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共10篇)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 篇1
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学永恒的话题 在所有的社会中,人们一生下来就面对着不平等,即缺少平等的途径以得到社会所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戴维・波普诺,:239).因此,在所有的社会中,都如同地质结构一样,存在着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即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永恒的话题.
作 者:童星 张海波 Tong,Xing Zhang,Haibo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刊 名:社会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ETY年,卷(期):”"(6)分类号:C91关键词: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 篇2
1 和谐之美:传统与现代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代哲学强调和谐, 主张用和解的方法解决矛盾。和谐是事物的产生原因与存在方式, 同时也是宇宙万物最终的根源与归宿。而传统美学也认为人的生活无一不在“和”理念的氛围之下。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也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源流的精髓所在。
“和谐”同样有着深刻的现代意涵。和谐, 意指“配合得适当与匀称”。[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经济体制与政治框架下, 和谐包含着利益关系的有序协调、社会机制的完备健全, 社会秩序的稳定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内涵。外延上, 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三种层面上的和谐共处。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在于利益的多元化倾向。在利益多元的背景下, 对各种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利益诉求予以公正、合理的调节, 并在整个社会大的框架内形成多元利益之间的协调共处, 就成了社会实现“和谐”存在的基础。法律作为最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与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其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 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也就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和谐社会必然是一种动态的概念,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表述。只有充满活力才能表现和谐之美。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 和谐社会也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它预示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实现整个社会的运行良好。
总的说来, “和谐”是一个可以涵盖中华文化传统精义的词汇。在五千年历史源流的长河里, 中华文明呈现出一种圆融博大的和谐之美, 并至今仍成为西方文明所为之向往的高尚境界。步入现代, 经由传统文化浸润千年的“和谐”理念, 不仅没有失却其存在的意义, 反而经过现实的考验与磨合, 从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就从现实层面说明了这一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和谐之美被扬弃地传承了下来, 而它也必将在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证明它的价值所在。
2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文化共性
“市民社会”是一个源自西方的社会政治哲学概念。在古希腊, “市民社会”包括了政治国家和私人生活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近代以后, “市民社会”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 仅指与政治国家相区别的“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的产生和演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市民生活领域的存在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民社会成为了现代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制衡的主流形态, 同时其内在的质的发展也隐含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
那么, 我们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与“市民社会”理论之间, 是否存在着某种矛盾呢?
首先, 不妨先审视“和谐”概念。“和谐”强调配合、统一、一致, 但并不因此而抹杀掉个体所应具有的个性与特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和谐不等同于单纯形式上的同一性, 而是在承认个性的基础上来寻求个体之间的融洽适当的关系。由此说来, “和而不同”其实是“和谐”的本质, 而“同而不和”就不仅仅是小人所为, 更是“和谐”的对立之意了。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追求形式或者是外在形态上的一致, 并以此为“和谐社会”实现的标志或者目标的话, 就只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其次, 作为市民社会来讲, 同样也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支撑着其作为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制约的社会领域而存在。黑格尔认为, 在市民社会中, 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 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 如果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 就无法达到他的目的, 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人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满足自己的同时, 也满足了他人的福利。[2]由此看来, 市民社会是一个高扬个人特性的社会形态, 其文化同样以高扬个体主体特征为主旨, 努力创造彰显个人价值与意义的理想境界。这种文化反对传统文化所欲求的集体一致性, 试图在多元并存的价值目标的相互关系中获取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和个人生活的伦理意义。[3]所以, 市民社会的文化同样是以“和而不同”为底蕴的。“不同”的是个体的差异性, “和”则是有差异的个人所能达致的社会整体境界。
可以看出, 市民社会其实就是一个讲求“和谐”的社会, 市民社会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以及利益的统合, 其实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反过来, 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彰显个性、高扬主体意义的社会, 而这又与市民社会的主旨不谋而合。和谐社会是与市民社会相通的。
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法治
市民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和谐”为其得以构建的前提, 而“和谐社会”理念又是建立在市民社会逐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 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其实互为表里, 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同一性。应该注意的是, 和谐社会需要民主与法治, 市民社会也同样需要法律的规范与调节, 因此, 法治就成了贯穿其中的重要支柱。
法治就是法律的治理, 与人治相对。法治寻求的是一种法律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权威, 以及规范与调整功能, 从而抛弃了人治所带来的随意性、擅断性与主观性等弊病, 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构想出的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现状, 法治的进程大致可分为自然演进与政府推进两种类型。中国的法治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后者。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发展模式, 离不开国家或政府的主导作用。法治的实现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并通过国家力量来建构法律的框架, 规定法律的运行以及将法治的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普及于民众。在这里, 政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并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运作甚至强制实施等方式成为了法治进程中的领导者与带头人。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 政府能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甚至亲和度的强弱等各种因素都能影响法治进程的结果, 决定法治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 “和谐”便体现出了它的价值。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 政治和谐 (或称政务和谐) [4]理应成为政府等握有公共权力的部门的准则。政府在履行公务的时候, 要与政务主体或工作对象保持良好的合作与相容关系, 实现科学的指导, 灵活并且人性化的管理实施, 将“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贯彻在政务工作中, 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共处。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 它同样需要社会自下而上的适应与变革, 以致最终达到整体的协调进步。因此, 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其特有的契约精神、诚信精神, 便成为法治需要面对的现实环境;市民社会以自由理性为内核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 为法治秩序提供了内在驱动和有力支撑。[5]法治需要市民社会的精神关照, 而市民社会也需要法治的参与协助。建立市民社会的文化体系与精神信念可以促进法治的发展, 同样法治的实现也可以赋予市民社会新的生命力。在这里, 市民社会与法治又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谐, 而这种和谐正是我们努力追寻的。
摘要: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实现法治, 培育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和谐,法治,市民社会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4.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97.
[3]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187.
[4]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5) .
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3
我国传统非常重视家庭和谐。尧舜时期,要求“九族和睦”、“慎徽五典”。[1] 《周易》“家人”卦云:“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周成王告诫民众“尔室不睦,尔惟和哉”[2],要求“室家之壶”[3]。家庭中父母、儿女、兄弟、夫妻,一家子捆在一起,团结一致,相亲相爱。这是由于家庭的和睦是国家、社会和睦的前提。
先贤之所以重家庭的和谐,探索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国与家是血肉相连的。从历史的渊源看,家庭的起源早于国家。《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孟子说:“国之本在家”[4]。《礼记·大学》亦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又说:“家齐而后国治”。早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在无君无国的时候,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就出现了。郭沫若先生说:“原始社会所谓‘狉獉时代’,与木石居,与豕鹿游,没有现代社会的那种组织。其后渐渐离开兽域,才有家庭的出现……由家庭发展到家庭组织,居住才有一定。……由家庭人口的繁殖,扩大范围,遂转变到大的氏族。”[5]后由多个氏族,建立了国家。我们所说的国家,先国后家,是从大义而言;若从渊源讲,应是先家后国,称“家国”。”故有“国是扩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易·家人·彖》云:“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为君,家则是国了。
其次,由于国家是千万个家庭组成,那么国家的利益当与绝大多数家庭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维护家庭利益。而每个家庭拥戴、维护国家利益则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一家庭,无法抗拒。国家当组织力量,帮助这些受灾的家庭抗灾救灾。同样,当国家受到外族入侵时,家庭应义不容辞地支持,并积极参与抗击外族侵略,这则是保家卫国,或爱国爱家。儒家提出的“仁政”、“仁民”、“亲民”理论,既是维护国家统治、国家利益,也是维护老百姓个人及家庭利益。故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遵循,老百姓也乐意接受。
第三,重家庭和谐,主要是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在家庭中,有浓浓的亲情,能互相关爱,易于养成对他人的关爱、宽容、诚实、谦虚等优秀品德,也易于克制私欲的膨胀。这些优秀品德的养成,不是靠外在压力,也不需办学习班,而是靠自律,靠与家人朝夕相处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形成一种心理习惯。一个人,他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管是做官,或是做老百姓,在与人交往中,都需要这些优秀品德。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泰勒先生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会上致词》中所说:“孔子推崇家庭和建立一个美满家庭所需要的互爱互尊。家庭单位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的。同样,这种关系的纽带也存在朋友之间,乃至于存在一国的领袖与该国的公民之间,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互爱、互尊和克己。而我们的世界急切地需要这些。”[6]
如何搞好家庭和谐,这不是一句两句口号可以实现。它是经过数百代,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严格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而实现的。这就是“五常”或“五伦”。“五常”的提出,早在尧舜时期。据《尚书·尧典》载,舜要求家庭要“慎徽五典”。“五典”即“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又任命契为教化的官,负责教化老百姓懂得“五常”。看出尧舜时期,已开始懂得国家的治理,把家庭的和谐放在首位,规定作父、母、兄、弟、子应尽的责任。战国时期,孟子承继了这个观点,对“五常”作了新的解说,主要内容虽然未变,但范围由家庭扩大到社会了。《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显看出,孟子把家庭的“五常”(或“五伦”)扩大到社会的“五伦”(或“五常”)。“五伦”,要求自己在家庭的某个位置,就要担当某种责任,这也许叫“岗位责任制”吧:作父母的要爱护子女,作儿女的要爱敬父母;作国君的要走正道,作臣下的要忠;作丈夫的要义,挑起家庭的重担,作妻子的要顺,作好助手;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妹,作弟妹的要尊敬兄长;朋友之间交往,要有诚信。家庭之中,互爱互敬,团结和谐,克制私心,各尽义务,各作奉献。
传统道德“五常”之中,尤重孝德的培养。从历史的渊源看,孝德的产生极其久远。在史前的母系社会中,人们特别爱敬自己的母亲,便有孝的现象产生;在知母也知其父的时期便开始爱敬自己的父母,孝的观念开始形成。尧舜时期,先哲已能用它来培养爱心,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尚书·伊训》记载,殷商时期,伊尹定下国策:“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所谓“亲”,主要是父母。对父母的爱,特称为孝。西周时期,则把它作为社会公德来培养,在选拔官吏、判断人是否善恶时,都把是否孝作为首要条件。[7]这类史料在先秦典籍中,大量保存着。
成王时的乐歌《诗经·大雅·既醉》篇的末章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诗中所言,孝子的美德代代相传,它使每个家庭捆在一起,达到和睦、团结,再将此推及天下(全国),则使千万个家庭和睦,团结。《孝经》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均是这种逻辑的推演:以孝为核心,从纵的方面团结家庭、家族,从横的方面,推广社会,达到天下和谐。《大雅·卷阿》云:“有凭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西周把孝作为治国理论的凭借,依据,作为诸种品德养成的根本。以后,孔子教育学生,第一个内容就是孝悌。孟子提倡仁义,而仁义的根本则是孝悌。《孟子·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义,从兄是也”;又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他如礼、智、信、乐等,均是围绕着仁义展开,而仁义的发端是事父、从兄,即家庭中的孝悌。易言之,我国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均是从家庭孝悌中来,故钱穆先生说:“中国的社会伦理,乃奠基于家庭,而家庭的伦理,则奠基于个人内心自然之孝悌。”[8]这是基于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各种美德的培养,均离不开爱敬,而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是人性中最为真诚的部分。父母生育养育子女,是无私的,并乐意付出艰辛;要求子女孝,报答生育、养育之恩也是天经地义的。故历代重孝,把它看作“至德”而顶礼膜拜。它不仅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伦理忠信的源泉。忠孝,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两大支柱。五常之中,占据第一、二的位置,称为“君父大义。”若从大义讲,先君后父,先国后家;若从渊源讲,先家后国,孝为忠之本。于是儒家经典就有“以孝事君则忠”、“人臣孝,则事君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这也是历代帝王要在孝子中寻找忠臣的根本原因。
今天,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提高,已进入小康的大门,这是事实。可是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中,传统美德却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可以不养活父母,抛妻弃子女,兄弟反目,甚至杀害亲人,走向犯罪。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这类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不爱的人,绝不可能爱朋友、爱他人,也绝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现在不少犯罪,是因家庭而起;而家庭的和谐,则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素质。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重视传统家庭的和谐,无疑对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注释:
[1]《尚书·尧典》。
[2]《尚书·多方》。
[3]《诗经·大雅·既醉》。
[4]《孟子·离娄上》。
[5]郭沫若:《论古代社会》第404页。
[6]《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论文集》,第5页。
[7][8]《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88页。
审视思考与社会的和谐 篇4
当前,国家治安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罪犯的心理问题也得到很大的关注,在提高监狱劳教人员改造质量的同时,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由于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偏差的事故,这引起了司法部门及领导的重视。
监
狱人民警察普遍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环境封闭及文化娱乐活动贫乏
监狱大多离城市较远,环境封闭,交通不便,大多监狱警察日常活动较为单调,两点一线,一头是家庭,一头是单位,甚至除了正常工作时间节假日也是如此,加之文化娱乐设施不足,使监狱警察的精神压力得不到松弛,长期下去,隐藏着潜在的心理问题。
(2)担心罪犯自伤自残、恶性斗殴和脱逃
监狱是关押违害社会的犯罪分子的集中场所,封闭的环境,特殊的人群,因此,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发生此类事件,对监狱警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3)工作时间长,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
监狱人民警察尤其是一线干警,工作的时间很难估量。除了日常正常上班外,节假日很难休息,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紧急情况,长期下去,精神压力大,加上缺少对监狱警察的心理调适工作,因而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责任重,危险性强,风险大,这也是引起心理应激水平高的重要因素。
(4)中老年监狱警察的子女教育问题
中老年监狱警察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从精力和时间上,中老年干警对子女的教育很难保证,另外从环境方面来讲,由于地区偏远,教育水平有限,所以干警子女的升学、就业等问题常年困扰,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活条件,在城市买房租房供子女学习,这样较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易诱发监狱警察心理问题。
(5)青年干警的心理落差
青年干警的工作满意度不如中老年干警。监狱工作的责任重大,年轻的监狱干警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队伍。管教罪犯不像其他工作效果显著。做人的工作,需要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严格的管理。由于罪犯的构成复杂,尤其有些累犯、惯犯,除了强烈的反社会心理以外,还可能具有双重、多重人格,变态心理,要把这些罪犯改造好难度很大。有的年轻干警因为工作经验不足,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觉得自己工作没有意义,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警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的公共安全,特别是对直接监管劳动改造任务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障碍可能引发焦虑或者抑郁,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我伤害。建设高素质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当今监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监狱警察队伍的素质不仅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应包括心理素质。监狱工作环境特殊,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事实,这就需要提高警察的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监狱人民警察的这种心理问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具体来说:
(1)警察心态的偏差,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很大
警察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警察的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改造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特别是一些年轻警察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烦闷之时,对待不顺眼的罪犯,训斥、责骂毕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警察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
(2)警察的职业方面的心理偏差,导致缺乏进取的精神
警察心理不健康容易阻碍其自身的发展。监狱警察面对的都是罪犯,工作具有重复性。克服自身的懒散,保持对工作的敬业专心,是一个挑战。心理有偏差的警察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教育改造问题。导致慢慢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的精神状态。开始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最终影响工作水平的提高。
(3)警察的心理偏差容易致使人际关系受到创伤
警察心理不健康还影响到人际关系。当遇到挫折、矛盾、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容易倾诉自身不满,听不进他人的劝告和建议,易发脾气,好强固执,通常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就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意识,信心进行心理调节,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易节制,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不适应。都在警察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日积月累形成的心理问题。监狱警察在人际关系中受挫对本职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依法执行刑罚、管理监狱、改造罪犯的特殊群体,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要求监狱警察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适当的进行心理调节,具体如下:
(1)换位思考,学会情绪控制
正确认识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当遇到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缓解这种客观的压力。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排遣和调控,也应该理智克制、冷静思考、检讨反省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2)顺其自然调节
学会自我放松,劳逸结合,自我发泄。多听舒缓音乐,选择出外旅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健行为,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找准定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奋
斗的目标要合理,建立有效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对自己的能力潜质有较清醒的认识,努力让自己的思想认识,言行举止,业务能力与监狱事业的发展相适应。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心理需求经常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联系,以来这样的关系,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要调节自我意识,自我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正确面对挫折,平和对待得失
在遭受挫折之后,不气馁,不消沉,汲取教训,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保持豁达的情怀。有得必有失,要做到“得失无意,宠辱不惊”。
新时代我们要创建的警察队伍是高素质、高效率、有凝聚力的队伍,在重视警察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稳步提高,监狱警察的心理调节也要求单位能提供充满人性关怀的氛围,人的成长在于自身价值的体现,所以监狱也应该不断拓展干警的成长空间,例如保证出外学习考察的机会,支持监狱警察提高学历,考本考研,从事学术研究。了解基层警察的工作生活,心理需要,能适当提高其政治,物质方面的待遇,给他们创造条件施展才华的舞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监狱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心理辅导和素质测评工作,在局域网上建立心理网站,帮助监狱警察解决问题。
政治社会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篇5
1)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问题意识的自觉,也就体现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感。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承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因此它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也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2)
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2、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强烈的问题意思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
3、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思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真呢更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
2.二、社会系统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3三、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1)要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具体方法P42-44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应当是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矛盾。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样是不存在的。一是要善于分清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其中内因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就是我们内部的矛盾。二是依据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两个对立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辩证把握和运用,对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在量上变化的激励与控制,把不和谐因素控制在一个社会矛盾可以接受的限度和范围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求积极的动态平衡,在相对平衡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科学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三是依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通过对我国社会复杂矛盾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区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次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
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只有积极发现矛盾,主动解决矛盾,才能使社会达到相对和谐。2)
4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的学习,联系具体实际或典型实例,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说明。(要求重点突出,有 自
己的观
点)。
5五、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培养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多进行社会调查
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篇6
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社会的和谐需要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来维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向和谐社会迈进,但如果使用不恰当的话,科学技术也会阻止人类的进步,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在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中了解到,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只有辩证的看问题,分清事物的利弊才能利用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科学技术也比例外。在人类社会创造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贡献不可否认,但也应该正视伴随其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森林遭到乱砍滥伐、土地沙漠化、能源短缺、物种加速灭绝、洪灾旱灾频频发生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些不能全部归咎与科学技术,但总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使用先进技术对能源进行过度开采、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战争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在给人类带来优良品种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自然的本性,这些科学技术的成果在给人们创造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担忧。本应和谐的社会却因为这些而多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
论书法艺术与社会和谐建设 篇7
1 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 这规律却在中国传统书法创作上得到了普遍的体现和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 一件书法作品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因素越多、越深刻、越复杂, 它体现的美就越丰富, 艺术性也就越高。所以, 在书法创作中要表现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就要求我们在用笔、结体、用墨、章法上下功夫。
书法的用笔有执笔和运笔。执笔有虚与实, 运笔讲究提与按、藏与露、轻与重、起与止、逆与顺、伸与屈、行与留等。在用笔上如果一味地单一行事, 就会显得单调、平庸、乏味, 效果可想而知, 只有二者很好地谐调起来, 恰如其分地掌握好二者的度, 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书法的艺术结构是指每个字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讲究疏与密、借与让、欹与正、险与夷、离与合、顾与盼、向与背、松与紧、肥与瘦等, 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部首大小高低, 偏正宽窄, 经过书家巧妙的组合可使字起伏隐显, 阴阳向背皆有意态。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 变化无穷的结构造型。用墨的浓与淡、涨与缩、干与湿、沉与浮、润与枯也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因素。章法就更千变万化了, 如虚与实、黑与白、疏与密、主与次、连与断等各种关系, 只要处理得当, 从大处、从整体着眼, 那么其规律也不难掌握。在书法实践中, 还充满了“意”与“笔”、“情”与“法”的矛盾, 这是主客体的矛盾, 二者不断地冲突, 又不断地统一。一般地讲, “意”与“情”是矛盾主导方面, “笔”与“法”则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常说“意在笔先”、“情动形言”。但有时主导方面并不能控制非主导方面, 却出现了“笔先意后”、“法决定情”的情况。可以说, 整个书法艺术, 从客体书法的形质, 到主体的情、意、神、气, 以及二者的结合, 都无不贯穿着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规律。
2 书法艺术实践的强力展示——“天人合一”
汉字由点画组成, 点是线的浓缩, 线是点的延伸。点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因素, 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 它不应言, 也不具象, 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 表达书者情思。书法线条是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在纸上留下的轨迹。即所谓“书为心声”。这正像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 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 书法亦然。从形式上看, 书法以神似为上, 形似次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 无形之相。
历史上有成就的书者无一不是通过书写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的。王羲之的书法讲求一气贯底, 和谐自然。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 恬淡平和的意境。他的作品讲究顺应自然, 自由任情, 运笔达到了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的境界, 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于笔端。如《兰亭序》, 写在江南三月天朗气清之际, 点画之间让人感受到的是“思逸神超”, 而通篇溢满了潇洒脱俗之气,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 写得十分得意, 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颜真卿的《祭侄稿》较之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毫不逊色, 可谓各有千秋。两者都是即席而作, 但心境却有天壤之别。然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极致。当时真卿愤笔疾书, 血泪交迸, 情感不能自禁的神情, 满腔的悲愤化作笔下或粗或细或浓或淡的缕缕线条, 这线条犹如一个个摄人心魂的音符, 汇合成章, 犹如一曲洪亮高亢的悲怆乐趣。文中多处涂改增删, 不但没有削弱作品的整体气息, 相反地这些黑团墨块与字里行间的一些空白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加之书写速度急缓变化, 有时因不及蘸墨而仍挥写不止, 形成了墨色由浓湿到枯淡的变化, 枯润交错, 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而这些全出乎天然。毛泽东一生曾多次书写过《长征》, 至今正式公开刊印的墨迹有六幅。写于1962年4月20日的《长征》墨迹, 是毛泽东书法的精品力作, 字字相连, 非常流畅, 但线条拉出后, 粗细、轻重、转折等, 姿态各异, 飞而不浮, 畅而不滑。这首《七律·长征》, 不用雕琢, 只是拿红军跋涉的脚印, 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 就构成了一首诗, 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 却有着世界历史上最罕见的沉重和遥远。惊天地、泣鬼神的漫漫长路, 文字已无法记载它的艰辛和悲壮, 无法尽数它的残酷和凄凉。行笔节奏轻快, 点画飞动, 连绵不断。红军官兵靠野菜、皮带充饥, 多少战士被敌人的机枪打下了万丈深渊, 打进了湍流翻滚的河谷, 草泊吞没了他们的躯体, 风雪把他们凝成了永恒。这种背景, 毛泽东印象自然是非常的深刻。用笔是流畅的、劲健的, 又是豪放的、苍厚的。“万水千山只等闲”, 线条迟重而深稳;“乌蒙磅礴走泥丸”, 线条流畅而坚劲;“三军过后尽开颜”, 线条粗壮而雄放。
书法欣赏的再创造。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 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可以说, 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 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 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沈默尹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 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引人欣赏, 心畅神怡。”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了几千年的无数华夏子孙, 使不计其数的人为之孜孜终生, 并且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征服了并不懂得中国文字的欧洲人。书法更接近于音乐, 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 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 二是节奏。书法也一样, 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 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 鸿飞兽骇”, 忽如“山崩海啸”, 忽如光风明月。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像歌词, 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 (文字) 的内容。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 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 但不够完美, 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比如我们用“瘦金体” 去写岳飞的“满江红”, 如果连同“壮怀激烈” 的内容一起去欣赏, 就很难令人满意了。总之, 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3 书法艺术的魅力——和谐社会的财富
书法的美, 美在点画线条, 结构造型, 章法整体, 风格个性, 构思意境, 总之是和谐之美。伴随的和谐社会春风, 中国书法艺术出现了盛况空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 实现和谐共处”。“和谐世界”思想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意义非凡。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向往和执着追求, 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谐是人心所向, 物之所宗, 艺之所遵。“笔墨当随时代”, 各种规模, 各种样式的展览, 目不暇接。各种书法专业报刊、典籍等有关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层出不穷。说明书法美的魅力, 吸引无数志士仁人, 为之奋斗、追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我国文艺的性质和方向, 是我国文艺发展和繁荣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也是书法家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书法家只有把自己的艺术追求融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中, 才能真正体现自我价值。书法艺术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优秀遗产, 更是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使人们做到心平气静, 身心得到调养。而要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和谐, 书法无疑是最简便、最有效的形式。书法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活动, 在学习和写书过程中, 既是一种运动, 又会在运动中自然摒弃杂念, 有益身心健康。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 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 可以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
书法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的统一体, 既制造矛盾又要化解矛盾, 使其和谐的发展。我们在创作时, 应统筹兼顾, 在对立变化中求统一, 只有统一才会和谐。纵观书法史, 众多书家皆奉行“中和之美”, 实践证明和谐是书法永远有生命力。
摘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是一个充满线条矛盾的有机统一的和谐世界。书法的创作过程留下了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的轨迹。欣赏书法是艺术的再创造, 书法活动可以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书法艺术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书法,对立统一,意境,和谐
参考文献
[1]肖培金.和谐——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EB/OL].http://www.studa.net/yishu/090109/14110633.html, 2009-4-3.
[2]张辛.中国书法的哲学思考[EB/OL].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9553, 2011-11-18.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 篇8
关键词:矛盾;和谐;过程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6—0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一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消灭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如此深入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在这里,经典作家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命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到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建,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在启示这样一个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也必须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样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的时期。第二个大的阶段,可以截至1917年的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这样一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哲学上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吸收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实践为基础,并运用推广至社会领域,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现在。其中,又可以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不论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在1949年后的中国,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了艰辛努力、不懈探索和沉重的代价。直到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探索才重新走上了科学的发展之路。在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正在华夏大地阔步推进。
二、矛盾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动力
(一)矛盾运动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亲身目睹的现实寻求破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类解放、和谐社会的科学路径。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中,他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思想作了最初的论述:资产阶级作为追逐私利、奴役工人的力量,已使它发起的“政治解放”陷入不可解救的矛盾之中,法国大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解放的实现。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只有诉诸于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消除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横沟,把社会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这个在当时多少带有抽象思辨的论述,表达了马克思后来一直始终坚持的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重要原理。这种思想在随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著作中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阐述。
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一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理解为一个由多个历史阶段组成的,经由政治革命,转入社会革命最后实现“自由^联合体”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不断解决现时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
1社会利益冲突加剧。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人们在利益问题上,不论从观念还是从实际维护上,经历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所限,人们的个人利益的诉求降至极限,从某种程度上说,处于休眠状态。改革开放政策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竞争迅速升温,并日趋白日化。在政府和社会还来不及制定和形成规范的市场规则的时候,这种激烈的竞争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恶性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腐败与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裂痕的产生就是表现。
2社会心理失衡加重。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裂痕的出现和扩大,引起了人们社会心理的失衡。生活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中心与社会边缘、上层与下层的社会群体相互敌视与仇恨的情绪在持续的增加,各种经济犯罪和社会犯罪有所增长。如何医治或修复社会心理的失衡状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社会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在利欲的驱动下,人际关系呈现商品化、实用主义化和机会主义化的倾向。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严重相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
4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但是,相比较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体制性障碍还有待铲除。
5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然面临许多阻碍。传统的人治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现代法治观念在短期内还很难从根本上替代人治思想。迈向现代法治的目标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6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迫不容缓。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信号。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付出了较为沉重的环境代价。尽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仍然是严峻考验。
三、“矛盾”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毛泽东指出,“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磋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矛盾的持续运动,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所以,“矛盾”与“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意蕴;“谐”即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避免抵触、冲突。“和谐”就是和睦协调。把和谐运用
到宏观社会发展领域和对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则其内涵丰富许多,可以从诸多方面进行表述。
要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符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混乱。它与我们理解的辩证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指出,“‘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恩格斯在为撰写辩证法著作《反杜林论》准备材料时指出,“对立——如果一个事物具有对立,那末它就同自身处在矛盾中,而且它在思想中的表现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事物是它自身,同时又在不断变化,它本身有‘不变’和‘变’的对立,_这就是矛盾。”嗯格斯在这里指出了矛盾的最本质含义:对立,同时说明了矛盾本身就一个不断持续的变化过程。
这种矛盾与和谐的持续运动过程的辩证关系一旦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多样性相结合所产生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迷惑、偏差和难以把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异常复杂性有亲身体会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探索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他指出,“这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作者注),在中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
四、结语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 篇9
[摘要]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社会发展的核心,建立环境友好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本文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性,同时就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社会 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日趋短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我国面临的环境生态和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在发展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而循环经济是发展环境友好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相和谐,就是要解决资源结构性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就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
一、构建环境友好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
而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社会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环境,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笔者拟就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意义、措施以及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分析。
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 进一步为人与人环境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所左右,是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模式与制度的产物。因此,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和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可以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 从单一性、分散性向整体性和复杂性扩展的综合性问题。
二、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这种发展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即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此,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材料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突出加强节能节水,全面推广节能、节水产品,扩大中水回用,限制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发展;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监管,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造纸、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机电、轻纺、汽车及包装等行业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三、实现我国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发展的几个重要举措
1.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各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公众转变观念,这是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
2.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宏观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一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公益效益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强力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能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政府推动阶段,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仍然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减免税或价格政策等措施,使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实现内外部效益的统一。
5.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若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6.建立资源和环境的评价体系。
总之,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晶莹: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62~67
[2]罗莉:循环经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众说.(2):11~12
[3]鱼凤玲: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思考.资源与环境.2006(7):35~36
工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劳动关系 篇10
时代的变迁要求工会这种社会组织形态不断反思自身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干什么,扮演什么角色,对谁承担和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拥有全国的组织网络和1.7亿会员,面对着3亿多工薪劳动者。探讨中国工会在社会
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社会责任,对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责任,是社会对其成员的期待和要求,无论这个成员是个人、还是组织或机构。所谓责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概括地说,责任是社会分工合作的产物,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之一;责任是社会对某个社会角色的行为期待;责任的落实要将这种行为期待转化为这个社会角色的目标;责任的实现既需要当事主体对这种行为期待的主观认知,也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例如近年来广为流行的问责制就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分工的职能部门“分内应做的事”的态度。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对责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人们看到,责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不仅仅来自于社会分工的单纯目的。现代社会组织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无论是政府组织、企业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每个组织角色,几乎均有其基本目的和附属目的。组织目的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已经使责任的外延大大地扩大了。也就是说,现代的任何组织,不仅有基本责任,同时也有其他相关的责任。这里需要关注的已不是一个组织有多少责任,而是必须搞清楚这些责任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以便妥善地处理这些责任之间的关系,分清其中的轻重缓急。
中国工会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的变迁要求工会这种社会组织形态不断反思自身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干什么,扮演什么角色,对谁承担和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整个社会既注重效率,又关注公平,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平衡。为实现效率,市场化的规律要求利益主体的具体化、明晰化、多元化,完善市场的交换和竞争机制。其前提是产权的明晰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善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求通过社会公平的实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工会组织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迫切需要作为利益代言人的社会组织构建合情、合理、合法、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来保障他们的利益,达到社会公平。这就要求工会将自己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的重心由以往的革命、建设领域转变到通过协商、监督、参与等方式,调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上来。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占据强势地位。这又加剧了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不平衡,使得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分化过程愈加复杂。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置于国际范围的劳资不平衡格局之中,这种格局造成了劳动力价格向下竞争的局面,也使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这就更加迫切的要求工会承担维护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近些年来,有关外资企业组建工会和劳动关系立法的争论能够成为社会热点就足以表明工会在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位置。劳动关系不平衡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后果之一,在国际社会中,为实现劳资平衡,人们已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社会责任。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之一的工会的社会责任同样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和人类社会的正义原则是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后,对工会社会责任提出的新要求。
从法律关系来看,责任与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赋予中国工会具有代表权、维护权、民主参与权、平等协商权、社会监督权五大权利。这些权利意味着工会对工薪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事实上,我国的法律制度―――无论是宪法,还是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体系,都已经把工会作为劳动者集体劳权的代表者,赋予权利和义务,以及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
当然,工会的社会责任可以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区分。法律责任是对应于工会权利的工会义务,如工会在享有代替工薪劳动者表达权利的同时,就要履行维护工薪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义务。这个义务就是工会对工
薪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如不履行,就属于法律上的失责。道德责任有时是要与法律责任共同承担的,有时是要单独承担的。如工会对工薪劳动者的社会责任,除《工会法》所要求的法律职责之外,还要承担由社会公众所评价的道义责任。又如工会对社会稳定的责任,既是法律责任,也是道德责任;对企业生产的责任,则主要是在企业履行了对工会的承诺时的道德责任。
中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广大工薪劳动者的利益代言人和维护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是兼具多种社会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全面实现工薪劳动者权益的社会团体。工会在这些领域当中的社会责任,其根据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群众的组织,之所以在这些领域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因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广大工薪劳动者的基本需要不易在其所属的分工体系当中得到全面实现。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的需求又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实现他们利益的组织渠道。在我国的国情下,由于仍然处在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生活体系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承担满足广大工薪劳动者的各种需求的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这个责任体系当中,工会的基本活动领域在社会关系领域,而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范畴,因此工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必须明确,那就是在经济利益关系领域当中调节劳动关系矛盾,这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至于工会在工薪劳动者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当中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以实现工薪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工会从工薪劳动者利益出发,承担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社会责任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近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劳动关系不平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在劳动领域当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当中很不和谐的音符。人们在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在关注工会在平衡劳动关系、监督制约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大背景下,中国工会所承担的通过调节社会利益矛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代表和维护广大工薪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社会责任日益凸显,与工会的其它社会责任构成了新型的责任体系。王兆国主席代表全国总工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就是中国工会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充分体现。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推荐阅读: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06-13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06-12
劳动与社会保障06-02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09-30
社会稳定与和谐08-11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10-0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答案05-24
德法整合与社会和谐论文09-23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05-17
和谐与和谐社会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