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共3篇)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 篇1
2011年, 李长春同志在参观新近落成的中国盲人图书馆时指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突破口, 大力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镇, 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一直在倡导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均等性。2008年, 《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就曾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知识与信息中心, 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的图书馆体系, 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 并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 特别应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 为全体读书者提供人性化和便利化的服务。为进一步拓宽为残疾人文化服务渠道和空间, 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目前全世界残疾人总数已超过5亿人,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 且在以每年1500万人速度增加, 平均每天增加4万个残疾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残疾人基本可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六大类型, 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 其中, 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是残疾人的三大组成部分, 占到残疾人总数的68%。
1 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必要性
1.1 是建设和和谐社会, 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需要
以人为本, 关注弱势群体, 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成果, 多角度完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平台, 丰富资源供给, 应用先进技术, 完善网络覆盖, 创新服务业态, 构建全方位, 立体式助残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是彰显人文关怀, 彰显信息公平的重要体现, 将极大满足广大残障人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提升残疾人士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实现社会公正, 保证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团结, 推动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1.2 是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文化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前提。以互联网这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为载体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对残疾人实施知识援助和提供文化教育。
1.3 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残疾人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覆盖全国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利用数字图书馆技术提升信息无障碍服务水平, 使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合力, 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构筑覆盖全国市县、覆盖所有传输通道的残疾人文服务网络, 极大地拓展残疾人文化服务范围, 拓宽我国残疾人文化服务渠道和空间, 切实保障新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为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满足残疾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1.4 是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与动力的需要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只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覆盖全国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体制障碍, 共建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 共享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资源,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更加开放, 并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将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创新的阵地。
1.5 是推动信息无障碍服务, 整体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水平的需要
大力推进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发展, 整体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水平, 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内在要求, 也是缩小数字鸿沟、建立公平信息社会事业的重要部分。以信息无障碍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准则, 以共性关键技术为支撑, 以核心服务平台为基础, 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源保障, 建设完善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机制, 构建覆盖全国的残疾人数字服务体系, 将会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普及信息无障碍理念, 推动信息无障碍在公共文化共享领域的实践步伐, 提升我国图书馆业界服务残疾人读者的业务水平, 营造社会共同关注的信息服务无障碍环境。
2 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 对于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覆盖全国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将结合为残疾人提供的资源和服务需求特点, 不断拓展适应残疾人需求的个性化资源和服务, 能够让盲人“看见”, 让聋人“听见”, 让肢残人“走近”, 从而切实改善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状况。
2.2 丰富资源、革新技术
覆盖全国的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充分满足广大残疾人士获取知识、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更新理念, 积极创新的, 开创数字图书馆新业态, 用全新的思路、全新的高度、全新的策略、全新手段整体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
2.3 立足需求, 开拓创新
始终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坚持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原则, 兼顾各种残疾人的不同需求, 通过用户调研等手段获取真实精准的需求信息, 以此为基础, 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 遴选切实契合用户需求的资源类型和内容。
2.4 保障公平, 繁荣文化
面向残疾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今后将在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想指导下开展, 只有坚持公益, 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才能够保障残疾人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和便利性。
3 安徽省图书馆开展了丰富的助残扶残活动
图书馆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宝库, 其服务对象是全人类。残疾人作为社会历史进程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由于生理及环境障碍, 经常面临信息获取不便的困境。自19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图书馆先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无障碍服务, 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图书馆或图书室陆续涌现。残障人士由于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某些缺陷, 在利用公共图书馆获取知识与信息方面处于劣势, 图书馆有责任积极参与残障人士服务体系建设, 为残障人提供知识援助。
自从安徽省图书馆新馆开馆以来, 一直积极探索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有效途径, 并建立健全各种服务举措。
3.1强调树立扶残助残的责任意识
组织广大馆员学习和领会有关国家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方针政策, 引导馆员忠实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 培养合格的专业人员, 建成一支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文化助残志愿者队伍, 自觉把为残障人士服务的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行动中去。
3.2 加强阵地服务, 建立残障人士读书文化活动基地
对残障人士来说, 图书馆不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 同时也是一个公共空间, 他们需要从封闭中走出来, 到图书馆享受阅读的快乐。安徽省图书馆重视完善无障碍设施与环境, 开辟无障碍通道, 并在2008年建成了专门的残障人士阅览室、活动室, 室内配备了700余册盲文书籍、计算机设备和专供盲人使用的盲文点显器、盲文刻印机、阳光读屏软件, 以及多功能助视器、录音机等辅助设备, 为残障读者阅读提供便利。此外, 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对图书和知识的渴望, 以及他们缺少活动场所、交友平台的现状, 该阅览室的功能不仅限于阅读, 残障人士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举办小型的读书会、座谈会等等。
3.3 举办丰富多彩的扶残助残活动, 扩大社会影响力, 打造文化服务品牌, 营造残障群体健康向上的读书氛围
多年来我馆一直注重为残障群体服务工作, 在阅览室设立残疾人阅览专座、建立“绿色通道”为合肥市10位残障读者常年免费送书上门, 还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建立了合肥特教中心、合肥市儿童福利院、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图书服务点,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不仅是衡量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的标准, 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传播中心, 承担着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责, 是社会实现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 有责任利用有效的方式和渠道使残疾人平等地获取知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信息获取弱势群体, 通过图书馆服务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是对图书馆维护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的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 是满足残障人士知识需求、提高其自身素质及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具有道义上的绝对价值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盲文出版社[M].2012-11-12.
[2]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Z].2012-11-13.
[3]中国盲文图书馆[Z].2012-11-12.
[4]江淑洁.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2) :64-67.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 篇2
以前,翻阅数十个柜子的目录卡片才能在图书馆内找到一本书,如今轻点鼠标就能随时随地看到珍贵的古籍。60年来,中国读者跨越了怎样的信息鸿沟;未来,我们能否将‚图书馆‛带在身边?
图书馆:从翻卡到网络书库
■ 本报记者 李敬
‚原来两百年前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住过的北京蒜市口是这样的。‛2009年盛夏,在首都图书馆内,一位年轻的读者在电脑屏幕前发出了低声嗟叹,这引起了坐在其身边的记者的注意。闲谈中,年轻人告诉记者,作为‚红学迷‛,他最近对曹雪芹的故居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为此在图书馆内查阅了不少‚红学‛论著,锁定了曹雪芹故居之一——北京蒜市口的大体位置。今天他就是到首都图书馆来亲眼看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北京蒜市口胡同是什么样的。
带这位年轻读者穿越时空的不是时间机器,而是首都图书馆数字信息库中的珍贵资料——《乾隆京城全图》。让普通读者坐在图书馆舒适的阅览室里、轻点鼠标就可以一览1750年前后北京城的样子,这要归功于首都图书馆建起的数字图书馆。
翻卡找书
40年前,也是盛夏里的一天,年轻的馆员韩朴正在首都图书馆整理手头的资料,一位身着灰蓝色中山装的男子快步走上前来说:‚同志,我要查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找齐,听说你们这儿比较全,请帮我找一下。‛
韩朴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读者。仔细看过清单,他发觉所列资料和书目虽然很少见,但记忆中大多在馆内见过。然而,按照当时首都图书馆的目录管理体系,要一下子找全这么多资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韩朴请来了几位同事,一起翻首都图书馆的宝贝疙瘩——足足装了几十抽屉的‚图书目录‛。
‚在当时,首都图书馆的卡片目录在条目数量、分类和查找效率上都是全国图书馆业内数得上的。而且首都图书馆自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方向。‛如今韩朴已经从首都图书馆副馆长的岗位上退休了,据他介绍,首都图书馆是辛亥革命后我国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1917年间鲁迅先生参与筹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当时的京师各图书馆被蔡元培先生称为‚失学者天堂‛。鲁迅、夏曾佑、梁漱溟、沈从文等一些文化名人经常光顾,成千上万的学子在首都图书馆自学成才,步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1949年北平解放,已经由三馆合并而成的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获得了新生,并更名为‚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经过两次扩容后的北京市图书馆正式更名为‚首都图书馆‛,并入驻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此后,首都图书馆发展迅速,仅仅七八年间藏书就已达99.2万册、职工122人、馆舍万余平方米,进入全国大型公共图书馆行列。而首都图书馆与文化部一起花费巨资进行的大规模书籍修缮与整理工作也就此展开,纸介质的图书目录也随即建立。
但尽管如此,经过好一番查找,韩朴和他的同事才终于找齐了书籍和资料。在当年,像这样的查找过程在图书馆里非常常见。然而,韩朴已经开始思考,这样的查询能不能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呢?
数字化编目
时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来图书馆‚充电‛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基本检索工具仍然是打字油印的卡片目录系统,依然是用数十个目录抽屉组成一个目录柜,数十个目录柜就组成一套目录系统。
‚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占用空间巨大。‛韩朴介绍说,同样一种目录卡片至少需要印刷6张,分别组建成分类、书名、著者三套专供读者使用的目录,以及另外三套专供公务使用的目录系统。‚当时国内图书馆中鲜见主题目录,并非缺少理论和方法,而是由于同一种文献会分出平行的、或是相互组配的若干主题,以这个基数再乘以6套,需要的空间以及人工成本在当时是难以实现和承受的。‛韩朴表示。
如何才能提高目录系统的使用效率呢?
正在思索之际,由于工作需要,韩朴委托一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朋友检索该校图书馆所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北京地方资料。由于当时还不具备网络通信的条件和能力,两周后,韩朴才收到邮局送来的厚厚的一份邮件,其中装的是通过OCLC联机系统检索出来的几十所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数百条相关文献的目录及其详细收藏地点的信息。OCLC联机系统主要通过由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设计运行的联机通讯网,向成员馆及其他组织提供各种处理过程、产品和参考服务,也接收来自互联网的访问。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让韩朴很是羡慕。
‚当年,中国图书馆若想要达到国外图书馆的检索状态,就要使用数据库技术,对本馆收藏的文献进行数字化编目,建立起关于馆藏文献的完整的元数据库,才能通过局域网络提供馆内应用。除了要对新进馆的图书进行数字化编目外,还需采用回溯建库的方式,将以往已编目完成的上百万条卡片式目录全部数字化。这对于那些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大型图书馆而言,肯定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更不用提与此相关的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和时间投入了。‛
不过从那时开始,我国也开始走上了图书馆信息化之路。据韩朴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始在图书馆中应用,首先是从文献管理、即文献编目的应用开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让编目告别了‚卡片目录‛时代,而随着放卡片的柜子成为‚文物‛,为找到一本书花半天时间翻卡片的情景也成了回忆。
然而,文献编目的信息化只是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的开始,面对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需求,文献资料本身的保护和传播需要更高效的方式。199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投资兴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的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也由此从编目检索进入了大规模的数字化阶段。
随身书库
韩朴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欧洲著名的汉学家施舟人特意来京寻访首都图书馆珍藏的有关东岳庙碑林的一套拓片,却因为资料正在进行保护性整理而未能如愿。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越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图书馆就越有责任精心保管好,而这些资料也就会越难被借阅。甚至当时有人开玩笑地说,‚那些珍贵的文献,只有吃书的虫子能看见。‛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韩朴看来,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不仅利于保护,且更有利于广泛发挥文献的价值。
‚我国图书馆业数字化进程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各地图书馆纷纷建立‘电子阅览室’,直接向读者提供计算机终端设备,供读者上网使用,还试验性地将一些不涉及版权的珍贵资料扫描、数字化后提供给读者。‛韩朴介绍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图书馆业就引进了缩微技术,对珍贵的文献进行全国规模的缩微复制,同时提供缩微阅读设备以便读者阅览。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图书馆业又引进了更为先进的扫描复制技术,并开始有计划地建立针对原始文献的对象数据库。而2000年以后,图书馆的数字化变革达到高潮,直接将缩微胶片的内容转化为数字文档的设备和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献数字化的效率。
与此同时,很多图书馆开始针对本馆的特藏,有计划地建设数字化的专题文献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专业网站。例如,首都图书馆的大型多媒体资源库《北京记忆》,便以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数字形式提供了北京地方文献的全文资源、北京历史照片资源、北京地方艺术多媒体资源,以及舆图、金石拓片、专题讲座和艺术档案等地方文献资源,打破了馆藏文献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
在此期间,2001年,首图新馆正式启用,实现了与11个区县图书馆、33个乡镇街道图书馆的联合检索、网上阅览、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构建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目前,作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北京分中心,首都图书馆已开通了数十个基层分中心,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身处山区的读者也可以安享丰富的文化大餐。
而据韩朴介绍,首都图书馆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内的数字图书馆,将为北京市建立起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如完善信息网络服务、拓展文献传递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服务、完善网上免费咨询、网上信息导航及推送等服务,使得图书馆服务更开放、更人性、更舒适。
‚不仅如此,首都图书馆也在加强网站建设。未来读者将更加方便地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地访问自己的随身图书馆。‛韩朴说。
图书馆信息化的进化史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兴起于上个世纪末,首先是由美国人提出并建设的。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伍尔夫撰写国际合作白皮书,正式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1992年,美国政府在制订‚高性能计算与通信‛国家攻关项目中,第一次将数字图书馆列为‚国家级挑战‛项目之一。
1995年2月,西方发达国家在布鲁塞尔召开全球信息社会讨论会。会议将全球数字图书馆计划与数字博物馆计划等确立为全球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也先后提出各自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并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加以实施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到上个世纪末,美、英、法、日四国,仅其国家图书馆所完成的数字馆藏,存储量最少的约为500GB,最多的已超过3000GB;他们已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欧美公共图书馆得到了迅速普及。在美国,1994年,仅有21%的公共图书馆与因特网相连,到2000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 98%;在英国,公共图书馆连接因特网的比例在1995年仅有3%,到2002年底,这一比例已达到100%。
早期的图书馆借书卡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 篇3
金秋十一月,天高气爽,位于我省美丽铜都的澜溪山庄,热闹非凡,这座远离铜陵市区喧嚣的山庄一改往日的安谧,让她在这宁静的大通镇上越发显得独树一帜。在这里一年一度的安徽省图书馆学会年紧张而有序地召开,来自安徽各地图书馆学代表秉承那份对图书馆事业的深深热爱,不辞路途的艰辛与遥远踊跃出席会议,为期两天的2008年安徽省图书馆学年会就在日益高涨的图书馆人热情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图书馆是人们思想的家园、精神的殿堂、社会教育的学校,特别是在新的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今天,图书馆为服务人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员作为信息传递流程中主观因素,其素质的高低和服务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读者获取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图书馆员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早在1979年创办至今为各级图书馆输送一批又一批专业人员。2006年,安徽大学首次开设图书馆学硕士专业,为培养新时代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图书馆人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图书馆学导师们极力主张学生参与本专业学术研讨会,与业内专业人士交流图书馆理论与图书馆具体业务实践知识,合理解决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业务实践的对接问题,争取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在实践中再次得到升华。在本次的年会征文中,06级图书馆学研究生在导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且以论文形式提交自己对本专业知识的见解和观点,并取得喜人的成绩,获奖论文8篇,其中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3篇。应省图书馆学会邀请,在导师吴昌和教授和陆和健教授的带领下,师生8人于17日奔赴铜陵出席年会。11月18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安徽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陶新民教授主持,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省图书馆馆长易向军致开幕词。铜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张德宏及铜陵市社科联秘书长贺思圣等领导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图书馆学会、安徽省社科联还发来贺信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开幕式后,南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建华先生为参会代表做了题为“图书馆职业再认识”的主旨报告。徐教授对图书馆职业生涯的关注与研究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实证研究,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徐教授分别从“当今图书馆职业的特征、职业特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名馆长、明星馆员、心理契约在图书馆的应用、建立共赢”等方面,多视角的对图书馆职业生涯进行了深入透彻的阐述,开阔了与会代表的视野,启发大家对图书馆职业的深层认识和思考,令人获益匪浅。作为将要走出
校门的图书馆学学生,由于对图书馆工作缺乏身临其境般的了解,对于未来的工作拥有太多的期许和一丝丝的担忧,通过徐教授本次报告对问题症结的深刻剖析和点拨,明确了自己在未开始个人职业生涯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尝试为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应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各种障碍因素。报告结束后,参会代表积极发言,根据各馆实际情况与徐教授交换意见并共商良策。
作为图书馆学研究一份子,家谱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家谱,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夏代到今天,编修家谱绵亘数千年,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重要作用。18日下午,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曾在安徽从事史学研究的王鹤鸣研究员为大会作了《中国家谱》及《中国家谱》编撰情况进展介绍。使我们这些平时专注于图书馆学理论知识的研究生们对家谱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拓宽了研究视野,增强了学科专业背景知识。随后进行的优秀论文交流及演示活动中,我班学生周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并以自己论文选题传达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的服务理念,并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会议的第二阶段是分组讨论,即分为高校组和公共组同时开展。作为学生,自己将自己纳入高校组仔细聆听各位参与人员的见解,高校组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参会代表针对上午徐教授的报告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针对本次年会的选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为省图书馆学会举办年会提出改进建议以及探讨会刊刊号解决办法等问题。屋内各位参会代表,特别是各馆馆长各抒己见,不时还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图书馆事业而奋斗和努力。作为首次出席此类会议的学生,感觉到与学校教室不同的讨论氛围,比学校的讨论更热烈和实际,比学生间的观点更犀利和独特。此时的会议进入高潮阶段,使原本一个小时的讨论时间也被迫延长。
11月18日晚,为了活跃气氛,放飞心情,大会组织举办了联谊晚会。代表们纷纷登台,或引吭高歌,或浅吟低唱,或载歌载舞,展示了多才多艺的丰采,晚会在欢歌笑语中结束。
11月19日,大会还组织代表们进行了文化参观考察活动,使各位代表在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展示自我的同时,进一步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友谊、陶冶了性情。至11月20日,年会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圆满结束。
为期两天的会议就这样短暂而匆忙地结束,此次铜陵年会之旅让我们身处与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在这里,首先要感谢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推荐阅读:
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08-27
安徽农业保险08-19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06-0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08-08
安徽农业大学期末试卷06-15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08-04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07-08
安徽农业宣传片解说词08-14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中国安徽大学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