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2024-11-04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共12篇)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篇1

赋役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是中国历代政府的强制征课;徭役则指古代国家强迫平民 (主要是农民) 从事的无偿劳役。秦汉以后, 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 徭役则另行征发。

秦朝时期, 赋税沉重, 政府强迫农民把收获物的交给政府作赋税, 兵役和徭役更加繁重, 人民不堪重负。

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 西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 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又经过文景之治, 将田租先后降为十五税一和二十税一。但农民仍须服徭役和兵役, 并要上交人头税, 即算赋和口赋。

南北朝时期,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 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不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更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北魏政府遂将此种土地收为国有, 并于485年颁布均田令, 将政府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农民受田分为露田 (后称“口分田”, 农民丧失劳动能力后须归还国家) 和桑田 (后称“永业田”, 可世代相传) 两种。与均田制配套的赋税制度为租调制, 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粟、调帛或麻, 并服徭役和兵役。

可见, 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得以实行的必要前提为国家手中必须掌握大量的土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劳动人口。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安定,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 北魏政府将土地授予少数民族, 也推动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和封建化的进程, 是推动民族融合的根本性措施。

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 均田制被破坏, 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 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 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 导致农民战争发生。

明朝后期, 商品经济发展, 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加剧, 自由农民大量佃农化, 国家户籍混乱, 赋税征收发生困难。为增加政府收入, 1581年, 大学士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将田赋、徭役和杂税折合成银两, 分摊于田亩上, 按田亩多少来收税。从此农民的主要负担即为地银和丁银。这种制度沿用了唐朝两税法的以田亩为主的收税标准, 规定田多多收, 田少少收, 无田不收, 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税种的合并, 简化了征税手续, 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政府收入。特别是统一征收白银的收税方式, 使中国的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使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 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清朝雍正帝时, 又实行“摊丁入亩”, 即将丁税也平均摊入田亩中, 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并以康熙五十年 (公元1711年) 的人丁数为标准, 以后“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这是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 它进一步简化了税收手续, 按土地单一标准收税, 并从此取消了人头税, 这减轻了农民负担, 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有利于工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篇2

主义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提,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加以阐述,形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统领下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为我们从整体和学理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一、三者的内在共性

第一,世界观、方法论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与现实相统一,即党的最高纲领与党的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都始终根植于、立足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都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三个概念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也是三者能够相互贯通、形成统一整体的根本依据所在。

第二,目标指向一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向的一致性,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具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指向,避免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从而确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第三,实践基础一致。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的实践基础,来自实践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旗帜确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并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每一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基于道路的具体实践,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实践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理论品质一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品质,这一品质也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重维度的理论展开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一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横向和纵向展开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见,正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三者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位一体”。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的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实践路径,因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路标。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的是“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引导,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方向盘。我们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要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的是“制度保障”。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应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避免左右摇摆,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进入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自觉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规则体系,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制度保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保障沿着正确路标和方向行进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种基本关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三、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具有诸多理论共性,正是这些理论共性使得三个理论维度展开的理论成果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维系、所联结。不仅如此,由于存在诸多理论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还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验证。

第一,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

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而言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制度形态展现,它是相对于其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之中,且是以具体的实践来体现,以最终实践的结果并且经由高度理论化的抽象来展现。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的现实表达,它们分别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丰富了旗帜的内涵。如果说,旗帜强调的是方向性,道路强调的就是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的便是指导性,制度强调的便是科学性,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于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理论、制度三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其一,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十分注重吸取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并使之成为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论重心和阶段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总结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需求。其二,理论体系为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这一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符合上述要求的理论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设计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第三,相互促进。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才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随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会更加显著地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另一方面,实践推动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成为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或实践上的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破解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这些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鉴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第四,相互验证。所谓相互验证是说不同的理论维度所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的多个面,或谓之不同表现形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言,道路以实践形态表现理论体系和制度,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以科学化的理论形态表现道路。创新实践中包含了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规定,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又包含了对道路探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综合和统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熔铸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试论中国古代社会特权制度成因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特权制度

中国古代特权制度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它的特征是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背离了法律的正直目的——维护社会的公正性。但这种“非法之法”却在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认可和遵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被广泛地运用。这样一种社会制度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所决定的。所以,中国古代特权制度是以因社会各阶级的等级关系不同为基础的不平等社会制度。

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西周法律有“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规定;汉代有“先请”之制,对犯罪的贵族官僚的审理,要先奏请皇帝。魏律根据《周礼》的“八辟”规定了“八议”。至隋、唐,封建特权法相因沿袭又不断发展,《唐律》规定的“议”、“请”、“减”、“赎”、“官当”等按品级减免罪刑的法律制度是集中的表现。唐之后,宋、元、明各代法典均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肯定。古代特权法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员和贵族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之外,在法律上也能享受到很多的特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八议、请、减、赎、官当等等。八议是指八种人犯罪之后,不由司法机关直接审理,而是由大臣们讨论后,交皇帝决定如何处罚。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减、免的优待。请是比八议低一等的特权,在唐朝法律中规定,三种人可以享受这种特权,一是皇太子妃祖父一系的亲属,二是有八议特权的人的父系亲属以及孙子,三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贵族。

请的范围适用于两种人,一是六品和七品的官员,二是有“请”这种特权的人的直系亲属和兄弟、姐妹、妻子。赎则适用三种人,一是有上述三种特权的人,二是八品、九品官员,三是六品、七品官员的直系亲属和妻子。此外,五品以上官员的妾也享受此项特权。赎罪用不同数量的铜来赎。官当又叫当,指官员犯罪可以用官品来抵当,主要当徒罪和流罪。一般情况下,五品以上可以当二年,九品以上可以当一年。

中国古代特权制度最初是由家族发展而成的。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就有了发展,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从生到死只能在同一块土地生活耕种,从而就形成了家族,相应地随家族的产生就有了家族制度,在这样一个家族里都会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祖先领导人们的活动,从而就会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法律。这时,父权至上的规范和法律也被推广开来,随家族成员的不平等由此也拉开了帷幕,从而也就产生了社会特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礼”强调“等差”和“别异”,具体体现在祭祀、服饰、礼仪、服制等方面。在法律上突出表现为八议制度。凡属八议特权优待范围以内的贵族官僚,除“十恶”外,流罪以下减一等,死罪则根据其身份和犯罪情节由官史集议减罪,报请皇帝批准,此谓“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八议制度是封建法律与司法特权性的集中表现, 展示了中国古代特权法的精髓:通过整套互为呼应的律文,使贵族官吏的犯罪处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致完全逍遥法外,而这一切均是在合法且合礼的旗号下进行的,法的公平要求与礼的差等性在古代中国实现了奇妙的合一。从中国古代的立法来看,能突出体现等级特权欠佳的罪名有:第一,奴隶社会的“变更等级名分罪”它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等级特权而产生的罪名。在奴隶时代,天子、诸侯、大夫各有与其名分相适应的礼乐服制,违反者治罪,甚至为天子制作棺墩不符法定标准,也要处死刑。总之,中国古代社会通过这些罪名的制定,严格维护着等级特权制。第二,能突出体现等级特权法的刑名就是赎刑。从内容上看,赎有金赎、赀赎、役赎,而金赎只适用于有一定身份的上层人物。由于赎刑只对有产者有实际意义,故实行结果是“富者得生,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这就表明,赎刑之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专为少数剥削统治者减免刑罚而设置的,为他们享有法律特权提供了保障。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特权的存在。中国古代的犯罪特权主体在诉讼的提起,案件的审理,刑具的适用,刑罚的适用,行刑的场所等方面都享有充分的特权。大夫等命臣又实为天子、国家的肱股,体现天子、国家的尊严,故不得如外族、庶众一样,具有刑人身份的结果。第三,必须对他们的犯罪做变通处罚。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法律植根于封建等级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等级特权烙印,这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何勤华.西方法律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周礼.秋官司寇[M].中华书局,1999.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7-28.

[作者简介]孟祥渝(1988—),河南南阳人,兰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篇4

关键词: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启示

一、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形式, 以多元化结构为主要特点。就其产权形式而言, 主要有三种类型: (1) 封建土地国有制。所谓封建土地国有制, 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政府或皇室的土地产权制度。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随着分封制与采邑制的废除, 国君权利强化, 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建立, 使土地所有制由诸侯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二是在农村公社解体的过程中, 通过“集小乡邑聚为县”等措施, 完成了对农村公社土地占有权的变革, 使之成为封建国家所有。封建土地国有一般称之为“官田”或“公田”, 主要指封建政府或皇室所有的土地, 在世世代代的延续中, 主要是通过继承前代的公有土地、开垦土地、占有无主荒地、强占土地等形式来实现的。 (2)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所谓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是指由地主私人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土地产权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主体, 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土地。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购买或者暴力掠夺;另一方面来自对前代的继承或者朝廷的赏赐。 (3)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所谓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是指数量不多的农村土地的产权归农民个人所有的土地所有制, 它是小土地所有者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主要对象。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一般在封建王朝之初, 由于受鼓励开垦与修养生息政策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发展, 但随着封建统治的加强, 地主阶级剥削的加重, 这种所有制就逐渐走向衰落。

二、封建社会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产权的多元化结构, 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多元化形态。 (1) 租佃经营。在封建社会,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这些土地的经营大部分是通过租佃制进行的, 地主以地租的形式剥削佃农, 佃农对地主存在着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2) 奴婢雇工经营。封建地主或国家使用一定数量的奴婢与雇工进行农业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随着土地买卖与兼并的增多而不断发展。 (3) 屯田经营。它是以军屯、民屯的形式经营国有土地, 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战争中的粮草供应问题。 (4) 田庄经营。封建地主雇佣大批徒附、宾客及奴婢进行土地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政治上表现出一定的割据性。 (5) 自耕农经营。自耕农自己劳动, 自己享有收益, 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紧密结合在一起。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 效率低下, 自耕农往往成为佃农的后备军。 (6) 均田经营。均田经营, 就是借助于国家的力量, 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进行耕作的行为。它起始于北魏, 解体于唐朝中叶。在客观上起到了恢复农业生产, 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三、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运行启示

1.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确立及运行, 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在奴隶社会, 实行以国王所有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营形式的土地制度, 而封建社会则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以租佃经营为主体的多元化土地制度, 这是以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为前提的。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纵观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 任何一种新型的土地制度, 都是建立在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程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离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际, 抱守残缺的土地制度模式显然会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最终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涤荡。

2. 农民家庭经营是农村土地制度运行的主要载体。

在原始社会, 就已经出现了土地共有、氏族成员家庭经营的耕作制度, 家庭经营已经显出其在农村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到了奴隶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 农民家庭组织更是承担了农业生产的主要职能, 成为大多数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运行载体, 例如, 井田制、自耕制、租佃制、永佃制、庄园制等多种土地制度, 都是建立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农民家庭组织这一基础依托,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不可能建立并运行的。

3. 在同一土地所有制条件下, 可以采取不同的土地经营模式。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 篇5

育龙网核心提示: 首先提出对社会福利涵义及特征的界定,然后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进程,最后根据上海、香港和其它国家的经验,首先提出对社会福利涵义及特征的界定,然后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进程,最后根据上海、香港和其它国家的经验,提出笔者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呈现出制度化再分配与补缺型并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方向 1社会福利的涵义及本质特征

社会福利的内涵及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社会福利的重心经历了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险再到普遍性的社会服务的过程。时至在发达国家,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补贴和社会服务项目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福利项目。在我国,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已逐渐脱离了社会救济的范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观念的影响,对于社会福利的看法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同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观点和主张。笔者把它界定为,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需求,运用社会互助的机制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活动。在现实中,社会福利通常包括满足人们在生活照顾、护理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活动,此外在广义上亦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内容。社会福利有三个本质特征:

脆弱群体优先。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脆弱群体,他们存在一些特殊的需求,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需要来自社会的保护和满足,其中主要是生活照顾服务,也包括身体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国家和社会应该首先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福利性。对受益者个人来说,社会福利具有福利性。面向脆弱群体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因为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有限,常常是免费或者是象征性的收费,这无疑具有福利性。即使收取的费用比较高,但只要未达到该项服务的市场价格,则仍然存在着福利性,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市场价格是判断是否存在社会福利的标尺。”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收费,就超出了社会福利领域而属于经济领域。

服务性。“社会福利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因此社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主要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为个人提供服务,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福利服务的主体和资源是社会化的,但服务的对象和方式却是个体化的,必须针对每个服务对象具体的特点和情况,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地开展福利服务。

2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改革

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它呈现出一种制度性供给与补缺型福利并存的二元格局。这种福利模式是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城市,社会福利属于制度化再分配型福利,是保障程度和福利水平很高的国家福利模式。这种模式与充分就业的就业制度紧密相联。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通过自己就业的单位得到全面而优厚的社会福利待遇。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人们生活中几乎一切方面都得到了单位的关怀与保障。这种制度的福利水平即使比起西方的福利国家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传统体制下的国有单位并不自负盈亏,和国家财政实际上是“一本账”,所以国家和单位具有同一性。单位只是国家向城市居民提供各种福利的工具和途径。此外,城市里也存在一些非就业人口如孤老残幼等“三无”对象,接受着国家民政部门的收养和救济,属于补缺型的福利模式,但因为覆盖的人数极少,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福利体系只是处于附属和补充的地位。在农村,我国的社会福利是典型的补缺型的集体福利模式。国家基本上不对农村的社会福利承担责任,而是由农村的集体组织承担有限的责任,即对农村的孤老残幼等“三无”人员实行“五保”供养。由于当时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又很少得到来自国家的财政支持,因此农村集体所办的福利只能覆盖少数“三无”人员,而且福利待遇处于社会救济层次。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包揽、高水平的城市福利与项目残缺、救济型的农村福利相互分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改变,社会福利制度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了改革之路。到在社会福利领域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思路和方针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化”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明确提出是在1990年,在2000年的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上得到系统阐述。在实践中表现为原有的以社会救济为特征、政府包办、只面向“三无”对象和“五保户”的模式向政府负责社会福利费用、全社会兴办社会福利、面向社会上有需求的所有公民、福利机构市场化经营的新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这个过程由国有社会福利机构的改革发端,然后开展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社区服务,之后逐步形成一套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思路。然而从总体上看,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是渐进而缓慢的,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至今并未出现。

3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

根据本文对社会福利涵义的界定,充分借鉴和学习以上几种制度的优点,笔者初步形成了对于我国社会福利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它包含下面五个方面的内容:

3.1政府办福利机构民营化

在现有体制下,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缺乏人、财、物等方面的经营自主权,诸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态度恶劣、效率低下等成为官办福利机构的通病。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即将大多数的官办福利机构民营化。当然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作为非营利机构,最关键的问题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所有权的模糊性是所有非营利机构的共同特征。民营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实行委托经营的办法,这方面的探索也是上海首先进行的。但要注意的是,既然委托经营的是非营利的福利事业,政府就不应该再收什么经营承包费用,否则这种费用最终会转嫁到福利服务的对象头上,这与政府介入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根本相悖的。当然,根据香港的经验,有一小部分政府办的福利机构是不能民营化的,因为这些机构提供的是需要借助行政权威的具有强制性或者政策性较强的服务。这些服务是民间机构做不好或不愿做的,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

3.2发展民办非营利性的福利机构,使之成为社会福利机构的主体形式

按照官方的分类,我国的社会福利机构分为民政部门办和社会办两大类,然而社会办却不等于“民办”和“非政府办”,社会办的福利机构中,有一部分如乡镇政府用财政资金举办的机构其实亦属于政府办的范畴。此外,在我国,很多社会福利机构虽然主要是运用社会资金兴办的,但整个兴办过程,如倡导发起、组织建设和经营运作要么由政府机构主持,要么受到政府机构很深的影响。而真正社会办的福利机构生存发展的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仍然不能得到与国办福利机构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首先要对现有的社会办福利机构实行“去政府化”,将政府从这些机构僭取的权力归还给它们,使这些社会办的福利机构真正“社会办”,成为民办的、非营利性的福利机构。其次,政府要给予民办福利机构和国有福利机构平等的发展空间。政府目前应该出台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资助民办福利机构的兴办和发展。从世界各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民办非营利性的福利机构应该成为我国社会福利机构的主体形式。

3.3遵循的是普遍主义原则 为了体现出福利性,应建立面向所有非营利性福利机构的政府资助制度。这种资助制度对各种所有制、各种主体和形式的福利机构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具体资助数额应根据各个福利机构服务项目的多少和规模大小而定。同时,为了与政府补贴制度相衔接,政府资助的总体水平较低,只占各种福利机构建设和运作经费很小的一部分。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政府应逐渐加大对福利机构资助的力度和份额。

3.4按照社会福利服务的特点将福利服务项目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诸如对老人、儿童生活照顾等项目,这类项目需求量较大,虽包含着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责任,但对受益人来说,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占主要地位,个人有购买意愿,从而可以使收费达到成本价格,对这类项目实行政府补贴制度。具体做法为,福利机构实行收费制,并依据福利服务的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收费水平。政府将对国有福利机构的拨款除小部分保留并改造成政府资助制外,绝大部分改为对福利对象的补贴,其中对“三无”和收入低于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员,改由社会救助系统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救助金;而对于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却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弱势群体,则根据个人财产和收入的多少相应给予补贴,对个人收入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则不再给予补贴。然后包括受到补贴和没有受到补贴的所有公民都可以自由选择福利机构,购买自己需要的福利服务。从而在福利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引进市场机制,在福利机构之间引入竞争,促使福利机构提供廉价、优质、高效的服务。

3.5可建立政府购买制度

比如由政府办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就属于此类。此外,实行政府补贴制的目的是通过服务对象选择服务机构而引进竞争机制。但如果服务对象本身缺乏选择能力,同时又没有抚养人或监护人为他选择,例如孤儿和精神病人等,也应实行政府购买制度。政府购买,就是在某项福利服务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所提供服务的总量由政府一次性的支付服务费用。政府购买要有效果,关键是对福利机构业绩的考核,其中对服务质量的考核最为重要。因为服务对象没有选择服务机构的权利,在与服务机构的关系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在没有来自外部的强有力约束和监督情况下,福利服务机构很容易降低服务标准,忽略服务质量,损害服务对象应享有的权益。因此,政府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业绩表现的监察,加大对服务质量考核的力度。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来源: 作者: 日期:10-06-24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这一过程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属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缴费的项目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其他三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与前项内容比较,现行我国社会保险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既体现公平与效率,又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1.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取支取。截止2005年3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554万 [1]。

2.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明确提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使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1996年国务院再次批准了《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该决定明确了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7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9238万人,参保退休人员为3470万人 [2]。

3.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在1986年和1993年待业保险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范围,调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按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都要参加失业保险,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44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1万人 [3]。

4.工伤保险制度。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所有企业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由用人单位交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该条例对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009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29万人 [4]。

5.生育保险制度。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组织,生育保险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提取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可享受生育待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488万人 [5]。

6.社会救济方面。国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弱者,为了解决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根据规定,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据统计,全国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1998年为184万人,1999年为266万人,2000年为402万人,2001年为1170万人,2002年为2064万人,到2003年9月底为2180万人 [6]。

二、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问题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它关系到社会成员中有多少人能够直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例如,在社会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但也只有16554万人,而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374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等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36870万人,占50.0%;第二产业15780万人,占21.4%;第三产业21090万人,占28.6%。资料来源:http://.)。从上述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与从业人员的人数相比看,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很低。目前,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低,与国际相比,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二)个人账户与社会保障基金问题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采取的筹资和管理模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正式规定。具体的操作是:为每一个职工设立一个个人账户,由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企业的缴费一部分归为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记入职工的个人账户。)。但在这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实现个人账户以后,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因缴费年限不同而出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不同。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历史遗留的问题,目前对不同年龄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来计发养老金,也即所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由于“老人”和“中人”在过去的传统制度下并没有养老金的缴费积累,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凭借现在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实际上,对于这两部分人的养老金问题,不得不依靠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积累来支付,甚至动用“新人”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来填补“老人”的退休金,其结果是“老人”“中人”的账户是空的,“新人”的账户也是空的,再加上一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或拖延缴费,这就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如果空账继续维持,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三)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就业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难点。目前我国就业主要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据估计,现在我国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是900多万个,但竞岗的人数是2000多万。到2005年3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如果加上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失业率可能超过10% [7]。今后10年,还将有1.5亿-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行业和城镇转移。此外,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就业矛盾的焦点。

(四)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但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快速扩大。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左右,而且居高不下,城镇20%富裕家庭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67%以上,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差距接近6比1,城乡平均有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不足,保障的标准较低。全国低保全年支出约150亿元,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均水平从高的约300元到低的不到40元不等,全国人均为55元 [8]。实施范围有限,仅限于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广大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未能包括其中。

(五)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同样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农村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问题。我国有8亿多农民,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建立社会保障的目的,也会对社会构成巨大的不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农民养老主要由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后随着土地和收入分配旧体制的瓦解,赡养老人的责任又转由家庭来承担,但由于制度的变迁,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正逐步弱化,建立适合当前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问题,国企职工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务员归人事部门负责,贫困群体归民政部门负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既缺乏宏观协调,又缺少综合平衡,同时,又加大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社会保障改革进程。

三、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有实行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保险方面,应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并最终包括一些自我雇佣者和自我服务者。在社会救助方面,应当加大国家财政的开支,建立完善的对贫困居民的救助制度,应进一步放宽救助条件,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使社会贫困人口都因此而受益。在社会福利方面,要提升社会福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改革现行的福利体制,重整福利资源,将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律化,让全体国民都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以政府为主导,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起主导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例如,通过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做实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将部分国有资产从国家财政转为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老职工的历史欠债。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如开征新的税种,除已经开征的利息税之外,还可以考虑开征消费税、遗产税等;还可以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专项国债等,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

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制度保障,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予以规范,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效率,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要实现安全和效率的目标,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同时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运作,可以采取信托投资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使其在法律上成为相对独立的财产。此外,应当采取组合投资的模式进行投资,以降低风险,又保证必要的投资回报率,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效率。

(三)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当根据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推行。就目前而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措施推行养老金计划,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提高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放宽养老金资本市场运作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参加者,待条件成熟后,逐渐从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应当以传统的养老模式为主,继续实行农村五保户供应制度,同时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达到一定经济条件后再实行养老金计划。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对实行强制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以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四)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近20年,但社会保障立法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我国未颁布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只颁布了一些国务院行政法规,这种立法滞后的现状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明确社会保险主体的权利义务,使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在法律的强制性原则下有效运行。此外,还需制定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等。惟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美残疾人福利制度对比/王安

2007-05-12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它的残疾人福利制度在西方发达的福利国家中虽不是最好的,但有一定代表性。通过研究我国(特别是上海地区)和美国的一些福利制度,笔者发现美国残疾人福利制度中既有可供我们参考、学习的先进理念,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美两国的残疾人津贴、康复制度有很强的可比性。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展开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 中美残疾人津贴对比

一、美国残疾人津贴

本文谈及的美国残疾人津贴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和补充保障金两种。

(一)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

1、申请与发放。(1)申领保障卡。残疾人应到最近的社会保障办公室填写社会保障申请表。在申请社会保障卡时,可同时申请补充保障金。(2)政府认定。在美国,各州都有一个州残疾认定服务机构。该机构将派出一名由外科医生、心理医生和残疾评估专家组成的残疾认定小组认定此申请人是否残疾,另外各州还设一个监督部门定期抽查残疾认定是否公正,并有权推翻残疾认定服务机构作出的认定。如果当事人对残疾认定持有疑义,他可以上诉并提供新的证据要求重新认定,州残疾认定服务机构将派出一个特别小组对他重新进行认定。他还可以继续上诉,联邦申诉办公室的上诉委员会将予以受理。(3)经费来源。残疾人保险金的主要来源就是联邦收入税(通过联邦信托基金运作周转)。

2、发放对象。(1)在残疾前至少有20个季度工作记录的残疾人;(2)工作记录不满20个季度,但残疾前有一半时间有工作记录的残疾人;(3)生活贫困的无业残疾人和盲人;(4)未婚或寡居的残疾妇女;(5)残疾孩子(其父亲必须可以领取残疾人退休金)。同时美国还给予领取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或补充保障金的残疾人以职业康复服务、就业服务以及其他支持,以帮助他们就业,并且为他们提供住院和补充医疗保险。

二)补充保障金

补充保障金(SSI)是美国政府向贫困的老年人、残疾人按月发放的生活补助。该项目的限制条件非常严格,规定受助人的全部个人资产(不包括汽车、房屋)不能超过2000美元,夫妻共有财产不能超过3000美元。补贴的金额按照申请人的不同情况来衡量,一般每月为400-600美元。能够领取这种补助的人多数为残疾人、老年人。由于该项目针对社会最困难的人群,所以历次福利改革中受到的冲击不大,项目运行一直比较稳定。该计划的费用来源于联邦政府税收收入,并由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局的地区办公室主要负责管理。

二、上海市重残无业生活补助

(一)对象范围

1、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居民、年满16周岁、被评定为智商IQ值49以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通过劳动获取经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靠亲属或家人照料的无业残疾人;

2、具备上述条件,虽已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尚未享受养老金且本人无经济收入的无业残疾人。

(二)补助标准

上述重残无业人员实施归并后的补助标准为:城镇居民每月给予380元/人的生活补助;农村居民每年按郊区3080元/人或海岛2820元/人给予生活补助。

(三)资金来源

无业人员实施生活补助所需经费,除市残疾人联合会按标准(城镇100元/月、人,农村70元/月、人)在残疾人保障金中列支外,其余部分按原由财政承担的生活补助经费原渠道列入各区县财政预算,在各级民政社会救济费项目支出。

(四)审批程序

凡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由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凭区县残联发给的相关证明,向居住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申请,经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区县民政局(处)审批,获得批准后通知所在街道、乡镇,并通报同级残联;市民政局、市残疾人联合会保留复审权。

三、对比

(一)覆盖面的对比

在每月付给残疾人津贴的覆盖面上,中美两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1、两种制度覆盖的残疾人都必须符合以下两点:(1)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2)当前没有工作。中美两国相似的规定反映了两国制定制度时的同一理念,即凡是为社会作出过贡献的,在残疾或失业后都能得到社会的回报和补偿。

2、两国的制度都给予特困残疾人以特殊照顾。美国的补充保障金覆盖特别贫困的残疾人,要求比较严格,与中国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类似,而在中国农村则有五保供养制度。中美这三个制度的相似体现了中美两国在制定政策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倾斜,两国的政策也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非常贫困的残疾人的生活。

(二)金额的对比

1、共同点。中美两国在主要的残疾人津贴(美国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中国为失业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金额方面的共同点是均比两国的退休金少。

2、不同点。美国残疾人津贴的金额比中国高,保障力度更大。这是因为同比金额上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险金要高于中国的失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而美国补充保障金金额折合人民币为每月3300-4900元,因为美国生活消费指数较高,这笔钱刚能满足一个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但这笔保障金是一种补充救济,也就是说,一个曾经工作过的残疾人有可能可以同时领取残疾人社会保险金和补充保障金,但中国的城市居民只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中的一种,上海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为每月300元。因此综上所述,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对残疾人保障的力度比中国大。

3、利弊分析。笔者认为美国这种大力度的保障也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较美国这些发达的福利国家在保障残疾人力度方面的差距,但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美国残疾人福利制度体系的自相矛盾,即美国在鼓励残疾人参加康复训练和职业培训,借此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又给那些没有工作的残疾人以比较丰厚的保险金,而且美国政府每年在支付残疾人医疗费用和保险金方面的开支要远高于在康复计划上的投入。以1984年为例,美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保险金中退休金的花费为179亿美元,卫生医疗费用的花费为117亿美元,而职业康复计划每年只花费联邦政府10亿美元,是主要的残疾人计划中花费最少的一个。这就使美国残疾人政策和北欧那些高福利国家一样有养“懒人”之嫌。当然,我们在看到美国和北欧诸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缺陷和自相矛盾之处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还有许多残疾人生活比较贫困,对此笔者的建议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适度加大对城乡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的同时,更要完善我国的残疾人康复和职业培训体系,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踏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评残的对比

1、评残机构不具备可比性。在美国和中国,分别由州残疾认定服务机构和各级基层残联完成对残疾的评定工作,这是由中美两国不同的制度规定的,并不具备可比性。

2、美国的不同残疾定义的冲突与矛盾。在美国各残疾人计划中,残疾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定义。在雇员的残疾抚恤金计划中和在法庭上,残疾被定义为身体或精神在伤害和刺激下所受的损害。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计划中,残疾是与生病和无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民权法中,残疾即为身体或精神障碍。在缺少一个共同的定义的情况下,人们大多把残疾和受到的损害联系在一起。法庭则将钱判于支付判定残疾后的赔偿或津贴上,而不是用于首先防止伤害的发生或提高残疾人的独立能力。各种针对残疾人设立的计划中对残疾的不同定义使残疾人无所适从,也使各计划的执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困难。

(四)资金来源的对比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险金的来源是联邦收入税,也就是那些较富有的人的收入税,而中国城市失业保险金主要靠残疾人本人以往工作时缴纳的失业保险本金和政府同时按比例拨给他的保险本金以及社会上的企业缴纳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一旦一个企业中残疾人的比例未达到各地规定的百分比,就要缴纳一笔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也就是说美国人的理念是由富人来养贫困的残疾人,而在中国则由政府和社会及残疾人本人养他自己。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两国的的理念都很合理和可行,美国的做法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中国的则更强调促进残疾人就业,总的来说两种做法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部分 中美残疾人职业康复制度对比

一、美国残疾人职业康复计划(1973年颁布)

由于美国的残疾人康复法颁布得较早,加上不断地修改,对残疾人开展的职业康复计划较为完善,它是涵盖职业康复前期、中期及康复后职业安排的系列康复计划。

(一)社区康复计划

社区康复计划是直接向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服务前期的医学康复,让其肌体部分或全部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使残疾人能获得最大的就业和事业发展机会。

1、社区康复的内容。有:物理疗法;语言和听力治疗;辅助用具的测试、装配及对残疾人的使用训练;社会心理康复;私人帮助服务,扩展国家支持的就业岗位;为残疾人家人提供培训,训练他们如何帮助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盲人导向服务;残疾预防等。

2、申请手续。首先,残疾人应联系当地的职业康复办公室,与职业康复顾问预约会面。该顾问先收集身体或心理残疾人的信息,并与他讨论这些信息,然后证明残疾人职业康复计划适用于该残疾人(已领取补充保障金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的残疾人可以免去这个证明过程)。其次,一旦残疾人被证明适用于残疾人职业康复计划,残疾人和职业康复顾问将根据残疾人的个人就业兴趣、能够做的选择、残疾人的能力、身体状况、资源及优先权共同制定一个私人就业计划。期间有一个提交申请表后60天内的判定期,因为从申请到获得职业康复服务这个过程所花时间的长短将取决于私人就业计划的复杂程度和该残疾人需要何种服务来完成这个计划。判定程序是免费的,而如果一个残疾人达不到职业康复计划的免费标准,他就需要自己花钱参加职业康复。

(二)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并使其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生活而提供帮助的过程,是残疾人职业能力开发和重返社会的必由之路。

1、职业康复的内容。有:评估职业康复需求和计划适合程度(也就是评估残疾人工作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搜寻和安置工作服务,以及工作保留和接下来的一系列服务;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对身体和精神残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服务;职业执照、工具和装备的服务;为个体从业人员提供服务;为残疾人学生提供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国家支持的就业岗位及其扩展服务。

2、就业与领取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的双向选择。对于一个领取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的残疾人来说,是继续领取保险金还是通过残疾人职业康复计划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政府建议他们在制定私人就业计划时与顾问就此问题进行详谈。一个已经纳入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范围的残疾人一旦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将在试用期满后失去领取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金的资格。当然,如果他又失去了这份工作,他可以重新申请社会保障保险金。

二、中国残疾人的职业康复

中国虽然没有专门的一个康复方面的法律,但有专项条款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分别体现在各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内,而中国的职业康复起步于80年代后期,没有很好的根基,相对医学康复较弱。

三、对比

(一)立法的对比

在立法上,美国1973年颁布残疾人康复法,之后又作过一些修改,所以在立法上无论是法律的数量和法规的种类都要超过我国,各种为残疾人制定的计划也比我国的残疾人政策更为健全,在这点上美国不愧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想要发展得更完善,达到人人享有康复这一目标,一部残疾人康复法是必不可少的,并要通过更多的法律法规来促进、管理、协调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

在看到美国残疾人法律计划先进健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存在的缺陷。

一是新老法规脱节。美国第一个残疾人计划和法律是关于残疾人抚恤金的,是在1911年通过的,而比较新的法律如残疾人康复法、美国残疾人法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的,残疾人抚恤金计划自通过后90多年来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的改动很少,已经显得与时代有些脱节,而其他一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的法律、计划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二是互相矛盾。这点在中美残疾人福利保险金、津贴的对比部分中已经作过阐述。美国的残疾人计划在各自的目标和残疾定义上存在矛盾,造成了美国政府要把很大力气花在协调各个计划上。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矛盾,是因为美国与中国相比在制定计划时缺少像残疾人联合会这样的组织对残疾人事业统一规划和运作,而是由各个部门提出各自的计划,呈报国会讨论,这样各种计划之间就难免存在矛盾。

(二)个性化的对比

个性化理念是美国残疾人康复计划的一个鲜明特点。在美国,由每个地区的特定部门为每位前来要求参加残疾人职业康复从而走上就业岗位的残疾人量身定做私人就业计划,并由政府帮助残疾人完成这个计划,实现人生理想。我国现在还不能达到像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个人喜好、特长、年龄、个人资金等情况为每个残疾人制定、实施私人就业计划,但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地区差异的对比

美国和中国在残疾人康复上都存在着地区差异,美国是因为美国各州都可以立法,也有权制定不同的残疾人计划,造成各个州残疾人康复工作各有不同。而中国则是由于各地的情况特别是财政状况的不同,造成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的不同。笔者认为现在情况下的地区差异是很难避免的,但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逐步消除这种差异。

结束语

通过对中美两国残疾人福利制度两大方面的对比,首先,我们发现美国福利制度的几个优点:一是理念先进;二是立法健全;三是政府投入比重大;四是保障力度大。其次,中国残疾人福利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全国统一的立法机构和代表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机构;二是发展迅速;三是各项制度之间的矛盾之处较少;四是制定制度时突出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就业这一理念。再次,中美的某些残疾人福利制度都存在着地区差异。针对这些对比结果,笔者认为我国在加强对残疾人的保障力度和扩大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更要坚持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更完善的就业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残疾人法律体制,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争取早日建成一个和谐社会。(作者为市残联国际交流中心青年干部)

中国发展报告第十一章: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

2009年04月03日 11:42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

凤凰网财经4月3日讯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昨日发布了名为《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福利体系》的报告,对中国构建“全民福利”所需财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如不改变当前福利投入占财政投入的比重,全民福利所需资金将存在巨大缺口。即在2012年,当年的缺口就达到5300亿元;到2020年,当年的财政缺口将超过1.9万亿元。

凤凰网财经频道独家获得该报告内容及相关文章《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50问》。以下为报告第十一章《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

工业化之前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关注特定人群的保障问题。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仍然把特定人群的保障作为关注的重点。现代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和老年人福利。在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发展史上,通常都是先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然后再建立残疾人福利制度,而后建立老年人福利制度。各国通常把儿童福利看作相当重要的基本福利制度,具有较多的项目,并且也投入大量的资金。社会福利在发达国家具有诸多项目,如法国就有422项福利制度。特定人群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不十分明确的概念,本章主要研究中国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和妇女四类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问题。

一、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

中国残疾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特殊人群,总数达8300多万人,直接涉及2.6亿家庭人口。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一些特殊需求,中国逐步发展了一些面向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1.基本生活保障与救济

由于残疾人人数众多、情况各异,中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要。对于完全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不适合参加劳动、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生活来源无保障的重度残疾人,政府将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有关救助制度之中,予以供养、救济。根据2007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19.7%,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22.2%;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12.5%,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26.6%(见表11-1)。

表11-1 中国残疾人享受基本生活社会救助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张时飞:《特定人群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报告,2008。2.就业扶持与福利服务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扶持,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政策(专栏11-1介绍了日本的经验)。在中国,就业促进与保护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按比例安排就业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及其他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有关部门利用社会力量兴办了一些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2007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2.6万个,集中安置了55.6万残疾人就业。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残疾人职工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国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政府依法给予减免税优惠,在经营场地、小额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和扶持。国家鼓励和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2005年底,全国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达到463.6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40.2万人,集中就业124.1万人,个体就业199.2万人。

专栏11-1:日本的残疾人就业服务

日本现有残疾人约500万,占总人口的50%。其中18周岁以上身体残疾的272.2万人,其余为包括约36万弱智残疾人在内的精神残疾。为了扶持和帮助残疾人就业,日本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促进法》中规定:非经营性公有机构残疾人雇用率为2.0%;经营性公有机构残疾人雇用率为1.9%;大型企业、财团为1.9%;一般民间企业为1.6%。

到1993年11月,日本从业人员5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共雇用身体残疾人34.4万人,精神残疾人6万多人。对未达到雇用比率的单位,每月要交纳一定的罚金;对雇用超标者,则给与一定奖励。目前,日本的就业情况是,民间企业残疾人雇用率为1.44%;财团和经营性公有机构为1.91%;非经营性公有机构则达2%以上。

在职业指导方面要求指导者面谈尽量采取侧面的方式了解情况,态度要温和诚恳,不得有歧视表情、言行和举止;依据残疾人手册和诊断书观察、判断病情是否稳定;采取测试方式评价职业能力;建议选择与之适合、能发挥潜能的职业。

在职业介绍方向,要求介绍者事先掌握求职者和就业单位的详细资料,如求职者的兴趣、意愿、身体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单位的意愿、工作条件与要求等;对残疾人的尚在能力和借助辅助器械的能力进行评估;向供求双方详细介绍对方的情况;推荐后两周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其方法采取直接访问、电话、书信等形式。

在职业指导和介绍过程中,任何歧视和忽略现象,一旦残疾人起诉,都将视作违法行为。企业雇用残疾人,特别是精神残疾人,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在雇用初期的一年至一年半内,由政府补助其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薪金。另外,日本政府准备从1995年3月31日起,将补助率提高到发放所雇者薪金的二分之一(中小企业三分之二),重度残疾者则发放薪金的三分之二(中小企业四分之三)。

企业如要解雇残疾人,一般要先与当地职业介绍机构联系,待职业介绍机构为其找到新工作后,才予解雇。

日本的残疾人职业训练和推荐就业机构有政府办的、社团办的,也有私人办的,它们一般都与残疾人康复医院建在一起,有的甚至融为一体,先治疗再培训乃至边治疗边培训。

资料来源:赵虹、吴江,“日本的残疾人就业服务”,载《劳动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2期。

对于残疾人基本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一些特殊需要,中国一方面兴办福利服务设施和康复机构,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基本服务;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帮助他们落实医疗、廉租住房、教育、就业、司法等方面的专项救助。中国建立的残疾人专门养护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福利院、农村养老机构等,养护对象主要是生活无依的重度残疾人。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康复工作遵循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项目已从肢残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以及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主的“三项康复”,扩展到特需人群补碘、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康复、社区康复工作以及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等方面。

在残疾人教育培训方面,中国重点抓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和各地区义务教育体系。国家规定30万人口以上且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要建立1所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全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已达1662所,在校生达到56.2万人,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75%),重点实施扶贫开发计划,扶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这也是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点贫困县,将残疾人扶贫开发纳入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扶贫资金中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在一般性贫困县,主要通过国家康复扶贫贷款等专项资金给予扶持。2001-2005年,中国落实残疾人扶贫资金45.2 亿元,累计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1165.9万人,解决温饱699.7万人,实用技术培训 454.5万人。全国有2106个县使用了康复扶贫贷款,5万多户、6万多人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010-05-24 12:21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保障需求剧增,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相场经当有限,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

1997年,在我国党的十五大中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按照这次会议要求,我国大力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初步形成。而十年以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2002—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5年累计1.95万亿元,比前5年增长了1.41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参保人数超过2亿人,比2002年增加了5400多万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到11个省份;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经扩大到全国的90﹪的县,参与的农民达到8亿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建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

二、我国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方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的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新的客观要求,有的则是其制度本身有严重的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因素,急需进行改革。其主要表现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极不健全,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权威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极不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相当欠缺;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分割。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权威性极差、保障程度低。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由于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之状态。

(二)制度的覆盖范围小,城乡差距大。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这里的“覆盖全体公民”并不是说全体公民在同一时间内都在享用社会保障资金,而是说社会保障制度对任何一个公民都有制度意义,制度没有排他性,全体公民都能“享用”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作为我国保障非主体的社会救济应该说具备这种特性。但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主体的社会保险则不具备这种非排他性,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等的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等单位的职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团体等的专职人员;失业保险的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等的职工。可见,目前社会保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参加范围。其他城镇非单位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村从业人员及失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都不在制度规定的范会保险的制度覆盖面之内,又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比如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实际覆盖面仅为15%左右。如果从全部人口的角度来考察,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会更低。

(三)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相当高,占总人口的80%以上,但是农业人口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则少得可怜。据统计,1990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1103亿元,其中城市社会保障支出977亿元,占支出总数的88%,农村支出126亿元,城市人均413元,农村人均14元〈这其中包括农村特困户救济和优抚军烈属等〉,相差近30倍。造成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政策方面的原因不能不说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责任不清、财政支持不够。鉴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或半公共性质,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成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显然不够。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收支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养老保险空账运行情况严重,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到2004年底,全国养老保险空账达到7000亿元以上。如果空账继续维持,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并非是真正的资金不足,是责任不清、财政并未真正到位等造成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系由英语中“social security”一词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社会保障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险、灾害有赔偿、失业有救济、残疾有安置、贫困有支援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效地化解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原则,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提高立法层次,尽快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做好与其他法律部门的衔接工作。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要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健全的司法机制。在条件成熟后,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审理。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奇缺,学科建设落后、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通过多渠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已是当务之急。

(二)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尽量减小城乡差距。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共同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所谓普遍性,是指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凡是国家的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这一原则不仅要在社会保障项目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法律、法规中体现,也要在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中,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项目中体现。当前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立法进程,落实立法规划,扩大实施范围,力求使每个保障项目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而且只有体现了普遍性原则,才能依照“大数法则”筹集和积累雄厚的社会保障基金,更好地发挥出社会保障互助互济的功能和特点。确保社会保险金的无风险支付和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途径必须有严格的法律限制。

(三)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我国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要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重要.许多农民想参加社会保障,但由于不知道相关法律与政策或对当前的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望而却步。同时改变农村现行的以土地保障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代之以一系列的正式制度安排,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保障项目、保障办法、保障水平等要切实可行,既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又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构建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入城镇的农民能够真正走上城镇规范的生活轨道,使中国城市化能够稳步地推进,应当逐步将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对象,以此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篇6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我国政府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自古有之,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新中国建立后不断完善和发展。1951年,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阶段:

改革开放前,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包括劳动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等在内的主要制度安排面向城镇居民;在农村,除自然灾害救济及灾荒年份的生活救济外,基本上只有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村合作医疗与五保制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由政府和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职工保障向城乡全体居民保障的重大变革。十二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深化,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1年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4年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1997年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十六大之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全面发展时期。2003年国务院决定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2年通过《军人保险法》,9月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最低生活保障的意见》。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原有的社会保障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若干意见》、《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城镇住房保障条例》,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渐走上了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的发展道路,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并日益呈现出“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征。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比较两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背景,中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也与艾德礼时期有所相似。

1.社会保障支出压力不断增大

在过去这些年,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源源不断的投入。据统计,2015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5万亿元(152217亿元),但同口径增长仅为5.8%,明显低于去年预算报告的预期增速(7.3%)和全年经济增速,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达175768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7.1%,收支相抵后,财政赤字高达23551亿元,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财政在前些年的快速发展中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出让和资源开发,由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变化,“不差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而社保制度建设还处在初创时期,一方面现有的待遇水平由于福利刚性难以下调,另一方面现在的投入还远没有到位,所以政府面临着很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

2.社会保障程度不深,社会再分配作用不强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势头较好,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加大,但由于社会保障程度不深,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突出还不够明显。特别是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制度以及人口不稳定的流动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其中在城镇就业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的覆盖率更低,2012年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13%和16%,也就是说,已经进入城镇就业而没有被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农民工人数,分别有1.44亿和1.39亿。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的问题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财富向弱势群体流动程度不深,社会再分配作用发挥不明显。

3.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人民期望值没有得到满足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主要指缴费能力不足和待遇水平不高,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年满60岁的公民可以根据缴费档次和年限领取养老金,但由于我国“未富先老”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就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往往在领取养老金之前就已经无法工作,物价房价的飞速上涨,使得养老金的数额看起来杯水车薪,因而许多人选择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而把更多的资金拿来投资和消费。从宏观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很大,但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大,社保基金需要长周期的发展才能显现效果,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短时间内改善不够明显,人民的期望值没有得到满足,对社会保障的信任感不强,造成社保基金筹资水平放缓,社会保障形势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何平,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R],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领导干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专题研讨班讲稿,2007

[2]数据来源;《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篇7

一、宗法制度的兴亡发展

宗法制度的滋生与萌芽。宗法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众所周知, 中国早期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适合农业种植, 为祖先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也使得中国走上了农业文明的发展之路。这与西方其他民族的航海文明和农牧文明大有不同。古老的华夏民族, 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他们往往在一个村落中世代聚居。因而在先民的心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土重迁的民族心理。他们一般不迁徙住处, 除非遇到严重的灾荒或战乱。所谓背井离乡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悲惨的遭遇。即便是有的人为了一时之需而不得不远离家乡, 等到条件成熟他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住处, 继续过以前的生活[2]。由于一个宗族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繁衍生息, 宗族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血脉关系, 宗族也发展为一个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团体组织。宗族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范, 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的等级秩序, 这也是宗法制度的一种体现。

二、宗法制度的系统化

周武王伐纣灭商, 重建统治秩序。在建立的新的统治制度中, 西周对以前的旧制度并没有完全摒弃, 而是将殷人的文化与有利的制度继承下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以前的宗法制度, 周人对前朝的宗法制度进行了创新与继承, 使之更加系统化, 而且, 这一时期形成的宗法制度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自此以后, 虽然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宗法制度, 但已经都是细枝末节的工作, 在根本上都是沿袭西周的制度。

西周宗法制度始创于周公, 据文献记载, 周公帮助武王推翻了商纣王朝, 建立了千古传诵的丰功伟绩。武王死后按照当时的继承制度, 可施行“兄终弟及”的继位制度, 也就是说周公继位是情理中事。但是周公并没有沿袭旧例, 而是拥立年幼的成王继位, 因为成王是武王的长子, 嫡系。这便是支持和维护“父死子继”制的具体表现, 因此周公对于宗法制度的创建和实施具有开创性意义。随后又产生了在众多继承人中“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3]。若嫡妻庶妻都有儿子, 在王位继承的时候, 只有嫡子才能继承, 无论年幼年长。众嫡子中年龄最大的是合法继承人, 也无论其品性, 才学或年龄。总而言之, 王位继承中只以嫡庶为原则, 其他都不在考虑范围。这种王室的宗法制度, 当然也在普通家庭和宗族中实施, 并一直延续下来。这种宗法制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明确地界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财产继承权。其次对于全社会的宗法制度也起到表率和示范。宗法制度的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在早期的最明显特征便是有意识地区分嫡庶, 而嫡庶的区分又是继承制度的确立的基础, 在这种制度的确定中, 宗法制度更加系统化了。

三、宗法制度形态的演变

春秋以后, 严格地说宗法制度已经不再对社会产生实际的控制和调整作用。当时, 周天子虽为天下大宗, 但是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早已被诸侯置于脑后。以下凌上、僭越礼制的乱象频频上演, 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已经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君臣关系。到战国时期, 一些新的法治制度更是逐渐代替了西周礼制,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礼与法的转变, 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制等等都在发挥重大作用, 而宗族制度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小。周初分封的71国中有53个是姬姓国, 而战国七雄姬姓国已基本不存在, 只有燕王室一人为姬姓。秦汉以后, 宗族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微弱, 只有王室宗族和王位的继承中仍然以宗法制度中嫡庶区分为重要参考, 在其他的国家机构, 官员的产生和任命中都已不再实行继承, 而是以“尚贤”为重要原则[4]。其实, 宗法制度虽然不再是机构和权利的交替中其主要调节作用并不代表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变小了。客观上, 宗法制度对人们观念的影响非但没有减弱, 而且还进一步加强了。秦汉两朝各地方宗族势力雄厚, 在建国之初都制定了严苛的措施或者直接动用武力打击压制这些强大的宗族势力。当然这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 统治者不允许有超过或者接近皇族势力的宗族存在。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宗法制度又获得进一步发展, 宗法封建性大土地所有制得到发展, 强大的宗族势力需要更加规范和严密的宗族制度来支撑和维系崛起的宗法性豪强势力, 形成宗法性门阀世族。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受这些宗族组织的影响较大, 甚至地方政府行使权力和地方选举都受到宗族制度的影响。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宗族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宗族武装可以直接催生地方独立势力。朝廷统治政权受到威胁。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是产生这种宗族制度的基础, 各大宗族一般在经济上都能自给自足, 因而他们有更加雄厚的经济条件豢养自己的武装力量, 甚至, 宗族经济力量一度超过政府。宗族成员一般都为同姓, 带有较为浓厚的亲疏关系, 同姓之人聚族而居, 血缘和宗族关系掩盖了阶级关系。宗族组织内部还有自己的教育和文化事业, 堪称一个五脏俱全的独立体系, 宗法制度在维系这一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宗法制度也比较规范和细致。但是, 在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是不允许这种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下去的, 因此, 其下场和发展趋势可想而知。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纷争, 和朝代频繁更替的现象都是由这种割据宗族势力发展而来的[5]。但是终极在隋唐两代被统一起来。以庶族地主为统治基础, 宗法性豪强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自此这种政治力量退出历史舞台。唐中叶以后的宗法制度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观念的民间组织。在宗族之内, 族长对宗族成员拥有权力, 宗族制度也靠家谱、族规、祠堂、族田等手段维系。

四、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

宗法制度的影响长期笼罩着中国传统社会, 直接催生了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形式, 并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家国同构是家族和国家的治理结构具有同质性。这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最明显的影响。小家庭组成大家族, 大家族组成大宗族。西周初期为保障“亲亲、尊尊”的宗法关系, 在国家内部又根据宗族分成众多小邦小国, 这些小邦小国大都是与皇族有着血缘关系或者较深的政治渊源。因此形成了西周典型的以宗法等级制度组成政权的主要组织形式。一个庞大、完整的宗法统治金字塔在中国社会首先形成。

宗族等级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由三种因素构成, 即家、族、宗三层。天下第一大宗是周天子, 他是国家或者说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这个大家族中的嫡长子便是将来的王位继承人, 国家的权力、疆土、财富和臣民将在他的父亲死后成为他的合法财产。“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就是这种宗法统治制度的真实写照。各宗都应当无条件地接受周天子的支配, 因为天子就是他们的家长, 宗法统治的核心就在于此, 天子居于金字塔的最高层。“金字塔”的中坚层次是分封诸侯, 他们有两个身份, 一是家族势力的最高代表;二是周王的诸子。同样在诸侯内部也实行与国家同样的宗法制度, 嫡长子继承先王之位。第三层次为卿大夫, 相对于诸侯而言, 他们的影响力和地位较小一些, 但也都是与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势力。这种等级分明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运作体系。同时这种运作体系成为千百年中古人们治家和治国的标榜。

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法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产物, 它在维系中国古代社会和家庭中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中古古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成为中华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宗法制度的兴亡曾经对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政治文明中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法制度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文对宗法制度的兴亡演变历程做了分析, 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家国同构的本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宗法制度,兴亡,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敏.宗法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9) .

[2]淦家辉.宗法制度及其影响新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3]钱宗范.关于中国宗法制度研究问题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3 (6) .

[4]黄夏玉.论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4)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 篇8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经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重新勾勒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公民享受权力的公平, 保障公民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健康等权力, 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 维护社会的和平健康发展, 保障了先富带后富的顺利进行, 避免两极化的产生, 保障了合理的分配制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国家将会不断地完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提高城镇、农村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度不够, 缺乏保障力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是从多角度评价的, 既需要有规范的保障制度、合理的保障项目、广阔的保障范围, 同时还要有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安全落实的管理监督体系。就目前状况而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社会保障的范围仍需要不断的扩大, 保障制度框架仍要不断的完善, 保障制度的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大不足。总之, 我国仍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范围, 进而保障全体公民都能够享受社会的保护。

2.2 社会保障法制程度有待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为坚强后盾, 只有有效的法律才能够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目前我国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独立法律文件, 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 不能确保社会保障的全方位实现。

2.3 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度不够, 责任分工不明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相对较晚, 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不断地完善、健全。目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健全, 保障工作的落实相对落后, 工作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工而言, 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规划情况, 中央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精力在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有些地方却出现保障空缺现象, 进而导致相应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在地方准确的实施。

2.4 社会服务体系差异性极大

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贫富差距现象较为明显, 这也导致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差异性。经济发展快、科技发达的地区,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较完善, 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公民普遍享受社会的保障权力。反之, 则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相对落后, 例如在偏远山区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极其落后, 对于服务的投资力度小, 服务功能不健全, 公民很难享有和其他地区同等的福利待遇。

3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力

社会保障制度大范围的实施, 对于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变贫富差距, 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要想群众平等地享受权力, 则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保障覆盖问题比较突出的群体是非正规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这些群体几乎没有稳定收入, 很难拿出相应的费用来缴纳保险费, 同时缺乏参保意识, 因此无法享受社会保障。针对这种情况, 应当采取相应的就业措施, 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 保障稳定的工资收入, 协调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 为低收入者提供低水平缴费平台, 为加大社会保障范围提供最有利的解决措施。

3.2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物力投入。例如就养老保险而言, 所需的资金量大, 计划周期较长。对于医疗保险来说, 要加大对城镇居民医保的投资力度, 增大保险的服务范围,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保的困难群体, 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解决群体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 保证困难群体也同等享受医疗保险这项社会保障制度。

3.3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有相应服务机构的保障, 建立合理的服务机构、服务团队, 需要社会各界人员以及政府的团结合作, 要保证社会保障的管理能够相互配合, 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团队力量薄弱, 保障经办人员短缺, 保障经办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为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服务人员人数。同时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保障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 要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事务的规范化、科学化, 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保证保障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 使社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一切工作都能够得到顺利衔接。

4 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才能够全面地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俊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9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 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年轻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空巢家庭”、“老年村”问题开始出现, 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 这对依靠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及国家救助的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中国农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说,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遵循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运作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 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建立富有特色、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

(一)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属性

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 (1) 非营利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非营利性保险,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 不能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其财务出现赤字影响运作,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2) 强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其缴费标准、待遇项目和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 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3) 普遍保障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农村居民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来看, 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必须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 统筹兼顾, 合理规划。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统筹兼顾, 既要重视其普遍保障性, 又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既要照顾重点, 又要兼顾到各地区的利益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这些规定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遵循的要求。

(二)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非常复杂,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 决定了在中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总的来讲, 未来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覆盖, 就是要应保尽保, 把所有农村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广大农村居民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生活的更有尊严。保基本, 就是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到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 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 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要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起步, 逐步提高标准。可持续, 就是要求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补助必须是长久的、持续的,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在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探索。中国疆域辽阔, 各地发展水平不一, 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全面覆盖, 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中央确定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先行试点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三)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2008年1月, 中央1号文件提出,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明确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8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和基本思路。

2009年2月, 中央1号文件要求, 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8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 部署在全国10%的县市先行试点, 十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随后, 2009年9月,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颁布。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这是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2010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该法总结新农保试点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规定, 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该法第20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第21条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近两年来, 全国各地按照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要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 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农业人口约1.8亿人。 (1) 以重庆为例,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城乡居民统筹考虑, 把农村居民、城镇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 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有困难的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截至2010年底, 全市实际参保人数达到了770万, 包括城镇老年居民、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全市已有30个区县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试点面达到了75%, 比全国平均试点面超出了52个百分点。国家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而重庆将在2011年提前四年实现全覆盖, 确保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 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2)

二、“养老不犯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是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乃至工业化初期, 广大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子女和土地养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 限于国家的财力, 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前些年, 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 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 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再加一句“养老不犯愁”, 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 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 就会敢于消费, 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 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3.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 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 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 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最后, 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 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 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简析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2. 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 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3.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4. 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 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 (区、市) 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5. 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 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6. 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参保人死亡, 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除政府补贴外, 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7.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8. 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 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与以自我储蓄为模式的“老农保”相比,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 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 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 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归纳起来,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

1. 基本性:

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基础养老金的概念可以看出, 政府提供的是一种基本保障。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不会太高, 因为要达到广覆盖的目标, 在现有国情下, 只能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这种保障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保障水平会稳步提升。

2. 公平性:

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同。中央政府提出,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补助50%, 这样, 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 无论集体经济组织有无能力补助, 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由于新农保刚刚起步, 这样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不过, 未来新农保制度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生活标准来进行调整, 让各地农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水平。此外, 中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农村居民养老一直处于制度缺失状态, 随着新农保制度的建立, 农民逐渐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这也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

3. 普惠性:

农民年满60岁均可享受。中央政府提出, 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龄门槛, 不分天南地北, 不分男女, 农村老年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体现了新农保的普惠性, 而这种普惠性可以使这项制度得以迅速建立起来。另外, 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有助于消除老年贫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 老年贫困问题愈加明显。为所有农村居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助于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及对策

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这项制度, 取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取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 也取决于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 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

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 对参保关心程度低, 存在观望心理。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 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对广大农民来说, 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 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试点时,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片面追求参保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 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 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

建立新农保制度, 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 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国家财政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是实现“保基本”目标的基础。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是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支撑。从农村当前情况看, 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部分农民个人缴费也有一定困难。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 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 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有利于帮助困难群众参保, 也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3. 基金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新农保基金管理环节多、在途时间长、金额大, 存在安全隐患。基金如何归集、应由哪一级集中管理、如何保值增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加以解决。有关主管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财务制度, 明确农保基金的性质、基金管理的原则、账户、科目设置和记账方法, 统一相关票据。

4. 经办力量严重不足。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在制度运行初期已显现出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对全国农保经办机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 2 209个县级市中有1 26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57.4%;29 378个乡镇中, 共有4 13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14.1%。农保经办业务主要由县 (市、区、旗) 、乡 (镇) 和行政村三级经办, 而恰恰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

5. 经办手段比较落后, 业务流程不统一。

不少地方经办工作还以手工操作为主, 经办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另外, 各地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不统一, 操作流程差别较大, 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为此, 要加快农保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非营利性、强制性、普遍保障性。同时, 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8-01-30.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N].新华社, 2008-10-1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9-02-01.

[5]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国发[2009]32号.

中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讨 篇10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确立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制定的。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8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月22日发布了国务院第258号令,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与1993年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相比,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统筹层面低

我国事业保险总体来说统筹层面很低,整体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够健全合理的地方,这使得事业保险在调剂和使用上很容易产生风险。从我国当前事业保险的运行规律来看,大部分失业保险都是由视线进行统筹,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失业保险统筹起来都非常困难,这造成了很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失业保险风险的承担能力直接与失业保险统筹的层次成正比,统筹层次高,保险的稳定性会覆盖面会更广,统筹层次低,会产生很多调剂使用上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保险的正常保障功效。

(二)失业保险覆盖面比较窄

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十分局限,很多社会群体或者单位都未能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这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差异体现的非常明显。目前未被纳入失业保险保障对象的群体主要有如下三类。首先,乡镇企业并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我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在群体上是非常庞大的,这些人群也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生活压力,并且很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难关,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其次是广大农民群体,他们也不是保障的范畴。虽说随着制度的改善与革新,不少合同制的农民工人已经开始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但是,仍然有大范围的没有合同制保障的农民群体,他们却享受不到失业保障。最后一类为个体工商户的雇员,这是我国较为庞大的一个就业群体,但是他们普遍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

(三)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失业保险要能够覆盖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帮他们度过这一段困难时期。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应当体现出其促进再就业的功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在这一功效上的发挥并不理想。失业保险待遇中涵盖了人员的职业培训与介绍的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具体是怎样的占比,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失业保险在金额上是比较少的,其中分摊给失业培训和介绍的费用更是有限,这也是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很难体现出来的内在原因。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策略

(一)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

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中首先要落实的一点。失业保险的统筹制度应当逐渐由省级统筹向国家统筹的形式上过渡,这会很大程度保障失业保险的支付和调剂能力。考虑到我国的地域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中西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可以建立失业保险的中央调剂金,这些相对苦难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可以享受国家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以这样的形式保障全国范围内失业保险覆盖范畴的平衡,也能够让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失业保险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二)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

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来看,很多社会群体都还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很有必要不断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让更多社会群体能够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从那些社会保障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来看,它们的失业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各种类别、从事各个行业、各种工作性质的群体都有享有失业保障的机会。这个应当成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革新的一个发展方向与目标。只有将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障的范畴,这才是社会主义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履行的对于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发挥失业保险对再就业的推动作用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更明确的体现出来,尤其是要让失业保险推动就业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适当放宽当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项目的享受群体范畴,将那些记录在案的失业人员均纳入培训补贴计划中,让广大的失业群体都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就业培训指导,尤其是可以让那些失业的农民群体享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这会很大程度转化社会上的失业群体,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速的找到工作,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定祥和的一个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玲.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毛瑞杰.当代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伍思杭.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功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4]赵蔚.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 篇11

关键词: 中国农村基层 社会工作 制度

为了推进我国农村发展,让我国早日步入现代化进程,党中央制定并推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农村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各方面基础设施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够,公共服务扶持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束缚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进建设新农村。建设好新农村基层社区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将政府的关心和人们的爱戴联系在一起,还可以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至今,在中国沿海的发达城市,新农村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已经步入发展正轨,但是在内地不发达城市,基层建设还没有完全实施开来,需要国家重视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展开,努力推进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促进农村发展。

一、农村基层社区社会工作现状与问题

社会工作,一个起源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护制度,是重视社会安全制度的重要成分。社会工作主要是进行社会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帮助解决社会上贫弱者的生存问题,展开社区服务,完善社会的基础功能,用来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需要社会工作协助开展社会新农村基层建设。

上个世纪中期,为了使新中国变得强大,国家实行了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把中国变成一个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80年代的改革浪潮,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城乡分离面貌被打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变化。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管理方面还没有得到提高。

(一)没有完整的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

目前,国家实施的农村社保主要围绕农民家庭保障展开。现今社会由于老龄化人口增长,一对年轻夫妇要养活四个老人,还有一个或两个小孩,造成了养小不养老的社会现象。物价的飞涨、薪资的微微调整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生存需求,由于经济有限、能力有限,很多年轻人为了顾家不得不将老人搁置在一边不理不睬。农村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应该提供专门的社区服务与管理,努力完善社保制度,帮助年轻人解决眼前烦恼,解决老人吃住问题,让老人可以安度晚年。

(二)农村贫富差距问题。

在中国的农村里,有的农民衣食无忧,每天大鱼大肉,优哉游哉地过着生活;而有的人则每天起早贪黑地,只能养家糊口。农村贫富差距是非常严重的,有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丢下家中老母和小孩,去大城市打工,留下家中老小相依为命。有的人勤勤恳恳地一年才赚了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有的人投机取巧靠非法手段发家致富,这种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可以激发仇富心理,越大的贫富差距越不利于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开展。

(三)农民知识水平滞后。

基层社区教育一般是面向整个社区群众的,社区中的群众各异,大部分还是农民。这些民众对土地种植非常在行,关于土地之外的文化知识、科技知识就非常薄弱。除了种植农作物,无法从事其他行业。中国人口一半以上都是农民,这些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技术条件限制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因此,社区有必要对农民进行培训,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提高社区知识和技术水平。

(四)基层组织与群众关系不和谐。

在农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冲突一直存在。干部作风不正,做事不公正往往会激发民众的愤怒;群众不听从指挥,擅自主张,目无王法也会激怒干部。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合作意识,遇到冲突时采取极端做法,要么闹事要么逃避。因此,社区组织有必要与群众增进沟通,加强交流。

二、农村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对建设新农村的作用

(一)完善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

农村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农村基本文化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系、失业就业扶持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医疗防疫体系。政府要充分发挥好社区社会工作的作用,积极维护服务职责,调动一切社区可用因素,构建村村之间的互助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生活问题。当今不少农村中还存在不少困难群众,社区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还可以领导群众自力更生,与周围企业合作,将失业群众进入企业基层服务,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二)社区社会工作代表最底层群众的利益。

农村基层社区社会工作要积极倡导公正、开放、合理的工作制度,不能欺压底层劳动人民,将工作重心与底层劳动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社区工作者可以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和医疗问题。拓宽群众参与要事的渠道,对村社中实施的举措,群众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可行性意见,社区工作者要考虑实施,尽力让基层民众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三)社区工作者要做好政府和农民沟通的桥梁。

基层组织是政府与农民进行管理和沟通的代表人,社区社会工作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努力为群众谋取福利,全面提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要将农民遇到的困境及时反馈给政府,反映农民意见,促进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

三、完善基层社区的社会工作制度

(一)加强社区教育,普及社会工作意识。

教育是一国发展之计,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有必要加强教育计划。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一些当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有必要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二)对于社区任职人员要提升其专业性。

社区工作者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了解决农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设置的岗位。所以社区工作者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热情为人民办事,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政府有必要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鼓励更多群众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

基层社区社会工作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织机构,社区工作者不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还要让社区工作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建设新农村,摆脱落后面貌和水平,让中国农村得到很大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丁伟.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2014(06).

[2]王金荣.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2(11).

[3]范宏.农村基层党员教育资源和机会配置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3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 篇1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起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保护其权益, 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得以可持续经营, 仅仅考虑经济因素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 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尽管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但又会向社会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证明自己能够在经营活动中把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而带来社会公众的认同。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是其进步、文明的标志, 借此可以赢得公众信赖, 不断做大做强。因此,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世界范围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构成了企业竞争的最新形式。企业间的竞争, 不仅要比产品质量、比技术、比服务、比市场, 还要比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指标, 在欧洲就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 如果企业无法达到这些标准, 产品就很难出口到欧洲市场。为了进入这些市场, 大量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 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乏在于制度安排的供给稀缺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极低的经济水平上起步的, 为解决温饱和改善基本生存条件, 国家和企业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于短期经济利益, 不惜代价地创造经济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却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机制, 它的惯性一直影响到今天, 使得中国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普遍淡漠。美国《财富》杂志2006年11月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 表现最好的中石化集团名列第57位, 排名第63和64位的中石油及国家电网公司在榜单中位居倒数前两名。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 但是一些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不够, 也增加了贸易摩擦和反倾销的可能性。譬如, 中国纺织是出口大行业,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06》显示, 100%的被调查企业都存在超时工作的现象, 部分企业员工每天工作达到13个小时。尽管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但有些厂家为了获得订单而应付检查, 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污染、矿难、工资拖欠、假冒伪劣、圈钱……这些频频出现、触目惊心的字眼, 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

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根源在于制度安排的稀缺。所谓制度安排是指经济单位间的安排, 它治理单位合作或竞争的方式, 能为其他成员提供一个可以合作的机构或一个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正是长期以来具体的制度安排的缺失, 而企业又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形成了当前这样恶劣的制度环境。2007年4月14日, 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举行的对4586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在了解企业经营者对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的看法时, 54.7%的企业经营者选择“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因此,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 健全相关制度, 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 共同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还来自于跨国公司对其供应链各层合作方的要求, 这种由市场购买力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由政府强制性推行社会责任的模式显得更有震撼力和意义。在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 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 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 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 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在初始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1.政府应当依据权力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 成为有效制度安排的主要供给者。政府通过权力及其政策机制对特定的制度进行更新和替代的行为, 比个人或集团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质。首先,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其次, 与国际接轨,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再次, 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 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最后, 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 要让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另外要发展非政府组织, 它所起的是一个引导和强迫的促进作用, 同时参考国际标准, 制订差异化的本土准则, 推动国内的企业运动。

2.企业应该积极构建内部的制度与规则, 主动融入到“企业公民”的运动中去。企业应该看到, 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社会潮流, 蔑视社会责任将迟早被社会所抛弃;其次, 在人文精神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企业履行合理的社会责任可以变压力为动力, 把责任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创造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路径。目前, 国外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在董事会层面设专门委员会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项的董事会决策模式和董事会承担、经理决策模式, 后者是在董事会的职能中明确董事会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而在操作上, 授权给公司的管理层负责相关事项。当前, 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的新观念, 建立比较新型的公司治理结构, 把利益相关者纳入管理体系;要建立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制度, 总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情况, 达到自我审视的目的, 让外界了解本企业发展的情况。

3.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结合,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创新与变革。正式制度是企业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其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凡勃伦认为, 制度来自于习俗, 因此, 有效的制度就是那种被社会习俗所认可的社会公理。在任何社会, 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融才能发挥作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 企业不仅要从正式制度上去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还要从非正式制度上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价值链和生态链上去考虑, 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最大化。由于制度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制度的边际效用也会递减, 甚至出现负效用。因此, 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和创新是必然的, 尤其是要推动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商业道德等的转变和创新, 使得企业取得的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同步发展。

4.仿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奖惩制度。在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奖惩制度已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同。2007年“五一”期间, 常州市向常州四药、黑牡丹集团等20家企业颁发企业社会责任奖。据悉, 由政府设立并颁发企业社会责任奖, 这在全国尚属首家。2007年, 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框架, 对于能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市政府在采购、投资以及政府资助方面都将对其给予倾斜。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 对企业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 并做出定期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 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 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 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5. 改革目前与慈善有关的制度, 促使企业关注公益及慈善事业, 担负起为社会公众谋利益、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慈善事业发达与否, 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及进步的程度, 慈善事业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 也需要企业的热情支持, 这是整个社会对企业寄予的天然的道德期望, 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当企业以种种形式回报社会的时候, 并不能简单视之为一种单方面的给予, 而是自身获得立身之本的必要付出。中国目前有1000万家企业, 包括国有、民营在内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 也就是说99%的中国企业没有参与慈善事业。美国富豪在慈善捐款方面却出现“巴菲特效应” (巴菲特以超过400亿美元的巨额捐款高居首位) , 自2001年以来, 捐赠过亿者的数目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中国企业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将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是中国的企业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目前中国慈善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局, 核心问题在于慈善机构的官方色彩, 就是国家对慈善事业的垄断机制, 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 有权开出能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因此, 捐赠者的选择范围非常狭小, 而且提高了慈善事业的成本。而很多慈善组织的行为不规范, 以慈善为名搞诈骗、掠取钱财的, 也影响了正常开展慈善活动的组织的公信力。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是对企业和社会成员的慈善捐献给予相应的免税待遇, 承认慈善组织的独立社会地位, 并对有关慈善组织或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是对个人所得或遗产征收超额累进税等。财税政策向慈善事业倾斜, 表面上看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这种倾斜能够带动更多的民间财力来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救灾济贫事业, 从而减少政府的压力和负担。发展和做大中国的慈善事业, 必须与世界接轨, 运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 通过完善立法, 彻底消除体制性的发展障碍。

上一篇:慢性创面修复研究下一篇:HE4水平