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

2024-10-02

农耕文明(精选8篇)

农耕文明 篇1

我国是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这5 000多年的历史, 也是发展农桑的历史。在我国发展农耕文明的历史中, 出现过许许多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先进人物和专家, 而我国农耕文明的始祖应是“神农氏”、“后稷”和“嫘祖”, 他们虽说是传说中的人物, 但他们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同样应该是确有其人的, 只因历史久远, 当时还未创造出文字和笔、墨、纸等记载历史的载体, 所以只作传说相传。

神农氏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创始人, 也是中医药的创始人。他的功绩是:通过品尝“百草”, 筛选出可作为粮食的“稷” (古称谷子为稷, 为百谷之首, 后称谷子为粟) 、黍 (比谷子籽粒稍大, 有黏性, 俗称黄米) 、豆等, 进行有目的的人为栽培, 作为人们的食物, (稷、黍、豆加之发现较晚一些的麦和稻, 即为人们常说的“五谷”) 。同时, 通过品尝各种植物 (草) , 了解了一些植物的叶、茎、果、根等器官具有药用价值并用之治疗人们的疾病, 所以神农氏又是中医药的创始者。他的第二项功绩是发明了原始的木犁, 称之为耒耒吕, 耒是指犁上的木把耒吕, 是木犁, 这是最早的耕地工具, 后来又把耒耒吕作为农具的总称。由于筛选出了可作食物的植物———谷类并进行人为栽培, 又有了原始的农具, 这便引导我们民族由渔猎社会进入到农耕时代, 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后稷是我国农耕文明最早的推动者.他的功绩是“教民稼穑”, “稼”是指农作物的播种与种植;“穑”是收割或收获农作物。“教民稼穑”就是指教导民众播种和种植作物并适时的收获。他在农作物的生产实践中善于试验研究, 总结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并把这些从土地耕作、作物播种、栽培管理、直至收获、贮藏和脱粒加工等成套技术传授给民众, 提高了人们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促进了产量的不断增长, 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说后稷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鼻祖。据传, 后稷是山西稷山县人氏, 现在稷山县城西北还有一“稷王山”, 据说是后稷传授农耕技术的场所, 稷山县名也由此而来。

嫘祖, 传说是黄帝之妻, 她的功绩是发明了养蚕与制丝。在数千年前的原始社会还没有纺织品, 人们以树叶、树皮和兽皮等物来蔽体御寒, 数量有限, 舒适性也较差。嫘祖发现了“蚕”这种昆虫, 观察了解其习性, 驯化后进行饲养, 获得蚕茧并将其加工处理 (现代缫丝仍要将蚕茧置于微碱性热水中使蚕丝外的胶性物质溶解而抽出丝来) , 抽出丝织成绸布, 再做衣裤以蔽体御寒。同时, 为了饲养蚕并获得较高产量和优质丝, 还对蚕的饲料———桑树进行培植, 所以说蚕桑是养殖与种植紧密不可分的, 又是农业与加工业紧密联系的成套技术。蚕桑的发现和制丝纺织技术的发明, 不仅对我国农耕文明是极大贡献, 对世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是巨大贡献。早在2 000多年前汉唐时期, 我国已经能生产相当优质的丝绸, 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亚、欧洲及非洲多个国家。据传, 嫘祖是山西省夏县人氏, 现在山西夏县还设有山西蚕桑研究所, 进行蚕桑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为山西蚕农提供优质蚕桑品种。

神农、后稷、嫘祖是我国农耕文明 (或称农桑文明) 的三位始祖, 作为农业工作者都应对他们的功绩有所了解并敬仰之。原浙江大学农学院 (1952年后称浙江农学院, 1960年后称浙江农业大学, 现为浙江大学化家池学区)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贵州迁回杭州华家池, 新建了三幢三层呈品字形排列的办公教学楼, 分别命名为“神农馆”、“后稷馆”和“嫘祖馆”, 并提写了馆名用石刻镶嵌于楼墙面上, 以示对三位农耕文明始祖的敬仰。现在, 我们在从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不能忘却我们的祖先, 我们是在先人的功绩基础上, 一步步发展才获得现在的成就的。

农耕文明 篇2

摘西瓜,摘玉米、锄地、„„这些农耕活动,现在进校园啦。九月我校全体师生小学在开展了体验农耕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不少学生大呼新鲜有趣,家长也希望这样的特色教育活动可以持之以恒。

学生:

“锄地种菜、采摘瓜果、”二年级的小朋友感觉很新鲜很好玩。小优也说,那天跟着老师一起做农活,才真正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辛苦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平时远离农业生产的学生们,近距离体验农耕的快乐和辛劳,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家长:

一年级的一名家长老师说,现在的小孩子都生活在甜蜜的环境里,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气息,也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土豆是长在土里的,以为长在树上的!”这名家长表示,这样的好活动应该多举办,甚至应进入教学。不少家长都对此表示赞同,希望学校可以把体验大自然、接近大自然的活动纳入课堂,在课外也可以进行教学。

教师:

面对这样的农耕教育,老师们也拍手叫好。“这些活动本来就应该由家庭教育来进行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都已经异化了。”现在的学校、家长都围绕知识教育在转,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变成了知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成绩,忽视学生的生活教育、自立能力教育。

总之在我们的农耕体验田里,低年级的学生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高年级的学生了解如何育苗、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堆肥、怎么防治病虫害、如何小心维护土壤里的微生物并与植物生态保持平衡、水源净化与再利用、如何灌溉大田,阳光、空气、水与有机农耕的是什么关系?松土、育苗、种植、浇水、温度的秘密„„

在实验基地中以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都能亲自参与有机耕作,从松土、育苗、种植、浇水、如何照顾植物基础的做法,让孩子弄脏双手,亲自采摘作物,甚至烹调食物,从日常饮食了解每天餐桌里的食物与环境的关系,告诉孩子们「胡萝卜不是从超市来的,而是从土地来的,而且是长在地里的。以及如何让我们的土壤与环境更健康,并且从每天的生

活、饮食里慢慢感受如何对地球友善;告诉孩子从每一个生活的饮食小动作做起,是足以决定世界面貌的。

由农耕文化想到的„„

实验小学(东)小记者站 王泽莹

民以食为天,食以五谷为先。五谷非播不可收,非种不能活,因此,农耕自然是重中之重。而21世纪的人们也应该深入了解农耕文化。

人人竞相去永联,先睹为快农耕园。坐落在永联村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把一个迷你的江南,休闲的农庄,文化的长廊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走进文化园,仿佛穿梭了时空,回到了千百年前的上古时期,一股股大自然的香气扑面而来。

在这里,能了解到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能体会到农耕的汗水与快乐。百花伴着鸟兽,清风和着绿水,思绪飞扬,不禁让我遐想万千。

士农工商,在一个国家中,这四者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农。有了农,才有粮食,有了粮食,百姓才能满足,百姓满足了,才能得到民心,得到了民心,国家才能稳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么靠什么域民,固国,威天下呢?自然就是民心,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心所向即是天意所向。

国家安定则要兵强马壮,兵强马壮则要粮丰食足,粮丰食足则要农耕。

昔有神农氏尝百草,为人们找到了五谷,于是他被推举为王;今有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其丰功伟绩被人们永世赞颂。

可见,粮食对人民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而民心对国家又是何等的重要。

昔有秦二世荒淫凶暴,诛戮无辜,不视朝政,玩物丧志,任人唯奸,以致百姓哀声怨道,苦不堪言,陈胜吴广一举反旗,百万响应,这就是民心的力量。

今有袁世凯,上不敬天,下不爱民,以致成为一笑千古的短命皇帝,因此,民心是何等的重要,粮食是何等的重要,农耕是何等的重要。

上古时,一句“男耕女织”使人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开始了农耕文化的发展之路。

今天,农耕不仅和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一个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21世纪的人类更应该意识到农耕的重

青少年农耕教育,给孩子种下热爱土地的种子

在我们的农耕体验营里,有机农耕老师会让您了解如何育苗、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堆肥、怎么防治病虫害、如何小心维护土壤里的微生物并与植物生态保持平衡、水源净化与再利用、如何灌溉大田,阳光、空气、水与有机农耕的是什么关系?松土、育苗、种植、浇水、温度的秘密……

农耕文明与农业科技的邂逅 篇3

贵州黔西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11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15万亩,其中,规划面积1万亩的安龙核心区以“珍珠项链式”进行产业布局,依托安龙县环城线,建设蔬菜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花卉产业园、优质烤烟产业园、优质肉牛产业园、中药材产业园、优质茶叶产业园、优质水稻种植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一区九园一中心”。

园区自启动建设以来,按照“科学编制规划、整合涉农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土地流转、大力招商引资、发挥龙头带动、引导农户参与、产加销一体化、强化科技支撑、打造高端品质、助农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

目前,园区已完成规划范围内主干道、机耕道、生产便道及水利设施等的建设,实现了水利、电力、通信、宽带网络设施全覆盖,园区农机总动力达35532.8千瓦;完成蔬菜生产大棚400亩、智能育苗温室20000平方米、新品种展示中心(玻璃温室)3500平方米、避雨栽培600亩、田间预冷库400平方米,占地5.4万平方米年加工3万吨冷链物流中心,年产200万只泡沫包装箱厂;完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50平方米、分拣库500平方米、农民技术培训中心150平方米、肥水一体化喷滴灌管网25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及路灯共560盏、配置12台(套)冷链物流车和43台(套)农业机械等设施设备;完成食用菌种植大棚500栋、食用菌加工厂房8250平方米;完成花卉温室大棚110000平方米,建成标准化肉质圈舍4200平方米、青贮池900立方米;完成烤烟育苗大棚6000平方米、密集型烤房5座等设施建设;完成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3000亩、优质水稻种植2000亩、茶叶种植1200亩。

为发展农业旅游观光,核心区金州农耕文化园按照“产业1+5”(一个产业:创建打造GAP标准蔬菜园;五大功能: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生鲜农产品定制、农耕饮食体验)定位打造,以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目前已建成20000平方米的农耕旅游文化接待区,7000平方米的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研发中心,2.2公里沿河生态水系景观河道,占地120亩的农耕文化体验区,20000平方米露营地,5.5公里的农耕文化长廊,占地50亩的生态公园及辖660户的自然村落保护区等主体功能区,已具备旅游观光的基本功能。

农耕文明 篇4

一、和平的交流与发展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交流, 主要大致可以概括成两种方式, 一是和平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另外一种就是战争的方式了。

在和平时期, 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可或缺。主要表现是农耕世界先进的农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输往游牧世界, 与之而来的, 自然是南方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虽然说对于游牧世界来说, 全盘接受这些东西可能有些困难, 但是接受这些来自所谓的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 不仅使整个游牧世界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 而且使游牧世界的整个文明全方位上升发展。当然, 和平时期这样的交流不可能是单向的, 与此同时, 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也经常输入农耕世界, 同样丰富了农耕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 促进南方农业文明的发展。

双方在和平时期的交流, 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接触, 不可否认可以促进双方的进步, 但是相较而言, 游牧民族的进步是巨大的。而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比一个巨大的优越性就是, 他流动性较高的机动能力是农耕民族的噩梦, 而农业社会带来的先进社会制度, 又促进了整体游牧民族实力的发展, 这就可能导致了这两个世界的另外一种交流方式——战争。

二、文明冲突与战争

战争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农耕文明力量较强时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服战争, 另外一种是游牧民族力量较强时对于南方农耕世界发动的侵略战争。在条件充分具备的情况下, 落后的游牧民族以暴力手段冲入农耕世界。但是不可否认农业社会的先进性, 每次游牧民族的入侵, 最终的结果就是游牧民族在这些被征服地区建立起了政权, 最终融入到了农业文明中去。两个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冲撞中进行交流和融合。就像有一个观点这样认为, 在西方的蛮族大入侵之后, 罗马帝国灭亡后, 蛮族在原来的罗马帝国土地上建立起国家后, 罗马的文明却没有随着帝国的灭亡而消失, 反而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存在发展着。而在东亚中国的土地上, 这样的事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 最终全部都融入了中原的文化。战争和征服的不断相互渗透, 两个世界就在血与火中不断的融合着。

三、两个世界在中国的碰撞

秦汉时代, 在中国中原王朝与草原帝国形成了对峙, 秦帝国与汉帝国一边修筑长城, 一边派遣使臣出使, 不惜送上大量的中原物资甚至和亲以期换得时间上的和平。汉武帝时代中原王朝在一系列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从此匈奴元气大伤, 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下内附, 而北匈奴却走上了茫茫西迁的道路, 开辟了另外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道路。

魏晋南北朝时代, “五胡乱华”的惨剧发生导致中原大地发生巨大的波动, 匈奴、羌、氐、羯、鲜卑等族的内迁和南下, 不仅中原汉族正统王朝覆灭南迁, 甚至出现了与秦汉相反的牧进农退的变化。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 由于政权的建立者都有部分的少数民族血统, 所以统治者们对于游牧民族是采取了另外一种的态度, 那就是兼容并包。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唐王朝时期的音乐、服饰、舞蹈或多或少都融入了当时西域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

宋元时期是游牧民族凯歌高进的时代, 宋朝特殊的文人政治造就了在军事上天生的难与北方游牧民族相对抗, 在与契丹族保持了两百年的守势之后, 终于在发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赶到了南方, 最终却灭亡在北方那片大草原的主人黄金家族手里。

四、民族大迁徙

不得不提的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游牧民族大迁徙。大迁徙的最东段, 发源于匈奴人, 匈奴人在与汉族的频繁交往中, 丰富了自己的物质生活,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在秦汉之际, 因为与南方汉族之间的战争, 匈奴人中的一部迁入乌孙之地。在此生活几十年之后, 他们西走康居, 到公元3世纪中叶, 受到来自贵霜帝国和康居民众的联合攻击, 再次西迁至粟特地区。公元4世纪中叶, 这些匈奴人西迁至东欧的顿河流域, 打败了这里的阿兰人。这次的匈奴人从东亚到东欧的持续将近400年的西迁运动, 席卷了整个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 从东至西, 开创了亚欧大陆的新局面。

在西欧, 进行民族大迁徙的主要是居住在罗马帝国北部、处于原始状态的、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日耳曼人。公元四世纪中后期, 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的许可, 以“同盟者”身份, 移居巴尔干半岛北部的色雷斯, 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此后北方的蛮族与南方的罗马人, 开始了长达几百年的拉锯交流与对抗, 建立起了法兰克王国。在公元四世纪匈奴人横扫欧洲后北方蛮族乘机大举南侵, 5世纪中叶, 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撒克逊和裘特各部落横渡北海进入不列颠。在粉碎当地克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后, 占据该岛的东部和南部, 建立许多小王国。488年, 东哥特人在狄奥多里克的率领下大举入侵意大利。568年, 住在潘诺尼亚的伦巴德人在阿尔博因统率下, 打败拜占庭, 占领北部意大利, 建立伦巴德王国, 建都拉文纳, 是为民族大迁徙的终结。

在东方的游牧民族的南侵, 导致了中国南北朝的建立, 五胡十六国, 游牧民族在中原与汉族不断的进行战争和融合。在中亚, 白匈奴灭亡贵霜帝国, 建立起了厌哒国, 而在欧洲, 因为匈奴人自东方的西迁, 导致原本在北欧和东欧的蛮族往西和南方向迁徙, 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五、交流与影响

虽然在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交往中, 游牧民族天生占有巨大的武力优势, 但是不可否认, 每一次的游牧民族入侵, 最终都被同化到当地的农耕文化中去了。这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特征。一直处于低位的游牧民族, 在农耕文明面前, 保持了强大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固然农耕文明在整体上先进于游牧文明, 却不得不不断吸收不断消化, 创立起融合两个文明的成果。唐王朝的建立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就是两个世界不断交流碰撞产生的硕果。

整个的人类文明, 最早便是这两种文化的交流, 从东亚到西欧, 人类最早的文化经济交流, 促进了这两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世界正日益融为一个整体, 农耕世界的先进文化促使游牧世界不断的发展, 游牧世界的新鲜血液刺激了农耕社会, 双方的促进, 让人类文明能够向多元化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或者整个世界的文化, 就是应该在不断的碰撞, 在与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民族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农耕作文600字 篇5

“这次的春游学校为我们规划了6个部分,分别是,24节气小课堂,滚铁圈,种树,种花生,种圣女果,插秧……”导游姐姐在车上为我们介绍了这天的活动项目。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4节气和插秧了。

24节气这项活动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觉得有点无聊。估计很多的同学和我一样,在窃窃私语,会场有点乱。讲解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眉头一皱,眼睛向我们一扫:“谁能把24节气完整的给背下来?”本来闹哄哄会场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大家应该是不会背,怕被叫到自己。还好,有个别的同学举起手。只见叶槟熔站了起来。大概是因为太紧张了,我坐在他的后面都看见他在颤动。他背得结结巴巴的,时不时停下来思考。啊,他思考的时间比他背的时间都还要长了。我们就悄悄地提醒他。他终于艰辛地背下来了。老师笑着对他说:“你得感谢你的同学们啊,要不是你的同学们那么齐心协力帮助你,你可能背不下来啰。”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下午的插秧让我印象更深刻了。本来我只听爸爸妈妈说过,但不知道插秧具体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来到了插秧的地方,望着那泥巴田,我心想:插秧该怎么插呀?难道我们要到田里去插吗?那得有多脏啊。我特别害怕。在老师的召唤下,我们换上短袖和短裤。一阵阵凉风吹来,凉嗖嗖的。这种天气下田,真的有点艰巨。但是看到别班的同学已经下去了,一个个玩的热火朝天,便没有那么恐惧了。我在阿姨搀扶下,终于一脚踏入田中。哈哈,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恐怖。只是,我感觉在田里走路特别辛苦,脚上全是泥巴,笨重。阿姨把秧苗递给了我,让我把秧苗插入田中。我看了看身边的同学,他们都是把秧苗轻轻地插到田里。原来这么简单啊。我学着他们的样子,把秧苗插入田中。尽管秧苗东一棵西一棵不是很标准,但我还是干劲十足。

农耕文明 篇6

[关键词]农耕;游牧;东蒙古地区;风俗;汉化

一、东蒙古地区衣食住行变迁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陈建华,魏百刚,苏大学.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农耕园之旅 篇7

走进园里,我看到许多小伙伴在自由地追逐着、快乐地欢呼着,悦耳的笑声回荡在假期幸福的空气里。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加入到火热的顶气球游戏中,爷爷选择做一次渔翁,感受悠然垂钓的乐趣;奶奶选择做一次农夫,体验耕种采摘的惬意;老爸和老妈则选择做了一回驴友,在这风景如画的农耕园里,炊烟袅袅地烧烤各式有机红薯、蔬菜、鲜肉,还有刚刚垂钓上来的新鲜的鱼……

特别有趣的是体验推石磨。爷爷将我们一家人进行分组,我和哥哥一组。爷爷教我们大概以五十粒米为一勺,然后放到石磨里推。于是,哥哥煞有介事地推磨,我手忙脚乱地数米、放米。爷爷奶奶看着我俩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

最后,我们体验的是挑担子。尽管箩筐是空的,我和哥哥都挑得很吃力,真辛苦了这些每日都挑着重担的农民伯伯了。通过这次的农耕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

尤俊农耕园 篇8

进了农耕园的大门, 绕过广场, 就来到了长廊。银白色的栏杆, 天蓝色的屋檐, 淡紫色的柱子, 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500多米长, 分布着100多处的宣传板。每一个宣传板上都有一些新闻、健康小常识, 寻物启事……长廊两旁栽了一些花木, 在长廊边的长椅上挂了一些小书架。书架上放着各类书籍, 供游人观看。

过了莲花池, 就到了农作园。农作园里有石磨、铁锹、犁、耙、渔网等农具。在那里, 有着许多农活, 工作人员会教你如何磨豆、插秧、钓鱼……

从农作园出来, 就可以看见水上乐园啦。这里有水上翻滚、铁索桥、水上冒险和水上丛林等设施。其中最为刺激的是水上翻滚。水上翻滚是在水面上横放一些穿着铁钱的圆柱, 游客要快速踏过这些会翻滚的圆柱。要是一不小心滑倒了, 就会掉入水中, 可谓是惊心动魄!

上一篇:解题活动下一篇: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