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2024-06-22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共11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1

人文永泰之农耕文化

教学设计

授课:永泰三中

侯协添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掌握农耕文化的起源和主要特征;了解永泰农耕文化的主要形式;接触到永泰方言语境下的部分民歌、谚语、戏剧舞蹈。

2、能力培养

能够自主搜集、整理、掌握永泰农耕文化的产物,并能通过民歌等艺术形式了解永泰的农业文明。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永泰农耕文化的成果,获得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感体验,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的思想。【教学要点】

重点:永泰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永泰的农耕文化,永泰的农耕文化蕴涵这永泰的农耕文明。难点:永泰地方方言语境下队民歌、谚语、戏剧的解读。

【教法与学法】 教师:示意法、讲授法;学生:自读法、合作探究法。互动法。【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了解永泰农耕文化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永泰这块以农业为主、历史悠久、文化浓郁的土地上,永泰人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叫做用永泰话,实际上由于地域的一些特点,我们的县域与莆田、泉州等地区相勾连,在上又多有交织,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语言的多样性。(学生举例,方言区别),但是从大部分人群的口音和语系上的区分,我们永泰话,也都属于福州话的语系。一方水土、一方口音,就养育了一方的文化,因为突出的农耕地貌特点,我们文化的大部分显现形式也就落在了农耕文化。

播放歌曲《金厝边银乡里》

二什么是农耕文化?

根据课前布置,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永泰农耕文化的具体内容。归纳: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和传统运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延伸: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三永泰民歌、山歌介绍 教师示范民歌《十二月令》

儿歌《月光光》

讲解福州话发音,介绍福州话字:八音词典

福州俗语

举例:啰嗦

动物

前后讨论:《播田歌》《儿歌二则》 提问学生示范

四盘诗

也称对山歌。盘诗”为民间对歌的一种样式。

盘诗一般是7字4句为一首,内容广泛,不拘一格。“盘诗”最初是由歌谣的形式逐渐演变成诗歌的形式。它类似于其他地区的山歌对唱,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常用的曲调有“一枝花”、“撑船歌”、“月光光”、“卖洋桃”等。“盘诗”一般都是顺口溜,唱词依对方问词作答,只要脑子略加思索,就能随机应变脱口而出,对歌者要有一定的作诗天赋。“盘诗”开始,双方都以开场诗为引导,开场诗多是通俗易懂的民间歌谣。

盘诗开始,双方都以开场诗为引导,开场诗多是通俗易懂的民间歌谣。如下面两首: 一字这字像扁担,关公刘备请先生。三顾茅庐请诸葛,我请对面你先生。一条竹仔软丝丝,撩你对面来盘诗。跟你上段盘下段,莫盘坏诗盘好诗。有时也互相取笑。如:

盘诗平盘盘,盘汝牙箸(牙床)弟丹横。

盘汝黄牛勿会(不会)食草,盘汝犬豚仔(小狗)勿会食盲(晚饭)。福州盘诗中所唱的歌词,虽然没有经过文人墨客的推敲修饰,却更能表现出劳动人民纯真、缠绵、朴实的感情,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盘诗-发展历史 解放前,盘诗在福州市区也很盛行,每当夏秋之夜,月朗风清之时,盘诗成为福州少年儿童唯一的文娱活动和乘凉的好去处。他们在大街小巷,马路边,空旷地,你一帮,我一伙,就开始盘诗活动。他们不仅锻炼口才,敏捷思路,同时也打发走炎热。五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盘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五喝诗

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歌谣。婚姻嫁娶、上梁、做灶、丧葬等事。主唱人一句句唱,旁人附和“好”,以烘托气氛和为自己添喜或祈福。

举例让学生参与:婚嫁

六:戏剧舞蹈 闽剧:永泰

400年前“儒林班”在福州洪塘乡金山寺参加普度演出,标志着闽剧艺术的诞生.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且福州方言戏曲亦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后,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开始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互相移植上演剧目,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正式以“闽剧”取代了旧时“闽班”之称号.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永泰是闽剧的流行区:起源——发展——代表 民间舞蹈:祭祀、戏曲、庆典演变而来形式多样,颇具乡土情趣。简单 介绍部分舞蹈

高跷、落地行舟、打腰鼓、扭秧歌

肩平戏:让小孩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地下坪:源于大洋龙门,在地面上表演,一般舞台是半艘船,类似白云的船头戏 排云舞:手拿云朵状道具,表演云朵穿梭变化的艺术形式,源于平潭。钱串舞:竹筒镂空,钱币用铁线挂在筒内,靠击打肩膀、大腿、膝盖等身体部位来表演。

七传统武术

舞龙舞狮,重大节日特别是新年、元宵,请神祭祀中驱魔辟邪、保境安民。龙舟赛:端午节 武术,简要介绍 重点讲解四棋下法:

1、双方各执10子在棋盘上分两边放好。

2、第一步第二步不得走中位。

3、一方走一步如果连成一条线(3个或3个以上)就可以杀对方在这一条线上的棋子,然后提走这些棋子换上自己的棋子。

4、一方无路可走或者棋子都被对方杀光,则判负。

作业:

放假回家搜集永泰的农耕文化资料,到班级中分享。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2

其实, 农业的“农”字的古文字字形, 正记录了蚌壳和农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农, 小篆作“”, 其对应的楷书写法作“”。《说文》解释说:“, 耕也。从辰, 囟声。”其中的“”是两只手的变形, 农耕需要用手, 这自然很好理解。但其中的“辰”是什么, “囟”又是什么, 就很难从小篆字形中看得出来了。于是, 我们只好追溯更早的字形, 看能否找到答案。

“农”金文作。从这个字形中我们可以发现, 原来“”中的“囟”并不是声符, 而是“田”的变形。“田”四周有四个“屮”, 合起来就是“茻”, 也就是草莽的莽, 表示田野里草木十分茂盛的样子。田里长满野草, 要想种庄稼, 就需要先把杂草除掉, 字形的下面, 正像手拿工具除草的样子。其中表示除草工具的部分, 与小篆字形对应起来, 正是其中的“辰”。那么, “辰”究竟代表一种什么样的除草工具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辱》:“寻辰字龟甲金文皆作蜃蛤之形, 实蜃之初字。”杨氏认为辰这种农具就是“蜃”。蜃是一种大蛤蚌, 古时候没有铁器, 农民是用蜃壳来翻土除草的。这在《淮南子·氾论篇》中有记载:“古者剡耜而耕, 摩蜃而耨。”高诱注:“蜃, 大蛤, 摩令利, 用之耨。耨, 除苗秽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龙山文化都出土发现了蚌制的镰。当时, 人们的活动区域多为河流冲积的黄土地带, 这里土壤肥沃而疏松, 使用不太坚硬的工具, 就可以进行耕作, 这是石制和蚌制农具在当时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直至西周时期, 石、蚌类农具仍大量使用。这时的蚌制农具已有“蚌耜”、“蚌铲”、“蚌刀”、“蚌镰”等。前二者是整地农具, 后二者是收割农具。

“辰”和“囟”的来历搞清楚了, “”字的构形问题就好解释了。把田、、辰三个部分结合起来理解, 就可以得出这个字的本义:两手持蜃壳除去田里的杂草叫农。远古之时, 森林遍布, 在耕种播种之前, 必定先要砍伐树木, 清除野草, 没有金属工具, 只能靠打磨石器、木器或者蚌壳来作为生产工具, 故先民手持摩锐之蜃壳以铲除杂草, 翻松土壤, 以便种植庄稼。故《汉书·食货志上》说:“辟土殖谷曰农。” (辟:开垦)

还有几个字与“农”关系十分密切。先看“早晨”的“晨”字。“晨”字小篆作。《说文》说:“, 早、昩爽也。从从辰。辰, 时也。辰亦聲。”许慎把“”当形声字来解释, 是他没有真正理解“”的构意。“晨”甲文作、, 从辰从二屮, 或从二木, 与我们前面分析的“农”字构意完全相同。其实, “晨”和“农“本来就是一个字。农是下田除草, 古人农耕非常辛苦, 往往是“夙兴夜寐”, 早晨起来就开始干活了, 所以, 当时人们就直接拿表示干农活的“农”字来表示早晨。后来“晨”字才逐渐从“农”字中分化出来, 先写作“”, 从从辰, 表示双手持蜃, 其构意与“农”字仍无区别;后来为了强调早晨的时间意义, 就改成从日作“晨”了。

再看“辱”字, 其字从辰从寸。寸在汉字中一般都是表示手, 和“”中“”的作用相同。因此, 从辰从寸的“辱”和从从辰的“”, 在构意上也就没有区别了。这说明, “辱”字同样是从“农”字分化出来的。“辱”本指以手持蜃除草的动作, 也可指除草的工具, 其字可加草字头作“蓐” (用“辱”字表示耻辱是假借的用法) 。后来出现了木制的除草农具, “蓐”便又分化出“槈”;再后来出现了金属的除草工具, “槈”便又可写作“鎒”。《说文·木部》:“槈, 薅器也。从木, 辱声。鎒, 或从金。”

“槈”字还有一种从“耒”的写法, 即“耨”。《吕氏春秋·任地篇》:“耨柄尺, 此其度也, 其耨六寸, 所以间稼也。”高诱注:“耨, 所以来耘苗也。刃广六寸, 所以入苗间也。”据“柄长一尺, 刃广六寸”可知, 槈是一种很短的除草工具, 人们使用时的姿势与持蜃并没有太大区别。

表示除草工具的“槈”之所以可以写作“耨”, 是因为“耒”字本身就是一种农具。如果说蚌制农具是我国最早的生产工具之一的话, 耒则是在传统农业中最为重要、使用历史最长的一种工具了。耒的使用是伴随火耕的需要而来的, 火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大规模的耕作方法。对于火耕而言, 漫撒和点种是两种主要的播种方法。点种的主要工具就是尖头木棒。但是尖头木棒毕竟效率不高, 先民为了满足增产的要求, 在原始农具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改造了尖头木棒, 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业工具。这种新农具把尖头木棒延长, 长到可以立着身子把持它的程度;同时在它的下部, 距离尖端不远的地方, 添加上一个短小的横木, 用它作为踏脚, 以便使木棒更容易深入土壤。这样, 人们劳作时就省力多了。这种改造了的原始农具是“耒”的前身——“力”。

力和耒是甲骨文中所见的除蜃之外的主要发土工具。《说文解字》说:“耒, 手耕曲木也, 从木从丰。”金文“耒”字形作或, 从形体上可以看出, “耒”是一种带有两个杈的木棒, 木棒上部是弯曲的柄, 下部是分叉的耒尖, 曲柄弯曲的方向可以向左, 也可以向右。金文中耒字又作或, 像手握耕具之形。

甲骨文“力”字作, , 是独体象形字, 从形体上看, 是一种曲木棍上绑着踏脚横木的单齿发土农具。许慎《说文解字》说:“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 能御大灾。”这是说“力”的本义是人体的肌肉筋腱, 引申出“力量”的意义。许慎的说法并非“力”的本义。徐中舒曾明确表示:力象耒形, 金文中从力之字, 有时也从耒。如“男”字, 《说文》说:“丈夫也。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于田。”“男”字甲骨文作, 确实是从田从力, 不过这里的“力”不是用力的“力”, 而是表示“力”这种农具。金文的“男”字又在“力”的上面增加了“手”形, 作, 像手握“力”这种农具耕田的样子。金文中“男”字还可以写作, , , “田”下的形体由“力”变成了“耒”。可见, “力”和“耒”在古文字字形中是可以通用的, 二者形体比较接近, 只是“力”下面没有歧出的杈形, 而“耒”下面有歧出的杈形。

谈到“耒”, 就不能不说一下“耜”, 因为古书中“耒耜”经常连用。从“耜”字从耒这一点, 便可以看出二者间的密切关系。耒耜同为起土的工具, 耜的形状和今天的铲比较相似, 它起土的功效比耒好。《易·系辞》是最早记载古人发明耒耜的文献:“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从“斫”和“揉”两种制作方法上, 可以看出“耒”和“耜”在形制方面的不同:“耒”是用火烤的, 而“耜”则是用砍削的方法做成的。“揉木为耒”就是用火将尖木棒柄部烤出合适的弯曲度;“斲木为耜”较耒复杂, 需要将整段木材劈削成圆棍形的柄和铲状的刃。“耒耜”是古代耕种的主要农具, 二者连起来常用作各种农具的泛称。因此人们在为其他农具, 特别是木制或装有木把的农具造字时, 常常以耒为构字部件, 如“耙”、“耓”、“耤”等。

农耕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篇3

关键词:农耕文化;城市景观设计;价值

一 农耕文化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基

中华民族几千年继承下来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极具代表性,农业时代带给每个时期人们的影响是无穷的,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审美意识,都带着极浓的农耕色彩。但是随着时代和审美观的发展,农学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发展至今已经作为园林学科而独立存在。古代园林起源于农业时代,贵族官吏需要一个修心养性的空间,所以将这种情趣赋予园林景观中。艺术手法是园林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在这个鉴赏和提升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农学的本真。现阶段农业文明的形成都是基于古代农耕文化的根源而集合的,探究其精华之处,以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最为显著,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绚烂的一笔。盆地生活是中国人的常态,进而促进了风水理论的产生,而自然环境势必会对居住场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一直在朝一个明朗的方向前进着,思想影响行为,然后这也是中国社会得以发展的关键原因。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发展,途经奴隶社会、半封建班殖民社会等几个阶段,现在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都脱离不开农业活动,而中国一直是处于农业大国的位置,农耕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随之增长。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必须紧紧抓住农耕文化这个根基,才能够获得广阔的提升空间。

二 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观光价值

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两者之间经过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来获得社会的发展。景观如果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持是无法完成,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要首先考虑自然环境,不能违背最基本生态原则,然后再分析社会所需功能,而艺术手法的运用则是审美观的体现。人作为个体存在,视觉和听觉上所接触到的物质都会形成一个反射,凡事都会在人的思想里形成或大或小的意义,但是一旦看到没有意义甚至是负面的物质,则会产生恐惧、漠不关心的行为。城市景观设计要从人这个主体出发,首先要对人的思想形成最大的意义,凡是有生命力的物质总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景观要在历史精神的指引下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抛弃死板硬套的风格;景观设计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开始美学观念的提升,这个过程会促进技术的发展和价值观的转移或巩固。云南省居住着一群哈尼族人,哀劳山地区是他们的居住聚集地,那里的每一棵树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实际上是树承载着不同的故事。还有极具代表性的皖南民居,他们村子后面所栽植的树都是风水树,池塘也是呈月牙形状。实际上广阔中国的每个地区的景观都承载着或大或小的意义。传说中的后玄武、右白虎等神物,都被人们所尊崇着。风水理论注重穴位和朝向,一旦位置不对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皖南民居还存在与众不同的牌坊群,无论是节妇还是孝子,都是人们将美好事物寄托在景观中的体现。所以说景观文化是伴随农耕文化共同成长的,它顺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逐渐成长。但是人性化、审美化依然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与此同时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更加彰显景观的观光价值。

三 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是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因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发展,都需要景观设计的点缀,自然环境在人造艺术的设计下显得更加和谐统一,人们生活的需求是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寻求城市的更有效利用和循环发展。生态系统中包括景观这一大块,动物、植物在一个信息交汇的过程中活动成长。景观内的每个物质都会发挥自身功能,并且将所需信息汲取过来,同时向其他物质传达自身信息。自然环境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提供着最基本的空间,继而产生一系列的融合,然后磨合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矛盾,导致人们将环境生态问题置于人类生存高度来讨论和关注。农耕文化正是遵循生态主义的原则而发展的,而景观行业必然要考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现阶段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成为生态性的典型代表,他们十分注重生态主义的实践工作,在图纸上的规划会真正展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中。自然发展有其既定的规律,物质的循环利用至关重要,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早已经提出来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将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中原本的功能追求度已经开始下降,逐渐代替的是生态性的设计和建设。时代的发展催生了生态学,而景观设计也正在朝着一个更为环保科学的方向发展,城市景观设计更应该考虑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景观设计更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而每个国家和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水资源利用度的影响。目前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遵从农耕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在汲取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景观建设。德国在景观设计上的成就巨大,他们在规划初期就考虑到天然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问题,所以德国城市景观能充分利用雨水来解决景观用水问题,有的景观设计甚至能为周围建筑提供用水,这是一个环保而生态的景观项目。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上,还体现在人类生态思想的提升中,它所产生的价值无限。

四 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要从中国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农耕文化出发,将几千年来继承下来的精华汲取过去。但是现阶段各大城市的景观设计并没有融入农耕文化的空间中,景观设计技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而观念问题却一直停滞不前。中华民族因为农耕文化而得以繁衍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发现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观光价值,与此同时将农耕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挖掘出来,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学雯.农耕文化在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价值[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霍耀中,张入方.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的生存景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

农耕文化之旅五年级作文 篇4

在暑假,同学们都会去各地游玩,有海洋之旅、沙漠之旅、草原之旅,今天我参加农耕文化之旅。

我们跟随带队老师来到了湖头文化大礼堂,一走进礼堂就看到张伯伯笑眯眯的朝我们招手。我们开开心心的坐到座位上,等张伯伯给我们说说农耕文化。

张伯伯随手拿起一件农具举起来给我们看,这是一件竹编的`农具,两头都是空的,一头大一头小,中间很粗,像个大肚子,张伯伯说这是他小时候捕鱼用的鱼篓。我不禁疑惑起来:这个家伙两头都是空的怎么能捕鱼呢?张伯伯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笑着解释说,这是专门捕比较大的鱼用的,只要把它平放在水里,大头的一端朝着水流,小的鱼会从小口一端游出去,而大的鱼则一头撞到鱼篓璧上,会发出震动,捕鱼人就知道有鱼上钩了,就把大口朝上提起,一条大鱼就妥妥地被我们抓住了,我们好像真的和张伯伯一起抓到了这条鱼。张伯伯的讲解让我们身临其境了一番农耕时的场景,张伯伯还给我们介绍了米车、纺车、木犁等等农具。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5

2018年农耕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抓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独特而富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农耕文化,依托农耕文化,打造农耕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通过读诗、了解传统文化,并亲手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一、特色建设意义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我校把“农耕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包括祖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及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为此,我校把“拾起农耕记忆”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适当的农耕实践,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例行节约的好习惯。

二、实施措施

(一)机制保障

1.成立特色学校“农耕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汪明星为组长;副校长郑敏、姚先达为副组长;教导处、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农耕文化进校园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构思并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组实施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撰写课题和督导各班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培育,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做好农耕文化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成员:负责各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领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2.课程开设

紧扣“农耕文化”这一主题,三至六年级每周在地方课程中设一课时。以各学段分目标为抓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系保障

学校针对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及时召开教研活动,并形成相关制度。确保及时有效的解决农耕文化进

校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每周对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农耕课程讲课大赛,同时实行全天查课,确保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4.具体实施

(1)创设环境。围绕“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农耕历史微缩景观、农耕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农耕文化,创设良好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让学生收集各种农耕历史物品。并且挖掘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丰富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同时学校还走出去、请进来,把一些老教师、老农民的农耕藏品拿到学校展出,让学生对农耕年代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2)具体做法。我校确定了以“展农耕器具”、“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实作农耕”等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农耕文化”办学特色:

展农耕器具:

学校在文化味十足的“德育长廊”里开辟出一块农具展示文化区,依次摆上(犁头、锄头等)10余件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具,并配农具说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农具,拾起对农耕文化的记忆。

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

一是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农耕文化书籍,开阔学生读书视野,并从书中追寻生活的内涵: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进而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懂得炎黄

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才形成土地上精耕细作,生活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佳境。二是学校将通过收集农耕古诗词、谚语、校本教材、开设“农耕”校本课程(拟设每周一节)、举行“农耕”擂台赛(拟每期一次)等形式,让农耕经典激起农耕情感,使学校成为诗的海洋。同时学校拟将通过校本教材“农耕故事”部分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故事演讲活动,要求每班每月组织一次,期末学校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活动,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实作农耕:

一是鼓励学生每周协助爸爸、妈妈学干一项农活,并写出自己的所作、所感,领悟生活在于劳作。二是学校在该项目中设计每班一块农耕试作基地,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以此来体验父母的艰辛,采摘的欢乐,从而达到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举办我是农耕书画家活动:

活动要求每班学生在美术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农产品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许多班级用玉米、小米、黄豆、绿豆等农产品粘贴出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学校还举办农耕硬笔书法作品比赛,效果显著。

三、今后的打算和工作思路。

1.继续优化、美化校园农耕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更为和谐、舒适的环境文化。

2.发挥我校特岗美术教师的优势,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出艺术特色。强化校园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风貌。

3.进一步落实农耕课题和相关活动,力争常规化。

4.做大做强,培育几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成为我校的闪光点。

农耕文化涵养着农业发展,也涵养着中华民族。我们将坚守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并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的内涵,着力实施好“品读农耕,传承文明,培育具有农耕情怀的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6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况、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识读《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点,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房屋构造不同的原因及说明了什么;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特点。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成就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述法、历史读图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的历史,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单纯地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学生回答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学生答后教师指出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没有生活保障的,然后再设问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他们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学生回答具体的解决办法。 (使学生认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

接着教师出示材料分析传说中教人农耕的是谁?引出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原始农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这个传说说明早期人类在非常聪明,有智慧,他们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远古人类有固定的食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改善生存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始农耕生活》(使学生知道书本知识是前人在实践中发现、总结的)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本课所学内容。

一、原始农耕的代表

通过学习目标我们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是北方的半坡居民和南方的河姆渡居民。

首先教师设问:学生阅读课文6——8页内容,通过小组同桌共同总结半坡居民的居住区域、生活的距今年代和生产生活情况(包括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定居生活、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学生总结回答后,师生共同完成以下问题。1、教师展示课件先明确半坡居民的空间位置并说明这一地区之所以会发现远古人类遗址,说明这一地区适合人类生存。根据考古发现推断其生活年代。

2、关于生产工具,可以和北京人对比,这种变化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狩猎生活向农耕生活变化。3、农作物的种植说明人类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除此以外,人类还有其它的获取食物的方式,如狩猎、捕鱼、和采集等,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4、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分析使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学生选项进行选择并分析为什么?5手工业中选择半坡人面鱼纹盆进行讲解,对这一时期的生产生活进行推断,让学生从历史遗物中提取有效信息。在讲述以上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以上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生产情况,我们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考古发现证明的。。使学生明白我们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教师总结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成就中,其中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属于物质财富;满足人类音乐、艺术、教育等方面需要的属于精神财富。以上内容说明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那么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简单介绍生产力的概念,也说明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并遵循自然规律,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南方河姆渡居民的情况,因为有前面的基础,下面我请同学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教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1、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距今年代、生活区域和生产生活情况。重点分析骨耜的使用及作用和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让我们提取哪些信息。

2、对比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两个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完后针对不同点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 : 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

材料二: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当地降水多,气温高……高温潮湿……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说明了什么?

因为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

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教师指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因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从而创造了南北两种不同的原始农耕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史悠久,这和人类的这和远古人民的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他们发现了动植物的习性,开创了我国的原始农业,并推动其发展,那么我们从哪可以证明我国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呢?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我们来解决: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从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和农具的使用三方面考虑)2、原始农业的发展出现的标志是什么?3、原始农业的发展有何意义(影响)?使学生了解何为文明社会和奠定的物质基础指什么?

日本农耕文化与社会生活语言现象 篇7

一、日本的农耕文化

公元前3世纪弥生文化的产生,标志着绳文时期从大陆传入日本的农耕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日本原始的社会生存方式,开始了社会的生产,预示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及开始,而以农耕社会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我国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详细论述农耕文化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从日本民族的集团主义、亲植物性、纤细性、勤劳到自然观和多神论都进行了阐述。此外,日本的农耕经济学者玉城哲在《稲作文化と日本人》(現代評論社,1997)中也谈及:应该说日本社会本身就有不失“稻作农耕社会”的特点。这些作者的论点都论证了农耕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关系,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是在日本民众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农耕文化与词汇

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征,本文从农耕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农业文化、勤劳文化、纤细的民族特性、集团意识、序列社会等文化特征出发论述与此相关的生活词汇。

(一)农业用语

日本作为农耕社会,从古代开始就进行水稻、大麦、小麦、栗、黍、荞麦、大豆、小豆、萝卜等农作物的栽培。这其中对于在水田里栽种水稻的劳动尤为重视。随之就是关于米与田的词汇特别丰富。日本以米为主食,与英语的“rice”相对的词汇有「米」、「籾」、「飯」、「ご飯」、「ライス」等词汇,而且对于能产稻米的水稻更是细分为糯米和粳米,水稻更是细分为早稻和晚稻。

作为农耕社会的根本,培育水稻的温床,田在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这从日本人姓氏中“田”据为榜首就可窥见一斑,如:田中、田村、田边、池田、上田、内田、冈田、前田、福田、松田、山田、吉田等。除此之外,根据日本《類語国語辞典》(1994)的记载,关于田和米的词汇尤为众多。

从上表中,我们就可看出日本人关于农业文化的根本“田和米”的词汇之丰富。

另外因为和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的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在日本词汇中,关于牲畜只有一些基本的词汇,从中可看出农业文化之发达,畜牧业文化之匮乏。

(二)关于“勤劳”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特别是远古时候科学技术落后,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尤其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不付出繁琐的劳动想得到丰收是不可能的,所以“米”这个字反映出人必须做满“八十八”道工序,手续相当复杂。而且在这里你付出的劳力和你的所得成为正比,故“勤劳”这一词汇在这里清楚地体现出来了。到了现代,日本因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等不利因素,更是将“勤劳”誉为日本民族的美德,日本的国字「働く」形象独特地将日本人以勤劳为美德的性格特征阐释出来。此外体现日本人这一性格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働きばち」比喻为蜜蜂中的工蜂,「過労死」是劳动过度导致的现象,「勤勉は善」形象地将日本人推崇的传统美德体现出来了,「必死」、「一生懸命」等词更是将日本人那种拼命努力的劲头描绘出来了。

(三)关于“纤细性”的词汇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插秧、收割到脱粒及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形成日本人纤细、敏感、注重细节的性格特征。如对于雨和雪的词汇,日本国民根据气候和形态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描述它们的不同,其词汇之丰富是其他国家少见的。如形容下雨时的词汇有:「春雨」「五月雨(さみだれ)」「しぐれ」,形容雪的词汇就有:「白雪」、「粉雪」、「根雪」、「牡丹雪」、「ざらめ雪」、「細雪」、「大雪」、「小雪」、「風雪」、「吹雪」、「なごり雪」、「粟雪」等,反映在文学上,体现日本文学或是日本人传统审美观的「わび」「さび」「いき」「幽玄」「粋」等词汇将日本人细致入微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四)关于“集团主义”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中,因地理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民族见面机会的减少,日本人因为种植过程中的协助和合作逐步形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深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所带来的是强烈的集团意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词汇中也体现出这一文化特性。集团意识体现出的文化便是集团意识,以“和”为贵和内外文化。如日本人在做自我介绍时,一般先不说自己的职业,而是说自己所属公司的名称,所以每年4月份左右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不说「就職」, 而是「就社」。从中可看出日本人对于自己的集团归属意识的重视。此外体现日本人内外意识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他見」表示给别人看,「他聞」表示别人听见,「よそ者」纯粹是外人的意思。「他人」一词在中文词汇里说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日文中有浓厚的「よそ」之意包含在里面。像「傍惚れ(单恋别人的情人)」等词汇也是日本特有的词汇,而日语中丰富发达的敬语词汇很好地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诠释。从日本的集团主义衍生出的内外文化进一步缩小为日本人对乡土意识的清楚认识,再进一步扩展为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如日本在表示本国物品的同时都会以「和~」、「日本~」、「邦~」此种形式表现,另外在表现外国的事物时多以「洋~(ヨーロッパのもの)」、「漢~(中国のもの)」的形式来体现。如:和楽―洋楽和語―漢語和風―洋風日本語―外国語,日本画―西洋画等词汇就表现出这一特征。

(五)关于“序列社会文化”的词汇

此外,在农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因农耕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贫富差异和身份之差。由此而引发序列社会文化。决定序列的主要基准为社会地位、年龄、团体中的经历年数、性别等因素。像「父母」、「領主」、「上司」等词汇及与此相呼应的是「子供」、「家臣」、「部下」等词汇,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亲子关系、主从关系、师徒关系等上下关系。另外,在寺院里,僧位也有僧正、大僧正、僧都、律师等职位的区分,日本传统国技相扑,根据待遇和格式的区别,更是分出了「横綱」、「大関」、「関脇」、「小結」、「平幕」、「十両」、「幕下」、「序の口」的称呼。如对“妻子”这一称呼,对于他人妻子的称呼,因对方身份的差异,相应的妻子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上さん」,意为商人、匠人之妻;「御新造」,为古时武士或是富甲之家的妻子的敬称;「御寮人」,为近世中产阶级年轻妻子的称呼;「夫人」,是对贵人之妻的称呼;「内儀」,指的是商人、手艺人之妻;「内室」,指的是贵人之妻;「裏方」,指的是法主的妻子;「御台所」,指的是幕府时期将军之妻。虽然这些称呼有时代限制的因素在里面,但我们不难看出其称呼背后所隐藏的阶级及因身份不同的要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作为文化的镜像不时反射出来。农耕文化作为日本民族的典型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得到体现和折射。掌握此种关系,能促进日语学习者通过日本文化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特征,更多的农耕文化与语言现象的关系特征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語[M].岩波書店,1988.

[2]芳賀綏.社会の中の日本語—日本語講座 (第三巻) [M].大修館書店,1976.

[3]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曲維.日本[M].大連出版社, 1997.

[4]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質[M].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1991.

[5]大野晋、浜西正人.類語国語辞典[M].角川書店,1994.

[6]鈴木孝夫.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M].岩波書店,1988.

[7]鈴木孝夫.言葉と文化[M].岩波書店,1988.

[8]中村明.現代日本語必携[M].学燈社,2001.

[9]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南開大学, 200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8

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我国农耕文化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为了使学生领略到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我们以农耕文化为内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把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系列德育活动中培育农民特有的精神,并逐步将农民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一、开展“农耕文化艺术节”,唱响德育主旋律

“农耕文化艺术节”内容包含民间剪纸、民间才艺表演、农民小歌手大赛、朗诵农耕谚语比赛等,让学生们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和诗词描绘的农耕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为从学生时代起就拥有“农民情结”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校组织农耕文化知识大赛和举办“农耕杯”校歌合唱比赛。学校组织农耕文化知识大赛,内容涉及农作物辨认、农耕工具辨认、农耕季节时令知识、农耕劳动程序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借助多媒体展现题目,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三名代表参加全校性大赛,以此普及农耕文化知识。学校举办“农耕杯”校歌合唱比赛,全校教师上台展示,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上台参评,身着整齐校服,口中唱着校歌:百年耕耘,桃李芬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校师生非常投入,现场气氛无比热闹。

农耕文化内容丰富,思想深远,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艺术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农耕文化,进一步领悟农耕文化的精神深邃,对学校也有更深层的喜爱。

二、开展“农耕文化体育节”,创新德育新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农耕文化体育节”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

例如,学校传统的“农耕文化体育节”,以趣味运动会为载体,开展“抛秧苗”“挑水过梅花桩”“背媳妇”“三人夹西瓜”“捉泥鳅”和“赶鸭子”等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感,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其中“抛秧苗”项目是以“沙包”代替“秧苗”,每位选手9把“秧苗”,选手将“秧苗”分别抛到10米以外的指定“九宫格”的9个格子里面,进一格得1分,抛进同一格子的“秧苗”不重复计分,以得分高低记录名次。“挑水过梅花桩”项目是让学生模仿农民挑水,在20米长的比赛场地画出左右相错的两排直径40厘米、圆心间隔前后50厘米左右错开20厘米的圆圈,学生脚踩圆圈、挑着两桶各重5斤的水桶,从一端跑向另一端,以速度快慢计分,没踩在圆圈内为犯规,不得计分。

学校“农耕文化体育节”的趣味运动项目,“农”味浓郁,体现农民的各项技艺;“趣”味多多,体现农民活动的趣味;“拼”味十足,体现体育竞技活动本质;“意”味深长,体现农民劳动的伟大,实为农耕文化教育的好载体。

三、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丰富德育新内容

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传统节日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学校德育的好资源。学校结合当前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传统节日,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例如,学校以“当地农家过节日”为主题,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资源,向同学们介绍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意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每年的春、秋季节,学校大队部要求各个班级分别围绕“春耕”和“秋收”主题墙报评比,评出奖次在学校学生大会上颁奖,并把主题墙报拍成照片存入学校档案。平时让学生背诵古典诗文中描写农耕的名篇佳句,如大家都熟知的陆游《游上西村》、白居易《观刈麦》、陶渊明《归园田居》等。既让学生感受到多彩的农民生活,又让其在吟诵间咀嚼到古典文学中的文化精髓。

农村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农村的教育实际;既能调动老师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让学生感受农民生活的多姿多彩,又让学生过上传统的农家节日。

总之,农耕文化作为农村小学德育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和主旋律,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独具个性特色,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体现应有价值,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博大的农耕文化精髓,传承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实践智慧。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9

民盟办公室林小培

十二月的陶山,甘蔗松脆、瓯柑清甜。6日上午,首届农耕文化节在陶山镇荣祥村举行,盟市委陈良明主委致开幕词。

盟市委结对帮扶陶山镇荣祥村已有五年。2008年,盟市委主委陈良明率队赴荣祥村调研并形成《关于在陶山镇荣祥村建立瑞安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可行性报告》,自此盟市委与荣祥村结对。每年,盟市委都会积极动员相关部门单位给予荣祥村技术支持、资金帮扶及物资资助,联系企业家与村民结对扶贫,盟内相关人士经常在荣祥村开展调研,为荣祥村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发扬农耕文化、培育农耕产品建言献策。今年更是联系有关单位为村民建立大棚种植基地10余亩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荣祥村位于瑞安市陶山镇西北角,是革命老区,总面积

1.2平方公里,全村216户,共860人。首届农耕文化节的举行使得这个平静的小山村格外热闹。瓯绣、捣年糕、包粽子、酿烧酒„„往日农家劳动生产工艺成为一个个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农家乡村生活变得美妙无穷。在荣祥村民俗文化馆,展出的一批农家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家服饰,让参观者对传统的农耕文化有了系统和直观的认识。据了解,近年来,陶山镇荣祥村建立了瓯绣、农家酿烧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初一新生对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的概念及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关系等可能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生产

距今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生产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

距今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

二、构建知识框架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制衣

距今时间: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原始农业:最早种植水稻

生产

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

原始手工业:制陶、乐器、玉器

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

挖掘水井

干栏式房屋

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普及、耒耜耕地、石刀收割

原始农业:最早种植粟

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

生产

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织布、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

半地穴式房屋

食物种类丰富

三、教师总结

1、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比山顶洞人有极大进步,他们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和粟等遗物,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学会了建造房屋。之所以他们房屋的建筑样式不同,主要是根据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

3、文字雏形在半坡原始居民出现

板书设计:

距今时间 坐落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畜牧业 生活状况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涉及了我国南北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母系氏族阶段,再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远古时期是非常陌生并且难于理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补充一些资料,再配以一些生动的图片加以注释和说明,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从上课的过程和课后反馈来看,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采取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即先展示主题脉络,让学生自己阅读书籍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实际效果也非常明显。

本节课在教学中还侧重于分析、比较。一是以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原始农业的出现,房屋的建造等;二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农耕文化;生育观;土地利用

一、农耕文化生育观

生育观是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则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点、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引为规范等。从经济领域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在生产发展的前期阶段,农耕的开展和延续,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定居下来。并且,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农耕的延续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物质基础的,这种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高劳动投入为特征,家庭人口的多少决定了经济的状况,由此形成了对多子女的生育期望。

我国的传统生育观与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是须臾不可分离的,通过生育观而影响生育行为和人口数量也是绵延千年而少有变更的。从生育的价值体系上看,我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无疑是一种“多、男生育”的价值体系。并且,传统的生育观念仍极大地影响着近、现代的生育行为,导致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控制,这主要是农耕文化生育观的强大惯性造成的。在这种传统的生育观的影响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不是主动地采取而是消极地抵抗人口控制措施,这必然导致人口增长速度难以控制,造成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农耕文化生育观与我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问题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化的,一般用人地比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人地关系状况。考虑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经济特征的重要性,人地比率也仅在人均耕地面积意义上使用。人地比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土地利用中面临的一个压力和遇到的一个潜在威胁,而且这一“危机”与中国农耕文化的生育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纵观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国曾出现过三次人口倍增台阶。第一次人口倍增台阶出现在春秋、战国末期至西汉平帝二年,人口由2000万增至6000万,这一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资源被全部开发利用;第二次人口倍增台阶出现在明末至清朝乾隆年间,人口由1亿增至3亿,这一时期南方(东南、西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第三次人口倍增台阶出现在1949年至1990年,人口由5.4亿增至11.33亿。在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和现代时期内,通过屯田、垦荒等方式使得耕地面积整体上处于增加态势,但是伴随着可开垦土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开发难度的增加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原因,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人口增加的速度。

(二)对人地比率的影响

人地比率是由人口数量变动和耕地面积变化共同塑造的。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和耕地面积都是趋于增加的,但两者的增加速度不同,人口增加快于耕地面积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和0.55‰),所以,反映在人地比率总体趋势上是不断下降的。人口增长速度,而不是人口数量,可能是使土地承载力承受更大压力的最重要的变量。因为快速的人口增长迫使人们只能以一种非常粗放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来维持生计,粮食需求的增加通常只有靠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

在现代,总趋势上表现为中国人地比率趋向于不断减少,同时各地区的人地比率在时间序列上也表现为下降的态势。现代中国的人地比率由50年代最高时的0.264减少到80年代末最低的0.125,而由人口增长引起的人地比率的下降主要由人口增长所致,由人口增长引起的人地比率下降贡献值为91.58%,而由耕地减少引起的人地比率下降贡献值仅为8.42%。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农耕文化生育观的深厚积淀和强大惯性产生的人口大量增加所致。

三、人地关系变化下的土地利用

从理论上讲,人口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人地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演变则是人地关系紧张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同样,一定的人地比率并不意味着环境的恶化,其间存在的一系列的中间环节,但在一定人地比率之下形成的人口压力,却可以引发或推动环境恶化,这种引发或推动是通过中间环节来实现的,这些中间环节主要是一定人口压力下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如果说人们滥垦、滥伐、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以及土地不正常休闲、保养等土地不合理利用方式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而令人们不得不实施滥垦、滥伐、陡坡开荒等行为的直接原因就是人口数量过多,人均土地资源过少。一般来讲,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该种资源的需求必然增加,当某种资源具备外延开发潜力时,这时人们便会自动进行资源的外延开发;而当某种资源已不具备外延开发潜力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该种资源的需求也还会增加,这时人们便只有对该种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了,否则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土地资源也是如此。在我国农业政策及土地利用实践中,人们更注重于在很大程度上由人口因素产生并加剧的粮食自给自足问题,而对生态环境视而不见,导致土地生态问题加重。

如围田的发展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紧张的人地关系情况下产生的向江河湖海要田的一种垦殖行为。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但在晋朝后1400年里每年缩小2.8km2,19世纪里每年缩小8.4km2,20世纪上半叶每年缩小10km2。围田固然使耕地增加,但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因为湖面缩小的同时,不仅水资源减少,还丧失了灌溉、调蓄洪水的原有能力,一旦遇上洪涝干旱就可能成灾,因而不仅使水产养殖受到影响,还使得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区域小气候发生改变,进而对原有的耕地产生负面影响,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原本紧张的人地关系。所以说,我国的土地退化是伴随着人口数量相对于土地资源数量过剩而产生,并随人口数量继续增加而加重。

参考文献:

[1]蔡俊生.2003.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72-296.

[2]陈百明.1997.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自然资源,(2):31-36.

[3]陈利根,郭立芳.2004.可持續土地利用伦理探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2(2):169-171.

上一篇:门作文初二700字下一篇: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一座城市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