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社会(通用12篇)
农耕社会 篇1
主
专题一
栏何谓农耕文化?这个看似不必深度诠释的概念却在国内—传相关研究中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定义。早在1999年的一次媒农耕文化专题讨论会上, 就有人撰文指出, 认为“农耕文化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它的曙光初现于仰韶文化时
和
谐期, 结束于西方文明的东渐 (文化自身的连续性使农耕文化
至今都还在产生影响, 一般认为农耕文化的下限应为1840年) 。”[1]不过, 在当时不少学者对农耕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大于表扬, 否定多于肯定。我国著名哲学家阳正太教授曾有一篇文章专题讨论“农耕文化”。在他看来, 农耕文化在思想上存有四个特点:一是“农耕文化”的核心是在政治上崇尚人治, 轻蔑法制;二是在经济上固守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轻视商品交换, 轻视价值规律, 忽视市场的作用;三是在心理上封闭、保守, 抵制对外开放;四是在社会理想上的平均主义, 不患寡而患不均, 枪打出头鸟。在此基础上, 他还归纳了农耕文化思想的四种表现, 即封闭性、狭隘性、粗放性和保守性。[2]显然, 在不少学者眼里, 农耕文化多少存有传统封建文化思想余孽的意味。即使在今天, 仍有学者在讨论农耕文化时还是习惯将之与“小农经济”、“小农意识”等概念联系起来, 认为是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产物。显然, 这种批判的立场是将农耕文化置于一定的政治历史情景之中, 忽视了农耕文化作为文化本身的独立性。
所以, 在农耕文化的相关讨论中, 也存在另一种较为积极的概念理解, 认为农耕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可资利用的重要社会资源。夏学禹从学理意义上指出,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 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3]因此农耕文化不再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小农经济的产物, 而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 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是“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显然, 作者将农耕文化回归到文化本身的意义上去, 剔除了过去人们标贴的各种意识形态批判色彩。学者陈艳萍则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讨论农耕文化, 认为“农耕文化可分为农耕实物文化和农耕意识文化两种。所谓农耕实物文化是指以实物形式保留及流传下来的因素。具体形式有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所谓农耕意识文化是指建立于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因素, 具体包括岁时节日、农事礼仪、神话谣谚”。[4]显然, 作者是从应用层面讨论农耕文化价值的, 这对我们重新思考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单纯就农耕文化的定义来看, 很难寻找其与大众媒介之间的文化关系, 也难以寻索大众媒介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我们不妨按照上述将农耕文化分为实物文化和意识文化的方式, 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首先, 农耕文化的意涵依托于媒介而存在。与任何文化传播一样, 农耕文化只有依托于媒介才能在文化上得以显现。从实物角度看, 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的文化意义不仅表现为实物本身的展示意义, 更需要依赖大众媒介的广泛传播, 尤其在今天媒介化社会的现实背景之下, 后者的文化传播意义更为明显。比如, 关于农作物, 其实物本身 (如甘肃的土豆) 很难说有什么文化意义, 只有将之放在展览馆、电视机、互联网上时, 它才有了传播与展示上的文化意义———无论实物本身的展示, 还是将之塑造成各种不同艺术品的展示, 只有在大众媒介展示与传播的基础上, 这些实物内涵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被激活出来。同样关于农用建筑 (如粮仓) , 如果它只在农民那里使用, 那它只不过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工具而已, 而当它们进入了艺术家的视野, 并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在大众媒介上展示, 或者直接成为某部电视专题片的记录对象时, 其所谓的文化意义才真正得以彰显。正所谓文化与传播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这在农耕文化的传播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其次, 大众媒介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从意识文化的角度, 无论岁时节日、农事礼仪、神话谣谚, 其所谓的文化意义要么陈放在历史博物馆里供人学习 (如周祖农耕文化的实物) , 要么作为一种经典传统文化被人传承 (如传统春节文化) , 再要么就是披上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外衣 (如各种不断发扬光大的民俗文化) , 最后剩下的那部分就是今天很多学者十分忧虑的即将消逝的传统农耕文化了。这其中, 依赖大众媒介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是不少学者开出的药方, 其方式也无外乎两种:一是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记录等手段呼吁人们关注、了解、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二是传统农耕文化走向大众媒介的舞台, 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得以进一步的放大和传承。尤其是后者成为不少学者非常乐观的对策和建议。因此, 从媒介功能来看, 大众媒介成为当下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途径, 大众媒介的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也是农耕文化应用价值开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一些地方兴起农耕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 与此同时相关的文化开发和媒介传播也纷纷展开, 大众媒介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塑造功能表现得十分明显。
总之, 就文化传播而言, 传统农耕文化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毕竟, 文化与传播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就文化传播的历史来说, 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口传文化阶段, 二是印刷文化阶段, 三是电子文化阶段。就传统农耕文化而言, 它诞生于早期的口传文化阶段, 历经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的冲击和洗礼, 因此, 传统农耕文化本身就很值得我们媒介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而另一方面, 在媒介化社会的今天, 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发扬光大无疑又赋予了重要的传播学意义。
三
20世纪中后期以来, 随着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由此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史无前例地越来越高。
一方面, 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媒介的依赖越来越深, 人们几乎完全生活在现代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 并且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都深受其影响, 其结果是人逐渐“媒介化”了。与此同时, 整个社会被包围在各种大众媒体所提供的海量信息中,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都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展示, 于是整个社会也逐渐“媒介化”了。其现实情境正如尼尔·波兹曼说的那样:“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 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 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5]。这无疑是对当今媒介化社会的一种高度凝练与概括。
然而,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现代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无论从刀耕火种到青铜铁器, 还是从蒸汽动力到电力发明, 抑或从造纸印刷到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数字时代……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进步, 都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 而与其相伴的正是媒介本身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 今天媒介化社会本身也是现代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由此一来, 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旧文明”无疑会存在被各种各样的“新文明”所取代的文献。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媒介社会对传统农耕文化而言也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文化冲击。
首先, 随着以媒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兴起, 传统农耕文化越发呈现出落后与保守的特征。无论是建立在传统农耕文化基础上的封建礼制、小农思想、保守意识等, 都成为现代文明不能容忍和试图突破的所在。那些附着了农耕文化思想的各种农耕实物文化本身, 也在好长一段时间被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所遗弃, 甚至一度成为工业文明的牺牲品。仅就大众媒介本身来说, 无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它们都是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产物和必然结果, 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和传统农耕文明近乎没有任何的关联。即使在今天, 农业、农村、农民依然不是这些大众媒介关注的主要对象。
其次, 在媒介化社会造就的多元文化背景下, 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去中心甚至走向消亡的危险。当今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是文化的后现代性, 它们呈现着去中心、非主流、多元化的特点。因此, 作为传统甚至保守的农耕文化来说, 它们很容易在媒介文化商业化和世俗化的大潮中走向文化的边缘地带, 甚至在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强大烙印下走向灭亡的危险。以至于在今天, 成长于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人逐渐淡忘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 将传统农耕文化抛在脑后。不仅如此, 即使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也因媒介社会渲染的城市生活和工业文化的种种影响, 逐渐淡忘自己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
四
当然, 仅仅看到媒介社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是不全面的。在当今媒介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大众媒介的功能变得尤其强大, 媒介成为人与人信息交流甚至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此同时, 媒介也成为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工具。
首先, 大众媒介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展示找回了农耕文化的文化价值。按照传播即文化的观点, 一切称之为文化的东西唯有经过传播才具有真正的文化意义。传统农耕文化无论其实物文化还是其意识文化唯有在传播交流中才能彰显其文化意义和价值。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存在认识上的偏见, 加之现代媒介对农耕文化长期的忽视, 使其一度成为文化传播中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 在现代媒介重新关注农耕文化的时候, 农耕文化的文化光环才重新得以照亮、发光。
其次, 大众媒介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展示增加了农耕文化的经济价值。借助现代媒介的传播与包装, 传统农耕文化在提升了文化影响力的同时造就了更大的经济价值。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农家乐———原本就是农民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 然而在商业化运作之后其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成为很多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我国, 因媒介传播与包装而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东北二人转。在赵本山、潘长江等一大批当地优秀演员的影视作品中,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二人转、山庄、农家菜等特色传统农耕文化。现在这些文化产品早已成为重要的大众消费品在全国各地兜售。
总之, 在当今媒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传统农耕文化已经摆脱了农业生产本身的工具价值, 成为商业社会现代文化多元品种中重要的一种消费文化———农耕不再是某种具体的生产方式或工具实物, 而是人们寻奇览胜的对象;文化不再是单纯的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 而是现代文明视野下商人出卖给公众的消费品。农耕文化自身也依附于现代媒介创造其传统文化之外的各种剩余价值———借助现代媒介的传播, 传统农耕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甚至政治价值同时得以提升, 尤其表现在公众购买时的货币价值上。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 今天为传统农耕文化鼓与呼的人中有不少是商人甚至政客, 在他们眼里, 传统农耕文化既是重要的赢利商品, 也是重要的政治资本。
所以, 我们必须看到, 在媒介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大众媒介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 不少传统农耕文化经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现代媒介的加工处理得以重新展示, 这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也开掘了这些文化的商业价值, 起到了很好的展示作用。而这些, 正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
摘要:媒介化社会的今天, 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并且使其逐渐脱离农耕社会的文化土壤。但大众媒介又是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各种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化经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现代媒介的加工处理得以重新展示, 这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而且开掘了这些文化的商业价值, 起到了很好的展示作用。
关键词:媒介社会,农耕文化,冲击与展示
参考文献
[1]徐昌义.有关农耕文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1999 (21) .
[2]阳正太.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
[3]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 2010 (3) .
[4]陈艳萍.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
农耕社会 篇2
体验农耕文化
——从江加榜梯田农耕文化探究实践活动
从江县第二民族中学 青青科技实践活动小组 指导教师:何兴莲、秦昌州、张喜见
二0一一年 走进加榜梯田 体验农耕文化
——从江加榜梯田农耕文化探究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加榜梯田的形成、特点、分布、总面积、人均占有梯田等情况。
2、了解、体验加榜梯田的农耕文化。
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加榜梯田文化旅游的现状。
4、通过活动了解本地区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培养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为传承和发扬本地区的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5、通过活动,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6、通过活动,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7、培养同学们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活动时间:
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历时7个月。
三、活动过程及内容:
1、活动组织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在学校及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活动。
活动小组的学生一共150名,由初一至初三各50名组成。按年级分为三组:
第一组(初一)组长:顾重苏
组员:刘立慧、李林红、梁娟等。第二组(初二)组长:吴国霞
组员:杨金天、夏丹、贾云通等。第三组(初三)组长:李睿恺
组员:禹鸽、付一杰、潘秀兰等。教师小组:组长:何兴莲
成员:秦昌州、张喜见
2、活动内容
(1)组织召开动员大会。2011年3月22日下午,在大会议室由鄢从龙校长主持召开动员大会,鄢校长大会上分别对这次活动的内容、目的、意义作了动员讲话。
(2)成立课题小组。这次开展的“走进加榜梯田,体验农耕文化”的活动,学校选定了校内最有经验的科普指导老教师,带领两名中青年教师,在各年级选择自愿参加,并且家长全力支持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然后按年级分为三组,并选定组长。
(3)制订切实可行的考察计划。这次活动以党扭村、加叶村、加车村为活动基地。为了全面了解和全方位体验加榜梯田的农耕文化,所有活动小组分别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三次进行实地采访、考察、体验。在考察之前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野外考察的技能培训,制订应急预案,并写出预案呈报学校领导审批。
(4)开设专题讲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分别请县旅游局的老师、州级科普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技创新”和“梯田文化”专题讲座共3次。本校科普教师开展专题讲座2次。
(5)师生进行实地走访、考察、探究、体验实践活动。师生分 别于2011年4月9日、7月16日、10月2日三次到党扭、加叶、加车三个村进行实践活动。第一次活动为期3天,第二次2天,第三次4天,三次一共是9天。活动期间,走访了潘小花、杨金开、王故汪、潘老歪等老人,潘小羊、王金贵等种田能手,党扭村的王进中村长,“加榜梯田驴友之家”的老板王波等人,了解加榜梯田的历史、分布、总面积、人均面积、产量、农作物耕作、旅客流量等情况。实地考察、探究这三个村梯田的特点、修筑灌溉、蓄水、筑埂、施肥、“稻鱼鸭耕作”方式、收割等。
(6)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加榜梯田文化”活动。为了让全校学生都能了解加榜梯田文化,活动小组成员在各班召开“活动报告会”,参加师生达1628人次。学校、班级、小组出墙报、黑板报、专刊48期,图片展3次,并做了问卷调查,办手抄报各一次,同学们撰写调查考察报告、心得体会200余篇。
(7)活动总结。活动后期,活动小组安排初一组的成员收集、整理活动的图片资料,初二组收集、整理校内开展活动的资料,初三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活动总结。
四、活动结果
1、加榜梯田是当地的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用勤劳的双手在大山雕琢出来的。海拔高度在160—1200m,坡度为15—75度。加榜梯田总面积1万余亩,人均占有约为0.5亩。主要分布在党扭、加叶、加车、从开、平引、摆别、摆党等村,其中景色最美的是党扭一组的那片。梯田以垒土成埂为主,少部分为垒石埂。
2、加榜梯田的美学价值。加榜梯田是顺山势和山形修造而成的,梯田依着山势盘桓曲折,一层层的一直延伸到深深的河谷,把数座山体连接在一起。其以窄而细长、延绵不断的腰带田为主,其中也分散着一些鱼麟田。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线条极其优美,如一根根波光盈盈的腰带缠绕在山间,它的“田中有寨、寨中有田”的意境是其它地方梯田无法比拟的。有人说它比云南元阳梯田更加秀丽、比广西龙胜梯田更加壮美,极具魅力。
3、加榜梯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富有智慧的加榜劳动人民面对着大山,没有对抗,而是顺应自然、善待自然,选择了开辟梯田这种农耕方式,获得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安身立命之道。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在陡峭不能开辟梯田的地带是一片片森林,层层梯田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特别美丽。山涧中淙淙的流水使得层层梯田充满生机,而散落在层层梯田中的村落,使梯田不再孤独和寂寞。森林、溪水、村寨、梯田四大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蕴含着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这也正是现代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4、加榜梯田是充满智慧的农耕文化。
(1)加榜梯田的耕作方式为“稻鱼鸭耕作”。这种耕作方式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当地人民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渐积累的智慧结晶。其耕作方式在2011年6月11日被联合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这种农耕文明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稻鱼鸭耕作模式主要均衡和多样化利用各种生物资源,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多样 并存。事实上,稻鱼鸭三者并不具备天生的和谐,鸭会吃鱼、鱼和鸭也会吃稻,鸭子也会撞坏秧苗。因此,采用先种稻,再放鱼,待鱼长大,再放小鸭,这样小鸭也吃不了鱼和稻苗,而吃的是害虫,而鱼和鸭子又使稻苗获得了天然养分。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李文华评价“这个系统利用物种之间相互有益的作用以后,还能自我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这恰恰 是我们现代农业很缺乏的,现在都是缺乏养分施化肥,来了病虫施农药。”
(2)多功能的“牛棚”。走在加榜田中,总会遇到一幢幢矮小的两层的小木屋,立在层层梯田之上,别小看它,它体现了加榜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当地人称它为“牛棚”。牛棚下层关牛,春耕时免去天天赶牛回家的麻烦,而且一打圈门牛就可以到田边、山坡上吃草,省去了割草,放牛的辛苦。到了施肥的时节,农民把圈中的农家肥直接翻到棚下的田里浸泡,最上层的粪水顺着水流层层而下,从上施到下,这样既节约了劳动力又保证了肥水均匀地流到每一块田。加榜梯田的每块田的排水口绝不会在一条线上,上一块的开在左边,下一块绝对开在右边,这样就保证了来自牛棚的肥水滋 润到梯田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浪费。上层则是农忙时节农民休息、生活的临时场所,省去来来回回的赶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劳动中。秋收时又是临时的仓库,收割了粮食没来及搬运回家,就存放在牛棚里,牛棚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加榜梯田独有的,是加榜梯田农耕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其他地区梯田中是没有的。
(3)加榜梯田在浸泡、选择农作物、水源的保护上无不体现出 其合理和科学性。三、四月间村民从溪流中引水进田对梯田进行浸泡,此时的层层梯田犹如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显得空灵而美丽,让人流连忘返。浸泡一段时间,待泥土变软,村民就开始筑埂,筑埂是为了使田埂变得牢固,不垮塌,更好地护水保田,为丰收做好最基本的保证。然后犁田、耙田,最后把农家肥投在梯田中浸泡。农家肥浸泡一段时间后,梯田的水就变成了褐色。经探究这是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腐生细菌、真菌充分分解,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泡田是当地人民在漫长的实践中探寻出的农耕方式,它可以杀死地下的一些越冬害虫,使一些土壤中的真菌核漂浮,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能很好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加榜梯田由于处于崇山峻岭、密林覆盖的环境中,那里阴蔽、潮湿、光照时间短、强度弱、气候多变。许多梯田是山冲、沟谷中的冷、阴、烂、锈田和陡坡的坡塝田,这样的生态环境对于许多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是极恶劣的。然而充满智慧的加榜先民们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一直以“禾”作为加榜梯田的主要农作物。当地村民利用禾具有耐冷、耐阴、耐烂、耐湿、抗旱、感光和抵抗鸟兽危害的特殊性能,广泛种植禾发展生产,解决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禾支撑了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独特的禾文化。
加榜人十分注意保护森林,在高高的山头和不当阳的山沟都有保 护得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的存在,就很好地保护了水土,为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到过加榜的人无不感慨“有好高的山,就有好高的林;有好高的林,就有好高的水;有好高的水,就有好高的田”。正是这些森林和水养育了加榜梯田。完善的生态系统成功地抵御了2010年西南百年不遇的大旱,经过走访了解,当年粮食虽有减产,但仍有收成。自然灾害的有效消减,得益于良好的森林植被。在环境一天天恶化的今天,我们不禁惊叹于加榜人民的远见卓识。
5、经过走访了解到,加榜梯田的游人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泡田时节和稻禾成熟为最盛,游人多为自驾游的散客,到了那里也只能摄影和观光。当地能提供食宿的旅馆只有两家,梯田的旅游开发没有形成规模。
五、活动的体会与收获
1、认识到加榜梯田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瑰宝,是充满智慧的农耕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我们先辈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渐积累的智慧结晶。
2、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认识和了解了加榜梯田农耕文化的精髓,增长了知识。它作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一种,为人类所奉献的不光是大山壮丽雄伟的梯田,它传递的更是一种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用智慧、辛勤、勇敢、汗水、心释放出来的情感。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它不光属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它更是全世界人民所共享的财富。地球上的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进步,它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悟出了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真谛,才能真正实践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4、在老师的帮助指导,同学们通过活动体验了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5、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目的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互为补充交流,充分体会到一个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现代教育所面对的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心中的宝贝,很少走出家门。这一次活动使同学们得到了思想品德上洗礼,锻炼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7、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六、建议与意见
在活动中,我们注意到,加榜梯田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整理、开发。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
1、首先抓好配套建设,完善景区功能配套。要建有能容纳游客吃、住的饭店、宾馆,停放车辆的停车场,在景区设多角度的观景台。为游客切实解决“吃、住、行、游、娱”等一系列问题。
2、要把加榜梯田文化作为一个旅游产业建设,开发梯田文化旅游的产品特色,使游客在欣赏梯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有体验和受到教育,形成以原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
3、开发旅游民俗项目,要注重旅游与民俗娱乐的结合,地方特 色浓郁的文化应该是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
古老的农耕理想 篇3
这一天,凤凰公社创始人李岩的一项提议被社员们一致否定。她提议:已经半岁大的小公牛丹尼尔是不是可以去犁犁地了,但所有社员都觉得它还是个小baby,让它去犁地是虐待婴儿!因此,当记者询问传说中的丹尼尔在哪儿时,被告知:“出去玩儿了,不晓得啥时候回来。”
在凤凰公社这个京郊凤凰岭脚下的有机农场里,动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员们眼中的合作伙伴。这里养着鸡、鹅、羊、牛、狗、猫、兔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牛,它们是天生的咀嚼者,每天要吃八个小时,天天如此,因此牛粪成为堆肥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堆肥营养又还给大地;而母牛不仅承担着耕地的任务,每天还生产出几十斤鲜牛奶。李岩介绍说:“夏天来我们农场,你会看到野花几乎全被两只山羊吃掉了。”农场里的动物基本没有被圈起来,自由自在地活动,吃着自家产的有机食品。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土壤、植物、动物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
凤凰公社还保留了一部分野地没有开发。这些林地、湿地是给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留下的生活空间。这里有狐狸、野鸡、獾、刺猬、蛇、野兔,还有美丽的萤火虫,它们的存在不仅表明了公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帮着吃虫子、松土,这些交互关系造就了健康的农场。“只有健康的农场才能不使用农药、化肥。”李岩说。
“比如今年种山药的地,明年就要种其他作物了。”李岩介绍。有机农场里遵循着多样化种植、轮作、间作和套种等传统的农耕技法,这些是有助于环境健康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农法。耕地边上颜色略深的一个大土堆就是人工堆肥,是由动物粪便、草和矿物质组成的天然肥料,是土地的营养大餐。
在凤凰公社,所有的耕种、采摘作业都遵循着一本耕种日历。比如要摘苹果了,一定要选择在果日摘,口感好、储藏期长;采摘菊花则选择在10月的花日,因为凡跟花有关的作业这时候操作都会口感更好、保质期更长,对植物的生长也更好。有机农业倡导多样化种植,所以在这里产品的种类虽多,但产量都不会很大。4月的蒲公英、5月的槐花、6月的桑葚、7月的桃子、8月的蔬菜、9月的山药豆、10月的苹果,11月则是主打产品——山药的采收。
做了几年有机农业,李岩感觉自己与其说是商人,倒不如说更像个农夫。一个有机农场的主人要有足够的精力和爱心,可以悉心照料自己的土地,给农场中的要素——土地、动物和植物以关爱。这些正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古国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有机倡导的整体观、多样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李岩笑着说,在做国际认证的过程中,当时请来了国际咨询师给大家上课,就在公社的地头上,大家拿着本子,或蹲或站,等着老师“布道”,这位叫杰克斯的印度人第一句话就是:“老子说……”于是大家都乐了。“有机农业”一词虽然最早出现在1940年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然而事实上,有机农业就是最古老的农业形式。
有机的德米特标准
做农民,李岩面对最多的就是质疑。“你们的产品凭什么这么贵?”“我花了大价钱买的如果是假有机,岂不很傻?”“有机食品不能自己说了算,标榜有机就需要认证—独立的第三方做认证。”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我们是在做良心工程,但是良心之外还要有严格的第三方管理。”从公社创办之初,李岩就着手引进国际有机农业界的最高标准——德米特(Demeter)认证。
德米特(Demete)是有机农业(也为之生物动力农业)公司的产品品牌。德米特(国际)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独立认证网络的生态协会。它不仅规定在农作物生产中杜绝使用合成化肥和人工化学植物防护剂,在加工过程中绝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土壤和食品的机体功能,更要求农场按需要种植特别的植物,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变成一个拥有自然生命周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2007年,德米特国际专家来到凤凰公社,对园区进行了规划和技术指导,并对堆肥进行了实操培训。2008年,德米特咨询顾问卡尔德斯(Tadeu Caldas)先生进行了项目确认。到2011年,凤凰公社通过了瑞士IMO国际检查员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认证检查,A地块正式通过德米特认证,其他地块为转化期认证,并无条件获得了欧盟认证。项目名称:凤凰公社。项目编号:08 2797 02。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德米特生物活力农场。
“国际认证最大的特征就是生产过程的控制。他(检察员)会观察土地、蚯蚓的活动状态,蚯蚓的大小反映了土地活性程度;还有植物的状态,比如该生虫的季节有些虫子就非常正常,如果一个虫子都没有就不正常了……”李岩介绍。德米特有机认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土壤、环境、水还有堆肥都在考查的范围;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都要看,包括周围的环境。“做了这么长时间有机农业,到一个农场去看,氛围对不对立刻就能感觉出来。”李岩说。
现在的凤凰公社,有着非常完整的作业记录。每天干什么、每个人干什么、每天生产了什么、种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在每年一次的认证时,这些记录都要提交。每年农场都会有一个长达几十页的操作概况,有多少地块、每一块种了什么、收了什么,记录得非常详细。“这些表记录下来,如果作假的话,自己真的会乱套。”李岩说。尤其在销售量和生产量方面,德米特有严格的控制,产品出场要开具销售证。比如记录上生产了100公斤,结果卖出去200公斤,多出来的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还保留了最终的检查权,如果怀疑过程中作假,可以随时进行抽检,而且要求农场出具检查费用。李岩说:“德米特认证通过后获得的项目编号,在有机领域里是全球唯一的。如果作假的话,在这个圈子基本上就别再玩了,因为这个圈子并不大,许多长期做有机的人一看编号都知道是谁。”
商业化中的困惑
有机农业带着古老农耕的气质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现在凤凰公社产品数量和品种都有限,只能自己种什么客户就吃什么,而且无法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无论是进入商超,还是自己建立配送系统,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支持,而在产品有限的情况下,打通流通渠道似乎又不够现实。
在凤凰公社通过了德米特认证之后,李岩面临着许多看似机会又似陷阱的商业合作。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上百公顷的土地可以免费提供,让他们搞有机农业。但李岩知道,土地的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能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也有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凤凰公社的13.6公顷土地本身是未经过开发的荒地,又地处凤凰岭风景区内,即使这样,为了能够提高土地的腐殖质并使酸碱平衡,成为适于耕种的田地,也进行了两年的养护。
还有人带着巨额资金,说地是现成的,只要你们提供德米特的技术,贴上德米特的标志,我们就能打开市场。有机农业本身是一种人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块有机农地的耕种需要的人力和技术远远超过普通农地,这里面要对人进行培训,对地进行养护,并非靠资金推动就能够迅速扩大规模的产业。可是资金进入以后必然要求高额的、快速的回报,这个过程中有机农业会不会变了味儿?这又是李岩最担心的。
目前,凤凰公社已与国内十多家致力于通过德米特认证的有机农场合作,推广德米特农法。“我们要走得慢一些,稳一些、让地球多一分有机、少一分伤害。”李岩说。
日本农耕文化与社会生活语言现象 篇4
一、日本的农耕文化
公元前3世纪弥生文化的产生,标志着绳文时期从大陆传入日本的农耕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日本原始的社会生存方式,开始了社会的生产,预示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及开始,而以农耕社会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我国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详细论述农耕文化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从日本民族的集团主义、亲植物性、纤细性、勤劳到自然观和多神论都进行了阐述。此外,日本的农耕经济学者玉城哲在《稲作文化と日本人》(現代評論社,1997)中也谈及:应该说日本社会本身就有不失“稻作农耕社会”的特点。这些作者的论点都论证了农耕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关系,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是在日本民众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农耕文化与词汇
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征,本文从农耕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农业文化、勤劳文化、纤细的民族特性、集团意识、序列社会等文化特征出发论述与此相关的生活词汇。
(一)农业用语
日本作为农耕社会,从古代开始就进行水稻、大麦、小麦、栗、黍、荞麦、大豆、小豆、萝卜等农作物的栽培。这其中对于在水田里栽种水稻的劳动尤为重视。随之就是关于米与田的词汇特别丰富。日本以米为主食,与英语的“rice”相对的词汇有「米」、「籾」、「飯」、「ご飯」、「ライス」等词汇,而且对于能产稻米的水稻更是细分为糯米和粳米,水稻更是细分为早稻和晚稻。
作为农耕社会的根本,培育水稻的温床,田在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这从日本人姓氏中“田”据为榜首就可窥见一斑,如:田中、田村、田边、池田、上田、内田、冈田、前田、福田、松田、山田、吉田等。除此之外,根据日本《類語国語辞典》(1994)的记载,关于田和米的词汇尤为众多。
从上表中,我们就可看出日本人关于农业文化的根本“田和米”的词汇之丰富。
另外因为和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的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在日本词汇中,关于牲畜只有一些基本的词汇,从中可看出农业文化之发达,畜牧业文化之匮乏。
(二)关于“勤劳”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特别是远古时候科学技术落后,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尤其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不付出繁琐的劳动想得到丰收是不可能的,所以“米”这个字反映出人必须做满“八十八”道工序,手续相当复杂。而且在这里你付出的劳力和你的所得成为正比,故“勤劳”这一词汇在这里清楚地体现出来了。到了现代,日本因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等不利因素,更是将“勤劳”誉为日本民族的美德,日本的国字「働く」形象独特地将日本人以勤劳为美德的性格特征阐释出来。此外体现日本人这一性格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働きばち」比喻为蜜蜂中的工蜂,「過労死」是劳动过度导致的现象,「勤勉は善」形象地将日本人推崇的传统美德体现出来了,「必死」、「一生懸命」等词更是将日本人那种拼命努力的劲头描绘出来了。
(三)关于“纤细性”的词汇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插秧、收割到脱粒及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形成日本人纤细、敏感、注重细节的性格特征。如对于雨和雪的词汇,日本国民根据气候和形态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描述它们的不同,其词汇之丰富是其他国家少见的。如形容下雨时的词汇有:「春雨」「五月雨(さみだれ)」「しぐれ」,形容雪的词汇就有:「白雪」、「粉雪」、「根雪」、「牡丹雪」、「ざらめ雪」、「細雪」、「大雪」、「小雪」、「風雪」、「吹雪」、「なごり雪」、「粟雪」等,反映在文学上,体现日本文学或是日本人传统审美观的「わび」「さび」「いき」「幽玄」「粋」等词汇将日本人细致入微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四)关于“集团主义”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中,因地理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民族见面机会的减少,日本人因为种植过程中的协助和合作逐步形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深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所带来的是强烈的集团意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词汇中也体现出这一文化特性。集团意识体现出的文化便是集团意识,以“和”为贵和内外文化。如日本人在做自我介绍时,一般先不说自己的职业,而是说自己所属公司的名称,所以每年4月份左右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不说「就職」, 而是「就社」。从中可看出日本人对于自己的集团归属意识的重视。此外体现日本人内外意识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他見」表示给别人看,「他聞」表示别人听见,「よそ者」纯粹是外人的意思。「他人」一词在中文词汇里说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日文中有浓厚的「よそ」之意包含在里面。像「傍惚れ(单恋别人的情人)」等词汇也是日本特有的词汇,而日语中丰富发达的敬语词汇很好地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诠释。从日本的集团主义衍生出的内外文化进一步缩小为日本人对乡土意识的清楚认识,再进一步扩展为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如日本在表示本国物品的同时都会以「和~」、「日本~」、「邦~」此种形式表现,另外在表现外国的事物时多以「洋~(ヨーロッパのもの)」、「漢~(中国のもの)」的形式来体现。如:和楽―洋楽和語―漢語和風―洋風日本語―外国語,日本画―西洋画等词汇就表现出这一特征。
(五)关于“序列社会文化”的词汇
此外,在农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因农耕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贫富差异和身份之差。由此而引发序列社会文化。决定序列的主要基准为社会地位、年龄、团体中的经历年数、性别等因素。像「父母」、「領主」、「上司」等词汇及与此相呼应的是「子供」、「家臣」、「部下」等词汇,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亲子关系、主从关系、师徒关系等上下关系。另外,在寺院里,僧位也有僧正、大僧正、僧都、律师等职位的区分,日本传统国技相扑,根据待遇和格式的区别,更是分出了「横綱」、「大関」、「関脇」、「小結」、「平幕」、「十両」、「幕下」、「序の口」的称呼。如对“妻子”这一称呼,对于他人妻子的称呼,因对方身份的差异,相应的妻子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上さん」,意为商人、匠人之妻;「御新造」,为古时武士或是富甲之家的妻子的敬称;「御寮人」,为近世中产阶级年轻妻子的称呼;「夫人」,是对贵人之妻的称呼;「内儀」,指的是商人、手艺人之妻;「内室」,指的是贵人之妻;「裏方」,指的是法主的妻子;「御台所」,指的是幕府时期将军之妻。虽然这些称呼有时代限制的因素在里面,但我们不难看出其称呼背后所隐藏的阶级及因身份不同的要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作为文化的镜像不时反射出来。农耕文化作为日本民族的典型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得到体现和折射。掌握此种关系,能促进日语学习者通过日本文化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特征,更多的农耕文化与语言现象的关系特征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語[M].岩波書店,1988.
[2]芳賀綏.社会の中の日本語—日本語講座 (第三巻) [M].大修館書店,1976.
[3]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曲維.日本[M].大連出版社, 1997.
[4]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質[M].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1991.
[5]大野晋、浜西正人.類語国語辞典[M].角川書店,1994.
[6]鈴木孝夫.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M].岩波書店,1988.
[7]鈴木孝夫.言葉と文化[M].岩波書店,1988.
[8]中村明.現代日本語必携[M].学燈社,2001.
[9]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南開大学, 2003.
农耕作文300字 篇5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走进了农耕文化园。
一进去,迎接我们的是一股清澈甘甜的“虎泉”。我们走过了“二龟戏水”和“三农桥”来到了神农氏雕像。神农穿着稻草衣,口袋里装满一包包草药,神农表情庄重严肃。接着,我们来到了农耕工具区。我第一次看到了梨耙,于是兴致勃勃学着农民伯伯推梨,“一二一、一二一!”不一会儿,我累得满头大汗。我想:农民伯伯真辛苦!妈妈给我介绍了许多以前的劳动工具,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心血……”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粮食,改掉坏习惯。 农耕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有趣的水上乐园、天下第一梨、浪漫之屋、世界最小的高尔夫球场……
这里,是远古的回声,是记忆中的田野,是曾经的家园。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拥抱自然的宁静。 农耕园蕴含着许多人生的道理,希望你有机会身临其境去细细体会。
美妙的农耕园之旅 篇6
从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便到了“福建第一家·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由于前天晚上刚下过雷阵雨,当我们下车远眺时,只见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为整个园区平添了几分朦胧的美。
置身在这远离都市喧嚣的山水田园之间,我不禁陶醉了,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瞧,那清澈的小溪流在哗啦啦地流淌,小鱼、小虾们欢快地在水草里穿梭。它们有的嘻嘻嘻地笑着,有的在你争我抢地玩耍,不时你撞我,我撞它,还有的顺着小溪那欢快的水流,边看沿途的美丽风景,边顺着流水漂向远方……
池塘里种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有很多嬉戏玩耍的鱼虾躲在荷叶下,快乐地游着。那一朵朵荷花像出水的芙蓉仙子,穿着洁白的衣裳,在水面上凌波起舞。看,那含苞待放的荷花,是不是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荷花也变得更红了。这炎炎夏日里的奇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诗句!
水里还有些全身乌黑、小巧玲珑的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拖着又黑又长的尾巴,甭提有多可爱了!青蛙妈妈不放心,紧随它们身后,不断跳跃,小心呵护。听着鱼虫的呢喃和阵阵蛙声,我不禁感叹着:好一派和谐的田园交响乐章啊!
漫步在园区中,如徜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间,悠然又惬意。远离堆积如山的作业,抛开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到乡间走走,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指导老师 林敬宽)
农耕园之旅 篇7
走进园里,我看到许多小伙伴在自由地追逐着、快乐地欢呼着,悦耳的笑声回荡在假期幸福的空气里。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加入到火热的顶气球游戏中,爷爷选择做一次渔翁,感受悠然垂钓的乐趣;奶奶选择做一次农夫,体验耕种采摘的惬意;老爸和老妈则选择做了一回驴友,在这风景如画的农耕园里,炊烟袅袅地烧烤各式有机红薯、蔬菜、鲜肉,还有刚刚垂钓上来的新鲜的鱼……
特别有趣的是体验推石磨。爷爷将我们一家人进行分组,我和哥哥一组。爷爷教我们大概以五十粒米为一勺,然后放到石磨里推。于是,哥哥煞有介事地推磨,我手忙脚乱地数米、放米。爷爷奶奶看着我俩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
最后,我们体验的是挑担子。尽管箩筐是空的,我和哥哥都挑得很吃力,真辛苦了这些每日都挑着重担的农民伯伯了。通过这次的农耕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
尤俊农耕园 篇8
进了农耕园的大门, 绕过广场, 就来到了长廊。银白色的栏杆, 天蓝色的屋檐, 淡紫色的柱子, 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500多米长, 分布着100多处的宣传板。每一个宣传板上都有一些新闻、健康小常识, 寻物启事……长廊两旁栽了一些花木, 在长廊边的长椅上挂了一些小书架。书架上放着各类书籍, 供游人观看。
过了莲花池, 就到了农作园。农作园里有石磨、铁锹、犁、耙、渔网等农具。在那里, 有着许多农活, 工作人员会教你如何磨豆、插秧、钓鱼……
从农作园出来, 就可以看见水上乐园啦。这里有水上翻滚、铁索桥、水上冒险和水上丛林等设施。其中最为刺激的是水上翻滚。水上翻滚是在水面上横放一些穿着铁钱的圆柱, 游客要快速踏过这些会翻滚的圆柱。要是一不小心滑倒了, 就会掉入水中, 可谓是惊心动魄!
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 篇9
所谓都市农业, 就是与都市 (特别是都市消费、环境) 深度融合、有效互动、产业化、科技化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比较, 都市农业越来越脱离传统的“吃饭产业”层面, 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1]。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 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体验式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产, 农业经营活动, 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 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 使游人体验农业及农村生活, 达到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目的的农业经营[2]。
二本世纪中国兴起的两种都市农耕体验形式
(一) 市民下乡体验式农耕。包括两种版本:CSA农场版本和现实版开心农场版本
目前在中国发达都市已渐趋成熟的一种农耕体验形式, 是中国化的“社区支持农业 (CSA) ”模式, 主要形式为在农村建立的新型农场、市民农园。CSA模式上世纪70年代在瑞士起源, 之后在日本得到初步发展, 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都有了一定规模, 仅北美就有上千个CSA农场, 为超过1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以CSA模式运作的农场已达近百家。中国新的CSA安排既保留了通过生态平衡方式来进行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宏伟目标、与生产者的直接联系, 更包含着中国消费者追寻安全食品的迫切诉求。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第一家CSA农场———位于北京市郊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建于2008年4月, 2009年3月正式以“社区支持农业 (CSA) ”的方式对外运营。创办人石嫣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博士生, 温铁军教授的学生, 曾去美国“当农民” (曾经在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的一家CSA农场工作, 然后就把这个概念带回了中国) , 人称“洋插队”的石嫣博士。2010年, 这个农场的成员已经达到280个配送份额和120个劳动份额, 农场面积扩大到230亩 (约0.15平方公里) 。
小毛驴市民农园提供两种服务, 即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前者指配送有机蔬菜的份额;后者指市民在农园承租一小块农地, 农园提供工具、种子、水、有机肥等物质投入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等, 市民完全依靠自身劳动投入进行生态农业耕作和收获, 并参加农园组织的各类活动, 协助建设农园。这两种份额都要在种植季开始前与农场签下一个为期20周的协议, 并提前付费———农业种植中的风险由农场和客户共同承担。参与劳动份额的市民周末来到农场侍弄自己的小菜园, 从而“知道食品从何而来, 谁种植了这些蔬菜, 有机会参与种植、了解种植知识”[3]。
作为市民下乡体验式农耕的另一种版本, 现实版“开心农场”和两年前风靡中国的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网络社交游戏有直接的关系。这款游戏一度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休闲生活, 外媒甚至将其称为“中国的土地革命”。在“农场偷菜风”的影响下, 首先是一些原有的度假村、生态园区在已有的瓜果采摘体验项目的基础上, 借鉴CSA的营运模式特别是其劳动份额, 提供租地种菜的服务:租赁给消费者小块土地, 使消费者通过亲身参与耕种、除草、收获等农耕体验, 满足了回归自然、求知撷趣、健身娱乐等身心需求。
与此同时, 不仅大城市, 而且在许多中小城市, 或由政府牵头引进大型项目, 或由企业或私人投资者投入开发, 纷纷借着网络游戏带来的“注意力效应”, 加入到“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创业盛宴中来。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现实版开心农场”结果显示, 除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长沙、成都等大城市外, 上百个中小城市已经或即将打造出现实版本的“开心农场”。
然而从已经运营的一些农场来看, 由于多是仓促启动, 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缺位、经营不善、创意不足, 加之城郊耕地权限和流转的政策、法律的制约等因素, 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的甚至难以维系。但无论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 还是一种未来生活方式, 其市场和社会需求在不断膨胀中。因此不少地方政府、文化学者、投资创业人士正在谋求调整政策, 健全法律法规, 通过更加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多样的创意来使之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 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体验
由于城市化的“立体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市民利用建筑物和居民住宅楼的屋前院后、房顶阳台等发展小型种植业与养殖业, 如发展室内养花、盆装果树、佐料蔬菜、小家畜养殖等, 一方面补充食物来源, 另一方面绿化美化环境。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体验主要包括居家农耕和学生校园农耕。
1居家农耕。这几年中国人似乎注定要跟菜较劲。不仅“网游偷菜”引发全民大辩论, 而且由于多种原因频繁出现菜价上涨, 于是媒体热炒都市“菜奴”, 这时不仅一些老年人热衷在小区空地上种菜, 更是出现了阳台农业、屋顶农业等新潮农耕形式, 显现出居家农耕部落快速崛起的势头。
一些居民见缝插针的利用自家楼下的小区闲置地种植蔬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可以使之更便捷和环保:用生物技术的方法, 用本地土生成的土壤中的变成微生物肥和微生物药, 改变传统农业, 使小区农业不臭, 不造成任何污染, 这样市民可以就近在小区内搞农业。
更为神奇的是阳台农业。“阳台农业”利用智能计算机系统创造一个温室环境, 通过系统来控制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水分、肥料、温度, 与传统农业最大不同是, 采用营养液种植无须泥土。人们可以买蔬菜种子和营养液回去自己种菜, 真正实现“阳台农业”, 既可以体验种菜的乐趣, 更可以吃上放心菜, 更看重达到观赏美化收获兼顾的多重效果。
“迷你农业”更是将农业精品化、便携化、宠物化。蚂蚁“登堂入室”, 成为办公桌上的时尚宠物;卡通盆栽“毛发浓密”, 等你来设计百变造型;变色仙人掌在阳光下五彩斑斓……这就是近来全国玩具市场上独树一帜的新秀———生态玩具, 作为此领域的佼佼者, 以“生态低碳、创新生活, 益智开心、乐中有得”为经营文化的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更是以独有的市场敏锐性拿下了“开心农场”的注册商标。
2校园农耕。伴随开心农场网游的风靡渐呈燎原之势, 不但许多中小学针对沉迷网络偷菜的孩子现实中却五谷不分, 专门开辟“学农基地”, 种植瓜菜蔬果, 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学校菜园全部由学生自己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使孩子们在“汗滴禾下土”的耕耘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而且在许多大学校园, 也开辟出有机农耕实验田, 主要由社团同学管理种植有机农作物, 学习生态农耕理论并实践。开展农耕志愿者活动, 如成长读书会、品尝会等活动。组织参观有机农场、生态农耕教育基地, 在社区做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产品的宣传。
三现代都市农业和都市农耕体验的意义
首先, 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周边最早和最多承接现代工业辐射的现代农业, 其发展正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就业安置、近郊农地流转等, 提供了比较乐观的前景和日趋具体的操作模式。
其次, 通过发展体验式都市农业, 迅速促进城乡互动和文化融合, 让城市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乡村汇聚, 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带动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建立起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同时“会刺激农户及商家逐步提高有机作物的种植技术和规模, 逐渐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 进而壮大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这条绿色生态产业链。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市民打造“放心餐桌”, 也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发展观光农业”[4]。
最后, 都市农耕作为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休闲体验, 代表人类未来发展生态低碳的生活趋势。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之后, 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经济体, 相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来说, 像一头大象撞入茶杯, 旧有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再沿用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 中国必然要走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上来[5]。
而都市农耕体验, 正是顺应这股“人本、生态”的浪潮, 善而且美, 可以做大, 也可缩小, 可以走出去观光体验, 也可带回家赏玩怡情、教育孩子增长见识, 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的特点:多样性、承载性、环境友好性、营销性等, 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情感体验、交往教育等融为一炉的综合创新, 是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休闲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四川政协网, 2009-01-06, http://www.sczx.gov.cn/system/2009/01/06/010076814.shtml
[2]体验式农业将成为都市人未来生活的主流, 焦点别墅网, 搜狐焦点。http://house.focus.cn/news/2008-01-14/576251.html
[3]成为小毛驴CSA成员有什么好处:小毛驴市民农园主页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portal.php
[4]西安现实版“开心农场”期待持续发展方式, 中国新闻网财经频道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6-21/3126275.shtml
有机废物腐殖化:农耕文明焕新生 篇10
该成果由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完成, 目前已在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中建设了14个规模化处理厂。
有机质回归土壤意义大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嘉博文首席科学家兼执行总经理于家伊在谈到项目的立项背景时表示, 提升传统有机肥产业技术水平, 建设具有影响和上规模的高科技堆肥生产工程, 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一方面, 有机废物量大面广, 污染严重, 迫切需要治理。目前我国每年约产生秸秆7亿吨, 利用率不足1/3;畜禽粪便27亿吨, 利用率不足1/5;餐厨废物4000万吨, 污染严重, 利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 我国四成土壤退化、三成贫瘠、两成存在重金属污染, 土壤有机质严重匮乏。近30年来, 土壤中碳减少50%, 碳氮比例严重失衡, 土壤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加剧, 从土壤中出去的有机质急需回归到土壤, 维系碳氮平衡,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她强调, 我国土壤恶化问题已经非常严峻, 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 无法通过休耕让土壤休养生息, 化肥用量太大而有机肥施用比例极低, 土壤缺碳。目前, 西方国家有机肥料用量已占肥料使用总量的50%, 而我国有机肥料使用量占比不到10%。以2013年为例, 我国肥料制造工业市场规模突破9000亿元, 而有机肥料市场规模不到800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有机肥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未来我国有机肥比例将大幅提升, 而提升10%就可带来1000亿元的市场。
她还表示, 低碳循环农业是中国新常态变革的基本要求, 也是国际大趋势。2015年, 联合国正式启动国际土壤年, 把土壤视为一种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呼吁全球加倍努力保护有机肥料这一重要但却被忽视的资源。
破解传统堆肥三大难题
利用有机废物堆肥, 并回馈土壤, 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但传统堆肥一直存在三大技术难题:腐殖化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和二次污染控制难。在这样的背景下, 嘉博文联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 发明了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
该成果最大的创新点就是首次提出了有机废物限制矿化、高效定向腐殖化的新思路, 并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发明了动态返混多阶段接种生物强化腐殖化堆肥技术、易酸腐有机废物高温抗酸快速腐殖化技术、液相腐植酸高效纯化提取与浓缩高值化技术, 创新了规模聚集下的有机废物有机质高效利用的模式。该成果不但在机理上阐明了矿化和腐殖化相互作用机制, 在工艺上实现了微生物作用过程和微环境的优化调控, 还在工程设备上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和成套化设备, 使腐植酸肥品质大大提升。
有了上述技术, 传统堆肥的三大难题已迎刃而解。其中, 堆肥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因多阶段接种生物强化和动态返混技术得以改善。堆肥过程二次污染难控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恶臭气体和渗滤液污染, 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末端无害化处理方式不同, 该成果采用源头限制、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回收的方式, 实现了资源与二次污染协同控制。
譬如, 在恶臭气体控制方面, 从源头上可通过多阶段接种与动态返混醌基物质, 使小分子有机物与醌基物质定向聚集, 将碳氮最大程度固定在腐植酸中, 避免小分子矿化流失, 从源头上减少恶臭及温室气体产生;在过程中可通过微生物作用过程和发酵微环境调控, 实现氧分、水分在固液气三相间的有效传输, 避免因局部发酵环境不利而产生恶臭;末端产生的臭气采用多级生物滤池, 在物理吸附与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实现有效处理, 滤池填料由腐熟后的堆肥产品与木屑等组成。
此外, 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还可有效钝化重金属, 部分重金属进入液相经两级超滤被去除, 经我国及欧盟权威检验机构鉴定, 该成果产品重金属指标明显优于欧盟最严格的生态标准。
于家伊告诉笔者, 他们开发的这项成果普适性很强, 尤其适用于最典型的木质纤维素类和易酸腐类有机废物, 是对我国传统堆肥行业的升级, 促进了腐植酸产业的发展。
成功推广生态效益显著
截至目前, 该成果已在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中建设了14个规模化处理厂。譬如, 北京朝阳高安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 年处理餐厨废弃物13.2万吨, 年产生物腐植酸肥8万吨;成都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 年处理餐厨废弃物6.6万吨, 年产生物腐植酸肥4万吨。嘉博文生物腐植酸肥料通过国际国内双重有机认证, 在昌平有机苹果、昌平草莓、海淀沃土、安丘沃土等地连续多年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据介绍, 国际上优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至少在5%以上, 我国2/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 土壤有机质不足1%。我国土壤要达到国际优质土壤标准需要多少年?对于笔者的问题, 于家伊作了这样的回答:如果土壤有机质每提升0.1个点, 自然休耕需要79年;每亩投入1吨绿肥鲜草需要5年;每亩投入1.5吨普通有机肥需要2年;而每亩投入0.4~0.5吨嘉博文高有机质有机肥料, 则仅需1年, 且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还符合欧盟有机标准。土生万物, 万物归土, 沃土固碳让有机质从土壤中来再回土壤中去。这既是嘉博文发展的理念, 也是这一成果的意义所在。
老人“微雕”农具还原农耕史 篇11
1年做出50余件微缩木雕
近日,我和张云耀一起来到新建县博物馆,将他从2003年以来完成的农耕主题微缩木雕作品一并交给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些木雕包含榨油作坊、耕牛、水车等几个大类共100多件。
张云耀说,2003年他从蚕桑养殖场退休,闲不住的他决定用年轻时学的木工手艺,将一些农耕工具用木头雕刻出来。“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都是我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张云耀说,他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按照1比5的比例做出了一件牛拉提水车,此后,他将木雕的比例越缩越小,用一年的时间做出了50多件微缩木雕。
2005年,张云耀老伴的身体渐渐差了起来,他便放下手上的木工活,开始了专心照顾老伴的生活。那些精美的木雕也都被张云耀收进了自家的地下室里。
最小一件作品只有4厘米高
我们看到,张云耀的每件木雕的作品都很精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除了小,它们和实际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张云耀以一件织布机木雕为例介绍说,这是按照1比10的比例制作的,只要将棉纱放置在木雕上,按照正常织布机的操作流程,这辆“袖珍版”纺车也能织出一段质地不错的棉布。
张云耀制作的每一件木雕几乎都有这样的功能,水车可以转动,榨油机可以榨油,牛拉磨盘也可以磨面。在这些作品中,最小的一件木雕小水车只有4厘米高。
农村下放生活给了他灵感
据了解,张云耀老人今年已经74岁高龄,20岁时进入南昌市江东机床厂,成了一名木工学徒。上世纪60年代,张云耀被下放到新祺周进行劳动,当时已做过一些木制家具、雕刻的张云耀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哪家农具坏了,或是要置办家具都会请他来做工。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张云耀接触了很多传统农耕用具,也逐渐对传统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农村的这段生活,给了我现在创作的灵感。”张云耀举了个例子,年轻时他听村里的老人讲过一种计程马车,可以测算出每天跑了几里路程。张云耀也想动手一试,用微雕的形式,让这个古老的“的士”重见天日。经过反复摸索,张云耀用6个齿轮连接车轮,组成了一套系统。车轮转动时,齿轮系统就随之运动。车轮向前转动100圈,车上的木人便会击鼓1次,整个作品十分精巧。
想为后人留一段农耕历史
2009年,张云耀的老伴离开人世,他在悲痛过后,又重新拾起了停滞下的微雕艺术。新建县博物馆得知张云耀老人的这一绝活,希望他能够多做一些作品,今后可以在博物馆进行展出。张云耀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儿女的鼓励下,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又做出了40多件微雕艺术品,这时他的作品总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件。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打磨、整理,张云耀将自己的作品分为18个部分、66个品种,几乎展现了我国传统农耕生活的全貌。
“你看这个雁铳、放绳绞子、耘禾抓,现在年轻人根本认不得了。”张师傅谈起这些作品,语气里也透出一丝感伤,“其实我做微雕,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个时代,不要忘记人类是怎样从农耕社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记下那段岁月。”张云耀说,他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书写历史,一部内容生动的历史。
农耕家园,窑洞里传承的周祖辉煌 篇12
周族, 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以作务庄稼的古老部落, 周族统治中原前, 仅仅只是一个诸侯国。依据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可以把先周时期划分为三期 (即早、中、晚) :先周的早期在邰地 (今陕西武功县) 和夏都 (今山西南部或河南西部) ;中期在豳地 (泛指子午岭以西的甘肃陇东一带和与之接壤的陕西西部地区) ;晚期在周原和丰邑 (今陕西关中地区) 。因此可以看出, 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这段时期正处于先周历史的中期, 从不窋奔戎狄到亶父迁岐下, 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 正是肇始于陇东地区这片浑厚的热土。
说起庆阳民俗文化的传承, 首先要说的是窑洞文化, 这一庆阳最独特的地方民俗, 是周先祖对庆阳文化的最主要的贡献之一。周先祖留下的文化遗迹、遗址有庆城县的不窋城, 庆城东山巅的不窋陵, 庆城北关的周行宫, 庆城南关外的昔姬峪 (今莲池) , 县城东十里的不窋遗园, 肇生公刘的延庆城, 鞠陶牧羊处天子坳, 位于县城的周旧邦木牌坊, 县城南关的周祖庙, 西峰区温泉乡的华夏公刘第一庙, 宁县城西公刘邑, 以及历代文人撰写的诗篇、文章等。这一切都记载了周先祖在庆阳创业和发展的历史。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
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
庆阳人民与窑洞结下不解之缘, 首先是大自然赐予的黄土层结构紧密、掘洞不塌, 为修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次是可以就地取材, 省工省事, 工艺简单, 无须耗费太多的资财, 只要有力气、不怕苦, 一般人家都可以修造窑洞;而且经久耐用, “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 却有数百年安然无恙的窑洞。例如, 子午岭林区就有清代同治年间以前遗留下来的窑洞, 至今还可供进山打猎、釆药、釆木耳的人夜宿。再则是这种住宅冬暖夏凉, 春秋窑温宜人, 四季居住都十分舒适。“远来君子到此庄, 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 可爱冬暖夏天凉。”这是清代进士惠登甲赞美庆阳窑洞的一首诗。
如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庆阳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窑洞, 住进了房屋和楼房。许多窑洞庄院或被填平或被复垦而作为耕地。这样, 庆阳的窑洞越来越少, 也愈显珍贵。它作为人类建筑史上的遗迹, 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庆阳人民的格外珍惜和保护。
陇东黄土高原是天下黄土最深厚的地方, 境内董志原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是民居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人文始祖轩辕皇帝, 在这里留下了衣冠冢、轩辕洞;祖国的医圣岐伯留下了老洞、药王洞, 周先祖十多代人在这里创业, 开辟农耕, 留下了“陶复陶穴”的史迹。历史上曾有窑洞住室、窑洞庙宇、窑洞机关、窑洞客店、窑洞驿站、窑洞学校、窑洞商店、窑洞仓库等, 就连皮影戏和小型文艺演出也在窑洞里举行。百姓家家住着窑洞, 男女结婚的新房布置在窑洞里, 所以庆阳人就把结婚叫“入洞房”。人死了, 墓葬时要先在地上挖个地穴, 还要在地穴里挖个小窑洞, 或用砖箍个小箍窑, 然后才将棺椁安放在地下的窑洞里。窑洞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前, 它和黄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在周先祖时期, 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陶穴, 即下沉式地坑庄;复穴, 即坡崖半敞式窑洞庄。西汉窑洞造型发展, 内部设置更适合人居住, 比如烟洞、灶台等都很讲究。唐宋时期, 窑洞种类增多, 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 每家分为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 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修窑庄一般以山形走向, 避湿就干, 避低就高, 避阴就阳, 使窑洞居室大有改进, 此后, 数百户、数千口的窑洞村落大量出现。明清时代, 窑洞以安全、文明为目标向前发展, 大原上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地坑院围起来, 以防御兵荒和盗贼, 群众把这些建筑称为堡子, 有城门, 有高楼子, 还有通向外界的地道。民国时期, 出现了窑洞城市。
温暖舒适的农耕家园
庆阳窑洞和陕北的窑洞有很大不同。从结构上讲, 陕北窑洞多是石箍窑, 窗子大, 且窗子和门连在一起。这种窑洞样子很好看, 很坚固, 但修起来很费钱。而庆阳的窑洞多为土窑洞。人们在能打窑的地方, 挖上一个高4至6米的半圆形大洞, 用土坯封住洞口, 开一门三窗或一门二窗, 窑洞就修成了。庆阳窑洞的种类很多, 细算可分十多种, 但按大类分, 只有三种, 即明庄窑、地坑院窑和箍窑。
明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 利用崖势, 先将崖面削齐, 然后修庄挖窑, 有一庄三窑的和五窑的, 也有五只以上的。镇原县曙光乡李家嘴村有一个窑洞底宽6米, 深20米, 高10米, 被称为当地窑洞之王。
地坑院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 一般深5至8米, 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 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巷道或斜洞子, 直通原面, 作为人行道。这种窑洞实际是地下室, “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明显。
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坯和麦草土黄泥浆砌成基墙, 拱卷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 用麦草泥浆抹光, 前后压短椽挑檐, 有钱的人还在上面盖上青瓦, 远看象房, 近看是窑。华池县东部, 民间也有用石头箍成石箍窑, 类似陕北箍窑。
庆阳窑洞按用途细分还有很多种, 如为了防盗, 在正窑上面再打个小窑名曰高窑;在窑内一侧再打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名叫拐窑;若因窑小, 在盘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窑, 叫做炕窑;为了躲避战乱, 在村庄附近另挖一个地下长洞, 叫地窑子。住家窑洞因用途不同, 名称也有所不同, 有什么客屋窑, 厨窑、羊窑、牛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
色彩绚丽的窑洞新貌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窑洞开始被机关和部分居民废弃。20世纪90年代, 告别窑洞的学校全部搬进了新建的楼房式学校, 富起来的农民也离开了祖传的窑洞, 走进了新瓦房、新楼房。部分农民虽仍然住着祖辈们留下来的窑洞庄院, 但窑洞的面貌在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 窑洞不但继续发挥着民宅、住宿作用, 而且在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方面更显示出它独有的作用。过去革命战争时期, 抗大七分校学员修建的石窑洞, 邓小平住过的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土窑洞和刘志丹、习仲勋当年住过南梁苏维埃政府土窑洞, 已成为革命遗址, 受到国家的保护。为了发展旅游业, 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还修建了专门为文化旅游业服务的旅游窑洞。庆城县在药王山修建岐伯祠时, 一次就修建了我国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十大名医祠, 祠庙修成了窑洞, 成为全国之最, 即最大最集中的药王洞, 招来四海游客。西峰区还在小崆峒修建了窑洞民俗博物馆和窑洞宾馆, 集民俗、古朴与现代化为一体, 窑洞在文化旅游中也展现了它独特的作用。
【农耕社会】推荐阅读:
农耕文化06-19
农耕特色06-21
农耕文明10-02
传统农耕文明05-30
农耕会议记录11-02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07-03
汉字与古代农耕文化05-30
周祖农耕文化博物馆07-06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05-17
游江南农耕园作文600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