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共12篇)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1
引言
商务英语作为商务事务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要熟练应用商务英语,就必须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商务交际技能、商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跨文化背景等知识的应用技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事务处理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突显出它的独特功能,它不仅是一种语际转换,更是国内国际贸易的语言纽带。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因此,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就需要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全面的国际商务知识以及博学的跨文化知识,这样方可更好地应用商务英语为对外贸易服务。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
“信、达、雅”是翻译的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除了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全面的商务知识之外,还涉及更加广博的跨文化知识,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方面应根据国际文化背景通过语言转化恰当传递商务信息,促进商务事务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达成。本文从国际视野出发,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探究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技能,更好地为国际商务交易与活动服务。根据商务英语的内涵与性质特征,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词汇翻译的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呈现文化的特色与内涵,英语词汇内涵丰富,所以对上下文的依赖较大,词汇本身的独立性较小。汉语语言词汇内涵相对单向,语义明确,对上下文的依赖相对较小,独立性也较大。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在词义表现方式上有差别。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造成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因素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思维差异、联想差异。
2.句子结构翻译的文化因素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结构上有很大差别,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集中体现在:(1)英语强调主语,汉语强调主题。英语重主语突显主题,商务英语中的主语大多体现物体,因此主语被置于句首,强调其重要性;而汉语则重语义,往往在主题或者主语之前添加很多修饰成分,体现主语或者主题的重要性,更多时候使用四字句、独词句、言语、等句式形式表达繁琐的语义。(2)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商务英语亦是如此,句子逻辑性强,形态完整。汉语表达思想时采取的是思维向语言直接外化的方式,词语和句子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语境的存在来表达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语义信息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理,注重以神摄形。(3)句式倒装。由于不同文化造成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句子中往往对两个以上的修饰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即为定语后置。如:“This is the reason why I am not in favor of revising the plan.”而汉语中常常将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前,体现出对中心词的定格修饰。(4)代词的使用。It的用法以及we,you泛指的使用。如:我昨天收到了你的信(Your letter reached me yesterday.)。“忠实、准确、统一”——这是刘法公先生提出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
3.商务英语语用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多,知识面广,它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关系到国家地区经济贸易的交际语言,因此商务英语的语用意义至关重要。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小到日常寒暄、称呼、邀请,大到合作协议、商务谈判、商务业务来往等都充分体现商务英语的语用价值,要达到商务贸易顺利进展,合作共赢的效果,翻译商务英语时既要考虑到专业知识、词汇意义,还要考虑到商务英语语用的文化差异因素。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分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究做好商务英语翻译的对策,顺利拓展国际贸易,开展商务活动,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文化差异一般情况下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体现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上。
一是商务英语语言简洁、缩略语较多。按缩略语的构成结构可以分为:实词或者虚词首字母缩略,如:FOB(离岸价)、F.B.E.(外国汇票)、GNP(国民生产总值)、NIT (负所得税);单词的一部分构成的缩略语,如:quota(报价)、pat(专利)、heli或copter代表helicopter(直升飞机);每个单词取其一部分构成的缩略语,如:CEO(首席执行官),全称为“Chief Executive Officer”;取一个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构成的缩略语,如:NTBS (非关税壁垒)、ft(英尺)、S/S (轮船)、wt (重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缩略方式构成的缩略语,如:A-bomb (原子弹)、B-girl (酒吧女郎)、Skylab(空中实验室)、OTC(市场外交易市场)等。
二是商务英语大量使用委婉语,以避免语用忌讳。商务应用使用的范围涉及到国际贸易,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处理、商务谈判、货运、交易、合同签订等方面不可避免会跟外国商客沟通交流,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长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由于不同的人所接受的社会、家庭、企业的教育不同,在思维方式、话语使用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避免在国际商务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商务英语中应大量使用委婉语,以尊重合作方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以求商务实务的顺利处理。
三是在商务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陈述句、数字、商务术语及法律词汇等。使用被动句的目的是为了在商务交易中突出物质交易的重要性,使用陈述句是为了体现交易事实的实效性,大量使用数字、商务术语和法律词汇,是因为在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话语者所谈及的内容都是以物品交流、商务交易和严肃的法律条款,商务贸易会牵动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所以这些词汇必然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
商务英语翻译的对策
针对以上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影响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影响,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应对商务英语翻译:
1.精确应用翻译重点词汇
商务英语中的法律、商贸、数字等方面的专业词汇较多,因为涉及到制度、交易和经济利益等,所以在处理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重点词汇的翻译,一定要做到翻译中的“信”,只有这样,方可使商务英语所涉及的内容达成最终的交易。语言应用的显著特点就是专业性强,词义面相对较窄,词汇运用较为科学、专业。
特别是法律条文、合同条款和数字翻译,一定要做到精确,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更严重的是惨重的经济损失或者触犯法律,一定要谨慎精确,必须达到“信”。
2.合理处理英语句式和语态
由于商务英语在某种意义上也有科技英语的特点,因此在语法结构上应用的被动句、陈述句、描写句、礼貌用语等较多,而感叹句、祈使句相对较少,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处理方面,要采取客观、实事求是、忠实原文的技巧,在这方面就要合理处理商务英语的句式和语态,做到翻译技巧中的“达”。既不会改变原文的意图,也不会掺杂翻译工作者的主观意图,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商务贸易双方,使其共赢互利。
3.准确诠释文化元素
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务贸易的过程也是国际经济文化历史交流的过程,在商务英语翻译处理上一定要注意不同国家对颜色、数字、礼节、餐饮等方面的忌讳,力争做到翻译中的“雅”。如何做到既不违反各国禁忌,又不失文化元素,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者要博览群书,了解跨文化知识,保持思维敏捷,要注重英语单词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实践中就要剖析语言表层的含义,挖掘文化根蒂;在必要的语境中,要将直译、意译和注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达到文化的“雅”致效果,如实在难以意译最好体现文化元素的原意,使语言具有异国风土人情;在颜色、数字、礼节、餐饮、宗教等方面有禁忌的国家,在处理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一定做到对这些方面的回避或者委婉地表述,以表达对他国文化的敬畏,尽量不要触犯对方的文化禁忌,否则会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国际贸易的短路,甚至惨重的经济损失;还要避免使用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以防触犯对方的情感触觉;同时,还要结合汉语习惯,恰当地将商务英语与汉语中的习语和规范语所反映的文化元素体现出来,做到英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既不失商务英语的本土文化,也不失翻译的神韵。
4.全面分析篇章逻辑
商务英语类文章篇章结构特点是以事实为内容,行文格式较为固定,主要的体裁有:商务报告、商务合同、商务信函和商务评论等类型,而且结构鲜明,文章的篇章结构逻辑性强,意义连贯。主要体现在句子结构规整,段落安排紧凑,语篇思维严谨。语句之间的语义和段落之间的行文连贯、逻辑紧密,上下文思路连贯,通常遵循先综述后分述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处理商务英语翻译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其语篇结构,理清篇章的语言逻辑、语义逻辑和语用逻辑,用恰当的汉语转化源语言的准确信息,因此在商务英语篇章翻译时,尽量做到“信、达、雅”的综合应用,使商务英语翻译时既达到语码的准确转化、每个关键信息的正确传递,同时又保证源语言和汉语或者转化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国际商务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贸易双方的合作,进而推动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国际贸易的频繁,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广才博学,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强化商务专业知识,更要了解学习更多的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才能应用自如、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类型商品的国际商务贸易,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在尊重贸易双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将商务信息传递出去,促进国际贸易双方的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另q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盼:《浅析跨文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因素》,《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11期。
[2]李刚、安洪霞:《从跨文化视角看商务英语翻译》,《大家))2011年第4期,第148-149页。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陈克俊:《跨文化语境视野下商务英语翻译策略研究》,《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第196-197页。
[5]李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6]王学文:《新编经贸口译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7]蒋晓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2006。
[9]《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民族文化差异研究》http://www.chinaqking.com/yc/2011/194253.html。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2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因素
各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文化在观念上指导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也影响国际商务中各种各样的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样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及其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能有力地促进企业迅速走向国际市场.
作 者:王玉平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辽宁,大连,116600刊 名:大连民族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年,卷(期):6(5)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 商务 分析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运用最管饭的语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语翻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生产模式,农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文化对农耕中“牛”、“马”等动物拥有特殊的喜爱,语言使用中表现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的应用多有喜悦、喜爱之意的蕴含;西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更加注重生产的方式和生产效率。因此语言的使用中对于动物名称的使用则不会像中国人使用的那么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形成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中英文翻译中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国单词“zephyr(西风)”。由于英国西邻大西洋,东面面对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形成英国和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英国人的语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独特的文化含义,具有“和煦、温暖”的意思。而中国地大物博,与英国的大西洋气候不同,中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汉语语言中“东风”表示“和煦、温暖”的意思。因此在进行中英两国语言翻译时应当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由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其三,中西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差异因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思想经济发展中拥有深厚的“小农意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颜色运用中,中国人认为“红色”“黄色”都是农业收获的颜色,汉语中通常用“红色”“黄色”表示喜慶的颜色,常见的汉语形式“红白喜事”,“红色”表示喜庆,喜悦,中国人举行婚礼时通常在婚礼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表达喜悦之意;汉语中“白色”表示“悲伤、死亡”,因此中国人通常会把“白色”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为主,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在西方的语言运用中,“白色”是纯净的、神圣的,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通常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对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喜事”,当英语中出现“红白喜事”这样的情况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时,通常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类似“白色”这样的词语应用在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截然相反,因此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准确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产生,影响中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人们对崇拜物也有众多禁忌。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龙”象征着高贵,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龙”字的使用是避讳的,同时也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含义。西方以上帝作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认为“龙”狰狞恐怖,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龙是邪恶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对于“龙”的喜爱程度与中国则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长幼有序”,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避免对长辈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称呼”代替,而西方人经常以长者的名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意。
结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进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对中西方语言进行翻译时的准确度的提升,保障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准确程度,为双方的贸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备的语言交流途径,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v.11;No.10308:84-86.
[3]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No.44410:64-67.
[4]肖平飞.论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v.9;No.4903:99-102.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词汇语法,跨文化
有了国际间的商务交流,并在交流中使用英语做为中介语言或交流工具被称之早期的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能更直接让双方获得对方对于商品交易的诉求以及商品信息,贸易双方就商品进行必要的谈判和交流。应该说商务英语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贸易为商务英语提供了“舞台”。
一、商务英语的产生与发展
1 . 商务英语的产生。商务英语 ( E n g l i s h f o r s p e c i f i purpose,以下简称ESP)的语言属性决定了它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用途的英语。它是在国际贸易实践或者是区域贸易活动中产生的,有文字记载的商务英语交流是在5个世纪前就已经产生了。有学者认为是在15世纪末由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于1483年左右发明的,在他位于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的印刷厂中印刷出来的,是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他仿造当时在欧洲各国通行的法语小册子做成的。它采用了英语与法语双语对照的形式。手册中的英语与法语并没有相关的语法或法语语法信息,只是突出了在英语与法语语言在商务交流中的重要的交换信息,不可与现在含有语法及行业规范、文化差异特点的商务英语体系同日而语。
2.商务英语的发展。商务英语首先发韧于社会实践,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技术转让、国际旅游、海外并购、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等。可以说只要存在国际贸易的行业或商品活动就有商务英语的交流。同时,商务英语信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笺”的含义,它的内涵更广更多。可以是商务报告、合作介绍、电子邮件、国际文传、产品说明、购销合同、投资意向、商业广告、谈判纪要、外贸单证等等。这些信函在文本语言及使用规范都各具特色,特别是不同的信函方式所使用的语言及各式都各不相同。
二、商务英语的实践应用
1.商务英语的作用。做为国际通用的贸易语言,商务英语在建立业务关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试想,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互不相识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商品的说明、信息,如何才能够实现交易。因此,商务英语此时的作用就十分明显,能够使进口商和出口商相互了解、取得联系的渠道。商务英语信函可以是介绍本公司的主要产品、主营业务以及表达与贸易商或潜在贸易伙伴合作的愿望等。建立业务关系信函和回复建立业务关系的信函要表达的诚挚、有礼貌,以便给将来的合作伙伴留下良好的印象。
2.商务英语信函的价值。商务英语信函的价值在于,可以在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和了解商品的桥梁,让双方在了解、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完成交易,从而为企业的贸易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帮助。同时,商务英语信函是国际贸易的载体和传播媒介。目前,国际贸易种类繁杂,交易细节事无巨细,经济形势风云变换,文化差异多种多样,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与翻译工作的就是要用专业的语言和描述将这些信息给双方以准确传递,以促进交易的实现。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商务英语信函为交易双方提供了高效、省力、便捷的沟通渠道。而高效的商务英语翻译及简明扼要的商务英语信函,能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取利润。
三、商务英语信函的词汇、语法特征
商务英语由于是一门专门服务于国际贸易活动的语言,并应用于相关专业领域、专业技术和特殊的政治经济语境之下的英语。那么它就有它自身的特殊用法(语法)和固定的词汇,这是客观现实要求的必然要素,是商务英语内在的特征。当然,商务英语由于其本质是英语语言,就一定具有英语语言的通性和使用规律,并不是商务英语由于具有独特性就可以摆脱英语固有的用法、写法而特立独行。而它具有的独立性又决定了商务英语信函有自身的词汇和语法特征,主要有:
1.由于商务英语信函的产生来自实践,为商务活动提供服务。因此,商务英语信函的词汇会更加丰富和更能够直达实践中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商务英语信函要完成对商务实践活动的服务,就要不断完善和改变自身词汇和语法,以满足多种多样的商务活动特点。同时,由于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差异,使得商务英语信函在实践过程中(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会因文化差异而改变,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会产生迁移)不断确立了自己的体系,既具有行业特点又具有通行用法。
2.商务英语信函的语法特征表现在常常使用被动语态。例如,商务英语信函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给与对方以详细、准确、可查的说明等内容。因此,不管是出口商还是进口商总是愿意主动的发起邀约,以显示诚意。在英语语言中,主动语态的使用所强调的是动作的发出者,或者说是动作的具体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强调的是所做动作的承受者。在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一般不会使用很强烈的主动语态,而是尽可能的使用被动语态,这样可以不强调信函内容的执行方,而是合作的态度,主要突出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等规定的职责。如:
A.You did not lace any order from us for the last two month.
两个月以来你方未向我方订货。
B.No order has been laced from us for the last two months.
两个月以来我方还没有收到任何订货单。
使用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主要是避免失礼或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度,会造成对方反感,让对方产生傲慢无礼、自大狂妄的印象。而在国际贸易中一定要委婉、含蓄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失去原则和必要的商业要求,只是使用被动语态可以给对方留有自尊或给自己留有余地,以缓和商业竞争中的紧张严肃的氛围。
四、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点
商务英语信函首先表现在信函内容需要准确表达信函中涉及行业的特点。如本文第二节示例,食品的特点和钢铁的用词特点不同。就是商务英语信函需要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商务英语各行各业不同的语境要求使用不同的词汇来准确表达,同时表达不同的语义,在翻译过程也要特别注意。
其次,商业英语信函无论在写作还是翻译过程中因为涉及的内容事关重大、需要承担责任。这要求撰写商务英语信函的文本内容逻辑严密、用词准确、符合规范、责权明了。具有很强的严密性,表达的意思和内容没有第二种解释。所以,商务英语信函中会大量的使用术语或者是不会产生歧义的词汇。同时,考虑到文化差异,还要为对方的是否接受充分考虑。
最后,商务英语信函具有简洁性,由于商务活动就要讲究效率,时间就是商机,时间就是效益。因此,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要简洁明了,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及准确性,不能拖泥带水,冗长拖沓。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格式用语就要求不能够过度的延误所要表达的初衷或内心认识。例如,
Dear Sir I Madam,
Some persons in your company has comment?ed about products of our company publicly in an unfair way yesterday.Today,this unfair comment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good image of our products and company.We feel sorry about all this.
So,we strongly request that you issue a state?ment to clarify all the unfair comments,make an apology to us in public within three days and compensate one million dollars for our loss.If not,we will resort to legal solution.
Burton
文中的“clarify pklaera/fai]澄清、说明”“resort[n'zort]B3求助于、诉诸于”就是较为典型的商务英语信函的用词及语态。
五、跨文化对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与翻译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与翻译过程中,跨文化的影响非常大。由于汉语是高语境文化,英语是低语境文化,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转变(翻译)过程一定会出现文化迁移和语义差别。同时,由于汉语更注重表达整篇意义,英语则注重上下文逻辑。因此,商务英语信函的文本写作与翻译中常常出现双方互不理解的表达内容。另外,中国商务人员由于语言文化的固有影响,喜欢迂回、谦和的来说明问题、解决办法、最终结果。会用一些比喻和其他实例来辅助说明。而西方的商务人士则更喜欢就事论事,喜欢使用明确的指令语言来说明造成问题是谁,如何解决。因此,造成中英商务商务人员对信函内容交流不畅,中方认为对方傲慢,对方认为中方心虚,产品不过关等等,则就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无论中英两方,在写作商务英语信函之前,要了解双方的语言文化背景,加强中英词汇的积累,理解在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运用。
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 篇5
设便宴优先考虑的问题是菜肴的安排。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客人吃什么,而是他不能吃什么,有什么食物是忌口的。如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
引导者与客人行进时前后顺序的基本原则是,纵向上前排高于后排,横向上内侧高于外侧。所以,在客人认路的情况下,应让客人走在前面,使其有选择权。若客人不识路,引导者应站在客人的左前方进行引导。
讲究规范性,如自助餐基本礼仪是:多次少取。饮用咖啡礼仪:喝咖啡时一般调羹不用,让其平躺在碟子里就行。最不能出现的错误是,拿调羹舀食。介绍主人与客人认识时的先后顺序:第三人介绍主人与客人认识时,需按照主人与客人的定位来介绍,属于宾主介绍。标准的作法是先介绍主人,因为客人有优先知情权,让其优先了解情况,以免造成尴尬。
2.如果您代表我公司与华为公司在嘉辉会谈判交换机胶袋和合同事宜,请结合所学商务礼仪,细述着装、入座、介绍方面的礼仪以及如何离开,送客。
1.着装
商务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
2.入座
首先从自我检查开始,安排好会议室或接待室;自我定位,自己坐在什么位置,华为公司的代表坐在什么位置,商务礼仪的座次原则是右高左低,而左高右低是政务礼仪,这一点千万不能搞混。
3.介绍
谈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作自我介绍时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询问对方要客气,如“请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
4.离开送客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 高职教学
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涉及跨文化因素的意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习语言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由纯粹的语言教学转变为语言与文化并重。但是,在目前高职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跨文化因素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仍然存在重语言轻文化教学的观念;其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商业、运输、金融、旅游等各行业都在快速融入这个大市场中。很多外国商品进入到中国市场,中国商品也不断涌入外国市场,中国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商务人才,也就给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高职学生应该掌握更多国际商务规则、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跨文化因素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商业管理者并不了解众多国家的文化习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各国文化的差异,同时意识到这种差异性会给商务经营管理造成怎样的影响,尽量避免判断失误给商务活动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与阿拉伯国家的企业进行贸易合作,应该事先找一个担保人帮你进行预约安排;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对于首次商务会面也比较偏向于通过中间人进行介绍,同时在接洽的过程中最好以书面形式用意大利文进行记录。到不同的国家进行商务旅行,行程的安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注意避开所去国家的公共假日,因为在西方某些国家,在假日是不习惯谈生意的。例如美国和加拿大,包括欧洲某些以基督教为信仰的国家,尽量不要选择春节前后的两周;而要去日本时尽量避开八月半这一天,因为在八月半这一天是日本人祭拜祖先的日期;去以色列不要选择在安息日,安息日从星期五晚上日落之后到星期六的日落,所以,以色列人的工作日通常是从星期天开始到星期四。
二、加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对策
1.加强商务英语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商务英语所使用的教材仍然偏向商务文化,忽视了现代各国文化的重要性。一本具有跨文化因素交流发展的外语教材,必须适合高职学生的年龄,并且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们展示丰富的外国文化。然后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语言活动,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由于高职商务英语教材中涉及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现实生活。因此,在目前的高职商务英语的教纲中便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熟悉其他国家的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教育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多应用一些能够真实反应社会文化现象的教学材料。同时这些教材中的语法体系还必须融入一些跨文化因素,除了包含一些商务英语概念、语法结构,还应该包含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2.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 加强师资素质建设。为了更好应对跨文化交际教学深化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跨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其中广义方面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仪等;狭义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国家的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非语言交际等。因此,高职商务英语老师必须不断加强各国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创新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是加强学生之间沟通能力的培养,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增加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再次,有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各国文化背景知识更好的融入到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各国文化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树立自我完善意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导致学生浪费大量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缺乏兴趣,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熟悉单词上。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普通英语的教学内容,其二是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因此,商务英语不仅涉及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也涉及英语专业词汇知识。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对各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后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采用英语进行交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锻炼,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跨文化因素要求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其定义和模式,深入理解世界各国商务交际活动,通过运用商务英语来沟通各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以此掌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具体的来说主要包括:文化交际中的礼节、不同文化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节目有关的风俗传统、中西方语言中常见的禁忌等。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得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形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际活动的双方没有达成一种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的认同并不是一种“文化强加”,而是指的“求同存异”,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一种人本主义的文化观,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凌县华.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N].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05).P31.
[2] 徐喜峰.谈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N].辽宁高职学报.2011(07).P20.
商务日语当中的文化因素影响 篇7
一、语言与文化的相关性
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家拉康认为, 文化的任何表现同语言功能 (也即同象征符号观念) 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某种语言的特有结构把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的东西从小影响婴儿的心理和行为, 在他无意识中形成一种文化结构。
语言对世界的分类带有人的很大的主观性。“一种语言的词语与其说是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现实, 还不如说是反映了操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兴趣所在”。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符号能容易地从一种官能转移到另一种官能, 从一种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技术, 可见单只语音并不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语言的基本事实毋宁说在于概念的分类, 概念的形式构造, 和概念的关系。……语言, 作为一种结构来看, 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人类集团的语言习惯建立起来的。”一种语言的形成, 就是一个创造有体系的世界整体的作业。玛克斯德索也指出:“虽然, 也许文学的效果在一开始以感觉意象的存在为条件, 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多余的了。语言已经凝聚成一个世界, 一切精神效果都隶属于它, 就像隶属于外在世界一样。”
必须指出的是, 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所折射的世界是很不相同的, 那些差异之点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样式。
二、商务日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最容易从不同文化背景的日常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 如日常生活的问候语、隐私习惯、肢体语言、宴请礼仪、对动物和颜色的态度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接待与宴请中的文化因素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 商务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此环节, 如何互致问候、寒暄是接待人员必修的科目之一, 其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形象, 对双方的成功合作有着很大影响。
(1) 寒暄
在我国, 首次见面握手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 而日本正式场合的初次见面一般都要互行90度的鞠躬礼而不是握手。鞠躬时, 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 女生将左手压着右手放在小腹前鞠躬, 并礼貌地说“初次见面, 请多关照。”
然后互相交换名片, 一般来说, 年纪比较轻的或者身份比较低的人要先递上名片。如遇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就主动握手, 甚至拥抱。如遇女宾, 女方主动伸手就握手, 但不要用力后久握。遇到老者亦然。
(2) 等级序列
就像木村敏指出的那样, “在日语中, 还有在日本式的看法和想法中, 自己是谁, 对方又是谁, 是由自己与对方的人际关系来决定的。一个人作为个人获得身份同一性的前提首先是人际关系。即是说, 存在着人与人之间这一事实。”
日本是一个讲究“序列”的社会, 本尼迪克特早在50多年前曾说过:“日本人是从等级的观点来看待国内问题的, 他们也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国际问题。”日本文化所想象的国际秩序趋于是一个等级序列, 即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与之相符的位置, 在“要么在我之上, 要么在我之下”这样的行为模式下, 日本外交给人一种依附强权.缺乏道义的印象是很自然的。同最强大的国家结盟来达到战略目的可以说是近代以来日本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名片虽小, 但在日本的人际交往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为它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名片不仅通报姓名 (以及名字的汉字各种读法) 和地址, 更重要的是, 标明了名片主人的头衔、职位和所属机构。日本的社会习惯要求人们在接过对方的名片后, 一定要仔细地审阅一番, 根据名片的内容来相应地安排自己的言谈举止。只有在互赠名片、明白了对方的身份后, 双方才能据此确定彼此之间的关系属于哪种规格, 便能恰如其分地对待对方而不至失礼或越位。所以, 日本人初次见面时, 如不交换名片, 他们就不好开口说话, 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敬语来称呼对方, 也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礼节。
(3) 宴请
给人递东西时一般要求双手递。递刀等危险东西时, 要把带有刃、尖等危险处朝向自己再递给别人。吃饭时, 除了吃面条时, 忌讳弄出声音。被人邀请或是受到款待后, 日本人不仅要在分手时道谢, 而且过后再次见面或通电话时, 一定要再次致谢。有人说, 日本人为了一件事至少要谢人家三次以上。
主人为客人斟饮料时, 客人要端起杯子, 续添饮料要由主人亲为, 客人不通过主人而自己倒饮料被视为有失体面和失礼。
在吃饭的时候切忌舔筷 (用舌头舔筷子) 、迷筷 (用筷子在餐桌上晃来晃去) 、移筷 (连续夹两种菜) 、扭筷 (扭转筷子用嘴舔食粘在筷子上的饭粒) 、插筷 (用筷子插着食物送进嘴里) 、掏筷 (用筷子从当中扒开菜挑菜吃) 、跨筷 (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 、剔筷 (用筷子当牙签剔牙) 。
(4) 其他礼仪
日本没有特别侮辱人的手势。口中含着食物说话或者边走边吃均被认为不雅和失礼。
在众人面前女性的不加掩饰的笑也被认为失礼, 女子笑时通常都要以手掩口, 要尽量做到笑不露齿。
参加日本式宴会一般都要盘腿而坐, 妇女则屈膝跪坐。在日本最忌讳女士分开腿坐, 特别是穿短裙时更不能分腿而坐。不管男女, 正式场合不能翘二郎腿坐, 要求一定要把两腿并在一起, 把两手放在膝盖上面。
2. 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谈判是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乃至谈判的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差别, 而这些方面都是影响谈判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如果不正确认识这些差别, 就可能在谈判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既失礼于人, 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因此, 如欲在商务谈判中掌握主动把握契机就应对目的国的文化进行了解。
(1) 交谈沟通方式
日本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少注视对方的眼睛, 大多是看着对方的鼻尖。特别是对上司或长辈, 常常要垂目低视。也有人闭上眼睛表示洗耳恭听当与人对视时, 有些人会感到难为情而赶紧移开目光。当冒犯或妨碍他人时, 要马上说“对不起”以示歉意, 如果不这样, 彼此关系往往会搞得很僵。
下级同上司在一起时, 在上司没讲完之前一般不能插话。说话方式多是围绕所商讨的事项交换看法, 以求得意见的一致。人们很重视交谈的气氛并琢磨对方的立场和看法, 有时就是自己不同意, 也会因考虑到彼此的关系和对方的处境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迎合对方。
(2) 拒绝方式
即便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可时, 日本人也不喜欢争执, 往往习惯于避免正面冲突, 拐弯抹角地说“我理解你的意思, 但是……”, 并将自己的理由陈述一下。还常说“我倒无所谓, 只是社长说……”, 或“某某某先生三番五次这样说, 所以……”等等, 往往推出第三者来婉转地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对他人的要求、请求, 如果日本人说“让我考虑一下”的话, 通常则意味着否定。而且事后对方若不催促答复, 多不会告知考虑的结果的。
遇上尴尬局面时, 日本人出于礼节一般是继续留在那里, 静静地忍耐, 而不会公开表示抵触或退席。通常人们或是想办法改变一下气氛, 或是无可奈何地忍耐下去。人们很注重揣度当时的微妙气氛。
3. 产品的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对于产品包装、设计与商标语言的不同喜好也是各国文化的浅层次表现。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信息的准确传达, 更要考虑到对方文化的独特性。
日本人对数字的吉凶感觉很敏感, 忌讳4 (与“死”发音相同) 、6 (发音为“劳苦”) 、9 (发音为“苦”) 。因此, 平时的产品定价或包装上应该尽量避免这几个不吉利的数字。
日本人忌讳绿色, 认为绿色是不详之色, 故忌用绿色作为装饰;日本人还忌讳紫色, 认为紫色不牢靠, 因此机会用紫色纸或紫色布包装物品。
在商品上日本人忌用荷花 (丧花) 、狐狸 (贪婪) 、獾 (狡诈) 等图案。
在配置房间的时候, 有人不喜欢东北方向, 认为那是鬼门, 是鬼出没的地方 (此说起源于阴阳道) 。还有人忌讳日历上的“佛灭日”, 认为那天对万事都是凶险之日。为了免遭报应, 人们立了不少规矩 (如不能往蚯蚓身上撒尿等) 。
日本盛行送礼, 但馈赠礼品时一定要倍加小心, 不使损坏, 因为日本人忌讳“破损”。所以在选购礼品时尽量不要选购陶瓷、玻璃制品等易碎物品。而因为日语当中梳子的发音为“苦死”, 所以非常不吉利, 千万不可作为礼物来送给对方, 不然等于给人送“苦”, 是需要特别避讳的。
写信也有讲究。日本人忌讳收到倒贴邮票的来信。日本好一些的信封都是里外两层, 如对遭遇火灾的人发慰问信时, 一定不要使用双层信封, 否则将意味着“祸不单行”。信封要竖着写, 折叠信时要注意, 不要将收信人的名字头朝下, 因为那意味着倒霉之事临头。
如果遇到有些场合需要着和服时, 左衣襟压在右衣襟上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因为那与死者装束相同) , 不过女式西服中的左衣襟压右衣襟则为常见。
三、小结
学习一门语言, 其本质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作为当今中国对外贸易交流中依存度有增无减的日本, 日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商务日语教师,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在学习纯语言的同时去接受这种理念, 拓展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真正成为实用型的应用人才。
摘要:商务日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 主要用于跨文化间的商务交流。然而, 商务日语并非简单的懂日语或懂商务知识, 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务谈判和合作的进行。本文就此方面的知识分为接待宴请、商务谈判以及产品的包装、设计三个方面加以总结和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商务日语教学或商务活动从业人员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商务日语,文化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F.R.Palmer:Semantics[M], cup, 1982, P.21
[2]萨丕尔, 语言论[M], 商务印书馆, 1964年版, P13
[3]萨丕尔, 文化.语言和个性[J], 语文导报, 1986年7期, P36
[4]玛克斯.德索, 美学与艺术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P332
[5]木村敏, 人と人の間――精神病理学的日本論[M], 弘文堂, 昭和47年, P137
[6]R.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p37
试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 篇8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影响,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国际商务谈判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谈判与文化密不可分, 二者的关系水乳交融。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跨文化沟通的行为,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许多的文化差异构成了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为了使谈判能够顺利地进行, 要求谈判双方认识并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合理地避免和解决这种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国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在许多方面甚至相互冲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 即所谓的思维差异。商务谈判过程就是谈判人员的思维运动过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 因此在谈判过程中, 中国人往往强调经验。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 他们强调的则是事实。中国传统思维习惯于从事物的总体出发, 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而西方传统思维更侧重个体思维模式,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求异性。中国人注重曲线思维, 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问题, 尽量避免直接点出信息中心。而西方人注重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习惯开门见山。
2. 价值观与时间观念的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中, 价值观念会有很大的差异。了解某个社会中流行的价值观念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因此“利他”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而西方人往往信奉个人主义, “利己”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比如对美国人来说, 他们有极强的时间意识, 人们的整个生活完全受制于严格、精确的时间安排。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弱。
3. 伦理与法制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习惯于回避从法律上考虑问题, 而是注重于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中国人重视官吏、人情, 法制观念淡薄, 习惯于依靠当官的进行“后台”交易, 习惯于通过舆论来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
西方伦理学认为, 必须使法律成为国家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 不实行法治就不可能满足理想国家的道德要求。因而他们对于纠纷的处置, 惯用法律的手段, 而不是靠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二、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 谈判目标
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双方谈判目标的不同。“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使中国人把创造和谐的气氛作为谈判的重要手段, 在谈判过程中, 追求永久的友谊和长久性的合作, 尽量避免摩檫。对他们来说, 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 谈判的目标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 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
西方人则认为谈判的最终目标是签定合同实现经济利益。他们在谈判中目标明确, 如果要在利益和友谊之间做出选择,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价值的实现和眼前的交易, 而不是长期的合作关系。
2. 谈判方式
中国的重综合与西方的重分析的不同思维方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表现为采取不同的谈判方式。中方谈判人员在谈判时, 一般注重“先谈原则, 后谈细节”。西方恰恰相反, 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 避免讨论原则”。中国谈判人员倾向于采取横向谈判, 即把谈判要涉及的问题横向铺开, 也就是把几个议题同时讨论, 同时取得进展。而西方谈判人员倾向于采取纵向谈判, 即明确谈判所涉及的问题后, 逐个把条款谈完, 一个条款不彻底解决, 就不谈第二个。
3. 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 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由于受曲线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为了保全双方的面子、群体的面子或别人的面子, 中方的谈判者更愿意采取非对立和非直接冲突的态度, 因而比较讲究语言表达策略, 经常使用暧昧和间接的语言。
直线性的思维模式注重客观性和精确性, 因此西方的谈判者语言表达直接, 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好辩性。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策略
商务谈判中冲突和矛盾时时存在, 要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相关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 谈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与国外商务人员谈判之前,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事国的习俗与文化, 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讲究而使对方不快, 甚至于影响商务谈判的进程与结果。要充分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 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
2. 树立跨文化宽容意识, 学会换位思考
谈判人员要在谈判中尊重对方的思维模式。跨文化的行为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去适应对方, 关键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即换位思考。跨国商务谈判中, 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 不要对对方的文化准则妄加评论, 这样很容易引发尖锐矛盾。
3. 克服沟通障碍
为了顺利实现谈判目标, 谈判人员要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要摸棱两可、含糊其词。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双方在语言方面的未知区域。一般商务英语谈判要求使用翻译, 作为翻译不仅要熟练运用两种语言, 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 对谈判国家的文化要有深厚的了解。
总之, 国际商务谈判会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跨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文化的差异性,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充分尊重谈判对手, 就能够克服这些文化障碍, 使谈判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肖靖: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策略.商场现代化, 第451期, 2005
[2]姚立:商务谈判[M].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9
跨文化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 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企业纷纷来华开展商务活动, 中国的许多企业也谋划进军国际市场, 中国经济会更广泛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 甚至形成商业冲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及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 如何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 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 是我国企业在跨文化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重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到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定义, 我认为, 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 人们藉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 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 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跨文化交际中, 作为个体而言, 就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人;作为企业与集团而言, 则是一个组织与集体。
二、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有哪些文化因素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 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 具有持久性、稳定性, 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 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 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一般认为, 群体价值是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前者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传统的中国人认为, 群体在先个体在后, 个体是群体的一员, 而且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群体价值,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矣, 体现的是人际关系。说明中国文化是群体性文化, 强调团结就是力量, 体现团队精神, 群体价值。相反的, 西方文化则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竞争在崇尚自我的西方国家被人们看成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美国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这就激励了每个人积极主动地去竞争, 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2]。另外, 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东方人强调形象思维, 西方人则强调抽象思维。东方人重视曲线思维, 而西方人则更看重直线思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因此, 文化差异是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文化对个人行为和商务活动的影响
由于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每个国家的人会因为各自的文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伊斯兰教的信徒在商务宴会活动中注重礼节等。可以说, 由于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 各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而这三观则是为人处事的出发点。有的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商务活动中会千方百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有的人则注重长远的发展, 这类人在商务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性也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倾向。而根据上文所阐述的, 商务活动是商业中各个人与人组成的关系网络之间的物质、信息、资金流动, 它的基础就是人。因此, 文化因素在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 也会对商务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西方文化反映在国际商务方面, 经常表现为轻视人情和传统习俗, 只尊重规则和制度, 一切服从合同和计划。而东方文化的传统伦理思想所注重的则是人伦情谊关系, 追求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东方文化的群体价值观既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 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公平、均富和稳定。员工以和谐为原则, 讲求团体合作精神, 反对彼此倾轧。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 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于独立自由及个人的成就, 通常个人也有足够的权利来处理各类日常事务。类似于德国, 这是个非常讲求契约精神的国家, 人们在商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严谨、一丝不苟, 遵照规章制度行事。在中国, 往往商务活动少不了传统酒文化的影响, “无酒不成席”已经成了商务宴会中的法则。因此, 如果中国人跟德国人之间谈生意, 中国人要遵守德国人的严谨甚至有些苛刻的性格, 而德国人也要努力适应中国的这种商务文化。
四、结论
通过上文, 我们发现, 文化对人、对商务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每个国家要想更好地与他国进行交流、进行商务经贸合作往来就不得不考虑文化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价值观、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更是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往, 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差异, 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尽量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 我们应该避免文化产生的冲突, 努力克制情绪, 谈判的最佳结果就是达到双赢, 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 又要以各自的文化背景为依托, 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 我们看到了文化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也只有充分地进行相关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知识的学习, 了解各国的文化把它对个人和商务活动带来的限制最小化, 努力实现合作双赢才是真正让企业走向国际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雯祺.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M].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2]窦卫霖.关于跨文化商务交往与礼仪的调查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 1999, (5) .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篇10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的表现
1. 色彩词汇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人对颜色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同的颜色在中西方人眼里可以产生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 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色, 寓意吉祥、喜庆、欢乐, 故在汉语中将工作、事业一开始就获得成功, 称为“开门红”;分到合伙经营利润称为“分红”。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红色”一词却含有贬义, 是“火”与“血”的联想, 代表着危险、禁止, 所以交通停车灯 (red light) 采用红色, 英语中red battle (血战) 、red ruin (火灾) 等词义也多与战争、流血相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国产品牌“红灯”牌收音机, 因其“红灯”直译成英语含义, 含有“风化区、红灯区”之意, 其出口销路受到严重影响, 后来, 对译名进行了更改, 其销路便骤然好转, 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对红色的理解存在差异。
2. 数字认识的文化差异
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寓意, 在欧美国家, “7”是表示大吉大利的数字, 投掷中常以“7”为胜利, 生活中也有“lucky seven”之说, 即“幸运之七”, 故常可以看到带7数字商标的商品, 如“7-Up” (七喜) 、“Sept wolves” (七匹狼) 、Mild Seven (七星) 等。然而在中国, “7”却是个十分普通的数字。在中国文化中, “6”是表示吉利的数字, 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但在英美国家, “Six”却是个非常不受欢迎的数字, 象征着魔鬼, six penny表示不值钱。因此, 不宜把以“666”作为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美国家。在西方国家, “Thirteen”是不吉利的数字, 被看成头号大忌, 人们通常会避免使用这个数字, 如飞机、火车、剧场等均无第13排、13座, 医院也不设第13号病房等, 但在我国文化传统中, 13却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3. 广告用语的文化差异
节奏和韵律是中英广告用语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汉语历来讲究韵律, 讲究节拍, 富有节奏美, 容易给人以美妙的感觉, 便于口头宣传, 因而汉语广告通常通过意群决定它的节奏, 停顿的位置, 平仄也合乎一定的标准, 朗朗上口的广告语, 一般会押韵且同调相押, 如“李宁领带, 王者气派”。在英语广告用语中, 某些音节数看似不等, 结构不对称, 但重音音节数对等的读起来却朗朗上口, 给人一种愉悦感, 容易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兴趣。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
1. 培养文化差异敏感性, 强化跨文化意识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要想正确处理好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提高语言翻译质量, 翻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差异敏感性, 要了解和掌握那些与母语文化不同的具有微妙意识的异域文化特征, 达到对异域文化的认同, 进而建立起跨文化交际和克服文化震荡的信心。
2. 关注语言环境, 正确把握商务用语翻译规范化原则
语言环境对商务用语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关键词汇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 翻译者要注意周围词语对某个关键词汇的影响, 切忌生搬硬套词义, 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分析, 以恰当的词语表达。同时, 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正确把握商务用语翻译规范化原则, 尤其是商务名词术语的翻译。如某些商务名词术语的翻译要科学合理, 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如ergonomics应将其翻译为“人类工程学”, 而非“生物工艺学”, board不能将其译为“木板”, 而应译为“董事会”;old lady不能将其译为“老太太”, 而应译为“英格兰银行”等。
3. 把握词汇内涵的不同, 注意做好文化差异的转化
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 因此, 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要注意词汇内涵的不同, 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 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将两种文化中不同词汇的内涵意义进行巧妙的转化, 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某国外香烟出口到中国, 被译为“万事发”, 因其吉利的译名而大受欢迎, 销路通畅, 身价倍增。
摘要: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 对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的表现进行分析, 并对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因素,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文颖.试述商务英语翻译与表达中的文化因素[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1)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跨文化
一、前言
刘法公教授曾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提出商务英语翻译应遵守“忠实(faithfulness)、准确(exactaess)、统一(consistency)”的原则, 提出“信息等值,概念表达准确,数码与单位精确,概念与术语保持统一的要求(见《中国翻译》2002年第一期)。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的词句,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东西方由于种族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不同,构成了各不相同的文化体系,从而人们的观念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语言表达等也大相径庭。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慎重,以免出现“文化冲突”。
二、文化差异影响商务英语翻译
1.品名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作为许多出口的中国特产,基本都有了固定的英语译名。这些翻译译名已约定俗成,若译者随便“硬译”,必然物名分家,如:清凉油:essential balm 而不是: cooling oil or qin liang oil,风油精:medicated oil 而不是:feng you jing.另外还有“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称为“dumplings”;“cabbage”一词则用来统称我们的“白菜”、“卷心菜”和“黄牙菜”。
再者,汉语中的“红糖”翻译成英语是“brown sugar”,为什么“红糖”翻译成英语就由红变棕了呢?这是因为汉语是就红糖冲泡后糖水所呈现的颜色而言,于是糖就有了红与棕之分,而英语中是直接按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的,有了红与棕之分便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们在翻译相关的品名时,要千万小心,以免出错给商品的出口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2.商标的翻译
商标在产品销售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中就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产品,就是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商标用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宝洁公司的商标翻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认真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他们将公司名称 P&G(Protecter and gamble)汉译为宝洁。“宝”喻指产品的品质;“洁”则指该公司主要经营日用品。10多年来,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9大类近20个品牌的产品,其中中国名字都是广泛的调研之后产生的。现在无论是 Rejoice 飘柔、Pantene 潘婷、Head and Shoulders 海飞丝,还是 Safeguard 舒服佳、Olay 玉兰油,亦或是 Whisper 护舒宝、Crest 佳洁士、Tide 汰渍、Pampers 帮宝适等,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
再看下面的商标的翻译,更会体现出两种文化差异。
(1)金鸡牌闹钟——Golden Cock Alarm Clock
(2)白象牌电池——White Elephant Battery作为商标
(3)红星牌电扇——Red Star Electric Fan
以上3例商标翻译没有符合英国国家的文化习俗,更没有体现商标所应具备的富有创意,内涵的特点。例1,“金鸡”在汉语中,可联想到晨鸡报晓,实为妙语,但在英语中cock 是下流话,属禁忌语,应改为 rooster.例2,“白象”在汉语拼中意念不错,可理解为“力量巨大”,但“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想必消费者不会去买那种无用的东西。例3, “红色”在汉语中当然是一种吉祥的颜色,但 “red ”在英语中可象征暴力,流血。消费者会对这样的电扇望而却步。
再如我国生产的“紫罗兰”男装,若 Pansy(紫罗兰) 用作为商标,则在英语国家销路不会太好,因为 Pansy 这个单词指的是“女性化的男人”。
3.广告设计的翻译
广告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广告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文化差异造成的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点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及广告的效果,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到商品的销售。在美国,一则广告的口号可以出现“don't spend a penny until you've tried”(试用前别花一分钱)这样的用语;而在英国,就不能采用这样的广告口号,因为“spend a penny” 相当于“got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轻视某人)。
在商务活动中,一个小小的广告误译,就会使企业受到巨大损失。曾有一家公司在国内的广告中宣传:“请在你的餐桌上使用最好的餐巾。” 结果,广告效果甚佳。于是,当他们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时,原封不动地使用了这则广告,在英国却引出了笑话。在英国人眼里,美国人讲得不是真正的英语,而是美国式的英语。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使用不同的习惯语具有不同的内涵。在英国英语里,餐巾一词是“serviette”,而美国英语中的餐巾“napkin”一词,在英国英语中是“尿布”的意思。这家公司不知不觉把其产品宣传为“请在你的餐桌上用这最好的尿布”。自然,其销售额是无甚指望了。因此,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十分注意语言的文化差异。
还有一则这样的广告词,“欢迎来到天涯海角。” 在对外宣传英译时曾经这样翻译,“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在不负责任的译者笔下成了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或“大难临头”,谁还会来旅游?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提高文化差异意识
1.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词语的意义与其使用的语境密切相连,并与其存在的文化息息相关。语境不同,词汇的意义也有差别。如“joint venture”在一般经贸合同中指“合資企业”,而具体到招投标合同中,指多个投标人为了满足招标人提出的条件暂时结成的联营体常译为“联营体牵头公司的名称”。“Turnkey Contract” 通常指“整套承包(合同)”,而具体到招投标合同中,指的是“总包(交钥匙)工程招标文件。”
此外,现代英语中一词多译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汉译时如果不懂专业,随意去选择词义或照搬字面意思,其结果不但使译文失去原文的规范性,也会使译文令人费解,使读者不得其意。例如:
(1)We shall give you a special discount on an order exceeding 10000 pieces.
如果订货超过一万件,我方将给予你公司一个特别回扣。
(2)The exporter may take the accepted bill to a discount bank before the maturity if he is in urgent need of the amount of money.
出口商如果急需用这笔钱,他可以把这个承兑了的汇票拿去贴现银行贴现。
(3)Exchange dealers only work with these differences, i.e. with premium and discount, expressed in decimal points, between the spot and forward prices.
外汇经纪人只赚取这些差额,即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价,以小数点表示的贴水和升水。
以上三例中都有discount一词,但分别用于不同的专业,即表达三个不同的意思。外贸业务中表示“折扣”,银行业务中表示“贴现”,而外汇业务中表示“贴水”。
2.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观
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
比如“亚洲四小龙”这一词语,早已为大家所熟悉。众所周知,这个词语是80年代西方国家对当时亚洲地区的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迹所作的评论。但英文的原词却是“the 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这就是鲜明的文化对照。尽管谁也没有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龙早已被刻画、渲染的淋漓尽致。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而虎,是地上的动物。在中国以及亚洲华裔中,人们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历代皇帝穿的是龙袍;北京紫禁城的台阶上雕刻着龙;中国以前的房屋屋檐上都刻有龙头;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尊贵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文化意识不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指凶恶的鬼怪。含有贬义。而tiger(虎)被认为是“勇猛,富有进取精神”的象征,在这里,虎与龙,这两词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表达一种赞叹。因此,当有人把“tiger”翻译成中文的“龙”时,就更能确切的表达原意,并被人们接受。由此可见,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能为人们的情感所接受的语言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参考专业词汇字典
在商务翻译中涉及医药或商品名称、经济或法律概念、标示语等时,应尽量参阅国家商贸英语文献,或国家权威的报刊杂志如《中国日报》、《中国建设》、《中国翻译》等,采用商务领域通用的译法,不能想当然自编译名,以防给读者造成误解。例如:
外向型产业: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不是:external-directed industries
小商品博览会:general merchandise show/expo不是:small goods/commodities fair
夫妻(婚后)财产分配协议-Postnuptial agreement(Postnup)
数字化商业:digital business
网络犯罪:cyber crime
政府管理信息化:to promote IT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正确掌握和娴熟地运用好商务英语,除了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外,还要根据商务英语的个性特点及其规律,认真学习相关的国际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的通常做法及表达用语,并大量阅读各种中外商务报刊杂志,了解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动态及各国经济交往中的文化差异,才能避免因为语言翻译失误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倪士荣:商务英语翻译中某些误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8
[2]冯健东:商务英语特色处探[J].经贸英语,1998
[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5]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
[6]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美)奈达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8]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文化因素与商务谈判 篇12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中英文化因素的差异性
1 . 风俗习惯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渗透着“尊卑贵贱”的儒家思想,这种文化观念与民族风俗使中国人较英语国家更为保守,“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孩子起名时要忌讳,不可与父母重字,可以随便问人年龄等等。而这种文化风俗在英语国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英语中没有名字忌讳现象,而在英语国家进行寒暄打招呼时,是特别忌讳问人年龄的,这是极大的不尊重。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双方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使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民俗习惯的差异性。
2.颜色文化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对颜色的理解与运用上也不尽相同,这就是颜色文化差异。例如,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中国词语“红白喜事”中的“白”是什么意思看,于是他们在翻译时往往意译为“dings and funeral”,即婚礼和丧礼。相比之下,外国人在办喜事时往往穿上圣洁的婚纱,此时的“白”代表着纯洁、圣洁,与中国就大相径庭了。再如,在汉语中“黑black”是邪恶的,但在英语表达中“in theblack”寓意盈利。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应注重颜色文化的差异性。
3.物质基础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由于物质生活基础较西方国家低下,这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崇尚心理,人们敬天、敬地,敬神,以期改变已有生活状态。中国的多神崇拜思想使其“以虎为神,以龙为神”,“dragon”在中国有“吉祥”“高贵”“神圣”的文化意义,但在西方“龙”是“邪恶”“凶狠”的象征。当然由于物质基础与生活环境的不同,中国人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含蓄隐忍,而西方国家则更加大胆开放。中国人对一些不雅现象要避讳,或用稍微文雅的词代替,而英语国家在表达上则会直接呈现,毫不隐晦。另外,除了物质基础差异之外,还有心理特征差异,数字文化差异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二、基于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有效策略
1.翻译中要探寻中英文化的契合点。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培养翻译者的跨文化翻译意识,促使其在翻译中探寻中英文化的契合点尤为重要。不同国家都存在一定的文化禁区,可能一些因素在一个国家呈现出美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另一个国家便成为完全相反意义,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把握好文化差异性,保持谨慎小心的状态,避免尴尬和歧义现象的出现。翻译要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双方文化的精神契合点,让两种文化在时尽可能接近,或者通过艺术手法使带有异域色彩与格调的词汇在翻译时在翻译作品中再现,而又使翻译作品内容、语言等方面不失和谐与优雅。例如,在对商标“zephyr”进行翻译时,译为“和风”,便是找准了中西方文化契合点。再如,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在征集英文商标时,经过反复的对比与考虑,将目标锁定了“Go Believe”。“Go Believe”这一翻译语不仅在声音上与“狗不理”相似,同时该商标也让英语国家民众产生一种依赖与美好的心理感觉。
2.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优化汉语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商务英语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如“T恤衫”等,这些词大多是通过音译、意译或半音半意、音译外加汉语链接等途径实现的,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优化汉语文化,巧妙运用音译、音意译、英汉结合等翻译方法。当然,随着文化融合的不断加快,很多词汇被借用到英语中,如基于中国传统武术的“Kongfu”和基于太空科技的“taikonaut”。总之,多样化的新词汇在文化融合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译者因此要时刻保持开放性的翻译心态,优化汉语词汇系统。在语音、语法与构词方面进汉语继续纯化与美化,使其在符合英语国家文化的前提下,不断满足中国人的审美、价值、伦理等方面的文化需求,同样使汉语更好地为商务英语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