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2024-10-07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精选12篇)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1

一、前言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2

纵观当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迎合时代多元文化潮流,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强化课程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高校音乐学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随着多元文化教育浪潮的兴起,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渗透于各个教育领域,它既强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又强调认同多种其他文化属性,作为高校学前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音乐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做出了积极正面的回应。

一、学前教育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与能力

做好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可确保未来师资的力量与质量,这对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再者,受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影响,学前音乐教育目标也定位于“提升国民素养,提升人的创造性”等方面。因此,学前教育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在提升音乐教师素养的同时,也从源头上提升国民音乐素养。

(二)它迎合了时代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关注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多元化已经俨然成为社会热点,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因顺应时代发展,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其多元文化交流能力。音乐本身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理应置身于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学前音乐教育也应以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角度审视与看待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不断充实自我。

(三)可抢救与保护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故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涵深厚,特别是民间传统音乐是我国名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民族传统音乐失去耐心,不加重视,致使很多音乐艺术形式缺乏后继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旨在鼓励学生在认同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前提下,融合与学习多种其他属性音乐文化,故其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置于重要地位,这有利于抢救与保护传统音乐文化。

(四)推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体制和模式创新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弥补了我国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传统教学弊端,该理念的引进与普遍应用直接促使了学前音乐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优化创新,使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与风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构建使学生将音乐文化学习看做是一种独立自主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有利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理解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以及本民族文化,达到良好了音乐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整体音乐素养。

二、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现存问题

(一)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高

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学生由于内在与外在因素无法提升音乐学习兴趣。从内部原因来讲,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注重文化知识而非音乐素养的提升,他们将过多时间花费在文化知识或缺上,而往往在音乐知识掌握,乐谱认知,乐器学习不想下苦功夫。再者,未能做到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的一体性,音乐整体素养不高。从外部因素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缺陷,让学生积极性不足,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二)音乐课程内容单一,未凸显多元文化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师范性”特征,故在音乐课程内容方面,不能仅仅凸显音乐知识与技能教育,这样的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呆板,不能符合当代学前班幼儿音乐学习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高校学前教育的改革,音乐教育应更加注重多元文化渗透,促使学前音乐教育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升,构建既具有扎实音乐基本功,又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高超教学技能的未来音乐教师团队。

(三)音乐课程在开发时未考虑地方特色

在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时,未考虑到融入地方特色是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多元文化教育浪潮的冲击下,部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在课程开发与设置上往往依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多元音乐文化,而忽视了在课程中融入地方特色,致使许多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如我国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体系和知识为主,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尚未建立,且发展缓慢。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方面,不仅要解决多元文化教育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教育,实现二者平衡发展。

(四)学前音乐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薄弱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趋势,这对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基于多元文化教育浪潮改善与提升自我,培养自身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构建高效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但当前学前音乐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意识,教学能力不高,技巧欠缺,不利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将多元文化纳入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在学前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上,要注重将多元文化形式、多元文化践行方式巧妙渗透其中。首先,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可涉及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其相关艺术形式、音乐与除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等内容,这也是传递多元文化,将其他多元文化融入音乐课程设置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次,音乐课程包括作品曲目课程与音乐要素课程等。高校可单独设置与其相关的其他类课程,给予学生从各种文化视角、文化层面、文化视野理解与学习音乐文化的机会,将音乐定位于特定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与感悟,高效区分音乐作品的特性。最后,将世界优秀外来文化融入课程设置。教高校和教师都要意识到外来经典优秀音乐文化对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并引领学生在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精髓。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音乐课程体系

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着“本民族文化缺失”的重大问题,在如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很多音乐课程致力于外来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却忽视了对本民族特色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要重视与强化民族特色音乐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改变“欧洲一元论”音乐教育观念,树立新的音乐教育观。转变“一元论”,使音乐教育趋向多元文化教育,继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音乐课程体系。

(2)开设中国特色的多种文化音乐课程。在开展“中国音乐史”的前提下,增设中国乐理、中国器乐课、音乐诗词曲、音乐美术课等多类课程。当然,在传统音乐基础上,还要开设现代音乐课程,促使古典与现代音乐课程相结合。

(3)精编基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专门课程。将优秀的多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民族美、艺术美与思想美。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与信心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干瘪枯燥,教学氛围沉闷无生气,学生兴趣低下的现状,因此,教师应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与信心。首先,要善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巧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声情并茂、趣味横生的学习情境是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引入外来优秀文化时,为了使学生全面、真实、深刻理解,可用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刺激学生感官细胞,开启学生愉快的音乐学习之旅。其次,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不同民族。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对同一类音乐文化形式认识不同,可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强化理解。最后,学生亲自演示音乐文化的方式。教师可鼓励不同民族的学生积极演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活化学习氛围,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是一项艰苦卓绝的系统工程,单纯的音乐理论教育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重视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不放弃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学前音乐教育师范性较为突出,学生既要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表现技能,又要重视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实践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

(2)创建多元化的音乐课程应实现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链接。促使音乐课程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从实践方面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践行。因此,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高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发现音乐美、生活美、艺术美,以便将来更好地行使音乐教育传递美的义务。

(五)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3

[关键词]文化 多元文化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王勇华(1965- ),女,陕西西安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师声乐教学及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26-02

“多元文化”观点是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多元文化及多元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新观点。将音乐教育置于所处文化背景考察,用文化的思维去研究当代音乐,阐释音乐教育、音乐现象及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涵,了解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重树音乐教育的民族文化观,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在西方。“文化一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①。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无法吃掉也无法取代,明智的办法是采取文化认同的态度。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才开始从含混模糊走向清晰明确。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②

二、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音乐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音乐教育”概念同样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广义的音乐教育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③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尽管如此,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它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可见,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多元文化与多元音乐教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但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文化的百花园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它存在的权利,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音乐文化属于文化的一种形态,既然文化是多元的,那么音乐必然也是多元的。如果音乐文化是多元的,那么从根本上讲音乐教育也应是多元的。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学的“跨文化生存”和“再阐释”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走出了单一文化认识的限制,为解决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契机。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野促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再认识,而身份的全球化成为个人在视野和知识上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不同文化之间的互为逾越、互相交流已成为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流。④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同化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已退居次要地位,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裂变,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提上了音乐教育的议事日程。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既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来看待,又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来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所主张的那样,那种视西方音乐优于其他民族音乐的思想是过时的狭隘陈旧的观点,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尽管传承音乐文化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其优势在于它向人们传递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使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因而保存了音乐文化传统的系统性,保证了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不同音乐文化得以在延续和传承中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社会为音乐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所提供的手段。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音乐教育所选择和整理的音乐文化要素,即音乐教育中的传授内容,亦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可信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使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再生,音乐教育本身也成为音乐文化存在的本身。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必须要有意识和行为来保证。如果没有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判断和确认,没有文化体验的自觉行为意识,传承也将无从谈起。音乐文化的传承指“特定文化主体特定心理体验在特定社会行为及其符号系统作用下的延续与累积。”⑤在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面对造成文化变异或演变的两种因素,即文化主体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意识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变化因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主体的意识是核心,文化“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文化主体特质的文化属性。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既是文化主体以深层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深层之意识、行为、形态的探索过程。音乐教育一是要挖掘保护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形态与行为,二是确立和体悟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构成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整体运作过程。

四、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文化传承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丢掉了自己的伟大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我失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今未取得应有的地位,不能不归结于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把确立音乐文化主体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加以强调。其次,提倡并关注“文化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文化”,使传承者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本体,体悟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该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又能使传承者重视对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和传授,使他们时刻关注该音乐中的文化,着力于该音乐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位置、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和表现。第三,要重视音乐文化行为体验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行为体验后才能准确感受和把握,文化行为体验是对文化传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把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行为层面往往是文化意识反映的直接表现,音乐教育必须依照文化行为的事项,使受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体验感受文化意识的特殊存在。

当前,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资源的高度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突尼斯、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次验证,尊重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意义尤为深远。明天不属于不能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因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而一个民族没有了音乐文化的根底,所谓“发展”“振兴”则只能是一句空话。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潮流,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音乐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野高屋建瓴地审视这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吸取一切外来音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通过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之能够进入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取得它所应当占有的地位,这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必须,同时也符合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潮流。

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主体,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一种递传文化的手段和形式。因此,我们应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注释]

①②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4,149.

③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3.

④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02(2):17.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4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立场

尽管我们想快速的改变中国自己的优秀民族音乐边缘化的问题, 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要彻底的去否定现在的音乐教育系统、多元文化的观念是要让民族音乐可以得到传承, 所以应该建立一个辩证立场。西方的音乐经过了很多阶段, 主要有巴洛克期, 古典音乐期, 浪漫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等等。现代主义音乐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 它也是理性感性相统一的, 一般说来理性占音乐系统中的主导地位。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后现代主义, 后者更是颠覆了传统的理性, 以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 突破了传统的手法, 在本质去分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音乐教育的立场, 尽管它们之间的分歧是不容易调和的, 但是依然它们有很紧密的联系。因为音乐的每一个的发展阶段全部存在一种传承的关系, 让我们可以在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作品里去发现存在的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内容, 而且也能够在现代主义音乐作品里发现超前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布洛克写的《美学与教育》曾经写出了一种观点, 它说对很多人来说, 需要在现代主义于后现代主义进行适当的平衡, 而且要从它们中去吸收更加有价值的要素, 不是偏向哪一种观点。作者看到, 维持适当平衡, 不但可以意味它们都存在一部分互补的价值, 还说明了它们在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里面, 是存在让大家不能全面否定的理念, 比如说后现代主义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全面的彻底的否定, 把艺术完全等于生活, 否定了审美教育这些基本的观点, 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比较温和包容的音乐态度去融合二者精华, 创立平衡与辩证的音乐教育立场。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中国民族音乐进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劳动和民间的活动过程中, 劳动人民使用音乐进行自乐, 所以无意识音乐教育行为, 比如像环境的影响, 社会音乐文化的活动这些都是让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继续有效的传承下去的渠道。可是有意识和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播的是音乐里最主要的经验, 它可以让音乐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去学习到系统的音乐知识。所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的优势就在于:它向人们传播的内容有很高的概括性, 传播的内容组成了基础的音乐文化内容, 让学习者对以前的人的音乐文化产生适应性, 这样就可以保存音乐文化在传统方面的系统和连贯, 确保拥有民族风格音乐文化继续的得到传承。

中国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比较稳定。所以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再生和传播中是不能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它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传播和进步必须的方法。保存音乐文化和保持音乐文化的基本生存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的基本职能。

2.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借鉴国外的音乐文化上可以推动民族音乐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的音乐文化在传播, 保存和创造的整个流程中, 新的音乐文化要素会不断的产生和发展。所以音乐文化经历历史的变迁变成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音乐文化在变迁里面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让音乐文化在社会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流动。音乐文化传播需要有特定的传播路径, 方法, 媒介, 在这方面音乐教育有很大和很重要的优势。 (1) 音乐教育对传播的有两个功能, 分别是选择和整理, 它让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得到传递。 (2) 在进行音乐教育中接受正确的反馈信息, 修改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确保音乐文化在传播上是正宗和准确的。 (3) 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最大程度的加强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4) 用好最优化方法, 让学习者可以方便接受, 让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建立稳定良好的联系。

总结

音乐文化存在的形式说明了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主要的表现方式, 音乐教育是一定音乐文化形式反作用在音乐文化本体的呈现, 让音乐教育自己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批判的继承音乐文化良好的传统, 同时还要正确的理解时代精神、在了解本国音乐现状的基础上再面对世界音乐, 这些才是我国的音乐文化进步和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把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放在音乐文化这个条件下才能有生命, 必须要对事音乐教育里人文内涵给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才可以让音乐教育变成在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的中坚力量。

摘要: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表现方式, 我们要对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内涵进行关注, 把音乐教育放在音乐文化的背景里面才会让音乐教育充满生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 笔者详细的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立场。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主义,民族,音乐,传承

参考文献

[1]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M].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利, 2016.

[2]管建华, 纪主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美]雷默.音乐教育的美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2016.

[4]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6.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5

一、清代宫廷音乐的时代特征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交替的时代特征

清代宫廷音乐按其主要用途及用乐场合、对象可分为两大类:典制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典制性音乐包括祭祀乐、宴飨乐、朝会乐、巡幸乐,被称为“清乐四品”或“清乐四部”。典制性音乐主要配合典礼完成仪式而进行,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统一性、严肃性和隆重性、偏为板眼等特点。魏文侯“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不知倦”说明“雅、郑”所呈现的不同功效,也预示了随着历史的前进,这种过于板眼的礼乐发展空间将会狭小,甚至为娱乐音乐发展的浪潮所淹没。而这里所说的娱乐性音乐其目的、演出场合、及对象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及宫廷人员的休闲娱乐需求而设置,并在众多娱乐性场合进行演出。

清代宫廷音乐中娱乐音乐的主流当属戏曲音乐。戏曲在清代宫廷娱乐性音乐中作为主流形态而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丰富多彩的娱乐性音乐的需求较前代相比有明显增长,具体而言与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愉悦着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无论平民百姓、王宫大臣、帝王后妃都对戏曲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清代繁盛一时,达到顶峰。康熙帝统治期间,“海清河宴,岁时式序”“比户皆弦诵之”。乾隆时期,无论是民间茶楼艺馆,还是宫廷后苑,戏曲舞台演出的盛况无不彰显戏曲巨大的社会影响及人们对于戏曲的迷恋程度,可谓知音满堂。

(二)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清代宫廷音乐中的歌舞乐以其盛大纷杂的演出效果,成为宫廷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清代,不同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历经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在演出形式、表演内容、歌词配乐等方面均有突破,无不彰显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庆隆舞是清朝统治者所属民族——满族所创的传统舞蹈,也是清代最重要的乐舞之一。“庆隆舞”产生于今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在地域环境影响下,“蟒式舞”在节日及宴会等仪式被表演,成为表达人们欢庆与祝福的特别符号。莽式舞有诸多样式:起式、摆水、穿针、吉祥、单奔马、双奔马、怪蟒出洞等,规模宏大,参演人数众多,被用于严肃性、程序化的重大仪式之中。另有木卡姆、囊玛等带有浓郁西域特色乐舞进入宫廷,从中也不难发现这些乐舞颇具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另外,清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特殊性使其更加注重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联系。清宫燕乐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音乐,例如四夷之乐。在其对外征服其他民族,统一政权的过程中先后吸纳了高丽国排、瓦尔喀乐、蒙古乐曲、番子乐、回部乐、缅甸国乐、安南国乐并用于宫廷宴飨,进而增加了清代宫廷音乐的种类。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兼备的时代特征

清代承袭明朝宫廷音乐管理体制,设立教坊司,管理宫廷音乐及排演事务,其表演者多为江南地方搜罗而来的乐工。与前代教坊司不同之处在于,清宫廷燕乐由教坊司女乐承担。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后,顺治帝从民间挑选十八乐工,组成随銮细乐,大多在皇帝巡幸或举行祭祀典礼时奏乐演出。

清朝统治者对宫廷音乐是特别重视的,但由于地域限制并其祖先为北方少数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游牧文化。在其入主中原后与先进的农耕文化碰撞交流,面对历史悠久长期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文化,清朝统治者进行逐步“汉化”的过程,因此清代的宫廷音乐基本沿袭前代,符合社会及历史发展趋势。同时,清代的统治者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体现浓厚的过渡性特征,对于今天文体院团之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很强的借鉴和启迪意义。雍正时期,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乐籍制度被取消,乐人由原先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改为雇佣关系,乐户的“贱民”身份从法律层面上得以消除,逐步提升了宫廷专业音乐演员的社会地位,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了清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建设,显示了继承性与创新性兼备的时代特征。

二、清代宫廷音乐的文化发微

清朝统治阶层,为了其统治利益,面对长期并处于强势地位的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只得接受汉文化,继承其精华部分达到统治满汉的目的。清代宫廷音乐在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中得以充实和延展。同时宫廷音乐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儒家文化有著多方面影响。具体表现是继承并且充实中国传统汉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态,传统雅乐并延续其主导地位。

宫廷雅乐从内容上多为程序化音乐,大多为庄严而隆重,歌功颂德,宣扬统治思想,风格上平和典雅。清代更为重视雅乐,具体而言,宫廷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雅乐是用于祭祀、朝会、大阅的中和邵乐。在传统的观念中,雅乐与俗乐之间的绝对界限不能逾越,结合中国古代音乐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宫廷音乐中用不用俗乐,取决于统治阶层的诉求。清初,俗乐开始进入宫廷“国初亦设教坊司,而朝会宴飨所奏,有用时俗曲调者。”“太常乐员例用道士。”这一事实表明清初雅乐中亦有俗乐的身影,但俗乐并不占主流地位。清代提倡雅乐可兴,郑声不可废,更是坚持了雅俗融通文化的益处。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雅乐最为鼎盛的时期,其宫廷中的娱乐性音乐则更胜一筹。戏曲音乐充斥宫廷,歌舞升平,成为宫廷音乐另一主流文化。

综上所述,从儒家文化、俗乐文化等维度延伸,可以窥见清代宫廷音乐的包容性。一方面儒家文化引导着宫廷音乐的内涵,另一方面娱乐文化又丰富了宫廷音乐的形态。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使儒家文化、俗乐文化、宫廷文化三者并未相互排斥,而是以一种并存状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清代宫廷中的典制性音乐——祭祀乐对礼乐文化有深层影响。从隋唐始已明确将祭祀分为三等,清帝王也依此旧制。据史料记载,清代宫廷每年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清入关之前祭祀活动、仪式、对象简单,主要是满族的祭祀传统,如祭堂子、祭祖先等常祭。入关之后吸收了汉文化,祭祀对象众多,范围扩大,并且承袭周代传统,将祭祀对象分出等级,配以不同的音乐规模、乐器编配和祭品等。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6

[摘 要] 音乐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具体形式之一,与文明历史、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必须把握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积极引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诗词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音乐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的引入,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增添更多的艺术色彩与人文色彩,在实现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民族、地区和地方的多元文化。但是目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未加强对音乐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一、以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拓展教学深度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通过对其文化内容的探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学流于表面。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思维,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唱,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唱,彻底挖掘出音乐的由来与精髓。

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通过音乐让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随后,再对作曲家聂耳进行介绍,让学生们紧跟着聂耳的成长脉络与作曲思想,探索其音乐作品中融入的民族音乐文化。如简单介绍聂耳的生平: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从小就受到云南民间音乐的感染,并在此基础上汲取了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除了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以外,聂耳还广泛接触西方音乐文化。除了分析聂耳的成长背景、汲取的文化类型以外,应向学生讲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在了解文化故事后,能够对音乐的历史产生更深的感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聂耳的文化素材、音乐素材以及音乐的创作背景的相关材料,将其整理成板报,供全班一起分享,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音乐文化的精髓。通过音乐的导入与文化教学的渲染,学生端正了鉴赏音乐作品的态度,再次聆听时就会投入更深入的情感。

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导入不仅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扩充其知识面,找到音乐创作的源头。

二、以感知音乐文化的多彩艺术魅力拓宽教学模式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音乐本身的欣赏与理解入手,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与文化的魅力。但是如果过于传统地“守”着音乐,只会造成音乐课堂的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应该全面拓宽教学的模式,通过古今音乐文化的对比、多媒体引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感知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在讲解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常见音乐乐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展示中西乐器的图片,用多媒体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还要引导学生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文化,举行“中西方乐器文化大展台”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选择两种或者多种中西乐器进行对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探究中国乐器“笛”的发展,从追溯笛子的起源到一一罗列历代笛子的发展史,从笛子的制作材质演变到其形状结构、音色的逐步优化,从人们对笛子演奏技巧的日益更新到历代笛子演奏名家的精湛技艺等等,整理了较为详尽的资料。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有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实际教学中可结合音乐作品对南派与北派的演奏技巧特点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如南派以细腻、典雅、华丽、流畅取胜;北派则以粗犷、明亮、刚劲有力见长。

而有的学生却偏爱探究西方乐器“笛”的發展:西方的笛分为短笛、长笛等多种类型。西方的笛在造型上较为别致、在音域上极为宽广,具有绚丽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西方的笛文化虽然在发展历史上不如中国的笛,但也代表了西方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这种对比模式、讲解模式的教学,使得文化的引入更加自然,也避免了单纯看图或者听音乐了解乐器的单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音乐教学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教师不仅应该主动向学生传递音乐的文化,更应该提高教学的双向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分析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与感觉的调动,让文化与学生更加贴近。

三、以弘扬音乐文化的独特民族精神陶冶思想情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都独具本民族特色。音乐的教学自然要从各个民族入手,要想实现音乐的多元教学,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融入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独具韵味的山歌、民歌之中体会中国音乐文化的独树一帜,从而形成传承与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提高音乐教学的总体价值。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让学生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去猜测各民族的音乐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云南彝族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彝族是中国的第六大少数民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除此之外,教师应对云南彝族的服装文化、舞蹈艺术进行详尽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们去猜想云南彝族音乐的风格。这种猜想会明显调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有的学生在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民族的音乐应该是自由奔放的;有的学生认为彝族的音乐在节奏上应该相对较快,且在旋律上较为优美流畅。这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们去欣赏教材中的音乐《跳月歌》,让学生们在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感知民族音乐。为了延伸这种多元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云南彝族音乐,加深民族音乐对学生情感、思想的熏陶。

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在加强文化与音乐感染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形成维护民族音乐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以鉴赏音乐文化的唯美诗意歌词彰显诗情画意

音乐在注重乐感的同时也讲究歌词的唯美与知性,在众多歌曲中都有较为诗情画意的歌词,这些歌词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音乐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在原有的高中音乐素材中,《诗经五首》、《春晓》、《枫桥夜泊》等作品已经将音乐与诗歌巧妙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以这些音乐素材为基础,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具有诗情画意的音乐作品,在贴近学生思维与审美的同时,打造多元音乐构成的高效课堂。

在正式开展“音乐与诗歌”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近来网络上较为流行的几首中国风音乐——《千秋月别西楚将》、《归雁》、《青花瓷》、《苏幕遮》等。古诗词在演唱上独具特点,与现代歌曲的演唱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许是造成很多学生不喜欢传统古诗词唱法的原因。如果教师选择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古诗词歌曲进行教学,就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演唱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先将这些歌曲的歌词一一列举出来,如《归雁》的歌词:独行在秦川,敛羽至江南,不啼长悲曲,一枕梦酣,栖涯天之畔,对月出东山,俯颈啜松泉,流年缓缓……《青花瓷》的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让学生们朗读歌词后进行文学赏析,从唯美的歌词入手,分析和感受这些歌曲在词藻上的华丽与曲调上的婉转。教师再对诗词与音乐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从诗经、唐诗宋词与音乐结合演变的历史入手,让学生意识到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随后,教师再将教材中原有歌曲的歌词摘取出来,让学生对这些歌词进行文学分析,理解并诠释其中的感情与愿望,捕捉古诗词的精髓与韵味,让学生得到文化渲染的基础上,再播放教材中原有的音乐素材,让学生们一起学唱。

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古诗词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鼓励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尊重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凭借自如的收放,灵活表达古诗词歌曲的文化氛围与艺术特点。

五、以体验音乐文化的璀璨地方特色丰富教学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区域内的自然地理、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教师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切、与时代主旋律相一致,且能展示本地特有文化魅力的音乐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活力,促进教学的全面变革。

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前,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去周边调查、分析本地区音乐的发展。例如,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称“小歌班”、“的笃板”、“绍兴文戏”,有第二国剧之称,一直是我们嵊州最璀璨的音乐文化。越剧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被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六个:袁雪芬的“袁派”,唱腔纯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商端庄沉静,重视体现真情实感,塑的多为善良、温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唱腔跳跃跌宕,表演活泼多姿,塑的多是热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从“袁派”深化而来,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的多是悲剧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畅深沉,表演潇洒儒雅,塑的多为风流倜傥的书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质村醇厚,表演富有生活气息,擅演耿直戆厚的男子。徐玉兰的“徐派”,唱腔华丽奔放,表演充满活力,以塑造深情的书生才子见长。除了这六个公认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张云霞,小生中的陆锦花、毕春芳,老生中的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教师可以适时在班级中开展“追随越剧,探寻魅力”的活动,并带领学生去越剧艺术学校聆听、欣赏、感受越剧艺术,引导学生去民间录制民間艺人的唱段,并跟随艺人们的演唱进行模仿练习,这样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整体提升学生的乡土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整合的越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班级群文件和校园网站上,供学生去下载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设置是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选择模仿自己喜欢的流派唱腔,鼓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进行嵊州越剧经典剧目、名家名段的现场演绎: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屈原》、《何文秀》、《盘妻索妻》、《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让学生在自我演绎中能够运用地方特有的元素,将不同的代表性流派特点进行演绎体会,促使学生在感受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体验、发现更多的乐趣。最后,邀请具有精湛技艺的民间艺人走入课堂,让学生亲身体会纯正民间音乐的魅力。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中的时代历史与特殊情怀,将音乐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有机整合,从而创建音乐文化体系,加强地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与积极传承。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地方文化导入的艰巨性,力争取得学校的支持,从而为音乐多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正昌.将爨文化引入当地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4,(04):192

[2]王培.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合理应用[J].中学时代,2014,(12):196

[3]孙剑.在高中音乐鉴赏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意义[J].时代教育,2014,(16):135

[4]李晓文.多元文化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通俗歌曲,2015,(10):45-46

[5]张小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对教师搞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7-10

[6]张敏.跨越多彩文化读懂音乐之美——浅议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相关文化的导入[J].魅力中国,2011,(13):322-323.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7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 音乐文化的内涵

音乐文化的内涵已超出了人们对音乐艺术所界定的内涵。甚至可以说音乐文化是包括了音乐艺术的, 却又高于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一种综合物, 包含了各种性质、各种形式、各种作用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是受时代的的影响顺势形成的, 它具有着自身独特性质、作用和特点。音乐文化和音乐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乐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音乐艺术是一种审美属性或艺术品位。

(二) 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指的是, 为了将民族音乐知识、文化、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而进行的以音乐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进行音乐思考的一个过程。其中, 最主要的是关于我国民族音乐知识的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从商周时代就开始形成, 经过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打磨和不断传递, 凝聚了我国所有的音乐文化精髓, 是我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名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各种名族文化的融合提炼, 同事, 又是我国各种民族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 民族音乐文化是同历史人民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 它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民俗、语言、和美学。但是, 由于近年来外国音乐文化对我国音乐的冲击, 使得外国的名族音乐文化传承与, 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脱节, 造成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以学校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阵地, 不多扩充多种渠道的传递方式, 不多开拓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传承手段, 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能与时俱进, 不被历史所湮没。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渠道

为了使人们能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经验和技能, 应该将音乐教育文化多元化。然而, 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等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在对音乐教育进行多元化的时候, 应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习近平曾指出:文化不能做市场的奴隶,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音乐当中。面多日益多元化、竞争化的音乐市场, 各个音乐人不能只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制造出一些恶俗、低劣的音乐产品。比如王蓉的《好乐day》, 这种音乐产品随能一时吸引大众的目光, 却存在歌词恶俗, 旋律单一的弊端, 不能真实的反映当下具体的生产情况, 也不能有效的表达音乐人的真实情感。这样的作品是不符合社会真正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的, 只会被历史所湮没。

(二)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 我们需要承认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冲击给挑战。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在新型文化引进时总会产生一个传统音乐文化与新型音乐文化磨合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 人们会从新型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中进行对比、选择然后进行整合, 从而形成另一个更加精炼的音乐文化, 从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修有效而合理的借鉴和传播能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功能

无论何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整合为一的, 都是依靠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为依托的。反过来, 也只有融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时代社会当中去。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们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中所蕴涵的社会情怀, 能感受到音乐中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内涵。比如:《中国的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 它所蕴涵了一种歌颂伟大祖国的爱国情怀, 在这种情怀下, 不仅能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还能增强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 而音乐教育在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又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多元的音乐教育不仅丰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还是我国音乐传承的主要渠道, 也是增强我国音乐文化凝聚力的有效法宝。

摘要:音乐文化指的是一种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音乐现象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物。它是虚化的,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文化器具。然而, 这些特定的现象却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形成了它们自己独特的特征、性质和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2]李晓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 2014, (7) .

[3]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 2004, (4) .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8

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当今世界所作的“地球村”的比喻已是家喻户晓,这个比喻也表明了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各具特色的多种文化环境和频繁的跨文化交流状况。

跨文化交流涉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旅游、移民、教育等,其中也包括音乐这一重要领域。从范围和意义方面来看,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是教育领域,而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多文化音乐教育,也开始出现在世界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文化既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不同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观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无疑会对我国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如果说今天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打破了区域性的界限而走向世界,那么教育当然要培养广阔的全球意识。”这种“全球意识”具体到音乐教育上就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它的产生和发展受产生地语言、哲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多元化。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无先进、落后之分(亦即“音乐人类学”的思想)。所以,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掌握本国、本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及现代音乐。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是一个世界现象,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批判地思考整个世界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创作人,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视野。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别人, 也进一步学会观察自身。通过演奏其他文化的音乐, 双重乐感或多重乐感 (有效地应用两种或更多音乐文化的能力) 才能得以发展。学习其他文化的音乐也能拓展学生的听力基础, 使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 对新的声音更为宽容, 欣赏、演奏或创作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

第一, 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音乐。从现行音乐教材中我们发现, 选用的歌曲和乐曲有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种民族以及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歌曲和乐曲, 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 适当增加了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当代优秀作品、外国优秀作品的选用, 其中包括经过严格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和通俗歌曲。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而且也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综合范围得到了扩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时期, 我们就向学生展示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 有助于他们将来接受各种各样音乐表现的风格和展示音乐作品的方法。

第二,学生们开始认识到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音乐与他们本族、本地的音乐一样优秀。直到最近,无论西方还是非西方的文化都还相信欧美古典音乐较其他音乐更加“优越”。现在,无论作曲家、表演艺术家还是音乐教师都开始注意到各种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正在全球范围内涌现,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地方音乐都是众多风格中的一种。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都能从某一角度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美、感受风土人情,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感悟。

第三,学生们开始发掘许多各不相同却同样精彩的方法来进行音乐创作。学生从各国、各地和各民族的音乐中汲取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创作。正如新疆舞蹈的节奏、蒙古歌曲的旋律和优美的曲调,还有探戈、黑人舞曲的动感,欧洲音乐的内涵,都在学生的脑海里击起朵朵创作的浪花。对许多学生来说,这也许就是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的表现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收益。当他们发现某种文化的音乐规律与本地区文化的音乐规律截然不同,而这些差异和各种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应当被理解时;某种在西方音乐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尝试,也许正是世界上某个地区音乐中的精妙之作时;那些用来描述西方音乐的音乐术语在描述其他音乐的时候就不恰当,所以发展出一种更具有全球视野的术语势在必行,他们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更主动地探索音乐的奥秘。

第四,通过学习世界和全国范围内的各种音乐,学生们能够培养出更强的音乐适应性,可以称这为“多重乐感”。这种适应性能够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欣赏能力,进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老师们发现,如果学生抱着一种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外来音乐”,特别是来自海外的音乐,他们就能更好地表演或欣赏这种音乐。随着他们逐渐认可这种不熟悉的音乐,他们也就变得更具适应性。通过接触其他类型的音乐,学生们的声乐和器乐技巧都得到了发展,学习不同音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随着理解能力的增长,表现手段更加自由,他们就可以学习和演奏新的音乐。此外,当学生具有了这种适应性后,他们在没有尝试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之前,就不会对它轻易下结论。通过学习基础的音乐构成元素,比如旋律、节奏、结构、音色和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段,学生们开始重新评价西方音乐,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观点。他们对这些音乐的了解更为全面,而之前他们只是全盘接受这些音乐,缺少自己的见解。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措施

要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1)国家教学大纲是否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纳入其中;(2)音乐教材内容是否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完成相应更新;(3)音乐教师是否具备适应、执行、完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力。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我们看到前两个国家已在实施中。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第三个因素,即教师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问题。

我们知道,就目前的音乐师资力量而言,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生疏的,他们不清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精神实质,也不掌握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因而成为了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阻碍因素。应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音乐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作为教学的践行者,如果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知识素质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那么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是一纸空文。

因此,可从两方面促进音乐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力的提高:(1)补充与丰富高校音乐师范教育课程的相应内容,向在校学生传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为未来的音乐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多元文化音乐的机会、扩展多元文化音乐视角,使他们尽可能获得满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储备。(2)加强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我国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教材已经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作了适应性调整。与此对应,应该积极开展对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规范的教学培训,增强音乐教师观念更新的主动意识,使他们获得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完善多元音乐文化的音像资料与文献资料建设,鼓励音乐教师在职自学,把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努力创造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中国特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创新的产物。对中国的音乐教育界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与问题,但困惑与问题正是音乐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创建适应中国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有效模式,开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不断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四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故步自封,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如日本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文化。美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也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已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南非认为,其音乐课程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韩国音乐教育也意识到音乐教育迫切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将正宗的韩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及其他文化的音乐融会贯通。

“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不管你走到哪里,亲近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绝不会改变,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但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弘扬,并非一定要排斥和拒绝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并非一定要表现为那种狭隘的民族性、局限性,“一个民族什么时候用世界的标准,而不是用民族的标准衡量一切,那么这个民族就成熟了”。因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民族性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广泛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开阔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丰富我们音乐教育的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J].中国音乐增刊:国际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 1996

[2]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 (田林译)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9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民族音乐教育的情感体验价值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一阶段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能够对音乐作品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民族音乐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某一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秀音乐作品时,可以理解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思想,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情感体验价值,这是在其他音乐作品中无法获得的。

2、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它是在长期的民族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即便是同一民族的音乐,在不用的历史阶段,也会有风格形式的变化和音乐内容的更迭。虽然民族音乐的内容不同,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和精神价值,在今天仍然有深刻影响。例如,许多民族音乐中都包含了爱国精神,可以用来弘扬爱国主义;有的民族音乐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该民族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作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以更加自觉、积极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1]。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传统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国高等学校的音乐教学体制,是参照西方模式建立的,这给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带来两方面的困扰: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音乐专业课程更多的是偏向于西方音乐的教学,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化的民族音乐学习和鉴赏;二是在教师观念方面,国内高校的许多优秀音乐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也以“西方音乐中心论”为主,在音乐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总是自然而然的利用西方音乐思维来进行课程讲解,这也使得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学习受到了影响。

2、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民族音乐虽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许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除此之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或是外国乐曲。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不愿意主动、深入的研究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无法了解到民族音乐的价值,也就不能担负起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除了民族音乐内容方面的原因外,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授课内容缺乏个性特点,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导致学生民族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因素。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对策

1、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机制,突出民族性

长期以来,西方的音乐教育体制一直牵制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制的发展,没有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民族性。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机制,让少数民族与汉族音乐走进高校课堂,协调好民族音乐教学和国外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构建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正确处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关系,既做到中西结合,又突出民族性[2]。

2、以多种形式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其教育对象是具有很强理解力的大学生,课堂上老师枯燥乏味地说教,是学生厌烦上课情绪产生的重要的缘由之一。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时应该注重理论结合欣赏,让学生主动参与。可以采用欣赏、表演等方式进行教育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如:说唱音乐,可以让学生学习说地方方言;戏曲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3、立足本土音乐,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较大。为了降低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本土音乐教学,一来可以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效率;二来也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下载本地的戏曲、小调或其他特色音乐,然后在课堂用多媒体播放,组织学生一起欣赏,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3]。

四、结语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受到了严峻挑战。作为音乐专业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并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的接受民族音乐教育,感受其中蕴含的魅力,主动担负起民族音乐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的角色,为我国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时代再放异彩提供人才支持。

摘要:民族音乐中包含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价值、文化传统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和鉴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民族文化、激发民族意识也有一定帮助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加快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彼此渗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音乐专业应当主动肩负其传承民族音乐的重任,在音乐教育中有重点的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民族音乐,实现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参考文献

[1]石春丽,张瑞英.广西艺术品牌“刘三姐”现象看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7):164-165.

[2]徐寒梅,周特龙.民族音乐传承与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以湖北民族学院音乐学专业为对象[J].人民音乐教育,2014(21):109-111.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 篇10

近几年,由于多元文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当代社会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然趋势逐渐演变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趋势为音乐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思路。当前,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和关键理念便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该教育模式被广泛普及到世界各国音乐教育中。不过,针对我国该方面的教育现状而言,介于其还在起步阶段,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学校这一模式都较为少见,甚至不少院校的教师至今仍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严重受到不完善的教学体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阻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速度还较为缓慢。

二、小学音乐课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渗透

1.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大多基于教材之上,所以,在教材方面要有充分准备才能吸纳更多颇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的加入,进而促使教材内容的不断丰富,保证学生学习到不同教科书时能够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并且真正做到依照不同音乐背景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前学生学习状况,选取一些节奏优美的音乐内容进行教学,这类选教的内容可以不限题材,不只是要选择少数民族的,还要选取别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入独特的音乐文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清晰地认识多元文化音乐。

2.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音乐本身的特点就极为广泛,人们在生活中都愿意介绍音乐,所以音乐教学需要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在进行音乐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熟悉当地音乐文化氛围,又要熟悉当地舞蹈文化,因此,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体系必须极为丰富, , 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多元文化音乐。随着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要加入不同的音乐体验,针对不同的音乐,要选取不同的方式去享受音乐,而这需要在基于了解音乐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各种音乐背景,学生在音乐理解方面才能更深刻,特别是小学音乐教师,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讲解所传授的音乐,进而帮助小学生掌握理解音乐。

3.教学资源

这里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和设备资源,这些资源都需要适当地渗透多元文化,所以整合资源是必然选择。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本身的音乐文化就各有差异,比如朝鲜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本就颇具民族文化,这些资源便是有利于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资源。只要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不断扩大教师资源,小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更加顺畅流通。当然,还有国外音乐文化,这些资源的整合能够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完善发展,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进行更完善的音乐学习。

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深度探求 篇11

今年的“世界音乐周”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芬兰图尔库大学及芬兰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以“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为题,于11月1日上午9时正式开幕,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芬兰驻华大使Pekingissa先生、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教授以及两国学者及音乐演奏家齐聚一堂,正式展开中芬之间跨文化的音乐对话。为了追求交流的深度,音乐周的所有活动围绕着以下三个不同的层面同时展开。

一、 音响感知层面—丰富多彩的音乐会与工作坊

音响的感知是了解某种音乐的基础,也是认知音乐文化的前提,因此,每届“世界音乐周”都会邀请国内外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音乐类型进行表演与教学。

第一,工作坊教学

担任本次芬兰音乐工作坊的音乐家有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讲师沃尔玛•蒂莫隆(Vilma Timonen)及高斯迪宁民间音乐家毛诺•雅尔维莱(Mauno Jarvela)。沃尔玛•蒂莫隆为大家讲授的是芬兰传统器乐堪特雷(Kantele),在著名的芬兰史诗《卡雷瓦拉》(Kalavala)之中就记载了有关堪特雷产生的传说,这件历史悠久的乐器几乎成为芬兰民间音乐的文化符号。沃尔玛•蒂莫隆从最古老的五弦堪特雷一直介绍到当今三十二弦的现代音乐会堪特雷,并教授中国学生弹奏了Martti Pokela创作的具有传统风格的乐曲《Itkeva tytto》,另外,她还解答了中国学者关于堪特雷独特的定弦和变化音高的问题。来自芬兰高斯迪宁的民间小提琴演奏家毛诺•雅尔维莱父子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四名小提琴专业及四名二胡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他的工作坊,不仅讲授了芬兰舞曲音乐,还教授了芬兰民间小提琴所特有的演奏方法,并且把二胡加入其演奏之中。

中国音乐工作坊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的村民所带来的“打镏子”演奏。“打镏子”广泛地运用于当地各种民俗活动中,如婚礼、葬礼、端水(新居落成)等。当地艺人演奏手法丰富多变,常常在音乐节奏内将锣扔向空中以获得独特的音响效果,因此,又称之为“飞马锣”。在本次工作坊的讲授中,村民们模仿自身学习“打镏子”的过程,先教唱了几段锣鼓经并做了演奏示范,之后,由同学们上手演奏,在工作坊结束时,同学们已经能够完整地演奏几套“打镏子”的引子部分。

第二,音乐演出

作为感知层面另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音乐演出,在本次音乐周上,芬兰演奏家的几场音乐会几乎涵盖了当今芬兰社会最为典型的音乐类型。首先是在开幕式及闭幕式上演奏的基哈拉科米奥乐队(Kiharakolmio),乐队由手风琴、曼陀林、风琴及低音提琴组成,其纯朴、透明的音乐及扎实、幽默的表演,不仅展现了当代芬兰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并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感受。其次是芬兰作曲家协会主席米克•赫尼尔(Mikko Heinio)的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芬兰当代优秀创作音乐的类型之一。之后,芬兰图尔库爵士乐队与中国红手爵士乐队共同完成一场源于第三方地区的音乐会。在芬兰各音乐学院里,都有专业的爵士乐课程,民众也乐于接受爵士乐。在中国的部分大城市,爵士乐也逐渐兴起。本次音乐节让两国的爵士乐队同台演出也展示出多元文化的共同趋势。另外,在工作坊中提到的两位芬兰民间音乐家也参加了闭幕式芬兰民间音乐的专场演出,其丰富、动听的音乐类型给所有人带来最直接、深刻的音乐感知。

在本次活动中,中国音乐演出的主题是传统打击乐,除了以上提到的土家族“打镏子”之外,还有来自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的艺术家。其中,土家族“打镏子”在工作坊之后奉献了专场音乐会,演奏了几首传统的“打镏子”套曲,还演唱了一段用于白喜事中的仪式歌曲。绛州鼓乐艺术团则在开幕式中表演了传统曲目《牛斗虎》。精彩的演出让中外参与者直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与博大。另外,主办方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其文化语境,让参与者了解到这些传统音乐的原生状态。

二、 学术认知层面——翔实深入的研讨会与讲座

音乐的学术认知是在对音乐本体及相关文化语境深入了解之后的理论总结,也是人类多角度认识音乐、把握音乐文化脉络的理性升华。在本次研讨会上,中芬两国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解析着各自的音乐文化,在对象、方法、目的上都展示出研究的多样性,不仅开拓了参与者对两国音乐文化的认识,也无疑为两国音乐文化交流奠定结实的理论基础。

研讨会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有关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研究

芬兰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图尔库大学教授皮尔科•莫依莎腊(Pirkko Moisala)进行了题为《日常音乐和文化认同》的发言,着重介绍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的关注点。他认为“身份认同”(Identity)、“现象学”的方法(Phenomenology as a method)、“性别研究”(Gender)等有关社会音乐建构的不同因素,成为现代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新动向。并且以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关少数使用瑞典语的芬兰人的音乐生活)为例,阐释了以上因素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在其发言《由当代问题引发学科建设》中,通过对“当代”一词的追问解答有关音乐文化论域、音乐作品意义的问题,认为音乐文化批判作为学科整合以及新的理论增长点,应担负起新的学科使命。最后,韩锺恩教授对于学科建设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建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凝聚新的理论焦点,通过音乐人文叙事与现代性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音乐意义转型与换代研究,去实现学科扩张,从而以相当规模与多重系列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

另外,有关此专题的内容还有芬兰图尔库大学教授安迪•凯尔雅(Antti-Ville Karja)的课题《古代少数民族,历史冲击还是当代标牌?芬兰民族音乐学的整体性主流》,作者对芬兰各核心学术期刊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综述,介绍了芬兰民族音乐学各时期研究对象及关注焦点的变化。

第二,社会语境中的音乐文化研究

西贝柳斯博物馆馆长、芬兰瑞典语大学音乐学系主任约翰纳斯•布鲁西赖(Johannes Brusila)进行了题为《是否存在芬兰瑞典人的流行音乐?——研究小众群体流行音乐的矛盾》的发言,通过居住在芬兰境内以瑞典语为母语的小众人群为例,探讨了音乐实践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及分析方法。这项研究是“通过音乐建构芬兰瑞典人”重大课题中的一部分,对于芬兰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戴嘉枋教授的发言题为《动乱中的喧嚣——“文革”初期红卫兵运动中的音乐》,本课题结合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红卫兵运动”,论述了当时涌现的“语录歌”、“造反歌”、“牛鬼蛇神嚎歌”、“红卫兵大歌舞”、“颂歌”等音乐形式、代表性的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和运用流传情况,并将其与60年代初的中国音乐创作进行了有机联系,指出了它作为音乐为政治服务的异化表现,将表现对象体现为“神化”和“鬼化”的非人性特征。

与本专题相关的研究还包括香港浸会大学林清华教授的《晚清西方传教士及旅游者眼中的中国音乐》及《中国音乐的保存:清代(1644—1911)在中国居住的传教士、旅行家和定居者所记录的中国音乐旋律的历史观察》、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何平教授的《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影响》等等。

第三,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

本专题主要由两位作曲家完成,他们是芬兰作曲家协会主席米克•赫尼尔(Mikko Heinio)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教授。

米克•赫尼尔首先定义了什么是专业创作中“民族性”,但他并不认为“民族性”具有稳定的内涵。例如在他的作品《牛奶咖啡》(Café au lait)就采用了西非的五声音阶和典型的非洲节奏。因此,作品的民族性与作者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具有同一性。

唐建平教授认为,专业创作中的民族性并不是指运用了某种民族音乐元素,而是将这些元素转化为自己的听觉体验,运用合理的音响效果表达出作曲家自己的心声,并用作品《后土》阐释了自己对于创作中对于“民族性”的思考。

第四,中芬传统音乐及本体研究

皮尔科•莫依莎腊和芬兰坦佩雷大学迪莫•莱斯欧教授(Timo Leisio)共同举行了题为《芬兰民间音乐》的讲座,两位教授从歌曲、舞蹈、器乐这三方面介绍了芬兰民间音乐的大致类型,并从历时的角度讲述了芬兰民间音乐的传承状况。另外,迪莫•莱斯欧教授还进行了题为《北部欧亚人眼中的乌拉尔歌曲》的发言,介绍了芬兰北部乌拉尔语系人群歌唱旋律的古老分层。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方建军教授以《考古新发现与古代音乐史研究》为题,介绍了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在国内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及其对史学研究所起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玫以《中国人在律学研究方面的独特贡献》为题,介绍了中国古代律学的发展高度及当代的研究成果,并认为文献中有关律学的记载仍然能够在存活的民间音乐中找到实践的依据。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谈龙建教授以《弦索音乐在恭王府的承袭》为题,通过对恭王府传承《弦索备考》的案例讲解,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在王府这个特定社会阶层中的传承状况。

除了以上五个主要的课题类型之外,本次研讨会上还有一些具有试验性的研究。例如:芬兰图尔库大学安特•坦卡宁教授(Atte Tenkanen)的《音乐图画——实践中的系列比较分析》,欲制作一个多维度对比系统分析的软件,这套软件能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不同元素,并且能够评估出音乐作品的具体特点;芬兰图尔库大学艾力克•霍维宁教授(Erkki Huovinen)的《音乐即兴的实验性研究》等等。

本次音乐节的代表们不仅在每次研讨会后进行自由交流,并且受到芬兰驻华大使的邀请,参加了驻华大使住所里举行的答谢会,及长城游活动。

正如音乐周总监张伯瑜教授所说,世界各地都有自己丰厚的音乐文化,相互间的对话不光是学术、音乐的接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次音乐节不仅促进了两国音乐文化的理解,更有相互间情感的沟通。

“世界音乐周2008——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于11月5日落下帷幕,从前两年与非洲的对话到今年与芬兰的对话,音乐周一步步地积累着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它将在中国人的音乐认知里绘制一张多元的世界文化地图。

王先艳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课程初探 篇12

一、如何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已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当前的多元文化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 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社会群体的差别, 实施的一种旨在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教会学生在千姿百态的社会文化中自如生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指的是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懂得音乐。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 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他们都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埃里奥特说:“如果音乐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 那么音乐本来就是多元文化, 如果音乐本来是多元文化的, 那么音乐教育从根本上也应是多元的。”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晚期, 美国公立学校中多元文化教育的最早尝试, 到如今,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已渗入到世界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 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首先,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经济全球化, 使得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文化多元化也将使我们的精神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通过文化的交融, 我们可以汲取国外音乐教育的长处, 来补充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不足, 同时又能引进不同国家、不同音乐家优秀音乐作品, 让这些音乐走入我们课堂, 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丰富资源, 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视野。

其次,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 是凝聚了本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和教育功能。因而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征。今天我们强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抹杀各民族的音乐特征, 而是在学习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 使本民族的音乐获得更深层的发展。同时, 世界音乐教育的局势是走向交融, 但并不是说我们要舍弃本民族音乐自身的传承方式, 照搬其他民族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 而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吸取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经验来丰富、和完善本民族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 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情况

凯姆普谈到:“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潮流毫无疑问将带来对世界不同音乐更多更细致的理解。但不至于此, 多元文化意识将使我们对要求保留文化纯洁性具有更敏感的意识, 使人们能认识并尊重世界各种音乐的基本不同点。”音乐被称为世界性语言, 音乐有助于民族间的文化的交流, 有助于民族间的相互接纳与理解。音乐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到让学生接触到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 在理解某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该民族的文化。让学生树立起对音乐做世界范围的理解的信念。各种音乐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文化,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音乐。

总之,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在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中,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将成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在科技不断创新, 人类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 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 来对待音乐对待人类文化, 是音乐教育事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应抛开偏见、超越国界, 与不同民族, 不同肤色, 的人民携起手来, 为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共同努力。

摘要:二十一世纪,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各种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来对待人类文明已成为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潮受到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家的关注, 它代表了新时期世界音乐教育理论发展的主流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基于前辈音乐教育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释了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说明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势头已不可抵挡。

关键词:多元,文化,交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康娥, 音乐教学论,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管建华, 音乐人类学导引, 陕西: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6。

[3]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宁南地区下一篇:农产品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