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2024-07-08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通用7篇)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1

一、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

1.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交易的主要模式, 商务交易的主要载体为网站,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我国的农业网站逐渐兴起, 目前, 农业方面的网站达到了几千家之多, 网站涉及的功能和信息化服务也不断强化。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 尤为重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颁布相关政策, 明确提出, 支持行业领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子商务交易。依托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农村中心镇商贸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和中心村直营连锁店发展电子商务, 促进农产品有序合理流通, 解决农村市场买卖困难问题。“聚农E购”、“三农网”等就是安徽省为加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而增加的进行农产品与电商结合交易的平台。由于政府大力支持, 省内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发展卓越, 宽带、光缆覆盖了大部分城镇及乡县, 使农民足不出户也能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农产品电商交易等。此外根据农业发展自身特点, 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营造特定的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各方面基础设施, 联合互联网技术, 推广农业经济在各行业的应用。

2.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市场前景

近年来, 互联网快速普及、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电商渠道下沉的背景下, 我国农业电商快速发展, 并成为农民增收、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由当前安徽省对农业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政府重视力度来看, 预计农业电商将倾向以下趋势:随着网站的兴起, 农产品流通速度会加快, 农民收入会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与生产者素质较低的特点, 因此, 促进规模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至关重要;政府也将完善对农村物流网点建设, 物流技术不断成熟, 冷链物流有所发展, 这也可能成为未来的农业电商大规模应用的领域。而且缩短从农商到农户、农田到饭桌的距离,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二、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 缺乏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

省内农村主要消费群体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认知度不高, 这一方面会直接影响他们是否会使用信息技术, 查阅农业信息, 进行电商交易。网络设施对他们来说很陌生, 可能会无法全然相信电子商务。此外,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匮乏且条件相对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 农村的发展前景堪忧, 具有一定学历的精通电子商务的人才很少选择去农村发展, 造成农村电商人才严重缺失。

2. 农业用户互联网使用率低电子商务品牌安全性不高

有关资料显示, 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 就电脑的普及率而言, 发达国家是中国的50多倍, 虽然关于农业的信息网站有3000多家, 但与整个互联网运用主流不成比例, 平均占比不足全国十分之一, 涉及林、牧、农、副及渔业的网络消费群也仅占2.3%, 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最新农业市场信息及技术的家庭比率也甚少。另外, 互联网发展越来越迅速, 与之而来的网络诈骗、游戏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网络的信用度问题也在逐步挑战人们的极限, 安全系数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用户对电子商务的信任程度。农业电子商务的操作包括多种安全问题, 比如密码安全、账户安全、信息安全等。安徽省的农业电子商务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农业网站发展迅猛, 一些网络骗子借机诈骗, 给消费者进行网上活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甚至不敢进行网络交易。

3.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讲求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 线上宣传操作固然重要, 但是线下配送、服务等也不可缺少。由于城乡居民需求的变化, 特色的农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目前对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而言, 由于农户位置分散且偏远他们最多覆盖到县一级地区, 对于交通不甚便利的乡镇、偏远地区, 物流配送方面的服务就无法完成, 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4. 网站功能单一, 缺乏创新

近几年我省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的网站发展迅速, 以“聚农e购”网站为首的一众电子商务网站正在崛起, 信息涉及领域宽泛, 包含宣传、推广、供求信息等各方面的资源。但信息缺乏深度, 针对性不强, 且缺乏创新性和导向性分析, 不能给消费者以准备的引导和解读。另一个大的弊端就是这些网站大多都只能在线观看阅览, 无法进行线上交易, 没有彻底落实电子商务的主要价值, 即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方便快捷。因此, 安徽省的农业电商用户网站的内容和功能还有待改进。

三、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1. 鼓励创业者和企业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桐乡、海宁、天台等“电商百佳县”是电子商务与农村企业联合发展的成功范例, 城镇化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与当地电商积极竞争和不断革新息息相关, 一方面, 要求创业者和企业家积极搜索和探寻, 寻找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技术优势, 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客户;另一方面, 强化宣传, 培育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业电商企业, 对先进企业成功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建议, 城乡政府、企业等可通过不同措施, 鼓励和支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 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扩大市场

基础设施和市场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 首先可以通过向上级政府反应, 争取扶持资金、拉动其他企业赞助、村民集体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购置基础设施, 其次, 建立起覆盖面积大、有特色、有层次的农村信息网络和一条集交易、支付、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体系, 并对民营快递企业予以优惠和支持, 每年加大对“进村快递”服务的投资力度, 或予以补助, 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无法到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关于市场,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中强调, 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 让更多农业从业者和涉农企业加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行列中, 在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不断磨合, 逐步扩大农产品与电商相结合的市场, 为需求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3. 组织加强电商培训以及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主要致力于农民、农产品的交易, 就农村来说, 农民的文化和信息方面的素质还不满足农业电商交易的基本要求, 政府应联合教育机构制定完善的电商素质和人才培养方案, 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电商技能培训。做到让农民和电商能熟练的认识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电商交易。其次, 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 拉动高素质人才及电商专业人才进入农村的农业电商建设中来, 推动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更有效的发展。

4. 健全省内电商网站功能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系统

电商的规模化发展, 有效带动物流、储物、配送服务、宣传广告、咨询培训等地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健全省内农业电商网站的功能建设。首先, 强化现有的网站的信息服务化水平, 政府应配合省内的信息技术部门, 建立市级、县级、乡级三位一体的信息化资源分享体系, 加快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统计监管、分析预示系统, 实时公布最新的具有权威的农业资源信息。其次, 引进网上支付结算技术, 实现农产品交易电子支付, 实现供求双方无障碍交易。就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 应逐步优化农产品属性, 消费者完成网上支付之后, 可以随时派技术人员深入农产品种植产品, 就产品属性和质量问题提出统一标准, 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为农业电子商务能又快又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商务模式, 是以全球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系统为基础, 指导完成农产品从产地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过程。有效改进其发展中的矛盾, 利用信息化可以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所以要想发展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不仅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还要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引领省内农业电商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冉, 范生万, 王丘.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2]高城.安徽电商如何“换挡提速”[N].安徽日报, 2014.

[3]刘建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N].农民日报, 2014.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实践

1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背景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定位为农业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克强总理强调, 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 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汪洋副总理指出, 要加快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 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道路的表述, 其核心思想就是“生态、高效”。通过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笔者理解现代农业是个动态概念, 其方向就是生态农业。由此看来,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 就是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 生态农业作为一个产业, 其抓手是产业化经营, 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农业产业新阶段、升级版和新的着力点。综合归纳, 就是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 解决“两板挤压” (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压、成本地板抬升) 、“双灯限行” (红灯指资源环境约束, 黄灯指世贸组织设置的黄箱政策) 、“双增制约”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受到制约) 问题。

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基础上, 结合安徽实际, 安徽省农委率先提出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2015年10月16日, 在北京组织了专家论证会, 农业部、发改委和中科院等单位专家认为:安徽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 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对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定位, 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具体实践,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示范性。2015年12月17日, 农业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安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2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涵义

从理论上来说,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源自于生态农业经济管理学, 是一门交叉学科, 融合了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管理学 (农业管理学) 3门学科知识。给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下一个定义, 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生态系统原理为基础,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 以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为重点, 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 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形式。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有3层涵义:第一, 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 结合本地资源结构, 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第二, 是现代生态农业。突出现代的理念, 由自给的封闭小循环到外给的开放大循环, 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到现代社会化适度规模生产。第三, 是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来推进。农业产业要生态化, 生态农业要产业化, 用市场化的力量来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重点是通过品牌化引领、组织化联合、规模化经营, 引导企业开发优质优价的生态农产品, 推动农业产业经营与生态良性循环互动。

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 重点是打造“五链一体”, 即推进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 以集群化打造产业链;通过终端产品体现, 以品牌化打造价值链;把各类主体链接在一起, 以组织化打造主体链;推动系统、整体、协调发展, 以信息化打造创新链;促进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共赢化打造利益链。通过这“五个链条”来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3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模式

实践中,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品牌引领、循环利用和三产融合, 探索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1以品牌化运营打造产品生态圈

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全程可追溯体系。如祁门红茶, 从品牌标志上来说, 首先是一个区域公共品牌, 其次是企业品牌, 再次还是产品品牌。产品的内质如何, 要看是无公害的、绿色的, 还是有机的。通过对祁门红茶的品牌化运营, 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者相互联系、协同演变、有机融合, 形成了一个产品生态圈。

3.2以联合体组织打造企业生态圈

一个品牌产品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也就是说在产业链条上有若干个生产经营主体。目前, 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很快, 如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 形成全产业链?家庭农场、合作社希望通过与龙头企业的联合, 分享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利润, 龙头企业也希望获得稳定的、安全的农产品原料, 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相互之间联合与合作的需求强烈, 催生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笔者对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下了一个定义, 就是以促进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同一产业品牌为市场导向, 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 以契约形成要素、产业、利益的紧密连接, 集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联盟。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安徽不仅率先提出这个概念, 而且第一个在省级层面出台了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的意见和省级示范联合体评选标准。标准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聚合标准就是实现各主体间要素链接、产业链接和利益链接, 而外在协作标准则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3.3以复合式循环打造区域产业生态圈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3

自改革开放以来, 安徽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2006年农业产值是1990年的1.49倍, 是1998年的1.12倍。农民纯收入中来源于农业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1998年人均为853.2元, 2006年人均达到了1119.63元。但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传统增长方式, 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线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的特征。1998—2006年安徽省农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47%, 而化肥使用量及农药使用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8%、2.59%, 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通过比较这三项指标就可发现, 农业发展是采取掠夺性经营的方式, 长期采用类似的掠夺性经营方式使得农业土地及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严重破坏, 并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循环经济理念的出现无疑为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农业循环经济对缓解农业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 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他们所遵从的理论根源稍有区别。

李志强认为,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 减少废弃物的生产排放量, 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方杰提出,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姜保雨、宋亚洲、韩保年等一致认为,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楚永生将农业循环经济定义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 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 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目标等学者们的看法是相同的。

本人认为,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打破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也在于此。因而,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 其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安徽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 安徽省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农产品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实现的, 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高投入

在农业生产中过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农膜,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首先, 过量使用化肥。自1990年以来, 化肥使用量从144.54万吨增加到294.29万吨, 年平均增长率为4.54%, 同期, 耕地面积从4365497公顷减为4116941公顷, 年平均增长率为-0.37%。这十几年来, 耕地在减少, 但化肥使用量在增加, 单位耕地面积上化肥使用量以更大比例增加, 长期滥施化肥造成土壤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 使土壤酸化、板结, 养分供应不协调。

其次, 过量使用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农村居民对农药的科学使用量不甚了解, 错误地认为使用量越多越好。统计资料表明, 1990-2006年间, 农药使用总量从31500吨增加到95442吨, 增长了2倍多。在使用的农药中主要以杀虫剂为主, 其中高毒性有机磷农药占70%, 农药的过量使用污染了水、空气和土壤, 并且导致农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再次, 地膜的低回收率。通常, 使用地膜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 但广大农村地区地膜回收率低, 地膜滞留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 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 降低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阻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二) 农业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会对土壤、空气造成严重污染。除此之外, 农村居民所从事的其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也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第一,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机械化前, 牛、马、驴和骡等牲畜是农民的主要劳动工具, 猪、羊和鸡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此, 对牲畜和家禽的饲养形成一家一户的模式, 即未形成规模饲养, 也就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但在损失规模效益的同时, 这种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影响, 畜禽粪便对农民来说是宝贵的有机肥。机械化实现后, 由于农产品价格及畜禽饲料价格的上涨, 众多饲养大户的出现, 畜禽产品价格的下降等使得许多农户不再饲养牲畜和家禽。畜禽养殖规模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却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粪便的不合理处置, 污染了空气, 许多高浓度有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二, 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废物料, 诸如玉米秆、麦秆、稻草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 多数农户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和畜禽饲料, 就地焚烧现象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养畜禽的减少, 作物秸秆在农民心中的地位逐日下降。他们不再需要饲料, 用煤炭、煤气等作燃料, 出现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 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相关部门已颁布了禁令, 但一些地区的农户仍保持露天大量焚烧作物秸秆的习惯。

第三, 农产品生产加工带来的废弃物、废水、废气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 许多小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并且技术落后, 产生大量的超标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未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空气和水中,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查封这些违规的小企业, 监督其按照国家标准排放废水、废气。然而, 从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角度考虑, 其私人收益大于私人成本:VP>CP。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 其私人成本远远小于造成的社会成本:CP<CS;形成了外部不经济:CP<VP<CS。

(三) 农业资源的低利用

第一, 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多年来安徽省乃至我国农业生产采用粗放的经营方式, 农业资源高投入、低产出。按播种面积计算, 1998—2006年安徽省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呈增长趋势, 在1998年化肥使用量就已达到了29.635吨/平方公里,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但利用率仅为30%—40%。

第二, 水资源利用率低。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 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 大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 有些地方浪费高达60%—80%。

第三, 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利用率低。粪便可以与秸秆一起进行食用菌生产技术, 利用蔗渣、茶叶进行蚯蚓生产技术, 畜禽粪便的资源化、秸秆氨化技术, 将粪便类或秸秆物经过发酵后进行还田作为肥料使用, 是减轻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措施;利用农业有机物的沼气制造技术等。秸秆和稻草可以用来造纸, 也可以将其进行水解制成饲料酵母、木糖、木糖醇、糖醛等40多种化工产品, 这充分证明农作物的副产品用途多。而粪便和农作物副产品的闲置或不合理使用大大降低了其利用率。

由以上分析可发现, 这些问题都不符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生制约作用, 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农业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 呈现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并形成过量使用农业资源,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第二, 农业技术落后, 农业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一方面, 安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同时, 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 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 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 农业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吸纳副产品的数量有限, 以至于多数农户无法将其农业副产品转至企业加工成有用的资源。第三,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农村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综合素质偏低, 不能掌握科学种田的要领, 对新事物、新信息接受速度较慢。想当然地认为给农作物多浇水、多施肥、多使用农药就可以丰收, 而不顾农产品的质量, 更不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安徽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宣传工作, 宣扬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 以尽快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观念向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转变。

(二)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应用于农业, 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 加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特别是先进实用的生态 (或有机) 农业技术, 如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太阳能 (风能和水能) 利用技术、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农产品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等;开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农用回收技术、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等再生利用技术。

(三)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精准施肥等方法, 进一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达到减量化目的, 以减轻农业污染。

(四) 提高农业副产品的利用率。一方面, 实施秸秆还田工程,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 实施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 促进资源再利用。在此基础上, 探索发展有机农业, 推进清洁农业生产。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探究 篇4

1 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建议由安徽省农委牵头, 成立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各地市农委等单位参加的信息工作领导协调机构, 各单位分工负责,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县区农业部门做到“五有”, 即有专业的信息管理和工作机构, 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编制, 有必需的设备设施, 有专项工作经费, 有健全的服务网络[1]。当前应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安全管理制度、上网发布采编材料和审签制度、农业新闻工作者资质考核制度、工作业绩考核评比奖励制度、信息工作人员职称评聘制度等, 以促进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向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2 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据调查, 当前农民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的占76%左右, 通过电话获取信息的占50%左右, 以电脑和网络获取信息的仅占1%。可见充分利用传统信息通道十分重要, 在基层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电话和移动通讯等网络通道和设备, 是实现信息入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各市县每年要预算一定的投入经费, 保证相关机构和人员配备相应的设备, 完善乡镇服务网络。目前, 由于县级财政普遍困难, 建议省、市级多安排专项资金或项目投入到区县。积极引导和扶持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信息工作的投入, 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按照信息产业部提出的“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的目标[2], 促使各大通信运营企业做好农村通信普遍服务工作, 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网络通信支持和信息服务。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如合芜蚌地区建立信息农业的试验基地, 参照国际先进的信息化标准进行试验性示范建设, 再向农村、农民逐步推广, 要配置足够的专家、技术人员, 给农民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亲自示范, 务求让农民认识该项技术的价值, 并学会应用, 以增加收入。同时, 积极研制和开发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 加强市县农业信息网和乡镇信息站建设

当前应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S”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与农业生态技术集成, 以各种资源数据库为基础, 以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工具为平台[3], 面向农村、农民, 面向各级领导和农业科技人员, 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有关农作物生产、销售的专家系统和农村经济决策支持系统, 并把农业专家系统配置到市、乡、村, 直接面向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广大科技示范户、种养户, 引导其认识和应用该系统, 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依照合理布局, 发挥区域优势的要求, 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立基层公益性农业信息站, 延伸服务网络。基层信息站要达到“六个一”标准, 即1台电脑, 1条上网电话线, 1台打印机, 1名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 1块信息发布专栏, 1套完整的管理和服务制度。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 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 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 扩大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网络, 逐步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办好”。在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 可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项目的实施, 每年安排一定经费培训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在大专院校设立农业信息化专业, 加强对该类人才的教育, 以安徽省农科院带头, 推动全省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 逐步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队伍。

4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一是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二是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 提供农业宏观决策、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管理等不同层次的服务。三是建立全省的大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 各地方建立具有各自地方特色和资源区位优势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农业信息化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4], 他们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特别是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 应充分吸收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 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信息共享, 结合安徽省特点开辟一条适合自己又颇具特色的农业信息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赵琦.试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利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9) :6-7.

[2]王淑芹, 丁玲, 段建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探析[J].现代化农业, 2009 (9) :36-37.

[3]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 2009 (1) :61-63.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5

1 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1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

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 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坚持“一个稳定增长, 两个加快发展”的战略, 不断加大农业投入,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 由表1可知: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19.1:39.1:41.6调整为2012年的12.7:54.6:32.7。其中, 第一产业即农业所占的比重稳定下降。但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第一产业明显偏重。

注:“构成 (%) ”为各产业生产总值占安徽省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2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2003-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研究(见表2),不难发现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变动存在着以下特点:

1.2.1 狭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所占比重缓慢增加,由2003年的50.

41%上升到2011年的52.48%,始终占据安徽省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尽管安徽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努力把降低种植业比重放在首位,把提高林牧渔业的比重作为调整方向,但收效甚微。

1.2.2 产值居于第二位的牧业,是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但是从2003年以来有所下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因此,安徽省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1.2.3 2011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虽然较2003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总体发展缓慢。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农业产业高度化的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而且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这点来看,安徽省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远跟不上时代要求。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 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虽已取得部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安徽地处气候南北过渡带,在地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和平原,气候和地形上的多样性导致了安徽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区域农业资源的差异,也固然要求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之实行差别化战略,但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我省如粮食、畜禽等主导产品发展较快,但区域性特色产品发展较慢,地区间的产业过于趋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现象依然存在。

2.2 缺乏规模经营,科技含量低,生态环境遭破坏

在安徽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目前还普遍存在规模缺陷,除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以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比例偏低,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一些企业加工的基本属于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难以推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同时,农业生产中粗放式经营依然严重,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填塘改田、围湖造田、农药使用过量等现象,忽视了生态效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落后

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缺乏规划,存在布局不合理、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问题。此外,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难以有效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社会化服务也较落后。各政府部门缺乏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所给予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政策意见和措施;能够直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规模小、数量少,而且服务内容欠丰富、服务手段落后。

3 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调整的对策建议

3.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安徽省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首先要重点搞好“龙头”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其农业优势,努力在农副产品、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增值上及绿色产品上下功夫,力争在全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复合型经营实体。其次,要寻找一个适合本省发展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主要的形式包括:龙头企业牵动型(公司+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型(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就目前安徽省自身情况来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最适合安徽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在于能较好的协调各利益之间的关系,适应目前市场和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

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是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其次应在安徽省相对丰富的农业技术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培养一支懂技术、有文化、善管理的农业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并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教育培训。

3.3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安徽省地处全国中部,承东接西,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区位等诸多优势,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安徽省应依托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加快培育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把握农产品消费的总体趋势。同时,应尽快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这将成为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忠明.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06)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调查总队编.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6

1.1 研究的背景

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 安徽省传统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全国各农业省份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所带来的便利, 应对现代农业所带来的挑战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现代农业理念成为了各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共同选择。从2005起, 每年政府的一号文件都会涉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家战略的安排也是基层农业发展增产增收的实际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得益于高科技现代化生产带来的高产出率和高经济回报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可耕种土地面积严重受限的人口大国来说, 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改造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发展模式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地区农业基础, 而且也要考虑到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因此, 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顶层的制度设计, 遵从科学规律, 同时还必须和国家的政策相结合, 从而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本研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 提出了安徽省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2 相关理论综述

根据朱莉在《现代农业》[1]中的定义, 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应用现代的经营方法理论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朱启臻[2]在文章中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他的研究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包括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和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 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也应当基于这一基础。刘喜波[3]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表明,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设计上要将区域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需求视为动态变化的系统统筹规划。柳金平[4]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研究给出了东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概思路, 那就是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 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柳百萍[5]等学者的研究认为, 安徽省在农业发展上的主要劣势在于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在具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设计上, 刘云[6]、安源[7]等作者分别从青岛和成都郫县的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案。这些研究都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1 安徽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4年版) 》[8]中的数据, 安徽省土地面积13.9万km2, 其中耕地面积约422万hm2。总人口6300多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占80%。安徽作为农业大省, 农业资源丰富, 农产品占经济比重较大。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 安徽省从2008年就专门设置了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关专家组成的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来从宏观上指导工作。省农业委员会积极设立铜陵市、埇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开展现代农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安徽省还组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铜陵现代农业技术学校等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补充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

截至2014年底, 安徽省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90个, 居全国第6位;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89万个;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72万个。全省农业产业联合体已发展到147个, 覆盖粮食、畜牧、特色种植等产业。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的确存在着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 但是这些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 要强调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路径。从这一角度出发, 目前安徽省应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着力解决以下3个问题:

3.2.1 安徽省农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 信息的传播速度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安徽省也对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由于2003年10月份爆发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自2004年3月起, 安徽省在17个市62个县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并通过审批制来对农业食品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管。安徽省还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直接对口监管食品安全。即便如此, 2009年初依然出现了“吉祥蛋挞”事件[9]。在2015年的安全监督抽检中, 还有花椒、凤翅、核桃仁食品等被发现质量不合格[10]。这些事件最终不仅导致了当事企业停业整改, 经营受损, 更为严重的是, 事件还使消费者对安徽的食品安全的信任蒙受了损失。如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安徽省农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选择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3.2.2 安徽省适应发展现代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不足

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 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作为信息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执行者, 人的要素也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安徽省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目前安徽省所面临的难题是对农民的培训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现代职业农民的大量需求。据有关数据显示[11], 2014年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7万人, 认定3203人, 2015年全省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380人, 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9360人, 专业技能型1500人, 专业服务型1520人。与之相比, 安徽省农村人口在5000万左右, 其中, 每年通过传统渠道培训农民约1800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储备不足以及培训制度的缺失依然是安徽省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

3.2.3 安徽省发展信息化农业的经验不足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划分, 目前安徽的现代农业发展尚处于农业电气化阶段, 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完成农业电气化的工作。从全国层面来看着手开展农业数据化工作的省份也屈指可数。对于安徽省有关部门来说, 如何开展农业数据化的改造工作、通过农业数据化为将来农业智能化打好基础都是在设计本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安徽省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4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改造, 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相关工作:

4.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加强食品行业自主规制

完善食品安全体系要从加强监管和自律2个方面着手。在监管方面, 既要发挥现有监管措施的优势也要改善现有监管体系的弊端。因此要在现在由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审批加专职机构对口监管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 减少监管制度上的漏洞和缺位, 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机制, 简化举报流程;在行业自律方面, 引导组织成立各个大的食品行业的行业协会, 督促行业协会着力制定食品质量标准, 增强从业者食品安全观念, 建立行业内自检自查机制。最终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管齐下的治理体系来保证安徽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

4.2 建立多层次职业农民教育体系,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由于经费和人员限制,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难以单纯完全通过组织培训或学历教育的方式来完成。这就要求安徽省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具体来说, 要保证和加大现有教育投入, 在公办职业学校、公办高校的学历教育上给予一定的学费、就业优惠政策, 吸引优秀生源从事现代农业学习和工作, 同时要继续在传统农业基础较好、农民自身素质较高的地区开展集中短期培训活动, 在政府的财政资金单列预算保证实施效果;可以将部分民营教育资源重新利用起来, 通过学费补贴等形式鼓励和促进民营涉农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对现有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 补充公办职业农民教育力量的不足。

4.3 加大农业信息化研究力度, 做好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

如前文所述, 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的保障, 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针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 安徽省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研究, 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在某些信息化基础较好、从业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如铜陵市、埇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等开展信息化农业试点建设工作, 真正通过让农民增产增收来体现信息化农业的优越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完成自主信息化农业改造, 帮助不具有现代化改造基础的地区加快完成信息化改造基础的建设工作。

摘要:安徽省作为华东农业大省, 其传统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现代农业理念成为了安徽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很好选择。但是, 在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 不得不考虑的就是现代职业农民发展的问题。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顶层的制度设计, 遵从科学规律, 同时还必须和国家的政策相结合, 配合国家有关政策, 才能最终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本研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徽省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模式,安徽农业,农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朱莉, 吴道军, 王天维.现代农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04.

[2]朱启臻.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J].前线, 2015 (02) :25-27.

[3]刘喜波.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4]柳金平.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5]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0) :17-20, 110.

[6]刘云.成都郫县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5.

[7]安源.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8]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 (2014年版) [G].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9].新安晚报 (电子版) [EB/OL].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xawb/20150318/article_3267060.shtml, 2015-7-8.

[10]凤凰资讯[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0708/44126441_0.shtml, 2015-7-8.

[11]安徽省农委[EB/OL].http://www.ahny.gov.cn/detail.asp?id={DE9BC90D-93AE-49E7-9908-A4967360BF22}, 2015-7-8.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 篇7

农业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

美国和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其结果发送到各级监测站,进入信息融合与决策系统,实现大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我国主要将GPS定位技术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定位与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传输;利用GIS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等。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精细管理

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大田粮食作物种植精准作业、设施农业环境监测和灌溉施肥控制、果园生产不同尺度的信息采集和灌溉控制、畜禽水产精细化养殖监测网络和精细养殖等方面应用广泛。我国在设施农业环境数据采集、发布,以及根据此进行的生产调控等设施农业生产方面;在果园监测、水肥控制、节水灌溉自动化等果园精准管理方面;在养殖环境监控、健康养殖等畜禽水产养殖等方面研发了一批管理系统,且应用成效显著。

农产品安全溯源

国外发达国家物联网在动物个体编号识别、农产品包装标志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方面应用广泛。我国开展了以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为目标的溯源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研发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监管技术。

安徽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重大意义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近海邻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适宜生产粮食、棉花、蔬菜、水果及特色作物等,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区。特别是沿江地区和皖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好,蕴藏着农产品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因为临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近年来对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发展安徽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供了便利。“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时期,安徽农业要紧跟长三角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的精准管理。发展智慧农业,就需要把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徽省的设施农业、农产品物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多个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1,2]。

农业物联网是目前发展安徽现代农业的最有效手段,是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实现信息时代的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使物联网技术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使安徽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体制机制支持,必须举全省之力,建立健全支持农业物联网发展的长效机制。

安徽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物联网最早源于欧美发达国家,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的战略设想,也使得物联网成为发展的热点。不久,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写入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再一次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有利机遇,率先探索“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典型示范”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模式。2011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全面分析中国及安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农业物联网建设。首先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农业物联网工程试点方案,然后启动了首批13个试验示范县,其中5个县为重点试验示范县,接着又初步搭建了省级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并组建了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院[3]。

从一年多的试验示范情况看,农业物联网项目对提升安徽省部分地区或部分项目的智能化水平有明显效果。目前,安徽省物联网在局部地区或具体项目上基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对区域进行监测,提升农业的决策水平。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土壤养分、墒情情况、苗情情况、病虫情况、灾情情况等进行监测,可实现准确感知、及时反馈,为作物选择和耕种方式提供指导,提升农业决策指挥水平。如2012年年初,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滁州市定远县等地安装的苗情监测系统,及时传递小麦禾苗受灾和生长情况,对“抗旱保苗”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粮情信息监测,有步骤地推进省级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为监管部门科学决策保护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数据,可以实现对部分地区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生产的远程监控和调度。

对大棚和养殖等区域进行监控,提升自动化管理与控制水平。在农业大棚温室和养殖区的监控,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通过连续监测土壤湿度等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多点同时滴灌补水,还可以通过设施农业和物联网技术结合,自动调控农作物生长。在温室大棚能利用红外线传感技术,感应CO2和光照等,进而自动调节大棚内的通风和遮光设施,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如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蔬菜大棚内,一个个电子探头把大棚里蔬菜的生产状况同步传递到控制室里的电视屏幕上,可以查到每个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适时数据信息。生产者可以通过适时监控了解到蔬菜大棚内的情况,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上系统随时了解到这个基地的蔬菜种植情况。对农业养殖区的监控,可以依托传感监测数据,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养殖,还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养殖的盲目性也会大大降低。如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养殖大户河蟹养殖环境在线监测子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水域的溶解氧、p H值、亚硝酸盐、氨氮浓度等8个指标转换为智能化信息,养殖户得到传感监测数据后,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河蟹生产。

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立,提升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安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加大对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整个流程的监管,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保障农产品安全。如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对草莓基地推广建立的精细化园区传感网管控系统,利用温度、湿度、气敏、光照等多种传感器,并对草莓生长过程、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算,实现全程数据化管控,保证草莓“绿色环保、有机生产”。另外,通过张贴食品追溯标签,使用二维码溯源技术,使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信息,确保食品安全。基于安徽省农超对接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立了对部分有机蔬菜基地的有效管控和农产品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少量的“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机农产品配送服务。再如,合肥正在建设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以建设市级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以屠宰、批发、零售为重点环节,以完善追溯信息链条为重点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到购销台账、结算的电子化,实现肉菜流通追溯的基本功能,做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增产增效。目前,安徽省内的多个农产品蔬菜基地,以物联网技术连接方式,有效监控设施农业作物的生长环境,优化投入,实现高产、优质,不仅保证农产品安全和可追溯,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营户的收入,给有机蔬菜基地的农民带来实惠。又如,安庆市宿松县水产养殖管控与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对水产养殖的智能监控系统,具有数据实时自动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警预报功能,可实现对养殖池水质的自动调节,实现饲喂、加氧等环节自动化、精准化控制,减少了用工量,提高了成活率,还有效改善水产品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净收益。

农业物联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是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全省各地一年多的实践情况看,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推动下,农业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物联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重点在智能温室大棚、智能畜禽养殖业、智能水产养殖业、智能露地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的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示范,尤其在政策扶持、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人才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农业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目前,由于物联网还是新兴事物,其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中的推广应用仍面临着诸多障碍。

对农业物联网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对农业物联网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主要是对安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足。“十二五”时期安徽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加速现代化建设,而安徽现代化建设又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安徽历来都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输出省,农业现代化既是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中央政府对安徽省的要求。其次,是对物联网技术在安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作用的认识不足。发展农业物联网,对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节能环保,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政策法规缺失。由于农业物联网不仅需要多种复杂的信息技术,还涉及各行各业、产业链的多线交叉,其发展缺乏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与支持。因此,应制定出适合农业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另外,针对复杂的物联网应用,政策和法规还需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调性,以保证其正常、有序发展。

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物联网的建设,首先依赖大量的传感器以监测、传输数据,但由于农业应用对象复杂、获取信息广泛,这类传感器的标准是否统一、采集的信息是否可以标准化应用,都成为影响农业物联网应用成败的重要因素。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家。但现有标准还很零散、缺失和不统一,标准制定与市场应用结合不够,导致物联网市场分割,制造和服务成本偏高,这已成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物联网的标准化将成为占领物联网制高点关键之一。总的说来,在农业物联网标准化方面,全球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目前,我国虽有很多传感器、传感网、RFID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都在积极参与建立物联网标准,但由于对物联网本身的认识还不统一,有些还停留在战略性粗线条层面,物联网标准制定进程缓慢。

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关键产品设备及集成体系成熟度较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难度较大。在农业信息传感方面,缺乏国产的、价格低的、运行稳定的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还要朝小型化、精确化、灵敏化发展。在农业智能化决策支持方面,有关农作物、畜禽生长数字化模型大都没有建立,使计算机分析缺乏参照,控制系统的技术参数单一。在农业自动化控制设备方面,对水、气、温、光、肥等环境因素远程调控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

对农业物联网企业的政策扶持不够。农业物联网应用复杂,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具有较强自生能力的农业物联网运营模式。政府对具有农业物联网示范作用的企业扶持不足,尚未设立财政出资的支持重点技术研发、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广的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基金。亟需加快制订包括财税、采购、金融、投资、信贷、重大项目建设等一揽子政策支撑体系,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逐步形成成熟的农业物联网市场化盈利模式。

发展安徽农业物联网的对策

建立安徽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指导和协调委员会

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涉及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信息化技术、质量标准、市场渠道创新等诸多方面,触及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卫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厅、财政厅、公安厅、农业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广播电影电视局等部门的管理范围,同时也需要这些政府部门参与合作,协同统筹。因此,有必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安徽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指导和协调委员会。各个部门一起出力,共同为安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形成合力,使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在这个委员会之下,需要设立专家顾问组,聘请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3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为顾问,为寻找发展机遇,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出谋献策。

组织制订农业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

目前,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仍在探索中发展,安徽发展农业物联网产业更需要有战略规划。从物联网在农业应用领域来说,是先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安全监管的物联网呢?还是相反呢?从安徽省情来说,是在某些地区先示范先发展呢?还是在全省各地同时示范和发展?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部署了3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一是北京市围绕蔬菜安全生产方面应用示范;二是黑龙江省开展粮食生产物联网应用,重点解决大规模集团化环境下物联网应用基础模式;三是江苏省重点围绕畜牧业、养殖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安徽省怎样能后来者居上,应用示范优先做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回答。

财政有计划支持农业物联网产业需求的发展

农业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进行推进,各个省都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从国内现实情况看,农业物联网市场需求因成本问题显得不足,需要政府财政支持来培育。农业物联网企业多年实践活动的经验证明,最近几年物联网最适合农业应用的领域,重点集中在设施农业,这主要是由于设施农业经济价值较高,而且具有可控性,容易形成一个物联网闭环的概念,因此在设施农业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现在各级财政部门支持农村搞设施农业的地方不少,今后需要把建设设施农业和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相结合来支持。设施种植方面,比如蔬菜、瓜果、苗木;设施养殖方面,比如养鱼、畜禽类动物养殖都可以和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相结合。

招商引资鼓励农业物联网企业来皖建立生产基地

安徽省在大力培育农业物联网市场需求的同时,要不适时机招引农业物联网企业来皖建立生产基地。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需要在若干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立农业物联网产业园。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传感设备、传输网络、应用服务3个方面的内容。在传感设备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从农作物的育苗、生产、收获一直到储藏,传感器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各种不同应用目标的农用传感器。为此,安徽省在上述方面需要高度关注。

积极支持和培育农业物联网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

目前,安徽省已有农业物联网龙头企业,并且在国内负有盛名。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坤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系统集成,现今已经成为国内农业物联网领军企业之一,是国家农业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工作组发起单位和牵头单位。

朗坤公司是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农业物联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承担单位。依托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启动的“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工程”与“安徽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程提供理论研究、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技术支撑,先期启动13个试验示范县和5个重点试验示范县提供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在大宗作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茶叶)、畜禽水产精细化养殖及设施农业等生产领域进行物联网技术转化与示范应用,并率先在大宗作物主产区、芜湖大浦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合肥市三十岗设施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建立了近2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培育农业物联网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关键是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农业物联网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不断创新标准是新兴产业扩展的需要。朗坤公司过去承担安徽省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农业物联网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在传感器物理接口、数据接口两项国家标准任务基础上,开发出传感器接口标准测试认证平台,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标准化传感器接口模块与异构网络接口中间件、手持式数据采集智能终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屠宰监管系统两大面向食品安全领域内的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系统。这种企业是安徽农业物联网产业中的优势企业,需要省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物联网发展大趋势,阐述了安徽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重大意义,详细介绍了安徽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了农业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发展安徽农业物联网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安徽

参考文献

[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1-11-28].http://www.gov.cn/zwgk/2012-02/14/content_2065999.htm.

[2]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12-07].http://www.moa.gov.cn/ztzl/sewgh/sew/.

上一篇:人力课程资源下一篇:五星级度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