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地区

2024-09-14

安徽省淮北地区(精选11篇)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1

摘要:干旱灾害是安徽省淮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征和干旱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气象干旱指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和连续无雨日数)、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水文干旱指标(地下水埋深)建立了干旱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确定了各指标对应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不同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划分标准。最后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份的干旱状况进行评判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能够真实地反映区域干旱状况,弥补了单一干旱指标评价的不足。

关键词: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干旱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

干旱灾害是安徽省淮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涉及范围广、历时长、发生频率高,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和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气象学会[1]在总结各种干旱定义的基础上将干旱分为四种类型: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这四种干旱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亦存在区别,各种类型干旱具有各自特征。其中气象干旱是一种纯粹的气候异常现象,而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更多的是强调干旱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通常气象干旱发生更为频繁,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2]。

干旱的程度用干旱指标来表达,干旱指标是描述旱情的一种量化表达方式,是监测、评价和研究干旱发生、发展的基础[3,4,5,6,7],要准确地对干旱做出评价预测,必须选择恰当的干旱指标。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应用的干旱指标近60种,几乎涵盖了影响干旱因素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各地水文、气象、农业等条件存在差异,同一指标在不同地区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是不同的,并且没有一种指标可以用来描述多种类型的干旱,因此在评价某一区域旱情时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或者应用效果较好的干旱指标建立干旱评价指标体系,来弥补单一干旱指标评价的不足。本文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开展干旱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了气象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和农业干旱指标建立了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干旱等级标准,并对典型干旱年进行评判分析。

1 区域干旱特点

安徽淮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东经114°55′~118°10′和北纬32°25′~34°35′之间,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27个县(市郊区),总面积37 421 km2,现有耕地面积213万hm2,是安徽省乃至淮河流域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4年中,安徽省淮北地区共发生旱灾38次,其中特大干旱7次,严重干旱10次,中度干旱10次,轻度干旱11次。安徽省淮北地区西部平均每2.5~3年就有一次夏旱或冬旱,东部平均每2.5~3年就有一次冬春旱或秋旱[8]。农业干旱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干旱类型有春旱、夏旱、秋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秋同旱、春夏秋连旱7种,该地区平均每2.5~3年就有一次夏旱或秋旱,或冬春连旱。20世纪90年代以前,旱灾主要表现为农业干旱,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干旱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且旱灾呈现频次加快、损失加重的变化趋势,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概括为:①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少的时段往往发生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②河道淤积严重、缺少规模大的蓄水工程,造成了汛期雨洪资源浪费;③地表水体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性缺水;④水资源开发过度,地下水位下降严重;⑤现有的抗旱措施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干旱评价指标体系

2.1 资料的选取

本次研究共选取安徽省淮北地区7个雨量站点1961-2009年共4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3个水面蒸发站点1964-2009年共46的逐日水面蒸发资料、3个墒情监测站点2005-2009年共5年资料(其中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土壤墒情时间系列为1986-2009年)、10个地下水埋深监测站点1977-2009年共33年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2 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成因和以往研究成果分析,选取了气象干旱指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和连续无雨日数)、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水文干旱指标(地下水埋深)建立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干旱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改变了单一依据某一干旱指标来判断干旱状况的不足。

本次研究参考《气象干旱等级》[9]和《旱情等级标准》[10],将干旱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4个等级。按照旱情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春旱(3-5月),夏旱(6-8月),秋旱(9-11月)、冬旱(12月-次年2月)。

(1)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是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降水量相比的百分比,表示某一评定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降水量的偏离程度[11],正值表示比常年值偏多的百分数,负值表示比常年偏少的百分数。该指标主要关注某一时段降水总量,而不关注降水量在这一时段内的分配过程。该方法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其应用十分普遍,我国国家级、各省市和地区级气象台站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来评价其干旱状况。缺点是一方面该指标只考虑降水量,未考虑蒸发和下垫面状况,不能准确表达出干旱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方法实质上暗含着将降水量当做正态分布来考虑,而实际上多年平均值一般并不是降水量长期序列的中位数,由于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差异,不同地区降水量偏离正常值的距离大小是难以相互比较的。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DP为计算期内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为计算期内降水量,mm;undefined为计算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mm。

(2)降水排频。

一次旱情发生后,人们习惯用历史上同期曾经发生的严重旱灾作比较。因此,对于干旱期间的降水频率,即旱灾重现期,便成为分析旱情严重程度的又一个尺度。

undefined

式中:P为经验频率,%;m为排列序号;n为年数;N为重现期。

降水排频通常采用某一范围的降水量频率相应的降水量作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中度干旱和特大干旱的范围。对1961-2009年49年长系列降水资料进行排频分析,将频率60%~75%的年份对应轻度干旱年,频率75%~90%的年份对应中度干旱年,频率90%~95%的年份对应严重干旱年,频率大于95%的年份对应特大干旱年。

(3)连续无雨日数。

连续无雨日数指某一时段内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是监测干旱的常用指标,尽管是一个绝对指标,但是直观性强,容易操作,在旱情评价中经常使用。无雨日数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反映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的程度和持续干旱持续的时间,连续无雨日数越长,干旱越严重。连续无雨日数并不受某一时段内的降水总量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日有效降雨量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受降水量分配过程的影响[12]。

采用连续无雨日数评价旱情时,考虑到不同季节气候以及作物需水量的差异性,通过分析计算,对判断日雨量是否为有效降雨的规定如下:在春季和秋季,日雨量小于3 mm的视为无有效降雨,该日即视为无雨日;在夏季,日雨量小于5 mm的将视为无有效降雨,该日即视为无雨日;在冬季,日雨量小于1 mm的将视为无有效降雨,该日即视为无雨日。

(4)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墒情是指田间作物根系层土壤的湿度状况,是判定点上农业旱情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已经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土壤墒情评估农业旱情。由于不同质地的土壤保墒性能不同,为使评价指标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可采用土壤相对湿度作为评价指标。土壤相对湿度是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比值。土壤相对湿度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W为土壤相对湿度;θ为土壤平均重量含水量,%;Fc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5)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埋深可以实时反映地下水的变化过程,当遇到大旱时,由于浅层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和人工开采量的加大,浅层地下水位会下降;当遇到大涝时,由于地表水体补给浅层地下水和人工开采减少,浅层地下水位会上升。地下水埋深是反映地下水多少的指标,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干旱的程度。地下水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域旱情状况,因此本次研究选取这一指标。

2.3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的确定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和地下水埋深采用频率分析法来确定干旱等级划分标准,降水排频和土壤相对湿度通过数据分析和野外试验确定干旱等级划分标准。频率分析法指的是在计算干旱指标值的基础上,对指标值排频,选择固定频率对应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干旱指标值作为临界值,然后通过与历史干旱年资料对比分析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得出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等级标准,详见表1。

3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的评判与分析

本文选取了5个干旱指标建立干旱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如何将这些单指标的分析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并且各个指标侧重点不同,结果也不同。如果采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法,则会忽略各个指标的重点,不能体现各个指标

的干旱评判结果中的贡献率;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无成熟的方法。本文采用频次法,以发生频次高的干旱等级作为最后的综合分析结果。采用上述建立起来的干旱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份分别进行评价与分析,评判结果详见表2。

注:指标一、二、三、四、五分别代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连续无雨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和地下水埋深;等级0、1、2、3、4分别代表不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表示缺少实测资料。

选用了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和连续无雨日数3个气象干旱指标,这3个指标都采用降水量来计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资料容易获取。但是彼此相互独立,计算方法不同,各自考虑的重点也不同,评价结果也不完全相同,具体为:

(1)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关注的都是时段降水总量,但是计算方法不一样,评价结果不完全相同,如1978年冬旱、1994年春旱和冬旱,原因在于降水排频采用固定频率作为评判依据,是依据时段降水量在长系列降水量中的频率进行判断的;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是降水量偏离多年平均降水量距离的大小,并不是降水量偏离多年平均降水量值的出现频率。

(2)连续无雨日数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不同,评价结果也存在不同,如1978年的春旱,2000年春旱、2001年秋旱。因为连续无雨日数不受时段降水总量的影响,而是与日有效降水量有关,当日有效降水量小于日最大蒸发量,视为无雨日。某一时段的降水总量较大,但是过程分配不均,连续无雨日数可能会大;但是某一时段降水总量不大,但是分配过程均匀,连续无雨日数可能会小。

由表2可知,不同指标从不同角度评判干旱等级的结果不尽一致。通常严重干旱程度以上的干旱年份,各指标的评判结果较为一致,如1966年夏旱、秋旱,1978年夏旱,1994年夏旱,2001年春旱、夏旱。对某些类型和等级的干旱。各指标的评判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各指标考虑的侧重点的差异。如2000年的夏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的评价结果为不旱,而其他3个指标评价结果为轻度干旱,主要是因为该时段降水总量较多,但是分配过程不均匀。1988年的夏旱,连续无雨日数评价结果为轻旱,其他4个指标评价结果为中度干旱,因为该时段降水总量偏少,但是降水次数偏多,并且发生次水量大于有效降水量事件的时间间隔小于中度干旱。

综上所述,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主要关注某一时段降水总量,而不关注降水量在这一时段内的分配过程;与之相反,连续无雨日数并不受某一时段内降水总量影响,而取决于日有效降水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受降水量分配过程的影响;土壤相对湿度既要考虑降水总量,又要考虑某一时段内降水量的分配情况,同时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灌溉等;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受降水、人工开采等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地下水埋深从1977年到2009年处于下降的过程,因此用多年地下水位分析出的地下水埋深干旱指标在评价以往旱情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基本上能反映干旱的状况。总的来说,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连续无雨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和地下水埋深建立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标准基本上能够反映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的实际状况,应用效果较理想。

4 结 语

本文针对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干旱特点和旱灾成因,选取了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连续无雨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和地下水埋深建立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对应不同干旱等级的划分标准,并将其与典型干旱年份进行对比修正。采用上述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结果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份进行评判分析,结果基本能够反映该地区干旱的真实状况,如1966年夏旱、秋旱,1978年夏旱,1994年夏旱,2001年春旱、夏旱等。但是各指标的评价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原因在于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关注的重点不同,具体原因如下:

(1)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主要关注某一时段降水总量,而不关注降水量在这一时段内的分配过程,并且两者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2)连续无雨日数并不受某一时段内降水总量影响,而取决于日有效降水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受降水量分配过程的影响。

(3)土壤相对湿度既要考虑降水总量,又要考虑某一时段内降水量的分配情况,同时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灌溉等。

(4)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受降水、人工开采等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干旱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目前关于干旱指标的研究很多,但是各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旱指标应该选取合适的时间尺度,可以定量评估大范围、长时间持续的干旱,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要全面、客观、真实评价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干旱状况,还必须从各种类型干旱角度考虑,进一步开展干旱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1]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Meteorological drought~Policystatement[J].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7,78:847-849.

[2]喻朝庆.国际干旱管理进展简述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2009,7(2):312-319.

[3]王晓红,胡铁松,吴凤燕.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4-6.

[4]李星敏,杨文峰,杨小丽.干旱指标在山西省应用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沙漠,2009,29(2):342-347.

[5]张波,陈润,张宇.旱情评价综合指标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9,25(1):21-24.

[6]王劲松,郭江勇,周跃武,等.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地理,2007,30(1):60-65.

[7]冯平,李绍飞,王仲珏.干旱识别与分析指标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13-15.

[8]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抗旱规划[R].2011.

[9]阿帕尔,叶尔克将,阿斯马.昌吉市气候干旱指标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6(3):22-25.

[10]国家气候中心等.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SL-424-2008,旱情等级标准[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2]吴凤燕,关洪林,翟丽妮,等.湖北省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研究[C]∥干旱与洪涝灾害防治理念与对策,2010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2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

中共安徽省淮北市委组织部

2009年10月

淮北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居淮海经济区腹地。1960年随国家大规模开发闸河煤田建市,现辖一县三区、18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212万, 其中城镇人口90万。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190个基层党委、519个党总支、445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6127名。

2008年6月份以来,根据省委组织部试点要求,淮北市将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作为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摆上位置,克服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的困难,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严把工作质量,加强工作调度,经过全市各级党组织四个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省委组织部交办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69个基层建库单位已全部建立了信息库,信息库覆盖到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信息库工作运行顺利,其服务效能日益体现出来。

一、强化领导,切实把信息库建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1淮北市把信息库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克服重重困难,在组织领导、人员配备、资金设备等方面全力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淮北市将信息库建设列入组织工作的重点来研究部署,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并向市委进行汇报,市委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试点,为全省开展信息库建设积累经验。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反馈检查、整理汇总四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根据党组织和党员数量,以县区、企业集团所辖的二级党委为基本建库单位,合理设置建库规模和大小。三是建立责任体系。建立三级责任人制度,建库单位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组工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基层支部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全市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二、强化措施,确保信息库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信息库建设涉及面广,标准较高。我们工作中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统一标准。一是统一配置要求,确保设施配备到位。启动之前,在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对硬件配备统一提出要求。各基层建库党委专门划拨专项资金,配齐配全办公设备,抽调精干力量进行建库。全市共投入70多万元用于建库设施配备,基本做到办公场所跟得上、硬件环境有保障。二是统一进行培训,确保学习培训到位。专门从北京万里红软件公司请来教师,集中

两天时间,通过现场演示、案例分析、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尤其是信息库建成后,根据人员变动情况,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岗前培训,全市每名信息库管理员都能做到懂业务、知标准、会操作。三是统一信息采集,确保信息准确到位。专门设计信息采集表,就如何填写专门进行培训。工作中,采集方法力求灵活多样,对不同群体党员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内容力求全面详细,扩展采集指标范围,细化相关信息,并与流动党员信息采集结合起来。采集对象力求不重不漏,特别是确保流动党员、失业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采取与有关部门核对、查找原始资料等方式,确保全部入库。四是统一信息录入,确保信息审核到位。针对各单位实际,提出完成录入工作的时间要求。各基层建库单位在信息录入前严把初审关,对采集不全面、填写不规范的,重新修改填写,并由党员本人和组织负责人见面核对。在信息录入后严把复审关,对存在的明显逻辑性错误进行改正。在信息修改后严把确认关,由党支部统一进行最终确认。五是统一信息汇总,确保修改完善到位。根据建库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类型,制定了分期分批上报进度表。为确保统计数据保持连续性,要求各建库单位在上报前形成党内统计半年报表,并与上一党内统计报表数字进行对比,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对统计数据变动较大的党委,召开专题调度会,共

同分析原因,制定排查措施。

三、强化质量,严格信息库建设工作标准

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库的实际运用。淮北市创新思路,提出 “四个加强”。一是加强质量监控。严格对照信息录入维护标准,从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到汇总每个环节都实行质量监控,尤其是对基本信息中诸如单位性质类别、所属行业、法人单位标识等无法界定的问题,集中探讨,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在归纳总结基础上,制定信息库建设有关指标项说明,统一全市指标口径。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工作中突出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在建库难易程度上,重点抓住乡镇和街道;在建库工作环节上,重点抓住采集、录入、审核和维护环节。针对进展不平衡情况,建立定期调度制度,逐个听取汇报,查找不足。抽调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基层党委反映的300多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三是加强检查考核。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全市基层单位统一组织检查验收,逐个通过。检查验收实行量化考核,从工作领导、硬件建设、档案资料、信息质量等方面评估打分,并随机抽样检查,党员和申请入党人信息随机抽样率不少于40%、党组织信息不少于80%。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信息库建设工作责任人制度、信息库管理工作暂行规定、信息库日常维护制度等规章制度,规定在进行党内统计时,不仅要报统计报表,而且要报信息库数据,通过信息库数据验证报表质量。建立信息库定期维护制度,信息及时备份存档。各建库单位更换管理员时,需报上级组织部门同意,确保技术人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强化服务,切实提高信息库建设整体效能

信息利用是信息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淮北市准确把握服务导向,提高整体服务效能。一是服务领导决策,提高指导效能。利用信息库分析功能,全面了解全市党组织的结构体系及其分布情况,正确地反映党员队伍的结构、比例以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情况,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今年,根据信息库反映的情况,市委组织部指导社区调整党组织设置,积极开展社区“两委”换届,全市165个社区已全部换届完毕。集中三个月时间开展非公党组织集中组建和班子配备工作,进一步摸清非公企业党组织底数。二是服务组工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报表的直接统计功能,定期动态维护,快速生成党内统计半年报和年报。一些日常的统计数据可通过信息库直接生成,不再通过基层党委层层统计上报,这样,不仅提高统计效率,而且有效保证统计的准确性。在今年第二批和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准备工作阶段,通过信息库直接统计,很快掌握全市参学单位和党员底数,为活动快速启动奠定了扎实基础。三是服务基层党建,提高管理

水平。利用信息库的查询功能,将信息库建设与党组织设置调整、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管理工作相结合,直接掌握底数,增强工作针对性。根据实际,市委组织部及时将16个非公企业和12000多名企业退休党员全部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和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将非公企业党员、退伍军人党员、社区退休党员等纳入管理范围,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3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9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对参保居民实行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1]。我省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确立了12个和14个新农保试点县。通过对安徽省六安金寨县等5个新农保试点县和6个县市基层小范围抽样调查,分析我省目前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试点县反应良好,在农保各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存在一定制约其全面开展的因素。加强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增强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加强新农保的宣传、向周边农保工作开展较好的省份“取经”等措施将为我省更好地开展新农保工作提供一些帮助。现作报告如下。

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我省试点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我省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调研对象和方法

在安徽省内选定5个新农保试点县(霍山、金寨、当涂、铜陵、肥东)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活动小组随机走访了5个试点县的12个乡镇,并随机走访了1800多户农家,总计6600余人次,并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相同的问卷,通过抽样的方式对我省巢湖市庐江县、滁州市全椒县、蚌埠市怀远县、安庆市枞阳县、淮南市潘集镇、六安舒城县6个县市进行小范围的抽样调查。

调研结果及分析

2008年,还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其城镇化率仅40.5%,农村人口数达到了50%以上,且人均收入也只有4000元左右,处于全国的底层水平[2]。我省农村养老的许多问题也都源于此。

人口老年化程度严重:安徽省的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但安徽省的人口老年化程度却不输于其他省。在被调研地区的≥60岁人口数已达13.95%。截至2010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000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83%,排名全国前茅[3]。在人口老年化的同时,老龄人口的数目也在迅速的递增。这种情况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缓慢,老年农民的养老基础更加薄弱。

新农保基金管理有待加强:通过在部分政府的相关部门走访的情况得知:我省新农保基金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制度和基金统筹方面。一方面,我省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制度缺乏规范。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的新农保基金管理部门中的专业管理人员比例只有15.6%,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比例34.3%。没有专门性管理机构地区达12.5%。这说明,我省部分地区针对于新农保基金的管理人才稀少、制度不健全甚至部分地区没有专门机构进行运营和管理。另一方面,我省的基金统筹的层次较低。现在我省的基金统筹主要由县(市、区)为单位管理。被调研地区的新农保基金由县(市、区)为单位管理的比例达100%。这种统筹层次低的状况,使得基金的增值缓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家庭养老模式根深蒂固:我国农村长久以来的养老都是以子女负担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实行的基础是道德约束力。可现今的社会自由主义、权钱主义、个人主义的产生和利己观念的增强使维持该种模式的道德力量日益削弱,现如今父母得不到子女赡养的情况逐渐增多。在被调研家庭中发现愿意赡养比例仅24.46%,不愿意的达7.87%,持“看是否必要”这种观望态度的竟有67.67%。而且愿意赡养老人的家庭比例也以每年1.8%比例下降。计划生育的继续实行使得农村家庭形成了“四二二”、“四二一”的压力结构。在2006年被调研地区中的独生子女家庭达25.6%。且在2006年到2011年之间,这个比例还有每年1.23%的增长。农村家庭的子女数大大降低,这便导致了家庭内部的互服和互保的能力的剧降,已进入晚年的计划生育一代养老困难。

新农保知识的普及度不高:许多农民不了解新农保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霍山县和金寨县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农民对新农保及相关政策完全不了解的人数达到了83.7%和87.5%。其他地区的比例也很高。通过走访、数据整理等措施我们总结出:推广力度不够和农民意识不足是两个主要原因:①政府的推广力度不够。由于我省的经济还不够发达,不能保障社保水平,再加上宣传广度、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使新农保不能全面推广,导致农民们认识不足,参保率低。②农民的自保意识不强。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根深蒂固,在被调研地区的老人选择子女养老的比例达85.6%之多。这种状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改变。而且部分农民的素质较低。全面了解新农保的相关政策存在一定困难。

农保铺开速度较慢,参保人数少于周边省份:在与周边的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省某些地区的参保人数的比较中,我省试点县农民参保率92.5%和新农保试点县构成比例37.3%都仅大于湖北省[4]。在新农保进行较好的当涂县、铜陵县、肥东县的被调研地区中其农民的参保率分别为86.7%、85.1%和93.6%。也都低于周边各省的试点县。我省在与周边省份新农保铺开的程度和速度的比较中也是较低的。

建议与对策探讨

加强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广大农民参保与观望与新农保的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能力有着很大关系,所以好的基金管理对新农保的推广作用很大。首先要制定农保基金限制性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以尽量使资金增值应建立在农保基金保值的基础上。可以在确保无风险的前提下,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运营,以提高基金的增值空间。再者要增加运营效率,拔高基金统筹层次。还要扩大相关方面人才和干部的建设。一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二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增强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中部的崛起、我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的参保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这些年我省的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农民不再需要担心吃饱穿暖等基本生活问题了,农民手头的钱多了便会考虑自身的养老问题。再通过一些措施和方式让农民了解到子女和土地已经不能保障他们的养老,使其了解到社会化养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只有农民传统观念得到改变,新农保才能更有效的开展。

加强新农保的宣传:政策认识的不足是农民不了解新农保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且应加强领导和组织的力度。而且,应于多方面采用多手段多形式宣传,如:利用报纸、微博、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工具。也可采取“点面结合、多点开花”的宣传方式,做到有广度全面铺开和有精度的深入宣传。积极努力地从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和自我保障意識,这便有助于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便于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有助于新农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向周边农保工作开展较好的省份“取经”:我省农保工作的开展也应该学习周边较为成功省份的经验,向他们取经。比如江苏省用了4年全面建立了“新农保”制度。只要按规定累计缴满15年养老保险费的60周岁男性和55周岁女性,就可以领取养老金,3000万江苏农村居民将直接受益。其所有省辖市都进行了“新农保”试点,各级财政“新农保”补贴资金将达1.5亿元。也比如说湖南省的农保开展,他们开展较好的原因是进行了新农保工作的全面而快速的铺开,在“全、稳、快”的三字方针下全面开展新农保工作。这些都是我省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N].安徽日报,2009.

2 罗遐,陈培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思路-基于安徽省广德县的调研[R].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07.

3 张为民.中西部地区新农保推进战略研究-以安徽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1,5:23-26.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4

1 研究区概况

安徽淮北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 地处114°55′—118°10′E、32°25′—34°35′N之间, 东、北部与江苏、山东省接壤, 西、西北部与河南省毗邻, 南临淮河。行政区域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市23县 (市、区) , 总面积37411km2 (图1) 。

安徽淮北除东北边缘及局部分布有极少量低山残丘之外, 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平原区地面高15—45m, 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坡降1/7500—1/10000, 面积35641.7km2, 占总面积的95.3%;岗丘区地面高程45—300m, 面积928.8km2;水面面积840.5km2。淮北地区系一下降平原, 土层堆积很厚, 沉积的土层为第四纪地层。土壤主要有砂姜黑土、潮土 (砂壤土) 、潮棕壤土、水稻土等9个土类。北平原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和径流深北部为0.15—0.2和100—150mm, 中部为0.2—0.24和150—200mm, 南部为0.24—0.26和200—220mm, 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受气候的影响, 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9月, 约占全年的70%—80%, 其中7月份的径流量最大, 占年径流量的30%左右。

淮北地区总人口2662.0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838.4万人, 是传统的农业区, 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主产区和畜牧业基地。对该地区进行土壤侵蚀研究, 既可以了解全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失状况, 同时也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与资料处理

本研究采用USLE+GIS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定量评价方法。在区域图文资料不足的情况下, 本研究根据区域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相对一致性和资料的可获取性, 按行政区划图将研究区划分为北、中、南3个估算单元, 再根据各估算单元的相对一致性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计算 (表1) 。

通用的土壤流失方程 (USLE) 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长期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计算[11,16] , 该方程全面考虑了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 并通过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和坡长、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5个因子进行定量计算, 其表达式为:A=R·K·LS·C·P。考虑到研究区特性, 本研究对该方程进行了修正, 用修正后的模型对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其表达式为:A=1.29R·K ·LS·C·P。式中, A为年土壤流失模数 (t/hm2·a) , R为降雨侵蚀因子, 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LS为坡度坡长因子, P为水土保护措施因子, C为植被覆盖因子。

2.1 降雨侵蚀因子R值的估算

R值反映了降雨对土壤的潜在侵蚀能力, 但难以直接测定。本研究采用Wischmeier等[10]提出的直接利用多年各月平均降雨量推求R值的经验公式计算, 即:R=∑1.735×10[1.5×lg (pi/p) -0.8188]。式中, Pi为各月平均降雨量 (mm) , P为年平均降雨量 (mm) 。

2.2 土壤可侵蚀因子K值的确定

K值的大小与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Williams等[13]在EPIC模型中对土壤侵蚀因子K的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更为简便, 只要有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颗粒组成资料即可估算K值, 其计算式为:K={0.2+0.3exp[-0.025 6Sd (1-Si/100) ]}×[Si/ (Ci+Si) ]0.3×{1.0-0.25D/[D+exp (3.72-2.95D) ]}×[1.0-0.7 (1-Sd/100) ]/{1-Sd/100+exp[-5.51+22.9× (1-Sd/100) ]}。式中, Sd为土壤中砂粒含量, Si为土壤中粉粒含量, Ci为土壤中黏粒含量, D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本研究区主要有砂姜黑土、潮土 (砂壤土) 、潮棕壤土、水稻土等9个土类。根据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查得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 确定各类型土壤的可蚀性因子;然后根据各研究单元土壤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加权平均获得各单元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值。

2.3 植物覆被与经营管理因子C的确定

C因子反映的是所有有关植被覆盖和变化对土壤侵蚀的综合作用。C值的取值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制约。根据淮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覆盖度的调查结果, 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13,15,16], 可获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C值 (表2) 。按照估算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加权平均获得各估算单元的C值。

2.4 水土保持因子P值的确定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是采用专门措施后的土壤流失量与顺坡种植时的土壤流失量的比值。根据淮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参考相关文献[13,15,16]确定P值, 见表3;然后针对各估算单元进行面积加权平均可以获得各估算的P值。

2.5 坡度坡长因子LS的获取

利用淮北地区1∶5万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 , 在Arc GIS辅助下进行地形特征分析;提取坡度坡长图, 利用USLE模型中坡度坡长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LS的计算[13,19], 其公式为:LS= (0.45L) α (65.41sin2θ+4.56sinθ+0.065) 。式中, L为坡长 (m) , θ为坡面倾角, α为坡长指数, S为坡度;α的经验取值范围为:

3结果与讨论

3.1 淮北地区土壤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以上研究方法所得到的淮北地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值见表4。表4中数据表明, 淮北地区土壤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图2显示, 土壤侵蚀因子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R值具有南北部低, 中部高的特征;而K、P值具有南北高, 中部低的特点;C值显示自北向南增高;LS值显示自北向南降低的特点。这种差异表明引起淮北地区土壤侵蚀作用的因子存在区域差异, 如北部区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坡度因子作用较明显, 中部区降雨径流因子表现突出, 而南部区植被覆盖与经营管理因子与水土保持因子较显著。

3.2 淮北地区土壤侵蚀量与区域差异

根据USLE计算, 淮北地区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水土侵蚀模数见表5。数据显示, 淮北地区土壤侵蚀量分布表现为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最小的特征, 但均属于轻度侵蚀范围, 可以认为淮北地区土壤总体侵蚀不明显。

4 结论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5

1、统一规划。就是根据安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本着整合旅游资源,着眼长远发展建设的大局,对花亭湖旅游区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打造一批适销对路、丰富多彩的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山水观光游、佛教寻根游、戏剧文化游、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等一批旅游产品,以吸引游客。聘请资质深,水平高的规划设计部门,对景区实施全面彻底的规划,规划要以打造翠枫山风景旅游区品牌为目标,综合布置、合理开发,使景区建成安庆地区一流的观光、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风景名胜。

2、分步实施。制定景区建设规划,分期、分段、分重点,分步实施。先利用两年的时间将景区的基础接待设施更进一步完善,重点要放在软件(服务等)上面。之后可在保持景区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适当修建“制高点”“观日台”等人造景点,逐步形成游览区,娱乐区,餐饮生活区三个小区,统一管理,分片运作。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现象。

3、突出重点。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突出自然风光,配套佛教文化,突出吃住特色,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一切,按照旅游引导、吃住主导、服务支持的思路,进一步加快景区发挥发展步伐。

4、打造特色。花亭湖山水并具、区位良好、特色吃住,基于此进行品牌打造,形成规模,走出一条自然加特色、管理加服务、质量加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从一开始就要注重景区环境治理,避免“吃胖了再减肥”的资源浪费现象,实现旅游景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花亭湖风景区营销战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景不在多,质量为重。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和文化领

略为主的花亭湖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是个不可多得的旅游去处。

首先,它可与相去不远的天柱山、司空山、振风塔、鹞落坪、神秘谷、妙道山、天仙河、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白崖寨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旅游区,以“大旅游”的思想来发展花亭湖旅游。

其次,对现有的动物、植物和生态景观进行环保评估和科学保护,对古遗址进行资料挖掘和景点设置,对旅游线路作科学规划设计,并加强景点的布局,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导游专业培训等,努力把自然人文景观想结合,使之更具品位性、观赏性,另可根据民情风俗,逐步发展为吃、住、行、游、游、购、娱一体化的风景旅游区。

第三,隆重推出四季游:春季踏青游;夏日浪漫游;秋天野趣游;冬日雪原游。第四,垂钓文化馆。国际垂钓大赛和中国“钓鱼王”大赛的举办为花亭湖的垂钓文化馆的兴办打下了基础。此馆主要是为了给垂钓爱好者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与此同时,适时开展一些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夏令营”团队入内观看。第五,每年5—10月份举办花亭湖垂钓节,每年都必须力求项目创意更上一层楼。花亭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湖内除大量放养的鲢、鳙、草鱼外,野生鱼种也相当可观,主要有青、鲤、鲫、鲶、红尾、翘嘴鲌等,其特点是个体大(最大者可达百斤以上),野性足,钓上一条如同套住一匹狂奔的野马,是喜欢与大鱼拚搏的垂钓者园梦的好地方。每逢双休日,沿百里湖岸,垂钓者比比皆是,特别是鱼讯旺的月份,百公里长的沿湖两岸,各式各样的遮阳伞,花花绿绿的野营帐,排列整齐,目不接暇,浩浩荡荡的垂钓大军各占包头,对水高歌。天色刚尽,灯光四射,一排排钓杆时起时伏,荧光闪闪,宛若置身仙境,梦里云间。

此外,此节可和佛文化节一起作为花亭湖市场营销的主要载体,与花亭湖标志一起,尽快树立花亭湖旅游形象。

具体措施

1、成立管理处,统一管理。2003年元月,花亭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使花亭湖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发展步入快车道。须进一步将有关的职权进行归属,使之成为一个有职有权的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

2、积极进行融资。花亭湖风景区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如大别山风情园;赵朴初陵园;农业生态园区;龙山公园;温泉休闲疗养中心;水上游乐中心等均

为景区重点建设项目是吸引投资的主要方块。2006年3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把花亭湖风景区定为大学生实践基地,着将为花亭湖的融资打下更良好的基础。

3、进行景区交通规划建设。在现有的交通状况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在主要景点修筑盘山公路,同时完成路标、路灯设置。根据景区发展状况,可在景区分段设立游览车。另可积极发展水上旅游,使游客纵情山水。不过,在这里,一切交通工具只能使用手动或电动,杜绝环境污染。

4、完成景点规划,进行导游培训。要统一对景区内所有景点进行命名,并设立景点标志牌,特别是对那些珍奇树种、罕见植物挂牌设标,既体现生态旅游特色,又可寓教于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选聘一批形象优、气质佳、口才好的导游,经过认真培训,统一着装,进行导游工作。帮助当地的居民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转变,并让他们分享旅游带来的收益(农家饭庄等),使景区旅游业得到长足永续发展。

5、突出乡土特色,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配套。可借鉴北京怀柔、河北邯郸等地旅游经验,要把旅游消费引导到餐饮服务消费上来。一是“吃”。民以食为天,食为天下先,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五十元门票嫌贵,一百元饭菜便宜,因此,要充分彰显地方特色。如太湖豆粑等等。二是“住”。利用现有农家房舍,设立农村山庄,土窑土炕,粗茶淡饭,也要根据消费档次,在保证卫生条件和景区谐调的前提下,修建一些木楼式“山吧”、“茶吧”,引导消费,提高品味,让游客吃在农庄,住在山吧。三是“行”。设立往返班车,方便游客。四是“游”。打造一批旅游景点,组织好“一日游”“双日游”活动。五是“购”。采集茶叶、柑桔、板栗、枇杷、中药材等特产,并制作一些工艺品,供游人选购。同时,组织当地农民发展一些规模养殖和种植,既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也可促进花亭湖景区开发。六是“娱”。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利用游艇等开展水上娱乐,并在景区大门设立娱乐区,选购大、中型娱乐设施,提供娱乐服务。还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篝火晚会”“情侣沙龙”等大型活动,吸引游人。

6、宣传造势,提高景区知名度。当今社会,策划和宣传是旅游事业腾飞的“双翼”。没有策划的旅游是盲目的,没有宣传的旅游是被动的,作为必要的手段。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6

关键词:沿江地区;秋播;油菜;优势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10-02

在部分农产品销售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消费结构和市场行情,扩大种植效益相对较好、市场畅销的农作物,有利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秋播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要以此为契机,适当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优质油菜面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为此,笔者建议在安徽沿江地区秋播开展“压麦扩油布局(压缩小麦、扩种油菜)示范推广”活动。

1 沿江地区秋季种植油菜比种植小麦有明显优势

沿江地区是我国优质油菜种植带,油菜是该地区冬季的优势作物,菜籽油是很有营养的食用油、菜籽饼是最优的蛋白质资源,油菜茬是最好的栽培水稻茬口。种植油菜优势很多。

1.1 效益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据调查,沿江地区1hm2油菜产量187.5~3 250kg,小麦3 750~4 500kg;按照市场收购价小麦1kg1.6元、油菜1kg4.4元计,1hm2产值分别为9 075元、6 600元。而种植小麦肥药、种子、耕作、机收等生产成本是6 330元,1hm2小麦种植纯收入270元。当然,前些年种植小麦1hm2补贴1 200元,这样,1hm2纯收入在1 470元。而种植油菜机收多300元左右,其他成本与种植小麦差不多,即1hm2成本6 330元,纯收入则为2 445元。这样,1hm2油菜纯收入比小麦高975元,现在种植小麦没有补贴了,种植油菜的效益则高2 175元。1hm2油菜的纯收入要比小麦高2 175元。

1.2 气候条件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沿江地区秋播时节降水发生不均,非旱即涝。无论旱涝对秋播都是不利的。相对而言,油菜播种稍早于小麦,旱情和涝灾轻于小麦。正是油菜早播,越冬时苗情要好于小麦,在严寒时油菜受到的冻害较小;而迟播小麦容易受冻死苗。油菜在3月上、中旬就始花,到4月初就会结荚,4月中下旬至5月初成熟,受雨水影响相对较小。而小麦要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临近“梅雨季节”,雨水更多,此时气温在20℃以上,高温、高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大发生,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1.3 茬口銜接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一是从让茬时间上看,油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割,小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收割,油菜让茬要比小麦早20d以上,这样就能够腾出时间早种水稻,确保两季都高产高效。二是从后茬地力上看,油菜是养地作物,小麦是耗地作物。经测定,1hm2油菜秸秆相当于尿素70.5kg,磷肥141kg,钾肥174kg,此外,还可以为土壤提供4 521kg有机质和大量的硅素营养元素以及锌、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连续3a秸秆还田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2%以上,1cm3土壤容重降低0.1g以上,1kg土壤速效钾提高10mg,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地力明显提高。而种植小麦做不到这些。

1.4 环境保护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农作物秸秆的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此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木质素和少量的蛋白质及灰分元素。农作物秸秆中养份的含量,因作物种类而有所不同。根据资料介绍,油菜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可增加0.025%~0.15%,土壤容重降低0.057%~0.167%,土壤孔隙度增加2%~6%,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耕作阻力减小,储存水分养分能力增强。另外,如果秸秆就地焚烧和堆积在田间地头腐熟腐烂会带来空气、水污染等问题,甚至会带来火灾。油菜秆粉碎还田还能省肥料钱,运大拖旋耕可将粉碎的秸秆埋入土壤,直接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土壤肥力,一举多得。

1.5 油菜茬水稻能增产 油菜秸秆还田一般1hm2增收375~750kg稻谷,增收517.5~1 035元,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特别是钾素供应水平提高,改善了土壤通透条件,结合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使作物前期生长出现早发稳长,中期清秀健壮,后期不早衰,增强作物抗性,减轻病害发生,提高了油菜产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而种植小麦由于腾茬迟、发棵慢,一般难以增产。

2 开展“压麦扩油示范推广”活动要突出的重点

2.1 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活动 首先是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一是要引进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株型矮、分枝少、结荚集中的油菜品种;二是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三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扩大机械作业规模,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四要加大新机具研发与攻关工作力度。要紧密与全国科研院校合作,扶持油菜生产机具的研发,提高机具性能和质量。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开发相结合,尽快使油菜生产机械研发有新突破。

2.2 推广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中稻(含一季晚稻)水田茬口地区,可采用“机开沟撒播(或机直播)+机械收获”模式,突出抓好适墒播种、适量匀播,提高播种及开沟质量,配套种植耐迟播、耐渍、耐密植、耐裂角、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早熟油菜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让茬田块,可采用“机耕撒播(或机直播)+机械收获”模式,突出抓好,选用适宜品种抢墒早播,确保一播全苗。棉花茬田,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套播)+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移栽油菜要培育壮苗,套播油菜要按畦下种匀播,选用单株生产潜力大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

2.3 引进开发利用多用途油菜品种 各地要加强油菜生产宏观指导,及早谋划油菜秋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拓展油菜的油用、菜用、观光和绿肥等多功能性,努力提高油菜种植综合效益。结合油菜生产大县、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实施,大力推广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油菜品种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开展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积极培育油菜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优价高效,提高农民种油积极性,努力稳定油菜种植面积。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7

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对于拓展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贫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改变贫困地区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作用。

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开发意识不强:贫困地区因自然条件矿产资源等的先天不足,脱贫困难,致富就难上加难了。但贫困地区并不等于没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动脑筋,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就需要具有发展旅游事业的思想意识。

2.旅游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如果在早期的开发中,没有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规划,各部门各行其是,就会造成许多机关、单位、民居、商铺等纷纷在景区范围抢占地盘,破坏景区的环境风貌。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街区不断的向景区转移,垃圾污水的排放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得景区的污染日益严重,未来的治理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3.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财政困难,我国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位于安徽西南部贫困地区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4.旅游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要发展,最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这对贫困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并且,一般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例如“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的安徽省广德县近几年虽然也加大了旅游投入,但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旅游招商引资,其资金投入数目与所需仍然差距非常大,旅游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广德县竹文化旅游的发展。

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1.当地居民旅游收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如果这种正当合法的权益无法得到保证,会使当地居民蒙受经济损失。

2.当地劳动力就业不足: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也是旅游资源存在的载体和旅游开发的基本场所。在旅游开发中,往往要征用大片的土地。但是农户在资金、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劣势,使得他们在丧失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土地的权利后,就业机会无法得到保证,无法分享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好处。

3.不同区域获得利益机会不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虽然覆盖面广泛,但是由于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的不均衡,出现了因开发旅游而导致的贫富差距。随着旅游的发展,那些没有或较少的从旅游发展中获利的农户就会对旅游发展产生敌对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往往会发泄到游客身上,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整个旅游区。

可持续发展问题

1.环境保护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但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各种污染的治理等工作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必然使旅游业失去客源而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必须同时管理好现有的环境,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创造优美的环境,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2.文化保护问题:对那些现存历史文化景观加以科学的保护也是发展旅游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如某些地方为了解决基建用料拆毁一大批传统民居,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坏。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变得越来越迫切。

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当地政府与政策引导上存在误区

当地政府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关心和表现政绩的心态比较突出,他们迫切希望任职期间通过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轰动效应和经济效应造就个人业绩,因此在本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意放低进入门槛等,最终只会给本地区带来伤害。

旅游资源国有化使得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当地居民成为旁观者。

不管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还是旅游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旅游开发基本都是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要求旅游开发成为一种公益性的活动,收益除了收回投资和满足旅游区正常运转支出之外不应有盈利。但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政府直接从事旅游市场的经济活动,成为旅游开发的直接受益者之一,而社区和农户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旁观者,很难享受到旅游开发成果,却要承担旅游开发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

自身素质限制了居民的就业机会

旅游的发展壮大,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技术,完善和规范旅游管理,树立营销理念,紧随客源动态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但农户受自身水平和素质的影响,一方面,大多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旅游市场的运营规律,也无法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去指导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旅游需要一切旅游活动围绕游客进行,而农户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因而让他们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旅游服务工作,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平衡。因此获得旅游开发带来的就业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当地农民的收入分配不均

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对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旅游资源所在地居民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决定当地居民不同的参与程度,不同的参与程度决定居民参与决策权利的大小,参与决策的权利又与利益的获得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旅游开发地居民的主观意愿低,就使当地居民成为了旅游开发的旁观者,因此,当地居民普遍对旅游开发缺乏主动参与热情,甚至与外来开发者和旅游者发生冲突。

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许多游客环保意识薄弱,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对旅游景点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同时,旅游管理部门有时候为了自己的私欲,不管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开发强制进行,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观。

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在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初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此时财政的支持相当重要。因此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千方百计的增加旅游开发资金的投入,结合旅游地区发展的需要从优安排资金,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示范性、服务性和经济效益好的骨干项目,以提高资金效益。同时在国家统一安排下,积极引进外资与外商投资,争取银行优惠贷款,以加速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提高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旅游目的地居民通过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亲身感受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觉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

采取参与式的旅游开发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与式旅游开发模式具有投资规模合理、参与性强、适用面广、示范性强、效益长期性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特点。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兼顾开发区农村居民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能够分享旅游收益,获得就业机会或从事经营的许可。

通过教育培训强化农民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经营管理素质

当地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对旅游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通过定期的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户对旅游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营销理念,真正做到适应市场动态变化,提升旅游的服务和管理质量。

积极推动区域旅游协作,统筹旅游发展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8

然而, 受地形、交通、生态保护限制开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安徽省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以皖南深山地区为例, 区域内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加之地处军事禁区等缘故, 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因此, 在财政扶贫政策效益日益彰显的大背景下, 选取皖南深山地区作为扶贫调研的对象, 寻求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政策, 显得十分具有实践价值。

1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现状

1.1 经济总量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总共包括8个县区, 自2007年安徽省开展财政扶贫工作以来, 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97.6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287.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9.8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8.6亿元。以下为具体的统计数据:

然而, 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 且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经济生产处于“底子薄, 规模小”的状态,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仍处于落后态势。

1.2 人均水平

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常年处于落后态势, 区域内的人均经济水平也较低。以2009年为例, 该地区内8个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13049元, 人均财政收入的平均值为82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均值为4915元, 上述数值分别为当年安徽省平均水平的79.5%、58.5%和109.1%。且该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自2007年至2011年均落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以下为具体的统计数据:

由上图可知, 实施财政扶贫政策后, 皖南深山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增长, 然而增长的速率仍不高, 很多指标依旧低于全省平均值。

1.3 贫困状况

受多种因素制约, 皖南深山地区的贫困状况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政府财政扶贫的支持下, 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虽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底子薄, 区域贫困状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以2009年为例, 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为13.17万, 贫困发生率为8.61%, 高出安徽省平均水平3.86%。其中, 区域内的6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例如石台县和泾县, 贫困发生率达到30.05%和16.05%。以下为区域内2007~2011年贫困人口数量统计图:

由上图可见, 2007~2011年期间, 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然而下降的速率并不高, 受贫困基数大等因素影响, 区域内的贫困程度仍然较深, 扶贫难度依旧较大。

2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致贫因素分析

2.1 地理条件恶劣

该地区内8个县中, 有6个位于皖南深山腹地, 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革命老区、高山密林区十分多, 且多为丘陵地带, 人均耕地较少, 不适应种植经济作物, 地理条件对农业、工业发展十分不利。此外, 区域内常年雨水较多, 丘陵地带水土较易流失, 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冰冻等自然灾害, 因此, 由地理条件导致的贫困是该地区致贫的重要原因。

2.2 政策因素受限

区域内有很多军事禁区和大规模生态保护区, 均属于禁止开发地带, 因此, 政府难以通过政策性开发区域内的相关地带。此外, 由于区域内人口较少, 经济底子薄, 人均指标十分高, 因此政府的财政扶贫资金难以发挥显著的效应, 从而造成扶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3 产业渠道单一

区域内产业渠道单一也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受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 该地区仅能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产业, 且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 难以发挥有效的经济效益。此外, 受交通不便因素影响, 区域内的一些经济作物难以运输到外地, 因此, 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十分单一。

2.4 人口素质较低

由于地处深山地区, 当地教育条件十分有限。农民的文化程度、科技种植能力较低, 生产的技术和手段处于十分落后的程度, 因此, 人口素质低, 自我脱贫的能力不足。此外, 受地理条件限制, 政府的扶贫科研教育小组很难到达该区域, 因此, 农民难以学习到有效的致富脱贫技能。

3 皖南深山地区财政扶贫政策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支持

一方面, 政府应加强对皖南深山地区的财政扶贫专项补助力度, 大幅度增加专项财政扶贫资金, 不断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增长稳定联调机制, 通过适时监测扶贫资金的产出效益, 及时调整相应的扶贫财政政策。

另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皖南深山地区的财政扶贫转移支付力度, 保证资金投入与财政收入增长速率同步。各级县政府理应采用科学的方式, 积极整合涉农资金, 不断集中财力用于下辖特殊贫困区域的扶贫财政攻坚项目, 防止资金在扶贫使用中处于分散状态。

3.2 突出扶贫重点产业

区域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做大做强相应的经济重点产业, 以此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 扶持特色经济产业建设。例如, 皖南深山地区山林茂密, 可适时做大高山茶叶、高山蔬菜、高山油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以特色经济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经济效益链条。

另一方面, 加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的交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当地的教育、医疗、民生保障产业的建设力度, 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思想不断完善区域内的扶贫工程体系建设。

3.3 创新扶贫增收方式

一方面, 政府应不断深化扶贫经济增收改革。采用扶贫贴息贷款、开放承贷金融机构等方式, 扶持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 逐渐实现企业化建设, 引导区域经济逐步实现规模化建设, 不断创新当地农民的经济增收途径。

另一方面, 政府应引导当地居民不断创新扶贫资金运作机制。将“1+1”产业增收模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推广到农民群体中, 改变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方式, 逐步建立起现代产业经济的思想体系, 积极探索发展产业互助资金的新用途, 以产业化视角创新农民的增收方式。

4 结语

本文对安徽皖南深山地区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财政扶贫政策建议。在我国财政扶贫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 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扶贫管理方式,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卫振, 同春芬.中国农村扶贫政策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绥化学院学报, 2011 (5) .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9

一、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研究综述

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是集中两个方面, 一是对区域经济差距程度测量研究, 二是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测量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常用指标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泰尔系数、基尼系数等, 在已有的文献中以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作为区域差异测量指标居多。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所考察的空间维度、时间跨度以及所使用的指标、统计资料等方面的不同, 得出的结论差异是明显的。金相郁、郝寿义 (2006) 认为, 1991年以来居民收入各省间的差异呈现继续扩大, 一直到2003年以后开始呈现下降。孙海刚 (2007) 采用人均GDP变异系数方法, 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地区差异日趋凸现, 至今一直呈逐渐增强的态势。

国内外学者对引起区域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Young (2000) 认为地区性保护政策是地区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关键, 因为地区性的市场保护会使本地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偏离本地的比较优势。蔡昉等 (2001) 指出, 由于户籍制度的继续存在, 劳动就业制度仍然具有对农村劳动力的排他性, 使得劳动力流动受到阻碍,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配置扭曲, 固化并扩大了地区差异。

综合来看, 已有的研究揭示了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研究许多规律性的问题,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大量的研究并没有区分农村和城镇, 事实上, 中国城乡发展基础、发展政策等存在较大差别, 居民收入差异悬殊, 必须将城乡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才能真实反映区域差异的实际状况。 (2) 多数研究采用的是人均GDP数据, 该指标并不能反映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再分配方式带来的居民收入变化, 得出的区域差距结论并不准确。 (3) 正是由于采用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 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 为了克服单一指标不能全面系统地反应区域收入差异的局限性, 本文拟采用基尼系数方法, 选择人均GDP、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 从多方面对安徽省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测度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应用最广泛与最简便的一个指数。区域基尼系数假定每一个区域内部的每一个居民收入是均等的, 在计算过程中按照区域居民收入自动分组, 从低到高排列, 得出洛伦茨曲线, 继而求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将变量指标由小到大排序, i表示次序, n是地区总数, qi表示排名第i位地区的人均指标, ui表示第i位地区的相应人口指标 (总人口、非农人口、农业人口) , Qi是累计收入比重, Ui是相应的累计人口比重。

(二) 数据来源

为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安徽省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变动情况, 我们选取安徽省现有17个地市 (2000年前为16个) 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在时序选择上, 选择1978—2009年连续时间序列, 以准确反映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演变轨迹。所有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概览》等。

(三) 指标选取

用于测度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变量包括生产水平指标和生活水平指标两类, 其中生产水平指标有GDP、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 生活水平指标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职工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结合安徽省现有统计指标体系,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 本文选取人均GDP、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研究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变动的对象。

(四) 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 计算得出1978—2009年安徽省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基尼系数G人均GDP、G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和G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看, 改革开放以来, G全部职工平均工资、G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G人均GDP (计算结果在2000年发生突变, 归因于2000年样本数量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分为1978—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三个阶段, 可以发现, G人均GDP在1978—1989年间呈下降趋势, 1990—1999年间上升, 2000—2009年间又逐步下降;G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和G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一样, 都是在1978—1989年间下降、1990—1999年间上升、2000—2009年间继续上升。

三、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变动的解释

(一) G人均GDP

G人均GDP的变动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初, 安徽省提出“三区一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 即建设长江经济区、两淮经济区、皖南旅游区和合肥科教中心。1986年,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1986—2000年的《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 提出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沿江区, 发展皖北区, 强化皖中区, 开发皖南区和大别山区。这一战略的实质就是全省一盘棋, 实现均衡发展, 由此导致这一阶段全省G人均GDP呈现下降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之后, 安徽省“开发皖江, 呼应浦东”的区域发展新战略被提出来。1992年“八五”计划提出, 将沿江地区当做安徽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施以芜湖为突破口的皖江开发开放战略。“九五计划”期间, 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安徽省发展的突破口, 并提出了“一线两点” (“一线”指马芜铜宜的沿江地区, “两点”指的是合肥、黄山两市) 对外开放战略, 构建功能互补的开发开放格局。“一线两点”发展战略实际是对皖江开发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 强调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1990—1999年, 全省G人均GDP呈上升趋势。

2000年以来, 安徽积极实施城市群战略, 全省城市化进程加速。2006年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马芜铜宜皖江城市带、“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合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全省G人均GDP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二) G农民人均纯收入

从1982—1986年, 中央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 高度重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 推动农村改革。安徽省首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推开,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力获得释放, 使得“人均耕地较多”的农业主产区农民收入迅速提升, 农民收入地区差异逐步缩小。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东部地区开发开放, 沿海地区以及安徽沿江地区工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农村工业、服务业的崛起加速产业结构转变, 第二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产业结构的差异成为农民收入地区差异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8—2002年期间, 全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 伴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 出口受阻,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低的增长幅度, 农民收入地区差异变化不大。

2003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 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 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收入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近年来, 安徽加快推进城乡统筹, 随着经济发展, 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一般而言, 发达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比较高, 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较低,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全省农民收入地区差异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G全部职工平均工资

劳动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收入差距最主要的来源。计划经济时期, 淮南、淮北、马鞍山等工矿型城市国有企业相对集中, 保证了城市劳动者拥有较高的工资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省各个城市的经济活力被激发出来, 推动城镇居民劳动收入逐步提高, 同时受益于这一阶段全省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 各地区域经济增速和发展水平差异逐步缩小, G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呈现下降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以及全省区域经济政策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方向的调整, 适应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逐步出现, 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体制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收入来源多元化, 城镇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逐步一致, 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地区差异高低悬殊现象持续扩大。

四、结论

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威廉姆森 (Willianmson, J.G.) 的倒U型理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 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随着总体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逐渐扩大, 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 但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 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步下降。从安徽省的情况看, 这一现象似乎已经出现——人均GDP基尼系数从1978—1989年间先下降, 1990—1999年再上升, 2000—2009年又逐步下降。但是笔者认为, 安徽省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然在不断扩大, 区域差距缩小的阶段还未真正到来。“十二五”期间,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要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促进皖江、皖北和皖西皖南协调发展;采取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等措施,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改善发展条件;引导落后地区发展民营经济、个体经济, 活跃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适当减少国有经济比重, 千方百计增加低收入地区人群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化、权利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多管齐下, 最终实现全省共同富裕。

摘要:十六届三中全会后, 中央提出“五个统筹”, 作出了一系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 强调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居民收入地区差异问题成为学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各市人均GDP、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基础数据, 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测算安徽省居民收入地区差异, 并深入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 认为安徽省区域间居民收入地区差异仍在不断扩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基尼系数,安徽省

参考文献

[1]金相郁, 郝寿义.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 2006, (7) .

[2]孙海刚.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9) .

[3]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

[4]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3) .

[5]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 1994, (12) .

[6]罗守贵, 高汝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动研究[J].管理世界, 2005, (11) .

[7]刘志伟.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 (9) .

[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ah.gov.cn/ahsszb/zcct/.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10

(一) 财政性教育投资额

1994年安徽省政府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额为21.07亿元, 2009年安徽省政府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额为323.79亿元, 16年间增长了15.37倍, 1994年安徽省GDP为1320.4亿元, 2009年安徽省GDP为10052.9亿元, 16年间增长了7.61倍, 1994年安徽省GI/GDP的比重为1.60%, 2009年安徽省GI/GDP的比重为3.22%, 而美国、日本、英国三国的同类指标已分别达到了6.7%、5.4%、5.6%[2]。虽然从1994年至2009年以来, 安徽省政府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额占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但远低于《教育法》明确规定的4%的目标 (见表1) 。

(二) 安徽省各市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

表2是安徽省各市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 安徽省17个地区中,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四名的是铜陵市、马鞍山市、合肥市和芜湖市, 其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750.87元、697.38元、611.56元、589.01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后四名的是亳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滁州市, 其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87.94元、297.81元、373.88元、376.28元, 最高人均教育经费与最低人均教育经费相差竟达2.61倍,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生均教育经费在地区间的分配差异。

二、教育对安徽省地区收入增长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从而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接下来将从样本的分类、数据采集及指标选取、模型估计、结果分析四个方面来实证教育对安徽省地区收入增长差异的影响。

(一) 样本的分类

在样本和数据的选取上, 本文选择了安徽省的数据, 并根据人均GDP的大小, 将全省分为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即发达地区为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淮南市、淮北市、黄山市, 欠发达地区为安庆市、池州市、巢湖市、蚌埠市、滁州市、宣城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

(二) 数据采集及指标选取

不同层次学历受教育人口,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高低。自安徽省逐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 小学的入学率和小学入初中的升学率, 全省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已经很小。而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人数, 由于存在跨省市招生, 难以反映一个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因此, 本文选择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作为计量分析的教育指标, 一方面由于高中是非义务教育阶段, 另一方面基本不涉及跨省市招生,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接下来, 本文将通过相关性分析及计量回归统计检验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引人“滞后变量”, 即某年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 (%) , 对应三年后的人均GDP (万元) 。其一由于当年接受教育并不能当年形成劳动力对GDP产生贡献;其二是高中学制为三年,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一般至少三年后才能成为劳动力。所以在数据的选取上, 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 (%) 为1993~2006年的数据, 人均GDP (万元) 为1996~2009年的数据, 具体的数据如下 (见表3) 。

(三) 模型估计

设全省模型为Y1=c1+a1x1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全省的人均GDP与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高度相关, 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建立两者的一元回归模型。

设发达地区模型为Y2=c2+a2x2

从表5中亦可以看出, 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与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高度相关, 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建立两者的一元回归模型。

设欠发达地区模型为Y3=c3+a2x3

从表6中亦可以看出, 欠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与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高度相关, 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建立两者的一元回归模型。

三、结果的分析

从以上的三个模型可知, 其判定系数 (R2) 分别为0.9291、0.9013、0.8741, 模型拟合优度均较高;三个模型的t统计量值均通过了检验, 即T检验亦显著, 说明模型中的每个解释变量的单独影响都很显著;F值亦较大, 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较好, 故模型通过了统计检验。

由系数估计值可知, 安徽省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 (X) 与人均GDP (Y) 均为正相关, 其关系分别为全省、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单位%) 所带动的人均GDP增加 (单位万元) 的大小分别为2.4352、6.1744、1.3686。其结果说明了增加各地区的高中教育人口所占比重,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提高人口的素质, 这对于提高人均收入, 改善居民的收入, 缩小地区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本水平, 从而提高居民收入, 缩小地区差距。本文通过建立人均GDP与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的比重间的模型, 实证表明, 增加各地区的高中教育人口所占比重,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提高人口的素质, 这对于提高人均收入, 改善居民的收入, 缩小地区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收入分配,人均GDP,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1]边雅静, 沈利生.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2) .

[2]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效益的有限性分析及模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3) .

[3]韩雪峰, 于铭.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J].前沿, 2009 (5) .

[4]李玲.我国教育经费支出效益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 (2) .

[5]魏陆.我国财政资金义务教育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研究, 1998.

安徽省淮北地区 篇11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别选取位于安徽省北部、中部、南部的灵璧县、庐江县、望江县作为调查现场, 共调查农村居民1275 人。

1. 2 研究方法

通过自行编制并通过专家论证的结构式调查问卷,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在调查现场村干部的协调之下, 由严格培训的现场调查员进行现场询问及问卷填写。

1. 3 统计分析

利用Epi Data3. 1 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13. 0 进行逻辑检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基本情况

从年龄来看, 本次被调查者平均年龄41. 5 岁, 其中20-29岁年龄段居多,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5. 8% ; 从文化程度来看, 有528 人仅具备小学或小学以下水平,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1. 4% , 417 人具备初中文化, 占比达到32. 7% ; 从职业构成来看, 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居多,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7% , 其次为学生和商业、服务业人员, 占比分别为15. 3% 和10. 5% 。

2. 2 健康传播工作开展情况与居民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安徽省农村地区现行的健康传播内容和途径与农村居民的选择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现行的健康传播内容中, 传染病防治知识仍处在第一顺位, 其次是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及卫生常识, 但从主观意愿出发, 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慢性病防治及基本的卫生常识, 仅有3. 3% 的被调查者希望更多的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从被调查地区健康传播途径来看, 海报、村委会广播和公益广告仍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相对于以上传统的传播途径, 电视和人际交往则更受农村居民的青睐; 从传播频次上看, 被调查居民所在村一年开展健康传播工作的频次并不高, 一般多集中在5 次以下, 这与农村居民认为一年开展10 次以上的健康传播工作才能满足日常需要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2. 3 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和信任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在既往获得的健康传播途径中, 电视 ( 87. 6%) 和人际交往 ( 56. 0%) 两种途径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 而杂志 ( 13. 5%) 和手机/电话 ( 6. 2%) 等传播途径居民却较少选择; 此外, 电视 ( 69. 1%) 与人际交往 ( 38. 5%) 也是农村居民较信任的传播途径, 其次为收/录音机、广播 ( 36. 7%) 和报纸 ( 23. 5%) 。农村居民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与信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5. 34, P<0. 05) , 见表1。

2. 4 获得健康知识的场所和信任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乡镇卫生院 ( 61. 1% ) 和基层宣教 ( 35. 3% ) 成为农村居民最信任的健康传播场所, 分列第一和第二顺位; 但在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场所中, 除乡镇卫生院 ( 57. 5% ) 仍保持第一顺位之外, 作为农村居民较为信任的基层宣教 ( 12. 7% ) 却没有得到健康传播主体的足够重视, 在居民经常接触健康知识的场所中顺位仅为第五。农村居民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场所与信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51. 55, P<0. 05) , 见表2。

*#其他:街坊邻里、亲戚处等

2. 5 对健康传播工作的依从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61. 8% 的农村居民表示会依从现行的健康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表示“不一定”的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7. 3% , 但当选择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传播他们希望了解的健康知识时, 表示“会”依从的居民上升至79. 3%, “不一定”依从的也下降到11. 6% 。居民对两类健康传播工作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4. 08, P<0. 05) , 见表3。

3 讨论

3. 1 现行健康传播工作与农村居民对健康传播的选择和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安徽省农村地区开展的健康传播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途径上都与居民的选择和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传播内容上,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 居民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由过去的以传染病知识为主逐步过渡到当前对传染病、慢性病、卫生常识等知识共同重视的多元化局面, 特别是对慢性病的防治知识, 居民显示出了更多的热情。目前慢性病在我国已经进入高增长态势, 资料显示, 多数慢性病如常见肿瘤等的医疗费用均明显超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是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2]。但在安徽农村健康传播的内容中, 传染病防治知识仍处于第一顺位, 与农村居民息息相关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卫生常识却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传播途径上, 以视听结合为载体的大众传媒已成为农村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与彭现美[3]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 以医患沟通为主的人际交往也获得了农村居民更多的青睐, 特别是在大众传媒尚难触及的偏远地区, 人际传播正以其简单易行, 不受结构、媒介、时空限制等特点在农村健康传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村委会广播、宣传海报等传统的方式仍然是当前安徽农村地区开展健康传播的重要途径。依从性调查也发现, 当选择居民喜欢的传播方式传播希望获得的健康知识时, 农村居民的依从性高达79. 3% , 远远高于对现行健康传播方式和内容的依从性。健康知识必须转化为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才能提高健康素养并最终作用于健康状况的改善, 因此农村地区健康传播工作的开展必须深深根植于农村居民的选择和需求中。

3. 2 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和场所及对其信任情况

通过对比发现, 安徽农村居民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和场所与信任的途径和场所并非一致。电视和人际交往成为当前农村居民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 新兴的互联网也以其即时性、海量性等优势上升至第三顺位。但就信任程度而言, 除了以医患沟通为主的人际交往, 电视、收/录音机、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媒介赢得了农村居民更多的信赖。这主要受居民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影响, 特别是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 通常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普遍认为媒体发布的信息更加权威可信[4]。传播场所上, 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宣教是农村居民最信任的健康传播来源, 提示权威的机构和专业的健康传播工作者更受农村居民的欢迎。但在既往获得健康知识的场所中, 除乡镇卫生院保持第一顺位之外, 广受居民信任的基层宣教却没有得到健康传播主体更多的重视。在农村开展健康传播工作除了要保证健康知识的充分性和全面性, 更要使居民对已经获得的健康知识从心理上达到高度认可, 为转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改善健康状况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议

4. 1 满足居民对健康传播的选择和需求, 提高依从性

传播学中“受位本体意识论”的观点认为广大受众并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 而是积极的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 对于外来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理解和记忆, 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寻求各种信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5]。健康传播是比健康教育更大范畴的概念, 相对于健康教育的“灌输”意识, 健康传播更应该强调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健康传播工作者除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之外, 更应该深入了解、深刻剖析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将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和途径的选择纳入健康传播工作的顶层设计中, 积极策划贴近群众生活的各种健康议题, 以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带动农村居民对健康的关注热情, 提高其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同时, 健康传播工作者应摒弃“传声筒”式的传播模式, 以农村居民的真实选择和需求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 建立供居民反馈信息的平台, 比如设立专门的信息反馈网站、健康热线以及开办走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电视栏目等, 吸收群众意见中的合理成分, 评价健康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不断修正健康传播工作思路和模式, 使健康传播更加贴近群众现实生活, 提高居民对健康传播工作的依从性。

4. 2 拓宽传播途径, 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可信

为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可信, 在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 更应建立积极有效的大众媒体监管格局,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 形成有约束力的专业指导和可执行的惩罚措施, 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 不断创新监管方法, 从外部改善监管效果; 同时, 新闻媒体组织严格执行记者职业准则, 形成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 重视新闻从业人员, 特别是从事健康报道的健康传播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 从内部增强控制力[6], 双管齐下, 有效的规避内容虚假、信息片面的错误报道在媒体上发布, 最大程度的还原事件真相, 确保大众传媒传播健康信息的真实性, 引领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除此之外, 对传播媒体尚难触及的某些偏远欠发达地区, 应充分发挥人际交往在健康传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选拔、考核、培训一批农村居民成为健康传播的“意识领袖”, 特别重视乡村医生在组织传播中“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 充分利用“意识领袖”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优势的人际资源, 将更多拥有共同生活背景的人带入健康传播的有益活动中, 并及时反馈农村居民最迫切的健康需要, 促进当地居民健康理念、知识和行为的转变, 带动整个地区走上健康之路[7]。

4. 3 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 提高健康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参与宣教的工作人员是农村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重要来源, 他们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健康传播工作开展的效果。为提高健康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应着手建立一支由卫生部门牵头, 广电媒体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广泛参与的健康传播培训团队, 通过集中授课、电视讲座、发放自学教材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 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 实现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完善的培训系统, 全面提升健康传播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进一步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高浩宇, 王刚.健康素养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27 (8) :616-618.

[2]杨金侠, 王章泽.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7) :67-69.

[3]彭现美, 魏群.我国人口健康知识传播渠道与效果分析[J].人口与发展, 2011, 17 (3) :91-96.

[4]陈颖.大众健康传播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 2011, 9:21-22.

[5]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健康传播文集, 2008, 11.

[6]冯莉.以制度化监督确保大众传媒公信力[J].新闻爱好者, 2009, 2:13-14.

上一篇:有限性角度下一篇: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