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贫困居民

2024-10-21

城镇贫困居民(共8篇)

城镇贫困居民 篇1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摘 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 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06年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1.2 特点

分析2006年几个省市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其以下特点:

1.不同类型区域与城市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

2006年东南沿海地区的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4.7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4.18%,而东北地区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10.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9.1%。2006年的低保平均水平为203.6元,东北地区为143.1元,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东南沿海地区为221.5,高于平均水平。显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贫困程度较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和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关。

2.城镇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

近几年的城镇贫困发生率基本在6%-8%,而2006年的这一数字下降到5.3%,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这得益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计划的多年累积效应。近几年来,我国不但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而且也更加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相继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计划。致贫原因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致贫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因素,即由于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企业破产,致使职工下岗与失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二是个人因素,如个人健康问题、素质问题、择业观念等原因,导致不能从事或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三是家庭因素,如赡养系数大或其他负担过重等等。

本调查问卷设计了五个具体原因和一项其他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首要原因是无固定职业;其次是下岗;并列第三的是子女上学和其他;第五是意外事故;第六是天灾。

其中,无固定职业的比例最大,为40%,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其次是下岗,所占比例为16%。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这些年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分不开的。一些受旧体制束缚的行业和企业,人浮于事,冗员膨胀,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造成其收入下降,陷入经济困难。这一宏观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城镇致贫的主要因素,应当予以重视。

根据调查结果,子女上学已成为城市居民贫困第三大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指数的提高,教育费用也水涨船高,在居民消费开支中,教育开支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对本来生活上就难以维继的贫困居民来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可能导致其更加贫困。调查结果显示,其他致贫原因主要来自贫困居民家庭因素,如子女患病、主要劳动者身体状况差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突遭变故等。政策建议

对于低保户最须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列出了六个项目,即“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建立助学机制”、“给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和“建立养老机制”。根据调查结果,列为解决的问题首位的是工作问题,其次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接下来依次是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助学机制和建立养老机制。

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其主要是由政府牵头,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正如调查结果所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城镇居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优越性借以解决当前城镇贫困问题。但是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如:低保制度覆盖范围过窄、低保制度的管理问题、低保标准不够合理、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结果,虽然要求提高最低保障水平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有更多的人希望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政府应该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方面扩大就业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再就业提供保障。

(2)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转换就业机制,从以行政安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

(3)鼓励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增大就业安置量。组织失业职工参与以服务街道为主的便民利民活动、公益劳动、家庭手工业等进行生产自救。

(4)联合社会力量,建立生产自救基地,鼓励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

从政策上扶持再就业工程,鼓励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城镇贫困居民 篇2

2008年和2012年,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两次视察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 并在2012年12月29日第二次视察龙凤镇时明确指示:“以龙凤为点、恩施为片, 在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先行先试。”为贯彻总理对龙凤镇及山地贫困地区的建设要求, 落实省、州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部署, 恩施州、市政府提出将龙凤镇作为全国综合扶贫改革的试点, 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核心, 深入推进试点区“四化”同步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2 试点区概况

试点区位于恩施市中心城区北部, 属于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特困山地城镇 (见图1) 。区内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低端制造、国道经济为特征。2012年, 区内总人口规模为68336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4822人, 贫困发生率达到41.9%。区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不一, 气候恶劣, 旱涝灾害并存, 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93亩。2012年区内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1, 城乡差距明显, 各行政村发展职能趋于同质化。综上所述, 试点区发展特征可总结为青山绿水民族镇、山地贫困农业镇、粗放发展近郊镇和设施保障落后镇。

3 试点区建设的意义

首先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 》, 试点区地处的恩施市是武陵山片区内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是片区内沿长江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次, 湖北省目前所提出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中, 明确指出要加强“红绿两区”建设, 即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在“绿区”发展战略中明确了以恩施市为发展核心, 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恩施等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和指导意见。再次, 根据《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 试点区内的现状龙凤镇区已经纳入恩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区范围以内, 试点区可以发挥近郊城镇优势, 快速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 形成恩施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典范和动力驱动。

因此, 从各层面区域发展战略的判读来看, 试点区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改革”先行先试和恩施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 需要依托自身资源, 走出一条绿色、集约、平等、幸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为国家、省、市各级战略的深入落实提供示范和样板。

4 试点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型城镇化”已经逐步被广大中国老百姓所熟知, 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 其核心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 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目标, 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与集约高效、制度改革与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试点区提出“城乡建设集约化、产城 (村) 发展一体化、区域交通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环境特色化”五大发展策略, 即通过城乡建设并举、人口梯度转移的发展思路, 促进城乡建设集约化;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空间, 联动城乡建设空间, 促进产城 (村) 发展一体化;通过公铁空立体化交通体系的建设, 促进区域交通网络化;通过层级分明、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生态空间维育和民族风情营造, 促进生态环境特色化。

5 试点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5.1 基于“集约城乡”的空间整合路径

5.1.1 全面加强试点区内城市功能组团建设, 迅速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

根据《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 试点区南部区域将成为恩施市中心城区功能拓展的核心片区, 即龙凤新区。未来伴随着恩施火车站、恩施市政务中心、龙凤镇新行政中心等多个极点的带动, 通过商务商贸、旅游休闲、低碳产业等核心城市功能的注入, 龙凤新区将成为试点区内的核心城镇化区域, 全面吸纳周边人口转移, 迅速形成试点区的发展龙头。

5.1.2 重点推动特色集镇建设, 打造城乡融合“一盘棋”中的核心“局点”

根据试点区的资源条件和居民意愿调查, 其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简单的发展“城”或者发展“村”, 需要进一步培育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镇, 作为城乡融合的中间平台, 以满足农村人口迁移的空间和距离需求。因此, 在试点区内, 规划将具有文化资源和建设基础优势的龙马村以及具有交通条件优势的吉心村提升为新市镇, 打造以土家风情旅游、茶叶加工为主导的龙马风情旅游小镇和以蔬菜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吉心山地风情小镇, 全面促进区内城乡耦合发展 (见图2) 。

5.1.3 科学推动农村人口梯度转移, 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社区体系。

针对不同村庄的搬迁需求, 在结合现状建设情况、用地适宜性分析以及耕地分布情况的基础上, 试点区划定了三种搬迁区域, 分别为整体搬迁区、就地安置区和就近城镇化区。

整体搬迁地区主要是针对用地条件很差, 不适宜居住、居民搬迁意愿强烈的村庄, 该区内未来发展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人口逐步迁移后仅保留少量产业型居民点;就地安置区主要针对用地条件、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庄, 主要是结合规模性农业用地, 集中形成若干农村社区, 以保障生产资料以及基础设施的全面供应;就近城镇化区主要包括未来城镇拓展所覆盖的村庄, 其人口将全面转化为城镇人口。

根据不同的搬迁方式, 在试点区内设立了生活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配套型农村社区两种类型。生活型农村社区主要针对周边生产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便利的社区, 采取规模性集聚的布局方式, 人口数量一般控制在400~800人;产业配套型农村社区主要针对整体搬迁的村庄, 为满足规模化、公司化产业发展所配套的农村社区, 人口数量一般控制在150~300人, 相对较少。试点区内现状农村居民点共整合成为20个生活型农村社区和18个产业型农村社区。

5.2 基于“富裕城乡”的产业发展路径

5.2.1 依托农业种植条件, 按照产村一体化发展思路, 全面促进农业种植规模化、集中化、精品化

结合农村社区建设,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 在试点区内着力构建以茶叶、蔬菜、畜牧、烟叶、药材为主导的现代特色农业板块, 形成五大规模性农业基地, 同时整合资源形成相对集中的若干农业种植片区, 全面保障和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5.2.2 通过层级化、差异化的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立足本土特色的加工体系, 并为城镇化提供完善的就业保障

根据区内特色产业资源, 重点选择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农林产品, 在龙凤新区打造农产品精细加工园, 塑造绿色产业发展龙头;在龙马、吉心、杉木坝等具有一定基础和资源的镇村, 打造农产品初加工园, 逐步在试点区内形成集种植、初加工、精细加工为一体的农产品生产体系,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就业保障 (见图3) 。

5.2.3 依托资源, 主动构建旅游发展极核, 联动周边核心旅游景区, 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恩施市作为生态旅游城市,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试点区需要以“土家风情体验·生态休闲观光”为主题形象, 突出优势、塑造精品, 全面联动周边核心景区, 形成“一心两带”的旅游发展格局。即强化服务配套, 打造龙凤新区旅游服务核心;重点培育串联龙马旅游风情小镇、龙马户外基地、茶山河景区和青堡“美丽乡村”旅游区的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带以及串联吉心、二坡的东部近郊休闲旅游带。

5.3 基于“和谐城乡”的设施建设路径

5.3.1 联动区域、畅通内部, 全面构建内通外达的交通网络

为突出作为恩施北部交通集散基地的地位, 试点区在区域性对外交通方面, 提出依托恩施火车站, 进一步加快安张铁路建设, 推进宜万铁路升级改造, 全面提升铁路交通对外联系度;同时依托沪渝高速公路和安吉高速公路打造高速公路骨架, 提升209国道、318国道为一级公路, 与高速公路一起构筑辐射周边的交通主骨架。在试点区内部交通方面, 积极构建7条联系区内主要节点的二级公路;打造6条联系核心社区的三级公路;建设联系各居民点的均衡四级公路网络, 从而形成城—镇—社区之间半个小时交通联系圈 (见图4) 。

5.3.2 核心带动、特色优化、重点配套, 打造城、镇、社区一体化的社会设施体系, 全面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设施布局指导思想, 按照城乡一体, 优化整合的原则, 在试点区形成“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四级配置的开放型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并按照簇群式布局模式, 形成“以城带社区”、“以镇带社区”、“以中心社区带一般社区”的服务格局。同时基于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根据各类设施服务半径, 明确各类设施的建设位置和建设标准, 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同时, 减少建设投入 (见图5) 。

5.4 基于“绿色城乡”的生态彰显路径

5.4.1 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 全面构建良好的生态基质

试点区位于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内, 由于现状居民点的零散分布, 导致了许多耕地分布在坡度较大区域, 不仅产量很低, 而且影响生态, 需要通过退耕还林来保育生态和改善农民生活。因此, 根据试点区耕地特征, 结合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按25°以上坡耕地全部还林及部分低产低效的15~25°的耕地进行还林的方式, 确定试点区共实施退耕还林规模2467公顷。同时通过政策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的补偿标准, 确保农民退耕还林后的生活保障。

5.4.2 维育特色、彰显文化, 打造出山水凸显、文化浓郁的景观格局

充分利用现有山水、人文资源要素, 建设城乡交融、生态健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山水生态城镇风貌。在试点区内着力打造“民族城镇、特色社区”和“山地民居、现代农业”两条景观轴线, 全面构建现代城市、民族风情、现代农业和高山峡谷四个景观风貌区, 逐步将试点区打造成为“门户之区、生态之区和民族之区” (见图6) 。

6 结语

山地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上积极的寻求突破点和平衡点。本文提出的试点区城镇化发展路径, 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城乡建设总谋划, 但是在深入实施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诸如户籍制度、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耕地补偿制度等诸多政策制约。因此, 未来如何在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引导下, 寻求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政策和创新制度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4) :7-9.

[2]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 2007 (5) :61-67.

[3]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 2012 (14) :35-37.

[4]单卓然, 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2) :16-21.

城镇贫困居民 篇3

摘要:基于2013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选取四个维度9个贫困指标,运用自助法(bootstrap)考察了基础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和城乡差异,并对不同收入组的多维贫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交通、卫生和生态基础设施均具有降低多维贫困的作用。(2)基础设施降低了农村住户的多维贫困,但是对城市住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不明确。(3)交通基础设施对降低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周期变动的规律,卫生基础设施对降低多维贫困的贡献率逐渐变小,生态基础设施对降低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倒“u”型。(4)社会不安全加剧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多维贫困状况。(5)卫生基础设施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对高收入组的影响却不显著。

关键词: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多维贫困;自助法;人情支出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5-0080-10;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

伴随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适时推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项刺激方案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民生工程、农田水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确保了我国经济增速在以后的三四年中一直处于高位。但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与此同时,我国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各项目标,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贫困县全部脱帽以及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等目标尤为艰巨也尤为重要。从目前形势看,经过上一轮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提升,但是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还远未满足广大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因此基础设施对于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和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笔者认为,基础设施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达到减轻贫困的目的,一是直接效应,即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准公共物品投资可以直接达到减少贫困的目的(莫连光,刘晓凤,2008;Jerome,2011),众多国内外文献均证实这一途径;二是间接效应,即基础设施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间接达到减轻贫困的目的(高颖,李善同,2006;鞠晴江,庞敏,2006;康继军,郭蒙,傅蕴英,2014)。本文主要从直接效应的视角来探讨基础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

梳理基础设施减贫效应的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主要探讨了基础设施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而对减轻贫困的作用,但正如sen(1999)所言,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的问题,真正造成贫困的原因在于贫困人口获取收入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受到剥夺以及机会的丧失。他从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评价“福利”,认为收入贫困并不能完全反映居民的福利状况,而应该通过创造获取收入的能力来衡量居民的福利,为此他提出了基于可行能力剥夺理论的多维贫困理论。

本文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我国基础设施改善的边际效益是否真的已经消耗殆尽(谢静等,2010),还是会对我国未来发展持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减贫问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上述考虑,以新疆连片特困区作为民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代表,探讨基础设施可获得性与居民多维贫困的关系,进而研究基础设施在消减多维贫困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多维贫困理论最早由sen(1999)在福利经济学基础上创立,该理论使得贫困测度摆脱了以往收入指标的单一维度,推动贫困问题研究进入全新的多维领域。尤其是随着Mkire和Foster(2011a,2011b)提出新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即A-F多维贫困指数,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广泛运用该方法研究多维贫困问题。王小林和Mkire(2009)。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并且采用AF方法测量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并对维度和地区进行分解,探讨多维贫困在维度和地区之间的差异。Virginia和Stephen(2013)运用2002-2005年孟加拉国的数据,开发一个多维目标和影响力评估框架,考察了公共项目对多维贫困的影响。王春超和叶琴(2014)利用A-F多维贫困的贫困测量方法并采用2000-2009年的CHNS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四个维度来考察农民工的多维贫困,对农民工和城市劳动者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对比,并且引入市场化指数的制度变量对农民工和城市劳动者的多维贫困进行解释。解垩(2015)采用A-F测量方法利用2010年和2012年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蹤调查(CFPS)面板数据,从消费、健康、未来信心三个维度考察老年人的多维贫困状况。刘林(2016)基于A-F法探讨了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并测算了三地州的多维贫困状况。

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大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梳理。从宏观角度看,基础设施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刘生龙和胡鞍钢(2010)研究发现基础设施通过溢出效应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叶昌文和王遐见(2013)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铁路、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从微观角度看,众多学者也证实了基础设施投资在减贫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Gibson和Waikato(2003)利用巴布亚新几内亚1995-1996年的家庭调查数据展开了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对减贫效果的实证研究。刘生龙和周绍杰(2011)利用1989-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静态非平衡面板和动态非平衡面板模型分别考察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均显示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R.Majumder(2012)采用1993-1994年和2004-2005年的两组年份的NSSO数据,考察了贫困、基础设施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减少了贫困的发生。刘晓光、张勋和方文全(2015)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运用1992-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了基础设施在城乡间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从劳动力转移视角研究了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学术界对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各方面中的作用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随着多维贫困理论的发展,研究基础设施对多维贫困影响的文献还不多见,尤其是结合我国未来减贫目标来研究基础设施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贡献的文献更是少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基础设施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影响,丰富多维贫困理论,并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篇4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作者:赵智龙 李 钒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份、经济利益、就业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文章对这一群体并对其所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城镇贫困人口;城市化;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4.2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篇5

发布时间:2011-08-30 来源: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一、参保居民如何参保缴费?

(1)学校学生:每年9月份由学校统一组织参保,按学制收缴医保费,然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并享受医疗待遇。

(2)其他居民:每年的11、12月份持医保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到城区建行营业网点缴纳下一医保费(新参保居民需持身份证、户口簿先到户籍所属街办劳保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次年1月起享受医疗待遇。

二、参保居民缴费标准是多少?

(1)未成年城镇居民:个人缴纳20元;属低保对象或重度残疾人的,个人缴纳10元;

(2)一般城镇居民:个人缴纳200元;属低保对象或重度残疾人的,个人缴纳20元;

(3)老年城镇居民:个人缴纳140元;属低保对象或重度残疾人的,个人缴纳20元。

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不断发展,个人缴费标准也会有所调整。

三、参保人员因病住院享受什么医疗待遇?

参保人员因病住院应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一、二、三级医院发生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分别为200元、200元、400元、700 元;起付标准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支付比例分别为85%、75%、65%、55%。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病种有哪些,享受什么医疗待遇?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病种有13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肺结核、多发性肌炎、结核性胸膜炎、乙肝、Ⅰ型糖尿病、癫痫、风湿热、支气管哮喘。其中,乙肝、Ⅰ型糖尿病、癫痫、风湿热、支气管哮喘5个病种只限未成年人及学生。

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为600元,起付标准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支付比例为50%。在一个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肺结核、多发性肌炎、结核性胸膜炎、乙肝、Ⅰ型糖尿病、癫痫、风湿热、支气管哮喘这9种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额均为3000元。

五、学生及未成年人因意外伤害发生的门诊治疗享受什么医疗待遇?意外伤害门诊医疗费如何报销?

学生及未成年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无责任人的门急诊医疗费用,由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最高支付限额2000元。

参保人员中未成年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无责任人的门诊急诊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治疗终结后由本人或家长、老师携带患者门诊病历、检查化验单、费用明细、收费单据等材料报市社保中心报销。

六、城镇居民生育享受什么医疗待遇?费用如何结算?

城镇居民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用,实行定额报销,定额标准为:剖宫产1500元;非剖宫产800元。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发生的医疗费,按定额标准的70%予以结算。

生产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卡、准生证办理住院手续,医院对人、证、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办理联网就医手续,并收取部分押金,医疗终结后,参保居民与医院只结算应由个人自负部分,其余费用由医院定期与市社保中心结算。

七、城镇居民一个医疗内最高报销限额是多少?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18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6万元,超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纳入大病补助范围,由居民大病补偿医疗保险给予80%的补助,最高补助限额为12万元。

八、参保人员如何办理就医结算手续?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院办理住院和门诊大病就医手续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其中未成年城镇居民可持户口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卡、门诊大病医疗证,办理联网就医手续。医疗终结后,参保人员与医院只结算应由个人自负部分。因个人原因未联网结算的,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

九、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如何办理?

(一)市内转院。因就诊医院条件所限,需市内转院的,由首诊定点医院主治医师填写《潍坊市城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内转院审批表》(一式三联),科主任审查签字,经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审核同意,及时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并报市社保中心备案,然后到转入医院办理联网就医手续。

(二)市外转院。因病情需转往外地治疗的,必须由当地三级医院填写《潍坊市城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转院审批表》(附专家会诊意

见、住院病历),由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审核登记,经主管院长审查签字,报市社保中心备案;病情危急的,可由就诊医院开具转院证明,先行转院,并自转院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补办审批手续。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治疗终结后由患者或家属携带医保卡、身份证、转院审批表,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病历专用章),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发票、报市社保中心办理报销手续。未经批准转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十、参保居民因故异地住院费用如何报销?

参保居民因急症、探亲在异地住院的,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向市社保中心备案(0536-8102873),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由个人垫付,治疗终结后由患者或家属携带医保卡、身份证、急症(探亲)证明,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病历专用章),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发票、报市社保中心办理报销手续。

十一、城镇居民门诊大病申报、就医流程

(一)申报。参保居民患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肺结核、多发性肌炎、结核性胸膜炎,以及未成年参保人员患乙肝、Ⅰ型糖尿病、癫痫、风湿热及支气管哮喘申请门诊大病医疗的,填报《潍坊市城区城镇居民门诊大病申请表》(一式三份),携带加盖医院公章的住院病历复印件、两年以上的门诊病历及相关检查化验单原件、一张1寸彩色照片等材料,向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由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5日前汇总报市社保中心。学生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向市社保中心申报,收到申

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组织认定。对申报Ⅰ型糖尿病、乙肝的,于每年的5月底、11月底统一组织体检。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发给《潍坊市城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医疗证》,享受相关门诊医疗待遇。

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究 篇6

一、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纵观2002年以来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 我们发现, 他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 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1、文化消费系数1呈上升态势, 但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数据显示,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呈直线上升态势, 由2002年的13.2%, 上升为2003年的14.6%, 2005年的16.3%, 2006年的17.8%和2007年的19%。虽然文化消费系数在不断上升, 但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0%;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3%。2002年, 南京人均GDP已达2760美元, 但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3.2%;2003年, 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4.6%, 远低于国际上23%的水平;2007年, 人均GDP已达6157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9%, 尚不到国际上人均GDP1600美元时的水平;2008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下降为16.9%。这也验证了“当消费因收入落差而被抑制的时候, 最先从消费者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高弹性的文化消费”的理论。

2、文化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消费性支出增速和可支配收入幅速, 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发展势头迅猛, 文化消费支出增幅除2004年低于可支配收入增幅和消费支出增幅外, 其余年份均高于两者。如2003年, 南京的文化消费支出幅度为16.5%, 分别比两者高了5.2和11个百分点;2005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16.4和17.5个百分点;2006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6.7和9.4个百分点;2007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2.1和8.7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 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则呈现了文化消费支出增幅低于两者的状态, 部分城市的文化消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如2007年青岛的文化消费支出增速为-4.5%、西安为-12%、杭州为-16%。

(二)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协调

1、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在文化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过大。

统计数据显示,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和社会竞争压力, 家庭文教娱乐支出中很大比例的经费被投入到了教育行列。如2007年副省级城市城镇家庭居民教育经费支出占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平均值为42.1%;南京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文娱乐支出比相对较低, 但也高达33.8%。研究还发现, 目前家庭教育已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家庭教育投入已经从子女扩大到所有成员, 从某一种教育形式转向多样性的组合教育投资模式。2007年, 南京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中成人教育费支出60元, 比2002年增长了1.27倍, 5年来年平均增长17.8%2, 但与183.2元的择校费等跨代教育费用支出相比, 成人自身的教育经费还是相对为小。

2、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形式单调。

有研究表明, 虽然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开支中占据了重要部分, 但目前基本上还处在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除上网、旅游属于新兴热点文化消费项目外, 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形式仍是市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产品, 逛公园、打麻将等传统的休闲消遣性文化娱乐活动仍是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这些活动的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大, 消费层次偏低。而且, 在享受型文化消费中, 娱乐消费不断升温, 出现了大众消费文化的低俗化现象, 而高雅文化、传统艺术等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内容却鲜有问津。

(三)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挤压了群众的其他文化消费

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包含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近年来南京在公共文化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但总体看来, 南京的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挤压了群众的文化消费。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例, 据测算, 2007年南京平均34.3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 平均41.1万人才拥有一个文化馆。这一发展型的文化教育设施不仅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图书馆与人口比例为1:300的标准, 也与老百姓需求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舞厅、歌厅、卡拉OK厅、夜总会的发展速度则远超过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史。

总之, 目前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了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合理, 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不足等特点, 这不是南京的特例, 而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一个普遍真实写照。

二、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原因探析

文化消费是一种个性消费, 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既受制于消费习惯等消费主体自身的行为因素, 也受制于对未来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等外部环境因素;既受制于收入水平等自身的经济因素, 也受制于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等外部政策因素;既受制于文化修养等自身的素质因素, 也受制于文化产品价格等外部市场因素, 具体而言:

首先,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数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可支配收入水平, 决定了文化消费能力的大小。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21世纪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其收入主要来自薪金, 如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69.6%是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仅占1.8%。而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国家、企业收入比重在上升, 居民的收入比重在下降, 数据显示, 1997~2007年, 我国GDP增长234%, 财政收入增长490%,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仅增长167%。3这种分配关系, 显然不利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 这是文化市场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原因。

其次, 传统消费习惯是抑制即期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以满足生存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提倡节俭、量入为出”传统消费习惯和“注重下一代、敷衍自身的”跨代型消费文化, 使人们的文化消费被禁锢, 形成了“注重物质消费、轻视文化消费”, “注重存款、不敢轻易超前消费”的特性。另一方面, 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文化消费习惯限制了居民主动进行文化消费的意愿。这使文化消费被作为一种“软需求”而长期受到冷落。

第三, 过高的文化产品价格是影响文化需求的重要要素。有研究表明, 过高的价格使文化产品脱离了群众的真正需求, 抑制了文化消费。《人们日报》和《人民论坛》杂志于2008年进行的“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 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阻碍自身“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5

第四, 文化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因子。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定的情况下, 文化消费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供给。从目前文化产品供给方面情况看, 一方面, 文化产品市场主体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期待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另一方面, 较低水平的公共文化投入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过少, 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如2007年, 南京文化事业投入2.34亿元, 仅占财政收入的0.37%, 低于一般国家文化事业费占其全部支出1%以上水平的惯例。

第五, 对未来不确定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 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与此同时, 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等结构调整中的岗位变动、失业等不利因素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 使得群众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 促使居民谨慎消费, 消费倾向降低, 6文化消费等非基本生活所需的消费被压缩。如南京的平均消费倾向由2004年的72.0%、下降为2005年的71.4%、2006年的69.8%、2007年的65.4%和2008年的65.5%。

三、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笔者以为, 要提升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 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提高居民现期收入水平, 增强即期文化消费能力。

在当前内需不足、国家要刺激消费需求的背景下, 利益分配机制应注重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 使劳动-收入-消费分配功能增强, 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重点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使之成为文化消费的中间力量。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预期收入, 增加即期文化消费信心。

如各级政府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研究建立与消费价格指数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提高住房、教育、养老、医疗、保险等改革措施的透明度,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 增加当前商品劳动的购买数额。

(三) 引导培育不同文化消费群体, 培养居民成熟的文化消费习惯, 形成多元文化消费结构。

首先, 教育、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意识, 培育文化消费群体。如借鉴英国、香港模式, 电视台、电台应争取每天抽出30~90秒钟的时间进行免费文化消费公益广告宣传;把文化消费教育纳入普通国民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全面推动全民文化消费教育。其次, 采取区分重点消费群体的方式, 实行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如针对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 实行高档次的精品消费模式和个性化消费模式;针对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和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 实行大众消费和精品消费的协调发展模式。

(四)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使文化成果共享于民。

首先, 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 提高政府财力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如明确规定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得低于2.5%, 以实现对教育的基本保证。其次, 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体制, 优化公共文化财力投入结构。如通过立法、税收等调节手段, 促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设立公共文化建设基金, 培育一些介于政府与民众的文化公益组织。

(五) 改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 繁荣文化市场, 解决供求矛盾。

首先,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文化消费开“绿灯”, 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经济的消费市场。其次, 系统制定与协调文化消费政策, 完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如建立健全文化消费舆论监督和经济监管的法律体系, 制裁低劣的文化产品和消费行为的出现,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网.消费热点变化对南京消费品市场影响分析.

[2]刘国光.被排挤的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展望, 2009, (6) :138.

[3]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4]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5]孙墨笛, 杨暄.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N].人民日报, 2009-08-31.

[6]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中国社科院网.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浅析 篇7

关键词 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水平;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24;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5

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是食品的消费,这会关系到人的生计、养家糊口和成长。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贫穷、制度腐朽、落后、混乱、闭关锁国、被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值很低,人们的寿命很短,很多中国人处于中度乃至重度营养不良的状态。新中国建立以来,主要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进步,质量不断提升,居民食品消费与营养状况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向动植物性食品并重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模式改变,由主食消费为主向主副食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飞速增长,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均消费量大幅增长,河南城镇居民消费已经转型,未来将向营养型消费发展。居民消费与营养结构经历了贫困期、饱暖、调解发展期、营养健全强壮期4个阶段。

1 河南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特征

目前,我国人民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存在,面对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不断增长的时代正是居民膳食营养养分布快速变革转变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有一定条件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

河南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进,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在收入水平一直增长的状态下,食物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水平全面提高,呈健康、科学、合理的变化特点。食物消费支出不断地增加,但增加速度低于收入增加速度,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渐渐逐步缩短减少,即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2 河南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变化情况

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 766元增长到20 443元,年均增長率为25.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0年开始呈快速上涨趋势。收入的大幅增加带动了食物消费的增加,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也有了较大转变。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对粮食、糖类、干豆类及豆制品、蛋类的消费需求呈平稳趋势,粮食、糖类、干豆类及豆制品和蛋类这类随着收入增长越多,需求下降得越快。这些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人们需要通过摄取这些食物来补充营养和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等,但由于人体对粮食有基本需求,在到达人体基本需求后,粮食消费量会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受收入和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城镇居民不仅追求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注意生活的舒适化与丰富化。谷物、土豆、鸡蛋和其他传统食品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其需求量不会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已有相当大的增长需求的饮料、蛋糕、牛奶和水果等休闲食品,特别是牛奶和最突出的干鲜果品。居民对油脂类的需求增长缓慢,这也显示出居民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多样化。对河南城镇居民未来食物消费趋势的预测为:随着收入增长,未来河南城镇居民购买肉禽及制品的支出增长幅度最高,其次是干燥和新鲜的水果、糖、酒精饮料、牛奶和奶制品[1]。

随着中原的经济从供应提供管制下的供应提供导向型经济向需要要求导向型经济变化改变,食物消费市场格也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在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生产结构。

2.1 粮食人均消费量稳步上升

人对粮食有基本需求,所以人均消费量会稳步上升,不会有太大变动,但对于粮食这种必需消费品来说,价格的影响很低,这是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变动不大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更加向肉食产品等方向发展。

2.2 肉禽制品及蛋类人均消费量上升快

河南省城镇居民肉禽制品及蛋类制品需求变高,说明城镇居民收入更高,城镇居民不再会买不起肉禽制品。

2.3 干鲜瓜果人均消费量上升较多

河南省城镇居民对干鲜瓜果需求变高,说明城镇居民消费更加高档。

3 对策

3.1 合理调整食物生产结构

虽然粮食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不断下降,但这并非意味粮食生产需要相应减少。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减少的同时,其他食品如奶及奶制品、干鲜瓜果在不断增加。粮食消费比重的下降引起粮食生产结构的全面调整,但不会引起粮食生产的减少,相反,河南省食物消费水平有所上升。为了满足居民对水产品、牛奶和奶制品以及肉类产品的需求,应加强水产养殖生产,提高牛羊肉和家禽产品的数量,并积极促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向着范围领域化、集约化目标发展,丰富食品供给结构,调配食粮加工业,大力发展食粮食物加工业,达成完成产物系列化、多元化。提高河南省整体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2]。

河南城镇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目前,我国畜产品生产增长迅速,畜产品的增长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但畜牧业发展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许多压力,必须控制畜产品增长。目前,猪肉仍是河南省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生猪出生关系到市场供应、农民增收以及畜牧经济和社会的稳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生产仍然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的主导产业。稳定生猪生产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乳品行业的发展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整合的力度,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奶牛养殖,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乳产品的水平,可节约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这将是河南省奶业的未来发展的趋势。

3.2 增加人民收入,提升消费档次

对于大多数的城市人口,应充分挖掘人们消费市场的潜力,促进城镇流通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城镇消费环境。尽管以连锁模式、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当代畅通方法形式和经营业形态正逐渐引入河南省乡下市场并快速发展,但因为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代的分销和零售的方法不占主导地位,城镇食品消费低于城市。因此,应鼓励有能力的商业企业踊跃开辟乡下市场,在竞争中供给供应优质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善城镇消费环境,逐渐减少城乡差异。增加人们收入,提高消费水平。由以上分析可知,收入是制约粮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和农村食品消费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差距。

3.3 缩小人民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支出,食物消费支出决定食物消费结构,对于价格收入弹性较大的食物而言,收入起着决定作用,只有收入增加,才能实现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由于存在收入差距导致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使得河南省消费支出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马志明,耿生玲,尚次.基于多元统计的居民消费水平评价模型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20):48-52.

[2]李顺文,王安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中长期预测[J].甘肃科学学报,2002(3):100-104.

城镇居民低保申请书 篇8

第一部分,写城镇低保申请人的简要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目前的收入状况)。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家庭人口及经济情况(这是主要的)。

第三部分,鉴于上述情况,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特此申请。

第四部分,写明申请人姓名,以及城镇居民低保申请书日期。

低保申请书范文1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XX县XXX镇(乡)XXX村第X组人.XXXX年XX月出生,现年XX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X年级,家中有四口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土房子里,房屋是XX年自己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XX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XX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XXXX年生,XXX病,长年有病。一直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女儿,XXXX年出生,早就远嫁外地,住贵州省***,曾在当地的砖厂打小工,月工资XX元。其夫,是同厂的拉砖工人,月工资XX元。她有一个女儿,X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儿子,***,XX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由于我和我丈夫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加上积劳成疾,昂贵的医药费让我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现在生活举步维艰,特请求政府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不能劳动,年老多病,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直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低保申请书范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我和我的丈夫都是仁寿县**区**乡**厂的职工,现寄宿在侄女的**社区**公寓,98年双双下岗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家有一个女儿,女儿现在第XX大学上大二。

我于2011年12月身患乳腺癌,在县医院罗医师主治下进行了手术,花去了8000多元。后于2012年2月去成都陆军总医院化疗,放疗花去了3万多,2014年癌又复发,去川医就治,至今已花去了2万五左右.现在不但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还债台高筑,昂贵的医药费让我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现在生活举步维艰,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丈夫现又接近五十岁,又患乙肝病多年,今迫于生活外出打工近一年,由于自身有病和年龄偏大,没人要,工作尚无法一时找到,我生活又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只好回家来照顾我。

女儿现在成都上大二,每年一万余元的学费是通过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了,交上了学费,全都是向亲戚借来的,邻里亲戚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现在都不愿借钱给我们,我真不知道下一学期还有没有有钱送他们上学。前一阵子,我找了一份帮小区扫地的300元/月的工作,当时非常高兴,可当听说我有病之后,两天后他们就把我辞掉了。

我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尚未成人的儿女要抚养,全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让我非常的揪心,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幸好,我听说我们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们的家庭于水火。于是商量之后,我夫妇二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上一篇:零食争霸会作文下一篇:早安语录一句话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