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居民

2024-08-10

哈尔滨城市居民(共9篇)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1

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

【颁布单位】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 2001.06.0

1【实施日期】 2001.06.01

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本条例所称居民居住环境是指居住小区,居民楼、院等居民居住集中区的环境。

第三条 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区环保部门对辖区内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建设、市政、工商、公安、文化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居民居住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或者控告;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检举或者控告之日起7日内予以处理或者答复。对在保护居民居住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检举或者控告污染居民居住环境行为的有功人员,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居民居住环境污染,使城市发展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环境功能区标准。市、区人民政府对不适合在居民居住区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划逐步迁出。

第七条 在居民居住区内开办产生烟尘、有害气体、污水、噪声、振动等污染的饮食、洗浴、娱乐、修理、加工、印刷等生产经营项目的,应当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对侵害周围居民生活环境而又没有切实措施消除污染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条 居民居住区内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设施应当经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需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应当事先向环保部门申报;

环保部门接到申报后应当到现场核查,15日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九条 向居民居住区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当到环保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排污登记实行免费年审制度,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年审手续。

第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在居民居住区内推广清洁能源和洁净煤技术产品的使用,逐步控制原煤散烧。在市人民政府规定期限内,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

第十一条 在居民居住区,应当逐步发展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已建的应当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造入网,或者使用清洁能源。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以外,新建居住小区或者其他建筑供热锅炉,应当使用清洁能源或者 洁净煤技术产品。

第十二条 居民居住区内的锅炉及其配套除尘器的更新应当经环保部门对锅炉除尘方式及除尘效率审查批准后,方可到有关部门办理其他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居民居住区内的锅炉及其除尘设施应当及时维修,除尘器应当配备密闭收灰装置,及时除灰,保证正常有效运行。锅炉司炉人员应当经过环保知识培训,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第十四条 在居民居住区内的饮食服务业应当设置处置油烟、异味的装置或者设施,并通过专用烟道排放,其高度、位置和所排放的浓度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应当安装隔油池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使排放的污水达到城市排污管网进水标准;其产生的残渣、废物不得排入下水管道。

第十五条 在居民居住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随意排放或者利用居民楼内烟道排放饮食服务业等经营活动产生的油烟、异味;

(二)开办产生恶臭、异味或者有毒有害物质的修理业、加工业、喷漆业、电镀业及化工、农药业;

(三)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异味气体的物质;

(四)分装、存放、销售产生有毒、有害、异味气体的物质;

(五)露天烧烤食品。

修缮工程需要熬制沥青的,应当经环保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封闭、遮挡、喷淋等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扬尘对居民居住环境的污染。

第十七条 在居民居住区禁止设立、开办下列产生噪声、振动污染的经营项目:

(一)在居民楼内开办机动车修配厂、印刷厂;

(二)开办露天加工场点;

(三)设立露天营业性机动车停车场、空车配货场点;

(四)在居民楼内开办歌舞厅、迪斯科舞厅等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

已经设立、开办的,应当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

在居民居住区内设置的锅炉房、水泵房,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隔声措施。

第十八条 在居民居住区内22时至次日6时,下列活动不得产生环境噪声污染:

(一)文化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的经营活动;

(二)房屋装修,使用音响、乐器或者其他室内娱乐活动;

(三)露天娱乐活动;

(四)工程施工(抢险、抢修或者因工艺上的特殊要求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第十九条 设在居民居住区的营运车辆调度室、站点,使用电铃和广播器材调度车辆、报站,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学校使用广播器材,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附近居民。禁止在室外使用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二十条 经过居民居住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应当采取有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一条 穿越居民居住区的铁路,因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二十二条 不得在居住小区,居民楼、院内开办污染环境的废品收购站及进行污染环境的废品贮存、处置活动。

第二十三条 在居民区内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应当采取防尘措施,并及时清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在居民居住区内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或者废机油、废油脂。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拒不补办的,处以5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拆除或者闲置使用除尘、消音、净化等环保设施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修复,重新安装使用,并可以处以拆除或者闲置期间运行费用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未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或者年审手续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市人民政府规定期限届满后继续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一)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新建燃煤锅炉或者已建的燃煤锅炉逾期未进行改造入网;

(二)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以外,新建居住小区或者其他建筑未使用清洁能源或者洁净煤技术产品。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 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一)司炉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二)随意排放或者利用居民楼内烟道排放饮食服务业等经营活动产生的油烟、异味;

(三)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异味气体物质;

(四)分装、存放、销售产生有毒、有害、异味气体物质;

(五)露天烧烤食品;

(六)锅炉房、水泵房未采取隔声措施;

(七)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或者废机油、废油脂。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搬迁;环保部门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一)开办产生恶臭、异味或者有毒、有害物质的修理业、加工业、喷漆业、电镀业及化工、农

药业;

(二)开办产生噪声、振动污染的机动车辆修配厂、印刷厂;

(三)开办产生噪声、振动污染的露天加工场点;

(四)设立露天营业性机动车停车场、空车配货场点;

(五)开办产生噪声、振动污染的歌舞厅、迪斯科舞厅等娱乐场所。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一)22时至次日6时文化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的经营活动超出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超出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三)在居住小区,居民楼、院开办污染环境的废品收购站及进行污染环境的废品贮存、处置活动。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300元以下罚款:

(一)22时至次日6时进行房屋装修,使用音响、乐器或者其他室内娱乐活动超出规定的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二)22时至次日6时举行的露天娱乐活动超出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居民居住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环保部门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和国家、省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环保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听证。

第三十六条 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滥施处罚。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八条 居民居住区生活垃圾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2

(1) 城市居民获得非典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与人交谈、电视和会议传达, 而作为更快捷的渠道, 网络和手机短信还没有被广泛应用。电视是城市居民认为更及时, 信息量最大、最信任的渠道, 而网络则被认为不够可信。与其他获得信息渠道相比, 电视和报纸这些传统方式更容易被接受, 网络和手机短信尽管更快捷, 但其接受程度和信任程度并不高, 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应该更加注意加强这方面建设, 在信息传播时, 加大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量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居民这个群体更接受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内容

(2) 城市居民认为应该为妇女、儿童、老人和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同时政府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更及时的报告最新疫情数据、所在地区疫情信息和预防知识措施这些大众最关心的信息。城市居民认为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妇女、儿童、老人和在校学生因为其自身特点, 需要提供给他们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应该更加注意加强这类专门信息的发布。与此同时,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该更及时的报告最新疫情数据、所在地区疫情信息和预防知识措施这些信息, 以便大众早做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既能防患于未然, 也能更好的应对。

(3) 城市居民对所获SARS信息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和加强。

经过了非典这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城市居民对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提供的S A R S信息总体满意程度还是很高的。今后, 要继续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的力度, 在演练中对预案进行评估, 发现并解决问题, 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检验和完善预案的同时提高应急管理、协调和现场处置能力, 明确分工与职责, 做到“定人、定岗位、定任务、定职责”, 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每一个参与应急处理的人员到岗后, 无需指导即可开展工作, 随时都能拿得出, 打的赢。为了切实改善这种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

(1) 作为更快捷的方式, 网络和手机短信等高科技信息渠道还需要多加应用。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应该更加注意加强网络和手机短信方面的信息建设, 在信息传播时, 要注意加大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量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居民这个群体更接受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内容, 同时保证获得足够的信任。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 接触网络和手机短信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只是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提供的信息量不够, 而且也做不到权威准确, 久而久之, 城市居民对网络和手机短信传播的内容的信任度降低, 只有加大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量和透明度, 才能重新让城市居民更接受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信息内容, 也加大这方面的利用率。

(2) 电视作为城市居民获得非典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也是最易接受的方式, 应加大权威、准确信息的发布量。在众多电视宣传节目中, 专家访谈是最为被城市居民接受的, 也就是说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众媒体和卫生部门应多请专家做一些专题节目, 让城市居民得到权威、准确的信息, 也便于大家更好的应对。

(3) 政府应该为妇女、儿童、老人和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更及时的报告最新疫情数据、所在地区疫情信息和预防知识, 这些是城市居民最关心的信息。

(4) 城市居民对所获SARS信息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和加强, 比如应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 同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相关方面信息。

在经历过前后2次抗击非典的战役后, 尤其是在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之后, 相比于第1次的“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而言, 第2次我们的卫生系统应对非典的显得从容得多,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我们在第一次防非典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机制。我们应加大立法的力度和深度, 更好的帮助大家面对, 以装备信息网络为框架,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科学管理为手段, 以健全应急机构和队伍为主体, 加强责任管理, 以三个网络构建整体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参考文献

[1]曹丽萍.从“非典”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7.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3

摘 要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满意度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改善和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访谈与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哈尔滨市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居民以老年人、经济收入低、文化层次低的为主;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就医可及性、等候时间满意度较高,对医疗设备和药品价格满意度较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与满意度评价有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满意度评价越低。结论: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比较好,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但是,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市、区(市)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建设与内涵建设,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利用 满意度 哈尔滨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90

为了解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现状与满意度评价,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改善和发展提出建议,市卫生局于2007年10月对全市7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对象进行了现场访谈与现场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全市7个区每个区分别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站,中心或站不足的区则抽取站或中心作为补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分别抽取30名和20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为调查对象,如果是儿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可调查其陪护人。

调查方法:①调查内容: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费用支付方式、年平均利用频次、发病时对医疗机构类型的选择;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候时间、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医疗设备、医患沟通、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的满意度评价。②调查方法:采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门口拦截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访谈与现场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74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60份,有效率为89.19%。

调查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软件输入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一般人口学特征:①性别及年龄分布:在66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91%,女性占54.09%,接近人群总体的正常水平。调查对象覆盖了1~85岁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其中40~59岁的居多,占41.82%,40岁以上的占66.82%;②文化程度分布: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居多,占79.55%,其中,文盲占5.45%;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20.45%。③家庭月收入分布:不足1000元的居多,占58.94%;4000元以上的较少,占2.58%;2000元以下的占89.09%。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①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此次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目的以看病为主,占64.24%,其次是咨询12.88%;而预防保健、体检与康复都比较少。②近1年内利用服务频次:利用1~2次居多,分别占23.79%和23.64%;利用6次及以上的占16.21%,其中50岁以上的有73例(66.97%)。③利用费用支付方式: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自费的居多,分别占41.21%和35.45%;即有2/5的城镇职工享受到了医疗保险政策的照顾,1/3的城市居民仍然是自己承但全部医疗费用。④城市居民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居民生病后,自感病轻时选择最多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56.82%;当病较重时居民选择了省、市级医院,分别占40.91%和36.06%。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①满意度:将非常满意+满意相加后,满意度较高的依次是服务态度(89.09%)、医患沟通(88.79%)、就医可及性(86.81%)、等候时间(83.94%);满意度比较低的是就医环境(79.84%)和服务价格(75.91%);满意度最低的是医疗设备(62.87%)和药品价格(54.24%)。②文化程度与满意度评价的相关分析:文化程度和评价指标中的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医患沟通、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分别成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对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医患沟通、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的满意度越低。

讨论与展望

家庭经济收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中老年人是我们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由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发病增加,因文化层次低、收入少而选择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为弱势群体、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特征[1-3]。在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我们将进一步注意研究弱势群体、低收入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可及性较高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宣传完善服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 “六位一体”的服务,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本次调查反映城市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局限于基本医疗服务[4-5],利用率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宣传不到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了解的甚少或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为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减少了医疗卫生保健费用的支出,而忽视自己的健康,尽而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另一方面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沿用办医院的模式以提供基本医疗为主,忽略了其他功能的发挥。我们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借助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社区、走进家庭等方式,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吸引更多、更广泛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

改善服务环境、更新医疗设备、降低药品价格,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方便、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热情、医患关系协调、手续简便、病人等候时间短,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服务很认可[4],这反映哈尔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2010年,哈尔滨市将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筹资通畅、运行科学、人才稳定、功能良好、群众广泛利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所有城区居民从住所步行15分钟内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能快捷地与社区家庭医生取得联系,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地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伟明,崔美欣,李梅.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就诊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8,3(11):434-436.

2 王亚东,关静,李静,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就诊患者满意度比较.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050.

3 古力巴哈尔.卡德尔,严非,冯学山,等.西宁、银川两市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607-609.

4 高俊玲,张波.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利用率调查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6,4(5):1-3.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4

三个认定条件缺一不可

《暂行办法》增加低保家庭财产认定条件。《暂行办法》明确,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申请低保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包括现金、存款以及有价证券;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船舶、工程机械、中型及以上农机具;房屋;债权;其他财产。

申报内容:

增加家庭收入和财产申报

《暂行办法》增加“低保家庭收入和财产申报”一项。《办法》明确,申请家庭除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外,还要提交家庭成员及赡抚(扶)养人基本情况、家庭收入及财产情况,承诺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无虚假,由申请人签字确认。对涉及与申请低保待遇相关的家庭及成员的户籍、收入、财产、就业状况以及与家庭成员有赡、抚(扶)养关系人员的收入情况,委托相关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构进行核查。申请家庭在申请低保时,如利用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明等方式未如实提供家庭户籍、收入、财产状况的,经核实后,一年内申请不予受理。

登记要求:

与经办人沾亲单独登记备案

对申请人与低保经办人员(指涉及具体办理低保受理、审核、审批等事项的区、县(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的申请,《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要单独登记备案。对登记备案的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近亲属的申请应全部入户调查。不得将不经调查核实的任何群体或个人直接纳入低保范围。

报告制度:

低保家庭定期报告财产变化

《暂行办法》明确,低保家庭按家庭类别要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家庭人口、收入及财产变化情况。其中,家庭为家庭成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扶)养人或者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扶)养能力的A类家庭,每年报告一次,如有变化随时报告;

家庭为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B类家庭,每半年报告一次,如有变化随时报告;家庭为家庭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C类家庭,每季度报告一次,如有变化随时报告。

窗口受理:

乡镇街道设专人受理申请

低保受理由原来的村(社区)受理改为现在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窗口受理。凡认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都有权直接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受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了低保公开受理服务窗口,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接收和受理低保申请。同时,对不能亲自前来申请的家庭,社区服务工作站提供申请代理服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申请家庭做到100%的入户调查。核对机制:

五种情况不能享受低保

《暂行办法》明确,申请低保的家庭,要接受相关部门对其家庭收入和财产的核查。家庭收入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核查共享机制,对申请家庭的养老金领取及缴纳、公积金缴纳、失业金、住房、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车辆、出租车营运等14项内容进行核对。核对家庭拥有的全部货币财产总额人均超过当地20个月低保标准的、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或有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当地住房人均居住面积的、农村居民申请家庭除宅基地住房和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住房外名下有其他商品房的、家庭成员名下有生活用机动车辆(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船舶和中型以上农机具的,不能享受低保待遇。

民主评议:

规范低保程序有效监督

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 哈尔滨居首 篇5

有权威机构就对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进行了评选,排名前10的分别是:1哈尔滨、2南京、3惠州、4杭州、5青岛、6宁波、7烟台、8信阳、9 成都、10济南。

据了解,该榜单数据来源于《GN中国幸福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满足感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经济福利指数在内的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组成。榜单所指的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

延伸阅读:

历届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

:1杭州 2沈阳 3中山4宁波 5青岛 6台州 7珠海 8上海 9北京 10成都

: 杭州 宁波 昆明 天津 唐山 佛山 绍兴 长春 无锡 长沙

:宁波 长春 3南昌 4上饶 5南京 6长沙 7昆明 8杭州 9成都 10西安

:杭州 成都 3枣庄 4昆明 5南京 6长春 7重庆 8广州 9通化 10无锡

:广州 合肥3枣庄4杭州 5上海 6北京 7昆明 8济南 9成都 10长沙

:拉萨、太原、枣庄、天津、长沙、呼和浩特、石家庄、济南、银川、重庆

城市居民低保申请 篇6

城市居民(下岗职工)低保申请书(范文)

城市低保申请书范文:

我叫唐天,家中三口人。现住十堰市路北区钓鱼台南楼#楼#门#室。房屋是1998年住房改革时购买的公有住房。住房面积为46.1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207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1948年生,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长年有病。曾在建筑陶瓷厂上班,于1998年病退。工厂给生活费207元,再无其它收入。

妻子,王慧,1950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儿子,唐明军,1973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我还有一女儿叫唐明凤,1977年生。现已出嫁。住湖北十堰小区x楼x门x室。在十堰第九瓷厂上班,月工资451元。其夫,是同厂的下岗工人。厂子开下岗生活费251元。她有一个女儿,2周。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请求政府根据《十堰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唐天

二○○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以上为城市低保申请书范文,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按着格式写。城镇低保申请书范文

XX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我名XXX、女、今年65岁,家住XX路廉租房,儿子老大XX没有工作,并且多年音信全无,领养一女也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长期在外,很少回家,我现独自生活,众所周知我身体有残疾,身体又长期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前些年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做衣服救济勉强糊口,生活异常艰难。基

朝阳【wlsh0908】整理

本上没有收入,这几年全靠居民队关爱,给我安排低保度日子,可是现在我身体健康情况更下降,眼睛视力也不好了,无法做针线活了,为此,特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再次申请低保。请领导们考虑能不能给我增加一点低保金,我将万分感激。我也想靠自己的双手不给党和政府增加负担,但身体状况、家庭的窘困、生活的艰难。实在是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希望领导们能体察和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电话

2010年月日

城市低保申请书范文

我叫xx,家中x口人。现住十堰市路北区钓鱼台南楼#楼#门#室。房屋是1998年住房改革时购买的公有住房。住房面积为46.1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207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1948年生,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长年有病。曾在建筑陶瓷厂上班,于1998年病退。工厂给生活费207元,再无其它收入。

妻子,王慧,1950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儿子,唐明军,1973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我还有一女儿叫唐明凤,1977年生。现已出嫁。住湖北十堰小区x楼x门x室。在十堰第九瓷厂上班,月工资451元。其夫,是同厂的下岗工人。厂子开下岗生活费251元。她有一个女儿,2周。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请求政府根据《十堰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低保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领导:

我叫***,祁阳县***镇***村第*组人.1932年8月出生,现年75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五册,1950年10月在广州军区46军当兵,52年九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多次著名的大型战役,在一次攻坚战中,被炮火埋在战壕里,死里逃生,大腿光荣负伤,荣立三等功,回国后,又于54年入团,56年2月复员回家,60年代,受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影响因家庭出身原因一直不能解决组织关系,现在不能劳动,年老多病,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直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二00年月

大学生申请低保有章可循

大学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可以申请低保,但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必须符合申请条件,并履行法定的申请审批程序。

比如,要履行张榜公示等有关程序;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的,要先到有关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并由有关部门提供求职登记证明。享受低保待遇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要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低保政策还规定了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各种情形,如符合就业条件无正当理由一年内两次拒绝有关部门介绍就业或技能培训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公益活动的,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等。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死因监测资料积累, 人口资料由哈尔滨市公安局提供。

1.2 统计方法

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进行录入处理, 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 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以1990年中国人口构成进行各种率的标化。

2 结果

2.1 人口基本情况

2.1.1 人口增长动态变化趋势。

1988—2009年哈尔滨市市区全部人口累计67 101 063人, 其中男性33 813 406人, 女性33 287 656人, 人口总数在22年中呈上升趋势, 2009年较1988年增加了28.32%, 平均每年增加2.83%, 性别比例有所下降。男性和女性的年龄均数及中位年龄呈上升趋势, 男性人口的年龄均数由1988年的28.99岁上升至2009年的37.76岁, 中位年龄由23.45岁上升至38.10岁;女性人口的年龄均数由29.34岁上升至39.10岁, 中位年龄由24.54岁上升至39.39岁,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1.2 人口构成动态变化趋势。

从22年总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 0~14岁年龄组占15.38%, 60岁以上年龄组占11.78%, 65岁以上年龄组占7.68%。从年龄构成的变化来看, 0~14岁年龄组所占构成比由前11年的18.44%下降至后11年的12.67%, 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构成比由前11年的9.86%上升至后11年的13.49%, 65岁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构成比由前1l年的5.87%上升至后11年的9.28%。由此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2.2 哈尔滨市市区居民1988—2009年人口死亡特征

2.2.1 不同性别的死亡水平。

(1) 1988—2009年哈尔滨市市区居民死因累计死亡416 115人, 死亡率620.13/10万, 标化死亡率479.62/10万, 共中男性累计死亡238 400人, 死亡率705.05/10万, 标化死亡率522.34/10万;女性死亡177 715人, 死亡率533.88/10万, 标化死亡率435.21/10万, 男性与女性死亡率比为1.3 206。22年间男女粗死亡率在小幅度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男性与女性粗死亡率2009年较1988年分别上升了52.12%和36.86%, 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男性与女性标化死亡率2009年较1988年分别下降了-16.77%和-28.14%。 (2) 不同年龄的死亡水平。根据人口学特征指标的计算方法[3], 将人群划分为0~14岁 (少年儿童组) 、15~64岁 (劳动年龄) 和65~ (非劳动年龄) 3个组。3个组的累计死亡人数分别为191人、3 771人和9 710人, 年均死亡率分别为82.00/10万、302.80/10万和4 878.50/10万。22年间居民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动情况:0~14岁组和65岁~的死亡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15~64岁组的死亡率则无明显趋势性变化。

2.3 死因分析

2.3.1 死因顺位及构成概况。

22年间男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占男性总死亡的91.46%;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占女性总死亡的90.15%。在所有死因中, 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的其他疾病和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外, 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损伤和中毒男女相差最大, 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2.24倍;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 男性为女性的2.23倍;精神病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2.16倍。

2.3.2 不同性别的死因特征。

将死亡资料分成1988—1998年和1999—2009年前后11年进行分析, 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居男女死亡的前3位, 男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位次分别由前11年的第9位和第6位上升至后11年的第6位和第4位, 而男女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死亡位次分别由第6位和第8位下降至第8位和第9位。

2.3.3 不同年龄的死因特征。

0~14岁年龄组前3位死因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15~64岁年龄组前3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肿瘤、损伤和中毒;65岁~年龄组前3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

2.4 期望寿命分析

2.4.1 简略寿命表分析。

1988—2009年哈尔滨市市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4.50岁, 其中男72.15岁, 女77.02岁。从时间变化来看, 22年间全人口和男女性期望寿命均呈现缓慢增高的趋势, 2009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6.04岁, 其中男73.51岁, 女78.73岁, 与1988年比较, 男女分别提高了2.16岁和4.32岁。

2.4.2 死因分析。

1988—2009年22年间对哈尔滨市市区居民寿命影响较大的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 去除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后, 平均期望寿命可提高10.74岁。肿瘤对期望寿命的损耗值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循环系统及损伤和中毒对期望寿命的损耗值呈现下降趋势, 呼吸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的损耗值呈波动状态, 趋势不明显。

3 讨论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大会把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1]。1988—2009年哈尔滨市人口资料显示, 60岁以上年龄组占11.78%, 65岁以上年龄组占7.68%, 男女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4.01岁和35.37岁, 以上指标均符合国际上老年型人口指标范围[4], 表明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由于老年人群是疾病高发人群, 尤其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首要危险因素,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制, 以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5]。从死亡情况来看, 哈尔滨市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22.34/10万和435.21/10万, 男性标化死亡率是女性的1.20倍, 男性损伤和中毒、肿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标化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女性, 提示男性比女性存在更多的健康问题。前5位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占总死亡的68.76%, 是对居民寿命影响最大的2种死因, 去除循环系统死因后, 期望寿命可提高10.74岁, 去除肿瘤死因后, 期望寿命可提高2.93岁。提示哈尔滨市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应以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期望寿命

参考文献

[1]Young T K.Population Health:Concep ts and Method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205.

[2]Basch P F.Textbook of International health[M].2nd,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214.

[3]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08-318.

[4]高尔生, 吴摧春.医学人口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8-65.

哈尔滨城市居民 篇8

关键词:城市形象;市民文明素质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65—02

城市形象建设全方位展示哈尔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建设成果,提升哈尔滨市综合实力、影响力和知名度。哈尔滨市民文明礼仪素质被期待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提高,这对哈尔滨市是一个挑战。城市形象建设与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相得益彰。

一、城市形象建设必须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

1.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形象的决定因素

城市形象建设包括软、硬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是公众感知到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如城市标志、城市环境、道路景观、城市绿化等一系列可以用技术措施加以设施处理的问题。软件建设是指以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和文化识别系统,包括政府行为、市民行为、企业行为、经济行为、城市精神、城市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等。城市形象硬件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市民的参与,软件建设更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只有具备了文明素质的人,才可能主动积极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

2.市民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形象建设的主体是人,不仅要依靠城市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的劳动来完成,同时哈尔滨人独特而优秀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注入城市的各个方面,总和构成城市形象。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市民的形象是整个城市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市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座城市给予外来人的印象如何。市民形象是哈尔滨城市形象的名片,哈尔滨市民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精神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展示者,哈尔滨市民的文明素养是体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影响城市魅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所在。

3.市民的广泛参与是大冬会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优良的城市形象关键在于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城市形象涉及到各个层面的人,由于职业、年龄等构成的不同,其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顺利进行。市民是建设城市形象的主体,只有把建设城市形象的任务落实到全体市民身上,才能真正做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教育、全民提高。

二、哈尔滨市市民素质与城市形象建设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一座城市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等文明素质是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参数。许多调研指出,市民文明素质的“重灾区”表现在公德领域。但公德领域文明素质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市民文明礼仪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到位。《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调查测评分析报告》课题组用科学方法评价市民文明素质,首次对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测评。

1.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现状

按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评价指数由五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根据哈尔滨市社科院《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调查测评分析》课题组研究成果显示,各项按满分100分计算得分情况如下:公共秩序60.1分,公共卫生50.7分,公共观赏64.2分,公共交往 76.6分,公共参与75.5分。加权统计计算得出,哈尔滨市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64.385分。其中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得分较高,公共卫生得分最低。

公共秩序中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得分最低,在考察的21个小项中分数仅高于建筑物无乱贴乱画现象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洁,无污水和垃圾现象。虽然,哈尔滨市每年都通过专项治理,规范行人和机动车行为,但是此类现象仍然是影响哈尔滨形象的顽疾。

市民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公德素质得分最低,同时也最令人担忧。实地踏查公共场所卫生整洁,无污水和垃圾,合格只有37.76%,主要踏查社区、街道、公园、商业区。在考察的21个小项中分数最低。实地踏查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达到50.3%,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两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率达49.7%,实地踏查包括所有此次实地踏查的公共场所。

公共观赏考察的是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有无大声喧哗、嬉闹等不文明现象;基本无手机、BP机的声音,公共场所有无衣着不整之人等现象,主要踏察影剧院、图书馆、会场、超市、银行、营业厅、公交车等,按百分制综合计算69分。

公共交往主要考察公交車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文明行为;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文明行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发生冲突时互相谦让,化解矛盾的文明行为等内容。后两项内容得分不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培养此项文明素质需要加以引导的地方。

公共参与中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得分最低,只有56.6%被访问者参加过所居社区组织的社区活动,低于我们的预期。18.8%被访问者想参加,不知道如何参加,说明我们在社区活动的参与方式上应有所改进,吸引社会成员的参与。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社区承载的社会功能逐渐加大,社会成员的公共参与更多的表现在社区活动上,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和培养社区参与意识。

2.市民素质不符合大冬会城市形象要求的原因分析

市民的一些行为不符合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要求,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社会转型的原因,既有个体层面原因,也有政府层面的原因。

一是市民缺乏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市民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的责任意识和家园意识,这就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有不文明行为产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有对自己家乡尊崇和偏爱的乡土感情。在不同的城市,我们都可以听到“中国唯有此地可居”之类的赞誉。特别是北京、上海的市民对自己城市所怀有的自豪和居傲,似乎是别处难以比拟的。而哈尔滨人对我们城市的认同感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市城市历史的短暂、自然条件的不足、经济实力的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市民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

二是市民缺乏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参与感。绝大多数市民都期盼有一个安宁整洁的城市生活环境。可是在许多人有意无意的行为中,安宁、整洁、优美的环境又常常受到了来自市民本身的破坏。市民对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参与感,主要集中在影响个人和自己家庭的环境问题,而对于个人生活之外的环境管理问题缺乏认同,参与意识淡漠。许多市民对参与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认识还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他们认为建设管理城市是政府的事情,是环境卫生部门的事情,市民只是城市环境的享受者。这种观念造成的结果使城市建设与管理陷入一种使用者不尽义务──管理者力莫能及──综合治理水平始终提不高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市民对政府的批评倾向与其自我约束有较大差异。在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评价中,有些市民对政府和一些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认真接受这些监督和批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市民在批评政府的时候,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有从自己的行为中找不足。个别人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和维护缺乏自我约束意识,一切行为以方便自己为准则,市民缺乏建设和维护城市形象的自觉意识。

三、借助城市形象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1.提高市民对城市形象文化认同,培养市民的家园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社会发展而言,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发展目标的共识,即文化认同的形成,无疑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精神基础;对城市发展而言,能否形成城市成员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无疑也将从文化支撑的意义上决定一个城市的存在状态与发展潜力。建构城市形象理念广泛认同。将城市中的自然松散的个体组织、整合为有为、有序的市民,唤起人们对其生存与工作的城市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依恋感、归属感,越来越重视城市形象,关心城市发展,形成合力为城市形象建设做贡献。

2.城市形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积极性

在城市形象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结合点,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社区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不断改善市民生活、学习、生产、工作的环境,不断提高生存环境质量,有利于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城市形象建设应把目标定位在改善民生上。城市形象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等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各项工程的实施,市民将享受到城市形象建设带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各种便利,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城建城管新局面。城市形象建设应提供更加方便和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社区公共设施水平。

二是城市形象建设应把为市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市民服务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上,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交通以及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只有从各个方面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让市民感受到大冬会城市形象建设与自身生活的息息相关,认识到城市形象建设成果人人有份,市民才能把城市形象建设看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应该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做到“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全员参与到城市形象建设的系统中。

3.开展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在群众性实践活动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在全市开展政府主导下的文明创建活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将文明的意识、行动灌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一是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讲究统一性。由于主题文明行动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社会各方面都可以结合工作和个人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展现工作成果。促使各方面协调一致,配套联动,形成合力。提高主题文明行动的效果,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主题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政府应对文明行动有统一规划,确定总体行动纲要,目标分解,责任考核,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

二是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讲究实用性。主题文明行动是一种普及性的大众化活动,它不仅要把提升市民素质目标任务的实现作为落脚点,而且应以市民的现实需要和可接受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启动力,注重把大道理与小道理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市民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效果和益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按照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城市居民贫困问题调查 篇9

一直以来,专家、学者们对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村贫困。而如今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研究和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区城市贫困居民的概况及其生活状况

由于非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困难企业也越来越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我区得到较好落实,我区城乡居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绝大多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但经济再发达,也有贫困群体,贫困问题是世界共性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企业下岗、失业机制的启动,大量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社会保障体制转型的滞后,失业救助的力度不够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的救助有限或根本得不到社会救助而沦为贫困者。说明城市新贫困的实质是适应体制转轨的失业型贫困。我区城市贫困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城市贫困人员日益增加,贫困群体的规模较大。二是城市贫困群体构成有新的变化。

三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有所加深,生活相当艰难。

四是产生城市贫困人口的原因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城市扶贫解决

将有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按我国通行的贫困概念,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别。在我区绝对贫困人口在现行政策下已基本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实现了“应保尽保”,已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困境,但其生活仍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贫困家庭实际收入低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二)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仅仅维持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低水平阶段。

(三)家庭无积蓄,负债较重,抗御生活风险能力极其微弱。

二、产生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居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体制和政策变动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历史方面的因素,而且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

(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大面积下岗和失业,是贫困人口增加的直接根源。

(二)企业效益低下,职工收入低,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是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劳动力供求结构脱节失衡,就业环境低迷,是部分人生活陷入贫困的原因之一。

(四)城市居民的个人与家庭自身条件限制,也对贫困有直接影响。

另外,有不少居民家庭表面上从工资、经济收入上看,已超出了低保标准,但因家庭中长年有病或子女上学而陷入贫困,甚至负债累累。

三、解决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困难的对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相对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生产力发达、富裕的发达国家,城市贫困都是大量存在而且日趋严重,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许多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1扩大就业

4.1.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第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第二,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第三,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4.1.2转变就业观念。目前,许多失业人员存在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的问题,再就业要求高,择业时个人主观随意性强,导致就业困难。所以,失业人员要转变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工作。

4.2 增加收入

4.2.1加强教育,增强贫困群体的增收能力。首先,教育能够使城市贫困群体明确主体脱贫意识。其次,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本身的陈旧思想观念和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其子女的文化教育,以摆脱“低收入——低学历——低就业——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照。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

4.2.2完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分配的制度。采取措施制止城市部门中的身份等级制度,消除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障碍和壁垒,实现劳动者之间的同工同酬。提高个人个人所个税的征收标准,减轻城市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贫困群体的负担

4.3.1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第一,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减轻城市贫困家庭的养老负担。第二,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减轻城市低收入者地医疗负担。第三,完善事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第四,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4.3.2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扩大城镇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救助的范围。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4.3.3加强宏观调控,抑制物价房价过快增长。政府部门要加强行政干预,以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加强价格监管,控制物价房价的过快增长。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

5.结论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聘求职信下一篇: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