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2024-05-29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精选8篇)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1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进程,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转变,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征,其最大的潜力与动力就目前而言无疑是新型城镇化[1]。目前,安徽省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省内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优化了安徽省内的城镇布局体系,使城镇化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动力。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大难关,同样也是大机遇[2],即是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我国棚户区问题的形成,一方面因为旧中国时已经存在棚户区,随着居民的人口数不断增加,解放后又陆续搭建新的简易房;另一方面,旧中国时期,经济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政府没办法也没精力帮助棚户区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故为配合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允许居民在棚户区搭建房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私盖滥建的现象,加剧了棚户区问题解决的难度。

1 城镇化进程中棚户区改造的必要性

城镇化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社会转型发展,是一大战略机遇。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棚户区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大难关也是一个机遇。新型城镇化若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棚户区的改造必不可少。

1.1 棚户区住房状况是目前城乡中最差的

棚户区内的住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抵御性差,难以应对对地震、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随时都有墙塌屋陷的危险,特别是个别处于矿区塌陷区的棚户区;(2)较差的地理位置,并且房屋的结构简陋老化,其功能设施和基础设施也不完善[3];(3)恶劣的居住环境,狭小的居住面积和环境空间,绿化率低,道路、公共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缺乏。

1.2 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安居建设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把棚户区住房改造作为我国城市困难群体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改善社会民生,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每年将其纳入为民必办的实事之一,加以推进[4]。同时,棚户区改造也是广大棚户区居民所热切期盼的。可以说,想要改变城市住房二元结构,就必须加快棚户区改造,这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要克服的重要一关。

1.3 棚户区改造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棚户区的改造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第一,可以带来经济新发展。第二,是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推进棚户区改造,会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其公共服务水平也会提高,会涌现一些新的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第三,给城市优化再造新机遇。棚户区改造不仅能够减小居住条件的差距,而且优化了城市总体。棚户区改造使资源浪费得到缓解,使其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的美好城市。第四,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新春天。实施棚户区改造,使以前被占用的土地资源解放出来,重新规划,从而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与此同时,普通商品房的供求会上升,居住环境也会优化,城市房地产的竞争力相继提升,从而房地产企业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蚌埠市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2.1 蚌埠市棚户区现状

自201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90个、实施27个城中村整村改造,近6万人由村民变成了市民。据悉,《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共规划了212个棚户区和城中村,总占地6.76万亩,涉及14.5万户。从今年开始,新一轮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将全面铺开,改造的范围较上一轮将更宽,结转项目加上今年新增的41个棚户区城中村项目,累计计划完成300万平方米改造[2]。

2.2 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蚌埠市有关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着棚户区改造的进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1 资金来源过于单一

由于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中央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补助、各省级政府补助和各个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构成了棚户区改造的主要资金来源,加之社会上的资金,但来自社会上的资金少之又少,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就导致了资金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同时,由于棚户区改造周期长,收益低,所以市场上的参与度并不高,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该项工程[4]。但是正是由于改造周期长,又不存在收益性,可想而知,该项目的延续是仅靠政府部门的投资。

2.2.2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比例分配不合理

目前,我国棚户区改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性资金。但政府财政收入的份额是一定,而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需求大,因此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就成了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就导致了其债权融资的比例提高,同时,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渠道狭窄,市场上的资金不愿意进行投资,也就导致股权性融资比例偏低。长此以往,会导致政府的融资结构不合理、不协调,将会使政府承担长期的债务,进一步加大其财政压力。简单来说,偏高的债权融资比例,偏低的股权融资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寻找棚户区改造最有效的融资方式,如何分配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比例,成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难点。

2.2.3 资金利用效率低

棚户区改造由其性质决定是由政府部门主要承担的,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是非市场性的。现今,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的监制机制还不完善,就导致地方政府对于资金运用没有相关的制约性因素。所以,在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的情况下,棚户区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各个融资方式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提高仅有的资金的利用效率。

2.2.4 困难住户改造后引发第二轮住房问题

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城市内拆迁量不断增大,原来经济适用住房的数量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同时,棚户区的居民属于经济困难人群,经济条件大多数都很差,仅仅依靠很少的拆迁补偿金,自主解决住房问题是不实际的。解决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工作,是棚户区改造中有待加强的工作任务[5]。

3 对蚌埠市棚户区改造的建议

针对以上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3.1 拓宽蚌埠市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比例分配

通过多渠道筹措和融资解决好区级资本金配置,确保项目资金保障充足,同时改善融资比例分配。简而言之,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房地产公司等媒介介入棚改工作。这种方式不仅缓解了单方融资的压力,而且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二是增加棚户区安置房建设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吸引社会资金,同时应确保资金能够到位,实现风险隔离,避免项目单位直接与资金使用相关联。三是建立更为广泛的融资平台。四是破解银行贷款申报周期长难题。按照“先签约、后搬迁”的方式动员大部分群众签订补偿协议,对个别家庭困难群众,区财政先行垫付补偿资金,后归垫。五是在项目征迁阶段提前招商,积极优化规划条件,提升项目周边环境,加快土地挂牌出让。

3.2 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资金运用方面,我们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压缩成本,把资金运用到该用的地方,使资金不断运转,达到最优配置和最有效利用率。第一,制定监管标准与措施。(1)设立相应的标准,衡量负责人是否达标,没到达相应的标准,则会受到相应的处分,这有利于避免贪污腐败,也有利于加强资金的利用效率[6]。(2)制定相应的资金减免政策。在考虑减免所带来的收益与减免所产生的成本高低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资金减免政策,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第二,进行相应的评估。监管标准确定后,要落实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其评估的结果做出相应决策和胜任工作的最优人才的选拔,使资金落实到实处,避免资金的浪费。第三,加快资金的流转。棚户区改造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看,资金是可循环的。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加快资金的流转是至关重要的。实施正确的管理方式和投资方式,通过降低资金的占用水平,提高其流转速度,从而减缓资金的紧张程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3 高度重视,加强保障

目前,住房保障工作已经成为蚌埠市市、县(区)政府的工作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制度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政府还需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制度,保证住房困难户等弱势群体都有房可住。第一,强化领导者的责任意识。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在坚持蚌埠市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与组织的前提下,各区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将棚户区问题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内,尽量给棚户区改造提供优惠,简化其办事流程,保证其顺利有效地进行。第二,集中统一规划。棚户区改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棚户区的房屋拆建,它还涉及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安置、其子女上学及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棚户区改造不能想当然,要根据蚌埠市发展和建设的需求,将零散的棚户区集中起来统一规划,促进棚户区人们的就业、再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蚌埠市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达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第三,依法合规拆除。进行棚户区改造的时候,要保护好棚户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合规拆迁。首先,对相关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按照法规合法拆迁,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保证棚户区改造受到严格且全面的监督。其次,加强教育,使广大市民学会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使人们知道并懂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棚户区改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在对蚌埠市棚户区改造状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所在,并对蚌埠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有效推进棚户区改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蚌埠市

参考文献

[1]邢军.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N].安徽日报,2013-04-15.

[2]周芳林.今年新增四十一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N].蚌埠日报,2014-02-20.

[3]张道航.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的模式及方略[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杨咏中.努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打赢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N].甘肃日报,2013-09-18.

[5]李婷,秦雨,吴淑婕,等.蚌埠市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4.

[6]陈碧红.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以长沙市开福区棚户区改造为例[J].中外建筑,2008(8).

[7]邓智妍,王诗笛,孙伟.基于PPP模式的安徽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融资渠道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研究 篇2

1.1 金融对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014年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中显示, 在未来的20年里, 中国要为即将步入城市生活的3亿人建设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在此期间该项资金支出每年将占中国GDP的6.1%左右, 在初期即2013-2017年间, 甚至可占到GDP的7.3%的峰值。这些数据显然说明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发挥对城镇进程的资金支持作用。

1.1.1 金融规模的扩大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 我国金融规模随之不断扩张。金融业增加值、本外币存贷款规模等一系列重要指标都呈显著增长趋势。由我国银监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到2012年末, 银行业的资产总额已达131.27万亿元, 负债总额已达122.63万亿元。2012年顺利成为总资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这一年银行业新增加的资产总额达19.75万亿元, 增幅为17.7%。原有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断延伸, 各种新型金融机构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涌出, 在更加宽阔的领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1.1.2 金融机构的完善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城镇化建设所涉及的项目一般具有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以及沉淀成本高的特征, 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利性矛盾, 所以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到城镇化建设的款项。而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为城镇化建设所需贷款提供了多种的融资方式。一方面, 城镇化的资金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以及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的方式直接募集到所需资金, 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金融市场的日臻完善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多种期限、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 资金需求方应根据建设项目的预期收益以及周期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

1.2 金融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支持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表现为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下降, 第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上升, 这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第一, 就金融对第二、三产业的支持而言, 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为代表, 企业一般规模较大, 所需资金量也较大, 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的运营, 因此就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持续、较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通过发放信贷、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对于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而言, 企业规模一般不大, 但数量众多, 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其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推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 就金融对第一产业的支持而言,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其位置的下降, 相反在任何阶段第一产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金融对第一产业的支持表现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具体表现在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例如给予农民适当贷款的资金支持, 以便于他们购买大型的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例如给农民提供贷款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另外还要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村购买农业保险或参加期权市场等, 进而实现在可能面临各种风险的情况下, 仍可得到一定收益的补偿。

金融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带动了资源的充分流动。使那些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或企业更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从而获得长期发展所需的各项资金;相反的是那些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效益较差的行业或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从而最终走向消亡。因此, 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优势产业可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从而发展迅速;落后的劣势产业必然遭到金融机构的淘汰, 从而因资金链断裂而消亡。

1.3 金融对农村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城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业的现代化。金融在农村的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上涨、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及适合农村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增多。首先金融机构的数量上涨, 扩展了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因此能够在更多的地区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减少了企业或个人的交易成本, 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支持, 促进了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适合农村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增多, 能够充分满足农村对于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更好地享受金融带来的多重便利。

金融对于农村城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是加快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先, 较直观的转变是改变了农村的风貌, 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其次, 完善农村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险制度, 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舒适、安稳的生活;最后, 金融发展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居民的金融思想与观念, 不断推动农村居民金融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2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供给总体不足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供给总量与资金需求总量相比较, 二者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庞大的资金需求量仅靠财政资金是难以解决的, 这就急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但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而言, 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公共性, 这与商业性金融的盈利性相矛盾, 因此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资金支持, 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又缺乏专门的政策支持。在产业发展中, 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 农村的金融体系严重滞后于城市。在农村, 金融机构的数量较少, 甚至在业务上出现了“倒吸”、“惜贷”的情况。在工业企业的发展中, 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 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还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与资金的需求总量相比, 金融供给总体明显不足。

2.2 金融发展与产业转型不协调

目前, 我国的金融系统呈多元趋势化发展, 金融的深度、广度、弹性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均不断增加。但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角度讲, 金融系统的扶持重点出现严重偏差, 具体体现在对生产领域以及工业的过度支持, 而对消费领域以及服务业支持不足, 金融体系没有较好地适应产业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转型趋势。

实际上, 随着投资效率的持续低迷以及国际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 在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辆拉动国民经济的马车中, 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不得不依赖内需来拉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银行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偏向于生产领域, 金融体系更倾向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以投资为导向的金融支持明显大于以消费为导向的金融支持, 这体现了注重居民资产配置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则处于萌芽发展的阶段。以上事实说明, 金融体系过分注重支持重资产的资本密集工业企业, 而对轻资产又相对缺乏稳定现金的服务行业明显支持力度不足。

2.3 农村城镇化金融支持不足

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动态演进的过程。整体意义上的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包括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城市地区包括了产业以及人口的集聚, 因此具有很强的要素吸引作用, 自然成为目前金融支持工作的核心。而农村区域受到长期效率较低的农业活动的限制, 至今仍未形成功能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得到的金融支持远远不足, 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 从而拖延了城镇化的整个进程。

经历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资本以及农业保险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但各种金融机构的功能严重缺以及比例不协调, 从而导致了我国农村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难以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 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对策

3.1 创新银行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

在城镇化建设中, 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 探索适应当地特点的融资方式, 积极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为适应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资金占用量大、收益水平低、周期以及成本回收期长的特点, 金融机构应推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这样不但能快速融到城镇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还能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 从而降低投资风险。金融机构还应鼓励各种股权投资基金直接参与或私人资本通过运用BT、BOT等方式参与等, 通过创新融资模式, 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3.2 促进产融结构的协调发展

我国想要谋求合适的产融结构, 必须要改变目前金融机构过多支持第二产业的不合理现状, 促使金融机构加强对现代服务业以及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我国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支持力度。由于我国的服务型企业普遍具有“重知识与技术含量而轻固定资产”的意识, 结果导致服务业的规模较小而难以获取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因此, 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针对于现代服务企业的多层次的金融信贷产品, 或者选择重点的现代服务企业直接融资, 积极促进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消费领域扩张。城镇化发展与消费之间具有互相推动的关系。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消费领域的扩张, 其关注的视角应锁定在个人住房贷款、商业保险以及汽车金融三个方面。对于个人住房贷款, 商业银行应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优惠程度, 与人民银行所规定的70%的基准利率下限优惠不断靠拢;对于商业保险领域, 应积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以真正有利于解决商业保险地区、职业间的保障差异为路线, 努力为商业保险提供机遇;对于汽车金融方面, 商业银行在关注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多样化的购车资金来源。

3.3 加大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一, 政府要积极创新金融系统, 不断推动金融资源由城镇流向农村, 并通过优惠的金融政策吸引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等在农村区域设置服务网点, 以丰富农村区域的金融层次, 提升金融创造力与活力, 从而突破农村信用社的垄断状况。第二, 在城镇区域经济可接纳的范围内, 增设中小金融机构, 例如村镇银行等, 为农业产业化以及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金融服务。第三, 正确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 积极实行联合的自然人贷款制度, 在保留其民间借贷模式的基础上, 将民间资本吸纳进金融体系中, 这样不仅能满足资金需求, 而且又将资金留存在了私人经济部门, 从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农村资本的外流。

参考文献

[1]赵峥.中国城市化与金融支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辜胜阻.深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J].中国金融, 2013, (5) .

[3]陈文新, 张玉霞.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商业时代, 2013, (2) :69-71.

[4]陶艳艳.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J].银行家, 2013, (3) :36-39.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3

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合理、客观地评价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对营造优美而健康的.城镇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小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衡阳市17个重要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实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投入强度是影响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城镇人居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作 者:王鹏 蒋清纯 庄春良 田亚平WANG Peng JIANG Qing-chun ZHUANG Chun-liang TIAN Ya-ping  作者单位:王鹏,田亚平,WANG Peng,TIAN Ya-ping(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

蒋清纯,JIANG Qing-chun(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湖南,衡阳,42100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篇4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我们于2013年8月从西安市长安区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进行调研。调查中受访者男性占43.8%, 女性占56.2%;年龄30岁以下的占25.3%, 30至55岁之间的占57%, 55岁以上的占17.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到18.7%, 初中占54.0%, 高中、中技、中专占23.7%, 大专及以上占3.5%。统计结果表明, 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培训意愿的为77.8%。反映出失地农民具有较强的培训意愿, 其中无意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以年长者居多。即培训意愿与年龄有相关关系, 年龄在50岁以下的都有较强的培训意愿。将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突破口已经在失地农民中间达成共识。

二、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问题

1. 培训参与度不高

调查显示, 实际接受过专门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失地农民人数并不多, 仅有53人, 比例为26.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 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还不够, 有一部分人还没有机会接受培训;其二, 培训的内容、模式等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 失地农民放弃接受培训。政府为主导的培训并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多种需求。表现在:其一, 能力 (包括财力、精力各方面) 所限, 继续扩大培训面存在一定困难;其二, 由于各级政府对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只是将培训作为对农民失地的一种补偿手段来看待, 对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思维存在局限, 观念有待更新和加强。以至于对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热情不高, 仅限于口头和表面工作, 真正投入不足。其三, 办学主体以政府为主导, 缺少竞争, 使得现有培训对培训效果关注不够。

2. 培训内容设置低层次化

调查过程中了解到, 失地农民接受的技能培训大部分为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 内容主要是养殖、果蔬栽培、手工等技术, 内容涉及面较窄, 种类较少。在关于培训内容意愿的调查中发现, 多数人并不满意这种内容设置, 以年轻人表现更为突出。他们更倾向于技术型的、层次高的、能适应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培训内容。不少学者的研究也证实, 在现存城市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情形下, 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一般只能在收入较低、劳动环境和福利待遇都较差的、缺乏稳定性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我们调查发现, 农民在失地后并没有找工作的原因, 有29.3%的人因为工作太辛苦、工资太低。这些都说明了, 失地农民已经有了较强烈的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愿望。而现有培训内容设置的低层次性, 使他们的培训愿望无法得到满足。

3. 二元体制影响就业培训发展

二元体制的存在给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制造了两个极端。其一, 二元体制的存在, 导致城乡隔离、地域隔离。这时的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多以就地培训、就地就业的模式发展, 对于异地就业的需求则无法满足。从而影响了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吸引力, 培训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其二, 二元体制又导致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观念的生成, 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只是设在农村的“城市职业教育”。缺少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内容。然而, 失地农民年龄跨度大, 年轻一些的失地农民希望到大城市谋求发展的机会, 年长的失地农民更希望留在农村, 继续从事农业。如若不将这两个“极端”融合, 任何一端都无法同时兼顾两方面的需求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

1. 确立培训目标, 强化政府责任

失地农民的产生与发展, 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对于开展可增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就业技能培训, 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 政府要建立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领导机制, 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 充分落实扶持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通过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广泛开展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引导和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联合起来开展培训, 以扩大培训的规模, 增强培训的能力。另外, 还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劳务用工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签订培训订单, 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2. 调整培训内容, 提升培训层次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看, 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出现“用工荒”, 许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 失地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或者在城市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事缺乏稳定性、劳动报酬较低的劳动。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 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顺应市场需求变化, 进行培训内容调整, 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而城乡一体化将促进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为农村地区技能培训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 开展分类培训, 满足受众需求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未来5年, 我国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 城镇化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均衡增长、均等机会和社会公平, 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 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 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媒介作用, 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 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

“三农”问题仍将是未来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将长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解决农业问题, 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解决农村问题, 要推进城镇化, 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解决农民问题, 提高农民收入, 加快农民身份的转型。未来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壮大一线城市圈和发展中部中等发达城市圈, 前者更符合现在的经济形势, 更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缓和社会矛盾;后者则是目前政策力推的导向。

尽管城镇化将被市场炒作一段时间, 但是基于城镇化加速未进入实质阶段, 投资者对其预期热情依然不减。未来随着城镇化带动的巨大消费市场, 会使得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 逐渐从城市转向农村, 由此使得一些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人口城镇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真正的城镇化, 并不仅仅是GDP的增长、城市的简单扩张或是城市人口的简单膨胀 (农转非) , 而是要着眼于城市功能的多元化挖掘与城市的均衡、可持续化发展, 是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过程。从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上来看, 推进城镇化建设至少涵盖三层次内容, 就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首先是人口城镇化, 主要是基于城市人口的增加, 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的过程;第二是经济城镇化, 是人口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在于农业剩余和城镇化产业 (现代工业、服务业) 的发展扩大及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第三是社会城镇化, 主要显现在城市规模和外观、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社会组织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转变。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政府部门、市场、农民等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和协调, 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在这些主体当中, 农民是一个核心的主体。农村城镇化过程中, 如何安置好农民, 如何保护和提升农民的福利, 如何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 是政府必须考虑的头等问题, 其他金融安排、市场机制设计、产业链设计等, 都必须围绕农民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由此可见人口城镇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最中心也是最首要的任务。

农民变成新市民的过程常规需要百年左右, 但急速城市化后, 农村城镇化进程令这一时间大大缩短, 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农民、农村和整个社会产生诸多不适应。被征地、被拆迁的农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就必须随着市场洪流进入城市, 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份的转化,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有所作为, 加快被征地农民市民化的步伐。

三、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因素

(一) 制度因素。

首先是户籍和土地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 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由此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改革开放后, 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 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 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其次, 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造成对失地农民的可行能力的制度化剥夺, 社会冲突的风险加大, 主要体现在:一是补偿机制不完善:土地红利的利益分配仍欠公允;缺乏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二是就业保障不足:失地农民的城市化的创业、就业能力不足, 短期培训无法迈过人力资本投入长期性的门槛。三是社会保障不健全:对农民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机制设计还不健全。另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存在问题, 过分依赖土地财政, 影响政府投融资平台 (城投公司及城市资产经营公司) 的建设, 导致政府的“角色”、“财政能力”都将会出现问题。

(二) 非制度因素。

首先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链的设计、经济的转型问题。城镇化的进程中, 既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又要促进其经济形态进行成功的转型, 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产业链的设计、构建和资源整合, 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个地区不同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优势, 使该地区的产业在未来的市场中能够具备竞争能力, 并增加当地的就业, 使失地农民可以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 同时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 带动农民创业。其次, 征地补偿款得不到有效利用引发的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 农民获得比较可观的补偿款, 这些款项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不但不能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和生活保障, 反而会引发大量社会问题, 甚至会引发家庭危机和社会危机。如何使巨额补偿款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使农民通过对补偿款的有效利用而获得稳定的收益, 是一个涉及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途径

(一) 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要推进城镇化, 就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那么就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 因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首先就要被突破。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不是简单的身份变革和生产资料属性的变革, 而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发展理念的问题——被制度化剥夺的可行能力和权利需要逐步回归,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差异化发展路径需要重入公平轨道。所以, 落实到根本上, 通过制度创新而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目标的过程, 就是落实“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发展理念的过程, 其突出的特征, 就是通过制度化的赋权, 让公民享有平等的财产权 (包括土地) 、生存权、发展权和福利权。而这也是培养具有可行能力的市场化主体, 实现生产要素相对自由流动的前提。当前的城镇化, 经常被赋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期望。要实现这些宏愿,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下的逻辑:农民只有获得平等的权利, 财产权、就业权、福利权, 才能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 才能转变生活方式融入城镇化生活, 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才能进而启动消费, 拉动经济, 这样一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社会平稳转型才能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应有之义。而其焦点在于土地制度的创新, 在于让农民获得土地的资产性收益, 这一资产性收益在于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红利”的合理分配。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是办理养老保险。解决减少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许多城市在近年来征地的过程中, 考虑到了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为失地农民以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 由省、市、各地区及被征地农民各出资一部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现在一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已经成为养老保险的受益者, 他们已经初步融入城市之中。二是失业保险要缴纳的保险费金额较低, 单位和个人均能承受。按《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对已取得城镇户口的农民, 应同城市职工一样对待。三是现在被征地农民大部分仍在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迫切需要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方面享受相同的社会待遇。为他们办理医保, 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再发生。

(三)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一是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 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 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 应尽快予以废除, 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 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 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 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 按照国际惯例, 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 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 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 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 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 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二是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目前, 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情况都比城市低, 最终能否成为城市居民, 找到一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工作, 与其所受教育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整体素质高的农民, 进城后一方面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 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另一方面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 得到市民认同。相关方面必须将很大的气力放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上面, 努力打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地方品牌, 使以往的盲目流动向“市场劳务”转变。农民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因此, 政府、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四) 积极引导投资理财。

让巨额补偿款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使农民通过补偿款的有效利用而获得稳定的收益。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房屋被拆迁后, 获得了巨额补偿。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农民“乍富”后对手中的巨款不知如何处理,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把货币变股权, 让农民成为新型乡村企业公司的股东, 可以采取多投多得、少投少得的分配方式, 让被征地农民在市区土地后仍然有一种归属感, 不至于手里的钱大肆挥霍。二是鼓励失地农民积极创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保证他们安居乐业。三是聘请理财专家代为理财, 避免农民盲目投资。

城市化, 归根到底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新的公共生活, 新的人际关系及新的精神生态。城市的扩张只是农民市民化的前奏, 而失地农民的城镇化才是城市化的目标。从农民变为市民,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 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转型。

参考文献

[1].邓寒竹.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 2009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6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金融困境

1.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农村金融困境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与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不匹配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在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金融机构数量少、种类单一,金融资源严重不足。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大部分人的消费理念也随之转变,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当前的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资源与金融服务的供需出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金融机构逐渐从农村撤并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满足不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财政资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大部分建设资金还需要金融机构的投入和支持,但是,金融机构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第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缺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金融机构日趋多元化,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金融资源全面覆盖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不准确,基本职能发挥不当,资金调配功能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错位竞争更加激烈,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农村经济的封闭性使广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知之甚少,对其需求有限,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诚信意识不高。农村地区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不完善,不确定的风险环境导致农村金融资产不良率居高不下; 其次,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缺乏公信力。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非盈利性相矛盾,导致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信息披露不及时,部分金融机构的自律机制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最后,农村金融机构法律保障不健全,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维护自身权益无法可依,加剧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金融发展一体化困境

新型城镇化在金融发展一体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政策资源城乡配置不公现象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长时间的城市政策倾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首先,农村地区受政府管制较为严格,加之农村金融环境复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得不到贯彻落实,相关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其次,作为服务 “三农”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职能发挥不到位, 在吸引资金、配置资金等方面不能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化,资金缺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第二,金融商品资源城乡配置不公。在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甄别能力、 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大城市来说,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设施种类繁多,而且建设齐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农村地区则恰恰相反,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以传统业务为主,对于农民的贷款方式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第三,金融制度资源城乡分配不公。我国城乡金融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地区享受的金融资源与城市地区享受的金融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变相的加重了农村金融歧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 另一方面,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单一,金融工具的使用也相对比较简单,这些都导致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的表现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希望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财力有限。为了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对利率、金融机构的准入、信贷规模和投向等方面进行干预。

2.1实行利率管制

利率体制分为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我国实行的利率体制是利率管制,即所有的存贷款利率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利率水平和有限的浮动权限操作,金融机构不可以擅自超越权限变动利率水平。在利率管制体制下,一方面,利率水平常常被人为地压低,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低利率意味着贷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会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最终容易导致信用膨胀,引发经济动荡。

2.2金融机构结构不完善

金融机构结构的不完善和银行业的垄断经营,一方面,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一旦金融风险暴露出来,对整个经济体系将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因此不利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结构中国有银行的垄断经营对城镇辐射作用较弱,五大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大中小城市随处可见,但在乡镇地区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少、种类少,这样的分配格局不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2.3金融市场结构效率低

金融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金融市场结构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的行政性干预必将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同时也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缺乏约束机制,降低金融市场结构效率。

2.4金融政策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

由于相当长时间内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一直占据我国战略布局的主导地位,农村地区的发展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农村金融环境的复杂性和政府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管制,使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很难推行,城镇化进程中进行公共服务建设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状况日益突出。

3金融抑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3.1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经济增长达不到最佳水平

任何加剧 “金融抑制”的措施,都会降低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由于政府对利率实行限制,使储蓄资源的运用无法正常显示市场的回报和风险,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效率。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使金融动员起来的储蓄很难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导致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的结局,最后经济也达不到应该到达的增长水平,金融抑制影响了经济增长。

3.2限制了金融业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金融抑制现象的存在抑制了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限制了银行体系的扩展,使得货币的实际收益与服务的边际成本往往大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银行业自身出现了不足,更无法引导私人储蓄向高收益的领域进行投资,从而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3.3减缓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所以很难发挥乡镇金融杠杆的作用,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为了集聚资金实现发展目标,政府不得不利率、金融机构准入、信贷的规模和投向等方面进行限制和干预,使得金融抑制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减缓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问题的对策建议

4.1金融机构方面

第一,政策性银行发挥好政策导向功能。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导向功能,推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非盈利性项目的建设资金短缺,扣除财政拨款外,应该更多地让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绿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资金短缺的情况。同时,政策性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城镇的特点,给予不同的金融支持,增加绿色信贷的比例,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商业性银行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增加外,也应该加强对农民市民化的金融支持。一是要加强金融服务功能。增加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以及自助存取款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积极探索银行卡更多的便捷支付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对金融业自助服务设备的需求; 二是加强居民住房方面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在对城镇保障住房建设信贷投入的审批程序上应尽量做到简化,在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上要给予适当的优惠,转变居民的借贷方式, 提高居民科学理财的观念和意识,为城乡居民生活和住宿提供便利; 三是对城镇新增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给予金融支持。利用政策优惠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自主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给予支持和优惠,进一步解决和落实好城乡居民的生活及就业问题。

4.2政府方面

第一,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外部投资环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保障金融支持的顺利进行。一是合理分配财政补贴资金,加大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盈利性项目的投资比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设施建设,从养老问题上缩小城乡差距; 二是增加对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财税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向高附加值、高产值、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做到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

第二,根据各地特色,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在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当中,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特色,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目标,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比重,走环保节约的发展道路,导引金融资金流向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值的行业和领域,让金融资源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俗话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地方特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时代活力和地域特色。

第三,制定相应惠农政策和措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财税激励政策,积极采用税收减免、信贷贴息等信贷优惠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金融资源为新型城镇化服务。党的 “十八大” 工作会议中仍然聚焦 “三农” 问题,深水区的农村改革,更需要路径可控、风险可控。农村的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落实惠农政策的实施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提高政府部门对金融支持相关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简化政府部门对金融支持有关项目行政许可方面的手续,减少手续费用,减轻金融支持的负担,为金融支撑城乡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培训,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细则必须做到熟记于心,微笑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政府咨询平台,提升政府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

4.3处理好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关系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管制,使其规范化发展,但是,如果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过度干预则会导致金融抑制,影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正确认识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服务城乡经济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金融机构应该正视自己的服务职能,处理好自身盈利性与惠农建设中非盈利性项目建设资金之间的供需关系, 积极响应国家惠农政策,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做好服务城乡的工作,拒绝越位、缺位和空位,做到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4城乡自身方面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居民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

第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基层干部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的工作能力,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完善乡村治理,补上法制建设的短板,让法制的力量庇护更多的人群。

第二,在金融机构优惠政策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创业。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帮助,广大有志向的建设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聪明才智,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和富强。

第三,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大力开发和使用绿色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质量,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追求好中求进。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金融抑制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金融抑制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城乡自身、金融机构、政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加快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抑制,对策

参考文献

[1]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探索,2013(4):82-86.

[2]王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7

一、农村宅基地的现行制度安排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按照“居者有其屋”的目的逐步形成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这套制度长期以来对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安排中, 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才能申请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人有权在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上建房并对建筑物享有所有权, 依建筑物所有权而长期、永久地使用宅基地, 所建房屋的性质为自用住房。

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基于农户身份, 作为一种福利分配方式无偿、无限期向农民提供, 容易产生宅基地超占、多占和闲置的现象,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迁徙, 全国2亿亩农村宅基地有10%-15%处于闲置状态。

在城镇化进程中, 目前农民对宅基地的处置大致有几种方式:一是自发的不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国家对宅基地的流转在法律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但实际上各种形式的宅基地流转一直存在。宅基地隐性交易在城市郊区和发达地区非常普遍, 一般以房屋流转的形式进行, 包括房屋租赁、房屋买卖、合作建房等形式, 其中房屋租赁和房屋买卖这两种形式比较普遍。二是政府主导的农村宅基地置换。宅基地置换后农户具体安置大体可分为3种方式:一是安置至城镇, 即在城镇建设安置小区, 村民购买住房入住;二是安置至中心村, 即将动迁安置统一于乡村整体规划中;三是在本村自留地上择地新建。

二、农村宅基地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宅基地使用权益不清晰, 降低了农民住房市场价值。

我国法律承认房屋是农民的私有财产, 农民对其房屋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由于现实中房屋财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没有很好地分开, 导致房屋财产权权益并不完整。农民房屋能否流转, 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财产能否转化为资产进而转化为资本, 并在流动中实现增值,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在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 由于农民房屋的可处分性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性之间存在矛盾, 农民房屋财产权实际上很难实现, 使得农村房屋财产“沉淀”, 不能为其进城落户提供有效的经济支撑。

2. 地方政府参与分配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 损害了农民利益。

宅基地置换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要顺利实施, 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监管制度非常重要, 必须要保证宅基地置换的公开公平性和透明度, 防止公权滥用和暴力拆迁。在现实流转中, 由基层政府主导的宅基地置换中, 有可能这个过程是地方政府占用农民宅基地, 获取大量城市和工业建设用地, 赚取巨额土地出让收益的过程, 结果是地方政府低成本占用农民宅基地。在宅基地置换中公众参与少, 很多地区没有充分的协商程序。由于宅基地置换模式多数是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置换过程, 农民缺少话语权, 其利益难以表达和维护。部分村民因为周围的学校、医院、商店等都拆迁了, 才被迫不得不搬走。一部分农民不愿意耕种的土地, 可以交给村里统一经营, 但并没有详细说明村子统一经营后, 农民的收益问题。

3. 宅基地置换后农民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

宅基地置换要考虑到农村生活的特点及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宅基地置换后, 对于距离城市较远的偏远山村而言, 土地包括宅基地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经营载体, 它扮演着农民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双重角色。有些村集体没有规划出给农民存放生产资料和农机具的地方, 集中居住区离农田较远, 通勤成本上升, 而且庭院经济受到影响, 家庭养殖业也无法进行。部分地区因土地复耕或改为工业用地的资金和技术短缺等因素影响, 导致宅基地置换后, 土地闲置抛荒。

宅基地置换后, 对于迁入城镇或中心村的农户而言, 居住地的变化使他们不得不转变其就业方式。不少农户住进中心村或县城后, 村民失去耕地, 缺乏技术, 文化水平不太高, 找工作非常困难, 即便有相对稳定的工作, 收入状况也很不令人满意, 收入的增加弥补不了城镇生活成本的增加。同时, 也无法享受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子女的公平教育机会。

三、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保证农民对土地交易的参与权和分配权, 让土地资产货币化收益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基础, 从而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

1. 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体系, 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 明晰宅基地产权、流转、收益分配及宅基地登记发证等规定。避免由于产权不清晰带来的对农民利益的侵害, 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实践工作中操作困难。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 为流转提供基础。制定宅基地流转管理办法, 设计流转主体、流转客体、流转用途、流转方式等条件, 规范流转合同, 防范借宅基地流转侵害农民宅基地权益。

2. 建立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

明确农村集体对宅基地整理置换活动中节约宅基地的所有权的收益权, 不能由参与宅基地置换整理的政府和企业独得, 农村集体和农户都应享有节约出的土地增值的收益。地方政府不具有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 仅具有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能, 因此由政府主导的宅基地置换, 要保证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权益的完整性, 地方政府不应该参与到置换收益分配中来, 这样才能避免地方政府冲动用地的念头。对因征地让出宅基地的农民, 要按市场价格补偿其房屋损失, 而且应按照市场方式补偿其宅基地权益损失。

3. 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实现路径和形式。

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宅基地资本化的实现形式。支持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置换成一定标准的城市住宅;通过完善土地市场, 有条件地在市场交易中变现农村宅基地;完善金融市场, 积极探索宅基地的抵押方式, 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变为流动资产, 实现宅基地资本化。建立宅基地退出后的各种保障, 比如城镇购买住房优惠、养老生活补助等, 促进条件成熟的农民退出宅基地。明确农民放弃宅基地后, 其承包地经营权、集体经济收益权不发生变化。

4. 确保宅基地置换过程中土地保护及农民利益保护。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论文 篇8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类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 人们只关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 近些年来, 人们开始关心经济安全, 目前, 在人类面临的全球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 生态安全的概念得以产生, 并迅速发展、扩大, 形成了包括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内的初步的生态安全科学体系。所谓生态安全, 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 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影响层面的广泛性。一旦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失去生存条件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2) 生态危机后果的严重性。生态过程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不可逆, 资源枯竭、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 通常很难在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手里挽回。 (3) 生态效应的“代际”转移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影响到目前的这一代, 而且还会影响到后代人。 (4) 生态安全与民众联系的广泛性。环境污染会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而资源短缺会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严重的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2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城镇化使资源配置更合理、集约, 优化空间布局,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工业化不断发展, 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 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还有, 城镇规划会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生态日益恶化, 生态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因此, 要使城镇化顺利推进, 就要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 应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评估与监控。通过生态安全评估, 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城镇化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并预测未来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从而有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 因此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体系, 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体现与生态系统安全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的策略, 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其结果可为城镇化生态监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从而规范和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1.2 可测性原则

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 因此指标体系应综合地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 评价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 考虑周全、统筹兼顾, 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 从整体的联系出发, 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3.1.4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内涵, 又能较好地量度生态系统安全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

3.2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当前来说, 城镇化过程主要对从以下方面对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2.1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 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 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 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0.5亿吨, 仅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3.2.2 城镇化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 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 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 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 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 皖北六市中, 除宿州市外, 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3.87%) 其中, 淮北:0.78%, 亳州:0.15%, 蚌埠:0, 阜阳:0.03%, 淮南:9.66%。

从全国范围来看,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不久前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 有机型次之, 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 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 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3.2.3 城镇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镇化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 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 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 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 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 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 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 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 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 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 由此可见, 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 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3.2.4 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 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如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等。在这些建设活动中, 地貌植被将遭受到大面积的毁坏,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变化都作出定量评价, 因而应根据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筛选, 有选择地评价。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 因此, 基于以上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

4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当前对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主成分分析法等, 不一而足。笔者认为, 由于生态安全变化时空规律具有模糊性, 为全面、合理地评判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采取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因素 (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 作为评价因素集, 确立各因素的评价因子, 通过综合各单因素中各因子的评价结果, 得出单因素的模糊矩阵, 根据模糊矩阵和各因子权重进行单生态安全因素综合评价。综合生态安全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得到总体环境模糊矩阵, 根据模糊矩阵和各环境因素权重进行总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 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5.1 地方政府应重视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

近年来, 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重经济轻环境, 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 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 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 出台土政策, 阻碍正常环保执法, 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履行监管职能, 更谈不上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工作了。

5.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当前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 但仍存在二级站人员编制、监测用房不足, 三级站人员结构不达标, 部分市 (县) 基本仪器配置不够的现象。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205334人, 其中, 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7万人, 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己超过百万家。就安徽省来说, 据2012年统计数据, 安徽全省共有环保机构450个, 环保人员为5816人, 其中环境监测人员仅有2070人。据统计, 全国只有1/3的县设有环境保护局, 有近10%的县尚无环境保护机构,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不足9人,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测站不足11人,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理站不足7人, 每个县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总价值不足3.3万元, 特别是在广大小城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机构, 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也没有环境保护机构, 甚至相当数量污染严重的乡镇没有一个环境保护人员。

5.3 在环境监测中贯彻优先监测原则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 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所谓优先监测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 (1)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 (2)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 (3)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强生态承载力的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 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 从而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 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 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预断相对应的是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以便了解工程的环境状况, 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 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有些部门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找出施工噪声危害及中华鲟过坝等许多主要影响项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 各地不仅要注重现状评价, 更加要重视预断评价, 通过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预断评价, 预测当前的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人们的城镇化活动, 从而实现超前预防和超前控制, 并努力将这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防患于未然。

5.5 评价指标的地区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同, 地域特征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亦不相同, 例如山区与平原的评价指标不应相同。另外, 在不同地区由于工业布局不同, 污染源的差异很大, 污染物的种类也不同, 因此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子的选择也不同, 应根据具体情况, 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评价办法, 做到因地制宜。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安全的内涵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最后给出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上一篇:过程考核与多元评价下一篇:新奥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