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2024-09-30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精选12篇)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1

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1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

数学语言的简练是追求深刻、朴实、精练的语言倾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 表达丰富的内涵。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教师可以用和蔼的、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 使个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违纪的同学, 与大声训斥相比, 这种无声的批评, 学生更容易接受, 并且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 若没有手势, 教学就很冷漠死板。手势使用得当, 可以增强语言力度, 给课堂增添活力, 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 无须刻意追求形式, 不要过多地重复同样的手势, 以免学生感到乏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8×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8×25=12× (4×25) 是根据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 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 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 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 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转为学生讲, 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40+8) ×25) 。又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 就如何测量“圆的周长”时, 让学生展开讨论, 有的学生提到用量腰的方法量。这时我说了一句:“用软尺拿来围, 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而且非常形象, 学生会不掌握吗?

2 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 因此,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 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 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 (1) 多种不同的分法; (2) 一共分成几份? (3) 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 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 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 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是提高数学语言的基础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空间,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 当学习中有疑难时, 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 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 灵活运用新旧知识, 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新授课时,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各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 厘米, 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 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 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 使学生掌握思路, 并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 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 逐步学会叙述, 正确地解答。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 但只需正确引导, 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 课堂小结时, 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 纷纷举手发言, 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 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 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 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 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达到智能并进, 全面育人的目的。

4 数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听课上。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这就揭示了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 寓教学于趣味之中。合理地设计引导思维, 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趣味性教学语言的启发, 让学生发现规律的同时也饱尝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牢记写分数时分子分母的位置, 它们究竟谁应该写在分数线上面, 谁应该写在分数线下面, 读分数又应该先读谁再读谁?我是这么教的, 我把分母比作母亲, 分子比作儿子, 因为母亲年龄大了, 腿脚不便就应该住在楼下, 儿子就住楼上;又因为先有了母亲才有儿子, 所以应该先读分母, 再读分子。这样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概念教学拟人化, 不仅使学生更容易记住记牢,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并在教学中渗透了尊敬长辈的思想, 起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总之, 教师要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 就一定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 情趣横生。而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摘要: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数学,教师,语言,操作,合作,趣味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2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 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语言素质呢?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素质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它包括对数学知识 掌握的深度,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语言,就不可 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在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时写 道:“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 术家和诗人。”

二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名教师只有文化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是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职业。教师本身 的素质包括:1.表达能力;2.教态;3.说好普通话的能力;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必 须热爱学生。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科学、严密

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学好中学数、理、化的基础,也是今后学好科学文化 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

第 1 页 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当教师对三角 形下定义时,说:“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是不严密的,因为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可能是三条不相 交的直线。这样说才是正确的:“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有的教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中,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时,学生说,“相同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也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相等。”比较异同点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不清楚,学生也就不清楚了。接下来教师一定要问:“长方形和正 方形有什么关系呢?”可是教师没有问,学生也不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就是正方形包含在长方形 中。接下来学平行四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相同点是对边相等,不同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 个角不是直角,而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最重要的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没有问。为什么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认识,而不把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放在一起认识呢?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包含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又都是特殊的四边形,还可以画一个示意图。而这节课教师只讲了这三种图形都是 四边形,它们

第 2 页 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问,也没有讲。教师 只有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一个完善 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知识才是完整的、科学的和严密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精炼

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随意性很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 节课中,复习一道判断四个角是不是直角的题,教师出示的题目是“判断出直角”,这话很不规范、很不准确。应该说,“判断下面每个角,哪个是直角?”

有些教师就比较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语言比较精炼,没有多余的话。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 这节课中,教师问完好以后,接着说:“先拿三根小棒,围一个图形,谁愿意到前面来做?”单刀直入,开门 见山,直入课题,没有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师话就比较多,语言不够精炼。问完好以后,她说:“今 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大家看一下,教室里来了很多领导和老师,还有校长,希望同学们就象在自 己班级上课一样不要害怕,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让领导和老师们看一看,好不好?”没用的话,与这堂课的 知识内容没有关系的话,请不要说,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多么宝贵,就40分钟啊!

第 3 页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形象生动、有启发性

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例如: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鞠孟贤老师,在讲“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她把两步计算应用题 中的间接条件,用一个非常形象的字“藏”来代替,她说:“这里还有一个条件,藏起来了,谁能把它找出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这一生动的字调动起来了,他们都想自己找出来。

再如教师在讲“小数的性质”这节课中,教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就说:“你们去过商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一句话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因为买学习用品和他们的生活太贴近了。教师接着说:“文具盒5元,圆珠笔1元6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有两种不同的写法:5元,5.00元;1.6元,1.60元。教 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诱人的加之亲切的语言,激发了学 生的求知欲,全班学生都盯着教师想知道为什么。

我们听过不少这样的课,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说的话很多,而且重复的话很多,多数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只有个别几个“好”学生才有发言的机会,全班学生没有动起来,所以课堂气氛沉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 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获得知识。教师

第 4 页 在课堂上,应提出一些启发性的 问题,尤其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让学生积极思考,如果大多数学生没有想出来,那么可以让学生前后桌 讨论一下,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课堂气氛绝不会沉闷了。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一位数除三位 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题:4282,教师说:“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 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 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 学。”

有很多教师愿意把学生分为好学生、中等学生和差学生,这是从学习成绩来分的。但是,我们最好不要这 样分,这样会伤他们自尊心的。我们不妨这样分:对学习有兴趣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但比较听话,老师让我学,我就学,被动学习的学生;再就是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和被动学习的学生,有时会对学习采取冷漠的态度,教师就要以满 腔的热情去温暖这些冷漠的心,让他们逐渐解冻,恢复活力。

第 5 页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 把问题回答正确,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的、带有节奏的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 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李聪,今天表现得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 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 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 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 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 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 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 的表扬他,鼓励他,第 6 页 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 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 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 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的听课,积极的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地提 高。

五、教学语言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克服方言

有的教师一定要问:又不是语文课,数学课为什么还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呢?我省有的地区普遍有地方口语,就是平翘舌分不清。如:14,他们发“十市”。我国很早以前就提倡说普通话,这里说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普 通话。我们到南方一些省市听课,老师和学生们说的都是普通话,而且都很标准。我省有几个地区有地方口语,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首先从教师做起。教师说的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发音是否准确,也标志着教师的业务水平。发音不够准确的教师,可以查字典,请教发音准确的教师,师生之间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发言时,如果发音不准,老师和学生都

第 7 页 可以及时纠正。

六、教师自然得体的教态是无声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态一般是指,教师的外表、说话的表情以及说话的语调等等。

教师的教态非常重要,我们一般要求教师表情亲切,语调适中。教师笑盈盈地面庞,亲切的目光,使学生 感到老师可敬可亲。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辽源第一实验小学吴敏 老师的教态就是非常自然的,她的声音也非常美,听她讲课就是一种享受。而且她和学生的感情也很好,课堂 气氛很活跃,学生敢想敢说,他们不害怕老师,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他们,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还有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陈晓梅老师,她的教态也非常自然得体。

我们也听过一些这样的课,教师板着面孔,说什么话,都是一种语调。语言没有错误,复习、新课、练习,一步是一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好象学生都在听讲,其实学生的思维已不知飞向何方了。

教态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教态自然、亲切的教师,一般都热爱学生,教学语言是他们感情的真实流露。总之,教学语言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基本功。

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语言 篇3

一、简洁准确 严谨无误

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语言应当作到简洁准确,严谨无误。由于小學生的思维普遍比较浅显,所以老师上课时要能够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传递有效知识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备对数学知识点的精准概括能力,要求老师不但能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理论修养。尤其要在备课中狠下功夫,把上课要涉及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精心设计好问题和过渡语,尽量不说逻辑关系复杂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

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简洁准确还要做到严谨无误。在数学中,很多公式、定律、概念等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方法,有时即便是一字之差也会造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线段延长了2倍”和“线段延长到2倍”、“位数不够添个0”和“数位不够添个0”这些表达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另外,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严格使用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和口头禅,在使用日常生活俗语时也要特别注意,以免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也避免孩子产生不良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二、注重启发 提升思维

黑格尔曾说“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放出精神的火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注重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多旁敲侧击,激发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总结规律,掌握要点。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设计了罚点球的场景,出示三位球员的战绩,问学生如果你是主教练应该选谁去罚为好?有学生觉得哪位失球最少,就该让哪位去主罚。老师马上反驳道:“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是罚1个球,可踢飞了。我的失球数只有1,那倒应该我去罚不成?”教师这么一反驳,学生马上深受启发,显然这种方法有漏洞。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深处,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我们数学的教学中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启发学生。例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可以提前一天让学生会去观察和实验,看看家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自己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算出它们的周长的。“我用皮尺量了水杯一圈的长度。”“我把呼啦圈在泥土上滚了一圈,量了地上印记的长度。”第二天上课时,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测量方法。老师首先可以肯定孩子们的实验结果,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用尺测量周长吗?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随后,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实验,过程中用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激发学生联想和思考,协助他们找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关系,从而推演出圆周率。

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互动实验以外,课堂上启发性语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正因如此,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三、幽默风趣 形象生动

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减弱或抵消学生们一部分紧张和疲劳;也容易形成教师的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孩子喜欢上教师的课,提高他们的上课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首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营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在一些重点和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进行突破,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例如,有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共有84个头,190只脚,请算一算,鸡兔各有多少只?看完题目后,学生们议论纷纷,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学生说,主要是兔子和鸡的腿数不一样。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脚站好。”学生听后哄堂大笑,不少人真的站了起来。“现在,鸡与兔都是两条腿了,上面一共84个头,下面一共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们齐答。“和题目中交代的相比,少了几条腿呢?”“少了190-168=22(条)”学生紧接着做出回答。“这22条腿都去哪里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了吧。”“11只兔子。”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鸡兔同笼”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幽默的言语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每只兔子正好提起了2条,因此一共有11只兔子。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幽默是课堂里调节气氛很好的润滑剂,但我们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幽默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应当根据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课堂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真正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思想。

除了口头语言,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还要注重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在实现教学目的上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的辩证统一,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篇4

对小学数学语言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阐述, 以及相关建议的提出都需要建立在对数学语言的理论基础介绍之上。我们主要从数学语言的概念及种类、特征还有意义等三方面对数学语言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1. 数学语言的概念及种类。

语言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阅读、讲解教材的内容还是做题、交流数学问题都涉及到数学语言的应用。一般来说, 数学语言包括抽象性数学语言和具体性数学语言, 广义上只要是与数学有关的活动都必须通过数学书面或者口头语言来表达。因此, 数学公式、定理、符号、图形等都可以称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大体上可以三类。主要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

2. 数学语言的特征。

(1)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语言仅涉及事物的逻辑形式和数量关系, 不涉及一些无关的东西, 它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高度符号化的语言。例如:“一盒饼干5元, 那么3盒饼干的价钱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通过5×3=15这个数学语言来表达”。 (2) 数学语言具有严谨性的特点日常语言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而数学语言却是十分严谨的。主要表现为:数学语言并不是日常语言的简单相加, 而是经过科学处理和加工转化而来的。 (3)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性的特点数学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简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数学概念的简洁性。数学的每个概念都是十分言简意赅的, 不存在任何一个无关的文字乃至标点符号。第二, 数学符号和公式的简洁性。 (4) 数学语言具有应用广泛性的特点日常语言往往具有民族性和空间性的特点。数学语言广泛应用于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 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 人们数学语言的交流不存在障碍, 因为无论是数学符号还是数学公式都是通用的。

二、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正如前面所说的, 小学时期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育的起步阶段, 逻辑、抽象、转化等数学能力十分有限, 因而在理解起来数学语言显得特别吃力。小学数学语言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的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教师用来搞“题海战术”, 根本不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缺乏对学生数学口头能力培养的重视。

2. 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数学课堂也普遍采取老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坐位上听的教育方法,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是通过“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来完成的, 这不仅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还不利于作为数学交流载体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3.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数学语言实际教学效果差。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数学语言能力教学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教师不注重日常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区别, 在教学中往往用日常语言来替代数学语言;第二, 教师不注重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提高小学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途径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对他们数学能力的培养虽然十分重要但是也要意识到难度很大。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1. 教师在观念上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思想先于行动, 结果成功与否与观念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因此,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数学概念、术语、符号等的讲解, 从一点一滴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2. 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能够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数学语言作为二者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培养。

3.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研究论文 篇5

一、准确的语言,体现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的语言指导也必须准确、具有逻辑性,不能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忽略了数学的科学性。例如这样的题目:给二年级学生发跳绳,每班发2根,共8个班,一共要发多少根?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列出以下几种解答方法:(1)8×2=16;(2)2×8=16;(3)8+8=16;(4)2+2+2+2+2+2+2+2=16。对于第(3)种答案,教师提出了质疑。师:你认为这样对吗?生1:我认为是对的,先发给每班1根,一共发出去8根,再发给每班1根,又发出去了8根,即8+8=16。师:可题目规定的是每班发2根。其他学生也提出质疑。生2:这道题目是求8个2是多少,相同加数是2,而不是8。生3:每班分2根,是说一次就拿2根,不是1根1根地分。在这个案例中,学生8+8=16的答案出现了逻辑错误。8+8=16表示的是2个8是多少,意思是说有2个班,每班分8根跳绳。这样就有悖于原题目的要求,随意变换相同的加数,混淆了科学概念。教师这时应该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理解“每班2根”,通过交流做到语言准确,使逻辑错误得以纠正。

二、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幽默化、生动化。例如,讲解“长度单位的进率规律”时,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可以将他们的关系比作祖父、父亲、儿子和孙子,其中经常应用到的.“1米=100厘米”知识可以比喻为隔一代的“祖孙关系”。如此幽默与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欢笑中理清了长度单位的进率规律。

三、巧妙的导入语言,优化数学思维

1.针对性的导入语言,启发思考方向

教师的导入语言应体现指向性。如二年级下册“统计”的一则案例,教师出示动物运动会场景图,目的是引导幼儿运用统计概念算出运动服共有多少件。但这位老师一开始是这样引导的:“你们想从图中知道些什么呢?”这种指向不明确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有的说想知道谁得了冠军,有的说想知道谁是最后一名,没有从图中提炼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如果换一种直接的导入语:“每位长跑运动员需要一件红色运动服,每位跳高运动员需要一件绿色运动服,红色和绿色的运动服分别需要多少件?”这种导入语言明确、清晰,学生自然就会思考:要知道红色和绿色的运动服分别需要多少件,就要数一数分别有多少只小动物参加了长跑和跳高比赛。

2.直观的语言,导入学习情境

如在导入“循环小数”知识时,教师让学生跟随“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拍打节奏进行击掌,而后语言引导:“像这样不停地拍下去要拍多少次?”学生答:“很多次,或者说无数次。”老师问“: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答“:是无限的。”老师说:“如果限定3分钟内,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回答“:是‘有限的’。”在如此直观而又情境性的语言中,学生层层递进地理解了“循环”“无限”“有限”等知识点。

四、鼓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增强信心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语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载体 ,而且是交流思想感情,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的工具,因此,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由于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修养,努力使语言达到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确定性,好的数学教学语言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小学数学是很简单的,于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某些知识一带而过或者采用一些简称,這就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求简洁,但不可忽略听者的接受能力,因此上我们在简单中所不能忽视的是准确性。

准确性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也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所谓准确,通俗地讲,就是不讲错话,不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讲似是而非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话,讲出的话要符合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而又科学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语言来讲解,不能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来表述。

二、简明扼要,忌流于形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忌的就是流于形式,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提问过碎,把知识肢解成若干小问题,而每个小问题缺乏应有的思维深度,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参与学习活动,这种问答式教学看似热闹,但离开了教师,学生就难以独立完成解题活动。学生能讲清楚的,就不要重复,如果学生没有讲清楚的,不仅要帮助学生讲清楚,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还要请学生重复,引导学生把话讲完整。其次简单的判断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或练习情况时,用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这类话来问学生,而这种简单的评价由于缺少了思维的深度。数学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的简洁,正因为简洁,数学语言包括图形不仅能描述世上的万物,而且数学语言也能为世界上所有文明社会所接受和理解,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作为数学的教学语言,只有遵循简明的原则,才能与数学的简洁性相融合,彼此间才会相得益彰简明的教学语言是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意思表达清楚让学生听明白,这本身就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课堂里,如果教师的语言啰唆,词不达意,还谈什么教学效果呢?

三、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鼓动性

(一)数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快慢适中,引人人胜,发人思考的作用,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人活泼状态,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茫然困惑时,经老师一言点拨,使之豁然开朗。教师必须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教师讲课还可以配合讲话的意思,表示出相应的举动和手势、目光的转动、面部的表情,都能起到辅助语言的作

用。适当运用一些幽默语言,能使学生兴趣盅然。有时短小精悍而又恢谐风趣的语言不仅可节省不少冗长枯燥的叙述,而且又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但是,讲究语言生动形象有趣味,决不是无原则的逗人一笑,也不是低级趣味的油腔滑调,而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掌握分寸,恰倒好处。

(二)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形成, 轻松、 活泼的良好学习氛围逐日浓厚, 这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现象。因此上要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学生才能跟随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路。再好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愿听不爱学,教师的传授只能成为空谈,因而在开课之前的导言部分要精心设制。在讲解知识时,用打比方的幽默语言。把生涩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引出来,化难为易。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 数学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就一定能化解课堂矛盾, 活跃课堂气氛, 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没有幽默的生活是一潭死水,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 尤其需要幽默这一润滑剂。课堂上的生成总是带有不确定性的, 有时可能与你的预设格格不入, 那就需要教师,运用幽默和机智巧妙地捕捉教学中“亮点”,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不会使数学教学显得枯燥乏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7

在40分钟的课堂上, 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 语言尽可能地多样化, 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同时, 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 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 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其次是评价语言的鼓励化。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或作业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对所学科目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作评价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切忌伤害学生自尊心, 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 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你真聪明”等。例如, 我班有位学生, 成绩很好, 也很聪明。可是胆子特别小, 总不爱举手。有几次我见到他欲举不举的样子, 就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正确后, 便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如此几次之后, 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 有时得故意装傻, 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 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 加上自己的理解, 再用语言表达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 应充分运用疑问的语气, 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 语气要平和中肯, 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 语气要婉转、轻柔, 谆谆教导, 学生更容易接受, 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8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听课上。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这就揭示了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 寓教学于趣味之中。合理地设计引导思维, 激发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浓厚兴趣。数学语言表面上枯燥乏味, 其实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那就是准确、严密、简明, 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具有一种内在的美感。充分的理解、掌握它, 就能理解其中的微妙, 感受其中的意境, 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除法时,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学生往往会说“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 了解两种说法的不同, 深入体会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之美, 从而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准确表达的兴趣。

2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

数学语言的简练是追求深刻、朴实、精练的语言倾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 表达丰富的内涵。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教师可以用和蔼的、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违纪的同学, 与大声训斥相比, 这种无声的批评, 学生更容易接受, 并且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 若没有手势, 教学就很冷漠死板。手势使用得当, 可以增强语言力度, 给课堂增添活力, 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 无须刻意追求形式, 不要过多地重复同样的手势, 以免学生感到乏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3 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 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 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 出示涂色的纸, 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 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 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是提高数学语言的基础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空间,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 当学习中有疑难时, 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 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 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 灵活运用新旧知识, 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情绪中,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新授课时,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各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 厘米, 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 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 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 使学生掌握思路, 并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 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 逐步学会叙述, 正确地解答。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 但只需正确引导, 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有些学生话虽简洁, 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 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 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达到智能并进, 全面育人的目的。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篇9

一、数学课堂现状

数学是一门极富逻辑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措词, 采用规范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授课, 通过用词的严密性、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 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然而, 有些教师对数学用语的准确性、规范性过于追求, 在授课时也就缺乏了灵活性, 语言重复啰嗦、拖泥带水, 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之情。

另外, 由于数学与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性学科不同, 缺乏灵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有些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 给学生“冷冰冰”的感觉。数学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幽默性、激励性、鼓励性强的语言, 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 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无法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

1. 保持数学用语的严谨性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特点, 我们不能忽视数学用语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 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语是不容许我们轻易改变的。数学学科的概念、定理和法则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另外,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如果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使用了错误的数学语言, 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用语, 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应该正确表达数学学科相关的概念、公式和法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界定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常常会根据一个实物或者一个立体图形向学生进行介绍, 但是有些教师会说“长方体最长的一条是长, 竖起来的就是高, 剩下的就是宽”,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的态度不够严谨。尽管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明“相交于一个顶点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还是会照着教师的说法, 有样学样, 依样画葫芦。其实, 因为数学语言有时过于生硬, 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高, 教师更应该对数学语言正确讲述出来, 通过多次对学生的知识输入, 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2. 保持教学用语的生活性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力争教学用语的生活性, 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由浅及深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述数学知识。例如, 在讲《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时候, 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较低。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 如巧用分糖果、分饼干之类的事情让学生进行运算, 他们就会倍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摆脱生涩的说教形式,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变通, 赋予数学课堂以生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 走出课本,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 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3. 保持教学用语的激励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学习较为枯燥乏味,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导致学习时没有半点激情可言, 学习效果不佳。小学生虽然好玩、好动, 但是内心都有一颗力求进步的心。在学生听到“你真棒”“做得好”这样的称赞时, 他们心里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会得到赞扬时, 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更加用心。另外,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觉解决问题, 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态度和鼓舞的力量, 自然不会对数学问题产生过大的抗拒心理。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 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讲究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对学生加以适当鼓励, 循循善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生的心理既单纯又复杂, 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激励的时候, 一定要适当, 把握好度。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 为了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 让学生学能有心, 学得舒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 对他们进行高效的教育。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力争保持数学教学用语的严谨性、生活性和激励性, 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对学生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一番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久梅.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06) .

[2].吕文东.谈数学语言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8 (06) .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10

当前, 我国的小学数学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 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的是越来越科学, 对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在整个小学阶段,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进程中, 学会数学语言, 会用数学语言,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量关系、事物推理的基础,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上, 只是一味地注重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 单纯地追求课堂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忽视了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锻炼, 导致学生对教材上许多数量关系理解不到位, 最终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降,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对此情况, 教师要认真思考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不足, 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课改精神, 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认真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数学语言学习能力。

二、数学课堂上小学数学语言概述

对于数学语言, 大家并不陌生, 它指的是所有对数学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释说明或是表达描述的某种抽象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图形语言等系统。小学数学中用到的数学语言比较简单, 比如, 符号语言有“+”“—”“×”“÷”“>”“<”“=”等符合, 文字语言有“差”“和”“商”“乘积”“等于”“大于”“小于”等, 图形语言如圆、正方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我们在数学课堂上, 要有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时刻有意地规范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行为习惯与数学表达, 科学整理已学数学知识, 梳理知识结构。掌握数学语言的大前提, 就是对数学知识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第一步我们要全面理解数学语言, 之后我们再在实际中运用数学语言。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教育学科, 学生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数学语言能力, 为以后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为后期学习高深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认知能力和数学语言应用能力, 在小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上升的过程中, 数学知识它的难度在逐渐增大, 它的数量关系的级别也是在逐渐提高, 所以小学生在前期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知识和能力, 那么随着年级的, 上升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会变得非常容易。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常规课的教学中, 数学教师就应该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把数学语言的学习也穿插进去, 使之融合在一块, 同时进行, 并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长期执行下去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培养学生学习的条理性, 思维的逻辑性, 做题的准确性, 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 教师数学语言示范

在小学这个阶段, 学生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过程中, 要科学地进行必要的语言示范, 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语言。并且教师要注意, 自己授课时候的数学语言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 会对学生的数学语言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用的数学语言必须要用词准确, 语言连贯, 具有逻辑性, 陈述条理清楚, 简明扼要。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教师需不断地学习和请教, 逐渐提高自己在应用数学语言方面的能力,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数学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榜样。

(二) 结合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 教师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过程中,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并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 以及每位学生, 可以研究制定不同的方法和方案。如果有学生理解数学语言有困难, 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是其他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数学语言的分析和讲解, 引发学生对数学语言强烈的探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数学语言, 并能够自己总结规律和方法, 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语言的道路, 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扎实, 具有一定的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那么对这些学生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逐渐提高加深的策略, 要把学生早就理解的数学语言进行发挥和利用, 引导出课本上新的数学语言, 通过这种自然过渡, 使学生感觉新奇, 从而吸引学生投入到数学语言的学习中去。

(三) 创造数学语言运用情境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是因为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兴趣, 还能够将知识融入到情境当中, 并可以使学生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并能够在情境中很好地记忆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运用和交流数学语言的能力。课前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数学语言的运用情境作详细的备课, 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要防止数学语言被我们日常用语所替换, 尽量用教科书上的语言进行教学和讲解,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最终使学生培养起科学的数学用语习惯。

(四) 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应用意识

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的意识尤为重要,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语言, 更能够应用数学语言, 让小学生明白课堂上运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意识, 指导学生运用的方法和运用的习惯, 指正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缺陷,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把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的错误当作一个反面例子来进行讲解, 分析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 以及如何进行改正, 指导学生总结经验, 确保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 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 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尤为重要。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快, 素质教育的落实也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我们要抓实效, 提效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学习阶段, 知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而小学数学课程能够拓展学生思维,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并且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能够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能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瑞德.从现代教学理论审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2]屈建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9 (8) .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11

关键词:玩中训练;学中完善;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識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21-01

小学数学,与语文一样的,也需要一定的表述能力。小学数学语言表述能力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解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小学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不是一下就可以水到渠成或者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

一、在玩中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数学知识在教材上的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中规中矩、严密精确。长期以来,教师又偏差地对待和处理教材,使数学语言变的枯燥、乏味、单调。其实数学知识也有很多趣味可以挖掘。如“快乐数学”,“趣味数学”,新理念提倡“玩中学,学中玩”,变“苦学为乐学”,“学会为会学”。我们可以通过“玩”来调节学生的身心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设计“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投骰子、抽纸牌、跳绳、拍皮球、猜拳”等自选活动,利用这一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注意搜集数学信息,用数与形来描述数学事实,汇报活动情况。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学中完善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的本质、算理、思路、操作过程、特征等知识,开拓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1、说概念本质。在概念学习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能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说不清楚小学数学论文,词不达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能很好的合作交流表达意见。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概念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关键词句,还会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并说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如此,不但丰富了数学语言的表述,而且对性质的理解、归纳、总结、记忆,就成了水到渠成印象深刻。

2、说计算算理。加强计算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让学生说计算算理,介绍多种算法。同时对计算中的错误,还要说出错误的原因及看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计算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教学:38+24=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讨论分析后口述算理:先算个位上8加4得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所以38加24得62。通过口述算理小学数学论文,学生能准确进行计算,掌握两位数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口述算理,还能帮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经过训练,学生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数学语言的表述技巧得到了深化和提炼。

3、说解题思路。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表述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小鸡图,再说出图意:原来有4只小鸡,又来了3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通过反复的口头数学语言表达练习,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数量关系:要把原来有4只小鸡,又添上3只。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鸡,要把原来的4只小鸡和又来的3只小鸡合并起来。)通过表述想法,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并起来,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4、3、7”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分析解答方法。学生通过这样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和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形成表达流利、准确、科学的习惯,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数学实际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数学的学习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学生用中表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小学数学论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四年级实践活动课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教学:“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组织四年级师生共216人准备乘车去旅游,可租的车有两种:大客车可坐40人,每辆每天500元;大巴车可坐20人,每辆每天300元。你能设计出几种租车方案?你最喜欢哪种方案?(1)看到此问题后,你首先联想到哪些相关的数学知识,又是根据什么引发这一联想的;(2)联想到的知识在问题中能直接用得上吗?(3)你是否找到了解题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答案?请说明具体的思考过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探索知识的情境中,对每个问题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对问题表述的同时学生理清了思路、深化认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小学数学语言教学 篇12

一、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准确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 结构很严密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 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准确。否则, 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 使学生产歧义, 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例如:在教“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改成“线”或“围成”改成“组成”, 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又如, 在讲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 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相排斥的, 内涵是相反的, 它们共处在自然数的范畴之中。理解了这两个概念, 学生对“1”和“0”属不属质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也为今后的分解质因数奠定了基础。

二、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周密的科学精神。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解决问题时, 我坚持这样叙述:“从……可以知道……”;或“要求……先要求……”;“因为……所以……”。长期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 使学生也能像我这样叙述, 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有益的。数学教师语言的逻辑性还应表现在:同一概念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必须保持涵义的同一, 一就是一, 而不是二。

三、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生动性

小学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 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 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引入、穿插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形式, 如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等, 使数学教学充满童趣。又如我在教“时、分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猜关于钟、表的谜语;在讲解分数的定义时, 为使学生理解关键词“平均”的含义, 在讲清这一词语的本义后, 我又根据课文孔融让梨的故事编成一道应用题:“孔融的爸爸买了4个梨, 孔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问孔融分得的梨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一, 对吗?”在学生合作讨论之后, 知道这题是错误的。又引导学生再编一道符合定义要求的应用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性

未来所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有意培养儿童从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是为了不教。”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我不但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 并能大胆地质疑问难, 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我们的教师在读书时不仅要有较强的语感, 而且要能根据需要读出所讲内容的层次、结构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如我在讲解试卷中:“2乘3的积|加上|8除以4的商, ||和是多少?||”在每一意群的后面作适当的停顿, 并能读出关键词的逻辑重音, 因而学生听了以后就能理解, 还为学生自读提供了范例。爱护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是我们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教学中我多用正面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例如“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题, 我相信你们不用老师教就会做出来, 你们愿试一试吗?”“老师觉得这道题对于有些同学来说, 还有点难, 谁敢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出这道题, 你再想想, 好吗?”“还能不能想出更好、更多的解法?”等等。

上一篇:教育思路下一篇:沥青路面的破坏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