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特色

2024-06-21

农耕特色(共6篇)

农耕特色 篇1

城镇化和小城镇问题, 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 发展小城镇是解决我国人口城镇化问题的基本选择。对占有一定文化资源, 并以开发旅游为目的的古镇建设, 不仅要规划中心城镇的绿地系统, 还要规划整个区域的大地景观, 即所谓的“大地景观规划”, 包括城乡农业、城镇森林、开敞空间的布局等。即把古镇建成园林化城镇, 乡村建成林网化农田, 最终形成具有高效生态经济效益的田园城镇的新格局。使城镇外围的风景林地、蔬菜基地、交通走廊、隔离绿带、林网化农田等元素组成的开敞空间系统与人工建筑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1]。大地景观是一种大尺度、大色块的区域景观, 是在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更新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与艺术手段, 改变原有的场地特征, 塑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生态景观系统[2];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 是一种生存景观、丰产景观、生命景观和艺术景观[3], 具有调节功能、生命功能、生产功能和精神功能[4]。不但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和自然, 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双赢, 而且能够创造自然美景, 体现自然性与生态性、整体性与综合性、功能性与艺术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内在统一。本文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 (策划) 方案为例, 探讨地域性小城镇特色大地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1 项目地及其周边概况

1.1 武功古镇优势

武功镇是武功县老县城, 位于关中平原腹地, 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全年平均气温12.9℃, 年平均降雨量为552.6~663.9 mm。与武功县 (过去的普集镇) 和杨凌区形成三角构图,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利。武功镇为关中名镇, 历史悠久, 文物荟萃, 曾孕育了许多华夏民族的英模。古代有炎黄子孙的圣母姜塬和农业始祖后稷;汉代有名垂青史的苏武;唐代有一代明君李世民;宋代有龙图阁大学士游师雄;明代有全国闻名的状元康海等。武功镇既是陕西省107个重点镇之一, 也是陕西省全力打造建设的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经通过陕西省关中百强重点发展镇战略, 规划镇区景点全面整合, 正为迈向国家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5]。

1.2 直临环境问题

武功镇虽有教稼台、报本寺、姜姬墓、城隍庙、苏武祠等景点, 然而这些景点虽在古代颇有名气, 但在现在却因缺少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 各自独立经营, 在省域范围内几乎无人知晓。各景点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缺乏、环境卫生差、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生态保护也谈不上, 甚至连基本的讲解人员都没有。虽有西宝北线、杨临路穿过镇区, 然而因地理原因使道路曲折、坡度极大, 道路经久未修路况差, 不能满足游客的自驾要求。东、西两塬有许多裸露的土地, 既影响美观, 更尘土飞扬;街区环境恶劣, 垃圾到处都是, 生活污水横流[6], 使其应有的人文资源优势难以发挥。

1.3 抓住难得机遇

在陕西三秦大地, 以关中民俗风情为主打品牌的乡村古镇旅游, 近几年日益持续火爆。主要是大城市太拥挤, 楼高人多、空气差、压力大, 浮躁的人心难以平静。人们都在寻找一种内心真实又难以捉摸的“基因记忆、胃口记忆和肢体记忆”, 面对农耕文化日渐淡化和关中旧有的居住模式日渐难寻。因此, 乡村古镇旅游如此“火爆”是因为激发了人们的内心记忆。乡村古镇旅游贵在“人气”持续兴旺, 能让游人反复想去的只有一个理由, 就是独特的乡村古镇景观环境, 而且必须是“因地制宜”, 别人不可复制的, 也就是民俗街区依托的“大地景观环境”。

1.4 周边比对思考

一是兴平市马嵬驿是以塬边沟壑中风情驿站取胜, 注重脚下景观细节, 让游人近距离触摸黄土高原风情;二是礼泉县袁家村是以唐昭陵山麓的田园风光及其光辉创业史而让游人流连, 建房用的是真材实料;三是周至县沙沙河是以最亲近的触摸河流而发出沙沙的响声而令游人陶醉, 周围大树林带景观作为背景;四是扶风县关中风情园是依托法门寺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关中四合院而留住游人吃住玩乐其中;五是泾阳县龙泉山庄依托麦秸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国家级) , 以“龙泉富源”为卖点, 全方位业态, 加之区位优势 (省直机关植树基地) , 才让游人流连。为了使武功古镇大地景观有更加鲜明的特色, 应注意规划设计。

2 文化梳理与总体定位

2.1 黄土高原与视角分析

黄土高原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景观类型, 以苍凉与绝美的塬、峁、墚、沟等地貌形态让人向往;以窑洞建筑为主体组成的村镇, 最大限度地与大地形态融为一体;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 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安全舒适居住空间的目的[7]。但高原区大多交通不便、气候极端、生活不适、景致单调。而武功古镇在离中心城市1 h车程之内, 有难得的黄土塬地, 从视角分析角度来看, 窑洞、梯田、沟壑等要素一应俱全[8]。视觉分析是基于人眼视觉感知的技术研究手段, 能够恰到好处地衔接风貌体验者与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提出对景观体量、形态、色彩及位置等要求。一是视点可以引导建筑物、构筑物及环境景观节点的空间位置选取, 并结合视觉界面控制景观要素的高度及密度。二是视廊可以控制风貌区域和风貌带的选址, 并借助相应视距控制其面积与体积。三是视景可调控风貌要素的风格和色彩等, 保证乡镇风貌的协调一致。通过目标与现状的对比, 寻找风貌要素现状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 如要素缺失或要素品质不佳等问题, 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促进现状要素的优化更新[9]。

2.2 天人合一与居住风水

宇宙是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无限的时空演变、永恒的文化进程的统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题, 也是大地园林景观的境界写照。大地景观的宇宙观, 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机观, 而这正是当今城镇、建筑、园林创作的基本出发点[10]。中国古代风水尽管受到当时落后的科学和物质技术手段的限制, 但仍然追求顺应自然, 并有节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作的意境。当代中国的大地景观规划应秉承传统经验的观天相地法, 学习西方生态学的科学理论知识, 运用高科技的遥感和GIS地理信息分析技术, 在中国大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属于当代华夏儿女的文明和辉煌[11]。如果说三秦大地为中华民族黄河文化的代表性脉络, 犹如巨壶天地, 为人类最佳居住模式之一 (宜居关中) , 这也就是陕西人不愿离开故土的根源所在。那么, 武功古镇就是三秦大地的缩影, 如同壶中桃源:两塬夹一川, 漆水自蜿蜒;塬下古镇落, 岸边教稼台;阡陌有梯田, 蔬菜瓜果园;河滩农耕会, 流传千百年。至少说明华夏农耕祖先的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 贵在农科后人用深情而专业的眼光来发现, 并引导游人来欣赏。

2.3 总体定位与宏观把握

2.3.1 功能定位。

大片色彩游客看, 民俗体验吃喝全;农耕田园养生彩, 品味果蔬心理安。湿地鸟鸣听得见, 农都之湖好休闲;标志景观欲追问, 观景台上壶中天。

2.3.2风格把握。

大地外围景观:乡土气息浓郁, 自然古朴清纯;民俗体验景观:动态流水美感, 卫生清净大气。

2.3.3 色彩定调。

春季半塬以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和塬坎沟垅五彩缤纷的花灌木让游人应接不暇;夏季满眼皆绿———多彩五谷、生态苗圃、果园蔬菜、防护林带;秋季展现彩叶景观———银杏林、金叶榆林、红叶碧桃林、红叶李林、五角枫林、柿子林;辅以向日葵、菊花;冬季观树枝、赏雪景, 经过休止沉淀, 为下一轮春季做好储备。

2.4 景观分区与总体印象

2.4.1 景观分区。

包括有机园艺采摘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多彩梯田观赏区、壶天绿化延伸区、湿地生态漫步区、关中风情经营区、农都休闲康体区、苏武文化风光区、艺术工厂智慧区 (图1) 。

2.4.2 总体印象。

一条水轴在蜿蜒, 自然舞动带两塬;两岸湿地串南北, 鸟语蛙鸣人流连。阡陌川道彩云间, 五彩生态安家园;菜园绿色有机菜, 采摘品赏在田园。半塬油菜尽眼帘, 错落美化土坎边;塬边林带为背景, 壶中天地更突显。一河带出农都湖, 湖边街区人如烟;商业会馆加茶馆, 秦腔戏台喉破天。大爱舞动漆水河, 人文生态武功塬;点线面体时空壶, 三秦缩影体验地。

2.4.3 发展愿景。

角落硬化方便行, 大地绿化成群落, 美化视角在规模, 农田彩化起生机, 田园香化养生乐, 净化环境游人多, 人文历史再深厚, 提炼表达第一宗。

3 大地绿化软质景观规划方案

3.1 有机园艺采摘区, 耕作品尝乐其中

利用菜园村多年种植蔬菜的优势, 引导菜农坚持有机无公害绿色生产, 以露地常规蔬菜为主, 力求形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家氛围。逐渐向以审美体验和养生为主题的创意蔬菜艺术方向发展, 发挥美化环境、养心养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作用;并适当引种观赏果树, 或花朵美丽、或果实特异、或叶片多彩、或树姿优美, 结合花朵开、谢和时令的变化, 春华秋实、绿叶成荫、季相鲜明, 形成丰富的果蔬景观, 满足游人采摘与品赏的生态需求。

3.2 农耕文化体验区, 后稷谷神护田园

中华后稷农耕文化产业园区, 展示逾100种农作物的种植、收割、碾打等过程, 自然散布后稷谷神人头像景观 (以手持不同农作物区分) , 重在游客体验, 争创5A旅游景区。并在川道最核心的交通最为方便的地段, 分为若干大块, 以成片的彩叶或观花乔木林带为骨架, 要求规格胸径10 cm以上、高度3 m以上, 林下片植花灌木和彩叶地被, 形成立体彩叶植物观赏与生产经营并重的区域。各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观光示范园, 不仅以如同花园般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来吸引游人的眼球, 畅想后稷树艺五谷的灵迹, 更让游人参观思考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梦想实践。

3.3 多彩梯田观赏区, 半塬色彩入眼帘

在底部川道和东西两塬的高差之间, 由于水流冲刷和逐年修整, 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梯田景观, 现在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蔬菜及水果。除部分已成型的果园之外, 所有半塬梯田地块要求统一种植油菜, 靠大面积的亮黄色吸引游人的眼球, 贵在形成随形就势的艺术田地。前期为了保证足够的面积, 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 以保证很快就能形成震撼人心的视角效果。层层梯田之间的土坎、地垅, 则要求带植花灌木, 政府主要提供迎春、连翘、金钟花、黄刺玫、榆叶梅、紫荆、紫丁香、蔷薇等苗木, 由农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2~3种, 丰富强化或辅助衬托油菜梯田的大片彩色视角效果。

3.4 壶天绿化延伸区, 随势蜿蜒成林带

东西两塬塬边的长条林带, 既是两边半塬油菜梯田的绿色背景, 又是增强河道与两塬高差并凸显壶中天地的绿色景观, 还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防风林带。出于深层大地景观考虑, 塬边绿化需要采用密植乔灌 (或乔乔) 混合林带种植模式, 提出以下方案:一是速成方案。3排毛白杨 (H=5 m) +5排竹柳 (d=6 cm) +2排侧柏 (H=3 m) 。二是实用方案。5排竹柳 (d=6 cm) +2排雪松 (H=8 m) +3排夹竹桃 (H=3 m) 。三是景观方案。1排雪松 (H=8 m) +2排塔柏 (H=3 m) +3排红叶李 (d=6 cm) +4排金叶榆 (d=6 cm) 。

3.5 湿地生态漫步区, 栈桥亲近听鸟鸣

在充分保护河床毛白杨林带的基础上, 尽可能利用水资源 (满足安全生态的前提下) , 发动近河村民大面积塘植莲藕, 既可观赏九里荷花 (不同花色, 花期6—9月) , 又有一定经济效益。适当片植芦苇, 形成荷花的背景。少量点缀黄花鸢尾、水生美人蕉, 用以镶边美化。成批设置鸟巢、鸟箱, 在河堤边适当营造木质亲水平台和自然起伏、错落有致的栈桥, 最大限度地满足游人漫步近赏湿地的自然要求。

3.6 关中风情经营区, 先植大树成独景

在关中风情体验区的绿化, 首先必须是奇形怪状的古木大树, 胸径都要在40 cm以上, 或是老榆树、老柳树、老槐树、老皂荚, 或是关中的“四大金刚”即椿、榆、楸、槐;其次尽可能全冠移植 (至少半冠) , 全是孤植方式种植, 并加筑树池式坐凳围合, 每个大树成为一个有故事的活动广场;再次, 应在做好建筑基础, 未砌主体之前, 就要把大树栽好、养护好, 等开业时树势基本恢复成为健康状态。为了顺应商会会馆的变化, 各自栽植地方代表性的市树、市花和养殖市鸟, 如鲁商会馆前为“垂柳+荷花 (盆栽) +白鹭 (石雕) ”, 徽商会馆前为“广玉兰+桂花+石榴 (木箱栽植) +喜鹊 (雕塑) ”, 晋商会馆前为“古槐+菊花”。

3.7 农都休闲康体区, 桃柳夹岸觅桃源

农都之湖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 除了大面积营造不同花期组合的桃 (山桃、桃、碧桃、红叶碧桃、日本丽桃) 柳 (旱柳、垂柳、馒头柳、竹柳、雪柳) 夹岸的桃源意境之外, 在漆水河多个拐点上, 错落有致营造带状植物景观, 即竹林、松林、杏林, 并营造自然式桃花岛、紫薇坞、桂花坳和梅花岭四季植物群落景观。

3.8 苏武文化风光区, 林带牧歌环墓祠

在进一步完善苏武墓祠环境景观的基础上, 一是在牧歌广场上逐年增加象形置石 (牛羊) 或企业石雕展览, 二是充分保护好墓祠周边农田中的自然式防护林带, 三是利用斜坡成片种植牧草 (白三叶、红三叶或麦冬) , 散养牛羊在围栏间, 形成大爱牧歌的牧草风光。有2处自然而成的地形 (一高一低, 极其相似) , 为营造后稷 (或苏武) 灵迹提供了便利条件, 加之原渭源机械厂烟囱的巧妙利用, 就能打造出理想的富有武功特色的大地景观。

3.9 艺术工厂智慧区, 错落屋顶显溢彩

充分利用渭源机械厂的老厂房和依西塬麓的隐蔽优势, 引进开设富有“新奇怪异”创意的艺术工厂, 结合武功镇的手工地域特色, 满足青少年的参与式体验快感, 成为青少年的一个另类乐园。特别是连片的屋顶艺术处理, 加之2个烟囱的处理, 极具视角艺术效果。

4 大地人文硬质景观策划方案

4.1 古镇古塔为焦点, 对烛相映两塬间

古朴、沧桑的报本寺古塔显然是武功古镇最具代表性的记忆建筑。除了进行报本寺专项规划设计之外, 重在挖掘其文化底蕴, 修复古塔之葫芦形宝顶, 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气势, 更能因其高度而增加古镇构图中心的景观魅力。原武功渭源机械厂的两座烟囱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在充分开发利用车间厂房和大树群落的基础上, 给烟囱穿上鲜艳的外衣, 如同一对鲜红的蜡烛环绕着古塔, 其中的寓意让游人自行揣摩。也可围绕古塔在古镇周边设置2~3处古城门, 或在原西宝北线设置山寨式城门, 并在城隍庙西侧原镇政府所在地恢复县衙旧貌。

4.2 新区新阁新亮点, 杆杖高悬舞河畔

阁是一种架空的楼房, 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 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由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做的“武功镇民俗文化体验区建筑与景观方案设计 (修规) ”, 其盛世阁显然又成为新区的又一个景观构图重心, 极具现代中华民族复兴之气势。为了让盛世之歌高奏的更具文化内涵, 一是在教稼台上树旗杆, 二是在苏武墓祠立杖鞭, 高度不低于20 m, 每年只在节日盛会期间高悬。既与盛世阁遥相呼应, 又能在河滩古会上升后稷旗 (古会祭典仪式) , 还能将大爱的民族贞节有力体现 (结合苏氏祭祖仪式) 。

4.3 米字公路标志景, 先入眼帘定边界

如果说报本寺塔、盛世阁分别是古镇和民俗文化体验新区的构图和景观中心, 那么作为壶中天地的“一河两塬”显然需要一个中介景观, 让游人一眼就能看到武功古镇的风水居住魅力。在新西宝北线和新杨临路的十字交叉口, 增设四季五彩壶中门, 中心挑起一个镂空巨壶, 以点明武功古镇的壶中天地主题意境。为了使“米”字型公路让武功古镇更具动态美感, 在新西宝北线和杨临路上增设4处表征性景观。位置选在三岔路口或能隐约望塔 (阁) 之处, 逐年增设牌坊门、大树、置石等不同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从不同方向的来路上给游人不同的景观感受。

4.4 塬边六处观景台, 网络交叉壶中景

观景台指的是位于塬边悬岩土坎上用作观赏古镇景致之用的平台, 一般有栏杆防护, 可设置亭廊 (题刻点景、对联抒怀) , 有时还配有望远镜。分别在东西两塬的塬边有利位置精心选址 (均有水泥硬化公路通达) , 增设6处观景台 (观景亭、观景廊) 并能停车, 使古镇 (塔) 、新区 (阁) 、河流、农田、塬立面与众多景点相互交织构成立体网络景观, 并设置全镇景点分布示意图, 以及在各观景台拍摄的优美景观系列图片, 引导游客观景。

4.5 村落古树逐一编, 树池圈定活动点

古树名木是千年古镇历史的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和世事的沧桑, 可借以撰写说明, 普及历史文化知识。针对武功古镇各个村落古树名木较多的实际, 除了统一编码、造册登记、建档之外, 一是用一个基本统一的模式进行圈定保护 (钢构围栏、砖栏坐凳) , 形成人们的休闲活动景观中心;二是建议统一编写关于武功古镇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传说故事, 把分散的故事集中起来讲述;三是采用专业队伍加强集中养护管理措施, 让其健康茁壮成长。

5 结语

大地景观的实践者大都具有多重身份, 其创作意识源自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传达内心对于自然的感情;这就能给观赏者一种永恒的、难以抗拒的震撼[12]。一是大地景观规划贵在突出对环境的创造性保护, 突出景观的视觉美化和环境体验的适宜性。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古镇景观规划追求的境界,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目标[13]。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建餐饮、娱乐、通讯、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过程中, 应在类型和数量上兼顾游客和当地居民双方的利益, 合理利用, 杜绝奢华浪费, 从而使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和谐共生。三是旅游要发展关键在人才, 培养大量的管理人才, 促进人才总量的增加和素质的综合提升[14]。这不仅将大地景观规划艺术地呈现在游人面前, 更将为武功古镇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大地景观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 对古镇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 着眼于黄土高原上的视角分析, 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 紧扣“农耕文化”主题, 从软质绿化生态和硬质人文景观两方面构筑古镇大地景观, 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融合, 以充分认识大地景观规划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地景观,农耕文化,规划设计,陕西武功,武功古镇

古老的农耕理想 篇2

这一天,凤凰公社创始人李岩的一项提议被社员们一致否定。她提议:已经半岁大的小公牛丹尼尔是不是可以去犁犁地了,但所有社员都觉得它还是个小baby,让它去犁地是虐待婴儿!因此,当记者询问传说中的丹尼尔在哪儿时,被告知:“出去玩儿了,不晓得啥时候回来。”

在凤凰公社这个京郊凤凰岭脚下的有机农场里,动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员们眼中的合作伙伴。这里养着鸡、鹅、羊、牛、狗、猫、兔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牛,它们是天生的咀嚼者,每天要吃八个小时,天天如此,因此牛粪成为堆肥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堆肥营养又还给大地;而母牛不仅承担着耕地的任务,每天还生产出几十斤鲜牛奶。李岩介绍说:“夏天来我们农场,你会看到野花几乎全被两只山羊吃掉了。”农场里的动物基本没有被圈起来,自由自在地活动,吃着自家产的有机食品。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土壤、植物、动物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

凤凰公社还保留了一部分野地没有开发。这些林地、湿地是给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留下的生活空间。这里有狐狸、野鸡、獾、刺猬、蛇、野兔,还有美丽的萤火虫,它们的存在不仅表明了公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帮着吃虫子、松土,这些交互关系造就了健康的农场。“只有健康的农场才能不使用农药、化肥。”李岩说。

“比如今年种山药的地,明年就要种其他作物了。”李岩介绍。有机农场里遵循着多样化种植、轮作、间作和套种等传统的农耕技法,这些是有助于环境健康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农法。耕地边上颜色略深的一个大土堆就是人工堆肥,是由动物粪便、草和矿物质组成的天然肥料,是土地的营养大餐。

在凤凰公社,所有的耕种、采摘作业都遵循着一本耕种日历。比如要摘苹果了,一定要选择在果日摘,口感好、储藏期长;采摘菊花则选择在10月的花日,因为凡跟花有关的作业这时候操作都会口感更好、保质期更长,对植物的生长也更好。有机农业倡导多样化种植,所以在这里产品的种类虽多,但产量都不会很大。4月的蒲公英、5月的槐花、6月的桑葚、7月的桃子、8月的蔬菜、9月的山药豆、10月的苹果,11月则是主打产品——山药的采收。

做了几年有机农业,李岩感觉自己与其说是商人,倒不如说更像个农夫。一个有机农场的主人要有足够的精力和爱心,可以悉心照料自己的土地,给农场中的要素——土地、动物和植物以关爱。这些正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古国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有机倡导的整体观、多样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李岩笑着说,在做国际认证的过程中,当时请来了国际咨询师给大家上课,就在公社的地头上,大家拿着本子,或蹲或站,等着老师“布道”,这位叫杰克斯的印度人第一句话就是:“老子说……”于是大家都乐了。“有机农业”一词虽然最早出现在1940年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然而事实上,有机农业就是最古老的农业形式。

有机的德米特标准

做农民,李岩面对最多的就是质疑。“你们的产品凭什么这么贵?”“我花了大价钱买的如果是假有机,岂不很傻?”“有机食品不能自己说了算,标榜有机就需要认证—独立的第三方做认证。”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我们是在做良心工程,但是良心之外还要有严格的第三方管理。”从公社创办之初,李岩就着手引进国际有机农业界的最高标准——德米特(Demeter)认证。

德米特(Demete)是有机农业(也为之生物动力农业)公司的产品品牌。德米特(国际)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独立认证网络的生态协会。它不仅规定在农作物生产中杜绝使用合成化肥和人工化学植物防护剂,在加工过程中绝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土壤和食品的机体功能,更要求农场按需要种植特别的植物,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变成一个拥有自然生命周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2007年,德米特国际专家来到凤凰公社,对园区进行了规划和技术指导,并对堆肥进行了实操培训。2008年,德米特咨询顾问卡尔德斯(Tadeu Caldas)先生进行了项目确认。到2011年,凤凰公社通过了瑞士IMO国际检查员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认证检查,A地块正式通过德米特认证,其他地块为转化期认证,并无条件获得了欧盟认证。项目名称:凤凰公社。项目编号:08 2797 02。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德米特生物活力农场。

“国际认证最大的特征就是生产过程的控制。他(检察员)会观察土地、蚯蚓的活动状态,蚯蚓的大小反映了土地活性程度;还有植物的状态,比如该生虫的季节有些虫子就非常正常,如果一个虫子都没有就不正常了……”李岩介绍。德米特有机认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土壤、环境、水还有堆肥都在考查的范围;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都要看,包括周围的环境。“做了这么长时间有机农业,到一个农场去看,氛围对不对立刻就能感觉出来。”李岩说。

现在的凤凰公社,有着非常完整的作业记录。每天干什么、每个人干什么、每天生产了什么、种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在每年一次的认证时,这些记录都要提交。每年农场都会有一个长达几十页的操作概况,有多少地块、每一块种了什么、收了什么,记录得非常详细。“这些表记录下来,如果作假的话,自己真的会乱套。”李岩说。尤其在销售量和生产量方面,德米特有严格的控制,产品出场要开具销售证。比如记录上生产了100公斤,结果卖出去200公斤,多出来的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还保留了最终的检查权,如果怀疑过程中作假,可以随时进行抽检,而且要求农场出具检查费用。李岩说:“德米特认证通过后获得的项目编号,在有机领域里是全球唯一的。如果作假的话,在这个圈子基本上就别再玩了,因为这个圈子并不大,许多长期做有机的人一看编号都知道是谁。”

商业化中的困惑

有机农业带着古老农耕的气质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现在凤凰公社产品数量和品种都有限,只能自己种什么客户就吃什么,而且无法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无论是进入商超,还是自己建立配送系统,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支持,而在产品有限的情况下,打通流通渠道似乎又不够现实。

在凤凰公社通过了德米特认证之后,李岩面临着许多看似机会又似陷阱的商业合作。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上百公顷的土地可以免费提供,让他们搞有机农业。但李岩知道,土地的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能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也有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凤凰公社的13.6公顷土地本身是未经过开发的荒地,又地处凤凰岭风景区内,即使这样,为了能够提高土地的腐殖质并使酸碱平衡,成为适于耕种的田地,也进行了两年的养护。

还有人带着巨额资金,说地是现成的,只要你们提供德米特的技术,贴上德米特的标志,我们就能打开市场。有机农业本身是一种人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块有机农地的耕种需要的人力和技术远远超过普通农地,这里面要对人进行培训,对地进行养护,并非靠资金推动就能够迅速扩大规模的产业。可是资金进入以后必然要求高额的、快速的回报,这个过程中有机农业会不会变了味儿?这又是李岩最担心的。

目前,凤凰公社已与国内十多家致力于通过德米特认证的有机农场合作,推广德米特农法。“我们要走得慢一些,稳一些、让地球多一分有机、少一分伤害。”李岩说。

农耕园之旅 篇3

走进园里,我看到许多小伙伴在自由地追逐着、快乐地欢呼着,悦耳的笑声回荡在假期幸福的空气里。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加入到火热的顶气球游戏中,爷爷选择做一次渔翁,感受悠然垂钓的乐趣;奶奶选择做一次农夫,体验耕种采摘的惬意;老爸和老妈则选择做了一回驴友,在这风景如画的农耕园里,炊烟袅袅地烧烤各式有机红薯、蔬菜、鲜肉,还有刚刚垂钓上来的新鲜的鱼……

特别有趣的是体验推石磨。爷爷将我们一家人进行分组,我和哥哥一组。爷爷教我们大概以五十粒米为一勺,然后放到石磨里推。于是,哥哥煞有介事地推磨,我手忙脚乱地数米、放米。爷爷奶奶看着我俩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

最后,我们体验的是挑担子。尽管箩筐是空的,我和哥哥都挑得很吃力,真辛苦了这些每日都挑着重担的农民伯伯了。通过这次的农耕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

美妙的农耕园之旅 篇4

从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便到了“福建第一家·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由于前天晚上刚下过雷阵雨,当我们下车远眺时,只见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为整个园区平添了几分朦胧的美。

置身在这远离都市喧嚣的山水田园之间,我不禁陶醉了,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瞧,那清澈的小溪流在哗啦啦地流淌,小鱼、小虾们欢快地在水草里穿梭。它们有的嘻嘻嘻地笑着,有的在你争我抢地玩耍,不时你撞我,我撞它,还有的顺着小溪那欢快的水流,边看沿途的美丽风景,边顺着流水漂向远方……

池塘里种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有很多嬉戏玩耍的鱼虾躲在荷叶下,快乐地游着。那一朵朵荷花像出水的芙蓉仙子,穿着洁白的衣裳,在水面上凌波起舞。看,那含苞待放的荷花,是不是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荷花也变得更红了。这炎炎夏日里的奇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诗句!

水里还有些全身乌黑、小巧玲珑的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拖着又黑又长的尾巴,甭提有多可爱了!青蛙妈妈不放心,紧随它们身后,不断跳跃,小心呵护。听着鱼虫的呢喃和阵阵蛙声,我不禁感叹着:好一派和谐的田园交响乐章啊!

漫步在园区中,如徜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间,悠然又惬意。远离堆积如山的作业,抛开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到乡间走走,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指导老师 林敬宽)

汉字与古代农耕文化 篇5

其实, 农业的“农”字的古文字字形, 正记录了蚌壳和农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农, 小篆作“”, 其对应的楷书写法作“”。《说文》解释说:“, 耕也。从辰, 囟声。”其中的“”是两只手的变形, 农耕需要用手, 这自然很好理解。但其中的“辰”是什么, “囟”又是什么, 就很难从小篆字形中看得出来了。于是, 我们只好追溯更早的字形, 看能否找到答案。

“农”金文作。从这个字形中我们可以发现, 原来“”中的“囟”并不是声符, 而是“田”的变形。“田”四周有四个“屮”, 合起来就是“茻”, 也就是草莽的莽, 表示田野里草木十分茂盛的样子。田里长满野草, 要想种庄稼, 就需要先把杂草除掉, 字形的下面, 正像手拿工具除草的样子。其中表示除草工具的部分, 与小篆字形对应起来, 正是其中的“辰”。那么, “辰”究竟代表一种什么样的除草工具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辱》:“寻辰字龟甲金文皆作蜃蛤之形, 实蜃之初字。”杨氏认为辰这种农具就是“蜃”。蜃是一种大蛤蚌, 古时候没有铁器, 农民是用蜃壳来翻土除草的。这在《淮南子·氾论篇》中有记载:“古者剡耜而耕, 摩蜃而耨。”高诱注:“蜃, 大蛤, 摩令利, 用之耨。耨, 除苗秽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龙山文化都出土发现了蚌制的镰。当时, 人们的活动区域多为河流冲积的黄土地带, 这里土壤肥沃而疏松, 使用不太坚硬的工具, 就可以进行耕作, 这是石制和蚌制农具在当时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直至西周时期, 石、蚌类农具仍大量使用。这时的蚌制农具已有“蚌耜”、“蚌铲”、“蚌刀”、“蚌镰”等。前二者是整地农具, 后二者是收割农具。

“辰”和“囟”的来历搞清楚了, “”字的构形问题就好解释了。把田、、辰三个部分结合起来理解, 就可以得出这个字的本义:两手持蜃壳除去田里的杂草叫农。远古之时, 森林遍布, 在耕种播种之前, 必定先要砍伐树木, 清除野草, 没有金属工具, 只能靠打磨石器、木器或者蚌壳来作为生产工具, 故先民手持摩锐之蜃壳以铲除杂草, 翻松土壤, 以便种植庄稼。故《汉书·食货志上》说:“辟土殖谷曰农。” (辟:开垦)

还有几个字与“农”关系十分密切。先看“早晨”的“晨”字。“晨”字小篆作。《说文》说:“, 早、昩爽也。从从辰。辰, 时也。辰亦聲。”许慎把“”当形声字来解释, 是他没有真正理解“”的构意。“晨”甲文作、, 从辰从二屮, 或从二木, 与我们前面分析的“农”字构意完全相同。其实, “晨”和“农“本来就是一个字。农是下田除草, 古人农耕非常辛苦, 往往是“夙兴夜寐”, 早晨起来就开始干活了, 所以, 当时人们就直接拿表示干农活的“农”字来表示早晨。后来“晨”字才逐渐从“农”字中分化出来, 先写作“”, 从从辰, 表示双手持蜃, 其构意与“农”字仍无区别;后来为了强调早晨的时间意义, 就改成从日作“晨”了。

再看“辱”字, 其字从辰从寸。寸在汉字中一般都是表示手, 和“”中“”的作用相同。因此, 从辰从寸的“辱”和从从辰的“”, 在构意上也就没有区别了。这说明, “辱”字同样是从“农”字分化出来的。“辱”本指以手持蜃除草的动作, 也可指除草的工具, 其字可加草字头作“蓐” (用“辱”字表示耻辱是假借的用法) 。后来出现了木制的除草农具, “蓐”便又分化出“槈”;再后来出现了金属的除草工具, “槈”便又可写作“鎒”。《说文·木部》:“槈, 薅器也。从木, 辱声。鎒, 或从金。”

“槈”字还有一种从“耒”的写法, 即“耨”。《吕氏春秋·任地篇》:“耨柄尺, 此其度也, 其耨六寸, 所以间稼也。”高诱注:“耨, 所以来耘苗也。刃广六寸, 所以入苗间也。”据“柄长一尺, 刃广六寸”可知, 槈是一种很短的除草工具, 人们使用时的姿势与持蜃并没有太大区别。

表示除草工具的“槈”之所以可以写作“耨”, 是因为“耒”字本身就是一种农具。如果说蚌制农具是我国最早的生产工具之一的话, 耒则是在传统农业中最为重要、使用历史最长的一种工具了。耒的使用是伴随火耕的需要而来的, 火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大规模的耕作方法。对于火耕而言, 漫撒和点种是两种主要的播种方法。点种的主要工具就是尖头木棒。但是尖头木棒毕竟效率不高, 先民为了满足增产的要求, 在原始农具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改造了尖头木棒, 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业工具。这种新农具把尖头木棒延长, 长到可以立着身子把持它的程度;同时在它的下部, 距离尖端不远的地方, 添加上一个短小的横木, 用它作为踏脚, 以便使木棒更容易深入土壤。这样, 人们劳作时就省力多了。这种改造了的原始农具是“耒”的前身——“力”。

力和耒是甲骨文中所见的除蜃之外的主要发土工具。《说文解字》说:“耒, 手耕曲木也, 从木从丰。”金文“耒”字形作或, 从形体上可以看出, “耒”是一种带有两个杈的木棒, 木棒上部是弯曲的柄, 下部是分叉的耒尖, 曲柄弯曲的方向可以向左, 也可以向右。金文中耒字又作或, 像手握耕具之形。

甲骨文“力”字作, , 是独体象形字, 从形体上看, 是一种曲木棍上绑着踏脚横木的单齿发土农具。许慎《说文解字》说:“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 能御大灾。”这是说“力”的本义是人体的肌肉筋腱, 引申出“力量”的意义。许慎的说法并非“力”的本义。徐中舒曾明确表示:力象耒形, 金文中从力之字, 有时也从耒。如“男”字, 《说文》说:“丈夫也。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于田。”“男”字甲骨文作, 确实是从田从力, 不过这里的“力”不是用力的“力”, 而是表示“力”这种农具。金文的“男”字又在“力”的上面增加了“手”形, 作, 像手握“力”这种农具耕田的样子。金文中“男”字还可以写作, , , “田”下的形体由“力”变成了“耒”。可见, “力”和“耒”在古文字字形中是可以通用的, 二者形体比较接近, 只是“力”下面没有歧出的杈形, 而“耒”下面有歧出的杈形。

谈到“耒”, 就不能不说一下“耜”, 因为古书中“耒耜”经常连用。从“耜”字从耒这一点, 便可以看出二者间的密切关系。耒耜同为起土的工具, 耜的形状和今天的铲比较相似, 它起土的功效比耒好。《易·系辞》是最早记载古人发明耒耜的文献:“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从“斫”和“揉”两种制作方法上, 可以看出“耒”和“耜”在形制方面的不同:“耒”是用火烤的, 而“耜”则是用砍削的方法做成的。“揉木为耒”就是用火将尖木棒柄部烤出合适的弯曲度;“斲木为耜”较耒复杂, 需要将整段木材劈削成圆棍形的柄和铲状的刃。“耒耜”是古代耕种的主要农具, 二者连起来常用作各种农具的泛称。因此人们在为其他农具, 特别是木制或装有木把的农具造字时, 常常以耒为构字部件, 如“耙”、“耓”、“耤”等。

老人“微雕”农具还原农耕史 篇6

1年做出50余件微缩木雕

近日,我和张云耀一起来到新建县博物馆,将他从2003年以来完成的农耕主题微缩木雕作品一并交给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些木雕包含榨油作坊、耕牛、水车等几个大类共100多件。

张云耀说,2003年他从蚕桑养殖场退休,闲不住的他决定用年轻时学的木工手艺,将一些农耕工具用木头雕刻出来。“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都是我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张云耀说,他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按照1比5的比例做出了一件牛拉提水车,此后,他将木雕的比例越缩越小,用一年的时间做出了50多件微缩木雕。

2005年,张云耀老伴的身体渐渐差了起来,他便放下手上的木工活,开始了专心照顾老伴的生活。那些精美的木雕也都被张云耀收进了自家的地下室里。

最小一件作品只有4厘米高

我们看到,张云耀的每件木雕的作品都很精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除了小,它们和实际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张云耀以一件织布机木雕为例介绍说,这是按照1比10的比例制作的,只要将棉纱放置在木雕上,按照正常织布机的操作流程,这辆“袖珍版”纺车也能织出一段质地不错的棉布。

张云耀制作的每一件木雕几乎都有这样的功能,水车可以转动,榨油机可以榨油,牛拉磨盘也可以磨面。在这些作品中,最小的一件木雕小水车只有4厘米高。

农村下放生活给了他灵感

据了解,张云耀老人今年已经74岁高龄,20岁时进入南昌市江东机床厂,成了一名木工学徒。上世纪60年代,张云耀被下放到新祺周进行劳动,当时已做过一些木制家具、雕刻的张云耀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哪家农具坏了,或是要置办家具都会请他来做工。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张云耀接触了很多传统农耕用具,也逐渐对传统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农村的这段生活,给了我现在创作的灵感。”张云耀举了个例子,年轻时他听村里的老人讲过一种计程马车,可以测算出每天跑了几里路程。张云耀也想动手一试,用微雕的形式,让这个古老的“的士”重见天日。经过反复摸索,张云耀用6个齿轮连接车轮,组成了一套系统。车轮转动时,齿轮系统就随之运动。车轮向前转动100圈,车上的木人便会击鼓1次,整个作品十分精巧。

想为后人留一段农耕历史

2009年,张云耀的老伴离开人世,他在悲痛过后,又重新拾起了停滞下的微雕艺术。新建县博物馆得知张云耀老人的这一绝活,希望他能够多做一些作品,今后可以在博物馆进行展出。张云耀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儿女的鼓励下,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又做出了40多件微雕艺术品,这时他的作品总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件。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打磨、整理,张云耀将自己的作品分为18个部分、66个品种,几乎展现了我国传统农耕生活的全貌。

“你看这个雁铳、放绳绞子、耘禾抓,现在年轻人根本认不得了。”张师傅谈起这些作品,语气里也透出一丝感伤,“其实我做微雕,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个时代,不要忘记人类是怎样从农耕社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记下那段岁月。”张云耀说,他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书写历史,一部内容生动的历史。

上一篇:中考招生制度下一篇:英语教学汉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