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2024-10-17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通用12篇)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1

一、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法治社会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各法学家或政治家们提出的法治社会的涵义各有不同。法治社会绝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体系的建构、完善和施行, 在推进法治社会进程中, 法治理念是法治社会的灵魂和动力。和谐社会的涵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 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治的公正的追求与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社会公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分配公平正义, 法律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和平和公正的规则和程序使其得以实现。

第二、法治是稳定有序之治, 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手段。法律通过发挥其规范性、调节性、保护性的功能来保证社会秩序的形成, 维护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的秩序。

第三、法治是自由之治, 即免遭他人的奴役, 法治为个人的自由提供保障。

第四、法治是制度之治, 法治为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 同时和谐社会建设又为法治提供了发展的环境。

和谐社会与法治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和谐社会与法治的目标都是追求在规则和秩序范围内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都是为了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有序、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 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1]

二、我国法治社会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的法治建设步履加快, 成就显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但是, 在法治实践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欠和谐的音符, 这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法治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实践, 法治也不是人们不情不愿的实践。法治应当能吸引社会全体成员主动来实践。但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比较淡薄, 政府公权力的滥用现象依然严重。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都凸现出来, 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其他公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尚不完善, 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和司法机关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怠用职权的现象严重。在社会生活中, 法律尚没有得到全面普及。

第二、政府行政不依法, 违法行政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 由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 地方政府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不能真实反映和协调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 比如, 在城市, 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其中包括在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中执行政策不到位, 安置补偿不合理, 滥用行政权进行强制拆迁等。

第三、宪法、法律缺乏权威, 司法不公、不独立。尽管我国近年来的法制不断地完善, 但我国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人治观念和习惯在我国长期存在,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认知与实践。另外, 由于我国司法缺乏独立性, 难以发挥最终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作用这使当前社会矛盾和纠纷问题因得不到及时解决日趋严重。其中最主要的是司法缺乏权威性, “当今社会众多矛盾都汇集到司法机关, 但是, 作为最终裁判者的法院并不能有效处理所有纠纷, 不得不将大量的争议推出法院, 最终演化成社会矛盾。”[2]要建设法治国家, 必须树立法律权威, 做到, 法律制定出来, 人人遵守。

第四、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尽完善。有关保障公民权利、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还比较缺乏。例如, 调整市场关系的统一的商法、没有制定出来;法的制定方面, 过多注重实体法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制定出来的法律原则性比较强, 存在着规定不具体、不严密等问题, 法律法规适用的具体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立法监督体制亟待完善。我国的立法监督是以人大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监督, 这样单向的监督体制总是存在最高权力不受制约的可能性。

三、我国法治社会的修正

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要厉行依法治国、特别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法治政府,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第一、培育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权威,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法治思想基础, 培育法律信仰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 我国需要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素养, 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的法律水平和法治意识。

其次, 民主是法治的本质要求。完善民主制度可以使自由、安定、平等、有序等理念深入人心, 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权利保障。

再次, 人权是法治的核心价值。法治国家是以国家对公民人权的充分保障作为标志的。人权和公民权正是人的目的性的具体体现和法律保障。[3]

第二、完善法律制度, 培育法治环境。

首先, 在立法上, 加强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在立法观念上, 树立立法为民的理念,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法律制度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 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在立法的程序上,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 健全立法听证等制度, 使立法能充分体现民情、表达民意;在立法内容上, 要以群众关心的为重点, 从保障人民的权益出发, 适时地制定民众真正需要的法律。

其次, 在执法上, 坚持依法执法与人性化执法。在执法中, 我们要将依法执法与人性化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依法执法是执法程序性原则的体现, 执法应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 人性化执法是一种文明的执法方式, 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较为理想的选择是:结合人性化执法方式, 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 提升法律的权威性。

再次, 在司法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价值目标是实现司法公正、独立。保护弱势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司法来维护, 保护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要求和体现。

因此, 坚持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性、权威性的前提与基础, 司法独立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只有使司法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等等之外, 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4]

四、和谐社会思想对实现和谐法治的意义

和谐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法治建设必须在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第一、为法治建设提供了秩序目标, 和谐是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法治建设是对追求良好秩序状态的设定、维护和实现, 和谐是对社会秩序状态的整体描述。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为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谐思想与法治的结合就是和谐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也应该是和谐。同时, 和谐也是评价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准。

第二、突显了法治的主要功能。社会秩序的维护依赖于不同的手段, 法治是为人服务、帮助人类实现和谐社会秩序的手段, 而和谐则是以人为本的人类秩序建设的目标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更加明确了对社会秩序目标的要求, 即构建以人为本、以和谐法治为基础和特征的和谐社会。这就在作为一种法治的秩序追求、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上, 更突出体现了和谐法治在实现人类社会秩序、达成人类社会发展目标中的主要功能。

第三、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建立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体系, 是我国法学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历史必然性,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和谐法治思想, 产生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提出与实践中, 并随着这一任务和目标的贯彻落实而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因此, 把和谐作为中国法治建设核心理念、把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中国法治建设根本目标, 提升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理念的定位和实践的水平。

综上所述, 和谐社会思想, 不仅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还对强调和谐法治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无论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法治的本质含义, 还是二者的内在联系, 都明确地表明:和谐社会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和谐社会思想的定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进一步发展, 这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谐法治思想及实践的研究和探讨, 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理论工程和实践任务。

参考文献

[1]白晟.法治与和谐社会[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马怀德.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J].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3]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J].文汇报, 2009

[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实现和加快十一五计划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这是由我国的法治理念性质所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改变。我国社会要从人治走向法治,就必须实现

由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为此,结合我县实情,我们认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党委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执政能力

1、创新执政理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坚持党的各项工作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健全制度,推进法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

2、健全执政体制。发挥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人大和政协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民主评议,推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3、巩固执政基础。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建立和完善党内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制定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强化公务员的管理,巩固执政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机制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建立健全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制度。

2、健全人民群众监督权力运行的机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方便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实施对行政机关、政法机关的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重大市政项目、政府投资和采购项目等的通报、报告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加强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健全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工作机制,保证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实施监督。

3、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法治建设。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依法自治和保护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丰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组织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协调解决劳动争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逐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对行政机关职能争议的协调,探索试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适度分离。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等手段,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

2、完善民主决策,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的调研、论证、咨询、听证、公示等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和集体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跟踪反馈、检查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和完善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规范,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和定期清理的工作制度。政府法制机构要全面承担起为政府决策的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作用。

浅谈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法治主义

一、和谐社会的法律要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相当于古人说的“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的“理想国”。2005年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所概括的和谐社会的六个目标和内容中,首推民主法治,充分说明了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应当明确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在和谐社会的特殊语境下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定含义,这种含义成为归纳判断和谐社会下法律的作用必要前提和基础。

二、和谐社会的法律表征

(一)法律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社会控制方式

社会控制方式是指对社会进行调整管理的主要方法。从历史上看,社会的控制方式经历了诸多发展变化,从神灵到宗教再到道德,最后才选择了法律。法律成为社会的主要控制方式,是十九世纪后期社会法学派的首先主张并加以完善的。

(二)中国的传统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和谐是一个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概念,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相通相容源于文化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贯通性和连续性,这同样适用于现代法治对传统法律秩序观的承继。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社会发展与变革中都面临着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科学合理承接的问题。在学界中,对于传统法治对中国的现代法治有无作用问题仍然有争论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法治源于西方,既然当前的法治建设是移植西方的制度,那么对于中国的传统只能全盘革新,而进化到现代的法治社会 但是这些学者往往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其一,从我党执政观念角度上审视,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我们党治国执政观念的重大转变;其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其三,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

(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法工作的核心要求。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公正实施法律为首要标准,做到保护人民利益与维护法律权威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和谐与惩治违法犯罪的有机统一、贯彻群众路线与保障专门机关执法有机统一。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

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订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 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所谓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四)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实现全体人民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工具。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核心内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正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根据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提炼出来的,是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出发制定和部署的。我国法的本质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水乳交融。为大局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体现,是法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法治的历史使命。

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法治状态之下,完备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为社会提供了最明确的行为规则和规则体系。良好的立法为人们严格依法办事创造了条件,为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制度化的根据。法律是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在良好的法制之下,人们依法而行,社会矛盾就减少发生。和谐社会正是社会矛盾纠纷最少最小的社会。法治对于纠纷的预防作用和发挥就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即使发生了影响和谐的问题,也能迅速地加以解决,使社会归于和谐。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始终是社会发展过程所必须的,和谐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法治规则之治作为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支持。理念是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导, 也是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理念的偏差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我们要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这就是要坚持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支持。因为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必须将国家的政治生活、 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治的权威来保障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当然,和谐社会的内涵更为丰富,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的建设要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协调一致,要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与文化的繁荣协调一致,要求人际关系、 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是全面而又可持续的。所以,和谐社会是一个上位的概念,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建设法治社会,而建设法治社会理所当然应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五、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很显然,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民主,在制度化的民主中,任何一项规则的设计和政策的选择都必须符合最起码的民主要求和标准;如果不符合民主的最基本要求,那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公正性前提。民主的本质决定了:第一,人们无论从事任何行为,都要遵循公正合理、普遍透明的预定程序,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以及对少数的尊重与保护,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机制;第二,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主张均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展示和平衡;第三,各种不满、怀疑和对抗都应该消化在民主过程之中并保持在一种秩序的范围之内,各种利益冲突与争执都应该通过民主机制得以和平解决而不是诉诸强权与暴力 而这些正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六、民主法治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最有效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政治民主机制来实现,激励动力机制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整合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管理机制来实现,而利益救济机制则主要通过司法保障机制来实现。而促使和保障这四种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主法治。比如,利益表达机制的核心是民主,民主需要法律将其制度化,并保障其正常运行,所以,没有宪法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利益表达机制就无法运行。又如激励动力机制的核心是人权和产权,没有人权保障,人将无法生存;产权不能清晰或没有保障,人将失去永恒的发展动力。只有人权和产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社会全体成员才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社会才能,所以,没有民事法律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激励动力机制将无法启动。民主法治还可以创造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绵阳师范学院报,2009(9)

[2]刘月.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3]许章润.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J].读书,2003(1):116.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J].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J].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 篇4

可见, 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法治的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主要方式, 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法治体系自身的完善对于和谐社会的架构作用。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

法治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至近代, 西方各国虽然普遍建立起了以法律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 但我们也不能说这种秩序就已经达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比如, 困扰人类数千年之久的贫富差别问题, 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 涉及健康人与残疾人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问题,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等等, 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 仅仅依靠法治也无法真正实现和谐社会, 其中, 道德和宗教等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整体先进的西方文明, 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发展规律:法治乃是大治之本。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正是在此意义上,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突出了法律在现代化的西方社会形成中的极端重要性, 把法律视为西方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些方面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是法律与行政机关的理性结构。因为, 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不仅需要生产的技术手段, 而且需要一个可靠的法律制度和按照形式的规章办事的行政机关。

二、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同质性

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追求的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在政治领域中, 要求权力的授受和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 符合民主程序, 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在经济领域中, 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 运行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要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中, 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个人自由的统一。秩序一旦形成, 社会自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维持、自我协调、自我发展的能力, 从而就能减少、消除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形成符合人们期待的和谐。在现代社会, 起主导作用的应当是法律规则。法治之所以不同于法制, 就在于它不仅强调秩序, 更为重要的是, 它表征的是这样一种现代意义的秩序。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正的社会。现代社会的和谐是机会均等、主体平等的社会, 是政治法律上平等和经济利益分配平等相统一的和谐。公平正义是“法”的灵魂, 是现代法律合法性的基础。另外, 社会正义离不开司法正义, 如果失去了司法正义, 社会正义也最终无法实现。在现代法治中, 司法不仅具有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权威地位, 而且司法裁判乃是解决纠纷的最终手段, 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司法的公正来具体体现。因此, 司法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法律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 需要在立法上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以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们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另一方面, 要协调好个人和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尽可能地赋予个人行为自由的前提下, 又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尽可能地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 要维护集体的利益。对于私人之间的关系, 只要不涉及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国家原则上不进行干预。只有在当事人出现纠纷之后, 国家才以裁判者的身份行使国家权力, 解决纠纷。在正确协调好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基础上, 形成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既保护制衡, 又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的和谐关系。

最后, 法治保障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法治环境。充满活力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只有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 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发挥各方面的创造力, 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法治就是为社会营造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的法治环境, 为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 人民日报, 2005年。

聚焦“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 篇5

9月在我国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将围绕“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对反腐败的国际合作、知识产权法、法律、法治与法院等22个专题进行研讨。日前,22个专题研讨会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参会代表踊跃提交论文,目前已收到中方论文70多篇,外方论文30余篇。

此次大会研讨的专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充分考虑与会代表对专题的关注度。本届法律大会共有国内外1500余位代表参与,他们分别来自于法学理论界、法律教育界、法院、检察院、律师行业等法律实务界,以及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大众传媒、金融投资、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等社会各界,为了体现专题研讨的高质量和保证本届大会取得成效,这些专题有的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的是有关学科的热点问题;二是选题的广泛性。研讨内容涵盖了法律领域的众多学科以及与法律有关的交叉学科,如民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环境法、网络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人权及WTO规则等;三是研讨会主席和发言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2个专题的发言人大约有110多位,他们当中既有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著名法学专家,又有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官员、政府官员、新闻记者、经贸专家和非政府组织人士。届时,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将在法律、法治与法院的专题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有关国家的首席大法官或院长,也将对有关专题发表见解。

据悉,本届世界法律大会将要讨论的22个专题具体为:

1、法律、法治与法院;

2、程序公正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司法与传媒;

4、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5、国际刑法;

6、国际恐怖主义;

7、知识产权法;

8、不动产与财产法;

9、家庭法;

10、公共健康危机:以市政手段管理突发事件;

11、证券法:股票交易的违法行为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12、市政府与市民参与:其在法治中作用;

13、联合国的地位、作用与改革;

14、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发展与完善;

15、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法;

16、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服务、保险和银行业;

17、海事海商法;

18、国际环境法、资源法和能源法;

19、人权:世界和平与发展;20、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与续职法律教育;

21、非诉讼争议解决:商事仲裁和调解;

22、法律与技术:网络安全和医药技术对法律的挑战。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6

关键词:利益均衡;和谐社会;法治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56-0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实现利益均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始终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这些利益经常是冲突的。利益调整需要法律保障,因此,法治成为和谐社会中利益均衡的平衡器。

一、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失衡面面观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总体而言,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生活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社会利益的失衡也是严重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的社会利益的失衡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中的利益失衡

在现代社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这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法理上,受教育的权利人人平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高级中学及高等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受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长。这是教育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却在不断地降低。教育收费制度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其增长幅度已超出大多数家庭正常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教育支出已成为最主要的支出。受教育的机会,在很多情况下受家庭经济地位的制约。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因经济问题受到严重限制,甚至被剥夺。许多优秀学生因经济原因被挡在校门之外。因而,在受教育人数增长的同时,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比例在下降。

2.住房问题中的利益失衡

房地产被作为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但不可否认,目前住房问题方面,已造成社会利益的严重失衡。这种利益的失衡通过以高房价表现出来,有舆论认为,已经成为不和谐的重大因素。一方面房价太高、上涨太快,与普通人的收入严重倒挂,远远超出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多数百姓无实际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房地产成为中国暴利行业之冠,中国内地富豪榜上,许多房地产商名列前茅。中等收入家庭因购买住房而将长期承受重大的经济压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因而导致相对贫困。低收入家庭则买不起房。以操纵房价的方式,快速产生亿万富翁,而一般民众用毕生的财富去供一套栖身的住宅,实际上是资本豪强的经济掠夺。

3.医疗问题中的利益失衡

医疗改革已被认定为失败。医疗条件改善的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城市及城镇的医疗机构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乡村医疗体系却在萎缩。民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提供的严重不足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出现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高昂的医疗费导致医疗问题利益的失衡。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人,尤其是农村,没有医疗保险,而医疗机构却追求高额利润。医疗费提高的速度,大大超过一般家庭的收入增加的速度,医疗费用已成为沉重负担。小病不就医,大病医不起,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许多家庭因遭遇重病而倾家荡产。常有重病患者因经济原因而被拒于医院大门之外。

4.贫富问题中的利益失衡

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已取得重大的成就,绝对贫困人口急剧下降。从总体上,民众的生活水平有较快的提高。但相对贫困人口却在增长,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的扩大,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已经突破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且有继续之势。

二、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

1.社会阶层结构的两极分化与“利益均衡”法律调控机制的欠缺

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在一种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状态,忽视了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社会矛盾突出的严重问题。目前,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当前的社会财富分配按个人可支配收入计:大致为15%的人拥有85%的财富,另外85%的人仅拥有15%的财富,高低收入之比是2.95:1。基尼系数平均已达零点三九,直逼零点四这一警戒线。然而,这些高收入并非全是合理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不乏非规范的甚至非法的因素。如果社会阶层结构的两极分化继续加剧,那么弱势群体势必产生心理的失衡。由此,一个社会的和谐秩序就很难以维系。

目前,我国涉及的维护利益均衡的法律制度缺乏,如《反垄断法》的空白;《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社会保障基本法律的缺失;现行金融、税收法律制度的缺陷以及监管机制的缺位等是造成目前社会阶层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2.唯市场论的影响与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法律机制严重缺乏

唯市场论,即完全市场化。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放弃公益责任以及市场环境公平的责任,市场无序化。市场不会自然形成公平、公正。教育、医疗、房地产是唯市场论的典型。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并继续增长,土地是有限的,教育、医疗资源的提供不足,与民众对教育、医疗资源需求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种供求关系为高物价、高收费提供了基础。国家应承担公益责任以及市场环境公平的责任,抑制豪强、平抑物价。而将教育、医疗推入市场,显示对公益责任的放弃;放任物价、收费,显示对市场公平环境责任的放弃。而由于受唯市场论的影响,立法、执法、司法中体现公平公正的法律机制严重缺乏。

3.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不畅与制约权力的法律机制的弱化

长期以来,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的寻租设租、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严重;城市拆迁不公、农村征地补偿不到位、工人失业、企业主的疯狂逐利和地方政府的监管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等因素致使信访量急剧攀升;教育不公和乱收费现象相当严重,超出了普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承受能力,甚至出现了考上大学却因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极端事件。在一些地方,基层政权与群众的关系尖锐对立。

目前,反腐败法、监督法、新闻法的缺位,行政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和民意表达机制的局限等因素已成为和谐社会的制肘,必须从法治的战略高度正视以上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法治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没有法律

的调整和支撑,民主政治和谐运转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法治是实现利益均衡的根本保障

当前社会许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都是由于权益的失衡导致的,而权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造成的,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实现利益均衡就必须把法治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法治是实现利益均衡的保障。这是因为:

1.法治所维护的正义是实现利益均衡的目的

维护公平与正义是实现利益均衡的目的。法治是实现正义的有效方式。正义作为法治的宗旨和目的,其本身就蕴藏于法治的丰富内涵之中,法治只能实现全面正义才能找到其合理的位置。和谐社会的基本形式是人与人的和谐,其核心的问题是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权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法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最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成为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

2.法治所追求的效益是利益均衡实现的条件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责无旁贷地负有这样的经济与社会宗旨:有利于人的解放与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保护、合理的配置及高效利用。因此,法治必须把效益作为自己的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3.法治是促进效率的有利保障

法律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宗旨是以有利于获得最大化效益的方式分配资源,并以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承认并保障个人物质利益。利益,就是人们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第二,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法律通过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追求效益而占有、使用或转让财产。法律赋予了人们对资源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财产所有者有权排除他人对自己财产的侵犯或夺取,就有信心和动力投入资源,创造和发展财富。同时,法律还为财产权的转移提供便利和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权利的自由转让和重组实现的,如果财产权是固定不移的,资源就不能从低效益的利用转移到高效益的利益,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金颖:公民意识--法治社会的保障[J],理论与现代化,2005 (04).

[2]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J],政治与法律,2004 (01).

[3]金艳: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基础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4 (04).

[4]赵冬冬:试论宪法司法化与法治的关系[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5]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理论探索,2005(05).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篇7

1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概念

1.1 何谓法治

法治, 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古往今来一直是思想家和法学家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从古希腊、古罗马思想家, 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再到当代各种哲学和法学流派, 他们创立的各种法治学说和法治模式极为丰富, 但一切法治思想或理论都是基于“何以需要法治”、“何为法治”和“法治何以可能”等问题的解答而创立。但明确提出法治主张, 并系统阐述法治理论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最早给法治界定内容, “把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假定为达到‘善生活’的唯一可行的手段”, 并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1.2 何谓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由人参与的社会中, 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 体现在人的身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运动过程中, 具有有序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的成熟表现, 是社会发展的美好阶段。”追求、崇尚和谐,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 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在西方, 从古希腊时代起, 和谐就成为一种最高的社会理想追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 他认为和谐的内涵包含着对立与统一。大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了他的和谐社会, 他把国家设想出三个等级组成, 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者阶级, 这三个等级如同人的灵魂有三个部分一样, 不同等级之间的关系亦相当于灵魂 (理性、意志、情欲)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具有不同的天赋职能。这三个等级能各守其美德, 各尽其本性, 各按其本分行事, 便算得到了自然的和谐, 即实现了正义理想国。而“和谐社会”这一用语则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首次提出的, 他主张通过由富人捐资组织的“试验性”股份公司制协作社, 把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和谐社会。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 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 这种社会模式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

2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都与法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法律是追求社会行为和谐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它的产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中国古代的法字, 写作“灋”, 具有裁判人间纠纷、惩办人间邪恶、维护人间公正的含义, 体现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意思。在西方, 洛克认为, 自然社会中人们缺少明确的法律, 缺少裁判纠纷的裁判者, 缺少确保判决执行的权力。每个人自己充当自己的裁判官, 就使判决难以执行, 纠纷无法解决, 而且造成矛盾和混乱, 所以就需要法律。

2.2 法治是和谐社会性质的内在需要

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要求有法治作为其坚实的基础与强大的支柱。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是承认个体独立性质的社会。各种不同的个体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并确保和而不同, 就必须要有组织法则与运行法则, 法律正是这样的法则。和谐社会是“元素互补”的社会, 是各个社会元素之间结构互补以至功能互补的社会。这一社会需要法治来协调各种社会元素, 促使社会的各个元素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状态。和谐社会是“相互协调”的社会, 是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整体, 一个整体与另一个整体之间很好协调的社会。

2.3 法治是和谐社会特征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民主政治必须以法治作为其基本内涵。人民要当家做主, 就必须运用法律来记载自己的意志, 并以要求所有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以此来确保人民意志得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法治加以特别维护。公正是社会永恒的理想, 要实现社会公正, 就必须有强制力制裁邪恶, 克服偏私。社会的诚信友爱必须由法治加以保障, 充满活力必须有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有法治加以维护, 法的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是社会和谐有序的根本标志。基于人们对于美好社会生活的追求, 自从人类进入法律社会以来, 法律就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有法治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认知的产物。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必须依法调整在自然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否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3 法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西方国家的法治, 大多是来自于人民自下而上的推动, 而在中国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这种政府推动型的法治, 同样也应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 否则就可能异化法治, 出现法治的“非正当化”现象。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法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已逐步被全社会所认识。

3.1 制约国家权力, 保障主权在民

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对国家公权的制约和限制。法律是社会中合理分配权力、合理限制权力的一种工具。如果法律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那么它对社会凝聚和生活安全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法律以明确的规范, 确认各公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职能、范围, 对权力行使规定法律责任条款, 尤其对滥用权力、越权、扩权等行为, 明确规定其法律责任和要承担的后果, 从而保障主权在民。

3.2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表现为以法律为主的社会控制手段, 化解矛盾, 保障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一般矛盾纠纷, 通过诉讼、调解和仲裁等各种方式, 在法律的框架内予以解决, 从而化解人们之间的怨气, 避免矛盾激化。对于社会弱势群体, 法律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由国家和组织的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刑事犯罪活动, 法律通过规定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惩治。当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发生分歧和冲突时, 通过公平、平等、公正的法律程序, 双方各抒己见, 使各自所主张的价值与利益得到考虑和权衡, 从而消除误解, 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 法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崇尚法律精神, 统合民众理念

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和谐的发展, 应当有一种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意识形态。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套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是社会具有凝聚力、保持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法治包含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主要思想品质和元素。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 在伴随着原有秩序的松动而出现伦理价值亏空、是非观念多变的情况下, 法治由于其满足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开放和宽容等基本的思想品质和元素, 而可以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理念和追求。

3.4 规范人的行为, 保护自然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法治是一种理性的行事原则。法治的理性在于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一致性, 体现为可预期, 从而规范人的行为。法律是确定的而且是公开的, 人们通过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对自身的行为有着理性的预期, 这是现代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品质。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法治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按照改造与保护相统一、获取与贡献相统一、利用与尊重相统一的原则, 积极健全自然保护法规, 并依法整治。

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人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各有不同, 其自律性更有巨大的差异性, 不同群体也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差异造成了人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如果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强有力的控制社会的途径和手段, 来协调、支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使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 社会是难以达到和谐的。可见, 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矛盾, 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 使已经产生的纠纷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法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9.

[2]严颂.论和谐与法治[J].政法论丛.2005.

[3]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1-32.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8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法治的含义

“法治”一词没有一个定性的含义, 在学术界, 有些学者认为“法治”是一个中性词, 没有情感色彩, 代表着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其含义是指政府在一个拥有多种社会控制手段的国家里将法治手段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这也许多人对“法治”的基本认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层次以及发展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法治认知已经不能再用作于当前形势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法治”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它是一种促进社会内部环境稳定, 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保证人民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自然生态利益和和谐社会发展稳定性的一种法律约束手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法治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法治”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良法、善法之治

良法和善法取自与我国古语, 是指客观公正、被社会中大多数全体所认可的好法律政策。

(二) 法律的平等性和普遍使用性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平等性是我国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法治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说, 法律对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具有均等的法律效力, 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案件也绝不能因为案件的特殊性而改变法治的普遍性原则。

(三) 生态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

所谓法律本位就是值法律的中线侧重点, 权利本位是指法律有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义务自由的职责, 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外界的非法行为而受到损伤时法律有权利也有义务施行保护职能;社会本位使之法律具有保障社会公共财产、利益、安全、稳定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全体共同利益的职能, 当社会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有权形式其职能, 另外, 当个人权益本位与社会本位发生冲突时, 社会本位将高于权利本位, 优先执行或是作为判定标准;生态本位是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时提出的, 其法律内容是利用法治来确保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生态本位本看作具有最高地位, 也就是说当生态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发生冲突时, 生态本位则应优先执行或是作为判定标准。和谐社会建设之中对生态本位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反映出和谐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四) 法律的制约性和过错问责则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法律的约束性, 法律的约束性主要针对于国家部门的权利而言, 国家部门的权利均是由法律所赋予的, 在法律条款中均能找到与之相对相对应的法律条款, 政府部门的权利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 更不能随意制造, 政府的职能是由法律赋予的, 而法律是保证人们基本权利的, 这就保证了政府部门的权利绝不可凌驾于个人权利本位之上, 这是和谐社会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基本措施。另外就是过错问责制, 这是指法律可以代表人民对违规执法、胡乱执法、错位执法的法律部门、最终造成人民基本权利或利益受到损伤的, 法律将给予一定制裁, 并追究其责任主体。

(五) 法律的执行与结果的判定需要严格执行正当的法律程序

法律的执行过程同样不可肆意而为, 法律的执行与判定需根据法律条款的规定而制定其执行内容, 法律分执行与法律结果的判定必须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基本法律原则, 并且确保法律执行的力度和法律结果的有效性。

(六) 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法律要具有权威性, 任何人、机关、部门等其权利均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同样也没有权利更改法律, 法律对于社会活动中任何人均具有同样的权威性, 当法律需要更改时应该由人民代表或相关部门起草文件并且上交, 在人民大会中经过讨论进行决策、定稿、初稿等相关流程, 其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执行。确保“法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含义才能使“法治”具有更准确的作用发挥, 才能保证法治的机理性及其机制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得到更好体现。

三、总结

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良好方向,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法治”是最为直接有效的管理工具, 利用好“法治”这一个标准尺度工具, 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人、经济、自然、科技等内容和谐发展的方向前行。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社会活动需求之间和谐关系, 更要使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法律法制发展与自然、人类相和谐, 社会发展内部环境的和谐等等一些列问题, 要想使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有进展有效果, 就必须强调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社会建设规范、社会行为规范的中工具, 有了健全的法制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可以更有导向。

关键词: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J].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32 (12) :04-21.

[2]陈依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J].社会科学研究, 2008, 13 (03) :85-90.

[3]潘艳.和谐社会与法治保障[J].昭通日报 (理论研讨) , 2005, 11 (04) :02-03.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9

关键词:礼治,法治,法治基本要素,法治生成条件

一、引言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五年, 中国经历了由成立之初的个人感召权威社会向法理权威型社会的转型进程, 即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进程。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 从1949年9月,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到《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破产法》等一批基础法律的通过, 使得改革开放有法可依。在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方面, 从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到1997年,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再到党的十八大上将沿用了30多年的“十六字方针”更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可见中国早已经脱离了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期, 选择走上了法治化的道路。如果以1997年为我国真正法治进程的开端, 至今已20年。即使经历了近20年法治观念在中国的实行, 我们仍旧不能肯定现今的中国是一个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国家。笔者将从中国社会的传统理念、法治的基本要素和法治生成的社会条件来阐述个人对中国法治问题的看法。

二、中国社会传统的“礼治”理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基层来看,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中国社会在研究之时是带有“礼治”的色彩的。即使“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在中国实行了近20年, 但“依法治国”仍旧与“以德治国”紧密地联系着,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礼治”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自封建君主专制以来, 礼治的理念就伴随着君主专制而产生。这里所指的“礼”是一种特定社会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 是一种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礼”不同于需要国家强制力所推行的法律, 它不依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 而是通过教化的手段使人服膺, 人服从礼是一种主动的、下意识的行为, 比如道德。综上所叙述的中国古代所传承下来的“以德代法”、“以礼治世”的理念, 仍旧潜藏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心中, 以“礼”为信仰的传统依旧没有被“法”的观念所破除。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了近20年的“依法治国”理念的施行后依旧难以真正进入法治阶段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仍旧坚持以“礼”作为主导, 以“法”作为辅助, 普遍缺乏一种对法治的信仰, 对法律的认同感。“合于礼”仍旧是大多数人的行动指南, 切实地指导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而法律则是隐藏在礼背后的最后屏障。

三、法治的基本要素的实现

反观当今中国的法治现状,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礼治”思想无疑对法治的推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具有法治的信仰无疑是中国社会法治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的法治化需要注意以下基本要素。

(一) 法律至上

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 (在这里所指的领导人所代表的是权力) 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以得出, 第一, 法律本身不会因权力的胁迫而发生改变,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二, 法律并不纯粹是统治者的需要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需求;第三, 法律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有制度上的约束力;第四, 法律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然而, 当代的中国仍存在有违法律至上的情况, 如具有中国特色的“上访”制度, 人民大众进京上访期望上层的领导人能听取他们的苦衷, 从而让上层领导对下层机关发出指示, 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上访”制度中最终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并不是法律, 而是上层领导的权力。

(二) 良法之治

国家制定的法律应当是良好的法律, 至少是体现一定民主政治的法律。良法之治意谓法治国家所依之法均应是以人权为核心和前提原则构建的良善之法, 这就要求在制定法律时要满足法律内在价值的善和形式的善, 即在法律的内在价值上要体现保障人权、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在法律形式上要具有公开性、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诉性、确定性、稳定性、不矛盾性。

(三) 体制保障

体制保障即在法治的推进过程中一系列能促进法治化的制度保障。这就对我国在国家体制的设计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权力制衡。二是司法独立。三是司法审查。西方普遍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三个主体都拥有一定的权力, 三者之间更是一种制约的关系, “三权分立”制度较好的起到了权力制衡的作用。在中国, 宪法所规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可以看出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处于核心地位, 而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人民法院) 对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和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这就体现出司法是从属于立法和行政的, 这也就造成了司法权被立法权和行政权过度干预, 立法、司法、行政三者间的权力难以平衡。不仅如此, 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不仅拥有违宪审查权同时还拥有宪法解释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司法审查的主体之一其自身却可以脱离司法审查体系。即使全国人大能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 但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宪法解释权, 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司法审查也很难真正达到目的。因此, 基于现阶段中国体制方面所出现的缺陷, 笔者认为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能够部分借鉴, 让司法机关进一步地剥离出行政机关的管辖, 虽然由于中国并不是多党制的国家, 司法机关难免会受到一定控制达不到完全的独立, 但是相对的独立并不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

四、法治生成的社会条件

中国社会要完全实现“依法治国”的理念, 除了需要满足法治的基本要素, 还需有以下的社会因素参与其中。

(一)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的发展

市场经济有三个要素:第一、平等的主体。只有市场主体拥有平等的地位, 市场交易才能得到维系。而平等的主体地位就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护, 第二、自由。没有了交易自由, 市场经济将被计划经济所替代, 而人的自由需要由法律确认和保障, 否则自由这一要素极其容易受到侵犯, 无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第三、财产。公民拥有私有财产才能进行市场交易, 而公民的财产权也需要由法律来进行保护。第四、健全的交易规则。没有健全的交易规则就没有健康的市场经济, 而基本上所有的交易规则都是法律来提供, 交易规则更需要法律来确定。综上, 市场经济绝不可能离开法治, 法律维护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市场经济与法律相辅相成。然而, 在中国由于消费者和垄断企业的地位不平等,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地位不平等, 集权制的国家体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自由以及诸如股市方面的市场交易规则的不健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 这无疑不利于法治在中国的进一步推行, 由此观之要真正实现中国的法治化就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 “市民社会”的发育

西方政治思想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市民社会”和“专制国家”二元结构。在两者的关系上, 不是国家决定和制约市民社会, 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市民社会的权力, 限制政治国家的权力, 这就为“法治”所要求的“法律至上”和“限制权力”提供一种理论论证。“市民社会”需要法治来维护, 同时法治的推行也需要“市民社会”来推行, “市民社会”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中国而言, 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第一要打破“重义务, 轻权利”的传统;第二要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中产阶级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 并积极保护中产阶级的利益;第三要鼓励民间的社会组织的发展, 通过社会组织来约束政府权力, 保护公民权力, 实现社会自治。

(三) 多元、民主政体的存在

西方社会自古就存在着多种政体并立的局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由此可见, 如果没有多元政体的并存, 缺少了不同政体之间优劣的比较, “法治”的优点也不会较早显现, 更为根本的是, 西方特有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在本质上能够容忍这种比较, 并能通过公共选择的过程最终使“法治”优化而出。同时, 一个多元化的政体有着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 人与人之间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不同的文化背景, 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并不高。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下, 文化难以将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串联起来, 此时人们就会选择用法律来规制和整合整个社会, 法治的理念就在社会的构成之初就深入人心。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以来, 实行的就是单一的专制政体, 政治上的专制要求人们在文化上也“大一统”。这一文化“大一统”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的中国, 使得其余的亚文化则被主流的文化更加边缘化甚至成为中国社会的反文化, 而主流文化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单一性。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 而共同的文化传统就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以“礼”为解决问题的首要选择, 因此受制于单一制的政体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大一统”,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没有萌生出真正意义法治的思想。那么中国是否要为了满足法治生成所需要的多元政体体制就要改变当今中国“一党执政”的格局呢?笔者认为, 权衡利弊后“一党执政”更适合“多元政体”。虽然说“一党执政”会对法治化的进程产生阻碍, 但并不是说完全的法治化就必须实行“多党制”。虽然多元政体能够尽早显现出法治的优势, 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党权大于法律的问题促进法治的进程, 并最终使得“以法处事”成为普世的理念, 但要构建起法治的价值理念, 并让法治的优势得以凸显实行多元政体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法律能够保持自身的公正, 能够比“礼”更能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那么法治的理念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法律就会逐渐地成为大众维护自身利益的第一选择, 成为大众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五、总结

法治理念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专制统治后所形成的“礼治思想”早已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之中, 当代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开始萌发出“法治”的治国理念, 但在真正的实行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冲突。这些冲突不仅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体制上的冲突, 同时也是中西方“法治”思想与“礼治”思想的冲突。当代的中国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治”不仅在社会体制上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制度模式, 构建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体制, 同时也要逐渐破除传统“礼治”的思想, 形成“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如是中国的法治化道路才能更加通畅。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10

一、法治政府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行政活动依据法律的精神、原则和程序, 并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而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其关键是要弘扬法治精神, 使政府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突出“治”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而不只是停留在“法制”阶段或拘泥于法的完善、法的形式等表层问题之上。

1. 法治政府调动了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通过科学的民主决策和规范的行政行为, 法治政府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以政务公开凸显民意, 以公正的法律程序保障人民对政府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决策失误和行政违法等问题的责任追究, 使公众的民主权益得以充分表达, 必然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政府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也使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言行与法律接轨, 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支柱。

2. 法治政府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突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法治政府要体现法的核心价值就要通过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以法律的正确执行担当起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捍卫者, 成为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坚强力量, 这样才能正确、合理、有效地处理农民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下岗职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失业救济机制不健全等社会矛盾和纠纷,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力量的发展,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使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体现。

3. 法治政府提升了和谐社会的诚信水平。

和谐社会提倡的诚信由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团体诚信和公民诚信构成, 在社会诚信体系中, 政府诚信居于核心地位, 政府不讲诚信就会造成公民道德意识的沦丧, 危及整个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法治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制约政府的违法行政、以权谋私和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 实现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 使之成为现代契约制度的基础, 体现了政府的诚信形象, 不仅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还引导整个社会恪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原则, 也提升了和谐社会的诚信水平。

4. 法治政府强化了和谐社会环境下的监督力量。

法律是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政府以法律为行政工作的核心, 强调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并在政务公开基础上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畅通了公众参与政府事务的渠道, 便于公众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 强化了来自政府外部的社会监管, 使政府不断关注、约束和控制自身行为, 形成廉洁自律的管理体制, 对惩治政府贿赂、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构成极大威慑, 逐渐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一致。

二、和谐社会是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

1. 和谐社会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整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全局性部署下, 各级政府从社会整体层面的价值目标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予以统筹规划以求最大和谐, 那么, 这种和谐系统中必然渗透着安定团结、民主法治和诚实有信的因素, 不仅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前提, 也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 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法治政府的追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已将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扭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社会就业充分实现等一系列目标,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些目标也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成为法治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 使政府理念的创新、服务方式的改进、诚信务实精神的塑造以及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始终围绕这些目标而展开, 全面体现了法治政府行政行为的核心取向。

3. 和谐社会的精神意蕴是法治政府的价值体现。

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法治得到崇尚并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突出作用, 由此衍射出和谐社会的精神意蕴是消除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对立, 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现代法治的基本价值是秩序、自由、平等、正义, 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 法治政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缓解社会矛盾、达到自由和正义的社会状态等方面, 可见, 和谐社会和法治政府所体现的核心价值都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充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

4. 和谐社会的宗旨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 强调和谐社会构建中要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 全面实现人的价值, 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近期和远期的要求。以人为本也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要求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评价和衡量政府工作的终极标准。温家宝指出:“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强调了政府的依法行政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工作重心, 可见, 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也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要求政府规范自身行政行为, 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才能体现执政为民的和谐局面。

三、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思路

1. 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水平,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以来, 我国法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一些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态度不坚决、措施无力, 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依然突出, 造成我国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社会矛盾时有发生的现象, 反映出有些政府部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 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 提高政府的法治意识, 协调各阶层利益, 要求各级政府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观念, 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 弘扬法治精神, 让人民群众明确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增强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形成全社会自觉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为和谐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 加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代英国行政法学家威廉·韦德认为“对政府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应当由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法官裁决”、“政府不应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因此, 促使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才能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在长期的行政活动中已形成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法院的监督和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扩大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为充分体现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 关键要重视群众和舆论监督, 始终让人民满意不满意成为评价政府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并继续完善行政问责制, 群众举报投诉制, 拓宽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支持新闻媒体对政府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曝光、揭露和检举, 政府则要认真核实和调查, 对反映的问题限期整改, 还要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 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

3. 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 为和谐社会提供支撑力量。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之本是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随着和谐社会的推进, 当前的立法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加大对收入分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以及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补充和完善各领域、各环节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使法律的出台、通过等环节建立在及时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 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体现, 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审查和纠正, 该废止的就废止、该修改的就修改, 保证立法的质量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保证立法和制度建设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4. 严格依法办事, 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依法办事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政府要实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目标, 就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和状况能够对社会发展形成示范性影响, 因此, 政府对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处理要树立法律的威信, 坚持司法公正和独立, 真正落实依法办事和违法必究的原则, 从而带动全社会守法, 要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背人民群众意志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 实现行政程序的法治化,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带来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影响。

5.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为和谐社会提供配套措施。

培育法治文化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篇11

一、法治文化的培育对法治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的法律文化类型,其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前者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等,后者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培育法治文化,对于促进全体公民懂法、遵法、守法,实现良法善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法治文化有助于规范社会的行为方式

作为社会行为方式的法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对待法治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形成不仅可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立法机关的科学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等行为,而且可以规范全体公民的行为。如:对于一般社会成员来说,使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从而形成一种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公职人员来说,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什么必须依法办事;对公司企业经营者来说,使他们了解为什么必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公平交易、依法纳税。所有这些行为方式的形成,都与法治文化的培育息息相关。

(二)培育法治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

法治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个人生活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文化和精神,是人们普遍借以行动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成果,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或层面的特殊职能。”法治文化强调法治而非人治,强调民主而非专制,崇尚守法而非违法犯罪。在当前,传统的人治观念还深深地扎根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除健全法律制度外,必须要转变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培育法治文化,消除人们头脑中的人治观念,对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培育法治文化有益于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公平正义。法治社会追求权利的公正、机会的公正、规则的公正、过程的公正、程序的公正。法治文化的培育能够使人们从法治的角度去理解公平正义,对公平正义的价值有正确的评判,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当前,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已制定的法律得不到严格执行,执法过程中也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根源不完全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法治文化建设的滞后,在于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适应的法治文化环境。只有建设法治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推动力,才能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并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科学立法和公正执法。

二、法治文化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经过曲折的奋斗历程,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然而,要建设法治社会,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要真正形成良法善治的法治文化环境,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依法办事的观念没有形成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法治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更没有成为一种真诚信仰,主要表现在:人们“无讼”的观念占上峰。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人们有求稳定、求和谐的社会心理,权利意识极为淡薄。在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除非迫不得已的时候;很多人在有利益诉求的时候,总是“信访不信法”。其次,由于传统的宗法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影响,人们之间的纠纷也多诉诸于家族式调解,而尽量避免诉讼。再次,人们的“契约”观念淡薄,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以信任担保替代法律担保,以忠信的力量取代契约的作用,常常以口头许诺或口头协议代替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以至于在解决纠纷的时候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重权轻法的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观念逐渐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但由于受人治文化的影响过深,在一些人心目中权力依然大于法律,当遇到法律问题时,首先想到通过找关系、托熟人、找门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用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法律手段成为迫不得已时的最后选择;在社会竞争中,有些人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竞争,而是靠关系,依仗自己有权的父母、亲戚、朋友等走后门为自己谋求发展。领导干部的权利还没有真正被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滥用职权的现象依然没有完全消除。虽然人们痛恨腐败,但权利高于一切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权利腐败似乎成了‘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对于权利腐败,人人都深恶痛绝,可是一旦有了机会,人人都乐于搞腐败;结果腐败如污水泛滥,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大人物搞大人物的腐败,小人物搞小人物的腐败。”在当前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成果明显的情况下,依然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依然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反腐任务艰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腐败无法生存的法治文化环境。

(三)对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认识不清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教化和伦理礼教,崇尚“重义轻利”、“修身为本”、“以礼教人”、“德主刑辅”等传统道德观念,在遇到问题时,以礼俗、家法等道德依据进行说教、劝和。长期以来,道德规范对解决中国人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道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所认可的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原则,德治成为了一种普遍认可的文化共识,法治并非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就仅仅成为一种文化植入的过程。“德治文化作为维系我国社会秩序的一种原生态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道德伦理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经验法则,不仅具有地域性、模糊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义判断,尽管是出于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但有违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际上是局外人对当事人的苛责。”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德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靠法治来解决,而且,重道德轻法律的传统极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

三、培育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主要途径

文化,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浓缩,当它积淀为人们的一定传统和风俗习惯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要想改变它,必须要有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很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

“法治不仅仅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举国上下在生活中普遍遵循的规律,普遍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要想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的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决定》的要求,要在全社会进行法治文化的传播和法治观念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和丰富各种媒体的法治栏目,开通法治热线,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教育宣传,对公众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守法用法,如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挥文化团体、文艺演艺团体及各级文化馆的作用,创作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普法节目到基层演出,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观念的形成仅仅依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的作用,通过科学立法,把抽象合理的公平正义诉求转化为具体明确的法定权利或权益,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用公正执法的行为和事实让公众认识到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对法治的信心,使他们认可法治、接收法治、尊重法治,最终使法治成为人们的真诚信仰。总之,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都养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用法律维护权利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公民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

要加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消除他们的人治观念就必须首先遏制滥用职权的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对权力的崇拜,消除他们“有权就有一切”,“权大于法”的思想。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明显加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但是要想让公众真正信任法治、消除“人治”观念,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的要求:“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就必须真正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只有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解决腐败的问题。从权力滥用这个根源上彻底解决腐败问题,才能让全社会真正认可党的领导,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才能逐渐消除他们的“人治”观念。

(三)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存在诸多区别,同时又有诸多内在一致的地方,因此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法律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底线和后盾,凡是法律禁止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是法律鼓励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支持的。”因此,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要求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应该倡导和教育人们,用道德行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也必须从法律所规定的社会行为标准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经过不断引导、教化和实践,逐步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M].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2013.7.P14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3]刘作翔.法治文化的几个问题[J].法学论坛,2012.1,P10.

[4]魏天舒.浅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求是网,2014.10.27.

[5]梁平、陈焘.语义与实践: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及其进程探究[M].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p230.

[6]陈良.从杀威棒看权力腐败[J].学习时报,2012.6.25,第9版.

[7]李顺德.怎样理解法治文化[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1,P7.

[8]李林、冯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C].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P173.

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篇12

首先, 民主法治是夯实现代和谐社会政权基石的治国之略。我国传统以皇权专治统治作为治国之道, 民众无法在国家政治生活框架中有所地位和作为, 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社会伦理成为君王维护统治秩序的道德劝诫, 难以对维系长久的执政地位起到积极作用。在此语境下, 追求社会和谐只能成为一时之景。现代法治则主张建立和完善民主政制, 以法律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并设定稳固政治架构以求长远发展、开万世太平的政治。在此种民主法治的治国理念下, 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得以尊重和实践, 执政党以合法的形式进入政权体制并促成国家政治生活的平稳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 民主法治是维系现代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和谐代表着良性有序的状态, 和谐社会必定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各种因素有序共存、有序发展的社会。可以说, 和谐是社会秩序的基本法则, 秩序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一个社会如果动荡不安、混乱无序, 人民群众难以安定安全安心, 又何谈构建和谐社会。因此,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而民主法治通过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法律监督有效稳定社会秩序, 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首先, 民主法治通过执法主体运用既定法律规则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 在法律框架下协调、支配和控制社会公众的日常行为, 从而缓和矛盾, 化解纠纷, 促进和谐。其二, 民主法治以其不可挑战的公信力和强有力的威慑手段有效打击各种无序和不法行为对社会和谐的冲击和侵犯, 及时向社会公众宣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明示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以国家强制力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其三, 民主法治通过加强立法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犯罪预防、法律监督等综合性措施从机制建设、制度完善的各个层面对违法犯罪的发生作出预防性控制、防范和督促检查, 促使包括国家机关在内的社会主体知法、守法、信法、畏法, 从而使和谐社会建立在稳定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法治的氛围之中。

最后, 民主法治是彰显现代和谐社会保障人权和公平正义价值核心的必然途径。现代和谐社会中,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价值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 “一个和谐的社会的底线是什么?底线就是人权, 如果人权都没有保障, 又何来和谐!”。同时,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现代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才能公平公正地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使人们各得其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和弘扬正义, 最终达到促进和谐的目的。民主法治, 对于保障人权和维护公平正义则都为必需和必要的实现方式:

其一, 我国法治在保障人权中一方面通过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使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普遍得以遵守。同时, 法律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示性规定,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对公民权利的剥夺或限制必经法定程序和具有充分法律依据;对于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予以相应的法律制裁并使受害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而另一方面, 人权则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内容, 法治的价值取向、价值评断、制度设计和现实运作, 都受人权原则的指导和制约, 成为检验法治的主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法治的真谛是人权, 人权是法治的归宿。

上一篇:开发价值下一篇:上海2010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