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高校

2024-09-11

新疆南疆高校(共12篇)

新疆南疆高校 篇1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紧密结合校园文化构成的四个层面, 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 来探讨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胡杨精神”, 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彰显新疆精神。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胡杨精神

文化是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的, 精神则直接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可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培养人才的卓越品质。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获得较多共识的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 而在更多的场合它所特指的是精神文化财富。

“胡杨精神”是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两所学校一直以“胡杨精神”促教风、以“胡杨精神”育学风、以“胡杨精神”兴校风, 把“胡杨精神”文化精髓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彰显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胡杨精神”成为南疆高校共有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体现一所大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建构起来的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精神观念,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 对“胡杨精神”的解读各具特色。

1.“胡杨精神”的解读

在新疆有一种树木叫胡杨, 它扎根于贫瘠的沙漠边缘, 以金黄的叶片和挺拔的身姿向大自然和人类展示着一种生命的坚强,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在南疆各地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胡杨, 是一个普通的植物;胡杨, 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胡杨, 是新疆南疆高校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作为离首都北京最远, 而离沙漠最近的一所大学, 自建校至今, 始终以顽强的品质和坚韧的行动在诠释并体现着胡杨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是兵团精神在塔河拉玛干沙漠学府的集中表现。

创业之初的老一代兵团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们扎根边疆、扎根塔里木, 对兵团事业充满信心, 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坚守家业、勇于开拓的第二代兵团人, 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奉献中, 承受艰苦和寂寞, 努力支撑着兵团的高等教育事业, 子承父业、扎根南疆, 一生都是兵团人。塔大的青年教师80%之多的来源地是内地各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他们大多来自内地农村, 考入大学后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自愿来到塔大, 献身教育事业。

“胡杨精神”还体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不仅影响着新疆的学生, 也影响着校园里内地来这学习的学生和即将毕业的本地学生。“到兵团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主旋律, 引导着毕业生到兵团、到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

“胡杨精神”既是塔大人积淀的引以为自豪的精神财富, 又是激励一批又一批塔大教师情怀的源头活水, 更是他们师德修养的熔炉和敬业精神的灵魂, 坚持这一薪火相传的“胡杨精神”, 塔大教师树立了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献身兵团屯垦伟业、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师德典范, 谱写了平凡而伟大的奉献之歌, 建校以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 其中84.5%留在新疆, 在南疆工作的占全疆的72.6%, 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喀什师范学校

喀什师范学校是离首都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 喀什师范学院的学校精神叫“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红烛, 本意是火红的蜡烛, 喜庆的象征。1923年9月, 闻一多发表诗作《红烛》, 取意红红的, 如同赤子的心。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就算化为灰烬也要发出自己的光亮, 指极有奉献精神的人, 甘愿牺牲自己而为他人着想, 和春蚕的意义相似, 都是用来对优秀老师的比喻。“胡杨精神”在喀什师范人心中, 融入了职业精神的最高赞誉, 将“红烛精神“与“胡杨精神”融为一体, 凝练成“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2007年学校征集多方建议进而总结凝练出来, 它是身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中的师生员工在办学5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自觉地散发出来的一种东西, 是喀什师范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体现、贯穿于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终达到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培养目标。

留得住, 即安心留在南疆、留在本地、留在南疆的教育系统。

下得去就是大部分学生都要下到广大的基层乡村、到需要的地方、到艰苦的的地方去发挥作用。现在南疆的基础教育培训, 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是由该校的毕业生承担, 如果他们留不住, 那就会对南疆基础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胡杨般坚韧, 更多的是指我们艰苦奋斗的这样一个精神, 是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这样一种精神的诠释。

用得上就是在学校和今后的工作中, 苦练师范技能, 在工作中为人师表。

靠得住就是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都靠得住, 当然首先是政治上要靠得住。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内涵有二层意思:其一, 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韧、顽强地生存, 它主要是体现该校师生扎根边疆扎根艰苦地方的特点。其二, 作为老师要像红色的蜡烛一样甘于奉献, 这既是该校教师的精神, 也是该校学生未来立志成为教师的精神。

2. 胡杨精神的历史演进

(1) 初建期的艰苦创业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50年代末的建校之初, 兵团军垦战士进军塔里木河两岸, 进行开发建设, 王震将军下令专门为垦区培养大批农牧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半耕半读大学, 并提出向“抗大和南泥湾”学习, 其间的半耕半读、艰苦奋斗精神成为“胡杨精神”的基石。

喀什师范学校成立于60年代初,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决定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重镇喀什市组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 创建唯一的高等师范学校, 将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 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及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 为南疆培养各民族师范类人才, 学生来自天山南北、塔河两岸, 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

(2) 发展期的自强不息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艰苦创业、奋力前进的道路上伴随着曲折和艰难, 终于在1965年, 塔农大取得了教育部的承认, 学校正式跨入全国高等院校的行列。

喀什师范学校创立之初, 没有校舍, 借读发展, 到1965年才有了第一座教学楼;没有师资, 自己培养, 1975年在中文、数学、物理三系中开始招收三个专业的汉族学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教学秩序, 少数民族教师能用本民族语言开设全部课程。多年来,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 南疆高校能够与新疆、兵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设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 增设新学科专业, 以社会的有效需求为向导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拓宽专业面,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 真正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胡杨精神”。

南疆高校植根于南疆, 以南疆、兵团经济发展为前提,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坚持立足南疆、面向社会全面发展, 关注教育与城市发展, 关注农业和农村、农牧团场的现代化, 培养应用型、创业型的人才,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是用人单位对喀什师范学校和塔里木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的共同评价。

3.“胡杨精神”的现代传播

“胡杨精神”是在南疆高校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气和一种独有的内在品质, 反映了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的价值追求, 这种价值观和实践观科学地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统一到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维护祖国安全、反渗透的重大现实任务和革命斗争实践中。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可塑性强, 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因此, 南疆高校所凝练出的“胡杨精神”要大力传扬,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承担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 通过“胡杨精神”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 激发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能够从多方面凝练校园文化的实质, 从多角度展现校园文化风采。

(1) 高层传播:领导带头宣传校园精神。校领导外出开会、学术交流, 多次开设讲座宣传“胡杨精神”,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2) 中层传播:团委干部宣讲校园文化精神、开展讲座, 邀请一些军垦老战士来宣讲“胡杨精神”、宣传兵团精神。

(3) 师生演讲:学校定期举行演讲比赛, 主题就是宣讲“胡杨精神”“一腔热血洒边陲, 胡杨精神伴我行”。

(4) 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处设立基金研究项目——胡杨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

(5) 主题晚会:学校设有专门的晚会, 主题即《胡杨韵》。

(6) 视觉传播:学校传统的节庆歌舞用胡杨做造型, 显示“胡杨精神”, 在自治区获得二等奖, 在全国也获二等奖。

(7) 校史展示:胡杨故事——“一个名叫钱宗仁的湖南人曾9次报名参加高考, 1961年高考全省第九名, 被清华录取, 1963年哈工大录取, 政审不合格。1983年最后辗转来到塔里木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北京工学院数学进修, 1985年到《人民日报》工作, 不久查出肝癌。第二年, 在北京逝世时年41岁”用小人物的故事解读“胡杨精神”, 为兴疆固边服务。

(8) 出版图书:《胡杨泪》作为一个重要的档案陈列在校史馆, 形成一个文集, 而作为一个历史的凝结,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物出现。

(9) 校园展板:“胡杨精神”。

(10) 网页传播:用“胡杨精神”培育师生。

(11) 史馆文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这四句话是根据数十年、众多的人和事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的不平凡的业绩归纳出来的。

(12) 毕业生业绩:“胡杨精神”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南疆高校的毕业生在南疆四个地州、四个师局就业率比较高。

“胡杨精神”是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一。弘扬和发展“胡杨精神”, 是新疆南疆高校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

新疆南疆高校 篇2

11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在喀什市举行,此次会议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首次举行全面研究部署南疆工作的会议,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于今后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具有长远意义。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省区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而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并不多见,但在最近几年新疆就经历了数次,国家层面的有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层面有这次南疆工作会议。

为一个地区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一般需要怎样的先决条件?这种会议又会带来怎样的作用和效果?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认为,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与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比较类似,都是针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单独举行会议,反映出该地区在发展上对全局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需要集中力量高位推动,以达到加速发展,带动整体的目的。

就南疆会议而言,南疆四地州在新疆全局发展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春贤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南疆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

“南疆具有新疆当前发展的所有特点,偏远、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口岸众多、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只有把南疆建设好,稳定好,新疆才能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戢广南说。

治疆难体现在治理南疆难,从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到19省市援疆,南疆都是新疆发展的重中之重。如在对口援疆省市的分配上,支援南疆四地州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浙江、广东等,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而自治区开展的“访惠聚”工作组下基层,干部也多部署在南疆。此外,为拉动就业而布局的纺织 服装产业、特色林果业也大多布局在南疆地区。

南疆工作会议提出用5年时间,南疆贫困县要全部摘帽,在反分裂斗争、防控维稳、民族团结、宗教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5年时间对一个地区发展来说并不长,甚至非常短,要想实现南疆发展目标,从时间上讲已经非常紧迫,急需通过这种特殊对待 的会议来明晰目标,凝聚共识和高位推动。

2020年,全国要建成小康社会,新疆不能例外,南疆地区更不能例外,此次南疆会议,就是在以往南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高的全盘谋划。从会议效果看,达到了4个效果:一是明确目标、路线,二是听取各方意见,三是凝聚共识,四是发出动员。

“南疆四地州各自情况虽稍有差别,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将其作为整体推进,更容易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戢广 南说,当前新疆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南疆作为新疆发展的重点地区,未来5年将会掀起一股新的发展热潮,南疆会议的召开,使南疆的发展进入攻坚深化时 期,通过集国家、新疆全区之力,使南疆发展获得重大突破。

篇二:

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南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1月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加大南疆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什么叫全部脱贫?就是一个都不能落!”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帕尔哈提·吐尔地说,克州必须要落实好会议精神,围绕总目标开展一切工作,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收入。

据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2020年扶贫攻坚的目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南疆工作会议提出,扶贫开发是南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新疆将用好国家扶贫的特殊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 发展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性。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 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

“南疆工作会议针对脱贫工作,提出要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各自不同的扶贫方式,比如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支持发展特 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帮助其提高收入,对那些丧失劳动力的实施兜底保障,这种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需要在今后进一步认真总结,找出一条符合当地脱贫实 际的扶贫方法,确保脱贫群体不出现反复。”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卫刚说。

南疆地区扶贫由来已久,从国家到地方,从企业到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扶贫效果始终不佳,没能根本扭转贫困的总体局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和扶贫方法以及观念有一定关系。

“以前我们的很多扶贫都是点对点的帮扶,比如对口单位给贫困户免费送几只羊,通过繁育增加收入,这种方式能在短时间内使贫困人口脱贫,但随着帮扶对象的 离开,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化,脱贫人口会再次复贫。”何卫刚认为,点对点,缺乏整体性规划的扶贫往往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长远。

新疆南疆高校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90-01

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是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是各级党委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各地州市党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市场引导和计划安置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提供岗位、加强培训、人才服务、职业介绍等多种方式,切实推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然而,结构性失业与一些岗位人才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多数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认为只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才叫就业,从事个体等自主经营,不叫就业。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就理应留在城市工作,对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足,不愿意到连队工作,更不愿意从事包地、养殖等工作。

2.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习惯于“等靠要”,等政府安排工作,向政府要工作,没有就业的市场观念;一些毕业生找工作的态度消极被动,守株待兔,认为“工作”会主动上门找他们,在就业面试时,往往缺乏积极的表现;就业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就业危机感,他们不仅不能主动创造就业机会,甚至就业机会来了也不能抓住。

3.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团场发展所需人才不匹配,学习专业面较窄,所学专业也多与团场长远发展所需人才资源不对口。

4.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障碍严重。

通过近几年公务员公开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考工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就业。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在上大学期间预科汉语学习一年,只能书写、看懂汉语,语言交流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他们在社会上的交往能力和应付工作的能力,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5.可提供就业的岗位严重不足。

一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少,再加上逢进必考的制度约束,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没有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南疆现有的企业利润率不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少数民族劳动者不愿意到企业就业。三是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和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培训。

二、加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

1.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宏观指导。

一是出台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奖励重才、爱才企业, 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重才、爱才、育才环境;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尽最大努力满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精神上、生活上和创业成才上的需要;三是大力宣传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及基层单位中奋斗成才、艰苦创业、做出贡献的毕业生优秀事迹,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促使少数民族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总的来说,要精心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舞台,关心他们的工作、事业和家庭,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在思想上、感情上融入到社会中去,这样才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注意增强扩大内需在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针对性,出台扶持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让民营企业、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对于自谋职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后,由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就业知识技能培训;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异地就业,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等等。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基金”,用于解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安置工作中诸如发放住房补贴、修建引进人才周转住房、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以及定期慰问等方面,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促进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采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实行统一组织的劳务输出,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二是突出“四个优先”: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单位招录工作人员时优先考虑,在教育系统特定教师岗位招聘中优先考虑,在基层维稳力量队伍配备上按照“1+3+3”模式(即1个连队配备1名公安干警、3名协警和3名民兵)优先考虑,在南疆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人員招聘上优先考虑。三是在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招录和使用。

4.加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优先选拔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对口支援省市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在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打开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转变他们的观念;利用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疆内高校等培训机构,加强汉语学习和技能培训,重视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依托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毕业生实(见)习基地建设,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差距。

5.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优势,大力宣传教育,转变部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增强就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和非公经济企业就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就业模式,全面推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之,新疆南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比例较大,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惠及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需要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才能妥善解决,才能有效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参考资料:

[1]何建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

[2]刘会、刘艳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思考》。

[3]王天玉《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促进和探究》。

[4]王建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新疆南疆高校 篇4

“双语”的目标是能让两种语言达到互通, 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大力培育少数名族能够民汉互通的专业技术人才。20 世纪30 年代起至80 年代, 在少数名族学校中开设了汉语课程, 在汉族学校中根据周边环境分别开设了维语、哈萨克语、蒙语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 法律规定汉语为少数名族中等学校的必修课;20 世纪90 年代初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学校开设了双语授课实验班, 即采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汉语用汉语授课。21 世纪初, 自治区在几年中陆续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标志着新疆自治区开始大力发展双语教育。 2011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规划中提到:我区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一观点一辈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可见, 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只走过了短短十几年的历程, 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瓶颈, 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 尤其是偏远少数名族地区。

2 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对南疆少数名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支援现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迅速缓解边远贫困地区合格“双语”和汉语教师紧缺的矛盾,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新疆师范大学自2006 年我校开展第一批实习支教工作以来, 先后派出十几批共计11000 余名学生前往南北疆, 尤其是和田、沙雅等偏远地区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目前, 新疆师范大学在保证向南疆和田地区和田县、策勒县、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库车市、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等地的实习支教学生选派支援的同时, 也跟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县、塔城地区塔城市、和丰县等县市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10 年的探索中, 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极大缓解了南疆农村双语教师短缺问题

实习支教学生进入农村学校后, 一方面缓解了南疆农村双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机会。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 农村的校舍及基础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已纷纷建立完毕, 基本结束了无教室、无桌椅板凳的时代, 但日显突出的问题便成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和田县、沙雅县等部分农村学校专职教师每周20-30 节课的工作量早已不堪重负, 更有“包班制”的现象存在, 我校在经过调研了解后, 着重对口支援这些地区, 实习支教学生进入这些学校后, 给本来发展起来举步维艰的双语教育增添了活力, 更能让学校腾出手来培训固定的师资队伍, 从而根本改善其双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为我校培养双语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

2.2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对口支援地区后, 我校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并树立了典型的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模式——沙雅模式。这标志着新疆师范大学大学从单一派遣学生支援农村教育, 变革为同时承担了农村师资力量培训的任务。只有提高了农村固定师资力量的教学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如今沙雅模式已发展成为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的标志性模式, 陆续在和田地区、吐鲁番地区推广开来。

2.3 实习支教助力特岗教师政策

实习支教配合着新疆“特岗教师”考取政策, 增加了学生向地、州、县级学校的就业意图, 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提高了就业率。经历了实习支教的学生, 克服了心中对地、州、县级学校狭隘的偏见, 乐意接受特岗教师工作初期在偏远地区工作的现状, 同时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对有实习支教经历的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加5 分的政策, 推动了毕业生毕业后前往基层学校工作的浪潮。

3 “访惠聚”工作对受援地区的双语教育的影响

“访惠聚”工作是2014 年自治区党委开展的为期三年的20 万干部分三批下基层住村工作一年的活动, 将干部精准的安排在最基层的村级单位, 帮助所在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

笔者有幸成为新疆师范大学2015 年第二批“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 前往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住村一年。这是新疆师范大学区别于实习支教的另外一种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我校作为教育部门, 着力于对所在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做出援助。

3.1 充分利用了学校及社会资源改善了受援地区中小学硬件设施

2015 年, 学校投入了30 余万元为所在乡中心小学建立了计算机室及图书阅览室, 同时赠送了学生多年来积累的精品课程视频及图书资料, 让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优秀的双语课程进入到农村的课堂中。

3.2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中小学生

工作组为所在村的中小学生开设课后辅导班、汉语辅导班及计算机辅导班, 让学生在放学后还能得到专业的辅导, 进过一年的努力, 坚持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汉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3 针对广大群众的教育

工作组为更广大的群众开展各类宣传讲座、科技培训、文化活动, 利用这些教育形式, 传承优良传统,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传递正能量,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对冲宗教极端思想。为所住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逐步提高群众素质和能力。

“ 访惠聚”工作是学校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对南疆农村精准的对口支援, 不光能够准却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南疆农村的教育问题, 同时是对各个领域综合发展的助推。

4 新疆师范大学支援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4.1 逐步固定受援地区, 让实习支教工作从量的提升到质的改善

自2006 年以来, 实习支教规模越来越大, 至2010 年学校所有师范类学生均参加实习支教, 以实习支教代替了传统的教育实习, 学校每学期均要派出实习支教学生800-1000 人, 数量的增长导致学校需要不断的开发和协调新的受援地区, 这就导致实习支教管理者要对接跟多的部门, 分配更多的学生, 使实习支教管理工作粗糙、机械化。个别支教地区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实践后, 发现实习效果不明显, 支教工作也由于种种失误受阻, 例如将汉族学生分配到了汉语水平很差的地区, 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也打击了实习支教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回头来看, 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 我们总结了经验, 挑选并固定了部分受援地区, 如沙雅、和田、吐鲁番、乌鲁木齐县等, 并精确的建立了受援学校黑白名单, 将理想学校放入白名单, 将不适合实习支教的学校放入黑名单, 既要保证我校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受援学校能够运行顶岗支教的模式, 让实习支教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而非简单的劳动力补充, 从而保证实习支教工作和农村双语教学能够健康的发展。

4.2 改革实习支教学生选派模式, 缓解专业不对口问题

由于实习支教人数的增加, 管理者人手不足, 为了便于管理, 往往将同一班级或统一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地区支教, 或者文科学院、理科学院分别在同一学期支教, 又或者同一专业的平行班级被分配在一个学期实习支教, 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前往受援地区后, 出现了普遍专业不对口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 实习支教中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占60% 以上。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 也是学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期, 为了缓解专业不对口问题, 要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划化好学生生课程安排方式, 制定好支教生选派方案, 将文理科分开, 将同一专业的平行班分开, 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前往支教。同时, 优化学生支教点分配方法, 建立小组分配法,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 同时与受援地区管理部门协商, 接纳支教生必须接纳一个小组, 形成新的选派模式, 从而解决支教学生专业不对口问题。

4.3 改变与地方职能部门合作与沟通方式, 增强地方智能部门管理协调作用

经过这些年对实习支教工作的探索, 发现地方职能部门对实习支教工作的效果好坏及意义大小起重要作用。首先, 教育厅应从文件及教育宣传两种方式让地方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实习支教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双语教育的紧迫性, 将实习支教的优秀模式及其意义宣传入心, 使其放远眼光, 不能只追求有多少劳动力的补充, 要追求让顶岗支教模式运转起来。其次, 与地方职能部门共同开发教师轮转培训项目, 提高被顶岗的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率, 让地方教育事业切实得到优惠和好处。

4.4 实习支教政策与特岗教师政策更加紧密结合起来, 使农村双语教育发展可持续

现阶段实习支教政策与特岗教师政策的关联更多体现在有支教经历的毕业生考特岗教师加5 分。还可充分开发出很多的可能性, 开放更多的绿色通道, 让有意前往支教地点当特岗教师的毕业生更加准确和便利的进入学校工作。在随机走访调研中发现, 有意前往支教点当特岗教师的毕业生大有人在, 但是由于无此类绿色通道让这批学生愿望未能达成。调查发现, 能在基层学校表现优秀的教师能力固然重要, 但前往和愿意留守的意图往往比能力和成绩更加重要, 如能将实习支教政策和特岗教师政策更好的关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学校和毕业生双边达成一至的就业意图后, 就能优先录用的政策也会助力农村双语教育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自治区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大背景下, 新疆师范大学的实习支教工作及“访惠聚”独树一帜, 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的同时, 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发展不息, 改革不息, 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教训, 不断创新, 思考着种种可能性并不断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指向新疆双语教育的光明前景, 新疆师范大学承担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为新疆双语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新疆的双语教育, 重点在南疆难点在农村。在国家大力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自治区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 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新疆唯一一所重点师范类院校, 在新疆教育厅的政策指引及统筹安排下, 对南疆少数名族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起到了表率作用。具体措施有:自2006年以来的实习支教, 和之后经过改革的顶岗实习支教, 以及2014年开展的“访惠聚”工作。这些措施即支援了南疆少数名族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 又锻炼了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为了使这种理想的双赢局面更好的发展下去, 新疆师范大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改革管理及教学模式, 探索各种问题的突破口, 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及支援农村的模式。

新疆南疆高校 篇5

自治区党委按照公务员相关政策法规,根据新疆南疆四地州乡镇机关干部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选派生(选派干部)相关政策,投入大量培训资金为乡镇机关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后备领导干部。南疆四地州乡镇机关选派生(选派干部)是国家公务员、对录取人员实行先招录后分配原则。南疆四地州乡镇机关选派生(选派干部)招录工作从2000年开始,将选派生作为乡镇机关后备领导干部重点培养对象。自治区党委、人社厅和自治区公务员局按照相关规定,将选派干部分到乌鲁木齐各大培训院校(包括各大区属院校、直属培训中心和军校)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双语培训、政策法规、机关业务处理、公务员职业道德等。

1、培训期间工资按照乌鲁木齐地区标准发放,工作后不补发工作。

2、岗前培训结束后进行双语考试,考试通过后颁发自治区公务员培训合格证书,正式录取分配上岗,办理入编手续;双语未过关的考生延迟分配,不的分配岗位,继续双语学习,直到培训合格。一年后仍不通过者,直接辞退,取消录取资格。

3、社保缴费时间:从分配次月开始缴纳,不影响后期福利待遇享受。

4、试用期从岗前培训报道时间算起,一年后试用期考核,合格者给予转正定级(与定岗考生同时办理手续),后期对有工作经历人员追加工龄。

5、选派生转正后最低服务期限5年,服务期间不得重新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级机关公务员遴选等公开招录选拔考试。

新疆南疆高校 篇6

关键词:新疆南疆;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89-1

对于新疆南疆地区的果树种植来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保障了当地果树的质量和产量,对南疆水果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往南疆地区的病虫害问题影响较轻、种类少,在治理方面并不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治理作用,然而伴随近几年果树产量的不断增长,病虫害种类日渐繁多,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新的病虫害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南疆地区水果产量的稳定增长。由此可见,南疆果树病虫害防治问题刻不容缓。

1 新疆南疆果树主要病虫害种类

1.1 苹果和梨的病虫害问题

南疆苹果的螨害问题较为严重,叶螨、果苔螨等十分猖獗。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红蜘蛛分布较广,而红蜘蛛的繁殖能力极强,导致叶螨问题频频发生。蠹蛾也是南疆苹果中的蛀果害虫之一,对梨树的生长也造成了严重为害。此外,春尺蠖对于苹果和梨的为害也是毁灭性的,它能够将果树的花与叶部分全部侵蚀。南疆地区苹果和梨的种植还会遭到白粉病的祸害,严重影响到产量的增长。除了上述情况,一些常见的腐烂病和轮纹病问题也是苹果和梨治理的重点。

1.2 葡萄的病虫害问题

新疆南疆葡萄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瘿螨、斑叶蝉、胡蜂等虫害问题频频发生,传播速度极快。介壳虫能够刺穿茎叶,使得叶片大面积脱落,严重影响到植株和枝叶的生长。叶螨也是构成葡萄种植虫害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有葡萄短须螨和葡萄瘿螨两种,不同月份会对葡萄种植产生不同程度的为害。在病害方面,葡萄种植过程中的霜霉病和白粉病为害是极大的。霜霉病侧重对葡萄叶片的侵蚀,影响到幼果的生长,而白粉病则是对葡萄新梢及果穗的破坏。

1.3 核果类果树的病虫害问题

南疆地区的核果类果树如桃、李、杏、梅等都有着很大的种植面积,而这类果树的病虫害问题则主要表现为介壳虫、腐烂病、蚜虫以及桃条麦蛾等。此外,核果类果树的流胶病也是常见的病害之一。这一病害大致由生理原因造成,如霜冻害、养分失调、栽植过深等都会导致这一病害问题的产生。核果类果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白蚧、球坚蚧、梨园盾蚧等,不同月份会对果树产生不同程度危害。类似桃蚜、桃粉蚜这样的蚜虫也会严重侵蚀核果类果树的叶片和嫩芽。

2 新疆南疆果树病虫害问题的防治策略

随着害虫抗药性的提高,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已经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果树的生长,在这样的基础上,化学农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不仅增加水果自身农药残留,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病虫害问题的防治成本。此外,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对害虫的天敌产生了不良抑制作用,使得生态规律严重失衡。

生物防治是当前国际较为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不仅缓解了当前南疆地区病虫害治理问题的恶性循环,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生物防护与化学防护技术的有效结合。在研究果树病虫害问题的防护策略时,需要切实考虑到几个基本原则,即效益原则、可行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以及综合治理原则。在满足基本治理原则的基础上,利用生物防治的措施来实现对有害种群的控制或消灭,从根本上提高新疆南疆地区的果品产量。生物防治的优越性在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保障了人畜的安全,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的繁衍与滋生。比如赤眼蜂的接种就是一项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又或是捕食螨的饲养,这些措施对于病虫害的治理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新疆南疆地区无论是地域环境、气候条件还是生态特征,都为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的开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最后,果农自身也应积极加强对生物防护技术的学习,实现对果树病虫害问题的综合治理。

3 结语

近几年由于新疆南疆果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病虫害防治问题成为了制约当地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突出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大量化学农药被用于治理工作,不仅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还加重了果品自身的含毒量,影响到水果产量的增长。关于新疆南疆地区果树种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应首先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化学防治所带来的危害,从生物防治角度出发追求南疆水果生产的高质和优产。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共同作用下,改变南疆果树病虫害问题的有效防治策略,这一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害虫的抗药性研究也应成为病虫害预防和治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郝建军,刘延吉.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郭修武.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J].北方园艺,2009(12).

新疆南疆高校 篇7

1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南疆地区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栽培的最佳生态区域之一,由于常年降雨量在30mm-60mm左右,年光照时间长,而且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天然优势决定了该地区成为我国的一个红枣生产最优区域。据统计,目前全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9家,其中林果类企业42家。经初步统计目前新疆红枣加工企业有42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以筛选、分级、烘干、精细包装的粗加工为主,也有一些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在精深加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2南疆地区红枣规模化种植存在的问题

2.1红枣品种单一难以满足种植需要

以种植时间较长、种植规模较大的阿克苏地区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该地区以种植河南灰枣、山西骏枣为主,其种植面积达到总种植面积的95%以上。虽然种植的面积很大,但是由于长时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部分地区的土壤肥力下降,红枣的品质也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直接导致了这一地区的红枣产品难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2现有的红枣种植技术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作为一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红枣不仅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而且在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也需要很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先进的现代种植技术在红枣种植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红枣的品质很多都保持在前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水平上,甚至在有些地区红枣的品质出现了退化,直接影响了红枣规模化种植的推广。

2.3栽培管理相对粗放、施肥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管理

目前,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枣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管理,修剪整形不当,不能按照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不重视花期管理,导致产量低、质量差。同时,新枣园从规划、选址、品种选择、栽植、管理都没有做到科学建园的系统管理,即使栽植了新品种也达不到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只重视间作物的当年收益,缺乏对不同年龄枣树的水肥、树体(整形修剪技术)管理,直接导致枣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下降,开花少、单位产量减少。

3加快南疆红枣规模化种植的建议

3.1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全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度

提高红枣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应用力度是促进红枣规模化种植的必然路径。立足新疆地区实际,编制红枣种植技术推广方案,使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设为切入点,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加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农广校等传播平台,把农技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构建连接农技专业人员、农村土专家、农业生产大户的农技推广应用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2延伸红枣产业链条,实现“一条龙”生产

畅通红枣市场信息的传递,改善提高红枣市场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立符合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实际的技术、经营、金融、资本等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生产、交易效率,真正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得实惠。加强红枣型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扶持、建强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民有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扶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红枣产业化经营当中,实现社会资本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业生产带头人,打造一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做好农业转移人口的转移安置工作,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变为享有平等社会权利的“城镇居民”,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3筛选改良适合地区种植和市场需要的红枣品种

枣树优良品种多元化品种是枣树丰产的基础,各地州在红枣发展中,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切实开展调查研究,在选优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红枣品种。应选择适于当地发展的2~3个优良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引起不良的市场效应和可能的病虫害发生,最大限度发挥良种的生产潜力,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品种结构上,应打破干鲜兼制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交通方便、具有保鲜措施的地区,积极建立制干、鲜食、兼用、蜜枣和观赏品种协调发展,早、中、晚熟品种有机搭配的布局。各地区考虑建立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园,要不断筛选经济效益高、市场对路的品种。

3.4建立健全市场引导管理机制

结合新疆地区的特点,政府部门要发挥好产业引导和产业支持力度,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红枣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金香,王艳,杨海菊.沧州市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2006(03).

新疆南疆高校 篇8

一、新疆南疆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的选择方法

结合农业特色产业的基本特征和新疆南疆地区的农业现状, 从相对优势、生产规模的角度选取以下几个指标作为新疆南疆农业特色支柱产业选择的依据。

(一) 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分析法

产值集中指数是用来反映新疆南疆农业特色产业的产出规模优势与新疆农业特色产业产出规模优势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产值集中指数大于1, 表明该区域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具有优势;若产值集中指数小于1, 表明该区域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不具有优势。产值集中指数并不完全表示某一种农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没有优势, 它只是说明某一农产品由于某种自然地理原因而暂时拥有的相对于其它农产品所没有的优势。公式如下:

其中η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产量集中指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值;qk为k区域农业产品总产值;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值;Q为上一级区域农业产品总产值。ηki反映第i农业生产部门与上一级区域相同生产部门相比的比较优势。

(二) 农产品专门化系数分析法

专门化系数是反映农产品商品生产能力的指标。但是它忽略了地区生产规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因此具有片面性。公式如下:

其中r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专门化系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n为k区域的人口总数;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N为上一级区域人口总数。rki反映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能力。

(三) 农产品产值比重分析法

产值比重是用来反映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在本区域内的规模比较优势, 农业特色产业 (产品) 的产值应该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值在该区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x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产业的产值;xk为k区域农业总产值。θki反映第i个农业生产部门在本区域的规模比较优势。

(四) 农产品单产指数分析法

单产指数是反映农产品的规模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i为k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的单产指数;qki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m为k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的播种面积;Qi为上一级区域农业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产量;M为上一级区域第i个生产部门产品的播种面积。

二、新疆南疆主要农产品的选择

(一) 主要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产值集中指数指标, 用1997-2006年10年的数据 (其中新疆南疆的数据包含南疆的地方和兵团) 分析如表1。

结合表1, 从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新疆南疆主要农产品中棉花的产值集中指数几乎在每年都位居第一, 其次是水果、粮食和果用瓜, 其中果用瓜的产值集中指数在2003年以后均大于1, 而蔬菜、甜菜、油料作物和薯类的产值集中指数在10年中均小于1, 这4个农业生产部门在产出规模上不具有优势;从纵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粮食、棉花、水果和果用瓜10年的产值集中指数都处于一种增长的趋势, 其中果用瓜的增长幅度较大, 其次是水果, 粮食和棉花的产值集中指数增长幅度较小, 从中也反映出果用瓜的发展潜力较大。综合以上分析从产值集中指数角度来看, 粮食、棉花、水果和果用瓜可以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来发展。

(二) 主要农产品专门化系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专门化系数指标分析如表2。

表2从横向反映出南疆主要农产品中棉花的专门化系数最高, 平均达到1.19, 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同期的新疆水平, 棉花的规模优势显著。其次是水果、粮食和果用瓜, 专门化系数10年的平均数分别为:1.13、1.04和0.87, 其中近5年来果用瓜的专门化系数逐年上升, 规模优势比较显著。而蔬菜、甜菜、油料作物和薯类的专门化系数均小于1;从纵向来看棉花的专门化系数波动较小, 粮食作物、水果和果用瓜处于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近5年的变化较明显, 综合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南疆棉花的专门化系数虽然高于新疆同期水平, 但是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2006年水果的专门化系数已经远远超过棉花的专门化系数, 发展前景较好, 果用瓜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粮食的专门化系数虽然大于1, 但是作为生活必需品应当控制粮食的对外商品交换, 确保南疆地区的粮食安全。而蔬菜、油料等的人均占有量较少这与新疆南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种植规模受到限制。因此从专门化系数角度来看可以选择棉花、水果和果用瓜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 而粮食这一产业 (产品) 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据2000-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及1998-2007年《新疆年鉴》和《兵团年鉴》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不同地区人口数计算得出。

(三) 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指标分析如表3。

从新疆南疆各种主要农产品产值比重10年的变化趋势来看, 粮食、油料、甜菜和薯类的产值比重总体上都是一种下降的趋势, 这些产业 (产品) 的发展由于缺乏政策的扶持和规模化种植, 市场的占有能力有所下降, 棉花这种农产品近两年的产值比重也有所下降, 这与棉花价格持续走低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棉花的种植面积在扩大, 单产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棉花的产值在南疆农产品中仍占有较高的比重。对于这些产业 (产品) 还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市场优势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作出评价。而蔬菜、水果和果用瓜的产值比重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也较大, 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这部分产业 (产品) 的发展;从横向来进行比较棉花的产值比重最高, 其次是粮食、水果和蔬菜, 随后是油料、果用瓜、甜菜和薯类, 综合分析得出:蔬菜、水果和棉花作为特色产业 (产品) 发展的条件比较充分。

(四) 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分析

运用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指标, 分析如表4。

结合表4可以看出甜菜和油料的单产指数都比较高, 这主要得意于新疆南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但是甜菜、油料反映规模优势的其它指标均不是很显著, 因此可以借助这些条件把甜菜和油料选择为新疆南疆部分区域的农业特色产业 (产品) 。近几年南疆粮食和棉花的单产都超过新疆同期水平, 尤其是棉花的单产增长较快, 这说明政府对棉花产业给予了很强的扶持力度, 加大了科技投入, 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同时粮食的安全问题也引起重视, 南疆地区既要发展特色产业也要保证粮食供给, 因此在粮食原有规模不变的基础上, 粮食单产在逐年提高。水果反映规模优势的其它指标均比较显著, 但是水果的单产指数在逐年下降, 因此要把水果作为新疆南疆的农业特色产业来发展, 应当把重心放在提高水果单位面积产量上。果用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结论

1.棉花在各个指标中都有比较突出的规模优势, 因此棉花作为新疆南疆首要特色农产品条件较充分。但是近几年我国棉花在价格上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棉花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产业 (产品) 应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度控制规模, 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 提高棉花的单产和质量, 打出新疆棉花的品牌。瓜果业在市场需求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将瓜果业作为新疆南疆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 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同时也应考虑提高水果的储藏技术, 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财力来支撑这一农业产业, 开拓水果新市场。

2.甜菜的市场优势和规模优势都较弱, 但甜菜的单产高, 含糖量高, 为新疆制糖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有利的条件。由于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较显著, 因此要做到合理布局, 在部分地区可以作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来发展。油料的市场优势较明显但除单产高于新疆同期水平外其它指标反映的规模优势都较弱, 所以不能将其作为整个新疆南疆现阶段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

3.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在各个指标中都表现平平, 若将此作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 发展前途不是很明显, 如果不能防范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将会直接影响到新疆南疆的安全和稳定,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确保粮食安全。蔬菜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虽然各个指标的规模有时表现都不很明显, 但是也应进行重点扶持。从专门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新疆南疆蔬菜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新疆同期水平, 产值在新疆南疆农业中也仅占据很小的比重, 大量的蔬菜还需依赖新疆南疆以外地区的输入, 这不仅造成蔬菜价格提高, 一定程度上造成这部分市场资源的流失, 因此还需适当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同时提高单产。

新疆南疆高校 篇9

1.1 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按照稳粮调棉兴果促畜的结构调整方针和南疆主要围绕发展特色林果业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要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棉花生产优势。突出发展特色林果业,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势特色林果面积迅速扩大,加强标准化优质果园建设和优质果品生产。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

1.2 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起色,农村二、三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发展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扶持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

2 南疆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 南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较低,投入(融资)能力严重不足,农民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全疆平均水平

2.2 农业结构总体优化不够

种植业中粮棉占据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林果面积扩大,但农户庭院式传统经营占比高,许多优势产品结构雷同,果品总体质量不高。果粮、果棉间作生产面积扩大,给粮食生产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畜禽养殖鲜有规模,多以传统养殖为主,现代畜牧业孕育程度低,还未成为南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3 结构调整受人口、资源、生态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

2.3.1 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高,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土地依赖程度高。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盐碱化、沙化程度高,适于耕作的面积较少,耕地面积难以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较小。

2.3.2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转移就业难、工资性收入低(把农民收入构成在此作全面分析)。

2.3.3 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结构调整面临“双重挤压”。

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林果产量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市场销售困难等问题,影响农民增收。

2.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孕育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够,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带动能力不足。

2.3.5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的能力不足。(包含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都比较落后)

3 推动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引领打造全产业链

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群体,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提高转化率、增值率,抓紧制定出台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行动计划。

3.2 加快构建南疆高标准农业生产开发平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突出抓好优势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建设,调整优化粮棉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农牧林结合,实现大农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一批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的产业发展亮点。

3.3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抓紧规划建设南疆地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继续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提升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继续在南疆地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标准化加工水平和包装品牌,力推一批原字号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有效对接的营销新模式。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南疆农业深度融入区外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惠兰.新疆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新疆南疆高校 篇10

贯彻《启动自治区2006年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的通知》精神, 对全疆各地社区护士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注册职业护士进行系统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使学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 掌握社区护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 从而符合社区护士岗位基本要求。

2 培训范围和对象

南疆各地州医院、社区注册职业护士。

3 培训模式及内容

培训班采用全脱产集中培训方式, 分为理论培训、社区实习和社区工作实践3个阶段。周一至周六全天正常上课。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中心提供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理论教学214课时, 包括:社区护理 (60课时) 、社区护理知识与技能 (100课时) 、社区特殊护理 (40课时) 、卫生法规 (14课时) 。实践120课时, 包括:内科护理 (1星期) 、外科护理 (1星期) 、急诊急救护理 (1星期) 、儿科护理 (2天) 、妇产科护理 (2天) 、选修科室 (3天) 。特别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培养, 突出学员对社区卫生知识、政策的理解和掌握, 增加《社区卫生政策详解》内容, 由校领导亲自授课, 宣讲社区卫生相关政策, 经理论学习后, 社区护士要接受3天的标准化护理实操训练, 方可进入医院、社区实习。结业考试由自治区全科中心出题、巡考、评卷, 考核合格者颁发《自治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证书》。

4 体会与思考

3年来, 在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 我们在社区护士培训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已培养合格社区护士200名。学员普遍反映社区护士培训对其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帮助很大。学员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和实习后, 其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受到各中心站领导、同行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但由于社区护士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 尚无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也无很多经验可循。因此, 在培训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

(1) 对社区护士培训班学员的报名条件加以限制。2007年培训班在单位推荐报名时, 由于无年龄和学历上的限制, 使得该班学员年龄跨度较大 (21~53岁) , 学历及原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学员素质差距悬殊, 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学员汉语程度较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整体学习效率与效果。针对这一问题, 2008年招生时卫生局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 对基层单位推荐学员在年龄、学历、汉语程度方面作了相应限制。

(2) 开展培训的关键是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针对目前参加培训的在职人员实际情况, 抓住关键性环节组织教学。一是大部分学员基础知识薄弱, 知识结构陈旧, 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进行授课。二是把重点放在观念、思维方式转变及整体化方法训练和强化方面。加强社区护士理论教学的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研究, 加强与其他地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学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工作热情, 对社区居民高度的耐心、同情心与责任心等, 职业道德教育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社区护士培训质量。

(3) 加强社区护士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护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2006年巴州卫校投资200多万购置了临床教学设备, 满足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实际操作需要, 师资、教学软、硬件设施改善为社区护士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性, 我们先后聘请各大医院内、外、妇、儿、妇幼、眼、口腔、康复、医学心理等学科资深专家, 担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师, 使师资力量达到社区护士培训要求。

(4)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目前, 社区护士实训基地共有9个, 分别是巴州人民医院、农二师库尔勒医院、库尔勒市第一医院、库尔勒市第二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团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萨依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基地的建立, 保证了学员能从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医疗服务等方面增加感性认识, 巩固了所学知识, 拓宽了视野。

(5) 重视社区护士培训后的继续教育。学员通过在职培训达到社区护士基本要求, 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之后, 还必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以便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 保持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社区护士教育不是短期的教育行为, 鉴于新疆目前的实际情况, 可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如函授教育、学术讲座、半脱产训练、短期培训。同时, 应制定相应配套规章制度。如将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作为职务晋升、执业资格评定的必备条件等, 从政策上支持社区护士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5成绩与经验

新疆南疆高校 篇11

【关键词】南疆 钢琴教材 多元化运用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一体的国家,应发展不同文化地区的本土化和多元化高师音乐教育。而高师音乐教育中,钢琴是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的观念是先导,教法是手段,而教材是调整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作为新疆南疆地区,完善钢琴音乐教师多元化教育是实现南疆音乐教育本土化、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挑战性的事。为此我们针对南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材运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教材运用现状

目前,与我国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相似,南疆地区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运用的钢琴教材主要是以根据1981年出台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我国第一套高师钢琴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四册,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车尔尼系列练习曲为主。[2]这两套教材在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教材按照难度分级,由浅入深,涵盖了练习曲、复调、古典奏鸣曲、中外各民族风格乐曲、钢琴伴奏曲、四手联弹和少数现代音乐等作品。虽然他们已是涉猎面较广的教材,但仅局限于两三套教材对因材施教的教材选择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三十多年过后的今天随着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数的增长,生源质量的提高,这两套教材已远不能满足当下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向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的南疆音乐教育,需要更多种类、更多层次、更高质量、更现代化、特色更鲜明的钢琴教材的补充,来实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课程与教学中的3、4条。

二、教材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南疆各县市乡镇实地调研,了解到南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受现代文明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中小学师资较内地和北疆地区相对薄弱,城乡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这样也对音乐教材的多元化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新疆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音乐教育专业的生源和教师数量迅速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师资队伍的年轻化,这一点在音乐教育学科起步较晚的新疆南疆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南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钢琴教师平均年龄虽有40岁,但年龄分布两极化明显,教师梯队青黄不接),年轻教师由于缺乏钢琴教学经验,对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搭配教材摸不着头脑。大部分年长教师思想较保守,仍遵循《钢琴教学大纲》(1981)的要求使用教材。诚然,教学大纲对规范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陈旧的钢琴教学大纲也使得每一节钢琴个别课的内容重复率极高,这样就严重违背了钢琴音乐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这也是造成南疆音乐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南疆音乐教育本科专业期末钢琴考试曲目调查显示,乐曲重复率一至四年级分别为5.88%、46.67%、20%、33.33%。练习曲重复率四年级最高,为33.33%(与乐曲重复的33.33%是同一名教师同一批考生)。重复率最高的作品为《钢琴基础教程(二)》中的《塔兰泰拉》,二年级的一个班达到13.33%。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教师对低年级教材中的曲目相对熟悉,这一点与许多高水平院校相反。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教师自身因素外,还与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少有一定关系。

三、改善教材运用的措施

郝思震(2009)认为现用的钢琴基础教材内容单一、陈旧不堪,缺乏先进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无法给予不同能力和程度的学生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新疆南疆地区这样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参照教育部《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原则和重点,现将初步研究得出的教材运用方法按实施步骤罗列如下:

(一)整理资源合理分类

多元化选择不等同于无筛选地任意选择。通过观察发现,南疆高师院校钢琴教师普遍缺乏对教材整理和分类的能力,这些能力必须通过教师自身有意识的学习才能得到。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对各时期各流派钢琴音乐的音响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音响概念的演变,和随之而来的键盘技术的发展,例如:和声的发展是如何从协和走向不协和?无调性音乐和序列音乐如何界定?钢琴音乐是何时从“歌唱性”变为“打击性”?琴内技术的出现和运用等。这有助于教师合理地按照程度和内容对教材进行纵向分类。其次,教师应该对新疆以及内地各民族音乐的调式、体裁和形式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以便针对各民族学生横向拟定多样性钢琴教材。这样无疑会对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联系课程精选教材

教材的運用在钢琴教学中与其它学科有较大差别。李斯特、莱谢蒂茨基等钢琴教育家运用传统钢琴教学“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就。这证明了钢琴教学并不需要固定的单元式教材,这样既能因地制宜地灵活应对不同个性和才能的学生,又能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固定化,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南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材设置几乎不考虑与所开设相关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样就有违学院派教学的严谨性。因此,对照《视唱练耳》、《和声》、《复调》和《曲式分析》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来合理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是精选教材的首要前提。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用

针对实际应用,选择钢琴教材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练习曲的价值体现在其能否为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提供服务,为其打好基础。南疆高师院校现用钢琴教材中的基本练习和练习曲几乎都是针对西方传统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作品而设定的,其功能也同样是服务于那些作品。在欧洲和美国不少钢琴教材中都加入了五声调式练习等民族调式的音阶、琶

音和和声练习曲。实践证明,这些极具针对性的练习对民族音乐调式音阶和声位置的熟悉大有裨益。

结合南疆地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能对所学乐曲有显著实效的基本练习和练习曲是系统学习各类作品的必要途径,是实现多元化钢琴教材运用的基础。

(四)分级教学合理结构

教材的拟定,必须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钢琴教学因人而异的特殊性决定了分级教学和与其相应的教材设定相对其它学科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设计一个钢琴课分级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必须按学习阶段分级严格分级,曲目范围要有详细的界定。借鉴武汉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音教系钢琴分级教学大纲的经验,综合各自优点将教材中的曲目按学习阶段分成4至8级,并注明相应学时。其次,要设定一种合理的考试方式。由于南疆高师钢琴学生整体基础较为薄弱,暂不能借鉴各大音乐学院音教系自选与抽考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现阶段可以采用较全面但分不同时间段考核的考试模式,即既能全面考察学生能力水平,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有能力完成的考试方式。再次,要附上相应的评分标准。内容包括各类考试占总分的百分比、评分档次及计算方法(可参照星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成绩计算方法)等。最后,附上辅助教材推荐目录。

(五)多元兼容合理搭配

新疆南疆地区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其他地区有较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一些文化兼容性和地域普适性。笔者认为多元兼容的高师钢琴教材搭配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为课程的总目标。高师院校培养义务教育师资,理应参照此目标。

2、文化多样性与一体性结合

要在南疆建立多元化音乐教育体系,实现跨文化交流应从多样化教材建设入手。南疆民族音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高师钢琴教材的建设应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辅以其母语文化的教材(纯粹的新疆民族音乐钢琴教材暂未被专门系统地大规模运用,适用性、代表性和艺术性等方面都未经全面考察,故暂作辅助教材),贯彻多文化一体的教学模式。

3、科学性与真实性兼备

民族音乐钢琴教材的编写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基于大量真实可靠的田野调查所搜集的素材,并经过高度嚴谨科学地再创作和编订,以便还原民族文化的真实性。

4、切实保障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以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教学水平、教师个人教学特点、学生能力水平和专业层次、教学失败后的补救等。充分利用现有可用的教学资源,并预留一些教师发挥个人创造力的空间,实现教材选择和搭配的理论与实践最优化。

(六)针对地域鼓励自编

为将教学工作更紧密地结合当地人才需求和就业需求,我们对2011-2013届南疆高师音乐学本科专业民族班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就业人数按单位分类进行了统计(见表-1)。统计显示,超过六成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工作,而教育对象几乎都是少数民族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对其本民族音乐有先天的乐感,但对其它民族音乐的感觉相对迟钝。这需要教师从其本民族音乐开始引导,使其逐渐接受多元音乐文化。而当地民族音乐钢琴作品数量不多,其中多数是取其民族音乐中的元素融合现代或汉民族钢琴音乐的作曲技法写成,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作品进行自创或改编。

要加强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自创和改编必须先有政策的引导。因此,建立完善的相关评价体系、奖励机制及产权保护是前提条件,以便在政策机制下,激励创作,保护权利,给予关怀,减少纠纷,从而达到提高当地音乐教育水平,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南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结语

总之,钢琴对于我们来说是件纯粹的“舶来品”,完全不接触西方钢琴作品,对钢琴教学来说,是本末倒置的。倘若教学中摒弃了南疆当地的民族音乐钢琴作品,既不能体现南疆高校音乐教育的特色,也不能顺应南疆当地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斌.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高师钢琴教材建设[J]. 交响. 2006(1)

[2]郝思震. 多元语境下我国高师钢琴教材的发展[J]. 音乐探索. 2009(4)

[3]教育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3/200409/3155.html

要加强艺术课教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4.各级各类学校艺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题组对南疆某高校音乐专业本科生2013-1014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钢琴考试曲目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

新疆南疆高校 篇12

关键词:经济差异,警戒水平,南疆

一、引言

南疆处于新疆南部, 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之间, 行政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简称巴州) 、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 (简称克州) 、和田地区5个地州共42个县市和兵团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田农垦管理局共56个农垦团场, 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据2006年统计, 南疆总人口为923.18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759.24万人, 占总人口的82.2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国家棉花基地建设、南疆铁路线开通, 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南疆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各地州之间自然社会条件、历史发展情况等各不相同,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经济与社会现象, 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不平衡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有关区域差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贡献及趋势分析、内陆与沿海经济差异、区域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关联分析以及海岸带经济状况分析、产业的区域差异分析等方面。这些研究中, 绝大部分是基于省级行政单元或更大级别单元的数据, 仅个别研究使用了县级数据。本文以新疆南疆为例, 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1997-2006年南疆五地州经济差异的总体水平、地州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变化作了定量研究, 建立回归模型, 力图通过数学模型使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 并探讨了地州差异警戒水平问题。目的在于为制定南疆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能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划单元的确定。

区域差异的研究总是针对特定的大区域中特定的区划系统而展开的, 胡鞍钢等研究认为区划单元愈小, 区域间差异的测度值愈大。区划单元的确定应根据研究的需要, 主要有行政区划法、经济区划法、聚类区划法等。行政区划法是以各级行政区划单元为研究的区划单元;经济区划法是以各级经济区系统为研究的区划单元;聚类区划法是以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一类区域为研究的区划单元。根据南疆的特点, 本文以行政区为研究的区划单元, 即以南疆五地州为研究单元。

2. 变量指标的选取。

任何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测度, 总是在对某些已确认为能够衡量各区划单元整体经济状况的特定指标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指标的选定首先要具有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区域范围大小、人口多少不同, 任何具有区域间可比意义的用于衡量各区域经济状况的单项指标, 一般应带有人均性质。用于衡量区域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产出指标、收入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三类。产出指标现通用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收入指标现通用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 (PDI) , 联合国曾推荐用人文发展综合指标 (HDI) 来衡量区域的生活质量。其中, PDI还不是我国统计核算体系中的常设指标, 只能通过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资料计算得出;HDI计算较为繁琐, 首先分别用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人均GDP、人口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这四项指标来衡量各区域生活质量状况, 再通过取特定的权数计算出用于全面衡量各区域生活质量状况的综合性指标HDI, 权数也难以确定;而人均GDP是目前我国统计核算体系中的常设指标, 可比性强, 且易于操作, 本文选其为变量指标。

3. 区域差异量度方法。

区域差异量度方法主要有多指标综合测算法和单指标差异量度法两种。多指标综合测算法是基于能全面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指标体系, 通过计算区域内各区划单元的各项指标得分进而计算其综合得分, 在比较各单元的综合得分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目前综合测算法较通用的有综合指数测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多指标综合测算法虽然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差异状况, 但由于各研究者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不同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测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差异, 对同一问题计算结果可能相差很大。单指标差异量度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所选指标的绝对差异 (极差、标准差、离差等) 和相对差异 (极差系数、标准差系数、比率等) 来测度区域差异。绝对差异仅表示指标数值方面的差异, 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 因而不同时间、不同物价水平、不同指标之间可比性较差;而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 没有量纲, 因而不受时间、物价水平、量纲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广泛的可比性。但是当指标量大、量纲大时, 较小的相对差异中可以隐藏着较大的绝对差异。因而应视研究目的、对象的具体特征选用相应的度量方法, 多数情况下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考虑。

三、南疆五地州经济差异动态变化分析

1. 经济差异总体水平动态变化。

为了定量测度研究区地州间经济差异总体水平, 将南疆五地州作为研究的区域单元, 从产出角度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作为测度地州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 用标准差 (St) 和标准差系数 (Vt) 测算地州经济差异的总体水平:

式中:Yti为第t年第i个区域的人均GDP, N为区域的个数, Yt表示第t年整个大区域的人均GDP的平均值, 其值有两种取法, 一是用公式 (3) 计算:

即计算N个区域的人均GDP的算术平均值。二是将N个区域看成是一个大区域而直接求得, 即整个南疆的人均GDP。由于统计年鉴是对各地州分别进行统计的, 而本研究目的是求得地州间差异, 故采用第一种方法, 全部使用各地州的统计数据。

S表示绝对差异, V表示相对差异, S、V各有侧重, 因此测定区域差异时S、V需同时考虑。根据公式 (1) 、 (2) 计算1997-2006年各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可以看出, 1997年以来研究区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总体上是扩大的, 其中绝对差异逐年扩大 (2000、2001年除外) , 相对差异的变化呈波浪式上升。现为定量研究绝对差异随年份的变化规律 (以1997年为研究的起点年) , 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其中x代表年份, y代表绝对差异, 可以得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中, R2=0.9074, P<0.05, 说明拟合效果好。绝对差异随着年份的增加呈直线上升。

为进一步探讨各地州人均GDP的频率密度分配曲线的对称 (或偏态) 情况, 引入偏态系数Ct, 其值由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Vt由公式 (2) 求得。Ct=0称为正态分配, Ct>0称为正偏分配, Ct1, 说明它是正偏分配, 且偏离正态分配较远, 2001年达到最大值, 为1.56。巴州人均GDP较高, 是南疆平均值的2~3倍, 对这一现象起到决定性作用。

2. 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1) 各地州与整个南疆平均水平比率的变化。

通过对比各地州人均GDP与整个南疆人均GDP的比值, 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2001年之前, 只有巴州高于整个南疆平均水平, 2001年之后 (含2001年) , 阿克苏地区也超过整个南疆平均水平。1997年最高的巴州, 其比率为2.22, 最低的克州, 为0.40, 两者相差1.82;而2006年最高的巴州为2.80, 最低的和田地区为0.32, 两者相差2.48, 高低差距越来越大。喀什与和田两地区的比率在减少, 而巴州、阿克苏地区和克州的比率在增大。若根据各地州人均GDP与整个南疆平均水平的比率将整个南疆地州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高 (比率大于2) 、较高 (比率介于1.2~2之间) 、中等 (比率介于0.8~1.2之间) 、较低 (比率介于0.6~0.8之间) 、低 (比率小于0.6) 5个等级, 则巴州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显著高出整个南疆平均状况, 其人均GDP的比率大于2, 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自2002年始, 阿克苏地区人均GDP的比率超过1.2, 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克州一直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而喀什、和田两地区却由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降为发展水平低的地区。

(2) 各地州相对发展速度的差异。

在测度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上, 本文引入一个能反映相对增长量差异的指标, 即相对发展率 (Nich) 。它不同于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的增长率指标 (如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等) , 能准确地反映各地州发展情况,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对发展率表示各区域在某一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整个大区域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 其值可由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Y2i和Y1i分别代表第i个区域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Y2和Y1分别代表整个大区域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通过计算得出1997-2006年各地州人均GDP的Nich值, 可以看出, 各地州的相对发展率相差很大, 最大的是巴州, 为3.27, 最小的是和田地区, 为0.08, 二者之比约为41:1。五地州中, 只有巴州和阿克苏地区的Nich>1, 即其人均GDP的增量大于整个南疆人均GDP的增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发展快, 低的地区发展慢, 势必扩大地州间的差异。

四、地州差异警戒水平探讨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效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 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所以效率和公平缺一不可。然而, 在一定时期, 两者是有矛盾的。有经济学家曾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杠杆系统中力和力臂的关系, 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试图省力 (获得公平或效率) , 就不得不暂时付出延长力臂 (牺牲效率或公平) 的代价。要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就应该选择好恰当的“支点”, 即保持适度的差异, 称之为区域差异警戒水平, 在这适度差异下, 既能满足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高速度, 又能保障落后地区的利益。

整个南疆GDP增长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之间的关系, 以S (人均GDP的标准差, 单位:千元) 为自变量、Y (整个南疆GDP增长率, 单位:%) 为因变量, 利用SPSS曲线参数估计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一系列回归模型, 其中如下模型:

的显著性最强, 其复相关系数R=0.875, 曲线拟合效果较好, 故选用此模型表示Y与S的关系。

对 (7) 式求导得S=3.8254时Y有极大值10.17%。即可以认为区域差异警戒水平是人均GDP标准差为3825.40元。从理论值看2002年整个南疆人均GDP的标准差达4275元, 已突破警戒水平, 并且存在一直增大的趋势, 这说明有必要采取适度均衡的发展政策, 以控制差异的扩大。由于作为经济效果的区域经济差异相对于经济行为来看, 具有滞后性, 要将地州经济差异正好保持在警戒水平上, 使经济运行处于理想状态, 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 可以通过政策调控使地州差异保持在警戒水平附近作小幅度波动, 正确处理倾斜与均衡的关系, 使区域经济接近最优状态。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一个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水平、速度、规划目标等诸多因素的系统问题, 但为了定量研究的方便, 用Y代表效率, 用S表示公平程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Y还受到国家经济政策、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用 (7) 式求导得出的仅仅是理想化的区域差异警戒水平, 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建立了警戒水平以后, 便可对地州差异进行跟踪监测, 并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措施以保证区域经济运行处于良性状态。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差异较小时, 可采取倾斜发展摸式, 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地州, 以提高总体经济实力。当差异不断扩大并逼近警戒水平时, 可采取适度倾斜与均衡发展模式, 既保持一定差异水平优先发展发达地州, 又重视落后地州的开发以避免两极分化。当差异越过警戒水平, 应采取差异控制政策, 促使地州差异回落, 进而带动整个南疆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1. 结论。

本文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 定量研究了1997年代以来新疆南疆地州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总体上在增大;从各地州人均GDP与整个南疆平均水平的比率变化上看, 1997年巴州最高, 为2.22, 克州最低, 为0.40, 两者相差1.82, 而2006年最高的巴州为2.80, 最低的和田地区为0.32, 两者相差2.48, 高低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对地州差异警戒水平分析知, 差异警戒水平是人均GDP标准差为3825.40元, 2002年整个南疆人均GDP的标准差达4275元, 已突破警戒水平, 并且存在一直增大的趋势, 这说明有必要采取适度均衡的发展政策, 以控制差异的扩大。

研究结果也表明用整个南疆GDP增长率与人均GDP标准差之间的回归函数的极值的方法研究区域差异警戒水平值, 可使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易行, 得出的结论比较符合实际。正如一些学者认为, 单纯用人均GDP的差异表示区域间经济社会差异仍然有些偏颇, 本文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地州社会经济差异的研究, 力争对新疆南疆地州差异状况有更深入的剖析和理解。

2. 启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当然,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区域间适当的经济差异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的赶超动力。但是, 区域经济差距的长期扩大或是过大, 就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 区域差异的严重化不仅可以导致产业结构断层、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等现象的发生, 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还能影响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 造成社会动荡。同时区域差异的存在还将带来人口过度迁移、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失、大城市拥挤、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外许多经验都已表明, 区域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 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

上一篇:卫生饮食下一篇:改良张力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