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历年真题答案

2024-08-01

安徽大学历年真题答案(共7篇)

安徽大学历年真题答案 篇1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单选题

1.【2011.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

单选题

2.【2011.4】下列《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我也都一律尊敬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B两项中没有幽默,CD有幽默的成分。选择C比较恰当。

单选题

3.【2011.4】《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 )。

A.治水事业的承续

B.李冰的坚定自信

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把握。象征为民造福、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单选题

4.【2011.4】《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有人认为是招贤诗。

单选题

5.【2011.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选登) 篇2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中,不符合规范的是

A.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

B.对被检查人的技术秘密适当保密

C.根据需要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

D.定期公告药品质量抽验结果

E.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采取查封和扣押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中药饮片必须印有或者贴有

A.标签

B.拉丁文名称

C.中药饮片标识

D.功能与主治

E.禁忌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进口的药品,未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获得上市许可的

A.在限定条件下可以依法批准进口

B.不允许进口

C.经出口国家或地区药品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进口

D.只要有市场就可以进口

E.可无条件进口

4.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确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企业布局的部门是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区域性批发企业

A.应当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B.可以自行向邻省的医疗机构供应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便满足边远地区的需求

C.应当经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向本省内销售第一类精神药品

D.可以向科研单位提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小包装原料药

E.应当在申请认定资格前,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2】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C.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E.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1. 提供虚假证明或者采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除吊销许可证外,还应

2.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研究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相应质量管理规范且逾期不改正的,应

【3~4】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E.20日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家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为

4.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为

【5~8】

A.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

B.《药品生产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进口药品通关单》

E.《进口药品注册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6.区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8.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有两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了某甲药厂生产的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后出现死亡,经检验部门检查,该药厂并未生产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而生产者为乙企业,经检验,乙企业在“糖脂宁胶囊”中添加了格列苯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批号为081101的药品为假药

B.乙企业生产销售假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甲、乙企业同时按生产销售劣药最论处

D.甲生产企业应当召回其生产的所有“糖脂宁胶囊”

历年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及答案三 篇3

历年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及答案三

一、对村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有什么看法?参考答案:(1)、这种现象的却存在于村官职务内,村官的升职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而往往这些条件是和工作年限挂钩的,但我觉得要正确看待。

(2)、首先我想讲一下选择做村官的工作动机和出发点。我是为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也就是实现我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才报考村官职位的。村官队伍本身有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这个体系的运作就是为了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相对来讲个人在这个组织中有多大的官职就显得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各司其职。

(3)、其次把村官看成一条实现自身权力欲望的捷径的看法是非常不正确的

(4)、村官升职是对村官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是为了让优秀村官发挥更大的才能,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人民服务。

(5)、现行的村官制度中也有相关可以越级晋升的规定。立足本岗,干好工作,提高能力、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你觉得现在的村官素质怎么样,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①我国村官任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且在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标准做的,因此村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②但是,不可否认,某些村官素质不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甚至有人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当作谋私的工具。因此,改变工作作风,开展反腐倡廉势在必行。随着党风廉政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相信这些现象会逐渐消除。

清华大学历年法理学 考博真题 篇4

(个别题目表述可能有所出入,仅供复习参考)

2006年

1、论活法。

2、论法的合法性。

3、论宪法的政治属性与法律属性。

2007年

1、论历史法学派的“历史”。

2、论法的正当性基础。(或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论习惯法的概念与功能。

2008年

1、论法学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2、《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引起社会很大反响,请评析这一现象。

3、论为权利而斗争。

2009年

一、简论题(任选一题)

1、慎子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生,发于人间,合于人心而已”。试分析之。

2、德沃金说:“法律是道德的一个部门。”试分析之。

3、简述吴经雄在中国法学史上的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题干给的是历史法学的一段材料,要求分析之。(内容很长,大约千字有余。)

2010年

仅一道题:晚近三十年中国法制建设的经验。(100分)

2011年

只记得有以下两题:

1、简述中国司法的特质。

中国地质大学矿普历年真题 篇5

一、名词解释

1、控矿因素:一般是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如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等。

2、矿化信息:是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3、勘探线:本意是指垂直于矿体总体走向的铅垂勘探剖面与地表的交线。勘探线法,简称勘探线:勘探工程布置在一组地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所在铅垂勘探剖面内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

4、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地质研究与控制程度的已查明的矿产资源。

5、勘探程度:通常是矿床地质勘探程度的简称,是指矿山设计与建设前,对整个矿床的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控制研究的详细程度,实质上是包括勘探工程控制程度与地质研究程度的综合概念。

二、阐述题

1、简述勘查工作中,岩浆岩因素分析的主要因素

2、简述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

3、野外找矿工作中,对原生矿产露头应如何评价

4、简述矿产勘查的基本准则

5、矿床勘探类型及其划分意义

6、矿产取样种类及其意义

7、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及其有效勘查手段

8、当前矿产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前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找矿标志:

2、找矿技术方法:

3、科学找矿:

4、矿床勘探类型:

5、矿床工业指标:

6、原始地质编录

四、阐述题

1、简述地层、岩相、古地理控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2、简述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矿床勘探的主要研究内容

4、简述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的种类及应用前提

5、试述矿床勘查工作的科研型及生产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4年矿产普查试题

三、简答题(40分)

1、找矿技术方法及其作用

2、矿化信息的一般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3、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

4、矿床工业指标的有关内容

四、阐述题(80分)

1、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

2、简述岩浆岩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3、简述勘探工程布置的四个原则

4、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4年矿产普查试题(非传统)

一、名词解释(30分)

1、找矿标志:

2、地质填图:

3、重砂:

4、矿点:

5、勘探网度:

6、控矿因素:

7、取样:

8、矿体体重:

9、矿产储量:

10、工业品味:

二、简述两种找矿方法及其特点(30分)

三、找矿标志分为:直接、间接找矿标志,这些找矿标志在成矿预测中的合理选择及运用(30分)

四、区域成矿预测工作中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举例说明(30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5年矿产普查试题

五、简述题(90分)

1、简述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

2、简述地层、岩相、古地理控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3、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

4、简述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的种类及应用前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6矿产普查试题

五、阐述题(80分)

1、岩浆岩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20分)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15分)

3、找矿技术方法的一般分类及其方法原理和作用(15分)

4、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的种类及应用前提(20分

5、储量计算一般过程(10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6矿产普查试题(非传统)

一、名词解释(30分)

1、找矿标志

2、勘探精度

3、勘探线

4、数据模型

5、矿产取样

6、矿床工业指标

二、简答题(60分)

1、简述科学找矿的具体内容

2、成矿预测的准则是什么

3、简述矿产储量计算原理及一般过程

4、找矿靶区优选的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60分)

1、论述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矿产勘查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品位变化系数:

2、矿产资源:

3、工业品位:

4、矿产储量:

5、穿脉和沿脉:

6、勘探线与勘探网

7、综合勘查模型:

8、矿体的变化性质: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 36 分):

1.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

2.矿产取样的种类及用途

3.影响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因素

四、论述题(24分)

矿产勘查的地质理论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品位变化系数

2、矿产资源于矿产储量

3、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

4、探槽与浅井

5、穿脉语沿脉

6、勘探线与勘探网

7、矿体的变化性质

8、夹石剔除厚度

9、岩矿心采取率

10、勘探线剖面图

二、简述

1、如何表示不同矿产的储量

2、矿产取样的种类及用途

3、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

三、论述

1、矿产勘查的地质理论基础,成矿模式

2、以你熟悉的矿床类型为例说明如何对其进行勘查(包括勘查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3、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矿产普查试题A

一、基本概念

1、均方差与变化系数

2、勘探程度

3、工业指标

4、勘探工程

5、矿床勘探类型

6、含矿系数(或含矿率)

7、矿石的有害杂质(组分)平均允许含量

8、矿体最低可采厚度

9、刻槽取样

10、水平断面图

二、简述题

1、计算技术在矿产勘查中有那些作用

2、矿产勘查的主要方法与用途

3、矿产勘查工作的程序

三、论述题

1、储量计算的步骤与主要方法

2、举例说明如何进行金属固体矿床的勘查

3、我国现在矿产勘查分为那几个阶段,划分依据是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矿产普查试题B

一、名词概念简释

1、矿床勘查和矿床普查

2、控矿因素及其种类

3、成矿规律

4、矿化集中区

5、找矿模型

6、成矿系列

7、勘探剖面

8、找矿标志及种类

9、成矿预测

10、地质信息和矿化信息

二、简述题

1、找矿技术方法有那些。试分别简述之

2、什么是找矿靶区优选?找矿靶区优选应遵循哪些原则?常采用哪些方法

3、简述勘探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

1、论述成矿预测的理论、方法和程序

2、论述矿床勘探工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3、如何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概念(每题6分,共60分)

1、品位变化系数与厚度变化系数

2、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

3、矿产资源与矿产储量

4、浅井与平巷

5、穿脉与沿脉

6、勘探线与勘探网

7、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8、矿体的变化性质

9、含矿性与含矿系数

10、勘探线剖面图

二、简述题(40分)

1、矿产勘查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矿产勘查中勘探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1题必答;2和3题任答一题,每小题25分)

1、我国现在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

2、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的主要方法(手段)及其用途?

3、以你熟的矿床为例,说明矿产勘查的步骤与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基本概念(共60分,每小题6 分)

1、均方差与变化系数、探槽与浅井、矿产工业指标、矿床勘探类型

5、含矿系数、矿石有害杂质最大允含量、夹石剔除厚度、刻槽取样、水平断面图

10、勘探工程

二、简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矿产资源/储量单位?、矿产取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任答2题,每小题25分)、矿产勘查阶段划分的基本原则?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矿床成因模型

2、找矿模型

3、金属成矿省

4、控矿因素

5、矿体边界品位

6、矿体勘探类型

7、矿床工业类型

8、危机矿山

9、矿产资源内蕴经济资源量

10、矿产资源储量

二、简答(40分)

1、简述成矿元素地化学异常边界与矿体边界的区别与联系

2、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勘察对象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

1、论述矿产资源底数、矿产资源禀赋、矿产资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找矿模型的基本内容与成矿模型的关系

3、影像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矿产普查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2、矿床成因类型与工业类型

3、矿体变化性质与变化程度

4、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5、成矿元素异常边界与矿体边界

二、简答

1、矿床勘探类型基本概念与划分依据

2、简述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三、分析

1论述矿产预测原理相似类比理论,求异理论,控矿因素定量组合理论及相互关系

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选登) 篇6

1.一般小儿或成人较为合理的给药剂量计算方法是按

A.年龄计算

B.体重计算

C.身高计算

D.肝肾功能计算

E.体表面积计算

2.长期应用甲苯磺丁脲的患者合用保泰松时可产生严重的低血糖的原因是

A.保泰松干扰甲苯磺丁脲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B.保泰松使甲苯磺丁脲的结构发生改变

C.保泰松干扰甲苯磺丁脲在肾小管的排泄

D.保泰松使甲苯磺丁脲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

E.保泰松使甲苯磺丁脲解离度下降,吸收增加

3.与筒箭毒碱合用,可引起骨骼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是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多黏菌素类

D.四环素类

E.氨基糖苷类

4.老年人用庆大霉素时应谨慎,主要是因为老年人

A.肾功能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耳、肾毒性增加

B.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游离性药物增加

C.对药物处于高敏状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肝功能降低,使血药浓度升高

E.消化腺分泌减少,药物吸收增加

5.可能引起儿童负重关节损伤的药物是

A.磺胺类

B.硝基呋喃类

C.维生素D类

D.喹诺酮类

E.吡唑酮类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6~8】(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A.真菌

B.红细胞

C.上皮细胞

D.白细胞增多

E.吞噬细胞增多

6.结肠癌

7.伪膜性肠炎

8.急性肠炎和痢疾

【9~12】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减少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淋巴细胞增多

9.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

10.急性、化脓性感染如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

1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2.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血液病、过敏性休克

【13~16】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13.麻黄素单方制剂处方留存

14.毒性药品处方留存

15.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留存

16.麻醉药品处方留存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7.下列药品中,如果合用磺酰脲类降糖药,可能迅速呈现强降糖作用、以致出现低血糖的药品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依他尼酸

D.水合氯醛

E.卡那霉素

18.下列关于发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有

A.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3~6天

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 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

C.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

D.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

安徽大学历年真题答案 篇7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大众传播(武汉大学2002年)

答: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名词解释:《塔罗瓦尔宣言》(武汉大学2002年)

答:1981年,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WPFC)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发表《塔罗瓦尔宣言》认为,教科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名词解释:“观念的自由市场”(武汉大学2003年)

答: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念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武汉大学2003年)

答: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理论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名词解释:知识沟(武汉大学2003年)

答:是知识沟理论的核心概念。知识沟是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对人们获取知识量差别的影响的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够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名词解释:《阿尔及尔宣言》(武汉大学2003年)

答: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召开,会上通过下述宣言: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晰化的开端。

名词解释:文化帝国主义(武汉大学2003年)

答: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实现大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

苏利文曾经指出:‚帝国主义,是某些经济上居支配地位的国家以系统的方式强化和扩大它们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控制的总体过程。这个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拥有财富和力量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贫穷物理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支配、服从或依附关系。文化帝国主义既是这个总体过程的组成部分,又是它的结果。……它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饱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 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1)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扩张的过程。(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名词解释: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symbolic reality)(武汉大学2003年、2004年)

答:象征性现实,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象征性现实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

名词解释:知情权(武汉大学2004年)

答: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在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二、简答题

简答题: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2001年)

答:(1)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里,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经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2)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者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是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个思辨性的推论。

简答题: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武汉大学2001年)

答:霍夫兰(Carl Hovland)教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毕生从事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研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曾应聘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率领专家小组指导和研究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了一系列丛书。他对传播与说服、说服能力与说服方法的研究,为传播学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霍夫兰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他的代表作有《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的研究丛书》等。

霍夫兰的态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二战后期的1943年到大战结束的1945年;后一阶段是从1945年到他1961年去世。前一阶段只是他学术生涯的序幕,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扩大和延伸。

在前一阶段,为了解决关于战时美国报道的宣传问题,美国军方根据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指示,召集大批心理学家,组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年仅31岁的耶鲁大学教授霍夫兰负责具体事务。这项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在后一阶段,重返耶鲁大学,出任心理学系的系主任。继续态度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耶鲁学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立了后来以‚耶鲁研究‛而著称的传播研究项目。‚耶鲁研究‛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辨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那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此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探讨的问题更加深人,产生的反响更加巨大。

无论前一阶段还是最后一阶段的研究,都直接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前者为了大战,后者为了冷战。耶鲁研究带有明显的闭门造车的弊端。此外,耶鲁研究只关注具体的传播环节,只探究实际的传播效应,而很少过问传播活动的整体特征,更少分析传播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从而将传播研究禁锢在十分狭窄的天地中。

尽管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存在上述弊端和偏差,但是对传播学的形成及发展却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有关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效果,对传播学理论的充实完善更是功不可没。事实上,正是耶鲁学派的突出贡献和显著影响,传播研究才开始朝独立学科的方向跃进,并最终得以问世。所以,霍夫兰被誉为传播学四大先驱人物之一乃是当之无愧的。

简答题:谈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特点及缺陷。(武汉大学2001年)

答: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于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局限性:

(1)使用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考察。

(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对传媒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简答题: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武汉大学2001年)

答: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

传播权: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达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达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在这里,指的是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知晓权:在广义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赋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公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简答题: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2002年)

答:(1)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2)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财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事物思辨性的推论。

简答题: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武汉大学2002年)

答: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民主参与理论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为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它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现状的失望心理,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的今天,民众唯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争取到自身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简答题:简析大众传播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武汉大学2002年)

答:(1)大众传媒除了一般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之外,还有自己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其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特性的约束。

(2)大众传媒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三、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这种公益性和公共性,也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一方面,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对大众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要求媒介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这些制约,有的体现为法律形式,有的则作为受众监督和传媒自律的重要规范发挥作用。

简答题:简述麦克卢汉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2002年)答:(1)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您、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2)媒介及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简答题: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武汉大学2002年)

答:(1)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了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得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3)热媒介与冷媒介:这是两个著名的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等是热媒介;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等属于冷媒介。这两个概念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简答题:辨析题:“他请一位美国地方报纸的编辑合作,以一个星期为限,把这周内报社收到的所有电讯稿全部保留下来……结果表明,这位报社编辑一周内共收到11910条电讯稿,而他从中选用的不过1297条,大约只占1/10,其余的9/10都被淘汰掉了……”

请问上述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这项研究未能揭示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理论缺陷?。(武汉大学 2003年)

答:这个研究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探讨把关及把关过滤信息。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最突出的缺陷:过分强调把关人的个人权限,忽略了各种关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从他的把关模式看,把关人对新闻仿佛操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怀特只看到编辑个人的把关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其中所隐含的一系列左右把关的社会系统因素。事实上,把关并不像天马行空任意往来,它不仅要受到媒介组织及其规范的约束,而且还受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怀特的问题是只看主观随意的一面,不讲客观必然的一面。

简答题:概念评析: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武大2003年)

答:这一定义不合理,理由如下:(1)新闻不是‚事实‛、‚现象‛,新闻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事实‛或‚现象‛是包含着事物的质、能、信息三者的统一体,而被人传播的只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

(2)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不一定‚与人类的生存有关‛。与人类生存有关只说明了新闻的‚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3)新闻的定义应当是:新闻是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可见,题中观点对新闻的这一定义并未把握住新闻的本质特征,因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简答题:概念评析: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武大2003年)

答:‚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这一定义不合理。理由如下:

(1)新闻价值是事实的特殊素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程度,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听性、趣味性五要素。

(2)新闻价值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有概念,仅指某一事实是否算得上是新闻的衡量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它加以解释,反而使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且也显得牵强附会。

(3)‚新闻价值‛不等于‚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常常被解释为新闻的某种效用、功能,与新闻价值原有的作为衡量事实的标准的意义相去甚远。因此,认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更是错误的观点。

综上所述,题中观点将新闻价值混同于新闻的使用价值,因而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观点。

简答题:“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武汉大学:2003年)

答: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把受众看作市场或消费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1)经营性: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2)商品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3)竞争性:传媒活动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1)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

(2)更多的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臵上;

(4)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因此,我们将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

简答题:简述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武汉大学2004年)

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作品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1)进人20世纪,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2)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到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3)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再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盈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为少数人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社会责任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简答题: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武汉大学2003年,2004年)

答: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施拉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信息系统,其功能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负面的社会功能。

简答题: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武汉大学2004年)

答: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的媒介,这是由它的媒介特性决定的: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电视的出现使得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了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电视出现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

简答题: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武汉大学2004年)

答: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的媒体是由它的媒介特性决定的: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电视的出现使得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电视出现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

简答题:辨析:新闻的商品性是新闻的内在特性,因此,我们应该让纯粹的市场力量来支配 新闻业的运作。(武大2004年)

答:这一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新闻事业具有商品性,公司化管理引人大众传播媒介是大势所趋,经济上的独立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言论的自由独立。

(2)当商业利益成为新闻业的首要法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内容商业化、娱乐化,严肃新闻边缘化。如果新闻业日趋注重商业利益,其内容必然走向非政治化、个人化和煽情,最终导致新闻事业的庸俗和堕落。可见,新闻的商品性并非新闻的内在特性,而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

(3)新闻事业是一项非盈利性的活动,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不能被买卖。新闻内容不应该服从公司所有者与广告商的指示,或者受到编辑与记者的偏见的影响,它只服从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对新闻事业进行公共管理是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走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使他们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为了引导新闻媒介机构的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使新闻媒介经营的社会效益能够满足社会受众的需求。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公共管理很有必要。因此,我们不应该让纯粹的市场力量来支配新闻业的运作。

总之,题中观点误将商品性看作新闻的内在特性,片面强调市场力量对新闻业的影响,因而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简答题:辨析:新闻传播效果就是一条新闻立即显现出来的对于人的“刺激--反映”效果。(武大2005年)

答:这一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新闻传播效果是指新闻传播的受众接受信息之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由于新闻传播效果的呈现状态十分复杂,效果的作用力大小不一,效果显示时间和延续长短也大不相同,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效果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

①按效果显现状态分,可分为显态效果和潜态效果。

②按效果显示时间分,可分为即时效果和延缓效果。

③按效果存在时间分,可分为暂时效果和持久效果。

④按效果社会作用分,可分为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

⑤按信息内容和指向分,可分为规范效果、确认效果、共鸣效果、理解效果、享用效果。

⑥按信息的社会冲击力分,可分为个别效果、一般效果、社会效果。

⑦按信息社会影响所在领域分,可分为沟通效果、宣传效果、教育效果、艺术效果。

(2)‚一条新闻立即显现出来的对于人的‘刺激一反映’效果‛是指新闻传播效果中的即时效果,它是受众接受信息后即显现的效果。但这只是新闻传播效果众多表现方式中的一种,将其作为对‚新闻传播效果‛概念的界定,不能表现出新闻传播效果的复杂性特点,因而是片面的、不合理的。

总之,局部不能代替整体,这一观点以对新闻传播效果的一种表现方式描述来代表整个新闻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因而是不合理的。

简答题: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武汉大学2005年)

答: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

主要表现:美国学者巴隆1973年出版《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巴格迪坎1983年出版《传播媒介的垄断》。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出现‚开放频道‛。

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或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简答题:辨析:新闻传播已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因此,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必然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武大2007年)

答:题中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1)消费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体系。消费在个人生活中占据了主要部分,成为生活的主要意义和目的,消费与人的关系比生产与人的关系更密切。它通过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需求、不断刺激被煽动起来的欲望为目的,鼓励人们尽量去消费,并把这种消费活动作为人类存在的意义。人们所需要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从而造就新的社会分层。从某种角度上,消费主义就是娱乐主义和享乐主义。(2)现代社会是大众媒介支配的社会,大众传播系统及广告声像作为消费文化的载体和符号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操纵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演变为传媒消费主义。中国新闻传媒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消费思潮的间接影响,日渐出现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新闻以娱乐的形式出现,适应了消费主义时代受众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新闻娱乐化也因此寻找到了发展空间,并得以不断蔓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传播的信息功能已经让位于它的娱乐功能。如果新闻媒介把握不住娱乐化的一个‚度‛,过分放大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娱乐属性,从而淹没、扼制了新闻的基本规律,其结果必然是扼杀了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第四权力的公信力和人类社会守望者的崇高身份。(3)新闻传播的功能,一般来说主要具有以下五种:①报道新闻、传播信息;②反映舆情、引导舆论;③传授知识、普及教育;④提供娱乐、裨益身心;⑤刊登广告、提供社会服务。

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达新闻信息。大众新闻传播最本质的意义是传递信息、提供信息服务。新闻的本质就是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新闻传播最重要也是最能反映其本质特性的功能,无论何时都不能也不应该更改。报道新闻之所以是新闻事业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不仅由于新闻事业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人不需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决定的。

①新闻以真实为生命。新闻报道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新闻的这一基本特征,使人们通过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在总体上、本质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得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具体的了解,减少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②新闻讲究一个‚新‛字,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新发展、新变化,是它最可贵的品格。客观世界永远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种种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潜在的变化,正是新闻所要捕捉和反映的对象。

③报道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事业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还由于它能交流情况,沟通联系,对增强人类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具有巨大的作用。

④报道新闻既是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如果新闻媒介把握不住娱乐化的一个‚度‛,过分放大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娱乐属性,从而淹没、扼制了新闻的基本规律,其结果必然是扼杀了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第四权力的公信力和人类社会守望者的崇高身份。

综上所述,无论在何时,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都是传达信息,认为新闻传播已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因此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必然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简答题:辨析:一般说来,大众媒介的受众是分离的、消极的、软弱无力的。(武大2007年)

答:题中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受众(audience)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的体现是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种大众社会论在提示大众传播过程的单向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把受众看作是绝对被动的存在,则有失偏颇。主要体现在: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同时,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一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2)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表明在面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受众会通过选择,选取自己感兴趣且与自己既有的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内容),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发现传播过程中所含的意义,并且根据各自的需求,在已经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这种选择性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媒介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消极和软弱无力的,而具有某种能动性,大众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

综上所述,题中将大众媒介的受众视为分离、消极、软弱无力的观点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简答题: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武汉大学2006年)

答: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虽然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是他们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与宗教或政治团体的单纯机关媒介也不同。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简答题: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武汉大学2006年)

答: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其实是指大众传播就是对乌合之众的传播,即指生活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互不相干、成分复杂,他们之间不存在亲情的纽带,只有法律的关系,每个人都以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投身社会,因此在心理上都陷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状态中,又称为孤独的群体。在大众社会中,尽管有群体网络,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彼此隔绝、十分孤独的。用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看问题,受众呈现的是一大群呈原子结构的、砂粒般的、分散的、无防护的个人,这些个人在大众传媒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活动面前是被动的或缺乏抵抗力的。

然而,如果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就会发现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关系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因此,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的观点是偏颇的。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简答题:辨析:单面的大众传播消息能强烈改变受众已有的态度。(武汉大学2005年)

答:判断:错误。该说法过于绝对化,大众传播对受众态度的改变取决于传播者特性、传播内容、媒介形式、受众已有态度、人际传播影响等众多‚中介因素‛的制约。

简答题:“在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按照当时美国现实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和件数来计算,一个美国人在一周内遭遇或卷人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而根据三大电视网在1967年至1978年在黄金时间播出的1548部电视剧所作的分析,包括暴力内容的电视剧达80%,每部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面平均为5.2次……而许多人认为自己在一周内遭遇或卷人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在10%以上……”请问以上数据出自哪项研究?该项研究的理论结论是什么?根据该研究,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武汉大学2003年)

答:以上数据出自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格伯纳组织的‚培养分析‛研究,该研究的理论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造成人们得出以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简答题: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武汉大学2006年)

答:‚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开始,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因此,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简答题:辨析: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武汉大学2006年)

答:正确。这是美国学者格伯纳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主持‚培养分析‛研究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就暴力犯罪而言,电视剧所传达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

简答题:辨析: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武大2005年)

答:这一观点不完全合理,理由如下:

(1)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是真实的。而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题中观点所提到的‚片面的偶然的现象‛即为事物的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表现,是不真实的。因而该观点的这一部分认识是合理的。

(2)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要求做到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分析的新闻报道中的每一项事实,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久有据。

②要求做到总体真实,即不仅新闻传播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某曰个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一致。

③要求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而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本质真实‛要求传播者正确地揭示事实的内在本质。可见,新闻报道的确应当反映事物的本质。

(3)新闻报道并非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因为:

①如果每个新闻报道都有揭示本质,会延误新闻的即时发表。

②有的事实,人们一时还无法认识其本质,如中华气功、人体特异功能、飞碟等,这类事实也为人们所关注,也应当尽量传播。因此,新闻记者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新闻报道揭示事实的本质。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不必件件事实都揭示本质。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总之,这一观点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其对新闻报道反映事物本质的强调过于绝对化,因而是不完全合理的。

简答题:概念评析: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者的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武大2003年)

答:这一定义不合理。理由如下:

(1)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①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

②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

(2)报道者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纯粹的客观‛不可能实现。①种族、民族、阶级利益的制约不可能实现纯粹客观。②政治原因也不允许纯粹客观。

③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给媒介、记者理解现实提供了一个总的框架,记者也无法做到纯粹客观。

(3)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包括:

①事实与意见分离,只报道事实,不发表意见。

②超然中立的态度,报道事实不允许记者卷入其中。

③平衡原则,涉及到两个对立的对象,必须在篇幅、版面、时间上同等对待。④容纳不同的对于事实的解释,尤其是容纳相对立的解释。

可见,题中观点对新闻客观性的这一定义是缺乏科学性的,是完全错误的。

简答题:辨析:客观性往往导致肤浅、轻率的报道,成为媒体逃避责任、寻求平衡的手段,因此,对公众而言,它常常表现为负价值。(武大2004年)

答:这一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

(2)新闻传播之所以必须客观,是因为:

①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都是人们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物,报道者必须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做到完全客观,使之与事实完全一致;

②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③通过客观报道而显示的新闻倾向性,易于和乐于被受传者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利目的;④客观的报道新闻,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可见,客观性对新闻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客观报道原则正是对公众负责任的表现,客观性决非负价值的。

(3)客观报道原则与客观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客观报道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与精

心安排,借客观叙述的形式,巧妙地渗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客观主义搞的是所谓‚纯客观‛,这种做法,或者是不负责任,对受众不加正确引导,或者是别有他图,在所谓‚不党不私‛、‚不偏不倚‛的口号下,传播错误的信息与主张。客观主义又称‚自然主义‛,最早是一个文学主张,后来被移植于新闻传播。这种口号,主张在新闻报道中,不分主次,不区分现象与本质,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材料罗列在一起,以示其客观性。实行这种主张,往往会导致肤浅、轻率的报道,部分媒体也会借此逃避责任,寻求平衡。

总之,题中观点将客观主义与新闻传播的客观报道原则等同起来,抹煞了客观性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因而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三、论述题

论述题: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武汉大学2001年)

答:非语言符号是相对于语言符号而言的,同属于人类使用的符号体系。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宇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者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者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2)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

(3)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这一类的符号比第一类和第二类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臶、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院、城市和消费方式等等,都包括在其中。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符号的第一项基本功能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流精神内容。

(2)符号的第二项基本功能是传达功能。这就是说,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3)符号的第三项基本功能是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是人脑中与外部信息相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

论述题:你认为英特网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了哪些影响?(武汉大学2001年)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现有的几种传播方式。诸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被称之为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传受之间界限分明在第四媒体诞生之后,这种界限开始模糊起来了。正如陈力丹在《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一文中所分析的那样,‚因特网的出现,使这一本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又都是受众。这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造成的,它的互动性给予了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的动摇了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的地位。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性。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在信息传播中的特权。同时,网络传播也对传播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如在传播者与受传者关系互换后怎么去实现信息的控制?新的信息环境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传播者怎么样去达到最佳的效果?一句话,以线形传播研究为主的旧框架将让位于以交互传播为主的新框架。

网络传播又一次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既有点对点的传播又有点对面的传播,还有面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从技术上讲,网络传播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个人和群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期间的相互通信。虽然网络也包括由大量硬件和软件构成的基础设施系统,但它不是传播的主体,也不能决定传播的性质。真正的传播主体是那些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互联网络为众多的个人或非专业组织和团体参与社会传播提供了手段和机会。网络属于全社会,任何传播者都只能参与而不能拥有。传播工具与传播者的分离给传播理论尤其是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提出许多新问题:如怎么认识网络媒介的性质,传统媒体的指导性功能如何在网络媒体中体现,社会通过什么来实现对传播者及传播组织的控制和规范等等。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这是因为网络传播从本质上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的传播方式,是为受众度身定做的个人化传播模式。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出去,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这一特定的术语已经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如果我们仍以此来指代他们,那么必须把他们看成是个人的相加(复数),而不是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

既然互联网上不再有原来意义的受众,那么传统的受众研究就应该让位于网上选择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研究。新的理论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对旧有理论的改造和创新。如使用与满足论就对网上用户仍有借鉴意义。还有一种信息寻求模式的理论,对于研究在网上查询信息的用户状况,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如个人差异论、社会分化论、社会关系论等等,都为分析现在的网上用户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述题:谈谈你对“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和理解。(武汉大学2002年)

答:‚新世界信息秩序‛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公平合理的世界信息生产和传播秩序。

‚新世界信息秩序‛论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73年的《阿尔及尔》为起点,到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在这一阶段中发展中国家完成了自身力量的集结,而不结盟运动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阶段以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大众传媒宣言》为起点,到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的报告书《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发表告一段落。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争论一步步走向激化。

第三阶段是从1984年至今。1984、1985年英美相继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使得教科文组织在财政方面有危机,因此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教科文组织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坚持了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是围绕着对信息,‚自由流通‛的态度展开的。一些发达国家坚持世界信息流通的绝对自由,认为信息在各国间的流动不应受到各国政府的任何限制。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信息自由首先应该是各国传播的自由权以及享有传播机会的权利。这场论争并不单纯是理论上的争论,在它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利益关系。

论述题: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一词概括了媒介技术的这种影响力。请论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武汉大学2003年)

答: 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的观点,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者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1)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观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3)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4)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论述题:观点讨论: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网络不会取代传统的媒体,更多的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合。(武大2003年)

答:对这一观点的评价如下:’

(1)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时效性、超规模的海量存储能力、全球化的超越时空的能力、更有效的互动交流性、网络信息检索的方便快捷性等优势。这些优势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和冲击,是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改写。(2)传统媒体也有网络不能替代的特点,比如报纸的深度、广播电视的不受文化水平限制、更廉价、操作更简单等。同时传统媒体也在努力融入网络,积极创办自己的网站。

(3)直至目前,网络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被形容成‚烧钱‛。再加上受众的阅读习惯、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瓶颈限制,网络媒体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更多的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合,发挥整合优势。因此第一种观点夸大了网络的传播优势,是错误的。

第二种观点较为合理。

论述题: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武汉大学2003年)

答:直线模式或者称为‚五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这‚五W‛分别是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拉斯韦尔程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地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认识到直线模式的这些局限性,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

(1)这个模式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这个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循环模式也有其缺陷:首先,这个模式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但是却不能够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前面所述的传播模式都只是在考察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并不能够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1959年,关国的赖利夫妇提出了传播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系统传播的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都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论述题: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一词概括了媒介技术的这种影响力。试论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武汉大学2003年)

答: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口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考生可结合麦克卢汉的观点自由发挥,具体论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论述题:观点讨论:有人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体制是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有人则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体制应是国家媒介体制、私有化媒介体制、公共媒介体制等多种体制并存。(武大2004年)

答:对题中观点的具体分析如下:

(1)各国广播电视所有制结构不一,有单一所有制的广播电视业结构,也有混合所有制的广播电视结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对应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不能笼统地说何者优于何者。从政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2)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得到较高的评价,是因为这种体制既可以避免国有制的缺点,也可以避免私有制的弊病。在这种体制下,广播电视一方面不受政府或政党的直接干预,能较好地体现创办者(社会各界或某个公众团体)的独立意愿,较好地适应服务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受商业集团的控制,不追求商业利益,能够注重社会效益,节目内容比较健康。但这只是一般而言,实际上政府、政党、商业集团的间接影响仍然难以避免。另外,某些公众团体、文教单位办的广播电视台,由于缺乏有力的经济后盾,往往出现财政危机。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就常常因为经济拮据而步履维艰,难以为继。

(3)国家媒介体制和私有媒介体制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①国家媒介体制的长处是:国家可以实施统一管理,有计划地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广电事业的建设,可以使机构的业务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政策和需要,社会效益能够得到重视和保证。

②国家媒介体制的弊病在于:政治干预多,业务活动侧重于对政府负责、对领导负责,容易忽视满足受众需要、反映受众呼声、适应多样化的观赏兴趣,内容难免单调、贫乏;管理上重视集中统一,管理方式行政化,缺少激励机制,缺少经营活力。

③私有媒介体制的长处是:重视受众需求,总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要,以提高自己的视听率和市场占有率;重视竞争,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不断更新传播技术,不断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

④私有媒介体制的弊端是:以赢利为目的,总是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为了赚钱、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顾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新闻节目往往追求耸人听闻、轰动效应,不时出现内容失实、侵犯隐私等现象;娱乐节目往往迎合低俗趣味,渲染暴力和色情,污染社会风气。它的主要财源是广告,在业务上往往受广告商、赞助商的牵制。为了不得罪重要的广告商,有时甚至会曲意迎合,停播某些节目或节目内容。这些弊病在各国的商业电视中普遍存在,尤以美国、日本更为严重。

总的看来,题中的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之时,如何既保持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宏观调控,又保证广播电视机构的经营活力,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广播电视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众传播事业,各国政府都要加以引导或控制,以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广播电视又是消费者众多的信息产业,它必定要受市场经济规律制约,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所以,调控和搞活、政治文化要求和商业要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是各国构建广播电视体制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以最大限度地兴利除弊,人们还将作不断的探索。

论述题:简述传播学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基本内容(武汉大学2004年)

答: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意义。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管理权限途径。其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如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等。

论述题:试述新闻道德的内涵,并请你谈一谈当前中国新闻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给出理论化的解决方案(武大2003年)

答:作为职业道德在新闻报道领域中的体现,新闻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范围之外的善恶丑美规范,是从事新闻报道及其相关活动时的职业行为准则。下面针对新闻道德的几个要点进行具体论述:(1)从新闻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的区别看,新闻道德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①从对新闻从业者的约束力看,新闻道德具有非强制性,通过社会或公众舆论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约束。

②从对新闻从业者规范的内容看,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虽有重叠之处,但属于不同形态的社会规范,二者的约束对象并不相同。新闻道德更注重对从业者道德品质、责任意识的约束;新闻法规一方面谋求对从业者权利、义务的保障,另一方面致力于防范新闻自由的滥用。新闻道德的规范比较宽泛,来自从业者的自我抑制;新闻法规的内容则明确、具体和严格,由外在的法律机构实施制裁。

③从实施途径看,新闻道德由新闻工作者协会等非权力机构制定和公布,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2)从行业角度看,新闻道德规范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内容:

①坚持报道的‚应该‛行为。

②坚持善的观念,从事善的报道。

③揭露‚恶‛的行为与事件。

④坚持公正原则,捍卫人们的正当权益,拒绝来自任何人的金钱收买和官位引诱。

⑤坚持诚信原则。

⑥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对公民的不幸遭遇和处境给予同情和呼吁。

⑦不馅媚部分低俗受众,不发表煽情或提供色情信息。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作出了具体规定: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③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④维护新闻的真实性;⑤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中国新闻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

作为非强制性的约束手段,新闻道德的作用是有限的。

①新闻道德的内化规范是脆弱的,没有法治的强大作用配合,不可能发挥普遍的效用。

②良心不是支配记者的唯一权威,更不是强大的制约因素,良心仅仅对信念忠贞的人起作用,而许多记者的信念常常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暴力的要挟。

③从本质上看,只有记者真心诚意地接受新闻道德,并把它转化为个人的意志时,新闻道德才有可能发挥调节、引导的作用。

(5)对于新闻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

①加强关于新闻道德自律的教育;②加强新闻传播调控法律体系建设;③公正执法,加强对新闻传播调控的监督;④公布监督电话,动员人民群众监督批评记者编辑的工作作风和道德水准。

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与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新闻道德规范体系,使新闻工作者更加职业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论述题:试述新闻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武大2003年研)

答:新闻传播效果是指新闻传播受众接受信息之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对新闻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进行阐述:

(1)新闻传播效果的意义

①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效果,是传受双方的原动力,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最终归宿。

②为着传播致效,对新闻传播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设定了具体的、必要的要求。一切为着效果,一切围绕效果,确保传播致效,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目的。

③传播效果问题是新闻传播研究最集中的领域,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纲。(2)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

从宏观上考察新闻传播效果,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效果是由八个方面构成的:信息共享、情趣养成、知识承传、情绪宣泄、审美感受、价值认同、态度改变、行为转化。

(3)新闻传播效果的类型

①按效果显现状态分

a.显态效果:从受众情绪变化、态度变化、行为改变中可以感觉到的效果。b.潜态效果:思想上有所触动,但在情绪、态度、行为上暂时尚无流露,需过一定时间,继续接受同样信息传播以后才会公开显现的效果。

②按效果显示时间分

a.即时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即显现的效果。

b,延缓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进行一定的选择、消化、思考以后才出现的效果。

③按效果存在时间分。

a.暂时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即显现,不久又消失的效果。

b.持久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即时或略过一段时间后显现的效果,由于信息作用力持久,或受众留下的刺激印痕深刻,这个效果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④按效果社会作用分

a.正面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产生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效果。b.负面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产生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甚至阻碍作用的效果。

⑤按信息内容和指向分

a.规范效果:受众接受社会规范性和惩戒性信息后出现的对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的效果。

b.确认效果:受众接受权威性和提示性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行为具有评价作用的效果。

c.共鸣效果:受众接受情感色彩强烈的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事物产生共鸣作用的效果。

d.理解效果:受众接受知识含量大的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事物表示理解的效果。

e.享用效果:受众接受实用性强的信息后出现的直接受用的效果。

⑥按信息的社会冲击力分

a.个别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只对个别人产生的效果。

b.一般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有一定反响但力度并不很大的效果。c.社会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强烈反响的效果。

⑦按信息社会影响所在领域分

a.沟通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使该信息得以扩散的效果。b.宣传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表示理解和接受劝服的效果。C.教育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思想上受到触动的效果。d.艺术效果:受众接受信息后得到审美享受的效果。(4)传播致效的原则和经验

①信息必须利于受众集中精神。信息能够刺激受众集中注意才有可能取得效果,才有进一步影响受众行为的可能,受众对所接收的信息有三种行为定势:拒绝信息,歪曲信息,接受信息。

②目标必须利于受众行动。受众采取行动的条件是:信息目标同受众心目中原有目标相符;达到目标的途径简便、具体、直接;时间紧迫,不容受众有过大的选择余地。③来源必须利于受众改变态度。信息来源即新闻信息发布者,有权威,有声望,有助于受众态度改变。同自己地位相似的来源,也利于受众接受来源的影响。

④方式必须利于受众理解劝服。用不同方式重复要点,在开头或结尾提出观点,明确说出自己的观点,坚持‚两面说‛避免‚一面说‛,都有助于受众理解劝服性信息。

⑤环境必须利于受众接受劝服、改变不利的传播环境、集团背景和团体关系,以减少受众接受信息和转变态度的阻力。

⑥针对个性利于受众听从劝服。传播中的受众个性对于接受或拒绝劝服有一定关系。针对个性进行传播,有助于克服个性带来的阻力,增强传播效果。

总之,目前人们对于新闻传播效果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认识还很模糊,主要是看新闻传播之后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因此,从宏观上分析新闻传播效果的意义与构成,对新闻理论研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论述题:观点讨论:商业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公共管理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武大2003年)

答:对这一观点的评价如下:

(1)新闻事业具有商品性,公司化管理引入大众传播媒介是大势所趋,经济上的独立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言论的自由独立。

(2)当商业利益成为新闻业的首要法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内容商业化、娱乐化,严肃新闻边缘化。如果新闻业日趋注重商业利益,其内容必然走向非政治化、个人化和煽情化,最终导致新闻事业的庸俗和堕落。

(3)新闻事业是一项非盈利性的活动,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不能被买卖。新闻内容不应该服从公司所有者与广告商的指示,或者受到编辑与记者的偏见的影响,它只服从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

(4)对新闻事业进行公共管理是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走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使他们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为了引导新闻媒介机构的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使新闻媒介经营的社会效益能够满足社会受众的需求。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公共管理很有必要。

可见,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在商业化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公共管理,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谈谈建立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武汉大学2004年)

答:传媒的公信力是指传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公信力是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公信力也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在公信力基础上,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有效结合。我国传播业发展很快,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家媒体要想争得受众,在传媒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占有率,必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在受众中的公信力。同时,我国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提高公信力,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传媒公信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媒介总体而言,真实、高尚和权威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论述题:传播学家丹〃麦奎尔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对英国的电视节目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发现为什么人们要收看或不收看政治节目,他们利用媒介获得什么。研究开始是以开放式问卷调查小样本人群,以确定人们看节目的动机。根据间卷,列表显示了八项看政治节目的理由。这张表又被拿来用在其后大样本的调查中。

请问该项研究以什么理论为基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有什么意义?(武汉大学2004年)

答:理论基础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早期研究不同,这项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调查范围包括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等六种节目。这次调查不仅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

(1)心绪转换效用;(2)人际关系效用;(3)自我确认效用;(4)环境监测效用。

丹〃麦奎尔总结的关于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类型,与40年代关于其他媒介的研究结论并没有多大区别。这种情况也说明,不管电视也好,报纸、书籍、广播也好,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等。现实中的各种媒介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

论述题:观点讨论:有人认为,新闻媒介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有人则认为,随着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应转向娱乐功能。(武大2004年)

答:对题中观点的具体分析如下:(1)新闻媒介的功能包括:

①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媒介最主要最重要的功能。

②反映、指导舆论。

③新闻媒介还有其他的许多功能,如服务社会,指导生活;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提供娱乐,裨益身心等。

(2)报道新闻、传递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是新闻媒介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新闻媒介的首要职责,就是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客观而及时地报道受众所需了解的外界的变动,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要。因此,信息功能是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社会认知功能只是新闻媒介的功能之一。

(3)从新闻的本性来看,新闻娱乐化使新闻步入歧途,远离正轨。新闻娱乐化如果过分地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发挥,如果新闻仅仅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新闻无疑是走入了歧途。

在现阶段,对于新闻娱乐化是传媒之福还是祸还很难下定论,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和接受心理的情况下,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就是传媒之福,这样不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众,而且可以为媒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供可靠的保障。当然如果传媒超越了合理的娱乐化的度,比如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哗众取宠地炒作明星绯闻,不顾新闻职业道德炮制‚假新闻‛,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以调动受众的深层欲望……这样的行为对于传媒而言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传媒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最终使媒介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这样的新闻娱乐化就是传媒之祸,无异于传媒的慢性自杀。

可见,娱乐功能并未成为媒介的主要功能,也不应成为媒介的主要功能。综上所述,这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都是不合理的。

论述题:你认为日益扩大的跨文化传播将对民族文化产生什么影响?(武汉大学2004年)

答:以辩证的观点审视新世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将给我国本土带来的冲击,一方面要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理性科学的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但同时又要反对‚全盘西化‛,要使中国本土文化在与全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得到弘扬和发挥。

(1)正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进取和文化霸权的严峻性;

(2)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并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外来文化将被中国本土文化逐渐纳人到自己的体系和框架内,使之逐渐同化。

论述题(操作题):某农村社会机构委托你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住户在20.0户左右,人口约1000人)做一个小范围的关于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武汉大学2004年)

(1)你认为,本次调查要了解的主要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你将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请陈述。(3)你的调查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列举。答:

(1)主要了解农村大众传媒普及和使用的情况,了解‚知沟‛是否存在,从而探讨缩小和改善这些差距的对策。

(2)抽样调查(分层抽样),问卷调查。(3)(略)

论述题:超女娱乐火爆,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武汉大学2005年)

答:‚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其实是对当前许多传媒片面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组织目标而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一种批判。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出现了产业化、集团化和营销化的趋势,经营在传媒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些传媒组织以营利为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惜采用煽情、刺激、炒作的方法招徕受众,甚至传播虚假和有害的信息,降低受众欣赏品位、造成新的媒介环境丽污染,这些是为社会和公众所不齿的。

片面追求收视率的行为也是当前‚受众及市场‛的受众观的反映。它将传媒和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次要的位臵上。

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这是由大众传媒的社会地位和组织属性决定的。

可根据超女节目的若干情况谈谈你的个人观点。

论述题:联系新闻报道实践,谈谈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武大2007年)

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与一般的信息不同。新闻信息不仅包含着实施变动的客观信息,还传递着报道者的主观信息。一般的信息传递,告诉受传者关于信息的几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即可,而新闻的传播,不仅要告知这些基本要素,而且还要通过或借助这些要素的客观报道,渗透或表达一些必要的观点、看法、评价和主张。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把新闻传播这一特殊的功能称为‚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恰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方法。具体来说,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的表达作者的倾向和观点。他所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从表面上看,新闻似乎只是客观的叙述事实,实际上,在事实的选择,叙述事实的角度,甚至用词遣句之间就隐含着某种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种立场和倾向。如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国好多报纸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对此的看法,但是通过标题‚入侵‛及伊拉克平民的惨状的图片的运用,其所持的观点就一目了然了。

(2)‚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对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更具有说服力。

(3)‚用事实说话‛的表述,不仅要巧妙的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下力量去发现和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三分写作七分采‛,采访处于关键环节。作为一名成熟的记者,要吃透‚两头‛(领导意图和群众需求),初步明确报道意图后,就要一头扎进去,到大量的事实中去分析、比较、再分析、再比较,寻找那些能明确显示主题、表现倾向和立场的事实或事实层面,将它们有机的安排到新闻结构中,使他们在必须显示观点的地方有板有眼的‚说话‛。

(4)善于‚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记者的本事不表现在会发议论、会滔滔不绝的发表看法与评论,而是表现在需要他表明立场与倾向的时候,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事实、自己会‚说话‛的事实。这里绝不是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完全不能发表议论,不能明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时候,言论和评论是不可缺少的。提倡‚用事实说话‛,不是反对必要的议论和说理。在多数情况下,无形的意见胜似有形的意见,由事实本身表明倾向和立场,比记者一个人站出来议论要含蓄的多,也有力的多。

(5)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是基本的原则。可采用多种‚用事实说话‛的手法。

①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事实选择得好,它可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反之,如果选择得不准,哪怕列举出不少事实,记者想说的话或希望表达的观点,仍然模糊不清,甚至引起歧义。在大量的事实中,要经过层层集中,选取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中还要选取它的精华,即典型事实。典型事实必须是受众所未知的鲜活事实,必须是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②通过再现场景说话。新闻中的人和事,一般都是有形可感、有物可托的。它们通过采录或摄录逼真地再现,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观众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这种方法自然恰当,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③用背景材料说话。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对它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作用,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通过灵活地使用背景材料,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

④借用同期声说话。同期声是指广播电视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报道中用同期声直接引用原话已经成为广电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

a.同期声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不拘一格地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

b.同期声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同期声来自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还有助于提高新闻权威性。记者可以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这样报道看起来更客观,因而加强了说服力。

总之,‚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报道原则和报道方法之一。新闻工作者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人手对其进行深人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达到对其运用自如的目的。

论述题:观点讨论:人不可能客观认识事物,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客观性已是现代人交往的一种基本道德需要,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有着很重要的道德价值。(武大2007年)

答:对题中观点的讨论如下:

(1)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所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新闻报道必须做到客观,这是因为:

①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事实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但他们都是客观实在物,都是人们可以感知的,因而报道者必须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做到完全客观,使之同事实一致。

②新闻报道必须客观还因为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人们对新闻传播有兴趣,表示关注,主要由于他们期望通过阅听新闻之后,能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并使自己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果获得的新闻是不客观的,同事实的原貌不一致,不仅达不到原本的目的,还可能因受到误导而受到损失。这样,受传者不仅对这类新闻失去兴趣,对传播这类新闻的媒介的可靠性也会产生怀疑。

③新闻报道必须客观还因为客观报道所显示的新闻倾向性,易于与乐于被受传者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利目的。新闻传播应尽量做到客观,确保客观。

④新闻报道必须客观,最后还因为,客观的报道新闻,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2)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由新闻本身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而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对新闻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客观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特别是存在论意义真实的基本途径。②客观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可信和公正的核心手段。

③客观原则是充分实现收受主体知情权的保证。

客观原则排除传播主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干涉,不以传播主体的私利隐瞒或遮蔽事实信息,而以自觉的意识、尽可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力求把事实信息的原本状态呈现在收受者的面前,把判断、评价事实的机会和权利让渡给收受主体。

(3)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植根于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或者说,它是体现人的社会本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客观原则更是‚植根于人的理性精神和求真的意识,是衡量人的道德基准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越发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评价事物,客观性已是现代人交往的一种基本道德需要。作为起到反映现实和舆论导向的新闻报道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就更应该坚守它的客观性原则,传播主体就必须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新闻报道中自觉将对象与自身加以区分,将新闻事实的实际面目反映出来。这既是适应当今的道德需要,也是对它的一种能动反映。

由上可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一笔财富,是新闻传播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原则。今天,它日益成为世界新闻传播界普遍认同的一条新闻传播理念,一条普遍遵守的新闻传播原则,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而且也是当今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反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论述题:我国现阶段新闻调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新闻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理论解决的方案。(武大2006年)

答:新闻传播调控主要是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程与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实施新闻传播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实现新闻信息传播最优化,以最经济的办法,传播最多的信息,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1)我国现阶段新闻调控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对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实施调控,是通过执政党、政府、法律、集团和行业五个方面进行的。各个方面已具备相对齐全的规范,具体包括:

①政党调控

我国由于传统的习惯,以及管治新闻媒介的法律尚不齐备,尤其是缺少专门的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视法及新闻记者法等新闻立法,长期以来由党委主管新闻媒介,并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政策与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对中国新闻媒介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不仅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还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对我国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a.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严格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

b.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要认真进行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 C.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 d.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要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的关系,要坚持以表扬为主的方针;

e.报刊的文艺作品或评论,广播、电视的文艺节目,有重大的社会影响。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确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报刊、新闻、广播、电视是党的舆论机关,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无条件地同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不允许发表与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必须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政治性理论问题,对外必须统一于党中央的决定和口径,与党的步调一致,不得各行其是。

此外,中共中央在《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中对我国的报纸宣传也做出了一些规定。

②政府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是通过行政执法、物资分配、广告统管、财政拨款、新闻审读对新闻传媒进行调控和管治。长期以来,中国关于报刊所需新闻纸和其他纸张,印刷工厂和机械,广电的播出设施,频道与波段资源都由政府统一分配。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有的物资供应已开放,但有的仍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告宣传管理的通告》(1985.11.15)规定,凡是经营广告的单位(包括专营的和兼营的),都必须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否则一律不准经营广告业务。新闻单位设立的广告部门,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登记后,才能经营广告业务。严禁新闻记者借采访名义招揽广告,严禁利用发布新闻的形式刊播广告,收取费用。

此外,《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0.12.25)第四十六条规定,凡出版正式报纸的报社经营广告业务,需持‚报刊登记证‛向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广告经营许可证‛,获准后方可开展广告业务。报社开展广告业务,应由报社的广告部门及专职广告人员进行,其他部门和人员一律不得经营广告业务。报刊出版以后,由党委和政府组织专家和资深报刊工作者,根据前述党的要求和行政管理规章对之进行阅读评议,对违规者依法进行处罚,守法且在新闻宣传上表现出色者进行表彰。

③法律调控 中国至今尚无专门的新闻法、出版法和广播电视法,但已颁布了许多监管新闻传播的相关法规和规章。目前,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规规章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中有关新闻传播的条文;二是政府行政主管机关制定的监管新闻传媒的专门法规和其他法规中的相关条文;三是各地新闻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新闻传媒的规定与章程。在这三个层次的法规规章中,最重要的有《出版管理条例》(1997.2.1),《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7.5.1)。

上述法规中,关于监控管治新闻传媒的规定主要有:

a.新闻发布与新闻发布会方面,主要是对重大新闻发布和重大灾情、震情、疫情的发布做出规定;

b.新闻报道方面,主要是对外国和外国党的报道和评论、对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对国内突发事件和一般时事的客观 报道和评论做出规定,所有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均需接受审查,否则不能播发;

c.经营管理方面,要求新闻媒体按企业程序进行生产与经营,允许开展有条件的有偿服务,但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必须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并依法纳税。

④集团调控

中国新闻传媒受到各种社会集团的调控监管,这些社会集团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订阅、评议、撰文、评选、来信、表扬与批评等多种形式监督新闻传媒,对传媒与传播活动进行着软性的调控。近年来,各种民意测验和传媒调查层出不穷,明显已加大了集团调控的力度。

⑤行业调控

中国新闻传媒的行业调控是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各种新闻大奖评选、请受众评议等渠道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界先后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有偿新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为主题,不断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以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为代表的从全国到地方的各种评奖活动,不断提升广大记者编辑的思想品质、作风建设与技艺水平。许多新闻传媒公布监督电话,动员人民群众监督批评记者编辑的工作作风与道德水准。1991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第一个完整、全面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行业调控的重要准则。

(2)我国新闻调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纵观世界各国新闻传播调控的历史与现实。回顾新中国新闻传播调控的经验与问题,我国现阶段新闻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不断推动新闻传播调控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加强新闻传播调控法律体系建设。新闻传播调控有多种途径、多种手段,但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目前,我国实施新闻调控的行政法规已较完备,但尚无专门的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视法、新闻记者法等法律,也没有隐私权法、诽谤法等保护公民权利的专项法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成文法为特征、以法治为目标的国家,这显然是一大缺陷。执政党调控新闻传播媒介,除党纲党章外,也应设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社会集团和行业组织参与对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管理,也应有法律文件作为依据。新闻传播调控的法制化,是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国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完备的以维护公民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自由及防止和惩罚滥用新闻自由为宗旨,维权和调控并举的新闻传播行为法律体系。

②公正执法,加强对新闻传播调控的监督。新闻传播调控中出现的执法不公正和违法现象,提出了加强对新闻传播调控的监督的问题。对新闻传播的调控,必须逐步废除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暗箱作业‛以及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做法,坚持公开执法、公正执法。对新闻传播行为及新闻媒介经营行为的调控与处理,要完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相关的行政处理也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合情。对于被调控监管的一方即新闻媒介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法律应保证其有为自己申诉和辩护的权利,对于非法或不合理、不正当的调控处理,有提出反批评的权利。

③建立维护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权利的组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记协)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全国新闻工作者加强业务学习,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发展与国外新闻工作者的友好往来。它也应是新闻工作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今后应明确和充分发挥全国记协的此项功能。全国记协和地方记协可通过设立法律顾问团等机构,为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服务,引导新闻工作者,以避免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成立由法学界、新闻传播界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新闻评议会等机构,积极参与新闻官司的调处,以监督公正司法,确保新闻传播调控的合理与公平。

④加强法制意识,提高新闻传播调控的科学性。要提高新闻传播调控的科学性,调控者和被调控者必须不断地增强法治意识,一切经过法律,一切依据法律。对于广大新闻媒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来说,加强法制意识:

a要学习、熟悉和掌握同新闻传播行为与经营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行为行之有据,不误踩‚法律雷区‛;

b.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不能有丝毫‚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更不能有‚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小聪明‛;

c.要经常关注和研究其他媒介机构所涉及的‚新闻官司‛,从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警戒自己;

d.各新闻媒介机构应当设立法律顾问,请法律专家把关,并建立自我监控制度,以免‚新闻官司‛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可在平时守法的基础上,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国家对新闻传播的调控是必要的,其中的法律调控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调控。此外,新闻媒介机构和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是一切成功的社会调控的基础,也是新闻传播事业造福于人民、为亿万人民热忱服务的重要前提。

论述题:观点讨论: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以保证公开的舆论监督;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隐私权,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武大2007年)

答:对题中观点的讨论如下:

(1)知清权是指社会公众(即公民和法人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在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59号决议中,知情权被宣布为基本人权之一。一般来说,新闻知情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对于政府信息不要漏报重大新闻事件,这个包括政府的政策、政府关于社会大众利益的消息等;对于社会重大的事件要及时报道;对于受众提出的正当的信息要求和关于自身环境的信息应尽量满足;对报道的新闻事件要全面。童兵认为,新闻报道的全面性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意见事件的报道要完整,情节要详尽;

②要提供对这些现象纵向和横向的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分析; ③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报道要充分顾及各方面的情况。

(2)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对于隐私的含义有很多的表述,其一般含义就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其中包括个人习惯、爱好、家庭内幕等。判断一个事项是不是隐私,主要从似下几个方面人手:①是否为私人的内容;②权利人是否愿意让别人知道;③内容是否与公众利益相关;④权利主体是不是公众人物。

(3)公众知情权要求新闻单位要尽量报道社会信息,但是受众自身的隐私权又使受众在作为被报道者时要求新闻单位在报道自身时要千方百计保护自身的隐私权,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表现得很明显,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①受众获取信息的心理要求与被报道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讲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对于被报道者的私人信息是有好奇心的,很想知道被报道者的私人消息,而有的新闻媒体为了要抓住受众的眼球,也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心理,将被报道者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这也是引起新闻官司的主要问题。转型期的中国人在欣赏品位和评价机制上逐渐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从高层次需要转向低层次需要。在信仰缺失的真空状态下,相当一部分人低级趣味的猎奇心理越发强烈。一些媒体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不自觉地迎合了这种需要,损害了被报道人的隐私权。

②新闻在报道事件时,新闻事件的完整和真实等要求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反映为受众要知道整个事件的全貌以及要求有确切的地名或人名来加强自己对媒体的信任感和对新闻事件完整性的认识等,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些信息后,会侵犯被报道者的隐私,从而造成了新闻侵权。实际上这也是受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矛盾。(4)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很多媒体以信息多和新而获得了受众市场。如果媒体在隐私权的约束下无所作为而不满足受众的知情权,那么其很快就会就被市场所淘汰,没有受众会喜欢信息不新和内容与别的媒体雷同的媒体。同时,应该报道为受众所知的信息却没有报道出来,不但不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而且还会影响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如果媒体一味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那么其可能陷人新闻官司,严重的可能使媒体的信誉受到很大的损害,从而导致新闻媒体威信的下降,甚至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媒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报道隐私的时候要保证公众的利益不被侵犯。如果被报道者的隐私是与公众的利益紧密相关的,那么被报道者的隐私是可以被媒体报道的。喻国明对新闻媒体介入名人隐私是否涉嫌侵权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名人隐私与社会公众有无关系。喻国明说,名人有隐私权,这是他的权利。但名人是一个已经特定化的社会符号,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社会风气,因而就应当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舆论监督是公众知情权的延伸,是公众给媒体的权利,其监督行为必须与公众利益相关,否则就可能侵权。但是是否是名人并不是其隐私是否被报道的标准,如果普通人的隐私与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那么其也是可以被报道的。如果名人的隐私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那么其也是不能被报道的,所以喻国明指出,名人的住址、孩子姓名等都是名人的隐私,而又与公众没有关系,除非他本人愿意披露,否则就是不能公开的隐私。媒体报道惟一的标准就是其隐私是否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

②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要征求被报道者的意见。不管被报道者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如果他同意了媒体报道其隐私,那么在法律上媒体的行为就是受保护的。这也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实际上在西方,媒体在报道隐私的时候,新闻工作者要考虑到新闻报道后的影响,如果有侵犯被报道者隐私的可能,那么记者就要取得被报道者允许的证明,这样的证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被报道者直接表示允许报道的;另外一种是被报道者默许媒体报道的。不管是哪种形式,记者都要取得被报道者允许报道的‚证据‛,以免发生新闻官司的时候处于被动的地位。

③在非报道不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避免侵犯隐私的措施。如马赛克及编辑上的一些手段。在不曝露被报道者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也能将事实比较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总之,知情权和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处于矛盾的境地,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媒体报道惟一的标准就是其隐私是否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如果涉及公共利益,那么就应该报道以引导社会舆论,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减少或消除隐私曝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

论述题:试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武大2007年)

答:舆论是指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同或相近的人们对某一事件的一致态度。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1)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势头很好,在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新闻媒体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关注,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

①以批评性报道代替舆论监督,认为揭露、批评就是舆论监督。这是对舆论监督的一种片面理解。舆论监督是把舆论监督客体的行为及时地传递给舆论监督主体的知种过程,它既包括揭露、批评行为,也包括传播行为。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但不是目的。目前我国所面临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只有合理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才能取得监督实效。

②有些部门和领导舆论监督意识淡薄,有些更是不愿受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工作中仍有‚人治‛的烙印。有的部门和领导法律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对新闻舆论监督畏之如虎,一听到新闻舆论的批评,便‚老虎屁股摸不得,动辄对新闻单位横加指责,有的甚至使用行政手段进行打击报复。

③我国新闻媒体以‚机关报‛为主流,很多新闻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具有半官方性质,往往代表着或影响着某种较高权威的意见。舆论监督源于公民权利,使用的是公众权利,表达的是公众立场。新闻记者本身的采访应有严格的程序限制,而非理性的权力意识极易使一些新闻记者的评论失去客观,甚至会出现新闻记者利用媒体权力泄私愤的现象发生。一些新闻工作者过高地估计新闻媒体的作用,以新闻媒体的行为代替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甚至‚包打天下‛;还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片面追求时效性,缺乏深人细致的采访调查。

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亦应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守则。有的新闻工作者缺少自律意识,把监督权作为特权,动辄就把当事人的不满搬上报刊;有的新闻工作者为泄私愤或为私利,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非法干预正当的社会活动,把舆论监督变成生财的工具,大大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可信度。

⑤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化。这点在对司法部门的舆论监督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主要是通过判决之前对案件进行不适当地渲染和煽情造成社会舆论影响,使法院面临来自社会公众及各方的压力而不能自主公正判案。有的新闻记者由于不了解审判活动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找不到案件报道的法律要点,未就相关问题向法官调查了解情况,便发表文章,进行评论。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也是凭道德标准的理解,把法律事实视作一般事实,从而误导公众。

⑥舆论监督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把其载入宪法作为治国方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必然包括政治领域的法治化内容.其中包括舆论监督制化。自1980年以来,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和建议制定‚新闻法‛,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建设还不可能一步完善。再者,还由于不少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浓厚的‚人治‛传统。所以,只有健全有关新闻舆论的法律法规,新闻工作者的正当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不受侵犯,社会舆论监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针对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

①要把新闻舆论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惟其如此,才能为舆论监督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才能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做到有法可依,并在实践中完善这部法律,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②要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监督,为人民利益大胆仗义执言。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夯实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捕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然后把收集的情况加以整理、加工,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凡是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定团结及有利于使人们树立反腐必胜信心的事,新闻工作者都应责无旁贷地大胆去做;反之则要大胆反对、抵制;要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恪守新闻工作者的操守,树立高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③把握新闻导向,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较快,其工作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和原则,新闻舆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切忌借‚新闻舆论监督‛之名,搞人为‚轰动‛新闻‚炒作‛,甚至刊登和播放一些道听途说的虚假失实的报道,使受众对我国当前的形势产生错误的判断。

④采访和报道中要坚守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目前,由舆论监督引起的纠纷,有部分是由于事实不够准确造成的。因此,必须做到事实真实准确,这样才能使舆论监督真正起到作用。客观公正,也就是报道事实不带有任何偏见,特别是不要把记者的主观意图夹杂在报道之中,要坚持把报道事实同评价事实严格区分开。

⑤要给被监督者申辩的权利。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旦造成负面影响很难挽回。近年来,新闻媒体失实的报道较过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却很少见到更正。由于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很大,而被监督者在新闻媒体面前力量十分微弱,一旦出现失实,甚至事实被歪曲,他们如果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难免会采取消极抵制的方式。因此,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一旦出现失实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更正;在被监督者提出申辩时,应给予被监督者申辩的机会,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一篇:春分祝福语短信下一篇:清明节短信:请扬起生活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