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24-10-0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精选11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1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 城市贫困居民的规模不断扩大, 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 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风险。由于社会工作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介入的研究核心集中在救助体制的改革上, 所以社会工作的改革方法介入低保人群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社会工作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安排。它是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 是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物质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目标在于克服现实存在的贫困问题, 国家运用国家财力让人人享有基本生活的权益, 使贫困者能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 能够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对于救助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四类:其一, 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其二, 家庭中虽有在职人员, 但因赡养、抚养系数高, 或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 收入较低, 生活困难的居民;其三,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其他居民;其四, 失业保险期满仍不能就业而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居民。由此可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突破了原来社会救济的对象范围, 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只要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群体, 就属于其保障对象, 都要纳入其管理范围并予以帮助。

低保保障对象所需的资金由地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通过纳税等方法的财政收入用一部分的资金来里融入财政预算, 这一部分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国家鼓励社会组织成员和个人为低保对象提供捐赠资助, 他们所提供的捐赠资助, 全部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里。由此可见, 社会救助对象的范围增大, 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样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的发展。对此, 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理念来改变这一现状。对于城市居民最低发展现状来看, 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解决社会救助对象增多问题, 而且还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意义, 其保障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我国学者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

其一, 试点阶段:1993~1995年。上海市社会保险局、劳动局、财政局、民政局、人事局联合宣布从1993年6月1日起, 在全上海范围内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标准为每月人均120元, 并提出了“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逐步实行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济”的改革目标, 并进行了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改革。

其二, 推广阶段:1995~1997年。1995年民政部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开展实施, 到1995年底已经有12个城市发展其保障制度。民政部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进一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度试点范围。

其三, 普及阶段:1997~1999年。1997年9月, 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中国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1998年底这项保障制度已发展到600个城市、1, 242个县区, 共有332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其四, 1999~2003年。1999年国务院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城市最低保障资金主要靠地方财政解决。到1999年9月, 全国所有城市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部建立了这项制度。

其五, 2003年以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 247万人, 其保障水平在逐渐提高。从1993到至今,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音, 在这段发展历程中保障范围在不断扩大, 发展制度必然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的发展与实施, 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 城市低保立足于生存救助, 经济发展不均衡, 生活保障作用不是很明显。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保障了居民的吃饭问题。它仅为维持人体生命的延续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享受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群也只能填饱肚皮。社会经济上的劣势让贫困家庭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一定的阻碍。由此可以看出, 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保障对象得到的帮助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增多, 从而低于实际所需要的生活保障水平, 因此生活保障与救助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第二, 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不及时。最低生活保障金是低保对象的保命钱。按时足额发放尤为重要。现在有些地方每月人均发放的低保金由按月发放改为按季度发放, 而且还不能足额发放。有些地方由于资金不足, 根据地方的财政收入为依据发放保障对象的保命钱。而且有一些地方政府根据上级财政支付的情况来决定发放低保金的时间, 上级拨款不及时, 低保金的发放也就暂时停止。

第三, 很多居民不愿接受救助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定了, 为了便于城市低保的监督和管理,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都会在所在的区域内张榜公示。这使得一些自尊心强而暂时需要帮助的困难对象碍于面子问题不会申请低保。

第四, 接受救济金的低保对象对城市居民保障制度有一定的依赖性。城市居民最低保障的对象能够享受政府给予的救助金, 而且在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廉租住房等方面也有的待遇优厚。不管保障对象是否有一些隐性收入, 都会掩藏自己的真实收入。政府对申请者的家庭经济基础等综合情况的评定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的对象依赖于低保制度带来的福利, 把享受低保看成是其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就形成了对低保福利制度的依赖性, 这就没有实现低保政策的真正的目的。

第五, 帮助保障对象就业的政策措施相对较少。救助仅能维持低收入者的吃饭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是要其重新进入就业大军的行列里。然而, 低保对象就业观念的落后, 其自身缺乏知识技能, 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城市低保制度发展至今,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理念跟不上社会的进步, 国家应该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使处于劣势的低保对象能够与社会共同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斯基摩尔在《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 对社会工作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 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 (尤其是家庭) 、社区的问题, 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 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所以, 针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协助城市低保居民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运用科学的方法使低收入人群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进而促进社会救助的发展。

(一) 在社会救助中运用个案工作挖掘低保对象的潜能, 促进社会救助的发展。

个案工作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以个体化的方式为低保对象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 以使低保对象减轻生活压力、解决问题、开发自身潜能, 能够不断提高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可以运用社会个案的方式来进行家访, 社会个案是要以“以人为本, 助人自助”等理念出发, 以此来解决家庭存在的困难, 并不断提高低保家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能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来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形成良性的互动, 能够持续改善家庭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

(二) 在社会救助中运用小组工作来主动服务于救助对象, 促进救助对象不断发展。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 使保障对象得到共同学习的机会。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策划和指导来服务、交流于救助对象。小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以获得相关的经验, 协调个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促成行为能力的改变, 最终实现个人潜能的开发, 小组工作是能够使个人获得发展, 潜能能得到开发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小组组织成员过程与低保对象之间面对面交谈, 相互互动和进行经验分享, 帮助低保对象改善其社会功能, 在接触低保对象时, 他们能够第一时间评估服务于救助对象, 促进保障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避免棘手问题的发生, 有助于解决有关社会问题。小组工作也可通过保障对象之间进行就业经验、就业技能、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分享和交流, 能够形成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支持系统, 从而使成员与小组的互动增强, 不断提升其发展能力。

(三) 在社会救助中运用社区工作强化社区功能, 促进救助对象的自身发展。

社区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方法之一, 又是一种促使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社区工作者运用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会策划等工作形式来介入社区低保工作。社区工作通过关注困难群体、协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来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社区工作有志愿者扶持、物质帮助到个别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社区低保工作也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 了解当地地区的环境来挖掘潜在的工作, 协助社区工作者制定适合本社区低保人员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有助于低保对象走出困境, 来提升低保对象的职业技能, 使广大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通过就业摆脱贫困的状况, 社区与政府一起为低保对象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提出就业公平、消除歧视等口号, 给低保对象带来新希望, 以促使低保对象实现就业, 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进而促使社会的发展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完善。

四、总结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 城市贫困居民的规模愈来愈大, 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 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风险。因此, 社会工作成为了现代制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不仅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还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维持社会秩序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工作主要处在一线服务中, 是能够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沟通服务。社会工作能够及时地化解矛盾与冲突, 有助于管理, 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是一般的行政理念不能替代的。政府等机构应该在低保对象中招聘一些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 专门从事街道及社区的低保工作。还应当利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提高低保对象的自信心和能力, 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能力发展。政府应该大范围内普及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培训社区的低保工作人员, 让其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社区工作人员把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逐渐渗透到日常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作中, 能够切实帮助有困难的群体逐渐走出困境。这样可以激发低保对象的潜能, 帮助低保走出生活困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工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不仅如此, 社会工作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服务, 可以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奉献的精神, 不断地促进互相关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因此, 政府大范围的普及社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左己.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2]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3]纪尽善.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界, 2002.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2

申请城市低保的条件

低保实行由户主申请,按户保障。凡在本事市区内特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城市低保标准的,均可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城市低保按月审批。

申请低保应提交的证明材料

一是申请家庭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是家庭收支和资产状况证明;三是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证明;四是区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民政部门出台的政策规章要求申请人出具的其它证明材料。

申请低保的基本程序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3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政策建议

一、运用科学方法有效提高低保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委托权威调查并参与低保标准设计

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政府社保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权威机构对受保人情况进行调查,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运用科学的手段,结合自身专业化优势进行分析,为社保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调整机制

美国在低保标准调整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弹性化补充保障,就是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调节补充收入。又如临时性的实物补助,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时候并不在人们的预期之内,较大的波动很容易影响贫困人群的生存问题,临时的补助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二、制度中考虑人的发展

制度设计不仅要满足贫困人口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创造贫困个体发展的机会。作为制度设计的主体,政府可以辅之一定的社会政策,增强弱势群体在发展中的优势,如促进再就业,提供残疾人公益岗位,教育减免等等。此外,划分最低生活保障金,将满足人基本生活的和个人发展的资金分开来,会有助于受保人群利用相应资金发展完善自己。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公益培训。对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也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健全低保资金的运作机制

1.拓宽低保资金的供给筹集渠道

最低生活保障不需要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这就使得低保资金作为一笔很大的支出而不能带来对应的收入。目前,低保资金的来源还主要是国家财政,考虑到以后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單单靠财政来维持支出将面临很大挑战。由此,可以完善税收制度如开征社会保障税来补充财政缺口,同时提高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低保救助的比例作为筹资的另一条渠道。

2.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

财政分担应考虑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对应,低保标准的承担比例在省市两级之间的划分有利于各地区救助的均衡。对于经济发展落后,财政能力弱的县市,省级政府应投入更多,反之则可以较少的投入。同时将低保资金管理权上移,改善地方“看米下锅”的状况,由上一级政府建立“低保调节基金”,也将有助于各地区发展。

四、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有关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不仅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性法律,也是社会发展的支架性法律基础。如果社会救助法律迟迟不出台,不仅无法保证社会救助制度规范、良性运行,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和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

1.以法律完善低保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

现行《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制度的流程和管理,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存在走过场和人情脸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办法》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实质的约束力较差。在监督方面,基层的工作者也是监督的主要实施者,建议政府部门颁布实施细则,对多方面来源资金全部纳入账户管理,增加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2.完善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法律法规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能独立于其他制度之外独立运行,对配套制度的积极探索对制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是涉及具体救助的方面,如医疗、就业、教育,运用法律完善贫困人口这些方面配套工作,使得救助者在具体受助过程更规范,有依据可循。另一方面是涉及低保工作相关部门,也要建立起配合的制度,对病历、房产证、无劳动能力证明和家庭收入证明的审批要件进行重新进行法律规范,实现职能的融合。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低保管理的规范化

1.组建专业的工作机构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的转变进程使得最低生活保障甄别工作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审核手段和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工作需要。组建专业的工作机构,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起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联动分享机制有助于最低生活制度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水平也将大幅度提高。上海市居民状况核对中心的建立,对辽宁省低保人员情况调查工作的改进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2.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

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专业人员在解决低保工作中问题和纠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拨出一部分财政资金专门用于相关人才的培训,促使各地区在沟通时有相同的口径,有利于信息化建设。

3.注重部门间信息沟通

法律的完善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信息的沟通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配合。建立信息平台供各部门及时反映和沟通情况,在调查时,主动及时提供病历、房产证等相关文件,都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4

行政给付作为给付行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是“福利国家”时代的政府职能。行政机关通过向特定的相对人发放抚救济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最低生活补贴等, 以维持处在年老、疾病、贫穷、失业和其他困难情况下的行政相对人的基本生活, 并进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由于行政给付的授益性, 常常是在公民有社会物质资源需求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实施, 行政给付的相对人往往处于急需社会救助的困窘之中, 如行政给付违法, 可能比行政规制违法的损益性更大。然在当下, 法学专著和学术论文对行政给付程序鲜有提及, 立法上重实体、轻程序, 重总论、轻分论, 而且程序立法指导思想单一。依笔者愚见, 出现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受传统行政法理论的束缚所致。本文拟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蓝本, 结合其他相关法规范, 借鉴他国相对成熟的法律机制, 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就我国行政给付程序改革提出解决路径, 期待能对我国行政给付程序制度与的完善提供有益素材。

►►一、行政给付程序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在行政给付范围内制定的法规范主要有《社会保险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等。其中, 《社会保险法》以第九章专章规定了保险经办程序、以第八章规定监督程序。《城市居民保障条例》以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和第十条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行政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内容上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个人申请、基层审查、张榜公布、政府批准、发证领取、定期管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由于制定年限较早, 正当程序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对行政程序的规定。

►►二、行政给付程序的具体问题

首先, 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 所以无法向他国在部门法中“仅规定特别行政程序, 其他依据《行政程序法》作出”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规定。其次, 由于程序意识淡薄, 尽管制定了行政程序, 也消极对待, 对申请人的申请不管不问, 而现行法中又缺乏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处理规定, 如何规制此类行为有待探讨。第三, 鉴于法律语言的抽象性, 条文间的逻辑性, 加上政府文件的繁冗, 即使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 相对人也并不一定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 有效行使个人权力利益。第四, 在行政给付行为中, 行政机关应全面了解申请人的具体情况, 公平作出给付行为, 由此, 如何保障行政机关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也是行政给付程序所需应对的特殊问题。最后, 在现有的行政给付程序制度中, 公民若不服行政决定可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 但这些均为事后救济程序, 是对已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 缺乏事前救济程序。

►►三、完善行政给付程序的若干对策

(一) 受给权的迅速实现机制

1.规制行政不作为。

依照《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 只有行政机关作出的“不批准”“停发”“减发”不利行政行为才受到诉讼、复议的时效规制。在现实中, 更多的情况是行政机关对相关申请不答复、不回应, 申请人若想获得救济, 只能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进行复议或诉讼, 使行政主体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而无法直接对其应享权利进行救济。而行政过程中每一段都有期间规定, 如此往复, 无法想象申请人的权利何时得以保障。由此, 建议在立法中, 将此类行为视为“不批准决定”, 作为可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这样, 申请人在规定期间内得不到行政机关答复的情况下, 也可以利用时效制度直接针对申请内容提起复议或诉讼,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点对于一般行政行为均有适用价值和可能性。

2.明确行政给付期间。

对行政行为期限的规定应是行政程序法中必设条款, 与英美法系国家在行政程序法上采取以公正为核心的权利保障模式相比, 大陆法系的行政程序法采取的是以保障行政活动的效率为核心的效率模式。我国整体立法模式的选择上靠近大陆法系国家, 以行政程序立法来保证行政效率也是题中之义。由于行政给付的特殊性, 更关注公民个体的实际需求切实得到保障, 对于行政行为的效率原则要求应比一般行政行为更高。当然效率的实现离不开公正原理的保障, 且也不可能因为一些行政领域的特殊性而在整部行政程序法中列出冗长的法律条文, 应对特别行政领域应当在单行法中单独规定行政行为时限。由此, 依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得以适用。

3.确立听证程序。

听证程序被誉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灵魂和核心, 为当代各国广泛采用。从我国目前立法状况来看, 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给付法规范中, 没有一条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现代行政理念要求国家应负有保障公民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的努力义务。《条例》第15条规定了城市居民对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不批准、或者减发、停发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 可采取复议和诉讼的救济程序, 但这已是针对损坏结果发生后的救济, 相对人的实际权益已经受到了损坏。由于行政给付的特殊性, 例如对给付物资的迫切需求的紧急性, 即使是事后采取相关赔偿措施, 亦无济于事。所以, 尽快在行政给付程序中确立听证程序, 以事前机制保障公民受给权的实现。

(二) 信息公开的实效性保障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是公民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在日本社会福利领域中, 如提供信息、给予相对人建议帮助等事务, 原来是由政府部门——福利事务所来完成, 而现在是以法定法人化的形式建立提供咨询的企业、福利服务的援助企业来完成, 也就是所谓的民营化。有关福利的情报或给予信息援助的提供, 事实上多通过缔结合同, 将保护申请人的权能委托给非营利性组织, 由他们来实施。由此, 可以看到, 在现代日本行政中, 民间事业团体及护理人员等具有资格的民间力量, 成为实现相对人权利利益的重要手段, 以代理人或援助人员的形式参与到事前程序及纠纷解决机制中。考虑到行政给付活动中所对应的相对人生理或心理的特殊性, 为使其权利利益得以实现, 行政公开程序上, 应增加提供有关给付信息公开公布的途径, 在相对人申请时给予建议和援助等程序。健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机构, 在基层行政机构中, 建立具有专业性公共信息服务机构, 在适当成熟的时候, 稳步放权于社会, 政府退至幕后, 以监督管理的形式, 有效利用民间力量。

(三) 个人信息保护程序

在现代社会, 公民个人资料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政府手中, 行政信息公开在某些情形下或将隐性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在《条例》中, 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审批发放程序作出了规定, 具体为:书面申请→基层初审→核准→公示→发放。其中, 在审查时, “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入户调查及邻里访问等程序设计, 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和得到理想结果的较高可能性, 但若违背立法者的初衷, 则会导致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其次, 在公示程序中, 对得到批准的城市居民, 要“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 接受群众监督”。这个条款实际上赋予了“任何人”对受助者的经济状况都有监督权和举报权。在实际操作中, 一些家庭或个人, 但由于种种原因, 譬如爱面子而不愿承认自己是穷人, 又如考虑到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影响而不愿意承认家庭的困境等等, 以致对应享受的权利不利用。这既有公民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亦对“张榜公布”程序提出了质疑。

当代行政给付之意义, 不仅在于保障物质生活条件, 更应注重使受给付人员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考虑到兼顾国情与公民权利, 可对张榜公布的内容作出详细规定, 从行政机关所掌握的申请者信息中选取既可展示公平公正又不致损害公民权益的信息进行公示。例如采取仅对申请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公示而不公开申请人姓名等方式。

(四) 权利救济的审查机制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纠错机制, 复议机关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进行审查, 还可以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即全面审查原则。但复议机关的审查仍然是以行政行为的作出为中心, 而行政给付更关注的是公民个体是否有享受国家财物给付的权利, 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的复议行为能否更专业的对此作出鉴定, 还值得商榷。

日本《残疾人自立支援法》中, 规定对市町村作出的护理给付费用决定不服的相对人, 不仅可以向都道府县知事请求审查, 也可以由都道府县知事以订立条例的形式设置针对“残疾人护理给付费用”等的不服审查会。这些并非必设机构, 其主要是以专业的见解, 公正的审理判断为目的, 以机关外的残障福利等学者或专业人员构成。在德国行政法中, 给付行政包括基础设施行政、担保给付行政、社会行政、促进行政、信息行政。其中的担保给付行政即指“为了实现共同福祉, 以管制、参与或者监督等形式为设施提供各种保障…实际上是协调行政和监控行政, 是行政任务的私有化或者公共行政的松动化的相应表现形式。”我国目前的福利法制体系并未构成, 各种福利措施手段也仍处于起步实验阶段, 对于专业性的鉴定是否必要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均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因此, 建议在行政救济程序中, 可以在个别行政领域中尝试设立如上所述的第三方机构, 公部门与私部门协力进行管理;也可在政府部门中单独设立以专业领域行政复议为工作内容的机构。

►►四、结语

行政给付活动涉及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行政权力之手在带给受给付群体利益的同时, 也可能变相损害公民权益。行政程序通过贯穿于整个行政过程之中, 达到对危害后果的预防效能, 使传统行政中对危害后果的事后救济机制发展为事中、事前预防机制。鉴于行政给付行为的授益性、对象特定性等特殊性, 其运行过程中的独特性自然也会反映在相应的行政程序上。一部行政程序法自然难以覆盖所有行政领域的方方面面, 处理好行政程序的共性与具体部门行政程序的特殊性,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各行政领域应在必要时采取分别立法原则, 针对该领域的特征, 制定相应行政程序。由此, 与我国日后所立《行政程序法》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姜明安, 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 中国法学, 2002

[2]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分别制定于1991年和1992年

[3][日]前田雅子, 社会保障における行政手続の現状と課題, ジュリスト, 2006

[4]参照:[日]《残疾人自立支援法》第97条、第98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5

第一条 为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持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制度,坚持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属地管理、社会化发放、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部门组织实施。

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低保的管理和审批工作。

区人民政府所属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城市低保的管理和审查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劳动保障工作站(以下统称居委会)负责民政部门委托的城市低保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物价、审计、卫生、教育、工业经济综合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好城市低保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城市低保标准,由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部门,定期按照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水电燃煤(燃气)费用、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和物价指数变化等因素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六条 城市低保资金由市、区财政按照比例承担,分别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纳入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当年结余的城市低保资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低保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资金。

第七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可以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前款所称家庭成员,是指同一户口并依法形成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的人员。

未成年人、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人与抚养或者扶养义务人未共同生活的,视为共同生活。

家庭成员中的高等院校学生(研究生、留学生除外)、监外服刑人员计入家庭人口。

失踪、潜逃、狱中服刑人员不计入家庭人口。

第八条 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下列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一)工作单位支付的固定性或者临时性工资和各类奖金、补贴等收入;

(二)出租、变卖家庭财产所得,各种储蓄、债券或者其他有价证券的孳息,以及其他偶然所得;

(三)法定赡养、抚养或者扶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费;

(四)继承的遗产、接受的赠与、遗属补助费、社会救济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改制并轨和破产等企业补偿金等收入;

(五)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经商、办厂等扣除必要成本后的收入;

(六)通过各种劳务性付出所获得的收入;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计入的收入。

第九条 下列各类项目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以及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等;

(二)离休人员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的护理费;

(三)因公伤亡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的津贴、护理费、抚恤金、丧葬费;

(四)独生子女费和在校学生临时困难补助金;

(五)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以及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

(六)社会组织及与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没有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的个人给予的1000元以下临时性救助金;

(七)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和一次性奖励金,省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八)城市低保人员再就业后,前3个月所得收入;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其他不应计入的项目。

第十条 无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的人员与持有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人员组成家庭,其月收入本人留存城市低保标准金额后剩余部分计入家庭其他成员月收入。

第十一条 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的月收入,按照其申请前6个月(含申请当月)收入的月平均值计算;不能按月计算收入的家庭,其月收入按年总收入的月平均值计算。

第十二条 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一)在就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无业人员,2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职业介绍机构或者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等单位介绍就业岗位的;

(二)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未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

(三)家庭成员吸毒、赌博、酗酒且不悔改的;

(四)家庭成员在中小学自费择校就读或者在高额收费幼儿园入托的;

(五)家庭成员在高额收费的高等院校或者系、专业就学的;

(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出本市上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标准1倍以上的(家庭人口不足3人的按照3人计算);

(七)2年内购置或者中高档装修住房的(因拆迁购置经济适用住房的除外);

(八)拥有汽车、摩托车、空调、高档宠物等非必需生活消费品的;

(九)1年内新购置彩电、冰箱、音响等单项价值1000元以上的家用电器及高档家具的;

(十)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本市城市低保标准的;

(十一)有投资股票等行为的。

第十三条 居民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向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提交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对其申请1年内不再予以受理。

第十四条 居委会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应当予以登记,并自收到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之日起12日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调查和初审:

(一)组织3名以上(含3名)城市低保工作人员入户调查;

(二)居委会城市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是否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进行集体评 议;

(三)经评议认为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将其家庭成员就业、收入等情况和评议结果,在社区公告栏内或者便于群众监督的醒目位置张榜公示5日;认为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将有关调查材料和评议结果上报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

(四)对经过公示的,将有关调查材料、评议结果和公示情况上报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居委会可以适当延长初审时限,但最长不超过10日。申请人居住地居委会有义务配合户籍地居委会调查了解情况并出具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居委会应当建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群众监督组织,完善城市低保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公开城市低保对象的名单以及所领取城市低保金数额,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六条 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居委会上报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书面申请、有关调查材料、评议结果和公示情况等之日起1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核查和评审:

(一)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城市低保评审小组组织2名以上(含2名)工作人 员进行入户核查;

(二)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城市低保评审小组根据核查情况进行集体评审;

(三)经评审认为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将评审结果在便于群众监督的醒目

位置张榜公示5日;认为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将有关核查材料和评审结果上报所属区民政部门;

(四)对经过公示的,将有关核查材料、评审结果和公示情况上报所属区民政部门。

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受理尚未成立居委会的新建小区居民提出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申请。

第十七条 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上报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书面申请、有关核查材料、评审结果和公示情况等之日起8日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审批:

(一)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和入户抽查;

(二)对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以下简称《低保证》)和领取城市低保金的存折;

(三)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将不予保障的通知书委托居委会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在市区内迁移户籍,应当自户籍迁移完毕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低保证》变更手续:

(一)由本人(或者其家庭成员,下同)将《低保证》交回户籍迁出地所属民政部门,户籍迁出地所属民政部门将其城市低保档案复印件交其本人并出具证明;

(二)由本人将城市低保档案复印件和证明交户籍迁入地所属居委会;

(三)户籍迁入地所属居委会在3日内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上报所属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核实后,由所属区民政部门在3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发给《低保证》。

在本区内迁移户籍的,由本人持《低保证》和居民户口簿到所属区民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办理《低保证》手续变更期间,城市低保金照常发放。

逾期不办理变更手续的,暂停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户籍迁出本市区的,应当及时将《低保证》交回所属区民政部门,由所属区民政部门办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注销手续。

第十九条 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并批准其享受相应的城市低保待遇:

(一)A类家庭为家庭成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扶养人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全额享受;

(二)B类家庭为无劳动力(因护理家庭中的卧床病人而长期无法就业的有劳动能力人员视为无劳动力,下同)且无收入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全额享受;

(三)C类家庭为无劳动力,且收入仅有遗属补助费、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

(四)D类家庭为无劳动力,且收入有除遗属补助费、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以外其他收入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

(五)E类家庭为有劳动力的家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

第二十条 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特殊人群,应当加发一定数额的城市低保金,具体数额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进行定期测算,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二十一条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下列社会救助:

(一)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可以减免缴纳杂费。

(二)在城市低保人员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就医的,享受基本医疗救助或者大病医疗救助。

(三)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由有关机构提供法律援助。

市有关单位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就业、从事个体经营、供暖、供水、供电、供气、拆迁等方面,给予扶持和照顾。

第二十二条 城市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持存折到指定银行领取城市低保金。

第二十三条 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按季度复查和随时抽查,区民政部门应当按季度抽查,对收入发生变化的家庭,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办理提高、降低或者终止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手续,并张榜公布。

第二十四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应当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的就业安置、有关人员享受城市低保等情况及时进行相互沟通。

工业经济综合等管理部门应当将在职职工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领不到或者未足额领到工资或者基本生活费的停产、半停产、长期亏损的企业名录,及时提供给同级民政部门,做好涉及城市低保的信息共享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以及居委会,对享受或者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虚报、瞒报以及出具虚假证明。

第二十六条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主动向户籍地居委会报告家庭收入变化等情况,接受复查和抽查。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每月报告1次家庭收入等情况。

(二)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主动就业或者接受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介绍的工作,每3个月通过户籍地居委会向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供有关单位出具的就业状况证明,报告就业情况。

(三)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每月参加户籍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组织的8-12小时公益性劳动,不得由其他人员代替。

未主动报告家庭收入变化等情况的,暂停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无正当理由3次拒绝参加公益性劳动的,取消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对拒绝参加公益性劳动的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以资代劳。

第二十七条 从事城市低保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见的,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见的;

(二)贪污、挪用、扣压、克扣、拖欠城市低保款物的;

(三)未按规定审批程序办理城市低保的;

(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影响城市低保工作正常进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

(六)向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员收取以资代劳费用的。

第二十八条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骗取或者冒领的城市低保款物;情节恶劣的,处以骗取或者冒领城市低保款物总值金额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一)采取虚报、隐瞒家庭实际收入或者开具虚假证明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或者委托管理组织,继续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

第二十九条 干扰、破坏城市低保工作秩序,威胁、辱骂、殴打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人员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城市居民对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低保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成员的各类收入的计算标准、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等规定,由市民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6

摘 要 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对覆盖江西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先导和基础性意义。十七大提出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作为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低保体系的建设成为我党的施政纲领,这表明了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江西城乡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从两城乡低保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来分析江西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城乡低保制度 一体化 可行性

一、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必然性

1.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是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去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是江西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2.城乡低保一体化对江西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首先,城乡低保一体化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理念。公平、平等是建设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既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构建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基本原則,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以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的制度发展的成果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的,最终实现江西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其次,城乡低保一体化是着力保障民生、构建和谐江西的关键一环。

扎实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推动江西城乡低保制度的发展,截至2010年7月,江西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8210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7035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9752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2523户,基本覆盖江西城乡居民。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稳定江西的关键环节,目前江西城乡低保在城乡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江西城乡经济,特别是以县域这个环节来看,江西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缓解城乡社会矛盾和对立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省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江西省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的成就为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江西省已有城乡低保制度虽然不够完善,但是制度建设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江西省城市低保制度,初建于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南昌、新余开展试点,2000年在全省基本建立,我省农村低保制度是在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将全省100万农村特困群众纳入了救助范围。2008年江西农村低保在全省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经过十四年的努力,江西省城乡低保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科学的低保标准确定、调整方法,并在实践和实施过程中制定了符合我省省情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求的低保标准;形成了由省财政、市县财政参与的完善的城乡低保资金供给制度,建立了较完善的工作程序和筛选真正需要低保的城乡低保对象的甄别方法。并成功实施了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因此,我省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低保管理机制,建立了以乡镇为基础的完善的低保工作机构,有一支政治素养较高的低保工作队伍。总而言之,江西省城乡低保制度在为江西的和谐社会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为维护江西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存在着某些相似和相通的地方。由于我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初期是以农补工的较为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导致我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也直接滞后了农村低保工作的开展,也直接滞后了本该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和城市形成了二元结构的程序低保制度的格局。虽然农村和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并不是两个领域的低保制度建设没有相通之处。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内容、程序、原则等都有相通之处。比如城乡低保制度建设需要遵循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城乡低保对象都必须通过个人申请审核批准和动态管理,低保水平还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等因素。所以,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也是融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通之处,化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为一体,实现制度建设过程中城乡低保标准,低保程序,低保机构等相关因素的高度整合。

三、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提供较好的经济后盾

在城乡低保建立之初,由于低保制度受制于城乡二元体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严重制约了城乡低保建设的发展,国家及省级的财政实力也作茧自缚,自1999年以来,我省向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是低保制度的建设大部分还是依赖地方财政,各个地市的财政良莠不齐,不同地区的财力导致了城乡低保千差万别,我省南昌、新余、九江的城乡低保发展较好,但是在一些贫困县,革命老区的城乡低保就较为落后,近几年来,江西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省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的支持力度,2009年,中央和省级共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2.5亿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19.76亿元,比2008年增加2.63亿元,增长15.3%。农村低保资金14.21亿元,比2008年增加4.86亿元,增长52%。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5):16-1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7

一、黑龙江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黑龙江省贫困人口比重大, 全省有5个地市、50个县 (市) 靠中央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过日子。2007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88.3万人, 占全省农村人口4.56%, 这一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5个百分点。此外, 黑龙江省还有150万接近农村低保边缘的贫困人口, 占全省农村人口7.75%,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3个百分点, 这部分人一旦因灾因病就要进入低保, 也将大幅增加低保人数。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一直在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并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农民纯收入的比值却由2006年的1:5.20上升到2008年的1:5.40。这表明贫困农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农村贫困人口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黑龙江省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缓慢, 缺乏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能力。统计数据显示, 黑龙江省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676.8元增加到2007年的1 009.5元, 年均增长5.9%, 分别低于中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增速3.8、3.8、4和4个百分点, 而且农村贫困人口与其他居民的收入差距显著, 农村贫困人口的增收非常缓慢, 他们主要集中在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中, 鳏寡孤老病残和智残者占有很大比例, 对这部分人沿用开发性扶贫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 黑龙江省继续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状况

黑龙江省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为契机, 2004年在双城市、兰西县、富锦市、讷河市4个市 (县) 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2006年11月, 黑龙江省在吸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并于2006年12月全面完成建制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制定了农村低保制度操作规范。黑龙江省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规定和操作运行规程, 对低保范围、低保对象确定、农村家庭收入核定、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批程序、补差资金的计算及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与发放都做了政策规定。2006年11月, 黑龙江省以黑政办发[2006]69号文件, 印发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为农村低保制度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2.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试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 保障标准在不断提高, 以适应实际经济情况的变化。2004年5月, 黑龙江省在4个试点县 (市) 的农村低保标准为627元, 2005年标准调整为637元, 年人均补差额原则上不低于230元。2007年底, 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800元, 年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400元。从2008年7月1日期, 农村低保标准又由年人均800元提高到900元, 财政补助水平由年人均400元提高到624元。

3.覆盖范围逐步扩大。2004年5月, 黑龙江省在4个试点县 (市) 的保障人数达到9.7万人, 2006年年末黑龙江省已有73.9万农村贫困居民享受低保待遇, 2007年享受低保待遇的农村居民进一步扩大到88.9万名, 2008年末已有91.68万农村居民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三、基于制度效率的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黑龙江省虽然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衷和其实际运行等方面看,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的范围。综合有关方面的资料,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其毕竟刚刚试行两年, 处于起步阶段, 这项制度与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绝对量上看,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稳中有降, 2007年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44.3万人, 基本达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仍在上升, 这充分表明了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刚处于起步阶段。从相对量上看, 黑龙江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率为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仅为5%,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比例比城镇低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虽然在绝对量上有增加, 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仍低于城镇水平。

2.保障标准偏低, 低保标准低于国际一般标准。国际社会将日生活不足0.5美元的人群定义为极端贫困, 0.5-0.75美元之间的人群为中度贫困, 0.75-1美元之间的为轻微贫困。按照这个标准确定的贫困线应该是人民币1 500元/年左右。黑龙江省现行标准为人民币900元/年, 低于国际标准。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 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确定的标准也过低。例如, 2005年上海市将其农村低保标准统一确定为2 340元/年, 浙江、江苏等省的低保标准为1200元/年以上, 福建的标准也是1 000元/年。黑龙江省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低于城市标准, 哈尔滨市调查表明, 所调查的区、县 (市) 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高的大致每人每年1 000元左右, 低的不过600多元。

3.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黑龙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缺乏针对性, 无法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第一, 发放时间未考虑到农民收入的季节特性。农民收入多以“季” (产品收获季节) 为收入的时间周期单位, 不同于城市居民以月工资为收入的时间周期单位, 又因产业结构的不同与种植作物的不同 (如种菜与种粮) , 农民投入与收入的时间各异。黑龙江省农业一般是一年一熟, 农民春天播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夏天植物生长期长成为收入的真空期, 秋天和冬天由于粮食出售, 会有一定的富余。因此, 对最低生活保障金最迫切需要的是春天和夏天, 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 但实际工作中却未能考虑到上述的特点。第二, 保障标准未考虑到黑龙江省地理特性。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 一年中严寒的时间大约有6个月左右, 需要取暖和御寒的费用较多, 必要的生活开销较大, 这样生活费用必然要高于其他省市, 黑龙江省按照全国绝对贫困线800元/年来确定的保障标准, 难以满足保障对象的生活需要。

4.返贫现象时有发生。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未能突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 农村居民返贫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返贫的主要原因有遭受自然灾害、患重大疾病、发生意外事故或者无钱供子女上大学等。目前,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具雏形, 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仍有提高的可能和必要。

四、黑龙江省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阻力

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 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效率。

1.资金筹集压力比较大,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第一, 政府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严重不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按照分级负责、多方筹措的原则,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中央和省里给予适当补助。从黑龙江情况看, 中央、省级财政下拨的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比例平均达到78.5%, 市县平均匹配资金比例21.5%。但需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也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全省国家级贫困县及省级贫困县有21个, 省级财政给予85%补助资金, 县市财政匹配15%资金。这些贫困县属于“吃饭型财政”, 要拿出15%农村低保匹配资金也是勉为其难;如果将这笔资金匹配到位, 其他支出将出现硬性缺口, 一些贫困县市显得无能为力。资金不到位致使一些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无法进入低保范围。第二, 维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的支出压力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建立指数化调整机制, 保障公民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提高。因此, 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的逐步扩大, 物价水平的上升, 低保标准必须提高, 各级财政必然要面临筹集资金的困境。

2.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没有体系化。第一, 低保制度本身未形成体系化, 没有把低保制度真正作为一项制度而进行规范并且稳定下来。从法律层面来看, 中央一直没有正式的法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进行法律规定, 而是作为一种地方政府行为, 由地方政府自行裁决。迄今为止, 黑龙江省的农村低保制度还是以条例的形式出台的暂行办法。第二, 资金投入非制度化。与城市低保制度的巨大投入相比, 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严重缺位, 中央财政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没有专项资金投入, 各地实际采取的都是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共同负担的方法。由于缺乏明确而又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投入随意性较大, 制约了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进行。第三, 与其它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协调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整体, 其中各项制度功能各异, 需相互配合, 包括社会救济制度, 农村养老制度, 农村保险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助学制度。由于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的建立、实施、力度不同, 造成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很难衔接。一些农民因病致贫被列入保障对象, 一些农村老人由于没有养老依靠而被列入。如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能够在农村有效实施, 那么这些对象就可以得到解决, 从而腾出相应的资金来保障其他需要保障的农民, 扩大保障有效范围。

3.组织存在不足。目前,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工作的任务繁重、管理力量不协调, 影响了农村低保质量。第一, 基层工作机构的设置不到位。目前, 黑龙江省农村的低保工作一直由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和县 (市) 民政局社救科负责, 而社救科担负着各县 (市) 救灾救济、城乡扶贫、五保户供养、敬老院建设、救灾捐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 内容复杂, 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查核实, 不能对基层工作做到有效管理。第二, 工作人员负担重, 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农村低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 量大、面广、程序杂。对低保对象进行年度审核、动态管理, 测算收入、复核、审批等繁重的工作主要由从事救灾救济工作的人员承担和介入, 再加上城市低保、济困捐赠、农村五保供养等项工作以及将要推行的农村医疗救助、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 各地工作人员不堪重负。黑龙江省对业务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培训不够重视, 县级民政机构除了在农低保建立之初组织了一次短暂的培训之外, 一直再未组织学习。农村低保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农村社会救助, 从事该项政策的执行者只有不断学习制度精神, 准确理解和把握制度精粹, 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农村低保工作, 才能提高办事效率、高效快速地为农低保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第三, 工作经费不足经常挤占正常受助人员所应得到的资源。由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65个县市, 有5个地市和50个县市靠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过日子, 自有财力低, 财政增长无后劲, 没有能力安排低保工作经费, 只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省补助低保资金中挤占一些。同时, 农村低保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动态管理, 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培训, 印刷必需的表、册、薄、卡、低保档案袋等, 入户调查核查等都需要专门的工作经费。但是, 相当部分县 (市) 未拨补专项工作经费, 有的县 (市) 拨补的经费不足, 限制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扎实开展。

五、黑龙江省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1.调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必须符合黑龙江省的特殊省情, 要随时对保障标准进行指数化调整。因此, 应该以全国为单位测算全国的农村低保平均标准, 乘以省市的平衡系数, 再考虑适当的调整数, 最后所得即为黑龙江省的低保标准。用公式表示为:

省市农村低保标准= (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省市平衡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调整数,

其中, 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 根据满足全国农村居民最基本的食物消费支出标准除以适当的恩格尔系数 (满足生存) 得出。省市平衡系数为各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全国平均数据的比值, 具体测算公式为:省市平衡系数undefined。

调整数由各省市综合考虑本地区农村居民经济情况、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得出, 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原则上不应超过最终标准的1/5。根据黑龙江省现状, 假设取70%①作为满足生存的恩格尔系数, 取每天满足生存的食物支出2元, 则每年为730元。另外,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资料, 2007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132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117元,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140.4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223.85元,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8%。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 得:

黑龙江省平衡系数undefined;

可以求得黑龙江省农村低保标准undefined调整数=1 073.2元。

通过计算, 黑龙江省现阶段农村低保标准约为1 073.2元/人·年, 调整数应根据本地区和当年经济发展情况具体确定。对贫困人口进行救助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 但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把低保标准定的过高, 低保制度的实施就会出现停滞或倒退情况。按照粗口径统计, 如果按照1 073.2元/人·年的标准进行, 把黑龙江省需要低保救助的农村人口分为了4个档次, 初步统计可以覆盖241.68万人, 需要财政支出74 662.176万元, 大约相当于2008年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的0.435%。而且特别需要说明, 这是按照全额补助的标准计算的, 实际数额要小于这个数字。因此, 把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定为1 073.2元/人·年, 黑龙江省财政完全可以承担, 而且这还不包括可以申请的中央政府补贴。

2.调整资金分担模式。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 应该由财政提供完全的资金支持。因此,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应当全部来自财政资金, 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再分配, 决不能向农民个人伸手, 省及以上财政资金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主要来源。第一, 建议将目前的筹资方式修改为省、市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在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 政府有多级组织, 不同层级的政府承担的部分和比例可以有所不同。大致说来, 农村低保资金的筹措应以省以上财政投入为主, 市财政投入为辅, 省以上财政投入以不低于资金总量的70%为宜。第二, 要积极采取措施, 争取中央的财政或政策支持。考虑到黑龙江省贫困县、贫困乡比较多, 基层财政支出困难, 因此要加大中央及省市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财政支付力度, 拓展低保金筹资渠道。第三, 适当降低贫困县 (市) 的资金匹配标准。黑龙江省的农村贫困人口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地区、佳木斯地区和绥化地区, 3个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总计约158.68万人, 占总贫困人口的67.5%。在这些地区, 贫困人口又集中在贫困县, 贫困县自身的财政弱势导致无法承担低保的资金匹配。2003年, 14个国定贫困县只有杜蒙县是财政盈余县, 其他各县全部是财政赤字县, 2004年, 14个贫困线全部是财政赤字县, 到了2006年, 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仍都为财政赤字县,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都位于全省的后列。因资金短缺, 根本不具备低保资金的匹配能力。因此, 为提高保障农村低保的制度效率, 应适当降低甚至取消贫困县 (市) 的资金匹配标准。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救助制度有机结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只从这一制度本身着眼还不够, 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救助制度有机结合。一是灾民补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救灾工作中的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和重建家园以及紧急生活救助是不可能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替代的。保留灾民补助的紧急救助部分, 一般性生活救助应该纳入低保项目。二是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扶贫开发制度旨在恢复救助对象的自救能力, 是“造血”, 即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发展生产, 促进其自食其力, 有效地提高保障对象自助、自救的能力, 实现脱贫致富。三是临时救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 低保边缘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在短期内甚至可能还不如领有低保金和享有政策优惠的低保对象。同时, 也有部分低保家庭, 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其基本生活暂时困难加大。因此, 使社会救助有效延伸覆盖低保边缘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众, 通过经常性救助与临时性救助、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以及配套优惠政策有机结合, 推进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完善, 落实好“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

4.调整组织体系。

具备必要的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 基层才能较好地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因此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制之初, 就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体系建设:一是督促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专门的低保管理机构, 不分城市和农村, 两项业务归口, 统一管理;二是合理安排低保工作人员, 适当增加低保工作人员;三是注重农村低保制度人才的培养, 针对低保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并保证农村低保制度人才培养的连续性、长期性;四是保证工作经费, 初步判断, 农村低保工作经费按农村低保资金总量的3%-5%比例列入预算安排, 并形成政府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周玉丰, 蔡天新, 乔佳.关于完善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查研究[J].三农与林业法律视角, 2007 (5) :43-45.

[2]关立新.释放制度能量: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J].学术交流, 2009 (1) :70-7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8

关键词:城乡居民低保,档案管理,存在问题,措施与对策

一、当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低保档案是社保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过程中, 直接形成的具有调查考究价值的各种文字、声像、数码、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然而, 当前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水平普遍较低, 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不规范

当前城乡居民低保和医疗救助档案管理随意性较大, 未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要求建档归集, 申请审批表、申请书、家庭成员户口簿、身份证、结 (离) 婚证复印件, 入户调查表、变更表等要件资料不齐全, 有的只是按居委会或居民小区笼统建档, 未达到一户一档, 管理缺乏规范。管理类城市低保档案也未按要求建立健全各类保障对象花名册、民主评议资料、公示资料, 会议记录本, 不能准确反映日常管理工作。

(二) 未对城市低保档案进行动态和分类管理

目前一些社保单位, 尤其是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社区对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比较粗放, 尚未对城市低保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低保对象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随时都在变化, 然而, 一些单位没有将这些变化适时补充到城市低保档案资料中, 不便于对基本户档案进行查阅, 给城市低保的复核确定、调整或停止低保执行造成困难, 城市低保档案的延续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大打折扣。

(三)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好坏, 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目前, 一些社保单位的城市低保档案尚处在只是有人管的状态, 管理人员大都由社保人员兼任, 并非档案管理科班出身, 甚至都没有参加过档案方面的培训, 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流程生疏, 甚至一点都不懂, 更谈不上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利用了。如此, 很难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

(四) 城市低保档案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但一些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迫切性的认识不足, 导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城市低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尤其在软件开发方面不能及时跟进。档案检索效率也不高。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和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专业素质偏低, 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单位还在手工检索, 严重影响城市低保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

二、加强城乡居民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为了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档案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及民政部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 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 规范城市低保档案管理, 做到一户一档

城市低保业务档案是城市低保对象申请办理、管理部门审查审核、城市低保资金领取发放、动态管理的重要资料, 必须按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 进行认真、妥善的保管。一是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档案, 实行一户一档, 统一编号管理。规范低保、五保和优抚对象的所有文件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申请书、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城市低保对象申报审批表、调查材料、社区居委会调查材料、居民户口簿、身份证、下岗证复印件及城市低保管理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如下岗证、就业状况证明、学生证、残疾证、劳动能力状况证明、养老保险证明、失业状况证明、有关裁决判决材料等) 一律按规定归档。二是城市低保纸质、电子档案同时归档, 一并管理, 切实做到档案收集齐全, 分类科学、编目规范。

(二) 实行动态和分类管理

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和成员就业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这些发生变化的情况, 需要对城市低保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补充。也就是说, 一个低保户只要存在, 其档案材料需要不断利用, 并不断形成新档案材料。以为查考利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此外, 明确管理职责, 认真履行谁管理谁负责, 对城市低保档案要根据审批类和日常管理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低保档案一般由县级民政部门、街道 (镇) 、居委会三级进行管理。低保户个人材料应放在街道这一级管理, 其它由居委会收集整理, 使用硬质档案盒由县级民政部门集中存放管理。

(三) 提高城市低保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加强现有城市低保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当前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社会保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将逐步加大。城市低保档案人员应与时俱进, 加强专业学习, 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充分运用档案学科前沿理论、技术, 正确指导并不断改进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同时, 主管单位要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有专业知识, 有业务能力和具备现代信息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及时充实到档案队伍。

(四) 加快实现城市低保档案电子化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化办公,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完善城市低保档案电子文件管理制度, 努力实现低保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将所有城市低保档案资料, 逐一录入电脑, 做到每户低保对象档案的文本信息与电子信息一致, 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纸质与电子档案相融的管理模式;与财政、劳动社保、公安等有关方面的数据对接, 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艳春.谈城市低保档案管理保护工作[J].山西档案, 2009增刊.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城镇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如何规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低保标准的理论研究方面, 童星和刘松涛利用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职工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分析影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因素。 吴碧英使用36 个城市截面数据, 分析了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政府财政收支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影响, 发现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职工平均工资。 曹艳春利用36 城市面板数据, 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职工工资对城市低保标准的影响, 发现影响显著的因素是职工工资。 徐娟娟认为, 城市低保标准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财政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CPI等相关性较弱, 与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人均GDP正相关。 文雯使用31省市面板数据, 分析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当地人均财政收入、CPI、城市化水平、失业率、人口抚养比对城市低保标准的影响。 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城市化率显著影响低保标准。葛淑敏考虑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因素, 认为低保标准的高低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潘敏、王磊用因子分析法, 对全国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相互适应, 二者并非正相关关系, 是多样化关系。李春根、 夏珺运用统计软件对31 个省市城市低保标准的地区差异作了聚类分析。

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文首先讨论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 以安徽省为例, 探寻影响城市低保标准的经济因素, 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分析影响城市低保标准的经济变量, 以及变量与低保标准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

(一) 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原则

生存权是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之一, 国家和政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低收入人群生存权的实现。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 是指国家对贫困者实行的一种生活费或生活资料的补贴, 这种补贴仅限于满足社会成员最低的生活需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针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一种生活救助制度, 通过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救助金, 保证其生活达到最低水平。 为了实现这种基本生活需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六条规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 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 (燃气) 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这就为制定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保标准提供操作标准和范围。

(二)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纵观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基础组成部分的社会救助制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和原则。 众多已有研究证明,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息息相关, 还应该做到两者的发展相适应、相相协。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较高的社会救助水平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过高或过低的保障标准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高的保障水平会造成贫困陷阱或者工作动力不足等“负激励”, 一些国家高福利、慷慨的救助制度产生贫困陷阱现象———享受社会救助或者失业救助的个人和家庭其收入相当于甚至高于家庭成员工作时的税后工资收入, 过高的救助水平会拖慢经济发展速度。 相反, 过低的标准不利于保障基本生活政策目标的实现。 1997 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就提出了“既保障基本生活, 又有利于克服依赖思想”的原则。

(三) 与政府财政状况相适应原则

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实践证明, 社会救助制度多以政府财政资金负担为主。 在我国,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 并由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管理和资金的发放, 因此科学合理制定保障标准, 必须考虑当地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财政承受能力。中国各地经济、社会、人口状况不同, 财政实力差别较大, 人均财政收支状况是影响保障标准差异的重要原因。对2014 年全国31 省市区城市低保标准和人均财政收入的相关性进行考察, 发现二者高度相关, 相关系数高达0.81。

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定受政治、 经济、社会、人口等众多因素影响。 本文尝试探寻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建立模型, 结合安徽省相关数据, 分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相关经济变量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职工平均工资之间的关系。

(一) 数据来源

用于模型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04~2014 年 《安徽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数据来自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 2014 年安徽城市低保标准来自于民政部网站, 2014 年相关经济数据来自于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省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 实证分析

为定量分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 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解释变量。由于全国大部分城市平均每年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一次, 而且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主要参考上年度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支、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化情况, 所以本文将模型设定为:

其中, dbbz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gd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zsr为人均财政收入, czzc为人均财政支出。 t为年份。 使用安徽省2003—2014 年相关数据和OLS方法对模型 (1) 进行估计, 得到估计系数和方程:

可以发现, R2值和F值均较高, 说明模型解释力度较高。但是对系数检查发现, 模型存在不合理解释, 职工平均工资滞后项的系数为负值, 与预期和相关经济理论不符合。一般地, 保障基本生存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职工工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安徽省相关数据也证明,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关系数为0.9776, 与职工平均工资滞后一期的相关系数为0.9869, 两者呈高度正相关。 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检验, 发现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 经过筛选, 得到如下简单一元回归模型:

模型 (2) 中, 人均财政收入滞后项的系数为正, 符合预期和相关经济理论。 回归系数的t值较大, 即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 系数也显著。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高, 说明人均财政收入变量的变化可以解释低保标准变化的99%以上。 换句话说, 在给定的数据下, 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安徽省人均财政收入关系最为密切。 因此, 在制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时候, 尤其要关注财政收入这一重要指标。 对模型 (2) 进行解释, 如果当年人均财政收入增加100 元, 则下年度城市低保标准增加60 元左右。 这就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科学合理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3 结语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关低收入人群民生, 发挥着维持基本生存、保证社会稳定的作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设定, 不但影响低保对象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也影响进入低保制度的人数规模。 因此科学合理设定符合当地实情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文章通过探讨影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经济变量, 定量化地分析相关经济变量与低保标准的关系, 发现人均财政收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城市低保标准的合理设定提供参考。

摘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 一决定了进入并享受低保制度的对象数量, 二从低保金作为收入来源角度看, 潜在地影响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科学合理地设定城市低保标准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文章使用安徽省数据,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相关经济变量与城市低保标准的数量关系, 发现人均财政收入是影响低保标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财政收入,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童星, 刘松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数理测定方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74-84.

[2]吴碧英.中国36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4) :36-39.

[3]曹艳春.1998-2009年我国36个城市“低保”标准变化及保障力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9, (12) :56-60.

[4]徐娟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数理测定方法[D].天津, 天津财经大学2011.

[5]文雯.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减贫与再分配效应研究[D].天津, 南开大学, 2013.

[6]葛淑敏.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从低保标准视角出发[J].经营管理者, 2015, (1) :9-11.

[7]潘敏, 王磊.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经济适应性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15, (3) :45-4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篇10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2007年8月,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为标志,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建立。

( 一) 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对人的基本生存、生活权利的尊重

生存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也是最基本的民生。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危及生存,总会有一部分人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生活困难,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有助于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

( 二) 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社会公正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二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人人都享有平等的生存权,是维护社会底线公平的制度保障,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具体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 三) 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的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不会自发地为困难群众提供保护。政府有责任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样,可以让竞争中的强者更放心地劳动致富,同时也可以让竞争中的弱者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因此,城乡低保被称为社会最后的安全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同时,低保家庭获得的低保金主要用于维持基本生活。因此,每年数百亿财政投入的低保资金全部转化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消费,转过来拉动基本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和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唐山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成效

唐山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得较早,1996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比全国全面建立的时间提前六年;200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 ,比全国全面建立的时间提前四年。自唐山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受益人数日渐增加。2013年全年唐山共发放低保资金4.2亿元,覆盖11.5万户19.1万人,发挥了稳定家庭、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 一) 低保标准不断提高

纵向来看,城镇居民低保标准自1996年建立至今,已经14次提高标准 , 从1996年的140元 , 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450元,是起步时的2.2倍;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自2003年建立以来,已经7次提高标准,从2003年的8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年2 900元,是起步时的2.6倍;随着标准的提高,低保覆盖面越来越宽,2006年城乡居民享受低保人数为14.1万人,2011年底增加至19.28万人,增加了36.7%,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2012年人数有所减少。2013年低保标准再度提高,随着标准的提高,受益人数也相应增加。具体数据( 见下页表1) 。

( 二) 低保标准省内最高

横向看,比较河北省各市的低保数据,唐山无论是城镇的低保标准还是农村的低保标准,在河北各市中都是最高的,这与唐山在河北经济实力第一还是比较相称的。具体数据( 见表2 [2013]年标准) 。

从上述数据比较看,唐山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比最低的市高了15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1元;农村低保标准比最低的市高出了1 4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73元。而且,与其他市相比,唐山的低保标准已经实现了全市统一,县区之间没有区别,都按照较高的标准发放。而其他各市,不同县区的标准是不同的,经济条件好的县区略高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县区略低一些。表中我们选的数据是最高的,如果将标准更低的县区考虑进去,唐山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得还要多一些。

( 三) 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从2011年1月起,唐山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从10月份开始,由市民政局会同财政等部门,根据当年相关数据测定并提出下一年度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意见, 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以上年度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基数,按照30%~35%的国际通行贫困线比例 ,再参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确定城乡低保标准,具体测算公式为:城乡低保标准 = 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0%~35%)+ 调整数。这样就将城乡低保标准的调整依据、调整周期和增长幅度纳入规范化管理,从机制上确保了低保调标的科学性、公平性。

三、唐山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省外可比城市的差距

2013年,唐山的GDP为6 121.2亿元 ,位居河北第一位 ,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位。进行全国性的比较,我们选定的城市分别是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烟台,江苏苏州、无锡,浙江宁波,都是非省会城市并且在本省经济总量排名位居第一、二位的。从唐山的发展目标来看,我们分析唐山存在的差距,常常以这几个城市作为标杆,进行对标。唐山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这几个城市进行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 一) 保障标准还比较低

尽管唐山和自己比标准在向上提,在省内比保障最高,我们的低保发展成就喜人。但是,放眼全国,同国内几个可比城市进行对比,我们就发现了差距:从绝对值看,唐山的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在这几个城市中是最低的,比最高的苏州低了180元 / 月,农村居民低保水平仅比烟台略高,远远低于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具体数字( 见表3 [2013]年标准) 。

从相对值看,我们比较一下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与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比例。唐山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相当于唐山市最低工资 标准的34%, 苏州为41%, 大连为40.7%, 无锡为40.5%,宁波为40%,青岛为39%,烟台为36%。因此,从相对值看 ,唐山确定 的标准和 这几个城 市比也偏 低 ,还有提升的空间。

( 二) 城乡之间低保标准尚未统一

从这几个 城市看 ,2011年苏州、无 锡成为江 苏首批实现 城乡低保 标准并轨 的城市 ,领先于全 国 ;2012年宁波成为浙江首个全面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 而目前,唐山城乡之间的低保标准差距相对还比较大,城市每人每月达到了450元,农村只有242元,相差208元,城镇几乎 是农村的一 倍 ,这不利于 消除城乡 差别 ,不利于城 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 三) 人员机构不足

低保的审批和发放,要求实现百分之百的入户调查核实,收入核实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人员机构不足是一个现实问题。很多乡镇基层单位,仅设一名民政员,一个人要负责所有的民政局事务,要实现低保户百分之百入户调查是根本不可能的。

四、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升唐山民生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 逐步提高低保保障水平

一是完善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最低工资标准等重要民生指标的联动机制,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城乡低保标准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良性正比增长,让群众不断分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二是可以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困难的特殊人群采取一些补充性的措施,如苏州市曾采用不定期地增发一个月的低保金,提高局部的低保水平;对于那些无固定收入和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重残人员给予特殊的生活补助等;三是引导和提高失业、无业人员就业脱贫。鼓励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积极就业,这是治本的措施。应当使城市低保救助政策和再就业政策的衔接更加合理,推进建立就业与城市低保工作联动机制。

( 二) 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低保一体化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整合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城乡低保标准,逐步实现城乡低保的一体化。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多了一份资金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展示出一种消除城乡壁垒的姿态。可以说,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建设具有先导性意义,也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 三) 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从全国看,目前,福建、湖北、山西、重庆、内蒙、吉林等省市民政部门专门设立了低保管理中心,作为一个下属事业单位,专职负责城乡低保工作,从机构编制、人员及办公设备等方面予以保障。低保管理中心是一个直接服务于民生的部门,尤其是服务于最底层的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有必要加强。同时要加强对低保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优化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素质,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低保政策精神,明确低保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关系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更是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

( 四)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规范城乡低保工作

城市生活与居民健康 篇11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由原始社会赤裸裸地生吃食物到用火烤吃熟食,再到如今用烧、烤、煎、炸、蒸等各式各样的方法制作美食,以及卫生医疗条件等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五十多岁。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之一。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种不知师承何处的“新生病”也接踵而至,给了人类一个措手不及,比如疯牛病,比如SARS,比如禽流感,比如抑郁症,再比如刚刚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那么我们要怀疑,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到了生产力水平高速发展的城市化阶段是否与人类的健康成永恒的正比关系?

相对农村这个社会人群的聚集形式,城市聚集了一大半的社会资金、人才、信息等市场要素,因而城市里的交通设施、医疗卫生条件、生活水平必远优于农村。自然地,人们都有这个观念: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要健康,寿命要长,活得也更幸福。诚然,许多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总的来说,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发病率低,死亡率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较好。2007年11月17日《新京报》的一则报道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北京论坛公共卫生分论坛上学者提供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年来,由于医疗服务保障的城乡差异,中国大城市的人均寿命比农村高了12年。

但根据大多数社会卫生学家的看法,健康是人的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是指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生理健康。比起生理上的毫发未伤,笔者认为幸福感与健康的概念更贴近。那么城市居民的幸福度与城市生活水平成永恒正相关吗?未必!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成都,论经济发展水平,它没有上海高;论医疗社保,它也没有北京的健全,而全国各地的市民给成都投票时却极高地评价了成都人情味最浓厚、最有娱乐幸福感、生活节奏最满意,成都人喜欢把幸福与别人分享。再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中提出的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是:个人生活的应急反应、人口压力、社会变化、地理和社会变迁、家庭性质的变化、老年人的孤独、社会文化差异。下面就谈谈对城市居民健康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1、工作压力大。德国学者齐美尔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城市生活,认为城市生活“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刺激强烈。”资源聚集的城市给了人们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比较高,极其渴望理想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于是就产生了较高的个人要求与现实的可能性难于一致的问题。而且现今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工作压力更是有增无减,绝大多数工作者处于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2、交流贫乏。德国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说,城市社会是法理社会,人与人是机械组合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城市中互相隔离的生活居住环境不仅隔断了邻里之间的人情,甚至发展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而我们知道,一旦人缺乏交流,苦闷不能及时外排,便会很容易积郁成疾。

3、脑力劳动比重大。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智力型、创新型的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快速发展起来,肌肉活动不足、神经心理紧张的操作工种(如脑力劳动)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这又促进了操作人员心血管和神经心理疾病的增加。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说,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国家体改委的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内,共有135名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逝世,平均年龄仅有53.3岁。

4、家庭模式的变化。目前城市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已被小家庭所取代,三代人的家庭日趋解体,子女们自立门户,忙于生计;老人不再有儿孙绕膝,往往守着“空巢”,备感孤独。

5、环境污染。这是现今城市的一大弊端。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业企业多,往往存在生存空间小、交通拥堵、大气、噪声、水体污染等状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比如1949年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全是由环境受到污染引起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甚至像旅游型的城市现在也在经济与生态之间艰难抉择。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城市里危害居民健康的潜在因素比比皆是,城市居民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加之运动量少、交际时难免的应酬等,城市居民更容易得病,生理的、心理的、心理导致生理的。据悉,城市病集中体现的是慢性病(占70%)与抑郁症等亚健康状态,而且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明显上升,比如说像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特别是肺癌、已经逐步成为癌症的第一位。

另外,虽然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乃至精神文明,特别是人对人的同情心、感动心,却在走下坡路,不论是不是因为被迫和无奈,却很令人寒心。比如,因为所谓的前车之鉴,当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人们往往不愿甚至不敢前去扶起,担心被老人反咬一口说是他推倒的。邻里之间就更没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密感了。“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城市的悲哀,更是人类的一大悲哀。

所以,与其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人情冷漠的城市里,不如返璞归真,寻得一方净土。由此在某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对“城市化”“吐故纳新”的“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的一个阶段,人们迁移到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郊区,使城市规模逐渐缩小,也使城市和郊区之间在生产和消费上趋于平衡。但我们中国还没发展到那么高的经济阶段,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卫生学家也不认为城市发展对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与当今社会学家的观念不谋而合,这些潜在因素都可以通过城市管理得以解决,当然这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虽然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那么高,但良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大降低市民的心理压力。所以如何做好城市的管理工作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不能盲从随风,更不能置之不理。

综上,农村生活物质水平较低,精神上却较放松舒适;而城市的生活水平高,生活压力也大。那么孰优孰劣呢?也许就像哲学所说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过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不可改变的就得去接受,而去努力改变能改变的东西:保护生态环境,学会自我调节压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学习进步,关心宽容别人,政府部门就更不能闲着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居住室内建筑节能下一篇:品牌优势的强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