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

2024-05-21

中国社会福利(精选12篇)

中国社会福利 篇1

社会福利主要指的是国家与社会为了增进和改善社会成员,特别是苦难人群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主要内容是通过资金与服务的支持,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尽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一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基本手段。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大部分西方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才开始借鉴与引进西方福利思想。尽管近代福利思想和福利制度均是来自于西方,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结接口,这就是中国的传统福利思想和理念。

一、社会福利思想及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理论依据的概述

1.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与结果,是社会中政府职能的主要构成环节,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立法途径规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筹集和发放社会福利基金,从而对国民因各种社会原因或特殊个人原因所导致的无收入或收入中断情况提供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思想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社会福利制度的指导思想,其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特殊群体救助、社会财富分配、劳动就业保障等民生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其反映内容也各不相同。

2.提出社会福利思想理论依据。首先,从国外方面分析。自鸦片战争以来,工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传统社会福利思想已经无法满足转型期社会的实际需求,一些近代有识之士在借鉴与吸纳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表现为传教士开始进行慈善事业,留学人士在接受西方教育的情况下,回国发展,并且将一些先进福利思想引入中国,为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从国内方面分析。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老年福利、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等,尽管中国社会福利概念的引入比较晚,但是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一直都存在。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就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孔子的大同思想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体现;墨子的兼爱思想同样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表述。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均对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形成的渊源。

二、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思想

1.贫困人口救助思想。(1)济贫恤穷,养教兼施思想。济贫恤穷主要指的是扶贫济弱,安抚稳定贫民。针对传统慈善机构而言,救助贫民主要停留在“养”的层面,这样养而不教是治标不治本,在近代思想中提出了养教兼施的思想,对一些贫民乞丐进行收容养恤,并且教授相应的技艺,加强其自食其力能力。在探讨养教之法的时候,郑观应主张设立栖流局,并且收养游民与乞丐,传授相应的技艺,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经元善主张设立工艺院,转变传统重养轻教的形式,加强人民的生存能力;陈炽等思想家、实业家也在不同方面对养教兼施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贫民生活救济非常重视,并且对养教兼施模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2)慈善公益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贫民教育事业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大部分贫民均无力上学,此种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义学义庄也在逐渐开办。冯桂芳也提出了义学义庄的概念,其不仅体现了贫民读书思想,也扩大了义塾设置范围,尽管只是局限在宗族性质方面,但是也体现了一定的贫民教育思想。除此之外,在医疗救助方面,也设置了一些施医局、栖流所等,加强了中西医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弱势群体福利思想。(1)安老怀少思想。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老人福利与儿童福利。从孔子开始,便将“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思想当成是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近代思想大部分均是对此的延伸,并且吸收了一定的西方思想。近代对安老怀少思想的分析,最为明确的主要就是孙中山与熊希龄。孙中山在继承安老怀少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深化,同时将其看成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熊希龄作为一位社会实践家,其创办的香山慈幼院是近代慈幼事业典范,也是实施安老怀少思想的重要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安老怀少思想在近代老人与儿童福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妇女福利思想。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较低,甚至缺少一定的人权。在晚清的时候,妇女问题比较受关注,逐渐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枷锁,对男女平等观念进行了一定的注重,主张解放妇女。在近代最早提出男女平等理念的就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利用基督教平等理论,提出了男女平等理念。洪秀全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如婚姻自由、参加考试、放足等。(3)残疾群体与罪犯福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部分残疾人均是由养济院收留养恤。随着社会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群。郑观应主张设置一些慈善机构,帮助残疾人群学习技能,让其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在清末时,张謇创设了中小学、师范,并且进行了盲哑残疾人教育,帮助其学习汉字与算数等,使其具备生存能力。除此之外,在近代思想中针对罪犯福利而言存在着很多的罪犯福利言论。人们首先关注了西方罪犯的生活状态,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莫如于监狱之外,另设工艺学堂”思想,兼施养教。由此可以看出,对残疾人群与罪犯福利而言,也要加强养教兼施,转变福利思想,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灾荒群体社会救助

1.官义合一思想。在晚清之前由政府主持的“官赈”,一直以来都是灾荒赈济的重要方式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方法,近代以来在内外战争不断的形势下,导致政府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无法进行大规模官赈的开展,并且在官赈中,经常出现很多的贪官污吏,导致无法达到赈灾效果,因此为了有效救助灾民,提出了官义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救济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不仅可以收集社会资金,增加救助资金,还可以减少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现象,真正实现灾民的救济。

2.以工代赈思想。以工代赈思想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赈灾的时候,加强灾民社会劳动的参与,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救灾方法。我国历代以来发生的灾害均比较多,水灾、旱灾非常频繁,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水利条件差也是主要原因,所以提出了治河代赈的思想。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士通过对灾害的分析与研究,明确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对开矿、铁路建设等方面也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措施的落实,不仅可以让百姓得到实惠,还可以保证灾后社会的稳定。

四、全体国民福利思想

1.新式教育思想。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教育一直沿用隋唐以来应试考试的模式,儒家经义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制约了新式人才培养,同时对社会风气、人们精神生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思想家提出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比如调整考试模式与内容,培养一批懂得近代科技的新式人才,促进实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重视文化思想。近代中国教育一般是以“开民智”“、新民德”为目标,在开展教育事业的时候,一些学者提出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常识和道德,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陈炽的言论中,在这一方面就有所体现,如设立书院;而张謇的方案更加具体,设立图书馆、博物苑,加强文化教育等。

3.发展社会服务业。随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引入,近代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除了铁路、电讯等公共设施之外,在医疗、银行、保险等行业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保险行业,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保屋险、保货险、保船险等。

近代中国战争不断,经济衰落起伏,争执溃乱无序,基本处在一种混乱状态。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逐渐涌入,通过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并对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社会福利思想,这些福利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落实,在改进与完善近代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摘要:本文主要对社会福利思想与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提出理论依据进行概述,阐述针对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灾荒群体、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思想。摘要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以民为本关键词

参考文献

[1]严妮.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文化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张国栋.农民重大疾病保障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5).

[3]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

[5]冯元.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4).

[6]许光.福利经济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群体现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7]彭华民.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J].东岳论丛,2010(8).

[8]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

中国社会福利 篇2

专业: 09 社会工作班级:(2)班学号:1311209047姓名:陈开富

文章摘要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社会福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为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篇论文简略的概述了社会福利在传统中国以及现代的发展,并从过去和现在发现一些社会福利发展的弊端、不足之处,同时找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从社会福利的前世今生分析,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传统福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正文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英文写作“SocialWelfare”,是国家或社会为其成员提供某些物质或服务,以期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抵消市场出于种种原因给那些难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处理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如生病、残疾、失业以及年老等危机的方法。

国际上,社会福利的体系分成两大部分;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它包括

a:社会救助体系

b:社会保险体系

2、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

a: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和服务)b: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c;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证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d:公司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e: 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在中国,与国际化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覆盖面有限,社会福利制度尚不成熟。

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福利问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它可以从一个缩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福利社会的发展和变更,对于一国制定和改善的福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

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们建立起的是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阶段为包产到户与生产扶贫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原有公社体制中包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被废除了;公积金、公益金也逐步减少;五保户费用的承担变得日益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日益荒废;农村公共养老制度基本回归到家庭赡养为主的历史传统。在城市,效率主导型的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城市就业制度逐步放开,无保险体系的农民工制度开始兴起。

第三阶段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从1992年到2001年。市场经济全面推开后,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改革。但当时所有救济制度的试验都由地方承担费用,覆盖人口相当少。

第四阶段为普及城乡最低保障时期,从2001年到2008年。从2001年9月开始的全面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行动,要求社会救济要变阳光雨露型为社会责任型,全面普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阶段为普惠型教育福利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时期,从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义务教育开始免费,大学教育开始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同时也完善了医疗、劳动者权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一个过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没完整,还未成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三、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逐步进行改革,到目前社会福利在保障范围、享受待遇的条件和待遇标准、福利资金的筹措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对社会福利作新的定位并确立相应的发展的目标,这既是以问题为取向解决中国社会福利现存问题的选择,也是以功能为取向再造中国社会福利的客观要求。中国社会福利在告诉发展的时期,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福利制度中不适应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改革要求,逐步完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福利制度,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项严峻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结合国情,避免盲区,让社会福利在中国高速,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

1、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能走渐进发展的道路。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巨大,而且长期以来是政策分割与分治,这种格局绝非短期内可以改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同样巨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仅在社会保障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保障能力等方面更是差距巨大。

2、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加速。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家庭保障功能急剧弱化,人口流动速率在加快,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整合提出了更为复杂的现实要求。

3、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就业形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成了重大挑战。况且,我国还将长期处于从农业社会向成熟的工业社会发展的动态进程之中,差距、流动、分化等将构成这一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这无疑会直接增加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艰巨性

4、全球化影响的两面性,决定了在建设社会福利制度时,需要妥善处理好维持国家发展的长期竞争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福祉的关系,它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复杂性。

5、现行社会福利制度自身的不足和以往改革中的缺陷,构成了进一步推进这一制度建设的重大的制约因素。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财富的调节力度非常有限,部分保障项目还在放大着收入分配差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仍处于地区分割状态,医疗保障体系被人为分割,社会救助领域存在失范,各项福利事业发展滞后,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功能残缺,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6、政府社会福利的财政负担越来越大

总之,这些现象表明:在时代背景深刻变化和总体形势有利、现实挑战严峻的双重条件下,从全局与长远发展来看,化现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加快体系建设步伐的任务异常繁重。

四、中国社会现状福利政策的成因

1、虽然我国福利思想源远流长,但是系统的、完整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尚在起步,发展时间晚,许多有效的、可行的社会福利政策还未能落实到位。

2、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福利政策还需自己去探索,完整有效的舍狐疑福利政策体系还需自己去建立。所以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是一段漫长的过程。

3、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特色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走向。经济区域发展部平衡,城乡差异严重,这些都是我们仙子阿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四: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不均。

五、中国社会福利在未来的发展:

在前面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和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还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不完整等等,所以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有一段要走:

从宏观角度看:

1、在体系、体制建设目标方面,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福

利事业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中国特色,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和奇特的混合结构转变为融洽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

2、保障目标方面,社会福利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

3、在实施方式方面,社会福利应当社会化。一是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应当走出板块状的自

我封闭,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福利机构应当社会化,即社会福利既不能由官方包办,也不能由企业或用人单位包办,而是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公共组织或社团机构来具体实施

4、在服务水平结构方面,社会福利应当实现多层次化。即应当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

和不同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结构的多层次化,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需求。

5、政府套加大财政投入,保证社会福利的发展。

从微观角度看: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制度统一、差距缩小,并走向定型、稳定,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政府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用强大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制度整合、差距缩小。同时重点关注农村医保制度,改善和发展农村医疗条件。

3、将中国当前的社会福利建设和国际化福利制度接轨,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借鉴,吸收符合中国国情的福利思想。

4、改革政府机构的职能,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物价的调控功能:国家可以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对主要民生物资的价格进行引导,避免完全靠市场调节会因利益的取向性,而使调控具有较大的惰性,以至难以控制、而通过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的适度参与,将会使物价得以有效的调整。这对于抑制通货膨胀,调整社会贫富差距,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造就社会的和谐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新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篇3

在近代的80余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思想文化的演进而言,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呈现出古今贯通、中西汇聚的历史特色。以洪仁玕、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社会福利思想各领风骚。至今人们在探讨社会福利时,仍然使用“仁政”、“大同”等术语。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他们的福利思想进行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国内依据

所谓社会福利,指政府、社会团体等为了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困难、满足其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公共福利设施、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社会救济等。虽然“社会福利”的概念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但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提出了具有强烈民本色彩的社会福利思想。孔子大同理想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体现,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孟子对君王推行仁政作了具体的阐述;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是福利思想的体现。可见,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历代的社会福利措施,构成了我国近代福利思想的渊源。

(二)国外依据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西学东渐的影响,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传统的社会福利已经不能满足转型期的社会需求,近代有识之士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传教士在华举办的慈善事业,近代留学人员在西方接受的新式教育等,将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通过各种形式传人中国并用于实践,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客观条件。

二、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内容

(一)洪仁开的社会福利观

太平天国定都后,洪秀全主持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就社会福利思想而言有许多具体的内容,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这种空想的社会福利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距离。咸丰九年(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资政新篇》,主要包括:社会慈善事业方面,要兴建医院、鳏寡孤独院、育婴堂等,并且建议要靠私人捐助施舍来兴办并设立监督社会福利执行的机构——士民公会;社会风俗方面,统治者要起表率作用,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要改革旧观念和革新思想的根本途径是“设学馆”。

(二)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从十九世纪70年代起,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在吸收西方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福利思想,最著名的是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他的社会福利事业都由公共机构承担,主要包括“公养”、“公教”、“公恤”三个方面。所谓“公养”即妇女怀孕后,由政府来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生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之类的福利机构抚养。所谓“公教”是要普及全民义务教育,即从小学到大学由公家机构实行义务培养。所谓“公恤”是指人若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医院进行治疗,人到晚年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

(三)孙中山的社会福利观

孙中山既吸收了古代的大同思想,又吸收了西方的社会思想。他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福利社会,集中体现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他从“养民济穷”的民生论出发,提出了社会福利主张。主要包括_1、救济工农。孙中山非常同情工农大众的苦难境况,主张消灭贫富阶级,实现自由平等。2、安老怀少。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古代“安老怀少”的社会福利思想,并进一步深化。儿童福利和老人福利是社会福利的核心内容。3、理想的福利保障模式。孙中山认为,在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成功的同时,还应致力于社会革命,以建立“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福利保障社会。“平均地权”是实现福利保障社会的最主要途径。

三、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4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中国社会福利 篇5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大约从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秦公元前221年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1912清帝退位,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崇尚和谐的中和理念、以德为本的文化理念、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它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制度设计和政治决策,支撑了中国封建文明的长期繁荣,同时也对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了锁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主因。同时,这些理念也对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内部相对稳定,对外隔绝,避免外部力量的骚扰,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导致中国近代挨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闭关锁国,封建思想,重视经济,与时俱进

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科技,抑或是思想文化的发展上,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沉积在爆发之后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从秦至清延续两千多年,中国古代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官僚政治体制。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建立和巩固,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完善,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强化,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空前的强化。支撑专制主义的核心是皇权和官僚,在政治形态上,是以官僚而非贵族为主体;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也是中央集权,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

族融合,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在封建王朝政策中,清政府的当值一提,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应该承认,封建问题曾经是个政治问题:为了革命的需要给中国社会定性。现在革命任务早已完成,就得由政治向学术转化,还历史以真面目。定性、命名是上世纪的任务,现在重要的是认识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实践的结果,并不是“封建论”的功劳。况且反帝、反封建只是一个大目标,后来还有更具体的目标、任务。抗战时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类口号就起着更直接的作用。五四运动”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中国广大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们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反思,正是中国文化文明、民族思想

意识的觉醒。她超越了政治层面的统治阶级的局限性。对中国文化文明进行的一场文化思想的革命。在这个超越政治形态左右的文化革命的运动中,许多走在前面的思想者,都是深通中国文化的,有着深厚功底的文化人。他们甚至有许多人是从科举制度中走过来的人,深知封建儒家文化对国人的荼毒,深知被统治阶级“御用”、“帮闲”的儒家封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及其亡国亡种的危害。

经济发展 经济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行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唐时,曾第一次出现了“至富敌至贵”的说法。政治力量对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封建时代,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它表明经济力量已从此崛起,与政治力量相抗衡,在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财富力量的崛起,势必要求按经济力量重新规范社会关系。于是,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门阀士族等级制崩溃而代之以新的庶族地主等级制度;土地制度从原来的立田制、抑兼并转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人们的价值取向由过去的求贵转而求富。与此同时,封建国家的法律、政策也出现重大调整。这样,以唐宋为中界点,整个社会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进一步瓦解着封建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则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积累了充足的资本,准备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在此基础上,在江南部分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社会将出现又一次更为重大的转折和变革。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曾给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侵略以顽强的抵抗,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狂潮面前,中国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一方面,传统的手工业,其中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男耕女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显著瓦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它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充足的货币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

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从而逐渐瓦解了自然经济。正是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中国才深刻的意识到了要想彻底的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光是守着旧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有进步的,所以,在后来,在这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鼓励人民自己创业,进行实业救国的政策是民主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

文化思想体系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中国文化思想学说中,儒家学派是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实的人本立场出发(“儒”:人,需),继承古代文化观念中“仁”的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以德治国,实行普遍的教化。成为中华文化步入封建时代的文化现象的重要的一支,并且成为历代统治者倡导的官方文化意识形态,成为封建政治正统学说的显意识形态的主流。并且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服务。儒家以“仁”为主的思想,对当今的领导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的影响的。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领导人的行为就充分体现了仁政的思想,一切以人民为核心,人民至上。正是有这种思想的存在,在国家遇难时,人民才不会感到无助,国家才不会轻易倒下,这也是儒家思想给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

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专制的工具,借孔子作为反封建专职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再有资产阶级革命派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它从意识形态领域深入地开展反封建斗争,以改造国民劣根性,推动了民主和科学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科技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的功能,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结构,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可见,科技功能的发展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科技与封建社会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具有强烈的封建特征,表现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时,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封建社会的对待科技发展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近代科技落后。

(一)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比较突出,就反映这一特点。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

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讲求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对科技发展不重视。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这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三)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

宋代程朱理学产生,它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从明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相比之下自从1810年西方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柏林大学开办以来,很快成为全世界的大学样板。中国具有近代色彩的学校出现在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建立于

维新变法时期。单从学校建设来看我们就比西方落后将近100年,教育体制的落后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朝晚期虽然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政局不稳,吏治腐败报国无门。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

古代科学理论确立的一套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并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早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却没有进化到新的社会形态;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以领先世界多年的成果积累,也没能够向近代科学转型,近代自然科学最终产生在曾经长期落后于中国多年的西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且很快失败;外国资本主义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 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经常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中国自古以来在科技方面就有突出的成绩,至今为止,仍影响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让中国深刻了解到要想使本国的地位在世界上有所提高,就必须注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要大量的发展科技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就要注重教育的发展,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实行“科教兴国”的政策。正是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冲击,才让中国有所觉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若想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就得先从科技教育入手,这是进步的根源。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的社会才能从封建社会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有所改变。

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统治者们对皇权和中央政权的的不断地加强,重农抑商政策随着各朝代换汤不换药的实行着,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科技从发达到远远落后于西方。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沦为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从鸦片战争、洋务

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了一个新中国。在这期间,中国不再是泱泱大国,我们看到只是一个“东亚病夫”。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带给我们令人骄傲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堪回首的百年沧桑历史。唐太宗曾经说过:“与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更应当以史为镜,珍惜和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4页。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89页。

中国社会福利 篇6

一、现今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四种社会思潮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从根本上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民主社会党人企图通过改良主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我国出现主张用这种理论来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他们故意夸大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甚至不惜用马克思主义做幌子,用欺骗的手段以争取群众,他们丧失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心,否定并攻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政治上主张多元化。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的。它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多次到我国进行宣传,并拥有一大批的拥趸者。它不仅是一种经济学观点,同时是一种政治主张,新自由主义传播的泛滥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部分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以及盲目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拉美国家造成了很大危害。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一种现实的政治经济政策,仍然广泛影响着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五四运动以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社会上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伟大成就,指责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运动对历史无任何贡献,都是破坏运动。他们强调,用改良代替革命,否定近代史上的武装革命,攻击新民主主义革命,攻击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伟大成就,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相违背的。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应该批判地继承,目的是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些人固执地认为,资产阶级长久以来所坚持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是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任何民族都应该奉行的普世价值,进而提出主张用这些观念来代替我们今天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在公然挑衅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義,是完全错误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是代表我们全中国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历史选择。

二、研究学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自20世纪70年代社会改革发展以来日益增强,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争相从制度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对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同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多数社会大众的心理和行为意识,同时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必须主动回应挑战,努力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我们必须提升交流对话能力,总结与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的对话经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尊严和地位。

(二)有利于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社会思潮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性,要求我们在研究学习时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其实质和真相,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我们的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被各种社会思潮包围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疑惑和摇摆,更加迫切需要我们党澄清模糊认识,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保持自身先进性。

(三)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广泛认同。当代社会思潮追根究底是各阶层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反映,通过研究社会思潮,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广大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我们目前一切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成绩和问题并存,更加要求我们清醒头脑,坚定思想和认识。

(一)中国国情需要统一的指导理论

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摆在广大群众面前的城乡差距问题、中西部发展滞后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缺陷、腐败与社会不公平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当今各种社会思潮涌动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对机遇和挑战,不同的主体会根据自身立场提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于建设大业而言,这些思潮有助于我们认清改革发展的不足,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毫不动摇的理论指导。

(二)改革大业期盼科学的指导理论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风险之大均前所未有,应该抓住机遇使我国迈入绿色发展的新周期,而现代化社会建设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纵观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往往局限在各自关注的领域,提出的现实可行方案较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给予我们全方位的指导。

(三)历史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指导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选择,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完善和实践验证,证明是最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坚信在这一伟大理论的指导下,终将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显著的现实针对性,呈现了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维护人民尊严方面,在理念和行动上都比西方国家更彻底、更坚决。大力倡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民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逐步树立起爱业乐业、勤业奉献的精神,养成诚信的习惯和品质,坚持与人为善的理念,以平和的心态对人。

我们允许学术界在不违背社会主义立场的情况下,充分讨论一切理论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优秀的理论成果吸收进我们的理论体系中。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允许丝毫动摇,我们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在理论和道路问题上寸步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伟大创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中国社会福利 篇7

亚当斯密等人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得到自动调节, 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在于维护自由和公平的交换制度, 社会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没有救助的责任, 穷人应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个人必须提高劳动意愿, 才能追求到财富和福利。这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福利观。

然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意识到要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就要采取适当的社会政策调整, 要采取诸多措施扩大社会福利。这时政府干预开始成为各国执行福利政策的主要理念。二战后, 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 英国首先建立了福利国家, 之后, 欧洲各国纷纷“左转”。福利国家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产物, 也成了随后的时代里主要受抨击的对象。

所谓社会民主主义, 就是通过议会式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其基本价值观是平等、自由和团结。在对待福利国家方面, 社会民主主义认为改良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福利制度来实现, 不一定要用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更替来实现。他们认为福利国家有六项功能:消除社会问题及改善受苦群众的困境;通过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全民都可以享受同等的福利, 建立更平均的社会;提倡利他主义和社会整合;补偿弱势群体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减少横向和纵向等的不平等。社会民主主义主张政府干预, 建立无所不包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享受的福利国家, 为公民搭建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

二、新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后, 它的弊端逐渐暴露,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使得“高增长、高福利、高税收”的福利国家制度陷入困境。在这个背景下, 新自由主义走上前台, 提出一系列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主张。新自由主义提出福利个人化, 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 反对福利国家制度。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不平等, 反对国家干预, 反对集体主义, 提倡竞争。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反对, 对福利国家也是全盘否定的。一方面, 福利国家对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只要给予人们充分的自由, 一定有更好的更合理的福利制度产生。福利国家的制度与计划只能是对社会内既有秩序和当前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破坏, 而且还会导致效率低下, 滋生懒惰与腐败。另一方面, 福利国家的全面的保障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 而只有提供社会安全网式的保障才是公平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 新自由主义虽然反对福利国家的政策制定及提供福利的模式, 但是并非主张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国家应该做的是去创造法律构架, 使自由市场系统能够有效运作, 政府部门应与其他福利服务提供者在自由市场中进行竞争, 从而提升国家内部的效率。

三、第三条道路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遭遇到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加剧, 经济发展停滞, 经济危机频发, 社会秩序混乱, 新自由主义被证明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灵丹妙药, 逐渐失去人们的信任。

20世纪90年代, 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这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调和后稍“偏左”的中间理论, 核心价值观包括平等、保护弱势群体、自主性的自由、以责任为基础的权利、以民主为基础的权威、世界多元化以及哲学保守主义。他认为在当前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出现了“五种两难困境”:全球化使一国的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都发生剧烈变化;个人主义影响加强;全球化改变了左和右的形态, 目前已不存在很明确的左和右的问题;全球化影响了各种正统的政治党派, 各类NGO组织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政治行动的主体;生态危机带来的威胁也必须纳入政治的考虑范围。正是这些困境, 以前的理论观点都不适应新的形势, 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他把平等理解为“包容性”, 不平等理解为“排斥性”。他接受右派对福利国家效率低下的批评, 但是不同于右派想要剔除福利国家的思路, 认为应该重构福利国家, 主张采取能动性的政治方案和积极性福利改革。改革后的福利国家要成为一个社会投资国家, 在风险和安全之间、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关系。改革的主要行动便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以就业促进人们的自我实现。

简言之, 第三条道路福利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首先, 构建积极性福利, 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发展社会福利, 让NGO、慈善团体等第三类团体更多地参与福利提供。其次, 建设社会投资性国家。第三, 发展混合型经济。第四, 包容性平等。

四、福利多元主义

第三条道路的福利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在其后, 出现了福利多元主义, 主张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门共负责任, 共同完成, 政府部门通过福利开支缩减的手段来减少福利国家的规模, 将福利责任下放到地方或其他部门, 从国家保障的单一主体发展成多元责任主体。但福利多元主义也有着诸多矛盾之处, 被批评为具有潜在的危险。

五、小结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说明:

第一, 各种福利理论的兴衰更替说明, 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 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 自然相配套的政策制度和理论要发生变化。

第二, 一定的福利制度服从于一定的政治制度, 不同福利理论指导下的福利政策都是为它的政权服务的。不同国家采取的福利制度, 主要依据自己的国情来定, 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 能够为自己政权服务的福利制度, 并且福利制度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及时做出改变。

六、对中国福利制度的一点思考

关于我国的福利制度, 个人比较赞同第三条道路,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 毕竟它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与我们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差异。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为辅, 我们能够做的是坚持社会保险的主导地位, 其他方面吸取第三条道路理论之精华, 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首先, 在当前的形势下, 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剧烈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受经济危机等困境, 全球化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对政治生活乃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次, 我们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要发展, 经济一定不能停下来, 而恰当的福利制度会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保障, 相反福利制度不恰当也一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三, 中国社会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 当前贫富差距较大, 社会分层比较明显, 社会阶层流动不那么畅通, 机会和结果的不平等都较为普遍, 而恰当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

我国可以做的有:第一, 促进就业以增加福利, 如,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帮其就业用主动的方式防止贫困, 而不是被动地对贫困进行救济;第二,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改善福利状况。第三, 当前由政府主导发展社会福利, 应当结合国情适度并逐步放开, 允许更多的第三类机构加入福利事业, 只要形式合理不危害社会不伤及大多数人的利益, 并且组织形式成熟就应该加以欢迎, 同时也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鼓励NGO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J].商务印书馆, 2010.

[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中国社会福利 篇8

一、文献回顾

21世纪以来, 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 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 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在2003年之前, 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 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2]有学者认为, 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 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 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3]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 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 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4]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 提出了整改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 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 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 从不同的角度, 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 [6][7]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 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8][9]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10][11]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 如陈建兰。[12]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 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分析;[13][14]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15]更多的学者, 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 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 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16]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 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 逐步摆脱农村贫困, 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 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 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 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 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 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 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 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最终共获得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得到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2001个, 占总数的48.4%;女性农村居民为2137, 占总数的51.6%, 年龄结构在18岁到69岁之间。

1.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 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 享受的比例近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 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8.3%和5.4%。这就意味着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 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 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 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 都没有超过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 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资料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由作者根据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整理而得。下同。

2.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注:***:P<0.001;**:P<0.01;*:P<0.05。下同。

分析表2中的数据, 可以发现,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计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 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 其比例高出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 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37%之多。也就是说, 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 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 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 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11%。也就是说, 一旦生病, 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 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 达到了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 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 相对来说, 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 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 其顺序恰好相反, 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 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 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 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 (见表4) 发现, 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 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上,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 也该注意到, 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计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 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 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 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 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 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 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 相对来说, 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 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 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 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 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 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同是农村, 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 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 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 因此, 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 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 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 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 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 中国政府于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 中国预计在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 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 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 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 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 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 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社会保障中国梦 篇9

尹蔚民指出,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 人是关键要素, 民生改善是重要考量。就业是民生之本,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 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两项基本制度, 也是中国梦的重要民生篇章。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党的十八大将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业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劳动力数量多,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 又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 劳动力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就业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要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必须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 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同时, 必须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增强劳动者素质, 实现更加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 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 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 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尹蔚民指出,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取得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 实现了制度安排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的重大转变和发展, 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的路。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于完善定型、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实现好“人人享有、水平提高、公平合理、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梦想, 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目标任务, 加快实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全民, 实现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高, 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 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可靠运行和永续发展。

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 篇10

中国改革的真正动力, 源自执政党上层的政治胆识与民间力量的推动和强力支撑;化解经济危机的力量, 除了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和坚强领导, 还需要来自民间的力量, 要十分重视发掘和释放民间的经济社会能量。换言之,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 是对民间改革动力的不信任、不鼓励甚至是压制;而所谓“新一轮解放思想”, 最需要思想解放的, 不是民间, 也不是百姓, 而是缺乏远见和担当精神的官员。

我们不妨再做一次改革动力的历史考察, 看看来自中国民间的力量, 如何与励精图治的几代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上下呼应, 江湖与庙堂联动, 自下而上瓦解了束缚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 松动、融化了被传统体制板结了的中国社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看民间的作用力。

1.中国民间“草根人物”的崛起, 始终拥有要求改革、寻求发展、追求幸福的强烈意愿和无穷智慧。

上一个30年, 每一次改革面临重大进展, 或是某个局部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几乎都循着这样一个线索展开———民间小人物“胆大妄为”的冒险“违规”, 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 得到开明地方领导干部的默许甚至鼓励, 经由目光敏锐的媒体记者报道, 引发热烈讨论和争议, 最终得到高层认可, 推向全国, 并以政策或法律将之制度化。所以, 13亿人的渴望和智慧, 是推动中国改革最大的动力。

2.中国民间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组织, 因改革而诞生而壮大, 始终拥有最强烈的改革冲动。

30年前, “白领”“民营企业家”“中介组织”“自由职业者”“新上海人” (或“新北京人”“新广州人”) “消费者协会”“环保NGO”……这些称呼会让人匪夷所思, 不知所云。但今天, 他们活跃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不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和社会进步的润滑剂, 更成为有强烈改革冲动的阶层。

根据中共十六大报告的定义, 新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 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六个方面的人员。

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他们, 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能量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占GDP总量65%的非公经济贡献就出自他们之手, 也强烈波及了社会、文化乃至政治领域。仅从立法看, 私产财产保护的写入宪法、非公经济36条的制定、《物权法》的艰难出台, 都少不了他们的强力推动。

与此相映成趣的, 还有新社会组织。也就是方兴未艾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 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慈善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也包括在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中, 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志愿者队伍。但是, 初生的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组织, 由于人员构成复杂, 价值观极不稳定, 职业流动性较大, 因而社会认可度不高, 甚至还经常被体制内人士有意无意地排斥。

目前的报考公务员热, 就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说明体制内人士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已经到了尽人皆知、趋之若鹜的地步。年轻人一窝蜂地往体制内挤, 力求在体制内分一杯羹, 而不是壮大中产阶层———说明中国改革已经面临一个非冲破不可的体制瓶颈。体制内的好处越明显, 表明权力寻租对社会的腐蚀性越大, 改革也就越迫在眉睫。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失去加入新社会阶层的冲动, 改革的活力可能丧失, 改革的希望可能泯灭。

因此, 决策层对待新社会阶层的态度, 可以说是改革的风向标之一。应对经济危机, 拿出的四万亿, 如果只重视基础设施和国有大中型企业, 而对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民营经济不假援手的话, 对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不利, 对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和开放垄断领域不利, 对新社会阶层显失公平。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上世纪80年代为了保国企, 防止新生的民营企业与国企争原材料、争能源、争市场, 而出重手打击, 阻滞了民营经济的同时, 也阻滞了改革进程。而前年提出的“防过热、防通胀、防资产泡沫化”的“三防”之策, 在一些地方也被误读成专门针对民营经济, 造成企业生存空间被人为挤压, 在金融风暴袭来之前, 危机已现。

因此, 要化解经济危机, 要深化改革, 要解放思想, 必得借助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组织的力量, 他们可能会成为协助化解危机的一把有效钥匙。

3.新意见阶层的问世, 营造了舆论民主的平台, 丰富了意见表达的渠道, 成为深化改革的舆论先声。

民间“新意见阶层”在互联网上的崛起, 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发、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一抹难得的亮色。中国网民忧国忧民的视线, 锁定了诸多事关公共决策的大大小小的事件。

有了网上的意见表达渠道, 中国公众参政议政的声音, 五千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嘹亮;中国网民推动民主政治进程的力量, 从来没有像今天表现得这样醒目;各级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渴———胡锦涛与人民网网友在强国论坛的交流, 成为“中国网民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网民之于推进政治文明的积极意义, 终获决策层的正面肯定。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 中国民意表达与最高决策层的思谋, 开始走向合拍。现在, 决策层已经清晰地感受到网络庞大的民意力量。他们不再讳言通过网络了解民意。

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中国民主政治的遐想中, 一直困扰着一个13亿人的大国, 纷纷扰扰的民间意见表达的程序和渠道难以畅达。让我们或许是猝不及防, 或许是惊喜莫名的是, 互联网的出现, 从技术层面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网络来势汹汹, 铺天盖地, 无远弗届, 无孔不入, 对抱残守缺的管理者来说, 是天字第一号的难题, 因为它防不胜防, 堵不胜堵。尽管管理层可以对传统媒体说“不”, 但网民们如无数没有编制的“公民记者”“网络意见领袖”, 时时更新着对任一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而这个新意见阶层, 正是改革最可依靠的民间舆论力量。

回顾这些年来, 我们在官员问责制的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问世、打击权贵阶层的腐败等一系列政治文明进程中, 都鲜明地看到了他们强有力的推动。

警惕普通民众在改革中被边缘化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在一本薄薄的专著《历史上的英雄》中指出: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30年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层, 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 是传统体制中的优秀分子;而广大人民群众从新中国几十年的折腾中大彻大悟, 积累了改革旧制、创造历史的强烈冲动。当时“领导层的质量”和“人民的品质”足以傲视世界, 是极“左”政治浩劫后为民族复苏留下的一线旺盛的血脉。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 正是以亿万民众脱贫的强烈愿望与执政党那种“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强烈执政危机感互相推动, 而浩浩荡荡发动起来的, 是自下而上的破旧立新和自上而下的规划实施完美结合的伟大革命。

90年代进入小康社会后, 中国改革的动力, 主要来自于政府注重CDP增长提升政绩的强烈愿望与企业管理者占据更多生产要素的强烈愿望的结合。在相当程度上, 官商形成利益共同体, 或曰“既得利益阶层”。深化改革, 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既得利益阶层”。而在七八十年代之交和整个80年代居于改革舞台中央的普通民众, 则急剧边缘化。

据社会学家孙立平等人的研究, 改革初期激发中国活力的社会流动到90年代基本停止, 官民、贫富分野而且代际相传, 从社会底层进入社会上层的门槛越来越高, 基本上难以逾越。这一情况值得我们忧思。如果一个社会大面积堵塞了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 这个社会就将丧失变革的动力和能量, 结果可能会像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一样, 民怨、民愤淤积, 最终可能会冲毁改革以来形成的经济繁荣和制度化成果, 出现全社会上上下下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 近年来党内一些感时忧国的有识之士发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呼声, 尤为可贵。事实上, 如何对待上述三个层面的民间推动改革的力量, 是封堵、漠视, 还是鼓励和因势利导?把广大民众改善物质生活、维护个人权益、扩大政治参与, 看作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 可以调动、整合, 还是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需要“严管、严控、严查”?这一点是衡量决策层思想是不是解放, 改革是不是动真格的试金石。

对话中国“社会雕塑” 篇11

K11 ART FOUNDATION(KAF)是香港慈善机构,作为大中华区年轻新锐艺术家的培植跳板,为年轻新锐艺术家持续提供支持,使他们的创意及贡献得到广泛关注。通过遍布大中华的创意教育项目、艺术空间、艺术数据库,以及独特的现代艺术收藏,KAF为本土社区,特别是年轻具备探索精神的当代社群,提供欣赏艺术的快捷方式以提升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为此,KAF结合K11自身分布在各地的项目,下设K11艺术工作坊、K11艺术村、K11艺术联盟等,为公众接触到有价值的艺术展览和艺术项目共同努力。截止到目前,香港项目平均每年要举办约20场展览,艺术讲座、工作坊活动约20场;新近开业的K11上海项目已经举办艺术群展2场,先后开展艺术讲座、工作坊活动40余场;贵阳、武汉艺术村分别于2010年、2011年启动,艺术家陆续入驻,举办工作坊40余场,吸引当地10000余学生参与其中。此次,出于对博伊斯观念以及项目价值的认同,KAF大力支持展览实现、以及公共教育的再传播,希望切实有助于年轻艺术家及大众解读艺术经典,进而推动社会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和讨论。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展览策划期间历经曲折,经过多方的协作和支持,经美术馆、学者、相关机构一起努力最终促成。展览由中国研究博伊斯的专家学者朱青生教授和易英教授担任主策展人,在德国的中国学者蓝镜女士和徐娟女士为联合策展及联络人,同时朱青生教授和易英教授又组织了北京大学和中央美院的研究生团队,王春辰副教授带领美术馆工作团队,从2012年初的一系列研讨开始至今几近两年。

博伊斯(Joseph Beuys, 1921-1986),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由于出生在特殊的时代,他的作品既承接二战的欧洲创伤,又下续冷战的社会风云,是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博伊斯的创作形式多样,从实验雕塑到行为艺术都有涉及。博伊斯的作品充满神秘和隐喻,毛毡和黄油,他所使用的现成物体,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理想都已成为艺术史上不容置疑的存在。他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进行“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运动。他尝试把“雕塑”这个概念加以扩大,强调动态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进而把它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

但博伊斯何以出现、何以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史的公共话题和一个经典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在21世纪,作为经典的博伊斯又重新进入人们观察的视野,对此的反思带来新的视角和观照,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如果不能在理解博伊斯的基础上超越博伊斯,则无法确证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和时代性,也无以显示中国当代艺术家观察、反映、思考当下世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本次由中国策展人与学者独立策划、组织并实施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即是本着中国的当代视角来认识、研究并解说博伊斯,也因此再思考我们的艺术史话语和我们的艺术实践。其意义将具有前瞻的超越性和中国当下的先锋性。历史是观照中走向前方的,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只有展望了全球的文化视野,我们才会真正地创造与创新自己的艺术与文化。博伊斯将是这一抱负的起点。

除了展览本身,KAF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特别筹划“博伊斯,为什么?KAF青年艺术家对话”项目,并于8月20日正式启动。活动邀请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们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王春辰副教授轻松畅谈,围绕博伊斯与中国、博伊斯展览与当下正发生着的当代艺术之间展开讨论,彼此答疑解问、碰撞才思。而KAF一贯秉持培育城市艺术和文化的理念,更希望与美术馆共同努力,让更多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大师原作及其艺术实践,获益其中。

中国社会福利 篇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中国梦”实现增加理论自信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各界, 经过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时期以及共和国建设时期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建设所形成的正确理论体系, 具有高度的指导性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充分证明的、是吸取马列主义理论精髓的、在新时期不断充实与创新的思想理论。因此,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 应增强对社会主体特色理论体系的自信, 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将理论思想当作有力武器, 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二、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高度认同, 是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余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 经过六十六年的和平建设时期, 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经验表明,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唯一道路,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 居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唯一道路。“中国梦”的提出基于目前我国国内与国外的复杂形势, 基于群众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所提出的, 具有高度的群众认同度。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因此,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 应最广泛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三、国际环境的复杂形势, 是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当前,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周边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 并威胁着我国的战略安全。在“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的指导下, 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是在经济上对现有经济发展格局上的重要突破, 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需要通过“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扎实的外部基础。

四、居安思危的社会转型期, 社会建设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要素

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 社会矛盾的出现, 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妨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 在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中国梦”作为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能够为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突出矛盾, 打击恐怖组织与恶性暴力犯罪提供重要的指导方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 不仅没有褪色, 反而更加光彩夺目, 重要原因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不断推动理论思想上的创新, 务实谨慎,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从不同的社会层面验证了其理论上的正确性。因此, 社会转型期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 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

五、结语

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环境极为复杂与多变, 需要在“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持。同时, 要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民主建设、提升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与信心, 为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J].红旗文稿, 2014 (01) :24-26.

[2]黄一兵.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与辉煌[J].百年潮, 2013 (03) :1.

[3]陈宇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J].理论导刊, 2014 (10) :23-26.

[4]郭莉, 骆郁廷.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08) :21-26.

上一篇:宫内宫外妊娠下一篇:优势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