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居民论文(共12篇)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1
我国内需相对不足, 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逐年攀高。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 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优化、扩大内需, 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探讨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
一、安徽城镇居民消费总量分析
收入是居民消费因素中最强硬的制约因子, 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开展。1990年~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 354.60元增加到9, 771.05元, 增长了6.2倍, 年均增长13.1%, 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 510.2元增长到2006年的1, 1759.45元, 年均增长13.7%。同时由图1可以看出, 两者绝对额在“十五”期间逐步扩大, 但2006年两者差距有所减小, 这主要是因为安徽近两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 (图1)
安徽城镇居民每人年均消费性支出由1990年的1, 182.12元, 上升到2006年的7, 294.73元, 年均增长12.05%, 低于同期全国12.73%的年均增长速度。尽管安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绝对额增长较快, 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西部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199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 388.70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1, 156.42元, 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 996.08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6, 433.58元, 分别年均增长13.32%和13.04%, 同期安徽年均分别增长13.0%和11.9%, 这导致了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还高于西部省份,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 就开始低于西部地区水平。只是由于近两年安徽发展较快, 使得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西部地区, 但人均消费性支出仍低于西部地区, 2006年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性支出7, 504.39元。由此可见, 尽管安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绝对额有所提高, 但相对于西部地区并没有优势。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这一差距就显得更大。
二、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体来说,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不断增加,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务支出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支出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但是在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表1)
(一) 食品消费。
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果仅按恩格尔系数这一标准, 安徽城镇居民自1998年便已步入了小康, 但同全国同期恩格尔系数相比, 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如果按照我国1995年制定的城市小康水平12个标准来衡量, 只有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实际收入等少数几个指标合格, 其他的都未达标, 如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为11.92%, 明显低于16%的标准水平, 因此安徽城镇居民还未实现小康生活。与东部地区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如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8%, 同期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不仅如此, 也高于西部地区36.9%的水平。由此可见, 安徽的恩格尔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 安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较落后位置。
(%)
(二) 衣着消费。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表明, 随着衣着消费的发展, 衣着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会相应地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 支出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第二个阶段, 支出比重会保持相对的稳定;第三个阶段, 由于其他发展和享受数据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 衣着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安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总额一直呈上升态势, 但衣着消费支出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并伴有一定的波动, 可见其衣着消费处于第二阶段。
从衣着消费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出, 随着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人们对衣着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自己做衣服越来越少, 成衣消费发展迅速, 这一点可以从衣着加工费的逐年递减可以看出, 表明人们的消费质量在提高。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1995年安徽的衣着支出比重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到了2004年已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为11.17%, 全国平均水平为9.56%, 同时也高于西部地区的10.81%。2006年更是如此, 全国平均水平为10.36%, 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为8.9%。从趋势来看, 全国平均水平及东、西部地区衣着支出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 安徽衣着支出比重下降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西部地区, 安徽城镇居民衣着支出比重偏高。
(三)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
我国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大致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主要特点是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快于耐用消费品的增长。第二阶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特点为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快于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长。第三阶段为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主要特点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趋于下降,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有明显增长。安徽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从2001年后才进入第三个阶段。主要特点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有明显增长。安徽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在2001年以前一直呈上升态势, 在2001年后则呈逐步下降趋势, 其中耐用消费品保持与之相同的变化趋势。主要耐用消费品消费渐趋饱和, 自2001年以来,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家庭耐用消费品增长速度减缓, 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下, 新的耐用消费品消费热点处于酝酿和形成过程中。
(四) 居住消费。
安徽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收入弹性较低, 变动的原因不是来自于收入的增加, 而是来自于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1998年全国城镇正式取消福利型实物分房体制, 住房消费体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安徽城镇居民居住支出1995年~2006年年均增长11.36%, 同期全国增长11.11%。居住支出比重增长也较快, 到2004年就已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居住消费的内部比重来看, 住房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而其中水、电、燃料等支出比重则下降。安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也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长, 2005年安徽人均住房面积为19.9 m2, 比2004年增加0.6 m2, 但低于全国平均26.1m2的水平。从趋势上看, 随着住房、房租的市场化改革和私人购房比重的上升, 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五) 劳务消费。
这里以劳务消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作为衡量劳务消费的指标。医疗保健支出与交通通讯支出均增长较快, 1995年~2006年年均增长分别分22.07%和15.11%, 所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也上升到2006年的6.05%和10.81%。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02%, 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8.15%;西部地区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65%, 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4%。可见, 安徽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 但是其人均支出绝对额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早期安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医疗保健支出绝对额较低的缘故。高速增长的趋势说明, 城镇居民越来越重视健康服务, 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但也应看到安徽医疗保健支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及西部地区, 2006年人均支出的绝对额为788.25元,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处于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反映了安徽交通通讯消费的滞后。
(六)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
目前, 安徽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偏低。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 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文教娱乐支出的比重却在12%左右上下波动, 略有下降趋势。从文教娱乐支出的内部结构看, 教育及文化娱乐服务项支出均有所下降, 而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的比重上升较快, 从而限制了其他两项支出的增长。2004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下降, 其他两项支出比重有所上升。1990年以来, 全国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 到了2006年支出比重达到了13.83%, 远高于安徽11.92%的水平。西部地区自1995年开始该项支出的比重就大于安徽, 到2006年达到了13.61%。由此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较安徽更注重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投入, 这也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比安徽提高得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该项支出的内部构成看, 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教育及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分别为25.79%、50.87%、23.34%, 江苏分别为27.57%、49.19%、23.24%, 安徽则分别为23.09%、62.48%、14.43%, 且教育支出比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这说明, 安徽城镇居民对教育较其他两项更为重视, 但由于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使得教育支出比重占全部消费性支出总额的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
三、问题及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 总体上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
(一) 存在的问题。
1、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主要表现在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绝对额和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及绝对额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2、食品和衣着支出比重仍然偏大, 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吃、穿支出比重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3、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长缓慢。4、劳务消费及文教娱方面的支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居民消费观念影响, 反映出安徽城镇居民消费观念落后。
(二) 对策建议。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 对于安徽城镇居民消费问题, 总量和结构上的问题同时存在。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而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同时, 除收入水平外, 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消费结构, 如消费习惯、环境、心理预期等, 因而政府应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提高居民消费积极性并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向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演进, 以期全面提高安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鉴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发展经济,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增长缓慢制约消费增长, 而实现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途径便是大力发展经济, 并对失业问题、经济效益问题等给予足够重视, 努力消除或减弱各种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居民收入;扶持下岗职工及其他低收入者, 确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对个体经济、中小私营经济实行适度优惠政策。
2、促进居民消费。
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规范消费市场, 维护消费秩序, 确保居民消费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消费信贷,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住房改革方案, 全面实行货币分房, 鼓励住房信贷, 刺激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3、引导居民消费。
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对房地产、耐用消费品、教育产业的消费, 加大劳务消费的比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 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就业, 增加有效需求。
4、调整产业结构, 满足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需要不断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消费领域的拓宽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2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登记为农业户口的当事人举证证明其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
受害人事发时为农业户口,一审起诉前因正常的原因和正当的途径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
当事人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可以认为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地区居住一年以上:
(1)事发前至事故发生时已满一年的暂住证;
(2)城镇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
(3)城镇居住地居民委员会出具书面证明且有相应的房屋租赁合同或其他书面证明;
(4)受害人为产权人(包括共有人)的城镇房屋产权证明文件或房屋买卖合同、支付房款证明及在事发前实际入住此房的居住地居民委员会证明材料;
(5)事发前在城镇工作满一年的劳动合同及社保、工资等其他原始证据;
(6)事发前在城镇工作满一年的雇佣证明及工资领取流水账目等原始证据;
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 篇3
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对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调查显示,多数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有大幅增长。反映居民收入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为0.32,与2001年基本持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总体水平保持平稳,目前呈现以下四大区域走势特征:
(1)东、中、西部收入差距缩小——2002年东、中、西部人均收入分别为9186元、6334元和6517元,三者之比为1.45:1:1.03,比上年的1.50:1:1.06明显减小。
(2)省、区、市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调查表明,居民收入最高的与收入最低的省市人均收入之比,从2001年的2.45:1(上海:河南)下降到2002年的2.23:1(上海:贵州)。位居前五位省(市)的人均收入平均数与名列后五位省(区)的人均收入平均数之比从上年的2.03:1下降到1.92:1。
(3)大中城市间的收入差距缩小——2002年35个大中城市的收入增长明显,年人均收入为942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9元。位居前五位城市的人均收入平均数与名列后五位城市的人均收入平均数之比从上年的2.37:1下降到2.19:1。前十位省区市居民收入高在何处
分析左上表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城镇居民收入走高的原因,首先是政策性因素。表现在2001年国家两次大幅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的翘尾影响,及部分省(区、市)上年底实行双薪,由原来的四项基础工资这一范围扩大为应发工资总额范围,这部分收入有相当部分单位跨年度兑现,使国有职工收入大幅增长,此其一;其二是部分效益好的企业参照公务员加薪标准提高职工工资标准,使集体职工收入和其他职工收入亦大幅增长。另外部分地区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力度,不同程度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也促进了居民的收入增加。
其次是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城镇居民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均有相当部分企业效益改观,加快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从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这四大类收入构成看,拉动十省(区、市)收入增长的主要是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工薪收入构成中,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和国有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收入最高,离退休就业者和国有职工收入增幅最大。收入中有69.2%来自工薪收入,25.6%来自转移性收入,而在转移性收入中,有76.8%是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是仅次于工薪收入的第二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云南和广西两个西部省(区)跻身于收入排名前10位,表明这两个地区在经济发展加快的同时,特别注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先看广西,2002年全面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整体经济形势是“九五”以来最好的年份。2002年居民收入增长走高,一是由于受机关、事业单位增资政策的影响,同时部分市县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兑现了生活补贴和发放补贴。此外,部分企业实行改制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生产、经营明显好转,经济效益回升,企业职工也增加了工资;二是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明显提高。2002年人均离退休金为1075.0元,同比增长39.7%,增幅居各项收入渠道之首;三是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广开就业门路,鼓励发展联营、私营和个体经济,为下岗、待业和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机会,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54.6元,同比增长34.9%。再看云南,尽管2002年GDP增长率排位并不靠前,但全省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户的比重,由上年的10%上升到20%。有20%的城镇高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4040.72元,比上年增长23.5%,高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高收入家庭的就业人员构成是: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占85.2%,比全省平均水平的73.1%高12.1个百分点,表明高收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薪收入。东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从左上表排名来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前十位的省(区、市)中有三个仍在全国平均线7703元以下。再看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前10位省(区、市)的GDP,是全国GDP总值的51%,前7个省(市)的GDP则占全国GDP总值的近40%。这说明我国的地域差异还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4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2—2014年。)
一、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
将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八个部分,其在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X8。根据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的统计资料,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如表1 所示。
1、因子分析法基本思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给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以安徽省城镇居民近十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对安徽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进行分析,揭示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
因子分析法是通过对样本相关矩阵内部关系进行研究,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同组内的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目的是用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去刻画较多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降低变量维数,使分析的问题更简单。
2、因子模型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进行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从表2 中可知KMO和Bartlett检验中的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值为0.187,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中Approx.Chi-Square,df,Sig的三个值分别为153.993,28,0.000。虽然KMO值为0.187没有达到0.7,但是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因而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是适合做因子分析法的。
因子分析法的正交因子模型如下:
其矩阵形式为:
可简记为:
其中X为可实测的P维随机变量,Xi表示第i个指标或变量。F=(F1,F2,…Fm)T为不可观测的m(m燮p)维随机变量,它的各个分量将出现在每个变量之中,它们就是公共因子。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aij为因子载荷,表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向量e称为特殊因子,在模型中起着残差的作用。
3、分析过程
根据上述的八个指标,计算得到样本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积方差贡献率。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3 components extracted.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6 iterations.
按照特征根大于1 的原则,从表3 中可看出,提取前三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266%。所以初步得出三个因子可以概括绝大部分信息,提取三个公共因子比较合适。此时,再对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见表4 和表5)。
根据表5 可以写出各个原始变量的因子表达式:
可以看出经过旋转后相关系数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变化,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八项指标按照高载荷分成三类。第一公共因子F1高载荷指标中有X1、X7、X2、X6,说明这三个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归为第一类;第二公共因子F2在X5和X8方面有较高的载荷,表明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三个方面的变动趋势,同样可以归为第二类;第三公共因子F3在X3和X4上有较大的载荷,归属为第三类。
旋转后的因子表达式:
由因子得分表达式,可以计算因子得分,进一步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年份的综合得分F,即:
得出各主因子得分见表6。
二、分析结果及对策建议
1、因子分析结论
第一公因子F1对原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0.44%,主要反映了安徽省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可命名为基本生活资料支出因子;第二公因子F2解释了原变量22.23%的信息,主要反映了医疗保健、杂项商品与服务方面的消费,将其命名为享受型消费支出因子;而第三公共因子F3主要反映了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方面的消费,将之命名为居住因子。
第一公因子F1在食品X1、衣着X2上的载荷系数都为负,表明从2002 年至2013 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在这两方面的消费支出的比重是逐渐减少的。但是交通通讯X6、文教娱乐服务X7的载荷系数都为正,表明从2002 年至2013 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在这两方面的消费支出的比重是逐渐递增的,可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安徽省城镇居民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外出旅游的次数增多了,选择交通工具也是以快速、方便和享受为主。另外,外出打工人员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增加了。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对子女的教育,城镇居民家庭在学习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对书籍、报纸、辅导班的支出比较大,使得人们加大了对文教娱乐服务的消费力度。
第二公因子F2在X5和X8上有很大的载荷,表明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在医疗保健方面有很大的变动,载荷系数为正表明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是递增的;此外,安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体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并且人们生病了就会看病、吃药,不像以前那样总是硬抗着。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的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审美方面有了改观,对化妆品美容美发的支出比较大,因此城镇居民在杂项商品及服务的支出逐渐增加。
第三公因子F3表明安徽省城镇居民在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是逐渐增加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不仅有消费功能,还兼有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使得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大;其次,住房的需求也增加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家电的出现,也吸引了城镇居民目光,因此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
由因子得分的趋势图可以看出,2002 年至2013 年,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 年至2005 年,因子综合得分下降,2005 年综合得分达到最低谷;第二阶段,从2005 年至2010 年,因子综合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第三阶段,从2010 年至2013 年,因子综合得分又一次下降。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更加便捷,通讯设备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对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子女的教育更加注重,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从而使得第一个因子得分的变动趋势有较大的变动;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医疗体制日益完善,人们越发的注重身体健康,而如今这看脸的时代,人们对于形象也是很重视的,各种美容投资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医疗保健、杂项商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住房、装修材料、家电等需求增加,使得他们在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
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中可以得出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在加速变动,首先是从消费的数量向消费质量的转变,然后是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最后是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转变。
2、优化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收入是消费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稳定的收入增长将带来稳定的消费增长,为人们的消费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才能确保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这就意味着要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确保居民收入。
(2)出台消费政策,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随着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异更加明显,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已从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较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才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因而既要提倡消费结构多元化,又要防止避免进入消费误区:如在消费行为上盲目崇洋、相互攀比等。同时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经济手段进行调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提高服装创新能力,满足城镇居民对生活基本消费资料的需求。另外,企业应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产品,从而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因此政府应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个体来说,应有意识的由实物消费转向精神消费,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消费方式。
(3)稳定房价,加强保障,保护住房自住性需求
住房消费是必需品消费。近年来,房价越来越贵,迫使安徽省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为了购房不得不降低其它开支。所以政府应通过出台政策来不断推进住房产业的现代化,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发展经济型适用房,使城镇居民都能尽早消费的起住房消费。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结合统计数据,给出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模型,并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静: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对策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2).
[2]尚伏雨:因子分析在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城镇居民医保宣传资料 篇5
一、参保范围
具有岳池县行政区域内城镇常住户籍,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以及特殊学校学生,下同)、学龄前儿童(含婴幼儿)、18周岁以下未在校且未就业的城镇居民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缴费标准
(一)年满18周岁以上非从业城镇居民,2009个人缴费85元,2010个人缴费170元。其中属于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009个人缴费45元,2010个人缴费90元。
(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2009学,每个学生个人缴费10元。属于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的,个人不缴费。
(三)学龄前儿童以及18周岁以下未在校且未就业的城镇居民,2009个人缴费5元,2010个人缴费10元。属于低保对象、重度残疾的,个人不缴费。
(四)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无法定抚养(赡养)的“三无人员”,2009、2010个人不缴费,属于个人缴纳的部分,由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给与全额补助。
三、参保办法
(一)在校学生(福利院人员)的参保缴费。凡符合参保条件的在校学生(户口转入福利院的人员),由就读学校(福利院)统一组织参保登记和代收代缴医疗保险费。参保时,需提交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3份和1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3张。需低保、重症残疾等等特殊参保对象的,还需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3份。
(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参保缴费。18周岁以下未在校且未就业的城镇居民和年满18周岁以上的非从业城镇居民以家庭未单位,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参保时,需提交户口簿、身份证原价及复印件3份(16周岁以下人员仅需提供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和1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3张。属低保对象、重症残疾人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等特殊参保对象,参保时还需提供证明自己特殊身份的证明材料原价和复印件3份。对家庭成员中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要提供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
(三)缴费时间。在校学生缴费时间为每学年的9月1日至30日,一次性缴纳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医保费;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缴费时间为每年的9月1日至11月20日,一次性缴纳下一的医疗保险费(2009,参保缴费时间为2009年6月1日至11月20日)。
四、保险待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账户。参保城镇居民因病住院和特殊大病门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按以下规定予以支付:
(一)报销范围。参保城镇居民所发生因病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范围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一致,比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大多了。
(二)起付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起付标准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150元,二级医疗机构350元,三级医疗机构550元。一个保险统筹内,在当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第二次及其以上住院(特殊门诊除外)的起付标准各档下降100元。特殊大病门诊费用起付标准为350元(统筹内只扣一次起付标准)。
(三)报销比例。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住院比例分别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70%,二级医疗机构60%,三级医疗机构55%。中小学在校学生和儿童报销比例上浮10%。特殊大病门诊治疗费用按住院报销,报销比例为60%
(四)最高支付限额。2009为30000元(含特殊大病门诊最高支付限额5000元)。
(五)待遇期限。一般非从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有效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校学生医疗待遇有效期为每学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
对在岳池县境外异地定点医院住院的城镇居民,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上浮300元,住院报销比例同时下浮5%。
五、与新农合比较
城镇居民参保后:一是享受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与城镇职工一样,远远大于新农合的报销范围。
二是参保后,参保对象报销的比例是逐年提高百分点。
三是支付限额远远高于新型农合标准,比如城镇居民医保2009年半年的最高支付限额为3万元,而新农合全年的最高支付限额才3万元。
顾县镇劳动保障站
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 比较研究
一、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
1.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大但绝对额较低
1992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0元,比全国城镇居民低498元,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全国、安徽、湖南则分别为1.33、1.18和1.34;2005年,江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620元,除安徽略低于江西外,全国和湖南的均高于江西。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则2005年全国、安徽和湖南分别为1.22:0.98:1.10;从江西在全国人均收入的排位情况看,1992年江西在全国30个省市中位居倒数第;到2005年,江西处于第20位,并且高于安徽;从收入增幅看,1992年到2005年,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7%,全国年均增长13.9%,安徽和湖南分别是12.8%和12.5%。
2.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偏低
1992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城镇居民的1671元低416元,与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消费支出比为1:1.33:1.21:1.32,与1992年相应的收入之比大体上相一致,但是从在全国的位次看,1992 年江西城镇居民收入位居倒数第二,而消费支出居倒数第一;2005年江西的消费支出是6109元,与全国、安徽和湖南消费支出之比是1:1.18:1.04:1.23,与1992年相比,消费支出相对上升。
3.江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偏低
江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2年的0.820下降到2005年的0.709,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1992年是0.825,2005年下降到0.756。整体上看,从1992年到2005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并且全国、安徽和湖南各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都高于江西的。
通过比较可知,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这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低,而且表现在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费支出也比江西的高。
二、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
1.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水平最低,而恩格尔系数却低于安徽
1992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的食品消费支出额分别是723元、883元、873元和835元,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额明显低于全国、安徽和湖南,到2005年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额为2494元,依然最少;从恩格尔系数看,1992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6.5%、52.9%、57.5%、50.5%,2005年江西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8%,全国、安徽和湖南则分别下降到36.7%、43.7%、35.8%。从恩格尔系数整体变化趋势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江西的恩格尔系数一直低于全国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不同省市恩格尔系数变化比较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江西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湖南和全国城镇居民,说明江西消费结构还不合理;二是江西恩格尔系数稍低于安徽城镇居民,这是否就意味着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安徽合理,消费水平比安徽高?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食品消费支出额以及食品消费结构等各方面来考察。从食品支出额看,安徽一直高于江西;从食品消费结构看,1992年到2005年间安徽在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和奶及奶制品的人均消费支出均一直高于江西;同时,从近几年外出就餐消费额来看,安徽比江西的也要高。可见,虽然江西恩格尔系数稍低于安徽城镇居民,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江西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要稍逊于安徽城镇居民。
2.江西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较高,但增长后劲不足
1992年江西居住消费支出额虽然低于全国、安徽和湖南,但居住消费比重却高于全国(5.96%)、安徽(5.47%)和湖南(6.22%)。到2005年居住消费额比同期全国和湖南的808元和771元要低,但却高于安徽590元。从2005年居住消费比重看,全国、安徽和湖南依次是10.2%、9.3%和10.3%,均比江西的10.6%要低。这说明江西城镇居民虽然衣着朴素,但居住却相对大方。
3.江西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一直落后于其他省市
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服务消费支出和江西一样,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呈现稳步增加趋势。1992年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依次是13.8%、12.3%和14.9%,而江西则为13.5%,比全国和湖南低,稍高于安徽;到2005年江西的服务消费支出增加到1699元,远低于全国和湖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而略高于安徽(1584元)。从服务消费比重看,2005年全国、安徽和湖南分别为33.9%、24.9%和33.9%,江西为27.8%,依然是低于全国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从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江西虽然和其他省市一样,由以“吃穿”为主的温饱型转向以“吃住用行”为主的小康型,但是江西居民无论是从消费支出额来看,还是从消费结构内部层次来看,都低于以上相应的省市,说明江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讨论和建议
1.采取适当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知道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总体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原因是其收入偏低。目前,江西城镇居民收入不仅总体偏低,而且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因此,必须采取以下适当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一是加快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这就要求江西各级政府应重新认识江西的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二是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增加投资,增加工作岗位,创造就业机会。要达到此目的,政府就应该扩大吸引外资规模和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还要运用优惠政策引导启动民间投资。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费支出也比江西的高。可见,影响消费的不仅仅是收入因素,还有居民消费观念等其他的原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江西城镇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贫穷时期的“量入为出、勤俭持家”以及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万事不求人”的消费观念,这使得居民更加注重远期消费而忽视现期消费。这种消费观念不符合现代消费潮流,不仅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还阻碍了江西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转变居民落后的消费观念,培养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这就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宣传适度的科学消费观,让广大居民认识到适度消费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他们明白,自己在消费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二是大力引导居民文明消费,反对不健康、不文明、不正当的消费。
3.完善消费信贷改革
江西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不仅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还受到消费环境如消费信贷的影响。目前,我国消费信贷改革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品种少,信贷形式单一,消费信贷还只是在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品种上,而在旅游和教育文化娱乐方面还没有真正普及;二是消费者资产和诚信制度还没有建立,使得银行面临消费信贷违约风险,不得不进行“惜贷”;三是消费信贷手续繁杂,即所谓的“一门多步”,这不仅耗费消费者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從消费者内心深处挫伤了贷款消费的积极性;四是进行信贷消费的消费者范围窄,选择信贷消费的大多是中等收入户,而很少有低收入居民。由此可见,必须完善消费信贷改革,促进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首先,江西应在《个人消费信贷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借鉴消费信贷业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和实施适合本省省情的法律法规;其次,拓宽消费信贷范围,不仅要满足中等收入户的信贷需求,而且还要适当刺激和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信贷需求,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教育信贷和旅游信贷,使住房、教育和旅游消费尽快“热”起来;第三,要加强对消费者诚信教育,为消费者个人建立资产和诚信档案,降低银行信贷的违约风险;第四,要大力简化消费信贷的手续,必要时要作到上门服务,真正为信贷消费者着想,让消费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徐伍达: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西藏研究,2006.02
[2]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2003.4
[3]娆勇董利: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统计研究,2003.4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7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物质文化水平,是发展经济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城镇居民住房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等。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吃、穿、用各类商品内部结构比例变化,对各类消费品需求由低档到高档,由注重数量到讲究质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在城市,“吃讲营养,穿讲式样,用讲高档”的趋势日益明显。城镇居民用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的花费各占收入多大比重,这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消费函数,如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理论假说、库兹涅兹(1942)的长期收入函数、杜森贝里(1949)基于收入假说的短期消费函数、弗里德曼的持久消费函数等。袁霓(2005)认为要刺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市场,必须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马智利(2007)认为在充分重视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还应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有效地控制物价过快增长,在居民承受范围内[2]。洪智鹤(2004)得出了当农民收入增长时,消费支出也增长,支出增长率也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仍慢于消费增长,农民消费不足主要在于收入低的结论[3]。许凤群(2005)认为要拉动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优化消费结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特别是加快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4]。余少谦(2006)认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均衡机制对消费结构变化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其强烈程度顺序为:食品、医保、居住、家用、衣着、文教、杂项和交通[5]。周树高(2006)认为要优化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应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进一步推进消费信贷政策[6]。以上学者均把收入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具体的函数关系,本文则将收入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利用灰色理论加以研究。
1 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关联分析
1.1 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创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Grey Theory),其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各因素变化曲线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即: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比较,求出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与参考数列关联度越大的比较数列,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参考数列越接近,与参考数列关系越紧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要求样本容量可以少到4个,对数据无规律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其基本思想是将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以及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待评指标排序。灰色关联度方法被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尤其在社会经济领域,如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收益、区域经济优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较好应用效果[7]。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设参考数列(又称母序列)为x0l={x0l(k)│k=1,2,…,n},比较数列(又称子序列)xil={xli(k)│k=1,2,…,n;i=1,2,…,m}。
第二步,变量的标准化: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x0(k)与xi(k)的关联系数:
式中:ρ∈(0,∞),称为分辨系数。ρ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ρ的取值区间为(0,1),具体取值可视情况而定。当ρ燮0.5463时,分辨力最好,通常取ρ=0.5。
第四步,计算关联度: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关联度为:
第五步,关联度排序:关联度按大小排序,如果r1<r2,则参考数列x0与比较数列x2更相似。
1.2 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关联分析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较贴近地量化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等八项消费支出的影响,反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生活消费内在联系,测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主导因素和方向,从而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基本态势,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利用《安徽统计年鉴》(2002~2007年)资料,选取2001~2006年间安徽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八项消费性支出相关数据,见表1。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数列,记为x0l(k)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为比较数列,记为xil(k),其中i=1,2,…,8;k=1,2,…,6。
第二步,变量的标准化:为了消除量纲对分析产生的不利影响,对表1中各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的数据记为xi(k),如表2所列。
第三步,求标准差值:记△i(k)=|x0(k)-xi(k)|,i=1,2,…,8;k=1,2,…,6。△i(k)表示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标准差值。将表2中第2至9列(八项消费支出)的数据减去第1列(收入)的数据,并对其结果取绝对值,整理结果如表3。
第四步,计算关联系数:由表3可知:
由表2可计算出xi(k)与x0(k)的关联系数:
第五步,计算关联度:算出xi(k)序列与x0(k)序列关联系数后,计算各类关联系数平均值,平均值就称为x0(k)与xi(k)的关联度,结果见表4。
第六步,关联度排序:将收入与各项消费支出的关联度ri(i=1,2,…,8),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关联度直接反映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影响程度大小。ri值越大,说明收入对第i项消费支出影响越大;反之,ri值越小,影响就越小。由表4可得:
从上述排序可以看出:最近六年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受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居住,其次是衣着、食品、文教娱乐,其他依次是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 收入和消费结构关联趋势分析
2.1 灰色预测原理
在灰色预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GM(1,1)模型,为一阶微分方程。其建模步骤如下[8]:
第一步,为削弱时间序列的随机性,使规律更加明显,采用一次累加得到随机序列,公式如下:
第二步,对数据累加后的数列用线性动态模型来模拟逼近,建立一阶灰色微分方程GM(1,1)预测模型:
式:a、b为待定系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将式(3)求得的a、b代入式(2)得到所要建立的灰色微分方程;求解该方程。方程的解即为需要的预测模型,称为时间响应函数。其中:
由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是累加数据的模型,因此必须将预测数据进行还原,对式(4)还原得到模型:
2.2 预测2007~2011年收入和消费水平
利用dps软件将表1数据作为灰色预测原始时间序列,对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建立预测模型(各模型均通过灰色预测检验,预测均达到最高精度等级):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
交通通讯支出: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医疗保健支出:
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
然后求出各自的还原模型,进而可以得到2007~2011年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预测值,见表5。
(单位:元)
2.3 2007~2011年收入和消费结构关联趋势分析
计算2007~2011年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预测数据的关联度,方法与步骤同计算2001~2006年收入和消费的关联度时一样。结果见表6。
对关联度ri,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依次是: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2007~2011年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受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健支出,其次是衣着、交通通讯、食品、居住,其他依次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
3 收入和消费结构关联分析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预测期内,随着收入的增长,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随之不断优化,收入对医疗保健的影响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这表明城镇居民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对医疗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衣着没有变化,这表明城镇居民有着较强的审美意识,注重自己的形象,对衣着和床上用品的需求较大。居民的穿着打扮日渐讲究,穿着高档化、个性化日趋明显。交通通讯支出由第5位上升至第3位,这表明城镇居民对出行工具和通讯设备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交通的便捷和信息的畅通。食品支出由第3位降至第4位,这项指标位次的变化,显示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文教娱乐由第4位降至第6位,居住由第1位降至第5位,这表明,城镇居民对这些消费的需求已达到了一定的饱和。据此结论,提出了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1)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是促进影响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的重要举措。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分配结构,提高个人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范围。三是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四是要依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产业结构合理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物质基础,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必须要有能与新的消费需求相匹配的消费品供给结构。在既定供给方式和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干预空间已十分有限,因而应从供给方面寻求新的出路,向消费者提供新的消费方式及供给制度。目前,关键是要打破市场垄断,让市场选择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商品,并使消费需求得以稳步增长。
(3)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消费政策。这就要废除那些限制消费增长的不合理消费政策和规章制度。如降低汽车消费的相关税费,简化房地产二级市场的交易手续等,彻底合理的给消费松绑。同时还应完善消费政策,引导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投向,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培养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扩大服务性消费支出,积极推进劳务商品化。必须严厉打击不法商贩,规范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为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服务,从而为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确保城镇居民消费安全。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12006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居住、衣着、食品、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又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072011年间的收入水平和各项消费支出进行了预测,并且对预测值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了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其他商品及服务。最后,针对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出建议。
关键词:收入,消费结构,关联分析,灰色预测
参考文献
[1]袁霓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数量研究》[J];《求实》2005(9):103-104。
[2]马智利:《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福建论坛》2007(4):90-92。
[3]洪智鹤:《河南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0-34。
[4]许凤群:《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企业经济》2005(3):15-17。
[5]余少谦:《中国城镇消费结构变动及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1):48-51。
[6]周树高:《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2):53-56。
[7]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5-38。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的分配过程必然会产生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阶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房改政策的进行,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已远远高出世界银行的权威认定水平。而广大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与具有适宜的住房标准的住房价格之间出现巨大的落差,因此,低收入阶层仅仅依赖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其自身的住房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指出我国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并指出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意见,加大廉租房建设规模,健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城镇家庭收入采用“七分法”,将所有调查户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队,按10%、10%、20%、20%、20%、10%、10%的比例依次分成: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等七组。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人群对于住房需求的选择是不同的。因为国家住房保障制度中的廉租房是以一定的价格租给被保障人群的,而经济适用房是以一定的价格卖给被保障群体的。因此,最低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高的区别不仅仅是在“七分法”中所占比例不同,实质上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租”廉租房来享受住房保障,而后者则是通过“便宜的买”来享受住房保障。
本文以低收入家庭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廉租房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找出历年城镇低收入的人口数量;其次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预测未来低收入人群的规模;然后通过人均居住面积的标准推算出满足这一部分人住房需求所需要的保障住房的面积;最后,通过某一个参照指标得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缺口。
1 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和住房需求预测
1.1 思路和模型
住房需求预测的思路是首先通过低收入人口预测未来低收入人口的规模,然后再算出低收入人口的总的住房需求。但是,总的住房需求还包括现有低收入人口的住房存量,因此,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和住房需求预测的内容应该为实际需求量,即实际需求量=总需求量-现有存量,用公式表达为(1)式:
其中:M代表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和住房实际需求量;
P代表未来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规模;
m代表未来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m1代表安徽省现有低收入人口住房存量。
1.2 假设和计算
由分析可知,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和住房需求预测的计算公式为(1)式,那么分别计算P、p和m1即可。
1.2.1 P的计算:
假设Q为安徽省某一年最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万人),N为年份,则相应的回归模型为:Q=a N+b。
通过《安徽省统计年鉴》找出历年安徽省的人口数据,根据“七分法”把总人口5%的认为是低收入人口的数量,将1998-2008数据代入上述模型,并用EVIEW5.0进行运算,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带入方程,得出近似的相应年份的最低收入人口的预测值,如表1所示。
(单位:万人)
1.2.2 m值的确定:
根据2008年安徽省建设厅对安徽省廉租房建设的标准,新建(含配建)廉租住房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3平方米左右,因此本文将m取值为13。
1.2.3 m1的计算:
通过搜集资料,得到安徽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即低收入家庭(低保户)中的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相应的算出2010-2019年低收入人口中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4m2以下,4-5m2,5-6.5m2,6.5-7.5m2,7.5-8m2的人口规模。
由P的计算可以得到到安徽省2008年低收入人口规模为337.05万人,那么就可以得出2008年相应的4m2以下,4-5m2,5-6.5m2,6.5-7.5m2,7.5-8m2的人口规模,如表3。
取4-5m2,5-6.5m2,6.5-7.5m2,7.5-8m2中间值(另外4m2及以下的取4)4.5,5.75,7,7.75作为相应人群的近似住房面积,那么由相应群体的人口乘以近似的人均住房面积(例如4m2及以下的住房存量=122.69×4=490.76万平米)然后相加,就可以近似算出安徽省现有低收入人口住房存量为1778.61万平米。
1.3 计算结果
将P、p和m1带入(1)式,即可以得到2010-2019年安徽省低收入家庭实际住房需求量如表4所示。
根据2008年安徽省建设厅对安徽省廉租房建设的标准(人均面积为13平方米),上文对安徽省廉租房的需求进行了预测。而由表3可以看到,低保户都没有达到人均13平方米的居住要求,把距离13平米的这个差距看作是这一部分人的住房需求缺口,即政府如果能“填平”这一部分低保户的需求缺口就看做是基本满足了这部分人的住房需求。
(单位:万平方米)
根据安徽省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对于上述需求缺口的补贴包括实物补贴和现金补贴等措施来满足低保户的住房需求。本文采取用实物补贴来进行研究,即用一定的住房面积来补贴没有达到13平方米的低保户的住房需求。例如,人均面积只有4平米的低保户,政府需要给他们每人补贴13-4=9平米的住房需求。由于所得数据是包含在一个区间里面的,并且在此区间内每人住房面积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取4m2-5m2,5m2-6.5m2,6.5m2-7.5m2,7.5m2-8m2的中间值(另外4m2及以下的取4)4.5,5.75,7,7.75作为相应人群的近似的人均住房面积,那么就可以近似的算出补贴低于13平方米的相应的低保户人群的具体面积(如表5)。
由表5可知,安徽省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除了表4中列出来的2010-2019年每年的住房实际需求预测值外,还需要加上额外补贴的面积2831.31万方米。
2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选取了户籍人口历年的数据,运用EVIEW5.0软件大致的预测了一下未来十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进而预测了低收入群体未来的住房需求。但是城镇人口的增长或者变化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说本地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流动等。本文的不足在于预测低收入人口的时候没有考虑所有的因素,预测的数据可能会有偏差。其次,统计年鉴上所说的“七分法”也是根据整个国家的数据大致划分的,每个省的情况又有差别也不是很精确。第三,由于8m2-10m2,10m2-13m2,13m2-15m2,15m2-16m2住房困难户的分布结构不清楚,只能通过假设和取中间值来近似计算住房需求量,可能有所偏差。
本文以低收入家庭为研究对象,预测了其住房需求量和补贴的额度,在之后的研究中,可选取中低收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可以通过引入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来更深层次的研究居民收入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影响。其次,在预测未来中低收入家庭数的时候可以更多的选取影响城镇人口变化的因素来建立模型进行预测,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褚超孕.城镇住房保障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张艳.廉租住房保障之实物配租研究[J].理论导刊,2010(10):15-17.
[4]张可成,王晓辉.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106-108.
安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实证分析 篇9
一、安徽农村居民居住状况分析
(一)人均居住面积
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2000年的22.16平米增加到2007年的28.9平米,增加了6.74平米;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反映了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1)。
(平方米)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安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居住质量
农村居民的住房质量可从新建住房中的砖木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住房类型所占的比重变化等方面反映出来。在本年新建住房中,砖木结构从2000年的28.6%下降到2007年的11.1%,下降了17.5个百分点,钢筋混凝土结构则从2000年的65.9%上升至2007年的87.9%,上升了22个百分点。在本年新建住房中,楼房面积从2000年的人均0.6平方米增加至2007年的0.8平方米,增长了33.3%。同时,在新建住房中,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住房的成套率不断上升。
总之,安徽农村居民无论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二、安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能力与消费支出分析
(一)住房消费能力
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在房价不断上涨情况下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状况,而对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关注较少。而且在研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消费能力时,常用房价收入比指标。由于房价收入比具有数据易获得、计算简单并能包含其他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等优点,因此本文在研究农村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时,也将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联合国人类与住区中心发布《城市指标指南》,房价收入比是市场居住单元的中间价格与中间家庭的年收入之比。国内研究者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指居民购买一套住房所支付的总房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例。由于对房价收入比内涵理解上的不统一以及计算数据口径上的差异,从而计算出来的数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农村居民,住房主要以自建为主,在统计上无法获取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因此本文使用《安徽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家庭房屋使用情况———本年新建房屋价值”数据代替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并按如下方法测算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总房价/家庭年收入;总房价=套均面积*本年新建房屋价值;套均面积=人均居住面积*户均规模;而家庭年收入=人均纯收入*户均规模,指标计算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01-2008年。按此方法测算的安徽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见表2。
表2反映在2000-2007年,安徽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波动不是很大,在2003年有明显下降,如果按照房价收入比的国际通常标准的4-6倍来考察,我省农村居民对建(购)住房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但在2003年以后房价收入比上升较快,说明农村居民的建(购)房负担正在不断加重,住房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二)住房消费状况
对于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本文分别从住房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和住房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方面来考察。
1. 住房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该指标体现了包括居住性支出与购建房支出在内的住房总支出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反映了居民建(购)、居住住房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与城镇居民住房支出的统计口径不同,安徽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的统计范围包括了房租、电费、房屋维修费、新建住房开支和当年为新建、维修住房而购买的建筑材料支出等,因此,可将居住支出理解为包括了建(购)房支出与居住性支出在内的住房总支出。安徽农村居民的住房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见表3。
分析表3可知,安徽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变化比较平稳,徘徊在16.6%左右。但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已成为仅次于食品支出的第二大支出,虽然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使得两者之和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基本处于下降态势,但在2007年仍占消费性支出的60.71%。
2. 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反映了收入对住房的支撑力度,也体现了居民每一元收入中有多少用在了住房开支上。安徽农村居民的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如表4。
表4反映了2000年以来安徽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的变化情况,虽然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从趋势上看处于缓慢上升态势,居住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10.18%上升至2007年的13.48%,增长了3.3个百分点。如从收入对住房的负担状况来看,住房开支仍未占到收入的15%,远低于国际通行的30%的警戒线,说明我省农村居民对住房具有较强的负担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安徽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消费能力与消费支出状况的变化,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三点。
1. 近年来,安徽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居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 从总体上看,安徽农村居民对住房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3. 安徽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呈不断加重趋势。
(二)建议
1.根据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与消费能力,适度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引导农民合理进行改善型住房消费。由于农村居民住房主要以自建为主,住房的建造地点、样式、结构、面积等都由农民自主决定,同时由于建房时配套设施不完备,在生活中就存在较普遍的乱拉电线、乱布水管等现象,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又不利于村容整洁。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合理引导农民进行改善型住房消费,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并通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住房消费能力。提高农民收入,不仅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还要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增加工资性收入。只有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住房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
3.积极发展农村住房金融市场,支持中等收入农民合理的改善型住房需求。通过对安徽农村居民新建(购)房资金来源分析可知,自筹资金占80%左右,而利用银行、信用社贷款只占3%左右。建(购)房资金过度依赖自筹,在农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会加大农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产生住房消费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住房金融市场的开辟与发展,有利于形成住房消费资金的多渠道来源,提高住房消费能力,降低“挤出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拓展住房保障体系覆盖面,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向肃一,龙奋杰.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2]杨文武.房价收入比指标研究[J].统计研究,2003(1).
[3]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5(2).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 篇10
幸福是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该公式说明, 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 与欲望成反比。效用一定, 欲望越小, 或欲望一定, 效用越大, 人们感到越幸福。因此,幸福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大小,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经济学利用实证数据分析收入对幸福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伊斯特林悖论”,即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较高,但是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这种相关性就会弱化甚至消失。除此之外,经济学还试图研究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如结婚与否、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受。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从消费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幸福的消费?立足于幸福的消费初衷,居民消费时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家电为例,从幸福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消费情况,以期更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完善居民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
1 实证分析
1.1 研究对象及过程
1.1.1 调查对象
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区随机抽取了479户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典型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完成有效问卷343份、访谈记录15份。本次调查中,男性占总样本的56.3%,女性占43.7%。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26人,占7.6%;20至30岁的有111人,占32.4%,所占比重最大;30至40岁的有62人,占18.1%;40至50岁的有92人,占26.8%;50岁以上的有52人,占15.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17.6%,初中及高中的占49.4%,大专及其以上占33.3%。家庭人口为有3~6人占到85%以上;家庭年收入为100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12.4%,10, 000至50, 000元的占71.2%,50, 000至80, 000元的占9.4%,80, 000元以上的占7.0%。
1.1.2 调查过程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设计了“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家庭信息、消费现状、消费心理及消费预测等多个方面。经过培训,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团队深入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调查过程中,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当场发放问卷由居民自己填答并及时回收,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由调查人员逐一口述每个项目及选项,被试做出口头选择后,再由调查人员帮助填写答案,最后利用SPSS11.0对3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结果
1.2.1 幸福消费理念分析
根据幸福方程式,当效用和欲望的比例达到最优时,个人幸福感达到最大。对众多居民来说,适度消费是适当、合理的消费, 其消费数量和质量通常能达到个人欲望和实际购买力的平衡,消费行为带来的效用和个人被满足的欲望形成的比例在此平衡上容易达到最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适度消费能给居民带来最大化的效用,即最大化的幸福感。在对消费理念的调查中,选择适度消费、保守消费、超前消费的被试分别占78.1%、19.3%、2.6%。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偏好受传统理念和客观经济水平的影响,无法接受超前消费,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反对滞后消费。居民在长期的消费实践中形成了适度消费的偏好,认为其最符合自己家庭消费的实际,也最能满足自身消费欲望,达到了客观实际情况下的最大效用。
1.2.2 幸福消费动机分析
1) 内部诱导因素分析
(1)物质基础动机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相同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因而消费产生的幸福感也会不同。以购买促销产品为例,居民对待促销产品的态度不一。图1所示,居民对促销产品需求量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较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的较小,其中高收入的需求量最小,基本无需求。一般而言,促销产品能使居民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实现效用最大化,获得较强幸福感,因此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愿意购买促销产品,且需求量较大。而对于低收入的居民来说,促销产品不一定是必需品,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可能无力购买;对高收入的居民来说,购买促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边际递减,这部分居民对产品的外观、档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为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可能会放弃对促销产品的购买。
(2)情感需要动机
消费行为由居民的物质基础动机和情感需要动机共同促成。居民的情感需要因人而异,产品能否满足差异化的个人情感需要,是影响居民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在购置家电的幸福感来源的问题上,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使用需要满足的居民占67.8%,家电质量、服务好的占16.7%,和谐家庭氛围的占13.7%,获得同事友人赞扬羡慕的占1.8%。数据表明,只有满足居民差异化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产生最满意的幸福感。
(3)特殊需要动机
居民消费过程中除了考虑物质基础与情感需要外,有时还追求某些特殊的需要。攀比和炫耀消费动机作为较为常见的特殊需要动机,通常是为了保持相较于外界的优越感。对少部分居民而言,能满足其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会使他们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
攀比和炫耀心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图3所示,选择较小和非常小的分别占34.7%和20.7%,而选择非常大和较大的仅占2.9%和11.7%。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是理性人,宁愿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消费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产品。但对于少部分居民来说,奢侈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一种地位象征。由于职业需要、工作环境影响或其他原因,他们认为必须消费一部分高端或奢侈品来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对他们来说消费奢侈品会产生更大效用,别人的赞誉比实用品更能带来幸福感。
2)外部刺激因素分析
(1)产品本身的影响
消费行为决策主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征。家电等耐用品具有单位价值高、购买频率低、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居民消费时会衡量产品能否最大化满足自身需求。表1数据显示,居民消费受价格、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选择价格、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影响大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超过50%,其中认为质量影响大的占85.9%,而广告和促销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说明了居民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其次品牌、售后服务、价格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是受产品整体影响的结果,不局限于产品的某一特征,综合满意才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2)相关群体分析
人们通常会根据心理距离远近将周围的群体从影响最大到最小依次分类,然后选取影响最大群体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期望达到的人为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表2数据显示,在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群体中,家人占73.6%,亲戚占8.7%,朋友、同事、同学分别占7.8%、3.6%、1.5%,另外有钱人、明星、专家等相关群体共占2.1%。可见人们消费时通常参照与自己心理距离最近的家人亲友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接近的群体习惯做出决策,此类消费评估的结果多为积极的幸福体验,有利于消费幸福感的增加。
(3)优惠政策影响
当居民产生消费欲望时,如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外部刺激,居民通常容易迅速做出消费决定并因此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目前国家为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实施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研究发现虽然这些政策会影响消费,但是居民普遍认为其具体实施效果一般。在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态度上,34.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49.7%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在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态度上,31.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51.0%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居民希望政策能给自己的消费带来优惠,从而获得额外的幸福附加值。但实际上政策带来的满足度较低,政府需要更贴近实际地为居民考虑,从多方面权衡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切实满足居民的消费欲望。
1.2.3 追求幸福消费的顾虑
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幸福消费的目标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欲望时,居民通常会退而求其次来规避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居民产生顾虑,从而在消费过程中限制或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幸福感。表2数据说明,居民在购买家电产品中的确存在一些顾虑因素,而最为主要的是家电产品的自身问题,其比例占总比重的38.9%。担心市场价格降低和家电政策变化为第二和第三大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居民存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顾虑。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居民消除这些顾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2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34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及相应建议:
2.1 适度消费为主,适当鼓励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是中国目前的主流消费理念,它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人们在这种消费方式下能获得欲望的满足与消费的平衡。但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中国需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适当鼓励超前消费,制定相应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使中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2 消费需求多样,多层次开发产品才能满足居民幸福消费的不同需要。
幸福感受内部诱导因素与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由于物质基础、情感需要、相关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居民对幸福消费的目标定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有针对居民不同需要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3 政府应改善客观消费环境,深入贯彻并适时调整优惠政策,增加居民消费的幸福附加值。
社会保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大环境问题会遏制居民消费欲望,影响居民的幸福程度,政府应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对产品的监督等措施,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从而造福于民。对于优惠于民的政策要贴近实际、适时调整,以适应人们时刻变化的需要。
摘要: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给人一种幸福美满的感受。本研究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 从幸福度视角研究居民的消费行为, 分析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动机以及消费顾虑等内容,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幸福,居民,消费行为,家电
参考文献
[1]郜燕群.经济学视角下“幸福方程式”的理解[J].市场论坛, 2010 (3) :88-89.
[2]顾明毅.论幸福对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法则的修正[J].经济问题, 2009 (9) :20-23.
[3]王国聘, 郭兆红.构建面向节约型社会的消费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9-12.
[4]邹陆林.和谐社会构建之消费伦理[J].企业家天地, 2010 (2) :153-155.
[5]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阅览, 2004 (4) :20-23.
[6]张映芹, 魏鹏.幸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3) :183-188.
[7]陈景秋, 唐宁玉, 王方华, C.K.Hsee.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J].心理科学进展, 2010:1081-1085.
[8]王芳, 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6) :575-576.
[9]陈都.简论幸福消费[J].科技信息, 2008:57-58.
[10]左学金.幸福和幸福经济学[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3) :8-12.
实现城镇居民老有所养 篇11
专家指出,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情况,我们深感中国政府普惠于民的制度设计;解析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让人们“老有所养”的民本观念深得民心——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05年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今年将覆盖到4亿农村居民,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次突破城镇局限向广大农村发展。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核心在于改善民生
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退休养老制度。2009年开展的新农保试点,将在近年内覆盖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适龄居民。但是,城镇中未就业人员以及就业不稳定无法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缺乏制度性养老保障,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最后一个“缺项”。特别是新农保试点开展以来,试点地区农村适龄居民积极参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尽快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城镇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谓是众望所归。其核心在于更好地改善民生。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印发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宣传提纲的通知》中,对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最后一项空白,制度所覆盖的城镇非从业居民这个群体,成分构成多样,其中一部分青壮年多是残疾人或劳动能力不强,常常在就业和无业之间反复,收入低或无收入;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相当一部分是城镇中的困难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善这些困难群众的老年生活状况和未来预期,使得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的群众。
第二,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步骤。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和不稳定。当前特别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人民是不是生活得有尊严、有希望、有幸福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民安邦固”,人民安定国家才会稳定。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改善低收入群眾的生活质量,建立起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更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资源,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采取与新农保相同的制度模式,普惠公平、城乡统筹,有助于培育和引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在养老保险领域,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已经有了制度安排,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全体国民都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达13.26%,近几年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明显。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全体城乡居民,对于应对我国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
中央对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是十分明确的。这也是各地开展工作的指针。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任务是,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样的力度和广度,反映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原则与中央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方针是一致的,同时根据城镇居民的特点,强调了“有弹性”。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基本一致
今年7月1日起启动试点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2009年启动试点的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和政策框架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即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方式是个人(家庭)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结构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中央的考虑是:首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城镇居民,没有单位给他们缴费,只能依靠自己缴费和政府补贴,这与农村居民有共性,而与职工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宜采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其次,社会保险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二者模式一致,有利于制度衔接融合,将来还可以整合成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已有部分地区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先行探索,得到群众认可,取得了初步实践经验。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政策
《指导意见》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应鼓励他们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确有困难的,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按规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标准为每年每人100元(与新农保一样),让收入较低的居民也有能力缴费参保;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考虑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普遍高于农村居民,为体现多缴多得,因此规定缴费标准从100元至1000元设10档(新农保为100元至500元5档);统一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險制度的地区,可以不分城乡,由参保人在多档中选择,有利于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需求;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这为各地因地制宜留出了空间。
地方政府对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为每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
与新农保制度相比,城镇居民没有集体经济组织,因此没有规定“集体补助”的筹资渠道,但是保留“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作为国家提倡的辅助渠道。
对于个人账户的管理,其政策是比较灵活的:城镇居民的个人缴费、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实账管理。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那么,养老金待遇如何?其领取条件有哪些?《指导意见》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参保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要引导城镇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引导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子女按规定参保缴费。
中央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上,十分注重与已有政策的衔接。《指导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办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居民利益不受损、待遇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妥善做好制度衔接工作。
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
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即国务院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这样,一是在中央政策层面不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别,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二是符合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有利于两项制度合并实施;三是便于操作,在实现制度全覆盖后,适时统一提高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本地适当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信息能力,安徽省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的新型消费方式———信息消费。信息消费是指在生产、生活中,消费主体以信息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信息化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化过程的消费行为。狭义的信息消费是以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广义的信息消费还包括信息含量相当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信息消费是对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软硬件)的消费以及消费的信息化。就基本含义而言,凡是为获取信息所进行的消费均属于信息消费的范畴。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消费主体之间社会性特征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在信息消费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运用愈加凸显,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造成了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和信息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平等,造成社会结构的严重失衡,并且可能引发不同信息主体间社会关系的冲突,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良性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的71%;加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等环境条件与城镇有所不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也有着不同于城镇居民的特点。因此,对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
1.1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信息消费群体也逐渐扩大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尤其是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成为时尚,更成为当代社会消费的热点之一。手机、电视等信息产品成为近年来最大的消费热点。据抽样调查,2000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月通讯支出仅为4.87元,占消费支出4.42%,而2007年人均月通讯支出增加到21.52元,比2002年增加4.42倍,占消费支出9.38%。2000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视机107.94台,其中彩色电视机为36.4%;而到2007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视机117.0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占82.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话拥有率从2005年的72.84台,上升到2007年底每百户80.77台,增加11.8%。
1.2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随着信息消费资料的不断丰富,以及消费领域的拓展,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黑白电视到家庭影院,从专线电话到移动通信,从电报、信件到电子邮件等,这些都促进了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消费的资料,而且带来了消费行为的方便和快捷。人们的消费方式从单一消费方式逐渐转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网上书店、网上教学、电子邮箱的出现等,都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资源。
1.3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载体不断升级
如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农村居民消费的载体主要是广播,形式单一,难以有效的为信息消费提供服务。9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信息传播载体逐渐被电视所取代。而到了90年代末期,不仅电视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也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庭,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更加便捷。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高新技术的电脑也开始走进农民的家庭,网络消费这个新生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了解,它作为一项最新的消费方式,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
2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消费总体水平较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总量持续高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量的比重达19.66%,但与其他省份同类指标值相比,安徽省农村信息消费水平依然很低。据统计,2007年经济发达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居民信息消费支出额分别是3 236.23元、3 319.64元、3 325.78元,而安徽省居民信息消费只有541.46元。
2.2 信息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
在现实的消费世界里,生产者所拥有的信息,消费者不可能全部知道;而消费者的喜好,生产者也无法尽数皆知。这样,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在普通物质消费中,供应方处于严格的信息优势,而消费者则处于完全的信息劣势,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着信息消费的公正性。
2.3 信息消费过程中污染严重,低层次信息消费占主导地位
在大量享受信息消费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信息污染也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烦恼和麻烦,甚至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大量的垃圾邮件妨碍了正常信息的接收,手机有害短信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黄色信息污染了人们的灵魂,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浪费了人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进行信息消费的人群中,相当一部份人在做一些无聊的、低俗的信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3 优化和完善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3.1 完善信息消费立法,加强信息市场的监管力度
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其他一些省市,信息消费的立法都比较完善,信息市场的监管力度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但是安徽省在这些方面仍有所欠缺。发展信息产业,扩大信息消费,必须依靠法律强有力的保护。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消费立法的步伐,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安徽省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信息消费涉及的信息产品、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隐私保护、资金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防止信息消费市场的垄断行为。且有关部门对非法暴力、恶性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严格执法。从而营造出公平、公正、合理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居民信息消费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安徽省的信息消费与国内、国际信息消费接轨。
3.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而农村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将导致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得到改善。要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一方面,要求农村应充分利用毗邻城镇的地理优势,加快建立它们与城镇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强两者之间各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当地基础信息网络的发展,从而切实改善农村与城镇之间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基础条件,通过城镇信息化的辐射和带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样,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消息消费水平。
3.3 扩大信息消费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素质
信息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它对消费者的信息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安徽省信息消费者的素质相对较低,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能力较差,这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消费的进步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信息素质包括2项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政府、教育机构等在农村开办免费的信息知识培训班,对当地居民进行网络知识教育和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信息检索、信息辨别及信息利用等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息消费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观,从而改变他们的观念,提高知识的认识水平,增强人们信息消费的愿望和能力,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作为第一消费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国华.江西省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7-108.
[2]吴薇,宋立瑛.对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46-48.
[3]朱焱.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2(3):35-37.
[4]林艳华.信息消费与信息环境[J].理论探讨,2002(8):30-31.
[5]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安徽城镇居民论文】推荐阅读: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05-29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08-12
农村居民如何城镇居民05-28
新疆城镇居民10-15
城镇居民储蓄05-16
西安城镇居民07-04
城镇居民医保08-04
城镇贫困居民10-21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10-28
城镇居民消费相关分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