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红枣

2024-05-17

特色红枣(通用4篇)

特色红枣 篇1

1 前言

枣树是原产我国的特有经济树种, 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红枣产业于近30年来发展迅速, 总产量和栽培面积大幅度提高。河北省唐县大红枣的栽培历史悠久, 久负盛名, 为枣中之上乘佳品, 以肉厚、皮薄、核小、个大而著称。唐县大红枣干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如铁、磷、钙、维生素、蛋白质等, 含糖量高达60~70%, 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唐县大红枣早在清朝的时候就被康熙皇帝亲定为皇宫贡枣, 在2006年于河北省首届名优果品展评会上荣获金奖。2008年在第十二届中国 (廊坊) 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名优农产品, 2009年2月1日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由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 。近年来, 唐县将红枣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 制定了红枣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专门规划, 并结合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等工程项目扩大种植面积, 利用野生资源实施酸枣嫁接工程, 优化品种结构。目前, 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1.1万hm2, 常年产量超过两万t, 年产值1.17亿元。本文就唐县特色红枣产业发展的思考进行探讨。

2 实施红枣烘干棚工程, 促果农增收

红枣需要制干后才能长期保存和上市销售, 由于种植分散, 季节性强, 产品批量小, 其干制过程大都由农户自行完成, 而且多采用自然晾晒方式, 这些方法受天气条件等制约因素很大, 由于缺乏必要烘干设施, 造成了大量大枣损坏, 影响了广大农户的收入。唐县围绕“减损增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质提升”的目标, 以红枣储藏、保鲜、干燥等主要初加工环节为重点, 选择技术成熟、推广条件完备、预期效果显著红枣烘干棚技术进行普及推广, 通过财政适当扶持, 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改善初加工设施条件, 使农产品产后损失率大幅下降。实现高品质干制后, 能降低红枣的水分、增加可溶性物质的浓度, 使制品保留原有的营养成分、口感风味;抑制所含酶的活性, 不给微生物繁衍提供可乘之机, 产品不易腐烂, 延长存储期;有效降低产后贮藏、运输、流通等困难, 减少收后损失, 增加附加值。

3 强化领导, 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为保证红枣产业快速发展, 唐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唐县特色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负责全县红枣产业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及督导协调等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制定红枣产业发展规划, 及时掌握生产动态, 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 为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当好参谋。全县共新发展290万株酸枣嫁接大枣, 0.43万hm2红枣。同时, 还应该健全体系, 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1 健全服务网络

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的标准,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 克服技术棚架现象。县林业部门负责红枣实用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 建立培训机构, 适时组织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作用, 确定技术人员负责红枣技术的推广和传授, 解决枣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各产枣重点村要根据枣树面积, 确定1~3名农民技术员, 负责本村的红枣技术推广和传授。农民技术员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 工资发放与效益挂钩, 根据辖区内枣树667m2效益, 确定工资发放标准。

3.2 完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中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加大红枣专业协会和农民经济全作组织建设的扶持力度, 挖潜红枣生产潜力, 拓宽销售渠道, 开拓红枣市场。

3.3 与全国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

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热心支持唐县红枣产业发展的高层专家咨询队伍, 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武装和提升唐县红枣产业。干部培训基地定期举办红枣丰产管理技术培训班, 有效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枣农的科学务枣水平。积极与人事主管部门进行协调选调和聘请农业技术人员, 并采取选派在职干部到农技校学习的办法, 加强红枣队伍建设力度, 为提高红枣产业科学化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4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红枣效益

应该以产业链条开发为载体, 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 不断拓宽枣农增收渠道, 拓展红枣产业功能。

4.1 对民营经济进行大力发展

鼓励有基础的个人或者村庄大力建立红枣经营加工联合体, 发展大群体、小规模的红枣加工实体, 使得特色红枣产业能够增值增效。

4.2 应该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 让带动能力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红枣加工企业带动农户、种植基地发展。例如, 唐县就先后扶持绿源果品厂、唐县红枣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提升红枣附加值, 优化开发加工产品, 促进特色红枣产业优化升级。

摘要:河北省唐县大红枣的栽培历史悠久, 久负盛名, 为枣中之上乘佳品, 以肉厚、皮薄、核小、个大而著称。唐县大红枣干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如铁、磷、钙、维生素、蛋白质等, 含糖量高达6070%, 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从实施红枣烘干棚工程促果农增收;强化领导, 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红枣效益等方面就唐县特色红枣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特色红枣,产业发展,唐县

参考文献

[1]曹有福, 李树君, 赵凤敏, 苏丹.我国红枣开发加工现状、问题及对策[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9 (04) .[1]曹有福, 李树君, 赵凤敏, 苏丹.我国红枣开发加工现状、问题及对策[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9 (04) .

[2]苏敏.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 2007 (03) .[2]苏敏.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 2007 (03) .

[3]李林, 张文新, 苏柳芸.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北方果树, 2008 (01) .[3]李林, 张文新, 苏柳芸.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北方果树, 2008 (01) .

[4]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果农之友, 2008 (03) .[4]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果农之友, 2008 (03) .

[5]李林, 倪座山, 张文新, 苏柳芸.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J].落叶果树, 2008 (03) .[5]李林, 倪座山, 张文新, 苏柳芸.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J].落叶果树, 2008 (03) .

特色红枣 篇2

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材料

创建红枣一流企业 打造红枣驰名品牌

延川县宏达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红枣深加工、汽车维修和饮食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创建于1999年5月,注册资本2100万元。公司总部位于延川县北新街,下设红枣深加工厂、汽车修理厂、丰源酒店、宏达延安分公司、西安采供站,现有固定员工136名。

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产品质量为根本,经过短短十年时间的艰辛努力和拼搏创新,使公司由小变大,多元化经营,由弱变强,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公司拥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和AA级信用等级。曾先后被省工商局评为“全省明星私营企业”、被省乡镇局评为“经营管理先进企业”、被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授予“陕西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企业”、被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等14家单位联合授予“社会诚信单位”、被延安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延安市重点项目,被延安市消费者协会授予市级“诚信单位”、被延安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连续八年被延川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私营企业”和“纳税大户”。2009年7月

1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秦晋峡谷地带是陕北红枣的优生地,总种植面积达500多万亩,给规模加工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供应保障。延川县是延安市唯一的红枣产业大县,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延川红枣产业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枣农的栽培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全县枣林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红枣3.1万吨。但延川现有的红枣加工企业经营模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规模小而分散,加工能力低下,加工技术落后,品牌培育滞后,组织化程度低。红枣加工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延川红枣产业的发展,成为红枣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开发红枣系列产品,推进我县农业产业进程,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真正将延川红枣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辐射带动更多的产业兴起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2007年公司决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马家河乡工业园区枣湾村新建红枣深加工厂(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实施万吨红枣深加工项目。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12538m,总投资6551.7万元,依靠自有资金完成了3000多万元的投资。其中工程建设投资5467.5万元,占总投资的83.5%,试产期流动资金1084.2万元,占总投资的16.5%。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建成红枣

2浓缩汁、红枣速溶粉、红枣酱、蜜饯、干制红枣和冷储鲜枣六条生产线,可形成红枣加工、研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可生产红枣浓缩汁、红枣速溶粉、红枣酱、蜜饯、干制红枣、冷藏鲜枣6大类100多种系列产品,仓储能力达到4000吨,总产量达到1万吨,年产值可达1.6亿元,上缴税金2521.1万元,税后利润达到1949.9万元。据可行性论证分析,投资利润率为29.8%,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5%,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67年,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36.4%,安全幅度率63.6%。该项目建设期资金全部由公司自筹解决,投入生产后需生产流动资金2000万元,拟以参股入股、借贷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各界或金融系统筹措解决。

该项目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延安大学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本公司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的高起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红枣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低温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真空抽提、真空喷雾制粉和冷藏保鲜、低温仓储等高新工艺技术。为了达到国际食品卫生和环保要求,我们严格按照HACCP认证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纯净水处理车间和污水处理设施及先进的烟尘处理设施设备,生产工艺用水全部采用纯净水,“三废”排放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这是目前红枣生产厂家都没有的工序。在建设红枣深加工厂的同时,同步建设省级红枣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专门研究开发红枣精深加工及枣果鲜储系列产品,结合延川独有的剪纸、布堆画建立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使产品始终处于全国红枣加工行业的领先水平,形成红枣加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包括主生产车间、蒸汽烘烤车间、纯净水生产车间、冷藏库、气调库、常温库、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办公住宿等建筑工程和供水供电设施建设工程,生产线设备已经签订合同在有资质的食品机械生产厂家定点生产,预计今年八月份即可安装调试就绪,九月份投入生产,2012年达到生产设计能力。

特色红枣 篇3

一、做法及成效

㈠政策扶持扩规模坚持把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 成立红枣、葡萄等产业发展专项领导小组, 研究出台《红枣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临泽县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临泽县设施葡萄发展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连续六年出台县委“1号文件”, 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 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5亿元,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行动计划, 扶持农户发展红枣、葡萄、蔬菜、草畜四大优势产业。对新建的连片10亩以上矮化高密枣园、连片100亩以上老枣树更新复壮示范点、连片50亩以上的葡萄种植示范点和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红枣专业村, 分别给予每亩补助资金1000元、300元、300元和每个村1万元的资金扶持, 形成了政府扶持、农户自筹、项目倾斜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 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积极性。目前, 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13.2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1.7万亩, 年产量分别达2.16万吨、5200吨, 产值分别达1.3亿元、0.42亿元。

㈡科技支撑增效益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按照实际、实用、高效的要求, 邀请专家学者, 通过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 为林果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促进了技术人员、村社干部和农户管理观念转变。抢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机遇, 公开选聘特色林果业农民技术员16人 (红枣6人, 葡萄10人) , 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投资1400多万元, 建成占地面积510亩的特色林果示范园, 引进红枣、葡萄、桃、梨、杏、核桃和苹果等7大类50多个品种苗木32000株, 进行不同栽培密度、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为特色林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打破红枣不修剪的传统栽培管理模式, 积极推广酸枣直播建园、老枣树更新复壮、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等实用技术, 引进哈密大枣、骏枣等优良品种10多个, 临泽小枣品质不断提升, 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和“甘肃十大名果”。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发展模式, 全面推广设施葡萄延后栽培、荒漠区半地下式无支柱日光温室建造等先进技术, 配套高效节水滴灌、机械自动卷帘、沼液施肥等先进设施, 形成了以日光温室葡萄供应元旦、春节市场为主, 钢架大棚葡萄供应“十一”前后市场为辅, 露地鲜食葡萄供应日常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各季节鲜食葡萄供应格局, 先后荣获“全国晚熟、晚采优质葡萄金奖”、“全国设施延后葡萄金奖”、“第十一届、十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金奖”、“甘肃十大名果”等殊荣。

㈢彰显特色树品牌坚持以绿色、有机、原生态为基本取向, 制定了《临泽小枣栽培 (绿色食品) 技术标准》《临泽县设施葡萄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标准》, 加快推进红枣、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确定新华镇大寨村、沙河镇兰堡村、鸭暖乡昭武村、平川镇芦湾村等10个红枣专业示范村, 通过加大资金扶持, 强化技术服务等措施重点进行培育, 带动全县发展红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近4万亩, 临泽小枣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临泽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临泽小枣)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园区带大户, 大户带农户”的发展模式, 狠抓葡萄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 形成了以银先、兴科、红桥、丝绿花等12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为龙头, 红沟、友好、三二、小鸭、向前等10个葡萄专业村为骨干, 种植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体系;注册了“银先”“遇仙桥”“丝绿花”等红提葡萄品牌商标, “银先”牌葡萄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㈣多措并举促流通支持各类经济主体和能人大户参与果品加工、运输、包装、贮藏保鲜, 建成果品冷藏保鲜库14个, 存贮能力达8600多吨, 成立了红枣专业协会1个、专业合作社12个, 成立葡萄协会1个, 专业合作社10个, 从林果产品运销大户中选聘26名运销经纪人, 专门从事林果产品的流通销售工作, 确保了林果产品产得下、销得出、效益好。扶持培育祁连红、昭武、西域、京沙等红枣加工龙头企业12个, 研发出红枣干制品、饮料、保健品、休闲食品4大系列20多种产品, 每年吞吐红枣原料达6500吨, 有效解决了红枣“卖难”问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与湖北金泽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枣尚好有限责任公司签订5万亩红枣矮化密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临泽县红枣和葡萄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地建设规模不大, 管理方式粗放。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状态, 种植较为零散, 集中连片的高标准产业基地较少, 难以形成强势的吸引力。农户市场经济意识差, 加之技术水平低, 后期管理粗放, 导致果品品级参差不齐, 烂果率高, 影响了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组织化程度低, 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 协会管理运行不到位, 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的关联度低, 储藏运输等营销流通设施、手段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产、供、销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户对新品种改良、新技术应用和科学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高, 农户和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产品深加工不够, 产业档次不高。现有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 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 精深加工能力不够, 不能实现优质生产和集约经营,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品牌宣传培育工作滞后, “临泽小枣”“金张掖红提”等品牌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导致产业层次不高, 产品附加值较低, 丰产不丰收现象依然存在。

三、对策及建议

拔丝红枣 篇4

红枣250克,山楂糕50克,面粉,白糖,花生油各适量。

1、将红枣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八分熟时捞出,冷却后去外皮和枣核。

2、将山楂糕切成小短条,放入枣内,蘸匀面粉。

3、取锅上火,放入花生油烧热,投入红枣,炸至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油。

4、原锅内留下少许底油,上火烧热,加入白糖,炒至金黄色时,速将红枣倒入锅中,翻炒几下,挂匀糖汁,出锅装入抹好油的盘中就可。

上一篇:课课程建设下一篇:有线电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