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观

2024-09-12

中国社会观(精选12篇)

中国社会观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竭力实现社会公平的历程中, 始终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理性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呈现出历史继承性、整体协调性、人民主体性的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特征

一、历史继承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观是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研究并继承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建立的。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 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国情创立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观的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紧张的局面及对这种局面的认识造成了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把平等作为价值诉求、把行政指令作为实现手段。价值导向的正确与否必然影响方法和手段的实行效果。尽管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掌握了公平问题的本质所在, 但并未考虑到作为公平问题前提的富裕。因此, 在公平的实现方法上必然存在较大的不足, 效率低下和忽视人权是典型的问题表现。邓小平和江泽民基于对以上问题及冷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正确认识, 开始重视思想的解放, 将共同富裕的概念纳入社会公平理念之中。二者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做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问题, 却也面临着如何合理分配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大考验。中国已经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既是改革攻坚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胡锦涛社会公平思想的目标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 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

二、整体协调性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平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系统内部各要素要协调发展, 统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局。政治领域的公平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 经济领域的公平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创设合理的制度基础, 文化领域的公平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持久的精神维系。

公平正义就是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 统筹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和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很多构想都包含协同的意蕴。如坚持“两手抓”抓什么?邓小平在不同场合, 针对不同问题, 曾经讲过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 等等。实行“两手抓”, 应该成为我们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领导方法、领导艺术。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鲜明, 使我们在工作中防止顾此失彼。[1]“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 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五个统筹”[2]。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3]“增强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通过统筹协调公平与效率、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推动经济社会朝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人民主体性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拥有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公平不可能在脱离人民群众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 坚持走群众路线, 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

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观的实践过程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不仅体现在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这个整体而奋斗, 而且体现在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上, 体现在对于具体的个人的发展所给予的关切上。“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 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 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6], “只有在共同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社会是由每个独立的个体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社会整体的发展以每位构成人员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整体解放不可能脱离部分解放而存在。党和政府对此要有深刻的觉悟和认识, 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548.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767.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15.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850.

[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9.

中国社会观 篇2

首先,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

一是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这是党的文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阐述,是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本依据,必须反复研读,深入领会。这是学通弄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保证。

二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生动教材,必须系统学习,深入学习,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三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专题论述摘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根据这些讲话编辑而成的系列专题论述摘编,涵盖“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布局等各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领域的具体展开,是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文本和专题教材,需要认真研读,反复学习。

四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工作文集。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实践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多层级领导岗位,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系列工作文稿。据此编辑而成的《知之深 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系列工作文集生动记录了习近平的从政实践和心路历程。认真研读这些工作文集,对于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和生长过程,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沃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的灵魂和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九十多年接续奋斗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了新的光明前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信心和决心。

再次,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它在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运用中学会贯通。

习近平同志指出:“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坚持强化担当担责抓落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奋力拼搏、鞠躬尽瘁,勇于直面矛盾、勇于攻坚克难,一切工作都要与党委对标对表,接续奋斗、创新竞进、争先创优。

中国社会观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在任何国家,爱国主义精神无疑都是最可贵的人类精神财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才确立的。近百年的历史充分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得到弘扬。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应有怎样的爱国主义精神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始终高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并且一直是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最忠诚、最坚定、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正因为如此,一切真诚的爱国人士只要清楚明了上述事实,就会不约而同地把共产主义者引为自己的挚友。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孙中山先生,因屡次奋斗迭遭失败而陷入绝望之际,正是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中看到了拯救祖国的希望,因而欢迎中国共产党与他合作,欢迎社会主义俄国对中国的帮助。他亲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下的二大革命政策,把旧二民主义发展为新二民主义,这也正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作为爱国者的杰出代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向前发展的,而且由于充实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新的历史内容而显示出夺目的光彩。然而,孙中山本人并未把爱国同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故未能使自己的历史性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但孙中山先生的战友和忠实追随者——宋庆龄女士、何香凝女士等人,弥补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性遗憾,从而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实现了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因此,每一个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每一个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者,都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都是在充分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的。当人民还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时,爱国往往并不就是爱本国的社会制度。相反,当旧的社会制度成为祖国进步的障碍时,为推翻这种社会制度而斗争,倒是爱国者的神圣职责。但是在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这种优越的社会制度,人民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对于我们来说,爱祖国的山川、文化,同爱祖国的社会制度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正是这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兴盛发达和繁荣昌盛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尽管这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仍然需要有一个过程,尽管在新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在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曲折,但是,任何一个对新旧两种社会制度进行过认真对比的中国人,只要他不怀抱偏见,他就必定会承认: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要百倍地优越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旧中国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以八十岁的高龄提出入党申请时说过:“解放前,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我曾经准备埋头科学,不问政治,但是现实的教训使我懂得了自己不仅是科学家,而且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爱国不爱国就是摆在面前的最大政治”。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悟出一个道理:中国要繁荣富强,要实现四化,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他表示,“我虽已年逾古稀,但是我还没有迟暮之感,我要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求得光荣的归宿”。严济慈先生的这一番话语言平实,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深刻隽永的,它清楚的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而且也是发展新中国的最好的政治制度,我们每一名具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必须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决拥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又一重要时代特征。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闭关自守是导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适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同时,对内改革也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不及时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们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被葬送”。所以,改革与开放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突破,并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一科学论断。实行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如果我们是真正的爱国者,就必然会是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衷心拥护者。

四、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热爱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他们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爱国主义与热爱人民是血肉相联、不可分割的,热爱人民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热爱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刻苦工作,无私奉献。

社会责任·慈善观 篇4

热议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在于如何从中“淘”出一个科学的, 足以导向人们行为的捐助慈善价值观。

笔者曾撰文指出, 作为捐助的主要形式, 它原本乃财富拥有者自愿、独立、自主地行使其非功能财产权的个人 (或法人) 自然行为。然而, 此次“巴比慈善晚宴”却令中国的一些富豪倍感压力, 生出了诸多的说法。比如, 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称, 自己并不欣赏动辄就捐资产的慈善行为。他说, 企业家若把辛苦赚来的钱用来投资, 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若是捐出去, 这些资产就失去了“生命力”, “杀富济贫”是不对的。同时, 他认为捐出全部资产的行为背后, 不过是逃脱高额遗产税和企业避税的变通做法, 而不是真慈善, 只有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真正的慈善。

马云则在陈光标称要裸捐之际表示, 他并不相信别人能比他更好地管理阿里巴巴的资产。自己利用手上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让更多企业崛起;倡导绿色环保生态, 会比把钱捐出去更有价值。同时, 他也坦率地讲:“我们这一代人所有的努力除了希望自己好以外, 还希望将来孩子好”。

我认为, 这些说法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予以讨论、明确。

首先, 慈善捐款应该分清企业家个人非功能财产还是企业功能性资产。很显然, 不论是巴菲特还是比尔·盖茨, 他们取自慈善基金的捐款, 完全属于个人所有的私人财产, 根本不是已在企业运作使用中的或将用来投资的企业财产, 他们对企业家劝捐的也不是这种款项。

其次, 就是其个人财产, 也应分清是基本生活保障部分还是其余部分。就是说, 即使是个人财产, 作为捐款给出去的也不是企业家个人 (家庭) 生活基本保障开销或将其给予、留给子女的养命钱。巴菲特就曾这样说过:他将给孩子留下“足够多的钱”, “足够”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笔钱“不能太多”, 不能多到让孩子们一事无成。

再者, 慈捐行为背后体现的是良好动机, 还是既想逃税又要捞取好名声的把戏。关键在于有乐善好施的美好动机, 如果动机好, 一般就不会耍手腕, 愚弄社会大众。当然, 实践中肯定有一个诸如为逃税而捐和从善而捐的辨析问题, 对此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此外, 在外界看来, 真正有可捐之款者, 也要在量上洞察一下其实际能力如何:是否得当。不论是“慷公家之慨”, 还是“杀富济贫”, 都是不可取的。某些国有大企业老板为树个人 (或少数人) 形象, 不顾企业能力, 捐款大大超出企业承受力, 或者某些民 (国) 企在群众、社会舆论和压力下捐款超出承受能力, 则是糟糕的“杀富济贫”了!

观《社会学与生活》有感 篇5

社会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刚开始觉得很模糊。在我看了理查德·谢弗的《社会学与生活》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了。其实,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多生活化知识的积累。它试图揭示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工作机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它评估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加或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等。

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因为我想多了解社会学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后来我翻开一看,发现里面图文并茂、版式新颖,剧照、海报、漫画、图表生动地穿插在行文之中。作者在这边书中简洁分明地定义与分析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注重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的平衡阐释,强调社会学家检验与质疑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独特方法,教导读者如何运用社会学的想像力来探讨自己生活情境中的社会议题。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使用跨文化的实例说明性别、年龄、种族、族群和阶级等社会区隔及其影响,并提供最近几年来社会学重要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更加激发了我对社会学的兴趣。如中研院社科所杨文山研究员所说,《社会学与生活》这本书虽然在社会学研究华人社会本土化的进程中或许无法提供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这一本内容相当充实、讨论广泛的基础社会学的学生和一般社会读者有关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思考脉络,以及近年来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与全球各地的重要经验和研究成果。

同时,《社会学与生活》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情境,让我们能够练习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把某种“认识到个人经历与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心智素质叫做“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指出: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 不同时了解这两者, 就不能了解其中之一。”“一般人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历史进程这两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往往不知道正是有了这种关联他才成为目前这样的人, 也正是有了这种关联, 历史才被创造成目前这样的历史。”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类,让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去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

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还能够体会到它深厚的人文关怀。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在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文化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认识到文化的这种双向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理解社会因为文化的影响而展现出来的社会结构的差异性,以及这种社会结构因为人的实践活动而发生转变的能动性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感慨:社会学原来如此的贴近生活世界。我们可以学着找出社会学与自己的生活及经验的关联,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深入的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虽然这本书中没有探讨较多的中国议题,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议题或者从相似的案例中找到突破点。同时,我也期待着更多关注我国的社会议题的通俗易懂、活泼生动,密切联系生活的社会学普及读物的出现。

参考文献:郭于华《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

范会芳《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科学》

董金权赵宏斌《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回归:一个社会学的考察》

罗德尼·斯塔克《社会学概念与社会、文化分析》

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 篇6

@社会学吧: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但相应的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却很不对称。灾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日本1964年新县的地震推动了日本灾害社会学的发展,已经拥有大量关于灾害发生及影响的研究。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主要是在美国,其中南加州大学的Robert A. Stallings是比较有影响的代表。

@社会学吧:今天公司募捐策划中,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钱怎么花出去,红十字会是不可信了,最后决定由公司自己的基金会派专人送到灾区。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需要它的粘合剂,规则是,道德是,信任也是,而当信任解体的时候,社会运作的成本就会增加。本来大家有钱交给红十字会去打理,现在因为不信任,就要付出代价。

@Kielboat:救援黄金72小时总结:1.与汶川比较,芦山地震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因在乡村地区,意味着存活者可能以互救自救方式救援伤者,而汶川地震的自救能力近乎零,才需军队大规模介入。2.较多的存活者和伤者意味着灾后幸存者是重点,对后勤物资、道路和直升机转运伤员的高度依赖,对分散志愿援助的依赖,轻装进入的军队对此几乎无用还会占用援助资源,这时需要的是直升机、野战医疗和汽车运输等军队战勤体系的支援,以及救灾指挥部对车辆道路通信卫生的管理和调配。

@马志海:“志愿者”其实非常不简单。任何行动的志愿者,他们必须是有钱、有闲、有心、还要有专业素养。也就是说做任何事不是你有一颗爱心就行的。就像是谈恋爱,你爱了还要会爱不是吗?否则会活活把人给爱死,不死也累死。

社会@大学

@上海教育:(1/2)上海市教委发布《2013年度本科预警专业名单》,被预警的专业有:日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社会工作和交通运输。

@上海教育:(2/2)这15个专业在本市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均较低。

@诸大建: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3年15个招生低、就业差的本科预警专业,很多涉及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这些专业除了存在供给过度之外,本人一直认为本科就学管理,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一直建议本科应该学一个技能型的专业,只有有了实践积累之后从事管理实务,报考管理类专业硕士才是好的选择。

@王旭明:世界读书日夜思,我与专家对读书之解不同的是,与其读100本书而不做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如读一本书而做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必人人当图书馆,贵在人人为思想库。读万卷书不如读一本最有启迪的书,产生一个最有价值的思想。

@刘惠璞_河马哥:团队一小孩请假,因母亲发现了肿瘤。批了假,心情却阴霾。虽然在我眼中,80后还小,可他们出校门就被丢进了就业的洪流,刚上班就赶上高房价。我不知道尚未在大城市立足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如何面对生活的重担,双亲的衰老。但,也许80后注定在更多的波折中早熟,然后比我们七零后更坚定地活着。

@刘惠璞_河马哥:90后跳出来说他们也不容易,好吧,你们肯定是——成家的时候赶上房地产泡沫碎,然后很轻松就买了房;接下来人口红利时代结束,企业都很缺人,找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了;更重要的是80后的老板还都很nice,思想开通,待你如兄长。

@隐姓埋名三十天:说到择城而居,我觉得如果你的工种不是出了京城别的地儿就没有的,你的职业规划也没有膨胀到其他地儿容不下的野心,且你对京城坐拥的庞大文化资源的享用频度也很低的话,则相比厦门杭州这样的宜居城市,在北京的性价比真的不高。选择北京或许只是基于某种非理性的虚幻心理按摩。

@大学城周sir: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大三学生何俭遇到一个年轻女子求助,借了500元给她。这名女子说第二天会还钱,可当天晚上就没了消息。何俭很失望,但他说,下次做好事会小心慎重些。但是“我冒着99%被骗的危险 ,只为了不让那1%的人伤心”。

@mandarinpassion:虎妈的一句话让很多持不同意见的家长降伏:“你是要孩子现在有选择,还是将来有选择?”这句话正好是我们中国亲子关系的根本症结所在,现在苦是为了将来甜。所以持这种信念的家长就会心安理得地逼着孩子放弃他们自由的童年,仅仅是为了他们所谓的“未来”。

@李子:读书久了,就会对书本身产生好感,这很正常。但读书毕竟是为了获取其中的知识和信息,如果载体已经开始妨碍高效地获取和传播知识,那就没必要为了那份好感而拒绝接受新技术。在购买、储存、检索、传播等多方面,电子书都完胜纸书。即使在阅读方面,电子书也有其优势,且这种优势会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大。

@GK同人于野:吸引人程度: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巴基斯坦发生的恐怖袭击;恐怖袭击>谋杀;恐怖袭击>重大事故死亡;恐怖袭击>一般事故死亡。以上所有不等式的右边发生的概率都大于左边。为什么媒体喜欢报道左边?难道新闻的本质是一种娱乐?

@奥卡姆剃刀:今天参加了政府部门主办的北斗产业推进会,发现不少专家名片的名头是两排,上排是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下排是某大学教授博导。这些老板活得潇洒,以博硕研究生为主体组织起高水平低成本的研发团队,以高科技公司身份从政府拿资金支持,谁也拼不过他们。

@李进:数字出版现在尴尬的局面,特别是大量粗制滥造的玩意儿横行,除了缺乏商业模式和我们固有的顽固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力深厚的传统编辑基本没有参与到数字出版中来(还是顽固的精神),而正在做数字新晋的小编、掮客、渠道和码农,对内容鲜有把握和理解。

@洛之秋:重点大学英文系录取分数线一直在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80年代南大(南京大学)英文系一度是全校最难进的专业之一,现在和很多学校一样变成了接收第二专业志愿的保底对象。但我也不认为把文科状元都招进来就能把英文系办好,高考分数与英专学生的发展没有正相关性。要命的不是入学分数低,而是不情不愿读英文。

@林培文:室友在写作业,电脑上正与他视频的是他异地的女朋友。两个人静静无言,埋头做功课,偶尔抬头看看对方,然后又埋头继续学习……我只能说,这就是学霸的爱情啊。

@淡豹子:在大学同寝的群里,一个说:“衷心感谢当年室友不杀之恩。”另一个说:“别高兴太早,慢性的。”一个又说:“我们没把某某寝室做掉已经很善了。”一个再说:“主要是因为我们专业的问卷访谈这类凶器效果有限。”

@周Cissy:回家被问最多的问题不是男盆友,而是工作的事。家人天天追着问,连邻居也追着问。一个亲戚听说我要做媒体后说:记者有什么好做的?能挣多少钱?为什么不找国企?然后说谁谁的女儿考了市检察院公务员,那个厉害啊……为了避免这种不知如何继续的对话,我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责任编辑:刘贞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篇7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的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首先, 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从来都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首先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能否尽快发展生产力, 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其次, 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说:“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体现出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1]他还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最后,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 我们讲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静态中, 用僵硬的定义, 概括出一个僵硬的社会主义概念或固定观念。这类做法是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根本要求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并没有把社会主义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 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 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过程中, 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正确认识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根据当时的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这就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这便很明确地揭示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最基本的特点。党的十三大前夕,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制定规划。”[1]1987年, 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客观依据、基本特征、性质、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历史地位, 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为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方面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政治方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 邓小平有其独特的见解。他把原来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东西重新分类, 一类属于基本制度、基本原则, 另一类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使用的经济手段。其中, 对计划经济的重新认识, 是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过去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曾提出过社会主义可以有商品经济,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前, 一直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固有的特征。邓小平从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出发, 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在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中, 他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功, 与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直接和重要的关系。

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 他们对整个未来社会的论述只是原则性的设想, 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论述更是不够完整、清晰。他们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 应该马上做些什么, 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3]

邓小平遵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用新的思想、观点,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5年10月,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代表时说:“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1]邓小平之所以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是因为他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1]邓小平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只有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实现了共同富裕, 体现出了优越性, 社会主义才能“站住脚”, 才能得以巩固。

2. 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现在真正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对外开放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为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在1988年6月3日的讲话中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 不改革不行, 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走上了新的道路, 这些政策概括起来, 就是改革开放。”[1]对于改革开放, 邓小平又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

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邓小平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唯一出路, 认为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他认为,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从而, 能够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否则,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表现不出来。

3. 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79年, 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说:“我们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建设则决定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邓小平看来,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还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高度的精神文明。但是, 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 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出现一手硬, 一手软的情况。邓小平多次批评了这种现象, 他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 走弯路。”[1]

4.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79年,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 明确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命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做到:第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型专政的统一体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邓小平认为, 相对于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2]。第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 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 这最符合中国实际。”[1]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同时又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这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 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2]必须确保“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2]。这些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另外, 也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方向只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 走依法治国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9-37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8-372.

解读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广告观 篇8

一、广告对物的编码

从最根本的词汇开始解读,首要理解的便是消费,在消费社会中,它不仅仅是指在交换完成后对物的使用和消耗,而是有了新的内涵。在鲍德里亚看来,把握住消费和消费社会的根本方法便是符号学的分析,消费是一种符号操纵的系统行为,它的话语符码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话,而是用物来编织的符码。在消费社会中,任何产品都要不断的创新,商品本身的“意义性”逐步突显出来,一个品牌要具备“实用性功能品质”和“意义品质”。因此,在消费社会中的物要成为消费品,就要经历一个符号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告起到了编码的作用,是消费主义文化传播的最有力的工具。

在消费社会之前,广告也对物进行编码,主要是表现在把物的使用价值进行编码,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在消费社会中,广告对“物”的编码,有了新的规则,更注重的商品所代表的意义和差异性。

通过广告的作用,物有了其自身的内在涵义和外在表现,它不仅用编码的形式反应了自身,还通过编码这个体系跟其他的物产生了联系。广告把物建构进一个有等级、地位区分的社会关系内涵的“符号系统”当中。物被消费了,不是消费了它的物质性,而是差异性。衣服的意义不在于穿,而在于它于其他衣服的比较中的等级差别,这种联系是一种外在的联系,指向一种社会地位。广告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广而告知”了,通过它对“物”进行编码和细分,赋予不同的涵义,广告带来的是一种广告式消费的生活模式,一种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的结构性转变。

二、广告对人的编码

在笔者看来,广告对消费者的掌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给消费者造成虚假的需求。在后工业社会以前,广告和消费者的逻辑联系为:消费者发现某种需求,然后通过广告搜集信息,最后消费者决定选择哪种商品。那时广告是消费者的工具,是选择商品的途径。而在消费社会中,两者的关系模式转变为:广告不断的强化某种诉求,消费者意识到这种需要,然后在广告的引导下选择产品。在这种模式下,广告发挥了主体作用,引导和掌控了消费者,消费者成为广告的附属。广告并没有直接劝说人们去购买,只是向人们描述了更加美好、让人向往的似乎可以触手可及的世界,从而让人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去追求由广告界定的那些“本应属于我们”的东西。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中,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逐渐的不明晰,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广告的刺激,产生的虚假的需求。

第二:广告的超真实性,给消费者以虚假的满足。广告的超真实性,是建立在大众传媒的“超真实”论述的基础上的,极度逼真的模拟,导致模拟逻辑的贯彻,类像赋予我们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同时将现实的逻辑和规则遮蔽与粉碎,宣扬它自己的逻辑和规则,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它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人们按照超真实的体验来造就自己的真实世界。具体到广告而言,广告中规定了一种日常生活中不会有的交流,广告中的商品与买回家用的商品已经不是同一件东西。广告塑造了无穷无尽的憧憬和欲望,人们在对广告信息的接收中,间接体验着这种虚假的满足。

因此,广告在对物的编码过程中,从注重产品信息到注重品牌的塑造,引导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广告的编码领域延伸到人。人们的欲望、计划、身份、激情等都需要物化为符号和商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广告通过其自身的编码规则,使消费者形成了与其编码规则相适应的内在、即时的勾结关系,通过这种同谋关系,每一则广告都要求消费者对它进行不自觉的解码,通过对信息的解码而自动依附于广告所带来的编码规则。

三、广告对社会关系的划分

由广告编码所带来的对物的区分,排列出来一定的秩序,从而由顺序建立起来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在广告信息中,所蕴含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意义,区分了消费等级和生活习性,而不同的消费方式对阶层的划分又起到了指涉的作用。

确切而言,不是物,而是由广告编码带来的物的意义,成为了人的社会地位的象征。衣服、用品、房子、出入场所等代表了不同的人群,这些符号暗示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跟自己对物的偏好相当的群体,这些有着相同消费等级的人,对物的意义有相同理解的人,形成了部落化的群体。在消费中,被消费的仅仅是理念。由广告所引领的消费方式使得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深层发生了等级的、范例的、习性的结构改变,造成了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统治结构的改变。消费社会解构了以往的传统的阶级或阶层的划分方式,转变成了以商品符号的社会意义为划分标准。

四、对消费社会中广告观的反思:

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广告观,其理论根源是与消费社会的理论相一致的。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是什么”的陈述是建立在符号学分析的立足点上,进而成为以后的一系列价值评判的基础,由此,对整个社会的把握就变成了一个对符号系统内外诸环节的分析和把握,社会作为一个感性存在被简化成为一个符号的存在物,对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感性现实的符号化抽空。人们从来不会消费物本身,广告的作用不在于其内容等的论述,把其他的非符号因素都被排除在外了。

消费社会对广告的理解,对符号意义的倾向性,忽略了物的实用价值。广告与物的使用价值的分离,使得广告脱离现实的真实感。广告首先就是对“物”的诠释和彰显,不存在没有产品的广告,广告和产品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除了某些专业人士处于对广告的创意及表现手法的纯艺术性解读之外,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广告的诉求只是“物”和由广告产生的对物的体验。当然,绝大多数传统的广告观念跟消费社会中的广告观是处于不同的层面,没有可比性。但我认为,广告与物的分离,也只能在忽视了社会现实和功利性的基础上进行。广告由于其自身的市场性,与资本运作的紧密结合性以及其显著的个体性,不适合用抽象的形而上的理论来进行解读和论述。

关于广告作用的分析,单纯强调整体的抽象意义上的广告技术论而导致的受众群体的被部落化。在消费社会的解读中,广告中正是内容的遮蔽性隐藏了它的实质,进而把内容、传播模式、经济利益的目的性排除到广告的功能之外,它强调了一种大写的形而上的广告作用,抽空了广告本身、广告主以及受众的巨大的社会现实和感性现实。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广告所带来的人类生活模式的变化,并不是其关注的,他生活的现实对于广告的要求,只是提供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信息,并且保证这种信息的真实性而已。

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广告观,确实与以前的广告理念有所不同,体现了其独特的阐释角度和理论视角,对广告涵义的新的解读,充实了在消费文化中的广告理论,在展示广告特有属性的同时,分析了广告在现代社会阶层划分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以往的广告理论中未曾提及的。但同时,侧重揭示了编码统治的现状,相应的也就忽视了广告和物的联系,物的实在性,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直接的联系被符号隔断和架空了,片面强调了一种强制的编码机制。广告符号的指示“意义”的本质是以指示“事物”为前提的,没有了经济性的基础,关于广告的论述都显示出没有根基的虚空性。

参考文献

[1]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2006年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 篇9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问题是当代世界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它贯穿于我们改革开放的始终。能否实现社会的公正,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在探索如何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 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正观。这一公正观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公正问题, 克服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内涵

公正是正义、公道的同义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公平正直, 没有偏私”, 表达了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公正是社会处理各种关系的总原则, 是社会有序和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专门对社会公正进行阐述, 但是在他们对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公正思想。如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的结局部分, 是世世代代关于公正、善良、幸福的幻想的最终体现。”他们归于社会公正的论述, 构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并且得以继承和发展,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二、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

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不仅由于社会主义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而且在于社会主义能够使人摆脱被奴役, 被剥削的命运, 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邓小平关于社会公正观的主要思想是:

1. 以共同富裕为导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也是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集中体现。“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拥有;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占有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实质上是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问题, 而这正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

邓小平将这一基本思想概括为两条:“社会主义原则, 第一是发展, 第二是共同致富。”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能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才能创造极大丰富的社会产品, 消除阶级存在的物质前提, 从而彻底消灭剥削,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公正观, 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表明了只有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相互统一基础上, 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2. 以公平效率为核心

所谓效率, 就是人们对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配置。而公平在政治学上则表现为一种权利和目标尺度, 具有公正、正义、平等的含义。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其统一也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核心。

在邓小平看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中, 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必须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 为了发展生产力, 必须提高效率。为了提高效率, 邓小平主张在分配上应允许人们存在差异, 鼓励人民多劳多得。但是, 邓小平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决不意味着他忽略兼顾公平的问题。他认为, 政策只有兼顾公平, 才是人民所期望的结果。所以, 他强调政策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能够以造成两极分化、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为此, 制定政策使“先富”带动“后富”, 体现再分配当中的公平原则。

3. 实现社会公正要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无论是他的“三步走”战略, 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根本出发点都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他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党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在实践中确实地给人民带来富裕和幸福, 因此, 我们党终于在各种风险面前站稳了脚跟, 执政地位日益巩固;坚持以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目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社会的公正。

三、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指导意义

1. 实现社会公正要加强法制和监督

根据邓小平社会公正观, 我们深刻认识到, 要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法制。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努力:

(1) 重视“依法行政”这一环节。在现阶段,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但是我们不应当只是倡导“以法为重”, 我们也应该强调执法为重。为此, 我们要加强执法干部的法制教育, 特别是要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到自觉学习的转变, 使他们做到“三不”:不敢贪——贪了会有灭顶之灾;不愿贪——贪了就会损失惨重;不能贪——疏而不漏, 无空可钻。

(2) 加强监督系统的建设。突破监督难点, 完善监督形式。比如, 给监督职能部赋予一定的实质的权力;重视每一个监督的环节, 做到事前决策性的监督和事后惩罚性的监督为一体;鼓励像信访制度、舆论监督等各种各样的监督形式, 通过建设监督系统, 加强监督力度。

(3) 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首先要加大法律条文的宣传力度, 使法律就、走进普通老百姓身边。其次,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程序, 使老百姓了解其操作程序, 在遇到问题时也熟悉准确地找到相关的职能部门。最后, 要多鼓励法律的专业人士瞎想, 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 使普通民众也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 实现社会公正就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这种现状背后也是社会公正的缺失。如果我们不积极采取措施, 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这显然与邓小平社会公正观是相违背的。因此, 当前要扭转这种不公正现象, 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在城镇, 确保各种所有制、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 特别是农民工都能享受社会保险, 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农村, 逐步推广和普及以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2) 要进一步筹措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应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理支付, 并逐步使基金的筹措和管理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进行调节,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4) 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社会保障的所有内容, 如基金、待遇、享受条件、管理等, 必须由国家颁布法律统一规定。社会保障不应该是企业和单位的, 而是社会化的。

贫富差距的过分扩大决不会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所允许的, 所以, 必须尽一切可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的公正稳定。

3. 实现社会公正要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

在现阶段, 我国要想取得社会的和谐, 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就要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 解决人们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实现社会的公正。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努力:

(1) 关注并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目前, 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国家应该采取措施,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多方面采取措施, 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 如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等。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帮助和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 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2) 扩大就业。我国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求向城镇和非农业转移, 使得就业压力增大,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 要努力开辟就业渠道, 千方百计地增加就业, 同时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创业和自谋职业。

(3)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增加低收入阶层, 特别是尚未解决温饱的群众的收入,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具有丰富的内容,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 这正是对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 才能化解社会矛盾, 让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赵智奎.邓小平前言问题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4第一版.

[3]秦宣.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列宁.列宁全集 (3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社会营销观的整体解读与运用 篇10

曾几何时,公益营销蔚然成风。以蒙牛为首的企业发起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为中国航天而喝彩”等口号此起彼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真的是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落实,但是在市场上消费者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企业的行动而添砖加瓦,企业实现了飞速的扩展,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整个市场一切欣欣向荣。但是在“三聚氰胺”危机爆发后的时候也是看到了消费者那种痛不欲生的绝望,整个社会的无奈与辛酸。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停留在为组织里的个人创造价值,更要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二、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性的问题

首先是要能够解决企业的民生性问题,如,就业、社会福利、促进人均收入的增加。同时更要能够把整个企业的营销战略策划融入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当中,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比如说通过全程产业链的升级提升了企业在整个国际行业内的分工,把以制造为主体的经济升级为研发、品牌、制造为主的经济模式,为社会与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产业附加值。这时不仅仅是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价值收益,更是因为国家经济模式的的多元化,但最终决定的是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与国际地位的问题。

企业在进行营销战略策划的时候,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方向,更要确定在这变革的过程中以及营销战略的运作与落实之后,是否紧扣国家的大的宏观政策,同时还要考虑到能否为整个国家与社会创造多少价值,在整个大的社会分工中为社会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当然对一些政府出台政策性问题要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加以分析,确定最终是迎合还是规避。

其实,企业在当今社会当中企业还需要承担一项不得不去承担的任务,那就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因为经济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能否进行自主生存与独立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国家战略性问题,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当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运作营销战略策划后达到行业垄断的时候,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以研发制造、品牌输出为主要模式的时候,不仅仅是资源的消耗相对降低,高附加值所带来的收益与国际影响力的升上,同时经济自主发展与对外产业输出上更多的是占据主导位置。能够依靠高端产业为整个国家在资源消耗最低限度的同时带来进出口贸易顺差的时,低端产业进行国际布局与业务外包,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拓展,为经济的增长贡献更多的高附加值GDP效益时,不仅仅是国家影响力的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性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更多的时候是国家的经济外交与经济对外发展的依靠性会相对减少。更重要的是国际影响能力会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在处理一些外交事务与解决国际性争端的问题当中占据更加有力的主导位置。

三、关于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创造

关于在制定企业战略营销策划的时候,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创造问题上。这个更多的是需要企业站在社会长远的角度与文化层次的延伸角度上加以识别与定位分析。当然还必须要坚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角度。但是以往企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时候是建立在消费的心智认知层次上,因为对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的了解,所以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等本质性问题并未受到相应对等的重视。反而复合自己审美爱好的独特品牌价值诉求点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依据。这是对品牌文化的认知,才会在同一件产品上产生了不同的消费者价值认知。因此企业在制定长远的营销战略策划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兼顾消费者的需求、品牌的认知价值、以及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价值进行相应的参考与规划。

当然企业在进行营销战略策划的时候,消费者认知价值并不等于最终的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价的。因为必须要结合当时的营销战术与市场现状、行业现状以及企业自身的现状进行相应的参考与调整的。因为每个行业的行业现状与市场现状是不一样的,所制定的新产品市场定价策略也更是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在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根据市场的客观供情况与实际的产品功能与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以及最终的消费者认知价值来进行权衡的,并且在最后完成产品的价格制定。

孔子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篇11

这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是路。路在文言里面就是“道”。于是,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世上本没有什么道理,大家实践多了,自然就会总结出一些道理来。

道理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给后人提供经验,避免犯错误,争取更进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必然的规律,这对于人是这样,对企业也是如此。就眼下中国的企业界而言,如何总结经验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固步自封走向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对企业来说是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本专栏问世的目的就在于跟诸位看官切磋一下中国企业界的真知灼见,八卦巷议。以便对中国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道”。并希望这些“道”会对而立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所裨益。

好,开张!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些诧异,也许会嘀咕本文是不是“水煮”一类的胡扯。且慢,个中原委且听本人细细道来。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确是舶来品,这个没错。但企业可不是舶来品,有企业自然有社会责任。那么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责任和企业责任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社会责任的精彩言论。比如说,做生意要注意生态平衡,不能“竭泽而渔”。对员工要厚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里说的道就是做生意要顾及利益相关方,不能一味自己捞银子。

好,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圣人,或者说是个大学者大教育家吧。孔子从小很苦,3岁没了爹,7岁没了娘。但孔子胸怀大志,靠自学成才,并投身仕途,在鲁国做到司寇这样大的官。按理说,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衙门里混饭吃,只要不搞贪污腐败,不想篡权谋反,名车豪宅的日子是唾手可得的。但孔子是个有伟大理想的人,他看到天下大乱,道德沦丧,自己的志向又实现不了,就毅然下海自己创业了。

孔子下海也是有自己考虑的,第一他没资金,第二又没什么人脉和背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一个——知识。所以孔子办了个私学。当时也就跟新东方的俞敏洪差不多,属于民办教育。孔子办学最辉煌的时候据说有生源3000,比较牛的高材生有72个。3000多学生在当时很厉害了,几乎跟一个小国的常备国防军的数量差不多。

作为一个民间教育企业,孔子要的学费很少,他不要钱,要“束”也就是干肉条。算是对利益相关方很低的要求了。而且,孔家大学是流动讲学,从一个国家路演到另一个国家,也不存在什么环保问题。孔子身兼大学校长、教授和体育老师,有时甚至做杂役。对教学和学校管理以身作则。当然,孔子也是个大慈善家,他自己没什么钱,但看到路上有穷人,会派子路去救济。

孔家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高级的知识分子。比如子贡、冉求等都是良相级别的,还有一些如子路这样的大将,最不济的也有颜回这样的社会贤达。可以说,孔家大学是孔子社会责任观的具体体现。

想想吧,几千名衣衫褴褛的穷学生跟着一位50多岁的老人(春秋时期,中国人平均年龄才20多岁),到处流浪(说周游列国是恭维过头了)。很多次,孔子自己也“累累若丧家之犬”,“饿于陈蔡之间”,还有次差点给杀了(孔子长得很像当时的黑社会老大盗跖)。孔子虽然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这几千名精神孤儿还是追随着他,到处跋涉,听他的教诲,不离不弃。这样的民办企业可以说是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有的。诸位看官见过这样无私的企业家吗?

中国社会观 篇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更将这种信念具体化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于考察我国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推进民族工作,进行正确的民族观教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探索新成果,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的新课题。它所涵盖的民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理论体系。因此,深入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观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对华的鸦片战争以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国内不仅民族成分繁多,而且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极不平衡,人类社会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加之历史上长期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造成民族隔阂、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不团结,使中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根据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积极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对国内各民族的压迫的结束,开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起来,相互促进,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二、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民族问题,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核心是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各民族人民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同时,各少数民族还通过选出本民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其主要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因而,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其本质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与民族和谐。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把它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也不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民族都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利益,履行相同的义务。为了全面贯彻这一政策,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把各民族一律平等载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通过的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党和国家不仅积极帮助有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建立民族自治区域、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且对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也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充分保障他们的平等权利。

民族团结是关系到祖国统一、人民团结和巩固国防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的根本问题。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思想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客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以平等和自愿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建立一种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延伸,是国家统一和稳定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尤为重要。因此,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标志性特征,是各民族人民真诚合作精神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互助、民族和谐的根本保证。

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实现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的建立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关系。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又都存在着弱势和局限。各民族间的互助合作是各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发展各民族的互助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支援和帮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支持帮助也很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幅员广大,资源丰富,汉族地区经济建设所用的大量原材料和生活资料很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支援的。此外,少数民族同胞大多位于祖国边疆,世世代代在建设边疆、保卫祖国的第一线,为祖国从而也为生活在内地的民族同胞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间互助合作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必将更加凸显,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三、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 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实践证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成功的,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可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又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 共同发展。是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后,我国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民族区域自治,由于它固有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充分实现了大小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受到了各民族的积极拥护。民族平等的实现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在各民族间建立起真挚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调动充分调动各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最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巩固了国土安全、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过程,作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民族过程相对应的民族问题在我国并没有、也不会得到完全解决。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民族间的 发展差距问题、由随现代化推进和民族意识抬升所决定的民族间的利益矛盾和文化摩擦、由国外敌对势力所支持的各种分裂活动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构成的威胁,在我国都将长期存在。纵观全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他们往往是从一个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方面进行干扰和破坏,这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存在和激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处理好国内民族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在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比起过去来,具有更大的进攻性、侵略性、扩张性和冒险性。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反对西方敌对势力打着各种旗号, 对我进行的渗透、分裂、颠覆、破坏活动。

当今世界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给所在地区的民族的发展和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一个拥有13亿人民的多民族的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全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团结奋进的局面也为世界各国处理和解决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树立了典范。

上一篇:电脑设计类课程下一篇:新时期海南产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