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2024-10-23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共12篇)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1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面向译语的新途径.这一系统具有动态功能主义的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强调把翻译活动置于整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来探讨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作 者:安敬涛 AN Jing-tao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年,卷(期):30(z1)分类号:H059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文化因素 文学翻译 启示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2

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联系起来,把翻译与译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对于后两次翻译高潮,我国学者用多元系统理论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而鲜有用该理论对佛经翻译进行探讨,笔者将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隋唐时期佛经翻译达到鼎盛的原因。

1 多元系统理论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最初是由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的一种理论。1978年,埃文·佐哈尔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进行整理,出版了《历史诗学论文集》,首次提到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概念。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搭起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桥梁。

Poly-system Theory一文有三个版本,分别发表于1979、1990、1997年。前两个版本主要针对文学和翻译研究,最后一个版本则针对文化研究。所以,多元系统论实际上已从文学理论演变成了一个普通文化理论。(1)在翻译领域,多元系统理论用来进来翻译研究毋庸置疑;而它也被看成是一个普通文化理论,可以为某种文化现象的整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可变的,而文学系统本身又包含在一个更大的、时刻变化着的大多元系统中,且受限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因素。从这一理论可以得知,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占据文学系统的中心位置:一是当某一多元系统尚未形成,即某种文学依然“年轻”,仍在建立的过程中;二是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一组相关的大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处于“虚弱”状态,或两者皆然;三是文学多元系统出现了转捩点、危机或真空。(2)相反,当某一文学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强大时,翻译文学就退居次要位置。

2 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状况

相比前代,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事业已经达到了巅峰,其特点是:主译者虽然也有外来僧人,但还是以本国僧人为多,并且都精通梵汉双语,对佛学理论也有深刻研究;佛经翻译更具有计划性,且倾向于翻译全集;译场发展更为完善、规模更加壮大;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四大译师,其中有两名(不空、玄奘)就出在唐代;所译佛经更为忠实、精炼。(3)

隋朝的统治时间较短,因此也就影响了当时的佛经翻译,译经和译者的数量并不多。相比之下,唐朝的佛经翻译在质和量的方面,都达到了无可匹及的高度。唐初到贞元期间,佛教典籍翻译数量高达四百三十五部,二千四百七十六卷。在此期间,被印度学者柏乐天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的玄奘最为高产,总共译出佛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七十五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翻译全集。

玄奘作为声誉极高的佛经翻译家,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中,玄奘所翻译的佛经典籍数量做多,质量也最高。他更倾向于直译的策略,同时会在必要时用意译加以补充。玄奘在翻译时所用的省略法、变位法、补充法、分合法、技巧以及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都为我国翻译理论的完善和翻译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隋唐时期佛经翻译达到顶峰的原因

1)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可变的,而文学系统本身又包含在一个更大的、时刻变化着的大多元系统中,且受限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因素。由此可见,隋唐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佛经翻译的发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达,为隋唐时期佛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进而推动了当时的佛经翻译事业。从六朝时期开始,寺院就拥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田园,到了隋唐时期,此种田园和寺产的数量急剧增长。因此,僧侣们除了做好日常的传教、经营寺产等活动以外,凭借寺院经济高度发达这一强大支撑,他们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对佛学经典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经翻译活动的发展。

其次,统治阶级对于佛教的政治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佛教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佛经翻译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局动荡不安、动乱不断,在战祸和饥荒中挣扎的人民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这种思想状态与佛教教义基本吻合,因此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对佛教加以利用,从思想上控制民众,从而稳定人心,巩固统治。除此之外,统治者自身对于佛教的态度也对佛教发展和佛经翻译事业产生了影响。隋唐各统治者对于佛教大都持推崇或包容的态度,他们巧妙利用佛教教义,弘扬佛法,安抚民心,进而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所以,佛教的蓬勃发展与帝王的政治需求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第三,佛教教义的中国化本身也促进了翻译活动的发展。佛教初传时期,佛学一般都依附于其他学派思想而存在,比如儒学、道学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佛学在隋唐时期已经成为独立的学派,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为了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佛教对于佛经典籍的需求在这一时期就达到了顶峰,从而就掀起了佛经翻译的高潮。

第四,隋唐时期佛经翻译家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翻译家当属玄奘。玄奘翻译时期,所主持的译场与前代的相比,规模和组织方面都更加完善,可以说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单是职司就多至十一种,因此译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翻译质量和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与此同时,玄奘培养的翻译人才为以后的译经事业做了人才储备。

最后,隋唐时期人才的聚集也对佛教及佛经翻译事业做出了贡献。隋唐时期,封建文化高度发达,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其中一些知识分子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在封建君主专制的仕途上四处碰壁后出儒入佛,逃避现实、思考人生。为了安抚自心、解除烦恼,他们进一步研究佛学。这群知识阶层的参与使得佛学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从而带动了佛教经典典籍的翻译,以更好地研究佛学。

2)佛经翻译在中国宗教文学中的地位

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时主要有三种可能的情形:(一)当某一多元系统尚未形成,即某种文学依然“年轻”,仍在建立的过程中;(二)文学系统在大处于一组相关文学的大体系中的“边缘”位置,或处于“虚弱”状态,或两者皆然;(三)文学多元系统出现了转捩点、危机或真空。(4)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关于佛教的典籍和书文就不多,佛教文化一直处于一个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的磨合期或探索期,这一点和上述第一个情况(一)是一致的,即当时佛教处于“年轻”及建立的过程中,因此佛经翻译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再次,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中国,相比多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学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而言,佛学文化在当时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其实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边缘”位置,这与情况(二)也是吻合的,因此此时翻译文学(佛经翻译)就占据了中心位置。

3)翻译策略符合民众及知识阶层的阅读习惯

隋唐时期,玄奘的翻译策略最为突出,翻译质量也最好。梁启超认为唐代的玄奘是能够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空前成熟的翻译家。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因为在相对开明的隋唐时期,佛学不再局限于统治阶级,平常百姓及大批知识分子也能接触。因此,这种翻译策略得到了这群读者的追捧,翻译数量自然而然也就随之增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佛经翻译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元系统运作下的必然结果:既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佛经翻译自身的地位密不可分。因此,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高潮现象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强化对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而且可以透过这一现象加深对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蔡光辉.隋唐时期佛教兴盛的表象及其原因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洪修平.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J].江苏社会科学,2001(4).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2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张南峰.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2002(4).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3

关键词:文学翻译;定本;红楼梦

1.引言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自其两百年多前诞生于曹雪芹之笔下,业界对其的争辩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从评书批注的脂砚斋和畸笏叟开始,《红楼梦》从国内慢慢走向世界,先后被翻译成近二十种外文、六十余种译本。此外,各门类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诠释《红楼梦》,形成一种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这样讲,每一个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和对《红楼梦》有一定理解的读者也都有一本“自己”的《红楼梦》,社会上对这部经典之作的理解呈现复杂的多元化的态势。

如此一来,对于《红楼梦》这部著作的翻译就变得很棘手了。不同的译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红楼梦》的翻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作为原作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和扩展,其本身却又不可能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不朽。任何一个译者,由于受自身学识、文化素质修养等方面的制约,对《红楼梦》的理解定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它的多元性对它进行分析。

2.《红楼梦》的主流学派看文学翻译定本

正如鲁迅先生在《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上所作出的概述:“《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为一科专门之学,“红学”自然会有学术争议,因此自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门户,有了派系。诸如现当代的曹禺,周汝昌,刘心武,周岭等人,红楼梦的主流学派可谓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不同学派对其原著本身的理解不同,学者和读者相互之间也很难达成共识。历史在不断发展,不同时代的读者接受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熏陶,呈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即使是原著的理解都如此难以存在“定本”,那更何况是翻译的“定本”呢?

3.从《红楼梦》译本来看文学翻译定本

由于《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作品。首先理解上就有诸多难点,这也是至今通行中西方的《红楼梦》全译本寥寥可数的原因。大体上来说,较为著名的当属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不过两位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并不相同。杨宪益先生虽然曾在英国留学,但毕竟还属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尽管有英国出生的妻子戴乃迭陪伴,共同翻译,但杨宪益先生是主译。霍克斯先生虽然对《红楼梦》有着强烈的兴趣,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显然不如杨宪益先生浓厚。土生土长的原因使霍克斯先生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强,同时也受到英国翻译规范的影响,使其在语言运用上较为灵活。尽管霍克思是著名的汉学家,通晓中国文化,但极少有译者将两种语言和文化都运用到他对母语和母文化同样熟练的程度,母语和母文化在译者的心目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也最大。因此霍克斯更多地采取了归化的翻译,这种翻译最大限度地迎合了西方读者的文化口味和习惯。

因此,任何译本都只是尽可能的接近原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全部价值。再者,由于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变化和语言的变化,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接受意识是有所不同的,任何文学译作都不可能有永久的生命力。文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和体现的风格特色,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4.《红楼梦》的多元性对文学翻译定本的影响

正如王蒙在他的《红楼启示录》里说的,“红楼梦是一部我永远也读不完,永远可以读的书,从哪一页开始都可以读。”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他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挖掘原作的潜在意义和审美价值,尽可能地接近原作。但是,每个译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红楼梦》,挖掘《红楼梦》的潜在意义。不同的译者在阅读相同版本的《红楼梦》时,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处于不同时代的译者又由于各自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理解和挖掘的对于原作的潜在意义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如果要客观地接近原作,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译者不懈地去认识和发掘。如果《红楼梦》的价值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红楼梦》的潜在意义不可能被某一个译者全部发掘,如果他所理解和挖掘的原作的意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那么怎么可能存在“定本”呢?《红楼梦》就是这样以自身为例给我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文学翻译无定本。

5.结语

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整个翻译实践中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是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社会、历史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无法比拟的文学、美学价值。然而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红楼梦》原文许多都是寓意的、暗示性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翻译本身就意味着部分信息的必然丢失,译者的作用更多的表现为对于所要传递的信息的选择上。译者本人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职业、经历等都会影响译文的风格。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文学翻译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正如文学大师茅盾在一次报告中说到:“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它“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文学翻译先有原作,后有翻译作品,其不仅指忠实于原文的表露在字面上的意义,还包括凝聚在字里行间的意韵、情趣和风格。一旦从字面的表层深入到字里行间,文学翻译就进入了艺术境界,也就是说,和一般技术性翻译划出了一条界线。也因此文学翻译才能和其他艺术一样成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而这种不断发展的创造性是不可能被拘泥或者限定在狭小的文学领域。因此,文学翻译难以存定本。(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08.

[2]姬云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主题解读多元化原因探微[J].语文学刊,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1,7.

[3]俞晓霞.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第26卷第6 期 2004,12.

[4]白壮.浅谈翻译无定本以及复译的可行性[M]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5]许钧.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博览群书,1996,8.

[6]盛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析读者对_红楼梦_多元化理解的现象_审美感受的主观随意性[J]名作欣赏,2012,3

[7]东武.新红学派[J]红楼梦学刊,1997,8.

[8]鲁迅.《绛花洞主》小引[G]//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9.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篇4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提出,是近几年在西方颇具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有示意(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示意--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关联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浅析了翻译的.过程,探讨了翻译的本质.

作 者:刘典忠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山东,东营,257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4)分类号:H0关键词:关联理论 示意 推理 翻译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5

从阐释学的视野融合理论看翻译研究

阐释学的视野融合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尤其是处于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当今社会.从该理论来看,译者视野和作者视野永远无法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现象无可避免.就翻译而言,这种过滤现象从语言形式、文化意象等各方面都很容易得到印证.

作 者:李黎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7“”(33)分类号:H059关键词:语言 文化 视野融合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6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大卫•科波菲尔》三个中译本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成长小说的分析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汉英动植物联想意义比较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从模糊语分析广告语

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 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点与翻译 英文商标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从狼人电影解析狼文学 41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 43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44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46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A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 Cas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浅谈时代背景对于《飘》中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爱与恨的分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英汉颜色词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从宴客角度探究中西方文化理念的差异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诗经》中修饰性叠词的比较研究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挥之不去的父权阴影——解读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方式比较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浅析英语交际法教学及其运用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身势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从苔丝的悲剧到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中外经典英文广告的语言特征浅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8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99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比较研究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01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102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04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06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108 英语X-ful词的形态与认知构建 109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10

受超验主义影响的具有美国精神的作家 112 浅析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114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15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麦琪的礼物》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对比研究 117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118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蜗居》对话折射的生存焦虑 120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影响 121 电影《狮子王》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A Brief Study of Schem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123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124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125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126 广告语及标语动词的翻译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 128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29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从目的论的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131 美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所隐含的美国社会文化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 133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134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形象分析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137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论哈罗德•品特三部剧作中的权力斗争主题 139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停顿现象

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的比较 141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浅析英文商标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 143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144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4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146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147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 148 基于认知的颜色词隐喻研究

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 150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151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52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53 任务型教学中策划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154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55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156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157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158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n Sons and Lovers 15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160 浅析中文商标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

161 The Conditioning Factor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162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63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164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65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66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 167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168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169 英语非限定性动词的语言分析 170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171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 17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3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174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175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176 嘉莉妹妹的人物特征

177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 178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 179 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研究

180 从接受理论看赛珍珠的《水浒传》翻译

181 浅析《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182 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 183 从冗余理论浅谈翻译技巧之增译法与减译法 18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185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186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187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翻译

188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89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190

191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9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193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94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

195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196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97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7

综观历史, 人类的翻译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 人们总结出很多经验, 认识到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 它虽然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但是牵涉到众多因素和问题。如果说翻译活动复杂而困难, 那么文学翻译 (有时也称为文艺翻译) 则将这种复杂和困难推到了顶点。

文学翻译在众多的翻译类型中独具特色, 它与其它的翻译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学”二字。文学是一门“为满足人类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学问”。文学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征, 均源于文学和生活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

关于文学翻译的概念, 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个提出“翻译理论”概念和第一个全面系统描述翻译语言学理论的学者费奥多罗夫在 《翻译理论概要》 (1953) 一书中明确指出, 文艺翻译确有其特点, 应突出其美学方面, 但是文学形象是语言手段创造的, 也必须用另一种语言的手段来传达, 因此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是基础。

苏联现实主义翻译理论家卡什金谈到文学翻译时也指出,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做到“三忠于”, 即忠于原作, 忠于读者, 忠于现实。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不可分割的。此外, 卡什金还提了第四个“忠于”, 要对原作进行严格限定的、缜密的处理, 换句话说, 就是发挥译者的创作个性。为此, 他曾说过一句话就是:“富于创造性的翻译, 才算得上是崇高的艺术”。

同样, 美国的文学翻译家琼·帕里斯 (Jean Paris) 在 《翻译与创造》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一文中把翻译比作绘画, 认为画家要有自己的笔法和色彩的特点才能成为艺术家。因此, 他认为翻译决不是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 它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活动。这和另一位翻译家D.S.卡恩·罗思 (D.S.CarneRoss) 的观点非常相似:翻译是一种彻底的再创作, 即先分解原文的语言成分, 再用新的语言重新组合。

综上所述, 可以说,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种类, 它具有所有翻译的共性:都是用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但是文学翻译又不同于其它种类的翻译, 它要求译作必须是文学作品, 要能够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 包括思想、情感、及语言手段。因此, 翻译决不是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 它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活动。

下面我们就从文学翻译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中、英、俄三种语言所翻译的仓央嘉措的诗歌, 看译者如何创作, 译文是否可以传达原文的全部意图。在分析之前, 首先我们来看看仓央嘉措诗歌研究及翻译状况。

二、仓央嘉措诗歌研究及翻译概况

仓央嘉措是一位藏族诗人, 其情歌是藏族文学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西藏政教史还是藏族文学史上, 仓央嘉措都是研究者们无法绕开的人物。仓央嘉措情歌不仅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 同时因其作者的特殊身世为其情歌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仓央嘉措情歌以及藏族民歌的研究, 目前在藏学领域比较突出。而仓央嘉措情歌最早在1915年由藏文被印度人德拉.达斯 (Sarat Chandra Das) 翻译成英文。汉译文本1930年于道泉翻译的是最早的译本。

俄罗斯长达三百多年藏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则是国际藏学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汉学家对藏族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医药、语言文字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并且发展时间长、文献收集数量庞大、研究成果丰硕、涉及领域广泛等在国际藏学界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为促进国际藏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藏学的突出表现在文献收藏和典籍翻译两方面。有赖于丰富的藏文文献储备, 俄罗斯许多优秀的藏学家对部分藏文史籍进行了细致的翻译和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一直为无数国内外藏学学者所推崇和借鉴。

仓央嘉措诗歌的专题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出现时间较晚, 其中重要的有:前苏联学者萨维茨基撰写的《悦耳的歌》 (1983) , 探讨了仓央嘉措诗歌的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阐释、版本等问题, 堪称海外仓央嘉措诗歌研究旳集大成者, 构成海外仓央嘉措诗歌后续研究的基础。

萨维茨基是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的仓央嘉措情歌专家。1975年-1976年, 萨维茨基发表了 《研究仓央嘉措藏文诗作的问题》、 《仓央嘉措的抒情诗与西藏民歌》、《西藏的世俗抒情诗, 仓央嘉措的作品》 等文章, 其中探讨了八—十世纪吐蕃的民间口头创作与仓央嘉措情歌间的联系、他们的主要表现形式、重要的表现手段, 并提出了二者的异同点及内容上的差别。

众所周知, 仓央嘉措诗歌长期以来在藏地民间是口头传唱的, 后来在口头传唱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手抄本、木刻版、印刷版等多种不同的版本, 这些版本随着翻译和研究的深入走出藏地, 走向世界。由于译者翻译时所接触的版本不同, 再由于译者来自不同民族, 使用不同语言, 所以对仓央嘉措的诗歌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如何来进行翻译, 看译者如何创作, 译文是否可以传达原文的全部意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仓央嘉措诗歌的中、英、俄三个版本的译本。

三、仓央嘉措中、俄、英译版本之比较

我们知道, 对于原作和作者来说, 译者是接受者和阐释者。有学者说过, 诗歌翻译是不可能的, 译者所做的其实是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创作一首诗, 但译诗与原诗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效果, 译者是作者之一。

而仓央嘉措的诗歌, 无论是中文、英文还是俄文的版本都是译者对原文 (藏文) 理解后而翻译出来的。那么作者是如何理解仓央嘉措的诗歌, 然后再次诠释出来呢?中、英译本我们选择了于道全的版本进行比较, 因为他的译本是国内出现最早的、最普及和最为经典的版本。俄文译文使用了目前唯一的萨维茨基的版本。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尝试分析中、英、俄三种语言的仓央嘉措诗歌译本。

中文版本

躁急和暴怒联合,

将鹰的羽毛弄乱了;

诡诈和忧虑的心思,

将我弄憔悴了。 (于道全译)

英语版本

Anger and ill humour combined,

Have made feathers of vulture dishevelled

Intrigues and wordly cares, Have completely worn me out. (于道全译)

下面的俄语版本是根据于道全的译文翻译出来的。但萨维茨基以及俄罗斯学者们发现四行诗中前两行诗的内容, 和后两行的内容不协调。

萨维茨基和俄罗斯学者们认为这样的译文完全符合诗歌原有的内容和含义。

而作为译文的读者, 我们也许在诗中领略不到其中禅的味道, 但所谓一实一虚, 无论是情歌、道歌还是政治抒情诗, 大家喜欢的就是仓央嘉措诗歌这种节奏轻快, 朗朗上口的特点。他的诗歌不仅在当地藏区深入人心、广为传唱, 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其它地区读者和学者的喜爱和欢迎。

四、结语

从文学翻译理论角度来看, 文学翻译的目标是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且译文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译文读者期待充分领略原文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能够与原文读者一样获得阅读享受。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 译者须时刻关注文化的影响, 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 所以译文的创作将不断遭遇文化的挑战, 而译者, 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译文的再创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 运用相应的表达方法, 完成再现原文文化氛围的任务。

仓央嘉措诗歌通过翻译走出藏地, 走向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对仓央嘉措诗歌翻译及传播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翻译模式层面的探讨, 同时有利于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 尤其是藏、汉民族, 藏、英、俄文化彼此的了解与沟通。

参考文献

[1]班丹.琐议《仓央嘉措道歌》篇名、几首道歌译文及其他[J].西藏文学, 2005 (5) :150-158.

[2]陈立明.《仓央嘉措情歌》与门巴族藏族的文学交流m.民族文学研宄, 2003 (1) :54-58.

[3]陈庆英, 张子凌.仓央嘉措情歌新译[A].黄颢, 吴碧云.六世达赖卩刺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1:153-183.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8

摘 要:口译在商业谈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入手,具体分析商务谈判中应掌握的口译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希望能够为谈判口译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谈判口译;理论与实践

口译,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口头表达,是将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行为,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基本交际方式。然而由于口译的时效性和文化的跨越,谈判口译的实践难度一般较高,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口译人员不仅要精通两种语系在不同行业的专业表述方法,还应该对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有所了解,细致地区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现阶段,跨文化商务谈判口译已经日渐成为国际商务交流中的重要部分,对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跨文化观念对谈判口译的影响

跨文化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交流中所产生的能够跨越语言文字和文化信息的交流思想。对于当代谈判口译来说,受跨文化观念的影响,口译者能够自觉形成一种语言翻译认知标准和两种语言协调方式,也可以说是翻译人员在两种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特定思维方式、言语判断能力以及相应的文化敏感度。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掌握谈判口译技巧,需要口译者从跨文化角度把握这种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轻这种差异的负面影响,进而促使商务谈判能够顺利完成。

二、当代谈判口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现阶段,中外口译研究界在谈判口译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在突破原有语言研究学说的限制、强化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视、借鉴其他语言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谈判口译的研究范围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拓展,研究层次也得以进一步深化,基本构成了以现代语言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以及传播学四个方面为框架的学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较为著名的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面子理论、释义理论等,对当代社会谈判口译的实践应用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下面本文以释义研究理论为例,具体分析跨文化视角下当代口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基于释义理论的谈判口译理论研究

商务谈判口译研究作为口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译研究的通性以外也具备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具有较为强烈的信息传播瞬息性、言语组织及时性、翻译概念上的松散性等。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术语知识,最大限度地规避语言障碍,促进交流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而释义理论就明确强调了跨文化视角下源语言的拓展、行业背景、对额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释义理论认为,口译翻译其实就是对源语言中心思想进行概念的重新确定以及语言的重新表述过程,并且将研究主体设定在语言层次之上。在释义理论的谈判口译翻译模式构建中,将翻译具体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理解、摆脱源语言的外壳和重新表达。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摆脱源语言的外壳思想。释义理论认为,口译人员不可能真正地将即时听到的全部源语言准确、逐字句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阐明交流双方的主要表达思想,所以在实际实践中,口译人员必须摆脱源语言形式,形成自身独特的翻译风格。

2.基于释义理论的商务谈判口译实践过程

第一步,理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口译人员要想准确地把握谈判双方的语意,在重新表达过程中脱离源语言的外壳,就应该在具备良好专业翻译技能的同时,掌握本行业相关语言背景,充分挖掘每一句语言的深层含义,实现对交流双方语言的深入把握,为后期的重新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步,重新表达。谈判口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语言的重新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谈判口译需要口译者在深入理解交流双方语意的前提下,快速、准确、流利地将这种源语言重新通过目标语表述出来,一定要避免繁琐和重复现象。同时在释义理论的观念中,口译者在实践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思考某些词的正确使用方式,但是不论如何,口译翻译必须忠实于源语言的真正含义,避免出现为了“翻译流畅”而进行虚假翻译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谈判口译跨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商务交流中的重要特征。所以虽然我国商务谈判口译人员的实际翻译水平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相信在社会对谈判口译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我国商务谈判口译实践活动必将在未来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多元的智能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篇9

提供的具有磁盘操作功能的语句各不相同,直接调用DOS命令的方法也不相同.在Qbasic中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可直接调用DOS命令,方法简单,且与硬件联系不紧;C语言功能强、应用面广、使用灵活,但用C语言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与具体的硬件有关.有的语言不具有上述功能,但通过语言间的链接,可将用Qbasic或C语言编写的磁盘操作子程序移植到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中.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并非单方面的,而是多面向的,这一理论掀起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风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其著作《智力架构》中一反传统单一智力的看法,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基本的智能,即语文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反省智能,后来又增加一种“自然观察”的智能,成为第8种智能,可能的话,还会证实发现第9种智能即“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及的7种基本智能,至少指引着7种不同的教学方向,可涵盖英语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存在3种模式,即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个人成长模式。文化模式强调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并且懂得欣赏与自己背景相异之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而了解文学传统之思想、感情与艺术形式,文学在人文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极适合有文学细胞的学习者,但教材语言难度较高,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须依赖老师讲解,此种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但学生自主性较低。语言模式采取以语言为基础的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阅读本文,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师可帮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此模式以活动为导向,如通过填空练习、写作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注意语言的用法,如何经由语言形式,来诠释作品字里行间的意义。但这种模式,若太拘泥于语言文字,往往会失去个人诠释的空间,过多机械式的练习,学生学习动机便会逐渐减少。

对作品之社会及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就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来诠释作品。个人成长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探讨作品中与读者经验相关的主题,借以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作品的选择应以主题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应用与主题相关的非文学类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动机。国内外学者在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时,曾提出语言与文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主张将读和写的特性以及语言应用的特性融入到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诠释能力,兼顾语言能力的养成,并达成3种教学目标:

①提高学生的批评、分析和欣赏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形式的敏感度和认知程度;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10

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中西文化是可译的,毕竟语言具有认知和表达功能,文化和审美功能。前者是语言的本质,可用于交流感情、表达思想,这也是不同语言可译的基础。后者偏审美情趣,人类有着相似相通的喜怒哀乐,这也有助于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随着语言交流的不断推进,不同语言互相融合使得翻译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如:Qipao(旗袍),Kowtow(磕头),Kongfu(功夫),已经变为英语词的一部分,hamburger(汉堡包),disco(迪斯科),Internet(因特网)也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了。总之,不同文化的广告是可译的。

广告的不可译性

中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着差异迥然的词语联想意义和结构,所以有时喻况语言和诗词结构难以忠实对等的翻译。如“龙”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寓意。下述例子也是不可译的典型体现。

8)Sea,sun,sand,seclusionandSpain!(使用头韵)

9)Moresunandairforyoursonandheir.(相同下划线,读音相同)

10)恭喜发财迎新岁,长年好运金利来。(金利来服饰)

Andasforalltheaboveexamples,itishardtorendertheiraccuratemeanings,thereforetheyarerelativelyuntranslatable.上述四例很难取得对应的,达到原文效果的译文,可以说是不可译的。

不可译应对策略

不可译是由于不同的文语言结构和文化意义造成的,当然不可译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不可译就束手无策。为了达到原广告的预期效果,除了复制源语结构外,我们还可以进行重构或解构以达目的,使不可译变得可译。如:

11)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

译文:Brightandglisteningitis;Coolandrefreshingyouare.

该广告把原来的押韵舍弃,保留了其对仗工整的特点,并且很忠实地传达了源语广告的意图,看似不可译,却改译的通顺畅达。

12)Lessbread.Nojam.(UndergroundStation)

译文:坐我们的地铁,既为您省下买面包的钱,又不浪费您买果酱的时间。

例12)中“bread”既指面包又指钱and“jam”一语双关,既指果酱又指交通拥挤。把“bread”译作“买面包的钱”,“Nojam”译作“不会浪费您买果酱的时间”,采用改译的方法,为了保留广告原意,又无法如原广告一样简洁时,舍弃了形式保留意义,基本上传达出原广告的含义。

13)外面冰冻三尺,屋内春意融融。(电暖器)

译文:Bettercozyinsidethanfreezingcoldoutside.

本例应用平行结构简明扼要地传递原广告的精髓,可称之为神来之笔,音、意、形俱美,完成了似乎不能完成的任务。

14)Washthebigcityrightoutofyourhair.(Shampooad)

译文:洗去你头发大城市的污垢。

此例并未将“thebigcity”简单译作“大城市”而是适度根据广告用意增添为“大城市污垢”便于理解,否则消费者不知所云,因而改变原来结构意义,灵活地直叙本意,虽无原广告的精妙,却也译出其核心意义。

结语

广告用语多为含蓄的劝服形式,文化的差异必影响到广告语言的使用,若不考虑文化因素就无法出色地完成广告翻译。语言文化密切关联,各种价值观、宗教、环境因素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只有译者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特定文化才可以透彻饱满地译出广告蕴含的意义。完美忠实地使译语读者对翻译的广告产生源语读者对源语广告的感受绝非易事,这项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同侪齐心戮力以臻完善。文中所用实例,来源多元,未能一一注明,肯望谅解。

1.Arenas,William.ContemporaryAdvertising.[M]Washington:RichardD,1986.

2.John.Lyons,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7.

3.Nida,Eugene.LanguageandCul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4.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4)

5.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丁衡祁.翻译广告文字的立体思维.[J]中国翻译,,(1)

7.于冬梅.翻译中对文化障碍的抽象处理[J].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7).

8.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3)

从翻译变形看关系 篇11

在西方人眼中,艾米莉是一个骄傲、孤僻、保守、受制于贵族制度的.形象,而当东方人在看完了<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的中文译本后,从中发现了艾米莉的人性和反抗传统的叛逆精神.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意象的变形揭示了意象在翻译传输过程中的复杂性,也打破了源文本是凌驾于目标文本之上,目标文本就是要忠实于源文本这一传统观点.

作 者:罗国青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意象   变形   翻译  

从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看文学翻译 篇12

关键词:儒家尚文尚用宗经征圣

《原道》为《文心雕龙》五十篇之首,其主要内容为探究文的根源。作为儒教忠诚信徒的刘勰其根本观点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儒家的文学观,从而在那个时代产生了文学批评回归传统的牵引力。下面就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传统的儒家文学观

先秦时期王道失而霸业兴,群雄角力之间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纷纷招兵买马引进人才。有志之士各怀一技之长行走于诸候间。为了推销自己,扩大影响力各自著书立说成为百家。一时间学术氛围异常浓厚,出现了一批批职业学者我们称之为“士”。“儒”本身就是文学专业的士,那么作为文学之士的儒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是些什么呢?

1、“尚文”和“尚用”的文学观

现代的哲学史家们认为重实用、重道德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特点,其实中国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重文学的政治教化之用正是儒家文学观念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文以载道”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学观念的功利主义诉求,其形成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包括新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孔子的文艺思想是儒家文论的源头。他很看重诗文作为表达工具的功能。《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孔子的话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他的意思是说,学诗是为了讲话有文采;话说得漂亮才能更有利于道理的传播。不过孔子更重视文学对于修身的意义,这与他教书先生的身份有关。《阳货》篇谓:“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兴”的意思是启示、感发;“观”意为通过诗来考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是沟通感情,增进团结;“怨”即批评时政,抒发怨情。这里说的是学诗对于修身的好处。学诗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也就是诗的功用了。2“文道合一”的文学观

对文的孜孜追求同时表现了儒士们处世求达和极积入世的人生态度。之所以要有言,言之所以要行而远之,从表面上看是追求言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某种功能上的意义,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实用主义思潮。折射出的是儒士们“有为”的人生追求。为这一理想 “上下求索”,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道”,并且要求“文”和“道”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一对“道”的信仰实际上已化作他们“入世”事业的行为规范,表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上,成为激励一代代儒士们自觉的思想认识。

二、刘勰心中的文道观

纪昀在眉批《原道》时说“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借此,我们可以将刘氏的观点归纳为两点:一是文原于道,二是文以明道。关于第一点从文题即可看出,刘氏认为大自然之所以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皆源于道。“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山川焕绮。”此皆“道之文也”。自然万品“动植皆文”。文之广、之大,天、地、人、文皆源于道,道是造世主。

谈文而论道表明了作者探究文源的思想倾向,援道论文表明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即“文源于道”。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自然万物皆源于道。这里便有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了。如同黑格尔心中的“绝对理念”,在客观世界抽象出一种精神元素,说它是万物之母,玄得像道家头脑里概念,“道可以生无,无可以生有,有可以生万物”。但刘勰的思想毕竟和道家隔了一层。“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后”。可见,“文源于道”并非无迹可寻。道也并非自然流成文,它们之间有一个桥梁,就是圣人。有了圣人,便可理出文道来。至此,诸君豁然,刘勰之所以将文说的如此玄之又玄甚,至不惜借道家思想来混淆视听,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圣人说的玄乎些,尽可能地把光环套在他们的头上。因为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和崇拜那些未知和神秘的东西,就连作者也不能够超脱。这就是文论的支柱之一“征圣”思想。

刘勰著《文心雕龙》之缘起,他自称:“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迷崇孔子之心,追随孔子之志,溢于言表。

为什么要“征圣”呢?“征圣”的出路何在?

大家知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界定了文学的政治教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所谓圣人就是儒家思想的发言人,他们代表着集团形象,理应受到集团内部的敬仰。那么如何追随?作者说道:“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经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文王患忧,《繇辞》炳曜。公旦多材,制《诗》缉《颂》。夫子继圣,熔钧《六经》。”这些都是所谓的圣道,圣道以经典呈现,圣道即在经典中。“征圣”的途径之一就是“宗经”。圣人经典曾经在历史上造就过非同凡响的号召力,产生过推枯拉朽的思想力量。这股力量激励着儒士们,使他们纷纷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满腔热情、一股作气准备有所作为。而作为儒家忠实粉丝的刘勰也期盼着这种力量的复归,重塑

圣人事业。所以作者愿意宗经,也相信“宗经”的前途。说到底,追求儒家“有为”理想社会才是刘氏文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文以明道”最终注脚。通过“写天地之辉光”的文,实现“晓生民之耳目”之现实追求。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线索出来。“道——文——道”。刘勰认为,万物源道,文亦源道,文因圣而生,圣因文而出,故文应明道。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问题,而是一个逻辑盘旋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两个“道”存在明显区别,前一个“道”是作者思想中不含任何价值成分和情感体验的观念元素,是作者主观世界上固有的,是一个混沌元气,是纯天然的。而后一个“道”则是圣人之道,是经过提炼的价值伦理观,有着明显的人工痕迹。两者之间的联结点便是“文”,操作手是“圣人”。圣人们自诞生那天起就肩负着重整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历史使命,这也是儒士们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更是儒家思想中“尚文”和“尚用”思想的历史呼唤。

三、儒家文学观和其他学派的区别

1、儒家与道家文学观的区别

道家学派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无”,在“贵无”思想的支配下形成了“寡胜多,无胜有”哲学定律。他们认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都应生活在原始社会,都应当自由自在而不应被人为的粗暴干涉。统治阶级应“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社会之所以不治,都是圣人惹的祸。反映在文学上,道家认为,文和用没有直接关系,没必要给文强行下达社会任务,文应和世间万物一样自由自在的存在,不要受约束,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在广阔的时空里“任逍遥”。“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所以道家的文章写起了扑朔迷离、漂泊不定,在自觉放弃文学的社会功能的同时给人以无边无际的空间美感,反而增添了文学性。这可能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意识流”文学的思想滥觞。

显然这些都是儒士们不愿意看到的,这是圣人们无法容忍的事情。于是两派互相攻击,争论不止,喋喋不休。社会影响很深很广,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组织了几次公开辩论会。可能是因为儒家思想更符合部门利益,结果是作为正方的儒家险胜对手,而道家又回归到他们崇拜的大自然去了,继续着他们逍遥的梦。

儒士们经过这次学术辩论,士气大振,纷纷扼腕立志,认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来,更觉得社会可爱了,更觉得圣人可敬了,更觉得经典可读了,更觉得圣道可用了。理论是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这一爱好古今同是)。《文心雕龙》就是儒家文学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被统治阶级证实了的科学的、好用的理论体系。在当时文学流派纷争、学术观点芜杂的情况下起到了文学批评上拨乱反正的作用。《原道》篇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儒派文学观

才是唯一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文学观。号召社会各界多读儒家经典以便在实际文学创作和鉴赏中认真贯彻执行,形成指导方针。

2、儒家与墨家文学观的区别

比孔子稍后,成为另一派显学,就是墨家。《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他和儒家本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他取的是反对的态度,至少也是批判的态度。近人称“墨子及其弟子是接近手工业者的士,也可以说是手工业者出身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可以接受古代文化的诗书礼乐,而墨子只接受诗书而反对礼乐,把礼乐看作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这样对于西周文化所谓制礼作乐这一点来讲是不合的,所以《要略》说他“背周道而用夏政”。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的态度,而墨子是背周道而用夏政的,所以儒家尚文,墨家便尚质。可是,他们毕竟都是“学儒者之业”的,毕竟也是属于“贤人作风”一流的,所以儒家尚用,墨家也尚用。

问题就在这儿:儒家文学观中的尚文与尚用是一致的,是不冲突的;墨家文学观中的尚质与尚用,当然也是一致的,也是不冲突的。可是他们却是不同阶级的发言人,思想的阶级基础不同,所以形成观点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区别到底在哪?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点。

第一、对“用”的理解不同。因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文学观并不矛盾,所以儒家的尚用和墨家的尚用也就不可能是同一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儒家的尚用是“非功利”的尚用,是为复古的尚用,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用,更多地作用上层建筑,更多地作用于思想认识领域,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和“纲常”信仰来重塑封建阶级道德体系。说到底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普教活动。“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欲把影响造得更大些,则进一步“原道心以设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到这里便是鼓励人们去顶礼膜拜了,拜天拜君拜圣人。所以与尚文思想不相冲突,文也正就是用;墨家的尚用是绝对功利主义的尚用,是强调百姓人民之利的用,所以充其量可成为极端的尚质。这是儒墨文学观不同的一点。

其次对“文”的态度不同。前面说过儒家为了使其统治阶级思想外显,需作大量的粉饰工作,所以对文有着特殊的需要。另一方面,对文的重视可能还和士大夫的“阶级趣味”有关。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完全脱离劳动生产的阶级,他们需要一种声音来美化自己,需要把“官腔官调”说的漂亮些来强化宣传效果。“道因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些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文学作品上,自然而然地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提出了要求。站着说话的人往往更容易把话说的漂亮些,而作为统治阶级的发言人的儒家也愿意站着说话。可是墨家则不同,他们从本阶级立场出发,反对以文害意。因为他们认为文学性太强的作品很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对作品实用性的忽略。“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之;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这就是墨家这种尚用反文的文学观。

总之,儒家思想是刘氏文学思想的立足点和归结点。可以说他的整个文学思想体系是为儒家学派服务的,是儒家思想在那个时代的回光返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刘氏旁征博引、援古证今给文学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华丽的外衣。从此儒家“尚文”和“尚用”的文学思想得以香火不断,成为士大夫们宦海浮沉中一颗不灭的“马里亚纳海的爱情灯”。

参考文献:

袁济喜、陈建农 《文心雕龙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缪文选《战国策》中华书局

从《文心雕龙·原道》篇看儒家文学观

(写作提纲)

一、序论

《文心雕龙·原道》篇到底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历来众说纷纭,有人从道家思想出发,有人从儒家思想出发,有人甚至认为作者表现的是佛学思想。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认为刘勰在作此篇时,应持的是儒家传统的“尚文”、“尚用”文学观。

二、本论

(一)、传统的儒家文学观

1、“尚文”和“尚用”的文学观

2“文道合一”的文学观

(二)、刘勰心中的文道观

(三)、儒家文学观和其他学派的区别

1、儒家与道家文学观的区别

2、儒家与墨家文学观的区别

三、结论

上一篇:车主们关心的话题下一篇:学平险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