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2024-10-02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共12篇)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篇1

0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和网络(INTERNET)的运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计算机的维护和安全也逐渐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以南昌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维护与安全为例,做一个简单的阐述与介绍。作为信息服务行业的图书馆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纷纷开展了图书馆资源网络化建设,电子阅览室、电子书籍也就应运而生。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教学、学习、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集电子文献、印刷型文献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与浏览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可见在一个电子阅览室中,计算机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日常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对一些常见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故障能迅速作出判断和处理,才能保证整个电子阅览室工作顺利进行。

1 计算机的维护

1.1 网络系统安全的维护

网络环境的硬件故障可能涉及到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线、网卡、主板、电源等。最为常见的有:网络连接不畅通,能“Ping”通但不能连网;网络传输速度慢,数据传输错误;网络应用出错或死机;网络工作正常却打不开网页,导致对某一应用不能满足;网卡不正常工作或指示灯状态不正确等。其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先检查电源,看网络上的各种设备是否均已通电且正常工作,有些网络设备在突然断电后需要人工重新启动才能正常的运行;检查网线线序是否与网络连接的要求匹配;网线有无破损、过度扭曲;网线是否过长;水晶头、网卡接口是否完好;重新插拨网线检查与网卡的连接是否松动等。

第二,对于掉线、数据丢包等故障,要注意检查网卡与交换机间的兼容性;对于网络连接正常,但不能进行域登录或无法访问服务器时,要检查指明的域名是否存在或已工作、使用的协议是否正确、系统是否安装了授权访问的防火墙。

第三,检查网络适配器的驱动与属性。

第四,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的工作情况,依次“Ping”本机IP、网关、DNS等,再用Ipconfig/all、Netstat等命令查看具体信息,检查网络属性的设置,并进行相应的更改。

第五,检查系统中是否有与网卡资源相冲突的其它设备,如有,可通过更换设备间的安装位置,或手动操作更改冲突的资源。在必要时,可使用直连线只连接两台计算机在对等网环境下进行检查,这样做可排除网络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外随时与网络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电子阅览室整个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使之畅通无阻。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正常运行,这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要求。

1.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维护

(1)硬盘保护系统

南昌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使用的是北京海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海光蓝卡,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安装维护工作,起到硬盘保护系统的作用。

安装操作系统或软件时,为了避免对每台电脑进行重复操作,海光蓝卡提供了网络复制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将一台电脑上的操作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复制到其他电脑上。首先,选择一台电脑作为发射端(为接收端提供数据的电脑),发射端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及所需要的应用软件,安装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网络复制。启动电脑进入海光蓝卡硬盘保护系统界面,在硬盘保护系统启动盘选择界面按“F10”→“网络复制”→“执行网络复制”,将已经装好的电脑设为“发射端”,然后启动其他电脑,这些电脑在启动的过程中自动登录到“发射端”电脑上并将自己设为“接收端”。当所有的机器都登录到“发射端”电脑后就可以进行网络复制,网络复制可以将“发射端”整个硬盘克隆到“接收端”,硬盘保护系统也可以按分区进行复制,比如只复制系统盘。在网络复制完成之后,硬盘保护系统可以重新设定各个“接收端”电脑的IP地址及机器名,大大方便了计算机的管理和运用。

网络复制只是硬盘保护系统的一个辅助功能,其主要功能还是对硬盘的保护。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很容易遭受病毒和人为的破坏,从而使电脑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电子阅览室不能正常开放。使用硬盘保护系统后,这种现象大为改观。在安装硬盘保护系统的时候可以将启动磁盘设置为“立即复原型启动盘”,这种启动盘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并可以实现瞬间复原。系统分区可以设置为每次复原,如此以来,即使系统盘有病毒或系统文件遭破坏,在下次启动时就会复原到原来正常的状态,大大降低了病毒和人为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脑系统盘数据的安全性。其他分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硬盘保护系统在电子阅览室的安装维护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计算机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2)ghost的应用

硬盘保护系统在批量安装系统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网络复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还要占用一台正常的电脑作为发射端,对于单台电脑的维护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这时可以使用ghost软件。

刚开始安装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中,在发射端电脑做一个ghost镜像文件。可以使用光盘或软盘引导进入dos,运行ghost软件,选择“Local→Partition→To Image”,在出现的硬盘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源分区(即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所在的硬盘。在选择硬盘分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制作镜像文件的分区(一般为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然后单击OK按钮,接下来在保存镜像文件的对话框中选择镜像文件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OK按钮,制作好一个镜像文件。

在网络复制的过程中将该镜像文件复制到所有的电脑上。一旦某台电脑出现问题,可以利用ghost软件进行手动恢复系统分区。首先进入dos,运行ghost软件,在主菜单中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项,即选择恢复镜像,按回车后显示下拉菜单,选择镜像文件所在的分区,在出现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制作好的分区镜像文件,回车。然后选择目标硬盘和目标分区。一般只有一个硬盘就可以直接回车,目标分区就是所要恢复的系统分区,一般是C盘。确认后就可以进行恢复系统分区,将系统分区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重现一个干净的系统。

2 计算机的安全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计算机最基本的保证是防火、防水、防电,而更深层次的保证是计算机的正常运转。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计算机,还要保护好环境,安装最新流行的一些功能强大的防护软件。

2.1 防火墙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用户面前,正确应用防火墙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在应用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策略,应结合各馆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策略。目前,我们电子阅览室用的防火墙是360安全卫士防火墙。360ARP防火墙:内核层双向拦截本机和外部ARP攻击,及时查杀ARP木马,在系统内核层直接拦截本机和外部的全部ARP攻击,并提供本机ARP木马病毒准确追踪和及时查杀,保持网络畅通及通讯安全。虽然也遭受到攻击,但是一般有还原卡的保护,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对计算机的影响不是很大。

2.2 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网络和服务器的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今杀毒软件已经成为服务器上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将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对服务器的危害。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杀毒软件有360安全卫士、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等。我们电子阅览室用的主要是360安全卫士。它是一款由奇虎网推出的功能强、效果好、受用户欢迎的上网必备安全软件。不但永久免费,还独家提供多款著名杀毒软件的免费版。360安全卫士拥有木马查杀、恶意软件清理、漏洞补丁修复、电脑全面体检等多种功能。木马威胁之大已远超病毒,360安全卫士运用云安全技术,在杀木马、防盗号、保护网银和游戏的账号密码安全、防止电脑变肉鸡等方面表现出色,被誉为“防范木马的第一选择”。

2.3 控制用户和权限

身份验证和存储访问控制是目前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中最为普遍的安全性方法。

合理设置系统的使用权限。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用户涉及读者、收费管理员、监控服务器、计费系统服务器管理员等。根据用户的特点,通过设定权限控制用户对特定数据的使用,保证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网络,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2.3.1 用户认证

在面向多用户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下,访问数据库系统的用户必须要求进行身份认证,以防止非法用户访问。

当前流行的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身份认证一般有三级:系统登录、数据库连接和数据库对象使用。

系统登录一般由网络操作系统提供检查,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加以验证。通过系统安全检查后用户才可以处理业务流程。当要求访问数据库时,就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验证当前用户身份是否可以进行数据库访问。在取得数据库登录身份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操作之前,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再次检验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以核实该用户是否有权对该数据库对象进行指定的操作。

2.3.2 存储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就是对应保护的数据所进行的存取访问权限的确定、授予和实施。例如,针对一组数据库记录标识,通过访问控制,可以授权符合某一级别或者某一特征的用户进行的访问方式,即:读、写、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的组合。数据的访问控制必须和用户的身份认证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机制。

2.3.3 审计追踪和攻击检测

一些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审计追踪和攻击检测是有效的安全措施。

审计功能在系统运行时,可以自动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记录日志进行审计,以此来监视各用户对数据库施加的动作。攻击检测系统则是根据审计数据分析检测内部和外部攻击者的攻击企图,再现导致系统现状的事件,分析发现系统安全的弱点,追查相关责任者。

2.4 数据备份和数据管理

病毒、黑客攻击、误操作等许多因素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损坏。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备份是很重要的举措。

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或实时备份,设专人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确保备份数据完整、可靠。当系统因各种原因遭到破坏时,能及时依靠备份恢复数据,使系统尽快投入使用。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层次的不断提高、知识的快速更新及软件的迅速升级,计算机的维护和安全必将面临更多新问题。作为电脑工程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不断更新,结合多种方法,多动手、多试验,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维护。从硬件、软件的不同层次进行系统安全设置,加强计算机的维护力度,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安全性。

计算机的维护和安全工作是繁重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计算机维护地更好,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更好地为信息时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京津,李进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6).

[2]曾光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维护点滴谈[J].河北科技图苑,2007,(2).

[3]尹燕.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维护、安全及服务[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篇2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图书馆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也推动着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对于使用图书馆资源来学习和进行科研的用户来说显得十分的重要,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对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也是影响重大的。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集中研究对象于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现状的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对策,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关键字: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一. 绪论

1.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发的普及和应用。人类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工作平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界经历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中,高校图书馆及一些服务层次较高的情报信息中心首当其冲,其馆藏资源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正在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单一的传统印刷型文献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藏受到挑战,与此同时,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也面临着冲击[1]。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聚集地,是评估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得如何,能否满足教学、科研服务的需要,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2.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信息资源管理, 即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 组织形成信息产品, 并引向预定的目标。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 即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技术、人员、机构等)。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控制, 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满足社会信息需求。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活动中的信息、人(馆员和用户)、技术等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综合的集约化管理,是一个实际而有效地识别、获得、综合与应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信息需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对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 更是信息资源及与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是以狭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更是广义信息资源的延伸和发展。[2]

3.信息资源管理对图书馆的意义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很多年前就在信息科学界、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特别是图书馆情报学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但已有的各种研究还有进一步思考的广阔空间。

(1)信息资源管理将有力地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个别学者思想火花的闪现,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信息资源管理是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下,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奔涌而出的结果。从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发端与发展的脉络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它是社会的文明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之后才可能提出的问题,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社会主体——人有意识的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活动,推动社会信息资源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反作用于信息化的社会,表现为推进他进步的信息资源的发达,信息资源管理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也得以扩张。它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图书馆发展有力推动,特别是在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其管理将推动极具普遍性的图书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图书馆在顺应现代社会生活、知识生活中不断地自身进步。因而,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就在这些外在因素影响下要求自身不断发展进步。

(2)信息资源管理将通过图书馆这一平台加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将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而可以预见的新的巨大变化,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其管理,就是对知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其管理。因为,知识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范畴,而图书馆这一平台通过对读者的知识认识能力和知识管理组织能力的不断提高,增强了读者的信息资源管理,古今中外的或即时的信息知识的开发、组织、利用及高效率地检索缩短了知识经济时代纵横时空间的差距,让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到来。

(3)信息资源管理对图书馆实践有导向功能。

图书馆这个大平台的实践主体主要是人,包括工作人员和读者,他们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肯定是在信息资源管理指导之下进行的。纵观信息资源管理,它是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在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汇流、融合的趋势中,并以记录管理、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处理管理为其实践基础,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形成、持续已经对图书馆主体的实践和行为起指导作用,未来它还将继续对图书馆实践行为的主体的导向产生更深刻的影响,这种导向功能已经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

[3]

4.图书馆信息管理研究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各位学者就在网络环境下,基于网格,云计算,Web2.0环境等方面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信息资源的各个构成要素都有了一定的涉及,如狭义的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信息环境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政策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设施和经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和用户管理几个方面都做了具体的研究。基本上,对图书馆这

一个领域的研究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了。

5.本文研究的内容

在前人对图书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是把研究对象缩小为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研究,目的在于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校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是否存在于前人所论述的问题,以及希望通过本次的调查,可以发现本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上存在未及时发现的问题,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针对本校图书馆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图书馆得以更好地建设发展,为用户更好地服务。

二.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三. 调查结果分析

四.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 对策

六. 小结

七. 致谢

八.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管理;研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好书对于任何一个阅读者来说受益匪浅。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料储备中心,是为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服务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为教师和学生扩宽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的第二课堂,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合理利用,是高校培育出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成果的展现离不开对图书馆的重视。

1.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内图书流通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开架借阅方式,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图书的记录管理;而是对图书借阅、归还和续借;三是文献资料的查阅和下载;四是对图书流通的统计和查询。[1]这四个方面是体现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1.1图书馆图书管理人员工作作风过于浮躁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目前众多学校的图书馆外表大多都比较奢华,但外在奢华的同时,其内在却存在诸多问题,空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其现状令人堪忧。综合多方面因素,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存在能力偏低、且在专业技能方面参差不齐,这些原因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能力偏低现象。但由于大多数现任的高值院校图书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员,仅仅局限与工作现状,没有竞争意识,且积极性不强,久而久之还会出现对工作反感现象,丧失工作激情,严重降低了图书馆内的服务水平和整体质量的下降。

1.2馆藏图书数量不足及滥竽充数

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图书馆的内在建设方面却远远不尽人意,存在着各种缺失与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确实是在不断扩大,但在内在建设规模上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扩大,经费的短缺严重,受到经费的严格限制,不能及时的进行图书采购或中断采购,致使大量的的书刊不能相应的补充进来,且原有的图书库存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都直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部分学校经费相对充足,相应对图书采购上做足了功夫,但重量不重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将不需要的书刊补充进来,没有注重藏书质量,直接影响到馆藏图书的整体质量出现下降。[2]

1.3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大部分人都错误的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一份相对较轻松且一般人都能胜任的工作,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只用管理好图书就够了,殊不知其中还有众多繁杂的流程是一般人所不能胜任的。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严格规划用人机制,致使入门门槛太底,大部分非专业人员且不能胜任该工作的人员被安排进图书馆工作,加之安排的人在思想上认定工作存在什么难度,警觉心态丢失,同时没有相应的图书馆内部工作管理机制,不能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形成约束,致使部分工作人员出现消极的工作情绪,工作起来过于懒散。

1.4图书管理人员专业水准偏低

对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缺乏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一直都是其存在的诟病,影响着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上升。由于主观原因及客观现实因素,高职院校图书馆很难吸引到综合素质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性技术人才,致使图书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匮乏专业管理人员,图书流通管理水平丧失上升空间。且现有的图书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过低,对相关现代化操作设备不熟练,根本不能满足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也直接图书馆无法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更好、更深层次的服务。

1.5图书借还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在图书馆图书借还的流通环节中,存在错借和漏还的问题,在借书的高峰期,由于计算机反应迟钝、图书管理系统不稳定以及馆内人员存在失误操作等问题都可能引起漏记、错计等现象的发生,造成图书流通管理出现严重混乱现象,不利于有效管理。[3]

1.6读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相较与普通类院校学生,相应的综合素质会略微偏低,对于图书馆的相关流程、规定和制度的理解不够全面和透彻。且在学生入学后,对于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一概不知。由于图书館每天人流量较大,管理人员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或教师,难免会做不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相关的图书馆制度解释不到位的现象。学生的理解,管理人员的解释落实力度不够,都为学生了解图书管理流程造成了障碍,促使整个图书流通环节极易出现相关问题。

2.提升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措施

2.1转变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图书的流通是将图书直接面向读者,流通环节质量的好坏与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有着紧密的关系,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师生心目中的信息,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就必须秉持着服务至上的宗旨,将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深度的贯彻与落实,且需实实在在落实到实处,实现观念的转变。用心服务每一个读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积极的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投注读者所好,做到全方位和最有效地为每个读者服务。注重服务质量,对读者的每个要求,图书管理人员都要格外上心,为读者提供人性化、高效化的服务,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图书馆中满足自身的需求,提高其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2.2注重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管理员对整个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而言,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想做好图书馆的图书流通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强化思想教育工作力度,严格要求每个图书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相关图书流通管理知识,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熟练的账务工作技能,且能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总有相应的掌握了工作仅能,才能为提高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为综合素质预留广泛的提升空间。同时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律己,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对于各类业务知识的强化学习,不断的武装自己,促使自身能拥有着较高的水平,为全面提升图书管理工作做前提保障。

nlc202309032153

2.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规范

图书流通的科学管理的前提在于制度建设,只有提供了精细化的制度标准和服务规章,相应的图书管理人员才能有章可依,有理可循,做到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观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找寻图书馆员工的内在且具有工序的价值观,依托非强制性手段,实现潜移默化的感染每位员工,实现从组织意志到个人自觉行动的转变,达到图书流通管理的目的,让规章制度能有效执行。

2.4图书借还违规行为预防处理

教师应加强课堂教育,从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出发点,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着入点,与学生多接触,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中的思想转变状况,积极的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图书借阅知识,让学生从心中有警觉性,能真正认识到在借阅图书时要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诚实借读、守信归还。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收集信息的场所,学生在阅读会受到各种优秀书籍的影响。因此,图书馆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开展名人传记、先进人物事迹阅读月,让学生从阅读中深受感染,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同时可以开展各类文艺作品的读书活动,并让学生可以将感悟写下来,发表在校报之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到精神的洗礼,同时学生也能获得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2.5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服务水准

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但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那么规章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话,没有任何意义。图书流通管理只有严格落实执行力度,才能达到最大化的效益,这需要图书馆人员认真执行服务章程和工作细则,严格依照相关的系统操作规范执行,切实的履行好自身的岗位职责,从根本上提高图书流通环节的服务执行能力。流通部门相应的必须制定明确责任目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将岗位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到图书管理人员的评比体系中去,实行奖惩措施,让相关规章制度切实有效的落实下去,且每位员工不懈的坚持下去。

2.6健全用人制度,强化读者沟通

图书馆需要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设定图书管理人员准入制度,树立用人新观念,改变“以资论辈”的选拨模式,从本质、发展上来选取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既要能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要给予多方面的关怀和体贴,从而更深层次的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改变传统“一尘不变”的岗位竞聘制,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力的公平竞争的机会,转变被动竞聘的被动局面,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思想、态度等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其也是维护人机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这种能力,积极的与学生沟通,及时的了解学生需求,并反馈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沟通中找寻工作的不足,以此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内容和模式的创新

3.1信息资源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应严格依据办学宗旨和本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深度的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向发展,满足学生对于文献的需求。图书馆流通部门除了提供学校日常的图书外借服务外,还需要对文献和其他信息进行整理,开展宣传报道服务,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馆藏图书,且能更好的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开展网络化信息服务,将馆藏中的文献知识提炼出来,并依据学习的专业设定及学科特点,来对各种专题资料进行编制;转换文献载体形式,将原始文献转变成网络阅读资料,并对网络中无序、分散的信息资源做加工和综合处理,形成一个有序和崭新的网络信息库,让每位莘莘学子和教师在网络上阅读查询,同样网络库也能弥补馆藏图书的不足。

3.2服务内容的创新

在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同时,流通书库还需要以开架的形式向每位学生和教师开放,提供同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传统单一的服务变为多元服务,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流通系统查询所借书籍以及限定规划时间,并实现在网上续借;在网上通过与流通管理人员聊天的方式进行参考咨询,流通管理人员并给予解答,学生也可以在网页上了解新书动态,在网上进行借读预约。同时作为图书馆流通管理人员必须要了解本馆藏书,对不能够为学生提供需求图书时,及时的提供相关图书资料,实现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3.3信息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图书流通方式及服务都出现了质的变化,传统服务深入到信息知识层面,也使得服务的对象延伸到了一切需要信息支持。高职院校图书流通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服务,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大胆创新,打破传统单一的服务格局,确立信息服务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的依据实际情况发挥多元化服務功能,实现信息服务的创新。图书流通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的网上图书馆形成网上共建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在现有的馆藏基础之上,朝着知识库和思想库方向发展。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处理、开发,来组间虚拟的馆藏,建立一个涵盖传统文献、网络资源、电子出版无的大型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本校馆藏的优势,来为学生提供更有突破性、创造性、学术性、认知性的信息服务,从而促使图书流通服务得到相应的发展。

结束语

毋庸置疑,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结晶,是知识的浩瀚海洋,是智慧殿堂,其所拥有的文化遗产是打破愚昧无知的灵丹妙药。因此,对于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通过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在改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图书流通服务内容和模式的创新,才能从更深层促使图书流通管理人员提供更现代化、更优质的服务,满足每位学生及教师的阅读需求。但本文的研究仍有不足,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全面提升流通服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图书流通服务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暖.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1(3):29.

[2]周万德.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4):27-28.

[3]宁晓宏.加强流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神州(下旬刊),2012,23(7):241.

作者简介

姓名:梁红斌,性别:男,出生年:1977年,籍贯:广东,职称:馆员,学历:大学,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篇4

1 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要点

1.1 由手工向计算机管理模式过渡

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充分了解本校师生的需求状况,再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同时,也应在保证正常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循序渐进,逐渐地实现由手工工作模式向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过渡。

首先,要对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其充分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管理的操作技术,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次,要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使得每名工作人员充分掌握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要逐步地设立总的数据库,也就是总书库,为之后学生的查阅资料提供便捷条件。

1.2 提高软件的容错能力

现实情况下,软件的开发者往往不是使用者和需求者,因此其在开发与设计软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为此,应尽量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容错能力。例如,当菜单中的选择功能出错时,应当提示操作者重新输入,直到正确为止。因此,应该切实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容错能力,减少使用障碍,真正使数据安全性更上一个台阶。

1.3 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

为了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应该不断改善外部条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软件的管理。例如,如果某一地区不能提供系统要求的外部电源,就能够通过自动备份文件这种功能,使用户在需要时即能够恢复数据;另外,如果有容量非常庞大的数据文件,可采取化整为零等手段。

1.4 提高系统的通用性

应在本馆自身研制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系统今后进行推广的可能性,因此,就必须提高系统的通用性。例如,将系统中核心不变的要素放进主要程序、数据文件中;把需要通过外界为其输入的因素放进人机对话模块中,而所有能让计算机自身完成的功能,放进系统的运行程序中,从而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由此而来,就可以把外界环境中的可变因素尽可能控制在小范围内。

2 主要功能模块

2.1 图书采访

图书采访模块主要功能就是为图书馆的书籍采购人员提供业务处理的平台。这一功能模块主要提供了新书的订购、订单撤销、验收登录、采访统计等功能。该系统的订单撤销功能、新书订购功能以及验收登录等过程都是按“批”为单位来进行。首先,把需要处理的数据按照不同分类的读者分成不同“批次”。其次,把一系列数据转入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暂时先存放在临时表中。待这批数据处理完成后,即可打印输出。在对打印出的数据校对无误后,才可以修改数据。确认数据完全正确之后,应把需要打印的材料等进行打印,等到所有需要输出的数据文件确认无误并顺利打印出后,才可以清除数据。最后,系统将进行下一轮的数据处理。

2.2 图书编目

图书编目功能模块是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主要平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统计编目、编目处理、打印编目等功能。该模块以“批”为单位,进行编目处理。如果处理完毕编目之后,可以对编目单进行打印输出,再进行校对,如果有错误则应该马上修改。在确认编目数据没有错误之后,可以选择将登录账号、编目卡、统计表等进行打印。此时,编目数据再转存到书目表内,随后系统将进行下一批的处理。

2.3 典藏管理

通常情况下,图书馆的一般功能都要由典藏管理系统来执行。书目数据可以通过此功能模块进行更改和调整。这种系统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种:

分布新书、调整典藏书籍、剔除旧书目、统计典藏、典藏打印、数据维护。

3 系统分析

为了使图书管理的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使得图书管理系统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又不能同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脱节,管理者应该首先进行准确的需求分析,结合传统的图书管理经验和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推动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的系统功能,使得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料建立在人工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运行的基础之上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就是在调查研究人工系统具体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完善目标系统的功能。

3.1 系统特点

管理者应该充分而全面地考虑图书管理人员的特点,依托实际情况,尽量完善系统满足日常需求的主要职能,使得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实用、便捷。同时也应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尽量使系统界面简洁大方,操作便捷、层次清晰,使用户上手更容易。

3.2 主要模块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五个方面:图书管理、期刊管理、读者管理、查询管理、报表管理。各模块之间不仅要相互独立,能实现不同的处理功能,还应在此基础上相互联系,互为功能补充。

3.3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

3.3.1 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

很多使用者在编写程序中的数据时,都经常会碰到很多组件、窗口同时对相同的数据源进行访问的情况。如果对每个窗口或者组件都设置数据源,将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作量,设置数据模块窗体即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模块即为对数据源进行集中管理的窗口,在被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引入。

3.3.2 用户密码认证窗体的设置

此窗体主要是方便工作人员按照各自的用户名、密码来登录,并通过身份识别功能检查出进入系统的是管理人员还是其他人员。

3.3.3 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

该窗体的主要职能是检查读者借阅情况,并为读者提供查看、修改其个人资料与信息的服务。

3.3.4 图书查询功能的实现

这一模块主要为人们提供查询功能,赋予每个人一定的查询权限。查询功能可以按照多种载体进行实现,比如可以通过输入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等信息进行查询,还有参考“逻辑与”和“逻辑或”等条件来实现查询。

3.3.5 借阅者登录功能的实现

该功能同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登录系统时的方法基本一致,主要通过查阅借阅证号和密码进行用户表中的查询,查看是否同用户输入的结果一致。如果一致,使用者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借阅信息,使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的信息。

3.3.6 借阅者借阅和归还情况功能的实现

当借阅者在安全而正确地登录到此系统之后,该功能将被马上激活,使得用户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借阅情况。该功能的实现可以根据某本书的借阅或者已借阅的天数等信息来实现。

摘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高校素质教育能否具体落实与真正实践,为了顺应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就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再设计和再开发。笔者首先介绍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要点,其次提出管理系统应具备的主要模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完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参考文献

[1]鄂鹤年,Jane Burke.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未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69-73.

[2]郑伟,徐宝祥,高琦.“211”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基于“211”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调查[J].图书情报知识,2010(3):4-10.

[3]洪正国,燕今伟,黄勇凯.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J].图书情报知识,2011(3):35-39,71.

[4]叶晓丹.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14.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篇5

1999-2008年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从研究论文、研究著作、研究作者等方面对1999-2008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有关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不足,并预测了未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趋势.

作 者:丁学淑 DING Xue-shu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4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年,卷(期):200939(4)分类号:G350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管理 文献计量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追求知识创新对于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于知识创新以及科技进步的作用,对图书馆的管理除了强化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收集、处理、保存和传播等基本功能外,更应该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和综合化的现代图书馆,以适应时代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我国科研教育更好的向前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希望同在。在“合校”、“扩招”的改革大潮下,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在各方面建设都不容有失,在我国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中要求,作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匹配。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变革创新,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建设和教展。

(二)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下,图书馆必须走出分散的文献体制模式,积极的向数字化和虚拟化转变,积极进行革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转变服务理念,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改革管理体制,促进图书馆服务功能多样化。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现代化设施

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规模和发展的需求,要能满足现有以及未来发展的人员、场所和资源的需要。在引进图书等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进,提高馆藏资源的有效性。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资源。比如,采用电子化的借阅管理及信息查询系统等,以方便管理和查询。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完备的资源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也规范和界定读者的行为,加强技术方面的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努力实现馆藏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方面呈现出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新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高校要加强图书馆馆藏建设,努力实现图书馆馆藏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一方面,各高校需要完善图书馆之间的互借制度。在高校的图书馆之间建立一种互借制度,实质上就为各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最大程度上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各高校应根据本院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由于不同的高校均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因此各高校在馆藏建设中,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使本校学科组成成为系统的管理体系。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技术性、学术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一大批道德品质高、职业操守好、情报意识强、专业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网络技术丰富的专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具备德才兼备的良好索质,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创新。

(四)更新管理理念,开展实时服务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树立新的理念:一是用管理创新促进服务创新的理念。管理是手段,通过整合、开发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运用有效的方法,实现服务的目的,为用户提供全面高效,个性多元的服务,让用户快速灵活地使用图书馆。二是尊重用户权利的理念。图书馆用户的权利包括文献信息的使用权,馆藏信息的知情权以及人格的受尊重权。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表现为自主阅读权、消费信息权、财产安全保障权、个人隐私权、接受服务权等。高校图书馆应尊重每一位用户的权利。三是全员参与创新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与图书馆日常开展的服务工作分不开,每位馆员对自身的工作岗位最熟悉和了解,也最容易发现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位馆员如果都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通过探讨交流,经验总结,上下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得出新的措施和方案来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

(五)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活力不足,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关键原因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是一套注重工作数量与质量考核相结合,能体现工作绩效水平差异、客观反映工作业绩,同时便于建立检查、考核的量化指标体系。这种激励机制能有效改变工作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真正做到薪酬与岗位职责挂钩,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达到珍惜和尊重人的劳动成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成为主流,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用户心理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从而改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体现高校图书馆在传承文化和创新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丹.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任力新.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26):85.

[3]田韵飞.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5.

[4]杨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5.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研究 篇7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

(一)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

1. 传统图书馆中的书籍, 纸张里保存了上千年的古书文籍的内容, 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再者, 传统图书馆里的书籍便于人们阅读与收藏, 价格没有多大的起伏, 进而言之, 价格稳定。书籍的信息不容易丢失, 方便人们查找与阅读。

2. 数字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具有体积小、信息储存容量大、保存时间长、信息传播快等特点。电子图书的信息不仅容量大, 而且传播速度快。因此, 电子图书现在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市场上, 销量也是非常之大。

( 二)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子图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 电子图书报刊是报刊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图书馆应当在传统图书馆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吸收好的方面, 将不利之处加以改正。因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有各的优势, 我们应该让这两种进行结合, 并且相互协作, 优势互补, 最后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进步。

(三)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表现

1.单一多媒体向多媒体转型。

2.服务范围扩大, 主要由内逐渐向外扩大。

3.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

4. 采用网络便可获知大量图书信息。

5. 从图书的保管者到服务本位的信息提供者。

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当前, 数字图书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自然界的规律,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 事物发展的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将不断解决与完善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处, 我们指的是数字图书馆出现的问题, 也就是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一个数字图书馆是不可能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 只有通过多个数字图书馆的相互协作, 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由此可见, 要想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发展, 首先就必须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其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而言之,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走合作开发的道路, 比如, 数字图书馆将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当作网络的共享信息, 去分享给其他图书馆。这样才能让大量的信息进行传播。为此,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包括书籍的目录、文献的摘要、传统古书文籍和信息传媒等等在内的有关数据。

( 一)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1. 单一的信息资源管理体质。例如, 在我们平常阅读电子文档时, 会发现每个图书馆阅读电子档的格式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就会带给读者许多的不便。单一的管理体质会导致信息不易流通、服务范围狭窄等等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去解决单一的信息资源管理体质。

2. 未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系统软件不一致。每个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通常是以自建为主, 因此在编译程序的时候, 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故障。

3. 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不够。当今, 社会的不断进步, 共享也成为时代的口号。任何一个产业要想有很好的发展, 产业就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然而, 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中, 信息资源管理的共享意识淡薄。

4.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面对如今的形势,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不引起重视, 将会导致许许多多的问题产生。

( 二) 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1. 由单一的管理体质转变成多种的信息资源管理体质。通过多种的信息资源管理体质, 从而去解决图书馆之中电子档阅读格式不一致的问题。

2.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每个图书馆里使用统一的系统软件, 从而解决编程语言不通的问题。

3. 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 实现各馆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数字信息资源相互合作的能力。

4. 培养优秀人才, 提高综合素质。解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应该从根本上采取措施。首先应当培养与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 在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之后, 最后才去全面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5. 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三、结语

虽然在国外许多有名的图书管理研究组提出了多项数字图书馆的计划, 并且将提出的计划去实践, 然而, 通过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任务是非常的困难, 毕竟, 数字图书馆在当今社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要跟随时代的潮流, 并且要秉承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宗旨。从而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因此, 国家与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 还有帮助他们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桂芬.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7 (08) .

[2]李力.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06) .

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研究 篇8

在我国的图书馆的管理中,管理效率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图书馆管理工作信息载体单一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个人都会使用手机、电脑等与人交流,传统的图书馆以书为载体,以收藏书本为主,重藏轻用,没有新媒体时代用手机、电脑等进行收集信息、交流沟通,这一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图书管理员自身素质不高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的场所,图书管理员要求是专业的人员才能做好工作让人信服,可是在我国的许多图书馆中,图书管理员都有一些是上级领导者的亲属或者亲戚,图书馆工作变成了“领导家属的安置所”,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出现,那么这样有的家属自身文化层次并不高,有的是小学学历,有的只上了初中,这样就和大学出来的专业人员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了解不同,也就是不太了解怎么去管理,造成了图书馆内部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层次不齐,不利于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图书馆设置“有偿服务”,不利于读者借阅

有的图书馆不仅不是如何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工作为出发点,而是在如何达到“有偿服务”上下功夫,也就是以盈利在主要发展目标,一切向钱看,像商人一样惟利是图,这是不对的,也不是一个图书馆应有的行为,因为图书馆与社会上其它私营企业等营利性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为人们无偿提供精神营养,为人类的思想进步做贡献,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和高尚的工作,所以图书馆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来服务社会。

面对图书馆管理效率存在的问题,我希望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扩大信息载体

新媒体时代要求每个图书管理员要既会使用传统媒体如书本等来进行工作,海能使用手机、电脑等来与读者交流,所以图书管理员应该由原来只是单纯的收藏、流通印刷型文献的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向数字化管理方式转变,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图书管理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既要懂得信息技术,还要有渊博的知识。

2、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养

由于任人唯亲等现象的存在让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素养层次不齐,这种情况既要求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养,还要求图书馆内部要加强监督机制,监督这种现象的盛行。制定《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既要上级监督,还要下级部门监督,行政领导可以定期检查、召开座谈会。图书管理内部人员可以相互监督,而读者作为与图书馆利益关系最紧密的人,要进行定期调查,这样的调查结果反而更客观、真实。

3、图书馆要转变观念,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的存在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它是为读者提供无偿服务的团体,要转变图书馆内部相关人员惟利是图的观念,让他们懂得奉献的精神。图书馆里的书有的读者借阅不到,因为受到管理员等的阻止,这让好多有价值的书束之高阁而无法阅读,失去了图书馆建立的初衷,内部相关人员要对读者开放,有好书就大方借阅给他们,这样既让书的价值得以实现,又提高了广大读者的知识面和文化素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管理效率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过程,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我国图书管理效率会慢慢提升,希望我国的图书馆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刘丽,刘晴.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5(19).

图书馆员工绩效管理研究 篇9

关键词:员工绩效管理,关键绩效指标,权重体系,层次分析法

一、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反映的是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在绩效管理中, 一般认为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往往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同起来, 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绩效管理是为达成组织的目标, 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 形成组织目标所期望的利益和产出, 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绩效考核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 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质、行为和结果, 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 了解员工可能的发展潜力, 以期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绩效管理通常具有如下特征:首先, 绩效管理是防止员工绩效不佳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其次, 绩效管理还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最后,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 是一个包括若干个要素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相连。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 起到重要作用。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关键指标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等级评定法等。

二、天工大图书馆员工绩效考核中面临的问题

天工大图书馆现行的是目标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 实行多年, 主要对员工的工作起到了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 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 也存在不少问题。

管理过程以及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的不完善, 是图书馆现行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不严谨, 往往会带来考核结果的不公平, 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以及后续的绩效表现。具体表现在:

1. 考核指标单一。

天工大图书馆在现行的考核体制中, 主要选择工作量指标来考核所有员工, 衡量所有员工绩效的好坏。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如工作能力, 工作态度等, 如果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他们的工作绩效, 考核结果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2. 考核标准不全面, 考核导向偏颇。

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工作量指标应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工作的时效性等几个方面, 而天工大图书馆主要选用的是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比较成熟, 各工作要项的定额标准比较明确完备, 却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3. 考核标准模糊。

在年底考核时, 往往要与评优评先挂钩。因为平常考核的只是员工的工作数量, 在大家都完成的前提下, 评优评先就失去了统一的依据。天工大图书馆历来的做法就是根据规定的名额, 或者是无记名投票或者是直接提名大家评议。这不仅会使绩效考核结果不准确, 往往会使一些业绩不良的人被评为优秀, 而且会误导员工的行为偏离组织的目标。

4. 考核结果的应用单一。

天工大图书馆目前的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放岗位津贴、超额工作量奖, 年底的评优评先。由于这些激励方式本身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再加上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员工正面激励的作用很小。员工更渴望获得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 如工作岗位的挑战性、职业生涯的开发、晋升等, 而这些却没有被纳入激励的范畴。

5. 管理过程缺乏持续的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图书馆绩效管理的灵魂。如果图书馆管理者强制性地向馆员分配任务或向读者制定服务规则, 读者就会对图书馆产生不满情绪, 降低到馆次数, 从而降低图书馆的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馆员也会将其当做一种强制性的制度, 产生抵触情绪, 对工作失去积极性, 从而降低工作绩效, 使得绩效管理失去其积极作用。

6. 管理目的滞后。

天工大图书馆现行管理的主要着眼点是监督约束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区分馆员绩效, 然后对馆员进行相应的人事管理。而目前科学管理倡导的是对员工进行潜能开发, 着眼于馆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绩效的改善, 从而在提高图书馆整体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图书馆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现行管理目的严重滞后。

三、实施员工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已经在国内外企业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也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通过对绩效管理理论的探讨和对天工大图书馆绩效管理现状的诊断, 可以发现天工大图书馆具备了一定的绩效管理基础, 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整个绩效管理不成体系, 内部没有形成一个从绩效考核到绩效提升的循环机制, 外部也没有和薪酬、培训、奖惩、晋升等要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了更好地加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从而加强图书馆的竞争力, 更好地达成图书馆的组织目标, 笔者把图书馆现行的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并重新设计, 提升到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

设计思路如下:

1. 提出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考核的基础。首先确定图书馆总的工作目标, 再对总工作目标进行分解, 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目标确定后, 通过工作分析, 确定部门职责及部门内各岗位职责, 把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 提取出关键绩效指标, 确立考核标准及各指标所占权重, 形成员工的绩效计划。为绩效管理的考核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其中主要工作有:确定各部门职责及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指标概念和赋分标准和权重体系的设计。

2. 绩效考核。

首先,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得出图书馆高级岗员工KPI的权重系数参照表, 同理可得出初、中、高级岗员工KPI的权重系数参照表。以中级岗员工为例 (见表1) :

从表中可以看出:B1+B2+B3=1;C1+C2=1;C3+C4=1;C5+C6+C7=1

B1、B2、B3和C1、C2、C3、C4、C5、C6、C7分别代表图书馆员工考核体系中三个母项和七个子项的权重系数。

作用系数n是指在同一科研项目中, 不同的人所作的实际贡献大小不同, 作用系数就是用来区别个人在该项目中贡献大小的一个参数。该参数作用于工作业绩的二级考核指标科研成果一项。

确定突出贡献系数k的目的是使某些有重大贡献的员工与一般贡献的员工拉开得分值的档次, 作为选拔优秀人才, 落实有关政策的依据。根据天工大图书馆的具体情况, 一般地讲, 贡献突出者更多地表现在他的工作能力方面, 因此将贡献系数k放在扩大工作能力总分的位置。

R1……R8代表考核指标体系中每个子项所得分数

X1……X8代表考核指标体系中每个子项的单项分数

完成工作任务项得分值:R1=C1×X1

3. 绩效考核的主体及职责的设立。

绩效考核的主体指的是由谁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 考核主体不同[3]。天工大图书馆应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各部门年度员工绩效管理及评分。图书馆考核领导小组职责具体划分:考核领导小组由图书馆馆长任组长, 考核成员由各部门主任组成, 承担以下职责:各部门员工年度绩效管理及评分;审批最终考核结果;员工考核等级的综合评定;考核申诉的最终处理。

4. 绩效考核的周期和申诉。

所谓绩效管理的考核周期就是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的内容来看, 不同内容的考核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图书馆员工的业绩考核, 设定考核周期为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 在较短的时间内, 图书馆考核者对被考核馆员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比较清晰的记录和印象, 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 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 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 避免将问题一起积攒到年底来处理[4]。对于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与能力的考核, 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考核, 设定考核周期为一年, 因为关于这些信息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不过, 在平时应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 作为考核时的依据。

建立图书馆绩效申诉系统, 给被考核馆员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在年度绩效考核过程中, 被考核馆员如认为受不公平对待或对考核结果感到不满意, 有权在考核期间或考核结束10天内直接向部门负责人申述[5]。申诉形式为向部门负责人申诉时需要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诉报告, 部门负责人将申诉统一记录备案, 并将申诉报告和申诉记录提交馆长。

四、结语

通过上述设计, 绩效管理体系将比旧的考核体系有较大的改进, 但是应该知道绩效管理是一个随着图书馆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需要不断的调整更新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 图书馆直接领导是整个考核的中心人物, 是核心主体, 他们的综合素质、对考核的理解、面谈沟通的技巧等都决定着考核结果的好坏。如何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馆领导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以减少考核误差, 是图书馆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余胜.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4) :101-104.

[2]吴新年.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 2005, (4) :69-71.

[3]刘文梅.国外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津图学刊, 2003, (6) :37-43.

[4]李致忠.关于图书馆的绩效评估[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2, (2) :2-5.

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综述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缺陷

现代图书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科学, 近几年来, 我国图书馆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断进行探索, 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 使我国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方法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近几十年来, 特别是在最近的十年中, 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的视野日益开阔, 方法日渐多样。每年有关图书馆管理方面的论文数量逐年递增, 笔者通过搜索工具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有关图书馆管理的论文将近3000多篇, 而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有关图书馆管理的论文达到了11317篇之多, 从快速的增长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研究者对图书管管理研究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在借鉴国外大量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同时, 也注重管理理论的创新性,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管理理论应用到我国图书馆管理中去, 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

1、古典管理学派理论 (亦称计量管理学派) 。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应利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最有效的工作方案, 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表现在图书馆管理中主要体现为研究者们对图书馆的定额管理的探讨, 并运用古典管理学派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系统管理学派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主张整体是主要的而各个部分是次要的;在管理系统中, 人是主体的, 而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管理人员要进行全局性地统筹规划。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研究者对图书馆系统结构、管理方法等具有实际意义的论题进行了讨论。

3、行为科学学派理论。

行为科学主要针对的是在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 重视人际关系和人的作用。在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开始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 对如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提高劳动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4、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全体共同参加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80年代中后期就有人提出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 近年来, 图书馆目标管理方法在我国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标管理法对图书馆目标管理中目标难于量化等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法, 将计量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结合, 提出借助模糊数学的方法, 对难以定量的图书馆工作作出较客观的量化评估。

5、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近几十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 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 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已经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信息资源管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和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是将图书馆管理系统转变为完全开放的系统, 将管理的目标转变为高层次, 全方位的用户中心, 同时, 加强了信息资源的国际化, 强调竞争意识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图书馆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首先, 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和实际的操作联系得不够紧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被引进后, 往往不能迅速地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去, 使得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状况。而且, 许多管理上的研究成果往往只是纯理论的探讨并不具有可行性。

其次, 图书馆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不高。我国图书馆隶属于国家事业单位, 这使得我国图书馆在管理上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改革动力, 图书馆藏书有限, 利用率不高。为此我国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进行体制上的创新,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发展, 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 图书馆管理方式封闭保守。我国的图书馆一直存在着开放性不足的问题。许多图书馆并不面向大众, 而是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方法, 这种状况不仅会导致图书馆在管理上出现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全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第四, 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科技通讯技术在社会上越来越广泛地普及, 我国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 建立相应的数字图书馆以便更方便读者进行文献的阅读。但是我国某些地区的部分图书馆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仍采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图书馆设备简陋, 手段落后, 检索也仍采用手工操作, 难以发挥图书馆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

综上所述, 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虽然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 但是并没能充分运用到实际中去, 面对着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 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诸如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在未来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道路上, 应解放思想,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事业中去, 与时俱进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建华, 付娇.近五年来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双月刊) , 2001, (06) .

[2]陈勤.论图书馆的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J].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8, (03) .

[3]曾祥云.图书馆计量与目标结合管理的衔接点[J].图书情报工作, 1997, (05) .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近年来,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被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对图书馆图书的数据库的构建、相关软件的开发等等,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时代起步较晚,这也就使得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在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建议。

一、信息系统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影响日益深刻的今天,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信息系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更是图书馆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信息系统能够是图书用户啊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实现图书的阅读。这些优势,都决定了信息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而要想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作用效果,就必须科学地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满足广大图书用户对于图书信息的需要。并且,随着优秀数目的不断扩充,用户要想在包罗万象的图书馆中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就必须借助计算机的数据挖掘技术。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问题

(一)不够稳定的规划设计和总目标

每一次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对传统的技术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会遭到一段时间的排斥。图书馆管理应用信息系统也不例外,图书馆管理必定会存在一定时间内的适应期。另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明显的公共事业,这就会造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投资不足,造成后期运行的种种缺陷。

(二)不够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图书馆管理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图书馆管理使用信息系统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也就造成了图书馆信息系统,无法及时地更新信息,甚至会造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体制的僵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阻碍。

(三)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营的又一重要保障。然而,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图书馆在聘用管理人员是,都是采用一人多值的形式,甚至会直接使用非专业的人员来管理信息系统,这就会为图书馆里买下诸多的隐患,不利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长久发展。

三、现代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以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生活特点为建设的基础,这样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才能是迎合大众品味,拓宽人文视野,紧跟时代潮流的藏书宝库。除此之外,图书馆也要重视图书的二次文献体系的完善工作,咋样才能满足目前用户的需求。并且,要想让图书馆管理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就应当积极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将馆中的图书进行有类别、有专题、有科别的目录的编制,然后并将所有的目录整合起来,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目录索引,以为用户的图书搜索工作提供便捷服务。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图书馆建设中应当被作为长期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建设特色信息数据库

现代图书馆的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这也就赋予了图书馆以数字性和网络性。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促进图书馆不断的向前发展,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是完成对于图书馆内资源的充分开发,并能够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高效而又便捷的网络数据库。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图书馆对于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它是面向大众,为群体提供各类文献资源的场所。所以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体现出它的社会服务性。并且,在明确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实际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各种用户的不同需要,建设其具有当地社会文化色彩的图书馆数据库,以保持图书馆发展中的强大优势。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图书馆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处理好社会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关系。

(三)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共享

在经济和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变得十分激烈而残酷。并且经济和科技的变迁信息,也成为影响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图书馆是知识资源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的将信息更新到社会的最新状况,就会误导使用者,给使用者带来损失。因此。图书馆可以从管理好经济和科技信息方面入手,为图书使用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全面化、科学化的服务。这就使得图书馆的信息共享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图书馆的信息共享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以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大范围的对各种资源进行收集。另一方面,图书馆将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性的资源回馈给社会,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不仅能够使图书馆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亦能够实现信息时代双赢发展的需要。

(四)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的真实含义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如今这个大众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时代,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仅能有效增强图书馆所提供信息的质量,而且也你能够让图书馆的相关工作着更加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是图书馆拓展或者创造信息服务的形式,也可以是以电子邮件、网络传真和网络电话的形式,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我们在积极建设这一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目前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群众的需求,利用网络技术为群众提供更个性化、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以最终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姝.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湖南农机,2013(01):23-24.

[2]张少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发展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06):37-38.

[3]李芹,史敬华,郑晓菲.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发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71-72.

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量化管理研究 篇12

图书馆管理量化就是要把图书馆的整体任务或者是要实现的具体的计划目标根据一些科学的标准来进行层层的分解, 然后把任务具体地分配到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的手中, 并且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考核手段来对其进行监督考核, 再通过奖赏或者惩罚措施来确保最终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图书馆管理者通过激励的策略来实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并最终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也就是图书馆量化管理的目的。

二、图书馆实施量化管理的意义

量化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主要能起到明确目标, 激励工作者的作用, 以下将具体介绍。

1. 工作量化能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 激励大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 大家的工作就类似于吃大锅饭, 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在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就存在着干或者不干都一样, 干得好不好也一个样, 使得很多的工作者都是得过且过, 直接就导致了图书馆整个组织没有活力和生机。但是当实行了量化管理之后, 工作者都会暗自比较着各自的工作情况, 从而不甘落后努力工作。有了比较就会不愿意完不成工作或者是最迟完成工作, 大家就会争抢着去找工作, 努力认真完成任务。工作的衡量再结合上一定的奖惩措施, 就会大大地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之下, 工作的开展就会十分顺利, 整个组织也会开始焕发出生机, 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2. 管理量化也会使工作者变被动为主动, 增强自身沟通能力, 并能加强组织凝聚力。

量化管理能使得工作者主动去发现工作, 使其主动性和协作能力都得到大大提高。图书馆本来就是多工种、多部门的, 而各部门工种间又存在着协作和制约。图书馆本身的性质就是需要不同工种和部门团结互助, 共同协作来完成一项整体目标的。实施了管理量化之后, 各个岗位、各个工种的人员都清晰明白自己的工序, 并能和相关人员取得良好的沟通协作来圆满完成任务。这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培养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 使整个组织有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3. 管理量化能明确工作者的责任, 改变任务责任不清的局面。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 各工作者的任务目标不清晰, 没有清楚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人物责任也不是很明确, 不能合理来进行分工, 导致不能收到明显的利益。而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 实施了量化管理, 使得图书馆中目标明确, 又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督促大家对自己的任务负责, 按时完成。这就使得大家能积极高质量地工作, 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工作者在这种环境下能感觉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之处, 做组织的主人, 也就会想着努力把工作做好了。

三、图书馆中量化管理的特点

1. 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量化管理的难点。

计算机网络在图书馆管理中普遍使用, 其使得实现了统一分类编目, 各馆人员的工作内容随着发生根本性变革, 使用计算机的查找、选中、下载等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编目方式。但是由于计算机机型、网络性能、软件等各种客观因素条件的影响, 用固定的额度来衡量工作者的工作量就有点不合理了。在读者流通方面使用了先进的条码扫描, 取代了传统的单纯手工操作的借还手续。这可以使书本的借阅速度得到控制, 但是不同类书目间的查找速度快慢不同, 以及读者的配合程度都能够影响到工作的快慢。这时候如果再根据读者的借阅量来挂钩工作量就不是很合适的途径了。

2. 在不同的岗位上, 不同的定量标准会造成横向的比较。

图书馆的工作可以划分为图书的采购, 图书分类和编目, 后期加工以及借阅等十几道工序, 而这些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别。各个岗位的量化管理所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这就造成了从质量到数量对各个工作岗位做出横向的比较会很困难。

3. 关于处理工余时间。

工余时间就是既定的工作时间内却没有创造出价值的部分时间。图书外借阅读会受到读者的不确定需求所制约, 这并不是工作者在主观上能控制的, 在高校图书馆中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图书馆工作者就会随着读者的数量多少而或忙碌或清闲了。以上这些就是读者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更加难以比较难以用固定指标来衡量之处。在另外一些不受读者支配的工作当中, 工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定额工作量后, 还要为了表示工作额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故而还要遵守既定的时间来上下班。

四、图书馆管理中的量化管理问题的解决

在实际中有以上一些困难, 图书馆要想实行机制的改革, 完成确定编目岗位的过程就会很困难, 效果也不一定很好。为了克服改革中的这些困难, 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 计算标准用计时制来代替定额制。

图书馆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就是把图书馆的复杂工作分解成为几道小工序来进行, 并给予数量指标。这样做能一定程度上奖勤惩懒, 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定额管理方式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图书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是由其主观的工作态度还是其客观的业务能力造成的。但是在计算机的协助下, 同时进行计时和计量, 就会有统一的时间比较标准, 又会有办事速度的区分, 从而实现了对图书馆工作者的量化管理。

2. 计算机的实时控制取代了手工计算, 充当了现在的测算工具。

计算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创造了实时控制的条件和基础, 取代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计算机监督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由于其本身不带有感情色彩, 并极少存在错误而在管理中成为了最好的自动计时工具。在制定劳动定额方面, 精确严密的时间计算方法也成为了最佳计算方法。计算机能高效自动地完成任务, 工作者只需要按照所需来输入对应的口令, 计算机就能在所有软件系统下对个人工作时间和数量进行检测和计算了。计算机还有智能监督功能, 当工作者在工作时间内停止工作的时间超过了5分钟, 计算机就会自动发出警告;停止工作的时间超过了6分钟, 计算机就会将其视作间断休息而不计算在工作时间之内。在有些方面, 计算机无法做到精确地计时, 例如口头咨询、一般的信息服务或者是图书馆实时性及临时性的工作, 这时候就可以用IC卡来进行统计。在这种情况下, IC卡辅助统计时间的方式就是卡的插进推出, 或者是IC与输入工时相结合, 这些都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计算机不能计时的空缺区域。

3. 工作质量的评定由权值计算代替了主观意念上的评分方式。

在计算工作者工作质量的时候引入了权值的概念, 权值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工作者的学历、职称, 工作难易程度, 工作正确率及图书利用率, 创造的价值等许多方面。多项因素形成了多项权值, 但是图书馆界对这些权值制定出了统一的标准, 故其能比较公正公平地评定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工作量被分为了两方面的要素:数量和质量。数量就是工作者的工作时间, 质量则由许多权值来进行计算, 工作数量=工作时间×工作质量。这使得工作的评定变得简单而直观, 人情色彩在评定过程中消失了, 由于权值有统一的评定标准, 而工作时间没有, 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就能自己掌握实际工作时间, 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4. 量化标准和指标的制定方法。

量化管理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激励工作者, 让其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这也要求量化之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以保证量化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是合理的。但是由于各部门和各工种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就使得量化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横向比较也要考虑到其纵向比较, 从而确保量化工作的科学和合理。首先先制定具体的指标, 在制定指标的时候, 先抽调多位工作者, 计算其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 取多人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 再考虑一下常规时间下影响工作效率的各项因素, 以此来制定合理的量化指标。

量化管理指标的计算有以下几种: (1) 加权计算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先确定不同的工作项目的权重, 再将本部门最主要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根据不同工作的技术含量和轻重缓急来把总体任务划分成几块, 然后以不同的权重来加权, 得出每项工作的量化分值。基本的计算公式:分值=工作量×0.5+德×0.1+勤×0.2+绩×0.2/加权项数。 (2) 任务目标的计算法。基本计算公式:达到率=实际的成绩/目标值×100%。每个工作者都要围绕既定目标自觉进行工作, 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依据既定目标所要得到的目的来进行各阶段的检查和评价。加权计算法和任务目标计算法是最主要的计算方法, 其他常用的计算方法还有百分比计算法和公式计算法等。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合理地进行结合使用。

在图书馆管理中使用量化管理的方法, 既能比较公正公平地评定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又能提高工作者的积极性, 促进图书馆的发展。计算机在此过程中, 作为重要的工具出现, 客观计算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既节省人力又严密可靠;奖惩制度的实施, 也会使得工作者积极努力地工作, 使图书馆整体组织充满了活力。因此应大力推动量化管理方法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图书馆管理方面, 高新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主要谈论图书馆的量化管理, 介绍量化管理具体方法和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施。

关键词:图书馆,高科技,量化管理,计算机

参考文献

[1]黄文敏.图书馆工作量化管理改革初探[J].晋图学刊, 2001 (3) .

[2]刘颖.图书馆量化管理之我见[J].图书馆学刊, 2011 (7) .

[3]耿正萍.大学图书馆业务考核量化管理初探[J].情报资料工作, 2001 (5) .

上一篇:农耕文明下一篇:排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