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论文(精选12篇)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1
“中国梦”是中共十大八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伟大梦想, 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摸索与实践所总结出的科学的理论, 为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中国梦”实现增加理论自信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各界, 经过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时期以及共和国建设时期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建设所形成的正确理论体系, 具有高度的指导性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充分证明的、是吸取马列主义理论精髓的、在新时期不断充实与创新的思想理论。因此,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 应增强对社会主体特色理论体系的自信, 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将理论思想当作有力武器, 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二、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高度认同, 是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余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 经过六十六年的和平建设时期, 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经验表明,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唯一道路,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 居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唯一道路。“中国梦”的提出基于目前我国国内与国外的复杂形势, 基于群众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所提出的, 具有高度的群众认同度。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因此,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 应最广泛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三、国际环境的复杂形势, 是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当前,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周边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 并威胁着我国的战略安全。在“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的指导下, 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是在经济上对现有经济发展格局上的重要突破, 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需要通过“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扎实的外部基础。
四、居安思危的社会转型期, 社会建设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要素
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 社会矛盾的出现, 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妨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 在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中国梦”作为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能够为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突出矛盾, 打击恐怖组织与恶性暴力犯罪提供重要的指导方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 不仅没有褪色, 反而更加光彩夺目, 重要原因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不断推动理论思想上的创新, 务实谨慎,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从不同的社会层面验证了其理论上的正确性。因此, 社会转型期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 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
五、结语
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环境极为复杂与多变, 需要在“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持。同时, 要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民主建设、提升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与信心, 为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J].红旗文稿, 2014 (01) :24-26.
[2]黄一兵.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与辉煌[J].百年潮, 2013 (03) :1.
[3]陈宇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J].理论导刊, 2014 (10) :23-26.
[4]郭莉, 骆郁廷.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08) :21-26.
[5]卢根源.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丰富内涵、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05) :120-125.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2
大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与本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
2.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述 3.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4.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总”
二、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 1.习近平谈中国梦 2.中国梦的内涵 3.中国梦的具体实现路径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K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与本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1956年,社会主义中国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从1956年开始,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我们的底子比较薄弱,人口比较多,条件比较差,探索也发生了一些失误,特别是犯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两次大的错误,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3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既有伟大成绩又有深刻教训。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改革的启动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引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改革开放为最鲜明的特征,所以我们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讲到改革开放,就要讲到总设计师邓小平。因为只有邓小平在1978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特别是1982年我们党召开了十二大,在十二大开幕词里面,邓小平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所以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1978年开始的,到今年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的发展,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概括,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整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党的十八大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时代要求,根据广大人民新的期待,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回答了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三个:第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是中国梦;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
2.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述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三个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中国道路特色。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理论体系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展开,深化和丰富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制度特色。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结合起来;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制度的统一。中国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总”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常态。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
二、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 1.习近平谈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内涵
一个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个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三个任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们怎么实现伟大理想呢?就是要第一步在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通过这两步来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那么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中国梦实现了没有呢?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进一步前进,因为按照邓小平的设计,我们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达到的是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等发达国家这个目标实现了还不能说中国梦实现了,因为中国梦是要民族复兴,何为民族复兴?因为古代中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经济总值是排在世界第一的,我们的科技是领先世界1400年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但是近代中国衰弱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一次次的侵略中国,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表明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中国人民是能够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所以抗日战争是一个转折点。抗日战争带来的自信鼓舞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鼓舞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又进一步鞭策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的讲话都特别强调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只有坚持三个自信,才能不断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民族复兴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我们要恢复我们中华民族的强盛、兴盛,要重新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这就是中国梦的雄图大志。三个任务就是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国家层面就是中国梦的追求。这里要注意,中国梦三个任务之一是民族振兴,而中国梦的理想是民族复兴。这两个是有区别的,民族振兴是一种状态、过程,而民族复兴是一个目标,我们就要通过民族振兴来实现民族复兴。所以中国梦是一种伟大的理想,按照习近平的话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民族也有民族的梦想,把每个人的个人梦想汇聚成民族梦想,在中国梦这个民族梦想的指导下来确立我们的个人梦想,把个人梦想汇聚到民族梦想中,这样民族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一对接,我们就能实现中国梦,就能够有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3.中国梦的具体实现路径
习近平在讲中国梦的时候既提出了一个理想、两个目标和三个任务,又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途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我们要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实现中国梦;我们还要靠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通过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我们就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3
中国社会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代,价值观缺失导致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发展失衡,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等许多问题发生。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以更多的精品力作诠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凝魂聚气,为时代凝心聚力。正如习近平同志号召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作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1.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
《管子·牧民》中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启示人们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国之为国的意义。二十世纪初,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受人轻侮之国”。梁启超撰写《中国积弱溯源论》,指出中国积弱的重要根源在于理想、风俗,他认为当时中国人“爱国之心薄弱”,思想僵滞、民智不强、道德理想衰败,“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
即便是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文化软实力呈现的价值体系建设也已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重点。2013年元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详解“美国精神的基本要义”,并将此誉之为引领美国前进的“恒星”,号召每一位公民都要“为捍卫悠久的价值观和持久的理想发声”。可见,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之国”。
2.构建新的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人的价值观,包括思维定式、审美取向、道德伦理、人生信条和处世原则等,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经过长期选择和积淀的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代代相沿传承至今,又反过来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基于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在重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做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12个词清晰地表达了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开宗明义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所依”。
3.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同志对于中国精神的纽带作用及其优秀传统作了重要论述。他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传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族之魂、国家之魂。中国精神凝聚的是人民的力量,挺起的是民族的脊梁,铸就的是共和国的辉煌。中国精神的具体呈现丰富博大,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都属于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表现为丰富的时代内涵。目前,国家和民族正走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尤其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以此来凝聚共识、提振人心、团结力量、共同奋斗。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贯穿于中华民族文明、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崛起进程中迸发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发挥文艺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正因为文艺具有这样的特性,习近平同志要求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文艺影响世道人心的深刻作用。“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教育成人是诗人的责任”。在当下,文以载道之“道”就是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要清醒地认识到文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通过文艺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用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重铸民族灵魂,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1.发挥文艺铸造灵魂的作用。
文艺通过感染读者观众发挥唤起、吸引、传导、和引领作用,实现嵌入价值观的功能。文艺作品一旦得以传播,就具有了公共消费特征,不再是纯粹的个体化行为。人们在消费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会被文艺作品的认识和倾向所影响,不知不觉地接受文艺作品的价值观,产生“育人”“化人”效果,这就是铸造灵魂的作用。优秀文艺作品是灵魂的钟声,它能够加强和推进心灵建构和精神提升,发挥思想和精神的建设性作用。
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文艺工作者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灵魂塑造意识。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塑造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精神价值,为社会传导正能量,做到有所作为;二是有社会角色意识。文艺工作者倍受人们瞩目和遵从,特别是文艺界知名人士,一定要自警自律,在思想道德上追求卓越,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三是发奋创作意识。伟大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名家大师以时代“巨著”发挥引领人、塑造人、培育人的作用。
2.发挥文艺凝聚力量的作用。
凝聚力量就是要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上个世纪80年代,费孝通曾提出“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演进论”。他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有赖于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不断增强;有赖于国家和民族凝聚力、认同感的生成,文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艺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共同理想、凝聚奋进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把文艺创作与凝聚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与凝聚人民力量结合起来,与推进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与实现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共同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
3.发挥文艺价值追求的作用。
文艺要有价值立场,表达肯定和赞扬、反对和否定的价值追求。文艺工作者表达价值立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说话”,而不是直接站出来宣讲。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强调“中国梦的宣传与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阐释中国梦蕴含“中华民族价值追求”,还是阐述中国梦应有的“当代价值观念”,都需要文艺发挥“灵魂工程”作用。习近平同志说“文艺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文艺可以“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可以“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三、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最深沉、最基础的情感本色。中外文明史上,不论哪个国家、何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都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高尚情操、美好行为。爱国主义是各种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竞相书写、赞美的对象。
1.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
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忠诚、公平、正义、勇气、奉献等诸多美德综合基础上的精神和情操,它鼓励人们要和平、团结、合作、忠诚,强调国家观念、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强调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这说明爱国主义是一种基础性情感,是人人共有的价值观。优秀的文艺创作,一定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历史的大是大非放在价值取舍的首位。通过是非鲜明的价值导向,凝结共识,鼓舞斗志,培育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这种爱国主义作品总是随着社会的新发展律动着时代的最强音,体现出新时代的活力与生命力。
2.正确理解和表现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这条中国精神的红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遗产。当代文艺应该为伟大时代和时代风云人物留下历史的记录。他们的事迹与奉献就是当代文艺创作中最好的爱国主义题材,代表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内涵和特征。
在创作中,要提倡和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反映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二是表现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竞争力、兴盛发达之本,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表现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胸襟、情怀。国家利益是具体而实际的,它包括领土的完整、主权独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等。要“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追求两者和谐共生,共同提高和发展。四是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对我们的困扰没有完全解除。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通过文艺的作用影响和培养广大民众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3.正确的历史观对于文艺创作至关重要。
文艺创作的目的是运用艺术手段,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历史,以达到“让历史告诉未来”以及教育、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目的。如当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创作了一批优秀影视精品。比如电影《开国大典》 《开天辟地》《大决战》;电视剧《秋白之死》 《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等,都较好地反映了作家、艺术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历史、反映历史,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我们提倡“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两者相辅相成。“大事不虚”是要科学地反映历史真实,不能随意改变已经发生的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本质;“小事不拘”是为了解放作家、艺术家的想象力,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但“小事不拘”不是胡编,不是戏说,而是要符合历史的真实。这就要求既要做到艺术虚构中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又要在艺术虚构时把握好“度”。艺术虚构的人,应符合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逻辑;艺术虚构的事件,也应符合那个特定条件下生活的必需逻辑,这就是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
四、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真善美,分别指向了文艺的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三种价值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方向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精神审美的需求。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中华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1.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文艺价值中的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和渗透的整体。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人会强调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个或两个方面。表现在文艺创作上,会在某个价值层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出现不足和欠缺。片面强调真,忽视文艺创作的形式追求、语言追求,就会呆板、没有灵气;片面强调善,不顾创作对于艺术本真和艺术形式的追求,会变为抽象的道德教条;片面强调美,不顾真和善,作品会变得苍白、流于形式、丧失精神。可见,“真” “善” “美”尽管在具体的价值取向上相对独立,但三者不能分离。将真善美统一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文艺研究的贡献。有追求的当代文艺工作者,创作实践中价值取向或有侧重,但要始终把真善美统一作为追求和向往,使创作不断接近真善美统一的最高艺术境界。
2.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动心、灵魂洗礼、发现美”。
“让人动心、灵魂洗礼、发现美”,既表述了文艺作品对受众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也描摹出欣赏文艺作品的心理过程和反映。文艺创作的终极目标,是把经验和认识凝结成生动的形象,接受者通过阅读和欣赏,被文艺形象吸引,内心被打动,接受美的熏陶,产生认识的提高、精神的升华。
文艺创作与直接表达价值观的其他方式不同,它的思想深刻性、艺术微妙性都潜伏在作品里,需要通过读者和观众的品评、鉴赏来实现。因此,要让人愿意阅读和观看,需要创造能够获得情感共鸣的艺术形象。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里,真善美的永恒价值是基因和种子,一旦被激发,就能产生共鸣。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创造体现真善美的生动艺术形象,形成与受众的价值和情感的共鸣点,才能“让人动心、灵魂洗礼、发现美”,实现真善美的价值引导作用。
3.文艺创作必须严格区分通俗与媚俗、低俗、恶俗的界限。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决抵制“三俗”。 媚俗、低俗、恶俗的表现都是精神的缺失,跨越良知的栅栏,附庸风雅、追逐蝇利、丧失自我,是“拜金之俗”“尚物之俗”“盲从之俗”“猥琐之俗”。“三俗”是精神格调的低下和情操基准的沦落,具有以下特性:一是“低级趣味”,崇尚“性”趣,出卖色相,精神格调低下,与涉“黄”等社会公害密不可分;二是“低劣习性”,追求刺激、糟蹋自身、习性恶劣,是与“毒”“赌”密切相关的极端享乐主义的产物;三是“低丧情绪”,对社会泄愤、对他人抱怨,精神颓废,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四是“品位低下”,以丑为美、以低级趣味逗乐,“洒狗血”、搞噱头,恐怖肮脏;五是“迎合屈就”,为金钱放弃使命,为物质放弃精神,为利益放弃理想,为市场放弃担当。在文艺作品中宣泄这些东西,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我们“用优秀的作品陶冶人”的文艺基本功能都是背道而驰的,是精神领域的负能量,必须坚决抵制。要从价值观建设上,加强引导,提出要求;从管理体制机制上,设置准入门槛,对文化市场和文艺传播渠道把关审查,及时打击“三俗”的制作传播行为。还要注重向人们推荐趣味高尚、追求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努力占领市场,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五、文艺创作要继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是文艺创作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又是文艺创作的形式资源、题材资源、美学风格资源。文艺创作主体注重继承和创新、学习和借鉴,重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审美风范。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努力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地传播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地、光鲜地活在当代并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以儒家伦理传统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思想精华,逐步演变完善发展,尽管表述不尽相同,在内涵上可总结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推崇仁爱原则,倡导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是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四是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是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这五个方面能够看到社会和谐文化的雏形。
文艺创作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通过文艺作品,让今天和后世的中国人记住祖先的精神,传承一代代仁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学习“自古丹青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和百姓情怀,以民族情感“慷慨赴国死”。习近平同志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传承中华文化决不能“去中国化”“以洋为尊”。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的生活、情感方式的精华。它溶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这种根性的文化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具有独特地位。有人以艺术创新的名义进行实验性创作,试图抽离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搞所谓“去中国化”创作,难以想象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如何做到去掉中国痕迹、中国烟火,试想音乐、舞蹈、线条、语言完全没有中国元素,即为创作“真空状态”,这种“泛民族”“泛国家”的无根文艺创作,违背了人类文化追求的本义。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更不能失去民族自信,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发掘历史活源,“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正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化就是价值观。如果不了解传统文化,也不可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终于走到了“中国梦”的近前。“去中国化”的泛起及后果,只能称作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被占领”,而不能叫“复兴”。习近平同志在北师大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3.努力发掘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现实必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一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用一套“礼”来促使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维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以达到维系社会稳定的理想状态。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道法自然”。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利益矛盾凸显,更需要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撑。
二是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罗素曾说:“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一个国家迈上现代化征程,唯有奋斗才会繁荣富强。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围绕目标,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不懈奋斗。
三是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当世界正在经历着资源开发几近极限、气候变化异常、多种文化激烈冲突的时候,只有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理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多个国际会议和外交场合,中国向世界提出要达到“国与国之间和平,人与人之间和睦,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必须使用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来支撑和谐世界理念。在此基础上有效化解国际矛盾,实现和谐世界目标。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思维和外交方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软实力。
六、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了文艺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之后指出,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体现出全面、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极具针对性地对文艺创作和传播提出了重要的遵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开放学习,坚持为我所用,不能在交流学习中迷失本源,这是文艺需要准确把握的原则。
1.不能忘记“拿来与扬弃”的辩证法。
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把各国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拿来”,合理取舍,为我所用。但是,“拿来”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国家进步、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二是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一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有利于中国精神的塑造和弘扬。
“中国的东西要与外国的东西有机结合”,要用“扬弃”的方法对待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扬弃”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黑格尔认为事物发展的每一阶段对前一阶段而言,都是一种否定,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留,既有克服又有继承。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成果,以此来表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实质。认为事物内部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以至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2.文化交流互鉴必须“本土化”和“内化”。
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国际视野,需要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凝望、欣赏、借鉴。但是,拥抱世界不能丧失自我。实现文化交流互鉴的“本土化”和“内化”,是文化交流的技术性问题,也是原则性问题。任何交流互鉴,说到底还要为我所用,目的是学习,结果是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洋为中用”,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全球化视野下的文艺,具有民族性才更具有审美价值,因此民族性是至高无上的,从来没有抽象的、绝对公共概念的世界文艺,世界性存在于具体的民族性之中,我们必须注重文艺的本土化特色,学习借鉴也需要做好内化工作,促进民族文艺的繁荣发展。
3.正确理解“竞争与发展”的当代价值追求。
文艺作品以追求真善美为永恒价值,是不是就不应该书写和表现“竞争与发展”的价值追求?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认为真善美与竞争发展是对立的价值范畴。认为与人为善,就应该和平共处,不鼓励竞争和斗志,这是伪老庄的哲学,是一种消极怠工的思想。老子提倡的是有目标的以“无为”而“为”,庄子提出“志在千里”。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提倡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人的生命发展需求,尊重健康人生的发展需求,表现人类战胜环境、战胜自我的生命力。发展是一个健康人的正常精神需求,尊重人的正常需求,包括对人的发展的尊重。发展和进步也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基本趋势,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战胜困难、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困难、顽强发展,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浓重底色。
我国与世界各国开放交往力度加大,日趋呈现文化交流激烈竞争状态。要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显示人格国格魅力、展现勇气智慧、鼓励克难攻坚,大力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自身的优秀文化,只有在充分尊重自身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赢得尊重的国家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在民族文化扎根的国家里,才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独立自主的交流和合作。否则,没有民族性的国际竞争结果必将成为其他民族的附庸。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4
一、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历史和具体国情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直接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国情,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必然的原因.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看,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合发达的生产力,反而成为生产力的束缚时,社会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决定了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改良道路。当时俄国的社会主义胜利,也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会根据本国的国情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从中国具体国情方面看,中国当时的国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当时的年代,是人类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从国际条件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诞生并取得胜利,而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又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模式,不能一贯的照搬其它国家的经验,而应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必然的变革,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繁荣富强,这是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只能而且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民族化,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必然结果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是具有理论创新自觉的,这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理论成果都可以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论为代表。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生搬硬套地用于当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就会引发“水土不服”,中共革命史上几次“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还从一般和特殊的角度论证了实事求是的合理性:“特殊和一般本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裂的,分裂就脱离了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表现于一般与特殊之一致的,没有特殊,一般就不存在,没有一般,也不会有特殊。”(1)。毛泽东还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内部的两种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而对于敌我矛盾,只能用彻底的革命斗争来解决。
简单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斧”;其矛盾分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剖刀”;其群众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其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瑰宝,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挥其哲学指南作用。
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表征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与发展。
1. 实践特色自觉
所谓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实践。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坚持以实践为标准,科学总结历史,不断探索实践,才得以开创与发展起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标准的广泛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2. 民族特色自觉
所谓民族特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风格、气派、形式。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与民族特征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有着光辉而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着中华儿女的茁壮成长与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不过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问题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理论特色自觉
所谓理论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回应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地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 时代特色自觉
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把握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发展大势,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了解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战略谋划,不断充实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四、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基本经验
1.“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基于国情,源于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必须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4]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党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两种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实践。惨痛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危害性。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摈弃任何固守本本,超越或落后于实践的做法,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要牢牢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同时,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具体国情,准确把握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寻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2.“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决定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我们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把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3.“中国特色”之自觉应以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从总体上看,各国尽管有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采取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泛,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道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多方面问题,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独到和富有启发的见解。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我们拓宽理论视野,加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并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自觉应始终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中国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与“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两个维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的”,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反映的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则是立足中国实际,概括、总结、提炼中国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增添中国元素,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反映的是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属于应用层面的问题,着重于实践中的创新;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是属于理论建设层面的问题,着重于理论方面的创新。前者为后者奠基,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升华,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分享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应该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旗帜代表前进方向,旗帜代表共同意志。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科学命题,并指出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不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而且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科学命题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般分为三种形态,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多表现在一般理论和革命运动方面,由于他们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历,所以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述。列宁虽然领导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他由于过早去世,也没能形成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但实践证明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成功的。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找到了一条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鲜明地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科学命题的提出,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社会主义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在理论体系方面,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的破题,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回答,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崭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在目标和道路方面,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新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同时也为处于低潮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全面推进,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整体推进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形成了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已经雄辩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6
定价:89.00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0月
本书作者从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开始,对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等几代党的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逐个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系统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事业和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做了系统分析,还对需要坦诚直面和稳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躲不开、绕不过的三大难题——政治领域的权力腐败、经济领域的两级分化、思想领域的道德下滑做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一句话点评:适合广大党政机关干部、宣传思想工作者,特别是理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广大师生阅读。
《三毛不在撒哈拉:我的拾光之旅》
嘉倩/著
定价:36.00元
青岛出版社
2012年11月
嘉倩和三毛有着类似的格格不入的青春,随性的生活态度,而且同样喜爱阅读和学习外语。高考过后她义无返顾地踏上了澳门留学的道路,尔后休学奔往荷兰,这场无法停止的旅程就此开始了……她喜欢随性自由的旅行方式,步履不停走过爱尔兰、意大利、瑞士、法国、加纳利群岛、巴塞罗那、荷西的家乡安达卢西亚、德国、叙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在路上的嘉倩偶然发现自己的经历和三毛惊人的相似,并邂逅自己命中注定的“荷西”——巴塞罗那男孩树。她与三毛未曾谋面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心底她爱上了三毛,并且坚持像三毛一样做一个善良而勇敢的人。
一句话点评:作者回望自己走过三毛走过的路、看三毛看过的风景,感悟自己和三毛的人生和爱情。
《国家救援》
李海洋 李存葆/主编定价:30.00元
现代出版社
2012年11月
这是一部以迎战SARS病毒、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撤离驻利比亚中方人员等大规模国家救援行动为背景创作的大型报告文学,主编的两位作者分别是原解放军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主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全书30余万字,使用现场图片100余张,描写救援过程点面结合,有波澜壮阔的救援行动全景,也有受灾受困群众坚强自救的真实故事;有决策层科学抉择的真实写照,也有救灾一线战士、群众和志愿者的英勇事迹。
本书全景再现了我国最近10年间发生的重大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从容镇定、运筹帷幄,领导全国人民共赴时艰、力挽狂澜的光辉历程。
一句话点评:砥柱擎天彰显中华气概。
《苦恼人的微笑》
胡昉/著
定价:38,00元
金城出版社
2012年11月
如果说,小说作为一门“说谎的艺术”,恰恰是通过虚构,让我们逼近“世界的真相”,那么,也许我们在追求“世界真相”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趋近小说这门“说谎的艺术”。本书是一部小说,也是关于影像在今天作用于人心的笔记,是对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像的回溯和快进,是关于影像叙事和文字叙事相互之间丰富关系的一种尝试。它探求某种情感的真挚在当代是如何有可能的,进而,它追忆、索引、改写中国近现代过程中的一些情感历程,从“浮生六记”、王国维、“青春之歌”到“苦恼人的笑”,作者以此探索在人类行为背后的情感动力学,它隐秘地驱动着人类的存在,并突破诸种意识形态的框架。
一句话点评:作者是时尚的当代艺术策展人,却像一个古典的知识分子,“我只是被世界和世界中的中国裹挟而走的旅人——是现实在写着自己的小说。”
《小学生越读越喜欢的历险故事书》
冰夫/著
定价:19.80元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年8月
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历险故事。内容分为野外历险、海洋历险、域外历险、奇幻历险和校园历险五个部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历险过程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本书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勇敢精神,锻炼他们的胆量,而且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7
1. 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 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 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 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 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 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 而是“绿色”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 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 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改善生存环境。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 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 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 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 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 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主观方面的, 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 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 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 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 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 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 [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 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 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 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 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 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 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 措施
4.1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 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 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 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 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 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 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 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法律制度, 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 违法成本过低, 处罚力度不强,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 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 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 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 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 利用大众传媒, 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 新时期下,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贯彻生态文明观, 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 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变革合理生产关系, 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 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 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 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 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 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 放眼古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 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 2008 (1) .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 2013 (1)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120, 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此原理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角度,体现了生产力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在及时分析、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继续和深入。有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我们就把握住了对改革是非、改革成败判断的根本标准,就可以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就可以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发展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立足现实、总结历史、前瞻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代世界和中国得出的科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第一个代表,同时提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原理,生产力标准是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概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造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他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即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集中全党智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同时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位,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尤其是广大党政领导干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必须有理论的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政领导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破除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统领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指针,确保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这个基础性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内化为全体党员同志的自觉性追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终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2.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3]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要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继续解放思想的实践,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指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努力在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3.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申奥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从“神五”的成功发射到“神七”的太空漫步,从加快城镇化水平到新农村建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从东部率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改革的进程全面的展开,这些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种认为把科学发展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见,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造成的,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三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汶川特大地震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摘要: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加以深入的剖析,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并就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2-743.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7-28.
[4]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5]辛鸣, 杨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1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10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华民族被甩在了世界发展大潮的后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变革, 必须具有代表中国社会前进方向、能够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先进的阶级力量。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 才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什么样的阶级力量才能肩负起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领导责任呢?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 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都未能把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只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 中国革命才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历史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峰回路转, 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前途的。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 从此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国的现代化从此有了社会制度的基本条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就是近现代中国史的一个根本结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为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 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 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党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同时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新思考。1982年在为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开幕词中, 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发展,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 就是围绕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的。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无比生动的、辩证发展的进程, 是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30多年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我国GDP已经超过30万亿元, 居世界第3位, 比1978年的世界第10位上升了7位,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近6%。30年间GDP年均增长9.8%, 较之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0%快3倍多。按照世界银行标准, 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
20世纪90年代后,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陷入低潮,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风景这边独好”, 展现出勃勃生机, 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近几年来, 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议论十分热烈。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要求, 因而能够把13亿人民凝聚起来, 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追求消灭阶级压迫、消灭剥削制度的“大同世界”, 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憧憬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奥秘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描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指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终将战胜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社会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理论一直鼓舞并激励着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 社会主义实践尽管在曲折中发展但已经显示出不可战胜的生命力, 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毫无疑义,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要吸取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 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 有着其固有的质的规定性, 有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清醒而又坚定地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和事业发展的领导, 坚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因为这样,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拥护, 才能从本质上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 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 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命根子, 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容改变, 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决不会走改弦更张、改旗易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因而能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列宁早就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着眼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 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制度, 形成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所有这些, 都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现实土壤中的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 篇11
一、现今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四种社会思潮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从根本上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民主社会党人企图通过改良主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我国出现主张用这种理论来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他们故意夸大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甚至不惜用马克思主义做幌子,用欺骗的手段以争取群众,他们丧失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心,否定并攻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政治上主张多元化。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的。它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多次到我国进行宣传,并拥有一大批的拥趸者。它不仅是一种经济学观点,同时是一种政治主张,新自由主义传播的泛滥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部分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以及盲目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拉美国家造成了很大危害。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一种现实的政治经济政策,仍然广泛影响着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五四运动以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社会上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伟大成就,指责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运动对历史无任何贡献,都是破坏运动。他们强调,用改良代替革命,否定近代史上的武装革命,攻击新民主主义革命,攻击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伟大成就,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相违背的。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应该批判地继承,目的是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些人固执地认为,资产阶级长久以来所坚持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是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任何民族都应该奉行的普世价值,进而提出主张用这些观念来代替我们今天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在公然挑衅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義,是完全错误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是代表我们全中国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历史选择。
二、研究学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自20世纪70年代社会改革发展以来日益增强,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争相从制度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对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同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多数社会大众的心理和行为意识,同时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必须主动回应挑战,努力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我们必须提升交流对话能力,总结与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的对话经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尊严和地位。
(二)有利于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社会思潮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性,要求我们在研究学习时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其实质和真相,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我们的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被各种社会思潮包围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疑惑和摇摆,更加迫切需要我们党澄清模糊认识,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保持自身先进性。
(三)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广泛认同。当代社会思潮追根究底是各阶层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反映,通过研究社会思潮,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广大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我们目前一切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成绩和问题并存,更加要求我们清醒头脑,坚定思想和认识。
(一)中国国情需要统一的指导理论
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摆在广大群众面前的城乡差距问题、中西部发展滞后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缺陷、腐败与社会不公平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当今各种社会思潮涌动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对机遇和挑战,不同的主体会根据自身立场提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于建设大业而言,这些思潮有助于我们认清改革发展的不足,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毫不动摇的理论指导。
(二)改革大业期盼科学的指导理论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风险之大均前所未有,应该抓住机遇使我国迈入绿色发展的新周期,而现代化社会建设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纵观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往往局限在各自关注的领域,提出的现实可行方案较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给予我们全方位的指导。
(三)历史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指导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选择,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完善和实践验证,证明是最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坚信在这一伟大理论的指导下,终将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显著的现实针对性,呈现了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维护人民尊严方面,在理念和行动上都比西方国家更彻底、更坚决。大力倡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民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逐步树立起爱业乐业、勤业奉献的精神,养成诚信的习惯和品质,坚持与人为善的理念,以平和的心态对人。
我们允许学术界在不违背社会主义立场的情况下,充分讨论一切理论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优秀的理论成果吸收进我们的理论体系中。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允许丝毫动摇,我们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在理论和道路问题上寸步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伟大创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12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08-17
近代中国社会09-07
中国传统社会09-08
中国社会观09-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07-0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7-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