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精选8篇)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1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
摘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会和交际的失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了解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促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小到引起客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影响一份合同的签订,关系的破裂;大到影响国家 的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利益。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几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中西差异
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眼神交流、身体接触、体味、副语言(沉
默语)、时间语、空间语等。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如微笑、大笑、皱眉、哭的表达方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类似,而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的个性特点是交际中的问题之所在。错误的非言语行为或对非言语行为的误解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使我们失去友谊,严重者可能会丢掉做生意的机会。下面着重介绍中西方在体态语、眼神交流、时间语以及沉默语方面的差异。
1.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
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体态语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体态即信息”。这里将介绍手势、、拥抱、亲吻三种体态语。
⑴手势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在美国文化中的“OK”动作,在日本文化中却是指“金钱”,同样的动作在拉美等国则表示“猥亵”、“诲淫”之义,在阿拉伯人中这一动作常常伴随以咬紧牙关,用来表示深恶痛绝。如果不了解手势的意义因文化而异,不了解手势的多义性,我们在跨文化交往时势必会犯错误。一个典型例子就是V 形手势。现在我们都知道掌心朝外的V 形手势代表胜利。但是,常常有人用掌心向内的V 形手势来表示胜利,却不知,这样会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即下流的、猥亵性侮辱用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适度地引用手势能够让对方清楚地了解交际的内容和目的。
(2)拥抱
拥抱是一种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其文化差异很大。拥抱是西方的常见礼节和风俗。在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东欧、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等国,拥抱是一种较通用的体态语。夫妻、亲人和熟人之间多使用拥抱。西方人在生人或一面之交的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不拥抱,男女之间可以拥抱(不是恋人或夫妻)以示亲密。中国人之间不实施这种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在对方主动实行拥抱时,我们才“随俗”,实施这种体触行为。
(3)亲吻
亲吻是西方人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受到性别、地位、年龄、亲疏、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欧美,辈分高的人吻辈分低的人的额头,男子对女宾吻手背,而辈分相同的朋友、兄弟姐妹之间,只是脸颊相贴,只有情人之间才嘴对嘴亲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吻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还表示尊敬和关心。在苏联的沙皇时代,赐吻是表示一种奖赏。在中国,这种体态语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限于夫妇和恋人之间。
2.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体态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西方,谈话中的目光接触十分重要。盯着对方的眼睛,留下的直接印象是坦率、自信、诚实;如果目光不断从对方身上溜过,唤起的感觉则是缺乏自信并对谈话不感兴趣;而中国人则习惯于在与人谈话中尽可能短地与谈话对象进行目光接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尊重对方,免得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印象。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自信是关键,如果回避对方的目光会让对方感觉缺
乏自信。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不直视对方眼睛是不诚实、蔑视、恐惧、冷淡、心不在焉、内疚、虚伪等的表现。
3、沉默语
在东方文化中,对于沉默给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给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中国人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沉默有丰富的含义,它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而在北美和北欧国家,沉默具有阴郁的、消极的含义。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对令人发窘的或难以对付的问题,就以沉默作答。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侮辱别人,他们认为即使对方答语与问话毫不相干,或干脆给予否定,也是一种礼貌,也比沉默不语好。
三、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规避
综上所述,同言语交际一样,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非言语行为引的误解不在少数,因此,要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不仅应注意言语行为的使用,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而实施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非言语行为要求我们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第一,应了解目标语文化中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在跨文化交流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第二,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交流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入国问禁,避免因不了解对方文化而导致的非言语交
际失误。
第三,培养文化归属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的文化,也尊重自己的文化,不卑不亢。在一定的场合中实施恰当的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使得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 现代化商场上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由于外语知识的普及以及国际知识的增强, 大多数商务交往活动都能够取得成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一些跨文化的商务活动也会出现障碍甚至中断。除了经济利益本身的因素外, 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是这种障碍或中断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语言因素导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商务交际失败
当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商务或其他交际活动的时候, 语言的不同往往最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一个不懂英语的中国商人在与不懂汉语的美国商人做生意时, 往往会惘然若失, 不明就里。除非有翻译在场, 他们间的商务或其他交际活动通常难以获得成功。同时, 即使中国商人会英语或美国商人懂汉语也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的交往顺利进行, 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非母语者难以用对方的语言完整或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另一方面, 说母语者在与将其语言作为外语使用但并不够熟练的对话者打交道时, 往往会经历一种挫败感, 并常常伴之以怨恨之情。他们往往会问:“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人就不能把我们的语言学学好?”或者:“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与他们交往?” (严东、韩仲谦, 2000)
语言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失败甚至会发生在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的使用者之间, 操上海方言的上海商人和操广东方言的南方商人, 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操同一种语言但文化背景层次不同的人身上, 城市文化背景的商人和乡土文化背景的商人间, 难免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从而给交际带来困难。这些情况的发生, 往往是因为当事者双方或多方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交际不会出现问题, 毕竟他们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语言因素是导致交际失败最显而易见的因素, 因而也最容易得到克服。双方或多方可以依靠优秀的翻译, 实现相互间的了解、会谈和商务交流, 另一方面, 任何一方都可以学习对方的语言或共同学习某一种语言以实现各自的交际目的。
然而, 即使讲外语者熟练地掌握了对方的母语, 仍然不能保证双方间交往的顺利进行, 因为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或其他任何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还受制于文化因素的制约。
三、文化差异导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商务交际失败
文化本身不能进行交际, 是人在进行交际。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交际方式, 不过文化能决定该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际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 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 就会困惑、失望, 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卢长怀, 2004) 。这种文化上的障碍客观存在, 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但却是问题的关键只所在。因为交际中有很多情况不是认为造成的障碍, 尽管交际双方都有交际的良好愿望, 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但不同文化所孕育出的不同价值观想碰撞时, 就容易形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高明, 2005) 。
1. 因对文化价值的诠释不同而引起的交际失败
现代化商场上汇聚了来自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员, 他们对各自的文化价值内涵有着独特的解释, 据之形成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并具体反映到商务活动的处事风格上。商务活动中不了解目的语文化或不充分接触目的语文化, 想当然地认为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基本内涵都是相似的甚至是同一的, 不考虑或不重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很容易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败。事实上,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 都具有一套生活在其中的民族所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表达这些价值观念, 因为它们体现在具体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或道德准则上。还有一些文化价值则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直觉, 一种认为某种行为正确或错误的感觉。一些最重要的文化价值表现为跨文化间的统一性, 比如所有的文化都对谋杀、乱伦和抢劫等犯罪的惩罚;而另外一些重要的文化价值则呈现明显的差异, 比如西方崇尚个人主义, 将社会活动看做是个人价值体现及个性发挥的实践场所, 而中国则倡导集体主义, 将个人的价值取向定位在实现集体注意的社会价值之中。再比如,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签订合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合同 (contract) 一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对美国人或德国人来说, 合同是一种签了字以后就必须遵守的东西, 签字就意味着是定稿不能再变。但是日本人把合同看作是由于环境变化可以被修正的开始性文件。南美人则把合同看作是一种不容易实现的理想状态, 在上面签字只是为了避免争论而已。意大利人对合同有着非常灵活的看法, 有时不执行规定, 但并不承认自己违法, 他们往往采取一些走捷径的办法。德国人刻板、守时、做事井井有条, 不愿同时做几件事情, 因此签订合同时, 他们要的是具体的内容、细节, 合同一旦签订, 就要按时完成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 (赵湘, 2006) 。由此可见, 在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等诸多方面, 不同的人群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稍有不慎, 都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误解, 从而导致交际障碍或交际失败, 使商务交往无法实现。
对于因对文化价值的诠释不同而引起的交际失败,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文化并没有是与否、对与错的明显界限, 同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商业伙伴的文化背景, 寻找其中存在的差异并相互体谅弥合。在学习掌握对方的语言时, 更多地、更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国情、民俗和人文知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思维习惯,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就能够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因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交际失败
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 交际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所信仰或遵循的文化价值体系是绝对正确的, 漠视交际对方所拥有的文化价值体系, 这种种族自大心理会带来对其他文化的偏见, 也表现为对不同文化个体的求全责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谈判有着不同的理解, 其谈判的方式、方法、技巧及风格也大相径庭, 甚至于谈判时的切入正题的方式也不同。大多数美国人将美国视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民主的国家, 因而认为美国的规矩理所当然是对的 (赵湘, 2006) 。文化的差异导致在一种文化里被认为是合理的行为, 而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变成了不合理的行为。比如说, 在谈判中“较少的目光接触”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心理战术, 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却是一种礼貌和谦虚地表现。类似的“没有私人的会谈地点”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谈判者要把谈判对手放在一个充满压力和没有秘密的环境中。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个人隐私, 谈判也被认为是公开的讨论。在理解时间概念上也有着差异。在美国, 商务人员拖延业务可能是由其它业务繁忙或工作中相互协调不好造成的。但在埃塞俄比亚, 决策时间的长短直接与决策者的地位有关, 因此, 该国的一些基层官员经常用拖延时间的办法来提高自己在外界心目中的地位。对日本人来说, 业务上数月甚至几年的拖延, 并非是他们失去了对该业务的兴趣, 而是想以此达到某种目的。他们深知许多国家的业务远对九等无耐心, 往往急于求成。另外, 在权利分配方面, 中国谈判者会认为作为买方的谈判者处于谈判中的强势地位, 那么就有优势提出有利于本方的提议。而对于西方人来说, 谈判的双方是平等的, 谈判的内容也是平等的钱物交易, 这在中国谈判方看来是不可能接受的 (李相敏, 2007) 。
虽然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出现误会或摩擦, 进而影响的到国际合作、公司利益和工作效率, 但只要双方本着合作双赢实现商务交往的友好愿望, 了解和注意对方的文化特征, 并做出正确的反映和决策, 就能克服跨文化的这种负面影响。
3. 因文化定型与偏见而导致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失败
文化定型 (stereotype) 是人们对其他民族或种族所持有的预想而导致的成见, 例如大多数人一般会认为中国人吃苦耐劳, 英国人保守刻板, 美国人开放随和。这类概括的认识常常左右人们对对方的理解, 可惜的是这样的认知定型很可能导致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失败, 因为并非每一个文化的个体都带有他那种文化的所有定型特征。如果将定型的认知模式套用于某种文化的所有个体, 必然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毕竟同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负面的文化定型还会带来偏见, 而偏见又会给交际双方带来敌意。例如, 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民情知之甚少, 想当然地从定型文化的角度认为中国贫穷、落后、不开化, 在与中国商务人员打交道时傲慢自大, 其思维方式注定会给商务交流带来障碍。
定型文化往往在日常交际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 人们对之的态度常常首先表现为愤怒, 而不是急于澄清其中被歪曲的事实。消除定型文化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消极影响, 要求国际商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世界各国文化知识储备和宽容的博大胸怀, 与人为善, 以实现商务交际为最终目的, 打破定型思维和偏见, 与不同宗教、文化和种族的各类商人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关系。
4. 因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失败
语言是人们进行商务活动时的主要交际手段, 但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 往往会伴之以一系列的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包括声音的变化 (音高、音调、音质和语速) , 面部表情的变化, 身体语言的传达 (体态、身体距离、空间方位、手势、姿态和触摸) 。虽然有些非言语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不同的文化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与使用。例如, 中国人都知道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是”, 但对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一些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却恰恰相反。又如, 一些身体语言在中美文化中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中国人跺脚以示愤怒, 美国人把此解释为不耐烦;中国人演讲完毕, 通常为自己鼓掌, 美国人认为这是不谦虚的表现;但给予或接收礼物时, 中国人使用双手以示敬意, 而美国人对此却不以为然;美国人可能会用手拍打其他成年人的头部以示同情、友爱或鼓励, 而此种行为可能会侮辱中国人 (卢长怀, 2004) 。
非言语行为非常难以捉摸,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交际的进行, 在商务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的方法是在进行商务沟通之前尽量多地了解对方的非言语行为知识和实践, 尊重对方的非言语行为习惯或习俗, 区别不同文化和种族背景的客商, 分别以礼相待。
四、小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间的商务活动更为频繁。然而, 随着国际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 各国跨语言和跨文化商务活动也处在一个多元和异质的文化环境里。由于各国文化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商务文化类型和定势也不同, 特别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均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极大地影响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 甚至会决定商务活动的成败。因此, 重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因素, 探索导致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语言和文化因素而导致的交际失败原因, 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对提高国际商务人员的业务水准, 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明: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根本原因.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
[2]李相敏:刍议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商场现代化, 2007/30
[3]卢长怀: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5
[4]严东韩仲谦: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浅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4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3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信函翻译;商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62—02
引言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在商务活动当中,商务信函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年代,成为了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商务工具。通过商务信函,人们可以自由交流和沟通。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信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角度,看待商务信函的翻译。分析商务信函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做好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工作,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提高商务信函的翻译水平等问题。
一、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一篇好的商务英语信函应该是简洁、流畅而且非常有礼貌的。在商务英语信函也应该只限于单行打印纸。因为那看起来如此简洁,作为商务信函要简短,但重要的是要突出格式、语法、语气、开始以及结尾。这是对商务英语信函英语写作的要求,当我们进行翻译的时候,当然也要追寻这样的原则,进行认真的翻译。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我们会写各式各样的信函,比如推荐信、申请信、感谢信以及推销产品的信函等。在写这些信时,我们也要顾及到对方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审美情趣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你这封商务信函是否成功。例如,在翻译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的信件时,他们会流露出他们民族的奔放和自由,有些词汇,可能作为东方人还是无法接受。我们作为笔译的翻译者,在翻译给中国人看时,就应该适当地去除一些类似的词汇,使阅读信件的人,没有任何的不适。当然在我们写回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添加一定的幽默语言,与之相呼应。这样的情况需要看笔译人员的经验,而且要在翻译内容的准备和完整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的。类似商务活动,也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如果成功可以给双方带来非常高的舒适度,增加合作的意向。但如果相反,也许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样也需要笔译者谨慎而行。由此看来,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工作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商务信函翻译的技巧
在翻译商务信函时,首先要注意格式的转换,其次要注意运用商业套语,最后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专业术语的表达。这都是我们作为译者应该知道的基本要求。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结构上的不同,我们必须根据汉语表达的需要把英语的某些词类转译为汉语的其他词类,比如把名词译成动词,把动词译成名词,把形容词译成副词等。在商务翻译中,适当注意词类转换有助于译文更顺畅、准确,更符合习惯。
例1:The board of directors will hold a consultation about the matter.
譯:董事会将商议此事。(名词转译成动词)
例2:The demand for foreign exchange arises because a country’s residents want to buy foreign goods.
译:外汇需求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居民想购买外国商品。(动词转译成名词)
例3:This is an airliner for Shenyang.
译:这是飞往沈阳的航班。(介词或介词短语转译成动词)
在英汉转换中,名词与动词的转换最普遍,英语使用名词多,汉语使用动词多,在翻译中应注意。以上展示的是翻译商务英语信函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其实也就是我们翻译技巧中的转移法。
除了翻译的翻译技巧之外,我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在翻译方面,也要注意到礼貌的原则。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基本要求。礼貌现象作为确保人类交际成功的基本手段之一,引起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的广泛关注。在跨文化商务的交际中,主要包括商务活动的各种用语习惯和风俗习惯。商务活动中事无巨细,涉及礼仪都无轻重之分。掌握了解这些礼貌用语和礼仪,才能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游刃有余。在礼仪方面做得突出,也会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声望。译者都不要小看我们所翻译的每一封信函。这些信函不仅是公司业务的需要,有时候也能代表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人留给外国友人的印象。因此,译者们一定在翻译英语信函时,要注意礼貌用语。
在商务信函翻译中,不仅要注意礼貌用词原则,更要体现一个您为重(“you—attitude” not “we—attitude”)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译者要从收信人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问题。不能语气过于平和。要让收信人感觉到对方的诚意。不同的人文法习惯可能会有所不同,而我们译者作为他们两人之间的桥梁,应该能起到除了连接以外,还有稳固的作用,使他们双方都觉得踩在这座桥上,比较安心,当然也很舒心。如果语气过于平和,没有翻译出对方的诚意,使之有所疏忽,这其实也是我们译者的责任。有人这样说:“Remember that the word b—u—s—i—n—e—s—s contains both U and I, but the U comes before the I. This is a good sequence for you to remember.”
三、提高商务信函翻译水平的建议
商务信函在外贸往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地道的商业用语,还要注意细节,力求专业和完美。所以商业信函的翻译,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仅应强调译文在内容和文化上的准确,还要根据商务信函的风格和交际功能,使译文在风格特点和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在内容形式和文化方面,要求翻译时内容准确、形式规范、语气礼貌诚恳,能够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也考虑收信人的心情,注意原文的语气。在风格和功能上,要求在译文中体现出商务信函的简洁严谨但不失具体,正式得体但不失亲切礼貌的风格,反映出原文的交际风格。简而言之,商务信函的翻译要注意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准确性和措辞的得体性。
提到文化上的准确,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要了解文化的背景。这也是翻译工作者经常会忽略掉的问题。在做翻译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Reading for Background(了解背景),Choosing Subtitles(选择副标题), Contrasting Cultures(对比文化),这几部分也是我们译者应该了解的环节。只是一味地字面翻译,运用翻译技巧,利用修辞,使之美观,还达不到真正成功的翻译,要真正了解语言的差异、背景的差异,才能翻译出我们称之为成功的翻译成果。
同一词语所在国家不同意义也不同。例如我们中国人喜欢仙鹤这样的词汇,表示长寿,富贵,但在法国仙鹤表示“妓女”的意思;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德文中“gift”的含义是“毒药”(poi—son)的意思;中国的拼音“皮鞋”一词注音为“pixie”,英文“pixie”一词意为“妖精”。而且英语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语言,在单词之中加上“wonderful”也是一种骂人的方式。但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也许只有当地人比较明白。
因此,即使在翻译信函的时候不会遇到不文明的话语,但我们在做汉译英的翻译时,不要考虑得太过简单,国家的背景和文化也都是译者的翻译的考虑范围。尤其很多词汇的运用上,明知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意思,还要那样翻译。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译者,他知道这样翻译多少会有歧义,但他说对方肯定会理解的,毕竟现在都“地球村”了。但很不幸,他很快就被公司辞退了,理由很简单,工作不负责,不认真,造成公司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大家在社会上工作,大部分人要的不只是金錢或者名誉,更加需要的是尊重。在做工作时,明知故犯,不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是让人不可原谅的。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方面是我们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候,要认真负责,注重细节;另一方面译者也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使之能圆满地完成翻译任务。
四、结论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最近世界经济文化变化而出现的客观存在。我们译者应该正视这件事情。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缩小了人与人直接的差距,但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误解。我们译者在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使之避免这样的误会。即使商务信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许没有很多的技术含量,但我们知道每一封信在商业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译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能忽略小的细节,即使再简短的信函,也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揣摩写信者的意图,尊重各国的风俗文化,正确运用翻译技巧,才能译出成功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贾方.跨文化交际中商标名称翻译的策略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2]汤静芳.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珍平,俞婕.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与翻译浅析[J].中国商贸,2010,(19).
[4]奚军秀.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0,(4).
[5]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滕云.浅谈商品翻译的雅与信[J].中国商贸.2010,(19)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4
关键词: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礼貌;中美商务交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间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但由于跨国交流中的交际双方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各自对礼貌的理解、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表达礼貌的方式相差甚远,结果时常事与愿违,礼貌待客但对方却感受不到礼貌带来的喜悦。因此,只有了解交际双方文化差异,才能有效地传递礼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1-8 月中国出口总值美国居首位,[1]美国是除欧盟之外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可见,提升和美国商务交流的质量十分必要。荷兰学者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国内学者对国际商务交际中礼貌原则的探究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商务信函、商务谈判方面,而运用霍氏理论就中美两国商务交际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将用霍氏理论对中美商务活动中社会交际称谓、道谢和电话用语的礼貌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两国间商务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1 礼貌原则与现象研究综述
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对交际的成功有着重大影响。过去二十几年中,国内外学者对礼貌原则和礼貌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7 年,Brown 和Levinson 在《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中“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揭示了礼貌是语言运用中的普遍现象。他们认为人有积极和消极两种面子需求。积极面子需求是指作为社会人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或赞许的面子需求; 消极面子需求是指希望自己的行动不被人干涉的面子需求。针对这两个类型的面子,语言研究团体提出了相应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3]而Leech 提出礼貌原则来补充Grice 的合作原则,他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将礼貌原则分为策略、慷慨、赞誉、谦虚、同意以及同情六个准则。[4]在中国除了一些介绍国外礼貌理论的文章外,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顾曰国对礼貌、语用与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与汉语文化相关的五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5]束定芳对Lecch 的语言观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6]探讨了受礼貌原则制约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手段运用和特点;[7]陈融探究了如何运用礼貌原则保全交际对象面子不让对方丢面子。[8] 2 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
荷兰学者Hofstede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得出了表现各国核心文化价值的4 个层面”,[2] 即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刚柔性(masculinity)、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后来他又拓展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long term orientation)。在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mind 一书中,他对这五个文化维度进行了如下描述:[9]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如家庭)中相对弱势的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均可接受的程度。权力和不平等是存在于任何社会的根本事实,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个人主义是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人融入群体的程度。强调个人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松散,大家都只关心自己或自己“小家”;而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就融入一个强大具有凝聚力的内部团体。这里的集体主义与政治无关。刚性是相对于柔性而言,是指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的分配。研究表明:相比刚性价值取向社会,柔性价值取向的社会之间差别不大;在刚性价值取向的社会,男性充分自信、竞争力强而女性则类似于柔性价值取向社会比较谦逊、温柔。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社会成员对不确定的情形感到不安或舒服的程度。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对不确定的情形容忍度低,因此他们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安全措施等尽量将不确定性最小化;而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正相反,他们希望越少法规越好,他们不喜欢被传统、习惯束缚,是相对论者。长期取向是相对短期取向而言,可以说该维度关注的是人的德行而非事实。长期取向文化中人们有毅力;短期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传统,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保护自己的“面子”。霍氏文化维度中的中美礼貌策略
国际商务交际中,文化冲突将导致交际失败。文化差异的大小决定了冲突的严重程度。差异越大,就越容易引起冲突;反之,则越少冲突。本研究选择美国作为交际对象,除了因为美国是除欧盟以外和中国有最多商务交流的国家,还因为霍所做的事情道谢,这些成员会感觉很不自在,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不被对方当成自己人而感到愠怒。因此,在中美商务交际中应尊重交际对象个人的努力,并及时表达感谢。3.3 电话礼貌用语
电话因其高效、反馈及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被频繁使用,因此能否将信息得体、礼貌地传递给交际对象不仅要求接打电话的工作人员要能准确地使用交际对象的语言传递信息,而且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霍氏的个人主义文化维度对提升中美两国电话交际中礼貌传递很具指导意义。由于中美在该维度上差别巨大(20/91),两国文化在表达礼貌的方式和评判标准也颇为不同。美国文化中个人权益至高无上,交际中他们倾向突出团体中的个人;而中国文化中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交际时人们大多没有突出自我的意识,一般是弱化个人,突出集体。美国人在接打电话过程中他们会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如:Hello, Mary is speaking.这种直接告知的方式不仅向对方传递了一种尊重,同时也希望自己得到对方的尊重。而在中国,接电话时人们习惯于先询问对方想要跟谁通话,如果对方没有问及,通常不告知自己的身份。即便亮明身份时,还常为笼统的身份,如“我是XX 公司的”。通话结束后全然不知对方是谁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为了表示尊重,美国人结束通话时通常会对打来电话的人表示感谢,否则会被认为是很无礼的行为。他们在重视自己的同时也把交际对象作为应该尊重的个体对待。而在中国,结束通话时没有向对方表示感谢的习惯,参与交际的个体代表的是集体,也将对方看作集体的代表。因此,中美使用电话进行商务交流中,应充分重视、尊重对方的个体身份,才能更好地传递礼貌。4 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交际者态度可以夸大文化冲突也可以将其降到最低点。本文运用的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只对中美商务交际中的社会交际称谓、道谢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进行较肤浅的礼貌策略探究,而未涉及国际商务交际中的诸如寒暄、称赞、谈判等方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
商务交际礼仪基本概念 篇5
一、礼仪概念:
礼: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的感情,具体表现为礼貌和礼节。
礼貌: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礼貌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
礼节:是指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礼貌与礼节是相辅相成,礼是礼貌和礼节的统一体。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随着具体的礼节行为。
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同时,它也指一件事情的分寸、度量,具体表现为仪式。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或者说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标志.其表现形式为谦虚而恭敬的态度,优雅而得体的举止,文明而礼貌的语言,大方而高雅的装束等.二、现代礼仪分类
现代礼仪可分成以下五块。
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讲究的礼仪。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服务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如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社交礼仪:就是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国际礼仪:是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在上述的分支礼仪中,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并且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故可称为行业礼仪或职业礼仪。而社交、国际礼仪的划分,则主要以交往范围为依据,所以二者均可以以交往礼仪相称。
三、礼仪的作用、功能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的基础。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问都重要。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他的专业知识,而70%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品质和社交能力、社交技巧和原则,非庸俗关系)。
学习礼仪,简而言之,它有以下作用。
1、弘扬礼仪传统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几千年来,创造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风尚、习俗、节令、规章和典制等等,并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所沿袭,这些礼仪习俗,反映了我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良品质,勾画了我国民族的历史风貌。
《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为“三礼”。“三礼”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着。《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它被人们誉为“古今奇书”。《三字经》已经被翻译成英、法、俄等多种文字在国外流传,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作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流传着许多讲究礼仪的佳话。比如“廉蔺交欢”(讲究礼让)、“张良纳履”(尊老敬贤)、“程门立雪”(尊敬老师)、“管鲍之交”(交友之道)、“三顾茅庐”(待人以诚),这些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对今人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可见,讲究礼仪,按照礼仪要求规范我们的行为,对继承我国礼仪传统,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风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提高自身修养
礼仪是一种高尚、美好的行为方式,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味,完善人的人生。一个人讲究礼仪,会使自己心胸豁达,谦虚诚恳,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在礼仪的熏陶下,人们的修养会自觉地提高,匡正缺点,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完善个人形象
案例:一位先生要雇一个没带任何介绍信的小伙子到他的办公室做事,先生的朋友挺奇怪。先生说:“其实,他带来了不止一封介绍信。你看,他在进门前先蹭掉脚上的泥土,进门后又先脱帽,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很懂礼貌,做事很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这表明他心地善良,知道体贴别人;那本书是我故意放在地上的,所有的应试者都不屑一顾,只有他俯身捡起,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
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谈吐温文尔雅,思维十分敏捷。怎么,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由此可以看出,讲究礼仪对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个人的形象。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公众面前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以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而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4、增进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
不管你是什么人?你必须要和别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有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交往,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5、塑造组织形象
每个组织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而组织形象的塑造处处都需要礼仪。
通过组织员工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礼貌礼节、仪式及活动过程表现出来,它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基础工程。任何不讲究礼仪的组织,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古人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礼仪是立国的精神要素之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讲究礼节礼仪,注重礼貌是最基本的要求,它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厦起着基础作用。提倡礼仪礼节,做到文明礼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文明礼貌素质,才能建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交际礼仪的原则
1、遵守的原则
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保持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少,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都要以礼仪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违背了礼仪规范,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自然交际就难以成功。
2、敬人原则
孔子说:“礼者,敬人也”,敬人是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礼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当然,我们强调的尊重不仅仅是尊重他人,也包括自尊。
3、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
解他人,而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惟有宽容才能排除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障碍。
4、适度原则
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比如见面时握手时间过长,或是见谁都主动伸手,不讲究主次、长幼、性别;告别时一次次地握手,或是不住地感谢,让人觉得厌烦。礼仪的施行只是内心情感的表露,只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
5、真诚原则
商务交际中的电话礼仪 篇6
商务交际中的电话礼仪
电话形象
第一,时间和空间的选择:休息时间别给人家打电话,晚上10点之后早上7点之前,没有重大的急事别打电话。
第二,通话的态度:语言、表情、动作;
第三,通话的内容: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事,有多少事就说多长时间。
座机的使用
打电话之前写好备忘录:
准备好通话时的.文件和需要的相关资料,以及随时记录的笔、本,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查阅对方电话号码,确认无误;讲求“效率”,长话短说,通话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要点。
接听及时,铃响3声将电话接起;
礼貌应答:“你好!××公司”;
接到打错的电话,应温和友好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您打错了。”
电话完毕后要道“再见”,并等对方先挂断电话后再挂电话,话筒要轻轻放下。
手机的使用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礼仪专家把手机归纳为“基本社会公共礼仪”。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诸如飞机上、音乐会堂、会议进行中、汽车驾驶途中、医疗诊室,宣布手机为不受欢迎者。
1、手机的携带
正式的场合,切不可有意识地将其展示于人,如把它们握在手中,别在衣服外面,放在自己身边,或有意当众对其进行摆弄。
恰当的放置位置:
一是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二是上衣的内袋里,或是开会的时候交给秘书、会务人员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比如手边、背后、手袋里,但最好不要放在桌子上
2、手机的使用在公共场所不要使用手机;
保证畅通;
重视私密;
注意安全;
短信礼仪。
手机短信礼仪
(1)发短信一定要署名
(2)短信祝福一来一往足矣
(3)有些重要电话可以先用短信预约
(4)及时删除自己不希望别人看到的短信
(5)上班时间不要没完没了发短信
(6)发短信不能太晚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7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
为了具体了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特对我院11级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管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实发问卷77份,收回问卷77份,有效问卷75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他们对自己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看法如何;在校学习期间,商务英语专业是否强调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并要求他们对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有关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提出建议。
下面对问卷调查中的部分题目进行数据分析说明。
1.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你认为自己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如何?
70%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而只有6%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很好。
2.你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从业发展有多大帮助?
64%的学生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自身的从业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而只有4%的学生认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从业不是有很大帮助。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3.你认为在校期间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是否有好处?
6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多开设一些与跨文化商务交际相关的课程是很有益处的,多增加跨文化环节的导入尤为必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其能力,巩固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知识并提升运用能力。
4 .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遇到障碍时,自己能冷静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
当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遇到障碍时,只有9%的学生能够冷静的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而64%的学生还不能从容应对。
接受问卷的11级学生当时已是大三,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较弱,还不能在涉外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具体对策
1.运用“文化移情”策略,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校园里营造真实的跨文化商务语言的文化氛围,既可以转变由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固有的认知模式而带来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又可以在多元文化沟通和交流中形成文化移情的意识。通过交际情景的仿真模拟,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亲身经历跨文化商务交际。再者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文、声、像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涉外文化的商务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高职院校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需要对“语言、商务、文化”之间的关系能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地体现出来。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感悟到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要能够形成“语言、商务、文化”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将三者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在“教中学,在学中练”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跨文化商务交际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敏感度及洞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多样跨文化商务交际形式,以任务为导向,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3.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实践能力。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要明确意识到跨文化商务交际对自身未来的从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具备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指对外来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学习本身就是有目的、基于比较的过程,因此自己在平时的实践中要对它有一种认知能力,要做到尊重和互动的姿态,能更大限度地结合专业知识并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条件,提高自身对跨文化的敏感度,使自己从中获得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技巧,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和体验式学习方法,熟悉文化行为规则、了解文化信息、从而形成文化理解意识和文化移情,让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素养逐渐提高。
三、结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 函电 写作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正在不断加强,由此形成了跨文化的交际背景。在此背景之下,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也就存在比较大的中外文化差异。若想确保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的准确性,使其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就需要相关人员在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解决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函电的中外差异
1.权力差异。权力差异即权力距离,主要指在组织中,权力本身的集中程度以及社会中接受权力不对等的具体程度。在企业环境中,权力距离主要指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社会距离与情感距离。西方国家一般权力距离较小,尤其在美国,企业内部的员工不会接受“管理特权”这一观点,上、下级之间通常是平等的。因此,在商务英语函电中,西方国家一般会直呼对方姓名,如Dear David。但是在中国,权力距离相对较大,上级与下级比,特权较多。因此,我国的商务英语函电。在称呼他人的时候,一般要带上对方的职务头衔,还要运用敬称抬高对方地位。
2.礼貌差异。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礼貌性是重要的写作原则之一。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写作商务英语函电,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了得体、赞扬、慷慨、赞同等,这也是西方国家认为双方达成最终商务合作的首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礼貌原则的内涵则是倾向于尊重对方,贬低自己。因此,在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中,若是一味贬低自己,不仅无法收到预想的效果,还会令对方产生误解,导致双方商务合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如何写好商务英语函电
1.认识中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函电写作需要相关的写作者预先对双方的写作差异、文化差异进行合理的了解与分析。在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先要清楚对方国家在人称称呼、礼貌性等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在写作中根据对方的特点进行展开。此外,写作者还应当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与禁忌、习俗等,掌握中外文化的主要差异。这样,才能避免在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中出现对方无法接受的语句等,保证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效果。
2.学习商务英语知识。若想保证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效果,还需要写作者不断学习商务英语知识。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商务往来,一般都是两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因此,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除了会具有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之外,还会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商务知识、礼仪知识等。因此,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者应当多学习商务英语知识。
某公司经常与别国公司进行商务往来,该公司的管理者要求相关人员在写作商务英语函电之前,先学习商务英语知识。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平时十分注重商务英语专业词汇的学习,在学习中主要参考英—英解释,而尽量不依靠中文解释,并且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注重相应的词语搭配等。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长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之后,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及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在写作函电的过程中保证了专业性与规范性。由于该公司的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比较标准、规范,因此与别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紧密的商务合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重视商务英语函电的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的所有原则中,礼貌原则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原则之一,因此,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者一定要重视该原则,以保证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质量。写作者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在商务英语函电中应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could you please”、“I'm sorry”等。这些礼貌用语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消除双方之间的距离感与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此外,写作者在商务英语函电中,还应当较多采用友好的语气进行写作。语气是写作者个人态度的合理体现,可以将写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采用友好的语气来进行写作,可以帮助双方之间进行高效沟通。写作者需要注意的是,若想使写作语气比较友好,可以多使用被动语态或疑问句,也可以对商务英语词汇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语句的顺序进行调整排列。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处于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务往来,都需要应用商务英语函电。因此,相关人员首先应当了解商务英语函电所存在的中外差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的准确性,如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掌握商务英语知识等。这样,才能保证商务英语函电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得以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煊,周凝绮.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2).
[2]曹悦.商务英语函电写作风格演变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何正英.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中的失误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2012(33).
【跨文化商务交际答案】推荐阅读:
跨文化交际与商务沟通08-05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10-03
跨文化商务合作06-05
跨文化商务谈判10-28
商务文化导入07-18
电子商务文化11-16
电子商务企业文化08-13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06-19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09-27
商务英语文化交流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