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2024-10-08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共10篇)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1

电力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特殊消费品。按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生活用电电价如果完全以成本定价,一般居民难以承受,影响基本的电能消费,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不能保证基本用电的生活水平,这不符合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和谐社会的政策。居民生活用电电价定得偏离成本太低,形成交叉补贴,对高、低收入群体未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更不利于节约能源。

长期以来,浙江省居民生活用电电价低于平均电价水平,价格倒置。在“十五”时期,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但用电价格的交叉补贴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失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如何公平、合理地确定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水平,既要照顾到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电能消费,又要促使高收入群体节约电能消费,这就是对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研究的目的。

1 浙江省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十五”时期,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至2006年底,浙江全面小康实现度已达到87.2%。从经济指标来看,2006年全省GDP达到15649亿元,人均GDP达到了31684元(3975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89.5%和79.9%,年均增长13.6%和l2.5%。2006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35元,5年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8%和7.9%,经济发展指标已基本实现小康。从上世纪90年代起,浙江居民收入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开,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内部差距等快速扩大,具体特征如下。

(1)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1990~2006年浙江居民收入差距是快速扩张时期,行业差距,城乡差距等迅速拉开。1990年收入最高行业是收入最低行业的1.3倍,2006年上升到了3.7倍;与此同时,城乡差别从l.7:1扩大到了2.5:1,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国际经验比1.7:1。综合看,全社会最高与最低收入户之间差距1990年为1.7:1,2006年扩大为13.2:1,扩大了7倍多,而且收入等级越高,等级差距越大。

(2)农村差距高于城镇,但增长较慢。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1990~2006年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到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2和0.36;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较慢,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30扩大到2006年的0.36,16年间仅增加了0.05。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开,1990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17,到2006年扩大到0.32,几乎扩大了1倍。

(3)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马太效应,l990~2006年浙江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从1026.4元增长到5422.6元,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从1291.5元增长到8474.1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0.9%和12.5%,分别比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低4.2和2.7个百分点。而收入等级越高,收入增长速度越快,1990~2006年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年均增长17.0%和18.8%。从居民实际富裕程度看,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恩格尔系数从63.1%和56.9%下降到了46.2%和43.6%,最高收入群体则从51.3%大幅下降到了22.1%。农村居民收入整体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大体相当于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平均水平。1990~2006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6%,相对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比较滞后。

由此可见,浙江省居民生活水平在整体快速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快速扩大。

浙江省的电价政策一直倾斜于居民生活用电,即使在供电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了居民生活用电的稳定电价,形成居民生活用电电价严重偏离成本,产生交叉补贴。在实行阶梯式电价之前,表面上高、低收入群体享受了相同的补贴,而实际上由于低收入群体的用电量要比高收入群体低得多,产生高收入群体得到的补贴多,低收入群体得到的补贴少的马太效应。

综合以上因素,浙江省适合推行阶梯式电价,根据居民收入的高低,分成高、中、低3个层次的收入群体,研究这3个群体的电能消费水平,制定出3个阶梯合适的月用电量和相应的电价,从而使得:对于低收入群体,能满足最基本生活所需的电能消费;对于中等收人群体,在基本生活电能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普及家用电器,所增加的电费支出不会感到有压力;对于高收入家庭,由于住房面积大,家用电器多,第三阶梯的电价能促使节约用电。浙江省在基本步入小康的同时,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浙江省又是能源资源短缺的省份,阶梯式电价能减少交叉补贴,照顾到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用电水平,促使高收入家庭节约用能。

2 居民生活用电电费支出承受力分析

阶梯式电价是考虑城乡居民分高、中、低收入水平设计出对应的区间电量和电价,这首先要考虑城乡居民对用电消费支出的实际承受能力,并促进城乡居民节约用电。为了分析居民对用电消费支出的承受能力,根据浙江省从1995~2006年人均电能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情况,分析确定居民的阶梯式电价,居民电费支出与收入有以下关系。

城镇和农村居民电费支出占个人可支配收入及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居民收入越低,上升的速度也越快;居民收入越低,电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高;城镇居民电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一般高于农村居民。

2006年城镇居民平均电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2.18%,农村居民平均电费支出占纯收入比重为1.62%。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电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为4.59%,最高收入户为1.36%;农村居民低收入户电费支出占收入比重为3.08%,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为1.2%。这说明,居民生活用电的电费支出在不同的收入阶层所产生的负担是不同的,在电价政策上对不同的收入组应有所区别,这样才能照顾到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水平。但随着城乡居民家用电器拥有量的提高,居民的电能消费呈现增长的态势,在电价政策上也必须考虑到促使高收入居民节约用电。那么,居民的电费支出占收入比重多少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限度呢?根据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测试和经验,一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居民电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5%~6%会感到有明显的压力,超出这一比重居民用电消费的承受力就会显得较弱。不过,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认为,电费支出比重为10%~15%的话,承受力是可以接受的,超出该比重,居民的承受力就会产生问题,而世界卫生组织则认为10%的电费支出比重是限度值。根据浙江省1995~2006年的电费支出比重分析,把5%的电费支出比重作为衡量居民承受力的一个指标,来判断浙江省居民对电费支出的承受度,只要不超过这个指标,可以基本保持居民电费支出比重不超过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此引入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它表示电费支出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值,当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大于1,说明电费支出增长高于收入增长;当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小于1,说明电费支出增长低于收入增长;当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等于1,电费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电费支出比重不会超出以往水平,因而选用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等于1作为判断居民电费承受力的限度,为制定阶梯式电价提供合理的依据。

3 居民不同收入户生活用电水平分析

居民生活用电的需求程度会受到居民收入增长和电价高低的影响。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居民7户、农村居民5户不同收入户历年的用电量进行用电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计算,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居民收入户的用电需求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用电价格弹性,收入低和收入高的居民比中等收入居民户高,但不是十分有规则;对于收入弹性,居民的收入越高收入弹性就越低。根据这一特点和规律,可以把浙江省城乡居民分成3组。低收入组:包括农村低收入户、农村次低收入户、农村中等收入户、农村次高收入户、城镇最低收入户,这些居民收入较低,用电特点是价格弹性较大,收入弹性大。中等收入组:包括农村高收入户、城镇低收入户、城镇中等偏下户、城镇中等收入户、城镇中等偏上户,这些居民收入一般,用电特点是价格弹性较小,收入弹性较低。高收入组:包括城镇高收入户、城镇最高收入户,这些居民收入高,用电特点是价格弹性较大,收入弹性最低。

居民基本生活用电量:在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中,生活用电消费一般包括照明、普通家用电器等的使用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从而其电能的消费也是最基本的,所以可以认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用电是最基本必需的生活用电量。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的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用电量数据分析,在1995~2006年的11年中,农村低收入户、次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次高收入户的平均每月用电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8%、6.29%、8.48%、9.67%,城镇最低收入户为7.85%。在低收入组中,2006年平均每月用电最高的是城镇最低收入户,月用电量为114千瓦时。可以预测出2008年农村次高及以下收入户月用电量均低于100千瓦时,由此可见,在阶梯式电价中,以114千瓦时为城乡居民家庭基本必需用电量为参考基准值是合适的,所以设月用电量100千瓦时为第一阶梯电量,基本能够保障低收入组中城乡居民的用电水平。

中等收入家庭生活用电量:同理,中等收入家庭户在1995~2006年的11年中,农村高收入户,户均月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84%,城镇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户均月用电量年均增长分别为8.13%、9.03%、8.91%、10.03%。在中等收入家庭组中,2006年月用电量最高的是城镇中等收入偏上户,月用电量为173千瓦时,预测2008年月用电量将达到210千瓦时。在中等收入组中,随着收入的提高,电能消费增长加快,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大于低收入组,是比较有消费空间的用户群体,所以,月用电量250千瓦时为第二阶梯电量是比较合适的,在2010年前能基本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组的月电能消费量,给中等收入家庭组有一个电能消费空间。

高收入家庭生活用电量:高收入家庭组,从1995~2006年间,城镇高收入户,户均月电能消费从71千瓦时增加到212千瓦时,年平均增长率为10.52%;城镇最高收入户,户均月电能消费从79千瓦时上升到234千瓦时,年平均增长率为10.43%。高收入家庭组由于其收入较高,电能消费的增速明显高于中、低收入家庭。2006年最高收入户月用电量为234千瓦时,预计2008年月用电量将达到285千瓦时,说明城镇高收入家庭月用电量基本大多在250千瓦时以上,所以,对高收入组来说,月用电量250千瓦时为阶梯式电价的第二阶梯电量也是合适的。通过对城镇和农村不同收入户划分为3个不同的收入组,并对3个不同收入组进行家庭生活用电量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收入组对应不同阶梯电量,见表1。

在1995~2006年间,对于低收入组,他们的收入增长缓慢,电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要比收入平均高出约10个百分点;中等收入组的收入增长要比低收入组快,且增速差距相对较小,电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要比收入平均高出约6.2个百分点;对于高收入组是收入增长最快的收入户,电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比收入平均高出约5.7个百分点。

从以上可知,1995~2006年家庭电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大于1,且收入越低电费支出的增长率越高于收入的增长率。实际上,在近10年来浙江省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比较稳定,家庭电费支出的增长主要是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大幅上升所引起,在收入增加、电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刺激家庭电能消费。根据1995~2006年不同居民收入户收入和电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和2006年的家庭电费支出及用电量等,计算家庭年电费的增加支出,并根据预测的2008年户均年用电量,在居民电费支出承受力系数等于1的情况下,计算不同收入组的居民在2008年的电价可调整区间。低收入组区间0.029~0.041元/千瓦时,中等收入组区间0.040~0.053元/千瓦时,高收入组区间0.064~0.071元/千瓦时。

根据以上调价区间,在2006年居民生活电价的基础上再计算浙江省低、中、高3个收入组居民2008年新的基础电价。考虑到低收入组居民对电价上浮的承受能力低,所以,基础电价保持在2006年的第一阶梯电价水平;中等收入组的居民只要电价在上述合理的区间调整,不会感到有压力;高收入组的居民收入较高,对电价调整所增加的电费支出影响较小。

确定了基础电价后,第一阶梯的电价保持不变,所以直接对第二阶梯电价进行分析,第二阶梯主要面向中等收入组的居民电能消费,电量区间是100~250千瓦时,经计算,中等收入组中不同收入户的新电价区间为1.04~0.639元/千瓦时,中等偏上户的月用电量最高,与之相对应计算的第二阶梯电价最低,如果第二阶梯电价取0.639元/千瓦时,虽然中等收入组的各收入户能满足电费支出的承受要求,但每千瓦时0.639元超过了2006年第三阶梯电价,一次性调整幅度偏大,会给大多数居民形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第二阶梯电价设计取0.603元/千瓦时。

第三阶梯电价主要面对高收入组居民,电量区间是250千瓦时以上,同理,经计算高等收入组中不同收入户的新电价区间为1.271~0.778元/千瓦时,第三阶梯电价取高收入组中最高收入户的计算结果,价格为每千瓦时0.778元,比2006年增加0.11元/千瓦时,第三阶梯电价似乎一次性调整幅度较大,但实际上仍低于相同电压等级的普通工业用电等电价,且对于高收入组居民实行新阶梯电价,能够承受所增加的电费支出,并促使这部分居民节约用电。

通过完成阶梯式电价设计,得到了浙江省2008年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方案,见表2。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第二阶梯电价可以逐渐过渡到平均售电电价水平,第三阶梯电价过渡到同电压等级的非、普通工业等电价水平,使阶梯式电价更趋合理,真正照顾到低收入群体所需的用电水平,而促使高收入群体节约用电。浙江省有较多的家庭小工厂和居住相结合的多种用电户,第三阶梯电价与非、普通工业电价的持平,可以对这类用户简化计量等问题,更方便于用电管理。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2

一、免费用电基数返还业务

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给予15度免费用电基数。采取“即收即返”的方式,供电企业根据民政部门定期提供的“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清单,从抄表月份第一档电量中扣除对应的免费电量后计算当月应收电费。免费电量按年清算。

特别告知: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无需到供电公司办理免费用电基数业务。民政部门将统一组织收集相关材料并递交供电公司办理。

二、家庭户籍人口用电基数业务

根据江苏省阶梯电价政策规定,对户籍人口在 人(含5人)以上的家庭,每月增加100度阶梯5电价基数。即:第一档为330度及以内,维持现行电价标准;第二档为331度~500度,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为高于500度部分,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3元。

居民家庭人口以公安部门注册的户籍人口为准。每个有效身份证号码只能参加一个用电地点的阶梯电价用电基数计算。

居民客户申请增加阶梯电价电量基数后,对符合条件的客户,自申请之月份起开始增加本剩余月份电量基数,结算内前期已结算电量电费不做调整。

居民客户申请调整人口数后,将在变更后的首次电费结算时,按照新的人口数计算阶梯分档电量。客户实际人口减少至5人以下时,自户籍人口变更月份起下一个月份减少电量基数定额。

客户办理业务时应携带:

1.房产证明原件和复印件;2.房屋产权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3.户籍证明原件和复印件;4.户籍内所有户籍人口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5.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6.电费交费卡或电费发票复印件。

三、合表居民用户受理及改造业务

合表居民用户是指在一个用电户下,有2个及以上独立房产证明的住宅,共用一套计量表计,目前执行居民照明电价的用户。

对明确不愿意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的合表用户和企事业单位暂无条件改造的下属合表用户,将于2012年7月1日起电价每度提高2分。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将不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

客户确认属于合表用电的,应携带以下资料到供电公司办理合表确认手续:

1.该合表户下所有居民客户独立产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该合表户下所有房屋产权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对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供电企业将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改造工作完成后,按居民阶梯电价执行。其中,对于公用配变供电的合表居民用户改为“一户一表”供电,2012年底前提出改造申请的,由供电公司承担全部改造费用。对于企业专变转供电的合表居民用户改为“一户一表”供电,由企业统一至供电公司办理申请,改造费用按照江苏省物价局《关于电力增容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工〔2000〕72号)有关规定执行。

客户提出需“一户一表”改造的,办理业务时应携带:

1.房产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房屋产权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执行居民用电价格的非居民用户

对符合国家规定,执行居民用电价格的非居民用户,如居民楼道灯;小区电梯、水泵等公用动力用电;敬老院、医院;大中专、中小学;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监狱监房及警戒用电;服务于居民生活的蓄冰制冷电热锅炉;服务居民的普通集中供暖、制冷空调;商居混用等非居民用户等,电价每度提高2分。

五、居民更名过户

居民客户房屋产权变更时,应及时到供电公司办理用电户名变更业务,可根据实际用电情况,提出对本阶梯电价用电进行清算。供电公司将安排人员至现场抄表,并实行变更户名电费清算。电费清算后,房屋新产权人自变更当月起按照实际用电月份数重新计算分档电量。

房屋产权未发生变更的(如房屋出租),供电公司不予进行阶梯电价清算,由房主自行解决。

为方便市民及时了解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办理各项阶梯电价业务,昆山市供电公司各供电营业网点均设置阶梯电价业务受理专柜,有需要办理的市民可携带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前往办理。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3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意识;生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66

城镇作为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较为完善的软件以及硬件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惬意舒适。城镇建设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 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城镇规划与设计在城镇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镇建设较发达国家来讲起步晚。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也是得到了发展,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的城镇建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镇建设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我国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对于生态理念的认识比较淡薄,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外在比较重视。

人工痕迹比较重。建设过程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城镇绿化存在着非常突出的人工痕迹,虽然是属于人造自然景观的范畴,但是在绿化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的按照原生的自然景观来进行改造,这样能够使得景区更加优美,还会使得景观更加的自然。人工痕迹过重就会失去原有的生机,使绿化变得呆板,这样就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2 城镇建设的生态理念

生态建设主要是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三方面组成,在其中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对于城镇建设的生态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互相关系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将城镇建设的设计与生态学之间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注入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因素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协调起来,以便保证城镇的生态环境可以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镇。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城镇里面的高楼大厦不断地增多,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社会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是存在着一些困扰。应本着遵循科学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过去的盲目追求外观的错误理念摒弃,通过融入一些自然的元素,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更加舒适,也更加有利于打造绿色无污染、低碳环保的城市。

3 城镇建设的生态意识与功能

保护城镇物种多样性。植被能够达到几乎是不依赖或者是最小程度的依赖于人类的帮助,能够逐渐的适应环境,逐渐的进行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能够有足够的抵抗天敌的能力。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界的特性,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有效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划人员应该适时的引进一些本土化的植物,进而达到增加园林物种多样化的目的。

提升城镇竞争力。城镇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还包括城镇的生态环境,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就是这个城市的软文化。城镇绿化是实现城市生态安全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建筑将城市的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融合,实现了城镇的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就是城市设计,所以应该引起城市规划部门的高度重视,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防灾功效。城镇的绿地系统是城镇中惟一的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和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城镇绿地作为城镇的开敞空间,能够在比较大的灾害(火灾、地震)发生时,城镇人们紧急避难、疏散转移、临时安置和投放物资的重要场所,也是城镇的防灾避难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镇防灾避难的空间越发的有限,所以应提高对于城镇建设的重视程度。

防噪功能。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噪声污染很严重。噪声污染也是属于城镇污染的一种,噪声能够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情绪激动,心情烦躁甚至于在受到他人的刺激之后还会产生暴力行为。但是城镇的草坪以及行道树具有防噪减噪的功能,在城镇的建设中充当起隔音板,为市民们减少噪音污染,为市民营造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优化生活环境。能够增加城镇的绿化面积,为市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美化了城镇的环境,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另外,通过对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对与沙尘暴有减弱的作用。

4结语

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城镇建设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态规律。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由于我国的城镇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并且结合我国城镇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积极规划城镇内部结构建设,打造美好舒适的生活家园。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4

1 居民生活用电执行范围调整回顾

2001年以前居民生活用电仅限于居民用户的家庭生活用电, 2001年根据计价格 (2001) 1948号《国家计委关于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用电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集体宿舍用电自2001年10月15日抄见电量起, 一律改按居民生活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执行范围首次扩展到居民家庭生活用电以外。

2003年根据冀政 (2003) 8号《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关于印发<河北省支持部队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施办法 (试行) >的通知》第十一条, 部队营区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采取挂表计量水费, 执行当地居民的收费标准。居民生活用电执行范围再次扩展到部队营区用电。

此后的2004年根据教发 (2005) 15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关于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食堂工作的若干意见》, 高校学生食堂、澡堂用电由现行的“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电价统一调整为居民用电价格, 本次调整使高校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007年冀价管字 (2007) 78《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教育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表明, 学校教学、学生生活用电价格执行居民类价格, 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范围从高校进一步扩大至各类学校, 同时学校的教学用电也纳入居民生活电价执行范围。

2008年3月10日冀价管字 (2008) 26《河北省物价局关于居民住宅楼电梯用电价格的批复》表明, 城乡居民小区内的楼道灯、电梯、停车场、庭院等直接服务于居民生活的照明用电, 执行居民生活电价。冀价管字 (2008) 27《河北省物价局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用电价格的通知》, 对经民政部门审批、登记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 包括: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敬老院、老年服务中心、康复指导中心等。不论公办还是民办, 其用电价格一律按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执行。

2011年4月27日冀价管 (2011) 17号《河北省物价局关于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设施用电等执行当地居民价格的通知》,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公益性服务设施供暖、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和电信资费, 按照当地居民使用的相应价费标准执行。

2 执行范围不断扩大的利弊

2.1 政府关怀惠及民生

居民生活电价执行范围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至各类学校宿舍教学用电, 到部队营区用电, 再到学校食堂、澡堂用电, 至楼道、电梯、停车场、福利性养老机构、居委会用电, 执行范围逐年扩大, 使更多的涉及民生以及国防的用户受益, 起到了支持民生、教育以及国防事业发展, 减轻学生负担的积极作用。

2.2 价格引导及影响不容忽视

居民生活电价执行范围的扩大对理顺电价分类, 合理引导能源消费以及电价机制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

2.2.1 电价分类与行业分类相左, 不能反映行业发展

电网经营企业对于客户电价类别划分的重要依据是1976年水利电力部颁布的《电热价格》中的电价说明, 而行业用电分类则依据2004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联合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用电分类指标解释》, 行业用电分类标准与分行业国民经济指标口径一致。在《国民经济行业用电分类》中, 居民生活用电是指城镇、乡村居民家庭照明、家用电器等生活用电, 教育、社会福利院、居委会等用电则分别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教育、收养收容服务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用电。

根据价权部门文件, 在电价分类中, 居民生活用电执行范围不断扩大, 部分本属于第三产业的用电被调整至居民生活用电, 不同用电性质的用户归属同一电价类别, 不仅与行业分类明显不一致, 也不能反映行业发展及能源节约状况, 不便于社会各界借鉴使用电价分类数据信息, 不利于为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能源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2.2 加剧交叉补贴, 增大其他用户电价负担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电价调整上实际上是采用了用户之间的交叉补贴来维持居民生活用电的低电价。以河北省北部为例, 自2000年至今, 涉及工业及其他客户销售电价上调9次, 而居民生活用电在2003年4月1日全省范围内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以来, 仅在2006年12月10日由原来的每千瓦时0.44元上调至0.47元 (10千伏电压等级) , 与2000年相比上调幅度29.83%。在此期间, 10千伏电压等级非优待大工业电度电价由每千瓦时0.356元调整至0.5292元 (含价外收费) , 上调幅度48.65%, 与此同时, 基本电价由2000年15元/千伏安/月和22.5元/千瓦/月分别上调至22元/千伏安/月和33元/千瓦/月, 上调46.67%;10千伏电压等级的商业电价由2000年每千瓦时0.54元上调至2011年的0.7123元, 上调幅度31.91%。

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的统计, 2005年国际经合组织 (OECD) 国家的平均居民电价与工业电价的比价为1.70:1, 与商业电价的比价为1.12:1。河北北部远低于上述比例, 而且与居民与大工业比价呈下降趋势, 与实行电力市场的国家相比, 工业电价与商业电价对居民用电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补贴。

在居民生活用电电价长期维持低电价水平背景下, 其执行范围的逐渐延伸, 使享受补贴的基数不断增大, 加剧了交叉补贴, 无形中加大了其他用户电价负担。

2.2.3 价格杠杆失调, 不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

在当前能源供求紧张, 节能减排压力不减的大背景下,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抑制不合理需求, 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 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从根本上改变敞开用能的局面是当务之急。没有完全反映电力生产的成本, 更不能反映电力稀缺性的较低的居民生活电价, 无法促使客户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以中小学用电为例, 2009年唐山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完成86311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10.43%, 其中城乡中小学用电完成5340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28.19%;2011年居民生活用电完成90213万千瓦时, 增长4.52%, 其中城乡中小学用电完成6121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14.63%。连续两年的数据显示, 城乡中小学用电增长明显快于居民生活电量增长, 其中有教学用电设备增加因素, 也不乏较低电价带来的利用效率降低因素。

电能是一种资源, 它也是稀缺品。从资源影子价格的含义来分析, 影子价格体现着社会对该种资源的平均利用水平, 如果电价低于影子价格太多, 不利于培养用户的节能意识, 也不利于节能技术的发展。

2.2.4 承担有限社会责任, 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 能源资源缺乏、结构不合理,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加快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自2006年开始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即是国家战略的体现。

从费用分摊的角度, 居民生活用电承担水平为每千瓦时0.001分 (河北) , 其他用电则为每千瓦时0.004分。作为国家长期投入扶持的各类学校、部队以及非营利、福利性的养老机构, 本应承担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 但居民生活用电执行范围的扩大使上述行业用电只承担了与居民相同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分摊水平。众所周知, 费用分摊制度的核心是落实公民义务和国家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电力消费者相对公平地承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额外费用, 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大规模发展。这种非居民用户搭居民用户车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可再生能源项目缺乏维护和建设资金, 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2.2.5 增大执行难度, 不利于阶梯电价推广

阶梯电价是电价计价方式的一种, 在通胀压力趋于缓和, CPI回落的背景下, 阶梯电价改革再次进入视线。阶梯电价制度不仅有利于促进居民节约用电, 也有利于居民公平用电。按照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试行方案, 虽然各类学校用电暂不实行阶梯电价, 但在不区分用电量的平均电价制度下, 居民用电平均成本较低, 容易造成非理性的过度消费, 与当前严峻的能源形势相悖。

居民生活用电之中有执行阶梯电价部分, 也有不承担电价约束和抑制的部分, 增大了执行难度, 不利于阶梯电价推广。

3 结束语

要使电力工业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电价永远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价格导向即是市场导向, 价格杠杆的失调, 使客户不节能、不控制的电能消费习惯只需付出较低的成本, 不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鼓励不合理电能消费。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5

华安附加居民生活用电人身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

第一条 保险合同的构成

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附加于华安居民生活用电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主险合同”)。本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等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 投保范围

被保险人:主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第三条受益人

除另有约定外,本附加险医疗保险金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第四条 保险责任

在本合同保险期间内,且在主险合同有效的前提下,被保险人遭受主险合同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伤害事故,导致医疗、医药费用支出的,保险人按下列规定给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

(一)被保险人因在居民正常生活用电过程中因不慎触电遭受意外伤害而在治疗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机构指定医院治疗所支出的、符合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管理规定范围内可报销的合理且必要的直接用于治疗的治疗费、检查费(每次事故的医疗检查费以300元为限)、手术费、药费,保险人扣除人民币50元绝对免赔额后在医疗保险金限额内按照约定给付医疗保险金。

(二)在保险期间届满被保险人治疗仍未结束的,保险人继续承担上述第一项所列的保险责任,但保险人承担该项保险责任的最长期限为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止。

(三)保险人对任一被保险人累计给付的医疗保险金达到本合同约定的每一被保险人医疗保险金额时,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责任终止。

(四)本保险适用医疗费用保险补偿原则。被保险人发生的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已通过其它途径获得了补偿,被保险人需提供已注明给付比例和金额的医疗费用原始凭证或其复印件,并在该原始凭证或其复印件上加盖已给付费用单位的财务印章,向保险人申请给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但保险人给付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与被保险人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补偿总额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发生的符合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规定可报销的医疗费用。

第五条 责任免除

因下列情形或原因之一,导致被保险人医疗费用支出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一)主险合同规定的责任免除;

(二)被保险人矫形、整容、美容、心理咨询、洗牙、洁齿、验光、装配假牙、假眼、假肢、或者助听器等;

(三)被保险人健康护理等非治疗性行为;

(四)被保险人以家庭病床、挂床治疗等;

(五)被保险人投保前已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六)被保险人私自变更电力用途,将居民生活用电改为非居民生活用电;

(七)被保险人本人或私自雇佣没有从业资格的电工,改变电线线路、私接电源等行为。

投保人未按约定交纳保险费,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第六条 保险期间

本合同的保险期间与主险合同的保险期间一致。第七条 保险金额和保险费

本合同的保险金额由保险合同双方约定并于保险单上载明。

保险费按照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确定。投保人应于投保时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第八条 保险金的申请

由保险金受益人作为申请人,凭下列证明和资料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 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2.主险及附加险的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原件; 3.被保险人身份证明;

4.社会医疗保险主管机构指定医院出具的附有病理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疗仪器检查报告的医疗诊断证明、病历及医疗、医药费原始单据;

5.被保险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伤害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6.若保险金申请人委托他人申请的,还应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第九条 本合同与主险合同的关系

(一)主险合同终止时,本合同同时终止,保险人向投保人退还未满期净保费。

(二)若投保人解除主险合同,本合同一并解除,合同解除后,保险人参照主险合同有关规定退还本合同的未满期保险费。

(三)若本合同条款与主险合同条款互有冲突,则以本合同条款为准;本合同未尽事宜,按主险合同相应条款执行。

第十条 释义

医疗费用:是指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医疗所支出的药品费、住院费、治疗费、检查费、材料费。所有药品和诊疗项目参照当地社会保险部门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办理。保险人特别规定下列费用不予负责:

1、水电费、取暖费、膳食费、空调费、营养费、陪床费;

2、按当地社会保险部门规定应自费购买的器皿、器具费用;

3、安装假齿、假眼、假肢或其他附属品的费用;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6

1949年以来, 我国城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7年为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城镇化基本处于停滞期。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 196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19.75%, 1977年城镇人口占比为17.55%;1978~1990年为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城镇人口占比开始出现明显增长, 但增速相对较慢, 可称之为缓慢增长期, 在此期间,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加到1990年的26.41%;1991年至今为快速增长期, 在这一时期城镇化率由1991年的26.94%增长到2013年的53.37%。可以看到,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但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统计数据, 我国的城镇化率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在110位左右, 虽然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但与同期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以及其他“金砖”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人民币, 而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了26, 955元人民币, 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 在此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1倍。因此, 很多学者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显著正相关, 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尝试从城市的主体———城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去思考城镇化建设, 去探究其生活满意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并以此为据提出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建设思路。

二、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一) 指标的选取。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 本文引入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收入、教育、人际关系、健康及环境五个一级指标, 然后分别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 形成更加具体、可测的二级指标, 以期能够客观反映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详情如表1所列。 (表1) 但就各个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 在此只是根据理论进行归纳, 具体的计量关系, 则需要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确定。

(二) 建立模型。

根据经济理论结合计量分析方法设立如下模型:

其中, Y表示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表1中的F1、F2、F3、F4、F5为因子, 由于它们出现在每个原始变量的线性表达中, 因此又称为公共因子。α、β、γ、δ、ε是每一项公因子所占的权重。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第三部分构建的模型可知, 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含收入因素、教育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健康因素、环境因素。本文提出城镇化建设建议:

第一, 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改善生存状况。城镇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 需要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 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他们的消费水平, 使城镇化的受众成为受益者, 分享城镇化建设的红利。

第二,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城镇居民的教育需求, 可以从教育的便利性和教育成本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着手。

第三, 城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硬件的同时需要考虑居民的心理健康因素。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使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硬件设施的同时, 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健康。

第四, 城镇化建设要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城镇化的建设, 改善受众的医疗水平和健康状况, 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第五, 城镇化建设和城镇扩张要注重城市环境的提升和改善。通过城镇化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参考文献

[1]陈世平, 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 2001.6.

[2]玛莎·努斯保姆.生活质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7

关键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居民教育水平,多元线形回归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 在毕业时选择就业不再成为很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唯一选择, 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或读研, 以此来为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从而提高今后的生活水平。那么, 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其教育水平是否有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大?本文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了一些关于全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教育水平之间关系的结论。由于数据缺失, 以1989—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 样本容量为18。

2 构建模型

2.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调整

利用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元)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研究生在校生人数”、“研究生在毕业生人数”、“出国留学人数”及“学成回国人数”这些数据, 做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

首先对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元) ”进行数据处理。其中以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I0, 以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数Y0, 但首先应对其进行调整, 用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m”对Y0调整得出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由数据水平可以看出是人均而非整体) , 用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n”对I0调整得出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I, 即Y=Y0/m×100, I=I0/n×100。

下面, 再考虑教育水平与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的影响。用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 “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及“研究生在毕业生人数”, “出国留学人数”及“学成回国人数”, 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程度的教育水平。这里考虑到文化程度越高对消费的影响越大, 因此忽略掉中学以及小学的在校生人数, 并以全部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来代替城镇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

以“研究生在校生人数 (人) G1”及“研究生毕业生人数 (人) G2”之和来表示研究生程度的教育水平G0, 即G0=G1+G2, 为始数据的数量级保持一致, 将单位“人”调整成“千人”。以“出国留学人数 (人) L1”及“学成回国人数 (人) L2”之和来表示留学程度的教育水平L0, 即L0=L1+L2, 为始数据的数量级保持一致, 将单位“人”调整成“千人”。最后, 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 (万人) H1”及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 (万人) H2”来表示本科程度的教育水平H, 但由于单位的不同, 需要先将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的单位调成“千人”, 即H1’=H1×10000, H2’=H2×10000, 于是, H=H1’+H2’。

2.2 方法介绍

本文所采取的模型为Y=B0+B1×I+B2×G+B3×L+B4×H, 其中Y表示调整后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I表示调整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G表示调整后的研究生程度的教育水平, L表示调整后的留学程度的教育水平, H表示调整后的本科程度的教育水平, 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可支配收入 (I) 和教育水平 (G、L、H) 的回归分析。

2.3 构建模型

接下来, 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B0+B1×I+B2×G+B3×L+B4×H+u。用Ev-iew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

但由于B3的P值为0.3573, 大于5% (显著水平) , 不能拒绝零假设“B3=0”, 因此, 不妨舍去解释变量L, 即不认为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人数 (L) 会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影响。

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B0+B1×I+B2×G+B3×H+u。用E view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Y=26.31885+1.096636×I+0.632971×G-0.042503×H

(1.652754) (98.72020) (3.712355) (-3.795649)

R2=0.998901, D.W.=1.268477, F=5149.882

2.4 结论分析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来看, 模型拟合程度很高。调整的R2=0.998901, 接近于1,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很好, 即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高。从对回归系数的整体检验来看, F检验的P值为0.000000, 远小于5%, 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 分子自由度为3, 分母自由度为n-3-1=14的情况下, 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再来看对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计算所有的 (包括B1、B2和B3) t检验的P值也远小于5%, 拒绝零假设, 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 自由度为n-3-1=14的情况下, 三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变量显著性检验, 即影响显著。斜率项B2的值为1.096636, 表示在1989—2006年,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以及本科学历的人数不变的情况下, 以1978年为不变价计算的全国城镇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 人均消费支出就会增加1.096636元;斜率项B3的值为0.632971, 表示在1989—2006年, 以1978年为不变价计算的全国城镇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及本科学历的人数不变的情况下,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每增加一千人, 全国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632971元;斜率项B4的值为-0.042503, 表示在1989—2006年, 以1978年为不变价计算的全国城镇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及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不变的情况下, 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每增加一千人, 全国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就会减少0.042503元。

但是, 注意到B1=1.096636>1, 也就是说,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即收入每增加一元, 消费增加的数值大于一元, 这不符合一般经济规律。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 由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人们不必再用储蓄养老, 所以消费水平提高;第二, 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效用最大化, 人们会对消费进行跨时期调整。同时, 注意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为正, 而本科教育水平的影响却为负。笔者认为, 这是由于教育水平越高, 对于消费支出的影响越大。

2.5 检验方程是否违背了古典线性回归假设

下面检验是否违背了古典线性回归假设。

2.5.1 序列相关性检验

D.W.值为1.268477, 查表可知, 显著水平5%下, 样本个数n=18, k=3时, dL=0.80, dU=1.26, 则1.26

2.5.2 异方差性检验

用Eviews进行怀特异方差检验, 结果如表3所示:

由于P值为0.445314, 大于5%, 因此在显著水平5%下, 接受零假设“同方差性”。

2.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方程属于多个解释变量的模型, 采用综合统计检验法检验。由于回归出的方程的斜率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的检验, 且以调整后的R2值代表的拟合优度也非常高, 所以可以得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结论。

经过对自相关、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可知此回归没有违背古典假设。

3 启示

通过模型的构建, 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关系, 受教育水平越高, 收入就越高。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 使得每个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机会, 否则, 教育上的不平等, 势必进一步导致收入的不平等。而不平等收入会带来家庭教育投资水平差距的扩大, 形成教育投资与收入水平间的恶性循环。要解决贫困家庭孩子无力上学的问题, 就要加强宣传教育,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让全社会正确认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增强劳动技能的培训来提高低收入家庭成员的劳动素质,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及工资水平,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回归方程的系数符号来看, 在国内进修 (读研) 对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具有正面的影响, 而出国留学则对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负面的影响。因此, 在选择毕业去向的时候应可以更多地考虑在国内读研而并不一定出国留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8

中共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其主要的信号包括首次确定公共服务的基本范围;在规划的24个纲要指标中有9个是关于民生的指标等。这些举措的目的, 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已经成为坊间热议的时代词汇。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类措施或政策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本文意图构建测度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 找出影响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居民生活质量内涵与研究方法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在1958年提出的。所谓生活质量, 就是用来反映居民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一个概念。它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 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具体包括: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质, 它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综合性, 各方面相互制约。例如居民收入很高, 但环境污染大、社会秩序恶化, 则不能说生活质量好;同样, 若环境与社会秩序都很好, 但收入水平不高, 生活质量也不会很高。

人们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很难全然一致。有些人侧重于研究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 比如幸福感, 满意度之类的研究;而有的侧重于客观方面, 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的生活条件综合水平。通常资本主义国家在研究生活质量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后一种处理方法。本文也是借鉴了这一思路。由于生活质量反映了居民生活多方面的内容, 所以需要选取的指标也较多, 并且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相关性。具有这类统计特点的样本适合于采用SPSS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本文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 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提取、命名、计算因子得分与排序, 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

三、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如同生活质量的概念一样, 在实证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择上, 口径也通常不一致。本文主要是侧重于从经济条件的角度考察嘉兴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经过多轮剔除与筛选, 我们最后选取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病床位数、人均居住面积、人居用电量、人均用水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人均拥有道路等共10各指标来构建嘉兴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嘉兴市统计年鉴1998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 其原始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四、嘉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因子分析

把上述样本原始数据导入到SPSS16.0数据库中,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对涉及到不同维度的所有统计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其次对指标间交互相关的数据实施一系列数学运算, 找出其中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起决定作用的若干基本因子, 得出一个能相对清晰揭示各指标内部关系的因子载荷矩阵, 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 达到降维化简之目的;最后对摘取出来的因子作进一步分析, 计算因子得分, 并合成一个综合评价值, 以综合评价特定区域内某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必须检验所选择的指标及样本数据是否能够进行因子分析。判别方法是相关系数矩阵检验以及巴特利球形检验。相关系数矩阵的输出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 (大于0.3, 单边检验值小于0.05) , 各变量呈较高的线性关系, 这说明选取的指标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球形检验的输出结果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80.182, 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 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509, 较好地通过了KMO度量标准, 即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其次, 进行因子提取与命名。因子提取依据的是总体变量解释矩阵的输出结果可知, 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 但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 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 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

我们根据因子负荷矩阵, 提取并命名了影响嘉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三大因子, 分别是生存环境F1、公共服务水平F2及收入水平F3。根据表2中的各项因子权重, 我们能够算出1998年~2007年三大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并进行各年份的位次排名, 其结果此处略。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体来讲嘉兴居民生活质量是逐步提升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从三大指标的权重来看, 以住房和能源占有率等为标志的生存环境对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最大, 公共服务水平次之, 收入水平的影响力最小。这是因为, 从生存环境来看, 政府近年来大量财政投入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 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嘉兴正在成为宜居城市, 人们感受到满足程度在提升。从公共服务方面来看, 嘉兴是省内较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区之一, 公共服务质量的逐渐提高与范围的逐渐扩大, 使得嘉兴居民生活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生活质量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收入水平对于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滞后, 除了由于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相对稳定之外, 更主要体现了物价指数持续增高, 进而可支配收入增幅并不显著, 所以名义收入的上升并未能很好地拉动生活质量的提升。

第二, 在综合名次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2007年, 此年度不但没有延续前几年的居民生活质量位次上升的势头, 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倒退, 这主要是受到来自环境因素恶化的影响。结合嘉兴经济多年粗放增长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瓶颈约束, 另一方面给环境造成的长期累积的负面效应, 污染等问题既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又大大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1. 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对于城镇居住的环境整治要从源头抓起, 要通盘考虑、上下联动、综合治理, 加强依法行政, 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污染整治监督机制。认真实施污染有奖举报制度,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举报,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各地要定期组织污染整治专项检查, 对检查情况要及时通报, 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要予以曝光, 并根据《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的有关规定, 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等。

2.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拥有良好的或者社会所认为的最基本的居住条件, 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道德水准、社会行为规范乃至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水平和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 对周围社区, 对当地社会, 都有着直接的外部性作用住房,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住房极端困难者由于缺乏安定适宜的居住环境, 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困扰, 很容易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性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亮点, 也是调控房价的重要的手段保障性住房是面向城市的中低收入者, 解决他们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 这是最大的安居工程, 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还得依赖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基层政府, 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财政充实了,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一些可能的公共资源如医疗等才能变成可利用的公共服务。

4. 控制物价上涨幅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嘉兴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但2003年以来, 市场物价水平呈现较强的上升趋势, 对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 中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肉、蛋、奶、鲜菜 (鲜果) 等主要副食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却有所增多。物价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 消费支出增加科学发展观要求, 物价的上涨幅度必须小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样才可能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真正改善, 而不只是收入名义上的增长, 因此, 政府必须适度控制物价的上涨, 以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文雅, 郑惠群.海南省9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 2008 (3) [1]邢文雅, 郑惠群.海南省9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 2008 (3)

[2]彭念一, 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3 (9) [2]彭念一, 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3 (9)

[3]嘉兴市统计年鉴.1996-2008年[3]嘉兴市统计年鉴.1996-2008年

[4]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1) [4]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1)

[5]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9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稳定的“最后一张安全网”, 在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深化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各地党和政府以民为本, 高度重视低保工作, 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制定适宜的具体低保政策, 湖北省自1997年就开始研究部署低保工作, 其中武汉市低保工作的先进经验还以“武汉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交流, 到2008年10月, 全省共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2.8万人, 累计支出低保资金171181.6万元, 月人均发放救助资金119元。

一、湖北省城市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1、切实保证低保资金预算稳定增长和有效落实

低保资金主要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 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捐款、资助, 专项管理, 专款专用, 由民政部门按月发放到户。为切实保证低保对象能按时, 足额领取低保补助金, 湖北省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1999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仅为3557万元, 随后四年翻番, 2004年中央补助资金达到7.98亿元, 绝对数占全国第2位。另一方面加大督办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 督促市、县两级政府按本级上年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的0.8%~1.5%比例安排低保预算。2002年, 全省市县两级地方财政安排落实低保预算1.98亿元, 2005年安排3.49亿元。平均每年增加5000万元, 年均增长25%。省级财政从2001年安排1000万元, 增加到2005年6163万元。为确保低保资金预算的落实, 湖北省采取了诸多措施, 如开展低保资金年度检查;以民、财两部门名义通报资金预算;资金补助安排与地方预算力度、到位程度和足额发放进度挂钩;按比例预留补助资金, 经检查若预算不到位则扣拨或减拨预留资金。

2、保障规模稳中有降、保障标准稳定增长

近年来, 湖北省各地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 积极推行限期保障办法, 健全低保对象“进出”机制, 保障规模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到2007年全省累计清退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20万人次, 保障人数比2006年底减少5万人。

随着政府低保预算资金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7年全省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60元, 比去年底高22元。2006年全省低保资金累计支出133678万元, 全年人月平均补助水平达77元。从表1可以看出湖北省低保动态管理成效显著, 基本保证了城市低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日渐提高

规范化管理是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必然要求。自2003年来, 湖北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从城市低保待遇申请、审核、审批、发放各个环节入手, 围绕保障对象申报审核程序化、审批过程公开化、资金发放社会化、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标准化这一目标要求, 全力推进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 成效显著。

在申报审核程序化方面, 各地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 纠正单位集体申报做法, 严格按照2004年印发的《湖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工作暂行规定》执行。在整个审批过程中为保证公开、公正的原则, 湖北省实施“二次民主评议”、“三榜公式”, 使整个过程完全公开化, 尽力避免人情保、关系保, 并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近年来, 全省城市低保工作的信访量逐年下降, 2006年全省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共计20847人次, 比2005年下降了30.19%。经过各地市政府的不懈努力, 湖北省城镇居民的低保制度已总结出了较多的成功经验。

二、当前低保工作存在的不足

1、难以做到“应保尽保”

由于低保资金有限, 区、县级财政负担比例较高, 而他们往往又是低保审批的部门, 因此在审批中难免更加严格地控制领取人数, 以减轻自身的财政负担, 结果使得部分本应获得救助的贫困者领不到低保。再加上在城镇化和旧城市改造过程中农转非人口快速增加, 使得“应保尽保”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 在实施低保过程中, 那些月收入在低保线和低保线1.5倍之间的低保边缘居民, 按规定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其生活状况反而低于低保对象, 致使这部分低保边缘人群被边缘化了。这部分人应不应该保, 也成了城市低保工作的难题。

2、低保对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目前实施低保的主要衡量标准, 低保在核算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基础上对救助对象实行差额补助。但随着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 隐性就业和隐性收入问题成为低保审批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另外, 一旦享受低保, 就能在子女上学、生病就医、廉租房等方面得到优惠。因此, 要想让低保对象主动退出低保,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的是隐瞒就业收入, 有的干脆不愿就业, 坐享低保。低保制度中的差额补助办法, 即低保家庭多挣1元钱, 就会少得到1元钱的救助。使一些收入处于保障标准边缘的人员不愿意去工作。

3、低保工作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低保工作人员待遇偏低, 工作任务繁重。每个社区低保专干每月要负责新申请者的调查和初审以及低保户的上门工作, 还要做大量的台帐、资料、报表, 填写每户档案表格, 任务极其繁重, 但待遇较差, 低保专干工作积极性始终不高, 以至有些低保专干即使业务知识成熟, 在对申请对象进行初审和入户调查时为了图省事也会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有的工作人员只要听说某低保户有房屋出租或隐性就业就不查收入取消其低保, 引起低保户的极大不满。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付诸人文关怀。

4、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在资金的实际发放过程中, 缺乏科学的制度设计, 一般是“一刀切”, 没有区分有就业能力、能就业和再就业与无就业能力和不容易就业, 这就不能很好地督促有劳动能力的人尽快找工作, 致使个别低保对象产生了“低保不吃白不吃”的心理, 出现了低保养懒汉现象;没有区分一口之家与两口、三口之家的最低生活费标准, 不利于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分配的社会效用, 不利于节省开支, 不能对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起互补作用。由于低保预算资金与市县两级的支出水平有关, 所以, 各地区之间也存在低保资金标准不一, 贫困市县低保标准越低的现象也使得低保制度有失公平。

三、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1、加大财政支持, 整合行政资源, 实现低保工作系统化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地方财政状况差, 低保资金严重欠缺势必导致低保户无法按时足额领到低保金。要避免由地方经济的差异造成低保工作无法落到实处的可行办法就是资金拨付源逐级上移直至省级财政, 并保证此类资金的专款专用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地方经济的差异而给低保户造成的影响。同时, 还要加大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 避免民政部门孤军作战。除国家规定的行政职责外, 各部门还要在技术上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如建立城市低保人员的数据库, 与工商、劳动、房管、市政、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达到信息最广泛的传播、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考虑合并民政与劳动部门的相关职能“提高城市低保工作的效率”。

2、进一步推进分类施保工作

一方面继续开展城市低保对象重点保障工作, 切实维护城市“三无”对象、重症残疾家庭、夫妻双下岗且需要供养无收入高龄老人等三类特殊困难保障对象家庭的基本生活。一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社区做好保障对象推荐就业工作的同时, 大力推行限期保障办法, 推进部分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保障对象走上工作岗位从而推出低保, 进一步强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

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处理好低保标准与最低工资的关系

家庭主要劳动力失业或部分劳动力无法就业是低保对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必须广辟就业渠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拉开就业与救助之间的收入差距, 使有劳动能力的对象有事可做、乐意找事做, 极大地保护和调动失业者自力更生精神, 增加他们的收入,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4、提高基层工作者的素质, 及早建立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低保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相应的爱心和耐心, 一线工作者必须通过强化培训择优上岗。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职业资格准入制控制工作人员的入门标准, 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 湖北省有许多高校都在培养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专业人才, 这都为低保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 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以提高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5、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杜绝违规现象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完善低保工作的监督体系, 积极发挥政府、舆论、群众的监督作用, 利用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对那些询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个人, 有关部门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严加惩处。同时聘请人大、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低保监督员, 对低保工作实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管。建立低保责任追究制, 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违纪、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确保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

此外, 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加快, “农村”户籍日益淡化, 这对城市低保工作也带来了挑战, 低保对象的户籍界定不清要求必须加快建立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的衔接。通过对实际工作的不断总结和完善, 城市低保制度必将有效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及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秉译、唐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2]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 2001.

[3]李永宁:城镇低保制度调查研究——城镇贫困群体生存之路[J].甘肃农业, 2004 (6) .

[4]高峰:城市居民最低生话保障问题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 .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 篇10

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是学术界早期广泛使用衡量居民生活优劣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定义。唐华仓(2007)认为生活水平不仅包括消费的物质商品,还包括环境,教育机会,医疗支出,娱乐休闲和社会服务等非物质因素(1)。邓翔、张思元(2008) 认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满足程度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主要方面(2)。最初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用恩格尔系数衡量生活水平高低,但现代研究者逐渐发现传统的恩格尔系数衡量现今的生活水平时会产生局限性,不能够客观反映生活水平。之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恩格尔系数做出改良与完善。邓翔等人对恩格尔系数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部分修正,但仍不完善(2)。杨天化(2010)也对自治区城镇恩格尔系数的适用性做过实证分析研究(3)。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又提出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4)的概念。国内关于(评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最早源于对社会发展指标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康”指标的研究(5)。范柏乃(2006)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6)。李志与王培刚在他们的研究中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指标衡量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居民生活质量(7)。当前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研究具有不同的侧重方面,生活水平研究偏重分析居民生活现有客观物质的充裕水平,强调物质层面的补给和经济收入方面的衡量,反应居民生活程度的高低。而生活质量则是体现居民对生活现状的主观满意程度,除了个体追求的物质享受外,还包括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其对生活环境的客观要求,反应的是居民生活水平的好坏。因此,生活质量是比生活水平更具有复杂性、广泛性和全面性的概念。

二、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生活质量的物质、非物质条件以及人们对生活满意度共同构成的主客观综合指标(5)。也有学者从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方面(8)选取评价指标,但在收集数据时有一定难度。笔者基于评价指标构建的精炼原则、易得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9)从物质、精神和环境三个层面选取11 项指标(表1)来反映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

三、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呈狭长型,东西直跨经度28°52′,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全区东、中、西三部分由于地理因素影响具有截然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导致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同。前人在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9)(10),但大多数偏重于单一因素如经济层面的研究,缺少对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目前国内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突破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开始定量的数学方法研究,主要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11),如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12)、TOPSIS法(13)(14)、层次分析法(15)等,还有将数学方法与地信技术手段叠加的研究方法(10)(16)。依据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17)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 个盟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研究。

1.各盟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利用SPSS得到KMO值为0.733>0.5,可以接受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0.01,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SPSS提取出3 个主因子(表2),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4.676%,说明提取的三个主因子可以表达原始数据75%左右的信息。

为方便解释因子含义,利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因子。通过对载荷矩阵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变量和原变量的关系,从而对因子进行命名(18)。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第一主因子F1 在X3每万人拥有公交汽车数、X4教育经费投入、X5报刊期发数、X8城市绿地覆盖率、X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X10交通事故数6 项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即主因子F1 主要解释这六个层面的指标含义,可以命名为“生活环境因素”;第二主因子F2 在X1人均消费支出、X2职工人均平均工资和X11登记失业率这3 项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主要用以解释这三个层面的指标含义,可以命名为“经济消费因素”;第三主因子F3 在X6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和X7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 项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主要解释这两方面的指标含义,将其命名为“医疗卫生条件因素”。

通过表3计算F1、F2和F3因子的得分,对其进行加权求和,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计算权重,可以得到12盟市所有指标的综合得分,公式为:

由此得出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的生活质量优劣排序,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市(1.652)、鄂尔多斯市(1.6)和包头市(1.584),分析结果与现实状况吻合,排名后三位的盟市是兴安盟(0.41)、乌兰察布市(0.483)和巴彦淖尔市(0.648),其余盟市生活质量处于自治区中等水平。

z F的数据结果线性扩大后运用Arc GIS软件表现在图1 中。针对三个已命名的主成分分别计算其单方面指标综合得分,用以显示各盟市在其中一项指标上的优劣程度。图2 显示,在生活环境指标上东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这与东、西自然气候条件巨大的差异有直接关系。

注:1—呼和浩特市,2—包头市,3—鄂尔多斯市,4—乌海市(下同)

图3反映出自治区中部的经济消费水平在整个自治区的绝对优势,显著高于其他各盟市的值。而图4全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中部三市水平不及呼伦贝尔和阿拉善,这可能是指标的选取采用人均数据的原因,中部城市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数量较大,但人口数量也大,导致人均值偏小。

2.包头市近10 年生活质量变化。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是自治区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包头市具有较好的城市发展基础,居民生活质量处于全区较优水平,且近年来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变化。由于研究单一城市的生活质量,表1 中的部分指标有重叠性,因而选取包头市2005~2014 年X1、X2、X4、X6、X7、X8、X9 和X11 八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均方差法(19)分析,以所取指标为随机变量,假设方案集合和指标集合,对已有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即为随机变量数值。之后对已处理数据分步计算随机变量的均方差值和权重系数,得到各项指标的加权向量:

根据所得权重,计算包头市2005~2014年各年份生活质量的综合值(图5)。

近10 年来,包头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值从2005 年的0.3619 增长到2012 年的0.933,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近两年出现小幅下降,2013 年综合值0.9211,2014 年下降到0.7272。这可能是包头市较高的工业化程度使该市的工业污染加重,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与分析

1.结论。基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内蒙古自治区12 盟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较高,处于全区优越水平,且显著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西部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整体较低,但乌海市相对较优;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处于全区中等水平,其中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的生活质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在生活环境方面,东部优于中部,更优于西部地区,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方面,其中呼伦贝尔市的环境指标等级最高,这与其所处空间地理位置有关,我国东北包括蒙东三盟市在内的地区森林植被生长良好,生态环境优良。在经济消费方面,中部优于东、西部地区,中部呼包鄂“金三角”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心,此外,东部呼伦贝尔市满洲里拥有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依靠独特的区域优势,承担着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贸易。锡林郭勒盟处在东北、华北、西北的交汇地带,草场面积广阔,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在医疗卫生条件方面,西部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选取人均指标,在客观反映地区的医疗条件时还需考虑人口数量的影响。

包头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在近10 年内整体稳步提升,但近两年出现小幅下降,这可能主要受其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恶化和工业产业效益下滑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中、西三部分在生活质量的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差异巨大的自然条件。而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此外,其他因素如资源分布、产业发展、人口数量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济条件决定居民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加快自治区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东北、华北和西北大区的经济活动,在区域合作中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自治区中部呼包鄂小经济圈受京津冀大经济圈的辐射影响,其雄厚的经济条件有利于带动内蒙古首府为核心的“金三角”发展,从而引领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色”投入,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上一篇:校本电视教材下一篇:优化中考数学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