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栏

2024-10-15

特色专栏(共3篇)

特色专栏 篇1

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不实传言和虚假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其中的一些谣言具有极强的危害性,不仅混淆视听,误导舆论,而且对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产生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媒体发出真实准确、客观权威的声音,以正视听,净化舆论空气。《人民日报》果敢地挑起大梁,创办“求证”栏目,帮助受众去伪存真、辨别是非、了解真相。从“求证”专栏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1“求证”专栏创办的背景

微博、微信这一类“自媒体”的出现,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舆论生态已然形成,从前如同“王谢堂前燕”的媒体仿佛一下子就“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造成了真假信息鱼目混珠,再加上网络传播的受众广、范围大、放大效应明显等特点,容易导致非理性情绪迅速蔓延,使一些不实新闻和谣言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我国正处于快速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网民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1月27日,党报《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首次创办了深度调查性报道栏目“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2“求证”专栏报道特色分析

2011年1月,“求证”专栏创办,历经4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自身的报道特色:“求证”栏目以证伪为主要功能,以事实证据说话。

2.1不预设立场地搜集正反方证据

“求证”主要就是证伪,但在最初策划时,栏目组并不会预设立场,也不会先入为主认定谁对谁错,而是一边搜集正方证据,一边搜集反方证据,始终保持中立、客观,传言的真假,一切都是以事实来说话。

2.2深入现场,获取证据

“求证”的最主要目的是辟谣,这就要求报道的稿件一定要经得起反证,不留一丝疑点,核心证据是不可缺失的。比如,“求证”的开栏报道——《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针对一些媒体有关“郑东新区是‘鬼城’、空城”的说法,“求证”栏目约请了分社记者,从郑东新区的居民入住情况和企业入驻情况这两方面进行调查,充分证明了鬼城的说法并不属实。

2.3多个信源互证,正反观点交锋

让不同立场的当事人都表达意见,正反观点交锋,达到一个话语对等。多个信源互证,力求最大限度接近真相,这样调查成本虽较高,但对提升调查可信度、增强文章说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韩晓丽曾提到过有关《“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说法不准确》报道的报道经过。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网上对失踪人员数字的传言较多,相关部门作了回应,但网上的质疑一直未停,“求证”栏目的记者和编辑为确保每一条信息都准确无误按照网上失踪人员名单中所附的亲友电话,逐一核实29人的确切去向及是否平安。

3“求证”专栏对于新媒体时代记者报道的启示

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给人们一个真相,所以“激浊扬清”成为最稀缺的价值,“求证”在明确这一点后顺势而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给我们启示就是:

第一,记者要坚持新闻专业精神,要有“刨根问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的“深挖”精神。现在,引用《南方日报》的一句口号就是“深度决定成就”,但在揭露新闻真相的路上记者总会收到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牵绊,所以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真相,必须要不怕困难、顶住压力、迎风而上,坚守专业精神。

第二,记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发生的变化,明确职责重新进行价值定位。“草根传播”和“公民记者”改变了新闻传播与信息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所以,记者必须改变视角,向受众提供更加专业的观点、更清晰、更加真实的解释,满足受众更深层次的需要。

4结语

“求证”专栏的开栏,更多可以看作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与坚守,这是社会之福,民众之幸。“求证”的报道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蓄意割裂社会、制造恐慌,影响稳定的传言,净化了社会舆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我们期待着“求证”能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为我们展现出更加完美的舞姿。

摘要:《人民日报》的“求证”专栏在开栏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在2013年更是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知名度也是节节攀升。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人们对于这些信息真假难辨,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声音来为人们揭露真相,激浊扬清。这样“求证”以证据为核心、深入现场搜集证据,保持公正立场等的报道方式,就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本文试图对“求证”专栏的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记者如何坚守专业精神提供借鉴。

关键词:求证,人民日报,报道特色

参考文献

[1]韩晓丽,罗彦,肖潘潘.探索以证据为核心的调查性报道——从人民日报“求证”栏目两年实践说起[J].新闻实践,2013(3).

[2]陈利云.一问:人民日报为何要“求证”[J].新闻实践,2011(7).

[3]韩晓丽,孟辉,罗彦.辟谣,也要看到谣言背后的情绪——《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辟谣经验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2(5).

培植有特色的言论专栏 篇2

一、设置独具特色的言论专栏, 适应各种层次读者的需要

栏目是言论的生息地, 是体现报纸立场与观点的更为直白的载体。目前, 《山东钢铁》报的言论栏目, 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而设置生长的——时下的山钢集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改革时期的推动者, 也无可逃遁地要成为这一时期的被触动者。因此, 在这个时期中, 这个企业的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命运, 是作为该企业报纸所要紧密关注、积极表达的主题。《山东钢铁》报在言论专栏的设置上下功夫, 为读者提供广开言路的平台, 形成了以社论、述评为主打, 时评、个论为补充的多层次架构, 也因此可以体现不同层次的声音, 吸引不同层次读者的关注, 并随着时间和读者的认可, 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其一, 配合新闻设置言论专栏, 给读者以深层次的启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 报纸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都离不开言论的引导。同时, 配合新闻提供的事实, 有事可评, 有理可述, 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如《山东钢铁》报设置了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栏目。例如, 在“五一”劳动节之际就刊登了社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专门评论集团多名职工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起到了深化新闻主题, 给读者以深层次启示的重要作用。

其二, 在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向的大事, 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设置专项性专栏, 不吝版面进行系列评论, 根据企业特殊时期的工作重点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 为企业的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如山东省委下发文件开展学习“山钢援疆精神”的活动后, 《山东钢铁》报刊发了《喀什作证》系列评论5篇, 号召全集团干部职工向喀什项目团队学习。再如, 2013年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之后, 《山东钢铁》报密切关注, 相继刊发了系列述评9篇, 解读会议精神和改革方向。这些重大事件的评论文章, 拥有众多读者, 受到广泛关注。

其三, 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设置小的言论栏目, 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例如, 微论坛、群言广议、有感而发等栏目, 专门关注职工思想动态, 以活泼、跳跃、幽默、精简的文字论说, 作为补充评论形式的。例如, 《让学习成为一种工作方式》《怎样的祝福感动了你》等, 使读者倍感亲切, 深受欢迎。

二、用特色言论文章创“名牌”言论栏目

专栏的特定形式往往要产生一批具有本专栏特色的文章, 专栏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内容的特色促进一个专栏创出独有的特色。《山东钢铁》报的言论栏目体现出鲜明的贴近性和进取心:第一, 紧跟新闻评论, 尤其是能够折射出山钢转型变动脉搏与得失的时事时局评论。第二, 摒弃就时事由头讲众人皆知的逻辑与观点的文章, 刊发能够表达独特认知价值的新闻评论。第三, 在特别强调独特认知价值的同时, 还期待文本价值, 也就是那些精心布局、费心行文的漂亮文章。

有特色言论也是形成专栏特色的基础。《山东钢铁》报从组建之初就设立了短评专栏“群言广议”、“有感而发”, 今年又增设了“微论坛”, 4年间发表言论近百篇, 以自己的特色创成名牌栏目, 关键是这个栏目所发的文章都有特色。这些言论区别于大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 每篇都是来自实际的工作和生活, 由小见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 《啤酒瓶还能用来做什么》《直面挑战砥砺前行》等有特色的言论, 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言论发在固定的专栏里, 就会增强栏目的特色, 这个栏目就会有生命力。

三、培养巩固言论写作队伍

巩固有特色的言论专栏, 没有一批言论写作队伍不行。《山东钢铁》报在巩固和培养有自己写作风格的作者队伍上, 主要在以下两点:第一是考虑到评论代表报社的立场与洞见, 需要与报社的关注与思考高度契合。因此, 大多由报社内部的记者和特约评论员执笔, 强调庄重精练的风格, 提高评论的档次, 对一些思维敏捷、观察力强、明辨是非、写作有特色的同志, 开辟相应的栏目, 对他们的写作风格给予保留和支持。今年在一版开辟的“微论坛”, 总编在开篇写了《把各项工作全面提速》的文章, 关注企业“改革发展年”身边的变化, 为培植这个言论专栏的特色开了个好头, 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以外, 《山东钢铁》报还请一些政策水平高的各级领导撰写言论, 请熟悉业务的行家写言论, 请基层的群众写言论, 广开言论。

特色专栏 篇3

一、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方法

《经济学人》的受众群体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国本土的读者;另一部分是中国的读者。虽然这两部分读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背景,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作为《经济学人》杂志的读者,他们都是商业社会的中上层人群。另外还有一部分读者,是中国的高校大学生。两部分人群的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价值观的取向,基本上代表了当代社会的潮流。

《经济学人》中的中国报道有着深厚的中国特色。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美国读者来说,这个栏目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猎奇的心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经济学人》杂志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引起民族共鸣,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经济学人》杂志正是抓住这两个特点,从语言方面入手,对读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用实例来说明。

1、完全音译

(1)Kongfu is a traditional tradition sport item,which contains a series of actions.(Economist Aug 22,2013)

( 2) By Chinese tradition, the core concept of fengshui, is…(Economist,Apr 4,2013)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完全音译能够很好调动母语使用者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但事实上,完全音译在《经济学人》杂志中并不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读者,母语为英语的读者认为这种音译的方法很难接受,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词汇到底传达的是什么意思。相比于完全音译,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能更好的传递文化含义。

2、音译加注释

(1)The new proposals have drawn tens of thousands of comments on Weibo,China`s version of Twitter,with older children saying they heard similar ideas of reform when they were at school then years ago, but nothing changed.(Economist, Sep 7,2013)

(2)Maoists have urged that December 26th be declared“Mao Zedong shengdanjie” . The term shengdanjie literally means“ scared- birth festival”and also happens to be the Chinese word for Christmas.(Economist,Dec 7,2013)

音译加注释,是《经济学人》杂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翻译方法。通过例(1)可以发现,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更好的传递了词汇的意思,使读者对词汇的理解更加到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是否能将原文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出去,主要依靠后面的解释。例(2)中,汉语中并没有“毛泽东圣诞节”的说法,汉语正确的说法是“毛泽东诞辰日”。由此可见,《经济学人》杂志中注释部分的译文,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3、完全直译

完全直译,就是逐字翻译,就是按照汉语字的组织形式,一一将其对应成英语形式。请看以下几例:

( 1) Another sign of Mr. Xi`s tough political line has been his campaign to persuade citizens to display“ three self-confidences” .(Economist,Jun 29,2013)

( 2) Mao`s death in 1976 brought to an end the last spasm of violence in his name,the Cultural Revolution.

这两句都是完全直译的例子。很明显,完全直译的方法,为文章添加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些词汇的运用使中国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完全直译的方法采用不当,会造成貌合神离的现象,表面上符合语际间的转化,但是译文读者并不明白作者这些词汇代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样就给读者带来了不便。但是通过统计发现,这种译法在中国专栏中并不罕见。由此可以发现,这种完全直译的策略给读者造成了阅读距离,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感,反而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4、直译加解释性文字

直译加解释性文字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完全直译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从这点上说,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与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具有相似性。因而,在《经济学人》杂志中直译加解释性文字的方法被广泛使用,甚至超过了音译加解释性文字。

(1)“Naked marriages”,as property-less ones are known, are endorsed by increasing numbers of young people.(Economist,Jul13,2013)

(2)These include Cantonese(which is spoken by more people than live in France)(Economist,Sep 7,2013)

以上2例都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1采用了插入语的方式,例2采用了括号里加注或破折号解释的结构。这些句子的解释简单有力,在不涉及政治因素的基础上,很好地解释了汉语词汇的意思。这种翻译策略在保留汉语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而合理的解释拉近了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因而受到更广泛读者的喜爱,这也是直译加解释性文字能够超越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法,成为《经济学人》杂志最常用的翻译方法的原因。

二、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学人》杂志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多为“译补相结合”方法,单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经济学人》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中国的译者学习。它并没有机械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搬到他们的杂志中, 而是认真分析这种词汇背后的意义,并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给出其本质含义,这也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读者多半是社会精英的原因之一。

另外,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相比较这两种方法,单纯直译或者音译的例子并不多,因为这两种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层面来说,本身就有局限性。它们很难满足文化间的转化,容易造成误解。而“译补相结合”的办法,从某种层面上说,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摘要:创建于1843年的著名杂志《经济学人》近几年对中国的报道增多。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杂志多采用异化翻译。这种翻译方法取决于杂志的定位,同时影响着外国读者对中国的态度。同时,《经济学人》的翻译策略对我国读者也有很多启示。

上一篇:课堂教学下一篇:高职数学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