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

2024-09-30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通用8篇)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 篇1

2013秋《社会福利与保障》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这属于社会保障中的(B)。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2.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C)。

A.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C.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D.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3.“兼爱”是我国古代(C)的社会福利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下列不属于社会优抚特点的是(D)。A.优抚对象的特定性 B.保障待遇的政治性 C.优抚内容的综合性 D.保障待遇的稳定性 5.不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特点的是(D)。A.互济性 B.强制性 C.储备性 D.营利性 6.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7.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最早是在(B)建立。A.中国 B.前苏联 C.英国 D.德国

8.英国1601年颁发的(B)是西方最早的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A.《国民救助法》 B.《伊丽莎白济贫法》 C.《补充救助法》 D.《国民保险法》

9.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水平应满足保障对象的(A).A.基本生活需要 B.原有生活水平不变 C.全面生活需要 D.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作者是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A.马尔萨斯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威廉·配第 11.(C)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A.社会优抚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12.1935年由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瑞典 13.国际上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其生活水平状况的测定方法是(D)。

A.生活形态法 B.国际贫困标准法 C.市场菜篮法 D.恩格尔系数法

14.永久性全部残废的给付一般采用年金制,其金额一般为本人过去收入的(C)。A.33%—50% B.60%—70% C.66%—75% D.70%—80% 15.社会福利的服务对象是(D)。A.全体农村居民 B.全体城镇居民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社会成员

16.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者,被认为是(A)。A.生活贫困 B.小康水平C.勉强度日 D.富裕

17.常见的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有现收现付制、基金制以及(C)。A.个人积累制 B.国家积累制 C.部分基金制 D.预期收付制 18.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D)。

A.救助型 B.自助型 C.福利型 D.保险型

19.(A)倡导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要求平均分配财富。

A.托马斯·闵采尔 B.马丁·路德 C.托马斯·莫尔 D.让·梅叶 20.1993年我国率先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是(A)。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广州

21.按照社会保障基金功能分类,住房保障基金属于(C)

A.社会救助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 C.社会福利基金 D.社会优抚基金

22.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D)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A.居民个人贫困程度 B.居民收入状况 C.经济发展状况 D.财政承受能力

23.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D)。A.法国 B.德国 C.瑞典 D.英国 24.生育保险实行(C)的原则。

A.产前享受 B.产后享受 C.产前产后都享受 D.产假期间享受 25.属于荣誉性的社会保障措施的是(A)。

A.社会优抚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26.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B)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思想。A.庇古 B.穆勒 C.贝弗里奇 D.亚当·斯密

27.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C)。

A.收益性原则 B.流动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社会效益原则

28.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补助金的标准,这属于社会保障中的(C)。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29.以下不属于基金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缺点的是(D)。A、基金贬值风险较大 B、基金营运风险存在

C、互济性较弱 D、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

30.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方式归结为三大类: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其中实行储蓄制的国家是(D)。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新加坡 31.首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的国家是(A)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32.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C)A.《社会保障法议案》 B.《失业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国民保险法》

33.构成我国住房保障主体的是经济适用房和(B)。A.商品房 B.廉租房 C.自建房 D.社会房 3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B)A.收益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 D.社会效益原则

35.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对象范围较小,主要是(A)A.“三无人员” B.城市劳动者 C.农村务工人员 D.国企职工

36.德国议会在1883年通过的(C)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的诞生。A.《失业保险法》 B.《工伤保险法》

C.《疾病保险法》 D.《老年和残疾人保险法》 37.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B)

A.社会劳动者 B.全体社会成员

C.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D.有特殊身份的人口群 38.属于工伤保险原则的是(C)。

A.有过失补偿原则 B.雇主责任补偿原则 C.无责任补偿原则 D.雇主过失补偿原则

39.优抚工作的目标是使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准(A)。A.达到社会平均水平B.高于社会平均水平C.低于社会平均水平D.没有具体目标

40.我国传统福利制度已经朝着(A)的改革方向迈进 A.社会化 B.组织化 C.法制化 D.现代化 41.全面反映柏拉图的社会思想的作品是(C)

A.《法律篇》 B.《政治家》 C.《理想国》 D.《乌托邦》

42.从人口学角度论证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贫困与社会福利思想的是(B)。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43.社会保障管理的首要环节是(B)

A.设置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B.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律法规 C.制定社会保障计划 D.落实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44.(C)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来测定其生活水平状况。A.弹性系数 B.基尼系数 C.恩格尔系数 D.可决系数 45.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局限性是(C)。A、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B、制度建立困难 C、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 D、保险费给付不及时 46.(A)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也被认为是凯恩斯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所在。A.有效需求理论 B.经济危机理论 C.非自愿失业理论 D.政府干预理论

47.以下不属于世界各国主要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的是(D)A.集中管理 B.分散管理 C.集散结合 D.集散分离 48.以下不属于加尔布雷思新制度学派理论的核心的是(D)A.权力转移论 B.生产者主权论 C.二元体系论 D.新资本主义论

49.若恩格尔系数介于50—59%之间,属于(C)A.生活贫困型家庭 B.小康家庭 C.温饱型家庭 D.富裕家庭

50.《贝弗里奇报告》中制定了一个以(B)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计划。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ABC)。

A.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 B.实现社会稳定 C.实现社会公平

D.提高公民物质生活水平E.满足公民享受需要 2.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是(ABCD)。A.失业者必须符合劳动年龄条件 B.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失业

C.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 D.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E.失业者必须提出申请

3.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除了安全性.社会效益原则外,还包括以下原则(ABCD)。A.收益性原则 B.分散投资原则 C.多样化原则 D.流动性原则 E.低风险原则 4.社会保障法的特征包括(ACDE)。

A.社会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系统性 E.法定性 5.社会救助体系是由(ABDE)几大部分组成的。

A.贫困救助 B.灾害救助 C.疾病救助 D.法律援助 E.社会互助 6.安置制度所包括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ABDE)。A.退伍义务兵 B.复员军人 C.军属 D.转业志愿兵 E.军队离退休干部 7.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ACDE)。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普遍性 D.互助互济性 E.非营利性 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康帕内拉 E.马布利 9.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A.政事不分 B.责权不明确 C.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D.法制不健全 E.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10.民间募集社会保障基金比较常见的方式有(ABCDE)。A.发行福利彩票 B.募捐 C.建立补充性保险 D.服务收费 E.国际援助 11.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是(ABC)。

A.动态性 B.刚性 C.适度性 D.基本保障性 E.稳定性 12.我国长期实行(ABD)的就业政策。

A.高就业 B.高福利 C.高工资 D.低工资 E.低福利 13.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体系包括(ABCE)。A.未成年人福利 B.老年人福利 C.残疾人福利 D.住房福利政策 E.劳动者福利

14.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包括(ABCDE)。

A.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社会结构 C.历史因素 D.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E.人文因素

15.以下属于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是(ABCDE)。A.反对计划经济 B.主张自由市场 C.主张实行自由货币 D.提出社会自由观 E.提出机会平等观

16.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承担,实施该项制度的国家有(ABD)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瑞典 D.印度尼西亚 E.英国 17.按照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分类可分为(ABDE)A.老年人福利 B.残疾人福利 C.住房福利 D.未成年人福利 E.劳动者福利

18.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特征包括(ABE)

A.社会福利官方化 B.民间福利家族化 C.福利系统开放化 D.个人福利家庭化 E.福利系统封闭化 19.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是(ABCE)

A.效率原则 B.公平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收大于支原则 E.收支平衡原则 20.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ABC)。

A.财政拨款 B.社会募集 C.个人缴纳 D.投资收益 E.银行利息

21.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AB)

A.实证分析 B.理论分析 C.政治分析 D.福利分析 E.经济分析

22.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其特殊性表现在(ACDE)A.义务的单向性 B.目的的明确性 C.目标的低层次性 D.手段的多样性 E.对象的限制性

23.莫泰基提出的常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ABCD)

A.市场菜篮法 B.生活形态法 C.恩格尔系数法 D.国际贫困线标准法 E.基尼系数法

24.从社会保障的运行来看,社会保障法的主体主要包括(ABCDE)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与营运机构 C.企业.社会团体

D.社会成员 E.官方机构

25.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ABC)

A.产假 B.生育津贴 C.医疗服务 D.社会服务 E.医疗保健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责任主体是企业。(F)

2.“民本、仁爱、大同”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T)3.提出“最低工资理论”社会福利思想的是威廉配第。(T)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社会救助费用来源于国家税收,个人不缴纳保险费。T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F 4.社会保障水平常常用社会保障支出或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反映。F 5.永久性全部残废的给付一般采用年金制,其金额一般为本人过去收入的66%—75%。T 6.公共选择学派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问题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F 7.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定位在“低保障.低水平”原则上。T 8.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T 9.社会优抚的对象是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那些人。T 10.社会保险制度强调权利和义务严格对等,所以社会保险不具有互济性。F 11.财政和社会捐赠资助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的两个主要渠道。T 12.福利国家思想把国家视为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T

13.权利转移论.生产者主权论.二元体系论和新资本主义论,被认为是加尔布雷思新制度学派理论的核心。F 14.1991年,北京借鉴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率先试行住房公积金政策。F 15.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F)

16.目前福利国家的改革目标已经基本明朗:逐步降低财政和经济负担,使社会福利政策更符合处于社会边缘的最贫穷人们的利益。T 17.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各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对象。F 18.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目标是以最低住房保障制度为起点,建立起低起点.多层次的商品化兼福利政策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T 19.分散管理模式最典型、运作最成功的是美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F 20.托马斯·莫尔是第一个描述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羊吃人”的现象,并对之给予严厉谴责的思想家。T

21.社会福利活动经由许多政府计划所管理。中央一般只负责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则主要由州与地方政府基层机构承担。T 22.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即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F

23.农村养老是我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所在。(T)

24.社会保障基金可以进行股票投资。(T)

25.西斯蒙第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探讨社会生产过程,他指责李嘉图为了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消费而生产的观点。F 26.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F 27.社会优抚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T 28.贝弗里奇在《贝弗里奇报告》中指定了一个以社会福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计划。F 29.被保险人只要符合规定的年龄和工龄两个条件,就有资格领取养老金。F 30.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运》。T 31.社会优抚的资金完全不需要由优抚对象缴纳。(F)32.残疾人特殊教育是面向残疾人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T)

33.国家对社会优抚对象所实施的保障标准比较低,待遇低于一般的社会保障标准。(F)34.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财政承受能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T)

35.由政府.单位或雇主.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T)。36.社会互助是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社会救济制度。(F)37.法律援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项目。(T)38.工伤保险实行个人不缴费原则。(T)

39.提出“最低工资理论”的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是威廉·配第(T)。40.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是与物价挂钩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T)41.马丁路德倡导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要求平均分配财富。(F)42.扶贫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保障制度。(T)

43.西斯蒙第主张实行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以此来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幸福。(T)44.庇古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思想。(F)

45.社会保障管理过程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T)

46.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所以社会保障水平应该越高越好。(F)47.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F)

48.在当前,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是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着最主要得社会保障管理责任。(F)49.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T)

50.养老保险可以解除人的老年风险,同时还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T)

四、简答题(共计3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和目的不同。商业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保险是国家的以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政策。(2)实施手段和对象不同。国家和政府用强制手段来确保参保对象参加社会保险,而商业保险遵循自愿原则。(3)法律依据不同。商业保险以商业合同法为依据,社会保险以相应的社会保险法为依据。(4)实施的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商业保险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团体。(5)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财务安排不同。社会保险采用的是需求约束的“固定支付”机制。商业保险采用的以支定收的“固定交费”的供给约束制,按风险系数缴纳。2.简述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类型。

(1)家庭养老模式,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当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即老人与其子女同吃同住,经济上由子女负担,生活上由子女照顾,精神上由子女慰藉的一种养老模式。二是随着子女的外出,出现了货币化的趋势。实行“自费供养”模式,老人的生活费用由子女或亲属来负责,老人的生活由社区照顾。(2)集体包揽模式。这是指乡镇企业或村民委员会向已满一定年龄的农村老人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养老金,个人不用缴纳费用也不用进行养老储蓄,由国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的模式。(3)补充养老模式。主要是对农村的乡村干部和民办教师实行的退休补贴制度。补贴里有国家对贫困地区给予的适当的养老救助。社区将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一定的援助,即所在村从集体提留的公积金或公益金拿出一部分来予以补助,有的地区也有乡镇企业对其进行补充,各地的补助标准是有差别的。(4)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这是保障农村居民年老丧失劳动时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5)个人储蓄模式。这是农民在年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按照同保险公司的约定,由保险公司一次给付或分期给付养老金制度。

3.简述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原则(2)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的原则(3)全体公民普遍适用的原则(4)积极救助,协助自立,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5)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6)坚持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原则。(7)社会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8)依法救助,保障权利的原则。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对于维持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正确运行及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2)调节收入差距。(3)保障劳动再生产。(4)促进经济发展。(5)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5.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2)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4)其他保险项目是以现金支付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而医疗保险则一般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免费、低费或部分收费服务。6.试述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措施。(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2)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3)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4)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7.简述社会保障水平超度的不良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而且超度水平越高,这种影响也越大。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承受水平,从而超过了社会保障应有的适度水平。不良影响有:(1)社会保障支出过快增长,加上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存与发展。(2)国家往往在社会保障政策中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因而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必然带来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将负担转嫁给下一代承担。(3)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作为消费性支出,对于资本积累产生挤出效应,造成社会经济的投资不足。(4)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收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时,必然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5)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过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和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会保障待遇,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8.简述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1)住房公积金的制度不完善使其保障功能变差。(2)经济适用房建设与政策制定的初衷有较大偏差。(3)廉租房制度保障对象相对狭窄,建设资金短缺,建设规模有限,实施进度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供给,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9.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1)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依法管理的原则。(3)社会化管理的原则。(4)属地化管理的原则。(5)政事分开的原则。(6)公正、公开与效率的原则。10.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现收现付制的本质是“代际赡养”是下一代人供款养活上一代人的制度,属代际间收入再分配。现收现付的优点:(1)制度易建,给付及时。(2)无通货膨胀之忧。(3)再分配功能较强。局限性:(1)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3)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可能诱发代际之间的矛盾。11.简述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特征。

(1)社会福利官方化。大多数福利行为都是由官方兴办的,很少有私人兴办的福利事业。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兴办福利事业无利可图,而且与儒家的思想文化有莫大的关联。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欢迎士绅举办一些慈善活动,但这些活动仅限于在灾年开展。(2)民间福利家族化。中国是一个家本位的国度,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是向家人、家族求助,于是家族就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同时,养老事业

也是一家为先,为了照顾好老人的日常生活,政府规定,家里有较大年龄的老人,可以减免征役。(3)福利系统封闭化。自汉朝以来,统治者几乎全部是儒学思想的继承者,在自我--家庭--国家的链条中,始终没有社团这个概念,因为在那种背景下,古代福利系统也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会福利事业。12.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当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这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社会保障基金不能在风险较大的领域投资,否则不仅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而且会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安全性原则为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实施较其他投资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2)收益性原则。收益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能够产生较高的收益,取得良好的回报。社会保障基金要向收益高的领域投资,在符合安全原则的前提下追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的最大化。(3)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指社会保障基金能够保持正常的融通、变现、和周转,投资能及时回收,并满足支付的需要。(4)分散投资与多样化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注意稳妥与安全,可采类别分散和区域分散两种分散投资的形式。投资对象和投资金额切忌过分集中,应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以免意外风险给社会保障基金造成重大损失。(5)社会效益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除了要考虑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和宏观经济效益。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必须有利于社会的需求和宏观经济的发展。(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还必须遵循合法性的原则,即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资金运用的法规和政策。

13.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立法经历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大体可以分为创立、停滞、修补和改革四个阶段。(1)创立时期(1950-1965)。这一时期的立法实践主要是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颁布了一些基本立法。所有这些法规规章,是当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低层次性与分散性。(2)停滞破坏时期(1966-1977)。“十年**”期间社会保障制度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各项管理机构被撤销,当时负责职工社会保险事务的工会被停止活动,负责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劳动部、民政部、卫生部、人事部门等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无人管理。(3)修补时期(1978-1989)。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经济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在这一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立法实践基本上是对传统制度的修正或完善,并开始尝试着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等。(4)改革完善阶段(1990年至今)。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相应进行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分别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这些立法都充实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论述题(共计20分)

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福利有广狭义之分,如果是指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就是社会保障。如果把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相提并论,社会福利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共同点:(1)它们均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内涵,二者都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概念;(2)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核心概念和一个学术领域,又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概念和制度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者的互动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不同社会文化处境下有所不同;(4)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都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制度性安排;(5)从广义角度看,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不共同点: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范畴,应该说是社会福利是一项浩大的的社会工程和一种复杂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中涵盖社会保障。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保障对象不同。(2)保障标准不同。(3)资金来源不同。(4)分配原则不同。(5)经营主体不同。(6)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尽相同。2.论述社会保险的特征及作用。

社会保险的概念已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保险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权利义务对等性、社会保险的储备性、与补偿性,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征:(1)强制性。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并有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2)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基金在规定较大统筹范围内调剂使用,发挥长期互济的功能。(3)普遍性。社会保险是为分散劳动者风险、为劳动者提供帮助而设立的,因此覆盖范围应该是全体劳动者。(4)非盈利性。社会保险实行非盈利性原则。社会保险的作用:(1)社会保险为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残提供了某些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创造了条件。(2)为社会成员提供经济保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3)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调整了各类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社会保险筹资除少数国家实行现收现付方式外,大部分国家都采取收大于支的基金方式,社会保险结余基金成为政府投资的一个重要来源。3.论述社会保障法的功能及立法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功能:(1)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和保障。(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3)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顺利进行。(4)可推进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原则,就是在社会保障法立法过程中以及国家制定、颁布的具体项目法中,体现出的对社会保障法这个部门法的任务和作用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范及其内容。立法原则包括:(1)人本位原则,即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2)普遍性和区别性相结合的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原则。(5)与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4.社会保障基金的三种缴纳方式并比较其异同?

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不同缴费模式,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三者的运行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三种缴纳模式共同之处表现在:(1)三种筹资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作后盾,确保社会保障收入、支出、运营的规范性;(2)都有严密的、分工明确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

有序运行;(3)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多渠道,强调企业和个人义务;(4)社会保障范围力求辐射到全社会的每一位公民;(5)为减轻法定社会保险负担,政府对发展补充保险从政策或法律上予以规定或支持;(6)财政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治理和运营等。三种筹资模式的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1)社会保障水平有所不同。缴税制国家通常强调政府只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缴费制国家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更高;强制储蓄制国家以个人自我保障为主,保障水平与个人帐户积累程度直接相关,具有很强的激励机制。(2)具体管理方法和模式有所差异。实行缴税制的国家,保险项目及其税率设置一般较为简单、明了,税款缴纳和保险金支付都遵循统一的章法,社会保障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部门分工明确,治理比较集中。而实行缴费制的国家,保险项目设置都比较复杂,每一项目都有相对独立的一套缴费办法,社会保障管理多由社会承担,制度复杂,治理分散。实行储蓄制的国家,保险项目按帐户设置,一目了然,基金的收付和管理由政府高度集中,但帐户运作比较复杂,难度较大。(3)三种筹资模式与政府财政的紧密程度大不一样。由企业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保险资金的国家,其社会保障资金由政府或国会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治理和运营,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部分由财政专款补助。因此,财政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治理和运营,充其量对社会保障收支运行进行监督,当社会保障收不抵支时,财政只能被动地掏钱。储蓄制具有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的一些共同特点,但与缴费制又有很大的区别,它将社会保障金融化,加强了与参加者个人利益的挂钩,个人帐户资金所有权归雇员个人,政府仅有部分使用权和调剂权。因而,在性质上更接近商业保险,财政不参与社会保险的收支与管理。而实行缴税制的国家,社会保障税收入直接构成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收支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政府财政的综合平衡,因此,严格组织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及其运营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5.论述我国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根本任务应当是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创建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谓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传统福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初见确立起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它的特征即社会化。目前,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依据,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层次化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需要向项目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其中,社区服务应当成为整个福利制度的基础,社会化福利则构成整个福利制度的主体,而职工福利则在恢复其本来面目的条件下充当着社会福利的补充角色(2)确立社会福利制度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福利制度应当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生活服务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3)社会福利应当尽快走向社会化。无论是官方直接举办的民政福利事业,还是单位举办的职工福利事业,均应尽快走出板块状的自我封闭状态,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4)社会福利应当坚持多层次化。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对福利的需求是不同的,福利项目的设置与水平结构等应当体现出多层次性,政府可以并且应当主导福利事业的发展,却又不能包办福利事业的发展。新型社会福利制度应当将社区福利、民办福利等纳入其中,并继续维持家庭的福利功能,鼓励企业在自主决策、自主设计的原则下建设新型的职工福利,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福利的不同需求。

6.论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旧《济贫法》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其规定的救济对象有三种:一是有劳动能力的贫民;二是无劳动能力的贫民;三是无依无靠 的孤儿。其提出的主要救济措施是:其一,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 其二,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 其三,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建立贫民习艺所;其四,提倡父母对子 女的社会责任;其五,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2)旧《济贫法》对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一,它以法律形式将制度福利化,明确了政府在济贫事业中的主导作用,为各国社会福利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的样本;其二,政府通过征税救济穷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成为福利制度形成的标志; 其三,强调穷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救济,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其四,规定了家庭和社区救济穷人的责任,为后来的一些社会福利思 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 篇2

一、农地保障的论争

学界近年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两派各执己见针锋相对,主要聚焦于农地保障的性质、绩效与前景等方面。

一是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即农地是否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肯定派学者坚持农地无疑具有社会保障的性质。如陈锡文多次强调 “整个社会没有别的手段替代土地做农民的保障”。温铁军批评将土地纯粹视为生产资料而非社会保障是照搬西方经济学原理,认为中国农地现在最主要的功能不是生产资料而是社会保障;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国家向村社让渡土地所有权,也转嫁了社会保障公共品的供给义务,村社则以向成员分配集体所有的土地来体现对成员的保障。〔1〕曹锦清提出土地当然是要素,但在当前中国不是一种要素,而是一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安排。〔2〕赵小军认定农地保障符合社会保障的构成要件,因为国家与集体提供土地,个人提供劳动力,农地收益用来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3〕

与之相对,否定派学者坚称农地只是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根本不具备社会保障的性质。如秦晖一再澄清社会保障是某种社会组织 (国家、地区、企业、家族、工会、教会、非盈利机 构及其他 组织)的事,而不是某种要素 (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的事,因而 “国家保障”与 “土地保障”并不构成一种并列的选择关系;国家 (政府)财政如果无法承担保障义务,替代的选择可能是社区、企业、家族、教会、非盈利组织等来承担该义务,而绝不可能由 “土地”来承担,正如不可能由 “资金”、“劳力”来承担一样。〔4〕李剑界定当前农地仅仅是农民向集体组织 (实为国家)租借来的一种主要生产资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障。〔5〕蔡少琴等认为农地既不具备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也不具有对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6〕刘立明分析了农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在责任主体、保障范围、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本质差别,认定农地保障不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7〕王勇等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分析现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局限,指出现有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的保障仅仅是通过风险锁定机制来规避农业经营风险,而不是通过风险分散办法来帮助农户转移风险,所以不是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8〕

二是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即农地在实践中有没有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肯定派学者认定农地实际上承担了社会保障职能,保障了农民基本生活与农村社会稳定。郭阳旭宣称农地是一种综合性保障载体,包含最低生活、养老医疗、失业保障等城市人口所具有的基本保障项目。〔9〕韩松认为农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食物来源、基本就业条件、基本收入来源、养老育幼的基础、失业保障),而农地集体所有则是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10〕赵小军坚信农地保障是农村最现实最可靠的保障方式,使中国农村在土地外保障严重缺位的情况下,成功避免了 “拉美化现象”。陈希勇提出农地保障不仅表现为实物保障,还表现为心理保障。〔11〕王守智也将农地保障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生活、就业和养老保障等只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保障;就精神层面而言,土地是农民保障其生存发展的一道心理防线。〔12〕

与之相异,否定派学者认为农地根本没有也无力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秦晖尖锐地指出,之前国家根本就没有对农民提供什么社会保障,甚至已经是社会负保障了,是在剥夺农民的权利;目前东部富裕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很大程度上并不依靠土地 (土地在这里更多的是资本),而西部贫困地区土地也无法提供社会保障 (土地在这里更多地成了负担);总之,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无论现实中的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 “土地社会保障论”都难以成立。孔喜梅等认为在现有生产情况下,农民几乎入不敷出,自身抵抗风险能力极差,加上农地权利缺乏保障,农地根本无力承担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基本无保障,遭遇自然灾害或伤残疾病时,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保证;将农民社会保障归结在土地上,是无法解决问题时对问题的回避。〔13〕樊小钢通过对农产品价格、农村人地关系和农地产权等因素的对应分析,得出农地保障功能极其有限。〔14〕曹正汉注意到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大多数村庄只能实现均平目标,而不能真正保障 村民的生存安全。〔15〕王金堂指出,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产出经常难以保证贫困家庭的生存需求;三农问题的产生足以证明所谓农地保障功能并不可靠。〔16〕

三是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即今后应该强化还是弱化农地的保障功能。肯定派学者希望强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以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准。鉴于农地保障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内在一致性,应当依法明确集体所有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属性;在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设计上,要注意实现与保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地保障对于农村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任何弱化农地保障功能的观点,低估或轻视农地保障功能进而盲目寻求制度创新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在正确分析农地保障功能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再造农地保障能力,完善农地保障功能。〔17〕还有学者则冀望通过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等措施来激活农地保障功能。〔18〕

否定派学者则呼吁弱化甚至完全废止农地的保障功能,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有学者论证了农地保障功能的局限性及农地作为农民保障载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希望通过系列制度创新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地的保障功能。有学者从论证农地保障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内在冲突出发,认为农地所附加的保障功能阻碍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19〕有学者提出农地保障与社会保障之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农地保障无法替代社会保障,牺牲农地生产效率换取保障功能更是得不偿失;农地只有剥离保障功能,才能释放应有的生产效率。有学者批评社会保障型的农地制度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刺激了人口增长,弱化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20〕

二、双方论争背后的症结

两派的论争未免让人困惑:双方都希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准,增进农民的社会福祉,却对农地保障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缕析两派的论争,就不难发现,双方论争的症结在于混淆了 “社会保障”与 “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众所周知,1935年美国国会 《社会保障法》中最先使用 “社会保障” 的概念。1986年,中国官方文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也开始引入 “社会保障”的提法。时至今日,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不管如何界定,在大方向上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即现代社会保障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责任主体是国家与社会,保障对象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保障方式主要有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主要功能是防止风险或摆脱困境。〔21〕也就是说,直到现代工业社会才出现 “社会保障”的概念,人们潜意识中容易将 “社会保障”等同于 “现代社会保障”,并且以 “现代社会保障”的标准去界定 “社会保障”的概念。但是,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以来,就要面对灾害、疾病、年老、丧偶、失怙、妊娠、伤残、失业 (失收)等导致的收入风险,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这些问题且必须为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因此, “社会保障”不仅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范畴,而且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永恒范畴。中国历史上自然也不乏社会保障措施。用舶来的西方现代社会保障概念阐释中国历史乃至当下的社会保障措施难免面临一些困境。有学者指出,从人类社会历史长河来看, “社会保障”是人类社会理想的一种阐释、解读与实践方式,也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与社会稳定机制;而 “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方法只是对现代社会理想的落实和具体化。〔22〕简言之,“社会保障”有多种方式,而 “现代社会保障”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厘清了相关概念,我们就不难理解双方的论争了。首先来看农地保障的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历经 “农民家庭所有自主经营”到 “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再到 “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变迁,但 “耕者有其田”的宗旨一脉相承,农地保障的核心地位也始终未变。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也是国家为保障农民生活而实行的农村基本制度,明显属于 “社会保障”的范畴。但如果观照农村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合作医疗等),就不难发现,农地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否定农地的 “社会保障”性质有违事实,而视农地保障为“现代社会保障”的观点也难以服众。

其次来看农地保障的绩效。应该承认,家庭承包经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与部分农民的小康问题,满足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增强了农民抵御非农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总体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地承担起了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负担沉重,农地并没有为农民提供类似市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也未能充当农民遭遇风险时的 “安全阀”或 “减震器”。也就是说,农地基本承担了农民 “社会保障”的职能,但难堪农村 “现代社会保障”的重任。

最后来看农地保障的前景。肯定派学者认识到强化农地保障功能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但如指望农地承担现代社会保障功能则有欠妥当。否定派学者意识到农地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差别,但通过弱化甚至废止农地保障功能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却令人匪夷所思。可以说,双方都深陷农地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关系的认识误区。部分肯定派学者有将农地保障混同甚至囊括现代社会保障之嫌,而否定派学者却将农地保障视为现代社会保障的障碍。因此,澄清误解,化解争议,对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无裨益。

三、农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其中当然包括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农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可谓当务之急。

第一,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制主要依据如下逻辑:农民享有农地保障,自然就不应该再享有市民的社会保障了;市民没有农地保障,所以才享有现代社会保障。有肯定派学者声称 “给农民一亩地,就等于我们不给农民社会保障了”。前文已经阐明,农地确实承载着亿万农户社会保障的重大责任,但农地保障与市民享有的现代社会保障有着本质区别。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国企职工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与收入,仍然享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农民的土地收入无论从数量还是稳定性来说都低于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国企职工的薪俸,却一直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的逻辑根本不成立,虽然村社集体为农民提供了农地保障,政府依然有必要按照城乡一体的原则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的形成确实有政府财力不足的缘由,但更多的是源于国家以农哺工以乡促城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发展与政府财力的增强,尤其是国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建立统一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二,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潜藏着风险。否定派学者强烈呼吁“以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甚至盛赞 “土地换保障”是实现从 “人人有其田”向 “个个有保障”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是实行一次置换、多换多得、分期受益、终身保障、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是确保失地农民群体 “少有所育、中有所为、老有所养”的根本保证。不少地方在征地过程中已经进行 “土地换社保”的试点。要求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无疑值得肯定,但以弱化甚至废止农地保障为前提则令人错愕。持此论者无非基于以下两点似是而非的 “理由”:一是农地的保障功能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二是农地保障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拖延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挡箭牌。实际上,农地的保障功能与生产功能并不存在根本冲突,通过三权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基础上的农地流转,农地保障功能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至于地方政府以农地保障为由拖延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之道当然有赖于政府观念的转变与政府财力的增强,而废止农地保障可谓于事无补甚至贻害无穷。农民一旦丧失农地保障,又未及时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将坠入就业无门社保无份的深渊;农民失去农地保障后,即使享有与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也难以保证相对体面的生活,容易埋下社会稳定的隐患。

第三,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农地保障是农村稳定与农民发展的基础,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则是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都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相辅相成而非相互冲突的关系,更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不仅不会阻滞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建设步伐,而且可以助推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建设进程。毋庸讳言,考虑到中国现实国情尤其是庞大的农村人口现状,当前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建立完善的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并不现实。政府如果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调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家庭的积极性,就拓展了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融资渠道。不少地方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

摘要:学界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都混淆了“社会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导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都存在误区。实际上,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也潜藏着风险,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北欧模式 篇3

不仅是日本,新自由主义经济在给世界带来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的各个国家中拉开了贫富差距。而今如何消除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吗

要实现经济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贫富差距难免产生,这是一条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的定理。然而,在北欧出现了一些不受这个定理束缚的国家,他们在取得发展的同时,获得了经济上的平等。了解这些北欧国家的形态,对于目前日本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启示。

看一下1995年到2006年之间的人均GDP增长率与衡量国民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实现了GDP的高增长率的国家,反而是那些国民收入平均程度比较高(即基尼系数较低)的国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发展与平等之间并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同时也证明,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健全而坚定的中间阶层是必要条件。

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不久的1993年,日本的人均GDP还位于世界首位,但到了2006年却已经降到了第15位。在这13年间,日本的人均GDP减少了将近1.7%,而在同一时间段内,有一批国家实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以及东欧诸国等。除此之外,最耀眼的就是北欧诸国了。

四个关键词解读北欧

1.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北欧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位于前列的。北欧四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士的人均GDP都高高地列在世界前20位以内,并且排名均在日本之上。而北欧训练有素的人才、安定的社会环境、技术革新等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在产业上,北欧也从早前轴承制造等传统工业中成功转型,如今的北欧在汽车、IT、医药品等诸方面建树颇丰。瑞典除了有沃尔沃汽车、通信业中的爱立信之外,还有宜家家居、成衣品牌H&M等,而这些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很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全球的手机市场占了最大份额的诺基亚则更是芬兰的骄傲。

2.高福利、高负担国家。北欧诸国的高福利、高负担是众所周知的。在这些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很充实,但是另外一方面,国民的纳税负担也很重。例如,在丹麦,国民负担率(税收和社会保障费用在GDP中所占比率)超过了70%(日本2007年的预算是39.7%),并且消费税高达25%。然而,负担虽然高,却有超过七成的国民对这一制度感到满意。因为在缴纳高额的税金之后,他们能享受到充实的福利。例如在瑞典,国家负责提供经济保障,省里负责医疗,而市村镇则负责教育和福利。体现在具体的数据方面,国家将49%的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省里将71%的预算用于医疗,而市村镇则是将80%的预算都用在了福利、教育方面。通过实施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国家、省、市村镇各司其职,把充实的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3.人才机制先进。在丹麦,每个教师负责教授的学生人数平均为10.8人(日本为19.6人),丹麦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瑞典居第六,而挪威居第九。另外,在瑞典,平均万人拥有的诺贝尔奖得奖者居全球最高。在这四个北欧国家中,原则上到大学毕业都是免收学费的,所以出了社会的人想要再回到学校也很容易。因而这四国国民的学习达成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4.女性的社会参与度高。由于国家小、劳动力不足,并且政府机构比较大,给女性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所以北欧国家中,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很高。瑞典的国会议员中有45.3%是女性,有6岁以下的孩子但是在工作的母亲占到78%,而日本的这一数字仅为35%,管理人员中有31%是女性,而日本仅为10%。挪威甚至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从2008年起,上市公司的员工中女性必须要达到四成以上,否则就取消其上市资格。

在两个瑞典家庭中看到的福利国家的实态

住在瑞典南部乌普萨拉(Uppsala)市的兰德格瑞夫妇,丈夫是法律顾问,妻子是公务员。两人月收入为10.2万瑞典克郎(约合170万日元)。这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是40%以上要作为税金缴纳出去。

“虽然税率确实很高,但是与之相应,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以及健康保健方面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机关负担的,所以纳税后的收入依然足够支付生活费用。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夫妇两个人如此表示。孩子的教育费直到大学都是免费的,晚年以后则可以领取养老金。所以在瑞典,很少有人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而这对夫妇每月存5000克朗是为了在假期能够去旅行。

另一个家庭中,艾丝科是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和丈夫离婚后,她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作为博士,她需要参加大学里的本科授课等工作,相应地也每个月从学校领取2.1万克朗的薪水。纳税后大概还剩1.5万,而每个月的生活费要超过1.4万。但是,每个月她还从政府领取三个孩子的儿童补贴,并且第三个孩子有额外补贴。这些加起来后,除了足够支付生活所需外,还可以在每个假期带着孩子们在国内探亲访友,四处旅行。

在照顾孩子方面,早上上班之前她把孩子送去市办的托儿所,下午四点下班以后再去接回来。孩子如果生病的话,她可以不去上班,领取75%—80%的薪水,带孩子去看病或者在家陪伴孩子。而一般的病基本上也不会需要支付任何医疗费。对于艾丝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工作着的母亲,即便她待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也要保证她能够获得收入。”这一点政府做到了。所以她认为:“虽然国家的税率很高,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独自一人养育幼小的孩子。”

然而,在考虑到将来时,她也抱有不安。“因为从生第一个孩子开始,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没有能领取全额收入了,所以到现在为止自己所积累的退休金积分并不多。”为此,她每个月都会存300克朗作为将来的养老金。

北欧模式带来的启示

以北欧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有着许多相似的结构特征。

在高龄化趋于定型后,对于福利产业的需求就变得很大。而在北欧的这些国家,由于促进了福利产业的发展,使生产和需求保持了一致,所以很少出现失业者。在幼托和看护等福利领域,女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能推动了女性的就业率和社会参加度。而由于幼托服务作为社会的基础服务设施被确定了下来,生育率的下降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福利产业作为社会保障被提供给国民的同时,作为实施者的政府部门的作用也随之增加,这其实是容易带来效率低下的风险的。而北欧则通过彻底的“分工化”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风险。例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瑞典的福利和教育是专门由市村镇负责的,与之相适应,市村镇的工作中心也全在福利和教育上。

北欧国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由于他们都是一些“小”国家,所以在政策的实施上比较灵活。丹麦就被称为组合了“柔软性”和“安全性”的“柔安国家”。

在世界平面化的进程中,福利国家还只是一个“变数”。我们所推崇的瑞典,其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条件与这些北欧国家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无法在日本推行北欧模式。但是,当我们在全国一条线地推行同一政策却遇到阻碍后,是否意味着以地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推行各地改造政策的时期到来了呢?如果从地区来看的话,北欧离我们并不遥远。例如,瑞典的人口和大阪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丹麦的GDP和神奈川县与本州西部的5个县相近。这样来看的话,那么北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北欧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高龄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一直致力于高龄化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北欧式的智慧和经验。从北欧身上,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对于他们经验和智慧我们又该如何应用呢?摆在我们面前考验就是,对于北欧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借鉴,以及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应用它呢?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题 篇4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2.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

A.主张建立劳动保险制度 B.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C.国家和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D.贫困能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3.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应以()来应对阶级矛盾。

A.激进的革命主义 B.渐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通过法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 D.激进的共产主义 4.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有()。

A.鼓吹经济干预主义 B.贫困问题 C.劳动价值论 D.最大幸福主义 5.以下哪项不属于制度学派的主要内容()。

A.制度因素 B.法律因素 C.市场因素 D.历史因素 6.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学关心的是个人的幸福 B.主张国家应该实行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 C.支持国家干预经济 D.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7.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的是()。

A.公平原则 B.公正原则 C.收支平衡原则 D.稳定性原则 8.()反对实行《济贫法》。

A.马尔萨斯 B.马克思 C.凯恩斯 D.庇谷 9.()不是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点。

A.制度易建、给付及时 B.无通货膨胀之忧 C.再分配功能较强 D.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 10.下列不属于社会优抚资金的是()。

A.抚恤费 B.安置费 C.补贴 D.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E.特殊救济 1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

A.实证分析 B.理论分析 C.政治分析 D.福利分析 E.数据分析 13.农村乡镇敬老院中收养农村“五保户”,具体包括()。

A.保吃保穿 B.保住 C.保烧 D.保葬 E.保教 14.以下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

A.欧文 B.傅里叶 C.马克思 D.圣西门 E.凯恩斯 15.社会优抚的特点是()。

A.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 B.社会优抚的政治性 C.保障待遇的刺激性 D.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E.优抚内容的综合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17.社会保障水平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所以社会保障水平应该越高越好。(×)18.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结构不合理。(√)19.传统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应该发扬社会责任感,承担起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生活需求。(×)20.新自由主义极力主张公有制,反对私有制。(×)21.从工伤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来看,在工伤社会保险实施的初期,只适用于危险企业、采矿现场、重工企业的体力劳动者。(√)22.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险“入不敷出”的局面日益严重,为了摆脱困境,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23.强制储蓄的养老保险模式也就是国家负责型。(×)24.德国议会在1883年首次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的诞生。(√)25.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即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6.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答:所谓社会保障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监督的过程。(4分)(1)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分)(2)依法管理的原则;

(1分)(3)社会化管理原则;

(1分)(4)属地化管理原则;

(1分)(5)政事分开原则;

(1分)(6)公正、公开与效率原则。(1分)27.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2分)(2)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3分)(3)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3分)(4)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分)28.简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

答:(1)在阶级关系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在阶级观点上尽管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总体上是不科学的。(2分)(2)在依靠力量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统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同样看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新社会的创造者,企图靠乞求统治阶级发善心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主义方案。(4分)(3)在建立理想制度的道路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2分)(4)在对待社会更替的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制度的更替,归结为认识问题。(2分)五、论述题(共20分)29.论述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带来的不良影响。

答: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承受水平,从而超过了社会保障应有的适度水平。(3分)不良影响有:

社会保障法规试题2 篇5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8分)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__或者____劳动者的工资。

2、未成年工是指年满__周岁、未满__周岁的劳动者。

3、就业是指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在事实上获得有相应报酬的职业。

4、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__日以__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5、国家对__工和___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劳动基准法。

2、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基金。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5分,共10分)

1、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认为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3、劳动合同双方主体同时变更,意味着原合同关系消灭。()

4、事实劳动关系是无效的劳动关系。()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劳动法的原则?它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劳动行政管理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劳动行政部门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4、工会法人与民法上规定的其他法人有何异同?

六、案例题(18分)

王某于1994年8月经招工考试被某企业录用,并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95年8月,企业以王某连续旷工28天,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并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同时开具退工单。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维持劳动关系。仲裁委员会经调查确认,王某入厂以来,确有迟到、早退现象,最近半年以来,还常常完不成定额,95年5月又擅自出走28天。同时在调查中也听许多职工反映王某精神不正常,于是委托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作了鉴定,证实王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企业在仲裁过程中要求将退工理由改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请依据劳动法回答:(1)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接受企业变更退工理由的请求?为什么?(3)本案应当如何裁决?(4)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企业应如何处理?

试题三答案

一、填充题

1、克扣、无故拖欠

2、十六、十八

3、劳动能力、就业愿望、4三十 书面

5、女职、未成年

二、名词解释

1、基准是指为了保障劳动者最起码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而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措施和要求。劳动基准法是有关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最低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用人单位可以优于但不能劣于基准法所规定的标准。凡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劳动规则(厂纪厂规)所确定的标准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劳动基准的,均无法律效力。

2、用人单位是与劳动者相对应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另一方主体,也是我国劳动法的特定概念,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时,赋予用人单位以劳动力使用者的资格。用人单位只有取得了支配一定财产的法律资格,才能进一步取得支配劳动力的资格,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3、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概念比较

1、区别:(1)当事人不同。个别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发生的关系;集体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团体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关系。(2)内容不同。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个人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意志通过劳动者团体表现出来,涉及的是劳动关系的整体内容。

联系:集体劳动关系的出现有助于克服个别劳动关系的内在不平衡。

2、区别:(1)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法定的。(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消灭。联系: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劳动合同的解除都将导致劳动关系的消灭。

四、辨析题

1、(非)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工厂法”是劳动法的开端。

2、(非)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3、(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不包括劳动者一方主体的变更,这是由劳动法律关系所含的人身性质所决定的。如果劳动者变更,则表明原法律关系已经消灭而建立新的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同时变更,由于包括劳动者的变更,原合同关系消灭。

4、(非)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侯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除当事人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外,通常是由于合同期满后既没有续订合同,又没有终止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由此产生的劳动关系不宜简单否定。

五、问答题

1、劳动法的原则是社会劳动关系的反映,是和劳动关系的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相适应的。它反映社会劳动关系质的稳定性。作为确立劳动法规范的准则,劳动法原则在劳动法规的系统内发挥指导和凝聚的作用。作为处理劳动问题的依据,劳动法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劳动法规之间,发挥稳定和连续的作用。作为部门法的标志,劳动法原则在不同的部门法之间,发挥比较和区别作用。

2、劳动行政管理系统按国际上的理解是指负责从事劳动行政管理的一切公共行政管理的机构和为协调此类机构的活动、为与雇主和工人及其组织协商并使其参与管理的任何公共机构性的组织。在我国“劳动行政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授权的一些中介机构构成。国家机关作为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由国家机关的职责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行政管理系统中发挥负责、统筹、协调等着重要的作用。

3、最低工资标准是指以单位劳动时间表示的最低工资数额。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五个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按这五个因素计算的最低工资,应高于当地的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低于平均工资。

4、我国一方面将工会法人规定为社会团体法人,说明工会法人具有社团法人的一般特征,民法通则的规定也适用工会法人;;另一方面又通过工会法专列一条对法人资格进行规定,说明工会法人也具有区别于其他社团法人的特点。工会法人在维护、参与、教育等诸多职能中,维护职能毕竟是一种最基本的职能。

六、案例题

1、企业的处理不正确。除名是对职工因过错违纪作出的一种处理。王某未来上班的原因是患病而非过错,故不应要求其承担违纪责任,不应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来处理。

2、仲裁委员会不应接受企业变更退工理由的请求。从仲裁程序上分析,这一请求不符合反诉的要求;进入仲裁后也不应允许企业变更其决定。从案件内容分析,“不符合录用条件”只能在试用期内提出,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而本案中的劳动关系已维持了一年,已超过试用期。

3、仲裁委员会应裁决撤销企业的除名决定,支持申诉请求。

4、恢复劳动关系后,企业应让王某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积极治病。

试 题 四

一、填充题(每空1分 共10分)

1、劳动法是调整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失业是指符合法定年龄并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未能实现就业的状态。失业是与就业概念相对应的概念。

3、职业培训是指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____和____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智力开发活动。

4、劳动合同__或者________,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5、在我国,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______内提供了____,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 共20分)

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

3、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行政部门不应予以干预。()

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劳动法的限定。()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 共20分)

1、劳动合同、集体合同

2、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

四、问答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行政关系有哪些联系和区别?认清这些区别的意义何在?

2、社会保险有哪些特征?社会保险与我国过去的劳动保险有什么区别?

五、案例题(共20分)

某企业通过公开招工,招用了一批职工,并分别签订五年的劳动合同。三年后,为配合市政建设,企业准备迁址。5名职工,要求到距家较近的分厂工作,未能如愿,拒不随迁,企业以不服从调动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另35名职工是专用车床的车工,新厂中该种专用车床已不再使用,企业难以安排,在提前一个月通知并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40职工遭到退工后,一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问:(1)职工当事人应当如何参加仲裁活动?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应适用什么程序进行处理?(3)该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本案应如何处理?

试题四答案

一、填充题

1劳动关系 为实现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

2劳动能力 就业愿望

3要求就业 在职人员

4期满 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5法定工作时间、正常劳动

二、辨析题

1、(非)劳动者不需提前预告也可依法解除合同。出现三种情况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非)有些社会保险项目是补偿性的,如工伤保险,因此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3、(非)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4、(非)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须经与工会和劳动者的双重协商。故“或”应改“和”。

三、概念比较题

1、区别:(1)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签约双方是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集体合同签约双方是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2)合同内容不同。劳动合同限于订立该合同职工本人的劳动条件;集体合同规定的是有关用人单位整体性的措施。(3)合同效力不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者个人,即一份劳动合同适用一位劳动者,集体合同适用于用人单位的全体劳动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条款不能与集体合同相抵触,如果两者规定发生抵触时,以集体合同条款为准。(4)合同作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形式,是重要的劳动法律事实,通过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集体合同是在众多的具体的劳动关系存在的条件下,由工会代表本单位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书面协议,一般没有确立和终止具体劳动关系的作用。

联系: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是在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贯彻平等协商原则的两种法律形式,两者相互弥补,相辅相成。

2、区别:(1)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不同。仲裁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劳动争议,调解是通过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进行。(2)解决劳动争议的权限不同。调解委员会无决定权,不能强迫双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仲裁委员会则可以行使仲裁权。(3)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不同。劳动争议的调解主要依靠双方自愿,调解委员会只作说服教育工作,劳动争议的仲裁是把说服教育和强制裁决结合起来,如果争议双方达不成协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作出裁决,解决争议。

联系:基层调解与劳动仲裁都是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在这两种形式中进行选择。调解不成或当事人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仍可申请仲裁。

四、问答题

1、劳动关系是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性质,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特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按照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建立的财产关系,与民事关系相类似的;然而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又存在着当事人之间的从属性,这是和民事关系不同的。同样,劳动关系所具有的管理性是和行政关系相类似的;但行政关系的产生不以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为必要条件,而且是一种无偿的社会关系,这和劳动关系也是有区别的。资本主义早期,曾一度把劳动关系仅仅看作是一种财产关系和平等而由民法去调整,其结果是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人身。我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向产品经济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又过份的强调劳动关系是一种人身关系和隶属关系,而排斥这种关系的财产性,把劳动关系视为行政关系的延伸,对这种关系作过繁过细的规定,其结果是使劳动关系丧失了应有的活力。认识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行政关系的区别,对于我国的劳动立法有重要意义。

2、社会保险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社会性。一方面社会保险的范围比较广泛,保险对象包括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或公民;另一方面,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具有保障社会安定的职能。(2)强制性。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在保险的项目、收费的标准、享受的待遇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无权进行选择;(3)互济性。社会保险依据调剂的原则集中和使用资金,以解决劳动者由于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事件造成的生活困难;(4)福利性。社会保险的待遇根据基本生活的需要确定,国家负担一部分资金,并由政府指定非盈利性机构管理。

我国传统的劳动保险过份强调了职工身份,成为“企业保险”,即由企业承担职工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的所有费用和事务管理责任。各项保险主要在用人单位内部进行,资金的来源渠道单一,缺乏调剂功能,劳动保险的互济性、社会性很差。改革现行的劳动保险制度,增加其调剂功能,即加强互济性;提高社会化程度,即加强社会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

五、案例题

1、40名职工应分案处理,5名职工与35名职工分别推举代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关键是“共同理由”,共同理由是指职工一方3 人以上发生劳动争议后,基于同一事实经过而且申请仲裁的理由相同。5名职工有共同理由,都是要求去分厂,企业也都是以“不服从调动”为由解除合同;另35名职工也有共同理由,企业都是因设备变化而难以安排。两批人之间尽管申诉的请求相同,但没有共同理由,企业对前一批人是用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处理,对后一批人是用劳动法二十六条处理。

2、5名职工应按劳动争议的一般程序处理;35名职工属于集体劳动争议,适用“案件特别审理”程序。

3、该企业的处理不正确。因市政动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发生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40名职工均在合同期内,5 名职工要求到分厂工作实际上是提出了变更合同的请求,企业不应以不服从调动为由解除合同;另35名职工,是企业难以安置,企业应提出变更合同的具体方案。

4、5名职工如坚持到分厂工作,而分厂又确实无法安排,双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在提前一个月通知并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对35名职工企业应提出变更合同的具体方案,对职工妥善安置。

试 题 五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___与____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___与____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3、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__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__争议。

4、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__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12分)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2、医疗期

3、工资保障制度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7分 共28分)

1、童工、未成年工

2、劳动合同、民事合同

3、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4、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 共20分)

1、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如果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按集体合同执行。()

2、劳动合同自试用期满之日起生效。()

3、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故只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才能实行集体合同制度。()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如何分类?

2、我国对工资扣除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

试题五答案

一、填充题

1、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2、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力、生产资料

3、利益、权利

4、六

十二、名词解释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包括的,并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整个劳动法部门的原则。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1)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2)劳动条件的基准化;(3)动者保障的社会化;(4)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2、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劳动部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24个月的医疗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3、工资保障制度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通过检查和监督手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收入不受侵犯的制度。工资保障制度包括:工资确定的保障、工资支付的保障、工资使用的保障、实际工资的保障、扣除工资的限制、工资债权优先。

三、概念比较

1、区别:(1)年龄不同。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2)规定不同。我国一般规定年满16周岁为法定就业年龄,除国家允许的少数行业经有关部门批准用工外,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可以使用未成年工,国家根据未成年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对其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卫生加以特殊保护。

联系:童工和未成年工都是未成年人,国家关于童工和未成年工的规定都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

2、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和生产过程相联系,主要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产生的劳动关系;民事合同主要是和实现过程相联系,调整产品交换过程中的财产关系。(2)两者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法规定,民事合同是由民法规定。两相比较,劳动法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规定得比较具体。(3)两者确立的法律关系不同。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法律关系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

联系:劳动合同是从民事合同发展起来的一种合同形式,还保留着某些民事合同的制度。

3、区别:(1)社会保险强调强制性,普通商业保险着重自愿性;(2)社会保险具有福利性,由非营利性机构管理,普通商业保险讲究营利性,由具有营利目的的保险机构经营;(3)社会保险的保费主要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分担形式、普通商业保险则由要保人投保。

联系:社会保险与保险公司办理的商业保险也存在着共性,就是都具有互济性。

4、区别:仲裁委员会行使的是仲裁权,各级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审判权。仲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程序;法院审判是司法程序,仲裁权与审判权不同。两者的具体区别是:(1)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享有的某些权力,仲裁机关是不具有的;(2)依据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决定权;(3)依照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处理权。

联系: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四、辨析题

1、(是)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相换抵触的,应以集体合同为准。

2、(非)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生效,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之内。

3、(非)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4、(非)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问答题

1、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解除规定的基本思路是实体规定与程序规定相配套,解除条件规定严格,解除程序则较宽松,反之亦然。以实体规定、程序规定为依据,可将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双方行为和单方行为两大类。双方行为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一致,从而解除劳动合同。作为一种双方行为,即无论是劳动者首先提出解除还是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只有对方同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单方行为是指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须对方同意,单方面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按权利主体分类,可以分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又可分为因劳动者的原因行使解除权以及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行使解除权。因劳动者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还必须根据劳动者的情况区别为主观过错和客观原因,相应地分为解除合同前不需提前预告和需提前预告两种情况;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是指经济性裁减人员。

劳动者单方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也可以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为主要依据,分为需提前预告和不需提前预告两种情况。

2、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除了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情况外,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任意克扣。用人单位的合法扣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扣除,另一类是直接扣除。

间接扣除,是用人单位按照法院或国家职能部门的判决、裁定、决定,行使代扣代缴义务。用人单位只是履行某种社会义务。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四种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济南大学社会保障考试题 篇6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

2、社会保险

3、社会保障基金

4、养老保险

5、社会救助

6、社会优抚

7、社会福利

8、失业

9、医疗保险

10、工伤保险

11、工伤鉴定

12、企业年金

13、社区服务

14、现收现付式

15、社会保险型模式

16、强制储蓄型模式

17、社会保障模式

18、福利国家模式

二、简答

1、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社会效应。

3、简述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保障中的相互关系。

4、简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5、简述“第二代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6、影响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7、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比较养老保险几种筹资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9、医疗保险的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10、简述差别费率与浮动费率。

11、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2、简述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13、比较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区别。

14、简述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5、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有哪几种?

16、影响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简要分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及改革趋势。

3、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核心因素?

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及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5、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比较

6、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浅议环境问题与社会保障 篇7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通常,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本文所指环境问题主要针对后者, 即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2.1 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表现为一种自然现象, 但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人类活动, 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环境污染蔓延、自然资源枯竭的过程, 不仅是环境恶化的过程, 而且是影响社会生活, 扭曲人际关系, 侵蚀社会组织, 妨碍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过程, 因而环境问题也是一种社会问题。

2.2 环境问题产生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不光是一种社会问题, 它的本质使得它还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阻碍经济发展、影响就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安定团结等等。

3 环境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本身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社会保险;社会支助;个人服务。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也是通过立法, 采取类似措施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用权利。

3.1 保障目标

环境问题社会保障就是要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有权利, 满足他们的环境要求, 做好准备防止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尽量在大的环境问题爆发前予以解决, 以防为主。这里的人们, 指的所有的人, 包括一般民众和环境破坏的受害者, 既要保障一般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环境质量达标, 又要保障环境破坏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使得损失得以赔偿。

3.2 法律保证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3.2.1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从宪法开始的--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核改善生活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从而确立了保护人类环境为国家的基本职责;然后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它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与此同时, 我国树立了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等。

3.2.2 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至今为止, 我国并无一部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除了只是侧重于事后的处理, “预防不足”外, 总体呈现一个“保障力度不够”的趋势, 保障手段实际不可行, 建立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就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 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的看法, 此法应将环境权明确写入, 与人权并立。

第二, 此法应明确规定如何对待特殊情况。比如对有些环境受害者, 由于缺少维权资金、环保法律知识, 难以承担起诉的费用或提供充分的证据的, 要明确规定:每个从事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的事业的企业或开发商事先必须为周围居民储备部分资金作为社会保险或社会支助以用于此类事件的救急, 一旦发生问题, 任何人有权利利用此资金;还可以为周围居民开辟专门的有关环境问题社会保障的保险类型, 或者按照一定比例强制将社会保险中的一部分作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资金, 从而保证人们有资本保障自己的权利。

第三, 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给予受害者经济补偿。我们许多的费用 (比如排污费) 却只是由环保部门收取, 并没再直接散发给群众, 因而人们的权益并没有直接得到维护, 或者说维护延期了, 这是不公平的, 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此法应对此修正。

第四, 此法除了保障一般的劳动环境, 还应对妇婴加以特别的关注, 因为妇婴对环境变化的感觉往往比较敏感, 也较易受到伤害。

3.3 经济方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在环境资源的采掘和环境的污染破坏上都有表现。前者, 多半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一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所属权而使人们掠夺性地疯狂开发, 助长了浪费资源的风气, 同时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锐减;后者, 由于环境有扩散的特性, 使得人们在生产某种产品获得利润的同时向周围排出了废物、污染物, 从而使得周围的人必须以某方式 (比如清洁费、医药费等) 自行消除这种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 却是由另外的人支付这部分费用。

由此可见,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社会化了。因而要解决问题就只有私人成本内部化, 即由生产者本身承担采掘资源或治理污染的费用--相对于采取此措施前的状况, 我们好比进行了一次收入再分配。

3.4 行政管理

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分为统一监督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地方各级环保局) 、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财政部) 、资源管理部门 (包括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 , 管理工作主要由它们直接领导进行。

但是, 环保的行政管理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显著, 必须结合其它手段尤其是法律武器才能提高。

3.5 社会力量

媒体、民间环保组织、调查反馈机制是起作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形式。通过媒体, 可以很快地在社会上培养保护环境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责任感, 建立和健全旨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规范, 诱导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创新, 让人们自发的保护环境, 以保护环境为荣。各种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则可将环境保护与地方特性更好地结合, 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地环境问题。还要建立社会保障的调查反馈 (这种反馈活动的实现应该并不困难, 应当做到群众有意见就讲, 有方法就提, 群众讲了提了就能被了解) 来评价保障的力度, 并与政府官员的政绩挂钩, 一定要提高政府考核职能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人民群众应积极参与活动, 主动自发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他们的正确意见要被考虑, 有效措施要被实施。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形式:民间调解。比如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引起事件双方产生纠纷时有四种解决途径:双方协商、请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诉讼、仲裁解决, 最好的当然是双方协商自行解决, 因为它不需要太多旁的干涉, 省了许多的费用, 这就是民间调解的优点。

4 结束语

这几年, 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 要想解决这一现状, 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加强立法, 做好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环境问题是有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它可能转变成社会问题而带来更大危害。本文从环境问题的定义入手, 从它转变成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 分别从其保障目标、法律保证、经济手段、行政管理、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舒俭民, 等.全球环境问题[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9。

[2]延军平, 等.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12

[3]刘大椿, 等.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环境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6

[4]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5]张象枢.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5

[6]张玉春.科学技术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编写组.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篇8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平等;转移支付

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的背景下,一方面某些高收入阶层可以再海外疯狂扫货,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却纷纷表示对物价有点力不从心。研究和调控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构建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关乎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局,更会对稳定政局、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希望文章的研究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这里有必要对调控收入分配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二者的关系做个界定。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一大有力措施,也正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就更加需要构建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

1.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基尼系数处于回落期,但依然过大。如果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中国的收入分配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先后经历了1978~1985年的缓慢上升;1986~2006年的快速上升;2007~2009年的回落。(如图1)

按照国际惯例来看,中国的基尼系数自1987年起就突破了0.4的平均线,其后一直上升至2006年的0.496,达到峰值。虽然我国的基尼系数没有突破0.5的临界值,但收入差距问题已不能回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里选取了中国统计年鉴中197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分析。尽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在增加,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的速度要快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速度,两条曲线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也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地域差异过大。地域收入差距首先表现在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以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例:2009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为23153.21元,居全国之首;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低,仅为为15523.03元(收入差距达7630.18元;收入比为1.49∶1)。其次,也可以根据行政省份来看地域收入差距。2009年上海市人均收入为32402.97元;北京次之,为30673.68元;甘肃省为最低,仅为12918.04元。如果计算上海市人均收入与甘肃省人均收入比照,收入差距则为19484.93元,收入比为2.51∶1。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未能保障居民教育均等化。教育不均等于收入差距有着天然的关联。从微观层面上说,教育机会不均等首先会影响个人的劳动素质,进而影响个人获取收入的能力,导致个人收入水平的差异。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讲,教育的收入分配效应往往影响几代人。一般而言,第一代人低教育层次导致了第一代人的低收入,而第一代人低收入会很难支撑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人接受高层次的教育,进而影响几代人的教育消费,也就相当于影响几代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财政转移支付未能真正保障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政府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又称为“再分配”。政府首先通过税收等增加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发放尚待确保;失业保险、低收入保险、养老保险等都面临难题。

3.构建高效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思路

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力度需要加强。应该规范转移支付的接受者标准,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扩大接受者范围,提高转移支付金额。一方面需要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发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社会慈善组织也需要将增强公信力,争取募集到足够的基金,并且足额发放到有需要的低收入者手中。

保障公民公平的教育机会。保障公民公平的教育机会还必须合理分配教育经费。首先,应该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级教育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从师资培养与分配、经费分配、校园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落后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人民接受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权利。此外,例如,农民工本身的基础教育知识比较匮乏,所以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农业知识培训等。

[1]K.Anderson. Lobbying Incentives and the Pattern of Protection in Rich and Poor Cou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5(03):401-423.

[2]Shujie Ya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over 20 Years of Reforms[J].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Change,2000(04):447.

[3]杨新铭.地区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性演进的比较分析:1978~2007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04

[4]高连水.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

上一篇:感恩节主题班会主持词集合下一篇: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