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实施RFID效益分析研究论文

2024-06-13

大学图书馆实施RFID效益分析研究论文(精选2篇)

大学图书馆实施RFID效益分析研究论文 篇1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中采用RFID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其后重点讨论了采用RFID系统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及其应用该系统所能带来的费用削减和几方面的非经济效益,最后给出了分析结论。

论文关键词:RFID技术,图书馆,效益分析引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源于二战期间空军区分敌我飞机的IFF(Identity:Friend or Foe)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雷达发射信号到飞机上的无线收发设备,无线收发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发回约定讯号,由此判断飞机是否为己方飞机。1999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深化研究这项技术,形成了系统的RFID技术。图书馆所用的RFID系统一般由读写器、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电子标签、天线等组成,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相比较于现在大学图书馆普遍采用的一维条形码,RFID芯片的主要特点是读取快、可以移动、多目标识别以及有体积小、容量大、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等特点,RFID的这些特点决定了RFID特别适用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认识到了该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适用性与先进性,目前RFID技术已在美国的Warren-Newport 公共图书馆、香港的城市大学图书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国内的深圳图书馆、集美大学图书馆等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应用[1]。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RFID电子标签的生产已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程度,单片芯片的价格开始接近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使得RFID系统取代条形码系统已成为可能,因而有必要在现阶段下对大学图书馆是否应实施RFID技术进行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分析

大学图书馆若采用RFID技术,将会在管理效率与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改变,其主要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速度提高、流通部人员可大幅削减

因为RFID系统的读取方式是通过电磁场信号,因此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不必近距离可视读取且可穿透塑料、纸质、木材等非金属材料而进行通信,故在图书馆的借还书环节允许图书在移动、远距离状态下使阅读器对其进行识别及信息读取操作,当读者经过专门借阅机时,该借阅机的阅读器可瞬间批量完成几十本图书范围内的所有图书的借还处理,过程简单方便,完全可以自助完成[2]。因此配备自助式借阅机的借阅处完全可以避免人工参与,流通部人员可大幅削减,从而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2)提高上架效率及整架质量

当所归还的图书需要上架时,可通过阅读器读取该图书的正确存放区位,并指引图书管理员准确快速地将图书上架。对开放式阅览室当读者从架上取书阅读后,可能会随意上架,造成乱架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只有通过管理人员的定期整架维持书籍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排放顺序,但人工整架的效率较低,常有遗漏现象,质量难以保证。但若采用RFID电子标签,则可通过RFID点检仪逐架逐层扫描,错排的图书就会给出错误警报提示,所以很容易把放错架位和顺序的图书找出来,然后按自动提示的正确位置重新放置即可。

(3)可提高图书的盘点速度

因为RFID电子标签具有可被批量读取及可远距离读取的特性,因此只要馆员通过阅读器远距离给出盘点指令即可对馆藏图书进行快速清点,而不必逐本扫描,从而可实现快速、自动盘点,从而使馆员从繁重的手工清点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清点图书的工作效率。实施RFID技术的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对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的先进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采用RFID技术有其必然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采用RFID系统的经济投入较高,各高校图书馆在推广该技术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障碍。这些利弊本文从投入产出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1)经济投入分析

从条形码系统升级到RFID系统,较大的资金投入是主要的障碍。虽然随着RFID标签的规模化生产,单片电子标签的价格已由生产初期的几美元下降到了目前的约20美分[3],折合人民币1.4元/片左右,以中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规模150万计,仅购买RFID电子芯片的资金就将达到200余万;若另外考虑到计算机软件及其它阅读器、天线等相应的硬件系统的升级置换,所需资金总量将达到约300万左右,这对于部分高校而言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

(2)流通部人力资源支出费用节省分析

使用RFID系统后,可使用自动借还机实现读者自助借阅与还书服务(甚至可提供24小时服务),图书的“借出”与“还书”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馆员完成借还手续,并完成消磁、上磁等工作,因此在该业务节点上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图书馆员管理进行服务,一般规模的高校图书馆至少可解放10名左右流通部的工作人员,以每名馆员年薪5万元(应考虑学校全部支出)计,学校每年为此约可少支出的人头费达到50万元。

(3)典藏部人力资源支出费用节省分析

通过使用RFID点检仪,可以较大提高分类、上架的速度与准确性,从而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所以可以大幅削减典藏部图书管理人员的数量,仅保留原来的一半人员即可[4],若原有工作人员10名,于是典藏部也可削减人员5人左右,一年的人头费月可削减25万。

(3)为全校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

图书馆资源不仅可以为师生直接提供信息情报服务,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全校数字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RFID系统后,在基础信息的采集手段与应用方式上将会有质的改善与提高,因此采用RFID系统也是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4)可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的形象

若启用新一代的RFID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条形码系统,则在整个图书馆的使用中基本上可实现读者自助式使用图书馆的各项资源,这样既减少了人为干预,又提高了使用效率。大部分馆员于是从前台走向后台,只有在需要馆员提供咨询服务时,馆员才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此种服务质量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并且提升了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形象。结论

从本文以上的介绍与分析我们看到,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系统较之传统的条形码系统有其较高的技术先进性。虽然目前采用该系统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但采用该系统后,不仅每年能削减不菲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可提升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师生的满意度,更是学校基础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标志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逐渐接受、试用、推广RFID系统是图书现代化管理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漫江.RFID系统对图书馆员的影响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6–27.[2]张猛.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09(3):138-141.[3]王丽华.RFID在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8(4):48-49.[4]宓永迪.RFID 技术改变图书馆传统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112-114.

大学图书馆实施RFID效益分析研究论文 篇2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 技术源于二战期间空军区分敌我飞机的IFF (Identity:Friend or Foe) 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雷达发射信号到飞机上的无线收发设备, 无线收发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发回约定讯号, 由此判断飞机是否为己方飞机。1999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深化研究这项技术, 形成了系统的RFID技术。图书馆所用的RFID系统一般由读写器、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电子标签、天线等组成,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相比较于现在大学图书馆普遍采用的一维条形码, RFID芯片的主要特点是读取快、可以移动、多目标识别以及有体积小、容量大、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等特点, RFID的这些特点决定了RFID特别适用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九十年代以来,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认识到了该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适用性与先进性, 目前RFID技术已在美国的Warren-Newport公共图书馆、香港的城市大学图书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国内的深圳图书馆、集美大学图书馆等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应用[1]。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RFID电子标签的生产已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程度, 单片芯片的价格开始接近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 使得RFID系统取代条形码系统已成为可能, 因而有必要在现阶段下对大学图书馆是否应实施RFID技术进行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1 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分析

大学图书馆若采用RFID技术, 将会在管理效率与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改变, 其主要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通速度提高、流通部人员可大幅削减

因为RFID系统的读取方式是通过电磁场信号, 因此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不必近距离可视读取且可穿透塑料、纸质、木材等非金属材料而进行通信, 故在图书馆的借还书环节允许图书在移动、远距离状态下使阅读器对其进行识别及信息读取操作, 当读者经过专门借阅机时, 该借阅机的阅读器可瞬间批量完成几十本图书范围内的所有图书的借还处理, 过程简单方便, 完全可以自助完成[2]。因此配备自助式借阅机的借阅处完全可以避免人工参与, 流通部人员可大幅削减, 从而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2) 提高上架效率及整架质量

当所归还的图书需要上架时, 可通过阅读器读取该图书的正确存放区位, 并指引图书管理员准确快速地将图书上架。对开放式阅览室当读者从架上取书阅读后, 可能会随意上架, 造成乱架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只有通过管理人员的定期整架维持书籍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排放顺序, 但人工整架的效率较低, 常有遗漏现象, 质量难以保证。但若采用RFID电子标签, 则可通过RFID点检仪逐架逐层扫描, 错排的图书就会给出错误警报提示, 所以很容易把放错架位和顺序的图书找出来, 然后按自动提示的正确位置重新放置即可。

(3) 可提高图书的盘点速度

因为RFID电子标签具有可被批量读取及可远距离读取的特性, 因此只要馆员通过阅读器远距离给出盘点指令即可对馆藏图书进行快速清点, 而不必逐本扫描, 从而可实现快速、自动盘点, 从而使馆员从繁重的手工清点工作中解放出来, 大大提高清点图书的工作效率。

2 实施RFID技术的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对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的先进性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 采用RFID技术有其必然性, 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采用RFID系统的经济投入较高, 各高校图书馆在推广该技术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障碍。这些利弊本文从投入产出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1) 经济投入分析

从条形码系统升级到RFID系统, 较大的资金投入是主要的障碍。虽然随着RFID标签的规模化生产, 单片电子标签的价格已由生产初期的几美元下降到了目前的约20美分[3], 折合人民币1.4元/片左右, 以中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规模150万计, 仅购买RFID电子芯片的资金就将达到200余万;若另外考虑到计算机软件及其它阅读器、天线等相应的硬件系统的升级置换, 所需资金总量将达到约300万左右, 这对于部分高校而言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

(2) 流通部人力资源支出费用节省分析

使用RFID系统后, 可使用自动借还机实现读者自助借阅与还书服务 (甚至可提供24小时服务) , 图书的“借出”与“还书”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馆员完成借还手续, 并完成消磁、上磁等工作, 因此在该业务节点上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图书馆员管理进行服务, 一般规模的高校图书馆至少可解放10名左右流通部的工作人员, 以每名馆员年薪5万元 (应考虑学校全部支出) 计, 学校每年为此约可少支出的人头费达到50万元。

(3) 典藏部人力资源支出费用节省分析

通过使用RFID点检仪, 可以较大提高分类、上架的速度与准确性, 从而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 所以可以大幅削减典藏部图书管理人员的数量, 仅保留原来的一半人员即可[4], 若原有工作人员10名, 于是典藏部也可削减人员5人左右, 一年的人头费月可削减25万。

(4) 为全校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

图书馆资源不仅可以为师生直接提供信息情报服务, 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全校数字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RFID系统后, 在基础信息的采集手段与应用方式上将会有质的改善与提高, 因此采用RFID系统也是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 可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的形象

若启用新一代的RFID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条形码系统, 则在整个图书馆的使用中基本上可实现读者自助式使用图书馆的各项资源, 这样既减少了人为干预, 又提高了使用效率。大部分馆员于是从前台走向后台, 只有在需要馆员提供咨询服务时, 馆员才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此种服务质量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 并且提升了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形象。

3 结论

从本文以上的介绍与分析我们看到, 大学图书馆采用RFID系统较之传统的条形码系统有其较高的技术先进性。虽然目前采用该系统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 但采用该系统后, 不仅每年能削减不菲的人力资源成本, 并且可提升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更是学校基础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高校图书馆逐渐接受、试用、推广RFID系统是图书现代化管理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漫江.RFID系统对图书馆员的影响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 (9) :26-27.

[2]张猛.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09 (3) :138-141.

[3]王丽华.RFID在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8 (4) :48-49.

上一篇:双自主教学阶段性总结下一篇:满足员工的三个动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