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2024-09-14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共12篇)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1

一、小学数学创造教学的整体思路

“能力总是指进行某种特定活动的能力, 它只存在于一个人的特定活动中, 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着的”, “从某种程度来讲, 研究学生的数学能力, 也就是研究他的数学活动”。

创造能力应该是某种特定的创造活动的能力, 它只存在于一个人的特定的创造活动中, 而且在创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层面看, 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对人类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 从学生发展的层面上看, 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发展活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动, 对学生个体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确切地说,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

布鲁纳说:“通过大量的数学学习实验, 总结出四条数学学习原理:一是建构原理, 学生开始一个概念、原理或法则时, 要以最合适的方法建构其代表;二是符号原理, 从简单的记号逐渐抽象成符号体系;三是比较和变式原理, 通过比较和变式学习数学概念、原理或法则;四是关联原理, 把各种概念、原理联系起来, 在统一的系统中学习。 ”

二、变被动为主动, 变怕学为乐学

小学生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一般过程:输入新内容、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强化巩固、反馈检查, 建构数学的认知过程应该修正一下:通过感知获得信息, 根据需要加工信息 (实现交流目的完成交流任务、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发现本质特征、揭示相互联系……) , 借助经验引申拓展, 反思感悟数学创造的动力源泉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 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以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为此, 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 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 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1.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 寻求它的源头, 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 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 学生就会产生内在学习动力。

2.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 更要让学生知道用于何处, 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 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从而力求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拓宽学生的视野。

3.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 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 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 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 就能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4.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际, 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设计了两道这样的习题。 1.将含盐率是15%的盐水30千克, 变成含盐率60%的盐水, 需蒸发掉多少千克水? 2.将含盐率是15%的盐水30千克变成含盐60%的盐水怎么办? 这两题出示后, 大部分同学都沉静在思考中, 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了旧矩的束缚。 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要使盐的浓度提高有两种做法。 学生立即说道:要么加盐, 要么蒸发水。对, 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 使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 这样就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加多少盐? 二是要蒸发多少水? 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 当加盐时, 盐水中的水的重量不变, 当蒸发水时盐水中的盐的重量不变。 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展开。 经过讨论最终得出两种正确的答案, 找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训练, 使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解题“模式”。 但更需要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内部表征, 引导学生思考时直通问题的数学核心,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储备, 就很难对问题进行分析, 抽取特征加以合并, 很难真正学会解决问题。

三、变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儿童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的数学, 是他们自己的数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以课本为依据的。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课本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 而课本提供给学生的是那些完善的数学概念和既成的数学结果, 它们大多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之内, 学生看不到出口和入口, 既体会不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体会不到“数学服务于生活”, 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 课本的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 他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 搭起了一座平台。 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 都可以成为数学学习内容, 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而那种脱离儿童熟悉的情境和生活经验的数学内容, 学生学得越多, 生活能力越低。 基于以上认识, 在构建新的艺术课堂时应以儿童日常生活为起点, 而不应该以学生对正规、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的学习为起点;在选择数学教学内容时, 应该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相关联的知识、传授一些实用技能,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

总之, 教师要在课堂上注入生活内容, 顺其自然, 引导学生学有所用,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创造教学的整体思路谈起, 其后诠释了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方法, 分析了其中大量细节, 最后以论述变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结尾。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教学,艺术教学,书本数学,生活数学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2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个维度”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分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这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发展能力,情感与态度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本文从课堂的三维目标方面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如何围绕“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总结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从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对“掌握知识”层面的评价

新课标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没有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相反,它对掌握知识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相对完整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

1.对“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

对学生在“感知・理解新知”这一阶段的评价,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操作:(1)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分。传统的课堂教学新知的导入目标直接指向于习题、例题的解决,在这一部分较为弱化,而按新课标理念,在导入新知时,应从新知的产生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等不同的角度,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感知材料和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选取的感知材料是否包涵了新知的本质属性。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新知的本质特征,并选取适当感知材料作为载体,恰当地承载新知的本质特征,从而为高效率的课堂打下基础;(3)在过渡过程中的诱导是否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是否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展开积极的求知探索,从而顺利实现学生认知的正迁移,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起到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对“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

对“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往往难以具体量化,受评价者主观指标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外显程度影响较大,评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新知的发展过程与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是否有较高的相关性,教者是否重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2)学生在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建立了一个能反映知识本质的典型情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数学化”,即经历一个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认知往返过程;(3)学生对新知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表述是否具体严谨,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4)学生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意识倾向性发挥得如何,学生的全员参与程度如何。

二、对“发展能力”层面的评价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的,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因课堂上“发展能力”的目标不够明显,目标达成难以量化,往往在课堂评价中流于表面,落实不到位。“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能力的发展必须结合知识体系,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提高。

1.对课堂“巩固性练习”阶段的评价内容

(1)给出的题目是否属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从而起到巩固理解、强化记忆的作用。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与“放”适度,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3)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以及在叙述算理、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4)教师在本阶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反馈问题的要害,是否能对课堂中“生成”的各种问题,处理得灵活机智、科学合理,“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发展性练习”阶段的评价内容

(1)本阶段习题设计一般应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低档题。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形成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中档题。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又带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灵活性;高档题。思考性较强,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用以解决“吃不饱”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2)在本阶段中,评价要注意:三种题型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形成体现本课本质特征的内容序列;教师安排的题量是否适中,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学生的情况反馈是否较好地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师生总结”阶段的评价内容

(1)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与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是否致力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3)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是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掌握新知要点,获得求知启迪。

三、对“情感和态度”层面的评价

情感与态度,并不是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副产品”,即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过程中的“顺便”进行,而是课堂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堂好课,应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在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获得发展。

(1)是否创设了一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意志,使他们有经历克服困难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课堂中,学生创新精神、实事求是态度的培养,以及质疑问难和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得是否巧妙,安排得是否合理。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3

关键词:建构理论;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开始接触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小学的数学教育更要注重方法,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习惯至关重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爱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使他们成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小学生初接受教育,正确的学习引导方法决定了他们日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数学教育要改变以往的专门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发挥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思考和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是: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教师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教学新模式。

二、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议

1.创建实物教学情境

小学生初开始接受教育,容易对枯燥的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数学教学是小学生不曾接触到的知识,因此就要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取实物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在初开始学习加减法时,班上共有7名男同学,10名女同学,有2名同学因病不能参加春游,问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春游?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抽取班级同学,然后从抽取的同学中指定两名生病,让学生自己数出参加春游的同学的个数。在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不要仅仅以课本上的图形为认知对象,而要变图形为实物,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实物呈现课堂,改变枯燥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创设课堂问题,采用“激励性”的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为了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必须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课堂上教师要多多创设问题,并对积极参与快速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奖励。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物体,答对的学生将获得一个小太阳或者教师的一个拥抱。采用这种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小学生乐于获得奖励的心理,创设课堂问题,易于培养学生爱动脑筋勤思考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回答了问题,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教师的喜爱多过于对知识的渴求。大部分小学生听教师的话多过于听父母的话,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多开展课外的沟通交流,学生首先对教师感兴趣才有助于他们培养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生活上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和关怀,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鞭策,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课堂外教师要多多与学生互动,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发青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小学教师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领路人,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理论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双管齐下,定能创建出完善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荣锋.利用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自主合作学习”[J].齐齐哈尔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林周洋.自主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研究,2013(16).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小学)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个维度”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如何围绕“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 总结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从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对“掌握知识”层面的评价

新课标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 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也没有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相反, 它对掌握知识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 努力创设情境, 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相对完整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

1.对“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

对学生在“感知·理解新知”这一阶段的评价,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操作: (1) 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分。传统的课堂教学新知的导入目标直接指向于习题、例题的解决, 在这一部分较为弱化, 而按新课标理念, 在导入新知时, 应从新知的产生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等不同的角度, 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感知材料和现实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 选取的感知材料是否包涵了新知的本质属性。教师在备课时, 应分析新知的本质特征, 并选取适当感知材料作为载体, 恰当地承载新知的本质特征, 从而为高效率的课堂打下基础; (3) 在过渡过程中的诱导是否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 是否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展开积极的求知探索, 从而顺利实现学生认知的正迁移, 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4) 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是否恰当, 是否起到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对“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

对“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往往难以具体量化, 受评价者主观指标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外显程度影响较大, 评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新知的发展过程与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是否有较高的相关性, 教者是否重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 学生在总结新知的过程中, 是否建立了一个能反映知识本质的典型情境, 并以此为基础, 逐步“数学化”, 即经历一个从形象到抽象, 再到形象的认知往返过程; (3) 学生对新知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 表述是否具体严谨, 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4) 学生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所表现出的个性意识倾向性发挥得如何, 学生的全员参与程度如何。

二、对“发展能力”层面的评价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但它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 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的, 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以及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因课堂上“发展能力”的目标不够明显, 目标达成难以量化, 往往在课堂评价中流于表面, 落实不到位。“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 知识有其能力价值, 它凝聚在知识之中, 不思则暗, 深思则宽, 不着重分析挖掘, 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 就会落空。”能力的发展必须结合知识体系, 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提高。

1.对课堂“巩固性练习”阶段的评价内容

(1) 给出的题目是否属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 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 从而起到巩固理解、强化记忆的作用。

(2) 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中, 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 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 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 “扶”与“放”适度, 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3) 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 以及在叙述算理、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4) 教师在本阶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反馈问题的要害, 是否能对课堂中“生成”的各种问题, 处理得灵活机智、科学合理, “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发展性练习”阶段的评价内容

(1) 本阶段习题设计一般应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低档题。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 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 形成技能, 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中档题。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 又带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 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灵活性;高档题。思考性较强, 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 用以解决“吃不饱”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2) 在本阶段中, 评价要注意:三种题型内容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形成体现本课本质特征的内容序列;教师安排的题量是否适中, 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学生的情况反馈是否较好地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师生总结”阶段的评价内容

(1)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 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2)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与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 是否致力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3) 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是否提纲挈领, 简明扼要, 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 掌握新知要点, 获得求知启迪。

三、对“情感和态度”层面的评价

情感与态度, 并不是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副产品”, 即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过程中的“顺便”进行, 而是课堂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堂好课, 应使学生在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的过程中, 在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获得发展。

(1) 是否创设了一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锻炼他们解决问题, 克服困难的意志, 使他们有经历克服困难的机会, 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课堂中, 学生创新精神、实事求是态度的培养, 以及质疑问难和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渗透得是否巧妙, 安排得是否合理。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什么,如何教,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安排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造成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了字词、语句等语文基础知识,而对文章的思想、结构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却比较欠缺。因而,这种授受式语文教学很难使学生发生学习迁移,即学生并未获得通过课文的学习而对日常语文学习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并且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一篇新文章或著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知识停留于表面,未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在探寻民族教育之路的过程中,创造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即“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陶行知强调“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绵延推广”。陶行知这一“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儿童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形成一种语文教学能力,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牢固系统地把握起来。

把学生培养成“小先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像教师那样宏观地概括和把握一篇文章的知识体系,总结归纳重难点,并且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像教师一样熟练、扎实、系统、完整,并且逐渐养成一种语文表达和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的固化和内化。由此可提出一种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构想——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一样,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支持系统和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自身内部有着广阔的潜力可用于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导向的行为。”也就是说,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因此,罗杰斯提出“意义重大的学习是更个人的——独立性、自发的、负责的学习,创造力的释放,成为人的倾向”,即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而非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的机械、枯燥、被动的授受式教学。这种学习的“推动力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教师最终是顺着孩子不可阻挡的创造力潮流,而不是逆着它”。这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成为促进者,起辅助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还强调“焦点主要是放在学习的持续过程上,……当学生已经‘学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时,并不能说一个课程就成功的结束了,只有当他在如何学习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时,才能说课程已经成功结束”。因此,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而有效的学习,并有能力呈现自己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地教授给别人的能力: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式教学。这一教学目标,规定了其操作活动的程序、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和地位,同时还决定了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

三、操作程序

1.教学准备,明确方法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教师的备课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总结归纳,既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对文章的主旨精髓进行独立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能有效地将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地将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

通常,教师备课,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掌握第一个方面,即钻研教材,钻研其所学习的内容材料。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透、熟。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经过这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

懂:要对课文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弄懂、弄清楚。透:就是要彻底地了解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并掌握知识的逻辑,同时运用各种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补充,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准确完整。熟: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是,“对教材、教法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能作全面而深思熟虑的思考、筹划与掌握,并运用自如,熟能生巧,能有个性地创造性地编写答案”。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也是一个系统的阶段,是一个对各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的阶段。

教师要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要求,向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为真正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付诸学习实践的动机和行动。

2.呈现学习材料,学生自学,教师启发答疑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完备的学习材料,支持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懂”,采用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依照学习材料,独立地掌握字词、语句。第二个阶段——“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阶段——“熟”,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齐头并进。同时,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的、独特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就此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度,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形成答案,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总结展示,及时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语文教学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组织化,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重难点,初步形成一套讲课教学的思路,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基础知识,文章的结构内容,就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的论述,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课文进行汇总,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漏或把握不准确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展示能力进行评价指点,促进语文“小先生”的培养。

4.测验检查

上一步骤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是在学生完成某一课文学习之后进行的检查,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课文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所选取的文章通常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因此,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测验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掌握,根据学生对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单元总结。

对学生的测验,要注重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日趋完善。

四、师生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是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则认为,“很明显,正在成长和学习的人是这种教育中一股政治力量强大的势力。学习者是中心,学习的过程代表了对传统教育策略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主张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支配者,而成为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助引导作用。“促进者提供一种心理气氛,在这一种气氛当小学习者能够做出责任性的控制。促进者还有助于不强调静态的或内容上的目标,从而鼓励对过程、对学习发生时经验的关注”。

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构想新思维 篇6

新的题型相对于过去,一些测量的题目的解法上得到了拓展,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从学生解答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如果题目涉及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过或者讲解不全面,题目或者提问的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上做得不够多。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创造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

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1.开展数学阅读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要开设数学阅读课程,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开展数学学习。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掌握科学的策略,完成练习等。教师还要给学生点评,重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获取课外知识。

2.重视知识生成,提高数学学习才能

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生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新教材重视知识的引入和知识的生成,培养新型的人才。教师要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积极参与,帮助激发学生研究的品质,带领学生实现主动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学生什么,学生记什么阶段,教师要带领学生思索,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上是什么题型,只教会学生解答什么题型的状况,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数学教学应该发挥主人的作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发挥引导的作用,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数学观点,开展数学讨论,表现学习风格,塑造学生的思维结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2.创造问题,带领学生思考

数学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接受教师的理论和知识,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和研究中发展思维,获得真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新的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来考虑问题,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巧妙编写题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师可以改编数学教材的习题,让题目呈现多种形式,实现一题多解。也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建立多向立体的思维模式,选择数学信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多出一些思考性的数学练习题,教会学生正确解答这些问题,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积极分析数学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围绕过程和方法,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经过,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教材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重视基本方法的贯穿,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教材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围绕这一点,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结合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学生参与的环节,经过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和交流,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1.带领学生参与概念的建立

过去的教学中,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就是要学生强行记住。新教材拓展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关注概念形成的背景和过程,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发展思维的严谨性。

2.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和证明经过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证明的思路,掌握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3.运用新教材中一题多解的例子,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经过

一题多解让学生研究解法的本质和思考方式的共性,上升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高度,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和思想,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研究问题和答案,学会表达方式,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展思维空间。

4.激励学生参与开放性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7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建构理论注重学生自主领悟知识, 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学生通过查阅学习资料, 做相关的数学习题来慢慢领悟知识. 建构理论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三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让学生发现数学课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辅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学会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学习, 查阅学习资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走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 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兴高科技教学技术, 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多媒体网络技术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 辅助学习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网络课程给了学生很大的时间自由, 可以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段进行学习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自控力需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对事情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计算内容较多, 学生的粗心不利于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应用”时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自主预习相关的知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推导方法、平面图形的性质定理,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 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也可以一周开展一节口算课, 在课上给学生出50 个口算题, 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并要求准确率, 通过系统化地口算训练, 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会逐渐培养起来.

2. 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

数学课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此同时, 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 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障碍, 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 教师要运用实际案例来分析教材知识, 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同时真实案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 发现数学学习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的性质定理时, 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 在搭建桥梁、 修建水库中都应用到这个定理. 教师可以以学生熟知的桥梁为例, 在A村和B村间要修建一座桥以方便两村之间的物资运输, 如何修建才可以使桥梁的建设成本最小且最省时、省料? 教师可以以这个案例作为导入, 带领学生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情上思考, 从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妙, 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 是建构理论的生动体现.

3. 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想法天真又有着贪玩的天性, 采用批评指责式的教育方式让小学生不再贪玩显然不符合小学教育的教育理念. 小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可以合理调整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因此, 这就需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师生沟通的好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适时鼓励学生.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希望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了解学生所想为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 学习兴趣也各有差异, 因此教师要时常与学生沟通学生是否可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 在师生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师生间增进了解,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更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通过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 也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及时帮助学生改善,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篇8

一、对“掌握知识”的评价构想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学习知识, 慢慢地吸收知识, 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掌握了这些, 才能活学活用知识, 掌握转移的知识结构。那么, 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掌握知识”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1) 感知材料的真实至关重要, 因为感知材料是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所以将它放在第一位; (2) 在感知材料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选择能够涵盖新知识的材料; (3) 选择感知材料要能够引导学生; (4) 新旧知识的过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迁移过程, 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2) “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1) 教师引导过程中要考虑能否给予学生在分析对比上思维锻炼的帮助, 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2) 通过新知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逻辑思考过程, 这样的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利; (3) 学生通过学习新知后, 对新知的理解和概括都要有明确的认识; (4) 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特性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得到充分发挥, 并展现出来; (5)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之间的联系, 不要到了运用时又不会, 而“只学不用”是不应当的。

二、对“发展能力”的评价构想

发展学生的能力实际上是了解和把握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质量与存量的增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 才能够达到评价构想的目的。实践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开发能力的评价应说明下列事项:

(1) 对课堂“半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1) 教师在给出习题的时候要判断这道题目是否和学习的新知识紧密相关, 只有紧密相关才能够得到正确的效果, 才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新知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2) 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新知的过程当中要本着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的态度去进行, 否则对于新知识的吸收是无效的; (3) 学生运用新知解答练习题时, 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4) 教师在课堂结束时所阐述的问题是否切中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所产生和反馈的问题所在, “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 对课堂“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1) 这个内容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设计的, 这个阶段的发展适合学生今后去处理实际问题; (2) 在这个阶段里, 教师要在合理的时间内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这种思考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

(3) 对“独立练习交流与课堂总结”层次的评价内容: (1) 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这个氛围里学生能够进行所学知识的加深练习和发展, 有一定的疑问和思考的能力; (2)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 并且评估这些讨论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否给予了学生学习上各种能力的上升空间; (3) 课堂教学之后的评价要适合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回顾, 以及新知识的反复巩固, 以便对下个新知识带来好的影响。

三、对“层次教育”的评价构想

课后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学生的课后作业并未起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而是一味的单调、机械、重复, 从而使学生觉得没有认真的必要而应付老师, 去抄袭作业。传统的作业过多地注重题型的演练, 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做题太死板, 缺乏变通能力, 一点都不懂得灵活运用学会的知识。

所以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我们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 让学生自己从中挑选作业, 使学生智、美、劳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锻炼学生单独处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不断在黑暗中探索的精神, 点亮他们思维的火光, 给学生一片想象、快乐的空间,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滋味。

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构想 篇9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情境是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 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来源。数学教学情境是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情境, 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一般可以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或图像语言表示[2]。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能激活学生原有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 具有直观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趣味性[3]。

1.1 创设认知氛围情境, 激发求知欲, 引起认知兴趣

创设认知氛围情境, 就是提供学生认知的背景, 给学生创造认知的条件。教师通过知识铺垫, 启迪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 解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指导学生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开掘,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 “点”“线”“面”3个概念是对生活中的点、线、面进行抽象得到的, 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 “同学们, 你们知道兰州在什么地方吗?”“不知道。”“知道上海吗?”“听说过。”“如果昆明和上海分别在这2个位置, 兰州就在这里。”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简图, 并分别标示出3个城市的点, “昆明和兰州的距离与兰州和上海的距离可按比例算出。”然后教师分别连接这3点之间的2条线段, 并提问:“这里点的位置与我画的大小有关系吗?”“没有。”“对, 这些点只表示位置, 与点的大小无关。所以, 在几何中的‘点’只表示位置, 没有大小。”这样, 教师提供学生认知的背景, 使学生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1.2 创设形象氛围情境, 增进实感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创设形象氛围情境, 就是运用实物、模拟形象等创设教学情境, 把画、演、实验、演示、调查等引入课堂, 让学生迅速、形象地感知教材。如, 关于球的体积公式, 教材是采用祖暅原理推证的, 如果采用实验的方法, 教师把半径为R的半球以及高和半径均为R的圆锥装满砂子, 然后把这些砂子倒入一个高和半径都为R的圆柱中, 反复实验都是刚好装满。采用这种方法推导出球的体积公式,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 创设情感氛围情境, 唤起情感共鸣, 营造参与氛围

创设情感氛围情境, 就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控制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形成亲切、和谐的气氛, 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如, 为了根治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要求学生解题时用绝对值保护来过渡, 即强调要化简先让a脱掉帽子 (根号) 走到门口 (绝对值||) , 至于如何走出门, 这要看a的体质 (正、负、零) , 体质强壮 (a≥0) 的直接走出门;体质虚弱 (a<0) 的必须带上一根拐杖 (负号-) 以防摔跤。此种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产生了知识与情感的共鸣。

2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提高参与能力

树立参与意识是落实参与教育的思想基础, 且参与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 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并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

2.1 质疑问难, 鼓励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探究精神从何而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意识。课堂上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设置问题情境, 构造学科模型, 提供学科想象, 把学科知识嵌入活的认识过程中。

首先, 引导学生钻研课本, 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资料。而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又是高度概括的, 要想深刻理解, 必须不断提出问题。可以提问每章、节的重点、难点, 也可提问概念、定理的涵义以及隐含的条件等。如《数学》第二册 (下) 抛物线的定义准确吗?若定点在定直线上, 动点的轨迹还会是抛物线吗?

其次, 引导学生辨析错解, 在辨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遗留一些漏洞,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例如, 已知a为实数, 对于一切实数x, 函数f (x) =x2-4ax+2a+6的值域为[0, +∞) , 求函数g (a) =2-a|a+3|的值域。

解:对于一切实数x均有f (x) ≥0

∴△≤0, 即△= (-4a) 2-4 (2a+6) ≤0

解得因此a+3>0

让学生评判:对这一解法你能提出有关问题吗?这一解法对吗?为什么?若不对, 正确的解法是什么?先看已知条件是什么?条件“已知a为实数, 对于一切实数x, 函数f (x) =x2-4ax+2a+6, 函数的值域为[0, +∞) ”等价于“△≤0”吗?能否借助于图像?通过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 使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习数学离不开问题解决。F·克莱因常常对学生讲:“用新方法来解老问题, 可以推动纯粹数学的发展。当我们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自然就会提出新问题。”因此,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变换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编拟新题等。

第四,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含有不少数学运算和关系。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 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 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 生活中的储蓄利率问题、物价的涨跌问题、购物的容量问题, 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合理用料问题、最佳决策问题等。教师在平时可结合教学内容, 渗透应用题解题思路, 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 给学生以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而且要加强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 如归纳、类比、联想、从特殊到一般或从一般到特殊等, 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勤写善记的习惯。

2.2 参与讨论, 鼓励畅所欲言———让学生学会讨论

学会讨论,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 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时机可在得到规律性结论之前;可在理解知识的关键之处;可在教材出现难点, 学生理解受阻时;可在某一问题有多解答案或多种思路时。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有: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 了解讨论的目的, 理解讨论的题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 了解别人发言的内容, 理解别人发言的意思;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赞同正确意见, 或纠正错误观点, 或补充不足部分, 或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2.3 动手操作, 获取实践信息———让学生学会动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 又是智能的创造者。”数学是以实践中的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 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实验操作, 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借助操作活动可显示数学的内在特征, 暴露数学的实质、内涵, 以及朴素的数学思维过程[5]。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使学生内部和外部感官有机结合, 学生不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经验, 而且在参与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首先, 进行实际测量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 部分学生在学习了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后, 对诸如“学校的旗杆有多高”“黑板的面积有多大”等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感到茫然;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圆周率、斜率、曲率及离心率等概念后, 往往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概念, 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书面的运算, 还应重视动手测量的训练。要让学生在学习有关概念的同时, 通过使用三角尺、量角器、绘图仪以及卷尺等测量工具, 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并结合估测方面的训练, 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其次, 进行几何变换操作。在几何教学中, 让学生动手拼接、拆分几何体以及通过对几何体的旋转、翻折、平移等来发现一些几何事实或几何关系。此过程往往又与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相联系。例如,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用不多于7根的火柴棒可以拼接出几个全同 (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图形?最多能拼接出多少个全同图形?”学生在动手进行拼接操作的同时, 就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1) 2根火柴棒不能组成封闭图形; (2) 全同图形必须是2个或2个以上的图形; (3) 由于火柴棒不多于7根, 故所拼接成的图形 (等边形) 只可能是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4) 要想拼接出尽可能多的全同图形, 这种图形只能是三角形; (5) 要想得到尽可能多的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应尽可能的彼此相连。实际上, 学生通过思考和操作便会发现, 在一个平面上用7根火柴棒至多可拼接出2个平行四边形或3个三角形, 而在空间只用6根火柴棒即可拼接出4个全同三角形 (正四面体) 。

第三, 进行验证数学规律的操作。各种数学规律的获得, 通常都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的, 但由于这种论证过程并非是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这对学生加深对数学规律的认识、理解以及记忆、掌握乃至灵活运用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但这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去弥补。而让学生动手进行验证性操作无疑是弥补这种“缺陷”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 对圆锥体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间的体积关系可通过让学生动手在壳体中装入沙子的方法进行验证, 对半径为R的半球体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体间的体积关系亦可用同样的方法验证。

3 提供参与空间, 保证学生广泛参与

在教学目标限定的范围内, 教师首先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在选择中增强主动参与意识, 在主动参与中学会选择、学会学习。

3.1 少教多悟, 留足参与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压缩教师的活动时间, 提高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一般来说, 教师应做到“四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内容不讲, 过于简单、学生能通过看书掌握的内容不讲,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的内容不讲, 能让学生讲的内容教师不讲。一堂课每个学生训练的时间应占50%以上, 学生课堂参与的自主支配时间要多, 形式要多样。例如, 在进行不等式的证明教学时,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研究一道题:若a+b=1, a、b∈R+, 求证使学生在参与的不同程度中得到培养。

3.2 做好铺垫, 提供参与机会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广泛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练习、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

首先, 教师要精心准备, 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 为学生的参与做好铺垫。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 可通过谜语激趣、故事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等途径,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声形一体、图文并茂的特点,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 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 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的功能, 再现生活中的椭圆, 如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轨道、汽车油罐的横截面等。

其次, 教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 形成新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认知过程中,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其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与思维空间。

第三, 为学生提供看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四, 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不正确时, 教师不应指责, 不忙裁决, 可适当启发后让学生再思考一番, 让学生自己找到解题思路。

第五, 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 数学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做出来的。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定的练习, 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第六,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讨论, 教师要平等参与讨论, 暴露思维过程, 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 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不仅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也可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第七, 为学生提供整理、创新的机会。一节课下来, 要布置学生整理笔记、练习课外思考题。一个单元下来, 可布置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归纳解题思想、方法, 汇集平时做错的题目;也可要求学生改编例、习题, 出试卷, 写数学小论文等, 这有益于培养学生整理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如在正方体的特征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量一量, 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 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一步一步走到终点。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 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观察正方体的边有什么特点, 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使他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 从而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3.3 明确目标, 把握参与导向

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 而且要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摒弃错误, 发现真理,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雄辉.数学教育改革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盛家勤.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 4:16.

[4]斐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一[J].学科教育, 2000, 1:8.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10

关键词:大学数学,分层,教学,个性

一、引言

近几年, 伴随我国国家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高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由于全国各地中学教育水平的差异, 从而导致高校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这给大学新生基础课-- 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于是以前的按自然班分班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学有余力, 而另外一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样必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教学”正是顺应这一新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原来的按专业自然班的分班模式被打破, 所有学生按地区、数学基础以及数学学习能力重新组合成新的教学班, 如A班、B班、C班等, 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并且采用不同的考试考查方式, 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中的多种弊端, 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从而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同时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分层次教学的概念

1. 大学数学教学现状

大学数学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一般包括高等数学 ( 微积分) 、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近年来, 伴随着各地高校的不断合并, 各高校的专业越来越多, 并且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从而由于地域差异和个性差异导致许多高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大部分高校以同一专业自然班开设大学数学课程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就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我校为例, 通过随机抽查近几年大学数学期末考试成绩, , 发现个别班级的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的重修比例分别达到17% 、21% 、30% , 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热情. 因此如何改革现有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使大学数学教学既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对大学数学的共性要求, 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地域学生发展的个性需要是现今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 分层次教学的概念

分层次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数学素质. 这种教学法一般在课堂中,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专业、地域、智力和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个方面, 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并且在教学进度,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试考查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差异性, 从而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

三、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思想的构想与实施

借助大学英语以及其他课程的成功分层教学模式, 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想:

1. 按学科专业分层

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对大学数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 从而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并选定相应的教材, 确定所学的内容. 就本校而言, 根据本校特点, 大学数学分为工科类、农科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几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类型在教学大纲、内容编排、学时数上都不相同, 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对大学数学的需求.

2. 同专业同班分层教学

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后, 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了解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情况后, 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面, 分班教学.并组织各院召开新生动员大会, 让学生了解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目的, 避免在实际操作中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实行动态调节模式, 学期结束后,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依据学生个人申请和任课老师推荐相结合的原则, 让本学期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升入到高层次的班级学习, 对在高层次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成绩下降明显的学生, 可将其调到低层次班级学习,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3. 教学目标和教法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 学校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从讲授内容、方式方法、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定位.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认知特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设计不同的讲授方法,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数学基础较好, 有较强数学学习能力的层次班, 教学目标要着重提高能力, 除了讲授课本上的知识点, 还应适当补充一些现代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讲授上多采用启发法、讨论法以及自学和老师讲授法相结合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对能力较差的其他层次班, 教学目标侧重于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讲授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 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学数学分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要把分层次教学模式与以往的分快慢班教学模式区分开来

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承认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 而分快慢班教学模式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及时充分地了解所在层次班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状况, 积极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升入高一层的班级学习,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随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防治部分同学自暴自弃, 出现掉队, 陷入更糟的境地.

3. 分层教学后, 在作业布置和考试评价上要区别对待

在给不同层次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 要区别对待. 对高层次的学生应加大课堂作业量和题目难度, 提高他们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锻炼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 对低层次的学生, 以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为主, 作业量可适当减少, 难度也可适当放低, 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由于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不同, 因而对他们的考试考核要求也要不同, 从而充分调动各层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目的是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分层教学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平台,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梅.应用性本科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 巢湖学院学报, 2012, 14 (3) , 122-123.

[2]刘德钦.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增刊) :82-84.

[3]李功萍, 潘全香.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 .

[4]张永凤, 工科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10) .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 篇11

摘 要 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适时提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期探索出一条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对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模式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呈现。以期达到交流各地教学实践经验,共享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学习提高的目的,同时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一、中小学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实践教学当中,随着“00后”逐步成长,学生个性日益突出,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传统教学的安排这一对矛盾日益突出。早日找到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措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适时提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可行,教学过程更具有吸引力,更加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从小学到中学,技术内容的难度不停留在低级重复阶段,而是有阶梯性地增加。初中与小学,高中与初中,进行了无逢衔接。这样就可以使中小学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技术,使他们对所喜爱的运动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地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二)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中小学开展课内外体育俱乐部,以中小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前提,以运动项目为单位,进行打破常规班级授课,提倡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和随机性等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每学期的期初,学生通知计算机系统,对自己本学生想参加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初步地认知,提出自己所希望学习的内容。校园中开设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和健美操等俱乐部,项目十分地丰富,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的体育文化,创造了良好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互助交往意识

这种打破常规班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校园内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学们在教学当中,无意识地形成了跨班级之间的交流,然后,这种交流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打破了传统地学生在校期间仅停留在班级内部的交流模式,班际之间的活动交流会逐步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互相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中小学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想与设计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创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性和标准化作用,是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将更进一步,将更加具体可操作性可行性。避免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大而空,使之更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避免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占绝对地位,教师的权威似乎不容挑战,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出现了新型地师生关系。学生在“三自主”情况下,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占有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种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风,高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风。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往往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一些基本的技术同时出现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大纲中,导致学生很难对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地学习技战术。而对些不太喜爱的运动却又在进行重复地学习,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大量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将中小学仍至大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俱乐部对项目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知识点,逐渐形成一个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规范教学必不可少,它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指导和指向作用。从评价的对象来区分,评价可以分为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可分为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通过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和学生的成效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由学生通知网络进行评价和专家听课等方式进行。

四、影响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师资问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求“一专多能”而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对师资却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多专多能”,这样才能满足于学生对项目选择的需求。以传统的师资来应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往往会出现教师的专业过于集中,师资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学生的选择。

(二)教学场地问题

传统体育教学对体育场馆的要求相对分散,可以将体育课进行分散编排。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要求将体育课的编排相对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对体育场馆的数量要求。对于场馆数量有限的校园而言,在教学当中就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影响到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编排,从小学、初中和高中分阶段,成系统地制定。这将避免低端地重复学习,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应当更加具体,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避免大而空的现象发生。只有有效地达成了目标,才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在组织形式方面

传统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学生在进行“三自主”形式当中,更为有效地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丰富多彩的项目能够更具有吸引力,激烈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比如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过于集中;教学场地的要求达不到俱乐部抽教学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实践。中小学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否成为主流还有待于更多的有志之士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云卿,郭浪舟.对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的考察[J].中国学校体育.1995:39-40.

[2] 仓江,张弓.东北三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活动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3:62-64.

建立小学习作教学体系的若干构想 篇12

一、在小学习作教学体系的横轴线上, 明确小学习作的内容和形式

习作内容是习作目标达成的载体, 建立作文教学的目标体系, 就是要建构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小学阶段的习作, 以记叙为主, 通过对三至六年级作文内容的整合, 不难发现, 作文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想象文、应用文等若干方面的写作。如何将这些内容科学、有序地安排到各年级, 应该有一个整体规划。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每学年不少于16次”的要求, 每项训练每学年可以安排1~2次, 根据年段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训练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可以借鉴综合实践活动长短线结合的做法, 灵活安排课时及周期, 使习作教学的时长从两课时走向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以提高听说读写诸项训练的实效性, 突出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记叙类别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还不是丢开语文教材另搞一套, 而是将这些类别主题置于相应教材单元中, 以此密切与阅读教学的联系, 这是一种积极的“若即若离”。明确小学习作的内容和形式, 以此展开专项指导和专项训练, 有利于学生领悟和掌握各项记叙类别的习作知识和习作技能, 形成习作能力。记叙类别主题作为重要的链接, 确立以后可以打通很多壁垒, 建立很多联系, 在解决以往的疑难问题上有很大的优势。

如习作与阅读的联系, 在当前的课外积累中, 课外阅读也是漫无目的、无序混乱的。今天随这篇课文积累, 明天随那篇课文积累,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没有什么计划性。或者人读亦读, 一会儿诵读经典, 一会儿追风图画书, 阅读没有定性, 阅读的量与质都没有得到保证。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记叙类别梳理出来以后, 我们可否从传统的以阅读为中心的积累模式中突围, 走一条以表达 (记叙类别) 为中心的智慧积累之路?也就是说, 以习作为中心, 课外阅读围绕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想象文、应用文等这些主题展开, 按照课标各年段要求落实相关课外阅读任务, 因需而读, 以写促读, 通过鲜明的主题可以更有指向性地阅读书目, 克服盲目积累的弊端。多读书是好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读精品肯定更有效。根据不同的记叙类别, 不仅可以有序地跟进相关内容的阅读积累, 实现读写间的双向互动, 还可以通过围绕记叙主题设计丰富而有序的大单元习作活动, 密切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密切作文教学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联系, 密切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我们应积极协调各类要素、各类课型, 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主题大单元习作教学体系, 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小学习作体系的纵向目标上, 明确各年级的目标要求和训练重点

如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四个维度上构建小学习作总体目标, 是个复杂工程。总的来说, 就是要体现渐进性、发展性。能力目标是其核心目标, 过去在年段目标中只能笼统表述, 正因为其缺乏载体, 如果内容明确了, 载体解决了, 就可以对各年级有通盘的考虑和具体的要求, 使作文教学有的放矢。

譬如写人练习, 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事件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细节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点。在三至六年级各年段训练中, 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或几个侧重点?如何分解、落实到每个学年中去?我们不妨进行系统有序地安排, 三年级侧重于人物外貌、爱好, 四年级侧重于动作、神态和语言, 五年级侧重于心理活动描写, 六年级侧重于细节描写, 从而明确小学阶段写人总目标及年段分目标, 统筹安排习作内容。细化目标要求不至于糊涂, 每个年段的训练重点各有侧重, 这样将写人知识分解到读写实践中, 学生才能消化吸收, 才能提高写作技能。

再如应用文的写作, 在低年级写简单的留言条、请假条的基础上, 三至六年级陆续安排通知、观察日记、信件、表扬稿、建议书、新闻报道的习作及读书笔记的初步练习, 同时根据时代特点, 增加收发电子邮件、建立个人博客的内容, 整个应用文系列自成体系, 对每个年段提出相应的习作目标和要求, 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法, 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建立纵向能力目标序列, 既可以作为作文教学的航标, 引领着习作教学的方向和过程, 也可以作为作文教学的评估标准, 检验、评价和反馈学生的习作。写作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明确每一年段、每一层次的要求, 通过具体的习作指导, 通过模拟的、缩微的、典型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想象文、应用文等各类记叙文的写作技能, 层层推进, 循序渐进, 并通过记叙主题将作文教学引向自然, 引向生活, 引向时代, 使学生用我手写我心, 最终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和标准。

此外, 在小学习作体系的语言表达形式上, 通过作文进程指向字词句篇的言语功能, 发展思维。原有的作文训练体系从词句到片段、从片段到篇章的说法虽然在新课标中不再被提及, 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个规律,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几个进程。作为语言表达形式, 作文教学中可以不拘形式, 但也大体上遵循“句群 (低年级) —片段 (三年级) —简单的篇章 (四年级) —较为复杂的篇章 (五六年级) ”这几个进程, 在训练过程中步步走实,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更为有效。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 作文教学理应发展学生的智力, 使他们越写越聪明, 越写越会写。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总是和言语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的。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 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 口语和文章的吸收和表达, 都必须经过大脑的思维, 大脑的思维等智力活动始终是听说读写的中心环节。文章是字词句篇语言单位的组合体, 字词句篇等语言结构知识, 都包含在文章知识结构之中。我们既要重视字词句篇的写作训练, 也要重视写作思维进程的训练, 使得知识与实践形成对接, 语言表达形式与思维发展形成对接, 让学生在写作的具体环节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安徽省淮北地区下一篇:自驾车旅游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