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2024-10-08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精选8篇)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1

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摘要: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对残疾人工作的介入。本文将从一种新的视角—优势视角分析残疾人的康复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方法介入残疾人的医疗,教育,职业等,提出构建一套适合残疾人康复的社会工作体系。使他们享受与他人一样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

关键字:残疾人,残疾人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残疾人康复工作

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Absract: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is interven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o the undertaking of the disabled.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 propesal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 a social work system devoted to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social work conducted through cases, groups,and communities can be brought into medical care,education,profession of disabled.In order to make the disable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like other people.Key words: the disabled;social work for disabled;strength perspective;rehabilitation of disabled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根据中国残联发布的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5%;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 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列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创造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1)康复工作,即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3)劳动就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4)社会适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3.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将实际工作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结合起来。

(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1.个人责任论

残疾的个人责任论是将残疾现象的出现归因于个人(或家庭)原因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看待残疾现象时,将它同广泛存在的非残疾现象相比较,而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后天致残现象中这种理论最为普遍。这种观点认为,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其他大量的人是正常的,而少数人致残,其责任应该在个人或其家庭。这种理论对于先天性、遗传性残疾现象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它常常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致残过程的复杂影响。例如某些新生儿的先天残疾并未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致残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其家庭。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或家庭的悲剧或不幸。2.社会责任论

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比如由于近亲结婚而生弱智儿,由于难产处置不当而造成新生儿残疾,由于父母遭受饥饿而胎儿发育不正常等,都是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至于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比如因公致残是社会性残疾的重要表现;某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而造成大量残疾也与社会不发展有关,也可以归罪于社会因素。于是残疾或者是直接由社会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参与造成的。显而易见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1.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这一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在美国社会,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 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这一理论应用到残疾现象上就是那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 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2.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是与帮助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伤残人士)相关的理论。当代著名的法国学者福柯曾分析某些精神病院对“患者”治疗中的权力因素,指出精神病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使其“正常化”)是一个强加权力的过程,从而对某些精神病的治疗提出质疑。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工作对象为本的价值理念认为,以往把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偏颇的,因为被社会工作者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在工作对象群体看来是完全正常的,因此问题在社会工作者的标定(加标签)上。另一种对正常化的理解,关注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使他们回归平常社会,在常人社会中生活。英国的社区照顾就包含了这种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常化理论是多元的。有的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问题,有的从工作模式上探求合理的方法。但有一点又是共同的,即它们都认为应该从工作对象本人(本群体)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面对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关于残疾人工作方法的理论探讨 1.供养理论 以前,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最初的甚至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他们的家人或社会通过对残疾人的经济上的供养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这种供养几乎只限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但在发达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范围在扩大。尽管不同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内容和水平有不同,但一般说来,这种供养大多限于经济方面或者物质方面,而对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他们的能力估计不足。尽管对于残疾人,特别是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来说经济上的供养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对残疾人进行关照的全部。仅从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人是有潜能的———来看,简单的供养理论就有不少缺点。在供养理论(观念)的指导下产生了以经济、物质提供为主的残疾人工作的实践。2.回归社会论

回归社会理论是一些学者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来的。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研究关护精神病患者的庇护所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中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关护”关系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有的反而加重了。这里所指不良同伴关系是精神病患者之间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他们之间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护”关系是指庇护所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这种关系之所以被认为是不良关系,是因为它常常不能使精神病患者的情况好转,相反,由于这些互动的刺激,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而这种加重是将精神病患者封闭起来的结果。在戈夫曼看来,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上述庇护所式的做法,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之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3.增能理论

许多关于残疾人、老人的供养及照顾理论在把服务对象看作是脆弱的一群时,忽视了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不但在于增强其原来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

个人模式是相应于个体残疾的工作模式。个体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个人责任论,即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其个体的原因造成的,个人要为之负责。由于残疾的个人(或家庭)悲剧,个人也要承担在治疗残疾中的痛苦。残疾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既是肢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个人因不幸所导致的肢体或其他器官的残疾(严重创伤)则是他由一个正常人变为与常人不同的残疾人的过程。面对这种意外的伤残,当事人及其家人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使当事人及其家人难以适应。有人提出个人型残疾的哀痛理论,认为个人型残疾发生之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震惊—怀疑或否认—愤怒或焦躁—忧伤或沮丧。

当残疾现象发生之后,当事人、其家人、医疗工作者或社会工作者对残疾的评估可能是不同的和有差异的。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把残疾程度评价得好些,即期望不会太坏。在这方面当事人的期望成分更大些。但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则要面对现实,即客观地评估残疾事实。这样,当事人—家人—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就形成了一个由期望向客观过渡的序列。社会工作者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认知差异的状况,并要设法弥合这种差异以帮助当事及其家人理智地对待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常常采取渐进沟通模式。即不但在关于残疾程度的沟通渠道方面是由当事者家人过渡到当事人,而且在残疾真实状况的告知过程中也是渐进的,以利于当事人及其家人有思想准备,要易于接受现实。对个人型残疾,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主要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要同残疾人及其家庭一起工作。在当事人及其家人认同了残疾现实之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成残疾人之间(或残疾人家庭之间)的互相支持就是必要的。2.社会模式

社会模式是相应于社会型残疾的工作模式。社会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社会责任论,即认为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社会在结构上、制度上存在问题使得某些个人受损,因此,社会应该为受损的个人承担责任。当然,即使社会型残疾其直接后果也是由某些个人来承担的,即某些人因社会问题而变成残疾,痛苦发生在这些人身上。与个人型残疾不同的是,对社会型残疾来说,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应该由社会来补偿。由于伤残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即使社会型残疾也会造成个人的哀痛。个人哀痛理论在解释社会型残疾时也是用得上的。但是在渡过承认残疾这一阶段之后,在涉及残疾康复、残疾人日后生活等问题时,社会模式就表现出它的独特之处:社会工作者要站在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代表残疾人去同导致残疾的社会部门———单位、机构及至政府打交道,促成社会部门承担致残责任。应该提出的是,对于社会型残疾的致残责任人的认定并不都是明确和容易的,在一些情况下,某些社会部门可以逃避责任,或者设法降低自己应负的责任。在另一些情况下,致残的社会责任人并不十分明显,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规定。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实际上,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会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残疾人及其家人的创伤、他们保护自己权益的强烈要求、社会部门的复杂状况及程度以及有关规则、法律及制度。社会工作者要面对这些复杂因素找出解决残疾人问题的现实的合理的方法,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家庭和社会用于解决残疾问题的资源不同,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从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场所(也是一种理念)的角度来看,残疾人工作方法可分为社会康复和社区康复,从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角度看,残疾人工作的方法包括治疗(康复)、发展(教育、培训和支持就业等)。1.社会康复

对于残疾人来说,在医院和康复机构中对其进行治疗康复十分重要。虽然就其技术而言治疗康复主要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但是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为有效的治疗、康复做出贡献。在治疗、康复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相互配合,将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康复效果。医院或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专业工作称为社会康复,亦即康复社会工作。社会康复的概念,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社会康复的实现,一方面依靠残疾人自己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依靠社会对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个人的,有些必须是社会整体性的,如法律政策保护、无障碍环境、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主要通过各种康复机构来实现,康复机构中开展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承担。社会康复通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条件来对残疾人进行帮助。它与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共同形成全面康复的基本内容。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以个案工作为主,以小组工作为辅;有些则涉及法律和制度,涉及残疾人离开医院、康复机构后的生存环境,因而同社区康复相联结。康复机构中的社会康复临床个案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对住院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家庭情况和患者所在单位的状况及其生活的社区环境进行了解,掌握患者存在的社会、家庭问题及其背景,从而帮助其解决住院期间的困难。

(2)对患者的致残原因或病因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从而对涉及的政治、经济、法律、劳动条件和家庭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专题或综合研究,以适当干预。

(3)和有关医生、护士密切配合,协助他们解决残疾人的非医学问题,如对残疾人做心理辅导,通过谈话减缓残疾人的心理负担。(4)组织患者参与共同活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促成患者间的互相支持;组织患者走出医院和机构,增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组织适当的文化、体育及其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能减少自卑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5)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帮助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生活的社会环境。(6)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为残疾人争取合法权利,保护其利益。2.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近些年来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残疾人工作模式和方法。1976 年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社区康复,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专业技术上加强了对社区康复的管理,并发行了《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一书以指导各国专业人员。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的展开,社区康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由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康复模式,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批准,于是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的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4 年联合发表了《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康复组织、方法与目标,使社区康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由于院舍照顾的康复模式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所以它们转向更富人道主义、更能使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显然与关于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和发展的观念有关。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却是与这些国家用于残疾人福利经费的短缺有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但社区资源丰富,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尚未受到西方工业国家那么严重的冲击,因此,这些国家的社区康复有较强的社会支持条件。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 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因此,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在一个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社会中,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并不那么简单。帮助他们找到(或创造)合适的劳动岗位不但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社会政策的支持。在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的职业康复中要做如下一些工作: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就业后的随访和继续支持。就业咨询是就残人的从业心职业和岗位的兴趣、残疾人对从业后的劳动报酬及保护条件进行咨询,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其有充分的信心。评估则要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技能素质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进行比较,看残疾人是否适合这些工作。一旦确认残疾人适于某项工作,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不但包括心理训练,也包括技能训练,目的是使他们能较为顺利地适应岗位的要求。当残疾人上岗工作之后,社会工作者还应进行跟踪式随访,及时了解残疾人就业后遇到的问 题,并设法解决。这既包括继续对残疾人做发展性工作,也包括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解决某些制度上的问题。

以上是王思斌老师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而在目前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务都有很大部分程度存在着运用“劣势视角”来看待残疾人问题。

其一“劣势视角”影响了公众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判断和认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的理想,生活目标,人生价值等各种因素往往被掩盖,淹没。取而代之的是“机体残疾”,“行为偏差”,“家庭累赘”和“社会负担”等劣势观念下的社会偏见。使得公众在理解残疾人是的一种不良意识逐渐形成,并渐渐凝结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的康复提供者,包括家人和机构,或者是社工人员在对残疾人开展工作时,常常会因此无视于受助者的个人见解、看法或者内心感受,从而会扭曲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之间平等的地位。

其二 劣势视角加剧和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和失望意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被贴上“残疾”的标签,如上文的标签理论,其实就是从劣势视角看待残疾人问题,这种贴标签行为,致使残疾人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抑和伤害,甚至形成心理的缺陷。这种情况下,残疾人很容易放弃对自己人生的追求,对前途悲观失望。

其三 劣势视角是的残疾人的服务提供者无法真正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劣势视角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不平等,相对于助人者,他们是被动的,消极的,弱势的。他们的需求,特别是心理上的“能力提升”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看法及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心理,使得服务者与残疾人的看法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即提供服务的机构级服务人员与服务接受者之间,服务理念与服务需求之间,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之间,都存在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对于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大的影响。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初始社会化,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单元, 在促进个体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儿童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初始社会化的途径, 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然而, 当今家庭过于依靠学校来教育培养孩子, 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所起的作用。因此, 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初始社会化的影响尤为必要。本文结合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初始社会化的影响, 并提出三点对策建议, 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初始社会化的作用

家庭是个体生活的最小单元, 儿童的成长、生活、学习、工作无不受到其影响。而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特且必须的教育方式存在, 在促进儿童初始社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初始社会化即指处于儿童时期 (14岁以下) 的个体, 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具体而言, 指儿童慢慢理解各种社会规范, 学会如何自理生活、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 个体受其他家庭成员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潜移默化的影响, 品格和人性逐渐完善。因而家庭为儿童初始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环境, 家庭教育对其社会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初始社会化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促进儿童掌握生活技能, 并理解社会规范。儿童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模仿习得各项基本的生活技能, 并以此来照顾和保护自己;而其他家庭成员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行为。例如某件事是不是对的, 该不该去做等。 (2) 促进儿童智商和情商的发展。现代家庭教育从孩子未出生就已经开始, 例如胎教;出生后又有各种亲子活动, 为儿童早期智商和情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 促进儿童角色定位。家庭为儿童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明确角色定位, 并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将个体一生划分为婴儿期 (1.5岁以下) 、童年期 (1.5~3岁) 、学龄初期 (3~5岁) 、学龄期 (6~12岁) 、青春期 (12~18岁) 、成年早期 (18~25岁) 、成年期 (25~65岁) 和成熟期 (65岁及以上) 八个不同时期。在不同时期, 个体的生存环境、状态会有明显差别。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发展、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等的变化, 家庭教育对儿童初始社会化发展消极的一面也逐渐凸显, 例如过于溺爱子女, 造成其存在品德缺陷和角色定位缺陷等问题。

二、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促进儿童初始社会化发展

从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来看, 儿童期的个体尚处于学习阶段, 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并在实践中不断习得。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一)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氛围是否和谐、温馨。在家庭教育中, 家庭给予儿童的不应仅仅是物质条件上的富足, 更应注重非物质条件的营造, 例如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照顾等。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家庭长辈需要摒弃落后观念, 给儿童一定的独立空间, 让其自主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并合理安排家庭资源; (2) 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家庭生活观念, 多与孩子沟通, 定期举办亲子活动等; (3) 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儿童构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 维护家庭完整性, 加强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完整性是保证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对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父母的存在。维护家庭完整性主要靠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 对于父母而言, 要正确处理好夫妻、婆媳以及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为儿童初始社会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 特别是祖辈, 不能代替父母的教育角色, 更不能溺爱孩子, 而应在儿童教育观念上与父母达成一致。

(三) 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 保障儿童初始社会化水平

家庭教育是在不经意间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因而家庭成员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 并树立起现代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 作为儿童初始社会化过程中的坚强后盾。此外, 还要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顺应其天赋, 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对其进行系统化培训, 并努力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翠梅.谈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心理的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110-111.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社会福利 问题与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群体需要系统化、制度化、高度稳定性的国家福利救助及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而且理应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1]。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接受教育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平台。“特殊教育指的是针对具有不同类型及不同残疾程度的学龄残疾群体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该项事业在我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亟待完善之处。

一、对呼和浩特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引发的思考

首先,笔者通过对特教学生进行相应考核,即从数学和语文两方面进行测试,数学试题方面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计算题和应用题。语文试题则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古诗填词和小作文。以国家公认的学业检测合格线为测量指标,探究正常学校及特殊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若有差异性,则探究其原因。并对该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此验证对于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是否进行因材施教。其次,笔者对该校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现在所受教育的感想。对老师进行访谈,了解老师对特教事业的看法。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特殊教育的态度。在进行上述工作之后,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特教师资水平和课程设置有待提高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该校老师总体年龄偏高,对年轻老师的吸纳力小,并且没有专业社工师资配置。在访问年龄较大的教师时了解到,很多年轻老师不情愿来这里教学,因为相对于正常教育学校来说,这里压力更大但收入偏低,并认为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所以来到这里工作的年轻老师,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仅通过简单选拔考试即被录取。

在特教课程设置方面,笔者发现该特殊学校设置常规课程之外,还设置残疾康复课程,但这些课程因设备未齐全,并未开设。此外,该校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但仅是十字绣一门,较为单一。

(二)特殊教育挥之不去的“标签”

其实,导致残疾人教育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残疾人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标签视角”,表现为特殊教育时效与内容严重滞后。笔者调查发现,以聋障碍学生为例,所用的教材为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人教材,在时效性上严重滞后;在内容上,所授知识普遍低于正常学生教材2—3年,这就人为导致残疾儿童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普遍达不到正常高等教育所要求的水平。人为地给残疾儿童贴上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就一定比常人低的标签,并以此建构一整套关于残疾人接受知识能力低下的知识体系,无法切实保障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

家庭是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连接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桥梁。但是在该学校,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情况。该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家长大多把孩子寄宿于此。据笔者调查学生的回家情况看:来自本市的学生,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来自旗县和外地的孩子,只有暑、寒假才可回家。当笔者问及他们想不想家时,他们的回答是想家但是不想回家,原因是不想给家人添麻烦。同样,笔者访问正巧来看望学生的家长。家长表示,她很想让孩子待在身边,可由于工作不得不送到寄宿制学校,相信学校能够给孩子专业的照顾。当笔者问及老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情况时,老师普遍回答家长很少与老师交流,他们大多忙于工作,有的家庭还有健全的兄弟姐妹,交流就会更少。这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不畅,也就不能给予性格各异残疾儿童合适的教育方案,不利于其成长。

二、社会福利视角对当前特殊教育情况的审视

(一)当前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这无疑会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家庭、社区、政府、社会没有形成契合的扶持锁链,由此导致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事业仅处于一种政府经济扶持的单向投入状态,社会关注度较低,未形成覆盖型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社会福利资金充足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因残致贫的恶性循环,残疾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不高,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仅限于税收和捐助两个渠道,资金来源狭窄,所以会出现部分地区残疾群体难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扶持与帮助。

(三)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体现为针对残疾人的社会福利资金的逐年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特殊教育在其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相较于正常教育投资而言,更是微乎其微。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配置上,教师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充足资金支持。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方向对策建议

(一)单向消极福利转变成为自助型积极福利

“消极福利是属于生存型、单一的、单向的福利,仅提供外在的物质性福利或现金福利而维持人的一种生存状态”[3]。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如果仅给予他们基本的物质型保障,而没有给予他们完善的社会化平台,那么该弱势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抗击风险的能力,难以走出困境。

特殊教育事业有赖于积极型社会福利的开展,即是一种发展型,社会融合型的福利方向。有效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得残疾儿童不仅接受物质性补偿,而是能够让他们接受完善的特殊教育,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与潜能,从而缩小与普通人群的能力差距,亲自打开“上帝为他们敞开的另一扇明亮之窗”。

(二)加强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拓宽资金来源

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传统的财政投入筹资渠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即使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多,但毕竟投入这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应挖掘不同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公益企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形成社会成员互帮互助的氛围,减轻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三)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合理配置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

因为残疾儿童处于“弱中弱”的地位,所以在对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上,为维护“弱中弱”的残疾儿童群体的利益,尤其是深切关系到残疾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使残疾儿童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同等质量的教育,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

特殊教育在我国教育产业方面是一个朝阳新兴事业和学科,我国已经走出了最初几步,当然有些不足需要完善,有些制度亟待健全。只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进行不懈努力,吸收国外的优秀的经验,那么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就会取得更大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琼,王玉娥.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2]黄晶晶,刘艳虹.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

[3]解佳龙,何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9(9).

[4]周沛.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J].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残论坛事业发展论坛.

[5]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4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社工周敏蔚援疆工作纪实

2011年8月26日,是我到喀什的第三天。这天,在我所服务的残障儿童康复中心同事的陪同下,我正式参与到康复技巧学习的实际

操作过程中,对于康复技巧的一些实际运用、理论、理念有了切身的感受。

康复技巧的理念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理念的主

要核心就在于“助人自助”。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康复更为注重残疾人

生理上的成长,而社工更注重于残疾人对于融入社会、适应环境能力的成长。因此,在这次康复技巧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我开始尝试融入

一些社会工作的理念。

在康复过程中,有许多脑瘫儿童因为早期医疗经历、家长的宠爱、紧张等负面情绪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不愿意配合康复治疗,康复师多

次通过语言等方式试图使他们配合,但因为语言障碍效果不太理想。

我通过使用一些简单的玩具、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康复师分散儿童的注

意力,使他们紧张的心理状态得以放松,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劝说他

们在康复师开展部分治疗的时候暂时离开儿童视线,让孩子逐步增强

自己的独立性。同时,我运用同理心等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技巧,积极

配合康复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

紧张的一天结束了,但是这一天的康复治疗参与让我发现家长对于

康复知识的学习需求十分明显,而且,社工的理念对于相关工作的开

展也有较为明显的促进。因此我打算通过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全面

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对这些可爱的残障儿童和焦急的家长们开展更

有针对性的系列服务。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社

谈谈对残疾儿童的感恩教育 篇5

摘 要: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学校里,我们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因为父母没有因为他们残疾而遗弃、歧视他们,而是更多的关爱着他们;感恩老师,因为我们顶住社会各种压力,呕心沥血的教导着他们;感恩朋友,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残疾儿童;感恩教育;特教事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08-01

近年来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帮助、支持残疾儿童,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残疾孩子的感恩之心太缺少了。他们中较多的不懂得感恩。这是由于生理上的障碍,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一种被同情、被怜悯、被宽容、被溺爱的环境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知“我该怎样”,不知道“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麻木了、熟视无睹了,根本体会不出“爱”和“恩”。即使有一少部分学生懂得感恩,他们也不会表达,不会体现在行动上。接受社会捐助时,领导走访看望时,毕业后老师去回访时,他们大多表情冷漠,无太多的热情。尽管他们可能心存感激,但这种表现,常常使人感到心寒。

因此,对残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是残疾孩子成长的需要

感恩从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项。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在水中放如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学生的心中培育一颗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曾经说过:“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更要教育学生有一颗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残疾孩子长期生活在社会的给予中,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教育孩子说声“谢谢”,没有想过怎么回报,这无疑对残疾孩子是一个不好的影响。今后走入社会,得到的给予少了以后,他们的心里会不平衡,就容易做出一些“急功近利”不利于社会的事情。

二、开展感恩教育是特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资助促进了特教事业极快的发展,一些人也极力介绍外国特教事业的发展,渲染他们的政府足额提供特教发展的费用,甚至于是“供大于求”,他们的方法是好的,是对的。但我们应时刻清醒,我们国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特教事业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如果我们一味理所当然地追求国家、政府的足额给予,稍一不满意就“骂街”,这是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只有接受现实,感恩于国家以前或正在给予的有限的资助,“知足常乐”,这样,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才有十足的信心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只有当外界知道我们已经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资助,并且让他们看到我们自身的努力,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继续关心和帮助我们。特教事业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

三、感恩教育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学校里,我们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因为父母没有因为他们残疾而遗弃、歧视他们,而是更多的关爱着他们;感恩老师,因为我们顶住社会各种压力,呕心沥血的教导着他们;感恩朋友,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学校集体。在社会上,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是一个感恩的孩子,是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那么就能改变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孩子的看法。一个残疾孩子尚且有这么好的品质,正常人更应做出好的榜样,为社会增加和谐的音符。

四、实施感恩教育,教师要言传身教

我校聋哑学生张小玄,经省二院专家确诊,患了先天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须三年时间卧床给予治疗.我带头捐款100元,为学生送去营养品,并帮助家长作好学生的思想安慰工作.在这次捐助活动,我班学生张东东拿出了身上的3元2角,他说“当我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了我,而张小玄有了困难,我也要竭尽所能去帮助他”,这就是感恩的心灵,多么珍贵。为了更好的感染学生,我还把课堂设在学生病床上,定期到学生家中讲课,寄去学习资料,用张海迪、海伦.凯勒等英雄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与病魔抗争,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实施感恩教育,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爱向社会传递

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开展了“我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有10名聋哑学生志愿者参与了这一爱心活动。他们利用每周日下午,定期到城关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为老人收拾屋子,清洗衣服,有的为老人表演舞蹈节目,逗老人开心,有的为老人按摩揉肩,还有的为老人洗脚剪指甲,从而使这批无儿无女的老人们感受到了子女般的关怀,享受到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同学们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感恩,进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民族美德在他们身上得之再现,并将这一美德融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自觉的去关心弱小同学,自觉的去帮助智力障碍同学,在全校掀起了爱的浪潮,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恩阳光给予我们灿烂的光辉,感恩小草赋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恩包罗万象,感恩无处不在。

让德育渗透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充满感恩之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让人间情更浓,让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金珠.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篇6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本文介绍了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亲社会行为特征的研究、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已有研究都是采用创设情境、短期训练、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文作者认为,目前需要更多的对低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注,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需要多变量的实验研究设计.这样我们才能解释、预测、培养亲社会行为.

作 者:吴念阳 WU Nian-yang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34刊 名:福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22(4)分类号:B844.2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 合作行为 分享行为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7

一、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主要是用来分析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这些关系构成的集合方法, 所谓社会网络实则就是有多个点之间的连线所构建的集合体。长期以来在社会学领域一致存在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问题, 这些思想成为阻碍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出和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这些质疑作出回应。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根据数学方法和图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的建立重构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使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个体”变成了“社会结构”, 通过运用网络关系分析, 实现了个体之间关系以及微观网络和宏观社会结构相结合。

二、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

目前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领域, 并且将研究视角局限在了政策提示下的约束性分析, 在内容上过分注重于运用系统理论研究高校教学实践和教育服务质量的改善。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就是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时动态和研究热点。

1. 研究方案设计

(1) 分析对象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将“高等教育”作为搜索关键词, 设定搜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 匹配模式均为“精确”, 共检索到文献206478个, 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2) 分析方法

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基础, 并运用UCINET分析软件以及文献分析系统BICOMB对按条件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变化规律、发展方向、研究热点方面的分析, 进而得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特点。

2. 研究结果

(1) 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

在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UCINET软件的Netdraw功能可以将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运用共现知识网络图的形式予以直观的展示 (见图1) 。通过共现知识网络图可以明显观察到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研究主题与关键词的联系程度以及紧密关系。通过对分析数据和共现图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管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教管理、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对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目前学界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与以下方面:第一是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第二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问题;第三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制度问题;第四是高校教学改革问题;第五是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问题;第六是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等。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度和期盼, 例如目前社会上呼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以及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高校运行的监管体制等一些列关于高等教育的社会热点话题。

(2) 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接近中心度。其中点度中心性反映的是一个要素同其他要素的直接关系, 如果该要素的点度中心度较大, 则表明带点在网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或者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在本次研究中点度中心度最大的关键词是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而宏观这个词语在整个网络中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 其标准化中心度达到了72.681%, 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

中间中心度是指社会网络中一个要素如果处于其他要素交往网络的路径上, 则认为该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究其原因是因为该要素控制了其他要素的交往路径资源, 通过对信息进行操作将会对整个群体产生影响。在评价中间中心度时, 如果一个要素处于众多要素的最短路径上, 则高要素的中心度越高。研究结果显示, 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中间中心度最高的两个要素是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客户层与教学合作研究, 表明这两个要素占据着多数的资源, 其他的关键词多数是通过这两个要素实现与网络的沟通。

接近中心度的测度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控制, 如果一个要素的接近中心度较高, 则该要素必然与其他所有要素的距离最短。经分析得出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研究的接近中心度高于其他关键词, 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距离最短, 是最有可能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因素。

三、结论

整体来说, 学界对于教育体制以及相关制度的研究热情最高, 而对于微观层面和实际的教学实践有所忽视。这种状况导致了理论研究资源的不均衡, 使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难以得到落实。因此, 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思考以及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等细节问题应纳入到高更教育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牛奉高, 王菲菲, 邱均平.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主题及其演变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13, (1) .

[2]胡媛.高校教学团队的演进与发展策略——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出国与就业, 2011, (12) .

[3]王超, 许玉贵, 蒋萍.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2) .

[4]李琼.商科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34) .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改善民生 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1],随着群体的壮大,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增多,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与工作的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习总书记说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离不开社会治理,更需要创新社会治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其解决机制和实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我国的社会治理水平。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当严重。现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的分析,未能深入到问题背后的缘由进行挖掘,而且大多数研究围绕着“公共政策视角”、“城镇化视角”、“安全的视角”等进行分析,鲜有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分层研究的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对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中国来说,目前仍然面临着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分层问题,所以,社会分层是今日中国关乎社会和谐的研究领域,社会分层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分层视角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时代意义。

本文运用社会分层视角,结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一时代和社会背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关于创新治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善民生提供探索性建议和参考。

二、相关概念的解读

1.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各有说辞,但是,本文比较倾向于学者叶敬忠的定义。他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4个月以上,留守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4]。

2.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个体或群体因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现象,特别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3],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中物质性的和象征性的资源在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中的分布情况[5]。

3.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6]。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个人等层面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运用一定的手段,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协调性社会性行动[7]。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严重。林宏通过对福建省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代养人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相对低下,留守儿童的性格也比较怪异,在家里、学校或者社会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落后[8]。荣红涛对河南省叶县某乡调查发现,该乡在校留守儿童比例极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严重缺失[9]。于慎鸿认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安全问题严重、心理和性格存在障碍、学习状况差等问题[10]。王章华、戴利朝则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教学管理滞后,专业管理人员少,管理问题漏洞百出等[11]。

从上述学者的调查和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业、心理健康等自身方面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资金、建设等方面的教育管理问题。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看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对城乡、对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方面不均衡的真实反映。

四、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育是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重要的“筛选器”和“过滤器”,是社会发展的“安全阀”。温家宝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12]。教育如此之重,政府也对教育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为什么农村的教育事业自始至终都是我国教育的难点?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底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府政策因素

第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缺陷。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城乡福利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在教育方面的待遇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无法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甚至因为经济条件限制,留守儿童被剥夺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资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是2757.53元,但农村的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只有2617.5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城市水平[13]。显而易见,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不足,这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建设,农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大受影响。

第三,农村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利益驱使的影响。农村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视为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领导班子的政绩,鼓动劳动力转移,造成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劳动力短缺,也致使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教育和管理缺失,社会教育与管理也处于真空状态。

2.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地区很多儿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第二,社会封闭与社会排他的影响。弗兰克·帕金认为,社会集群通过把资源和机会获得局限于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之内以达到最大化自身获益的过程[14]。有些市民担心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会影响或减弱自己子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从而排挤甚至歧视农民工子女。因此,农民工子女不得不回农村接受环境相对较差的教育。

第三,结构化中的社会流动机制,限制了农村留守儿童摆脱农村贫困教育的机会。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社会流动为人们提供了流向不同社会位置的机会和可能,每个人的流动机会是不一样的,流动机会制约着社会的阶级结构[3]。因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封闭性以及代际流动的阻碍,农村留守儿童很难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走出农村,他们有的看不到改变的希望而放弃努力甚至变得自负,进而出现失范行为。

3.学校因素

第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经济资本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用品等方面的建设,所以农村地区的学校环境相对较差,教学设备配备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对较差,学习条件也受限制。

第二,因为农村发展相对较差,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资本和市场能力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造成师资队伍薄弱,管理人员不足。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资本家和雇员之间处在平等竞争的关系,取决于谁能够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属性的强度[15]。农村地区的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大不如城市,因此,很多教师更愿意走向城市而不愿回到农村。所以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水平都相对较弱。

第三,教师对学生看法和态度欠妥,课程设置欠佳。有些老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先赋因素不好,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引导;学校的课程设置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课外,其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课程,如音乐、体育等形同虚设,而且针对学生的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严重匮乏。

4.家庭因素

第一,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的家长外出打工,让子女留守在农村上学,导致家庭的监护、管理和亲子教育缺失。此外,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得不分担起做家务的责任,影响了学习。有的家长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强迫子女终止学业,回家干农活、打工挣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也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家庭监护者的文化阶层相对较低、教育管理理念不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接受的教育和管理状况堪忧。家长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肩上,他们对小孩更多的是溺爱,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行为失范、道德低下等问题。

第三,家庭的氛围和主导观念缺乏对子女教育的正确引导和执行。有些家庭主张读书无用论,以及受一些不正确的为人处事理念和习惯的误导,很容易发生厌学、思想道德败坏,甚至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五、“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之一,更是民生的基础;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教育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民生之首。所以,改善民生,毫无疑问要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相辅相成的,改善民生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也需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结合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创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治理,需要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目标、方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一民生问题。

1.主体层面

第一,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四大主体在担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重任之时,应该创新各自在治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职能:政府在政策制度上有所调整,尤其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应该以包容、友爱的姿态去对待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要进行教育改革,完善人员配备,建设更优质的教育和管理;家庭要转变原有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多从心理、情感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呵护和关爱。

第二,鼓励和支持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比如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或公益机构等,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分层思想中提出的共同体,强调的是有着一定的目标、认同感和行为取向的一个群体[16],而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为政府、社会减轻压力,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的不足;同时,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更具亲和力,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具优势。所以,应该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组织群体深入农村。

2.客体层面

第一,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应当是社会治理的客体。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扮演治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体角色时,也应当接受彼此间的监督和公民对他们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更自觉地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服务,促进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第二,协调人与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恢复凝聚并维护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文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社会植被。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网络形成了“社会”,在这个网络里,人与人之间彼此联系,并有着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同样,城市与农村也需要建立这种联系,减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和偏见,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教育走上正轨。

3.目标层面

第一,大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了,农村的家长压力就减轻了,学校的建设也会大大的改善,农村孩子的教育环境和质量就会得到改善。

第二,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典型的教育公平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集中反映。因此,我们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努力促进城乡平衡、公平地发展,改善和治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方法层面

第一,从法律法规上规范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规定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第二,推动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避免社会失范行为的出现。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去关心弱势群体或需要帮助的个体,农村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不仅在生活上需要帮助,在教育问题上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社会成员从内心情感上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六、总结与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反映的不仅是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每个时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明确的关注,提出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的指导方针。在这样明朗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创新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民生问题,势在必行。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定会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达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我们庆幸,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并努力落实。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改善,我们也看到了政府所迈出的步伐。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号召,经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会被解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问题也会改善,真正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 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10/c_115720450.htm.

[2]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6/c350821-19596022.html.

[3]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叶敬忠,潘璐.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27/c164113-25549003-4.html.

[7] 陈成文,赵杏梓.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及其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5).

[8]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 荣红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0(1).

[10] 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11] 王章华,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12]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test/2009-03/16/content_1260188.htm.

[13]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http://www.gov.cn/gzdt/2009-11/20/content_1469125.htm.

[14] Frank Parkin.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15] Anthony Giddens.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M].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5.

[16]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刘森林(1988-),男,福建漳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银行金融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作文题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