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档案

2024-06-21

特色档案(精选10篇)

特色档案 篇1

馆藏建设要做到你无我有,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特色立馆。作为一个档案馆来说,馆藏档案除了普遍性以外,还应具有特色性,要拿得出自已的拳头产品。不然的话,你有我有他也有,是反映不出区域特色的。大力收集区域特色档案,突出馆藏区域特色,既是把档案馆建成区域性永久保管档案中心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之一。档案馆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年代久远、具有区域特色。具有区域特色体现了档案馆馆藏的个性。档案馆应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区域特色档案的收集,不断丰富完善馆藏,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

一、区域特色档案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特色档案的概念应运而生。区域特色档案,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档案。这种地域特色可以是地理的、人文的、民俗的,也可以是特产资源的。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能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人物特色、历史事件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等的档案。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按其来源形式大致可分为纸质文字档案、实物档案、口碑档案,图照、声像档案,电子(网络)档案。纸质文字档案是指以纸质为载体,以书面文字形式存在的,具有保存和利用的历史材料。实物档案是指那些以物质实体为载体,具有地方的史料价值,并能反映某一事件历史真实面貌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特定的有型物品。口碑档案又称活档案,就是人们通过口头转述的形式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流传下来。图照、声像档案包括图片档案和照片、录音、摄像档案。电子(网络)档案是新形势下形成的新的档案载体形式。

二、区域特色档案收集的作用

(一)维护历史面貌。区域特色档案是档案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区域特色档案不及时进行收集归档,散失在各个部门和个人手中,不仅不能保证区域特色档案的有效利用,也容易造成区域特色档案的损毁或丢失,难以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区域特色活动的全貌,也难以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形成特色馆藏。当前,各级档案馆普遍存在着内容贫乏,结构不合理,特色档案缺乏的现象。从档案内容看,综合性的、方针政策性的档案较多,反映具体贯彻落实某项方针政策的、形象生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偏少;反映宏观情况的档案较多,反映微观情况的档案偏少;反映政治运动、政务活动的档案较多,反映本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科技生产活动的档案偏少。一句话,大众化的档案多,有特色的档案少。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特色档案的收集,能达到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的目的。

(三)留下宝贵财富。各地在各项活动中都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档案。它们有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有的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人文景观,有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重大事件等等。这些档案,最能记录和反映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收集和保管好区域特色档案,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做好区域特色档案收集的对策

(一)搞好调查,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区域特色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它不像一般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有规律可找;二是它的保管对象较为复杂,除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有其他组织和社会公民;三是它涉及的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四是它比较隐蔽,容易被人忽视。因此,我们在收集区域特色档案时,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只有事先搞好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决定哪些区域特色档案能够收集,馆内需要准备多少档案柜存放;那些区域特色档案不能收集。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深入进行调查,了解本地区范围内,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有哪些单位和个人参与,出现过什么著名人物,新鲜事物等等。对于获得的信息线索,应做好记录,建立调查信息档案,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再科学地进行分析,确定收集内容,制订收集计划。

(二)抢前抓早,增加工作的主动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档案部门存在着重保管轻收集的思想,认为只要把馆藏档案保管好就是了,对于收集问题,抱着你愿意交我接收,你不愿意交我就算的态度。结果接收进馆的大多数是利用价值不高的文书档案,很少有人将区域特色档案移交给档案馆。档案部门应掌握收集工作主动权,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提前介入,这样才能收集到更有价值的区域特色档案。档案部门要根据区域特色档案工作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收集工作的着重点,抓住最能体现地域实际特点的档案进行收集。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资源就征集到哪里”的要求,收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档案,把民间文化传承、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具有重要地方文化要素的民俗档案、历史文化档案、专家、学者、劳模、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及其他特色档案收集上来,保存好。

(三)拓展思路,增加工作的广泛性。档案馆收集区域特色档案除了常规的收集方式,还应拓展思路,把眼界放宽,注重收集有关组织和个人保存的散失档案。如历史档案、家谱、地方志、名特优产品档案等等。在收集的形式上,也应多种多样,除了正常渠道的接收外,必要时也可采用购买的方式。因为目前人们的档案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人愿意将所藏的档案资料无偿损献,有的则较注重经济效益,必要时要化一定的经费去购买,确保区域特色档案的完整。必要时,还可根据相关线索,到国外去收集,以拓宽区域特色档案的收集渠道。

特色档案 篇2

摘 要 学生档案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联,属于极为关键的考评项目,而伴随我国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也显现出归档的关键性,高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实施创新个性特色档案构建显得意义深远,并且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优势性,文章针对于此展开全面且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创新;优势

中图分类号:Q3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49-01

之所以要创新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是由于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无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所以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档案管理内容可谓是千篇一律的,缺乏新意与客观性,因而必须在要以往的档案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发展,并且构建个性特色的档案,以突显档案管理的优势性,鉴于此本文展开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并且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一、高中学生档案的缺陷

高中学生档案管理逐渐引起极高的关注度,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的档案管理存在极大的缺陷与弊端,无法对学生真实情况进行归档,所以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通过调查分析可知,高中学生档案管理存在以下方面的弊端:首先,归档模式落后,内容制度化。现阶段正是信息发展的高度时期,这使得高中学生归档也受到影响,目前学生档案基本上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而且信息量较小,针对性相对较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档案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其次,传统档案管理过于落后,模式陈旧,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高中学生的档案依然是以纸质为主,内容繁杂,这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沉重,增加工作人员负担,且出错风险相对较高,档案管理的弊端导致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实现。最后,无法体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高中学生档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真实性。

二、创新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的实施策略

(一)突显个性化与人性化

正是因为高中学生档案对其成长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管理,突显档案管理的个性与特色,彰显档案管理的优势性。高中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全新的理念作为基础,有效管理学生的成绩,注重学生个性,还有对学生特长早期发展都需要涉及,这对于学生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在以往的传统观念中,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是非常单一,同时对学生评价的好坏标准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只有要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他的因素都是可以忽略的,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各项则需要层层把关,针对大部分比较平庸的学生而言,他们毫无突出的优势与特长,这样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素。针对上述现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必须要制定全方位及精确的学生评价系统,满足适当的发展需求,避免教育上的误解及忽视,按照学生自身优缺点,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入学档案,从而依据学生特长及兴趣爱好,实施二次归档。在校期间,依据学生的不同类型,从而对学生的不同素质予以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自我描述。

(二)定期更新档案

从整体角度分析,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处于青春活跃期,也是弹性最大阶段,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学生的心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及身心都是极为巨大的,所以档案管理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定期更新策略,从而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成长变化,与此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能够直面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也能鞭策学生做出计划与努力。

三、高中学生档案创新的优势及长远发展

从目前情况分析,档案管理的弊端导致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实现,而且无法体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高中学生档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真实性。高中学生档案归档的宗旨可谓是非常明确,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从学校角度分析,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我国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所以无论是构建校园文化,还是展开学生档案归档,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最终受益也是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档案创新则是从学生个性特征着手,满足学生自由发展意愿,从而为高中校园带来全新的活力,而且彰显多元化的精神,从而让校园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校园而言,其主要是以校园为主,学生档案则是其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所有高中而言,学生档案构建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注意的是需要突显自身的特色,记录所有学生中独具创新精神,或是具有探究精神及多元化的学生,上述方面必须要重点记录,然后加以细分,从而将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给予全面的记录,比如不同学科的学习成绩、比赛成就、特长发展领域、不同艺术活动的表现等等,通过多元化的内容记录不断丰富学生档案的特色,从而促使其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的成长成果通过这样的形式得以有效且全面的记录,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自由发展可以有效实现,构建属于自身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也是意义重大,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四、结语

总体来说,高中学生建立创新个性特色档案具有一定的优势性,这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多元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存在诸多的弊端,无法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予以全面的记录及归档,因而创新其管理模式显得极为必要,并且从个性特色层面突出了高中学生档案的优势性,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地方特色档案宣传利用工作探析 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档案宣传利用档案资源

地方特色档案是一定区域内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记录本区域特色活动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是传递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地方特色档案宣传利用工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发展地方特色档案宣传利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特色档案记录了本区域的特色活动,是一代人或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浓厚的地域特色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对其进行宣传利用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如浙江方言档案的宣传利用就较好地服务了“浙商回归”战略。2013年9月,浙江省档案局利用“浙江方言语音库”建设成果,为献礼第二届浙商大会制作了《“乡音的呼唤”——浙江方言语音典藏(光盘)》,赠送与会浙商代表留念,光盘在宣传浙江、宣传浙江历史文化的同时,宣传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浙商回归家乡、反哺家乡的热情,在浙商群体中营造出“回家创业”的良好氛围,在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二)有助于档案的活态保护

地方特色档案记载了大量的地方传统工艺技法,对其进行宣传利用有助于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使档案焕发新的活力,得到传承与保护。比如苏州宋锦档案的宣传利用就较好地进行了档案的活态保护。宋锦由于受传统织造技术、品种开发及生产成本等因素限制,一度面临着在市场上消失的危险。为了振兴宋锦,近年来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与鼎盛丝绸有限公司合作,对部分馆藏宋锦实物进行联合开发,筛选并确认了多个典型传统“宋锦”品种并对其进行改良,使宋锦产品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11月,北京APEC晚宴上,参会领导人及配偶身着苏州宋锦面料制成的“新中装”夺目亮相,苏州宋锦凝聚了全球目光,而这就是对苏州宋锦档案的活态保护。

(三)有助于提升文化传承度

地方特色档案是一笔文化财富、文化遗产,借助平台有效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对于增强社会关注度、扩大档案知名度、提升文化传承度具有积极意义。比如侨批档案的宣传利用就较好地提升了档案的世界知名度。福建省档案局、广东省档案局自2008年启动侨批档案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工作以来,通过举办展览、编辑出版书籍画册、创办学术刊物、制作电视片等途径,利用档案资源大力宣传侨批档案,营造申遗氛围。2013年,“侨批档案”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二、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的作用

(一)开拓档案领域,提升档案价值

地方特色档案的宣传利用可谓是档案工作的全新领域,围绕其内容的广泛性,载体的多样性,价值的独特性,权属的探讨性进行宣传利用,将有利于提升档案价值,为档案工作提供新思路。

(二)整合档案资源,定位征集工作

地方特色档案的宣传与利用将有助于档案部门“走出去”,立足于整个区域,放眼多个部门整合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从而明确档案征集工作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接收和征集地方特色档案。

(三)传承特色文化,保护特色活动

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加强档案所反映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活动的挖掘、营销与推广,打造文化精品,使之融入百姓生活,唤起社会各界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兴趣、对特色活动的关注,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地方特色活动的保护与抢救具有重要作用。

三、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模糊,宣传利用基础薄弱

对于地方特色档案的概念,国家档案局没有明确的定义,对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没有具体要求、缺乏评定标准,这使得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对地方特色档案概念的理解存在多样性,对其建立存在较大随意性。目前,已建立的地方特色档案存在界定不准、内容不实、数量虚高等问题。地方特色档案在收集、整理、统计等环节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影响档案宣传利用的根本因素,无疑为档案的宣传、利用工作埋下了隐患,导致其在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工作中常因素材不足而无法开展后续工作。

(二)动力不足,宣传利用手段单一

目前,全国各地地方特色档案的宣传与利用工作主要围绕举办展览、制作宣传光盘、开设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无论是宣传载体还是利用形式均存在手段单一、因循守旧、缺乏新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事地方特色档案宣传与利用的工作人员行业背景知识匮乏,导致其内在动力不足,对地方特色档案的宣传与利用流于表面,无法完成深层次的挖掘。

(三)资源分散,宣传利用整合不力

地方特色档案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往往保存于档案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特色活动主办方及民间收藏家等互不隶属的机构、部门及个人手中。对地方特色档案进行宣传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将分散保管的档案进行统筹、科学规划才能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实现档案价值。目前,由于各部门彼此间对地方特色档案的宣传与利用缺乏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导致宣传利用工作不具全面性、缺少说服力。

四、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的对策

(一)建立地方特色档案评定体系,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提升地方特色档案质量

1.对地方特色档案进行宣传与利用,首先应明确地方特色档案的定义、内容,从根源上将地方特色档案与其他档案划分清楚。为了打牢地方特色档案的根基,建立社会认可度高的地方特色档案,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档案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提升地方特色档案的含金量,档案部门可以从制定规范、组织实施、政策扶持三个阶段着手建立地方特色档案评定体系,设置地方特色档案建设门槛,从而规范地方特色档案内容,提升地方特色档案质量。

2.做好服务,提升地方特色档案质量。档案部门对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具有监督指导职能,应将地方特色档案的形成者、所有者纳入到档案监督指导范围,并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与载体为其量身定制档案管理方法,主动上门提供档案咨询、建档服务,帮助档案所有者逐步建立起内容齐全、整理规范的地方特色档案。

(二)多举措拓展档案宣传服务途径

1.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档案宣传利用意识。地方特色档案宣传与利用工作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协作性等特点,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拓展工作思路、激发创新意识、打造文化精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地方特色档案宣传与利用工作质量的核心。一是强化内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档案部门应从培养高素质的从业者入手,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以档案知识、特色档案背景知识、行业发展规划为重点,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名家讲坛、实地考察、研讨座谈等形式,使从业者加强对地方特色档案实体的感性认识、增强对地方特色档案宣传利用手段的了解。二是聘请行业顾问,彰显专业优势。档案部门应及时聘请地方特色档案行业顾问,将地方特色档案所有者悉数吸纳其中,组建顾问团,在档案宣传利用中充分发挥顾问团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展现地方特色文化风采。

2.建立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交流平台。建立以“地方特色档案”命名的微信公众号,以丰富的地方特色档案内容为支撑,通过特色档案概览、特色档案征集、特色档案故事三个栏目为主干,通过“转发朋友圈有礼”“扫码送礼品”等线上线下活动进行推广,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有奖答题的形式增强地方特色档案宣传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

3.拍摄微电影,宣传档案潜在价值。由地方政府出资,档案部门与特色档案所有者合作,运用网络平台将内容各异的地方特色档案分门别类地拍摄成微电影,每部微电影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口述等形式讲述一种地方特色档案的由来与内在精神,力求达到“讲文化、述历史、诉传承”的目的。

(三)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名片

1.摸清家底,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数据库。地方特色档案是一个庞大的档案群体。明确区域特色活动内容、梳理特色活动档案脉络、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数据库是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为确保数据库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效性,数据库的建立应采取“三步走”的方法,即走访调查、签订协议、数据汇总。档案部门要通过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数据库,全面掌握区域内特色档案情况,为其宣传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发衍生品,提升社会关注程度。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衍生品是指以地方特色档案的文字、照片及实物为原型,经过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可供百姓日常使用的扑克牌、明信片、书签、杯子、餐巾纸、钥匙链等产品。地方特色档案多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在衍生品中,比如以景泰蓝产品照片为素材制作扑克牌,以龙潭庙会照片为素材制作明信片,以模范人物立志语句为素材制作书签等等,档案部门可与产品制造商合作,定制相关产品,并通过档案法宣传月、档案馆日、知识讲座等活动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免费发放,来达到宣传地方特色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国能.关于地方特色档案[J].档案工作,1992(12):24.

[2]李宝玲.地方特色档案建设的主题选向与建设原则[J].湖北档案,2006(11):23.

发挥档案优势创新特色服务 篇4

一、档案工作的优势

档案工作有着特殊性, 及其独有的工作优势, 这一点是其它行业和部门所不能匹及的, 在工作优势上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独有性、信息的准确性、服务的指定性、地位的不可或缺性等四个方面。

(一) 资源的独有性

档案工作承载的信息是一家独有、更是一家独大的。其资源也是不可复制的, 这也是其它部门和行业所不能匹及的, 正如笔者所说, 一些重要的历史痕迹, 重要的历史信息、数据、佐证等, 只有到档案馆中才能查阅得到, 这是其它部门做不到的, 所以说, 档案资源是独有的。

(二) 信息的真实性

所有的档案的集成, 都是认真而且严肃的, 这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形成档案时就严把关口, 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在收集档案时严加审阅, 确认历史性、真实性、确凿性等三者齐备后, 才能允许存档、允许入档。毋庸置疑, 档案信息的准确性是经得起推敲的, 不但经得起管理部门的推敲, 而且也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三) 服务的指定性

都听过这样的字眼, 就是“到档案馆查阅一下档案就知道了”, 这句话对地点作以了高度的明确, 充分例证了查档案必须要到档案馆。这种档案服务的指定性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所有的档案都在档案馆这一指定的特殊场所加以妥善保管, 所以要到指定地点查阅, 再则档案外借是有着严格规定的, 除了极特殊情况允许外, 其它的一概不允许外借。即便是特殊情况的外借, 也要经过严格、严密的外借手续, 一个目的:就是要确保档案的不毁损、不丢失, 确保万无一失。

二、档案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困难

提起档案工作和档案馆, 有很多人称之为古董式的、与时代不相衬的工作, 很少有人去剖析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本文中,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 通过采访询问档案工作者的心得体会, 总结出工作的被动性、场所的固定性、服务的单一性和选择的单向性等四种档案工作的服务特点。

(一) 服务工作的被动性

长时期以来, 档案工作始终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 就是如“老黄牛”一般默默地耕耘着, 默默地、精心地守护着档案, 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等待着有人问津, 而很少去问津别人, 由此就能看出档案工作的被动性、被选择性。

(二) 服务场所的固定性

有目共睹, 档案工作和档案馆始终坚持的是“阵地战”, 没有一个地区或者市县的档案馆和档案工作实施的是“游击战”, 因为档案珍藏和保管的场所一经确定, 会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动, 除非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等现象的出现, 要么档案馆年久失修、储存容量小, 需要搬迁重建, 不然是不会改变场所的, 其场所具有相对稳固的固定性。

(三) 服务工作的单一性

档案工作的职能就是负责保管档案和提供档案查阅服务, 似乎再没有其他的工作职能和任务, 在服务上也仅限于此, 目前并没有什么其他领域的拓展, 可见档案服务工作的单一性。

三、档案工作创新服务的途径和手段

为了能让档案工作在完善的功能之下发挥出特色的服务, 就要深入探研关于档案功能发挥的有效路径, 科学归纳后主要有以下五个有效途径。

(一) 增加服务内容, 公布信息资源承载量

要想实现档案工作的特色服务, 就要增加和增添档案服务内容, 无论在服务方式上, 还是在服务方法上, 乃至在服务理念上, 都要有一个全新的改变。第一步, 要对外公布信息资源的承载量和承载内容, 如果把档案馆比喻成一个知识型“大超市”的话, 那么就得让所有的顾客知道店里都有些什么商品, 好让广大顾客们各取所需, 实现货与客的点对点。在公布承载信息量的公式上要花费一番心思, 使得公布的信息能被大众所熟知、让能知者尽知道。第二步, 就是加大宣传力度, 将档案馆所承载的信息告知相关部门和大众, 可以印制档案信息承载的小册子, 定期定点地分发下去;可以利用媒体, 广播、电视、报刊等, 把档案信息广播、放映或者刊登出去, 从而更加有效地让档案职能被大众所熟知。

(二) 创新服务方式, 提供送货上门查阅

档案馆和档案服务工作必须要从传统的单一、单调中摆脱出来, 这样才能让整盘棋都活跃起来, 这样才能在经济上实现创收, 使得档案工作从单一拨款变成多元创收, 从而为职工增添福利, 为国家财政减轻负担。第一步, 要从活化服务理念上入手, 不但档案馆的机制和制度是老化的, 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也是老化的, 即便机制创新了、制度更新了, 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未能得到有效的转变, 那么新机制和新理念也无法顺利推行。第二步, 要活化服务方式, 这里包含的内容还是较为宽泛的, 服务方式有很多种活化的形式, 关键的一点就是:既要保证档案的安全, 又要为档案馆实现创收, 比如, 笔者建议可以推行的送货上门查阅方式, 指的是如果客户不方便或者紧急, 而所付费用又十分合理的话, 档案馆就可以实现送货上门查阅的方式, 原则是档案自始至终都在档案人员的目光之下, 或者按照对方要求由档案馆工作人员予以查阅, 为确保万一, 档案馆将派出自己的车辆、派出至少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 这样实行的上门查阅方式就实现了双保险, 既及时地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又保证了档案的完好无损和档案馆的收益创收, 可谓是三全其美。

(三) 拓展服务渠道, 推行有偿电子查阅

活化服务方式之后, 还要想方设法地拓展服务渠道, 因为宽阔的服务渠道可以确保档案服务工作的长效性。拓宽服务渠道的门路有很多, 路径也有很多, 笔者通过多方探研, 认为其中的一种就是可以推行有偿电子查阅方式。推行这种融入科技信息元素的服务方式, 需要一个漫长的整理和积累阶段, 那就是把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和努力, 把本档案馆中所承载的档案信息都演变成电子版或者相关来源于原始原貌的图片, 让分门别类地融入到率先建立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中去, 该系统实行的是有偿查阅, 都是不能复制和不能抓拍的信息资料, 如果客户通过与档案馆联络进入了档案阅读网站, 可以通过浏览找到自己需要或者对自己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按照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记住“章节”和相关的页码, 然后找时间到档案馆来复制或者抓拍相关信息, 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 客户电子查阅付费一次, 到档案馆收集相关材料又有偿付费一次, 这样档案馆就可以获取到可观的收益。有偿电子查阅实施久了, 各地区、各市县之间就都有了自己的档案电子信息平台, 将来档案馆内部行业之间就可以实现自身行管部门的电子联网, 一个是效益上可以增加了, 再一个也有效拓展了档案工作的信息承载范围, 真正让客户实现了“人在屋中坐, 便知天下闻”的理想。而真正实施了电子查阅和电子查阅的联网之后, 就有效地拓展了服务渠道。

(四) 实行特服机制, 无偿整理规范档案

目前, 有些档案馆通过帮助一些部门整理档案、规范档案来实现创收, 而这种收益相对来讲又是较低的, 同时有些客户和部门会错误地认为档案部门锱铢必较, 不够大方。其实, 档案部门可以往开阔处想一想, 如果实行无偿整理和规范档案的方式, 可以增加档案部门的信誉和威信, 同时还给自己拉拢了一批铁打的客户群体。每一个为之无偿整理规范档案的部门, 都会成为一个档案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为档案馆和档案工作作出有效的宣传。这种特服机制实施后, 为部门和客户实施无偿整理和规范档案后, 档案馆的业务就会越来越多, 越做越宽。

(五) 延长服务节点, 实行即询即查机制

现在的档案部门和档案馆基本都是国家政府的直属部门和事业单位, 拿的是旱涝保收的工资, 实行的是每周五天工作日, 周六、周日和国家法定假日正常休息的工作机制, 所以, 有时一些客户需要查阅档案信息的时候会因为节假日而得不到相关的服务。这时, 档案管理部门就要想法设法地发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能在周六、周日和国家法定假日也可以来工作单位给客户查阅档案, 这时就要对档案工作人员以有偿加班的待遇。在灵活地实行这种延长服务节点的档案查阅服务方式上, 可以实现电话或者手机问询制, 就是每一个固定的节假日, 都设定一个值班电话或者手机号, 这时, 如果哪一名客户在节假日来查询档案信息就可以直接拨打联系方式, 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络后, 工作人员就责无旁贷地来予以查阅。尤其是在即时即查服务上, 要多下一番功夫, 发展好这一创新服务方式, 从而实行档案服务高中的最佳状态, 实行电话问询后的电子即时查阅方式, 这就与平时的电子查阅相关联, 客户与电话值班人员联系之后, 值班的档案人员为客户提供的是有偿的电子查阅, 如果客户不着急, 则可以等到正常工作日到单位提前查阅到的电子信息打印版或者复印本, 加急的话, 档案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 即时把档案信息提供给客户, 加急客户可以通过与档案管理人员特殊申请, 到档案馆提取复印相关信息, 并支付有偿的相关费用。

四、总结

高职特色下的教学档案管理浅议 篇5

关键词:特色;教学档案管理;立卷;归档范围

一、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点

1.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项社会职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用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传统的普通高校则属学历教育,以培养学术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2.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高职学院以专业建设为发展中心,而普通高校则依托学科建设为发展龙头;但课程建设是两类高校建设发展面临的共同主题。

3.源于两类高校上述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强调教学与专有领域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二、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1综合性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材料:包括上级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制定的相关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等各类教学文件。

2.招生工作材料:包含招生计划、简章、专业介绍、代培计划、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材料。

3.教学计划、方案、重点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教改方案与总结等,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践环节指导书等。

4.学籍管理材料:含新生登记表、学生成绩表、在校生名册、学籍变更材料等。

5.学生奖惩材料:包括行政奖惩与学籍奖惩两方面。

6.课堂教学材料:包括课程安排表、教师任课安排、教学进度表、典型讲义与教案、经典题库等。

7.毕业生有关材料:涵盖毕业生名册与毕业生质量调查等方面内容。

8.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中产生的有关材料。

9.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材料。

10.教材方面材料。

11.教师建设材料。

12.成人教育材料等

三、我院教学档案基础材料的收集与立卷现状及展望

基础教学材料的收集与立卷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来源于升格后的中专院校,二级管理不够成熟,档案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因而在材料的收集与立卷方面比普通高校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1.基础教学材料按大类进行收集整理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过程、教学科研和教学成果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真实记录,其工作涉及量大面广,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连续性、分散性、通用性等特性,这决定了教学档案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由于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的不够到位,各教学院、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常常处于从属地位,而兼职档案员又往往缺乏足够的档案业务素养,加之本职工作繁忙、学校工作岗位经常变动等外在因素,致使档案员岗位缺少稳定性,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是院档案室以文件形式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和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制度,明确了我院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二是数年来坚持在每年的上半年开办兼职档案员培训班,由档案室业务负责人讲解部门档案收集与整理的基本工作内容与基础工作规范;三是以老带新、以专业带业余进行个别辅导,对新档案员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四是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利用教务处对各教学院、系教学管理中心地位的龙头作用,借助笔者具有专业教学档案工作经验的优势,采取了教务处兼职档案员具体指导院、系和其它处室兼职档案员按大类收集并粗略整理基础教学材料上交教务处的模式,由教务处兼职档案员进行材料的甄别、整理并最终完成教学档案的立卷与归档。如此,既基本保证了基础教学材料收集的连续和完整,又保证了教学档案内容的系统与规范。

2.教学档案的预立卷

针对高校教学工作是连续、长期、不间断的性质,各下属学院及处室兼职档案员应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对教学档案进行预立卷,着重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收集各部门的教学材料,以逐步实现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的规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内容如下:

A、每学年在学期结束时应将总结性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某项重大教学工作或活动结束时,将相关的材料如新生登记,教学评估,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等及时进行预立卷。

B.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现并收集资料,如某项学科建设的批复、新增专业点的批复或各类组织的竞赛记录等。

C.收集易缺材料,如实验成果报告、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方法与经验,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每次统考的试卷分析等等。

3.教学档案的组卷与归档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二级管理的逐步完善,教务处的管理方式将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工作中心下移,教学档案立卷与归档的模式也随之面临改革。

二级学院和教学相关处室的兼职档案员需要在教务处档案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习根据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以保持其有机联系和便于查找利用为原则进行组卷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基础教学材料进行组卷归档。主要有如下几个环节:

A、按部门、问题、时间或材料內容的关联及内在联系等要素进行组卷,每卷原则上不超过200页;按正件在前,定稿、原件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等顺序排列;

B、所有材料拆掉金属物,修补破损文件材料,编制页码并在有文字页面的右上角逐页打号;

C、录入、打印卷内文件目录,置之卷首;填写卷内备考表,置于卷末;

D、拟写案卷标题并按规定格式书写案卷封面;

E、按三孔一线的规范装订案卷;

F、编制档号;录入案卷目录;向档案室(馆)移交档案,并办理移交验收手续。

四、教学档案的保管和提供利用

学校档案室(馆)按档案门类和年度保管档案,编制检索工具,并按不同主题对其进行编研开发,向校内外开放,提供利用。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应充分结合高职特色,重视实验、实践等环节材料的编研开发。

特色档案 篇6

文化是影响档案特色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档案文化作为社会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其文化价值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挖掘, 对提升国家和城市软实力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因此, 档案部门必须开展档案文化品牌战略, 更新档案工作理念,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品牌的战略价值, 以增强档案事业在社会的地位, 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富阳市应该充分利用其“富春山居”这一重要的品牌特色, 打造极具特色的“富春山居”档案文化品牌。

一、文化品牌构建的战略价值

品牌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术语, 能给拥有者带来无形的资产, 载体是能与其他竞争者的劳务或产品区别的设计、名词、符号等。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是指通过开展上述要素和一系列市场活动来形成一种极具形象的社会认知和品质认知, 促使所设计的劳务或产品深入人心, 是一种无形资产。档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 承载和传承了我国几年前的历史文化, 构建特色档案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1. 有助于文化品牌载体的文化价值及功能发挥

虽然文化品牌的载体形式不一, 但其本质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纽带, 传承者人类文化历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充分发挥文化品牌载体的文化价值及功能, 要利用好文化品牌载体丰富的资源这一重要途径, 开展积极有效的措施, 以特色档案为例, 可以构建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完整搜集和整合档案的信息资源, 开发和利用其已开发或潜在的文化价值, 促使档案文化成为一种“现实中的文化”。开发文化品牌载体的文化产品, 形成文化品牌, 能完美展现文化品牌载体的文化魅力, 促使社会公众领略文化品牌的文化气质, 进而提升文化品牌及其产品的社会知名度。

2. 有利于拓展文化品牌的服务功能

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服务, 具有品牌意义的档案文化通过将其记录和整合的历史、文化等知识材料展示给社会公众, 将其服务功能发挥的淋淋尽致,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使档案文化品牌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特色档案的搜集和整合, 以不断优化档案馆结构。同时, 档案文化品牌构建的另一个战略价值是促使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档案馆已经开发或潜在的资源进行整合, 使得一些零碎、复杂的档案信息资源变成具体的档案文化成果和产品, 利用品牌的社会效应来促使档案事业的发展。

3. 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形象

城市的大街小巷、风俗爱好是一代代人的生活印记, 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些生活印记难免会消逝, 人们的记忆也会模糊, 而档案文化品牌对构建社会记忆有着特殊的贡献。通过构建专题片、纪录片等文化产品品牌帮助人们回忆城市的点点滴滴, 固化那些已经流逝的记忆。如富阳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极力打造档案文化品牌的构建, 以“富春合璧”为契机, 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 打造出了积极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如拍摄电影《富春山居图》、拍摄电视剧《郁达夫》、发行《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在台湾举办“诗画·富春山居”摄影展活动等, 在中国甚至全世界宣传富阳市的新形象, 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二、“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构建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 富阳市相关部门实施“富春山居”的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工程, 动员了大量的社会力量, 致力打造“富春山居”的特色档案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富春山居”特色文化档案资源, 构建文化品牌, 制定了具有实践性的档案服务方案, 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和文化品牌的构建, 其开展的具体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挖掘文化品牌内涵, 打造文化品牌金名片

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的重要前提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品牌内涵, 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富春山居”的特色活动来打造一个文化品牌金名片。利用富阳市委分别与1999年和2010年的两次海峡两岸书画家《富春山居图》圆合和圆合邀约活动的契机, 联合了富阳市文联和史志学会推动了黄公望的学术研究, 成立了黄公望国画院, 全面收集和整合了《富春山居图》和黄公望的文史资料, 且在央视和人民日报发表了300多篇文稿, 在凤凰卫视多次播放了专题纪录片, 有效宣传了“富春山居”的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2. 建立档案文化品牌制度, 发挥档案文化的价值

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 富阳市的档案文化建设一直以馆藏资源为前提, 利用文化创意等手段, 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不断提升了档案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富阳市政府颁布了《富阳市档案局档案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等相关制度, 为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 对充分发挥档案文化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为了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还应该加大对档案文化的项目、载体和品牌建设的力度, 积极打造档案文化的传播平台, 探索档案文化品牌构建的发展之路, 形成具有规模性和创新性的文化记忆。此外, 档案文化品牌的构建要紧跟时代步伐, 适应党和政府的新政策、新要求, 适应人们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需求。

3. 凝聚社会文化力量, 开发和利用“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资源

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离不开社会力量和档案文化资源, 因此, 富阳市相关部门应该凝聚更多的社会文化力量, 联合开发和利用“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资源, 创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如富阳市档案局与富阳市政协文史委联合举办了富阳精品《老照片》展, 积极参与到《富阳市郁风苗子艺术馆》的筹建中。同时, 要积极开展百行百业著名代表人物的建档工作, 具体表现在征集史志、宗谱等地方历史文献, 建立浙江名人联系机制, 对地方知名人士进行建档管理, 与政府配合开展“富出山居”的新农村精品工程, 建设具有代表性和品牌价值的示范档案馆。

三、结语

总之, 构建文化品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智慧、信念和激情的有效碰撞, 需要与其服务对象紧密相连, 要有独特的服务产品和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在构建“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中, 通过挖掘文化品牌内涵、建立档案文化品牌制度以及凝聚社会文化力量等手段, 充分开发和利用“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资源、发挥档案文化的价值、打造出极具特色的“富春山居”文化品牌金名片。

摘要:文化品牌决定了品牌构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影响了产品的文化价值, 对任何一个组织的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档案记录了人类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实践活动, 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 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借助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构建极具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文本分析文化品牌的战略价值基础上, 探讨了“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构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富春山居”,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张笑颖.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思考[J].才智, 2014 (27) .

[2]俞红芳, 钱云祥.深挖“富春山居”特色档案资源推动档案文化建设[J].兰台世界, 2012 (5) .

特色档案 篇7

围绕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打造“档案馆日”活动特色品牌, 这是7月31日至8月1日召开的2009年上海市区、县档案局 (馆) 长会议提出的新任务。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一周的星期六, 是第四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怎样让这一届的“档案馆日”活动成为全民性参与、全景式记录世博会的动员日, 会议对前三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进行了认真总结, 并就第四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的主题、项目、组织和方法等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为进一步完善有关活动方案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会议要求, 不断深化“档案馆日”活动, 一定要选好主题, 丰富内涵, 紧扣社会热点, 关注服务重点, 扩大参与面, 加大渗透力, 鼓励各参与单位举办与主会场互动的分会场活动, 并提前将活动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广而告之, 让“档案馆日”活动真正成为宣传档案、服务百姓的特色品牌。

自2007年以来, 上海市已连续举办三届“档案馆日”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活动主题紧紧围绕中心, 服务民生, 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广大市民的参与;主会场活动得到各档案馆支持, 主会场与分会场有效互动, 参与单位积极性不断提高;活动形式多样, 紧贴市民需求, 媒体跟踪报道, 使档案馆的公众知晓度日益提升、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特色档案 篇8

一、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

1.民族饮食档案。西藏的特色饮食是藏餐。藏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等。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用料独特、绿色健康的藏菜。西藏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如奶茶、蕨麻米饭、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菜、酸奶、风干肉和夏普青(肉浆)等。藏族在用餐时,非常注重礼仪。在饮食的每一个环节,如就餐座位的安排、用餐、饮酒、饮茶、唱酒歌等无不体现着尊长敬老、礼让谦恭和热情诚恳的美德[1]78。将记录和反映藏族特色饮食的食谱配料、烹调方法、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饮食礼仪、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等整理成藏族饮食档案,对于藏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民族传统建筑档案。西藏民族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藏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从功能上可分为宫殿建筑,如布达拉宫;寺庙建筑,如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城堡建筑,如阿里古格王朝古城堡等;庄园建筑,如罗布林卡等;西藏的传统民居建筑更是丰富多彩,藏北牧区的帐房、藏南谷地的碉房各具特色。将记录和反映西藏民族传统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风格、布局特点、设计施工、装饰维修、改建扩建等内容的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西藏传统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也有重要意义。

3.民族旅游文化档案。西藏纯净湛蓝的天空、雄伟壮丽的神山圣湖、神秘虔诚的宗教信仰和雪域独特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神思遐想,让人流连忘返。西藏主要自然风光旅游景点有: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羊八井、羊卓雍湖和纳木错、亚东口岸、雅砻河风景名胜区、羌塘生态旅游区等。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吐蕃时期藏王墓葬群、帕拉庄园、萨迦寺、卡若遗址、强巴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等。建立西藏民族旅游文化档案,有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西藏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4.西藏民俗档案。西藏民俗是由世代生活在西藏地区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其民族节日和民族服饰等方面。在民族节日方面,西藏的节日数量非常多,最为著名的有藏历年、雪顿节、江孜达玛节、赛马节、沐浴节、望果节等。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类似于内地的春节。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藏戏汇演、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故又名“藏戏节”、“展佛节”。

在民族服饰方面,藏装(藏袍)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男女都蓄辫,喜欢佩戴各种精美的首饰。由于气候差异很大,农区和牧区在着装上各有特色。珞巴族男子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到腹部,头戴用熊皮压制成的圆形带沿帽子。妇女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窄身筒裙,小腿扎裹布。

将保存在其他单位和散存在民间的有关西藏民俗活动的文字、图片、实物、录音带、录像带等收集归档,建立西藏民俗档案,对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民族民间文学档案。西藏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和格言、史诗等。藏族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藏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著名的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天和地是怎样来的等;西藏的传说也很多,主要有赞普传说、历史宗教人物传说、大自然的传说、寺院的传说、动物植物的传说等;故事包括斗争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等;西藏人民的谚语和格言也很多,主要内容是讲为人、处世、治家等道理的,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藏族的史诗最为著名的是《格萨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西藏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6.民族歌舞艺术档案。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形成了三大类歌舞:第一类,是在传统歌舞中占主体地位的民间歌舞,主要包括:(1)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2)歌舞音乐:包括果谐(圆圈歌舞)、堆谐(踢踏舞)、囊玛(内庭歌舞)、热巴(铃鼓舞)、果卓(锅庄舞)、卓谐(腰鼓舞)等;(3)说唱音乐:包括仲谐、折嘎、喇嘛马尼等,主要由民间艺人和寺院僧人演唱;(4)戏曲音乐—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四个剧种,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2]77。第二类,以宗教祭祀为内容的宗教乐舞,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俗称“跳神”)和寺院器乐;第三类,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具有西域风味,古香古色,稀世罕见。将有关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文字、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保存,建立西藏民族歌舞艺术档案,有助于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为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最原始的资料。

7.民族传统美术档案。西藏的传统美术丰富多彩,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其形式主要有壁画、唐卡、擦擦和酥油花等,其中以唐卡最具有代表性。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的品种多种多样,主要有绘画唐卡、印刷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其题材内容涉及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统唐卡制作程序复杂,成本昂贵,方法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酥油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食品,有很多用途。用酥油作为雕塑原料塑造的艺术形象称为酥油花。酥油花制作工序独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题材丰富,是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每年藏历正月十五,西藏各地的藏传佛教寺院都要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其中以强巴林寺的酥油花灯会最为有名。将西藏传统美术的档案建立好,有助于西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对西藏传统美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宝贵的资料。

8.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包括藏毯、藏纸、藏香、风筝等的制作技艺。此外,西藏的手工技艺还有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晒盐技艺等。青藏高原盛产羊毛,藏族的毛织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古朴大方,其制品以围裙(藏语中称为“邦典”)和地毯最为著名。邦典是藏族妇女着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卡垫即藏式坐毯,有单人床那么大,是藏族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就拿藏纸来说,西藏的造纸技艺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藏纸以瑞香狼毒草等为主要原料,造纸工艺一般经过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藏纸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多样,纸质较柔韧,具有防腐、防蛀、防潮的特性,便于长期保存。另外,西藏的金属加工工艺也颇负盛名。西藏的金属制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用品,如僧人的锡杖、护身符盒、传经轮、念珠袋子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火炉、锅瓢、盆、壶、缸、刀等,它们大多为手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将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档案建立好,对开发西藏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西藏的旅游产业具有长远意义。

9.民族传统医药档案。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大自然和各种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藏医药以其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献史料、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14 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拉萨北派藏药“水银洗炼法”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水银洗炼加工后的“佐塔”是配置名贵藏成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是藏药中的极品,具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藏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的经验,主要有问诊、色诊、尿诊和脉诊等诊断方法。其中尿诊法是藏医最有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在其诊断法中占有重要位置。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疗法、药物疗法、药浴疗法、放血疗法、外敷法、灸疗法和械治法等。其中的药浴疗法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在藏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藏药十分讲究对药物的炮制。一般的炮制手段有筛、刮、洗、漂、碾、炒、煅等,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而分别选用。建立西藏民族传统医药档案,有助于藏医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对藏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措施

1.提高对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1)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西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对其开发远远不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深入挖掘其中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有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新市场的形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新时期对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收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可以弥补馆藏档案内容中的空白和不足,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西藏地区历史的真实面貌,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源的不同需求,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为保障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馆应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包括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工作计划的制定,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检索工具的编制以及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3.挖掘和整理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档案部门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数量、内容、价值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将分散在不同全宗和案卷的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进行逻辑意义上的优化组合,编制相应的民族特色档案专题性检索工具,如民族旅游文化档案目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目录等。

4.接收和征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1)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目前主要保存在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应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沟通联系,接收这些部门保存的民族特色档案;(2)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处于比较分散状态,档案部门应面向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如借助新闻媒体公开发布征集公告,深入民间走访征集,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活动进行征集等。另外,在收集方法上,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捐赠、购买、代管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收集。

5.打造西藏民族档案品牌,弘扬民族精粹文化。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的精品和珍品档案为数较多,如唐卡档案、藏戏档案、藏医药档案等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新形势下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要重视名牌效应,努力打造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品牌。西藏各级档案部门不仅要加大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力度,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展示民族精品档案,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增强了社会的档案意识,另一方面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为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水群.西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特色职高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9

一、当前职业高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方式

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是衡量职高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电子教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职业高中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之一。职业高中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纸质文件数字化, 实物藏品图片化。传统的以纸张为媒介进行记录的文档, 存在着容易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影响而受损的威胁, 且不易复制和保存。因此, 需要通过扫描, 利用诸如微缩影像数字设备等, 将传统的纸质文档转化为易于复制转移的电子格式, 以便长期保存。各地职高多将图像与文字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档, 其中, 彩色照片特别是一些具有反映重要事件的彩色照片, 往往成为不少职业高中数字转档工作的重点。在转化馆藏档案电子信息的同时, 还要关注每年学校师生在各种评奖、展览和毕业设计中产生的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 将这些藏品实物予以保存并拍摄成影像资料, 供以后的教学和对外交流使用。

共享型目录中心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一种开展比较早的职高档案信息化工程, 目前部分地市的职高已经通过对信息数据库的开发, 实现了目录在线查询和下载功能, 然而由于利用率不是很高, 这一工作目前许多职业高中不再进一步开发, 属于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内容。在建设档案数据库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进行开发, 实现目录信息在总校与分校共享, 跨校区和区域联网共享, 机读目录数据网络化传播, 通过共享型目录中心, 初步实现有效的档案数据查询功能。例如我们学校的“作品商品合一”模式:学校面向市场开展教学, 建立销售以学生作品为主的商场区, 为学生提供营销实习基地。我们把这些产品纳入档案数据库, 将学生的作品通过档案数据库与上级相关文化部门的工艺美术网站共享, 也会产生后续经济效益, 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目前这方面我校还是“短板”。

电子文件归档后互联共享。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是职高档案信息化的另一重要工作, 指的是通过建立电子文件中心, 将文件归档分类, 进行存储与链接, 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达到迅速快捷的档案管理查询的目的。虽然档案馆藏在总校, 但是分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使用, 减少查询人员来回奔波提高工作效率。然而, 这一工作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 而这也成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主要障碍。

二、职业高中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问题

信息数据库利用率低下。某些职业高中一味地追求馆藏数字化的数量, 将其视为“政绩”“面子工程”, 未就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发展战略方向进行匹配, 也未就职高日常人群的需求进行概率分析, 盲目上马, 一味强调数量。如此一来, 不仅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增加, 而且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使得职高档案工作其他方面分配不到足够的资源, 延误了正常的职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同时, 大量的数据信息加重了数据的存储压力, 意味着需要对职高的软硬件进行升级, 又再次加重了基础建设的负担。

档案管理与信息系统整合不够深化。当前职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何谓“信息化”, 业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部分地区的职高将其定义为目录录入、文件格式扫描缩微转换、目录数据库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诚然, 这些工作都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容, 然而也只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以信息技术为传播 (下接第51页) (上接第49页) 手段, 整合档案管理系统, 将其纳入到网络中, 使查询方式由过去的手工化操作转变为高效的网络化搜寻, 如果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改变档案信息的存储方式上, 将纸质文件转变为电子文档, 而不注意信息的发布、获取方式的转变, 这种档案电子信息化工程, 只能说流于表面, 没有从根本上将职高档案管理工作与数字信息技术深入地整合, 没有真正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三、职业高中档案信息化的新思路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 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特色档案信息化思想。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运用多种技术, 开发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 因此, 在进入实施阶段之前, 需要对职高的网络状况、档案管理现状、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等进行调查分析, 掌握软硬件设施、人员技能、读者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分析职高馆藏与同业竞争者的特点, 设计出一套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满足读者需求、具有本馆特色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如此可避免了投资不当造成的浪费, 同时又能满足读者需求, 充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 使之建设成具有特色的信息数据库。

特色档案 篇10

一、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的内涵

荣誉是指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 是特定人或集体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高校荣誉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集体、教职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成果、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后勤管理、学生工作等活动中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一种证明, 是高校各个历史时期成果的真实反映和记录, 是其他相关档案的有益补充和佐证。

特色是指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 是事物所表现的独有的外在和内在品质, 它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基础和优势。高校由于办学历史不一样、行业背景不一样、所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等因素影响, 在办学发展的过程中, 应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办学理念, 认真分析并找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服务领域等,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各展所长,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而不是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可以说, 在高校长期办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特色荣誉档案是高校荣誉档案的核心部分, 是高校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

收集、整理、总结、提炼、完善高校的特色荣誉档案, 挖掘高校在长期办学发展中形成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内涵, 是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动因。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具有历史原始性、真实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 反映着高校的发展史、光荣史, 展示着特色荣誉档案的内在价值。通过多种形式整理和挖掘高校特色荣誉档案资源, 丰富馆藏内容, 优化馆藏结构, 创新服务形式, 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需要, 是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高校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办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特色荣誉档案的作用与利用价值越来越重要。因此, 加强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 成为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二、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一) 凝聚大学精神的需要。大学精神, 可以说是大学之生命、大学之灵魂。不同的高校凝聚不同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与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绩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是高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沉淀、积累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理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清华精神”, 对清华师生和今天中国大学精神构建都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大学精神既是无法触摸的精神气质, 又是具体可触的物化成果。高校特色荣誉档案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具体物化成果, 它的作用远远超出文字、数字、奖牌、证书本身的意义, 是其他档案无法替代的;它的力量远远超出档案本身的内涵, 是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特色荣誉档案是彰显大学精神和气质的重要载体, 可以在广大师生中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创新意识等, 激发教师更加爱校敬业、无私奉献, 激励学生更加勤勉好学、奋发向上, 促进优秀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进而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作用和深刻影响的大学内在精神。

(二) 彰显办学特色的需要。高校特色荣誉档案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它真实地记载了学校办学历史、发展过程, 集中地反映了学科专业设置、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与成效, 鲜明地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办学特色是高校赖以立足的生命线, 是高校办学发展的品牌和灵魂。在高校办学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通过建立和梳理高校特色荣誉档案, 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认真分析与总结自身的办学成果、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促进高校进一步准确定位, 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 围绕特色办学, 国家和地方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如特色高校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实训或实验基地建设、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这些都是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核心部分。建设高校特色荣誉档案, 要以“特色”为核心, 以“服务”为宗旨。彰显鲜明办学特色, 服务现代大学发展, 既是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使命, 也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完善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 围绕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档案建设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高校档案建设创新不多、亮点不多, 服务意识缺乏, 服务功能不强。部分高校档案工作仅仅局限于做一些“大众化”常规工作、日常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 档案工作“边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找准高校档案工作的定位?如何创新高校档案工作?如何提升高校档案工作服务功能?这些都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档案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高校档案建设只有主动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 主动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改革需要, 才能找准高校档案建设的应有定位, 才能实现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特色荣誉档案不仅完善和丰富了高校档案建设的自身范畴, 而且创新了档案建设的内涵和途径, 更提升了档案建设的服务功能。特色荣誉档案建设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档案建设的重中之重, 得到高度重视。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思考与创新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中, 以期在服务高校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对策

(一) 增强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意识。高校特色荣誉档案是推动高校认真总结办学成果、分析自身优势、找准办学定位、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档案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部分高校对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意识不强, 导致特色荣誉档案建设水平不高、作用不突出、影响力没有得到真正发挥。高校特色荣誉档案是高校办学发展最直观的见证和最直接的体现, 高校领导班子应高度重视特色荣誉档案建设, 树立较强的建设意识, 从学校科学发展角度出发, 指导档案部门加强特色荣誉档案建设。加大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宣传力度, 通过印发通知、宣传栏、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有效形式, 让学校教职工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建设特色荣誉档案?如何建设特色荣誉档案?提高教职工对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认识, 形成全员动员、人人参与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条件的可以成立特色荣誉档案展示中心 (馆) 等, 不断提升特色荣誉档案建设水平, 使特色荣誉档案成为展现学校品牌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 加强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的建设。特色荣誉档案的形式有文件、获奖证书、奖牌、锦旗等形式, 获奖主体有集体、团队、教职工个人、学生个人等, 涉及学校发展和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好特色荣誉档案建设, 是高校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是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特色荣誉档案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和所有教职员工, 涉及学校党建工作、学生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等各个领域, 只有建立部门协同机制, 才能保障特色荣誉档案的统一管理。二是组建专兼结合的档案工作队伍。构建由学校档案专职人员和各部门兼职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 才能保障对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全覆盖, 也是做好荣誉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三是准确把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内涵。特色荣誉档案是学校荣誉档案中的一部分, 不是所有的荣誉档案都是“特色”。加强高校办学成果总结和办学特色提炼是做好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深入挖掘高校在长期办学发展中形成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内涵, 是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动因和基本原则。四是做好特色荣誉档案的分类整理。特色荣誉档案由学校档案部门统一编号, 建立电子档案, 全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范畴。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利用程度, 可以采取分级分类整理办法。

(三) 创新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的管理。收、管、用, 是档案管理的根本任务。对于高校特色荣誉档案, 如何加强常规管理、创新方式方法, 是高校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也是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规范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的管理。制定《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明确特色荣誉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规范与标准, 形成定期收集、整理、统计的工作机制, 做好档案实体的管理, 强化特色荣誉档案的有效保护、管理和实际利用。二是促进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深入和延伸到档案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过程, 也是推进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过程, 突破了档案管理在时间、空间管理上的局限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建立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展示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展示平台等途径, 成为反映和展示学院面貌的重要窗口, 可以更好地“放大”高校特色荣誉档案“用”的功能, 进一步凸显高校特色荣誉档案建设的重要价值。

上一篇:有效批注下一篇:ADC有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