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精选12篇)
多元文化护理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护理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 通过为期一年的多元文化护理培训和培训后量化测评,分析培训前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和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多元文化护理应用于临床一线,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应用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1]。护士具有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要求具备多元文化理论知识,才能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具备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礼仪规范,才能为护患沟通扫清障碍;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因此,要提高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需要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级护理专业在职继教学员40人,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为30岁,学历均为大专,英语水平均为四级,均来自三甲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一线,工作年限2~15年。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2.1. 1 理论学习
组织学员学习《护理学导论》教材中“多元文化护理”章节理论知识,按课时计划分步骤完成教学,同时开展护理人文知识讲座,广泛学习异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拓展学员知识面。课程结束时以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评分,形成测评量化表。
1.2.1. 2 引导护士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高人文素养
开放图书馆并充实人文图书报刊杂志等,让学员在理论课程之外,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供关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地理知识的光盘,一旦收治来自这些国家、地区的患者,护士可立即查阅到相应的风俗、礼仪。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习俗、人文地理等来缩短相互的差距,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有效沟通[2]。每周举办一次文化专题讲座,介绍有特色的中外文化,会后展开讨论。
1.2.1. 3 英语口语培训
进行为期半年的英语口语培训,将英语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请校园外籍教师带教,在外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时要求必须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护理个案查房;并将常用的护理用语放在科室计算机桌面上,便于随时查询、取用;用餐时间在学工餐厅播放英语新闻和英文电影、电视剧等,展开角色扮演法,由学员互相模拟外籍患者和护士,进行英语交流并总结互评。
1.2.1. 4 礼仪与沟通技巧培训
由我校专业礼仪教师对学员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服务礼仪、外交礼仪和民族交往礼仪等。通过示教,回示等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员达到礼仪老师的教学目标。
1.2.1. 5 培训学员的护理操作技能
由护理专业教师带教,包括常规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先由老师示教护理操作流程,然后由学员回示,并要求学员边操作边与模拟病人进行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杜绝“哑巴操作”,体现人文关怀。
1.2.1. 6 组织学员参会学习交流
集体组织学员参加外省或异国同行兄弟医院的学术交流和实地参观,培养学员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多元文化护理的临床应用实践,加强经验交流。
1.2.2 培训时间一年。
1.2.3 评价方法
在多元文化护理系统培训前(2009年)、培训后(2010年),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1)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内容包括多元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满分100分。(2)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由各专业护理教师评分,满分100分。(3)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由专家评测,认为达到调查问卷标准。其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操作熟练度、健康教育、交流能力和责任心5项,共有20个题目,满分100分。培训前后分别调查100例患者,均为随机抽取,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培训前即2009年,40名学员的综合评分为72~85分不等,平均76.9分。培训后即2010年,40名学员的综合评分为81~98分不等,平均分为93.6分。二者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对多元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更对涉外医疗机构提出了全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有些涉外医院的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标准,在对疾病认识和护理关怀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要求[3]。护理对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名族,他们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人生经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因此,多元文化护理应受到广泛重视。将多元文化护理应用到临床一线,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129.
[2]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3-184.
[3]朴玉粉,王志稳,吴晓静,等.外籍人员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7(9):28-29.
多元文化护理 篇2
11护理7班 钱盈盈 113110725 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方法: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
调查咨询的内容:中国饮食文化和特点,中国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深层内涵等等.关键词:饮食
文化 食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一、中国饮食文化 1.1从沿革看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1.2从内涵上看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1.3从外延看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1.4从特质看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1.5从影响看
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二、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2.1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2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2.3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4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2.5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三、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3.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3.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3.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四、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4.1精致
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4.2悦目
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4.3坠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4.5礼数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讨论: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多元文化护理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89-02
多元文化护理是由护理专家Leininger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多元文化护理是研究护理对象在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从而为护理对象提供与其文化背景和健康需求一致的护理服务[1]。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是指护士根据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式,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健康需要[2]。
1.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深入,护理工作者会越来越多地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才能为病人提供适合其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护理。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课程中多元文化方面的课程较少,教学效果不太明显,制约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缺少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课程
我国的医护院校多注重护理技能的练习及基础医学教育,不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授,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课程[3]。仅有16.6%的护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过多元文化护理 [4]。而开设多元文化护理的院校,有关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仅是增加了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伦理与道德法规》,并且更偏重理论学习,实践内容很少。
1.2缺乏多元文化护理的师资
护理专业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欠缺,不熟悉哲学、社会学、宗教信仰等人文学科知识,因此多元文化护理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相对不足。教学方法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水平的对策
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质量,培养能够提供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2.1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1.1在校护生 开设有关多元化的护士语言沟通、各国家及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社交习俗及禁忌、饮食习惯等)的课程;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的护生能用英语进行护患沟通,并储备一定的护理英语知识。
2.1.2临床护士 可通过面授、VCR电化教学、案例讨论、座谈及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融合的在职培训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培养,通过培训,医生和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也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进行学习。
2.2师资建设
采用到国外的护理院校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多元文化护理师资,以培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授课、熟悉各国风俗文化、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临床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型”护理师资。
2.3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设置
增设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是培养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学、文化交流、宗教民俗等人文课程,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护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建议:可同时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多元文化概述》、《社会心理学》、《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可作为必修课;《中西方文化概论》、《宗教民俗学》可作为选修课。此外,还应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注意加强双语教学。
2.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课堂多以老师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多元文化护理发展较成熟,教学中非常注重师生互动,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在校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电影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资源库:案例、课件、VCR、护理英语学习资料等。对于临床护士采取专题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活动来更新教学方法以深化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及知识。
2.5强化以英语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主学习各国、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的习惯与能力。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老师在课前布置自主学习的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深入研究,课前网上查阅中、英文资料,课上用英文向大家展示该国家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社交习俗、对疼痛及死亡的反应、葬礼风俗等。也可以请外教定时组织英语角,提前确定交流主题,跟学生一起讨论、探讨国外的文化元素。
多元文化护理是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要、促进优质护理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对象既应包括全体的在校护生,也包括在职的临床护士;通过创新课程设置,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系统的、有效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文化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Madeleine Leininger,Marilyn R. McFarland. Transcultural Nursing:concepts, theories,research and practice.3ed.New York: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Division, 2002,28(5):517.
[2]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1-129.
[3]李娜,杨淑芳.护理本科教育多元护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 (2) :444-446.
[4]仆玉粉,吴金燕,工志稳等.护士多元文化认知度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25-28.
作者简介:
老年肿瘤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 篇4
1 消除不良护理服务对老年肿瘤患者的影响
服务系统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在调动个人内在因素的基础上, 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护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管理人性化:老年人有强烈的独立感, 会对住院后的各种限制感到不适, 因此人性化的护理对取得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配合尤为重要。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等特点, 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及探视制度, 适应个体特征, 实行人性化管理。
饮食科学化:合理的饮食能够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内环境的稳定, 维护患者所需的营养需要, 而肿瘤患者的饮食更需要辨证施食, 药膳调护, 同时需注意饮食的宜忌, 减少不良饮食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社会支持全面化:一个人的支持系统就如同建筑物一样, 需要四根柱子支持, 包括积极的自我、家庭朋友、工作和学习、宗教或信仰[1]。在临床护理中, 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情况, 积极帮助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 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以帮助其分担疾病所造成的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 消除不良休养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居住环境是文化氛围的体现, 良好的休养环境可愉悦身心, 减轻痛苦。因此, 可根据患者的民族习惯、职业爱好、性格特点的不同, 将病室环境布置得整洁、优雅、舒适和充满情趣。
语言是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最直接的手段之一[2]。而肿瘤患者往往精神紧张, 敏感多疑, 护理此类患者时, 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的轻重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认真、诚恳、科学、礼貌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并在日常护理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时刻以诚恳的态度、美好的语言、得体的举止去影响患者,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促进康复。
创造人文化的休养环境:肿瘤患者常常表现出恐惧、忧郁及消极悲观的心理, 严重者有厌世情绪和行为。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 适当地调整病室内的色彩和装饰, 增加一些人文化饰品, 如患者喜欢的家人照片、书画作品等, 以营造出和谐、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休养环境, 使患者感到生活的乐趣,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采取关心、理解、同情、乐于帮助的态度倾听患者倾诉, 了解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疏导。
对担心疾病的疗效和预后的患者, 需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对病情变化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给患者适当的保证, 并在此基础上, 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介绍同类疾病成功治疗的患者, 用事实说明治疗的有效性, 以此来振奋患者的精神, 调动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对焦虑的患者, 在评估焦虑的原因后, 给予适当的劝慰、鼓励和耐心解释, 并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予以适当的放松训练, 如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尊严治疗及希望疗法等[1]。
对抑郁的患者:首先需加强医患间的关系, 多与患者沟通和接触, 了解患者的优点和长处, 有意识地请教相关问题, 使患者感到价值所在;其次, 可在改善周边环境的基础上, 鼓励患者多参与适宜的文娱体育活动, 分散注意力;最后, 还须注意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转移患者周围的危险品, 加强巡回,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患者由于身患绝症, 敏感多疑, 家属的不良情绪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3], 而老年肿瘤患者家属往往存在着悲痛、委屈、忧虑和烦恼等心理问题, 医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防止不良情绪的蔓延。
总之, 在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中, 通过运用多元文化护理指导工作,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同时在护理中, 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雁, 陆笺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
[2]朴玉粉, 张洪君, 等.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10 (2) :29~31
中国多元文化(定稿) 篇5
在Schmeck看来, 被称为“中国的56个民族”的中国的民族,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其他少数民族。为了找到他们,(他)必须到中国遥远的边缘地区去。在这里,居民一直保持着一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变化的生活方式。
就长相和语言来说,某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的主流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不仅表现在他们的长相和语言,而且体现在艺术领域,比如他们文化中的歌曲和舞蹈。几千年来,通过与世隔离使他们保存了自己的传统,但现在,即使是最偏远的乡村也正在融入地球村。
布莱恩:我觉得,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外界,而且他们也喜欢上了他们所看到的。解说员:一年半以来,电影制片人布莱恩已经游遍中国,他迫切地想要在少数民族文化销声匿迹之前做完关于这些民族的的影像档案。
布莱恩:从现在开始,10至15年以后,你们将不会看到我现在所看到的。故人依旧,但他们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将会不复存在。这些将会消失,而且消失得非常迅速。解说员:云南省摩梭族,仅仅是55个少数民族之一。(它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他们没有“结婚”这个词。这里的民俗与世界其它各地有显著不同。不到10
年前,这个地区很少有外来游客。现在,城市居民,比如梅州人,来这里观光旅游。对于中国的城市人来说,呆在这迷人的村庄给他们享受大自然的机会。随着城里人的高涨的(旅游)热情,当地的居民现在也能够靠旅游业来谋生,而且他们似乎真的享受他们的工作。
纳西族人民已经在云南西北的一个小山村至少生活了1500年。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很大程度上都与外界(其他人)隔离,主要是因为没有公路通向这个村落。村里的一位领导说现在孩子们可以步行2个小时到新建的公路上坐汽车上学。但是他担心年轻人接受了教育之后,也许不会回来。
农村人正涌入大城市,寻找他们知道存在的而在村子里不能得到的东西。
布莱恩:现代化便利设施,我的意思是,很棒的居住条件。他们喜欢这些并且希望能这样生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逐步过着更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渐渐忘记了他们来自哪里。
解说员:对于中国55个少数民族里大多数的来说,他们似乎急于融合到其他民族。但是如果你相信多样性很重要,那未必是好的。
布莱恩:他们即将被中国主流文化所吸收。你将会在一个晚宴或者一个夜总会上看到这现象。或者你可以去参观一下旅行者公园,一大群穿着各种服装的人们会向你展示当地文化。
解说员:有趣得很,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正面临变化与全球化。认为少数民族能够不受这种转变的影响,这是不现实的。就像中国制定的21世纪纲要一样,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不能放弃他们的文化遗产或者是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他们的古
多元文化的楷模 篇6
人类本是群居的,现代城市更是人口密集的岛屿。在这个人类文明的小岛上,人才济济,关系错综,竞争、融合、发展,一刻不停地在进行着,汇成了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奏鸣曲。城市居民的和平相处仰仗于相互之间的宽容、理解、平等、尊重,仰仗于多元人文精神的豁达与雅量。这是处理好城市人际关系的最坚实的基础。
电影导演陈凯歌谈到他的访美观感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一些外籍侨民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当念到“以上帝的名义”时,突然一位女士举起手来,主持宣誓仪式的法官问:“你有什么问题?”那位女士说:“我是穆斯林,您的上帝不是我的上帝!”这是一个很少遇到的问题,但你在大厅里却听不到这样的呵斥:“滚出去!别在这里捣乱!你的上帝爱是谁就是谁!”恰恰相反,你听到的是法官和蔼的回答:“请您等一等,等我们把这个细节解决好了,再说您的宣誓问题。”这就是美国文化,这就是美国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宽容与尊重的人文精神,正是以多元信仰为基础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爱我的上帝,你爱你的上帝,但决不是以我的上帝而否定你的上帝!
相形之下,我们的文化似乎就缺少这种宽容的雅量,容不得异端,容不得异教徒,甚至容不得不同的意见。我们所炫耀的往往是“我的意见征服了你的意见”时的所谓“豪气”(其实往往是一种霸道),而不是“我的意见吸收了你的意见”时所体现出来的雅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变形表述为己所欲之,便强施于人,大概要算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最高的境界了吧。这种以“己”之所欲与不欲来衡量要求别人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最人道不过了,其实,恰恰暴露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我”为中心的一元人文精神,而不是以尊重他人为中心的多元人文精神。难道因为你喜欢红色,天下都要红彤彤,连梨花都要变成红的不成?因为你厌恶京剧,因而天下人从此就要与京胡、京腔、京韵告别不成吗?殊不知这正是人文领域各种矛盾、冲突、纠纷、斗争无休无止沸沸扬扬的原因之一啊。
大家知道,我们的舆论从民间的街谈巷议到报刊的名人轶事,炒得最热闹的题材便是个人生活、家庭婚恋这些本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我们的舆论对这类事情的过度热心和关注,恰恰表现了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不宽容。其实,某某人发生婚变了,某某人要搞独身了,还有某某歌星削发为尼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关卿何事?你何须为此扼腕慨叹、说长道短、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呢?哪一天我们民间的街谈巷议不再关注张家长李家短这样的私事,不再热衷于名人婚变、情变这类纯属个人隐私的“炒卖”了,哪一天就是我们文明的最大进步,就是我们宽松人文精神的真正形成。
多元文化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它不赞成人们以各种方式去干涉个人无伤社会、无碍他人的私生活。青年马克思在读大学时,一次与同学们谈论起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罗伯斯庇尔时,情不自禁地对他进行了热情、崇高的评价。当即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表示反对,说罗伯斯庇尔是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很不检点的人。青年马克思旗帜鲜明地亮明了自己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他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一个人钻进被窝里想些什么,这与我们有何相干?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呀!”马克思是公正的、宽容的,而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的求全责备,是否刚好暴露了我们的不宽容呢?
至于纯属个人生活方面的穿衣戴帽、击鼓吹号、跳舞唱歌、溜冰摔跤,我们更要尊重他人的自由爱好,不必整齐划一,不必以个人的好恶去衡量与强求别人。何必要以自己的所爱要求天下人普遍喜欢,以自己的不喜欢限制天下人也不许喜欢呢?生活中的霸道作风多半来自于多元人文精神的缺乏。
整个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这是世界演进的总趋势。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妄图以自己所喜爱的颜色去涂抹整个世界,那都是徒劳的。龚自珍先生“不拘一格降人材”的伟大理想,只有在今天才能变成现实。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辉煌的日出。未来的时代必然人才辈出、风格缤纷、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当然,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前提必须是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他人,至少也应是无碍于社会,无碍于他人。离开了这个前提,离开了这个起码的要求,就成了万马奔腾中的害群之马,就成了不拘一格中的“有害一格”,于是,有碍于他人的自由就理所当然地要受到限制。还是孔夫子说得好,从心所欲不逾矩。既从心所欲,无拘无束,实现每个人的高度自由,又不逾群居之矩,契合各种社会公德与规范。
不拘一格、从心所欲,当然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贯追求。但城市居民要真正享受这份自由也不容易。首先,必须学会自我管理,管住自己的心灵,管住自己的行为;其次,在学会自律的同时,还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他人。
总之,作为人类文明岛屿的城市应该是多元文化的旗帜与楷模。我们再也不能用人为的单色调去武断地否定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了。我们再也不能用一种模式去粗暴地“规范”天下万籁于一音了。让七色组成的阳光更加明亮、让百花组成的花园更加烂漫、让万籁组成的合奏更加和谐、让不拘一格的人材更富创造力、让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各展其长吧……
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研究进展 篇7
1 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护理的概念
1.1 多元文化
文化是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在社会的互动中积淀、形成和发展[3];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 即所有习惯、行为,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及其他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是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4]。文化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倾向有巨大的支配力, 而且文化具有较大的惯性, 不易改变, 对外部强加的影响尤其会表现出巨大而顽强的抵抗力[5]。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 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优质护理服务, 是当今多元社会的需要[6]。文化的多元性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 也可存在于同一国家之中[7]。
1.2 多元文化护理
多元文化护理又称跨文化护理, 创始人莱宁格认为, 多元文化护理是在不同文化和亚文化条件下的关于护理行为、健康与疾病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分析, 旨在建立一种科学的人文体系, 从而提供既有文化特异性, 又适于普遍文化条件的护理服务[8]。多元文化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护理的社会性质及对护理更深更广度地拓展。发展多元文化护理有助于指引护理人员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有效的文化护理,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9]。
2 多元文化护理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发展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和情感取向, 护理人员应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惯, 实施多元文化护理, 以丰富和完善护理内涵。1995年7月, 我国召开了首届“多元文化护理透视”国际研讨会, 正式将“多元文化护理”引入我国。十余年来, 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护理对象日趋复杂, 整体护理不断深化, 多元文化护理这一新的护理模式也在我国护理界有了很大的发展[10]。
2.1 多元文化护理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
Leininger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 护理关怀是以患者的健康为目的, 从整体观念出发, 为患者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健康关怀。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发展不同文化的人们有关健康疾病的信念、价值观、行为方式的知识主体, 以利于更好地提供适应患者文化背景的护理[11]。我国学者王妮认为多元化护理是用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教养, 陶冶和改变其性格、性情, 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12]。学者王美德认为“适应文化背景护理”是研究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理工作, 在发展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护理知识主体的同时, 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理需求、健康与疾病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 以便对患者提供适应特殊文化需求的护理活动[13]。魏凤云指出多元文化护理是护士了解和熟悉患者的文化背景, 分析文化差异对患者的影响, 站在多元文化护理角度为患者提供护理, 以减缓文化冲击, 帮助其适应文化环境[1]。李旭认为文化护理是从健康服务文化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 它既包括适应不同国家和种族的跨国文化护理, 也包括适应个体文化差异的本土文化护理[14]。这些观点的提出, 拓宽了多元文化护理的理论内涵, 延展了多元文化护理模式的应用领域,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范例[10]。
2.2 多元文化护理实践取得长足进步
多元文化护理在形式上和实际上是与整体护理相一致的, 只有对患者进行文化护理, 将各种文化渗透进护理过程中, 才能体现整体护理满足患者身心、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的本质, 从而使整体护理更趋完善[15]。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总体上仍处于引进、宣传阶段[16]。
2.2.1护理临床实践方面
(1) 针对外籍人员开展多元文化护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外籍人员来华的数量越来越多, 针对这一群体, 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城市的涉外医院、涉外病区进行了积极的多元文化护理实践。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两个护理单元开设了涉外医疗护理服务[17];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惠侨楼从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 减轻患者的文化冲击感, 保证患者的心态平衡[18];北京协和医院外宾门诊的护理人员从语言沟通、种族差异、宗教信仰、时空观念等多方面分析外籍病患的文化差异, 并制订出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2)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患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 在对这一群体的医疗保健护理中, 病患的文化背景、民族背景、生活习俗背景是实施整体护理时必须面对的问题[19]。如昆明医学院第一附院对如何使少数民族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诊治护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青海省人民医院还注意培养医护人员学习民族语言重要性的认识, 倡议医护人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以加深其对少数民族病患的了解,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山东临沂市肿瘤医院ICU应用多元文化护理增强了沟通的有效性, 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20]。
由此可见, 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实践涉及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 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和病种。笔者从健康与疾病观念、语言、宗教习俗、饮食习惯、衣食住行禁忌等方面进行研究, 探讨适合护理对象文化特点的护理方式, 总结出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但目前, 我国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多为沿海大城市、涉外机构较多的地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如青海、云南) , 其他地区则尚未开展, 一方面使得多元文化护理发展不平衡, 另一方面也说明护理人员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文化内涵理解得还不够深刻。
2.2.2 护理教育方面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员文化护理能力的重要措施[21]。作为吸纳、传播先进护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的载体, 理应在这种日趋多元化、全球化的格局下, 搭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平台, 形成多元文化教学与时间体系, 从全方位、多维度去展开、应对[22]。但现阶段, 我国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临床缺乏能够适应多元化护理需求的人才, 且未见明显的教学效果[23]。 (1) 对在校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显示, 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不高, 有高达95.74%的护生没有接受过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培训[24], 另有调查显示, 有16.6%的护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多元文化[15]。由此可见, 我国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在校生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急需加强。 (2) 对临床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表明, 我国接受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临床护士很少[15], 有90.0%的临床护士未接受过多元文化护理系统理论知识培训[25], 32.8%的护士通过医院继续教育培训了解多元文化护理[15], 99.0%的护士认为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是满足患者多元需求的前提[15], 90.0%以上的护士认为进行多元文化护理培训是有必要的[15]。鉴于临床护士的工作性质及学习特点, 56.0%的护士希望通过录像和多媒体进行学习, 30.0%以上的护士希望通过国际交流、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观摩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15]。由此可见, 我国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护理知识需求与临床继续教育现状存在矛盾, 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及文化护理能力才能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因此, 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势在必行[24]。
3 影响多元文化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方面
3.1.1 多元文化护理意识不强
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护理意识是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前提。研究显示, 护理教师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26]。
3.1.2 课程设置不完善
设置多元文化护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护理的有效途径[27]。长期以来, 我国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地关注基础医学教育, 使得各类学校多元文化护理内容缺失或不足[28]。虽然目前多元文化护理已纳入本科护理导论课程的一个章节作为教学内容, 部分高校也已开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 但大量的医学专科学校尚未开设此课程, 因而造成只有少数护理人员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在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推广和深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1.3 继续教育存在缺陷
在职继续教育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主要手段。近年来, 国内各医院逐步完善护理继续教育, 但对提高护士的人文知识水平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中过多地安排了基础医学知识及医学前沿知识, 忽略了文化护理[15];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职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加之组织者缺乏有效的监管、评价体系, 使得继续教育只是流于形式[25]。
3.1.4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知识丰富, 沟通能力强, 语言驾驭能力强, 了解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专家型”师资队伍。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的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师资短缺, 大部分院校护理教师的学历偏低, 存在“医教护”、“专教本”现象[24]。临床护理教师教学意识不强, 教学技能不熟练[29], 而多元文化护理的实施需要临床护理教师指导, 由于各种原因, 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高年资护理人员脱离了护理岗位, 造成“专家型”的护理人员相对匮乏, 不但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 而且使得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3.2 临床护理实践方面
3.2.1 临床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护理意识淡薄
文化敏感性是体现多元文化护理中每位护理人员文化能力方面的基本态度要求[30]。调查显示, 护士多元文化中护理文化敏感性总体水平不高, 必须对其进行加强培训与管理[31];另一调查表明, 护士普遍认为多元文化是研究人员的课题, 与护理无直接关联, 这直接影响了其对多元文化护理服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1];大多数护士仍然只关注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缺乏个性化整体护理意识[9]。
3.2.2 多元文化护理中人际沟通障碍
多元文化护理的对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具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从而给护患之间的沟通造成了障碍。语言不通是造成护患交流困难的首要问题, 将直接影响护理评估的准确性及主动性;尊重患者习俗虽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但若忽视习俗, 往往会导致沟通失败, 影响护理质量;在多元文化护理中, 尊重各民族的禁忌是最重要的, 否则将会影响多元文化护理的实施, 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3.2.3 缺乏完善、科学的多元文化护理评价体系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多元文化护理评价标准是保证多元文化护理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32]。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详尽的多元文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无法确保多元文化护理实施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了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4]。
4 多元文化护理的建议与展望
综上所述, 虽然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要将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护理临床实践中, 帮助护士克服文化障碍, 超越文化界限, 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和谐的护理服务, 却是一条漫长之路。首先, 要唤起护理管理者、护士、护生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意识与兴趣, 帮助他们认识到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 通过开展职前、职后多元文化护理教育, 建立多元文化护理观念, 扩充有关多元文化背景下患者的礼仪、风俗、禁忌、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为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奠定基础。再次,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 亲身感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为护理对象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元文化护理,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多元文化护理趋向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充分利用国际信息与技术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提供的多元文化资讯, 才能使我国多元文化护理逐步走向成熟、完善。
多元文化护理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篇8
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基础, 只有教授护理专业学生相关的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和技能, 才能使其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元文化护理服务, 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为探索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通过测评护理专业学生的多元文化知识水平, 构建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 以期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研究背景
1.1 多元文化护理的提出
由于全球范围内战争的爆发, 导致各地区之间人口大量流动, 医疗护理内容与形式也随之改变。为此, 美国护理专家迈德勒恩·莱宁格 (Madeleine M.Leininger) 博士进行了相关护理研究, 率先提出跨文化护理理论[1]。莱宁格提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只有针对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提供护理服务, 才能使服务对象满意。莱宁格进而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朝阳模式”, 其认为护理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 而是一门跨文化的专业和学科, 人文关怀才是护理的核心内容, 强调护士应具备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及技能, 理解服务对象的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 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2]。
1.2 多元文化护理的定义
多元文化护理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应运而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护理理论, 要求护理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服务对象的护理需求, 以利于其身体的康复[3]。
该理论要求将疾病护理与文化护理相结合, 通过对健康、疾病、照顾实践、信仰以及宗教等各种文化元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根据护理及疾病的特点为服务对象提供与其文化背景相一致的、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服务[4]。
1.3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 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得到了美国护理界的广泛认可, 继而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都进行了关于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的相关报道[5]。在国际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的影响下, 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临床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理念与能力的培养, 并对其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理论研究[6,7]。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本科和专科学生47人 (以自愿参加为原则) , 其中本科21人, 专科26人, 均为女性, 年龄17~22岁, 平均年龄 (19.19±1.24) 岁。
2.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元文化护理知识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
2.3 实施阶段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 研究设计出“多元文化护理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一共30项, 总分150分, 反映多元文化护理的3个层面:护理相关知识及理论;宗教、地域、民族文化相关知识;多元文化护理的学习意愿。对该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 采用Cronbach'α系数分析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7, 采用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KMO=0.612,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重测信度为0.882, 充分证明了该问卷设计合理, 可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测评。
问卷以不记名形式填写, 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 当场填写, 当场收回, 有效问卷回收率达100%。
(2) 学习资料准备。知识、学生和社会需要是影响课程设置的3个关键因素[8]。因此, 学习资料的编写是该教学模式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考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护理学、医学等相关文献和书籍, 编写出《多元文化护理教学讲义》, 内容包括5个章节, 主要介绍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概念、地域文化对护理的影响、民族文化对护理的影响、宗教文化对护理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护理的实施。
(3) 教学模式的构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9]。根据测评结果及文献研究, 结合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 初步构建了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 并按该模式设计并进行教学和实践 (见图1) 。
(4) 教学实施。按照研究构建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对参与研究的学生实施教学, 给每名学生发放多元文化护理学习资料。理论教学以讲授法和PBL教学法为主。实践教学采用学生分组教学, 每组5~6人, 共9个小组, 以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各小组又将本小组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 师生互动,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 运用SPSS16.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均数标准差等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前后学生多元文化护理基本知识得分比较
问卷总分150分, 得分≥120分为优秀, 110~119分为良好, 100~109分为中等水平, 90~99分为合格, ≤89分为不合格。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前学生测评平均分为 (94.47±10.86) 分, 仅属于合格水平;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后测评平均分提高到 (115.21±11.02) 分, 两次测评平均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其中本科学生平均分由 (98.90±9.86) 分提高到 (118.95±12.50) 分, 专科学生平均分由 (90.88±10.46) 分提高到 (112.19±8.78) 分, 两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2 学习效果反馈
3.2.1 学生认为多元文化护理教学的开展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普遍反映多元文化护理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习形式自主开放,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丰富人文学科知识, 而且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 锻炼了交流与沟通能力, 充分认识到了学习多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3.2.2 教师认为多元文化护理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实施, 可以促使护理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过程中, 护理专业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对多元文化护理等方面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才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3.2.3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生通过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能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善于包容和理解服务对象, 更能适应新的环境, 在各种不同职业环境中发挥作用, 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 讨论
此次研究总体而言是成功的, 护理专业学生在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掌握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中专科学生的提高不是很明显, 这可能跟其教学时间短、知识面窄有关。因此,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进。
4.1 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一个人只有实现了自我全面发展, 才能体现出自己更大的价值。护士只有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才能预见某些障碍及问题, 从而避免引起文化冲突[10]。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将摆脱既往单纯依靠课本的教育方法, 开创了“以人为中心”、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教育模式, 以丰富护理专业学生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 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4.2 促进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研究与分析, 充分认识到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将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在以往的护理教育中渗透多元文化的内容, 通过对护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丰富现代护理教育内容, 为现代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从而促进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4.3 彰显人文关怀, 促进病人康复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以服务对象为中心[11], 从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方面出发, 给服务对象提供与之文化相适应的护理服务, 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 彰显人文关怀, 更多地关注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12], 可以拉近护理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 营造一个可以使服务对象信赖的医疗环境, 使服务对象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恢复和满足,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促进服务对象康复。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发展护理教育是护理工作者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作为临床护理的前提和重要环节, 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学科的进步。因此, 加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研究, 建立一个规范的、有效的、系统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姜安丽.我国跨文化护理的发展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3, 27 (7) :2037-2039.
[2]张晓莉, 彭幼清, 俞海平, 等.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S1) :133-135.
[3]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Tulman L, Watts R.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Blueprint for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Curriculum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2008, 24 (3) :161-166.
[5]张秋实, 张振香.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12, 26 (3) :195-197.
[6]李忠英.多元文化护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全科护理, 2012, 10 (11) :3155-3157.
[7]胡倩倩, 李玉红, 王维利.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报, 2010, 17 (12B) :1-4.
[8]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4) :1-5.
[9]欧阳霞, 赵婉文, 冯晓玲, 等.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11) :496-498.
[10]陈娟, 李继平.多元文化护理中文化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9, 23 (4C) :1040-1042.
[11]Paez K A, Alen J K, Carson K A, et al.Provider and clinic cultural competence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J].Soc Sci Med, 2008, 66 (5) :1204-1216.
多元文化护理 篇9
1 国内外多元文化护理现状与剖析
1.1 国外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现状
早在1966年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就开设了“跨文化护理”课程[3]。20世纪60年代, 美国护理学家Leininger博士首先将多元文化理论引用到护理学中, 后经不断补充和完善, 逐渐形成多元文化护理理论, 认为多元文化护理是根据病人对健康、疾病、治疗、护理、保健、照顾等的认识和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过程中, 从而满足病人身心及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4]。经过查阅文献, 目前国外院校已相当重视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 并渗透到各门学科及临床应用中, 取得良好的效果,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理念。
1.2 国内多元文化护理的现状
1.2.1 临床现存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特别是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对于护理行业来说, 护士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语言的病人, 怎样才能具备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及技能, 适应病人多元化的需求日显突出。有研究显示, 80%以上的护士不知道怎样预防文化休克;90%以上的护士不知道什么是文化照顾与再建;96%以上的护士不清楚多元文化护理理论[5]。
1.2.2 实习护生的相关问题
笔者对2004级实习护生进行了调研, 研究显示, 在有冲突发生的护生中有66.67%的冲突事件来自病人。其主要表现在:护生与病人存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 导致双方不能顺利进行医疗合作;病人由于生活习俗所表现出的行为, 护生感到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 导致护生不能很好地为病人护理等。
1.2.3 我国高等院校多元文化护理教育
大量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等护理院校尚未开设相关课程, 部分院校只是在涉外护理专业教育中零星开展, 或者是将多元文化护理纳入《护理学导论》课程的一个章节作为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中未提及关于护生多元文化护理的培养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的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地重视基础医学及专业课, 忽视了人文知识的要求, 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 我校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的措施
2.1 不断摸索, 积累经验
我校自2005年成立了专门的实习管理小组, 分别由专职的管理人员及在校任教的教师组成。每位教师定期对实习医院的护生及带教老师进行交流, 及时总结出护生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讨论及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以适应临床的教学, 做到教材与临床教学标准相统一。
2.2 重视人文教育, 开设新课程
为适应多元文化对护士在跨文化沟通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弥补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缺失, 我校于2005年9月在国内高职护理院校率先开设了《多元文化与护理》, 并作为必修课程。
2.3 率先编写教材
我院院长有丰富的国外临床及教学经验, 高瞻远瞩, 意识到国内的多元文化与护理教育的重要性且势在必行, 组织本院的教师及临床的护理部主任及带教老师共同编写了《多元文化与护理》教材, 并于2008年7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参与编写的各位教师基本上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 所以这本教材内容丰富,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4 紧密联系临床
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 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护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6]。护生进入临床后对于带教老师是非常尊重的, 他们会以带教老师为榜样, 因此, 实习基地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资历、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中青年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这既是对带教老师自己的锻炼与考验, 也是对护生塑造护士形象的良好平台。我院有专门的实习管理小组, 全程对实习护生进行监督、指导及沟通, 并建立了师生交流的平台, 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的反馈, 既能及时解决临床实习的相关问题, 也能促进我院多门课程特别是《多元文化与护理》的教学, 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2.5 优化师资队伍
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在于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7]。本课程邀请了具有国外临床经验的院长及具有丰富临床及生活知识的副院长加入教学团队, 并挑选临床护理教研室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
2.6 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
2.6.1 教学方法多元化
目前我国护理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缺乏师生互动和对护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培养[8], 而国内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更是单一, 多为课堂教学讲授。我院针对此现状, 多次召开教研室会议, 探讨一种最适合《多元文化与护理》的教学方法。最后决定采取“多元化教学”, 即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 如情境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外专题讲座、电影赏析等, 注重多元思维能力的训练, 加强课堂互动, 使护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特点。
2.6.2 护理教育的考核偏重于理论及终末评估, 缺乏过程及行为能力的考核
我院考虑此门课程的特殊性及新颖性, 采取开放式考核的方式, 即开卷考试, 内容注重考查护生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及实用性。不仅如此, 还将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应用到实践教学及考核中, 如操作中表情是否自然大方、仪表是否端庄、有无规范礼貌用语等, 以体现对病人的尊重;有无保护隐私、保持姿态稳重、注重病人的风俗禁忌 (事先虚拟病人为不同种族) 等。保证护生在不断学习知识的同时, 能及时将多元文件护理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去, 增强了护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
3 结果
3.1 护生对多元文化与护理这门课程的反馈
经过逐年的改进, 现我院《多元文化与护理》已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结构, 不断总结教训及积累经验, 优化教师队伍, 并请具有美国多个州的注册护士, 在我院已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 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 说明我院不仅重视在护理方面的“多元化”, 还重视在语言上的“多元化”。为了及时了解我院开展《多元文化与护理》成果, 对我院毕业的护生及在校的护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结果见表1、表2。
%
%
3.2 增强了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 现我院的全体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多门课程中渗透了多元文化护理的理念, 如妇产科护理中孕妇补钙方面, 要求护生知道在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信仰伊斯兰教的孕妇, 避免提及骨头汤等, 应主动提供其他的补钙方法。
3.3 增强了护生多元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多元文化与护理》, 护生充分认识到此门课程的重要性, 并已形成了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能从护理角度出发, 了解不同背景下的病人应给予相应的关怀与护理。护生还主动在操作中注入新的人文关怀, 并写了相关文章, 部分已在院报上发表。
3.4 带动多门课程, 丰富教学活动
我院还开设了《护士礼仪》《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 还开展多种活动, 比如护士礼仪大赛、护理操作大比武等, 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模拟各种临床场景, 以培养护生与病人、与护士长、与带教老师、与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间的沟通能力, 尤其是与病人及家属的语言沟通能力。护生应对不同问题的应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院派出的2名大二护生, 于今年8月在国际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4 展望
4.1 建立多元文化护理平台
多元文化护理的开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而我院能率先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 突出显示了我院高职护理的特色与创新。我院下一步的目标是怎样进一步完善本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初步的想法是建立多元文化护理的平台, 即利用我院现有的信息化护理资源, 建立关于多元文化护理的题库,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选择题、案例分析等, 使护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或实训室就能接受到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训练, 为护生提供了一定的平台, 也丰富了护生多元文化护理的理念。
4.2 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
国内开展双语教学的护理院校多数是本科院校, 而高职护理开展双语教学的, 特别是人文教育开展双语教学的较少。双语教学可以形成语言内部的转换机制, 并能使护生从其他文化的“内部成员”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观点, 从而给护生提供相应文化的感性认识, 使护生在自己文化与他人文化的适应中, 感受到乐趣, 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进而丰富护生的生活内涵[9]。
4.3 突出特色, 提高就业率
我院2007届护理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8%, 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0%, 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98.0%以上,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99.0%以上。从前几年的我院的就业情况看是可观的, 这与临床带教老师对我院护生多元文化护理的理念的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随着上海的发展, 就业形势日渐严峻, 怎样能继续保持就业的良好状态, 就要突出高职护理院校的特色, 继续加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并不断地渗透。
4.4 不断创新改革
我院2009级护生中有60%以上是来自外地的, 涉及多个少数民族, 初步设想是鼓励不同地区的护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座谈、小组讨论、上台演讲等方式,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 也锻炼了护生的胆量, 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
摘要:分析国内外开展多元文化与护理的现状及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 我院敢于尝试, 敢于创新, 率先在国内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 并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另外, 还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 如课程结构调整, 丰富课堂及实践教学, 优化师资队伍, 提升教师及护生对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视, 以真正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实用性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多元文化,以人为本,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梁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2) :54-55.
[2]金瑞华.从现代教育概念的界定看现代护理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J].护理研究, 2003, 17 (12A) :1457.
[3]张立颖, 李亚洁, 谭剑, 等.《多元文化护理与沟通艺术》选修课开设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07, 21 (11A) :2897-2899.
[4]赵红梅, 李小敏.多元文化护理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3) :215.
[5]彭幼清, 刘薇群, 李佩珍, 等.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4) :10-12.
[6]刘义兰.护生实习导向教育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 2004, 18 (4A) :1204-1205.
[7]甄丽娜.跨文化教育应从教师开始[J].世界教育信息, 2004, 7 (8) :57-58.
[8]蒋小平.护理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07, 4 (5) :231-233.
多元文化护理 篇10
一、《多元文化护理》的“文化角”演讲
多元文化护理, 也称跨文化护理, 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马德琳·M.莱林格 (Madeleine M.Leininger) 提出以来, 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受到认可。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护生全面认知这一理论, 拟让护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课前准备一个关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文化为主题, 作一个5~10分钟的“文化角”的演讲。通过演讲, 使护生在临床护理宣教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 又主动参与到文化护理的学习中。尝试让护生厘清“文化”概念包括菜林格“日升模式”中所呈现的价值观、疾病和生死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语言等方面。以疾病和生死观为例。
(一) 多元文化观下的中西方疾病的病因观呈现多样性。传统医学发展到现在, 通常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有:物理原因, 化学原因, 生物原因, 营养原因, 遗传原因, 先天原因, 免疫原因,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有的中国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阴阳失调所致。美国土著人认为疾病是人和自然不协调所致。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美国人认为疾病是由于行为疏忽造成, 比如, 没有定期做礼拜, 没有感恩, 没有祷告等。基于以上疾病观的不同和认识, 教师提出应该如何进行文化护理。护生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 会明白在不影响其他病人的情况下, 对于不能去教堂的病人, 可以为其做礼拜的病房布置, 从而满足患者的多元文化需求。
(二) 在生死观方面。中国自儒家以来就有慎言死亡的习惯, 护生更不能随意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聊起有关死亡的话题。西方人则有原罪意识, 认为人性恶, 人都有罪, 所以需要一种宗教信仰, 比如基督教。相信上帝, 也相信上帝的旨意:任何人为的杀伤或缩短生命 (他杀、自杀、安乐死) 、阻止生命的出生 (堕胎) 都是上帝所不容的。因此, 护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 会更加需要关注安乐死的可行性问题, 以及以平和的态度对待未婚妈妈。
二、积极推进双语式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
有研究发现, 外籍患者在异于自己文化的国家求医过程中, 面临的文化问题主要有8个方面:“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社交礼仪、保护隐私、风俗禁忌、就诊环境和接待流程。”[2]在学者所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中, 对于护生而言最难的应该是语言交流。以来自英语国家的通用工作语言《护理英语》为例。隶属于医学英语的《护理英语》词汇量庞大。“一部经过精心筛选的英语医学词典所列词汇竟可达6万条, 收词较全的多达20万条。”并且医学英语词汇有多达20个左右字母的长单词。护生在临床中又必须尽量以患者熟悉的语言进行沟通。只有这样, 病人更易于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理工作, 病人会因为得到与其文化一致的护理而倍感舒适且满意, 这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此情况, 部分护理本科院校率先积极开展了双语式《多元文化护理》的教学。笔者所在高职专科学院也跟进此先进教学尝试:第一, 为涉外护理 (含国际护理) 方向的开设了ISPN考试系列课程的词汇教学, 主讲教师参加并通过了ISPN的考试。第二, 校本自编《护理英语》教材的使用, 并结合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发行的《Cambridge English for Nursing》系列教材作为选修课程, 以弥补校本教材中没有包括的听说能力。对于有外语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 积极学习美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全英语教材《Transcultural Nursing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以更加原汁原味的护理专业材料呈现给护生中文教材对应或没有包括的内容。第三, 在教学计划中, 增加了外语课的总课时量 (外语课的课时约占周总课时的四分之一) ;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开展社团活动 (如英语沙龙) ;引导涉外护理班进行医护英语综合能力水平考试, 日语护理方向班进行日语等级考试, 使学生在自己文化与他人文化的适应中感受乐趣, 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进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涵。
三、《多元文化护理》临床实践的案例教学
自1995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多元文化护理国际会议以来, 护理院校和临床护理工作中都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多元文化理论更好地结合与临床个案的护理, 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诚如有学者指出:“临床实践研究比例进一步增大, 有关护士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护理认知与需求等调查研究、巫文化信仰的护理等相继出现”。说明对于跨文化理论研究已不仅仅限于理论的探讨, 正在探索结合临床实际的跨文化护理。在阅读CNKI论文库以“多元文化护理”为关键词的大量论文中, 将收集到的案例结合教材理论展开教学, 让护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临床案例。教学中将护生设定为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患者, 作为责任护生, 课前布置任务, 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 并结合理论进行讨论, 教师最后给予更为全面的总结。以“玉树地震伤员多元文化护理的实践”为例, 研究者在充分尊重藏族文化,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中采取了如下护理策略:向学院来自藏族地区的护生学习简单的藏族日常用语, 邀请藏族大学生志愿者做翻译, 以便更好地沟通交流;制作吉祥如意卡片, 并请藏族学生帮忙用藏语书写祝福语“祝您早日康复”。在首次见面时, 用藏族祝福语“扎西德勒”打招呼, 给每名藏族伤员送吉祥如意卡片, 献哈达, 此时伤员们眼里总会闪着感动的泪花。[3]这些尊重患者的民族文化的细节是值得分享和探讨的护理策略。
在《多元文化护理》的教学中, 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笔者所在的学院积极与国外的护理院校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近几年来, 国际交流的院校来自美国、泰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文化交流过程中, 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为直接的体验, 从而提高了师生双方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
摘要:海外医院和国内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作为人文护理教学, 培养符合这一需求的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护生是护理专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尝试:一是多元文化护理“文化角”演讲;二是多元文化护理双语教学的开展;三是多元文化护理临床实践。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护理双语教学,护理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邹霞, 马小琴.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医教育, 2009, 28 (3) :65~67
[2]姜金霞等.护理外籍患者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2:844
泰勒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11
但是,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口号之后的时代,在自由主义成为超级意识形态的时代,却并无人出来振臂一呼:“全世界自由主义,联合起来!”情况倒是刚好相反,自由主义在理论上失去了外在的对手,反而自己成为内在的对手。自由主义一旦普遍化之后,其本身必然地抽象化了。自由主义元话语一方面显得十分地空洞,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只是单单宣称其为自由主义,几乎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它必须将自身具体化为一种特定的自由主义,而与任何其他自由主义区别开来。这样,自由主义势必就有了另一方面的特征:它的每一种具体类型总是要与某些不那么自由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构成自由主义元话语赖于生存的各种形态独特、彼此攻击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确实又是一个老话题,即使自由主义最新的强势理论,至少也要祖述近代的先知。譬如,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罗尔斯在其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新著《政治自由主义》里,依然奉康德的实践哲学为其理论的基点,不过,所取的不再是康德的普遍道德法则,而是其理性的信念和构成的方法。罗尔斯的自由主义理论可以说是当代美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主流,这不仅因为它为许多人所接受,被其他相关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取为一种话语,还在于遍受其他各种流派的批评驳难。在这些批评者之中,有一位风格独特且近来在欧美学术界影响日益上升的加拿大哲学家。他在批评现代社会的问题时,拿美国社会开刀,让罗尔斯的思想陪绑;这就是说,他将罗尔斯的思想以及主流自由主义认作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就断定其为美国社会制度及其问题的理论形式:罗尔斯其人却很少被正面提及。此公就是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的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教授。从其较早结集出版的上下两卷《哲学论文集》,即《人类自为和语言》,《哲学与人的科学》到前两年出版的《哲学论证》(此集所收的《政治承认》一文曾先与多位美国政治哲学教授关于此文的评论合集出版,名为《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承认”》,由此可见其影响之一斑),其主旨就是以自我和语言为核心,分析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或说现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问题。就政治哲学,尤其就自由主义而言,譬如以他在多伦多大学马西(Massey)学院和加拿大广播公司合办的系列讲座“马西讲座”里面所发表的《现代性的别扭》(以下简称《别扭》,此书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为《确实性的伦理学》)为例,其批判锋芒所指一直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原子主义和中央集权现象,为此,他提出了以他的差别的政治学,承认的政治学等为理论基础的公民社会的学说,而以之为现时构成加拿大政治哲学特色的多元文化主义做哲学论证。《别扭》是泰勒一贯思想的发挥,比起他那本厚达六百页的《自我之源》,要简洁明快得多。
何谓现代性的别扭?泰勒说,这是指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今天而形成的当代文化和社会的特征,人们却将之感受为缺失和衰落。泰勒认为它们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中心主题: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优先性,以及前两者在政治生活上的后果:自由的失落。乍一看,从前两者得出最后的结论多少会让人吃一惊。不单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即使在许多思想家和学者的笔底下,个人主义与自由也是互为条件和因果的东西;而工具理性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精神。而在泰勒这里,它们竟成了现代性中令人难受的因素,说得严重一点,它们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危机。泰勒为这个不能为人轻易接受的诊断,提出了如下的分析和论证。
弥漫于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在泰勒眼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无所依归的消极的现象,它们分别又可以称为“自恋主义文化”,“社会原子主义”、“道德主观主义”乃至“相对主义”等等。那么,这里的原因何在?从理论上来说,现代社会由于不再委质于一种神圣的结构和与此相关的一套道德学说或意识形态,人们获得了自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在一种与他人共享的意义的或道德的视野之中的自我认同。人在道德上面完全是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自我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人们几乎不承认外在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严肃的义务承诺。这样看来,无所依归的个人主义归根到底来源于某种形式的社会意义结构的阙如。而现代国家(西方社会)受自由主义中立性观点的支配,认为对于什么东西构成善的生活一类问题,自由社会必须保持中立;如果政治在这类问题上有所袒护,它就会失去其公正无私,从而失去对所有公民的平等尊重(《别扭》,18页)。这就是现代性的第一个别扭,泰勒也称之为意义的失落。
工具理性的优先性是在第一个别扭的前提之下发生和成长起来。泰勒所谓的工具理性,取自韦伯的说法,是指当人们在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筹算种种手段最经济的运用时所采用的那样一种合理性(《别扭》,5页)。而工具理性优先性则是指这样一个观念: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求助于技术的解决办法,即使有些事情原本与技术是不搭界的。比如,在医学上,技术的进展常常将病人单纯看作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场所,而排斥将他们当作有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人的治疗方法。不仅个人的生活,而且社会组织机构,都屈服于技术的压力而做出决定,即使明知违反人性和道德情感,也在所不辞。
前两个现代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政治层面造成令人担忧的结果:自由的失落。这就是第三个别扭;只要当前的政府产生出有利于人们满足私人生活的手段,并且广泛地分配这种手段,就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去积极参与自治(self-government)而大部分人宁愿呆在家里满足自己的私人生活。泰勒认为,这种情形就开启了一种现代模式的专制主义的危险,即托克维尔所称的“软”专制主义。它不是旧时代“恐怖和压迫的暴政”。在这种专制主义之下,政治将是温和的和家长式的,它还会保持民主的形式,进行周期性的选举。但是,实际上每件事情都是由一个“巨大的监护人”的权力来决定的,而人民对于这个权力几无控制。而且由于对付这种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即参与的式微,以及参与的载具即旁系社团的枯萎,就遗下个体公民孤立地面对庞然的官僚国家并且真正地感到毫无力量(《别扭》,8—9页)。
作为造诣颇高的黑格尔专家,泰勒在观点、话语和方法上深受后者的影响。他关于现代性三别扭的分析无疑体现着辩证否定的精神:现代民主和自由社会的出发点,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反而养成了现代社会问题的症结,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产生自我否定的结果。不过,泰勒的雄心和政治积极性使他并不满足于理论分析:他是要开药方治病的,于是就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设计。
现代性三别扭的现实表现就是,人民越来越少地在一个共同的计划内或以某种忠诚的态度与他们的公民伙伴结合起来,于是社会的公民实际上就分裂为个人主义的碎片(《别扭》,112页)。尽管他们也通过片面的团体结合起来,但是片面的团体不能为个人自我认同提供意义的视野,因此并不形成一种整合的社会。这样,无论原子化的个人,还是片面的团体,都无非碎片而已。在《别扭》的最后一章,泰勒表明了坚决反对现代社会碎片化(frugmentation)的态度。但是,泰勒自忖:“你如何同碎片化斗争?这并不容易,并且也没有普遍的药方。它完全依赖于具体的情况。”(《别扭》,118页)尽管如此,他依然有一个基本的想法,这就是要在现代巨大而集权的国家与原子式个人之间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从而可以清除现代社会这种两极化对民主和自由权所造成的威胁。
他在这里想到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权力集中化,因为一个大规模的、中央集权的和官僚化的国家是原子式个人无权力感的源泉。他当时的直觉是要在构成现代性特点的宏伟(grundeur)和贫乏(misere)之间找到一个既能容纳两者而又避免其弱点的中间形式。因为现代性的这两个特点都是无法从根本上否定的,可能的办法在他看来就是以社会形式和原则的多元来化解它们之间的对立(《别扭》,110页)。
在现代社会,要将各种原则共冶于一炉,只有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才有可能。但是各种不同的原则要能够同时发挥功用,就必须通过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组织。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民社会。在泰勒逐渐从政治哲学与文化批评的理论活动转向更加具体的社会政治批评时,他的兴趣也就更加具体地落实在基于这些理论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形式的设计。他为公民社会规划了如下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一,这个社会有其自身的文化和族类的共同性:为了保持其文化或族类的特征,这种社会有其集体的目标,为了达成这类集体目标而实施的一些法律或权利法案以及所确立的集体道德理想,就会对其成员形成某种限制;而这种限制同时就可能造成对在同一社会之内而不认同其集体目标的人的歧视,并且与国家或整个西方社会公认的个人权利相抵触;但这些都构成了意义的境域或视野,因而就可以清除现代性的第一个别扭。具有这一特征的若干公民社会组成现代国家的可行性,来自于泰勒对于自己国家联邦制度的理解。他认为加拿大的联邦制度比美国的优越,前者没有后者那样中央集权化,因为组成加拿大的每个省具有多样性,即每个省级单位一般对其成员所认同的那些地区性的社会负责。实际上,泰勒心目中这种其成员对之有强烈认同感的地区性社会的模型,就是泰勒所在加拿大的那个多事之省——魁北克。
第二,这些公民社会应当是由一些非官方主持的自由社团的参加者构成的,并且这些社团的宗旨应当是非政治的目的。泰勒说,“一个社会,如果在其中这些志愿的社团不能运作,就不能称为自由的,而在它们不是自发地形成的时候,自由的脉搏将跳得极慢。”(《哲学争论》,258页)这一层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与前面所说的像魁北克那样的社会实际是大不相同的,因为魁北克作为一个社会不仅是由政治主持的,而且由于它在加拿大的特殊地位,它的政府甚至行使着许多原本由国家行使的功能。这第二层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有其纯粹的存在。如果仅就公民社会能够在国家的架构之外运行,泰勒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和古希腊的城邦就是这种非政治的公民社会。
第三,公民社会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国家不能影响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应当影响国家。泰勒实际上就是说,唯有公民社会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个特征只是对以上两种形式的公民社会的规定。
泰勒的目的既然是为解决现代西方社会之中自由和自由权失落的危机,他提出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是超政治的,只是较少受国家支配,而现代国家却要它们来构成。从他后来的观点来看,他认为能够消除现代性的三个别扭,并形成真正民主决策的条件的公民社会,应是前二种特征的混合体。他在《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一文中认为,这些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相关的人民了解自己是共同体的一份子,这些共同体具有一些共同的目的,并且确信其他成员也具有这些目的;公民的各种团体、公民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级的心声不仅能够得到倾听,而且在辩论中能够发挥影响力;第三,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产生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的决定(《二十一世纪》[电子版]一九九七年第四期)。每个这样的公民社会都有自己文化上的特点而与其他的公民社会区别开来,就使现代社会或国家成为一种多元文化的社会或国家。
但是,第一层意义的公民社会,是同西方,尤其美国的主流的自由主义冲突的。后者认定,个人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是优先的,它们除了因自身相互冲突而可以限制外,不能受任何其他价值观点的限制(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295页)。比如,笔者写作此文之时(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美国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条款裁定,克林顿去年签署的禁止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传播色情材料的《传播规范法》违宪。这就是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基本自由权或基本权利优先于其他道德或宗教价值的典型例子。
这种冲突基本上代表了加拿大政治哲学与美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北美政治哲学领域极有实力的后起之秀,渥太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基姆利卡(Will Kymlicka),在其颇得好评的《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Clarendon Press,Oxford,1995)一书中,就论证了与一般人类权利分庭抗礼的少数(族类、团体等)权利的合法性。所谓一般人类权利就是基本自由或基本权利,而少数群体的权利在基姆利卡那里包括自治权利,多元族类的权利和特殊代表的权利。这些权利分析起来就涉及到政治、社会组织、语言、道德价值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特殊权利。承认这些权利就必然要求在一个国家以及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限制上述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
不过,泰勒公民社会理论的关切所在与基姆利卡少数群体权利观点的关切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泰勒的公民社会学说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和政治设计,目的在于在现代过于集权的国家权力与碎片式的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具有真正民主参与的社会,这种公民社会是现代西方世界保持其自由与民主的必要形式,而无分多数群体或少数群体。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权利有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这就是北美社会在盎格鲁萨克逊族类成为社会的多数群体之后,其他少数群体为自身维持和发展而争取特殊权利。当然,其理论本身对于自由主义具有一般的意义。不过,在泰勒的公民社会与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权利之间有一个变化和过渡的契机:如果现代社会都是通过泰勒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建立起来的,那么每一个具有独特的道德、宗教与其他文化价值的公民社会,相对于社会整体来说,都有一个维护和发展自己社会的问题,而这就涉及到少数群体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少数群体的权利反倒成了一般的情况。
一般地说,泰勒和基姆利卡都力图在美国上流自由主义所称的具有优先性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之外,补充或者肯定某种与之冲突的权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笔者简单地将之称为多元文化的权利。但是由于两人的理论主要局限西方,尤其北美现存的社会,因而未能击中罗尔斯以及美国主流自由主义的根本弱点。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赞成泰勒学说的美国政治哲学家同时也想将泰勒的理论解释为美国式主流自由主义的特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瓦尔策(Michael Walzer)的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论。所谓自由主义就是主流自由主义,按照瓦尔策的说法,它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中立性。这就是说,除了个人自由和其公民的人身安全及福利之外,国家没有文化的宗教的规划,或任何集体目标。所谓自由主义,就是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对某个民族、某种文化或宗教,或某些民族、某些文化或宗教的保存和发展承担义务。
瓦尔策认为,泰勒选择自由主义是对的,因为这里有加拿大魁北克的背景在。但是就美国社会而论,他宁愿选择“自由主义”,因为“我想,到像美国这样社会来的移民已经做出同样的决定。当他们来到这里而将他们老的生活方式的确定性抛在一边时,他们已经打算(并且依然打算),已经准备好(并且继续准备着)做一文化冒险。……如果我们过去将我们的少数民族当作需要有官方照顾和保护的面临危险的种类,我们可能就已经以一种危险的方法剥夺了这些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承认”》,103页)从历史的观点来说,瓦尔策的观点是大有问题的。因为早期来自欧洲的移民,他们用武力和欺骗性的契约基本上消灭了这块土地上的原来居民和他们的文化,即使侥幸生存下来的印地安人因为断绝了他们作为一个族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和文化的环境,从而基本上失去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类发展的条件。黑人因现代奴隶制在失去自己文化方面比印地安人情况更惨。因此对于在这些“原罪”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单单强调“自由主义”的有效性,对于那里的印地安人和黑人是完全不公正的。所以,如果自由主义或者多元文化主义对于加拿大是适用的,那么对于美国尤其如此。
泰勒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社会的理论关切远比一般的政治哲学博大,但其指向还是自由、自由权与民主,仍然落在自由主义元话语的境域之内。他只是批判了他所谓的中立性的程序自由主义而已。强调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的主流自由主义有其制度操作的简单性和理想的公正性,但由于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不均衡,往往造成现实的不公正,强调特殊文化乃至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固然并不反对主流自由主义所肯定的基本权利。而只是要求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内以特殊权利限制基本权利的合法性。但是,无论泰勒的公民社会,还是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的权利,都涉及到一个进一步的问题,并且也是个罗尔斯回避了的问题:这样一种公民社会或少数群体可以划分到哪一个层次?划分这种文化社会的标准又是什么?社会生活通过实践和历史的张力艰难地维持这个现象,并不时以魁北克式的独立要求、洛杉矶黑人暴动和前南斯拉夫式的民族冲突和种族屠杀表现出来。与前两个问题相关,还有一个更深入的问题:社会的过细划分和规定是否会造成规模更大层次更深的社会分裂的问题?顺这个思路而下,话题还可以将文明冲突和全球化牵涉进来。
不过,且先回到自由主义的元话语上来。自由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即自由的状态原本包含着保持每个人的独特性的权利,但是自由主义基本权利的普遍化,却与民族、族类、特殊文化群体的独特性发生了根本的冲突,理论的结论和某些社会生活的现实结果仿佛表明,旨在维护个人独特性的自由主义的基本权利必然侵蚀不同民族、族类、独特文化群体之间的区别,而事实上,个人的独特性却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才能形成和表现出来。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怪圈:保障个人的自由及其独特性的基本权利将消灭这种自由和独特性得以产生和维持的条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吊诡?如同自由主义基本权利之间的冲突一样,这是自由主义内战的又一战场。不过,请记住,这首先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自我冲突,所以每个人都无法远遁。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于加拿大约克大学罗斯大楼哲学系南四一七室,九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改于北京大学燕北园听风阁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House of Anansi Press Limited,1991(The Ethicsof Authentici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Human Agency andLanguage;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hilosophical Argu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护理 篇12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多元文化背景,传统文化
临终关怀是指为经现代医学诊断治愈无望的患者缓解痛苦, 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坚强的精神支持和温暖的人际关系, 帮助患者宁静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1]。据专家估计, 每年大约有750万的临终者需要专业化的临终关怀服务[2], 使得临终关怀已成为我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在英美等国, 临终关怀服务通常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宗教人士及志愿者等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完成。在国内, 由于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缺乏, 护士成为我国临终关怀团队的主要力量, 而且临终关怀护理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一、我国临终关怀护理现状
1. 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
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是减轻临终者的痛苦, 增加舒适度, 提高生存质量, 让临终者宁静而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而不是延命治疗。和一般的患者相比, 临终患者护理的重点应是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 不再是生理方面的。
2. 临终关怀护理的对象是临终者和家属, 但在我国家属往往容易被忽略。
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是经医学诊断救治无望的生存时间不足六月的患者及其家属[3]。但缺乏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注是当前我国临终护理关怀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 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注。
3.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实施的场所主要集中在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和综合医院。
目前我国患者临终的地点主要在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及患者家中, 其中以综合性医院及家中最为常见。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数量少且建在一些省会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 能在这类医院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的患者较少。大多数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的患者集中在综合医院, 而各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般只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很少甚至不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 中国尚未形成规范的临终关怀服务流程、护理常规。
在英国, 临终关怀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和服务流程, 但在国内, 临终关怀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 但仍尚未形成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 也没有规范的护理常规或指南。
5. 我国护理人员的临终关怀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美国, 所有从事临终关怀和姑息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必须参加临终关怀专科护士资格认证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临终关怀护理的理论和实践[4]。在英国, 护理人员和注册护士都要定期接受专业的临终关怀技能培训。但在中国, 临床护士普遍缺乏临终关怀的基本护理知识, 而且相关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也较少。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临终关怀护理的内容
西方的临终关怀服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较为成熟, 但由于中西方在伦理观、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方面差异较大, 所以我们不可能将西方的临终关怀护理经验和模式完全照搬到我国, 必须将西方的经验、研究成果本土化, 甚至地方化, 才能适应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特点。
1. 重视并做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要多倾听、多交流、多陪伴、多巡视, 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 并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不同的人生观、民族、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层次都会影响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此外, 要控制并缓解患者的疼痛。疼痛是临终期患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症状, 尤其是癌性疼痛, 60%~90%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止痛成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5]。疼痛是人的一种客观感受, 任何一种形式的疼痛都有心理成分的参与, 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族、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都会影响临终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感知, 从而影响疼痛的耐受性和表达。因此,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 应充分考虑他们身上可能影响疼痛和疼痛表达的因素, 通过药物、心理护理及精神支持, 减轻疼痛, 提高生存质量。
2. 生活及症状护理。
对临终期患者在做好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的同时, 还要做好症状护理,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中, 尽可能地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减轻痛苦。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和生活方式。
3. 对临终患者及家属开展个性化的死亡教育。
帮助临终患者及家属理解死亡并坦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护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都会影响临终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理解。所以, 临终关怀护士须了解临终患者及家属是否存在上述可能影响他们对死亡理解的因素, 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个性化的死亡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死亡。例如, 佛教讲究“轮回”, 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 而是进行轮回转世[6]。回族穆斯林从小接受伊斯兰教的死亡教育[7], 藏族相信死后仍可活在另一个世界里[8], 羌族认为死亡只是离开了现实世界去了祖先居住的鬼神世界[9], 所以他们一般都能坦然从容地对待并接受死亡。汉族则因向往“长生不老”而不易正确地理解死亡。
4. 满足临终者心里的愿望。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大多数的临终者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来度过自己的临终期和安排离世后的安葬仪式。国外研究报道, 宗教信仰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所以, 对有宗教信仰的临终患者, 护士应尽力地为他们提供进行宗教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满足患者的宗教需求。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在家中离世是非常重要的。当患者得知救治无望, 大多会拒绝在医院的延命治疗, 希望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中离世, 大多数家属也会尊重患者的选择, 但也有家属考虑孝道和社会舆论, 坚持延命治疗, 对此, 护士应做好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不同民族的临终者, 临终时的愿望各有不同。藏族临终者, 希望临终前能与亲朋好友话别, 举行“在世超度”佛事, 临终后亲人能围绕在他周围祈祷[8]。回族临终者希望临终前能进行“忏悔”的“讨白”仪式, 临终之际能与亲戚朋友们互要“口唤”[7]。羌族临终者则认为通过释比法事能让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护佑和愈病的力量, 从而坦然面对死亡[9]。信奉佛教的临终者则希望在临终之际请人念佛, 患者亲属也帮助其助念, 送其平静离开[6]。对于那些意识不清且需要药物及呼吸机辅助才能维持生命的临终期患者, 家属往往希望患者能在呼吸停止之前回到家。所以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心里的真实愿望, 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完成愿望。
5.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居丧照护。
患者离世之后, 护士应以本地风俗或民族习俗为基础, 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协助家属为患者进行尸体的擦洗、穿衣等尸体料理服务。在回族穆斯林的习俗中, 当患者去世后, 须帮其闭眼合口, 并将手脚自然地贴放在身体两侧, 理顺发须, 让患者头向北、脚向南、面稍向西仰卧在专门的停床上为其净身, 然后移到准备好的“卡番”布上, 先右后左, 层层包裹[7]。在藏族的习俗中, 当患者停止呼吸后, 直系亲属先要为其净身, 并在遗体未僵硬前, 将亡者摆成佛教的“坐化”姿态, 在其身旁供上酥油灯[8]。
6. 对患者家属的慰藉与关怀。
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家属和亲友都会陷入悲伤中, 护士应充分理解家属的心情, 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悲伤情绪。因性别、年龄、信仰、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等的不同, 每个人表达悲伤情绪的方式也会各有不同,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属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等, 做好家属的悲伤安抚工作,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悲伤表达方式, 提高家属的悲伤应对能力, 关注并避免不正常的悲伤反应[5]。一些宗教的法事及符合本民族风俗的丧葬仪式, 可让家属感到自己在亲人离世前尽到了孝道和义务, 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减轻失去亲人带来的悲痛, 对此, 护士应积极配合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Shaw S, Meek F, Bucknall R.A framework for providingevidence-based palliative care[J].Nurs Stand.2007 Jun13-19;21 (40) :35-8.
[2]李义庭, 李骥, 邓帅.关于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政策保障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 26 (4) :417-419.
[3]Hanlon JT, Perera S, Sevick MA, et al.Pain and its treatment in older nursing home hospice/palliative care residents[J].J Am Med Dir Assoc.2010, 11 (8) :579-583.
[4]李梦诗, 周玲君, 顾申.美国临终关怀护士资格认证现状及其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6A) :33-34.
[5]荣晓珊, 何佳倩, 彭幼清.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病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8 (6) :2057-2059.
[6]嵇承栋, 崔明, 钱洁, 等.佛教在临终关怀中应用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 2014, 35 (6A) :37-39.
[7]严梦春.回族的死亡观与临终关怀传统[J].宁夏社会科学, 2013, 4 (179) :74-77.
[8]严梦春.论藏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传统[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8 (2)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