(1986).Successfu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Principles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Macmillan.
[5]Hu,Wenzhong(1994).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Matsumoto,D.(1996).Unmasking Japan:Myths and Realities About theEmotions of the Japanese[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Lustig,M.W.&Koester,J.(2007).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8]Hall,E.T.(1977).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Y:AnchorDoubleday.
[9]Harms,L.S.(197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Harper&Row.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沟通的影响. 篇5
?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日趋紧密。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人文环境,中美两国有着各自不同 的文化观念。这些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沟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文化的全球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全球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美文化差异;中美商务沟通
中美商务交际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长期的文化现象,并在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加强文化因素的输入,加深学生对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非常重要。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难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并极大地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因此,对中美时间观差异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者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从宏观上看,时间观的差异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叫心理时间取向,另一种叫文化时间取向。
(一)心理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取向是各文化群体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部分,反映了一些深层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在时间观念上有很大差异,过去、现在、未来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四种不同的时间取向。
1. 零时间取向。
零时间取向就是指在某些文化中人们根本没有时间观念,因而也无所谓过去、现在和将来。
2. 过去时间取向。
具有这种时间取向的人,要么把发生在过去的事铭记于心,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要么重视旧式生活,念念不忘过去之事。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过去为时间取向的国家。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古老和年长意味着受到人们的尊重,经验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
3. 现在时间取向。
认为“现在”才是最有意义的。人们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结合点上,享受现在。具有这种时间观念的人,在行为方式上往往表现为冲动、自发性、随意性和轻松自在。
4. 未来时间取向。
与东方人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很少回顾过去。这是由他们较短的历史和成功信条所决定的。因此,每一个美国公民都会制定详细的未来个人计划,American Dream(美国梦)早已深入人心。在美国,很难相信一个没有详细计划的人能有动力度过他的余生。
(二)文化时间取向的差异
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各自的时间取向都有其社会及文化渊源,而文化应该是无良莠、好坏之分的。由于我们的生长环境及文化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待时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爱德华·霍尔将文化时间取向划分为三类:技术时间、正式时间和非正式时间。
1. 技术时间。
技术时间指的是精确时间,“它是一种被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使用的时间取向,这个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士是很陌生的”(霍尔)。但是至少它适用于跨文化交际领域。
2. 正式时间。
正式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世纪,年,月,周,日,小时,分钟。和技术时间相同,正式时间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导致文化误读。
3. 非正式时间。
非正式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交际中很难把握,因为它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不同。本文当中仅以“准时”和“等待”为例来介绍非正式时间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准时
对时间的态度及对其如何控制使用上,中西方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严肃地对待时间,准时是强制性的。如参加家庭聚会,中国人通常会提前或准时到达。因为中国人习惯提前帮助主人准备晚餐。相反,如果美国人被邀请参加聚会,为了不打扰主人的精心布置,他们不会提前到场,迟到十分钟是最佳选择。而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时间的主人,可以较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改变时间原来先后顺序。显然中西方的时间观念有很大差异。因此美国人不能理解中国式的“不见不散”。
(2)等待
在西方社会,等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他们没有耐性长期地等待。在西方人看来,漫长的等待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因此,在美国,等待是拒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中国人会友好地面对这一问题。因为等待是中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例如,繁忙的商人或者某重要领导的姗姗来迟是可以谅解的。我们有耐心去等待,这点是和西方人截然相反的。
二、结语
时间观念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隐藏于思维深处──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并构建着与其相适应的交际行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因此,在一些跨文化的生活或工作场合,如果人们只承认和坚持自己的时间观念,对异域文化的时间观念不予理睬,误解就有可能发生,交际就有可能失败。为了尽量避免因时间观念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我们必须做到:第一,理解心理时间取向、文化时间观、时间间隔和交际节奏的种种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霍尔曾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它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系统的一个因素,因为所有情景中的行为都存在着时间和空间规范”。增强跨文化意识,可以把这些差异带来的误解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学会换位思考,保持开明的态度,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本位主义。知己知彼,才能入乡随俗,尊重异域文化。一旦遭遇冲突,要运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让步。第三,跨文化交际必须坚持“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原则。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行为。
参考文献
[1]Hall 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1959:20.
[2]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1) :97-10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31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73.
[5]Edward C.Steward&Milton J.Bennett.American CulturalPatterns[M].Intercultural Press, Imc.Yarmouth.Maine.U.S.A.
[6]刘爱真.文化认识和言语得体[J].外语界, 2000.
[7]顾群超.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7.
中美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的差异 篇7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体态语,差异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非语言交际, 学者们提出的定义很多, 把非语言交际简单定义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的定义是:“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川这些因素即可以人为地生成, 也可山环境造成”简言之,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它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的接触、谈话者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等等。
跨文化的内容很广, 分类方法也很多,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 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 (1) 体态语, 包括基本姿势, 动作, 手势, 身势, 面部表情, 体触等身势语。 (2) 副语言, 包括沉默, 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 客体语, 包括皮肤的修饰, 身体气味的掩饰, 衣着和化妆等提供的交际信息。 (4) 环境语, 包括空间信息, 时间信息, 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 声音, 灯光, 颜色标识等等。无可厚非, 体态语占据了其中主要的部分,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更是商务交流中不可缺少的, 演绎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体态语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养育了不同性格的人们。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我们才能屹立在世界之林, 减少不同国家的文化矛盾。体态语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体态语反映了文化的内涵, 文化赋予了体态语不同的含义。
1、体态语的定义及种类
在非语言交际中, 最主要的就是体态语。体态语的定义是有美国心理学家伯德维斯泰尔首次提出的, 通称体态语言学或体态语义学。从字面上来讲, 体态语言学就是研究人们的各个身体部位所代表的意思, 包含目光语、姿势、动作、手势、触觉行为等等。体态学还研究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含义, 这些形式所产生的含义往往是语言无法比拟的。同样, 体态语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商务礼仪之一, 体现了一个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 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体态语含义, 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也会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和梦想插上翅膀, 可以飞的更高。
2、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
通过眼神, 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想法、悲喜以及感受。人的眼睛也能够说出很多话, 能够告诉对方很多东西。有人认为, 眼睛能够最真实的体现说话者的心情和态度。通过目光接触, 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些规则, 如看还是不看、什么时候看、怎么看、应该看谁、不应该看谁, 这些都可以通过目光接触判断。良好的目光接触能够告诉说话者很多信息, 如听者是否在认真听、是否表现出尊重和兴趣。可以说, 目光接触是一种沟通技巧, 眼神内容依照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许多英语国家, 有很多用眼睛形容的短语, 充分说明了眼睛的重要性。在中国, 两个人的谈话中, 目光接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谈话时, 不与对方直视是非常不礼貌的, 被认为是鄙视对方, 不屑与对方交流。看着对方的眼睛, 则表示礼貌、坦诚与真挚。在美国, 目光接触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表示喜欢对方谈论的内容, 愿意与对方交流下去。但是, 他们认为死死的盯着对方是非常不礼貌的, 意思是想冒犯别人的隐私。在交流时, 可以目光交流, 然后把视线避开一会, 接着在看对方的眼睛, 这传达着一种平等的信息。
可以说人的面部表情真是不计其数。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一样, 显露了多种不同的感情。尽管有少部分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表情当他们想隐藏自己的情感时,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通过面部表情暴露自己的想法。微笑是典型的表达快乐的表情。它可以表达出友善、礼貌。许多美国人, 在公共场合可以对陌生人微笑。但是在中国, 许多人认为在公共场合对一个陌生人微笑是非常不正常的, 甚至被认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在中国, 微笑有时是一种掩饰悲痛、尴尬场面的一种手段, 太多的微笑是一种阴暗的标志。在中国和美国, 大笑都是一种传达快乐、满意、兴奋、友善的表情。但是, 在特殊的场合下, 如果一个中国人对着一个美国人大笑, 一定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 一个美国人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 车子突然坏了, 这时, 一个中国人对着美国人大笑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想这个美国人一定会非常生气, 认为他非常缺少人性。所以说, 对于面部表情的传达一定要注意场合是否正确, 否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3、姿势与手势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 尽管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使用了很多肢体语言, 但实际上我们使用的肢体语言和语言交流时一样多的。在美国, 人们很重视友善和轻松, 他们会很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懒散的站着, 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举止。然而, 在中国, 举止的不注意或者懒散的做在椅子上, 被看作了非常粗鲁的, 是对礼节的忽视。中国人总是会慢慢的、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在美国, 坐着的时候翘腿是一种轻松的标志。然而, 在中国, 在正式场合翘腿是很不礼貌的。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轻松的坐在桌子旁边, 或者是直接做在桌子上, 但是这些行为在中国是一种社会禁忌。在表示不理解或不知道的情况下, 美国人都会耸耸肩, 中国人的习惯却是挠挠头发。在美国, 绅士总是摘下礼貌对女生表示尊重, 他们也经常亲吻女士的手背表示对女士真诚的问候。但是, 在中国, 这种相似的情景是不存在的。
手势交流和言语一样有效, 有时甚至比语言更有效。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手势语, 例如, 向服务员招手, 找出租车, 父母教育孩子都会使用手势。可以说, 没有了手势交流, 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呆滞, 没有色彩。日常交流中, 我们通过手势交流来补充含义或者描述东西。当我们说:“那是一本英语书”的时候, 我们会用手指着那个本。如果有人问我们去图书馆的路时, 我们会用手指着正确的路告诉路人, 问路人就会更加清晰准确的明白我们说的话。手势是一个包含多种意思的特殊身体动作。单独的手势动作能够传递许多意义。在美国, 人们之间互相打招呼是将手掌朝上并且移动手指。中国人打招呼是将手指弯曲并将手掌朝下。在中国, 只有动物才将手掌朝上。美国人指向物体或人时都是用中指。在英国, 用中指指向别人是非常粗鲁的。当美国人想摆出笑话别人的手势时, 他们会伸出每只手的食指, 并摆在某人的身体前面。然而, 在中国, 人们会伸直一只手的食指并且在自己的脸部快速的摩擦几次, 类似于挠痒, 这表示的是“笑话你”, 一种善意的取笑。
中国人用食指碰触自己的鼻尖, 表示“那是我”或“这是我”。中国人用双手递送东西来表示尊重。他们也经常用两只手的食指表示男孩和女孩或男人和女人已经陷入爱河。然后在美国, 人们从来都不会使用这些手势, 这些手势可能表达一些肮脏的意思。
4、体触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 我们把体触看作是表达爱、信任和安全的交流方式。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学会了触摸的规则, 我们学会了应该触摸谁, 应该触摸哪里。体触也许是最有力的非语言交际形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来表达气氛、兴趣、信任、忍让、温暖以及其他的情感。正确的触摸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在美国, 身体上的接触在普通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谈话中是避免发生的。仅仅是因为碰触其他人可能会引的非语言交际形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来表达气氛、兴趣、信任、忍让、温暖以及其他的情感。正确的触摸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在美国, 身体上的接触在普通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谈话中是避免发生的。仅仅是因为碰触其他人可能会引起不愉快的反应。如果是不经意的碰到某个人, 肇事者经常会说声“对不起”等类似道歉的话。去美国相比, 中国人更加注重社会行为和亲密活动。朋友和熟人之间频繁的碰触表达了友谊和亲密。
中国人通常用抚摸表达对孩子的爱。然后美国母亲从不这么做, 这种抚摸、轻拍、拥抱、亲吻的动作对于美国母亲来说是会感觉到窘迫和尴尬的。尽管, 他们知道这些行为是友谊和感情的标志, 但是, 在他们的文化中, 这些行为时粗俗和莽撞的, 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和厌恶。如果一个成年男子拥抱了一个小女孩, 人们会怀疑他有可能是猥亵的。这时, 小女孩的母亲会带着复杂的表情看着他, 尽管是一个中国朋友或熟人, 情况也会如此。
三、总结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两种交流方式, 在我们的谈话中, 时时刻刻都能够使用到。非语言标记和手段会随着我们不断变化的世界而改变的, 它也会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非语言交际会影响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 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国度人们的交流。文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社会习惯等等, 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特别是西方人和东方人, 都会以自己国家的文化而感动自豪。就是因为每个国家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 所以就不难发现, 不同国家的人相互沟通和了解非常困难, 有着很大的障碍, 也会导致不同区域的人们之间的误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社会, 科技、文化、价值观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我们去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跨文化交际领域,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才是根本, 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需要去接受, 去正确看待这些不同和差异。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他们。很难想象,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没有了正确的方式方法, 我们将怎样达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通过这样的交流, 相信中美国家的合作会进一步的发展, 能够更好的使用交际技巧, 使两个民族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鄂玉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意义探究[J].哈尔滨工业人学学报, 2004 (4) .
[2]胡文仲,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中美商务交际】推荐阅读: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07-14
国际商务交际研究09-01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07-15
跨文化交际与商务沟通08-05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10-03
浅谈商务英语的交际教学法07-07
中美视角06-10
中美教师06-23
中美博弈07-06
中美外交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