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

2024-08-12

社会福利(共12篇)

社会福利 篇1

福利国家是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综合性概念 , 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运用经济、社会政策工具对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实行的一种干预。福利国家有着自己的一套完备的经济运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在短期间(资源充足)内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资源供养着一群福利的小羊。

福利社会是有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而成的,本不应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又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它的发展是对人民是有益的。而资本主义确实不断剥削劳动人的劳动力,打着理性的幌子把老百姓的生命一点一点削去。而社会资源在所谓为社会福利被处于垄断地位的政府所掌控,在社会财政压力袭来时,政府出卖社会资源来满足福利社会建设的支出不足。

福利国家就意味着为社会的一些付出而承担后果,就是为此,所以支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需求增长而增加,国家的负担就越来越大。所以出现了一些打着福利的旗号而却做着与福利国家性质相违背的事情,这就是福利带来的压力。西欧的一些所谓的“福利”国家的福利费用确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0年这些国家的福利费用仅占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9.3%,而目前已几乎要占三分之一。各国每年发放的人均福利费,少的如意大利的830美元,多的如联邦德国达1900美元。造成福利费用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ⅰ社会计划人口人员对人寿和人口的出生率做了错误的估计,只是社会福利费中的养老金和保健费用超出预计 ;ⅱ失业人员的增加使得失业保险金额的增加,而福利费成为人们的依靠,使得人们懒惰不进行生产更加加深了危机,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ⅲ外来工人的津贴增加,由于福利条件好,人人向往 ;ⅳ掌握福利费用的官员的不到位,滥发福利费,大量流失。这也使得福利社会国家不得不加紧对福利费的收缩。诸如西欧一些大国就进行了强硬的政策调整,如缩减国营日托托儿所的补贴、学生贷款和住房津贴等。⑴努力收缩金额说明了福利社会的负担确实很大。而这些支出仅仅靠国家生产和贸易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所以政府不得不把产生的负担转移到自然上,不断地开发自然所拥有的、有限的资源,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社会资源被有理由的用在了没有生产社会所需品的一群“小羊”。造成的浪费不仅很大,而没给社会创造任何的福利。

社会福利支出造成政府财政的巨额赤字 , 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以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为例 , 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 , 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 ,1951年至1986年 , 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 , 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6] 在1990年 , 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高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 , 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15%。1

因有巨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在二十世纪几乎在走下坡路,而在二十世纪后期及二十一世纪的繁荣则是在政策调整后的,政府不再盲目的进行社会福利的加强。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资源,各国加强了对福利费的调整幅度力度。

社会福利的支出可不是一笔小的支出,对于西方福利国家早期的资本社会是能够提供社会需求资金是足够的,以致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从非洲、中东地区掠夺来的资源转化为资本积累从而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居于上,所以我推测,在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总需求增加,而此时的西方社会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福利社会以欺骗自己的国民。这样的一个情况使得政府加剧了财政的支出,致使原本财政盈余的政府变得有点架不住,加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大对福利国家的财政的考验。 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自然资源已显得疲乏,这使得福利国家不得不进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贫穷国家的资源掠夺,这其中却把人类后代的寄托一点一点消耗,而这种消耗并不能全部带来他所产生的资源,因为有只会享受福利社会创造生活资料的福利而不进行生产的“懒汉”的存在以及从外国来的工人的共同分摊。 属于本国生产工人的福利被用在不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地方,这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福利效率下降,自然资源就浪费在福利费用的推行中!

如果福利国家不进行政策的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扣除科技发展带来的收入外,人民的福利费依然会不断增长。 有人会说,福利国家依赖与资源的程度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随之减少。但是社会进步,社会需求增加,即使科技发展, 发展基础的是离不开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再者,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 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 这必然带来工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 由传统工业部门裁减下来的工人由于其工种、专业技术不符合要求而失业并且很难再就业。同时 , 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巨大革命 , 这必然使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 从而产生严重的失业现象 , 这也是科技革命的消极后果之一。“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首先源于新科技产业革命的负面效应 , 即就业危机。这种危机具有结构性的、非周期性的特点。它绝不限于某一地区 , 而是遍及整个西欧。”2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以较低的失业率为前提 , 更需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 , 以便使国家有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到福利支出和使福利制度顺利运行的行政费用上来 ,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 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失去了往日的强劲势头 , 这对于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可谓釜底抽薪。3

综上,福利国家的福利不是由政府无条件提供的,政府在把他们的压力转价于自然 , 这是牺牲着人类的后代的福利。在福利产生的同时也是资源的无情浪费,不能只顾及本国及当代利益,而应对后代负责。福利所带来的浪费是巨大的 , 人类无法估计 , 世界是一体的,资源也是,不能把本国的压力转价给落后地区,平等对待人类的未来。只有调整福利政策,而不是一味的坚持,因为资源不是可以无限坚持的。

社会福利 篇2

一、题型

名词解释:5x4’=20’ 简答:4x10’=40’ 论述:2x12’=24’ 分析:1x16’=16’

二、复习重点

1、社会救助的定义、特点、内容:

(1)定义:社会救助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对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给予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2)特点(需要扩充): 1)财政性: 2)权利性: 3)福利性: 4)生活性: 5)选择性:

6)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内容:

2、社会福利的定义、特点、内容:

(1)定义: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可以分为广义社会福利和狭义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2)特点(需要扩充): 1)财政性: 2)权利性: 3)福利性: 4)享受性: 5)普惠性:

6)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内容:

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关系及相同点与不同点:(1)关系:

1)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 2)同时存在 3)轻重缓急 4)逐级上升(2)相同点: 1)财政性 2)权利性 3)福利性

4)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不同点:

在保障对象方面: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所有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基本生活水平的困难群体,社会福利的对象则是具备国家规定的一定资格的任何公民。

在保障的水平方面,社会救助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具有“生存性”功能;社会福利则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具有一定的“享受性”功能; 在保障的方式方面,社会救助通常以现金、事物为主实施救助,而社会福利则以提供各种服务为主;

在保障主体方面:社会救助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可以共同参与;社会福利的保障主体是国家、社会和单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很多时候交叉在一起,社会福利实际上成为社会救助的代名词,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

4、几种常见的社会福利模式:

(1)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强调的是福利津贴的统一费率和社会服务中的普遍主义原则,这种福利模式注重政府对社会福利和相关服务的公共责任,它建立在高税收和高度政治共识的基础上。是以平等和公正为目标,通过国家全方位的干预来寻求福利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和谐。

(2)剩余型的社会福利模式,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福利意识形态,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是有限的,政府除了在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方面承担有限的责任外,其他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依赖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受助者个人或家庭的支持。

(3)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是普惠型和剩余型两种社会福利模式的综合,既强调政府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又积极主张非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社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作用。在福利服务领域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福利模式强调政府和市场在实施社会政策中的双重作用,保证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在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方面,这种模式既采用剩余性的福利取向,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护;同时也在一些领域(如教育)推行普遍的社会服务,以确保公民的社会平等。

(4)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一个新的提法,它介于“补缺型”和“普遍型”福利模式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由政府和社会基于本国(或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向全体国民(居民)提供的、涵盖其基本生活主要方面的社会福利。

5、贫困的定义、类型、测量:

(1)定义:贫困,指的是由于缺乏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能力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2)类型:

 按贫困内涵:广义贫困和狭义贫困

 按贫困主体:国际区域性贫困、国家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家庭贫困、个体贫困  按贫困客体:物质性贫困、精神性贫困、能力性贫困

 按贫困成因:普遍性贫困、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个体性贫困  按贫困尺度: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3)贫困的测量工具:

 贫困发生率:指一国或一地区处于某个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贫困人口比例、贫困率等。H=q/n  贫困深度:指贫困者的人均消费低于贫困线的比例。I=1-u/π  贫困的密集度:贫困深度乘以贫困发生率。P=HI  贫困的严重度:贫困的严重度主要指贫困者之间的个人消费分配变得更加不均等。

6、贫困线的定义、测量方法:

(1)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贫困线以货币为单位设定,常常以消费水平为基础来测度贫困,划定贫困线。贫困线可分为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2)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绝对贫困线定位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最低消费水平,其测定是以维持人的生存需求为准绳,计算出消费支出标准。绝对贫困线测定方法有:市场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热量支出法。

相对贫困线测度依据的是财富或收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差距。相对贫困线的测定方法有:收入比例法、生活形态法。

恩格尔系数法:首先确定一个最低食物支出标准,用这一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贫困值(0.6),便得到了绝对贫困线。

生活形态法:生活形态法是英国的汤森在60年代创造的一种度量贫困的新方法,他也将它称为“遗缺指标法(Deprivation Indicators)”,其背后的理念是:“贫困只有本着相对遗缺的概念才有可能被客观且一致地界定”。生活形态法是指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然后选择若干剥夺指标,即在某种生活形态中舍弃某种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再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和消费以及收入,从而计算出贫困线。

7、贫困的原因、功能、如何对待贫困、不同的思想观点有哪些? 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中,贫困是一个普遍不在的社会现象。(1)贫困的原因:个体主义贫困论、贫困结构论

一、贫困结构论:

 社会政策贫困论:社会政策不平等是制造平困的原因。工业革命初期的“圈地运动”曾造成了数以百计的无家可归的贫民,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了大量的有色人种的贫困潦倒,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城乡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严重加剧了农村的贫困。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制度论:贫困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利益剥夺后的产物。

1)资本主义工资制度到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在假定工资和劳动力价值相等的情况下,资产阶级强行压低这一价值,实际上是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2)资本主义生产手段的改进加剧了对工人的剥削,从而加剧无产阶级贫困化。3)资本积累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每一次积累资本的扩大又会加剧贫困化。 冲突学派的贫困观:群体利益的争夺是贫困现象的根源,贫困是社会各群体之间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争夺有限资源的结果。

按照这种观点,贫困者之所以陷入贫困是由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较少。具体而言,穷人在经济领域缺乏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而难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入;在政治领域里他们缺乏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机会,所以不能对决策、投票等产生实际影响。生活中,穷人无力影响教育、社区组织等,会受到排挤。

二、弗里德曼的个体主义贫困论:贫困是个人素质竞争和个人意愿选择后的结果。他认为,自由的市场机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机会,那么不能够获取这种机会的责任就只能在个人。按照这种观点,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的懒惰、不节俭、不努力工作、缺少创业精神以及身体方面的某些原因。(2)贫困的功能:

 马尔萨斯:贫困具有激励和抑制功能。

他认为人口增值力与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能允许的范围时,就必然会出现贫困。人口的增加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当生活资料增加时,人口总是在增加,较强的人口增值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此实际上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

 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贫困具有传染和代际遗传功能。

根据贫困文化论,虽然贫困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但却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等。而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它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于是贫困本身便得以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和繁衍。因此,想要消灭贫困,就得改造贫困文化。(3)如何对待济贫的理论: 1)李嘉图:济贫使贫富恶化;

他提出对策:坚决主张废除济贫法制度,反对征收统一的济贫税,并强调贫民应该通过个人努力摆脱自己的困难状态。

2)斯宾塞:济贫不利于人们正常同情心的发展、不利于培养人们适应社会性状态的能力; 济贫法试图用强力使人们大发慈悲二不是依靠人的自愿,他使救济提供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感到痛苦,一方怀着不满和漠不关心,另一方怀着不平与怨恨。

3)马尔萨斯:贫民一般不是最具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济贫应是残酷和苛刻的。

他提出解决贫困的对策:首先,完全废除现有的济贫措施;其次,鼓励人们开垦新地,鼓励农业;最后,各地为低端贫困者开办济贫院,但其条件应该是艰苦的。4)西斯蒙第:机器排挤人;

5)霍布森:社会中机会的不公平分配造就了贫困,国家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帮助民众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这也是衡量国家治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6)罗尔斯:每个人都有权利平等地享有最大限度的基本自由,必须使那些社会处境最差者从这种不平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8、我国扶贫的特点:

我国的扶贫特点为:区域性和集团性。区域性: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特困山区,我们通常说老少边穷地区。在这些区域内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区域性贫困的致因:自然环境恶劣、教育落后知识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

一、人员劳动技能较弱等。

集团性:贫困人口主要由一些农民、下岗工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殊贫困群体所组成。由于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的贫困人口约有99%生活在农村。中国反贫困政策措施,更多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

9、我国反贫困措施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关系?

(1)社会救助制度有较多的法律、办法,看上去更加制度化;而反贫困更像是一些运动。(2)社会救助制度的帮助形式主要以发放现金形式进行,这种属于消极型;二反贫困措施主要以开办经济实体为主,是积极型的措施。(3)目前社会救助开始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

10、重要文件、法规及重要年份整理。

(1)低保制度的建立。1999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已经建立起来。(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6年1月21日由国务院通过,2006年3月1日起实施。(3)2003年,民政部等下发《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开始对农村地区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

(4)2005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探索实施城市医疗救助。

(5)2010年是儿童福利元年,工作重点是把机构内孤儿扩展到了社会上的散养儿童。(6)2008年慈善事业元年,2016年颁布了《慈善法》。

(7)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11、城市低保标准中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具体内容:

 包括:(1)配偶;(2)父母和未成年子女;(3)父母和已成年的未婚子女,包括在校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4)父母双亡且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 不包括:(1)在部队服现役的义务兵;(2)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3)在看守所羁押和监狱内服刑的人员。

12、城市低保标准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包括:

1)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2)家庭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及其他可支配收入。

3)家庭财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机动车辆、房屋等。

13、可单独提出城市低保申请的人:

(1)困难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且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

(2)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3)已结婚成家,因离婚、丧偶或无住房等原因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人员;

(4)困难家庭中父母均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且本人已单独立户的35周岁(含)以上大龄未婚人员。

14、城市“三无人员”定义:

城市三无人员:指城市非农业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1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含义: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对农村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教)的一项救助制度。

16、农村五保供养的供养方式: 集中供养: 分散供养:

17、大病医保的五个特点:

2012年8月30日六部门《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大病医保制度。

大病保险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

(1)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2)资金来源: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

(3)5大特点: 1)高费用 2)人社部门管理,商保机构经办 3)不单独筹资,从居民医保划拨 4)报销比例在50%左右 5)一般设置报销门槛,如年自付费用达到5万等。

18、我国住房救助措施中的相关概念:

现金救助:租房补助

实物救助:租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自住房、单位集资房)

(1)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2)自住型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销售均价,原则上按照比同地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价格低30%左右的水平确定。

申请条件:(1)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须年满25周岁。(2)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3)非京籍家庭持有有效暂住证,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

(3)限价商品住房,是指政府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商品住房用地时,提出限制销售价格、住房套型面积和销售对象等要求,由建设单位通过公开竞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和定向销售的普通商品住房。

(4)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申请条件:申请人须取得本市城镇户籍时间满3年,且年满18周岁,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单身家庭提出申请的,申请人须年满30周岁。

19、住房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扩展延伸)

1)房源数量、房源质量、房源价格问题。

2)收入认定困难 3)4)5)6)动态管理困难

流动人口进入门槛高 上市交易监督困难 补砖头与补人头的争执

20、广义、狭义的就业援助

(1)广义就业援助:包括提供免费的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的税费减免政策,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

(2)狭义就业援助:“两项补贴三种方式”: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

21、流浪乞讨人员定义、遣送办法、救助管理机制:

(1)定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是指政府、社会依法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自愿求助者施行的临时(一般为10天之内)提供食物及住处,帮助与其亲友或所在单位联系,提供乘车凭证或护送回乡等社会救助行为的工作规范与行动的综合。(2)遣送办法: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自8月1日起实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收容制度就此寿终正寝。

1)收容遣送和救助管理的对此:

a)救助理念:旧办法:“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侧重于社会救济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新办法:“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是一种纯救济性措施。新办法取消了强制功能,把救助完全变成了一种自愿行为,实行来去自由的开放式管理。b)救助对象:旧办法仅是宽泛的划定收容遣送的人员,并没有明确界定救助对象范围。当收容范围扩大到“三无”人员,许多不该收容遣送的也被强行收容遣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收容遣送人员年年上升,有的收容遣送站更是人满为患。新办法则明确规定救助对象为“城市中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范围相比过去变窄,管理对象大幅度减少。按照新办法,过去以有无暂住证等证件作为收容遣送条件的现象将不复出现。c)资金来源旧办法:在实施中收容遣送站因为经费不足,各级政府又允许向被收容人员进行收费,出现了部分工作人员敲诈勒索被收容人员作为创收手段的现象,产生的影响极其恶劣。新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除政府财政投入外,新办法以立法方式支持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表明国家希望今后救助工作能走向社会化。d)管制重点:旧办法用大量篇幅提出被收容人员应该遵守的种种规定,如“服从收容、遣送,遵守收容遣送站的规章制度”等,体现为“管民为主”。新办法加强了对救助站监督,减弱了被救助人员的义务并更加注意对他们的权益保护,体现为“管官为主”。

收容遣送 救助管理 立法宗旨 强制收容 自愿救助 救助对象 对象范围 城市中生活无完全列入财政管官为主 着的流浪乞讨预算 人员 经费渠道 管治方向 没有明确界定可以适当收费 管民为主

(3)管理机制:

1)总体组织架构:组建领导小组,并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基层摸底、财政出钱、公安打拐、城管收容、民政救助、教育矫治的工作体系。

2)发现机制:以站内救助基础,以城区巡逻发现为重点,以重大活动或重大节日街头救助为辅助。站内救助包括公安城管发现护送、好心人发现护送、兄弟救助站护送;城区巡逻由救助站在中心城区定期巡逻,发现需救助人员;此外,在重大活动或重大节日还专门对流浪乞讨人员采取保护性救助措施。

3)救助管理机制: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4)财政保障机制

22、困境儿童分类:

23、社会救助制度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扩充整理)

(1)国际比较:

1)社会救助思想与理念比较:理念指导实践 2)社会救助立法比较:法制先行、依法救助 3)社会救助形式和救助内容比较:各不相同

4)社会救助对象和救助资格比较:家计调查必不可少 5)社会救助标准比较:标准较高 6)社会救助资金来源和管理体制比较:各有特色(2)对中国的启示:

1)警惕几种模式的共同难题:福利依赖 2)公私合作,充分发挥私人部门力量 3)建立清晰、高效的管理体制

4)救助资格选择性与救助待遇有限性 5)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监督

24、社会福利的分类:

(1)按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残补型(补缺型、生育型)社会福利、制度型社会福利

(2)按社会福利资源的提供方式:现金给付型社会福利、实物给付型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型社会福利

(3)按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方式:全民性社会福利、选择性社会福利(4)按特定人群: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等

25、社会福利不同思想流派的本质:(自己扩充整理、记住每个人的思想以及评价)

答:本质在于追求自由还是主张干预,即平等与效率的问题。

26、个人主义福利观和集体主义福利观

(1)个人主义福利观与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对立是所有福利思想所围绕的本质。(2)个人主义福利观:把福利看作是有关个人动机与需要的东西,因而反对为了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目的而采取的福利措施。这种观点认为,追求平等和公正,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所得被另外一些人所占有,这种以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要的做法,其结果就一定是他们在实际地位上的不平等。(3)集体主义福利观:把福利看作集体的责任,认为个人在应对各种自然和认为的不测面前常常是无能为力的,为力适应社会的变迁和各种新的情况,人也需要不断发展自己,而这一切都需要集体的协助。因而,需要发展社会的福利功能,以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基本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等方面应得到公平的对待。

27、世界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世界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根据联合国专题项目的研究估算,截止到2012年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2亿,预计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亿,到2050年每5人中将会有一个老年人。

2)老年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世界上一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亚洲(占54%),其次是欧洲(22%)。3)老龄化程度及发展速度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均在10%以上,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此外,发达国家独居老年人比例为24%,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7%。4)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大于男性,所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男女性别比例是82:100,80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只有55:100。独居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独居的女性老人比例为19%,明显高于男性的8%。(2)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概率不大)

1)老年人人口数量庞大: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15.5%,占世界老年人口数约1/5,排世界老年人口数量首位。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比西部地区要高。

3)老龄化发展迅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平均增长率超过同期人口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多。4)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比较缓慢,所经历的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而为人口老龄化做好了准备,能够很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的情况非常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并且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可以称为是“未富先老”。

5)我国的养老模式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28、老年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己补充):(1)(2)(3)(4)(5)(6)(7)(8)城乡二元分割

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覆盖范围小 社会福利机构功能单一,分布不合理 老年人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较低 老年人社会福利主体单一 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缺乏

服务监督不到位,服务内容不充实 老年人服务于医疗报销衔接不规范

29、残疾人的分类等级、残疾人的相关理论、新残疾人观、(1)分类: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等级:各类残疾按残疾程度分为四级,残疾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和残疾四级。(2)相关理论:

1)供养理论:对于残疾人,最好的办法是把它们供养起来,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2)回归社会论:使残疾人走出封闭状态,进入社会。

3)增能理论:通过一定方法,恢复残疾人士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以利于其进入正常社会生活。(3)新残疾人观:

1)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 2)残疾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

3)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条件不够,才使残疾成为一个问题 4)5)6)7)残疾是一种遗憾,但并不构成对人性、对社会贡献的差异 残疾人的残疾是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 残疾人事业是政府、社会及残疾人的共同责任

残疾人可以以自己的认知世界,并在不同层面达到与健全人一样的广度和深度

30、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对策(自己完善): 1)2)3)4)5)6)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 特殊教育供给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残疾人康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残疾人就业政策方面仍不完善 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

公共建筑场所及居民住宅的无障碍设施还不完善

31、生育津贴的概念:

生育津贴是女职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发。

32、妇女问题及对策(自己补充)

(1)就业方面:在求职、薪酬、福利、晋升、辞退、劳动保护方面遭受性别歧视。(2)教育方面:传统观念压抑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焕发,从而降低了女性教育的成效。(3)健康保健方面: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的人为流产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成为面临的新问题。

(4)婚姻家庭方面: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5)社会保障方面:较低的平均工资、较早的退休年龄降低了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水平;与就业相关联的生育保险制度将农村妇女排除在外,成为群体漏洞最大的制度。(取消生育保险:由于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是的生育津贴与工作相挂钩的制度取消了,二现在有政府直接拨快会更有效率。)

33、狭义儿童福利的定义: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儿童的定义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狭义上,儿童社会福利是指由社会福利机构向特殊儿童群体——孤儿与弃婴提供的一种福利服务。在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主要是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这类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等。

34、儿童社会福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需要补充)(1)学前教育福利缺失

(2)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展不足(3)(4)(5)(6)缺乏对儿童的发展性支持和家庭支持 民间儿童福利机构管理规范缺失

儿童保护要素缺失:责任主体、报告主体、处理程序、替代性监护 对儿童暴力伤害与安全方面缺乏整体性制度保障

35、慈善事业定义: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36、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己补充)

(1)政策法规不完善:存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操作性与落实的难点(2)慈善捐赠总量不足:募捐的不规范、资源开发和保护不够。占GDP的比例为0.1%,人均捐赠为25元(美国占GDP的2.14%,人均877美元)。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捐款,而民间慈善更来自于个人捐款,生存空间十分不足。

(3)现代慈善意识严重缺乏:人们对慈善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很多。

(4)慈善组织的专业能力不足:慈善组织少,半官办性质的慈善组织比例高,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滞后。

组织社会 动员社会 引导社会 篇3

在灾难性事件报道过程中,新闻媒体担负着组织社会、动员社会、引导社会的作用。地方新闻媒体要从容应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必须要有敏锐的新闻感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快速的反应机制。

2003年10月至11月,《开封日报》面对黄河开封兰考段抢险救灾的报道,就是地方媒体应对灾难性事件的一次成功尝试。

2003年秋季,阴雨连绵,黄河中下游连降大到暴雨。由于“华西秋雨”影响,黄河中下游遭遇百年少见的严重秋汛。渭河流域连连告急,洪水泛滥,冲堤决坝。伊洛河、沁河水位暴涨,黄河水位、流量居高不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水量最大的秋汛在黄河中下游形成,再加上黄河小浪底水库泄洪的影响,黄河兰考段蔡集控导工程坝前水位陡涨,接连发生重大险情。9月18日、20日,兰考县谷营乡蔡集村护滩堤两次决口达200米。9月26日,洪水将与35号坝相连的18号护滩堤冲开500多米宽的决口,最大水深17米,平均水深10米左右,决口处洪水流量最高达1080立方米/秒,直冲蔡集控导工程35、34、33号坝。蔡集护滩堤决口后,造成二级悬河斜流,使兰考县16个行政村、1.8万人被洪水围困,还造成山东东明247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全部被淹,135个村庄、9.68万人被水围困。如果35号坝被冲垮,黄河主河道势必改道南移,河南、山东15万群众世代居住的村庄、家园将长期淹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古谣将再次成为严酷的现实。

险情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对抢险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驻豫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封堵决口成功,截断了流向河南、山东滩区的洪水,解除了对大堤和滩区村庄的威胁,夺取了黄河兰考段抢险救灾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灾情一发生,《开封日报》就启动了快速反应机制,报社副总编辑亲自带队,奔赴抢险救灾一线。在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报道组的7名同志不畏疲劳,连续作战,每个人都经受住了任务繁重和身体极度疲劳、困乏的考验,每天向报社发回20多篇(幅)文字、图片,集中展示了省、市、县领导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广大干部群众昼夜奋战、顽强拼搏,参战部队指战员全力以赴、奋勇争先,河务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艰苦奋战,广大公安、交通、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不畏艰险、尽职尽责、团结战斗的波澜壮阔的黄河抢险画卷,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优势,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阅评组的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在40多天的抢险救灾中,报道组记者采写各类新闻稿件800余篇、图片150余幅。抢险救灾取得胜利后,本报刊发了长篇通讯《大河滔滔唱英雄》,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弘扬“以民为本、团结拼搏、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黄河抢险精神的热潮,坚定了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战胜困难和风险、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从黄河抢险的成功报道中,我们感到地方新闻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是大有作为的。

第一,地方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要发挥组织社会、动员社会、引导社会的功用,着力点是争取主动,快速反应,冷静处之,及时有效引导,这是我们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灾难性事件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引导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才能使正确的信息抢先占领各种媒体和传播渠道,使正确的舆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使社会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为事件的妥善处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黄河兰考段险情、灾情发生后,开封日报社领导高度关注,立即对新闻报道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制订了科学的报道预案,组织了得力的报道队伍,使各类报道在第一时间内同读者见面,让读者及时了解抢险救灾前线的一举一动。在报道中,我们及时准确、重点客观地报道灾情,同时,唱响抗灾、救灾的主旋律,使人们看到党和政府率领人民团结拼搏、战胜灾难的坚强决心,也使人们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精神,从而使人们在灾难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增强信心。在舆论的引导下,全社会都在关注抢险救灾前线的进展情况,全社会的力量都被动员起来,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对抢险救灾给予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特别是在抢险救灾紧急时,指挥部紧急征用了大量人力、物资、车辆,确保了抢险救灾所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第二,地方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于灾难性事件,我们过去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灾害事件中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问题也往往因为没有人敢“拍板”而得不到及时的报道。某些媒体面对灾难性事件保持沉默的理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灾难性事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对各种信息十分敏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相对降低,流言谣言也会相对增多。为了保证社会知情,实施社会指挥,提供社会向导,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大量地发布真实信息,说明事实真相。对灾难性事件的透明公开,目前已成为形势的客观必然和公众的基本要求。

黄河兰考段的险情、灾情发生后,《开封日报》主动应对,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自觉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通过认真研究,我们在一版开辟了《抢险救灾先锋谱》、《来自抢险救灾一线的报道》等栏目,集中刊发抢险救灾前线的事态进展情况和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英雄事迹,文字和图片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抢险救灾处于紧要关头时,《开封日报》每天拿出一到两个版面进行报道,形成宣传强势和视觉冲击力,把这场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给广大读者,产生了惊心动魄的震撼力,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地方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念,体察民情、关注民生。黄河兰考段的险情、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提出“群众利益高于天,干部责任重于山”,把群众的利益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并要求全体参战人员以民为本,团结拼搏,不畏艰险,敢于胜利。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倾情关注上。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受灾群众的温暖关怀,这是媒体的责任。在灾难性事件中,受灾群众虽然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量的救助和关怀,但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毕竟是困难的。媒体必须真实而真诚地反映这种状态,以唤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和救助。《开封日报》不但及时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灾民进行及时转移,妥善安置,大力救助的情况。同时派出记者深入到灾民安置点,如实反映灾民衣、食、住、医、学等方面的状况。报社副总编辑刘会敏深入到灾民帐篷中,实地采访灾民的吃住及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写出了《这道坎我们一定能够过去》的现场报道。《汴梁晚报》及时发出“秋风呼啸,气温骤降,灾民急需御寒衣物”的呼吁,这些报道凸显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突出了灾难性报道的贴近性,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第四,地方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要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度,完善报社的采编协调机制、新闻策划机制和送审把关机制,正确处理好新闻、旧闻和不闻的关系。哪些要报,哪些不能公开报道,哪些要及时报,哪些不能抢报而要稳妥处理,都要按照规定精心把握。

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度就是要把握好新闻信息的密度、政府公开声音的强度、对难点关注的热度。新闻调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报道热度和密度的宏观调节;二是新闻媒体根据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部门发出的价值信号,凭借平时积累的经验进行自我调节。新闻单位的自我调节是第一位的,它对报道的效果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这些调节包括随着灾难性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调节、根据灾难性事件的阶段性规律适时调节,把握和调节舆论引导的正面度和反向度。

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篇4

一、社会福利思想及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理论依据的概述

1.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与结果,是社会中政府职能的主要构成环节,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立法途径规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筹集和发放社会福利基金,从而对国民因各种社会原因或特殊个人原因所导致的无收入或收入中断情况提供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思想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社会福利制度的指导思想,其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特殊群体救助、社会财富分配、劳动就业保障等民生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其反映内容也各不相同。

2.提出社会福利思想理论依据。首先,从国外方面分析。自鸦片战争以来,工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传统社会福利思想已经无法满足转型期社会的实际需求,一些近代有识之士在借鉴与吸纳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表现为传教士开始进行慈善事业,留学人士在接受西方教育的情况下,回国发展,并且将一些先进福利思想引入中国,为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从国内方面分析。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老年福利、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等,尽管中国社会福利概念的引入比较晚,但是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一直都存在。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就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孔子的大同思想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体现;墨子的兼爱思想同样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表述。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均对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形成的渊源。

二、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思想

1.贫困人口救助思想。(1)济贫恤穷,养教兼施思想。济贫恤穷主要指的是扶贫济弱,安抚稳定贫民。针对传统慈善机构而言,救助贫民主要停留在“养”的层面,这样养而不教是治标不治本,在近代思想中提出了养教兼施的思想,对一些贫民乞丐进行收容养恤,并且教授相应的技艺,加强其自食其力能力。在探讨养教之法的时候,郑观应主张设立栖流局,并且收养游民与乞丐,传授相应的技艺,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经元善主张设立工艺院,转变传统重养轻教的形式,加强人民的生存能力;陈炽等思想家、实业家也在不同方面对养教兼施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贫民生活救济非常重视,并且对养教兼施模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2)慈善公益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贫民教育事业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大部分贫民均无力上学,此种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义学义庄也在逐渐开办。冯桂芳也提出了义学义庄的概念,其不仅体现了贫民读书思想,也扩大了义塾设置范围,尽管只是局限在宗族性质方面,但是也体现了一定的贫民教育思想。除此之外,在医疗救助方面,也设置了一些施医局、栖流所等,加强了中西医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弱势群体福利思想。(1)安老怀少思想。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老人福利与儿童福利。从孔子开始,便将“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思想当成是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近代思想大部分均是对此的延伸,并且吸收了一定的西方思想。近代对安老怀少思想的分析,最为明确的主要就是孙中山与熊希龄。孙中山在继承安老怀少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深化,同时将其看成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熊希龄作为一位社会实践家,其创办的香山慈幼院是近代慈幼事业典范,也是实施安老怀少思想的重要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安老怀少思想在近代老人与儿童福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妇女福利思想。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较低,甚至缺少一定的人权。在晚清的时候,妇女问题比较受关注,逐渐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枷锁,对男女平等观念进行了一定的注重,主张解放妇女。在近代最早提出男女平等理念的就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利用基督教平等理论,提出了男女平等理念。洪秀全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如婚姻自由、参加考试、放足等。(3)残疾群体与罪犯福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部分残疾人均是由养济院收留养恤。随着社会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群。郑观应主张设置一些慈善机构,帮助残疾人群学习技能,让其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在清末时,张謇创设了中小学、师范,并且进行了盲哑残疾人教育,帮助其学习汉字与算数等,使其具备生存能力。除此之外,在近代思想中针对罪犯福利而言存在着很多的罪犯福利言论。人们首先关注了西方罪犯的生活状态,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莫如于监狱之外,另设工艺学堂”思想,兼施养教。由此可以看出,对残疾人群与罪犯福利而言,也要加强养教兼施,转变福利思想,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灾荒群体社会救助

1.官义合一思想。在晚清之前由政府主持的“官赈”,一直以来都是灾荒赈济的重要方式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方法,近代以来在内外战争不断的形势下,导致政府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无法进行大规模官赈的开展,并且在官赈中,经常出现很多的贪官污吏,导致无法达到赈灾效果,因此为了有效救助灾民,提出了官义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救济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不仅可以收集社会资金,增加救助资金,还可以减少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现象,真正实现灾民的救济。

2.以工代赈思想。以工代赈思想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赈灾的时候,加强灾民社会劳动的参与,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救灾方法。我国历代以来发生的灾害均比较多,水灾、旱灾非常频繁,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水利条件差也是主要原因,所以提出了治河代赈的思想。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士通过对灾害的分析与研究,明确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对开矿、铁路建设等方面也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措施的落实,不仅可以让百姓得到实惠,还可以保证灾后社会的稳定。

四、全体国民福利思想

1.新式教育思想。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教育一直沿用隋唐以来应试考试的模式,儒家经义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制约了新式人才培养,同时对社会风气、人们精神生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思想家提出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比如调整考试模式与内容,培养一批懂得近代科技的新式人才,促进实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重视文化思想。近代中国教育一般是以“开民智”“、新民德”为目标,在开展教育事业的时候,一些学者提出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常识和道德,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陈炽的言论中,在这一方面就有所体现,如设立书院;而张謇的方案更加具体,设立图书馆、博物苑,加强文化教育等。

3.发展社会服务业。随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引入,近代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除了铁路、电讯等公共设施之外,在医疗、银行、保险等行业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保险行业,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保屋险、保货险、保船险等。

近代中国战争不断,经济衰落起伏,争执溃乱无序,基本处在一种混乱状态。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逐渐涌入,通过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并对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社会福利思想,这些福利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落实,在改进与完善近代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摘要:本文主要对社会福利思想与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提出理论依据进行概述,阐述针对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灾荒群体、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思想。摘要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以民为本关键词

参考文献

[1]严妮.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文化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张国栋.农民重大疾病保障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5).

[3]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

[5]冯元.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4).

[6]许光.福利经济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群体现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7]彭华民.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J].东岳论丛,2010(8).

社会福利 篇5

度改革方向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可取点可以给中国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提供可取建议。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 改革 传统福利制度 欧美福利制度

一、中国传统福利制度

(一)、中国传统福利制度的特点

(1)以低级福利为救助实态,呈现出制度保障的局限性 传统的慈善救济不仅在救助水平上呈现出低级性,而且同时还具有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特征。传统社会福利的低级性主要表现为救助力度往往不能满足被资助对象的生活需求,选择性则表现为救济的对象局限于生活共同体的内部,特别是没有劳动能力和抚养对象的老弱病残者、孤儿,异乡人很难成为救济扶助的对象。(2)以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呈现出制度文化的民本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以仁义、爱仁和民本为特征。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试图从仁政的角度来实现惠及万民的福利事业,但在资源缺乏、机构不完善、人权观念尚未发育的情境下,政府却只能在发生天灾人祸的特殊场合为民众提供有限的救济。

(3以宗族保障为社区单元,呈现出制度运作的家族性

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以血缘关系和家庭邻里为网络形成的社区福利与救助单元,传统的福利观念与家庭、家族和宗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社团、群体和邻里的互助网络中,福利观念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先照顾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姊妹,然后才是别人。所谓“推己及人”的思想,主张和体现的就是明显的亲疏和远近的差别化对待。

(二)、中国传统福利制度的风险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否则人类就一天也无法生存。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社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当有限。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中心,社会成员自我防备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来谋求安全独立的生活。只有依靠共同体下集团的相互扶助,才可能有社会的存续和每个人的生存。由于当时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社会生产力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人们不得不面对由于食物匾乏带来的生存风险,以及严酷的自然界侵害生命生存的风险。社会成员如果遭遇不测事故、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事故来袭,人们就需要最低限度的生存保护,但传统社会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失去保障却成为常在的现象。私有制的发展,逐渐剥夺了一部分人的保障后备手段,在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同时,不堪苛捐杂税重压的贫民为了争取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不断举起义旗进行抗争。周而复始的战争、起义和暴动毁灭着社会的财富和人口,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供给雪上加霜,社会底层贫民不能获取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成为生存风险的首要因素。

二、欧美的社会福利制度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西方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第一大支柱”。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即必须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立法规定,由劳动者、企业或社区、国家三方共同筹资来开展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或丧偶等风险导致收入减少、中断或丧失时,提供收入补充,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社会补助制度

社会补助与社会救助不同,社会救助强调针对性和个案性,社会补助则包含“普遍性”的意义。西方国家社会补助项目较多,如在英国,主要包括子女津贴、住房补贴、家庭补贴、病残看护补助等。在法国,家庭及儿童补贴就包括多子女补贴、家庭收入补贴、单亲补贴、孤儿补贴和最低家庭收入补贴等。3.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

公共教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福利制度,西方国家一般都实行有年限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如美国,初级、中级公共教育都是作为市民权益的基础部分而由政府免费提供。在德国,免费教育是人人在青少年时期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住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西方国家一般是通过发放住房补贴来实现。也有建造公房并以低价租给穷人居住的,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意义的国家是美国。医疗卫生福利制度,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而存在。

(二)、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为了维持高额福利开支,政府只得大举借债,从而导致财政出现大量赤字。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原因。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

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福利收益水平却偏低,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贫困化现象相对严重。3.福利依赖严重

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机,并导致福利依赖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

(四)、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随着高福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感到在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方面力不从心,政府财政无力供给庞大的福利支出需要,因此,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

2、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各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甚至取消上限;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包括提高职工的保险费率和雇主的保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对退休金、疾病保险金、残疾补贴、失业救济金都收取一定的税。修订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过去普遍实行“社会保障金自动指数化”制度,即社会福利待遇标准自动随着物价、工资或生活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现在改为限制保障金的增长,从而减少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各国增收节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退休年龄。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

“工作福利”是指凡接受政府福利补助者,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例如,澳大利亚规定,失业救助金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再培训计划,否则剥夺救助金领取资格。引入“工作福利”制度后,社会福利金就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

改变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福利的依法运行机制,使社会福利的行政管理、事务经办、监督控制三者分开,这是现代西方福利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一个共同取向。另外,各国还严格审查福利资金发放的资格条件,缩小覆盖面。比如,养老金支付的年限要求,疾病、失业的天数要求等。例如,荷兰、比例时等国采取对申领福利补助的公民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促进相关人员的劳动愿望,减少非正常失业人口。

三、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1)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

我国当前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项目,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狭义)和社会优抚涵盖了西方福利体系六大制度项目中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所涵盖的福利项目与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收入保障服务项目基本一致;社会福利(狭义)项目涉及到了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部分福利项目。但西方福利体系的六大基本项目中,还有许多内容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未涉及到的,如就业福利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教育福利方面等。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借鉴西方福利体系基本框架,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搭建起适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基本框架。

(2)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趋势。

首先,我国应该选择合作体制,将各种社会福利的供给部分地转移给私人部门来经营,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来供给和运营福利基金;其次,社会福利制度管理要引入市场经营原则和相应的利润导向、价格调节、成本控制等观念,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提高福利制度的供给效率;第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建设上来,为社会制订和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和政策法规以及监督评价体系。(3)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当今西方国家福利改革的另一普遍取向。由于社会福利供给具有很强的向下刚性,升来容易降来难。

我国近年来,由于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公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越来越强。虽然我国当前的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 总量、人均GDP水平)还是相适应的。但是,受当前我国公众对社会福利需求的强劲压力,我国未来社会福利支出扩大的预期很强。因此,我国政府在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总量的同时,应该适当控制福利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幅度,使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千万不能放任福利支出的过分膨胀,否则,今后我国也会陷入西方福利国家正在经历的“福利困境”之中。

在节支的同时,我国还应该注意增收。福利基金方面的收不抵支也是我国近年来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从当前的国情看,我国增加福利收入的途径主要有:征收社会保障税、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税费率、尝试发行社会福利债券、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作、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等。(4)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

我国也可以尝试引入“工作福利”制度,让福利享受者在接受政府福利补助的同时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接受相关的就业培训、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等,使社会福利金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5)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

我国也应该像近年来西方国家福利一样,努力将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基础上,使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会福利真正成为呵护社会的“安全网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有关社会福利的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现有的福利保障法规调整范围较窄;社会福利体制运行不符合法律要求,主要借助行政手段,如颁发通知、规定等来进行调控和管理,等等。由此可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尽快改变我国社会福利立法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加快社会福利法制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保证。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林闽钢:《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黄晨熹:《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

(4)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中国社会出版社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篇6

新机构坚持关注社会福利、教育、培训和实践的质量,设定社会福利工作者的培训标准,监督新的评估和认证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新的社会福利工作监察机构取代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Health and Care Professions Council)。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政府1亿英镑的资助,其标准与质量要求提高,并通过招聘全国最顶尖的毕业生,使一线儿童的社会福利工作得到支持。这次的注资将帮助推广该行业成功的一线工作方案,进一步支持政府加强社会工作议程的推进。在未来5年内,这笔资金用于培训3000名优秀毕业生成为社会福利工作者,这意味着到2018年,1/4的新合格社会福利工作者将加入针对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福利工作中。

社会福利 篇7

亚当斯密等人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得到自动调节, 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在于维护自由和公平的交换制度, 社会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没有救助的责任, 穷人应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个人必须提高劳动意愿, 才能追求到财富和福利。这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福利观。

然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意识到要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就要采取适当的社会政策调整, 要采取诸多措施扩大社会福利。这时政府干预开始成为各国执行福利政策的主要理念。二战后, 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 英国首先建立了福利国家, 之后, 欧洲各国纷纷“左转”。福利国家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产物, 也成了随后的时代里主要受抨击的对象。

所谓社会民主主义, 就是通过议会式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其基本价值观是平等、自由和团结。在对待福利国家方面, 社会民主主义认为改良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福利制度来实现, 不一定要用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更替来实现。他们认为福利国家有六项功能:消除社会问题及改善受苦群众的困境;通过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全民都可以享受同等的福利, 建立更平均的社会;提倡利他主义和社会整合;补偿弱势群体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减少横向和纵向等的不平等。社会民主主义主张政府干预, 建立无所不包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享受的福利国家, 为公民搭建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

二、新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后, 它的弊端逐渐暴露,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使得“高增长、高福利、高税收”的福利国家制度陷入困境。在这个背景下, 新自由主义走上前台, 提出一系列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主张。新自由主义提出福利个人化, 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 反对福利国家制度。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不平等, 反对国家干预, 反对集体主义, 提倡竞争。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反对, 对福利国家也是全盘否定的。一方面, 福利国家对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只要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 一定有更好的更合理的福利制度产生。福利国家的制度与计划只能是对社会内既有秩序和当前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破坏, 而且还会导致效率低下, 滋生懒惰与腐败。另一方面, 福利国家的全面的保障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 而只有提供社会安全网式的保障才是公平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 新自由主义虽然反对福利国家的政策制定及提供福利的模式, 但是并非主张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国家应该做的是去创造法律构架, 使自由市场系统能够有效运作, 政府部门应与其他福利服务提供者在自由市场中进行竞争, 从而提升国家内部的效率。

三、第三条道路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遭遇到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加剧, 经济发展停滞, 经济危机频发, 社会秩序混乱, 新自由主义被证明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灵丹妙药, 逐渐失去人们的信任。

20世纪90年代, 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这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调和后稍“偏左”的中间理论, 核心价值观包括平等、保护弱势群体、自主性的自由、以责任为基础的权利、以民主为基础的权威、世界多元化以及哲学保守主义。他认为在当前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出现了“五种两难困境”:全球化使一国的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都发生剧烈变化;个人主义影响加强;全球化改变了左和右的形态, 目前已不存在很明确的左和右的问题;全球化影响了各种正统的政治党派, 各类NGO组织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政治行动的主体;生态危机带来的威胁也必须纳入政治的考虑范围。正是这些困境, 以前的理论观点都不适应新的形势, 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他把平等理解为“包容性”, 不平等理解为“排斥性”。他接受右派对福利国家效率低下的批评, 但是不同于右派想要剔除福利国家的思路, 认为应该重构福利国家, 主张采取能动性的政治方案和积极性福利改革。改革后的福利国家要成为一个社会投资国家, 在风险和安全之间、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关系。改革的主要行动便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以就业促进人们的自我实现。

简言之, 第三条道路福利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首先, 构建积极性福利, 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发展社会福利, 让NGO、慈善团体等第三类团体更多地参与福利提供。其次, 建设社会投资性国家。第三, 发展混合型经济。第四, 包容性平等。

四、福利多元主义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在其后, 出现了福利多元主义, 主张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门共负责任, 共同完成, 政府部门通过福利开支缩减的手段来减少福利国家的规模, 将福利责任下放到地方或其他部门, 从国家保障的单一主体发展成多元责任主体。但福利多元主义也有着诸多矛盾之处, 被批评为具有潜在的危险。

五、小结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说明:

第一, 各种福利理论的兴衰更替说明, 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 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 自然相配套的政策制度和理论要发生变化。

第二, 一定的福利制度服从于一定的政治制度, 不同福利理论指导下的福利政策都是为它的政权服务的。不同国家采取的福利制度, 主要依据自己的国情来定, 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 能够为自己政权服务的福利制度, 并且福利制度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及时做出改变。

六、对中国福利制度的一点思考

关于我国的福利制度, 个人比较赞同第三条道路,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 毕竟它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与我们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差异。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为辅, 我们能够做的是坚持社会保险的主导地位, 其他方面吸取第三条道路理论之精华, 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首先, 在当前的形势下, 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剧烈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受经济危机等困境, 全球化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对政治生活乃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次, 我们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要发展, 经济一定不能停下来, 而恰当的福利制度会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保障, 相反福利制度不恰当也一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三, 中国社会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 当前贫富差距较大, 社会分层比较明显, 社会阶层流动不那么畅通, 机会和结果的不平等都较为普遍, 而恰当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

我国可以做的有:第一, 促进就业以增加福利, 如,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帮其就业用主动的方式防止贫困, 而不是被动地对贫困进行救济;第二,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改善福利状况。第三, 当前由政府主导发展社会福利, 应当结合国情适度并逐步放开, 允许更多的第三类机构加入福利事业, 只要形式合理不危害社会不伤及大多数人的利益, 并且组织形式成熟就应该加以欢迎, 同时也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鼓励NGO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J].商务印书馆, 2010.

[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社会福利 篇8

一、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福利排斥

社会福利排斥与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 “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政策将大学生直接推向市场, 在市场提供社会福利不完全且受经济危机影响提供福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的缺位, 致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市场和政府社会福利的双重排斥。

1.市场性社会福利排斥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福利排斥首先遭遇的就是劳动力市场排斥, 市场性社会福利排斥是指大学生没有获得或者未充分获得市场提供的社会福利支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失业。

长期失业的具体定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国内学者普遍将长期失业定义为适龄劳动人口在持续超过12个月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寻找工作但仍然失业的状况。引起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有, 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等。Jean Jacques Paul and Jake Murdoch 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过快, 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经济需求, 进而产生大学生知识性失业[3] 。在福利三角模型中, 市场提供的社会福利支持是以就业为基础, 是在劳动者与市场之间发生劳动力交换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一种商品化的福利。失业与社会福利排斥是联系在一起的, 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 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竞争, 致使部分大学生因为不能寻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处于长期失业状态, 造成市场福利支持的失灵。

(2) 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社会排斥现象, 它体现出不平等的差别对待, 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以及基于同样劳动的同等社会福利的权利。劳动力市场排斥理论认为, 雇主可能因为偏见歧视那些有明显外在特征 (如性别) 的劳动者, 而倾向于雇佣某种特定的劳动者, 从而会产生以这种特征为标志的劳动力市场局部排斥 (李保平, 2008)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最为常见的就业歧视表现为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生理特征歧视等方面。就业歧视的存在将部分大学生排斥在就业机会之外, 也就切断了大学生通过劳动力交换获得福利支持的路径。

(3) 在职贫穷。

“在职贫穷” ( working poor) 是指拥有工作但仍处于贫穷状态的情况, 是由于社会经济变迁使传统贫穷形态发生改变,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城市中新出现的一种贫穷现象 ( new poor) [4] 。研究表明, 就业有助于结束社会排斥, 但是社会排斥是否结束则取决于这些新工作的性质。已有一些研究批评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政策, 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政策就是创造那些报酬或保障均较低的工作。新创造的工作被看做“边缘的”而不是“正规的”就业 (于开杰, 2012) 。由于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相互影响, 大学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大学生不得不选择非正规就业或临时性就业, 他们虽然处于工作之中, 却因为工资收入与福利保障不健全处于贫穷状态。2009年以来, “蚁族”现象引起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蚁族”中的大部分是典型的在职贫穷者。麦可思公司定义的大学生“低就业群体”也是指在职贫穷。所谓的“低就业群体”是指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 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 (麦可思研究院, 2012) 。“低就业群体”不仅工资较低, 而且福利也低, 甚至有的人完全被排斥在社会福利之外, 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也得不到保障。

2.制度性社会福利排斥

制度性社会福利排斥是指某一特定群体被排斥于来自于政府的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n) 福利支持之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制度性社会福利排斥, 也就意味着他们最基本的公民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

(1) “双轨制”就业与体制性排斥。

从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视角来看, 社会福利的体制性排斥不只是单纯自身禀赋不足及市场竞争落败的问题, 而是根源于公民身份的缺失[5]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为劳动者贴上不同的身份标签, 与城乡户籍“双轨制”一起, 对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的体制性排斥产生叠加效应。

大学生“双轨制”就业首先是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双轨并存与分割, 由此产生社会福利的体制性排斥。大学生自主就业模式是中国社会整体社会转型的结果,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计划经济时代的以户籍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不仅是身份的证明, 而是包含了人口迁移、资源和福利获取权利的特殊性规定, 这对不具有特定区域户籍的大学生带来社会福利排斥。对大学生就业来说, 户籍制度是大学生受到排斥的元根源, 因为“从本质上看, 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障制度, 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社会资源之外, 一些社会集团总是会通过一些程序, 将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限定在具备某种资格的小群体内部” (李强, 2002) 。城乡社会福利的体制性分割, 致使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造成了大学毕业生无法合理流向广大的农村地区, 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也产生主动排斥现象。

大学生“双轨制”就业还体现在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的双轨并存与分割。在我国社会转型中, 在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社会保障的断裂, 主要发生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设计和过程之中, 形成了体制内外不同层次的社会福利水平。体制内就业可以享受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这些保障和福利包括离退休、医疗、住房和疗养等多个方面的保障和福利。与其他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或者没有社会保障的单位相比, 这些保障收入具有很大的刚性, 没有进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就业被福利刚性排斥在外。

(2) 社会保障缺失与制度性排斥。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现行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缺失, 即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存在不完善之处, 以及对现有规范的执行力度缺陷, 成为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排斥的重要原因。面对就业压力, 到私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等体制外就业方式是大学生最为现实的选择。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分析, 问题的关键不是采取何种就业方式, 而是现行的经济制度并未有一套适当的福利制度的配合, 以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失去必要的保障。在政策层面, 政府的注意力仍然主要放在一般性的保障制度的完善方面, 还没有把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政策需求群体纳入社会管理体系, 形成法律的空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福利的缺失等现象, 由于制度缺位出现了对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的规范性排斥。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福利中, 关于就业保障制度、失业救助制度、低保制度等方面都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作为用人单位, 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 往往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用不合理的内部规定把大学生排斥在正常的社会保障之外。

二、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福利支持网络的构建

从福利三角模型来看, 个人被社会排斥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互动的结果。要消解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的市场性排斥和制度性排斥, 理想的福利三角模型应该是政府、市场与家庭三角的良性互动, 形成完善的社会福利支持网络。

1. 强化政府的公平社会保障责任,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马歇尔指出, 福利的首要功能就是凌驾于市场来配置部分商品和服务, 或以某种方式控制和改变市场运作以产生市场本身无法形成的结果 (Marshall T H, 1972) 。政府在社会福利的供给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公平的价值理念应当成为政府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的前提条件。在福利三角的分析框架中, 政府是福利场域中的重要供方, 演绎公平和保障的价值。但是, 社会福利的公平价值追求应该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理想化的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 过分强调公平有可能重蹈福利国家的覆辙, 反而有损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在秉承公平价值理念的前提下, 应该建立适度普惠型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模式 (王思斌, 2009) , 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服务系统的整合, 构成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所谓完整是指一元的, 而不是二元分割的, 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社会福利是建立在公民的社会权利观基础上的。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的权利, 对于政府来说是其基本责任。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克服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排斥的重要举措。

2.促进市场与个人的权利义务公平对应, 规范市场福利制度

在福利三角的模型中, 市场提供的是商品化的社会福利, 其价值基础在于权利义务的公平对应 (fair reciprocity)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市场提供的社会福利是建立在权利交换基础上的, 应该具有规范性, 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应。规范市场社会福利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 凸显市场对社会福利的资源配置作用, 完善商业保险制度。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应原则, 在市场交换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福利保障的“再商品化” (re-commodification) , 市场中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服务也应被视为大学生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可以营造一个自主、选择的交换空间, 直接提供社会福利产品供大学生自主选择, 因此, 商业保险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 从而满足在体制内外及农村与城市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大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也是对大学生临时就业和不稳定就业时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第二, 市场应遵循国家规定, 提供规范的社会福利, 切实保障大学生的社会权利。商品化将导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 企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国家法律规定的社会福利。规范的市场福利制度不仅是市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必然义务, 同时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 市场应该采取积极的人才消费态度, 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 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培训以及职业发展咨询服务, 市场中的企业除了提供收入之外, 还以职业福利的形式向个人提供福利[6] 。

3. 实现家庭—社区—社会的良性互动, 重构家庭福利制度

在福利三角模型中, 家庭作为福利支柱的重要一角, 为大学生提供最后的社会福利保障, 以致有学者提出“福利家庭化”的政策建议,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家庭为主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一种现实的回归 (曾群, 2006) 。由于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的制度性社会排斥与市场性排斥的存在, 家庭的福利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意识是一种“自我责任型”的内缩型福利意识, 即福利是自己 (家庭) 的事, 国家不承担福利责任, 来自于他人的惠施需要合乎情理的回报 (王思斌, 2002) 。福杰 (Ferge) 指出, 全球福利发展的趋势是“福利个体化” (individualization of welfare) , 在中国社会确切地表现为“福利家庭化”, 家庭分担国家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 成为主要的福利支柱 (Ferge, 1997)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家庭要承担大学生, 特别是失业大学生所有的社会福利保障。在福利三角模型下, 家庭作为大学生社会福利支柱之一, 是通过与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来提供大学生的福利支持的。因此, 重构家庭福利制度, 不是简单的回归, 而是应当通过积极参与社区与社会的互动来提高家庭社会福利支持的能力。第一, 通过与社会的互动, 获得支持家庭的社会福利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在包括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低保制度等方面, 以家庭为单位,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失业救济, 将大学生纳入到家庭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之中。第二, 实现家庭与社区的互动, 推动大学生社区就业, 实现家庭社会福利与社区就业的良性互动。在“积极劳动市场理论”的推动下, 将市场机制引入福利供应, 推行“由福利到工作”的福利制度改革将就业福利与社区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社区就业具有社会救助特点, 是通过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的投入创造就业岗位, 社区就业模式是通过强制性快速就业 (work first) 、培训 ( ( training) 和财政激励 (financial incentive) 等就业福利政策 (曹广喜, 2011) ,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将大学生整合进劳动力市场, 谋求社区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福利的同步增长, 实现大学生与家庭、社区与社会的融合, 体现对大学生发展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Rose, R., 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to the welfare mix.In Rose, R.&Shiratori, R.The welfare state eastand wes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Evers A, Wintersberger H.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work, 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 Vienna:Eurosocial.1988.

[3]Jear Jacques Paul, Jake Murdoch.Higher educational and GraduateEmployment in spain[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0, 35 (2) :pp.179-187.

[4]Hanley, L., Ruble, B.&Tulchin, J.Eds. (2005) .Becoming Globaland the New Poverty of Cities.Avaliable on line:http://www.Wilson center.org/topicspubs BecomingGlobal.pdf.

[5]衣华亮.教育公平实现中弱势群体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分析[J].阅江学刊, 2009, (3) :55-61.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问题研究 篇9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政府通过立法、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来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从而促进残疾人福利体系的构建。2014年,政府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751.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其中残联系统康复机构2622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总数达到23.36万,其中业务人员16.0万,管理人员3.05万,其他人员4.31万。我国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制定了相关福利政策规定,其中包括社会救助与临时救助、国家采取物资救助、金钱救助为残疾人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在特殊情况下,国家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一些突发状况,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成立残疾人收养机构,政府提倡成立残疾人收养机构以及残疾人福利院等机构,让那些无家可归和被抛弃的、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有容身之处,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

我国著名学者周沛认为,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是属于“预防”类型,将一切都打好提前量,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有利于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从而不得不在“事后”进行处理。因此,“事后”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与“事前”保障同样都是残疾人社会福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残疾人生活补助金额不足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从各地先行先试情况看,多数省份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700多元;多数省份护理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300元。这与此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残疾人生活补助资金仍显不足,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能力比较差,一些重度残疾人甚至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又非常快,因此每月50元、最高700元的生活补贴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少,导致我国接受教育的残疾人的数量少之又少。有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并不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视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造成了残疾人教育工作缺乏管理导向,没有正确的引导。图1反映了我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数量,与总人数将近8500万的数量相比,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情况依旧不是很乐观。

(三)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范围小

一直以来,国家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非常重视,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通过立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律来保障残疾人的利益,为残疾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福利保障范围小,我国大多数的政策规定都是保障持有证件的残疾人,而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残疾人是没有证件的,对这一部分人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残疾人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残疾人医疗保障方面还是极其重视的,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提高残疾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是很低,医疗水平也比较低下。因此,我国的相关医疗社会福利也远远不如发达国家。我国的医疗水平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措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医护人员数量少、康复设施不齐全、指导开展康复训练的人员缺乏、不能及时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等等问题,最终导致我国大多数的残疾人不能得到完全的康复,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图2显示了我国残疾人2015年康复机构的数量,图3显示了我国2015年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数量。与此前相比,我国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数量以及相关服务人员数量已经大大增加,但是与我国残疾人口总基数相比,其数量依然不够。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社区对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区平时经常忙于自己的日常工作,而忽视了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以及业余生活,社区对其的投资也是少之又少,如资金补助、物质补助等。此外,现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大多数都是一些即将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对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并不是十分专业。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导致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性及残疾类型的多样性不足。

(二)残疾人教育保障基础不是十分雄厚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事业不断地进步,但是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保障政策、学校的教育设施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高智商的优秀学生,却因为其自身的残疾而被高校拒之门外,从而不能走进学校的大门。此外,一些聋哑学生,学校不能够及时提供残疾人教学专用助听器以及残疾人无障碍专用通道等,这使残疾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学习效率。目前,高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要加强,建立无障碍的建筑设施和实验设备的学校并不多见。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资,为残疾学生提供教育保障的基础。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没有深入到企业内部

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就业政策的不完善性、公共财政对残疾人就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是造成残疾人就业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残疾人就业现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将残疾人录用为自己单位的员工。他们认为,残疾人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小,且付出的成本大。当其还未到企业进行面试,就已被公司拒之门外;残疾人在工作时受到老板以及同事的歧视,他们往往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最终选择辞职回家。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我国就业保障政策的不完善性所造成的,政府应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的范围,并将这种保障深入到企业内部,从而缓解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压力。

(四)我国医疗水平比较低,残疾人医疗资源配置不充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医疗卫生水平仍然比较低下,政府对于残疾人医疗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残疾人医疗事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缺乏、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配置、医院不能及时提供康复保健设施。从而造成很多残疾人得不到医疗康复保障,康复费用过高,家庭承担不起医药费等问题。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转变残疾观念

残疾人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其生活水平低下。然而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比较少,为了缓解残疾人的生活压力,政府应加大残疾人生活保障的投资、增加补贴金额,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减轻生活负担,使其生活状态和普通人一样,变得丰富多彩。此外,为了让残疾人福利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原来的残疾观认为,残疾人对于社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是没有效益的,他们只会为社会增加负担和带来麻烦,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他们选择了无视,甚至对其表示歧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无疑会给残疾人带来“第二次”伤害。身心上的残疾,可能是外因或是内因造成的,这已经给残疾人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再加上周围人态度上的冷漠、歧视、甚至嗤之以鼻,足以给他们带来“第二次”伤害。因此,人们一定要转变残疾观念,他们中也有很多文学的缔造者、艺术的天才,也是人类社会一笔宝贵的财富,社会应对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为残疾人提供专业院校,加大其教育事业的投入

教育是残疾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现阶段,大多数的残疾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去学校读书,从而造成了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率极其低下。教育是社会的重中之重,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会影响其将来就业的能力,进而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为了提高教育率提出如下建议。

1.提供残疾人专业院校,许多残疾人和正常院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能会遭到歧视,从而心理受到创伤,时间久了,功课也可能会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因此,应该建立专业院校,他们就会减少出现这种自卑心理。

2.加大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鼓励社会为其提供物质帮助,资金帮助和精神帮助,完善教育保障设施,并适当的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杂费,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使残疾人都能够走进学校的大门。

(三)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更多进入工作岗位的机会;加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加岗位设置,为其在网上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站,加大其宣传力度,并将岗位就业信息适时发在网上,增加其岗前学习课程,促进他们的自我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医疗与康复的保健措施

政府应该设立残疾人定点医院。残疾人进行医疗诊断以及康复保健都到指定医院去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医院康复设施的投入,引进一批先进的医疗器械,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要培养一支专门照顾残疾人的专业性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养,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

综上所述,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应作为我国工作的重点,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没有歧视、没有憎恶;也体现了人与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融合,残疾人接受教育,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而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政治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凝聚中国力量,构筑“中国梦”。

摘要:残疾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残疾人提供关怀和照顾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残疾人提供社会福利是必须和必要的,然而,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体系并不是十分健全。本文分析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存在的诸如生活保障水平低、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保障内容范围小、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与卫生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浅谈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 篇10

社会福利, 即针对特殊人群专门设定的社会救济。而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是对社会福利院专门进行审核、审批等管理的服务性工作, 用于对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进行保存和记录。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福利院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 直接涉及到职工、院民的自身利益, 因此, 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 其地位不容忽视。本课题针对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的内容、方式等展开论述, 以期促进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社会福利档案的基本内容

所谓社会福利档案, 即通过审批和管理, 保存社会福利中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等, 主要包括文件审批和日常管理。以下是通过不同领域对社会福利档案进行分述:

1. 社会救助档案。

社会救助档案是指各民政部门通过审批, 对需要帮助的群体进行救助,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居委会提供证明材料, 本人提供申请书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社会救助档案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提交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核和审批, 制作汇总表格以及进行阳光救助活动的记录并对其进行归档。

2. 社会福利养老档案。

社会福利养老档案是指由政府民政部门对符合社会养老的群体进行审批, 由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申请者进行调查制定调查表, 对申请书和法人登记进行证明, 对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进行汇总并制定相应的表格, 审核申请人的情况, 对提供材料进行归档。

3. 残疾人福利服务档案。残疾人福利服务档案是指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活动进行记录的有保存价值的相关材料。

4. 孤残儿童救助档案。

孤残儿童救助档案是指对先天性残疾儿童和后天因素造成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活动中, 委居会和乡镇部门提交的证明材料和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 还有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等, 汇总的日常救助工作和儿童救助活动记录等材料的归档。

三、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方法

1. 重视社会福利中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 我国一些社会福利院, 尤其是新建的一些福利院, 没有完全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使我国的社会福利院档案管理内容不齐全。或是只重视对红头文件等的手机, 完全不顾其他相关文件的收集和管理;或是只针收集上级部门发的文件, 不顾其他文件, 等等。总之, 我国现阶段在社会福利院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这就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注重档案的收集, 将档案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融合, 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 实现其社会价值。

2. 分析当前档案管理不齐的原因, 强化对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 首先要有思想上的觉悟, 端正态度, 检讨并分析当前档案管理不齐的可能原因, 落实社会福利档案收集和管理, 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存在的问题。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要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 重视工作中的细节, 明确自己收集到的文件材料, 并进行整理, 对发放的资料和文件要严格把关, 对资料和文件进行查对和审核。对上级下发的文件, 确保整个登记、审查、审批等过程严格进行。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做好年度归档和移交进室工作, 确保文件齐全。

3. 将收集社会福利事务档案范围扩大

目前, 我国的福利院档案管理工作者相对来说属于紧缺状态, 因此, 相应的档案收集范围也不是很大。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福利事务工作范围越来越广,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需要收集的社会福利资料较多, 基本包括社会福利事务、文书、康复教育以及专用档案, 而其中需着力加强的是社会福利事和专用档案。由于资料收集的不完全, 缺失的文件也较多,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档案, 例如征用土地通知书收集不完全, 档案室没有总体的管理措施, 都是以部门为主, 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档案严重缺失。或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人事变动, 档案收集和管理中间有间断环节, 最终导致一些档案的缺失和不齐。因此, 档案管理工作的范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 做到管理齐全。

四、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1. 为一些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提升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当前的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 在原先独立、分散的各社会福利部门档案管理基础上, 将各社会福利档案材料进行规整和管理,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面貌。经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工作中的不足, 不断总结经验, 提升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为一些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2. 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在加快和改进我国民生问题的基础上, 国家档案局发布一些列政策, 要求确保我国民生档案的完整性, 让档案管理推进民生发展, 因此, 要合理规范我国的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3. 以开放的档案管理体系, 发挥社会福利档案作用

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通过各部门自行管理进行的, 也就是结构层次上相对来说不统一, 整体整体功能无法优化。档案管理体系应当进行动态开放, 进行综合性管理, 不断提升民政机关监督管理职能, 扩大社会福利档案面, 进而推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社会福利档案管理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提升中。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的形式, 不断提升管理模式, 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拓展管理领域, 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社会福利的管理工作中, 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基础也是重要环节。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效益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方法和意义, 以期改善当前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关键词: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朱连龙.浅谈社会福利院档案的收集.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5)

[2]门鸿娟.对社会福利档案工作的认识.黑龙江档案.2011年第1期:95

东亚社会福利模式的文化背景 篇11

共同体意识与社会互助

东方共同体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是相对立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礼记·礼云》篇中的“大同社会”、《论语·里仁》篇中的“里仁”、《孟子·滕文公》中以井田制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都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

与西方自由主义人生观和社会观不同,儒家文化注重人际关系,把个人视为与共同体不能分离的有机体。人就是关系,关系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的存在,才能生存和发展。儒家思想中,“我”融合于共同体中,共同体与“我”共存,“我们”的观念优先于“我”的意识。这样的人际关系,难以形成像西方自由主义所设定的“绝对个人”的概念。反映儒家文化的共同体意识,从东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的“乡约”、“契会”和“互助组”中可见一斑。而这样的人际关系则难以形成西方自由主义“绝对个人”的概念。

“乡约”是以“净化”、“德化”、“教化”为宗旨的自治规约。乡约的目的是惩恶扬善、相扶相助。乡约源于中国,后又广泛流传于朝鲜高丽时代。乡约的四大宗旨和共同特征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的“患难相恤”与现代社会福利密切相关:村民在遇到水火之灾、偷盗之难、疾病之痛、丧亲之悲、孤弱无助、诬枉之害、贫困之苦等“患难”时,乡约为其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体现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和思想。

“契会”是曾经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广为流行的民间亲睦团体,韩国至今还存在这种组织。契会在乡村开展公共服务、相扶相助、金融合作等活动。如婚丧嫁娶中互相帮助的“婚丧契会”、亲戚合作祭祀祖先、促进亲情的“宗契”,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应对疾病或不幸而互帮互助的“劳动契”等都是典型以相扶相助为目的的契会典型。这些契会能够帮助会员应对因突发事件而陷入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困境,减轻其负担,某种意义上起到了社会福利的功能。

“互助会”是在农忙时节村民共同劳动的合作组织。朝鲜时代,互助会在农村流行较广,是为了克服小农经营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组织,反映了农民的创新性和自主性。互助会对孤寡或病弱者家庭无偿提供生产服务。

乡约、契会和互助会中隐含着人的尊严、家庭主义价值、对儿童的保护、对老弱病残者的照顾、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同甘共苦与团结一致的精神以及互帮互助的境界,这些正是形成社会福利理念的文化背景。

家庭中心主义与家庭保障

东亚地区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从人们的价值观到行为方式,家庭始终作为重要因素发挥着作用。与西方“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对自我负责”的社会不同,东亚社会强调家庭纽带和家族中的等级与从属关系。家庭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观,同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原则通过具体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承。

东亚地区的家庭中心主义源于儒家的世界观。与自由主义对宇宙秩序和人类存在的理解不同,家庭中心主义认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不能独立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依据长幼顺序形成。这种人际关系的原理扩大到外部社会的组织中,因而东亚人在单位所体验的社会关系与家庭中经历的长幼关系相类似。家庭主义通过“我们”的命运共同体,把稳定的关系和平等的分配合理化。现代化的东亚社会,这种家庭中心主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儒家文化强调家庭主义,意味着在社会福利中弱化政府责任,强化家庭作用,因而可以诱导人们减少对国家的福利期待,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福利体制。现代工业社会,仅靠家庭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养儿育女、照顾老人的功能,同时,家庭对照顾和抚养方面不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应该不断开发为家庭提供服务的福利项目。社会福利制度在设计上,应把家庭的抚养功能和公共部门的支援项目结合起来,及时消解家庭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进而更好发挥家庭的保障功能。

“孝”思想与老年保障

“孝”是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一种理念,是对父母及老人尽义务、献爱心的一种原则。在孝的观念中,尤其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对父母要报恩、要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现代社会,虽然老人的权威比以前有所下降, 但尊敬老人依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传统、社会风气和社会规范。这种特点反映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如对老人使用敬语,社区里设有敬老堂和老年会馆, 社区定期组织敬老宴。日本也保持着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国家开展多种多样的老人福利事业,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在引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条件下,十分强调家庭的保障功能,尤其强调家庭对老人的供养义务。

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家庭承担着照顾和赡养老人的责任,而女性则是照护老人的主要承担者。在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因地理上的间隔,两者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得相对较弱。女性参与经济活动比例的提高,使家庭的照护功能进一步减弱,这种弱化现象恰恰需要依靠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加以缓解。

社会福利 篇12

一、社会福利的供给

从历史上观察, 不难发现在社会福利供给主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以下四类组织:

1. 家庭。

家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福利供给主体, 而且时至今日依然在社会福利供给上起着重要作用。这一供给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2. 政府。

这是在国家这一概念出现在历史上之后, 才产生的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在国家出现之初, 政府的社会福利供给功能并不能很好的展现, 主要体现的是其管理者的功能, 而其社会福利供给在整个福利供给系统中位于从属地位, 起着补缺作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 政府的各种职能不断完善, 其社会福利供给能力也从小到大, 其原来的补缺作用也发展成为了社会福利供给的主导作用。现在这一方面的福利供给主要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好坏, 财政的收支状况和未来的经济预期。

3. 企业。

这一社会福利供给组织一方面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广泛的福利支持, 另一方面它又面向自己的职工提供福利。这一组织受到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其中对外贸易单位又尤其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4. 慈善组织。

这一社会福利供给组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机动性, 旨在弥补以上三种社会福利供给组织的不足。它的状况主要是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社会风尚所决定的。

上述分析表明, 对于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来说, 影响它们社会福利供给的是一国的经济形势、物价水平、收入水平、政策法规和对未来的经济预期等因素。研究以上各因素是如何与汇率变化相作用的, 是寻找汇率变动影响社会福利的必经之路。

二、汇率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 汇率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导致了一国货币币值的变化, 要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国家就必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时为了实现对外汇市场的非中性干预, 必须要利用对冲性政策, 调整基础货币的发放与回收。但由于我国公开市场的不完善, 导致基础货币的发放与回收失衡, 从而在货币市场上引发了如流动性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导致物价水平的剧烈变化。再加上大众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出入致使价格水平的大幅变化, 名义和实际的工资水平将随之发生变动。

2. 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预期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自然带来了资本输入输出的风险, 如近几年美元的大幅贬值导致民众对境外投资的担忧, 许多投资者将目光由海外转向了国内市场。由于对国内市场的看好, 市场上的供给者增多, 所以为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也定下了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 从而影响一大片相关产业的生产与经营。

3. 汇率变化对净出口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在短期内将致使国内进出口商品数量的急剧变化, 会使商品的技术差距发生变化, 价格优势的程度也会随之变化。如美元汇率的下降短期内出口商品在非美元区的数量会增长, 出口企业往往会忽略产品的技术, 被拉大技术差距丧失价格优势, 出口将受挫。另外, 短期出口产品的激增也将会加大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一方面把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归结为倾销, 对我国实行反倾销策略。另一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会设置技术壁垒来针对我国的价格优势。我国不但无法发挥价格优势, 同时使更多产品出口受阻。

4. 汇率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汇率变动致使国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 过多的持另一国货币会将其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依赖于他国货币价值。近几年, 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的增加, 而其中大多数是美元。而美元的大幅贬值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必须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 规避外汇贬值的风险。在以后的汇率变动中也需不断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 防止外汇储备损失。

三、汇率影响社会福利的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 汇率变化会影响一国物价水平、经济预期、净出口以及外汇储备等宏观方面, 而宏观经济变化又必然影响一国福利供给。本文将汇率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为汇率——市场——福利、汇率——政府——福利等两条路径来阐述。

1. 汇率——市场——福利

(1) 汇率政策对市场的作用

汇率变动在名义价格水平短时间内不变的情况下, 会引发相对价格的变动, 从而引起进出口产品的利润变动, 进一步引起对接下来的进出口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例如, 某产品出口到美国, 合同获利100万美元 (美元结算) , 但由于汇率变动由1:10变为1:8, 在两国货币实际购买力相同的前提下, 原先合同可获得的本国实际购买力为1000万的利润缩水为800万, 那么商家必定不会以外汇为手段来使资金返回国内, 而是会在美国使用100万美元的外汇换成实物返回国内, 进一步扩大了进口额。由于国际交易之间的税费问题 (托宾税) 和短时间内进口商品的风险, 商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其在进一步生产与销售时会更加考虑从出口转为内销。由此国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供给发生变化, 引发价格变动从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价格水平变动。

(2) 市场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首先, 在这里提到的社会福利, 文章将之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即个人福利最大化) 的复合;二是政府干预社会福利建设的政策影响和基础投入。这里主要阐述的是前者。

其次, 个人效用最大化由个人效用函数可知其受到其中一篮子商品的数量和其价格水平的约束。当市场上的商品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致使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时, 市场原先的均衡状态将被打破, 商品必定会在市场上重新得到一个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由原先一篮子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决定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状态也将随之而变, 寻找新的个人效用最大化。

最后, 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复合时, 将用一篮子商品组合来作为一类人群的效用最大化组合, 其组合对某特定人群具有特定的代表意义, 如16—25岁的人群在教育商品的投入会大于其他人群, 而30—50岁男性人群会在房地产、汽车等方面会有较大偏好。所以, 用一类特殊偏好商品作为区别不同类人群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特征是可行的。由于人群在不同商品上有所偏好, 所以, 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复合时也是需要考虑不同人群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的权重的。

2. 汇率——政府——福利

(1) 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中政府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条件下,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GDP的计算中, 若汇率发生变化必定会导致进出口商品发生变化, 从而使GDP=C (消费) +I (投资) +G (政府购买) +NX (净出口) 中的NX发生剧烈变化, 在短时间内 (一至两年) 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总额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 (一国内收入变化不大) , 在中国每年的GDP增长是保证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上的, 如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其中的G (政府购买) 必定也会发生巨大波动。由于世界环境处于和平状态, 国防支出不会有太大变化, 加上政府采购与行政管理费用相对稳定, 那么剩下的政府投资性支出便是产生波动的主要部分, 无论政府将投资放入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哪一方面, 都将会或多或少的给国民的社会福利带来提升。

(2) 政府政策与投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 社会福利主要受到薪资状况、社会保障、文化环境、就业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而政府的投入是比较能够直接而强烈地影响到社会福利的, 如对三险一金的确立、医疗保障的提升、对三无人员的救助等的物质帮助与社会服务;而改善薪资状况可以改善人们的消费状态, 收入状态的改进促使人们有更多的收入预算投入到消费之中, 使个人的边际效用曲线向右移动, 加大个人效用最大值, 从而加大社会福利最大状态的总值;加大对于文化环境建设的投入有利于提升生活舒适度, 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代表人们的幸福指数提升, 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在社会福利影响因素里的心理因素作用, 因此给予人们以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氛围也是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而就业状态不仅仅指是否处于待业或就业, 而且是否拥有子女、配偶、处于什么样的劳动状态 (全职或兼职) 都是衡量社会福利的有效指标。

所以, 政府对以上方面的投入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到社会福利上, 政府的决策与投入也积极影响社会福利的变动。

3. 其它

前文中提到市场变动会对社会福利造成影响时, 对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复合中指出不同的人群其特征效用函数在构成社会福利函数时会占有不同的权重, 这个权重因子是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的。例如, 政府政策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 那么具有以房地产为重要商品的商品簇的人群所代表的效用函数的权重就会有所增加。由此可知, 汇率通过影响政府和引导市场来作用于社会福利。

三、结束语

汇率政策的变动通过市场与政府作用于国内的社会福利, 但汇率政策的变动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程度以及制约因素都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并且在多国博弈的模型中汇率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又会如何改变也是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本文认为社会福利的供给受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而汇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方面的重要变量。为此, 本文从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入手, 分析了汇率变化对一国物价水平、经济预期、净出口以及外汇储备等宏观方面的影响, 并以一国宏观经济因素为桥梁, 剖析了汇率——市场——福利、汇率——政府——福利等汇率影响社会福利的机理。

关键词:汇率,社会福利,影响路径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人名币升值对国民福利的影响初探[J].金融研究, 2008. (6) :64

[2]李纪兵李阳生: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与货币的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 (6) :12

[3]毕天云:社会福利供给系统的要素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9) :41

[4]蔡畅, 李响:美元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 (10) :26

上一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