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特色(精选4篇)
南疆特色 篇1
我在南疆库尔勒工作了两年时间, 常听到大街小巷传出一首《新疆吆喝》的歌曲, 诙谐欢快的曲调, 唱出了新疆的民俗风情,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几句“香梨葡萄哈密瓜呀, 英吉沙的小刀亮嚓嚓, 抓饭, 烤肉, 面肺子, 馋得你直流哈拉子”。
新疆美食多, 风味独特, 早已为人熟知, 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寻到大盘鸡、手抓饭、拉条子、羊肉串的踪迹, 尤其是蓄着短须, 戴着花帽的维族小伙, 在烤炉前扇着板子, 高喊“羊肉串, 新疆羊肉串”的形象, 大家都不会陌生, 但是要想品尝到正宗的新疆味道, 还是得到新疆去。
新疆羊肉好, 尤以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出产的羊肉最好, 因为羊吃了含碱性的草, 中和了体内的酸, 所以肉质鲜美, 不膻不腻, 街道上、市场里铁钩子挂起一排排的肥羊, 小巷里、餐馆前造型如清真寺塔模样的烤炉炭火正旺, 烟雾缭绕, 浓香四溢, 驻足在此, 吃上几串焦嫩的羊肉大串和馕坑烤肉, 擦擦嘴边的油花, 那感觉, 自己去想象吧。
找更地道的, 就去乡下。那一次我们到塔里木河边的尉犁县喀尔曲尕乡, 这里居住着罗布人的后代, 以前多是以打鱼和放牧为生, 现在他们把发展乡村旅游当成了一项主业, 接待八方来客。我们到达时, 主人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原料, 几公斤一条的塔里木河鱼剁成段, 腌在大盆里, 新宰的羔羊肉色紫红, 切好的肉块在砧板上堆得像小山, 用半米多长红柳枝穿起来, 肥瘦搭配, 一串儿足有半斤重。烤肉的方法也很原始, 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摆几块砖做成火槽, 放进通红的炭火, 在肉串上撒上盐和作料, 翻几个来回就成了。
库尔勒北部几十公里的焉耆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历史文化丰厚, 多民族聚居, 饮食上也是丰富多彩。2012年国庆节期间, 县里举办饮食文化节, 新建成的小吃街隆重开市, 集中了焉耆和巴州各地的名吃, 简直是新疆美食的大观园, 让人眼花缭乱, 直流口水。这只是个缩影, 在新疆各地的城镇乡村, 到处都有货真价实的美食市场。
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是以清真为特征, 人们在习惯上又常常把主要居住在新疆的维吾尔等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味菜肴划分出来, 称为新疆菜, 特指清真菜。清真菜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初, 当时与邻国特别是西域各国通商频繁, 不少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也带来了穆斯林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禁忌。
清真菜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于饮食禁忌比较严格, 其饮食习俗来源于伊斯兰教教规。伊斯兰教认为, 人们的日常饮食不仅为了养身, 而且还要利于养性, 因而主张吃佳美、合法的食物。清真菜选料主要取材于牛、羊两大类, 以酸辣口味为主, 洋葱、番茄、辣椒、土豆等是常用的蔬菜配料, 当然也少不了孜然、辣椒粉、醋等调味料, 所以新疆菜总是香喷喷、又酸又辣, 特别开胃。总的来说, 新疆各民族的人们都偏爱吃面食、奶制品、牛羊肉及各种瓜果。除了维族, 新疆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美味, 哈萨克人吃牛、羊、马肉, 爱喝马奶, 也喜食抓饭, 平时很少吃蔬果, 回族撒拉族自制的酸奶绝对地道。面类食品中的拉面已普及到维吾尔族的千家万户中, 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纺线一样把面条依次拉长放入锅中;另一种是用两手将一根面条加倍式地反复重叠拉长的方法。这些拉面可以看作是起源于汉族的拉面文化。
维吾尔族通常是把米饭制作成称作“朴劳”的什锦炒饭 (即抓饭) 。人们在米饭中放入羊肉、蔬菜和葡萄。内地的许多人千里迢迢到新疆, 主人招待的第一顿佳肴就少不了“抓饭”。吃的时候用右手中指、食指、无名指并拢, 同大拇指、小拇指形成铲状或勺子状, 在主人的示范中, 将手伸向盘中, 慢慢地拢住饭食轻轻地送到嘴边, 别有一番异域风味。但是现在很多餐馆里已经改用勺子或筷子, 以适应各地的游客。
维吾尔族是新疆从游牧民族较早转为定居农业的民族之一。在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维吾尔族群众以面食为主要食物, 馕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食品, 主要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在维族村镇上, 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 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 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馕很耐放, 不易霉变, 加上新疆的环境也比较干燥, 所以馕很适合作为出门旅行的干粮。无论馕干到什么程度, 只要泡到水里一会儿就可以变软, 所以新疆人很喜欢馕, 有句话这么说, “可以一日无菜, 不可一日无馕。”可见馕在新疆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新疆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 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 则是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 或香或甜或酸, 都带有浓郁的奶味, 营养丰富, 可饱口福。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 清凉适口, 沁人心脾。
在焉耆的小吃街上, 见到店家油炸的馓子叠床架屋般一层层堆起, 很是招人喜欢。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当客人来到的时候, 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 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 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砖茶, 油馓子色泽黄亮, 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 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的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 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 油馓子也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 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 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 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 显得格外豪华阔绰。烤全羊之所以如此驰名, 除了它选料考究外, 就是其别具特色的制法。烤全羊是选择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 宰杀后, 去蹄及内脏, 用精面粉、盐水、鸡蛋、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 均匀地涂抹于羊的全身, 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 从头穿到尾, 放在特制的馕坑里, 盖严坑口, 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 约1小时左右即成。全羊烤成后放于餐车之上, 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绸, 打成花结, 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 餐车备有小刀, 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 恭请客人启刀食肉, 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 非身临其境的人, 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新疆盛产牛羊, 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为主。牛羊肉风味小吃名类繁多自不待言, 即便只用羊的内脏作原料, 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将羊肺和羊大肠洗净, 把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 呈糊状加油和盐, 灌入面肺内, 然后扎紧气管, 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 加入胡椒粉、孜然粉、精盐拌入大米, 用水煮, 待半熟时, 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 煮一小时即熟。这种小吃做工细, 味道香, 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 在焉耆的小吃街上, 随处可以买到。
无法细数南疆美食的品种和口味, 天天串街下馆子也难以穷尽, 但是我最想说的还是从食品看人品, 新疆瓜甜米香, 货真价实, 新疆人做生意不偷工减料, 不掺杂使假, 这也许是新疆美食能够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一个秘诀吧, 不信您去新疆看看。
南疆特色 篇2
一、新疆南疆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的选择方法
结合农业特色产业的基本特征和新疆南疆地区的农业现状, 从相对优势、生产规模的角度选取以下几个指标作为新疆南疆农业特色支柱产业选择的依据。
(一) 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分析法
产值集中指数是用来反映新疆南疆农业特色产业的产出规模优势与新疆农业特色产业产出规模优势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产值集中指数大于1, 表明该区域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具有优势;若产值集中指数小于1, 表明该区域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不具有优势。产值集中指数并不完全表示某一种农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没有优势, 它只是说明某一农产品由于某种自然地理原因而暂时拥有的相对于其它农产品所没有的优势。公式如下:
其中η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产量集中指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值;qk为k区域农业产品总产值;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值;Q为上一级区域农业产品总产值。ηki反映第i农业生产部门与上一级区域相同生产部门相比的比较优势。
(二) 农产品专门化系数分析法
专门化系数是反映农产品商品生产能力的指标。但是它忽略了地区生产规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因此具有片面性。公式如下:
其中r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专门化系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n为k区域的人口总数;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N为上一级区域人口总数。rki反映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能力。
(三) 农产品产值比重分析法
产值比重是用来反映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在本区域内的规模比较优势, 农业特色产业 (产品) 的产值应该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值在该区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x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产业的产值;xk为k区域农业总产值。θki反映第i个农业生产部门在本区域的规模比较优势。
(四) 农产品单产指数分析法
单产指数是反映农产品的规模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单产指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m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的播种面积;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M为上一级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的播种面积。
二、新疆南疆主要农产品的选择
(一) 主要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指标, 用1997-2006年10年的数据 (其中新疆南疆的数据包含南疆的地方和兵团) 分析如表1。
结合表1, 从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新疆南疆主要农产品中棉花的产值集中指数几乎在每年都位居第一, 其次是水果、粮食和果用瓜, 其中果用瓜的产值集中指数在2003年以后均大于1, 而蔬菜、甜菜、油料作物和薯类的产值集中指数在10年中均小于1, 这4个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不具有优势;从纵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粮食、棉花、水果和果用瓜10年的产值集中指数都处于一种增长的趋势, 其中果用瓜的增长幅度较大, 其次是水果, 粮食和棉花的产值集中指数增长幅度较小, 从中也反映出果用瓜的发展潜力较大。综合以上分析从产值集中指数角度来看, 粮食、棉花、水果和果用瓜可以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来发展。
(二) 主要农产品专门化系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专门化系数指标分析如表2。
表2从横向反映出南疆主要农产品中棉花的专门化系数最高, 平均达到1.19, 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同期的新疆水平, 棉花的规模优势显著。其次是水果、粮食和果用瓜, 专门化系数10年的平均数分别为:1.13、1.04和0.87, 其中近5年来果用瓜的专门化系数逐年上升, 规模优势比较显著。而蔬菜、甜菜、油料作物和薯类的专门化系数均小于1;从纵向来看棉花的专门化系数波动较小, 粮食作物、水果和果用瓜处于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近5年的变化较明显, 综合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南疆棉花的专门化系数虽然高于新疆同期水平, 但是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2006年水果的专门化系数已经远远超过棉花的专门化系数, 发展前景较好, 果用瓜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粮食的专门化系数虽然大于1, 但是作为生活必需品应当控制粮食的对外商品交换, 确保南疆地区的粮食安全。而蔬菜、油料等的人均占有量较少这与新疆南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种植规模受到限制。因此从专门化系数角度来看可以选择棉花、水果和果用瓜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 而粮食这一产业 (产品) 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据2000-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及1998-2007年《新疆年鉴》和《兵团年鉴》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不同地区人口数计算得出。
(三) 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指标分析如表3。
从新疆南疆各种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10年的变化趋势来看, 粮食、油料、甜菜和薯类的产值比重总体上都是一种下降的趋势, 这些产业 (产品) 的发展由于缺乏政策的扶持和规模化种植, 市场的占有能力有所下降, 棉花这种农产品近两年的产值比重也有所下降, 这与棉花价格持续走低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棉花的种植面积在扩大, 单产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棉花的产值在南疆农产品中仍占有较高的比重。对于这些产业 (产品) 还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市场优势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作出评价。而蔬菜、水果和果用瓜的产值比重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也较大, 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这部分产业 (产品) 的发展;从横向来进行比较棉花的产值比重最高, 其次是粮食、水果和蔬菜, 随后是油料、果用瓜、甜菜和薯类, 综合分析得出:蔬菜、水果和棉花作为特色产业 (产品) 发展的条件比较充分。
(四) 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指标, 分析如表4。
结合表4可以看出甜菜和油料的单产指数都比较高, 这主要得意于新疆南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但是甜菜、油料反映规模优势的其它指标均不是很显著, 因此可以借助这些条件把甜菜和油料选择为新疆南疆部分区域的农业特色产业 (产品) 。近几年南疆粮食和棉花的单产都超过新疆同期水平, 尤其是棉花的单产增长较快, 这说明政府对棉花产业给予了很强的扶持力度, 加大了科技投入, 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同时粮食的安全问题也引起重视, 南疆地区既要发展特色产业也要保证粮食供给, 因此在粮食原有规模不变的基础上, 粮食单产在逐年提高。水果反映规模优势的其它指标均比较显著, 但是水果的单产指数在逐年下降, 因此要把水果作为新疆南疆的农业特色产业来发展, 应当把重心放在提高水果单位面积产量上。果用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结论
1.棉花在各个指标中都有比较突出的规模优势, 因此棉花作为新疆南疆首要特色农产品条件较充分。但是近几年我国棉花在价格上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棉花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应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度控制规模, 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 提高棉花的单产和质量, 打出新疆棉花的品牌。瓜果业在市场需求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将瓜果业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 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同时也应考虑提高水果的储藏技术, 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财力来支撑这一农业产业, 开拓水果新市场。
2.甜菜的市场优势和规模优势都较弱, 但甜菜的单产高, 含糖量高, 为新疆制糖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有利的条件。由于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较显著, 因此要做到合理布局, 在部分地区可以作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来发展。油料的市场优势较明显但除单产高于新疆同期水平外其它指标反映的规模优势都较弱, 所以不能将其作为整个新疆南疆现阶段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
3.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在各个指标中都表现平平, 若将此作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发展前途不是很明显, 如果不能防范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将会直接影响到新疆南疆的安全和稳定,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确保粮食安全。蔬菜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虽然各个指标的规模有时表现都不很明显, 但是也应进行重点扶持。从专门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新疆南疆蔬菜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新疆同期水平, 产值在新疆南疆农业中也仅占据很小的比重, 大量的蔬菜还需依赖新疆南疆以外地区的输入, 这不仅造成蔬菜价格提高, 一定程度上造成这部分市场资源的流失, 因此还需适当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同时提高单产。
南疆特色 篇3
1 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的设计环境
针对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用户的实际情况, 选用C#语言作为系统的设计语言, 开发环境为VS 2005 Professional简体中文版, 同时安装VS 2005 SP1和ASP.NET AJAX相关的组件, 带有Service Pack 2.0 (SP2) 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 系统设计
2.1 体系结构
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主要以ASP.NET为开发平台, 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 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 完成两大核心即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的构建。从结构和功能上, 系统可以分为接口层、应用层和数据层3层体系结构[2] (如图1) 。
2.2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主要由用户端进行的查询功能和信息浏览功能以及后台对系统数据管理2个模块组成。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
3 主要技术
3.1 界面的设计技术
界面的设计使用Visual Studio 2005作为网页编辑器, HTML/XTHML编码技术。系统实现基于B/S结构, WEB服务器为IIS5.1及以上版本。
3.2 ASP.NET2数据库访问技术
在ASP.NET中, 数据库的访问通过ADO.NET模型来实现。ADO.NET建立在.NET框架之内, 它的建立和管理都是基于CLR (公共语言运行环境) 。它有2个很重要的特性:一是可编程性, 程序员可以对自己定义的对象进行编程, 更好地描述业务对象, 使得其他用户更能容易理解。二是互操作性, 这种特性体现在运用Data Set (数据集) 上, 1个数据集可以包含任意多个数据表, 数据集组成了1个非连接数据库数据视图, 这种非连接的结构体系使得只有在读写数据库时才需要使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 因而提供了更好的可伸缩性。ADO.NET中DATASET是数据的内存驻留表示形式, 在本地内存中实现一个数据缓存[3]。
在ADO.NET里使用DataAdapter对象建立来自DataSe及底层数据源的通道。DataAdapter对象是Command对象在数据源中执行SQL命令和调用存储过程以便数据加载到DataSet中, 并保持DataSet中数据的更改与数据源中的数据一致[4]。
4 存在问题
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南彊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的保护、利用和研究, 该系统实现了对种质资源信息的添加和查询两大主要功能, 为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 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但是本系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用户使用界面应进一步优化, 使该平台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二是本系统在如何提高种质资源信息的查询与检索的速度上有待研究与完善。
5 结语
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采用3层结构模式, 充分利用了ASP.NET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的优点, 使得该系统更易维护、更安全、更稳定, 同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摘要:阐述了基于ASP.NET技术, 结合ADO.NET的应用, 设计并实现了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库系统, 并对其功能模块和程序设计进行了描述。ASP.NET的程序骨架使得系统在网络上运行时更快捷、更安全、更易维护, 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ASP.NET,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ADO.NET
参考文献
[1]黄骥, 王建飞, 张红生.新型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4 (3) :11-14.
[2]马骏, 党兰学, 杜莹, 等.ASP.NET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GORDON, RACHEL.ASP.NET 2.0:a developer’s notebook/Visual C#2005:a developer’s notebook/Visual basic 2005:A developer’s note-book[J].Library Journal, 2005, 130 (16) :23-35.
南疆特色 篇4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文山州实验小学得到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先后获得州级以上荣誉190项, 其中国家级荣誉12项、省级荣誉45项、州级荣誉133项。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学校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1月, 学校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 率先获得“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称号, 并被专家组誉为“南疆名校”。2006年12月, 我校和谐的校园文化率先走向全国, 走进中央电视台“金螺号——风采校园”栏目, 与北京名校育英中学同台向全国作了展示, 受到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2007年7月, 我校和谐的绿色文化率先跻身全国之列, 被国家教育部、环保部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称号。2008年3月, 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 并被评为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校课堂教学已形成“在省内拔尖, 逐步迈向全国”的良好局面。近三年来, 有张礼萍、王成波等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共21人次, 其中, 李燕、罗桓、欧阳光梅等教师执教的录像课或优秀课例获国家级二等奖, 彭崇丽、向雪荣、冉忠鹤、胡再兰等6位教师获全国语文教学优秀奖。2009年7月, 学校作为“回眸中国教育巡礼———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百佳小学, 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专题采访报道。学校要求强化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在获得“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之后, 又于2009年挤进“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之列。学校管理日趋规范, 注重痕迹管理, 建成云南省四星级档案室, 在文山州同类学校中属最高级别。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南疆名校”这朵鲜花之所以盛开, 解读所收获的累累硕果, 归根结底缘于学校前瞻性的眼光和顺应时代的教育理念———以爱为核心的和谐教育。
一、创新管理模式, 形成和谐的管理文化
(一) 优化管理队伍, 增强管理功能。
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学校领导集体职数整齐, 结构合理, 配合默契, 凝聚力强, 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领导班子团结协作, 开拓进取, 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用思想规划学校发展, 用智慧管理学校, 依法办学, 以德治教。学校有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 从目标的提出到实现有制度作保障。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文山州实验小学制度汇编》、《教职工奖励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贫困生救助办法》、《教科研 (课题) 管理制度》、《学生学习生活规程》等管理制度。2008年4月, 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在承担教育改革实验的重任中,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教育综合改革、新课程改革、“减负提质”的改革都为周边同类学校作出了示范, 如率先在文山城区取消早自习, 率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率先打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文化等都是学校领导层创新精神的结晶。
实施园丁形象工程。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 学校提出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包括优化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 以校本培训为主体, 深入落实青年教师一年“结对子”、二年“压担子”、三年“指路子”、四年“搭台子”、五年“拔尖子”的培养计划。通过努力, 学校已经打造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素质优良、谦和好学、爱岗敬业、学历层次高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人, 其中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71人;有高级讲师1人、高级教师95人;有特级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人。
(二) 健全工作机制, 规范管理行为。
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保障机制。学校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先教”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加强党组织建设。2006年8月设置了专职党总支书记, 学校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 每个年级都建有党小组, 每个党员都联系到班, 兼任德育辅导员。
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机制。学校推行校务公开, 制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 对学校民主监督和管理。校长每学期末都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作述职报告, 重大决策都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方可实施,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主动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岗位职责、目标要求、教学管理、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对教职工实行过程性量化管理, 最大限度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校长任期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校长任期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针对性强,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推行素质教育, 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
(一) 素质教育, 德育首位。
学校顺时应势, 认真总结多年来积累的德育工作经验, 并不断反思、革新, 寻求新的突破, 实现新的跨越:选拔出德育副校长, 增设了德育处;推行“学校—德育处—班级”德育管理模式;进行年级、班级管理改革, 由中层副职兼任年级组长, 班主任实行年聘任制;建立起德育工作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 创建起六大教育基地;形成“常规德育, 常抓不懈;学科教学, 激情渗透;各项活动, 融合贯穿;环境氛围, 浸润熏染”的德育工作思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2005年9月, 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 素质教育, 科研先导。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 坚持发展内涵。2003年学校成立教科室, 使科研工作更具针对性。目前学校有1个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6个省级课题和25个校级实验课题。“十一·五”以来, 教师的科研论文发表或获奖749篇, 其中国家级38篇, 省级369篇, 州级342篇;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及业务竞赛获奖和受表彰共计382人次。2004年, 学校获“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殊荣;2007年, 学校被确立为文山州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基地;2009年, 学校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所研究的国家级课题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科研成果二等奖。
(三) 素质教育, 活动育人。
我校把素质教育解读为“让所有学生和谐发展”, 狠抓特色育人活动, 除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外, 还开设五大类校本课程:一是开设以科技节为载体的科学素养课程;二是以艺术节为载体的艺术素养课程;三是以体育节为载体的健康体魄课程;四是以读书节为载体的书香课程;五是以“三生教育”为载体的生活课程。五大校本课程集中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特色育人活动之中, 包括智能机器人设计、科技小发明、环保创意车模设计、SF绘画等科技活动;校园舞、声乐、器乐等文艺活动;摄影、绘画、手抄报、书法、手工等兴趣活动;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竞技活动;阅读、讲故事、诵读经典等读书活动;春、秋游、夏令营、上老山、进军营、到农村手拉手等校外体验活动。这些特色课程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充分发挥了特色教育的育德、启智、健身、审美功能, 着实推进素质教育。社会各界赞誉我校培养的学生“培养潜力大, 发展后劲足”。
学校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 深入研究和提炼校园文化。首先从学校整体环境入手,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规范行为提示, 如“请讲普通话”、“请按规范使用文字”、“不随地吐痰”等等。校园的草坪上培植着植物组成的汉字“教书育人”。干净的楼层洁白的墙壁上除了悬挂学生的美术、书法、手工作品外, 还有学生创编的校园童谣。步入校园, “积步楼、弘毅楼、躬行楼”映入眼帘;走进教室, 个性化的布置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学校现已打造出和谐的制度文化、和谐的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三、开展校际交流,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一方面, 认真总结办学经验, 主动争取各级部门对学校的支持;另一方面, 学校又重视在周边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校际交流, 先后与上海弘文学校、昆明市中华小学、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等学校建立友好互助关系, 与州内县、乡级小学建立帮扶关系。
“十一·五”以来, 与昆明市中华小学、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多次合作开展校本教研交流;学校邀请刘铭、祁辉、李家永、杨德军等教育专家到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25场次, 全州县、乡到校参加学习的教师达493人次;共接待八县17所学校和56所乡中心学校教师到校学习达374人次, 学校为他们提供教研课、示范课73节;学校先后13次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下县开展“农村烛光行动”、“同唱一首歌”校本教研交流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 为县、乡学校提供优质示范课33节;学校先后组织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到县级学校开展经验交流16次;学校先后3次在全州环境教育专题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并接待培训班的学员到校观摩学习绿色学校创建经验。
【南疆特色】推荐阅读:
南疆高职论文08-19
新疆南疆高校09-11
南疆中职院校10-07
新疆南疆地区01-03
南疆少数民族11-06
南疆支教的感悟12-05
南疆支教工作总结07-16
南疆项目HSE总结09-27
南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01-04
南疆幼儿教师支教心得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