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校园文化(精选12篇)
多元校园文化 篇1
摘要: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当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5]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07,04.
多元校园文化 篇2
论文摘要:通过在“少数民族高层次硕士研究生培训班”中进行的多元文化意识调查,以及学生对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的需求调查和分析。阐述了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径扣方法。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起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的任务。三年多共有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名研究生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大门。通过一年时间的民族理论、文学欣赏、英语等基础课程培训,学生进入20余所京津地区重点高校接受正式研究生教育。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资源。在多民族学生聚集的课堂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意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英语这一媒介对外宣传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少数民族研究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
2.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
3.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二)研究对象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学生。
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为337人,共收到有效答卷324份,其中263名学生分别来自26个少数民族,另外有来自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61人。
(三)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
针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宣传本民族文化?
(2)你是否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过本民族节日等)?
(3)你是否了解并接纳汉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如过春节等)?
(4)你是否了解并愿意包容西方文化和传统节日(如过圣诞节等)?
(5)你是否同意“不同文化无优劣之分”的说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选项(“是”或“否”)。收集完数据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表现出较高的宣传民族文化(变量1—85.8见表1和包容异域文化的意愿(变量5—86.79/5见表1)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两项中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但少数民族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3)。
(2)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变量2)、接纳汉文化(变量3)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68.4)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相当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87.8)了解并接纳汉族文化和传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大多数(93.4)仍保持汉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说明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已很好地在民族地区融合、并存。
(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意识(变量4)方面,汉族学组(70.5)与少数民族学生组(46.8)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少数民族女生组比少数民族男生组在此项中更是高出30.5个百分点(见表3),差异极其显著。数据说明在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女生组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
(4)少数民族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4)。
2.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问卷还设计了少数民族研究生培训班学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
问卷列出我们已经或计划开设的四门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程;问卷采用封闭式分级量表结构。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forWindows13.0版进行数据分析。
请根据自身情况,标出你对开设下列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赞同程度。
1一不赞同2一无所谓3一赞同4=非常赞同(请选1~4分值并打钩)
英美文化(1234)中国文化(1234)(注:以上课程均使用英语教材)
英语影视文化(1234)涉外礼仪(1234)
数据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影视文化及涉外礼仪三门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值都超过了3分(见表5)。反观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其他三门课程(M一2.5093)。这表明: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普遍被看成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和学习,而英语可以作为输出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2)汉族学生组四门课程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组,但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见表6)。
(3)全部四门课程中,少数民族女生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其中“英美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7),女生对文化模块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男生。
(4)全部四门课程中,文科组平均分都高于理工科组,“中国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8),表明文科学生对文化模块选修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
英语课堂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初探探究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本着开放、宽容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对外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应本着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与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并重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英语教学中组织了下列活动,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活动也得到各民族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一)民族文化英语演讲法
每次上课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做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演讲,并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者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
通过此类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逐渐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与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欣赏上取得一种平衡。
对演讲者而言,演讲内容的准备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学习和再认识过程,也是树立传承和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学生制作出很多介绍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英语课件。
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说,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用来描述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提高了实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避免了在对外交流介绍民族文化时的“失语”现象。
(二)文化比较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遇到关于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请各民族的学生介绍本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礼仪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姓名文化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文化比较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比的方法关注民族地区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
(三)案例分析法
为形象说明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我们经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如:中国留学生、游客、商人等在英语国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如送礼、约会、谈判、用餐等等,结果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围绕这些事例用英语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异同。此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在将来的涉外交往中避免因文化误解引起交际障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如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向学生提供文化信息,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
我院每年还定期举办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前提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树立汲取不同文化精华的意识,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异域文化的交流。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也有着认知和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看到,面对当今不同文化间日益激烈的碰撞、渗透、交流和融合,大多数少数民族研究生具备了较好的文化包容意识和开放的文化心态,接受“文化无优劣之分”的开放理念,并愿意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和丰富多元文化知识,通过文化选修课拓宽文化视野,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的输入,各种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鲜有涉及,很多教师和学生还没有把英语学习与民族文化的传播联系起来,这是今后英语教学中需要纠正的问题。
多元文化视角的乐器文化因素 篇3
一、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
乐器是体现该民族该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产生不同的乐器,同时乐器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以中国音乐较典型的乐器组为例,其体现了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如: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天津十番乐“粗十番”;福建南音的“上四管、下四管”等等。
天津十番乐中的“粗十番”?熏也称为“清十番”或“素十番”,即表示只用打击乐器演奏锣鼓乐?熏而不加任何管弦乐器演奏。“天津十番”最初是由苏南传入天津的?熏在多年传承和研习过程中?熏受到天津地方语言、风土人情、北方人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津十番。“粗十番”锣鼓乐铿锵有力的敲击声,显现出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特征,在音调上低沉苍劲,这和天津地方语言有着较紧密的联系,天津方言的语调多为平降调,因此在唱念锣鼓经时?熏习惯于把“七”“仓”“扎”等锣鼓经用较重的降调来念诵,进一步增加了音调与力度变化的感染力②,因而更具有北方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地处中国东南海隅的福建,东临大海,西、北、中部临山脉,这在交通闭塞的古代,给福建造成与世隔绝的另一番天地。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很好地保存了传入福建地域的音乐形式,如福建南音上四管中的琵琶演奏,至今还是延续了唐朝时期的演奏手法与抱持方法,演奏手法仍用手指甲演奏,抱持仍为横抱,在音品方面南琶只有九品或十品,只能满足演奏福建南音的旋律。③南音中的洞箫与当代所使用的箫在形制与演奏上也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继承了古尺八、宋尺八精华的乐器。结构上南音洞箫保留了唐代六孔尺八的规制,音域从d—b2,拥有两个八度和一个五度音;造型上又吸收了宋尺八的特长,以竹的十目九节和一目两孔为标准,下部无底;长度上恰好与明清两代营造尺的一尺八寸相当,尺八到了明代又有一如今天的南音洞箫这种规制的进步。演奏讲究端坐、挺胸。左手拇指按后孔,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按后孔,右手拇指把稳乐器,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握三、四、五孔;左右手臂展起,成凤凰展翅之势④,与今演奏形式不同,颇具古风。南音体现了福建文化自古多山、交通不便的地域性因素,为中国音乐保留了“一部活的音乐史”⑤,是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⑥
有些地区的乐器不仅涉及乐器的原生物质形态?熏而且还同该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方式结合紧密。⑦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呈交错状态分布着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林业、牧业和农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自然地理条件有所差异: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森林腹地,人烟稀少而苔藓、石蕊丰富,是鄂温克族游猎和饲养训鹿之地,在此环境下形成了山林型的萨满鼓,即鼓体沉重、粗犷,鼓圈宽大,为“上圆下尖”之蛋卵形,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的制作材料为木、皮、铁,鼓槌粗短,为木板槌体面附带毛兽皮;西部,地跨森林、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多为天然牧场,在此环境下形成了草原型萨满鼓,即鼓体轻便,鼓圈较小,为圆形,鼓面为羊皮,鼓的制作材料主要为木、皮,鼓绳为三根,鼓槌细长多为狍腿加工制作;东、南部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兼具,体现出林牧农结合的特点,形成了混合形态的萨满鼓,即鼓圈为圆形或蛋卵形,木框,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绳为八根,鼓槌为狍腿加工制作。⑧在同一个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地区里其乐器就有此差异性,可见地域性差异对乐器形制影响之大。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有迷人的“会说话”的乐器:如凉山彝族的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的口弦;苗族用来问路、聊天的芦笙;傣族商贩用来与买主讨价还价的葫芦丝等等;⑨鄂伦春族狩猎时还有专为诱捕鹿的鹿哨;⑩西南各少数民族可模拟鸟雀鸣唱的口弦;“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如马嘶鸣的马头琴等。这些乐器都是在其地域里产生并发展的,蕴涵着该地域的文化内涵。
全世界有很多属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家盛产竹子,而反映在乐器上,即产生了大量的竹制乐器。如: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印地安人的代表性乐器具有竹制的盖纳竖笛,他们还采用竹子和其他植物茎制成各种尺寸和规格的排箫。在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巨大的竹排箫是他们的典型乐器。在东南亚,有各种竹笛竹箫,还有摇奏的安格隆竹筒琴和用手指弹拨的竹皮弦琴(是一种竹筒表面挑起竹皮为琴弦的自娱性乐器);印度尼西亚的甘邦竹琴、缅甸的帕德拉竹琴、柬埔寨的罗奈特竹琴、越南的德朗竹琴和菲律宾的达姆加底琴等,{11}这些竹制乐器都体现了竹文化的地域性因素。竹乐器在中国的西南、东南地区屡见不鲜,如苗族的芦笙、芒筒等;台湾高山族的口簧琴(过去所称的口弦),台湾高山族音乐学者巴奈·母路于1997年夏参加了在奥地利举办的国际口簧艺术季,巴奈·母路带去的阿美人制作的口簧琴因其为竹子制作且多簧而引起西方音乐家的扼腕惊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簧的竹片口簧琴,而且是活体的生态,你们不能使它消失,这是你们对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12}现此乐器仍在高山族阿美人中使用并保存,成为高山族乐器史活的实物见证。
二、乐器文化的代表性因素
乐器是用来了解当地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不同的音乐文化联系着不同的代表性乐器,而这些乐器也被用于了解一个音乐文化的切入点。
就乐器组而言,二十世纪初期的乐器分类学者大都注意到古代中国以乐器材料为划分依据的“八音”?熏他们认为这个整体性的乐器分类反映了古代中国关于世界的概念?熏含有宇宙的威力和要素,背后所蕴藏的是有机哲学下的一个现象。因为早期中国是农业社会,一切以农为中心,中国产生了最早的四分法:丝、金、革、竹。秋天,以钟等金属乐器,将帅鸣金收兵,秋气收敛,方位在西;冬季,以鼓宣告太阳重行前进,方位在北;春季,万物更新,竹经严冬而长绿,如日出东方,方位在东;夏季,蚕吐丝成蛹,适演奏丝弦乐器,方位在南。而当时人类靠天生活,乃有各种祭祀,向八个方位舞蹈,分以不同乐器来掌握,则扩展为八种乐器分类,{13}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4}澳洲学者克托米的观点?熏早期的“八音”?穴及另一种相关的四分法?雪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分类法,它们同季节、风水、政治权力和人类福祉观念有关。{15}此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乐器分类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因素。文化代表性因素的乐器组在古希腊也存在,如古希腊将音乐与天体的运行作了关联,音乐是由恒星与行星运转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认为音乐的本质在反映心灵的意向,认为“多样性”会造成有害的影响,例如弦数太多的弦乐器,音域太广的乐器都是不好的。古希腊与印度一样,将乐器与神作关联性的描述,如七弦琴与阿波罗神相关联等等。{16}这些关于乐器组的分类体现了国家文化的思想代表,同时也成为这些思想的载体。
从独立乐器来看,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琵琶、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等都是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这些“代表性”乐器因其文化及社会中的特殊角色而受到民族音乐学者的注目(Baumann 2001)。{17}每一乐器都在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而且发展,是民族文化因素的反映,如:中国的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主要在于无品而适应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形态——带腔的音。古琴的七弦乐器构造中的无品正为音高的变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其吟、揉、绰、注等演奏手法的运用,又适合着“音高、力度、音色的某种变化”,从而使琴的演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紧相吻合。此后,许多乐器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承继着这一“无品、音腔”模式,如:胡琴类乐器和三弦等。古琴音乐又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琴歌乃是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产物。千百年来所积累有大量琴曲,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广陵散》、《龙朔操》、《阳关三叠》等,这些琴曲都与一定的文学题材或文学形象相联系,这也成为中国传统器乐曲发展的一个主流。{18}黄翔鹏先生曾指出:“古琴音乐和昆曲历来被看作保存着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宝库。”{19}“古琴音乐对中国音乐史说来类似钢琴文献对于欧洲音乐史的意义。因为它在历史上实际曾吸收、保存汉魏清商乐、南北朝隋唐俗乐大曲和唐宋以来诗、词乐的某些精华。”{20}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第23号决议,将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遗产。2003年11月7日,该组织宣布古琴艺术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此更奠定了古琴在中国的代表性地位。古琴贯穿几千年来泱泱大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日本琵琶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日本琵琶是在唐代?穴平安朝初期?雪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作为雅乐管弦乐合奏中的一种主要乐器而被运用的。日本琵琶为四弦、四柱?熏 腹板?穴面板?雪 上开有对称的两个半月形发音孔称半月?熏 腹板中央靠近复手处有一个横约10—12厘米长的用皮革蒙着的地方,叫做拨面或拨皮,拨面上画有美丽的图案。颈部有四个柱?穴即品位?雪。琴弦至今仍用绢丝搓成,从左至右、由粗而细分别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第四弦。抱持方法至今仍是唐宋时期的首向左上方的斜抱。用右手拿拨击弦弹奏,是唐代拨弹法的保存。演奏时有拨手、一拨、掬?穴又称反拨?雪、搔手等演奏技巧。{21}这些与当时传入日本时的形制与演奏方法基本一致。日本琵琶演奏起来音色古朴、深厚,具有对古老传统原样继承的特色,因其在日本保留了一千多年来传统的琵琶形制、琵琶演奏方法而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乐器。
另外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印度的Table等等乐器同样也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音色与民族魅力,在其国家内保存发展并成为具有代表性因素的乐器。
三、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因素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得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和多声性纵向性思维互相借鉴,{22}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
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十六世纪起,对其他文明(阿拉伯、中国、印度、印第安和非洲)的发现和征服为欧洲带来了其他文明的乐器实物,同时也为中国、日本、印度等非欧国家带来了欧洲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进入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不但得到了认同而且得到很好的发展。“乐器之王”钢琴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不但将国外的乐曲演绎得很好,而且自进入中国起就有大量具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乐曲产生,赋予了其中国文化特色,如钢琴曲《牧童短笛》《采茶扑蝶》等。年轻的钢琴家也证明了对于异文化乐器钢琴的接受程度:郎朗、李云迪继前辈演奏家在当代国际舞台上绽露出中华民族的锋芒。小提琴为欧洲乐器中的“皇后”,传入中国后,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赋予了其中华民族的精神而成为千古绝唱。在当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考级制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于钢琴、小提琴这些欧洲乐器的认同和发展程度。
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在自己的作品中力图从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音乐中吸取灵感创造出一种静止、无发展、沉思的适合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管弦乐《大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十九世纪初的莱佛士起先后有几代西方音乐家对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使得甘美兰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3}
俄国人德米特里·卡林?穴Dmitri Kalinin?雪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世界音乐中心”由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赞助向日本音乐家学习日本音乐与日本筝(Koto?雪的演奏,他不仅曾为日本乐器创作了日本风格的作品,而且于2003年9月25日晚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三国演绎中日传统音乐——中、日、俄音乐家联袂演出”音乐会,在中国二胡、琵琶及日本尺八的伴奏下,他依照日本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穴铺毛毯、筝触地、脱鞋跪坐?雪演奏了三首乐曲,均用日语边弹边唱。令人称道的是一位俄罗斯人居然把日本筝和歌谣弹唱得如此地道。此举突破了单一的欧洲-苏联音乐教育模式,批判“单一进化论”和“欧洲文化中心论”,拓展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此现象或许可以作为“它山之石”,以平等的目光与身份进入世界音乐平台,突破单一模式,使乐器使用更加多元化。{24}
亚洲之间的国家自古以来交往甚多,以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为例。日本是一个不长于乐器的国家,其乐器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或经由我国传入印度、西亚等国的乐器。田边尚雄在《日本音乐史》中称:“在原始民族中,有广泛使用乐器的民族;也有极少使用乐器的民族,而其代之的是有着丰富的、旋律自由的民谣。我们把前者称着为长于乐器的民族,把后者称着长于声乐的民族。古代中国和埃及等国属前者,日本属后者”,{25}庆幸的是,传入日本的乐器得到了认同性并成为日本的传统音乐,乐器保存完整并应用广泛,在传习中有严格的教习制度,使其更好地得以保存。
王耀华教授的《三弦艺术论》中主要论述了中国三弦及其音乐、日本冲绳三线及其音乐、中国三弦音乐与日本冲绳三线音乐之比较研究,通过三弦这一乐器为主线对两地之间存在的历史关系、文化交流、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把中国与日本冲绳置于世界、亚洲这一大格局之中,从日本冲绳与日本本土、朝鲜、中国、东南亚的多重历史关系,来认识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关系;从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全部音乐中来研究三弦、三线及其音乐,从文化整体来研究音乐与乐器,以明确音乐在文化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26}同样说明了同一乐器在不同国家的认同性。
日本筝(Koto)是在中国的唐代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穴公元八世纪左右?雪,因此,在形制及演奏方法上传承了唐筝的一些特点。中国作曲家唐建平创作的日本筝曲《自鸣》,是应日本筝演奏家松村小姐委约而作的,该曲的“自鸣”来自于中国敦煌壁画的“不鼓自鸣”,该曲在乐器定弦方面首次采用了非音阶定弦法和特殊的记谱法。既不用中国音阶,也不用日本音阶,而是将十三根弦分为三组,每组四个半音,加上演奏中的按弦、颤音和划奏,这种音乐便形成一种全新的音响韵律。他的记谱方式很独特,码左方弦与码右方弦都作琴弦使用,乐谱分作码左方弦和码右方弦两行记谱,使原本不多的琴弦翻了一倍。全曲力图表现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精神,音乐节奏自由?穴不记拍?雪,从容、深邃、韵味悠长,带着一种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给人以无尽的遐想。{27}此举说明了乐器文化的互为认同并进一步发展。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音乐思维互相借鉴,使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乐器是人类音乐发展的实物见证与文化载体,“乐器是迄今历史上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它对音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8}
①见萨克斯1929年所做研究《乐器的精神及发展》,转引自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之乐器学》,《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55页。②王满《天津十番中的“粗十番”套曲》,《天籁》2005年第1期,第85—86页。
③这些特点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右手五指带假指甲演奏、竖抱、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的北琶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王耀华《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375页。
⑤赵沨《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题词》,1987年春。
⑥黄翔鹏《“弦管”题外谈》,《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
⑦杨民康《中西乐器和音乐分类法的多维关系比较研究》,《黄钟》2006年第3期,第99页。
⑧刘桂腾《呼伦贝尔萨满鼓之类型——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族萨满乐器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1—28页。
⑨白兴发《“乐器说话”在南方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应用》,《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第22页。
⑩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80页。
{11}陈自明《关于“竹乐器”的思考》,《艺术科技》1995年第3期,第32页。
{12}刘冬《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记福建师大的台湾高山族博士生巴奈·母路》,《福建民族》2000年第3期,第30页。
{13}郑德渊《乐器分类体系》,《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第72—74页。{1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穴上册?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5}“八音”分类虽然早已被国外学术界所认识?熏但并未像印度分类系统那样被后世采用为世界性的分类法标准。
{16}同{13},第72页。
{17}蔡灿煌 《音乐物质文化研究(乐器学)的新途径——乐器的传记性案例及乐器博物馆案例》,《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第118页。
{18}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3—24页。
{19}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
{20}转引自同{19},第87页。
{21}孙丽伟《福建南音琵琶与日本琵琶比较两题》,《音乐研究》1998年第2期,第30—34页。
{22}在音乐上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思维:一个是亚洲的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一个是欧洲的音乐织体多声性纵向性思维。
{23}奚泰来《竹摇神韵 鼓瑟天籁——浅谈印尼的传统音乐甘美兰》,《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8页。
{24}唐朴林《俄国人·日本筝和歌谣》,《天籁》2003年第4期,第73页。
{25}徐元勇《日本传统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交响》1996年第1期,第10页。
{26}王耀华《三弦艺术论》(上、中、下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7}李吉提《玲珑塔中话玲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年度新作品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2003年第5期,第10页。
{28}?眼德?演C.萨克斯著,俞人豪译《比较音乐学——异国文化的音乐》,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6月版,第56—57页。
何丽丽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多元校园文化 篇4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多元文化 篇5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此相联系文化多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文化多元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将着重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文化主义
一、多元文化的含义
多元文化主义是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所以要了解文化多元主义,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多元文化。所谓多元,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同时又是一体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性。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那时,作为对解决民族问题的“同化论”的反叛,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提出了“文化多元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如何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解决民族矛盾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1782年,法裔美国学者提出了“熔炉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生长和植物的生长一样都受制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美利坚特殊的气候、政治制度、宗教和工作环境会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移民熔制成具有同样品质和理想的人。“熔炉论”的核心是追求美国民族在传统方面的一致性,而一致性的基础是盎格鲁-撒克逊美国人的传统和历史经历。1915年,美国学者卡伦开始对“熔炉论”进行批判,他认为,人们可以选择或改变自己的服饰、政治信仰、伴侣、宗教和哲学等,但无法选择和改变自己的祖先,血统和家族关系。他认为真正的美国精神应该是“所有民族间的民主”,而不是某一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绝对统治。1924年,他提出了“文化多元论”,首次使用了“文化多元主义”这个词。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民族矛盾进入了高涨期。民权运动对传统权威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民权运动采用的是以种族为基础的“群体斗争”的方式来争取“群体权利”,这种斗争方式是对强调个人权利的美国传统的一种极具创意性的反叛。民权运动迫使国会通过的一些法律和移民政策,使得黑人、移民和少数民族可以享受平等的政治和公民权利,这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多元文化主义虽然萌芽于美国,但真正形成是在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推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标志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正式形成。
加拿大是一个由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地区。加拿大曾先后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坚持的是民族同化政策。所谓民族同化政策,就是指政府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使被统治民族或少数民族失去原有的特征,而被吸收、被合并于统治民族和主体民族。这种政策就是要求移民放弃自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接受英国和法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愈演愈烈的英法两大族裔之间的社会民族矛盾,加拿大政府正式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取代原先的以英法文化为基础的双文化政策。该项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1972年,加拿大政府内阁增设“多元文化部长”职位,具体制订了展示各种民族文化、研究各民族历史、推进各民族交流等六大规划,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多元文化工作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式在全加拿大付诸实施。
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迅速在欧美许多国家引起强烈反响,支持者纷纷撰文,称其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最佳途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思想在诸多国家中受宠,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也蔓延和发展起来,并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政策成为不少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依据。
三、多元文化主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多元文化主义学说作为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和实施。在理论上,它的倡导者纷纷引经据典,著书立说,阐述其主张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而一些持反对态度的学者却开始对多元文化主义提出质疑,一时之间,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者和其反对者之间展开了一场学者间的激烈争论。加拿大著名学者凯姆利卡把这场论战称为“多元文化主义战争”。
这场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代,论争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赋予少数民族群体差异的公民权利是否具有正当性而展开。多元文化主义的捍卫者们批判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倾向忽视了少数民族群体的价值和重要性,他们认为一味地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很容易导致文化压迫和专制,所以他们很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主张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强调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争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尊重少数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少数人的文化权利。第一阶段的争论可以说是以多元文化主义者的胜利而告终,因为现在已经很少人质疑少数权利是违反正义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各种批评日趋增多,而且愈来愈尖锐。到了九十年代末,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是新种族主义”“危险的多元文化主义”“为什么多元文化主义是错误的”等等这样一些专题网站,对多元文化主义展开了咄咄逼人的讨伐。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
文化多元主义,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文化一元主义而言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并没有统一的派别,内部有激进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等。因此,对于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定义。不过,总体上看,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有下列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其文化认同给予公共的承认。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人是深受其所生长的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在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对他来讲是生存之本。文化少数民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所以不应忽视或泯灭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其次,主张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及对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把任何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也不能用一种同质的文化来代替多元社会中多种文化共存的现实。
再次,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发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传统;要求主流社会采取差异原则,赋予文化少数民族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即使有些国家承认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多数文化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地位,可是在现实的制度中,文化少数民族往往处于弱势和劣势的地位,所以他们提出了差异的公民权理论,要求根据差异原则和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权利和自由。
多元文化主义的一大预设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族、各民族、各群体迥异不同,但本质上大家只是存在差异,无优劣之分,孰优孰劣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文化主义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权利“承认”和“平等”问题提出了种种要求。多元文化主义涉及政治理论、文艺理论、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二、多元文化主义对教育界的影响
多元文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
多元文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多元文化教育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2、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实施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
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重视多元文化教育
(一)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基本性质和特点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它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使年轻一代人人都获得应有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基础教育面向全民,社会中诸如族群、阶层、性别、地域等各方面的文化差异和碰撞,在这个阶段就相对表现得更加复杂和突出。因此,基础教育本质上就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
(二)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法律上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又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创造了各有特点的区域文化;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也造成了社会成员的贫富差别;我国又是一个曾经有着几千年封建等级制度的国家,性别成见与歧视仍外显或内隐地存在着。因此,应正视各种差异,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人们平等的民族意识,促进人们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形成宽阔的心胸,以永保“中华大家庭”的安定与和谐。
(三)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的小康”不仅指社会方方面面的小康,而且指全体国民人人都享有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之一。当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深化到人的心理层面时,人们确认国家、社会、团体通过理性的选择历程达成共识才能称其为民主社会,因为理性选择的条件主要就是多元化,只有在多元化的条件下,才能提供选择的不同途径。学校教育被视为形成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机制,只有多元文化教育才能引导学生从多元选项中达成理性的共识。全面建设小康,就是要消除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较大的状况。只有改革当前的教育,使之成为多元文化教育,才能彻底实现全面小康的理想。
(四)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共同生活”等思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纷纷将重点放在促进多元文化教育上。例如,日本1947年制定的、成为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根本依据的《学校教育法》中规定,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求“根据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同心协力、独立自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第二条又明确强调:“引导对家乡及国家的现状与传统的正确理解,进而培养国际协调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日本面向21世纪的三项教育目标:①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③世界中的日本人。这三项目标都包含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英国保守党政府在1980和1981年相继发表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和《学校课程》两份重要文件中要求“灌输对宗教及道德价值观的尊重,对别的种族、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认可”,“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个人、群体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帮助学生珍惜人类的成就和期望”。《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也强调“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余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所有教师要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每一位成人都识字,并具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能正当行使公民权利并尽公民义务”。[9]美国许多大学的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系)都已经开设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许多州甚至要求师范生学习一定数量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才算达到合格标准。[8]倡导多元化教育还被纳入到学前教育之中。[10]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在课程理念中强调“大众化”、在课程目标中强调“文化意识”、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但是,整体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仍然体现得不明显、不充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仍然没有脱离开对全国发展教育分解的传统框架,尚未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和全球的视野上。今天的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自信自强而又尊重差异、能平等交往是其必备的素质。因此,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升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只有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才能使我国几千年的多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不断延续,也才能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从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三 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教育既可以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朝着一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文化侵略行为的肆意蔓延和文化保守行为的出现与发展。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在很多情况下,教育被有目的地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对文化侵略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促进作用。
在提出多元文化的主张时,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巨大挑战。那么教育如何应付这种挑战呢?具体而言,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多元文化的理念呢?如何使教育发挥其对多元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呢?如何使教育消除阻碍多元文化发展的因素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人认为,使教育回应多元文化的挑战,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任何教育改革的进行都需要理论的基础。没有理论的基础,教育改革可能是盲目的,或者是短期行为的,或者其结果与最初的期望是不一致的甚至相反的。回应多元文化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而且,国外不少的研究表明,理论基础的缺乏给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由于多元文化教育究竟指什么没有得到清楚地界定,因而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只是与有色种族的学生或人类的多样性相关的,这使多元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9]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从一般的方面而言,包括目的、性质与意义等;从其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而言,包括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从学校教育涉及的领域而言,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学校文化建设、学业评价、学校管理等;从涉及的文化类型而言,包括有关不同民族、种族、地域、性别文化的教育;从涉及的具体内容而言,包括语言、知识、道德、审美等方面;从教育的阶段而言,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第二,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教育中的各种文化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者不应该是单一的。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无论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不过,这些因素并不是单一文化形态的,而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学生”为例,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学生”不
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而是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同的基础;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后,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的过程与目的。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状况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育。但是,根据有关研究,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不是多元文化的,而只是符合主流民族学生,或不适合非主流民族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校教育就剥夺了后者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导致根据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而言的后者学业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对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是教育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文化的保存、传承、更新是教育的重要的社会功能。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教育所要保存、传承与更新的文化应该不是某一种文化,而是社会领域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为此,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学业评价等方面要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以切实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第三,开设多元文化的学校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否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多元化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的课程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开设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这种课程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为目的。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历史、社会课、语文课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的理念,融入有关多种文化的内容。在理科的教学中也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在学校课程的改革方面,目前国外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和运用。例如,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专家班克斯(James A.Banks)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为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所采取的方法有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转换途径与做出决定和采取社会行动的途径。[11]国内也有学者做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如有学者提出要改革以西方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开发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12]
但是,有多项研究表明,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中,课程是缺乏多元文化理念的。例如,从民族文化方面而言,教材中的文化主要反映的是汉族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只给他们讲解有关义和团、文天样的故事;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只给他们讲“北京猿人”、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过程。[13]从性别文化方面来说,教材中的性别文化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从男女两性的性别形象来看,男性的形象多为独立自主、知识渊博、顽强进取等,女性的形象多为温柔、美丽、无知、软弱等。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课程进行改革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第四,培训教师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素养。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是一切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措施的最终落实者。在教育中,如果教师没有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那么一切理念与改革都会无从实现,不可能根据预期的目标促成教育的变革。在根据多元的文化理念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也是同样如此。但是,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实施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进行的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或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改革进行得很好,可是整个教育改革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结果。[14]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教师
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首先要明确培养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具有哪些方面的素养。本人认为,从知识、态度与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的话,在知识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关于学生文化的知识、课程文化的知识、文化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知识等;在态度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文化关照的态度、文化批判的态度、尊重与欣赏异文化的态度等;在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文化识别与批判的能力、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文化协调的能力与多元文化的教学能力。其次,在教师培训的课程方面,可以设置有关多元文化的课程以及多元文化教学法等课程。再次,在教师培训的方法方面,使用跨文化体验等教学方法,让教师具有不同文化的切身体验。
1.积极改造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特质的观念形态及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它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统文化是建构现代文化的基础,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制定文化发展战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模式。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对其批判和继承。抛除传统文化中有悖现代理念的因素,保留和继承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相适应的文化因子,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增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对外国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度
“文化虽然因为价值取向不同而经常发生冲突,但是文化本身因为有用,有价值,特别是在一种文化的价值是别种文化所不具有的时候,它的这种价值就会为别种文化所吸收。”[6]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必然加剧,客观上要求我们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积极地参与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与整合,对于各种外域法律文化持有一种开放和平等的态度,科学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个性,都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交往实践的产物,因此,对外域文化不应简单照搬,而是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适合本国的国情和客观需要。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主流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中国主流文化引领作用的关键措施。所以,我们必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主流文化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4.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这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智力保障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这种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
竞争,但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这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出的基本认识,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主流文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主流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必须以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6.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个社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制度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实现和促进文化的进步。
只有继承并积极创新,只有兼容并蓄并有所为,才能既保持中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特质,又能广泛吸收多元文化之精华,从而不断把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怎么办
球化进程的提速,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已经成为各国本土文化无法回避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鼓励本土文化人的创新精神?伦敦艺术节主席约翰〃索罗表示,本土文化的创新与文化多元化并非背道而驰,作为文化促进机构,可以鼓励从事创作的年轻人建立一些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些创造中心,来吸引这些年轻人的聚集,这都是对未来进行的投资,将激发本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多元文化设计 篇6
Minnie和Dalsuke除了在多元化文化视角里努力进行着设计实践外,还不断致力于材料研究、系统战略和功能性环保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作为USGBC LEED认可的专业人士,MinnIe和Daisuke十分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设计概念力求新颖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浪费。借助于数字技术,Minnie和Dalsuke的未来主义设计思维得以系统运用,并在形式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找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
空间功能化设计
日本家具设计向来重视空间运用,对“小而精”的阐释既符合日本自古有之的文化背景,近年来也不断彰显着新的设计内容。味噌汤设计工作室在“K工作界面”和“Watz休息椅和软垫”的设计中,不仅考虑了环保材料的运用,更显现了设计师对空间功能性方面的独到设计理念。
环保设计先行
设计师说,我们的环保设计不是为环保而环保,而是将使用者的需求量身定做地融八到设计中去。于是,在设计师的手中,满足功能性需求与环保诉求成为家具设计的两大标准。在生产过程、组装过程中一系列环保理念的践行,设计师通过材料损失的降低,功能运用的多样化以及数控打磨、无胶水组装等技术的配合实现了环保设计的最佳效果。
对话设计师
(《现》=《现代装饰·家居》
D&M=Daisuke Nagatomo&Minnie Jan)
《现>:Daiskuke Nagdcomo、Minnie Jan,
是什么促成了你们共同创办了MisoSoupD ign?你们对各自有什么印象7
D&M:早在2004年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有过合作。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爱好,对建筑和家具设计都非常着迷,又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在可持续发展和数码科技设计方面植八多样性的文化。
《现》:日本家具设计一向以“小而精”的特征著称,但很多日本本土设计师在接受访问时却有不同的看法。你们对此是怎么看待的?
D&M:日本的家具设计不仅“小巧、精致”而且能反映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比如“榻榻米和无腿椅”,事实上日本的设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不乏自己的风格。我们俩都出生于亚洲国家,一个在日本,一个在台湾,又在美国接受教育,将不同的文化背景融入设计中本身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但竞因为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设计更有意义。
《现》:环保材料的运用已成为家具设计的一大热点,在家具设计的材料运用上你们有何心得,跟我们分享下?
D&M:最近我们设计了种椅子,采用的材料全是环保树脂材料。这种树脂材料有专门的配方,并作为100%专业设计,在2009年东京设计周展出。在采用环保设计的同时,我们想要做到的不仅仅只是为环保而设计,而且要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将使用者个人的爱好量身定制地融八设计之中。我们采用的这种环保树脂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图案造型,这种树脂40%的成份是脱工业化的材料。在面对这个设计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不使用任何五金附件和胶水就可以把这把椅子组装起来。后来通过电脑数码打磨机将每一个结构精心打磨后直接拼接。这种高级数码切割技术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现》:二位在从事家具设计的同时,也接手建筑设计,那么建筑设计是否对家具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D&M:建筑设计或者家具设计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是样的。首先提出一个概念,然后就是如何让设计更具功能性、趣味性和独特性。比如在做多孔椅的设计案例时,也是我们第一次做家具设计,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将现代风格和多功能渗透到设计当中,比如一把椅子,既可以坐,展开之后又可以躺。多孔的豆荚式造型可以插人不同设备,比如电视机、灯光和音响。根据个人的需要插入所需要的设备之后,豆荚式的椅子可以是坐具,也可以是学习桌、休闲椅或者办公桌。
《现》:跟我们分享下,你最欣赏哪位家具设计师,为什么?
Minnie Jan:米斯·凡·德洛。他设计过很多大师级的建筑和家具作品。尤其是巴塞罗那椅,永不过时。我最近刚刚去参观了他在巴塞罗那的设计作品,巴塞罗那椅与建筑物的造型相得益彰、天衣无缝。Dai8uKe Nagatomo:查尔斯和雷·埃姆斯。我欣赏他们的是,他们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家具设计具有奇特效果,同时也能融入新技术,其中我最欣赏胶合木椅。
极简造型理念
多元校园文化 篇7
(一) 打造学校文化
当前, 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也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能够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学校文化, 能够融入学校全体师生血液的学校文化, 绝不是外在于或强加给师生的学校文化, 而是内化于师生心灵、外显于师生行为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有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沉淀、不断创新的过程, 它原本就是基于学校传统的创造、不断传承的过程和成果, 因而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创造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受惠和享用的主体。在这样一个建设、创造、受惠和享用的过程中, 就形成了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学校文化建设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既要从细微处入手, 精心策划, 又要从大局出发, 高屋建瓴;细微之处要体现大局意识, 大局观念也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只有这样, 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明确根本方向,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同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力量。教师文化就是老师置身其中、一同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 就是一个学校中多数教师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认同的教育理念、秉持的职业操守、遵守的行为方式。
(二) 打造教师文化
良好的教师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能培养和激发全体教师的集体精神, 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 积极影响学生文化, 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传统的教师文化是封闭狭隘的, 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 即在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 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同样,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才能保证教师发展的健康、持久。学校要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应当为教师获得可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撑。学校要引导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 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 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在学习理论中丰富自己, 在投身教学研究中端正自己, 从而不断实现教师自身价值。
在建设老师文化的过程中, 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校长引领, 有意识地塑造, 需要全员参与, 共同创造, 更需要时间的积淀, 因为教师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三) 打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 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同样, 班级文化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构成了一个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 而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 它与学生学习成长息息相关, 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营造一个民主、和谐, 充满着生气和活动的班集体, 不仅能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知识, 更能让学生在班级中增长智慧、收获友谊, 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四) 打造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核所在, 因而许多人认为, 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 课堂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 课堂经过几百年运转和锤炼, 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
文化流淌于课堂之中, 隐含于师生之间, 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 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文化的长期浸淫下, 传统课堂逐渐形成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的逻辑结构, 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单向授课为主, 老师往往成为课堂的权威中心, 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这种人际关系不平等、缺少对话机制、形式刻板单调的课堂文化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 学生学得被动, 老师教得费力,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课堂必须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才是课堂文化的主角, 老师应该作为学习引导者, 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学习场”, 课堂文化待发生根本性的革命。今天我们需要构建平等民主的新课堂文化。平等民主应该是新课堂文化的核心。信息时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 这种情况必然引发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和教师角色的转型。老师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权威式、灌输式角色特征, 摒弃独霸文化, 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今天我们需要构建互动对话的新课程课堂文化。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 是一种信息互动。新课堂呼唤着广泛的对话和合作, 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是将进一步拓展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未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今天我们需要构建自主探究新课堂文化。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转变,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多元文化汇桑巴 篇8
关于桑巴的源起,目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笃信,它是Zambo一词的谐音转换,而后者的意思,是黑种男人与巴西女人生的孩子。依据词源我们不难推
桑巴,至少是非洲与巴西两种文化的混血儿。
文、图/欧建平编辑/涓涓
最令人癫狂的舞种
桑巴舞起源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是由狂热的乡村摇摆桑巴圆舞演化而来,但追根寻源,它却是由19世纪30年代进城的黑人传入都市舞厅的。其绳辫步的舞步型(Plait figures)中包含了许多早期的黑人舞蹈,以及伦杜(Lundu)等巴西民族的身体滚转与摇摆动作、狂欢节特有的舞步等等。此后,里约热内卢的上流社会曾模仿欧洲人的跳舞方式,让男女舞者持抱而舞,并称这种跳舞:与式为“新潮桑巴”。
到了19世纪末,桑巴的群舞形式中开始融入玛希谢(Maxixe)这种情绪癫狂的巴西民间舞,其融切分音古巴民间舞哈巴涅拉、欧洲民间舞波尔卡于一体的特征曾使它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的舞厅,并在1921年进入巴黎后,开始风靡世界,而玛希谢至今还是桑巴舞中的一种舞步。
1917年,桑巴发展成为一种男女对舞的形式。这种舞蹈一开始便受到里约热内卢民众的喜爱,每年狂欢节期间更会应运而生出大批的桑巴舞学校,向成千上万的盛装青年男女传授如何在桑巴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并最终使得这种舞蹈成为巴西的国舞。
1928年,法国人保罗·波彻出版了一本包括桑巴舞在内的跳舞入门书;五年后的1933年,美国百老汇与好莱坞最灿烂的舞蹈名星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1899—1987)与金格尔·罗杰斯(Ginger Rogers,1911—1995)在歌舞片《飞向里约》(Flying down to Rio)中表演了卡里奥卡桑巴,不仅将这种优美动人的巴西舞蹈引进了美国,而且极大地促成了它的风靡世界。又过了五个年头,也就是1938年,纽约的舞蹈教师协会中有人表演了它,由此促成了它在美国舞厅中的流行。紧随其后,1939年在纽约世博会的巴西馆中,桑巴舞曲迷倒了大批的美国观众;此后,巴西的作曲家阿番·巴罗索写了一支名叫《巴西》的桑巴舞曲,并为好莱坞歌舞片《巴西》作了曲,让桑巴舞曲创作成为音乐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类似“蒂托·普恩托”(Tito Puento)的乐队脱颖而出,令各国听众和观众对拉丁舞曲如痴如醉;好莱坞影星卡门·米兰达(Carmen Miranda,1909—1955)在《里约之夜》(That Night in Rio)等多部歌舞片中活力四射的表演,连同她的水果头饰、高跟皮鞋、过人精力、对生活的渴望,令桑巴舞征服了更多民众;而英国舞蹈家瓦尔特·莱尔德(Walter Laird)则与他的舞伴洛兰(Lorraine)—道,为桑巴舞的新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切,均促使桑巴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开始进入、并在大战结束后风靡了欧美舞厅。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桑巴舞还曾因玛格丽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的驾轻就熟而在英国名声更旺.而它与爵士舞结合后衍化出的“波萨诺瓦”(Bossa nova)则曾于20世纪60年代初短暂地流行。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桑巴舞的动作越变越难,节奏越跳越快,在欧美舞厅逐渐失宠。不过,到了1956年,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之后的桑巴舞,开始活跃在各大国际比赛的赛场上,并迅速成为最能让各国选手和观众癫狂的舞种之一。
巴西的文化名片
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符号,它完美地融合了葡萄牙人温馨浪漫的歌曲、非洲人一泻千里的节奏和印第安人快速进行的祭祀仪式,既体现出巴西多元的文化特征,又显现出巴西人非凡的融会贯通能力——他们从这种由非洲传至巴西的节奏入手,居然能够逐渐地把黑奴们低沉的祈祷节拍与压抑的舞蹈律动转化成当地狂欢节的核心,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名片!
跳桑巴舞时,舞者的心情通常是欢快的,双膝如弹簧般地上下“颤悠”,这种桑巴舞最具特色的动律,据说来自对南美椰树随风摇曳的模仿;而感情奔放、悠然自得,则是热带民族典型的性格特征。桑巴舞最招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那永不衰竭的激情、纵情欢乐的街舞,还有舞者身上那些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的行头。
进入舞厅之后,桑巴舞原来在民间那种大幅度行进的特征有所减弱,并开始产生以下鲜明而有趣的两大特征:上下起伏的动作虽然比较柔和,但却抑扬顿挫;平面的钟摆动作在两膝的轻快屈伸中持续不断,身体与脚步的运动方向背道而驰(即左脚向前,身体向右后转;右脚向前,身体向左后转……如此反复下去),重心通过在前脚掌与全脚掌间的转换,在后仰于前行舞步与前倾于后行舞步间交替,而胯部则在整个身体的移动过程中,于半拍子上积极主动、引带全身、快刀斩乱麻且风火轮一般地左旋右转。
桑巴的音乐总是大调音阶的,给人和谐圆满的听觉享受。它的拍型记作2/4(或4/4),随后则发展成了切分音型,即在两拍子中完成三步,动作口诀是“长快、短快、慢”(long quick,short quick,slow);但即使在这个司空见惯的2/4拍型内,拍子的分配也是精细入微的:第一拍被一分为二,但绝不是平均分配,比如男生如果左脚的上步用了1拍的3/4时间,那么,右脚就必须用剩余的1/4拍时间尽快并步,由此构成桑巴舞特有的节奏特征。而要在一拍内用闪电般的速度完成身体重心的转换,关键要用胯部使劲。
桑巴舞在巴西历来有乡村与都市之分: 乡村桑巴总是切分音型的,速度更快,活力更大;相比之下,都市桑巴的节奏则会少一些变化。由于多民族杂居,以及不同舞种间的相互影响,桑巴舞中很自然地融合了拉丁舞中的探戈、伦巴,甚至还有标准舞中的狐步。有专家认为,它还是连接那些典雅舞厅舞与美国吉特巴格舞(又称水手舞)的桥梁。
桑巴的速度也相当多变,通常在每分钟45-65小节之间,而进入国标舞之后,它的速度则限定在每分钟56小节之上。
狂欢节上决高下
巴西狂欢节始于每年的2月17日,桑巴舞作为国舞的地位在这个节日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首都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大赛通常从狂欢节第二天开始。每个桑巴舞学校会有自己的桑巴迷。比赛时,每个学校的表演者都要分成几十个方队,其中包括2名旗手、2-3名歌手、数百名鼓手、数千名舞者, 以及多辆彩车。评委们会根据鼓手、歌手、舞者的表现和协调与否、行进的节奏恰当与否,以及主题、 服饰、彩车、领舞和旗手等9项标准,给每个参赛的舞校打分,然后计算出各自的总手。
据统计,目前里约热内卢共有桑巴舞学校50多家,它们因为各自的比赛成绩高低被分成三个级别, 其中负责教授高水平学生的一级舞校有14家,负责教授中等水平舞者的二级舞校有28家,其余的则是三级舞校,负责教授初学者。按照比赛规则,每年一级舞校中的最后两名会被降级为二级,而二级舞校中的前两名则会晋升为一级,以此鼓励同行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一级中的前四名还要同二级中的前两名一起参加决赛,决出当年桑巴舞大赛的冠军队。
Tips桑巴妙招
黑池职业拉丁舞亚军里卡尔多·科齐亚/尤丽娅·扎戈里琴科(Riccardo Cocchi&Yulia Zagoruychenko):
要跳好桑巴,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动作的自由,是动力的转换,比如说,快慢速度之间的转换、软硬质感之间的转换等。
舞伴双方合作时,舒服或者不舒服,完全取决于两人的和谐与否。这种和谐的感觉,在双人连续旋转着涮大腰时尤其重要,但这里的关键则在于,每个动作的瞬间,都要做到控制自如!
此外,在即兴发挥时.还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舞者会受到空间、观众、各自穿着打扮、音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参赛者对以上因素不能掉以轻心。
3荷兰舞蹈前辈鲁德·维尔梅吉(Ruud Vermeij)
他在《拉丁舞的思想、感觉与动作》(LATIN:Thinking,Sensing and Doing in Latin American Dancing)一书中,从身体、动作、空间、韵律、动态五个方面,提出了跳好桑巴舞的原则。
关于身体:跳好桑巴舞的关键在于躯干的灵活性.而腰部则需要将躯干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即骨盆)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允许它们独立运动。这种运动通常发自骨盆这个身体的“重”心,而躯干的上半部分则是身体的“轻”心。躯干的灵活性关系到桑巴舞的动态属性,双臂仅在平衡整个跃动的身体时发挥作用,因而应该保持从属的地位,不应给予过分的强调。
关于动作:不断重复的只有扭转这个动作,并且伴随着收缩与伸展,弯曲与舒展。在其背后,是重量的转换与移动支撑着舞蹈的完成。
关于空间:基本的舞步型会穿行于空间之中,它所强调的不是移动的动作,而是锯齿般的地面图形,以便为桑巴舞提供它特有的那种炫耀属性。一面移动或原地舞动,一面在空间中左旋右转,是这种舞蹈反复出现的空间结构。有时候,如果我们注重的是“右滚转”的形成过程,其动作就会显得拘谨;而如果我们注重的是这个过程的动态,即它的重量与时间,那么,其动作就很可能会保持它自身的活力。
关于节奏:它产生于“发力”与“挤压”在舞句中的交替,即发力性和挤压性舞句的交替。而在滚转步上,上身源源不断的舞句与脚下抑扬顿挫的舞句同步完成, 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用力:屈从于地心引力是必要的,并且要用某种重心的沉重感表现出来。 这种沉重感还需要伴随着在时间上“突如其来”的动作、在空间上“灵活机动”的质感, 以及在流畅度上的“无拘无束”。建议舞者尝试一下“侧点步”,即在音乐的第二拍上, 开始于一个发力动作,并结束于一个挤压动作。给这个发力动作某种沉重、突然, 灵活和自由的属性,并给这个挤压动作某种强悍、突然、直接和起伏的属性。
布莱恩·沃森/卡门(Bryan Watson&Carmen):
沃森:(示范桑巴)跳桑巴,腿脚和胯部的动作,速度要像闪电一样。
沃森与卡门:(再次示范桑巴)在跳拉丁舞时,能量的转换非常重要。
卡门:(示范桑巴)能量的转换,实际上,是将能量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之上加以转换、传递、流动,而这种转换无须用嘴,只要用身体,你们就能一目了然了!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9
主导文化体现在教化功能之中。每个时代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规范, 以便整合或感化公众。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制作这种文本, 并鼓励高雅文人作家来参与这种工作, 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 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 外来的和本土的垃圾文化充斥今天的生活, 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已有弱化危险。同时主导文化必须走出赤裸裸的教化境地, 借鉴和吸收其它三种文化的营养才能更好发育成长。
高雅文化或称“精英文化”, 是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一种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常常突破以往惯例, 从现实和民间搜索资源, 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1928)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把状语“轻轻”前置, 先说“走”, 而后说“来”, 并破例重复三次: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因为这类创新句式以及与“轻轻”和“悄悄”的重复出现, 以及使用与此相和谐的事物如“金柳”、“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柔波”、“水草”等, 让人读来入丝入扣入情入理, 进入审美情境魅力之中。
高雅文化创作与接受主体知识分子, 他们可能不合时宜, 甚至为特定社会所不容, 但他们却呈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文化贡献, 而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黑暗丑陋的现实。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949) 里这样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 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腐朽和没落, 真的需要及时地批判和冷峻地疗治。
大众文化具有与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文本不络光碟和大众传播媒介 (如电影和电视) 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 是一个基本特征。但贪图太多往往对公众造成传媒“暴力”。
流行是大众文化文本的必然特征, 但流行的结果就是模式化, 而模式化则又距“老化”或“僵化”不远了。大众文化文本的程序化, 如影视剧本、流行音乐、通俗小说中, 好人与坏人、情人与情敌、由顺境转逆境或相反等故事, 大抵是按固定的套路或类型“打造”的, 无论武打、言情、警匪、伦理等题材, 往往都是按明星的类型化特点“定做”的。
大众文化文本另一个突出之处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它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近年拍摄的《手机》、《非诚勿扰》、《让子弹飞》等, 就是当前大众文化的一个典范实例。它们都围绕葛优等几位名角而编造故事, 打造出类型化系列形象, 满足公众的时尚趣味。
民间文化是指体现民众日常通俗趣味、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文本。民间文化虽然与大众文化在通俗性和娱乐性方面颇为相似, 但却不是像大众文化那样采用大众媒介、按市场行情和流行趣味批量生产营销的, 而是往往与前辈具有传承关系, 从日常生活中自发生长出并带有自娱特点的。普通民众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 关注的并非强烈的忧患意识、独到感觉和实现欲望, 而是日常生活过程及其自娱效果。
民间文化如南朝民歌《三峡谣》:“朝发黄牛, 暮宿黄牛。三朝三暮, 黄牛如故。”说的是早上开船看见黄牛, 晚上停船也看见黄牛, 走了三天三夜, 还是看见黄牛那样自然。所用语词都是日常生活常用的, 上口易记, 生活气息浓郁。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 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 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 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 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 《马克思恩格斯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第401页) 当主导文化、高雅文化或大众文化面临僵化和衰微之际, 民间文化可能成为一种净化的“活性炭”和强健的“液体钙”, 来为其提供文化营养元素。
多元的撒拉民歌文化 篇10
一、玉儿
“玉儿”是用撒拉语演唱的一种古老的情歌。也称“撒拉曲”。唱词为五言体,句式不定,四句、六句、八句或者更多句为一首的短诗构成。词句一般采用比兴的手法,较优美。内容反映撒拉族青年受封建礼教压迫,冲破种种压迫与禁锢的愿望和对美好爱情的与向往。玉儿影响较大的有《巴西古溜溜》《白兔之歌》《皇上阿吾尼》等。“玉儿”最常用五声羽调式,突出主音上方四度商音,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旋律线条。下例为《巴西古溜溜》小三度跳进的使用使得曲调略显忧伤。
此曲曲调为五声音阶,能够清晰的分辨出旋律中包含着藏族山歌“勒”1中所特有的短促、清脆的颤音,而且通过曲调中的装饰音和节奏形式还能看到藏族酒曲的影子。这首曲子既保留了“玉儿”的特征。同时吸收了藏族民间音乐的养分。作为撒拉族早期的主要歌曲形式“玉儿”,受到藏族民歌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风格。
二、少年(花儿)
撒拉族地区流行的“少年”,在音阶、调式、旋律结构、节奏、曲式结构、衬词等多方面都具有自身性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故称“撒拉少年”。
撒拉族花儿大致始于明初。明初正是撒拉族形成和定居循化地区的时期,他们接受“少年”必定在略通汉语之后。据《撒拉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修编的《循化志》中,曾经记载有当时流行的一首“少年”,《撒拉的艳姑是好艳姑》的撒拉曲令:“撒拉的艳姑是好艳姑,脚大手大者坏了。脚大手大你谈嫌,走两步大路是干散”。这足以说明早在二百年前,已经是“撒拉少年”盛行的时期了。所以说“撒拉少年”始于明,盛于清。
“撒拉少年”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常省略角音,形成由宫、商、徵、羽四音组成的四音音列。也有省略角和徵,用羽、宫、商三音形成三音音列的。所以在四音音列基础上构成的撒拉族“少年”,是较有特点的音阶结构形式之一。三音音列则使其形成其独特的旋律音调。羽调式居多,也有少量的和徵调式商调式。撒拉族徵调式的“少年”由于强调羽、宫、角三音,所以具有羽调式的色彩,比常用徵调式四音列徵、羽、宫、商的汉族、回族“少年”风格显得更加细腻、雅致而又质朴、深沉。演唱形式以独唱和对唱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演唱中的正词都用汉语方言来演唱,在中间或末尾加上的衬词衬句却都用撒拉语,其个性突出,别具特色。“撒拉少年”大部分属于情歌,因此一般在村庄或者亲属在场的情况下不能演唱。田间地头和山坡野外就成了演唱“少年”的广阔舞台。撒拉族群众衡量“少年”歌手本事大小,除了其声音优美透亮外,还能否会唱“三国”“杨家将”等为主要标志。这也说明,撒拉族吸收了回、汉族人民的说唱音乐文化与风俗习惯。
这首“少年”从歌曲起腔可以发现,它与当地的藏族情歌“拉伊”2几乎完全相同。
三、宴席曲
宴席曲流行在回、保安、撒拉等民族中,为婚礼上演唱的歌曲。用汉语方言演唱。新婚之夜,宾客到新郎家中唱宴席曲,歌声嘹亮、起伏跌宕,直至天明。宴席曲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整齐,有时还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热烈欢快的宴席曲使婚礼的气氛达到高潮。撒拉族宴席曲以五声羽调式最为常见,也有少量的徵调式和商调式。题材内容广泛,宴席曲曲调婉转,音域较低,基本歌腔多为一个上下句,格局内容、感情和语言声调的变化而变化。宴席曲多触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独唱,也有一人唱众人和,形式自由,唱词优美风趣,旋律热情生动,节奏充满变化。
土族亦有名为《阿里玛》的宴席曲,说明了互相交融的文化多元性。
四、结语
撒拉族民歌和土库曼民族的民间音乐已几乎无共同之处,找不到阿拉伯-波斯音乐的风格特征。说明撒拉族先民的音乐并没有传承下来,而是在同汉、回、藏等诸多民族长期交往中形成。其民歌的音乐风格与其他民族的民歌呈现出许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有些曲目则直接来源于其他民族,如《方四娘》和《尕老汉》来自于回族,《孟姜女》与《四季歌》来自于汉族等,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周围其他民族交互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素养,呈现出多元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3]马学义,马成俊.撒拉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中国民间民歌集成(青海卷)[M].西宁:<中国民间民歌集成>青海编委会,1999.
泰勒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11
但是,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口号之后的时代,在自由主义成为超级意识形态的时代,却并无人出来振臂一呼:“全世界自由主义,联合起来!”情况倒是刚好相反,自由主义在理论上失去了外在的对手,反而自己成为内在的对手。自由主义一旦普遍化之后,其本身必然地抽象化了。自由主义元话语一方面显得十分地空洞,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只是单单宣称其为自由主义,几乎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它必须将自身具体化为一种特定的自由主义,而与任何其他自由主义区别开来。这样,自由主义势必就有了另一方面的特征:它的每一种具体类型总是要与某些不那么自由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构成自由主义元话语赖于生存的各种形态独特、彼此攻击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确实又是一个老话题,即使自由主义最新的强势理论,至少也要祖述近代的先知。譬如,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罗尔斯在其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新著《政治自由主义》里,依然奉康德的实践哲学为其理论的基点,不过,所取的不再是康德的普遍道德法则,而是其理性的信念和构成的方法。罗尔斯的自由主义理论可以说是当代美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主流,这不仅因为它为许多人所接受,被其他相关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取为一种话语,还在于遍受其他各种流派的批评驳难。在这些批评者之中,有一位风格独特且近来在欧美学术界影响日益上升的加拿大哲学家。他在批评现代社会的问题时,拿美国社会开刀,让罗尔斯的思想陪绑;这就是说,他将罗尔斯的思想以及主流自由主义认作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就断定其为美国社会制度及其问题的理论形式:罗尔斯其人却很少被正面提及。此公就是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的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教授。从其较早结集出版的上下两卷《哲学论文集》,即《人类自为和语言》,《哲学与人的科学》到前两年出版的《哲学论证》(此集所收的《政治承认》一文曾先与多位美国政治哲学教授关于此文的评论合集出版,名为《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承认”》,由此可见其影响之一斑),其主旨就是以自我和语言为核心,分析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或说现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问题。就政治哲学,尤其就自由主义而言,譬如以他在多伦多大学马西(Massey)学院和加拿大广播公司合办的系列讲座“马西讲座”里面所发表的《现代性的别扭》(以下简称《别扭》,此书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为《确实性的伦理学》)为例,其批判锋芒所指一直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原子主义和中央集权现象,为此,他提出了以他的差别的政治学,承认的政治学等为理论基础的公民社会的学说,而以之为现时构成加拿大政治哲学特色的多元文化主义做哲学论证。《别扭》是泰勒一贯思想的发挥,比起他那本厚达六百页的《自我之源》,要简洁明快得多。
何谓现代性的别扭?泰勒说,这是指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今天而形成的当代文化和社会的特征,人们却将之感受为缺失和衰落。泰勒认为它们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中心主题: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优先性,以及前两者在政治生活上的后果:自由的失落。乍一看,从前两者得出最后的结论多少会让人吃一惊。不单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即使在许多思想家和学者的笔底下,个人主义与自由也是互为条件和因果的东西;而工具理性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精神。而在泰勒这里,它们竟成了现代性中令人难受的因素,说得严重一点,它们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危机。泰勒为这个不能为人轻易接受的诊断,提出了如下的分析和论证。
弥漫于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在泰勒眼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无所依归的消极的现象,它们分别又可以称为“自恋主义文化”,“社会原子主义”、“道德主观主义”乃至“相对主义”等等。那么,这里的原因何在?从理论上来说,现代社会由于不再委质于一种神圣的结构和与此相关的一套道德学说或意识形态,人们获得了自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在一种与他人共享的意义的或道德的视野之中的自我认同。人在道德上面完全是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自我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人们几乎不承认外在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严肃的义务承诺。这样看来,无所依归的个人主义归根到底来源于某种形式的社会意义结构的阙如。而现代国家(西方社会)受自由主义中立性观点的支配,认为对于什么东西构成善的生活一类问题,自由社会必须保持中立;如果政治在这类问题上有所袒护,它就会失去其公正无私,从而失去对所有公民的平等尊重(《别扭》,18页)。这就是现代性的第一个别扭,泰勒也称之为意义的失落。
工具理性的优先性是在第一个别扭的前提之下发生和成长起来。泰勒所谓的工具理性,取自韦伯的说法,是指当人们在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筹算种种手段最经济的运用时所采用的那样一种合理性(《别扭》,5页)。而工具理性优先性则是指这样一个观念: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求助于技术的解决办法,即使有些事情原本与技术是不搭界的。比如,在医学上,技术的进展常常将病人单纯看作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场所,而排斥将他们当作有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人的治疗方法。不仅个人的生活,而且社会组织机构,都屈服于技术的压力而做出决定,即使明知违反人性和道德情感,也在所不辞。
前两个现代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政治层面造成令人担忧的结果:自由的失落。这就是第三个别扭;只要当前的政府产生出有利于人们满足私人生活的手段,并且广泛地分配这种手段,就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去积极参与自治(self-government)而大部分人宁愿呆在家里满足自己的私人生活。泰勒认为,这种情形就开启了一种现代模式的专制主义的危险,即托克维尔所称的“软”专制主义。它不是旧时代“恐怖和压迫的暴政”。在这种专制主义之下,政治将是温和的和家长式的,它还会保持民主的形式,进行周期性的选举。但是,实际上每件事情都是由一个“巨大的监护人”的权力来决定的,而人民对于这个权力几无控制。而且由于对付这种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即参与的式微,以及参与的载具即旁系社团的枯萎,就遗下个体公民孤立地面对庞然的官僚国家并且真正地感到毫无力量(《别扭》,8—9页)。
作为造诣颇高的黑格尔专家,泰勒在观点、话语和方法上深受后者的影响。他关于现代性三别扭的分析无疑体现着辩证否定的精神:现代民主和自由社会的出发点,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反而养成了现代社会问题的症结,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产生自我否定的结果。不过,泰勒的雄心和政治积极性使他并不满足于理论分析:他是要开药方治病的,于是就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设计。
现代性三别扭的现实表现就是,人民越来越少地在一个共同的计划内或以某种忠诚的态度与他们的公民伙伴结合起来,于是社会的公民实际上就分裂为个人主义的碎片(《别扭》,112页)。尽管他们也通过片面的团体结合起来,但是片面的团体不能为个人自我认同提供意义的视野,因此并不形成一种整合的社会。这样,无论原子化的个人,还是片面的团体,都无非碎片而已。在《别扭》的最后一章,泰勒表明了坚决反对现代社会碎片化(frugmentation)的态度。但是,泰勒自忖:“你如何同碎片化斗争?这并不容易,并且也没有普遍的药方。它完全依赖于具体的情况。”(《别扭》,118页)尽管如此,他依然有一个基本的想法,这就是要在现代巨大而集权的国家与原子式个人之间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从而可以清除现代社会这种两极化对民主和自由权所造成的威胁。
他在这里想到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权力集中化,因为一个大规模的、中央集权的和官僚化的国家是原子式个人无权力感的源泉。他当时的直觉是要在构成现代性特点的宏伟(grundeur)和贫乏(misere)之间找到一个既能容纳两者而又避免其弱点的中间形式。因为现代性的这两个特点都是无法从根本上否定的,可能的办法在他看来就是以社会形式和原则的多元来化解它们之间的对立(《别扭》,110页)。
在现代社会,要将各种原则共冶于一炉,只有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才有可能。但是各种不同的原则要能够同时发挥功用,就必须通过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组织。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民社会。在泰勒逐渐从政治哲学与文化批评的理论活动转向更加具体的社会政治批评时,他的兴趣也就更加具体地落实在基于这些理论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形式的设计。他为公民社会规划了如下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一,这个社会有其自身的文化和族类的共同性:为了保持其文化或族类的特征,这种社会有其集体的目标,为了达成这类集体目标而实施的一些法律或权利法案以及所确立的集体道德理想,就会对其成员形成某种限制;而这种限制同时就可能造成对在同一社会之内而不认同其集体目标的人的歧视,并且与国家或整个西方社会公认的个人权利相抵触;但这些都构成了意义的境域或视野,因而就可以清除现代性的第一个别扭。具有这一特征的若干公民社会组成现代国家的可行性,来自于泰勒对于自己国家联邦制度的理解。他认为加拿大的联邦制度比美国的优越,前者没有后者那样中央集权化,因为组成加拿大的每个省具有多样性,即每个省级单位一般对其成员所认同的那些地区性的社会负责。实际上,泰勒心目中这种其成员对之有强烈认同感的地区性社会的模型,就是泰勒所在加拿大的那个多事之省——魁北克。
第二,这些公民社会应当是由一些非官方主持的自由社团的参加者构成的,并且这些社团的宗旨应当是非政治的目的。泰勒说,“一个社会,如果在其中这些志愿的社团不能运作,就不能称为自由的,而在它们不是自发地形成的时候,自由的脉搏将跳得极慢。”(《哲学争论》,258页)这一层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与前面所说的像魁北克那样的社会实际是大不相同的,因为魁北克作为一个社会不仅是由政治主持的,而且由于它在加拿大的特殊地位,它的政府甚至行使着许多原本由国家行使的功能。这第二层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有其纯粹的存在。如果仅就公民社会能够在国家的架构之外运行,泰勒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和古希腊的城邦就是这种非政治的公民社会。
第三,公民社会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国家不能影响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应当影响国家。泰勒实际上就是说,唯有公民社会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个特征只是对以上两种形式的公民社会的规定。
泰勒的目的既然是为解决现代西方社会之中自由和自由权失落的危机,他提出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是超政治的,只是较少受国家支配,而现代国家却要它们来构成。从他后来的观点来看,他认为能够消除现代性的三个别扭,并形成真正民主决策的条件的公民社会,应是前二种特征的混合体。他在《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一文中认为,这些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相关的人民了解自己是共同体的一份子,这些共同体具有一些共同的目的,并且确信其他成员也具有这些目的;公民的各种团体、公民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级的心声不仅能够得到倾听,而且在辩论中能够发挥影响力;第三,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产生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的决定(《二十一世纪》[电子版]一九九七年第四期)。每个这样的公民社会都有自己文化上的特点而与其他的公民社会区别开来,就使现代社会或国家成为一种多元文化的社会或国家。
但是,第一层意义的公民社会,是同西方,尤其美国的主流的自由主义冲突的。后者认定,个人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是优先的,它们除了因自身相互冲突而可以限制外,不能受任何其他价值观点的限制(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295页)。比如,笔者写作此文之时(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美国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条款裁定,克林顿去年签署的禁止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传播色情材料的《传播规范法》违宪。这就是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基本自由权或基本权利优先于其他道德或宗教价值的典型例子。
这种冲突基本上代表了加拿大政治哲学与美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北美政治哲学领域极有实力的后起之秀,渥太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基姆利卡(Will Kymlicka),在其颇得好评的《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Clarendon Press,Oxford,1995)一书中,就论证了与一般人类权利分庭抗礼的少数(族类、团体等)权利的合法性。所谓一般人类权利就是基本自由或基本权利,而少数群体的权利在基姆利卡那里包括自治权利,多元族类的权利和特殊代表的权利。这些权利分析起来就涉及到政治、社会组织、语言、道德价值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特殊权利。承认这些权利就必然要求在一个国家以及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限制上述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
不过,泰勒公民社会理论的关切所在与基姆利卡少数群体权利观点的关切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泰勒的公民社会学说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和政治设计,目的在于在现代过于集权的国家权力与碎片式的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具有真正民主参与的社会,这种公民社会是现代西方世界保持其自由与民主的必要形式,而无分多数群体或少数群体。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权利有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这就是北美社会在盎格鲁萨克逊族类成为社会的多数群体之后,其他少数群体为自身维持和发展而争取特殊权利。当然,其理论本身对于自由主义具有一般的意义。不过,在泰勒的公民社会与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权利之间有一个变化和过渡的契机:如果现代社会都是通过泰勒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建立起来的,那么每一个具有独特的道德、宗教与其他文化价值的公民社会,相对于社会整体来说,都有一个维护和发展自己社会的问题,而这就涉及到少数群体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少数群体的权利反倒成了一般的情况。
一般地说,泰勒和基姆利卡都力图在美国上流自由主义所称的具有优先性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之外,补充或者肯定某种与之冲突的权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笔者简单地将之称为多元文化的权利。但是由于两人的理论主要局限西方,尤其北美现存的社会,因而未能击中罗尔斯以及美国主流自由主义的根本弱点。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赞成泰勒学说的美国政治哲学家同时也想将泰勒的理论解释为美国式主流自由主义的特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瓦尔策(Michael Walzer)的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论。所谓自由主义就是主流自由主义,按照瓦尔策的说法,它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中立性。这就是说,除了个人自由和其公民的人身安全及福利之外,国家没有文化的宗教的规划,或任何集体目标。所谓自由主义,就是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对某个民族、某种文化或宗教,或某些民族、某些文化或宗教的保存和发展承担义务。
瓦尔策认为,泰勒选择自由主义是对的,因为这里有加拿大魁北克的背景在。但是就美国社会而论,他宁愿选择“自由主义”,因为“我想,到像美国这样社会来的移民已经做出同样的决定。当他们来到这里而将他们老的生活方式的确定性抛在一边时,他们已经打算(并且依然打算),已经准备好(并且继续准备着)做一文化冒险。……如果我们过去将我们的少数民族当作需要有官方照顾和保护的面临危险的种类,我们可能就已经以一种危险的方法剥夺了这些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承认”》,103页)从历史的观点来说,瓦尔策的观点是大有问题的。因为早期来自欧洲的移民,他们用武力和欺骗性的契约基本上消灭了这块土地上的原来居民和他们的文化,即使侥幸生存下来的印地安人因为断绝了他们作为一个族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和文化的环境,从而基本上失去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类发展的条件。黑人因现代奴隶制在失去自己文化方面比印地安人情况更惨。因此对于在这些“原罪”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单单强调“自由主义”的有效性,对于那里的印地安人和黑人是完全不公正的。所以,如果自由主义或者多元文化主义对于加拿大是适用的,那么对于美国尤其如此。
泰勒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社会的理论关切远比一般的政治哲学博大,但其指向还是自由、自由权与民主,仍然落在自由主义元话语的境域之内。他只是批判了他所谓的中立性的程序自由主义而已。强调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的主流自由主义有其制度操作的简单性和理想的公正性,但由于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不均衡,往往造成现实的不公正,强调特殊文化乃至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固然并不反对主流自由主义所肯定的基本权利。而只是要求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内以特殊权利限制基本权利的合法性。但是,无论泰勒的公民社会,还是基姆利卡的少数群体的权利,都涉及到一个进一步的问题,并且也是个罗尔斯回避了的问题:这样一种公民社会或少数群体可以划分到哪一个层次?划分这种文化社会的标准又是什么?社会生活通过实践和历史的张力艰难地维持这个现象,并不时以魁北克式的独立要求、洛杉矶黑人暴动和前南斯拉夫式的民族冲突和种族屠杀表现出来。与前两个问题相关,还有一个更深入的问题:社会的过细划分和规定是否会造成规模更大层次更深的社会分裂的问题?顺这个思路而下,话题还可以将文明冲突和全球化牵涉进来。
不过,且先回到自由主义的元话语上来。自由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即自由的状态原本包含着保持每个人的独特性的权利,但是自由主义基本权利的普遍化,却与民族、族类、特殊文化群体的独特性发生了根本的冲突,理论的结论和某些社会生活的现实结果仿佛表明,旨在维护个人独特性的自由主义的基本权利必然侵蚀不同民族、族类、独特文化群体之间的区别,而事实上,个人的独特性却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才能形成和表现出来。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怪圈:保障个人的自由及其独特性的基本权利将消灭这种自由和独特性得以产生和维持的条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吊诡?如同自由主义基本权利之间的冲突一样,这是自由主义内战的又一战场。不过,请记住,这首先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自我冲突,所以每个人都无法远遁。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于加拿大约克大学罗斯大楼哲学系南四一七室,九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改于北京大学燕北园听风阁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House of Anansi Press Limited,1991(The Ethicsof Authentici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Human Agency andLanguage;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hilosophical Argu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多元校园文化 篇12
关键词:多元化传媒,网络,宣传
0 引言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方面,发展非常迅猛。宽带网络、手机、电子游戏、手提设备以及受众自主媒介等基于高新技术应用的新媒介纷纷产生并渐渐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种类日益丰富多样,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日益多元化、迅速化和便捷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传媒高度发达和信息传递十分迅捷的时代,随着多元媒体的空前发展,高校内部的媒介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校园宣传工作从传统的平面印刷品向多元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高校新闻宣传部门,无论是对内宣传还是对外宣传,都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并整合多种宣传途径,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等宣传阵地和载体,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气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 校报在校园宣传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校报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成为校园宣传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一种质疑。回应这种疑问要从几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校报是学校组织传播系统内唯一正式官方纸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它拥有绝对话语权,反映学校重大决策,反映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2005年6月,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强调了高校校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在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校报是经过精加工的文化产品,它便于携带收藏,符合多数人的阅读习惯。针对重大报道题材的选题制度和策划制度,使它的深度报道和典型报道独具特色,是其他校内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也是体现报纸整体水平的外在标尺,吸引读者阅读。
同时校报还具有教育意义,是发展学生兴趣(校报学生记者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锻炼平台。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记者队伍,不仅是校报工作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记者这个群体,逐步向广大学生辐射并施加影响,将国家、社会和学校倡导的精神理念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群体内部真正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渠道畅通的严密且有活力的信息组织,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1]
2 网络媒体在宣传工作中体现出便捷高效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已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大家常以博客、BBS、QQ群等形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媒体也一跃成为吸引众多师生眼球的第一媒体。
目前,许多高校已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新闻网站及论坛,校园网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别于校报等传统纸质媒体出版周期长、信息容量有限等缺点,网络媒体最为显著的优势即为便捷高效,新闻、信息上网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编读互动性强,影响面广,还能及时更新、下载。以江南大学新闻网为例,在本科评估期间,专家组刚结束一项检查工作,半小时后相关新闻及图片就已经出现在新闻网首页。伴随着各项检查工作的深入,相关新闻也随之滚动更新,各部门只需打开新闻网就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评估动态,网络媒体的高效性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少高校网络除了提供新闻、信息,还增加了双向互动、网上投稿、文章检索、BBS等功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2]
3 校园电视及广播是校园宣传工作的有力辅助工具
如果说校报因发行渠道、网络受硬件设备的影响还不能最大范围地覆盖校园,那么校园电视及广播就有效填补了这一部分缺失,尤其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类宣传方式因为是零成本支出,不会对他们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更容易接受。以江南大学校园为例,在学校的校门处、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食堂等人群相对集中处都设置有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视频新闻与文字新闻。在学院行政楼、宿舍、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广播喇叭,校广播台每天定时放送新闻、校园动态、娱乐资讯等节目,因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实际,对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深受欢迎。
4 利用校园数字化平台,积极探索新宣传模式
许多高校网站拥有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校内特定用户群的短信群发。这种方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特别适用于应对突发事件。还可以与电信、移动合作,针对校园师生教职工这个用户群体,提供增值服务,把校报、新闻网上的重要新闻编辑成手机报免费发送到客户端,实现“随时随地看新闻,有手机就能看新闻”的目标。
校园媒体是一个整体,只有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其资源,才能形成一种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校园新闻媒体欣欣向荣的局面。要优化校园媒体资源配置,首先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尽快建立起一家主管、一家主办的新型管理体制。建议成立高校新闻中心,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下设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等部门。由新闻中心建立一支统一管理的新闻通讯员队伍,统筹汇总各种校园信息和新闻,使新闻中心成为统一的信息新闻集散地。中心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向它们提供和协调稿源,在出版(播出)时间上打好时间差,让深度报道、热点聚焦等时效性相对不强的稿件向校报倾斜。
参考文献
[1]龙佳.进一步发挥高校校报育人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