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通用8篇)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1
(王 婴(民政部民政干部培训中心)于-10-3 12:12:25发布)
“社会工作” 和“社会政策”都是源于西方的概念。它们就像一对兄弟,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而生。社会政策是在制度、规划的层面制定反贫困的战略和策略,并通过具体的计划和项目使之可操作化;社会工作则站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行动,从而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社区和个人身上。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走过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社会政策的变化,又从而使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文以一般认定的社会工作的各个发展时期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及社会政策的变化的描述,探讨这些变化与的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从重找出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及发展途径。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2
最优债务契约与资本控制权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对于一个意欲投资于某风险项目的企业家而言, 受自身财富有限性的制约, 为了获取报酬他必须与贷款人签订契约, 支付尽可能低的费用以获得所需资本。这时, “债务就可以被显示为企业家与贷款人之间的最优契约”。资本控制权理论对最优债务契约作出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现代企业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 剩余控制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对企业行为有重要影响, 如企业股票融资的意义在于把企业财产的控制权分配给股东。当一个企业家想投资一个项目时, 由于受财力的影响, 他只能向富有的投资者———资本家融资。双方预期, 该项目可产生两项收益:一项是可证实并在契约中明确约定的货币收益;另一项是不可证实也不可转移的企业家的非货币收益。由于在该投资过程中, 企业家和投资者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投资者往往只关心货币收益, 企业家可能既关心货币收益又关心非货币收益。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富约束的局限性, 这一潜在的利益冲突往往并不能通过契约的形式在事前完全消除,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谁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就特别重要。有三种不同融资方式下的控制权安排:当企业发行带有表决权的普通股融资时, 股东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如果融资方式是以发行无表决权的优先股, 则管理者拥有剩余控制权;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企业债券或贷款, 若管理者能够按期偿还债务, 那么管理者可拥有剩余控制权, 否则企业被重组、清算或破产时, 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便会由债权人强行攫取。
现代契约理论应用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局限
1.契约中的代理关系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当事人不拥有的信息, 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 即使能够验证, 也需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现代契约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 旨在探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契约不完全的根源, 当事人如何设计一种契约, 以及如何规范当事人的行为问题。不对称信息按其产生的根源可分为外生的和内生的。外生的不对称信息是指自然状态所具有的一种特征、性质和分布状况, 它不是由交易人 (参与者) 造成的, 而是客观事物本来所具有的;内生的不对称信息是指在契约签订后, 其他人无法观察到的、事后也无法推测的行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发生的时间, 二是发生的内容。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 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 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从不对称的内容看, 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指参与人的行动, 也可能指参与人的知识, 即不对称信息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行动只被他自己知道, 或只被一个契约中所有的签约人知道, 而局外人不能观察到, 即由于信息分布不平衡, 签约一方对他本人的个人特征知道得很清楚, 而其他人不知道或知之甚少, 或可能影响自然状态的知识某个人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
2.逆向选择埋下了会计政策选择的隐患。
在信息经济学中, 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代理人”, 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自然选择代理人时, 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 由于信息不对称, 委托人不知道, 委托人就与代理人签订了一种契约, 在此情况下, 市场配置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在委托与代理双方建立契约关系之前, 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契约, 从而使委托人因信息劣势而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卖者与买者的关系在买卖交易中, 卖主提供商品的价值一般总是低于价格, 卖者 (代理人) 对产品的质量比买者 (委托人) 有更多的知识。如股东选择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的经理, 患者选择医术不高明的医生。经理知道企业内部的真实情况、知道企业应选择怎样的会计政策, 以及这种选择能否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而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等外部委托人并不具有这些知识, 企业经理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就可能进行逆向选择, 为侵害委托人利益埋下了隐患。
3.道德风险导致管理者逆向会计政策选择。
在签订契约时, 有关契约知识和现实条件的信息对签约双方都是对称的, 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 (如工作努力或不努力) , 决定代理人行动结果的还有自然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这时, 委托人虽然能够观察到结果, 但却无法知道这一结果是代理人本身的行动所致还是自然状态造成的。也就是在契约签订后, 代理人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管委托人的利益是否受损, 而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诸如偷懒、滥用资产投资等行为。在此情况下, 委托人必须设计一个激励契约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主不能观察到雇员是否努力工作, 但可以观察到雇员完成任务的情况, 因此雇员的报酬应与其完成任务的情况及业绩相关。在上市公司中, 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而使委托经理人管理公司, 股东无法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全部行为, 而只能获取关于公司管理和经理人行为、能力的不完全信息, 但经理人掌握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充分信息, 他们可能作出只利于自己而对股东不利的选择。当委托人是由股东构成时, 行动变量就是企业经理的努力水平, 这样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契约就由一个由货币收入与行动结果联系起来的报酬表组成。在不存在行动选择的情况下, 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就成了一个风险分担问题, 此时该效用依赖于当事人对风险厌恶的态度。由于上述原因, 即委托人难以观察到经理的行为过程和自然状态本身, 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经理就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使股东和债权人等委托人的利益受损。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契约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推行股票期权制。
如何建立对公司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之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结合起来, 一直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 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契约安排是公司经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 因此公司的收益分配体制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效率。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委托、受托双方存在着利益冲突, 其结果往往是更有利于代理人即公司经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重新分配公司的剩余索取权, 让公司经理拥有公司的股份并成为所有者之一, 以实现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 进而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协调一致。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并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方式。这种方式, 一是将公司经理的收入水平与公司效益 (如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 挂钩, 使公司经理与股东共担风险;二是让公司经理拥有公司的股份并成为公司的股东, 分享公司长远发展带来的利益。股票期权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股票期权的实质是让被授予人拥有一定的公司剩余价值索取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种制度既有激励作用, 又有约束效果。
2.实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社会政策与全民社会 篇3
A Society for People:
In Memory of Peter Townsend(1928-2009)
作者:赵维生、陈锦华、余伟锦 合编
出版:圆桌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彼德唐信(Peter Townsend)是过去半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政策学者。他在2009年过世,一群香港学者为了纪念他,出版了一本小书——《静水深流》,书中收录唐信各个研究项目的重要观点,学者们也撰文说明其理论对香港社会的意义。
虽然唐信在过世时地位显赫,但他当初以社会学者身份提出社会政策研究时却不被看好。这当然是因为社会政策研究的地位在学术界向来不高。未接触过社会学的人大多会觉得此事甚为奇怪:社会学,不就是要研究社会政策吗?事实上笔者就读社会学期间,也有不少亲友以此相询,以为我是研究社会政策,将来可以写点什么政策评论。不过这实在是一个误会。社会学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目的是要了解社会,探讨社会结构由何而生,以及当中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无论是宏观理论还是个别社会研究,都自视为客观的科学解释。具体的政策建议则是后一步的应用问题,那就不是学术应该关注的问题了,可以留给政府、智库或民间组织处理。
而二战后兴起的“结构功能学派”就更加强化了此倾向。因为该学派只关注如何维持社会秩序,并假定了既有秩序的“必然性”和功能性,也假定了既存社会秩序对社会发展的功能。这些假定使社会分析失去批判性,从根本上排除社会改变的要求和可能,成为强化固有不平等的机制。
当然,如果社会政策研究只关注个别社会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小修小补的建议,那的确不够格成为严肃学术。所以唐信作为社会政策学者,首要便是提出新的社会政策研究方向。长久以来,政府和人民对经济发展都十分着迷。这在香港和大陆更加明显,似乎政府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经济高增长,所以经济政策就成为政府施政的核心。但唐信明确指出,经济增长不是社会的最高目标。相反经济目标应该是为了社会目标而服务。拼经济,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社会。对唐信而言,追求平等、消灭贫穷和结构性依赖,实践人权和全民就业,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尊重,建立真正的全民社会(a society for people),才是社会政策的真正目标。
由此可见唐信绝对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认为人类共同生活,组成社会,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平等利益。贫穷和社会不平等是一个社会问题,而社会政策正是这些问题的成因和答案。由此出发,所谓社会政策,不是为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稳定,向穷人施予小恩小惠,架设社会安全网而已。在唐信眼中,社会政策研究并不局限于失业救济金或全民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福利政策,而是要全面审视社会上各个团体,包括政府、企业、民间机构,所有对社会平等有影响的政策和措施。我们要问,这一切政策和措施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对社会不平等有何影响?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例如税制,一般而言只是经济政策的一环。香港政府常常强调自己的低税率如何帮助经济发展。但我们鲜少讨论税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作用,这也是广义的社会政策。又例如企业对高层员工提供医疗、教育等津贴,首先让人低估了他们的薪金;其次,如果不对这些津贴考虑的话,不能有效估计各阶层教育和医疗机会的不平等。而最简单如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各阶层的生活,就没有得到足够讨论。4%的经济增长真的让人感到生活有4%的改善吗?如果不是,那实际有何影响?只有在这种整全的了解下,我们才有办法去衡量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体人民的生活是否真的改善,是否更有尊严,能否称得上是社会发展。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和斯蒂格利茨提出寻求GDP的替代品,也不过是希望更恰当地了解社会发展。唐信在数十年前就已指出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
这些问题,在社会学的学术殿堂是毫不失礼的,因为它们直指阶级的形成,探讨社会结构与各种社会政策的关系。单单是这项对社会政策概念的扭转,已足够让唐信成为大师。但唐信的贡献不止于此。
为了进行这种广义的,具社会学探索力的研究,唐信建构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工具,今天已成为社会政策研究者的利器。最重要的,莫如“相对匮乏”的概念。在经济自由主义的框架下,社会政策就是社会安全网,是让穷人不致于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最低度补助。唐信提出“相对匮乏”就是要扩大贫穷的定义,让我们了解贫穷的问题,不单在于没饭吃。贫穷,是失去平等的机会和待遇,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因此,维持最低度的生存条件不是灭贫的办法。是否感到失去尊重,自认为贫穷是有主观面向的。在主观感受下,再进而研究、了解这些感受的客观条件,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中有相对匮乏的问题。只有决心解决这种相对匮乏,社会才走上真正灭贫的道路。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篇4
一、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
1、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
社会政策的特点:①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②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公有的社会价值。③政府的社会政策德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④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⑤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⑥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①满足民生需要。②保护人权。③维护社会公平。④解决社会问题。⑤促进社会和谐。功能:①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调解经济运行的功能、激励劳动积极性的功能。②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的功能、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的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③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管理功能、调解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社会政策的原则:①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④社会保护的原则。⑤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政策的基本运行方式: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③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
2、社会政策运行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的主体、对象、资源
社会政策的过程: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等四个阶段构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①典型示范。②建言献策。③间接服务。④直接服务。⑤外部评估。⑥内部评估。
3、社会政策的发展
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①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②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形成于发展。③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
现代社会政策实践发端于欧美国家。西方社会政策实践的发端最早可追溯到1601年的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济贫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发布法令的方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发布开创了政府干预社会福利事务的先河。但欧洲各国大规模的社会政策实践是在工业化的促进下,在19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①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政策的特点。②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③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新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内容和体系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里,这类法规与政策体系比较健全,对社会工作的运行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类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儿
童社会工作要遵循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等。由于社会工作的领域相当广泛,因此所涉及的法规和政策也相当多。从数量上看,第二类的法规与政策是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中的主体部分。这一类的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主要反映了政府的社会政策,是社会政策的表达形式。因此,学习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在很多程度上是学习和把握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①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②针对特定人群的法规与政策。③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④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和戒毒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⑤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⑥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⑦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⑧民间组织发展的法规与政策。⑨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⑩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11、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
12、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好包括规范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各种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体系: 法规、政策和国际公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社会工作是制度化的助人服务体系,因此要求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政府的法规和政策运行。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工作实际上被纳入到了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体系,在实施政府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工作的实践促进了相关法规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三、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城市低保的对象:城市低保的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有以下四类人员: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②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③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④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办事机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①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保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低保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低保的有关工作。②县级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低保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③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保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④在全国层面,则由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保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低保标准确立的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低保标准做出了一般性原则规定,即城市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金申请、审批和发放应遵循以下程序:①申请。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②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管理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③发放。城市低保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发放。发放低保金,应尽量通过金融系统实现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对象按月、及时、足额领取低保金。在审批低保金时,管理审批机关需视城市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批准其全额享受或者差额享受。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批准其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其他保障对象均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城市低保的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提出了如下城市低保的监督复核机制。①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②对经批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任何人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都有权向管理审批机关提出意见;管理审批机关经核查,对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纠正。③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管理审批机关,暴力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低保金的手续。④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定期进行核查。⑤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农村低保的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低保办事机构:
农村低保标准确立的依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规定,并报上一级地方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委会受乡政府委托,也可受理申请。受乡政府委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委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乡政府;乡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乡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并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提出审核、审批意见。在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以及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具体核算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申请情况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民主评议意见,审核、审批意见,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向社会公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则上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
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乡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了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保障对象和补助水平变动情况都要及时向社会公示。
3、农村五保户供养法规与政策
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①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②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③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④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⑤办理丧葬事宜。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分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两种形式。
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①申请与评议: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应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评议,符合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将评议意见及相关材料报乡政府审核。②审核与审批:乡政府英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应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对符合五保供养待遇的,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①县级人民政府和乡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②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建全内部民政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③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④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农副产品生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⑤乡政府应当与村委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农村五保供养的监督: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和乡政府应当制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②财政部门应按时足额拨付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确保资金到位,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③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④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共,接受社会监督。⑤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
门的监督管理。
4、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
医疗救助的对象:一类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另一类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农村:一类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另一类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医疗救助的形式:城市:《城市医疗救助意见》规定,对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者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农村: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②③
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5、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对象: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程序: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部门和资源:
6、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与管理:
7、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
法律援助的对象: 法律援助的范围:
法律援助的申请、审查程序: 法律援助的实施:
8、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机构: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及内容: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
9、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
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与程序: 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与程序: 灾后重建的内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四、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1、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2、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方法:
3、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与矫治: 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与安置办法:
相关部门保障孤儿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的职责:
4、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五、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1、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救助措施的规定: 离婚的法律后果:
2、私有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遗嘱继承的内容、形式和法律效力: 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主要规定: 遗产处理的主要规定:
3、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
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六、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玉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
1、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
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体制: 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 人民调解的程序:
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
2、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
信访工作的机构: 信访的渠道:
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和督办: 信访的法律责任:
3、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的任务与内容:
社区矫正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4、禁毒法规与政策
禁毒的目的、方针及机制: 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措施: 禁毒的法律责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七、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
1、革命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
烈士的认定: 烈属抚恤和优待: 烈士褒扬:
2、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
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 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 伤残抚恤的具体规定: 优待的具体内容:
参照军人抚恤执行的情形:
3、退役士兵安置法规与政策
退伍义务兵安置办法: 退役士官安置办法:
4、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
军队干部退休的条件和待遇: 军队干部退休安置办法: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八、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1、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的单位的关系:
2、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村民会议:
3、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 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则: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
4、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发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社区服务的主体: 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方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九、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1、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
公益慈善的特点和领域: 公益慈善组织:
公益事业捐赠的主要规定: 彩票与公益事业的发展: 志愿服务的特点:
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规定: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法规与政策
1、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 社会团体变更登记:
社会团体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 社会团体的年检: 社会团体的终止:
2、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终止:
3、基金会管理法规与政策
基金会的分类:
设立基金会应具备的条件: 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基金会财产的管理: 基金会的年检: 基金会的终止: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一、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1、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促进就业的原则及政策支持: 就业服务于就业援助:
2、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3、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4、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5、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范围与机构: 劳动争议的调解: 劳动争议的仲裁:
6、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机构与原则: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和监察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二、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1、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公共卫生体系: 疾病预防体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
2、医疗服务体制法规与政策
城市医疗服务体制: 农村医疗服务体制:
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机制:
4、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三、我国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
1、基本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2、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3、失业保险法规与政策
失业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待遇:
4、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
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待遇:
5、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5
风险社会中的大城市治理与社会政策的发展
熊跃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在世博会之后讨论城市的风险问题与社会政策发展的问题,对探索“十二五”和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世界日益了解中国,而中国正在加快融人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具有固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后,目前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面临诸多问题和风险,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及其社会安全问题、农民丁的社会保护与就业问题、不断涌现的城市社会风险等都在考验城市的治理策略。在我们为城市的新面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在为失去的宁静平和与曾经梦回萦绕的社区生活而感到忧虑不堪。按照U.Beck的话,城市作为风险社会的一部分,不仅在形塑公民的日常生活,也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基本上反映了过去20―30年里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折射出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中千篇 一律的城市规划思路和大同小异的城市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主导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滞后的社会规划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城市毫无疑问占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重视工业轻视农业”曾经左右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布局。城市的发展通过单位制、区域工业布局和户籍限制政策等建立了一种封闭与半封闭式的城市经济圈,农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链,城市的社会保障与社会规划基本就以就业为基础、以单位为格局建立起来。由于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性较小,城市管理者基本上无须考虑并设计整体与系统的社会规划,民政部门基本上能应对在一个封闭的城市生活体系中出现的帮扶贫弱等社会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计划经济体系和单位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制日益面临困难和挑战,社会服务的不足、社区设施的落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不同人口的社会需要。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是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其快速扩张的,城市工业对资源、土地等消耗与依赖日渐增强,随之而来的问题(诸如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能源供应困难等)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制约。此外,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基本上没有按照理性的城市规划模式来实现城市的发展格局,其中政府官员对绩效的考虑与建设开发商对自我利益的顾及,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规划屡遭延滞。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下,包括城市发展的规划更多只是经济层面的,并不强调社会规划(对社会发展、社会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的总体规划与布局)。直到近些年,在政府开始意识到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经济一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后,才对社会规划重视起来。人们也才逐渐认识到一个好的城市并非完全由经济规模与效益来主导,城市发展更多地要以人以及人的需要为中心来考虑,建设有利于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环境才是创造城市活力的重要源头。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由于过于强调空间布局而忽视社会规划和人的社会需要,给日后的城市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一旦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水平,诸如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关系就会变得异常尖锐。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醒和适时的反思。
转型时期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一个显著的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大中城市数目的快速上升。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却面临严峻的挑战。就城市发展而言,中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扩张,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风险,其中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最主要的风险包括三个方面:流动人口导致的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环境问题导致的潜在社会风险。基于一个以管理和控制为主导思想的治理体制,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要不断面对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城市中困难群体被压抑的利益诉求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要,以及快速城市扩张进程中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压力。因此,政府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控制与治理,不仅反映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当性,也反映了新时代公民对城市生活与城市发展模式的新期望。
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个体化意识的增强,同时社会中公民的流动性与家庭的不稳定性增强。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中日益增加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就业不稳定的城市青年群体,他们在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正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他们的主体意识较强,利益诉求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积聚的社会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正视和化解,极可能率先凝结为社会风险。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还使得城市和周边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城市空气、水资源和交通系统的问题正在逐步蚕食城市发展的成果。
针对上述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风险,我们应尽快通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安排,重新定下城市发展的基调,重新塑造新型的城市社会契约关系,从而恢复和建立良好的国家一市民或国家一社会关系,实现基本的公平正义,确保公民基本的社会权利。最近,针对“十二五”规划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战略,这将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与格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政策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政府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性后,城市管理者特别要清醒认识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的价值与重要性。社会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需要的评估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中对社会需要的评估,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强调社会服务的包容性。第二,社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住房政策与公共住房的规划、区域不平等与社区发展规划和公民参与。第三,社会政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建立城市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农民工等脆弱人群的城市融入、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问题的意识和政策倡导、通过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改变社会不平等。
快速和不均衡的城市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真实写照,也是城市社会问题堆积的重要原因。同时,过分的消费主义文化色彩、功利主义和缺乏人性的都市规划,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日益陌生。最可悲的是,资本和财富逻辑几乎主导了整个城市人的精神世界。正如DavidHarvey所言,城市空间正在进一步被资本所割裂和分化,而城市商品化文化泛滥和爆炸式增长不断促成城市的系统性危机。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思路和社会政策等多个面向进行反思,需要批判性地总结过去10―间城市扩张的经验与教训。对很多人来说,“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疯狂上涨的房价和不断上升的生活指数,让许多年轻人失去了梦想,不少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这是城市发展的悲哀。
中国是一个其文化、制度和社会基础具有独特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是在学习、适应及不断调整的策略下重新寻找强国道路的结果。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体制遗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城市发展则是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大行其道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未来,无所限制的城市发展是危险的,对“资本”和“贪婪”没有底线的纵容将不断引发人类社会的灾难。对政策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者而言,他们要警惕自己正变成罪恶堡垒的制造者和反自然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因为今天的城市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资本可以任意妄为的屠宰场。城市应该成为满足公民生活需要、活跃公民参与、提升精神境界和追求理想的平等空间,而城市发展应该为这样的要求提供条件。“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JaneJacobs,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1961)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6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式是指先做出一年内某项社会保障计划,如养老保险计划、事业保险计划、医疗保险计划等所需支出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该项计划所有单位和个人,当年收缴、当年支付。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当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和其他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判断改错
1、“社会保障”一词最初出现于1886年英国的《济贫法》。答:×(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
2、社会保障水平应尽量满足公民的生活要求,保障水平越高越好。答:×(应与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3、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调节机制,其中“底线公平”是就保障水平高低的意义上而言的。
答:×(是就政府和社会必须保障的、必须承担的责任的意义上而言的)。
4、新历史主义理论和费边社会主义为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答:√。
三、单项选择
1、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A)A、自助者公助 B、权利和义务对等 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D、维护社会稳定
2、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C)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3、对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福利经济学家是(C)
A、约·梅·凯恩斯 B、阿赛·庇古 C、哈耶克
D、米儿顿·弗里德曼
4、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B)A、7% B、8% C、10% D、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于(B)A、1951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79年
6、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A、社会救济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 C、社会福利基金 D、养老保险基金
五、简答题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答:(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必要条件:①机器大工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一旦收入中断就会陷入困境。②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力再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家庭保障功能弱化,③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规定了应采取社会性保障的形式来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2)工人运动兴起迫使资产阶级从维护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1)商业保险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各行其道、各司其职。(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类同和区别。类同点:①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②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③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区别点:①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②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上面体现对等;商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建立在商业契约上。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而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⑤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社会保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⑥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有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商业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⑦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3、请简要比较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
一、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和不足
(一)现收现付制的主要特点
一是代际转移,在职职工为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二是以支定收,需要多少养老金就征收多少。三是管理简单,不存在基金的营运和保值增值问题。
(二)现收现付制的不足
1、是现收现付制要求人口结构稳定
2、是现收现付制要求经济和政治稳定。
3、现收现付制下出现意外收益的效应较小。
4、现收现付制会对税收造成扭曲。
二、完全型基金积累制的特点和不足(一)完全型基金积累制的特点
完全积累制是为克服现收现付制的弊病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筹资模式,其特点:一是以收定支,在职时完全积累,退休后按月支付,支付水平取决于过去的积累数额;二是激励缴费,由于支付水平与本人在职时的工资和缴费直接相关,个人有缴费积极性;三是强制储蓄,使个人一生的收入和消费均等化,能够实现自我保障,不会引起代际冲突;四是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和经济发展。
(二)完全型基金积累制的不足
一是要求币值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否则基金保值增值的风险较大;二是要求市场发育良好、基金管理水平较高,否则基金收益很不确定;三是不能实现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比较分析 按照社会保险金的筹资方式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大类。鉴于现收现付制存在诸多不足,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相结合,即实施部分积累制,同时鼓励自愿性的企业年金计划和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应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特点和不足 概括地讲,现收现付制度是在职的一代赡养已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交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这种制度有利于低收入者,同时由于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不会出现基金积累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使退休金遭遇损失,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它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将越来越大。
主要特点 一是代际转移,在职职工为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二是以支定收,需要多少养老金就征收多少。三是收入均等化,一般根据统一的退休条件决定退休待遇,人人平等,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一代人之间收入的再分配。四是管理简单,不存在基金的营运和保值增值问题。
六、论述题
1、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答:①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②提高效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注重公平才能够将蛋糕合理分配;③只有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公平;④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才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2、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答案:①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②灵活确定缴税(费)方式,将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系统,促使更多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③减轻企业的缴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④完善社保项目,使社会保障体系化、制度化。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计划、项目)连接而成的“社会安全网”。
2、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指的是为兴办、维护和发展养老保险事业而储备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退出社会劳动后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3、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计划、项目)连接而成的“社会安全网”。
二、判断改错
1、贝弗里奇被成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答:×福利国家之父。
2、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答:√(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3、于现收现付制的缴费率是按现实支出的需要确定的,津贴支付的来源是当期在职劳动者的缴费而不完全是受益人自己的缴费,因此可保证受益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答:√
4、社会统筹等于公平,个人账户等同于效率。
答:×(在个人账户与效率、公平的关系上,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是基金存储的两种方式,而效率或公平因素更多地是由基金分配和计发办法决定)。
三、多项选择
1、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ABCD)A、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
B、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C、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 D、社会化管理
2、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目标为(ACD)A、促进经济发展 B、充分就业
C、协调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 D、保持社会安定
3、“三条社会保障线”是指(BCD)A、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B、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C、失业保险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完全积累制的优点包括(AB)
A、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蓄职能
B、有利于强化投保人的缴费意识
C、可以保证受益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D、体现社会保险的互助性和福利性
5、一种恰当的基金筹集模式应考虑的因素是(ABCD)A、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B、设立储备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C、用作储备的积累基金有无投资机会及其收益率的高低 D、保持相对稳定的保险费率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ACD)
A、完整性
B、协调性
C、层次性
D、统一性
四、简答题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答:(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必要条件:①机器大工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一旦收入中断就会陷入困境。②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力再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家庭保障功能弱化,③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规定了应采取社会性保障的形式来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2)工人运动兴起迫使资产阶级从维护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试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影响因素。
答:(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2)设立储备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用作储备的积累基金有无投资机会及其收益率的高低;(4)保持相对稳定的保险费率的必要性;(5)企业和受保人对保险费率的负担和承受能力;(6)筹资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7)改革中的“转制成本”等。
五、论述题
1、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模式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你的改革建议。
答:(1)问题:①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造成严重的财政困难;②税收负担沉重;③高福利加大了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④高福利、高消费挤占了生产资金,削弱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⑤官僚机构日趋臃肿。
(2)根本原因:福利机制缺乏活力,造成运转不灵,但是保障和福利所具有的刚性特征,使其又不能取消社会保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危机将日益加深。
(3)改革举措:①削减公共福利开支;②推迟退休年龄;③纠正社会福利全民普遍享受的做法,更多集中于最需要救助的人身上;④提高保险税(费),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期限;⑤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加强私人保险部门的社会保险力量。
2、如何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7
一、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 模型的理论框架
基于凯恩斯学派提出的乘数模型, 我们将以下几个方程设为本文的核心方程, 并根据这些方程的推导得出结论。
方程 (1) 是国民收入方程, 即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之和。方程 (2) 是消费函数, 即消费等于消费倾向与收入的乘积。其中, TR为社会保障支出, c (TR) 为消费倾向。方程 (3) 是政府支出的函数, 即政府支出等于税收与转移支付之差。换言之, 政府的预算是平衡的 (这是本文的假定之一) 。
(二) 模型的几个假定
假定一:c’ (TR) >0
该假定认为,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消费倾向的增加。
由于居民收入存在差距, 富人的收入高于穷人, 其消费倾向就低于穷人。由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使得高消费倾向的人群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少, 低消费倾向的人群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 从而导致了我国总体的消费倾向降低。因此,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转移支付的手段, 将会增加高消费倾向人群的收入, 降低低消费倾向人群的收入, 从而提高整体的消费倾向。因此, 设定消费倾向与社会保障正相关, 即c’ (TR) >0。
另一方面,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使得我国居民存在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用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开支。通过社会保障投入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性, 从而提高消费倾向。从这方面看, 也支持了消费倾向与社会保障的正相关关系。
假定二:G=T-T R
对这一问题进行假定是出于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国外大量文献认为社会保障存在“挤出效应”, 即社会保障的投入会带来投资的减少。通过控制财政收支平衡, 就将TR的挤出效应也考虑在内, TR的增加将会挤出部分的G。原因之二是为了简化本文模型, 不考虑由于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导致的代际间分配。
(三) 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传导
在做出以上假定和设定后, 我们接下来对社会保障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首先, 我们将 (2) 式和 (3) 式带入 (1) 式中, 得到 (4) 式,
将 (4) 式进行移项即得到 (5) 式,
对 (5) 式中的两边同除1-c (TR) 得到 (6) 式,
在 (6) 式中, 我们发现, 投资I (r) 和净出口EX均存在乘数效应。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投资I (r) 或是净出口EX会带来收入Y增加1/[1-c (TR) ]。这一乘数效应的大小c (TR) 决定, c (TR) 越大, 乘数也就越小, 反之反然。
而对于 (6) 式的初步分析, 发现社会保障的直接乘数效应则是-1/[1-c (TR) ], 这也就证实了社会保障会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 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果这一观点。然而, 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时, 却发现TR的变化会使得乘数也随之变化, 其产出效应并不能在 (6) 式中体现。因此, 我们对 (6) 式求社会保障TR的导数, 得到 (7) 式。
从 (7) 式中, 我们发现, 社会保障支出的产出效应并不确定。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
(四) 对于理论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从 (7) 式中, 我们得到了社会保障对于总收入影响的函数。从该方程中, 我们发现, 当c’ (TR) =0时, 结果则与凯恩斯学派的观点一致了, 即社会保障存在着负的乘数效应。
然而由于本文的假定一则是c’ (TR) >0, 因此, 产出效应未必为负。
当且仅当 时, 产出效应才会显现。此时对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能够带来产出的增长。
若当
产出效应将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而被抵消。此时的社会保障投入呈现中性, 即社会保障的投入将不会对产出造成任何影响。
时, 由于挤出效应大于产出效应从而使得社会保障产生负面效果。此时对社会保障进行投入将会带来产出的减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 产出效应的大小不仅取决于c’ (TR) , 还取决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 其中包括I (r) 、EX等。对于c’ (TR) 而言, 在经济发展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c’ (TR) 越大, 产出效应也就越大, 而c’ (TR) 越小, 产出效应就越不明显, 甚至有可能为负。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而言, 当c’ (TR) 一定的情况下,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产出效应就会越明显。
库兹涅茨在1995年首次提出“收入分配差别倒U理论”, 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为:在前期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 尔后是短暂的稳定, 然后在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根据该理论, 在发达国家, 由于其贫富差距并不大, 因此, 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转移支付所能改变的消费倾向并不明显。换言之, c’ (TR) 较小, 这就不难理解对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实证结果是不显著了 (Galenson, 1968) 。
而在不发达国家, 贫富差距虽然很大, 单位转移支付TR的增加能够带来c (TR) 更多的提高, 即c’ (TR) 较大。但是由于I (r) 和EX过低使得它们的乘积仍然不足以产生产出效应 (Galenson, 1968) 。
最后, 我们回到次发达国家, 一方面, 贫富差距恰好稳定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低段, 另一方面, I (r) 和EX也都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 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对社会保障进行投入会带来较高的产出效应 (Galenson, 1968) 。
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正是第三种情况, 一方面, 贫富差距仍然较大, 早在2005年就被列为联合国重点警告国家。另一方面, 出口和投资在我国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发展程度丝毫不亚于发达国家。根据以上的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如果设计得当, 社会保障投入如果确保充足, 应当能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产出效应。由此看来, 我国近年来对社会保障日趋增长的关注是必要的, 也是正确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更体现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下面, 笔者将在本文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问题的初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力求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去。
二、政策建议
(一)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大致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然而, 这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都没有在农村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主要投入仍然集中于城市。由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 这样的偏向式投入会加剧“二元经济”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下, 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潜力市场, 更应该对其挖掘。因此, 将更多的社会保障投入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 加大力度进行二次分配
根据1995-2006年的数据 (如上表) , 我们发现, 我国社会保障的大量资金仍然投入在养老保险上, 对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投入却显得不足, 虽然自1995年后其他各项投入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养老保险, 但其基数却仍然占据70%以上的比重。国外的大量文献均认为, 失业保险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流动从而使得社会资源分配的优化。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确定性。因此, 社会保障的各个项目均不容忽视, 只有平衡各项支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职能作用, 才能使得我国经济更好、更稳定地发展。
(三) 对于中西部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
社会保障的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促进效应, 然而这种产出的促进效应在我国的东、中、西部也存在不同的效果。由于区位优势等各项优势的丧失,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一直缓慢, 大量的农村居民收入长期得不到增长, 而社会保障又不能及时的覆盖到农村。通过引入外资或内资部门的投资, 可以拉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通过这一进程, 将更多的农村居民纳入城市中,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职能, 从而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增长。
摘要:长期以来, 社会保障投入对于经济增长影响这一问题在理论界存有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得出结论:社会保障投入的确存在产出效应, 其效应大小取决于贫富差距以及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本文根据理论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认为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加大力度进行二次分配以及对于中西部地区给予更多关注是增强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增长,贫富差距,预防性储蓄
参考文献
[1]、陈树文, 《社会保障拉动需求增长的理论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3卷第4期
[2]、王开明, 《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拉动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3]、许晓茵、韩丽妙, 《社会保障和地区经济差异:1996-2004中国面板数据分析》, 《上海经济研》2006年第12期
[4]、郑璋鑫, 《“库兹涅茨悖论”的中国解证——基于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的分析》, 《华中经济管理》2008年第22卷第9期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篇8
关键词:社会政策;公民权利;关系
一、什么是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概念发源于德国,对社会政策的研究也源自于德国。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社会问题也日益暴露,这时一些慈善组织开始运行起来。一些激进者也开始关注和讨论社会问题,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总结和了解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开始流行起来,同时,费边主义主张国家应该通过实施社会政策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物领域中的干预行动。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基本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国社会政策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受到的关注不够,导致其发展的缓慢。但是虽然社会政策的发展比较晚,而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孔夫子的“仁者爱人”,以及古代的“六极之旨”,“九惠社祉”和“仓储救荒”等制度。虽然这些传统的福利救济行动仅仅是由一少部分人或者组织在承担和运行,没有形成专门的机构单位和管理体制,也没有受到国家法律的相关制约和保障,但这些运动却是早期社会政策形成的基础。正是这些最基本的援助活动为中国的社会政策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正是这种强有力的中华的传统精髓影响着我们,以至于在以后中国的社会政策都以中国本土化的模式在发展。又因为社会政策存在的前提是社会问题,我们制定社会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所以,社会政策的实质就是社会救济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社会政策的发展
经过最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在社会政策领域中一起工作,社会政策学成为一门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的新兴应用社会科学学科,而这个特点正是其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当前,社会政策学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分界线,正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知识以“适用”和“实用”为目的在这里融为一体。回顾历史,德国社会政策学者大多都是经济学家。而到蒂特马斯把社会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的时候,这门课又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了。到20世纪后期,福利国家的信仰动摇以后,社会政策领域的研究开始变得富有挑战性,吸引了更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管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的加盟。而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虽然中国的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但其真正的发展却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为初创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面临着整顿治安,恢复生产的任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国家制定了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规范,建立了强有力的社会保证制度。一直到1957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保障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立法也初步建成。但是在这个阶段,虽然基本的制度已经建立,但是还不够完善,而且在很多方面相对还比较混乱。所以在从1958年到1966年,我国的社会政策进入了发展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根据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总结经验,对国家的社会保障框架进行细化和补充。通过这个阶段,我过的社会政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从1966开始,我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等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的立法还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这十年中,我国的社会保障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很多。社会政策受到的负面影响一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才得到恢复,并且在1984年基本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还补充颁布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并在以后的十多年中不断的深化改革。
社会保障立法从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模式类型,项目构成,管理社会化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并在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方面加以立法的深化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三大社会保险和保障为主要骨架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同时,香港和台湾的社会政策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台湾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战后50年代,而香港开始于60年代,虽然二者的时间不一样,但是由于二者没有受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各种立法和相关保障都非常的齐全和和谐,基本上在生,老,病,死方面都有全方位的保障。
同时,为了使中国政府的有关政策真正成为"社会的"政策,发展社会政策研究和教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80年代,随着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在中国有所发展,社会政策也作为社会工作学的一门课程进入到中国社会学界同仁的视野中。1999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成立了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这是全国第一个明确以社会政策为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社会科学研究实体。新世纪伊始,又有一批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举起了社会政策的大旗。
2003年,在社会学界掀起了社会政策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在一次演讲中亮出了“中国已经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的新观点;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杭生教授在2003年社会学会的年会上以“社会和谐”为题作主题报告时,最终也把话题落到社会政策上。这些迹象都标志着社会政策学科的春天即将来临,将有一批有识之士会集聚在“社会政策”这面旗帜下,以真正的社会政策学科的价值观念、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相应的政策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社會政策与公民权利
蒂特马斯认为:“人不单是经济性的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应该关切社会中的人——尤其是人际关系里非经济性的因子。”因此,社会政策学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理论架构的核心定位于“公平”与“权利”。关于“公平”,琼斯、布朗和布拉德肖合著的《社会政策要论》一书中,在对“平等”、“公平”和“社会正义”等概念作出解释和评析以后归纳道:“在道德议论方面,公平就是正直;在理论议论方面,公平就是共同利益;而在实际的议论方面,就是不公正和不公平往往落在那些行为不公正或不公平的人身上。”关于“权利”,主要是根据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政治暨文化权利宣言》,主张权利“不因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见、国家或社会背景、财产、出身或其他地位而有所差别。”具体而言,这些权利体现在健康、住宅、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当代社会政策的研究中,从“公平”和“权利”的基本点出发,发展出一系列新概念,诸如“社会排斥”、“增权”和“社会资本”,等等,用以作为社会政策研究新的视点与支撑点。
马歇尔较早地阐述了公民权利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他把公民权利分为三种类型:公民的、政治的、社会的。他认为,在西方国家公民权利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首先得以实现的是公民权利,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个人的言论自由、迁徙自由已经获得了法律保障为标志,而且这种保障是以法律面前个人的充分平等为基础的。以这种公民的自由权利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投票权和政治参与为标志的公民的政治权力得以实现。虽然,最初只是少数有财产的男性公民得到了这种权利,但是,作为发展的开端,选举权的范围逐步扩大,最终成为公民普遍拥有的政治权利。以公民的权利和政治的权利为基础,20世纪公民权利实现了其最终的形式,即公民的社会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的制度化是通过失业保险、教育和健康服务的提供等社会政策体现的。马歇尔认为以公民的社会的权利为基础的社会政策,可以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减少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制度产生的内在的社会不平等。
马歇尔的社会政策是以公民的社会权利为基础的见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新的变化与各社会群体参与社会福利服务的相关性来看,用于社会福利服务的经济资源在各社会成员之间及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分配,一般要取决于民间力量与掌握国家权力的官员之间的力量对比,我们更可以理解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实与公民权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社会的各个构成部分,或说各类社会群体维护自身的公民权利的努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将社会福利政策与公民权利相联系,也表明现代社会的福利服务,通过多元化的社会供给方式来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恩赐、怜悯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之一就体现为公民的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既表达自己的需求、自己所属群体的需求,也了解其他人的需求、其他群体的需求,通过这种参与和表达的过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社会福利的过分依赖。既然“社会政策完全是关于社会目的及其选择的问题”,如何选择就需要以公民权利的行使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伟民.社会政策与公民权利[J].江苏社会科学,2002,(3).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推荐阅读: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07-03
社会政策与全民社会06-12
劳动与社会保障06-02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09-30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10-0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答案05-24
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专题06-28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05-17
深化分配制度与健全社会保障10-23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