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024-05-17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通用10篇)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1

品读农耕传承文明

——徐庄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简要道出,抓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求得学校生存与发展,激活学校办学活力,我们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独特而富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凝炼校园精神,有力地促进学校更加从容、自信地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特色建设意义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服务和涉农娱乐为中心,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它还包括文学、戏剧、风俗谚语及各类祭祠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它更是一种原生态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我校把“农耕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包括祖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及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为此,我校把“拾起农耕记忆”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适当的农耕实践,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例行节约的好习惯。

二、实施措施

(一)机制保障

1、成立特色学校“农耕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周满东为组长;副校长王静为副组长;教导处、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特色建设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构思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特色建设的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组实施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撰写课题和督导各班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培育,对特色建设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做好特色建设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成员:负责各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领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2、课程开设

(1)实施农耕文化校本课程。

我们拟开设以《农耕起跑线》为教材的校本课程,一至六年级每周在地方课程中设一课时。以各学段分目标为抓手,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地组织教学,通过进行教学实验,论证、检验这套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研究教材对提高综合素养的作用。

(2)开发校本教材

紧扣“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编撰《农耕起跑线》校本教材。成立校本教材编撰小组,负责编撰教材(由语文组负责)。教材力求尽量收录农耕经典故事及诗词和歌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目标,体现目标、内容、形式上的综合性,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系保障

(1)教研活动。学校针对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及时召开教研活动,并形成相关制度。确保及时有效的解决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在教研活动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学校成立相关课题组。纳入课题研究计划,保证问题最终解决,有力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2)管理体系。由于校本教材不属于考试主课,为了保障不流于形式,学校特意安排教导主任亲自抓此项工作,确保每周对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农耕课程讲课大赛,同时实行全天查课,确保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4、具体实施

(1)创设环境。围绕“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农耕历史微缩景观、农耕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农耕文化,创设良好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

拟建学校建立农耕记忆展览室,让学生收集各种农耕历史物品。并且挖掘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丰富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同时学校还走出去、请进来,把一些老教师、老农民的农耕藏品拿到学校的农耕记忆展览室展出,让学生对农耕年代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2)具体做法。我校确定了以“展农耕器具”、“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实作农耕”等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农耕文化”办学特色: 展农耕器具

学校在文化味十足的“德育长廊”里开辟出一块农具展示文化区,依次摆上(犁头、锄头等)10余件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具,并配农具说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农具,拾起对农耕文化的记忆。

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

一是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农耕文化书籍,开阔学生读书视野,并从书中追寻生活的内涵: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进而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懂得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才形成土地上精耕细作,生活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佳境。二是学校将通过收集农耕古诗词、谚语、校本教材、开设“农耕”校本课程(拟设每周一节)、举行“农耕”擂台赛(拟每期一次)等形式,让农耕经典激起农耕情感,使学校成为诗的海洋。同时学校拟将通过校本教材“农耕故事”部分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故事演讲活动,要求每班每月组织

一次,期末学校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活动,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实作农耕

一是鼓励学生每周协助爸爸、妈妈学干一项农活,并写出自己的所作、所感,领悟生活在于劳作。二是学校在该项目中设计每班一块农耕试作基地,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以此来体验父母的艰辛,采摘的欢乐,从而达到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举办我是农耕书画家活动

活动要求每班学生在美术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农产品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许多班级用玉米、小米、黄豆、绿豆等农产品粘贴出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同时该作品得到上级好评,曾在县、学区展出。该活动开展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学校还举办农耕硬笔书法作品比赛,效果显著。

三、今后的打算和工作思路。

1、继续优化、美化校园农耕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更为和谐、舒适的环境文化。

2、发挥我校特岗美术教师的优势,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出艺术特色。强化校园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风貌。

3、拟建农耕展示厅,进一步展示大型农具和农作物模型。

4、进一步落实农耕课题和相关活动,力争常规化。

5、做大做强,培育几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成为我校的闪光点。

农耕文化涵养着农业发展,也涵养着中华民族。我们将坚守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并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的内涵,着力实施好“品读农耕,传承文明,培育具有农耕情怀的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2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 各式各样高效率的现代化机械替代了旧式的农耕工具, 农民们在追逐先进的机械工具的时候, 充满了弃旧图新的热情, 以至使许多费尽祖先们的心血和智慧而创造的工具遭到了遗弃甚至是毁灭。很多祖辈们靠手传心授、锲而不舍学到的精湛手艺被现代化的机械所取代。虽然, 这些东西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是必然趋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们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以忽视的, 曾经的原始农耕技术和农业工具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遗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1]建设东北农耕文化馆, 不仅能凸显农业院校特色, 还能更好的研究并传承东北农耕文化。农业院校建立东北农耕文化馆, 保留、记载、研究、传承东北农耕文明, 让文化成为实际的象征, 影响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崇拜、敬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精神, 积极投身现代农业事业, 责无旁贷, 任重道远。

2 农业院校建设东北农耕文化馆的优势

国内外高校有很多利用本校资源优势, 开设相关学科领域的陈列馆, 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与经穴解剖学陈列馆”, 莫斯科大学地理学陈列馆, 南通博物苑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等, 都很好的凸显了本校特色, 弘扬了校园文化。

农业院校在研究“农耕文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而东北地区农业院校能够发挥地缘优势, 更好地立足东北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特色, 将农业院校丰厚的农耕文化实物资源、文献资源及智力资源挖掘并揭示出来。农业院校通过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建馆, 在建馆过程中发现问题, 积累更多经验, 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展现东北农耕文化发展沿革以及对现代农业文化的影响, 为学校的师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文化氛围和教学资源, 让东北农耕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的血脉中, 也表现在农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世界中。

3 农业院校建设东北农耕文化馆的建议

3.1 利用科学技术辅助展品展示

有很多农耕用具的使用方法仅仅是记录在文献中的, 将一些历史久远但很有价值的农耕用具的使用场景、风俗习惯等利用影像、声像、动画甚至VR等技术展现出来, 给观众带来生动直观的感受, 并通过场景还原, 对展品的使用的年代、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演示”, 让观众了解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另外, 当一些农耕、民俗物品搜集不齐全的时候, 亦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3D打印等技术将其还原、展示出来, 弥补没有实物展示的遗憾。

3.2 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馆因建设在校园当中, 不能以单纯的物品展览为目的, 还应该深入挖掘农耕、渔猎、狩猎等对“三农”发展有意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将这些有关农耕文化及民俗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后, 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出去。例如, 受到展示空间限制时, 很多历史背景等材料无法全数表达, 可以在展品旁边放置二维码, 让观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 同样通过让观众关注农耕文化馆的微信、微博平台, 向观众定期发布农耕文化相关知识、故事、趣闻或是推荐相关的图书、期刊、音频、视频材料等, 并支持将这些信息分享到个人的微信、微博、朋友圈等。

3.3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拓展服务

农业院校的图书馆本身藏有丰富的农业方面的文献资源, 无论是纸质书刊、电子阅读机、专业数据库还是相关专业的智力资源都是非常丰厚的, 因此, 在建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通过设置专题书架、推荐书单或是邀请专家讲座等动静结合的方式, 让参观者不仅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在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 祖先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还能通过古今对比, 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此外, 在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基础上,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早已经今非昔比, 农耕文化馆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 建立网络平台等方式, 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课堂”, 即, 不仅为校内大学生培养提供素材, 也为校外农耕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拓宽东北农耕文化馆的服务范围, 同时提升农耕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

3.4 通过艺术作品丰富农耕文化内涵

建立东北农耕文化馆, 应尽量体现出农耕文化内涵。东北农耕文化馆在体现农耕文化内涵方面, 除了实物陈列之外, 表现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摄影、绘画艺术或是诗词作品, 能让人感受到农耕用具背后的故事, 让单调、刻板的农耕用品生动、活泼起来;也可以将诗词中的场景通过农耕、民俗用具再现, 如在“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背景下, 就可以配上图文材料展示“锄头”这一工具的使用过程及农民的生活状态。利用艺术作品, 让观众在了解物质世界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 拓宽视野, 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修养, 提高文化水平。

3.5 合理利用空间, 划分多功能展区

为了体现出东北农耕文化馆在服务过程中的多样化, 应合理利用空间建设, 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展区, 如影音欣赏展区, 专门通过电影、短片的方式传达农耕、民俗文化发展历史沿革等;在专题文献资料展区, 放置纸质书刊、电子阅读机、计算机等让参观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更多知识, 或是在艺术欣赏专区, 展示摄影、书画艺术作品, 让参观者放松心情, 提升艺术修养和品位。同时, 功能分区有利于展品的保护和保管, 如实物工具展品需要定期进行消毒、除虫等方面的清理, 这样即便关闭某一个展区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展区的展品和活动的开展。

4 结论

农业院校有责任和义务抢救那些曾在人类历史上赖以生存的农耕工具及农业技术, 抢救、修补即将消失的农耕工具, 建立农耕文化馆, 搜集有关东北农耕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及农耕工具等, 将文字、影像、实物、模型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幅连续的东北农业历史图, 突出农业院校农耕历史文化及实践的优势, 传承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 展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 保存真实的的历史, 不仅增加院校的特色文化资源, 并有利于在实地建馆过程中开展东北农耕文化相关的研究。

摘要:农业院校在建设农耕文化馆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优势, 立足东北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特色, 将农业院校丰厚的农耕文化实物资源、文献资源及智力资源挖掘并揭示出来, 同时, 利用科学技术来辅助展品展示, 并在文化馆建成之后, 以文化馆为依托, 利用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 对农耕文化进行宣传。农耕文化馆不仅应该通过农耕工具、民俗用品方面的实物展览给观众更加直观生动的场景体验, 还应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提升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农耕,文化馆,图书馆,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3

省委宣传部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赵志强、主任科员王金元,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副主任肖允功,四平市农委主要领导及公主岭市、梨树县新农村办有关工作同志,梨树县蔡家村和马家村、四平市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和哈福村等村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侯宇心主持。

会上,梨树县蔡家镇党委书记王志清介绍了经验,省委宣传部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赵志强做了重要指示。

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董国权强调,要抓住农民文化节的有力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和整理我省农村特色文化。我们大家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广泛开展文化宣讲活动,打造农村文化“四窗”、“五廊”。要积极利用文化休闲广场、文化大院、小庭院、小公园、艺术长廊、博物馆、展示馆等农村文化活动场地,积极开展“四窗”、“五廊”建设。“四窗”,即政务公开窗,按规定公布村务、党务、接受村民监督;政策宣传窗,张贴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宣传反邪教、村规民约等;文明礼仪窗,张贴文明礼仪的知识、标识和美德事迹等;科普知识窗,张贴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各类科普知识、生活窍门等,倡导科学低碳生活方式。“五廊”,即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打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一是创建一批精品文化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样板。二是评选一批乡土文化村。立足各地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评选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乡土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三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村群。四是建设一批休闲生态文化村屯。要坚持规划高水平,建设有品位,落地出精品,加强农业农村独有的民俗保护、文脉传承、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文化资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步建设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展现现代田园风光,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与休闲生态文化紧密结合,努力让美丽乡村实现文化的提升、财富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

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农耕文化博物馆、柳条边遗迹、千米石器长廊、阳光沐浴人家、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和农村环境改观、房屋改善、厨房改良、厕所改造、人们生活观念改变等“五改”建设情况。沿途参观了四平市铁西区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美丽乡村建设现场。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篇4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农耕文化无时无处不在,并且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同事构筑起源时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药等均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原材料,如制质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等,都来自农业。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以及烧制砖瓦的燃料都依赖农产品。中国长期流行“厚葬”,而其“农、衾、棺、椁”没有农业作后盾是不行的。许多文化现象和说法也来源于农事活动,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顺天时,量地利”,“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没有种子,哪来装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于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之宗深受农耕文化的启发,是其抽象而来的结晶。中国哲学无论是朴素辩证的自然哲学或者是带伦理特征的社会哲学均脱胎于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反应“天、地、人”关系的三才观与“民惟邦本",“食为民天”的民本观念。因此,协调和谐的农业发展观,趋势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用地养地的农田地力观,因地制宜的作物种植观,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观,御欲尚俭的节能降耗观,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

农耕文化来自生产生活实践,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华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集合儒、道、佛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诗歌、科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与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古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为了舒缓劳作之苦,从中获得乐趣,于是乎歌舞因之产生。比如秧歌,就是发端与农业生产,本意是插秧时为协作劳动节奏,消除疲劳而唱的歌,最后走出了田野,进入到都市人们的生活之中。此外,还有樵歌、牧歌、渔歌等,这些反应农事活动各个方面的民歌又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仪式,后来也发展为一种舞蹈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岩画、石刻、彩陶,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显露出古老的艺术,包括有农业与自然图腾崇拜,有渔猎、采集、农耕与编制情景,有生产与生活图景等等,从中可追寻到雕刻、绘画、手工制造等文化形式萌芽于发展的轨迹.艺术源于劳动,生活激发灵感.许多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植根肥沃的农耕文化土壤,又带着祖先的神韵,带着历史的厚重,在广袤的田野上,把原创与本土、过往与时代、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生态、勤劳与智慧、人文与科技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农民的卓越才智和创造能力。在祖国蔚为大观的艺术海洋里,农民艺术沐日月精华,通天地灵气,融人心智慧,具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淳朴自然、天然和谐的突出特点。其形式与造型无所不在,或显露或隐藏地分布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间里,农民艺术的组构形式也常常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泥、布、面、石、木、土、金属、纸、丝等物质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材料,可以说无所不用、包罗万象。绚丽多姿的乡土艺术以其特定的额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是有别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培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应对、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华夏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现代中国之所以选择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制度和模式,农耕文化中聚族而居、向往统一、追求安定、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以及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本质特性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弘扬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梳理一万年的农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农业对人类文明的功效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二是农作物的育种;三是物候节气的利用;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五是一些先进理念与实践技术的发明创造。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素和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除此之外,经验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农业历史上千百年积累的成果做法,比如各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制度,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稻田养鱼养鸭的绿色生态农业,桑基果基鱼塘的环保循环种养法,农业旱作梯田耕作法,以及民间农谚俗语等等,至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

农耕文化中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从精神文明、政治价值等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汲取和借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长期孕育而生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节俭谦逊、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历年,影响广泛深远.研究、保护、开发、传承和弘扬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认识农耕文化的父母影响也有必要。从价值观念、到的意识、四维方式等方面来看,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就是小农意识,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讲究宗亲,缺乏自律;安土重迁,不愿开拓;轻视科学,注重经验;均平意识,平均主义;皇权主义,崇尚权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它所表现出来的小农意识,对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人们而言,应当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思想意识而言,又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农耕文化的内涵中,优秀内容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只是次要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全面而且辩证的看待农耕文化,既不能以偏概全,对其彻底否定,一无是处,也不宜走向极端,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一位讴歌.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精华内容,规避和破除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应当采用“扬弃”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对待农耕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是通过繁荣农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农村经济新领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农民已经从单纯向城市提供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发展到同时向城市提供“文化农产品”,锣鼓、高跷、舞龙、皮影、剪纸、年华、泥塑、陶艺等纷纷进城,在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与“人多地少”是最显著的中国国情之一,加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致使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土地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性难题。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大大缓解人地比例失衡带来的压力。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将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实现农业层次的提高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可以赋予传统农业产业、产品新的市场内涵、延长、优化、创新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成果已显示,当时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加1%,就减少121万个劳动力需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能创造出100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只能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实际上,民间工艺加工、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展演、乡村文化旅游等休闲娱乐性“文化农产品”,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有的地方甚至成为龙头和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优势明显,避免了传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自身的独特性开拓出浩瀚的“蓝海”。因此,大力发展农耕文化事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可行选择,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内驱力的富有成效手段.要建设农耕文化事业的培育场所,开辟文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对创意农业进行有力的引导和扶持,通过整合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结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是通过弘扬农耕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在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一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走上了崭新的富裕之路。

农民、农民工观念更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愿意展现时代风采,创造新的生活,学习科学文化,改进乡风民俗,实现自我超越。发展农耕文化可以凝聚农民,营造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重振乡村精神。众多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根植于广大农村,具有历史的有就行,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承的自发性,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生产文化农产品要求农民主动参加教育与学习配村,掌握文化知识,了解文化需求信息,研究文化市场变化趋势,广大农民朋友在从事文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和性情,增强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能力,文化农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同时 也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往、沟通的平台,对保持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以工业反哺农业,一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培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素养,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本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好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弘扬中华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技艺,可以展现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气象,提高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励农民群众的自强精神,营造属于自己的娱乐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同时提升农民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建设。

三是通过展示农耕文化,可以体现中国农业新形象,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不断扩大中华农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农业与文化及其他领域不断融合,农业由“温饱产业”向“挣钱产业”转化。农业功能开始由传统的生产农产品,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伸展。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我们身边悄悄的消失,许多珍贵农耕文化资源现在只能苦苦寻找才能觅其“芳踪雅迹”。因此,加强对我国丰富多彩,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十分紧迫、繁重。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各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态、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制定、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翔实而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四个,另有七个候选项目以及若干个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项目。2011年,在农业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事历二十四节气",这一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中华农耕文化元素,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说明,重新发现和弘扬农耕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让中华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产品走出乡野,走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华农耕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新农村,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面貌,形成与我国农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和影响力.总之,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实质,在弘扬中华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乃至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汗、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方案 篇5

关于印发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组委会各专门工作机构:现将《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予以印发,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

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

按照市委发〔2009〕34号文件精神,现制定《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本细则由组委会秘书处牵头实施,组委会其他专门工作机构、各相关部门配合。

一、开幕式主持人

开幕式会议主持人:庆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强

现场播音员:李小刚乔亚萍(庆阳电视台)

现场英语翻译:孙育刚(人行庆阳中心支行)、王小燕(西峰职中)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9月21日上午8:00-9:40,迎宾演出,领导及嘉宾参观庆阳周祖农耕文化历史展、现代农业成果展、庆阳香包中国香道产品展、书画展等展览。上午9:40,现场播音员介绍庆阳市情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上午10:00,举行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会议。上午10:30,开幕式会议结束,开幕式文艺演出开始,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观看《农耕诗韵》文艺演出。上午11:00,开幕式文艺演出结束,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及嘉宾出席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地点:庆阳市博物馆楼前

三、时间流程

7:00交通管制。公安执勤人员到位并清场。

7:40开幕式文艺演出演员到位。

8:00-9:40迎宾演出;领导、嘉宾入场并参观展览。参观结束后,领导和嘉宾在博物馆二楼贵宾休息室休息。

9:40现场播音员进行播音宣传,介绍庆阳市情和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主要活动安排,介绍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来宾及主要媒体,宣读贺信、贺电(名单另附)。

9:55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及嘉宾代表在贵宾区就坐。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及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领下在贵宾区依次就坐)。9:59现场播音员: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中共庆阳市委副书记、庆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强同志主持开幕式。

〔现场翻译。周强登上主席台并在主持台就位。〕

10:00-10:06周强: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现在开始。首先请中共庆阳市委书记张智全同志致辞(以开幕式主持词为准)。

〔现场翻译。张智全登上主席台并在致辞台就位。〕

张智全致词。(3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3分钟〕

10:07-10:11周强:请农业部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农业部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12-10:15周强:请文化部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文化部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16-10:20周强:请甘肃省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甘肃省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21-10:22周强:请全体起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场翻译〕

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分钟〕

10:23-10:25周强:升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旗,奏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歌。

〔现场翻译〕

升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旗,奏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歌。〔2分钟〕10:26-10:28周强:请XXX、XXX为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揭幕。〔现场翻译〕

为“节徽”揭幕的领导和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登上主席台,为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揭幕。〔2分钟〕

音响播放欢快乐曲,全体鼓掌。

10:29-10:30周强:请XXX宣布2009’中国(庆阳)农耕节开幕。〔现场翻译〕

莅会最高首长:我宣布,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1分钟〕〔现场翻译〕

“开幕”一词落音,观众鼓掌欢呼,演员互动,鸣放烟花礼炮。(1分钟)10:30周强: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会议到此结束,请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观看开幕式文艺演出(主席台上的领导由礼仪服务人员引导在嘉

宾区入座)。

〔现场翻译〕

10:31-11:00开幕式文艺演出《农耕诗韵》

11:00现场播音员: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到此结束,请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招商大会。

〔现场翻译〕

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及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领下出席招商引资大会。

四、组织指挥

总 指 挥:刘秉宁

副总指挥:董建武李永洲杨广玉韩湘波冯光敏

杨 漪

执行指挥:任晓宁张寓鑫李怀良(开幕式会议总协调,流程控制、贵宾席布置、贵宾接待、主持人、播音、翻译衔接、氛围营造、鸣放礼花礼炮)孙澜洪徐惠琴范胜利(开幕式文艺演出)

张龙杰(贵宾礼仪服务)

王富强张宇峰(安全保卫及消防工作)布置

马海英白龙(媒体采访指挥、协调)

刘聪闫莲莲(医疗救护)

李应时刘海峰(场地水、电等保障服务)

五、有关工作及演职人员集结位置

1、主席台(舞台):在市博物馆门前台阶正前方,搭建主席台(舞台)。主席台(舞台)正中竖立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主席台(舞台)东侧设主持席,正中偏西侧设讲话致辞席。

2、贵宾区: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

3、指挥中心、播音台、音响控制台:在贵宾区东北侧。

4、开幕式文艺演出演职人员:7:40,所有演职人员在舞台后侧集结到位;8:00-9:40,在表演区表演迎宾歌舞;9:40开幕式会议开始前,从集结位置向演出位置集结,参加开幕式会议,10:30开始开幕式文艺演出。

5、医疗救护、电力应急、消防车辆:医疗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应急发电机组和电力保障专业人员及消防车辆和消防员在市博物馆楼前东侧集结待命。

6、旗杆及升旗台: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西侧,建造升旗台。

7、礼花礼炮:在贵宾区前广场东西两侧。

8、停车场:领导及贵宾停车场设在南1-2路西段。

六、任务分解及工作要求:

1、指挥调度:由总指挥统一命令,各副总指挥各司其职,各执行指挥各负其责,组委会秘书处、接待处负责联络、协调。

2.场地布置、保洁:主席台(舞台)搭建、贵宾区布设、会场及贵宾区地毯铺设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必须在9月18日前完成,西峰区负责停车区划分,临时公厕搭建。负责人:任晓宁、孙澜洪。

3、贵宾礼仪服务:由组委会秘书处、接待处、庆阳宾馆负责。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场地总体协调、站位组织、分项准备、贵宾区席位安排及时间流程控制;接待处

负责给领导和贵宾发放出席开幕式会议请柬、领导和嘉宾接送等工作。贵宾礼仪服务由庆阳宾馆负责,包括贵宾休息室布置、陈设、礼仪服务以及引导领导、来宾就位,为领导来宾佩戴胸花,引领领导讲话、致辞、揭幕、用厕、退场等。贵宾休息室布置、陈设需在9月20日前完成。礼仪服务人员(20名),应提前培训,在9月21日上午8:00前在贵宾区西侧及贵宾休息室分别集结就位。负责人:韩湘波、任晓宁、张龙杰、张寓鑫、李怀良。

4、开幕式文艺演出:由西峰区负责。演职人员9月21日上午7:40在世纪大道南1—2路东口至市博物馆门前广场集结;8:00-9:40表演迎宾歌舞;9:40开幕式会议开始前,从表演区向舞台及演员候场区集结,参加开幕式会议。10:30开幕式文艺演出,演出活动按照组委会发〔2009〕16号《关于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负责人:冯光敏、孙澜洪、徐惠琴、范胜利。

5、现场氛围营造: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市博物馆北侧东西码头各悬挂竖型条幅30幅。开幕式主席台东西两侧及舞台台口、贵宾区前布置花坛,会场周围东、西、北侧悬挂大型升空气球。南1—2路东口南北两侧各布设节会宣传牌2面。负责人:任晓宁、张绪越。

6、礼花礼炮准备及鸣放: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烟花、礼炮应提前确定燃放位置、燃放形式,提前演练彩排。准备工作在9月21日8:00前就绪。负责人:张寓鑫、刘雯、张羿逢。

7、音响系统保障: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开幕式会议时,应保障主席台及播音台话筒正常使用。提前对开幕式所有播放乐曲进行编排并制作成光碟,9月21日7:30前仔细检查音源及功放工具,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备用。负责人:张寓鑫、张绪越。

8、场地电源保障:由组委会秘书处协调,市供电公司、移动庆阳分公司配合。提前准备就绪并提供服务。要制定应急预案,开幕式时应配备应急电源车,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在9月21日7:00前到位并随时待命。负责人:李应时、常步才。

9、场地治安、消防及观众秩序:由市公安局负责。9月15日前向组委会报送警力部署方案,并按照审定的方案进行警力部署。抽调的人员提前进行培训、分组,熟悉方案、场地。9月21日7:00在相关路段开始执勤。应急消防车应在9月21日7:00前进入集结位置待命。开幕式会议期间应布置警力,保证消防、急救等安全保障通道的畅通。负责人:王富强、张宇峰、宋耀辉。

10、领导、嘉宾、演职人员接送入场、车辆调配:由组委会接待处负责。接送车辆要提前做好保养清洁,确保车况良好,对驾驶人员提前组织培训,确保接送任务的完成。负责人:韩湘波、李怀良。

11、紧急救护:由市卫生局负责,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幕式配备救护车1台,并配备适当医护人员,准备充足的医疗器材和救治药品。在9月21日8:00前到位。负责人:刘聪、闫莲莲。

12、播音员、翻译协调: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市电视台配合。播音员、现场翻译的挑选、培训、演练工作须在9月18日前完成。9月21日8:00到位,开始播音。负责人:牛积仓、张寓鑫。

13、升旗礼兵:由市武警支队负责。选拔4名武警礼宾,提前训练演练,21日9:00前在升旗台集结。负责人:周林元、宋耀辉。

14、记者组织、新闻采访: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发放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采访记者证,组织国内、外媒体记者对开幕式活动进行有序采访。负责人:马海英、牛积仓、白龙。

农耕文化之民间剪纸之乡的介绍 篇6

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庆阳剪纸源于生活、讲究情趣,是劳动妇女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的结晶,是她们的爱心浇灌的花朵。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称剪纸艺人是“真正的艺术家”。并说,“庆阳剪纸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一幅传统的陇东民俗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在国内外早有影响。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隋唐时代,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祛邪挡鬼。此后,剪纸艺术不断衍变,题材不断拓宽,用途不断增加,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

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1930年,庆城县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首次走出国门。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庆阳民间剪纸进行过搜集整理。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1959年庆城县编印了《庆阳民间剪纸》一书,在西峰召开的全国群众美术现场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和好评。198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全国。

庆阳剪纸,取材宽广。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特别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猪狗猫兔、瓜果蔬菜,因为天天见,对它们观察深透,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她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庆阳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有表达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有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

庆阳剪纸,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颜色以红、绿为主,有单色、套色、染色等;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迭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为了线条丰富多变、多姿多态,艺人们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点纹、水纹、花纹等剪法,她们凭着一双灵巧的手,把生活剪裁得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有情有趣而富有诗意。

庆阳剪纸,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趣味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宝。

庆阳的剪纸作者,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甚至一些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也识字不多,有的纯粹一字不识。她们的手艺是从上辈人那里学来的。农村女孩五、六岁起就围着奶奶、妈妈学剪纸,到十五、六岁就能执剪了,“二八闺秀学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

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全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

一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远离大城市,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都是以鱼、龙、蛇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剪纸“寿花”,既有鹿头纹样的原始图腾形态,又在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一卜有双鸟的轴对称形剪纸“生命之树”(扶桑树),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样。令人震惊的是,两汉时代先民的民俗和图样,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7

春节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中国地处北回归线区域, 春夏秋冬季节分明, 汉民族历史悠久的农业社会, 春种冬藏, 年而复始的生产产周周期期, , 神灵崇拜和巫祝文化、宗法礼仪等都是是形形成成春节的重要因素。农耕生活一年三季都都必必须须劳碌, 只有冬季才有时间和较多的农副副产产品品来安排消费、娱乐和礼仪活动, 岁末年初的春节就很有必要了。

我国春节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腊祭”, 流传到夏朝时期就形成春节的意识了。《尔雅》中记春节为“夏曰岁商曰祀, 周曰年”[1]3。在历代的传承发展中, 春节不断丰富内容, 留下时代的印记。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 随着朝代的更迭、疆域的分合、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 春节在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滋养推助下, 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起来, 并形成不同的地方色彩。明清时期, 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和手工业文明发展到极盛时期, 我国春节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形式也发展到更加丰厚和复杂的程度。春节民俗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春节渗透着浓厚的天文物象文化

由于道教在民间的普及, 天象神化并在人间祭祀, 加强了春节的民众文化色彩和神秘气氛。在信息封闭和交通落后的上古时代, 望月观星、安排农事是人人精通的生产和生活常识。人们在远古时期就察知天象, 用二十四节气排定自然规律变化。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述:“三代 (夏、商、周) 以起, 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 农夫之辞色, ‘三星在户’, 妇人之语也。”[2]上67人们观北斗判定四季, 如“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斗柄指东, 天下皆春”。观参辰 (亮三星与八字分裂六星) 察知黎明, 如“参正割田, 辰正拜年”。古称木星为岁星, 推测其十二年绕天转一周, 西汉时假设了与岁星反向运转的神星叫“太岁”, 十二年绕天一周, 创造了十二生肖记年和六十甲子记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天象变化与地上吉凶联系起来, 认为“天有列宿, 地有州域”, 将天上星区划为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 神化为二十八宿, 奉为上界神灵祭祀。在民间封闭式的四合院中, 水井凿在东边, 设青龙神位供养, 碾磨房建在西部, 设白虎神位供奉, 春节期间香火不绝。旧时有历法书籍《黄历》, 根据阴阳学说将“太岁”绕天经过“黄道”星座的位置、日月时辰、主宰人间吉凶福祥的禁忌都标示出来, 以指导生产和生活。在无钟表和通讯工具的时代, 人们对过年的时间都不会记错。

二、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祭祀文化

春节本义是神的节日, 不是给人过节。人们为神而忙碌, 给神设祭, 虔诚祈祷, 在庄严肃穆的宗教祭祀仪式中表达消灾祈福的心愿。家家如此, 天下如此, 春节便成为全民族宗教文化生活的集中展现。我国的春节不是纯粹意义的娱乐节日, 严肃的宗教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始终占节日主导地位。

我国北方道教、佛教非常普遍, 出现了“家家净土, 户户弥佗”的局面。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 寺院煮腊八粥施舍穷人。腊八一过, 人们就开始了年货和祭祀供品的紧张筹备工作。人们清扫神堂, 整理祭器, 制作供品, 日夜忙碌。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关, 为灶君升天的日子, 天一亮, 家家户户都把头天夜里备好的粘糖米饭供在灶君神龛前, 粘神口, 让其“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家家开始更换花窗、神龛, 张贴年画、对联、彩纸, 设置神堂、香案, 悬挂灯笼。城镇老宅大院, 门庭庄严。有匾额的, 擦得干净, 贴着红喜字的白纸大铁丝灯笼挂得很高, 以示自尊。对联多用宽幅深红纸, 正楷字写就。门楣、照壁、过道悬贴紫色垂联, 宣示“紫气东来”吉祥瑞气。腊月二十五六, 年根即到。若逢雪天, 雪花瑟瑟飘落, 春联更加红艳醒目。屋宇瓦舍, 都是银装世界, 婆娑老树, 尽现玉干琼枝, 城镇乡村, 烟霭弥漫飘香气, 炮声处, 三代同堂四合院, 红联彩纸瑞雪飞。

年终最后一天称岁除, 有除旧布新之意。人们早起, 虔诚敬畏地忙碌, 将祭品做得精好, 盛放在红漆木盘。这是先人传留的祭器, 平时不得家用。祭品每神一组, 有荤素佳肴, 小馍三至五个, 馍上用朱砂或胭脂染出五个梅花红点, 称“供鲜”, 上加大馍一个, 馍上置大枣一个或披饰彩面塑件, 称“大供”。民户室内神堂正面供铜佛, 西侧有灶王神龛, 正西设置神主灵龛, 内有先人灵位, 书写姓氏考妣名字。正东设大仙神位供奉道教始祖。富人高堂明镜、蜡台、香炉、海灯、彩绘玻璃灯、罄等祭器考究齐全。庭院正面设天地神, 多贴有彩印板画神像, 上有诰词:“天地三界十方万物净土之宰”。此外还有井神、碾神、门神等, 院内正面安置较大香案, 陈列祭品。临近中午, 灶王回宫, 天上神灵下界, 家家燃放鞭炮接神, 焚香点纸跪拜。初一凌晨举行跪拜大祭, 此后至初五, 白日焚香一直不断。各庙宇、寺院、道观春节均门户大开, 人们往来祭拜, 香火不绝。

初一上午日出后是迎喜神的时间。喜神降临方向和时辰, 由历书指定。人们朝着喜神降临方向出行郊游。有的骑着牲口, 有的步行, 走到很远后燃放爆竹, 焚香后返回。迎了喜神的人, 以后何时出门都大吉大利, 不必再择良辰吉日。初五天亮前是众神灵归天的时候。这时要送穷神, 家家户户要从炕角或屋角扫些垃圾尘土倾倒于门外街口, 并焚香纸, 燃放鞭炮, 送走秽气。穷神是姜子牙妻子, 别号“五穷媳妇”, 即寿、康、富、德、善终五穷, 她嫌贫势利, 被姜子牙贬封“穷神”。

三、我国春节, 传延着绵绵不息的宗亲礼仪文化

旧时代人们讲求多子多福, 家庭和睦家庭兴盛, 往往三代不分家, 五世不分堂 (宗祠) , 过年必祭祖, 家人必团聚。亲友间拜年问候, 互赠礼物, 扶贫济困, 行善济世等观念都要体现在春节中。

旧时商家买卖交易多为记账, 于年底结算清账。但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关后就不能上门催讨账目了, 否则要受人谴责。年根前, 有钱人要向贫困的亲友施送点财物示以关怀。族中长辈要探视本家有病人有困难的晚辈家庭, 送些衣、布或粮食, 说些安慰话。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要托别人代自己去探视。商客、游子、在外谋生人员年底必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除夕中午全家祖孙三代吃团圆饭, 长辈公婆, 伯叔子孙, 姐妹妯娌各按辈分次序坐定。晚饭后守岁, 彻夜不眠, 全家人围坐包捏扁食 (饺子) , 妇女们备好家人过年的新装和礼品。初一五更辰星将正时, 人们更换新衣装饰, 子女向父母问好, 跪拜磕头, 父辈去祖辈居室问好, 跪拜磕头, 后为孙辈向祖辈问好磕头。祖辈、父辈向儿童施赠压岁钱示以关爱。随后, 全家人一齐祭祖祭神, 点燃庭院中的两大捆干柴, 称“旺火”, 燃放鞭炮。早晨, 男人们走出家门, 按辈分次序给族内亲人拜年磕头, 随后举行家宴。初一至初五, 向亲友们问好拜年。春节期间, 不得有不吉祥言语或失礼的言语。

四、春节传承着激情迸发、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乡艺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年俗文化

春节进行的祭祀、馈赠、宴饮等活动是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民俗需求和礼仪消费。明清时期, 传统农业、民间手工业、传统制作业进入鼎盛时期, 各种传统食品、地方特色产品、精美的手工制造产品如衣物、纺织品、饰品、器具、珍玩等生活用品种类繁多, 城镇内商铺、作坊林立, 处处飘香, 为节日提供着消费用品。怀安古城是晋文化传承区域, 到解放初还能看到街面的茶点炉食制作, 足以让今天上海城隍庙面食刮目相看。当时艺人们十岁左右开始学徒, 都是祖传绝艺而不外传。冬季是妇女们制作衣服的日子, 腊月一到, 富足勤快人家, 过年更新衣服多已备就, 公婆享用细布或丝麻, 年轻媳妇、待嫁姑娘备就花红艳装。妇女们针线技艺, 可与当今缝纫机比美, 而且能作出精美的工艺刺绣。

为了营造节日的吉祥喜庆气氛, 春联、彩纸、年画、爆竹、灯饰、符挂、乡艺社火等艺术活动成为春节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年画源于古代桃符, 宋代已有木版年画, 清后期至民国年间, 版印年画非常普遍, 如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武强年画遍销各地。内容以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喜庆有余、白蛇传、西厢记、刘海戏金蟾等民间故事为题材或灶君财神等神像为主。风格古朴艳丽, 装饰性很强。民国时期到解放后, 各地写实画家人才辈出, 出版业发达, 以三国、水浒、爱国英雄、神化传说、戏剧故事、爱情生活及花鸟、山水、猛兽为题材的写实年画兴起, 普及到家家户户。年画演绎着民间美好传说, 寄托人们的情感与希望, 成为民间雅俗共赏的启蒙教材和精神食粮。

一代代世人离去了, 带走了他们的生活和技艺, 支撑春节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也逐步减少消失了, 年味也淡化了, 留给今天的是对春节的考证与思索。春节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 以祭祀和拜年为主导的春节生活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其中, 使人们真诚参与, 全身心投入, 在忙碌付出中得到收获, 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参考文献

[1]韩士奇.中国春节习俗之最[N].人民政协报, 2000—12—21.

别具一格的农耕文化图 篇8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其语言质朴无华,清新流畅,于平实的叙述中插入风趣的乡间俚语,活泼泼的儿时歌谣,兼有几近失落的劳作之歌,比如《打夯歌》等等,使作者的文字凸显出了一份久违的力量,一股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作者以颇具特色的质朴语言,勾勒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画卷。

当今文坛忆旧文章铺天盖地,但一个新颖的叙述角度,会给读者强烈的共鸣。左志国的选材独具匠心,巧妙地避开了人们惯用的题材,而将视角回溯到早年的衣食住行,民俗民风,以及人们的劳作工具和环境方面。如“住”当中如今绝迹的“卧砖到顶”、“砖包坯”、“四条砖腿”、“土坯墙“、”板打墙“,还有最简陋的窝棚等。作者叙述这些,不仅是简单的忆旧,留恋一份朴素的乡情和亲情,更体现了一定的历史价值。作者在回顾过去的生存状态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现在的生活的反思和拷问,诸如印象之食物,以少年时的几种粗粮和萝卜豆腐,对比今天食品的不安全问题,幽默的笔触,让读者在淡淡的无奈中徘徊。

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回顾家乡的劳动和婚丧嫁娶场面,其中多有人物穿插其中,使文集具有一股风趣的韵味,有的令人心酸,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则给人哭笑不得的感觉,如远走他乡的二大伯和二大娘,吃萝卜条粥的无奈,还有“糊爆咸食”、“猴鸡王子”等形象,笔墨不多,粗线条的呈现,却各具特色和风采,可见作者深厚的乡土情怀和文学素养。

作者忆旧思今,借事寓理,彰显了其卓越的才情和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叙述劳动一节时,大清顺的话,是一个笑话,但笑完后让人的心沉甸甸的。老邋遢为了吃“交心面”,挖空心思使用“苦肉计”,而过事的人家为了节省,到深夜才煮交心面,无不展示了作者的慧眼和慧心。婚嫁中的换亲和转亲,是时代铸就的个体命运的悲剧,家庭成分和穷使很多人打光棍,解决终身大事,就要打破常规,用姐姐妹妹的一生去成就自己的一生,这也是当时的一个特色。作者写的不疾不徐,将自己的情愫隐含在文字中,用事实用人物去述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些拙劣的闹剧、那些沉重的悲剧,体现了社会和人性,更体现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让人百感交集,深思不已。

纵观全集,作者的视角是独特的、敏锐的,语言是冷峻的,也是清新活泼的,在叙述上,作者不过多的表明自己的态度,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而俗语的运用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诸如偷茄子捎带大葱,“大葱就茄子,香死老爷子”;孩子们捅马蜂窝为壮胆会念咒语“马蜂咒儿,马蜂咒儿,光蛰骨头不蛰肉儿”,一句话写活了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作者真情的叙写,使劳动场景活生生的展示在读者眼前,仿佛可闻劳作者的呼吸之声。

左志国的文风朴实,却颇有见地,于叙旧中展示着时代的特色和风采。他笔下的乡村人、事、物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他的文集也是对一种淳朴傳统文化的记录,作者在思索,也在思考,在回顾乡村印象的同时,探究民族发展中的出路。他的语言或深沉、或幽默、或风趣,真实的再现了家乡人的生存状态。

游走在作者的文字中,被他的真情叙写所感动。人都说,文如其人。从文字中可以读出左志国的本真,对家乡风物的爱恋。作者的心境是坦然的,融入字里行间,不仅是作者的成长轨迹,更是一部社会学,一部新社会的发展史。用白描的手法书写家乡风物和人情是作者的独特写作理念的完美展示,也是使命感使然,可以说是作者用心血铸就的心曲。作者在回忆过去的艰难岁月时,没有抱怨,他将逝去的一切化名为“甜甜根”,甜甜根是平凡的野草,却也带给人淡淡的甜的回忆。

《逝去的甜甜根》集风物、乡俗、乡情、亲情于一体,是作者以早年的家乡为基石,以二十年的生活经历为脉络,用淳朴的乡情和亲情为血肉,构筑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华北农村地域风情图。作品贴近生活,接地气,有根,记录了一个即将逝去的农耕时代。这也是这部文集的活力和价值所在。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9

4月20日中午,东党尧山小学和老青协共同组织30名在校学生,来到罕井镇弥家村“黄河流域渭北农耕文化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农业耕种的认知。

孩子们来到农耕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的创建人弥志成老人和老青协的老同志向同学们讲解了各种传统农耕工具的用法,向他们讲述了农耕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风车、吊桶、犁耙、铡刀、碾子等传统农具让不少学生感到新鲜的同时无不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忍不住也来体验一番。

关于农耕的诗歌 篇10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唐】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悯农 作者: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上

作者:崔道融【唐】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田家即事 作者:祖咏【唐】 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插田歌 作者:刘禹锡【唐】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作者:杜甫【唐】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农家 作者:陆游【宋】

吴农耕泽泽,吴牛耳湿湿。农功何崇崇,农事常汲汲。冬休筑陂防,丁壮皆云集。春耕人在野,农具已山立。房栊鸣机杼,烟雨暗蓑笠。尺薪仰有取,断履俛有拾。洪水昔滔天,得禹民乃粒。食不知所从,汝悔将何及? 孩提同一初,勤惰在所习。周公有遗训,请视七月什。

题农父庐舍 作者:丘为【唐】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农家望晴 作者:雍裕之【唐】

上一篇:退证申请表下一篇:雪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